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39386A - 一种天线结构及无线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结构及无线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39386A
CN108539386A CN201710118184.5A CN201710118184A CN108539386A CN 108539386 A CN108539386 A CN 108539386A CN 201710118184 A CN201710118184 A CN 201710118184A CN 108539386 A CN108539386 A CN 1085393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area
antenna area
recess mesh
wireless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181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39386B (zh
Inventor
徐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1818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3938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5490 priority patent/WO201815770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539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9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39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93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0Radiating elements coated with or embedded in prote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天线结构及无线终端,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能够减少屏幕色差以及透光性不均匀现象。该天线结构,覆盖无线终端的屏幕总成,所述天线结构包括基膜,所述基膜上形成有凹槽网格;所述基膜包括:天线区域和非天线区域;所述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全部联通,所述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中填充导电材料形成天线的辐射结构;所述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中填充补偿材料形成非导电区域,其中,所述天线区域与所述非天线区域的透光性的差满足预设条件。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无线终端。

Description

一种天线结构及无线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结构及无线终端。
背景技术
终端天线技术是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主要核心技术之一,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SISO)天线系统在信道容量上具有一个不可突破的瓶颈——香农容量的限制。从理论上说,在天线相关性很低的情况下(要求天线之间距离满足大于半波长条件),天线数量越多,系统吞吐率会随着天线的数量成倍的增加。但是对于无线终端,尺寸是严格限制的,将多个天线集中在有限的小空间内,将会引起很大的互耦,基于SISO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天线的效率下降,相关性增强。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尺寸下,实现多个天线单元之间的高隔离问题是天线设计的一个难点。特别是,现在无线终端(如移动电话)内部的布局紧凑,大部分空间被电池、射频板等元器件占用,留给天线的空间很小,极大的加大了天线设计难度;此外,金属边框、电子元器件、金属后盖等部件会对无线终端内部放置的天线的带宽和效率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获得更多的天线安置空间及更好的天线性能,将天线放置在显示器的屏幕总成上显示区域的一部分区域或显示器屏幕总成上的非显示区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将天线放置在显示器屏幕总成上的非显示区域仅适用于边框尺寸足够大的无线终端,由于当前无线终端窄边框以及无边框化的发展趋势,通常需要将天线放置在显示器的屏幕总成上的显示区域,然而若将天线放置在显示器的屏幕总成上的显示区域,则使用传统金属材料来制作天线必然会影响显示器的成像和视觉效果,因此在显示器上放置天线必须使用透明导电材料来制作天线的部分。这种方案中使用导电材料制作天线必然带来显示器透光性的损耗,一般来说,导电性能越好的材料,透光性越低,因此,在天线设计过程中需要兼顾透光性和导电性能。然而,无论如何设计天线的透光性和导电性能,由于并不能改善屏幕总成上的显示区域中放置天线的部分与未放置天线的其他区域的透光性的差异,进而会造成屏幕色差以及透光性不均匀现象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天线结构及无线终端,能够减少屏幕色差以及透光性不均匀现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结构,该天线结构覆盖无线终端屏幕总成。该天线结构包括基膜,该基膜可以采用诸如玻璃、有机树脂等材料制作的光学透明基膜,该基膜上形成有凹槽网格。该基膜包括:天线区域和非天线区域;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全部联通,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中填充导电材料形成天线的辐射结构,示例性的导电材料可以采用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纳米金属线等透明导电材料。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中填充补偿材料形成非导电区域,其中,天线区域与非天线区域的透光性的差满足预设条件。
这样,在上述方案中由于在无线终端显示器的整个屏幕总成上均覆盖有膜装的天线结构,并且天线结构包括天线区域和非天线区域,在天线区域通过在联通的凹槽网格中填充的导电材料形成天线的辐射结构,这样天线结构的辐射结构完成天线的功能,而在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中的填充补偿材料形成非导电区域,由于补偿材料有一定的不透光性,进而使得天线区域与非天线区域的透光性的差满足预设条件,即通过这样的方式尽量减少天线区域与非天线区域的透透光性的差异,使得天线区域与非天线区域的透光性相同或足够接近,从而减少屏幕色差以及透光性不均匀现象。
提供一种示例,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全部联通,并且填充的补偿材料为绝缘材料。由于若非天线区域形成导电区域的话,会与天线区域的辐射结构形成耦合,进而影响天线的信号发射功能,因此若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全部联通则使用绝缘材料对凹槽网格进行填充,这样避免了天线区域的辐射结构与非天线区域发生耦合效应。
提供一种示例,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在网络节点处形成断点,断点将凹槽网格在网络节点隔断使得凹槽网格在网络节点处不联通,并且填充的补偿材料为导电材料。为使得天线区域和非天线区域的通过率足够接近,可以考虑对天线区域和非天线区域采用具有相同透光率的导电材料填充,然而由于若非天线区域形成导电区域的话,会与天线区域的辐射结构形成耦合,进而影响天线的信号发射功能,因此若对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填充导电材料,则将凹槽网格在网络节点处形成断点,由于断点可以将凹槽网格在网络节点隔断使得凹槽网格在网络节点处不联通,这样可以避免对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填充导电材料后形成导电区域,避免了天线区域的辐射结构与非天线区域发生耦合效应。进一步的,为使得天线区域与非天线区域的透光率尽量保持一致,在非天线区域,断点所占面积与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所占面积的比值小于第一阈值,例如第一阈值可以设置为10%。
提供一种示例,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在天线区域的占空比与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在非天线区域的占空比的差值小于第二阈值,例如第二阈值可以为10%,为使得天线区域与非天线区域的透光率足够接近,第二阈值的取值应该足够小。
提供一种示例,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在天线区域的占空比小于第三阈值,例如,第三阈值可以为10%,这里为了降低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中填充的导电材料对屏幕总成的透光率的影响,第三阈值应该控制在足够小的范围内。
提供一种示例,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在非天线区域的占空比小于第四阈值,例如,第四阈值可以为10%,这里为了降低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中填充的补偿材料对屏幕总成的透光率的影响,第四阈值应该控制在足够小的范围内。
提供一种示例,基膜包含凹槽网格的一面背向无线终端屏幕总成帖附时,基膜上还形成有保护层,保护层覆盖凹槽网格。通常,在将基膜贴附至屏幕总成时,直接将具有凹槽网格的一侧朝向屏幕总成通过光学凝胶粘接在屏幕总成即可,这样可以避免人手触碰凹槽网格中填充的材料,对天线的工作产生影响。若将凹槽网格的一面背向无线终端屏幕总成帖附,则需要在基膜上形成保护层,该保护层为绝缘材料,这样人手可以直接与保护层接触,减少对天线的工作产生影响。
提供一种示例,提供一种贴片天线结构,该方案中,辐射结构包括:辐射片和微带线;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辐射片,微带线的另一端通过延长至屏幕总成以外的馈线部分耦合至无线终端侧框的馈电点。其中,该种天线结构可以应用于电性的4MIMO天线系统中。
提供一种示例,提供一种平面倒F天线(Planar Invert F Antenna,PIFA)天线结构,该方案中,辐射结构包括:辐射片、馈线和接地线;馈线的一端连接辐射片,馈线的另一端通过延长至屏幕总成以外的部分耦合至无线终端侧框的馈电点;接地线的一端连接辐射片,接地线的另一端通过延长至屏幕总成以外的部分耦合至无线终端侧框的馈地点。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线终端,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天线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终端的侧视拆解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终端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区域以及非天线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区域以及非天线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膜的贴附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膜的贴附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片天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4MIMO天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4MIMO天线系统的无线终端的边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4MIMO天线系统的回波损耗波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4MIMO天线系统的耦合功率波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片天线结构的天线效率波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IFA天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8MIMO天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8MIMO天线系统的无线终端的边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IFA天线结构的回波损耗波形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IFA天线结构的天线效率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表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应用到的技术术语如表一所示:
表一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用于无线终端设备,其中该无线终端设备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显示器的终端设备。该无线终端不限于能够接入3G、4G、LTE等无线通信网络的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进行设备间D2D无线通信的终端设备。常见的无线终端例如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MID、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该天线结构包括微带线类型或者PIFA类型的MIMO天线系统。
现在无线终端(如移动电话)内部的布局紧凑,大部分空间被电池、射频板等元器件占用,留给天线的空间很小,极大的加大了天线设计难度;另一方面,金属边框、电子元器件、金属后盖等部件会对终端内部放置的天线的带宽和效率造成不利影响。为了获得更多的天线安置空间及更好的天线性能,将天线放置在屏幕总成,然而屏幕总成上放置天线的部分与未放置天线的其他区域的透光性的差异,进而会造成屏幕色差以及透光率不均匀现象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覆盖无线终端屏幕总成的天线结构,该天线结构的天线区域和非天线区域具有相同或近似的透光率,很好的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具体实现方式说明如下: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终端,包括后盖11、边框12、显示器13的屏幕总成以及天线结构14。
参照图2所示,天线结构14覆盖无线终端的屏幕总成。该天线结构14包括基膜141,该基膜141可以采用诸如玻璃、有机树脂等材料制作的光学透明基膜,该基膜上形成有凹槽网格142。该基膜141包括:天线区域1411和非天线区域1412;天线区域1411的凹槽网格全部联通,天线区域1411的凹槽网格中填充导电材料形成天线的辐射结构,示例性的导电材料可以采用ITO、纳米金属线等透明导电材料。非天线区域1412的凹槽网格中填充补偿材料形成非导电区域,其中,天线区域1411与非天线区域1412的透光性的差满足预设条件。
其中,凹槽网格的制作工艺可以为:采用印刷法在基膜的一侧雕刻出微米级的凹槽网格。此外非天线区域可以采用如下两种结构实现:
结构一:具体的如图3,非天线区域1412的凹槽网格全部联通,并且填充的补偿材料为绝缘材料。由于若非天线区域形成导电区域的话,会与天线区域的辐射结构形成耦合,进而影响天线的信号发射功能,因此若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全部联通则使用绝缘材料对凹槽网格进行填充,这样避免了天线区域的辐射结构与非天线区域发生耦合效应。
结构二:具体如图4所示,非天线区域1412的凹槽网格在网络节点处形成断点a,断点a将凹槽网格在网络节点隔断使得凹槽网格在网络节点处不联通,并且填充的补偿材料为导电材料。为使得天线区域和非天线区域的通过率足够接近,可以考虑对天线区域和非天线区域采用具有相同透光率的导电材料填充,然而由于若非天线区域形成导电区域的话,会与天线区域的辐射结构形成耦合,进而影响天线的信号发射功能,因此若对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填充导电材料,则将凹槽网格在网络节点处形成断点,由于断点可以将凹槽网格在网络节点隔断使得凹槽网格在网络节点处不联通,这样可以避免对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填充导电材料后形成导电区域,避免了天线区域的辐射结构与非天线区域发生耦合效应。进一步的,为使得天线区域与非天线区域的透光率尽量保持一致,在非天线区域,断点所占面积与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所占面积的比值小于第一阈值,例如第一阈值可以设置为10%。
参照图1所示,边框12可以为金属边框或非金属边框;天线区域可以延伸到边框外侧的区域;边框上设置有馈电结构,馈电结构连接射频板,馈电结构与天线区域延伸到边框外侧的部分耦合;其中,若边框为金属边框,为保持边框的平整性,需要在金属边框上开具容纳馈电结构的缝隙121,其中馈电结构可以为弹片、触点等。缝隙121的宽度需要能够容纳天线区域延伸到边框外侧的部分。最后,在缝隙121上方可以涂覆与边框色泽相同的电介质涂料,避免与边框产生色差。
这样,在上述方案中由于在无线终端显示器的整个屏幕总成均覆盖有膜状的天线结构,并且天线结构包括天线区域和非天线区域,在天线区域通过在联通的凹槽网格中填充的导电材料形成天线的辐射结构,这样天线结构的辐射结构完成天线的功能,而在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中的填充补偿材料形成非导电区域,由于补偿材料有一定的不透光性,进而使得天线区域与非天线区域的透光性的差满足预设条件,即通过这样的方式尽量减少天线区域与非天线区域的透光性的差异,使得天线区域与非天线区域的透光性相同或足够接近,从而减少屏幕色差以及透光性不均匀现象。
具体的,为使得天线区域与非天线区域的透光率足够接近,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在天线区域的占空比与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在非天线区域的占空比的差值小于第二阈值,例如第二阈值可以为10%,这里,第二阈值应该控制在足够小的范围内。此外,为了降低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中填充的导电材料对屏幕总成的透光率的影响,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在天线区域的占空比小于第三阈值,例如,第三阈值可以为10%,这里,第三阈值应该控制在足够小的范围内。基于类似的原因为了降低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中填充的补偿材料对屏幕总成的透光率的影响,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在非天线区域的占空比小于第四阈值,例如,第四阈值可以为10%,这里第四阈值应该控制在足够小的范围内。
参照图5所示,通常,在将基膜141贴附至显示器13的屏幕总成时,直接将具有凹槽网格142的一侧朝向显示器13的屏幕总成通过光学凝胶粘接在屏幕总成即可,这样可以避免人手触碰凹槽网格中填充的材料,对天线的工作产生影响。参照图6所示,若将凹槽网格142的一面背向无线终端显示器13的屏幕总成帖附,则需要在基膜上形成保护层143,该保护层143为绝缘材料,这样人手可以直接与保护层接触,减少对天线的工作产生影响。基膜包含凹槽网格的一面背向无线终端的屏幕总成帖附时,基膜上还形成有保护层,保护层覆盖凹槽网格。此外,为保证显示器前表面的平整性,基膜141完全覆盖显示器的前表面,基膜141上还包括对应显示器的前表面上的听筒、实体键位置的开孔144。
具体的以贴片(patch)天线结构为例,参照图7所示,提供一种贴片天线结构,该方案中,天线区域的辐射结构包括:辐射片A1和微带线A2;微带线A2的一端连接辐射片A1,微带线A2的另一端通过延长至屏幕总成以外的馈线部分耦合无线终端侧框的馈电点K1。其中,该种天线结构可以应用于典型的4MIMO天线系统中。如图8所示,基于上述的patch天线结构,发明实施例提供一个无线终端上的4MIMO透明天线系统。MIMO天线单元的类型为Patch天线结构,工作频率为3.5GHz附近。整块基膜布满无线终端的显示器的屏幕总成的前表面,并在听筒、实体键等位置开相应大小的孔,并在适当位置利用设计实施4个MIMO天线单元的图形(可以采用图2或图3对应的任一方案)。基膜为透光率约为91%的PET,其厚度约为0.125mm,其中天线结构采用图3所示设计方案,填充的导电材料为纳米级银粉,经网格优化后,天线区域方阻小于0.2Ohm/Sq。基膜上共有4个天线单元,每个天线单元的天线区域的几何尺寸分别为6mm*1.5mm(第一微带线A2-1),8.5mm*0.3mm(第二微带线A2-2),以及13.15mm*16mm(矩形辐射片),其中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的尺寸设计主要是考虑无线终端的射频板与辐射片的阻抗匹配,因此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也可以是其他尺寸,只要满足射频板与辐射片的阻抗匹配需求即可。除了四个天线单元图形所在区域,其他区域为非天线区域(不导电)。这里无线终端机身侧边的边框采用金属材质,该边框13在第二微带线底端位置开略宽于第一微带线的缝隙(示例性的,采用的缝隙宽度为2mm)。参照图9所示,缝隙处漏出金属材质的馈电点K1,馈电点K1与显示器的屏幕总成下方的射频板相连。第二微带线展出的部分经90度弯曲后与缝隙中的馈电点K1耦合,并通过光学凝胶固定。安装完成后,在缝隙处,可以涂抹与边框相同颜色的电介质涂料,增加美观度。其中该方案中,贴片(patch)天线结构的地板可以共用屏幕总成的下金属框。
4个天线单元均工作在3.5GHz附近时,对4MIMO天线系统进行仿真,其中仿真所用参数为:屏幕总成的上表面到地板厚度3mm,等效介电常数为8,损耗正切为0.028。天线区域的方阻约为0.2Ohm/Sq。在上述条件下,对如图10所示的天线结构进行仿真测试,其中四个天线单元1、2、3、4,分别对应四个天线端口端1、端口2、端口3和端口4,如图10所示,示出了在各个端口处的回波损耗S11、S12、S13以及S14,其中横轴为频率(Frequency,单位GHz),纵轴为回波损耗(Return Loss,单位dB)可以看出每个天线单元回波损耗-6dB的带宽为320MHz。另外参照图11所示,示出了任一两个天线单元之间的耦合,其中横轴为频率(Frequency,单位GHz),纵轴为耦合功率(Return Loss,单位dB)。S12为天线端口端口1与端口2之间的耦合情况,S13为天线端口端口1与端口3之间的耦合情况,S14为天线端口端口1与端口4之间的耦合情况,S32为天线端口端口3与端口2之间的耦合情况以及S34为天线端口端口3与端口4之间的耦合情况,由图11可以看出任意两个天线单元间的隔离低于-10dB。图12给出了仿真得到的天线效率曲线,其中横轴为频率(单位GHz,Frequency),纵轴为天线效率,可以看出天线效率最高接近45%。如果天线区域的方阻进一步降低,天线效率可以进一步得到提升优化,该方案的无线终端的显示器支持无边框设计。
具体的以平面倒F天线(Planar Invert F Antenna,PIFA)天线结构为例,该方案中,参照图13所示,天线区域的辐射结构包括:辐射片B1、馈线B2和接地线B3;馈线B2的一端连接辐射片B1,馈线B2的另一端通过延长至屏幕总成以外的部分耦合无线终端侧框的馈电点K1;接地线B3的一端连接辐射片B1,接地线B2的另一端通过延长至屏幕总成以外的部分耦合无线终端侧框的馈地点G1。其中,该种天线结构可以应用于典型的8MIMO天线系统中。如图14所示,基于上述的PIFA天线结构,发明实施例提供一个无线终端上的8MIMO透明天线系统。MIMO天线单元的类型为PIFA天线结构,两个工作频率分别为1.8GHz和4.2GHz。整块基膜布满无线终端的显示器的屏幕总成的前表面,并在听筒、实体键等位置开相应大小的孔,并在适当位置利用设计实施8个MIMO天线单元的图形(可以采用图2或图3对应的任一方案)。基膜为透光率约为91%的PET,其厚度约为0.125mm,其中天线结构采用图3所示设计方案,填充的导电材料为纳米级银粉,经网格优化后,天线区域方阻小于0.2Ohm/Sq。非天线区域填充石墨纳米线。基膜上共有8个天线单元,每个天线单元位于屏幕总成的天线区域的几何尺寸如图13所示。除了8个天线单元图形所在区域,其他区域为非天线区域(不导电)。无线终端机身侧边的边框采用金属材质,该边框在在每一个天线单元的馈线B2和馈地线B3底端位置各开一条缝隙。参照图15所示,该边框13上馈线B2对应的缝隙处漏出金属材质的馈电点K1,该边框上接地线B3对应的缝隙处漏出金属材质的馈地点G1,馈电点K1与显示器的屏幕总成下方的射频板相连,馈地点G1接地(示例性的可以连接屏幕总成的下金属框)。其中该方案中,PIFA天线结构的地板(GND)可以共用屏幕总成的下金属框。馈线B2展出的部分经90度弯曲后与缝隙中的馈电点K1耦合,并通过光学凝胶固定。接地线B3展出的部分经90度弯曲后与缝隙中的馈地点G1耦合,并通过光学凝胶固定。在缝隙处,可以涂抹与边框相同颜色的电介质涂料,增加美观度。
该方案中,由于PIFA天线结构的地板需要设计净空槽G以辅助天线进行有效辐射,而净空槽G不能设计在屏幕总成的显示区域,因此,需要保证屏幕边框的存在以容纳净空槽,图13示出了PIFA天线结构的尺寸,以及在显示器边框开具的净空槽G的尺寸。8个透明天线单元均工作在1.8GHz和4.2GHz附近,对8MIMO天线系统进行仿真,其中仿真所用参数为:天线到地厚度3mm,等效介电常数为8,损耗正切为0.028。天线区域的方阻约为0.1Ohm/Sq。
对如图14所示的天线结构进行仿真测试,如图16示出了其仿真的回波损耗曲线,其中横轴为频率(Frequency,单位GHz),纵轴为回波损耗(Return Loss,单位dB),其中八个天线单元的回波损耗接近,图中仅示出一条作为示例。图17给出了仿真得到的天线效率曲线,其中横轴为频率(单位GHz,Frequency),纵轴为天线效率。右图17可以看出,1.8GHz处天线效率最高达到35%,4.2GHz附近效率超过50%。如果透明导电薄膜的方阻进一步降低,天线效率可以进一步得到提升优化。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结构覆盖无线终端的屏幕总成,所述天线结构包括基膜,所述基膜上形成有凹槽网格;
所述基膜包括:天线区域和非天线区域;
所述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全部联通,所述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中填充导电材料形成天线的辐射结构;
所述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中填充补偿材料形成非导电区域,其中,所述天线区域与所述非天线区域的透光性的差满足预设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全部联通,并且填充的所述补偿材料为绝缘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在网络节点处形成断点,所述断点将所述凹槽网格在网络节点隔断使得凹槽网格在网络节点处不联通,并且填充的所述补偿材料为所述导电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天线区域,所述断点所占面积与所述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所占面积的比值小于第一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在所述天线区域的占空比与所述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在所述非天线区域的占空比的差值小于第二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在所述天线区域的占空比小于第三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天线区域的凹槽网格在所述非天线区域的占空比小于第四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包含凹槽网格的一面背向所述无线终端的屏幕总成帖附时,所述基膜上还形成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凹槽网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结构包括:辐射片和微带线;
所述微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辐射片,所述微带线的另一端通过延长至所述屏幕总成以外的馈线部分耦合至无线终端侧框的馈电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结构包括:辐射片、馈线和接地线;
所述馈线的一端连接所述辐射片,所述馈线的另一端通过延长至所述屏幕总成以外的部分耦合至所述无线终端侧框的馈电点;
所述接地线的一端连接辐射片,所述接地线的另一端通过延长至所述屏幕总成以外的部分耦合至所述无线终端侧框的馈地点。
11.一种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
CN201710118184.5A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天线结构及无线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5393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8184.5A CN108539386B (zh)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天线结构及无线终端
PCT/CN2018/075490 WO2018157707A1 (zh) 2017-03-01 2018-02-06 一种天线结构及无线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8184.5A CN108539386B (zh)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天线结构及无线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9386A true CN108539386A (zh) 2018-09-14
CN108539386B CN108539386B (zh) 2020-02-21

Family

ID=63369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1818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539386B (zh)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天线结构及无线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39386B (zh)
WO (1) WO2018157707A1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4592A (zh) * 2019-04-02 2019-06-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通信终端
CN110519955A (zh) * 2019-07-27 2019-11-29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盖板
CN110519953A (zh) * 2019-07-27 2019-11-29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盖板
CN110519954A (zh) * 2019-07-27 2019-11-29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盖板
CN111952717A (zh) * 2019-05-15 2020-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2153194A (zh) * 2020-09-25 2020-12-2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201946A (zh) * 2020-09-18 2021-01-08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及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透明天线
CN112421207A (zh) * 2020-10-28 2021-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1102698A1 (zh) * 2019-11-26 2021-06-03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屏、触控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CN112928439A (zh) * 2019-12-06 2021-06-08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模组
CN113448394A (zh) * 2021-06-29 2021-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233122A1 (zh) * 2020-05-21 2021-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壳体结构、电子设备及壳体结构的制备方法
US12009589B2 (en) 2019-01-09 2024-06-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erminal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0765A (zh) * 2005-04-01 2008-05-14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显示器用透明天线和带天线的显示器用透光性构件以及带天线的壳体用构件
CN103262342A (zh) * 2010-12-16 2013-08-21 3M创新有限公司 透明性微图案化rfid天线以及装配透明性微图案化rfid天线的制品
CN105742797A (zh) * 2014-12-29 2016-07-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及包括该天线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6125970A (zh) * 2015-05-08 2016-11-16 英特尔公司 显示器集成的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9771B (zh) * 2012-04-06 2015-02-04 信利工业(汕尾)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nfc天线的薄膜晶体管显示器
CN104345938A (zh) * 2013-07-31 2015-02-11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导电膜及其引线电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0765A (zh) * 2005-04-01 2008-05-14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显示器用透明天线和带天线的显示器用透光性构件以及带天线的壳体用构件
CN103262342A (zh) * 2010-12-16 2013-08-21 3M创新有限公司 透明性微图案化rfid天线以及装配透明性微图案化rfid天线的制品
CN105742797A (zh) * 2014-12-29 2016-07-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及包括该天线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6125970A (zh) * 2015-05-08 2016-11-16 英特尔公司 显示器集成的天线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009589B2 (en) 2019-01-09 2024-06-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erminal device
CN109904592A (zh) * 2019-04-02 2019-06-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通信终端
WO2020199927A1 (zh) * 2019-04-02 2020-10-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通信终端
CN111952717A (zh) * 2019-05-15 2020-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0228794A1 (zh) * 2019-05-15 2020-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952717B (zh) * 2019-05-15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519955A (zh) * 2019-07-27 2019-11-29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盖板
CN110519953A (zh) * 2019-07-27 2019-11-29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盖板
CN110519954A (zh) * 2019-07-27 2019-11-29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盖板
WO2021102698A1 (zh) * 2019-11-26 2021-06-03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屏、触控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CN112928439A (zh) * 2019-12-06 2021-06-08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模组
CN112928447A (zh) * 2019-12-06 2021-06-08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天线及设备
CN112928446A (zh) * 2019-12-06 2021-06-08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透明天线及设备
WO2021109733A1 (zh) * 2019-12-06 2021-06-10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天线结构及设备
CN112928446B (zh) * 2019-12-06 2023-01-24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透明天线
WO2021233122A1 (zh) * 2020-05-21 2021-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壳体结构、电子设备及壳体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13708049A (zh) * 2020-05-21 2021-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壳体结构、电子设备及壳体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12201946A (zh) * 2020-09-18 2021-01-08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及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透明天线
CN112201946B (zh) * 2020-09-18 2023-01-10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及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透明天线
CN112153194A (zh) * 2020-09-25 2020-12-2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421207A (zh) * 2020-10-28 2021-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448394A (zh) * 2021-06-29 2021-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57707A1 (zh) 2018-09-07
CN108539386B (zh) 2020-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39386A (zh) 一种天线结构及无线终端
US10516203B2 (en) Antenna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5762515B (zh) 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8281753B (zh) 一种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US10276938B2 (e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Song et al. A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ransparent film antennas
CN205029016U (zh) 一种多入多出天线及电子设备
EP3905437A1 (en) Wireless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1106433A (zh) 频率可重构天线、控制方法及通讯装置
CN109728415B (zh) 一种无线电子通信设备
CN106876879A (zh) 一种天线组件和终端
CN109728405A (zh) 天线结构及高频无线通信终端
CN210489811U (zh) 电子设备
WO2021254428A1 (zh) 导电泡棉和电子设备
TWI493783B (zh) 通訊裝置
CN105811076A (zh) 一种基于金属背盖的高隔离度手机天线结构
CN204257819U (zh) 多频段宽频抗金属天线
CN103427162A (zh) 电子装置
CN106921035A (zh) 天线系统
TW201422101A (zh) 具有空中玻璃蓋的電子裝置
CN113381182B (zh) 一种耦合馈电天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346849A (zh) 一种金属边框的手机天线
CN108736148A (zh) 天线装置与电子设备
CN103700934A (zh) 用于金属外壳终端的天线结构和终端
CN108963431A (zh) 一种移动通讯终端双极化sub-6GHz天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