CN108560565A - 一种锚索二次张拉锚具以及锚索二次张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锚索二次张拉锚具以及锚索二次张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60565A
CN108560565A CN201810580753.2A CN201810580753A CN108560565A CN 108560565 A CN108560565 A CN 108560565A CN 201810580753 A CN201810580753 A CN 201810580753A CN 108560565 A CN108560565 A CN 1085605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surface
anchor cable
blocked
hole
blocke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807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刚
付博
吴代兵
李修铎
凌飞
何强
马国房
李立恒
刘程
施恂根
陈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ZHID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ZHID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ZHID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ZHID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8075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605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60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05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 E02D5/76Anchorings for bulkheads or sections thereof in as much a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2Mounting of reinforcing inserts; Prestressing
    • E04G21/121Construction of stressing ja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锚索二次张拉锚具以及锚索二次张拉装置,涉及建筑工程器械领域,该锚索二次张拉锚具包括拉伸盘体,拉伸盘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承力表面和第二承力表面,第一承力表面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第一承力表面和第二承力表面的第一卡接孔,且每个第一卡接孔靠近第一承力表面的过孔面积大于靠近第二承力表面的过孔面积;第二承力表面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第二承力表面和第一承力表面的第二卡接孔,且每个第二卡接孔靠近第二承力表面的过孔面积大于靠近第一承力表面的过孔面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锚索二次张拉锚具能够在锚索预留段较短的情况下能够稳固地卡持锚索并能够将锚索重新张拉。

Description

一种锚索二次张拉锚具以及锚索二次张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锚索二次张拉锚具以及锚索二次张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伴随着一座座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而各种深基坑为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基础。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大多采用支护桩加腰梁锚索紧固的方式,在保证深基坑安全施工的前提下有效地节约了施工空间。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会由于建筑周期过长或者工程停滞等原因造成基坑在一段时间内被闲置,在后续重新利用基坑时,锚索由于一致处于拉伸状态,原有的预应力结构会发生改变,锚索提供的拉伸力降低,甚至会有松弛的现象发生。这时就需要重新对锚索进行张拉作业,而由于锚索的原有预留段较短,导致了利用现有的千斤顶进行卡持时无法卡持住锚索并且难以将锚索重新张拉。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在锚索预留段较短的情况下能够稳固地卡持锚索并能够将锚索重新张拉的锚索二次张拉锚具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索二次张拉锚具,其在锚索预留段较短的情况下能够稳固地卡持锚索并能够将锚索重新张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索二次张拉装置,其张拉效果好,能够调节锚索的张拉状态。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锚索二次张拉锚具,用于卡接锚索和拉索,包括拉伸盘体,拉伸盘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承力表面和第二承力表面,第一承力表面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第一承力表面和第二承力表面的第一卡接孔,且每个第一卡接孔靠近第一承力表面的过孔面积大于靠近第二承力表面的过孔面积,以使锚索卡接在第一卡接孔内并向着第二承力表面的外侧伸出;第二承力表面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第二承力表面和第一承力表面的第二卡接孔,且每个第二卡接孔靠近第二承力表面的过孔面积大于靠近第一承力表面的过孔面积,以使拉索卡接在第二卡接孔内并向着第一承力表面的外侧伸出。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卡接孔均匀设置在第一承力表面并贯穿至第二承力表面,多个第二卡接孔均匀设置在第二承力表面并贯穿至第一承力表面,多个第一卡接孔与多个第二卡接孔贯穿至第一承力表面的一端交错设置,多个第二卡接孔与多个第一卡接孔贯穿至第二承力表面的一端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每个第一卡接孔呈喇叭状并具有相对的第一大口端和第一小口端,第一大口端靠近第一承力表面设置,第一小口端靠近第二承力表面设置,且第一大口端的内径大于第一小口端的内径。
进一步地,第一大口端的内径为第一小口端的内径的两倍。
进一步地,每个第二卡接孔呈喇叭状并具有相对的第二大口端和第二小口端,第二大口端靠近第二承力表面设置,第二小口端靠近第一承力表面设置,且第二大口端的内径大于第二小口端的内径。
进一步地,第二大口端的内径为第二小口端的内径的两倍。
进一步地,拉伸盘体呈圆盘状,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均设置在拉伸盘体的边缘处。
一种锚索二次张拉装置,包括锚索、多根拉索以及锚索二次张拉锚具,锚索分别穿设于多根第一卡接孔,且锚索的一端卡接在对应的第一卡接孔内,以使锚索与拉伸盘体保持相对固定,锚索的另一端向着远离第二承力表面的方向延伸;多根拉索一一对应地穿设于多根第二卡接孔,且每根拉索的一端卡接在对应的第二卡接孔内,以使拉索与拉伸盘体保持相对固定,每根拉索的另一端向着远离第一承力表面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锚索伸入第一卡接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扣,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接孔的内壁抵接,以使锚索卡接在第一卡接孔内。
进一步地,每根拉索伸入第二卡接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扣,第二卡扣与第二卡接孔的内壁抵接,以使锚索卡接在第二卡接孔内。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锚索二次张拉锚具,在第一承力表面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第一承力表面和第二承力表面的第一卡接孔,且每个第一卡接孔靠近第一承力表面的过孔面积大于靠近第二承力表面的过孔面积,以使锚索卡接在第一卡接孔内并向着第二承力表面的外侧伸出;第二承力表面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第二承力表面和第一承力表面的第二卡接孔,且每个第二卡接孔靠近第二承力表面的过孔面积大于靠近第一承力表面的过孔面积,以使拉索卡接在第二卡接孔内并向着第一承力表面的外侧伸出。在使用时利用千斤顶等装置牵动拉索,由于锚索卡接在第一卡接孔内,拉索卡接在第二卡接孔内,通过拉伸盘体能够将力传递至锚索,进而实现对锚索的张拉,且由于第一卡接孔靠近第一承力表面的过孔面积大于靠近第二承力表面的过孔面积,故能够稳固地将锚索固定在第一卡接孔内,同时在锚索的预留段很短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对锚索的张拉。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锚索二次张拉锚具能够在锚索预留段较短的情况下能够稳固地卡持锚索并能够将锚索重新张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锚索二次张拉锚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锚索二次张拉锚具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锚索二次张拉锚具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锚索二次张拉锚具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锚索二次张拉锚具;110-拉伸盘体;111-第一承力表面;113-第二承力表面;130-第一卡接孔;131-第一大口端;133-第一小口端;150-第二卡接孔;151-第二大口端;153-第二小口端;200-锚索;210-第一卡扣;300-拉索;310-第二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言,在第一次锚索固定后即将锚索尾端多余部分剪除而留下较短的根部,在现有技术中对于锚索预留段较短时采用千斤顶等工具无法实现对锚索的二次张拉,从而无法对支护板等机构进行再次固定,增大了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锚索二次张拉锚具,通过拉伸盘体能够对锚索残留的根部进行固定,并通过外接的拉索拉动拉伸盘体,从而实现对锚索的二次张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锚索200根部进行固定的问题,对基坑支护板等机构进行了二次固定,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结合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锚索二次张拉锚具100,用于卡接锚索200和拉索300,该锚索二次张拉锚具100包括拉伸盘体110,拉伸盘体1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承力表面111和第二承力表面113,第一承力表面111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第一承力表面111和第二承力表面113的第一卡接孔130,且每个第一卡接孔130靠近第一承力表面111的过孔面积大于靠近第二承力表面113的过孔面积,以使锚索200卡接在第一卡接孔130内并向着第二承力表面113的外侧伸出;第二承力表面113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第二承力表面113和第一承力表面111的第二卡接孔150,且每个第二卡接孔150靠近第二承力表面113的过孔面积大于靠近第一承力表面111的过孔面积,以使拉索300卡接在第二卡接孔150内并向着第一承力表面111的外侧伸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锚索200由多股细钢索扭合而成,每个第一卡接孔130中卡入单股细钢索。在本发明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拉伸盘体110也可以直接卡入锚索200,其具体卡接形式在此不具体描述。具体地,钢索的末端设置有卡扣结构,通过卡扣结构能够将钢索卡接在第一卡接孔130中,使得钢索与拉伸盘体110保持相对固定。
多个第一卡接孔130均匀设置在第一承力表面111并贯穿至第二承力表面113,多个第二卡接孔150均匀设置在第二承力表面113并贯穿至第一承力表面111,多个第一卡接孔130与多个第二卡接孔150贯穿至第一承力表面111的一端交错设置,多个第二卡接孔150与多个第一卡接孔130贯穿至第二承力表面113的一端交错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锚索200由6股钢索缠绕扭合而成,而第一承力表面111上的第一卡接孔130的个数也为6个,6个第一卡接孔130均匀设置在第一承力表面111,能够将6股钢索一一进行固定,当然,拉伸盘体110的规格有多个,不同规格的拉伸盘体110上具有不同数量的第一卡接孔130,此处可以根据施工现场锚索200的规格选择不同规格的拉伸盘体110。
在本实施例中,拉伸盘体110呈圆盘状,第一卡接孔130和第二卡接孔150均设置在拉伸盘体110的边缘处。当然,此处拉伸盘体110也可以呈矩形体状或椭圆盘状等其他形状,第一卡接孔130和第二卡接孔150也可以设置在拉伸盘体110的中部,其他设置形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参见图4,每个第一卡接孔130呈喇叭状并具有相对的第一大口端131和第一小口端133,第一大口端131靠近第一承力表面111设置,第一小口端133靠近第二承力表面113设置,且第一大口端131的内径大于第一小口端133的内径。具体地,由第一大口端131至第一小口端133,第一卡接孔130的内径依次递减且第一卡接孔130的内壁光滑。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大口端131的内径为第一小口端133的内径的两倍。当然,此处第一大口端131的内径也可以是第一小口端133的内径的1.5倍或者3倍等,但凡能够保证第一大口端131的内径大于第一小口端133的内径的结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每个第二卡接孔150呈喇叭状并具有相对的第二大口端151和第二小口端153,第二大口端151靠近第二承力表面113设置,第二小口端153靠近第一承力表面111设置,且第二大口端151的内径大于第二小口端153的内径。具体地,由第二大口端151至第二小口端153,第二卡接孔150的内径依次递减且第二卡接孔150的内壁光滑。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大口端151的内径为第二小口端153的内径的两倍。当然,此处第二大口端151的内径也可以是第二小口端153的内径的1.5倍或者3倍等,但凡能够保证第二大口端151的内径大于第二小口端153的内径的结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锚索二次张拉锚具100,每个第一卡接孔130靠近第一承力表面111的过孔面积大于靠近第二承力表面113的过孔面积,每个第二卡接孔150靠近第二承力表面113的过孔面积大于靠近第一承力表面111的过孔面积,能够方便地将钢索通过卡扣结构固定在第一卡接孔130中,将拉索300固定在第二卡接孔150中,在使用时利用千斤顶等装置牵动拉索300,由于锚索200卡接在第一卡接孔130内,拉索300卡接在第二卡接孔150内,通过拉伸盘体110能够将力传递至锚索200,进而实现对锚索200的张拉,且由于第一卡接孔130靠近第一承力表面111的过孔面积大于靠近第二承力表面113的过孔面积,故能够稳固地将锚索200固定在第一卡接孔130内,同时在锚索200的预留段很短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对锚索200的张拉。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锚索二次张拉锚具100能够在锚索200预留段较短的情况下能够稳固地卡持锚索200并能够将锚索200重新张拉。
第二实施例
请继续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锚索二次张拉装置(图中未标号),包括锚索200、多根拉索300以及锚索二次张拉锚具100,其中锚索二次张拉锚具100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锚索200分别穿设于多根第一卡接孔130,且锚索200的一端卡接在对应的第一卡接孔130内,以使锚索200与拉伸盘体110保持相对固定,锚索200的另一端向着远离第二承力表面113的方向延伸。多根拉索300一一对应地穿设于多根第二卡接孔150,且每根拉索300的一端卡接在对应的第二卡接孔150内,以使拉索300与拉伸盘体110保持相对固定,每根拉索300的另一端向着远离第一承力表面111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锚索200由6股钢索缠绕扭合而成,而第一承力表面111上的第一卡接孔130的个数也为6个,6股钢索与6个第一卡接孔130一一对应,且6个第一卡接孔130均匀设置在第一承力表面111,能够将6股钢索一一进行固定,当然,拉伸盘体110的规格有多个,不同规格的拉伸盘体110上具有不同数量的第一卡接孔130,此处可以根据施工现场锚索200的规格选择不同规格的拉伸盘体110。
在本实施例中,锚索200伸入第一卡接孔13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扣210,第一卡扣210与第一卡接孔130的内壁抵接,以使锚索200卡接在第一卡接孔130内。
在本实施例中,每根拉索300伸入第二卡接孔15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扣310,第二卡扣310与第二卡接孔150的内壁抵接,以使锚索200卡接在第二卡接孔150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锚索二次张拉锚具,用于卡接锚索和拉索,其特征在于,包括拉伸盘体,所述拉伸盘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承力表面和第二承力表面,所述第一承力表面上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一承力表面和所述第二承力表面的第一卡接孔,且每个所述第一卡接孔靠近所述第一承力表面的过孔面积大于靠近所述第二承力表面的过孔面积,以使所述锚索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孔内并向着第二承力表面的外侧伸出;所述第二承力表面上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二承力表面和所述第一承力表面的第二卡接孔,且每个所述第二卡接孔靠近所述第二承力表面的过孔面积大于靠近所述第一承力表面的过孔面积,以使所述拉索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接孔内并向着第一承力表面的外侧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索二次张拉锚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卡接孔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承力表面并贯穿至所述第二承力表面,多个所述第二卡接孔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二承力表面并贯穿至所述第一承力表面,多个所述第一卡接孔与多个所述第二卡接孔贯穿至所述第一承力表面的一端交错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卡接孔与多个所述第一卡接孔贯穿至所述第二承力表面的一端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索二次张拉锚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卡接孔呈喇叭状并具有相对的第一大口端和第一小口端,所述第一大口端靠近所述第一承力表面设置,所述第一小口端靠近所述第二承力表面设置,且所述第一大口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小口端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索二次张拉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口端的内径为所述第一小口端的内径的两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索二次张拉锚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卡接孔呈喇叭状并具有相对的第二大口端和第二小口端,所述第二大口端靠近所述第二承力表面设置,所述第二小口端靠近所述第一承力表面设置,且所述第二大口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小口端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锚索二次张拉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大口端的内径为所述第二小口端的内径的两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索二次张拉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盘体呈圆盘状,所述第一卡接孔和所述第二卡接孔均设置在所述拉伸盘体的边缘处。
8.一种锚索二次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锚索、多根拉索以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锚索二次张拉锚具,所述锚索分别穿设于多根所述第一卡接孔,且所述锚索的一端卡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接孔内,以使所述锚索与所述拉伸盘体保持相对固定,所述锚索的另一端向着远离所述第二承力表面的方向延伸;多根所述拉索一一对应地穿设于多根所述第二卡接孔,且每根所述拉索的一端卡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接孔内,以使所述拉索与所述拉伸盘体保持相对固定,每根所述拉索的另一端向着远离所述第一承力表面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锚索二次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伸入所述第一卡接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接孔的内壁抵接,以使所述锚索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锚索二次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拉索伸入所述第二卡接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接孔的内壁抵接,以使所述锚索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接孔内。
CN201810580753.2A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锚索二次张拉锚具以及锚索二次张拉装置 Pending CN1085605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0753.2A CN108560565A (zh)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锚索二次张拉锚具以及锚索二次张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0753.2A CN108560565A (zh)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锚索二次张拉锚具以及锚索二次张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60565A true CN108560565A (zh) 2018-09-21

Family

ID=63553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80753.2A Pending CN108560565A (zh)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锚索二次张拉锚具以及锚索二次张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6056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89920U (zh) * 2012-12-30 2013-06-12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长锚索张拉装置
US8756885B1 (en) * 2011-03-14 2014-06-24 Actuant Corporation Post-tensioning anchorage with equalized tendon loading
CN107964950A (zh) * 2017-12-27 2018-04-27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铆接式锚索张拉装置及锚索二次张拉装置
CN207277334U (zh) * 2017-10-09 2018-04-27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失效锚索重新张拉的锚具
CN208395829U (zh) * 2018-06-07 2019-01-18 四川志德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锚索二次张拉锚具以及锚索二次张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56885B1 (en) * 2011-03-14 2014-06-24 Actuant Corporation Post-tensioning anchorage with equalized tendon loading
CN202989920U (zh) * 2012-12-30 2013-06-12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长锚索张拉装置
CN207277334U (zh) * 2017-10-09 2018-04-27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失效锚索重新张拉的锚具
CN107964950A (zh) * 2017-12-27 2018-04-27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铆接式锚索张拉装置及锚索二次张拉装置
CN208395829U (zh) * 2018-06-07 2019-01-18 四川志德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锚索二次张拉锚具以及锚索二次张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4086B (zh) 一种桥梁斜拉索挂索系统及桥梁斜拉索挂索方法
CN105220616B (zh) 一种用于斜拉—悬索协作桥的索网减振体系
CN208201656U (zh) 一种高墩边跨现浇段反拉配重装置
CN208395829U (zh) 一种锚索二次张拉锚具以及锚索二次张拉装置
WO2019242165A1 (zh) 碳纤维导线耐张备份成套装置
CN209760863U (zh) 一种体外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器及配套张拉装置
CN204475874U (zh) 一种新型预应力钢绞线牵引装置
CN106087759B (zh) 一种预应力钢束穿线装置及预应力钢束的穿线方法
CN108560565A (zh) 一种锚索二次张拉锚具以及锚索二次张拉装置
KR100892657B1 (ko) 인장재의 정착구
CN204651779U (zh) 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施工的防跳槽放线滑车
CN102611057A (zh) 跨越网
CN105735146B (zh) 混凝土斜拉桥的牵索挂篮异索施工方法
CN217128211U (zh) 一种预应力锚索装置
CN208686521U (zh) 一种塔架用钢绞线导线装置
CN110042833A (zh) 一种基于可回收型锚索使用的预应力锚具
CN202543803U (zh) 一种钢绞线成品拉索
JP2017510741A (ja) 水平ジョイント用ケーブル定着手段及び水平ジョイント用ケーブル定着手順
CN109113354B (zh) 一种全程索道式防风实时拉结缆风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7700512A (zh) 一种方桩的桩顶与承台的连接方法
CN207761302U (zh) 一种可周转使用锚杆张拉工具
CN207646957U (zh) 一种幕墙的装配式柔性干挂体系
CN202353103U (zh) 一种滑轮放线器
CN103594974B (zh) 用于架空线路紧线的组合式紧线工具
CN202474756U (zh) 跨越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