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28048B - 液滴喷出装置、监视系统、喷出头是否要更换的判断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滴喷出装置、监视系统、喷出头是否要更换的判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28048B
CN108528048B CN201810118004.8A CN201810118004A CN108528048B CN 108528048 B CN108528048 B CN 108528048B CN 201810118004 A CN201810118004 A CN 201810118004A CN 108528048 B CN108528048 B CN 1085280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liquid
state
maintenance
pressur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180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28048A (zh
Inventor
川上贵幸
横手伸祐
新原俊広
林刚史
吉田刚
金泽佑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528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28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28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280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79Detection means therefor, e.g. for nozzle clog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for detecting failure, e.g. clogging, malfunctioning actua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7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detecting viscos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78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based on electrostatically-actuated memb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314Structure of ink jet print heads with electrostatically actuated membr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33Structure of nozzle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41J2/16508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connected with the printer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354Sensor in each pressure cha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35/00Cleaning
    • B41P2235/10Clea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r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35/00Cleaning
    • B41P2235/10Clea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r devices
    • B41P2235/27Suction devic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维持液滴从喷嘴喷出的喷出状态的液滴喷出装置、监视系统以及喷出头是否要更换的判断方法。液滴喷出装置(1)具备:液滴喷出头(100),其具有多个将从液体供给源(31)经由液体供给通道(311)而供给来的液体作为液滴喷出的喷嘴(110),并通过从喷嘴(110)向记录介质(P)喷出液滴来进行记录处理;第一检测部(10A),其对通过使与喷嘴(110)连通的压力室(141)振动的致动器(120)的驱动而振动的压力室(141)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从而检测压力室(141)内的状态;以及第二检测部(10B),其对通过从喷嘴(110)喷出液滴而形成在记录介质(P)上的图案进行读取,从而检测液滴的喷出状态。

Description

液滴喷出装置、监视系统、喷出头是否要更换的判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滴喷出装置、远程监视系统以及液滴喷出头是否要更换的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提出一种将被收纳于液体供给源的油墨(液体)经由液体供给通道向液滴喷出头供给,并通过从液滴喷出头的喷嘴向记录介质喷射来进行印刷的喷墨式的打印机(液滴喷出装置),该打印机已被实用化。在该打印机中,由于受油墨中的气泡、油墨的增粘等的影响,有时无法从喷嘴良好地喷射油墨(即,喷嘴堵塞),因此,设置有经由喷嘴而对头内进行抽吸的清洁机构。
但是,例如如果随着油墨的增粘加剧而发生固化,则存在依靠清洁机构执行的清洁无法使喷嘴的堵塞(喷射不良)充分恢复的情况。此外,对于像这样难以恢复堵塞的喷嘴而言,即便反复执行相同的清洁,堵塞得以被恢复的前景也不佳,只会造成油墨被无用地浪费。
因此,近年来,提出有如下的液滴喷出头,其具备压电元件和检查部,其中,所述压电元件使贮留油墨的液体室的容积变化,所述检查部向压电元件输出使液体室的容积在不至于从喷嘴喷射液体的范围内变化的驱动信号,另一方面,通过取得压电元件检测出的液体室的残留振动信息来检查每个喷嘴中的油墨的喷射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如果采用该结构,能够以不从喷嘴喷射油墨的方式检查是否有喷射不良的喷嘴,能够降低被消耗的油墨的量。
但是,即使采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实际上仍无法确认从喷嘴喷射的油墨是否高精度地附着(喷落)于记录介质上。因此,无法高精度地判断液滴从喷嘴喷出的喷出状态,进而存在无法精确地判断液滴喷出头是否要更换的可能性。此外,这样的课题并不限于喷射油墨的打印机,实为喷射液滴的液滴喷出装置中大致共同的课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944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液滴从喷嘴喷出的喷出状态的液滴喷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液滴喷出装置具备:液滴喷出头,其具有多个将从液体供给源经由液体供给通道而供给来的液体作为液滴喷出的喷嘴,并通过从喷嘴向记录介质喷出液滴来进行记录处理;作为检测部的第一检测部,其对通过使与喷嘴连通的压力室振动的致动器的驱动而振动的压力室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从而检测压力室内的状态;以及作为检测部的第二检测部,其对通过从喷嘴喷出液滴而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案进行读取,从而检测液滴的喷出状态。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维持液滴从喷嘴喷出的喷出状态的液滴喷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打印机中的头单元(喷墨头)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3的头单元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3的III-III剖面的驱动信号输入时的各状态的状态图。
图6是表示假定图3的振动板的残留振动的单振动的计算模型的电路图。
图7是表示图3的振动板的正常喷出的情况下的残留振动的实验值与计算值的关系的图表。
图8是在图3的腔室内混入气泡的情况下的喷嘴附近的概念图。
图9是表示由于气泡混入腔室而不再喷出油墨滴的状态下的残留振动的计算值以及实验值的图表。
图10是图3的喷嘴附近的油墨因干燥而粘固的情况下的喷嘴附近的概念图。
图11是表示喷嘴附近的油墨的干燥增粘状态下的残留振动的计算值以及实验值的图表。
图12是喷出异常检测单元的示意性框图。
图13是表示维护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示意性示出图13的维护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保湿机构的立体图。
图16是刚性部件的立体图。
图17是刚性部件的立体图。
图18是罩的剖视图。
图19是位于下方位置的保湿机构的示意图。
图20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头是否要更换的判断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21是远程监视系统的结构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液滴喷出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滴喷出装置例如是通过向记录纸张等记录介质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例的油墨来进行印刷的喷墨式打印机。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作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滴喷出装置的喷墨打印机(以下,简称为“打印机”)1的结构的示意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中铅垂方向的上侧称为“上部”,铅垂方向的下侧称为“下部”。首先,对打印机1的机械式结构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打印机1具备装置主体2,在上部后方设置有设置记录纸张P的托盘21,在下部前方设置有排出记录纸张P的排纸口22,在上部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7。
操作面板7例如由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LED灯等构成,具备显示错误消息等的显示部(未图示)、由各种开关等构成的操作部(未图示)。
另外,在装置主体2的内部,主要具有:具备往返移动的印字单元3的印刷装置4;将记录纸张P相对于印刷装置4供给或排出的供纸装置5;对印刷装置4以及供纸装置5进行控制的控制部6。
通过控制部6的控制,供纸装置5将记录纸张P一张张地间歇输送。该记录纸张P在印字单元3的下部附近通过。此时,印字单元3在与记录纸张P的输送方向基本正交的方向上往返移动,对记录纸张P进行印刷。即,印字单元3的往返移动与记录纸张P的间歇输送成为印刷中的主扫描以及副扫描,进行喷墨方式的印刷。
印刷装置4具备印字单元3、使印字单元3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往返移动)的作为驱动源的滑架电机41、以及接受滑架电机41的旋转而使印字单元3往返移动的往返移动机构42。
印字单元3具备多个头单元35、向各头单元35供给油墨的墨盒(I/C)31(液体供给源)、和搭载有各头单元35以及墨盒31的滑架32。此外,在为油墨的消耗量较多的喷墨打印机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墨盒31不被搭载于滑架32而是被设置在其他位置,并通过软管与头单元35连通来供给油墨。对于这样的结构,使用图21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
此外,作为墨盒31,使用填充有黄色、蓝绿色、品红色、黑色这四种颜色的油墨的墨盒,从而能够进行全彩色印刷。在这种情况下,在印字单元3设置与各种颜色分别对应的头单元35。在此,图1中,示出了与四种颜色的油墨对应的4个墨盒31,不过印字单元3也可以构成为进一步具备其他颜色,例如浅蓝绿色、浅品红色、深黄色、特别颜色油墨等的墨盒31。
往返移动机构42具有:滑架引导轴422,其两端被支承于框架(未图示)上;和同步带421,其以与滑架引导轴422平行的方式延伸。
滑架32以往返移动自如的方式而被支承于往返移动机构42的滑架引导轴422,并且被固定于同步带421的一部分上。当通过滑架电机41的工作而经由滑轮使同步带421正反运行时,印字单元3被滑架引导轴422引导而进行往返移动。并且,在该往返移动时,与印刷的图像数据(印刷数据)对应地,从头单元35的各喷墨头100适当地喷出油墨滴,从而对记录纸张P进行印刷。
供纸装置5具备作为其驱动源的供纸电机51、以及通过供纸电机51的工作而旋转的供纸辊52。供纸辊52由隔着记录纸张P的输送路径(记录纸张P)而上下对置的从动辊52a与驱动辊52b构成,驱动辊52b被连结于供纸电机51。由此,供纸辊52将设置于托盘21的多张记录纸张P向印刷装置4一张张地送入,或者从印刷装置4一张张地排出。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将收纳记录纸张P的供纸盒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进行安装,以代替托盘21。
进而,供纸电机51与印字单元3的往返移动作连动地,还进行与图像的分辨率相应的记录纸张P的纸张进给。关于供纸动作与纸张进给动作,能够分别由不同的电机进行,另外,也能够利用电磁离合器等进行转矩传递的切换的部件而通过相同的电机来进行。
控制部6例如基于从个人计算机(PC)、数码相机(DC)等主机8输入的印刷数据,而对印刷装置4、供纸装置5等进行控制,从而对记录纸张P进行印刷处理。另外,控制部6使操作面板7的显示部显示错误消息等,或使LED灯等点亮/闪烁,并且基于从操作部输入的各种开关的按下信号而使各部执行对应的处理。进而,控制部6有时也会根据需要而将错误消息、喷出异常等信息传送至主机8。
在此,使用图2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的功能性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打印机1具备:接受从主机8输入的印刷数据等的接口(IF:Interface)9、控制部6、滑架电机41、对滑架电机41进行驱动控制的滑架电机驱动器43、供纸电机51、对供纸电机51进行驱动控制的供纸电机驱动器53、头单元35、对头单元35进行驱动控制的头驱动器33、作为检测部的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第一检测部)、作为检测部的RGB相机10B(第二检测部)、操作面板7、维护部72、以及通信单元500。此外,关于通信单元500,将使用图20而在后文中叙述。
在该图2中,控制部6具备:执行印刷处理、喷出异常检测处理等各种处理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61;将从主机8经由IF9输入的印刷数据储存于未图示的数据储存区域的作为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的一种的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存储单元)62;当执行后述的喷出异常检测处理等时临时储存各种数据、或临时展开印刷处理等的应用程序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63;存储对各部进行控制的控制程序等的作为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的一种的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64。此外,控制部6的各构成要素经由未图示的总线而被电连接。
如前文所述,印字单元3具备与各种颜色的油墨对应的多个头单元35。另外,各头单元35具备多个喷嘴110、以及与这些各喷嘴110分别对应的静电致动器120。即,头单元35是具备多个喷墨头100(液滴喷出头)的结构,该喷墨头100具有1组的喷嘴110以及静电致动器120。此外,头驱动器33由驱动各喷墨头100的静电致动器120来控制油墨的喷出时机的驱动电路18、以及切换单元23构成(参照图12)。
控制部6在经由IF9而从主机8得到印刷数据时,将该印刷数据存储于EEPROM62。然后,CPU61对该印刷数据执行预定的处理,并基于该处理数据以及来自各种传感器的输入数据,向各驱动器33、43、53输出驱动信号。当经由各驱动器33、43、53而被输入这些驱动信号时,头单元35的多个静电致动器120、印刷装置4的滑架电机41以及供纸装置5分别工作。由此,对记录纸张P执行印刷处理。
另外,控制部6基于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以及RGB相机10B(检测部)中的检测结果,来判断喷墨头100是否要更换。具体地说,在维护部72所实施的维护动作之后,在由检测部以预定次数检测到腔室141(后文叙述)内的状态不正常的情况以及喷出状态不正常的情况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情况下,控制部6判断为喷墨头100需要更换。即,控制部6作为本发明中的判断部而发挥功能。
另外,控制部6在确认到维护部72正常发挥功能后,判断喷墨头100是否要更换。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对维护动作前的腔室141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并且对维护动作中以及维护动作后这二者中的至少一方的腔室141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控制部6在基于由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而判断为由于维护动作而使腔室141内的气泡增加的情况下,判断为维护部72功能故障。
另外,控制部6在判断为喷墨头100(后文叙述)需要更换的情况下,通过在操作面板7的显示部中显示该消息,从而告知操作人员。即,操作面板7作为本发明中的告知部而发挥功能。
接下来,对印字单元3内的各头单元35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头单元35(喷墨头100)的示意性剖视图,图4是表示与一种颜色的油墨对应的头单元35的示意结构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图3以及图4将头单元35与通常使用的状态上下颠倒地示出。
如图3所示,头单元35经由油墨取入口131、阻尼室130以及油墨供给软管311而连接于墨盒31。在此,阻尼室130具备由橡胶构成的阻尼器132。利用该阻尼室130,能够吸收滑架32往返移动时的油墨的晃动以及油墨压力的变化,由此,能够向头单元35稳定地供给预定量的油墨。
另外,头单元35是,隔着硅基板140而在上侧层叠同样为硅制的喷嘴板150,并且在下侧层叠热膨胀率与硅接近的硼硅酸玻璃基板(玻璃基板)160而成的3层结构。在中央的硅基板140形成有分别作为独立的多个腔室(压力室)141、一个贮液器(共用油墨室)143、以及使该贮液器143与各腔室141连通的油墨供给口(小孔)142而发挥功能的槽。各槽例如可以通过从硅基板140的表面实施蚀刻处理来形成。该喷嘴板150、硅基板140、玻璃基板160被依次接合,而划分形成各腔室141、贮液器143、各油墨供给口142。
这些腔室141分别形成为长条状(长方体状),其容积可通过后述的振动板121的振动(位移)而变化,并被构成为利用该容积变化而从喷嘴110喷出油墨(液状材料)。在喷嘴板150中,在与各腔室141的前端侧的部分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喷嘴110,它们与各腔室141连通。另外,在贮液器143所在的玻璃基板160的部分处形成有与贮液器143连通的油墨取入口131。油墨从墨盒31经由油墨供给软管311(液体供给通道)以及阻尼室130而通过油墨取入口131,进而向贮液器143供给。被供给至贮液器143的油墨通过各油墨供给口142而向独立的各腔室141供给。此外,各腔室141通过喷嘴板150、侧壁(隔壁)144、以及底壁121而被划分形成。
独立的各腔室141的底壁121被形成为薄壁,底壁121作为能够向其面外方向(厚度方向)、即图3中上下方向弹性变形(弹性位移)的振动板(隔膜)而发挥功能。因此,后文中为了便于说明,有时也将该底壁121的部分称为振动板121进行说明(即,以下,对于“底壁”与“振动板”均使用附图标记121)。
在玻璃基板160的硅基板140侧的表面上,在与硅基板140的各腔室141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较浅的凹部161。因此,各腔室141的底壁121经由预定的间隙而与形成有凹部161的玻璃基板160的对置壁162的表面对置。即,在腔室141的底壁121与后述的段电极(segment electrode)122之间存在预定的厚度(例如,0.2微米左右)的空隙。此外,上述凹部161例如可以通过蚀刻等形成。
在此,各腔室141的底壁(振动板)121构成用于通过从头驱动器33供给的驱动信号而分别蓄积电荷的各腔室141侧的共同电极124的一部分。即,各腔室141的振动板121兼做后述的对应的静电致动器120的对置电极(电容器的对置电极)的一方。此外,在玻璃基板160的凹部161的表面上,以与各腔室141的底壁121对置的方式,分别形成有与共同电极124对置的电极亦即段电极122。另外,如图3所示,各腔室141的底壁121的表面被由硅的氧化膜(SiO2)构成的绝缘层123覆盖。这样,各腔室141的底壁121即振动板121和与之对应的各段电极122,隔着在腔室141的底壁121的图3中下侧的表面上形成的绝缘层123与凹部161内的空隙,而形成(构成)对置电极(电容器的对置电极)。因此,由振动板121、段电极122、两者之间的绝缘层123以及空隙,构成静电致动器120的主要部分。
如图3所示,包括用于对这些对置电极之间施加驱动电压的驱动电路18的头驱动器33根据从控制部6输入的印字信号(印字数据)而进行这些对置电极间的充放电。头驱动器33的一个输出端子连接于各个段电极122,另一个输出端子连接于在硅基板140形成的共同电极124的输入端子124a。此外,在硅基板140中注入杂质,由于其本身具有导电性,因此能够从该共同电极124的输入端子124a向底壁121的共同电极124供给电压。另外,例如,也可以在硅基板140的一个面上形成金、铜等导电性材料的薄膜。由此,能够以低的电阻(高效率)向共同电极124供给电压(电荷)。该薄膜例如通过蒸镀或溅射等形成即可。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由于通过阳极接合而使硅基板140与玻璃基板160结合(接合),因此将该阳极接合中作为电极使用的导电膜形成在硅基板140的流道形成面侧(图3所示的硅基板140的上部侧)。此外,将该导电膜就此用作共同电极124的输入端子124a。此外,例如,也可以省略共同电极124的输入端子124a,另外,硅基板140与玻璃基板160的接合方法并未被限定于阳极接合。
如图4所示,头单元35具备:形成有多个喷嘴110的喷嘴板150;形成有多个腔室141、多个油墨供给口142、一个贮液器143的硅基板(油墨室基板)140;和绝缘层123。上述各部被收纳于包含玻璃基板160的基体170中。基体170例如由各种树脂材料、各种金属材料等构成,在该基体170上固定并支承有硅基板140。
图5示出图3的III-III剖面的驱动信号输入时的各状态。当从头驱动器33在对置电极间施加驱动电压时,会在对置电极间产生库仑力,底壁(振动板)121相对于初始状态(图5(a))而向段电极122侧挠曲,腔室141的容积扩大(图5(b))。在该状态下,当通过头驱动器33的控制而使对置电极间的电荷急剧放电时,振动板121将通过其弹性复原力而向图中上方复原,并越过初始状态下的振动板121的位置而向上部移动,腔室141的容积急剧收缩(图5(c))。此时,利用在腔室141内产生的压缩压力,将充满腔室141的油墨(液状材料)的一部分作为油墨滴而从连通于该腔室141的喷嘴110喷出。
各腔室141的振动板121通过该一系列的动作(头驱动器33的驱动信号所实现的油墨喷出动作),在截至下一驱动信号(驱动电压)被输入而再次喷出油墨滴为止的期间,进行衰减振动。以下,也将该衰减振动称为残留振动。振动板121的残留振动可假定为具有根据由喷嘴110、油墨供给口142的形状或油墨粘度等确定的声阻r、由流道内的油墨重量确定的惯性m、以及振动板121的柔度Cm而决定的固有振动频率。
对基于上述假定的振动板121的残留振动的计算模型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假定了振动板121的残留振动的单振动的计算模型的电路图。这样,振动板121的残留振动的计算模型由声压P、上述的惯性m、柔度Cm以及声阻r表示。此外,如果针对体积速度u而计算对图6的电路施加声压P时的阶跃响应,则可得出下式。
数学式1
Figure BDA0001571170540000101
Figure BDA0001571170540000102
Figure BDA0001571170540000103
对由该式得出的计算结果与另外进行的油墨滴喷出后的振动板121的残留振动的实验中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图7是表示振动板121的残留振动的实验值与计算值的关系的图表。由该图7所示的图表可见,实验值与计算值这2个波形大体一致。
在头单元35的各喷墨头100中,有时会产生尽管进行前述的喷出动作也无法从喷嘴110正常地喷出油墨滴的现象,即产生液滴的喷出异常。作为该喷出异常产生的原因,如后文所述,可列举出(1)气泡混入腔室141内、(2)在喷嘴110附近发生油墨的干燥/增粘(粘固)、(3)纸粉附着于喷嘴110出口附近等。
如果产生该喷出异常,则作为其结果,典型地会出现无法从喷嘴110喷出液滴的情况、即液滴的未喷出现象,在该情况下,会产生印刷(描绘)在记录纸张P上的图像的像素的点缺失(dot omission)。另外,在喷出异常的情况下,即使从喷嘴110喷出了液滴,液滴的量也过少,或者液滴的飞行方向(弹道)出现偏差而未适当地喷落,因此依旧会出现像素的点缺失。由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存在将液滴的喷出异常简称为“点缺失”的情况。
以下,基于图7所示的比较结果,根据在喷墨头100的喷嘴110产生的印刷处理时的点缺失(喷出异常)现象(液滴不喷出现象)的原因不同,以使振动板121的残留振动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匹配(大体一致)的方式,调节声阻r、惯性m的值。
首先,对作为点缺失的一个原因的气泡混入腔室141内进行分析。图8是气泡B混入到图3的腔室141内的情况下的喷嘴110附近的概念图。如该图8所示,假定产生的气泡B产生并附着于腔室141的壁面(图8中作为气泡B的附着位置的一例,示出气泡B产生并附着于喷嘴110附近的情况)。
这样,当气泡B混入腔室141内的情况下,认为充满腔室141内的油墨的总重量会减少,惯性m会下降。另外,由于气泡B附着于腔室141的壁面,因此,可认为会形成喷嘴110的直径变大了气泡B的直径大小的状态,声阻r会下降。
因此,相对于油墨正常被喷出的图7的情况,将声阻r、惯性m均设定得较小,与气泡混入时的残留振动的实验值相匹配,从而得出图9的结果(图表)。由图7以及图9的图表可见,当气泡混入腔室141内的情况下,得出频率与正常喷出时相比变高的特征的残留振动波形。此外,由于声阻r降低等,使得残留振动的振幅的衰减率也减小,能够确认到残留振动的振幅也缓慢地减小。
接下来,对于作为点缺失的另一个原因的在喷嘴110附近产生油墨的干燥(粘固、增粘)进行分析。图10是图3的喷嘴110附近的油墨由于干燥而粘固的情况下的喷嘴110附近的概念图。如该图10所示,当喷嘴110附近的油墨干燥并粘固的情况下,腔室141内的油墨成为被封闭在腔室141内的状况。这样,认为当喷嘴110附近的油墨发生干燥、增粘的情况下,声阻r会增加。
因此,相对于油墨正常喷出的图7的情况,通过增大设定声阻r,以与喷嘴110附近的油墨干燥粘固(增粘)时的残留振动的实验值相匹配,从而得出图11的结果(图表)。此外,图11所示的实验值是对以下状态的振动板121的残留振动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值,该状态是指持续数日在不安装未图示的罩的状态下放置头单元35,而使喷嘴110附近的油墨干燥、增粘,从而无法喷出油墨(油墨粘固)的状态。由图7以及图11的图表可见,在喷嘴110附近的油墨由于干燥而粘固的情况下,会得到与正常喷出时相比频率变得极低、并且残留振动过衰减的特征的残留振动波形。这是由于:当为了喷出油墨滴而使振动板121被拉向图3中下方,从而使得油墨从贮液器143流入腔室141内后,在振动板121向图3中上方移动时,由于腔室141内的油墨没有逃逸通道,因此,振动板121无法急剧地振动(成为过衰减)。
接下来,对作为点缺失的又一个原因的纸粉附着于喷嘴110出口附近进行分析。当纸粉附着于喷嘴110的出口附近的情况下,油墨从腔室141内经由纸粉渗出,从而无法从喷嘴110喷出油墨。这样,在纸粉附着于喷嘴110的出口附近,油墨从喷嘴110渗出的情况下,认为从振动板121观察时腔室141内以及渗出量的油墨和正常时相比增加,导致惯性m增加。另外,认为因附着于喷嘴110的出口附近的纸粉的纤维而使声阻r增大。因此,当纸粉附着于喷嘴110的出口附近的情况下,能得到以下特征的残留振动波形:与正常喷出时相比频率变低,与油墨的干燥的情况相比残留振动的频率变高。
接下来,对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进行说明。图12是图3所示的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2所示,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具备:由振荡电路11、F/V变换电路12以及波形整形电路15构成的残留振动检测单元16;依据由残留振动检测单元16检测到的残留振动波形数据来测量周期、振幅等的测量单元17;以及基于由测量单元17测量到的周期等来判定喷墨头100的喷出异常的判定单元20。在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中,对于残留振动检测单元16而言,基于静电致动器120的振动板121的残留振动,振荡电路11进行振荡,依据其振荡频率而在F/V变换电路12以及波形整形电路15中形成振动波形,并进行检测。然后,测量单元17基于检测出的振动波形来测量残留振动的周期等,判定单元20基于测量到的残留振动的周期等来检测并判定印字单元3内的各头单元35所具备的各喷墨头100的喷出异常。即,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一检测部。
接下来,参照图13以及图14对进行喷墨头100的维护动作的维护部72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打印机1具备:在装置主体2内支承记录纸张P的支承台71;以及用于进行喷墨头100的维护的维护部72。
支承台71被配置于沿滑架32的主扫描方向(图13以及图14中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扫描区域中的中央附近,另一方面,维护部72被配置于该扫描区域中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时将主扫描方向上的配置有维护部72的一侧(图13中的右侧)称为“1位侧”,将其相反侧(图13中的左侧)称为“80位侧”。另外,将从1位侧朝向80位侧的滑架32的移动方向设为第1扫描方向+X,并且将从80位侧朝向1位侧的滑架32的移动方向设为第2扫描方向-X。
支承台71也可以内置有发热体,以便作为用于促进受纳有液滴的记录纸张P的干燥的干燥机构而发挥功能。另外,作为用于促进记录纸张P的干燥的干燥机构,还可以设置从滑架32的上方对记录纸张P进行加热的发热体、向记录纸张P送风的送风装置等。
配置有支承台71的区域是从喷墨头100向记录纸张P喷出液滴的记录区域PA,另一方面,配置有维护部72的区域是不对记录纸张P进行记录(印刷)的非记录区域NA。此外,滑架32例如在记录区域PA中以大致恒定的速度向第1扫描方向+X进行去程移动,然后,在80位侧的非记录区域NA中减速并在主扫描方向的端部转换方向。然后,转换方向后的滑架32在80位侧的非记录区域NA中加速,之后再次在记录区域PA中以大致恒定的速度向第2扫描方向-X进行回程移动。
即,非记录区域NA也是用于供往返移动的滑架32进行转换方向的区域,喷墨头100在记录处理被执行时,在记录纸张P所配置的记录区域PA与位于记录区域PA的外侧的非记录区域NA之间往返移动。本实施方式中,将滑架32向第1扫描方向+X或者第2扫描方向-X扫描(移动)1次称为一个行程,将在滑架32完成一个行程的期间内可由喷墨头100于记录纸张P中实施记录的带状的区域Ln(图13中双点划线所示的区域)称为1行。另外,有时将滑架32在非记录区域NA中转换方向称为返回。
记录纸张P通过供纸装置5(参照图1)在沿着与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的输送方向Y上被输送,从而被配置在支承台71上,或从支承台71上退避。在滑架32于非记录区域NA中转换方向的期间,记录纸张P在输送方向Y上被输送预定距离(与1行对应的距离)。即,打印机1通过重复进行记录区域PA中的1行的量的记录和记录纸张P的间歇的输送,来对记录纸张P的整体实施记录。
如图14所示,在喷墨头100中,多个喷嘴110沿着副扫描方向排列而形成喷嘴列110N,并且沿主扫描方向配置有多个喷嘴列110N。构成喷嘴列110N的多个喷嘴110喷出相同种类的液体(例如相同颜色的油墨),多个喷嘴列110N喷射不同种类的液体(例如蓝绿色、品红色、黄色以及黑色等不同颜色的油墨)。
被配置于1位侧的非记录区域NA的维护部72具有在主扫描方向上从接近记录区域PA的位置起依次排列地配置的擦拭单元81、具有液体受纳部73的冲洗单元74、以及清洁机构91。
擦拭单元81具备能够吸收液体的拭擦部件(擦拭部件)82、保持拭擦部件82的保持机构83、以及擦拭电机84。拭擦部件82例如由合成树脂等无纺布形成,能够实现在合成树脂的纤维与纤维的间隙中吸收液体的结构。
拭擦部件82相对于保持机构83可拆装地安装。因此,拭擦部件82能够在使用后等被更换为新的部件。拭擦部件82在被安装于保持机构83的情况下,其一部分向外部突出,拭擦部件82作为能够拭擦喷墨头100的开口有喷嘴110的喷嘴面36的拭擦部85而发挥功能。
保持机构83被支承于沿副扫描方向延伸的一对引导轴86,并且在擦拭电机84驱动时,通过擦拭电机84的驱动力而沿引导轴86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从而进行由拭擦部85拭擦喷嘴面36的擦拭。
清洁机构91具备至少一个抽吸用的罩92、多个保湿用的罩93、抽吸泵94、以及罩盖电机95。如果罩盖电机95驱动,则罩92、93向接近喷墨头100的方向相对移动,从而形成供形成喷嘴列110N的多个喷嘴110开口的封闭空间。
抽吸用的罩92形成多个喷嘴110中的一部分(例如,喷出相同种类的液体的喷嘴110)开口的封闭空间。此外,如果在抽吸用的罩92形成封闭空间的状态下抽吸泵94进行驱动,则封闭空间成为负压,执行从向封闭空间开口的喷嘴110排出油墨的抽吸清洁(泵抽吸处理)。抽吸清洁是为了消除喷嘴110的喷出异常而进行的一种维护动作,针对每个由抽吸用的罩92围住的喷嘴群进行。
保湿用的罩93通过形成喷嘴110开口的封闭空间,从而抑制喷嘴110的干燥。例如,保湿用的罩93针对每个喷嘴列110N而设置,以将多个喷嘴110以喷嘴列为单位来分割的方式而形成封闭空间。此外,关于保湿用的罩93的结构将在后文中叙述。
喷墨头100在不进行记录时或电源切断时等移动至配置有保湿用的罩93的待机位置HP。于是,保湿用的罩93向接近喷墨头100的方向相对移动,从而形成喷嘴110开口的封闭空间。这样,将利用罩92或者罩93包围喷嘴110开口的空间的动作称为罩盖。此外,喷墨头100在不进行记录时等,在待机位置HP被保湿用的罩93罩盖。
另外,当喷墨头100被配置于与液体受纳部73对应的位置(例如,液体受纳部73的铅垂方向上方)时,喷墨头100进行向液体受纳部73喷出液滴的冲洗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记录纸张P执行记录处理的过程中,通过进行喷墨头100相对于液体受纳部73定期地喷出液滴的冲洗,从而预防或消除喷嘴110的堵塞。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与作为油墨增粘时的恢复动作(维护动作)而进行的冲洗相区别,将在记录区域PA的记录动作的间隙于非记录区域NA内定期地进行的冲洗称为定期冲洗。
此外,定期冲洗既可以在每当喷墨头100沿扫描区域往返一次而被配置于与液体受纳部73对应的位置时就进行,也可以每当喷墨头100往返移动多次时进行。另外,在1次的定期冲洗中,既可以从一部分的喷嘴110喷出液滴,也可以从全部的喷嘴110喷出液滴。
接下来,使用图14对RGB相机10B进行说明。如图14所示,RGB相机10B被安装于滑架32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一方的端部(图14中的左侧的端部),通过读取由于从喷嘴110喷出液滴而形成在记录纸张P上的图案来检测液滴的喷出状态。即,RGB相机10B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二检测部。RGB相机10B能够通过RGB的颜色分解来读取彩色图像。控制部6在由RGB相机10B检测到的形成在记录纸张P上的图案的画质超出预定的容许量的情况(例如,油墨的喷落位置未进入预定的区域的情况)下,判断为油墨的喷出状态不正常。
在此,参照图15~图19对保湿用的罩93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作为维护部的一例的保湿机构361具备罩保持架362、以及被保持于罩保持架362的保湿罩363。该保湿罩363具备:与头单元35接触并闭塞喷嘴110所面向的空间263(参照图18)的作为罩部的一例的罩93;以及支承至少一个罩93的支承部365。
保湿用的罩93以与头单元35的喷嘴列110N(图15中省略图示)对应的方式,在滑架32的扫描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被配置成数量与喷嘴列110N相同。此外,各罩93具备:由弹性体等弹性部件构成的俯视呈大致长方形的框部367;以及与框部367嵌合的刚性部件368。
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刚性部件368由PP(polypropylene:聚丙烯)等阻气性(gasbarrier properties)高的硬质合成树脂构成。此外,作为刚性部件368的材质,只要是阻气性高的硬质材料,则可以采用任意材质,例如,可以采用PE(polyethylene:聚乙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
刚性部件368具备:呈大致长方体状的主体部370;以及从主体部370突出并呈圆管状的突出部371。即,突出部371在内部具有中空部372。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主体部370中形成有突出部371的面设为下表面,将与下表面相反侧的面设为上表面370a。即,上表面370a是在刚性部件368嵌合于框部367的情况下构成罩93的内底面的面。此外,将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亦即主体部370的长短的方向分别设为长边方向、短边方向。进而,将主体部370的侧面中的、短边方向上的两侧面中的一方设为第1侧面370b、另一方设为第2侧面370c。
在主体部370的上表面370a上,且在长边方向的中央位置处,以遍及短边方向的方式形成有凹部374。在该凹部374的内底面上,与主体部370一体成形有沿短边方向延伸的凸条375和俯视大致呈矩形板状的帽部376。此外,在凸条375与帽部376的分界处形成有环状凹部377。
在帽部376的短边方向的两侧面上分别形成有台阶部378。此外,各台阶部378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以朝向下侧呈直角弯曲后向斜下方延展的方式而倾斜。
如图16所示,在主体部370上形成有从第1侧面370b在短边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380。进而,在第1侧面370b上蜿蜒地形成有连结贯通孔380与环状凹部377的第1槽部381。
即,第1槽部381由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1长边槽部381a~第3长边槽部381c、和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1上下槽部381d~第3上下槽部381f构成。此外,第1长边槽部381a~第3长边槽部381c形成于在上下方向上不同的位置,并且第1上下槽部381d~第3上下槽部381f形成于在长边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不同的位置。
具体地说,第1长边槽部381a连接贯通孔380与第1上下槽部381d的下端。此外,第2长边槽部381b连接第1上下槽部381d的上端与第2上下槽部381e的下端,第3长边槽部381c连接第2上下槽部381e的上端与第3上下槽部381f的下端。进而,第3上下槽部381f的上端与帽部376的下表面对置。
如图17所示,在第2侧面370c上形成有一端连接于贯通孔380的第2槽部382,并且形成有连接第2槽部382的另一端与中空部372的连接孔383。即,第2槽部382以连结贯通孔380与连接孔383的方式而蜿蜒地形成。
此外,第2槽部382由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4长边槽部382a以及第5长边槽部382b、和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4上下槽部382c~第6上下槽部382e构成。此外,第4长边槽部382a以及第5长边槽部382b形成于在上下方向上不同的位置,并且第4上下槽部382c~第6上下槽部382e形成于在长边方向上不同的位置。
具体地说,第4上下槽部382c的下端连接于贯通孔380。此外,第4长边槽部382a连接第4上下槽部382c的上端与第5上下槽部382d的上端,第5长边槽部382b连接第5上下槽部382d的下端与第6上下槽部382e的上端。此外,第6上下槽部382e的下端连接于连接孔383。
如图18所示,当将刚性部件368安装于框部367的情况下,刚性部件368的第1侧面370b以及第2侧面370c与框部367的内表面紧贴。因此,第1槽部381、第2槽部382、贯通孔380、连接孔383的开口被框部367的内表面覆盖,各自成为通气通道,并且主体部370与帽部376的间隙也成为通气通道。因此,由这些通气通道和中空部372而构成使喷嘴110所面向的密闭空间263与大气连通的大气连通部384。此外,密闭空间263是指喷嘴110所面向的空间且是通过罩93与头单元35接触而被闭塞的空间。此外,保湿机构361通过罩93与头单元35接触来使喷嘴110所面向的空间263闭塞,从而进行作为头单元35的维护动作的一例的罩盖动作。另外,保湿罩363是,例如当液体附着于大气连通部384而进行干燥时,以使喷嘴110所面向的密闭空间263与大气连通的状态而使对密闭空间263进行闭塞的功能降低的消耗品。
如图19所示,保湿机构361具备凸轮机构386,凸轮机构386能够通过使罩保持架362升降来使罩93与头单元35接触或者与头单元35分离。即,保湿罩363与罩保持架362构成为能够通过凸轮机构386一体地升降。另外,保湿机构361具备与上升的罩保持架362接触来限制移动的限制部387。
凸轮机构386具备:通过罩盖电机95(参照图14)的旋转驱动而旋转的旋转轴388;以及基端部被固定于旋转轴388的呈大致三角形状的凸轮框架389。另外,在凸轮框架389中的前端部处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而轴支承有凸轮辊390的轴部391。该凸轮辊390的轴部391构成为贯通凸轮框架389并从凸轮框架389的两侧面突出。因此,当伴随着旋转轴388的旋转,凸轮框架389以旋转轴388为中心旋转时,被轴支承于凸轮框架389的前端部的凸轮辊390以旋转轴388为中心进行环绕运动。
另外,在罩保持架362中,在与凸轮机构386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凸轮槽393。该凸轮槽393具有向下方开口的开口部394,通过从开口部394插入凸轮机构386,从而利用凸轮机构386支承罩保持架362。
更具体地说,罩保持架362的凸轮槽393形成有:位于开口部394的上方的平面部395;以及从该平面部395连续的第1斜面部396。进而,在凸轮槽393中的能够与轴部391的两端接触的位置形成有凹面部397、和从该凹面部397连续的第2斜面部398。此外,第1斜面部396与第2斜面部398以大致平行的倾斜度形成。
接下来,对检测保湿罩363的功能故障的处理进行说明。此外,保湿罩363的功能故障检测处理被定期执行或者基于来自用户的指示来执行。
首先,控制部6在执行了抽吸清洁后,使用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而对罩93将空间闭塞前的腔室141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接着,控制部6使保湿用的罩93与头单元35紧贴。即,控制部6向滑架电机驱动器43输入信号来使滑架32移动,使喷嘴110位于与各罩93对应的位置。进而,控制部6驱动罩盖电机95而使旋转轴388向正方向旋转,而使罩93上升,从而进行罩盖动作。
接着,控制部6使保湿用的罩93开放。即,控制部6驱动罩盖电机95而使旋转轴388向反方向旋转,从而使罩93下降。接着,控制部6使用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而对在闭塞了空间的罩93将空间开放后的腔室141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接着,控制部6比较两个振动波形,判断在喷嘴110、腔室141中是否混入气泡。控制部6在喷嘴110、腔室141内的气泡未增加的情况下,结束罩93的功能故障检测处理。
另一方面,与在罩93将空间闭塞前的检查中混入有气泡的腔室141的数量相比,在闭塞了空间的罩93将空间开放后的检查中混入有气泡的腔室141的数量增加的情况下,控制部6判断为大气连通部384功能故障,使作为告知部的一例的操作面板7显示需要更换保湿用的罩93的消息,并结束罩93的功能故障检测处理。
接下来,使用图20的流程图对喷墨头100是否要更换的判断方法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的控制部6在确认到维护部72正常发挥功能后,对喷墨头100是否要更换进行判断。
即,首先,控制部6使用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而对维护动作前的腔室141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并且对维护动作中以及维护动作后这两者中的至少一方的腔室141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并基于检测出的振动波形来判断是否由于维护动作而使腔室141内的气泡增加(维护部正常判定工序:S1)。在维护部正常判定工序S1中,控制部6能够采用前文中叙述的罩93的功能故障检测处理等。
在维护部正常判定工序S1中,判断为由于维护动作而使腔室141内的气泡增加的情况下,控制部6判断为维护部72功能故障,并在操作面板7中显示该消息(功能故障显示工序:S2)。另一方面,在维护部正常判定工序S1中,判断为腔室141内的气泡未因维护动作而增加的情况下,控制部6判断是否由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以预定次数而检测到腔室141内的状态不正常(压力室异常判定工序:S3),并且判断是否由RGB相机10B以预定次数而检测到油墨的喷出状态不正常(喷落异常判定工序:S4)。
然后,在压力室异常判定工序S3中判断为腔室141内的状态正常(或者检测到不正常的情况低于预定次数),并且在喷落异常判定工序S4中判断为油墨的喷出状态正常(或者检测到不正常的情况低于预定次数)的情况下,判断为喷墨头100不需要更换(不需要更换判定工序:S5),并结束控制。
另一方面,在压力室异常判定工序S3中判断为以预定次数检测到腔室141内的状态不正常的情况下,以及/或者,在喷落异常判定工序S4中判断为以预定次数检测到油墨的喷出状态不正常的情况下,控制部6判断为喷墨头100需要更换(需要更换判定工序:S6),在操作面板7中显示该消息来告知操作人员(更换信息显示工序:S7)。然后,结束控制。
远程监视系统的结构
接下来,使用图21对经由网络远程监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的系统(远程监视系统)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21是远程监视系统600的结构图。在此,以利用远程监视中心的计算机(以下称为“远程监视用信息管理装置”)610集中管理多台打印机1A、1B、1C的系统为例进行说明。此外,在图21中,示出了3台打印机1A、1B、1C,但作为监视对象的打印机的台数并未被特别限定。
各打印机1A、1B、1C经由通信线路620而与远程监视用信息管理装置610可通信地连接。通信线路620的方式并未被特别限定,可以是本地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也可以是因特网之类的广域通信网(WAN)。通信方式并未被特别限定,有线无线均可,也可以是两者的组合。
各打印机1A、1B、1C分别具备能够与作为外部装置的远程监视用信息管理装置610进行通信连接的通信单元500(图2),并且构成为能够经由通信线路620向远程监视用信息管理装置610发送与由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检测出的腔室141内的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与由RGB相机10B检测出的油墨的喷出状态相关的信息。
远程监视用信息管理装置610将从各打印机1A、1B、1C收集到的信息存储于存储装置612,并按照装置以及机种的类别,收集并管理与由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检测出的腔室141内的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与由RGB相机10B检测出的油墨的喷出状态相关的信息。远程监视用信息管理装置610基于收集到的信息而对在预测喷出异常发生的运算中使用的时间t(一个喷出异常产生的时间)进行计算,并根据需要将该信息提供给各打印机1A、1B、1C。由此,各打印机1A、1B、1C能够使用最新的参数来进行喷出异常的发生预测。
远程监视用信息管理装置610与提供维护服务的服务中心的计算机(以下称为“服务中心装置”)630可通信地连接。远程监视用信息管理装置610具备维护服务请求信息发生单元,该维护服务请求信息发生单元对于基于由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检测出的腔室141内的状态和由RGB相机10B检测出的油墨的喷出状态而判断为喷墨头100需要更换的打印机1A、1B、1C,产生请求服务人员的出动的信息。远程监视用信息管理装置610将由该维护服务请求信息发生单元产生的信息发送给服务中心装置630。
服务中心装置630统一管理维护委托信息,支援派遣服务人员的业务。如此,从服务中心向相应装置所在处派遣服务人员,由服务人员进行头更换等所需的维护作业。
此外,远程监视用信息管理装置610与服务中心装置630既可以经由本地LAN连接,也可以经由因特网之类的广域通信网(WAN)连接。另外,还可以是通过共用的计算机来实现远程监视用信息管理装置610与服务中心装置630的方式。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中,能够通过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第一检测部)来检测腔室141内的状态,并且能够通过RGB相机10B(第二检测部)来检测油墨液滴的喷出状态(喷落偏移量)。此外,在由维护部72进行维护动作后,当检测到预定次数的腔室141内的状态不正常以及液滴从喷嘴110喷出的喷出状态不正常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喷墨头100需要更换。这样,能够利用这两个检测结果正确地判断喷墨头100是否要更换。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中,当由控制部6判断为喷墨头100需要更换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操作面板79(告知部)将该信息告知操作人员(例如用户、服务人员)。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中,控制部6能够在确认维护部72正常发挥功能后,判断喷墨头100是否要更换。如果维护部72未正常发挥功能,那么将存在无法由检测部(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以及RGB相机10B)正确地检测到喷墨头100的状态,或者喷嘴110、腔室141内的状态恶化的情况。当采用本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时,由于能够在确认到维护部72正常发挥功能后判断喷墨头100是否要更换,因此,能基于正确的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并且能够防止喷嘴110、腔室141内的状态的恶化。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中,当基于由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检测出的振动波形判断为腔室141内的气泡因维护动作而增加的情况下,能够推测为伴随着维护动作而从喷嘴110混入有气泡。因此,能够判断为进行了维护动作的维护部72功能故障。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中,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对罩93将空间闭塞前的腔室141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并且对闭塞了空间的罩93将空间开放后的腔室141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控制部6可以在腔室141内的状态的变化为腔室141内的气泡的增加的情况下,判断为大气连通部384的功能故障。大气连通部384有时会因例如液体附着、固化而无法发挥出使喷嘴110所面向的空间亦即由罩93闭塞的空间与大气连通的功能。此外,如果利用大气连通部384的功能不足的保湿罩363密闭喷嘴110所面向的空间,则有时该密闭的空间的压力会升高而使空气从喷嘴110混入。对此,根据该结构,通过检测罩93与喷墨头100接触而将喷嘴110所面向的空间密闭前和开放空间后的气泡是否增加,从而能够对大气连通部384的功能故障进行判断。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远程监视系统600中,在远离打印机1A、1B、1C的位置,也能够基于与由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检测出的腔室141内的状态相关的信息、和与由RGB相机10B检测出的油墨的喷出状态(喷落偏移量)相关的信息,来判断喷墨头100是否要更换。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远程监视系统600中,具备维护服务请求信息发生单元,该维护服务请求信息发生单元对基于由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检测出的腔室141内的状态、和由RGB相机10B检测出的油墨的喷出状态判断为喷墨头100需要更换的打印机1A、1B、1C,产生请求服务人员出动的信息。因此,当判断为喷墨头100需要更换的情况下,可以请求服务人员出动,因此能够提供适当的维护服务。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22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进行说明。
如图2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具备:头单元35;以及能够将收纳于作为液体供给源的一例的墨盒31中的液体(例如油墨)向头单元35供给的至少一个供给机构261。即,供给机构261将液体从墨盒31经由液体供给通道262向头单元35供给。此外,头单元35具有多个将由供给机构261供给来的液体作为液滴而喷出的喷嘴110,并对作为介质的一例的记录纸张P(参照图1)从喷嘴110喷出液滴来进行记录处理。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墨盒31未被搭载于滑架32,而是被配置在与滑架32不同的位置。此外,即使在设置多个供给机构261的情况下,各供给机构261的结构也相同,因此,在图22中图示出一个供给机构261而省略对其他供给机构的说明。
另外,如图3所示,头单元35具备使与喷嘴110连通的作为压力室的一例的腔室141振动的作为致动器的一例的静电致动器120。即,头单元35通过驱动静电致动器120使腔室141振动而从喷嘴110喷出液滴。此外,控制部6(参照图2)对通过静电致动器120的驱动而振动的腔室141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从而检测腔室141的状态。进而,静电致动器120进行将通过从喷嘴110喷出液滴而将增粘的液体排出的作为头单元35的维护动作的一例的冲洗动作,从而也作为维护部的一例而发挥功能。
如图22所示,打印机1具备抽吸用的罩92、以及抽吸泵94。该罩92与头单元35接触而将喷嘴110所面向的空间263闭塞。以下,也将因该头单元35与罩92接触而被闭塞的空间263称为密闭空间263。另外,抽吸泵94通过对密闭空间263施加负压来进行从喷嘴110排出液体的抽吸清洁。此外,在罩92上设置有使密闭空间263与大气连通或非连通的大气开放阀264。
墨盒31(液体供给源)是能够收纳液体的收纳容器,被可拆装地保持于安装部266。此外,液体供给源也可以采用被固定于安装部266的收纳罐以代替墨盒31。另外,收纳罐也可以是具备能够补充液体的注入口的类型。另外,安装部266能够保持所收纳的液体种类和颜色不同的多个墨盒31、收纳罐。
供给机构261具备将液体从处于上游侧的墨盒31向处于下游侧的喷嘴110供给的液体供给通道262。此外,在液体供给通道262中设置有使液体沿着从墨盒31朝向喷嘴110的供给方向A流动的供给泵267、过滤器单元268、以及调节液体的压力的压力调节阀269。此外,供给泵267例如能够使用齿轮泵或隔膜泵。
此外,在过滤器单元268、压力调节阀269、头单元35中设置有作为功能部的一例的第1过滤器271~第3过滤器273。此外,这些过滤器271~273是,捕获通过的液体中的气泡或异物,且越是捕获到气泡或异物则使液体通过的功能越是降低的消耗品。
即,过滤器单元268具备第1过滤器271,通过第1过滤器271而被分隔为上游室275以及下游室276。此外,过滤器单元268相对于液体供给通道262可拆装地设置。另外,压力调节阀269具备第2过滤器272,并且头单元35具备第3过滤器273。此外,压力调节阀269以及头单元35相对于液体供给通道262可拆装地设置。即,过滤器271~273分别按照过滤器单元268、压力调节阀269、头单元35,而相对于液体供给通道262可拆装地配置。
压力调节阀269具备由第2过滤器272分隔成的过滤器室278与供给室279。进而,压力调节阀269具备:经由连通孔280与供给室279连通的压力调节室281;被设置于压力调节室281与供给室279之间的阀芯282;以及对阀芯282向闭阀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283。即,阀芯282被插穿于连通孔280,并且被施力部件283施力的阀芯282堵塞连通孔280。
进而,压力调节室281由壁面的一部分能够沿施力部件283的施力方向挠曲变形的隔膜284构成。该隔膜284在外面侧(图22中的左面侧)受到大气压,另一方面,在内表面侧(图22中的右面侧)受到压力调节室281内的液体的压力。因此,隔膜284根据压力调节室281内的压力与在外面侧受到的压力之间的差压的变化而挠曲位移,阀芯282伴随着隔膜284的位移而进行位移,从而开阀。
液体供给通道262具备第1连接流道286~第4连接流道289。具体地说,第1连接流道286连接墨盒31与供给泵267,第2连接流道287连接供给泵267与过滤器单元268的上游室275。第3连接流道288连接过滤器单元268的下游室276与压力调节阀269的过滤器室278,第4连接流道289连接压力调节阀269的压力调节室281与头单元35的贮液器143。
此外,液体供给通道262是位于墨盒31与喷嘴110之间的流道。即,液体供给通道262由第1连接流道286~第4连接流道289、过滤器单元268、压力调节阀269、头单元35构成,在液体供给通道262中配置有第1过滤器271~第3过滤器273。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6(参照图2)对通过了过滤器271~273的液体的量亦即通过量进行存储。即,控制部6对从喷嘴110喷出液滴的次数和进行头单元35的维护的数进行计数。然后,基于这些次数计算从墨盒31向喷嘴110供给而被消耗的液体的量,并作为通过量进行存储。
接下来,对检测过滤器271~273的堵塞时的作用进行说明。在打印机1中,当执行抽吸清洁时,会从由罩92覆盖的喷嘴110中将气泡和异物连同液体一起排出。因此,如果在抽吸清洁后控制部6使用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进行喷出检查处理,则能够降低检测到混入有气泡的喷嘴110、腔室141的可能性。
在喷出检测处理之后,如果打印机1进行从喷嘴110喷出液滴的冲洗动作,则从墨盒31经由液体供给通道262向喷嘴110供给液体。另外,在液体供给通道262中设置有过滤器271~过滤器273,液体通过这些过滤器271~273而向喷嘴110供给。因此,如果过滤器271~273堵塞则会更加妨碍液体的流动,与单位时间内喷嘴110可喷出的液量相比,单位时间内可通过过滤器271~273并向喷嘴110供给的液量有时变少。
换言之,当过滤器271~273堵塞的情况下,即使从喷嘴110喷出液滴,有时也无法供给足量的液体。于是,喷嘴110与过滤器271~273之间的液体供给通道262中的负压升高,从喷嘴110引入空气的可能性升高。此外,通过由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进行喷出检查处理,能够检测出气泡混入的喷嘴110、腔室。即,控制部6在冲洗动作的前后检测腔室141的振动波形,并基于冲洗动作所产生的腔室141的状态的变化,判断过滤器271~273是否堵塞。
然后,在冲洗动作的前后检测出的腔室141内的状态的变化为腔室141内的气泡的增加的情况下,控制部6判断为过滤器271~273发生堵塞。具体地说,与冲洗动作前相比,当冲洗动作后通过喷出检查处理检测到的气泡混入的腔室141的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推测为伴随着冲洗动作有气泡混入。即,认为处于过滤器271~273堵塞而供给机构261无法供给足够量的液体的状态。因此,控制部6在判断为过滤器271~273堵塞而功能故障的情况下,通过操作面板7提示过滤器271~273的更换。
另一方面,控制部6在判断为过滤器271~273的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判断是否由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以预定次数检测到腔室141内的状态不正常,并且判断是否由RGB相机10B以预定次数检测到油墨的喷出状态不正常。然后,控制部6在判断为腔室141内的状态正常(或者检测到不正常的情况低于预定次数),并且判断为油墨的喷出状态正常(或者检测到不正常的情况低于预定次数)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不需要更换喷墨头100。与此相对,控制部6在判断为检测到预定次数的腔室141内的状态不正常的情况下,以及/或者,检测到预定次数的油墨的喷出状态不正常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喷墨头100需要更换,并在操作面板7中显示该消息而告知操作人员。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中,在维护动作的前后检测出的腔室141内的状态的变化为腔室141内的气泡的增加的情况下,控制部6能够判断为过滤器271~273堵塞。如果被配置于液体供给通道262中的功能部的过滤器271~273堵塞,则单位时间内可通过的液体的量亦即流量减少。因此,当能通过过滤器271~273的流量少于单位时间内从喷嘴110喷出的量时,存在空气从喷嘴110进入的情况。对此,根据该结构,可以基于从喷嘴110喷出液滴前后的腔室141内的状态的变化来判断过滤器271~273的捕获异物的功能的故障。
此外,也可以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3过滤器273设置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头单元35。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6在确认了第3过滤器273以及维护部72的双方正常发挥功能后,能够判断喷墨头100是否要更换。第3过滤器273是否正常发挥功能的判断可以采用前文中叙述的方法。即,控制部6可以在冲洗动作的前后利用喷出异常判定单元10A来检测腔室141的振动波形,并基于冲洗动作所产生的腔室141的状态的变化,判断过滤器273是否堵塞。控制部6在判断为过滤器273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可以在操作面板7中显示该消息。
另外,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以下例子:控制部6在由检测部(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以及RGB相机10B)检测到预定次数的腔室141内的状态不正常以及油墨的喷出状态不正常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情况下,判断为喷墨头100需要更换,不过也可以采用以下的控制。
例如,当由第一检测部(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检测到预定次数的腔室141内的状态不正常,由第二检测部(RGB相机10B)未检测到预定次数的油墨的喷出状态不正常的情况(依据第二检测部所检测的检测结果判断为正常的情况)下,虽然正常喷出,但如果参考第一检测部的检测历史,则可依据腔室141内的状态推定为接近不喷出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判断为喷墨头100的更换时间较近,也能够通过告知部(操作面板7)告知喷墨头100的更换时间较近。随后,在由第一检测部检测到预定次数的腔室141内的状态不正常,并且由第二检测部检测到预定次数的油墨的喷出状态不正常的情况下,判断为喷墨头100需要更换,可以通过告知部再次告知该信息。
另外,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远程监视用信息管理装置610也可以基于由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检测出的腔室141内的状态和由RGB相机10B检测出的油墨的喷出状态,判断喷墨头100是否要更换。即,远程监视用信息管理装置610作为本发明中的判断部而发挥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6可以具备作为判断部的功能,也可以不具备作为判断部的功能。
另外,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控制部6也可以进行使抽吸用的罩92与头单元35接触而驱动抽吸泵94的作为头单元35的维护动作的一例的抽吸清洁动作。进而,也可以在抽吸清洁动作前和抽吸清洁动作中检测腔室141内的状态。
如果对喷嘴110所面向的密闭空间263施加负压,则与该密闭空间263连通的喷嘴110、腔室141内也成为负压。因此,振动板121向使腔室141的容积减少的方向位移。因此,当在振动板121变形的状态下驱动静电致动器120,并且对因静电致动器120的驱动而振动的腔室141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时,会与在振动板121未变形的状态下检测到的振动波形有所不同。
因此,控制部6首先对抽吸清洁动作前的未施加负压的状态下的腔室141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接着,控制部6对在抽吸清洁动作中施加了负压的状态下的腔室141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进而,控制部6在抽吸清洁动作前与抽吸清洁动作中的腔室141内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判断为维护机构72的功能正常。
这样,当对由罩92闭塞的密闭空间263施加负压时,该负压也会经由喷嘴110而被施加至腔室141。而且,在对腔室141施加负压的情况与未施加负压的情况下,腔室141的振动波形会发生变化。因此,当未施加负压的抽吸清洁动作前与施加了负压的抽吸清洁动作中的腔室141内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对腔室141施加有负压且维护机构72正常发挥功能。
另外,同样,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控制部6通过使抽吸用的罩92与头单元35接触,并驱动抽吸泵94,且在大气开放阀264(参照图22)将密闭空间263与大气连通的状态(未施加负压的状态)、以及非连通的状态(施加了负压的状态)下检测腔室141内的状态,来判断大气开放阀264是否正常发挥功能。
另外,当像这样在抽吸清洁动作中检测腔室141的振动波形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腔室141的上游侧设置阀,并在将该阀闭阀的状态下进行抽吸清洁动作。即,能够通过设置阀来减少液体的消耗,并且使振动板121容易变形。
另外,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控制部6既可以在喷墨头100与液体受纳部73对应的位置处进行静电致动器120的驱动,以判断是否由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检测到预定次数的腔室141内的状态不正常(压力室异常判定工序:S3),也可以在喷墨头100与记录区域PA对应的位置处进行上述驱动以进行上述判断。另外,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控制部6还可以不进行维护部正常判定工序S1。
另外,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当在压力室异常判定工序S3中判断为腔室141内的状态正常但有纸粉附着于喷嘴110出口附近的情况下,控制部6也可以使擦拭单元81进行擦拭。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判断为有纸粉附着于喷嘴110出口附近的喷嘴数而选择地进行维护动作。例如,也可以当判断为有纸粉附着于喷嘴110出口附近的喷嘴数少于设定的喷嘴数的情况下,使擦拭单元81进行擦拭,当判断为有纸粉附着于喷嘴110出口附近的喷嘴数为设定的喷嘴数以上的情况下,进行抽吸清洁。
另外,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维护机构72既可以配置于80位侧的非记录区域NA,也可以在记录区域PA的两侧的非记录区域NA配置维护机构72的结构要素。例如,可以在1位侧的非记录区域NA配置具有可同时包围所有喷嘴110的抽吸用的罩的清洁机构91,另一方面,在80位侧的非记录区域NA配置冲洗单元74。根据该结构,在任意的非记录区域NA中都能够进行伴随着液滴的喷出的喷出异常的检测。
另外,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拭擦部件82并不限于可吸收液体的带状的部件。例如,可以由不吸收液体的弹性体等形成叶片状的拭擦部件(擦拭部件),将该拭擦部件的可弹性变形的前端部分作为拭擦部。其中,拭擦部件只要是能够吸收液体的部件,则不容易使液体伴随拭擦而向周围飞散,因此,是优选的。
另外,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检测喷嘴的喷出异常及该喷出异常的原因的作为第一检测部的喷出异常检测单元10A以及方法,并不限于对上述的振动板的残留振动的振动图案进行检测并解析的方法。作为喷出异常的检测方法的变更例有如下的方法。例如,存在使激光器等光学传感器直接向喷嘴内的油墨弯液面(meniscuses of the ink)照射反射,并利用受光元件检测弯液面的振动状态,从而依据振动状态确定堵塞的原因的方法。
或者,使用对飞翔液滴是否进入到传感器的检测范围进行检测的一般的光学式的点缺失检测装置来检测有无喷出异常。而且,还存在以下方法:在喷出动作后,将可能产生点缺失的经过预定的干燥时间后才产生的喷出异常推定为由干燥所致,并将在经过该干燥时间前产生的喷出异常推定为由异物的附着或气泡混入所致。
另外,还存在如下方法:在上述的光学式的点缺失检测装置中追加振动传感器,判定是否施加了在喷出异常产生前可能使气泡混入的振动,在施加有这样的振动的情况下,推定气泡混入为喷出异常的原因。
进而,点缺失的检测单元无需被限定为光学式,例如,可以使用接受液滴的喷出来检测热敏部的温度变化的热敏式的检测装置、检测使油墨滴带电后喷出并喷落的检测电极的电荷量的变化的检测装置、由于油墨滴通过电极间而变化的静电电容式的检测装置。此外,作为检测纸粉附着的方法,可考虑存在利用相机等将喷嘴面的状态作为图像信息进行检测的方法、通过使激光器等光学传感器在喷嘴面附近扫描从而检测纸粉有无附着的方法等。
另外,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变更为所谓的全行式的液滴喷出装置,即:液滴喷出装置不具备滑架32,但具备与记录介质的宽度(主扫描方向上的长度)整体对应的长条状的被固定的液滴喷出部。这种情况下的液滴喷出部既可以通过并列配置形成有喷嘴的多个单位头部而使印刷范围遍布记录纸张P的整个宽度,也可以通过在单个长条状的头上以遍布记录纸张P的宽度整体的方式配置多个喷嘴,从而使印刷范围遍布记录纸张P的宽度整体。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交替地进行液滴喷出部所进行的1行的量的印刷与记录介质的间歇的输送,因此,例如在输送记录介质的期间,能够执行擦拭等维护动作。
另外,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使作为头单元35的压力室的一例的腔室141振动的致动器,还可以具备压电元件。此外,控制部6可以通过对由于压电元件的驱动而振动的腔室141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来检测腔室141的状态。
另外,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用于从喷嘴110喷出油墨滴的致动器分开地设置检测腔室141的振动波形的传感器。此外,控制部6也可以通过利用传感器检测振动的腔室141的振动波形来检测腔室141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传感器,可以采用压电元件。
另外,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告知部可以形成为通过发出声音或光来提示更换的设备,也可以与打印机1分开设置。例如,可以将主机8设为告知部,显示提示更换的消息或图形。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告知部。
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的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这些实施方式适当地加入设计变更,只要具备本发明的特征,就被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即,上述各实施方式具备的各要素及其配置、材料、条件、形状、尺寸等不应限于例示的结构,可进行适当变更。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具备的各要素能够在技术上尽可能地组合,通过将它们组合而形成的方案只要包含本发明的特征也应当被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中。
符号说明
1、1A、1B、1C…打印机(液滴喷出装置);6…控制部(判断部);7…操作面板(告知部);8…主机;9…接口;10A…喷出异常检测单元(第一检测部);10B…RGB相机(第二检测部);31…墨盒(液体供给源);33…头驱动器;35…头单元;41…滑架电机;43…滑架电机驱动器;51…供纸电机;53…供纸电机驱动器;61…CPU;62…EEPROM;63…RAM;64…PROM;72…维护部;93…罩(罩部);100…喷墨头(液滴喷出头);110…喷嘴;141…腔室(压力室);120…静电致动器;262…液体供给通道;271~273…过滤器(功能部);311…油墨供给软管(液体供给通道);363…保湿罩;384…大气连通部;500…通信单元;600…远程监视系统;610…远程监视用信息管理装置(外部装置);P…记录纸张(记录介质)。
在此通过参照而援引于2017年3月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7-040117的全部公开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液滴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滴喷出头,其具有多个将从液体供给源经由液体供给通道而供给来的液体作为液滴喷出的喷嘴,并通过从所述喷嘴向记录介质喷出液滴来进行记录处理;
作为检测部的第一检测部,其对与所述喷嘴连通的压力室内的状态进行检测;
作为检测部的第二检测部,其对通过从所述喷嘴喷出所述液滴而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案进行读取,从而检测所述液滴的喷出状态;以及
判断部,其基于所述检测部中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所述液滴喷出头是否要更换;
维护部,其对所述液滴喷出头进行维护,
在由所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不正常,并且由所述第二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喷出状态不正常的情况下,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接近所述液滴喷出头的更换时间,
所述第一检测部对由所述维护部实施的维护动作前的所述压力室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并且对所述维护动作中以及所述维护动作后这两者中的至少一方的所述压力室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
所述判断部在基于由所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而判断为由于所述维护动作而使所述压力室内的气泡增加了的情况下,判断为被配置于所述液体供给通道中的功能部以及所述维护部中的至少一方功能故障,
所述判断部在确认了所述功能部以及所述维护部正常发挥功能之后,对所述液滴喷出头是否要更换进行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维护动作后,在由所述检测部以预定次数而检测到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不正常以及所述喷出状态不正常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情况下,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液滴喷出头需要更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滴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告知部,在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液滴喷出头需要更换的情况下,所述告知部将这一情况告知操作人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护部包括保湿罩,该保湿罩具有与所述液滴喷出头接触而将所述喷嘴所面向的空间闭塞的罩部以及使所述空间与大气连通的大气连通部,并且,所述维护部使所述罩部将所述空间闭塞以作为所述维护动作,
所述第一检测部对所述罩部将所述空间闭塞前的所述压力室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并且对闭塞了所述空间的所述罩部将所述空间开放后的所述压力室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
在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的变化为所述压力室内的气泡增加的情况下,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大气连通部的功能故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部包括被配置于所述液体供给通道中且用于捕获异物的过滤器,
所述维护部从所述喷嘴喷出所述液体以作为所述维护动作,
在所述维护动作的前后被检测出的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的变化为所述压力室内的气泡增加的情况下,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过滤器堵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能够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连接的通信单元,
能够向经由所述通信单元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而连接的所述外部装置发送如下信息,即,与由所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与由所述第二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液滴的喷出状态相关的信息。
7.一种远程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滴喷出装置;以及
作为所述外部装置的远程监视用信息管理装置,其收集并管理如下信息,即,与由所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与由所述第二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液滴的喷出状态相关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远程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维护服务请求信息发生单元,其针对基于由所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和由所述第二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液滴的喷出状态而判断为所述液滴喷出头需要更换的液滴喷出装置,产生请求服务人员出动的信息。
9.一种液滴喷出头是否要更换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是对液滴喷出装置的液滴喷出头是否要更换进行判断的方法,
所述液滴喷出装置具备:所述液滴喷出头,其具有多个将从液体供给源经由液体供给通道而供给来的液体作为液滴喷出的喷嘴,并通过从所述喷嘴向记录介质喷出液滴来进行记录处理;维护部,其对所述液滴喷出头进行维护;作为检测部的第一检测部,其对与所述喷嘴连通的压力室内的状态进行检测;以及作为检测部的第二检测部,其对通过从所述喷嘴喷出所述液滴而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案进行读取,从而检测所述液滴从所述喷嘴喷出的喷出状态,
在由所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不正常,并且由所述第二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喷出状态不正常的情况下,判断为接近所述液滴喷出头的更换时间,
通过所述第一检测部,对由所述维护部实施的维护动作前的所述压力室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并且对所述维护动作中以及所述维护动作后这两者中的至少一方的所述压力室的振动波形进行检测,
在基于由所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而判断为由于所述维护动作而使所述压力室内的气泡增加了的情况下,判断为被配置于所述液体供给通道中的功能部以及所述维护部中的至少一方功能故障,
在确认了所述功能部以及所述维护部正常发挥功能之后,对所述液滴喷出头是否要更换进行判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滴喷出头是否要更换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滴喷出头是否要更换的判断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在所述维护部进行维护动作之后,在由所述检测部以预定次数而检测到所述压力室内的状态不正常以及所述喷出状态不正常的至少任意一方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液滴喷出头需要更换。
CN201810118004.8A 2017-03-03 2018-02-06 液滴喷出装置、监视系统、喷出头是否要更换的判断方法 Active CN1085280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40117A JP2018144304A (ja) 2017-03-03 2017-03-03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遠隔監視システム並びに液滴吐出ヘッドの交換要否判断方法
JP2017-040117 2017-03-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28048A CN108528048A (zh) 2018-09-14
CN108528048B true CN108528048B (zh) 2021-06-22

Family

ID=61526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18004.8A Active CN108528048B (zh) 2017-03-03 2018-02-06 液滴喷出装置、监视系统、喷出头是否要更换的判断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49770B2 (zh)
EP (1) EP3369575B1 (zh)
JP (1) JP2018144304A (zh)
CN (1) CN1085280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15415B2 (ja) * 2017-07-07 2021-08-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液滴吐出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7047386B2 (ja) * 2018-01-10 2022-04-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異常を警告する方法および異常警告システム
JP7112257B2 (ja) * 2018-06-11 2022-08-03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107041B2 (ja) * 2018-07-10 2022-07-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液滴吐出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EP3670188A1 (en) 2018-12-18 2020-06-24 Canon Production Printing Holding B.V. A method for detecting nozzle failures in an inkjet print head
JP7047812B2 (ja) * 2019-05-16 2022-04-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装置、学習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7081565B2 (ja) * 2019-05-16 2022-06-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装置、学習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7446811B2 (ja) * 2019-12-25 2024-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記録装置および回復方法
US11560004B2 (en) 2020-05-12 2023-01-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delivery system for liquid ejection head
JP2022049206A (ja) * 2020-09-16 2022-03-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学習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7491171B2 (ja) * 2020-09-30 2024-05-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三次元造形装置
CN116907809B (zh) * 2023-07-05 2024-03-08 滨州东方地毯有限公司 印花机喷头及其驱动板综合检测装置及综合检测方法
CN117087334A (zh) * 2023-10-19 2023-11-21 季华实验室 打印喷头、喷墨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设备与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08768A (ja) 1984-04-03 1985-10-21 Fuji Xerox Co Ltd 複写機等の自己診断方式
JP3368194B2 (ja) 1997-12-24 2003-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6565179B1 (en) 1999-02-19 2003-05-2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of detecting the end of life of a pen
EP1452317B1 (en) * 2003-02-28 2009-07-0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roplet ejection apparatus and ejection failure recovery method
JP2007021910A (ja) 2005-07-15 2007-02-01 Canon Inc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方法
EP1882722A1 (en) * 2006-07-25 2008-01-30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 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A coating composition
JP2009178892A (ja) 2008-01-30 2009-08-13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噴射装置
JP2009202337A (ja) 2008-02-26 2009-09-1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69291A (ja) * 2008-05-08 2009-11-19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
JP5152920B2 (ja) 2008-12-26 2013-02-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遠隔監視システム
JP5889639B2 (ja) * 2011-07-29 2016-03-22 ローム株式会社 円盤型分析チップ
CN103129148B (zh) * 2011-11-25 2016-01-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排出检查装置及液体排出检查方法
JP5834827B2 (ja) * 2011-11-25 2015-1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検査装置、液体吐出検査方法、印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899710B2 (en) * 2012-04-03 2014-12-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spection method
JP5978744B2 (ja) * 2012-05-02 2016-08-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検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248860A (ja) 2012-06-04 2013-12-1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4084449A (ja) 2012-10-26 2014-05-12 Sanyo Chem Ind Ltd 印刷インキ用バインダー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印刷インキ
JP2014094449A (ja) 2012-11-07 2014-05-22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6051978B2 (ja) * 2013-03-14 2016-12-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ノズルの検査方法
JP2016036938A (ja) * 2014-08-06 2016-03-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6421573B2 (ja) 2014-12-11 2018-11-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49770B2 (en) 2019-10-22
EP3369575B1 (en) 2021-03-10
US20180250938A1 (en) 2018-09-06
CN108528048A (zh) 2018-09-14
JP2018144304A (ja) 2018-09-20
EP3369575A1 (en) 2018-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28048B (zh) 液滴喷出装置、监视系统、喷出头是否要更换的判断方法
JP6421573B2 (ja) 液滴吐出装置
US7387356B2 (en) Droplet ejectio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of detecting and judging head failure in the same
US7300131B2 (en) Droplet ejection apparatus with ejection failure detection means
US7232199B2 (en) Droplet ej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and judging ejection failure in droplet ejection heads
US7150513B2 (en) Droplet ejection apparatus and ejection failure recovery method
US9254700B2 (en) Liquid discharge device, and discharge abnormality testing method
US7311373B2 (en) Droplet ejec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recovery processing with a standby power supply
JP2008168565A (ja) 流体噴射装置
US20110304678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7328960B2 (en) Droplet ejection apparatus
EP1600294A1 (en) Liquid drop ejector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judging abnormal ejection of liquid drop ejection head
US10875308B2 (en) Liquid droplet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aintenance method for liquid droplet ejecting apparatus
JP6915415B2 (ja)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液滴吐出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4985229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US9375918B2 (en) Ink jet print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20100231640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6724962B2 (ja) 液滴吐出装置
US20120256986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09012368A (ja) 流体噴射装置
JP4314850B2 (ja) 液滴吐出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吐出異常検出方法
JP2005144948A (ja) 液滴吐出装置
US20120256987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14128888A (ja) 液体流動装置
JP2011183765A (ja) 液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