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32330B - 一种添加剂组合物及墨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添加剂组合物及墨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32330B
CN108532330B CN201810376995.XA CN201810376995A CN108532330B CN 108532330 B CN108532330 B CN 108532330B CN 201810376995 A CN201810376995 A CN 201810376995A CN 108532330 B CN108532330 B CN 1085323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tant
resin emulsion
ink
polyurethane resin
m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769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32330A (zh
Inventor
左科
叶门辉
邱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oku New Material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kbank Digital Consum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kbank Digital Consum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kbank Digital Consum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7699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323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32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2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32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23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44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 D06P1/52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us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D06P1/526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D06P1/5285Polyurethanes; Polyurea; Polyguan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3/00Speci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treated
    • D06P3/02Material containing basic nitrogen
    • D06P3/04Material containing basic nitrogen containing amide groups
    • D06P3/24Polyamides; Polyurethan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Other features in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30Ink jet pr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墨水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添加剂组合物及墨水。一种添加剂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和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的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为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混合物,其中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质量比为1:1~6;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有机氟表面活性剂或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Description

一种添加剂组合物及墨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墨水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添加剂组合物及墨水。
背景技术
织物数码喷墨印花指的是将含有颜料的油墨经由喷嘴喷射到被印基质上,由计算机按设计要求控制形成花纹图案。根据油墨系统的性能,经适当后处理,如烘焙或轧烫,整理得到具有一定色牢度和鲜艳度的印花织物。织物数码喷墨印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研制开发的最新印花技术。它集精密机械、计算机电子信息、化工、纺织印染等多种学科于一体,是传统印花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这项高新技术受到了世界各国染整企业和印机企业的重视和关注。目前全球已有多家厂商在推动这项高新技术的发展,但至今还未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目前阻碍该技术在纺织品上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喷墨印花墨水的性能不佳。
喷墨印花墨水可分为染料型和涂料型两种,染料型又分为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三种。目前我国的生产商的数码喷墨印花机上一般都是用染料型墨水。但是染料型墨水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如:染料型墨水不适用于多种纤维混纺交织织物的喷墨印花,不同的纤维需要使用不同的染料型墨水;稳定性差,影响喷墨印花质量;染料分子易被氧化,耐光性差等;采用活性、酸性染料的墨水喷墨印花后,仍需进行固色和水洗,这样就会存在污水排放等问题,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染料型墨水的这些缺点限制了织物数码喷墨印花技术优势的发挥。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是开发涂料型墨水。涂料型墨水数码喷墨印花具有后处理工艺简单、适应纤维种类广、更节能环保等优点。
涂料墨水在纤维上“着色”的原理是借助于一种能生成坚牢薄膜的合成树脂,固着在纤维的表面。因此理论上它几乎适合所有纤维织物的印花和染色,如棉、毛、丝、麻、涤纶、锦纶、腈纶等及其混纺织物。但是实际上目前国内外的涂料喷墨印花技术在非硅油处理的纯棉布料上印花色彩表现以及干湿擦牢度等基本可以满足应用要求;而涂料数码印花在含硅油的纯棉、混纺、尼龙等布料上的数码印花会表现出较纯棉非硅油布料上的数码印花色彩深度和鲜艳度大幅度下降,同时干湿擦色牢度只有1~2级甚至1级以下,根本无法满足实际的应用要求。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添加剂组合物及墨水,本发明的墨水应用于含硅油的纯棉、混纺、尼龙等布料的数码印花色彩深度和鲜艳度满足使用要求,同时干湿擦色牢度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添加剂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和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的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为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混合物,其中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质量比为1:1~6;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有机氟表面活性剂或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有机氟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中有机氟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1~5。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中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1~5。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墨水,其制备原料至少包括一种添加剂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和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的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为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混合物,其中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质量比为1:1~6;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有机氟表面活性剂或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有机氟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中有机氟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1~5。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中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1~5。
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更易于理解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
本发明制备的墨水中PUA树脂展色性非常好,PU树脂具有优异的耐摩擦性能,有机氟/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使墨水获得与布料相近或者更低的表面张力,从而使墨水在布料上具有优异的润湿效果,在特种(含硅油、尼龙等)布料上,打印色彩正面色密度高,色彩表现效果接近纯棉打印效果,干湿擦色牢度好;其表面张力为20~28mN/m,30℃、60rpm时粘度为6.0~12.0mPa·s;在工业喷头上持续喷墨性能好,性能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参选以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如本文所用术语“由…制备”与“包含”同义。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连接词“由…组成”排除任何未指出的要素、步骤或组分。如果用于权利要求中,此短语将使权利要求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那些描述的材料以外的材料,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当短语“由…组成”出现在权利要求主体的子句中而不是紧接在主题之后时,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描述的要素;其它要素并不被排除在作为整体的所述权利要求之外。
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至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至4”、“1至3”、“1至2”、“1至2和4至5”、“1至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单数形式包括复数讨论对象,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清楚地指明。“任选的”或者“任意一种”是指其后描述的事项或事件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而且该描述包括事件发生的情形和事件不发生的情形。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近似用语用来修饰数量,表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具体数量,还包括与该数量接近的可接受的而不会导致相关基本功能的改变的修正的部分。相应的,用“大约”、“约”等修饰一个数值,意为本发明不限于该精确数值。在某些例子中,近似用语可能对应于测量数值的仪器的精度。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范围限定可以组合和/或互换,如果没有另外说明这些范围包括其间所含有的所有子范围。
此外,本发明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旨指单数形式。
“聚合物”意指通过聚合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单体所制备的聚合化合物。通用术语“聚合物”包含术语“均聚物”、“共聚物”、“三元共聚物”与“共聚体”。
“共聚体”意指通过聚合至少两种不同单体制备的聚合物。通用术语“共聚体”包括术语“共聚物”(其一般用以指由两种不同单体制备的聚合物)与术语“三元共聚物”(其一般用以指由三种不同单体制备的聚合物)。其亦包含通过聚合四或更多种单体而制造的聚合物。“共混物”意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共同混合而形成的聚合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添加剂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和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的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为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混合物,其中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质量比为1:1~6;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有机氟表面活性剂或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聚氨酯树脂乳液
本发明所述的聚氨酯树脂乳液为水性聚氨酯乳液,简称水性PU,水性聚氨酯以水为溶剂,具有无污染、安全可靠、机械性能优良、相容性好、易于改性等优点。水性PU已在通用溶剂型PU所覆盖的领域大量使用,成功地应用于轻纺、皮革加工、涂料、木材加工、建材、造纸和胶粘剂等行业。水性PU在纺织品涂层整理中有广泛的应用。水性PU对纺织品的成膜性好、粘接强度高、能赋予织物柔软、丰满的手感,改善织物耐磨性、抗皱性、回弹性、通透性和耐热性等。水性PU比有机溶剂型PU应用成本低、无公害、易处理、粘合效果好,在胶粘剂及涂料行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本发明所使用的PU树脂为市售产品,为购自广州市扬松贸易有限公司的牌号为PU-773或PU-755的PU树脂;或购自吉田化工的牌号为F401的PU树脂。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PU树脂选自PU-773、PU-755、F401的至少一种。
丙烯酸-聚氨酯(PUA)树脂
聚氨酯(PU)乳液和聚丙烯酸(PA)乳液同其溶剂型产品相比,具有价廉,安全,不燃烧,无毒,不污染环境等优点。纯PA乳液存在耐磨性、耐水性和耐化学品性差的缺陷,单一的PU乳液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稳定性、增稠性和膜的保光性差,固含量高,应用范围不广等。PU和PA在性质上具有互补作用。丙烯酸-聚氨酯(PUA)树脂乳液兼备了二者的优点,具有耐磨、耐腐蚀和光亮,柔软有弹性,耐水性和机械力学性能好,耐候性佳等特性,因此被誉为“第三代水性聚氨酯”。
PUA分子中含有丙烯酸官能团和氨基甲酸酯键,固化后的胶黏剂具有聚氨酯的高耐磨性、粘附力、柔韧性、高剥离强度和优良的耐低温性能以及聚丙烯酸酯卓越的光学性能和耐候性,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树脂材料。在配方中使用PUA可以有效增加涂层的柔韧性、降低应力收缩、减少固化时的内应力、改善附着力。
本发明所使用的PUA树脂为市售产品,可列举的有上海拓佳SC-10、邦希化工BX-M106、康迪隆WL-0609A等。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PUA树脂选自SC-10、BX-M106、WL-0609A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有两种:一是控制墨水的表面张力,使之适应数码印花机的使用要求;二是对颜料起助溶作用,提高墨水的稳定性。墨水的表面张力不仅决定着墨滴形成的液面弯曲度,也影响墨滴对织物的润湿和渗透。一般要求喷墨打印的表面张力必须低于打印的基物,墨滴与承印底物的接触角大于140度才会得到清晰的图案。最适宜的表面张力要求是使墨水既能容易地渗入织物内部,又不引起织物表面墨滴的渗化,而且必须与打印机具有良好的适配性。
本发明的数码印花用涂料墨水的表面张力不高于28mN/m,因此本发明的表面活性剂必须含有有机硅或有机氟等能调节表面张力不高于28mN/m的表面活性剂。
有机氟表面活性剂,简称FSA,是以氟碳链为非极性基团的表面活性剂,即以氟原子部分或全部取代碳氢链上的氢原子。氟碳表面活性剂具有高表面活性,高热力学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消防、化工、农药、选矿、造纸、皮革、纺织等各个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氟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型有机氟表面活性剂,可列举的有羧酸盐类(RfCOO-M)、磺酸盐类(RfSO3-M)、磷酸盐类(RfOPO3-M)和硫酸盐类(RfOSO3-M),一般工业上应用以前三者为主。
羧酸盐类氟碳表面活性剂:一般在强酸或含高价阳离子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但热稳定性较高;磺酸盐类氟碳表面活性剂:相对具有更好的耐氧化性,对强酸、电解质敏感性小;磷酸盐类氟碳表面活性剂:相对发泡性能较差。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有机氟表面活性剂为羧酸盐类阴离子有机氟表面活性剂或磺酸盐类阴离子有机氟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所使用的有机氟表面活性剂为市售产品,购自美国3M的FC-4430或美国杜邦FS-3100。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有机氟表面活性剂为美国3M的FC-4430或美国杜邦FS-3100。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指的是亲油基团含有硅烷基或硅氧烷基链的表面活性剂。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由于主链十分柔顺,分子间的作用力比碳氢化合物要弱得多,因此其表面张力很低。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原料之间的相容性,提高体系的混合性和乳化效率并降低体系表面张力。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为BYK系列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所述的BKY系列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购自毕克化学,可列举的有BYK-345、BYK-333、BYK-348等。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选自BYK-345、BYK-333、BYK-348中的任一种。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有机氟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指在水溶液中不电离,其亲水基主要是由具有一定数量的含氧基团(一般为醚基和羟基)构成。正是这一点决定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某些方面比离子表面活性剂更优越;因为在溶液中不是离子状态,所以稳定性高,不易受强电解质无机盐类存在的影响,也不易受PH值的影响,与其他类型表面活性剂相容性好。
本发明所使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可列举的suryfnol465,suryfnol 485,suryfnol 104E,digo 410,digo 440等。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自suryfnol465、suryfnol 485、suryfnol 104E、digo 410、digo 440中的任一种。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中有机氟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1~5。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中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1~5。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墨水,其制备原料至少包括一种添加剂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和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的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为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混合物,其中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质量比为1:1~6;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有机氟表面活性剂或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有机氟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中有机氟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1~5。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中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1~5。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墨水还包括以下组分:颜料分散液、固化剂、酸碱调节剂、保湿剂、杀菌剂、水。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墨水,按重量百分比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20~45%,表面活性剂0.3~3%,颜料分散液15~35%,固化剂3~5%,酸碱调节剂0.1~0.5%,保湿剂20~40%,杀菌剂0~0.5%,余量为水。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墨水的表面张力不高于28mN/m。
本发明所述的表面张力采用Wilhelmy盘法进行测试。具体实施步骤包括:用铂片、云母片或显微镜盖玻片挂在扭力天平或链式天平上,测定当片的底边平行面刚好接触液面时的压力,由此得表面张力,公式为:
Figure BDA0001640018100000081
式中,γ为表面张力,W为薄片与页面拉脱时的最大拉力,W为薄片的重力,l为薄片的宽度,薄片与液体的接触的周长近似为2l,
Figure BDA0001640018100000082
为薄片与液面的接触角。
本发明所述的墨水的表面张力采用市售的表面张力仪进行测试,所述的表面张力仪使用Wilhelmy盘法测试墨水的表面张力,所述的表面张力仪可为KRUSS ProcessTensimeter K100。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的粒径D99小于300nm。
D99:样品的累积粒度分布数达到99%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它的颗粒占99%。这里所述的粒径指的是等效粒径。
本发明所述的粒径通过激光粒度仪测试得到,所述的激光粒度仪可选用市售任意测量范围包括100~5000nm的激光粒度仪,如测量范围为4nm~2000μm的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激光粒度分析仪LS13320。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颜料分散液为水性颜料分散液,其粒径D99不大于300nm。
本发明所述的颜料分散液可选用水性喷墨墨水中常用的分散液(色浆),包括但不限于Cabot公司、Diamond公司、科莱蒽公司等生产的分散液。
所述的颜料分散液可为黑色、蓝色、红色、黄色等颜色;所述的黑色颜料分散液可列举的有PB7等;所述的蓝色颜料分散液可列举的有PB15:3、PB15:4等;所述的红色颜料分散液可列举的有PR122、PV19、PR254、PR177等;所述的颜色分散液可列举的有PY74,PY155,PY150等。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颜料分散液选自PB7、PB15:3、PB15:4、PR122、PV19、PR254、PR177、PY74,PY155,PY150中的任一种。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化剂为封闭性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
封闭性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
封闭性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的主要成分为封闭多异氰酸酯。该系列固化剂常温下可与水性树脂(水性聚氨酯、水性丙烯酸酯、氟乳液、有机硅乳液等)长期稳定共存,热处理时该固化剂释放出的异氰酸酯(-NCO)基团与水性树脂分子链上羟基、羧基、氨基等基团反应形成交联结构,可显著改善聚氨酯、醇酸树脂和丙烯酸树脂的附着力、色泽稳定性和耐蒸煮消毒能力等,其中脂肪族异氰酸酯交联剂具有优异的耐黄变性能。
本发明的封闭性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为市售产品,可列举的有中恩化工S-500、阿迪亚化工Y-301、拜尔公司的3175等。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化剂选自中恩化工S-500、阿迪亚化工Y-301、拜尔公司的3175中的至少一种。
酸碱调节剂
酸碱调节剂用于将墨水的pH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颜料的水解,提高墨水的色泽度;另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墨水对金属喷头和墨路系统的腐蚀。一般需将涂料墨水的pH控制在5~9之间。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酸碱调节剂选自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甲胺、三乙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乳酸、柠檬酸、稀硝酸、硫酸、盐酸、氨水、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中的至少一种。
保湿剂
保湿剂一般为水溶性有机溶剂,颜料分散液能很好地在水溶性有机溶剂中分散,既能提高喷墨墨水的保湿性能,同时还能提高颜料的转移率。实际应用中常需将多种溶剂混用,有文献指出,至少加入一种低挥发性溶剂和至少一种高挥发性溶剂是有益的。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保湿剂选自异丙醇、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丙二醇甲醚、丙二醇丁醚、二丙二醇甲醚、二丙二醇丙醚、二丙二醇丁醚、甘油、PEG200、PEG300、PEG400、PEG600、N-甲基吡咯烷酮、2-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杀菌剂
水为微生物滋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墨水的生物霉变将导致堵塞喷嘴。杀菌剂用于消除墨水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提高喷墨墨水的稳定性,延长其储存时间,并提高使用性能。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杀菌剂选自三嗪类杀菌剂、吗啉类杀菌剂、噁唑啉类杀菌剂、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吡啶类杀菌剂、有机卤素类杀菌剂、酚类杀菌剂、戊二醛类杀菌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所使用的杀菌剂为市售杀菌剂,市售杀菌剂的主要活性成分一般为多种类型的杀菌剂的复配的组合物。ARCH(奥麒公司),其杀菌剂产品有:DENSIL DG20、DENSIL DN、Omacide IPBC 20、Omacide IPBC 30、Proxel GXL、Proxel TN、Reputain B30、ReputainK50、Sodium Omadine 10%、Sodium Omadine 40%、Sodium Omadine 2000、Triadine 3、Triadine 10、Triadine 20等等。分析上述奥麒产品,认为单体以BIT、BK、IPBC、吡啶类、布罗布尔、戊二醛等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互的复配;BASF(巴斯夫公司),在杀菌剂方面,在中国市场上推广的主要产品是均三嗪,品牌为Protectol HT;Clariant(科莱恩公司),杀菌剂产品主要有:Nipacide MBM、Nipacide BK、Nipacide IPBC 30-DPG、Nipacide BIT20、Nipacide CI、Nipacide OIT、Nipacide SP、Nipacleanden等等。分析上述科莱恩产品,认为单体为CMIT/MIT、BIT、BK、MBM、IPBC、OIT、吡啶类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互的复配。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所述的墨水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将保湿剂、酸碱调节剂、表面活性剂和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向其中加入固化剂和树脂,搅拌混合均匀;向其中加入颜料分散液,搅拌混合均匀;经过滤孔径不大于1.0μm的过滤器粗过滤,再用滤孔孔径为0.45μm的过滤器精过滤,收集滤液;将所得滤液在真空度为0.06~0.1Mpa条件下,除泡30min~60min即得所述的墨水。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所述的墨水在数码打印机上的应用。
墨水中树脂的选择和配对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首先,树脂分子链结构的分析、熔体流动速度对打印头的适宜性都必须通过无数的测试探索;其次,所有树脂都是一个混合物,而非纯军医化合物,该混合物在墨水配方体系中又产生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混合物,在体系中它们是否兼容,也很重要;第三,打印墨水的粘稠度值十分讲究,而高聚物的分子量只有达到某数值后才能表现出一定的物理性质,但大到某程度后,除其他的性能继续增加外,强度变化不大,从而导致流动粘度的增加,过高的流动粘度将会造成打印流动受阻。
本发明的墨水含有有机氟/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接近特种(含硅油、尼龙等)布料,从而使墨水在布料上具有优异的润湿效果,通过与PU树脂和PUA树脂的复配,使其在布料表面打印效果好,色密度高,色彩表现效果接近纯棉打印效果,干湿擦色牢度好,并且本发明的墨水在工业喷头上持续喷墨性能好,性能稳定。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如果没有其它说明,所用原料都是市售的。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墨水,按重量百分比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颜料分散液15%,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20%,固化剂3%,酸碱调节剂0.1%,保湿剂20%,表面活性剂0.3%,杀菌剂0.1%,水41.5%。
所述的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为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混合物,其中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质量比为1:1。所述的固化剂为封闭性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有机氟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其中有机氟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1。
所述的颜料分散液为黑色颜料分散液PB7;所述的聚氨酯树脂乳液为杨松PU-733;所述的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为上海拓佳SC-10。所述封闭性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为中恩化工S-500。所述的酸碱调节剂为三乙醇胺。所述的保湿剂为异丙醇;所述的杀菌剂为ARCH(奥麒公司)的Proxel GXL杀菌剂。所述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为毕克化学BKY-333。所述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suryfnol104E。
所述的墨水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将保湿剂、酸碱调节剂、表面活性剂和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向其中加入固化剂和树脂,搅拌混合均匀;向其中加入颜料分散液,搅拌混合均匀;经过滤孔径为1.0μm的过滤器粗过滤过滤,再用滤孔孔径为0.45μm的过滤器经过滤,收集滤液;将所得滤液在真空度为0.06~0.1Mpa条件下,除泡30min~60min即得所述的墨水。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墨水,按重量百分比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颜料分散液30%,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30%,固化剂5%,酸碱调节剂0.1%,保湿剂30%,表面活性剂1.1%,杀菌剂0.5%,水3.3%。
所述的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为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混合物,其中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质量比为1:6。所述的固化剂为封闭性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其中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3:8。
所述的颜料分散液为黑色颜料分散液PB7;所述的聚氨酯树脂乳液为吉田化工的F401;所述的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为康迪隆WL-0609A。所述封闭性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为拜尔公司的3175。所述的酸碱调节剂为三乙醇胺。所述的保湿剂为甘油;所述的杀菌剂为ARCH(奥麒公司)的Proxel GXL杀菌剂。所述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为毕克化学BYK-345。所述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digo410。
所述的墨水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墨水,按重量百分比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颜料分散液26%,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25%,固化剂5%,酸碱调节剂0.1%,保湿剂38%,表面活性剂1.3%,杀菌剂0.1%,水4.5%。
所述的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为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混合物,其中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质量比为2:3。所述的固化剂为封闭性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有机氟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其中有机氟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3:10。
所述的颜料分散液为黑色颜料分散液PB7;所述的聚氨酯树脂乳液为杨松PU-755;所述的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为邦希化工BX-M106。所述封闭性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为阿迪亚化工Y-301。所述的酸碱调节剂为三乙醇胺。所述的保湿剂为丙二醇、二乙二醇单丁醚和甘油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0:3:25;所述的杀菌剂为ARCH(奥麒公司)的Proxel GXL杀菌剂。所述的有机氟表面活性剂为FS-3100。所述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suryfnol 485。
所述的墨水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墨水,按重量百分比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颜料分散液25%,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25%,固化剂5%,酸碱调节剂0.1%,保湿剂39%,表面活性剂1.2%,杀菌剂0.1%,水4.6%。
所述的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为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混合物,其中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质量比为7:18。所述的固化剂为封闭性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有机氟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其中有机氟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5。
所述的颜料分散液为蓝色颜料分散液PB15:3;所述的聚氨酯树脂乳液为杨松PU-755;所述的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为邦希化工BX-M106。所述封闭性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为阿迪亚化工Y-301。所述的酸碱调节剂为三乙醇胺。所述的保湿剂为丙二醇、乙二醇、异丙醇和甘油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6:5:5:23;所述的杀菌剂为ARCH(奥麒公司)的Proxel GXL杀菌剂。所述的有机氟表面活性剂为FC-4430。所述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suryfnol465。
所述的墨水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墨水,按重量百分比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颜料分散液25%,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25%,固化剂5%,酸碱调节剂0.1%,保湿剂40%,表面活性剂1.3%,杀菌剂0.1%,水3.5%。
所述的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为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混合物,其中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质量比为1:4。所述的固化剂为封闭性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有机氟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其中有机氟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3:10。
所述的颜料分散液为红色颜料分散液PR122;所述的聚氨酯树脂乳液为杨松PU-755;所述的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为邦希化工BX-M106。所述封闭性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为阿迪亚化工Y-301。所述的酸碱调节剂为三乙醇胺。所述的保湿剂为异丙醇、乙二醇、二乙二醇单丁醚和甘油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5:8:2:25;所述的杀菌剂为ARCH(奥麒公司)的Proxel GXL杀菌剂。所述的有机氟表面活性剂为FC-4430。所述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suryfnol 485。
所述的墨水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墨水,按重量百分比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颜料分散液25%,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25%,固化剂5%,酸碱调节剂0.1%,保湿剂39%,表面活性剂1.3%,杀菌剂0.1%,水4.5%。
所述的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为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混合物,其中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质量比为1:3。所述的固化剂为封闭性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有机氟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其中有机氟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3:10。
所述的颜料分散液为黄色颜料分散液PY74;所述的聚氨酯树脂乳液为杨松PU-755;所述的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为邦希化工BX-M106。所述封闭性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为阿迪亚化工Y-301。所述的酸碱调节剂为三乙醇胺。所述的保湿剂为丙二醇、乙二醇、异丙醇和甘油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5:8:3:23;所述的杀菌剂为ARCH(奥麒公司)的Proxel GXL杀菌剂。所述的有机氟表面活性剂为FC-4430。所述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suryfnol465。
所述的墨水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对比例1的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将有机氟表面活性剂更换为等质量的水;所述的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为聚氨酯树脂乳液。
对比例2:
对比例2的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为聚氨酯树脂乳液。
对比例3:
对比例3的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
对比例4:
对比例4的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将有机氟表面活性剂更换为等质量的水。
性能评价:
1.表面张力
按QBT 2730.2-2005所述的方法测试实施例和对比例得到的墨水的表面张力,在25℃下进行测试,每个样品测试5次,取平均值。
2.打印性能测试
取实施例1~6和对比例1~4的墨水进行打印性能测试,用全印TF1804工业级高速数码打印机打印,机器设置如下:
喷头:星光1024 12PL
打印灰度:2级灰度
打印速度:低速、双向打印
打印精度:6PASS、604×1200dpi
负压:5.0
电压:85~90
脉宽:7~7.5
打印布料:6197#大白梭织硅油薄布,简称为梭织硅油布;40丝光棉B针织硅油布,简称为针织硅油布
环境温度:25~35℃
环境湿度:50~70%。
2.1色密度测试
在两种布料上分别打印纯色色块,用X-rite 418型反射密度仪测试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色密度。
2.2色牢度测试
在两种硅油布上分别打印纯色色块,按AATCC-8摩擦仪测试方法进行干湿擦色牢度。干湿擦色牢度的评价参考GB/T 3920-2008,色牢度测试结果分为5级,其中1级最低,5级最高。
表1性能表征测试
Figure BDA0001640018100000161
Figure BDA0001640018100000171
在两种硅油布上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4色密度均比实施例4低20%以上,对比例3和实施例4在两种硅油处理后的布料上色密度提升非常明显,PUA树脂和氟碳表面活性剂对墨水在含硅油的纯棉、混纺、尼龙等布料上的展色性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在两种硅油布上均是PU树脂牢度最好,PUA树脂牢度较差,PU树脂的成膜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摩擦能力,实施例4和对比例1中PU乳液树脂和PUA乳液混合干湿擦牢度均能达到实际使用需求。
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发明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一些数值范围也包括了在其之内的子范围,这些范围中的变化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解释为被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Claims (5)

1.一种墨水,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原料包括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和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的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为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混合物,其中聚氨酯树脂乳液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的质量比为1:1~6;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有机氟表面活性剂或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所述的墨水,按重量百分比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水性聚合物树脂乳液20~45%,表面活性剂0.3~3%,颜料分散液15~35%,固化剂3~5%,酸碱调节剂0.1~0.5%,保湿剂20~40%,杀菌剂0~0.5%,余量为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有机氟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中有机氟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1~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中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1~5。
CN201810376995.XA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添加剂组合物及墨水 Active CN1085323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6995.XA CN108532330B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添加剂组合物及墨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6995.XA CN108532330B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添加剂组合物及墨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2330A CN108532330A (zh) 2018-09-14
CN108532330B true CN108532330B (zh) 2021-01-12

Family

ID=63478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76995.XA Active CN108532330B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添加剂组合物及墨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323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0985A (zh) * 2019-10-21 2021-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乳液型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方法
CN112760983A (zh) * 2019-10-21 2021-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水性乳液型碳纤维上浆剂的方法
CN112760987A (zh) * 2019-10-21 2021-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制备水性乳液型碳纤维上浆剂的方法
CN112760986A (zh) * 2019-10-21 2021-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水性乳液型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方法
CN113215839A (zh) * 2020-12-12 2021-08-06 珠海君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工业头的水性涂料直喷白墨墨水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7149A (zh) * 2001-07-23 2004-10-13 3M 含有氟化物表面活性剂的喷墨油墨组合物
CN1547528A (zh) * 2001-06-29 2004-11-17 3M 包含具有上底漆表面的基材的图像制品
CN1729104A (zh) * 2002-12-23 2006-02-01 3M创新有限公司 喷墨接受涂层
CN102558942A (zh) * 2010-12-30 2012-07-11 天津兆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喷墨记录用黑色墨水组合物
CN103319953A (zh) * 2013-07-12 2013-09-25 鲁继烈 提高品质的水基颜料墨水
CN103497589A (zh) * 2013-10-10 2014-01-08 鲁继烈 水基型分散染料喷墨墨水
CN104231741A (zh) * 2013-06-20 2014-12-24 佛山市高明绿色德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uv光固化打印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85680A (zh) * 2015-02-09 2016-10-05 南通繁华玻璃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uv光固化打印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JP2016190935A (ja) * 2015-03-31 2016-11-10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の粉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染色方法
CN106565891A (zh) * 2016-11-10 2017-04-19 上海英威喷墨科技有限公司 有机氟改性聚丙烯酸酯纳米乳液及纳米复合粘合剂
CN106590170A (zh) * 2016-12-16 2017-04-26 江南大学 一种反应型纳米颜料及相应墨水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7528A (zh) * 2001-06-29 2004-11-17 3M 包含具有上底漆表面的基材的图像制品
CN1537149A (zh) * 2001-07-23 2004-10-13 3M 含有氟化物表面活性剂的喷墨油墨组合物
CN1729104A (zh) * 2002-12-23 2006-02-01 3M创新有限公司 喷墨接受涂层
CN102558942A (zh) * 2010-12-30 2012-07-11 天津兆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喷墨记录用黑色墨水组合物
CN104231741A (zh) * 2013-06-20 2014-12-24 佛山市高明绿色德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uv光固化打印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19953A (zh) * 2013-07-12 2013-09-25 鲁继烈 提高品质的水基颜料墨水
CN103319953B (zh) * 2013-07-12 2014-09-17 鲁继烈 提高品质的水基颜料墨水
CN103497589A (zh) * 2013-10-10 2014-01-08 鲁继烈 水基型分散染料喷墨墨水
CN105985680A (zh) * 2015-02-09 2016-10-05 南通繁华玻璃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uv光固化打印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JP2016190935A (ja) * 2015-03-31 2016-11-10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の粉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染色方法
CN106565891A (zh) * 2016-11-10 2017-04-19 上海英威喷墨科技有限公司 有机氟改性聚丙烯酸酯纳米乳液及纳米复合粘合剂
CN106590170A (zh) * 2016-12-16 2017-04-26 江南大学 一种反应型纳米颜料及相应墨水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2330A (zh) 2018-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32330B (zh) 一种添加剂组合物及墨水
CA2569846C (en) Aqueous dispersion, ink composition an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using same
KR102210018B1 (ko) 2개 이상의 결합제를 함유하는 수성 잉크젯 잉크
US9644315B2 (en) Method for inkjet textile printing
TWI478991B (zh) An ink composition, and a method of dyeing the fiber using the ink composition
US9803094B2 (en) Aqueous ink-jet inks containing mixtures of anionic and non-ionic polymeric binders
JP2017171907A (ja) 捺染用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方法
US7211130B1 (en) Disperse dye black ink
JP6198340B2 (ja) 水系インクセット及び繊維の捺染方法
CN104271688A (zh) 喷墨印染用油墨及染色方法
CN104245861A (zh) 喷墨用升华性染料油墨和染色方法
CN101880494A (zh) 喷墨记录用墨液组合物
JPWO2010013649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用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繊維の捺染方法
US20110297305A1 (en) Coloring composition and coloring method
JP201604425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用インクセット及び繊維の捺染方法
CN110494512B (zh) 新的黑色墨
CN101084344A (zh) 印刷或着色底材的方法
EP1931741A1 (en) Inkjet inks and ink sets
JP2022514779A (ja) 前処理液と、顔料と分散染料との混合物とを含むテキスタイル印刷流体セット
CN112384578A (zh) 喷墨印染用印墨组合物及疏水性纤维的印染方法
WO2020184302A1 (ja) 捺染用インクセット及び繊維の捺染方法
JP6714955B2 (ja) 捺染用インクセット及び繊維の捺染方法
JP2022147718A (ja) 着色分散液、それを用いるインク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らを用いた分散安定性向上方法及び疎水性繊維の捺染方法。
CN112384579A (zh) 喷墨印染用黑色印墨组合物及疏水性纤维的印染方法
WO2021192415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C, Building 101, Zhancheng Community High tech Park and Jinggong Industrial Zone,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oku New Materials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101 building C and F, Hejing Industrial Park, Qiaohe Road West, Heping community, Fuyo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INKBANK DIGITAL CONSUMABL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