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17021A - 一种适用于生产宽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生产宽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17021A
CN108517021A CN201710140601.6A CN201710140601A CN108517021A CN 108517021 A CN108517021 A CN 108517021A CN 201710140601 A CN201710140601 A CN 201710140601A CN 108517021 A CN108517021 A CN 108517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enyl
alkyl
methyl
positive
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406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17021B (zh
Inventor
王志武
李树行
李华姝
张军伟
胡乐
代金松
马庆利
高勇
陈颢
焦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 Hezhix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 Hezhix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 Hezhix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 Hezhix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406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1702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7870 priority patent/WO201816185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517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7021A/zh
Priority to US16/566,719 priority patent/US1113642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170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70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10/00Hom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110/04Monomers containing three or four carbon atoms
    • C08F110/06Prop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生产宽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包含Mg、Ti、卤素和至少一种给电子体,该给电子体为选自通式(Ⅰ)中的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含该固体催化剂组分的催化剂以及该催化剂在烯烃聚合反应中的应用,特别在丙烯聚合反应中的应用。该催化剂聚合活性高,所得聚合物等规度高,分子量分布宽且可调,适合生产宽分子量分布的聚烯烃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生产宽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催 化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CH2=CHR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中R为氢或含1-12个碳原子的烃基基团,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含有一种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含该固体催化剂组分的催化剂以及该催化剂在烯烃聚合反应中的应用,特别在丙烯聚合反应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丙烯聚合工业中,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催化剂是Ziegler-Natta催化剂,该催化剂是在对活性氯化镁载体进行载钛的过程中加入内给电子体而制得的。由于内给电子体能最大程度地改变催化剂性能,因此研究和寻找理想的内给电子体化合物成为Z-N催化剂研究的焦点和热点。目前,国内外对于内给电子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传统的脂肪酸酯和芳香酸酯化合物,主要代表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2)二醚类化合物(例如EP0361493,EP0728724);3)琥珀酸酯类化合物(例如WO9856834,WO0063261,WO03022894);4)二醇酯类化合物(例如WO9856834,WO0063261,WO03022894);5)其他官能团的化合物(CN1105671,CN1242780,US20060128558)等。
但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化合物作为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的内给电子体都存在一定问题,如采用二元芳香羧酸酯类化合物作内给电子体的催化剂活性不高,所制聚丙烯(PP)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也较窄,且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作为常用的增塑剂,对人的生殖健康和环境具有很大危害;采用1,3-二醚类化合物作内给电子体的催化剂虽然活性较高,且催化剂氢调敏感性也好,但所制PP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不利于开发不同牌号的PP;琥珀酸酯类化合物作内给电子体,优点是合成的PP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不足之处在于PP的立构规整性以及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有待改善;而二醇酯类催化体系的活性整体不如二醚类体系理想。
开发出活性优良、立体定向性好、分子量分布可调、聚合物综合性能好,同时生产成本低廉的新型给电子体并应用于制备高效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是业内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CH2=CHR烯烃聚合反应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可提高催化剂活性,制备宽分子量分布及高等规度的聚烯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固体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固体催化剂组分在CH2=CHR烯烃聚合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适用于生产宽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的固体催化剂组分(CH2=CHR烯烃,其中R为氢或含1-12个碳原子的烃基基团),其包含Mg、Ti、卤素和至少一种给电子体,该给电子体为选自通式(Ⅰ)中的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
其中,R1、R2、R3和R4相同或不同,为H;卤素;C1-C20的烃基,可含有选自N、O、S、P、Si和卤素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R1、R2、R3和R4其中的两个或多个可相互键合成环;R5为C1-C20的烃基,可含有选自N、O、S、P、Si和卤素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作为碳原子或者氢原子或者二者的取代基;RI和RII相同或不同,为H;C1-C20的烃基,可含有选自N、O、S、P、Si和卤素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可含有不饱和键;RI和RII可键合成环或不饱和键。
优选地,R1、R2、R3和R4相同或不同,为H;卤素;C1-C2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环烷基、烯基、酯基、苯基、烷基苯基、苯基烷基、茚基、苄基、卤代或被N、O、S、P、Si杂原子取代的烷基、环烷基、苯基、烷基苯基、苯基烷基、茚基、苄基;或是选自杂环芳基取代基;R1、R2、R3和R4其中的两个或多个可相互键合成环状结构,其是饱和的或者不饱和的;R5为C1-C2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环烷基、烯基、酯基、苯基、烷基苯基、苯基烷基、茚基、苄基、卤代或被N、O、S、P、Si杂原子取代的烷基、环烷基、苯基、烷基苯基、苯基烷基、茚基、苄基;或是选自杂环芳基取代基;RI和RII相同或不同,为H;C1-C2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环烷基、烯基、酯基、苯基、烷基苯基、苯基烷基、茚基、苄基、卤代或被N、O、S、P、Si杂原子取代的烷基、环烷基、苯基、烷基苯基、苯基烷基、茚基、苄基;或是选自杂环芳基取代基;RI和RII可键合成环或不饱和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R1-R4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R基团选自取代的包含1至20个碳原子的烃基基团、未取代的包含1至20个碳原子的烃基基团、包含1至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基团、杂原子、及其组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R1-R4中的任何相邻的R基团可以连接形成环间结构或环内结构。环间/环内结构可以是或可以不是芳族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环间/环内结构是C5元环或C6元环。
上述通式(Ⅰ)所述的化合物中,优选为下述通式(Ⅱ)的化合物:
其中,基团R1-R4和RII具有和通式(I)相同的含义;R5’和R5相同或不同,为C1-C20的烃基,可含有选自N、O、S、P、Si和卤素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作为碳原子或者氢原子或者二者的取代基,优选为C1-C2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环烷基、烯基、酯基、苯基、烷基苯基、苯基烷基、茚基、苄基、卤代或被N、O、S、P、Si杂原子取代的烷基、环烷基、苯基、烷基苯基、苯基烷基、茚基、苄基;或是选自杂环芳基取代基。
包括在通式(Ⅱ)中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是:
2-乙酰胺-乙酸苯酯;2-丙酰胺-丙酸苯酯;2-正丁酰胺-正丁酸苯酯;2-异丁酰胺-异丁酸苯酯;2-正戊酰胺-正戊酸苯酯;2-异戊酰胺-异戊酸苯酯;2-正己酰胺-正己酸苯酯;2-环己甲酰胺-环己甲酸苯酯;2-正庚酰胺-正庚酸苯酯;2-正辛酰胺-正辛酸苯酯;2-正壬酰胺-正壬酸苯酯;2-正癸酰胺-正癸酸苯酯;2-正十一酰胺-正十一酸苯酯;2-正十二酰胺-正十二酸苯酯;2-正十三酰胺-正十三酸苯酯;2-正十四酰胺-正十四酸苯酯;2-正十五酰胺-正十五酸苯酯;2-正十六酰胺-正十六酸苯酯;2-正十七酰胺-正十七酸苯酯;2-正十八酰胺-正十八酸苯酯;2-正十九酰胺-正十九酸苯酯;2-正二十酰胺-正二十酸苯酯;
2-乙酰胺-4-甲基-乙酸苯酯;2-丙酰胺-4-甲基-丙酸苯酯;2-正丁酰胺-4-甲基-正丁酸苯酯;2-异丁酰胺-异丁酸苯酯;2-正戊酰胺-正戊酸苯酯;2-异戊酰胺-异戊酸苯酯;2-正己酰胺-4-甲基-正己酸苯酯;2-环己甲酰胺-4-甲基-环己甲酸苯酯;2-正庚酰胺-4-甲基-正庚酸苯酯;2-正辛酰胺-4-甲基-正辛酸苯酯;2-正壬酰胺-4-甲基-正壬酸苯酯;2-正癸酰胺-4-甲基-正癸酸苯酯;2-正十一酰胺-4-甲基-正十一酸苯酯;2-正十二酰胺-4-甲基-正十二酸苯酯;2-正十三酰胺-4-甲基-正十三酸苯酯;2-正十四酰胺-4-甲基-正十四酸苯酯;2-正十五酰胺-4-甲基-正十五酸苯酯;2-正十六酰胺-4-甲基-正十六酸苯酯;2-正十七酰胺-4-甲基-正十七酸苯酯;2-正十八酰胺-4-甲基-正十八酸苯酯;2-正十九酰胺-4-甲基-正十九酸苯酯;2-正二十酰胺-4-甲基-正二十酸苯酯;
2-乙酰胺-4-乙基-乙酸苯酯;2-丙酰胺-4-乙基-丙酸苯酯;2-正丁酰胺-4-乙基-正丁酸苯酯;2-异丁酰胺-4-乙基-异丁酸苯酯;2-正戊酰胺-4-乙基-正戊酸苯酯;2-异戊酰胺-4-乙基-异戊酸苯酯;2-正己酰胺-4-乙基-正己酸苯酯;2-环己甲酰胺-4-乙基-环己甲酸苯酯;2-正庚酰胺-4-乙基-正庚酸苯酯;2-正辛酰胺-4-乙基-正辛酸苯酯;2-正壬酰胺-4-乙基-正壬酸苯酯;2-正癸酰胺-4-乙基-正癸酸苯酯;
2-乙酰胺-4-叔丁基-乙酸苯酯;2-丙酰胺-4-叔丁基-丙酸苯酯;2-正丁酰胺-4-叔丁基-正丁酸苯酯;2-异丁酰胺-4-叔丁基-异丁酸苯酯;2-正戊酰胺-4-叔丁基-正戊酸苯酯;2-异戊酰胺-4-叔丁基-异戊酸苯酯;2-正己酰胺-4-叔丁基-正己酸苯酯;2-环己甲酰胺-4-叔丁基-环己甲酸苯酯;2-正庚酰胺-4-叔丁基-正庚酸苯酯;2-正辛酰胺-4-叔丁基-正辛酸苯酯;2-正壬酰胺-4-叔丁基-正壬酸苯酯;2-正癸酰胺-4-叔丁基-正癸酸苯酯;2-正十一酰胺-4-叔丁基-正十一酸苯酯;2-正十二酰胺-4-叔丁基-正十二酸苯酯;2-正十三酰胺-4-叔丁基-正十三酸苯酯;2-正十四酰胺-4-叔丁基-正十四酸苯酯;2-正十五酰胺-4-叔丁基-正十五酸苯酯;2-正十六酰胺-4-叔丁基-正十六酸苯酯;2-正十七酰胺-4-叔丁基-正十七酸苯酯;2-正十八酰胺-4-叔丁基-正十八酸苯酯;2-正十九酰胺-4-叔丁基-正十九酸苯酯;2-正二十酰胺-4-叔丁基-正二十酸苯酯;
2-乙酰胺-4-甲基-6-甲基-乙酸苯酯;2-丙酰胺-4-甲基-6-甲基-丙酸苯酯;2-正丁酰胺-4-甲基-6-甲基-正丁酸苯酯;2-异丁酰胺-4-甲基-6-甲基-异丁酸苯酯;2-正戊酰胺-4-甲基-6-甲基-正戊酸苯酯;2-异戊酰胺-4-甲基-6-甲基-异戊酸苯酯;2-正己酰胺-4-甲基-6-甲基-正己酸苯酯;2-环己甲酰胺-4-甲基-6-甲基-环己甲酸苯酯;2-正庚酰胺-4-甲基-6-甲基-正庚酸苯酯;2-正辛酰胺-4-甲基-6-甲基-正辛酸苯酯;2-正壬酰胺-4-甲基-6-甲基-正壬酸苯酯;2-正癸酰胺-4-甲基-6-甲基-正癸酸苯酯;
2-乙酰胺-4-氯-乙酸苯酯;2-丙酰胺-4-氯-丙酸苯酯;2-正丁酰胺-4-氯-正丁酸苯酯;2-异丁酰胺-4-氯-异丁酸苯酯;2-正戊酰胺-4-氯-正戊酸苯酯;2-异戊酰胺-4-氯-异戊酸苯酯;2-正己酰胺-4-氯-正己酸苯酯;2-环己甲酰胺-4-氯-环己甲酸苯酯;1-正丁酰胺-2-正丁酸萘酯;
2-苯甲酰胺-苯甲酸苯酯;2-对氯苯甲酰胺-对氯苯甲酸苯酯;2-间溴苯甲酰胺-间溴苯甲酸苯酯;2-邻氯苯甲酰胺-邻氯苯甲酸苯酯;2-对甲氧基苯甲酰胺-对甲氧基苯甲酸苯酯;2-对甲基苯甲酰胺-对甲基苯甲酸苯酯;2-苯氧甲酰胺-苯氧甲酸苯酯;2-(1-萘甲酰胺)-(1-萘甲酸)苯酯;2-五氟苯甲酰胺-五氟苯甲酸苯酯;2-对三氟甲基苯甲酰胺-对三氟甲基苯甲酸苯酯;1-苯甲酰胺-2-苯甲酸萘酯;
2-[N-苯甲酰胺-N-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N-苯甲酰胺-N-叔丁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N-苯甲酰胺-N-叔丁基]-4-甲基-苯甲酸苯酯;2-[N-苯甲酰胺-N-叔丁基]-4-乙基-苯甲酸苯酯;2-[N-苯甲酰胺-N-叔丁基]-4-甲基-6-甲基-苯甲酸苯酯;2-[N-苯甲酰胺-N-叔丁基]-4-叔丁基-异戊酸苯酯;2-[N-苯甲酰胺-N-苯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N-苯甲酰胺-N-苯基]-4-甲基-苯甲酸苯酯;2-[N-苯甲酰胺-N-苯基]-4-乙基基-苯甲酸苯酯;2-[N-苯甲酰胺-N-苯基]-4-甲基-6-甲基-苯甲酸苯酯;2-[N-苯甲酰胺-N-苯基]-4-叔丁基-正丁酸苯酯;;2-[N-苯甲酰胺-N-甲基]-4-叔丁基-正丁酸苯酯;
2-苯甲酰胺-4-甲基-苯甲酸苯酯;2-对氯苯甲酰胺-4-甲基-对氯苯甲酸苯酯;2-间溴苯甲酰胺-4-甲基-间溴苯甲酸苯酯;2-邻氯苯甲酰胺-4-甲基-邻氯苯甲酸苯酯;2-对甲氧基苯甲酰胺-4-甲基-对甲氧基苯甲酸苯酯;2-对甲基苯甲酰胺-4-甲基-对甲基苯甲酸苯酯;2-苯氧甲酰胺-4-甲基-苯氧甲酸苯酯;2-(1-萘甲酰胺)-4-甲基-(1-萘甲酸)苯酯;2-五氟苯甲酰胺-4-甲基-五氟苯甲酸苯酯;2-对三氟甲基苯甲酰胺-4-甲基-对三氟甲基苯甲酸苯酯;
2-苯甲酰胺-4-乙基-苯甲酸苯酯;2-对氯苯甲酰胺-4-乙基-对氯苯甲酸苯酯;2-间溴苯甲酰胺-4-乙基-间溴苯甲酸苯酯;2-邻氯苯甲酰胺-4-乙基-邻氯苯甲酸苯酯;2-对甲氧基苯甲酰胺-4-乙基-对甲氧基苯甲酸苯酯;2-对甲基苯甲酰胺-4-乙基-对甲基苯甲酸苯酯;2-苯氧甲酰胺-4-乙基-苯氧甲酸苯酯;2-(1-萘甲酰胺)-4-乙基-(1-萘甲酸)苯酯;2-五氟苯甲酰胺-4-乙基-五氟苯甲酸苯酯;2-对三氟甲基苯甲酰胺-4-乙基-对三氟甲基苯甲酸苯酯;
2-苯甲酰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对氯苯甲酰胺-4-叔丁基-对氯苯甲酸苯酯;2-间溴苯甲酰胺-4-叔丁基-间溴苯甲酸苯酯;2-邻氯苯甲酰胺-4-叔丁基-邻氯苯甲酸苯酯;2-对甲氧基苯甲酰胺-4-叔丁基-对甲氧基苯甲酸苯酯;2-对甲基苯甲酰胺-4-叔丁基-对甲基苯甲酸苯酯;2-苯氧甲酰胺-4-叔丁基-苯氧甲酸苯酯;2-(1-萘甲酰胺)-4-叔丁基-(1-萘甲酸)苯酯;2-五氟苯甲酰胺-4-叔丁基-五氟苯甲酸苯酯;2-对三氟甲基苯甲酰胺-4-叔丁基-对三氟甲基苯甲酸苯酯;
2-苯甲酰胺-4-甲基-6-甲基-苯甲酸苯酯;2-对氯苯甲酰胺-4-甲基-6-甲基-对氯苯甲酸苯酯;2-间溴苯甲酰胺-4-甲基-6-甲基-间溴苯甲酸苯酯;2-邻氯苯甲酰胺-4-甲基-6-甲基-邻氯苯甲酸苯酯;2-对甲氧基苯甲酰胺-4-甲基-6-甲基-对甲氧基苯甲酸苯酯;2-对甲基苯甲酰胺-4-甲基-6-甲基-对甲基苯甲酸苯酯;2-苯氧甲酰胺-4-甲基-6-甲基-苯氧甲酸苯酯;2-(1-萘甲酰胺)-4-甲基-6-甲基-(1-萘甲酸)苯酯;2-五氟苯甲酰胺-4-甲基-6-甲基-五氟苯甲酸苯酯;2-对三氟甲基苯甲酰胺-4-甲基-6-甲基-对三氟甲基苯甲酸苯酯;
2-苯甲酰胺-4-氯-苯甲酸苯酯;2-对氯苯甲酰胺-4-氯-对氯苯甲酸苯酯;2-间溴苯甲酰胺-4-氯-间溴苯甲酸苯酯;2-邻氯苯甲酰胺-4-氯-邻氯苯甲酸苯酯;2-对甲氧基苯甲酰胺-4-氯-对甲氧基苯甲酸苯酯;2-对甲基苯甲酰胺-4-氯-对甲基苯甲酸苯酯;2-苯氧甲酰胺-4-氯-苯氧甲酸苯酯;2-(1-萘甲酰胺)-4-氯-(1-萘甲酸)苯酯;2-五氟苯甲酰胺-4-氯-五氟苯甲酸苯酯;2-对三氟甲基苯甲酰胺-4-氯-对三氟甲基苯甲酸苯酯。
2-苯氧甲酰胺-苯氧甲酸苯酯;2-苯氧甲酰胺-4-甲基-苯氧甲酸苯酯;2-苯氧甲酰胺-4-乙基-苯氧甲酸苯酯;2-苯氧甲酰胺-4-叔丁基-苯氧甲酸苯酯;2-苯氧甲酰胺-4-甲基-6-甲基-苯氧甲酸苯酯;2-对甲氧基苯氧甲酰胺-对甲氧基苯氧甲酸苯酯;2-间氯苯氧甲酰胺-间氯苯氧甲酸苯酯;2-对氯苯氧甲酰胺-对氯苯氧甲酸苯酯;2-邻氯苯氧甲酰胺-邻氯苯氧甲酸苯酯;2-正丁基氧甲酰胺-丁氧甲酸苯酯;2-正丁基氧甲酰胺-4-甲基-丁氧甲酸苯酯;2-正丁基氧甲酰胺-4-乙基-丁氧甲酸苯酯;2-正丁基氧甲酰胺-4-叔丁基-丁氧甲酸苯酯;2-正丁基氧甲酰胺-4-甲基-6甲基-丁氧甲酸苯酯;2-正丁基氧甲酰胺4-氯-丁氧甲酸苯酯;2-异丁基氧甲酰胺-异丁氧甲酸苯酯;2-异戊基氧甲酰胺-异戊甲酸苯酯;2-正辛基氧甲酰胺-丁辛甲酸苯酯;2-乙氧甲酰胺-乙氧甲酸苯酯;2-乙氧甲酰胺-4-甲基-乙氧甲酸苯酯;2-乙氧甲酰胺-4-乙基-乙氧甲酸苯酯;2-乙氧甲酰胺-4-叔丁基-乙氧甲酸苯酯;2-乙氧甲酰胺-4-甲基-6甲基-乙氧甲酸苯酯;2-乙氧甲酰胺4-氯-乙氧甲酸苯酯;
通式(II)所述的化合物中,优选为下述通式(III)的化合物:
其中,基团R1-R5具有和通式(I)相同的含义,R5’具有和通式(II)相同的含义,R6和R6’相同或不同,选自H;C1-C20的烃基,可含有选自N、O、S、P、Si和卤素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作为碳原子或者氢原子或者二者的取代基,优选为C1-C2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环烷基、烯基、酯基、苯基、烷基苯基、苯基烷基、茚基、苄基、卤代或被N、O、S、P、Si杂原子取代的烷基、环烷基、苯基、烷基苯基、苯基烷基、茚基、苄基;或是选自杂环芳基取代基。
包括在通式(III)中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是:
2-[N-苯甲酰-N-苄基]-苯甲酸苯酯;2-[N-对氯苯甲酰-N-苄基]-对氯苯甲酸苯酯;2-[N-间溴苯甲酰-N-苄基]-间溴苯甲酸苯酯;2-[N-邻氯苯甲酰-N-苄基]-邻氯苯甲酸苯酯;2-[N-对甲氧基苯甲酰-N-苄基]-对甲氧基苯甲酸苯酯;2-[N-对甲基苯甲酰-N-苄基]-对甲基苯甲酸苯酯;2-[N-苯氧甲酰-N-苄基]-苯氧甲酸苯酯;2-(1-萘甲酰-N-苄基)-(1-萘甲酸)苯酯;2-[N-五氟苯甲酰-N-苄基]-五氟苯甲酸苯酯;2-[N-对三氟甲基苯甲酰-N-苄基]-对三氟甲基苯甲酸苯酯;1-[N-苯甲酰-N-苄基]-2-苯甲酸萘酯;
2-[N-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N-对氯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对氯苯甲酸苯酯;2-[N-间溴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间溴苯甲酸苯酯;2-[N-邻氯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邻氯苯甲酸苯酯;2-[N-对甲氧基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对甲氧基苯甲酸苯酯;2-[N-对甲基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对甲基苯甲酸苯酯;2-[N-苯氧甲酰-N-苄基]-4-叔丁基-苯氧甲酸苯酯;2-(1-萘甲酰-N-苄基)-4-叔丁基-(1-萘甲酸)苯酯;2-[N-五氟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五氟苯甲酸苯酯;2-[N-对三氟甲基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对三氟甲基苯甲酸苯酯;
2-[N-苯甲酰-N-异丙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N-对氯苯甲酰-N-异丙基]-4-叔丁基-对氯苯甲酸苯酯;2-[N-间溴苯甲酰-N-异丙基]-4-叔丁基-间溴苯甲酸苯酯;2-[N-邻氯苯甲酰-N-异丙基]-4-叔丁基-邻氯苯甲酸苯酯;2-[N-对甲氧基苯甲酰-N-异丙基]-4-叔丁基-对甲氧基苯甲酸苯酯;2-[N-对甲基苯甲酰-N-异丙基]-4-叔丁基-对甲基苯甲酸苯酯;2-[N-苯氧甲酰-N-异丙基]-4-叔丁基-苯氧甲酸苯酯;2-(1-萘甲酰-N-异丙基)-4-叔丁基-(1-萘甲酸)苯酯;2-[N-五氟苯甲酰-N-异丙基]-4-叔丁基-五氟苯甲酸苯酯;2-[N-对三氟甲基苯甲酰-N-异丙基]-4-叔丁基-对三氟甲基苯甲酸苯酯;
2-[N-苯甲酰-N-苄基]-4-甲基-苯甲酸苯酯;2-[N-对氯苯甲酰-N-苄基]-4-甲基-6-甲基对氯苯甲酸苯酯;2-[N-间溴苯甲酰-N-苄基]-4-甲基-6-甲基-间溴苯甲酸苯酯;2-[N-邻氯苯甲酰-N-苄基]-4-甲基-邻氯苯甲酸苯酯;2-[N-对甲氧基苯甲酰-N-苄基]-4-甲基-6-甲基-对甲氧基苯甲酸苯酯;2-[N-对甲基苯甲酰-N-苄基]-4-甲基-6-甲基-对甲基苯甲酸苯酯;2-[N-苯氧甲酰-N-苄基]-4-甲基-苯氧甲酸苯酯;2-(1-萘甲酰-N-苄基)-4-甲基-(1-萘甲酸)苯酯;2-[N-五氟苯甲酰-N-苄基]-4-甲基-五氟苯甲酸苯酯;2-[N-对三氟甲基苯甲酰-N-苄基]-4-甲基-对三氟甲基苯甲酸苯酯;
2-[N-苯甲酰-N-苯乙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N-对氯苯甲酰-N-正戊基]-4-叔丁基-对氯苯甲酸苯酯;2-[N-对氯苯甲酰-N-异丙基]-4-叔丁基-对氯苯甲酸苯酯;2-[N-间溴苯甲酰-N-异丁基]-4-叔丁基-间溴苯甲酸苯酯;2-[N-邻氯苯甲酰-N-环己基甲基]-4-叔丁基-邻氯苯甲酸苯酯;2-[N-对甲氧基苯甲酰-N-对氯苯甲基]-4-叔丁基-对甲氧基苯甲酸苯酯;2-[N-对甲基苯甲酰-N-对甲氧基苯甲基]-4-叔丁基-对甲基苯甲酸苯酯;2-[N-苯氧甲酰-N-二苯甲基]-4-叔丁基-苯氧甲酸苯酯;2-(1-萘甲酰-N-癸基)-4-叔丁基-(1-萘甲酸)苯酯;2-[N-五氟苯甲酰-N-正己基]-4-叔丁基-五氟苯甲酸苯酯;2-[N-对三氟甲基苯甲酰-N-正庚基]-4-叔丁基-对三氟甲基苯甲酸苯酯;
2-[N-苯甲酰-N-苯乙基]-4-甲基-6-甲基-苯甲酸苯酯;2-[N-对氯苯甲酰-N-正戊基]-4-甲基-6-甲基-对氯苯甲酸苯酯;2-[N-对氯苯甲酰-N-正丙基]-4-甲基-6-甲基-对氯苯甲酸苯酯;2-[N-间溴苯甲酰-N-异丁基]-4-甲基-6-甲基-间溴苯甲酸苯酯;
2-[N-苯甲酰-N-二苯甲基]-4-甲基-6-甲基-苯甲酸苯酯;2-[N-对氯苯甲酰-N-二苯甲基]-4-甲基-6-甲基-对氯苯甲酸苯酯;2-[N-对氯苯甲酰-N-二苯甲基]-4-甲基-6-甲基-对氯苯甲酸苯酯;2-[N-间溴苯甲酰-N-二苯甲基]-4-甲基-6-甲基-间溴苯甲酸苯酯;
2-[N-乙酰-N-苄基]-乙酸苯酯;2-[N-丙酰-N-苄基]-丙酸苯酯;2-[N-正丁酰-N-苄基]-正丁酸苯酯;2-[N-异丁酰-N-苄基]-异丁酸苯酯;2-[N-正戊酰-N-苄基]-正戊酸苯酯;2-[N-异戊酰-N-苄基]-异戊酸苯酯;2-[N-正己酰-N-苄基]-正己酸苯酯;2-[N-环己甲酰-N-苄基]-环己甲酸苯酯;2-[N-正庚酰-N-苄基]-正庚酸苯酯;2-[N-正辛酰-N-苄基]-正辛酸苯酯;2-[N-正壬酰-N-苄基]-正壬酸苯酯;2-[N-正癸酰-N-苄基]-正癸酸苯酯;2-[N-正十一酰-N-苄基]-正十一酸苯酯;2-[N-正十二酰-N-苄基]-正十二酸苯酯;2-[N-正十三酰-N-苄基]-正十三酸苯酯;2-[N-正十四酰-N-苄基]-正十四酸苯酯;2-[N-正十五酰-N-苄基]-正十五酸苯酯;2-[N-正十六酰-N-苄基]-正十六酸苯酯;2-[N-正十七酰-N-苄基]-正十七酸苯酯;2-[N-正十八酰-N-苄基]-正十八酸苯酯;2-[N-正十九酰-N-苄基]-正十九酸苯酯;2-[N-正二十酰-N-苄基]-正二十酸苯酯;
2-[N-乙酰-N-苄基]-4-叔丁基-乙酸苯酯;2-[N-丙酰-N-苄基]-4-甲基-丙酸苯酯;2-[N-正丁酰-N-苄基]-4-甲基-正丁酸苯酯;2-[N-异丁酰-N-苄基]-4-叔丁基-异丁酸苯酯;2-[N-正戊酰-N-苄基]-4-甲基-正戊酸苯酯;2-[N-异戊酰-N-苄基]-4-甲基-异戊酸苯酯;2-[N-正己酰-N-苄基]-4-甲基-6-甲基-正己酸苯酯;2-[N-环己甲酰-N-苄基]-4-叔丁基-环己甲酸苯酯;2-[N-正庚酰-N-苄基]-4-叔丁基-正庚酸苯酯;2-[N-正辛酰-N-苄基]-4-甲基-正辛酸苯酯;2-[N-正壬酰-N-苄基]-4-甲基-正壬酸苯酯;2-[N-正癸酰-N-苄基]-4-叔丁基-正癸酸苯酯;2-[N-正十一酰-N-苄基]-4-叔丁基-正十一酸苯酯;2-[N-正十二酰-N-苄基]-4-叔丁基-正十二酸苯酯;2-[N-正十三酰-N-苄基]-4-叔丁基-正十三酸苯酯;2-[N-正十四酰-N-苄基]-4-叔丁基-正十四酸苯酯;
2-[N-乙酰-N-苯乙基]-4-叔丁基-乙酸苯酯;2-[N-丙酰-N-苯乙基]-4-甲基-丙酸苯酯;2-[N-正丁酰-N-正戊基]-4-甲基-正丁酸苯酯;2-[N-异丁酰-N-异丁基]-4-叔丁基-异丁酸苯酯;2-[N-正戊酰-N-正己基]-4-甲基-正戊酸苯酯;2-[N-异戊酰-N-环己基甲基]-4-甲基-异戊酸苯酯;2-[N-正己酰-N-正癸基]-4-甲基-6-甲基-正己酸苯酯;2-[N-环己甲酰-N-对甲氧基苯甲基]-4-叔丁基-环己甲酸苯酯;2-[N-正庚酰-N-邻氯苯甲基]-4-叔丁基-正庚酸苯酯;2-[N-正辛酰-N-对甲基苯甲基]-4-甲基-正辛酸苯酯;2-[N-正壬酰-N-正丙基]-4-甲基-正壬酸苯酯;2-[N-正癸酰-N-异戊基]-4-叔丁基-正癸酸苯酯;2-[N-正十一酰-N-异戊基]-4-叔丁基-正十一酸苯酯;2-[N-正十二酰-N-环戊基甲基]-4-叔丁基-正十二酸苯酯;2-[N-正十三酰-N-对三氟甲基苯甲基]-4-叔丁基-正十三酸苯酯;2-[N-正十四酰-N-间氯苯甲基]-4-叔丁基-正十四酸苯酯;
2-[N-苯氧甲酰-N-苄基]-苯氧甲酸苯酯;2-[N-对甲基苯氧甲酰-N-苄基]-对甲基苯氧甲酸苯酯;2-[N-对甲氧基苯氧甲酰-N-苄基]-对甲氧基苯氧甲酸苯酯;2-[N-苯氧甲酰-N-苄基]-4-叔丁基-苯氧甲酸苯酯;2-[N-苯氧甲酰-N-苄基]-4-甲基-苯氧甲酸苯酯;2-[N-苯氧甲酰-N-苄基]-4-乙基-苯氧甲酸苯酯;2-[N-苯氧甲酰-N-苄基]-4-甲基-6-甲基-苯氧甲酸苯酯;2-[N-正丁基氧甲酰-N-二苯甲基]-正丁氧甲酸苯酯;2-[N-异戊基氧甲酰-N-二苯甲基]-异戊氧甲酸苯酯;2-[N-正丁基氧甲酰-N-二苯甲基]-4-甲基-6-甲基-正丁氧甲酸苯酯;2-[N-正丁基氧甲酰-N-二苯甲基]-4-甲基-正丁氧甲酸苯酯;2-[N-正丁基氧甲酰-N-二苯甲基]-4-叔丁基-正丁氧甲酸苯酯;2-乙氧甲酰胺-乙氧甲酸苯酯;2-乙氧甲酰胺-4-甲基-乙氧甲酸苯酯;2-乙氧甲酰胺-4-乙基-乙氧甲酸苯酯;2-乙氧甲酰胺-4-叔丁基-乙氧甲酸苯酯;2-乙氧甲酰胺-4-甲基-6甲基-乙氧甲酸苯酯;2-乙氧甲酰胺4-氯-乙氧甲酸苯酯;
通式(I)所述的化合物中,另一优选为下述通式(IV)的化合物:
其中,基团R1-R5具有和通式(I)相同的含义;R6和R6’和通式(III)相同的含义。
包括在通式(IV)中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是:
2-苯甲亚胺-苯甲酸苯酯;2-苯乙亚胺-苯甲酸苯酯;2-正丙亚胺-苯甲酸苯酯;2-正戊亚胺-苯甲酸苯酯;2-异戊亚胺-苯甲酸苯酯;2-正丁亚胺-苯甲酸苯酯;2-正庚亚胺-苯甲酸苯酯;2-(2-呋喃甲基)亚胺-苯甲酸苯酯;2-正己亚胺-苯甲酸苯酯;2-正癸亚胺-苯甲酸苯酯;2-环己基甲基亚胺-苯甲酸苯酯;2-环戊基甲基亚胺-苯甲酸苯酯;2-对氯苯甲亚胺-苯甲酸苯酯;2-间氯苯甲亚胺-苯甲酸苯酯;2-邻氯苯甲亚胺-苯甲酸苯酯;2-对甲氧基苯甲亚胺-苯甲酸苯酯;2-对甲基苯甲亚胺-苯甲酸苯酯;1-苯甲亚胺-2-苯甲酸萘酯;
2-苯甲亚胺-4-甲基-苯甲酸苯酯;2-苯乙亚胺-4-甲基-苯甲酸苯酯;2-正戊亚胺-4-甲基-苯甲酸苯酯;2-异戊亚胺-4-甲基-苯甲酸苯酯;2-正丁亚胺-4-甲基-苯甲酸苯酯;2-正庚亚胺-4-甲基-苯甲酸苯酯;2-(2-呋喃甲基)亚胺-4-甲基-苯甲酸苯酯;2-正己亚胺-4-甲基-苯甲酸苯酯;2-正癸亚胺-4-甲基-苯甲酸苯酯;2-环己基甲基亚胺-4-甲基-苯甲酸苯酯;2-环戊基甲基亚胺-4-甲基-苯甲酸苯酯;2-对氯苯甲亚胺-4-甲基-苯甲酸苯酯;2-间氯苯甲亚胺-4-甲基-苯甲酸苯酯;2-邻氯苯甲亚胺-4-甲基-苯甲酸苯酯;2-对甲氧基苯甲亚胺-4-甲基-苯甲酸苯酯;2-对甲基苯甲亚胺-4-甲基-苯甲酸苯酯;
2-二苯甲亚胺-苯甲酸苯酯;2-二苯甲亚胺-4-甲基-苯甲酸苯酯;2-二苯甲亚胺-4-甲基-6-甲基-苯甲酸苯酯;2-二苯甲亚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二苯甲亚胺-异丁酸苯酯;2-二苯甲亚胺-4-甲基-6-甲基-异丁酸苯酯;2-二苯甲亚胺-4-甲基-间氯苯甲酸苯酯;2-二苯甲亚胺-4-甲基-6-甲基-苯氧甲酸苯酯;
2-苯甲亚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苯乙亚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正戊亚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异戊亚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正丁亚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正庚亚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2-呋喃甲基)亚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正己亚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正癸亚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环己基甲基亚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环戊基甲基亚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对氯苯甲亚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间氯苯甲亚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邻氯苯甲亚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对甲氧基苯甲亚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对甲基苯甲亚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2-对甲基苯甲亚胺-4-甲基-6-甲基-苯甲酸苯酯;
2-苯甲亚胺-异丁酸苯酯;2-苯乙亚胺-环己甲酸苯酯;2-正戊亚胺-正十二酸苯酯;2-异戊亚胺-邻氯苯甲酸苯酯;2-正丁亚胺-苯氧甲酸苯酯;2-正庚亚胺-五氟苯甲酸苯酯;2-正己亚胺-对三氟甲基苯甲酸苯酯;2-正癸亚胺-对甲氧基苯甲酸苯酯;2-环己基甲基亚胺-环己甲酸苯酯苯酯;2-环戊基甲基亚胺-正庚酸苯酯;2-间氯苯甲亚胺-正十六酸苯酯;2-对甲氧基苯甲亚胺-邻氯苯甲酸苯酯;2-对甲基苯甲亚胺-正戊酸苯酯;1-苯甲亚胺-2-对甲氧基苯甲酸萘酯;
2-苯甲亚胺-4-叔丁基-异丁酸苯酯;2-苯乙亚胺-4-叔丁基-环己甲酸苯酯;2-正戊亚胺-4-叔丁基-正十二酸苯酯;2-异戊亚胺-4-叔丁基-邻氯苯甲酸苯酯;2-正丁亚胺-4-叔丁基-苯氧甲酸苯酯;2-正庚亚胺-4-叔丁基-五氟苯甲酸苯酯;2-正己亚胺-4-叔丁基-对三氟甲基苯甲酸苯酯;2-正癸亚胺-4-叔丁基-对甲氧基苯甲酸苯酯;2-环己基甲基亚胺-4-叔丁基-环己甲酸苯酯苯酯;2-环戊基甲基亚胺-4-叔丁基-正庚酸苯酯;2-间氯苯甲亚胺-4-叔丁基-正十六酸苯酯;2-对甲氧基苯甲亚胺-4-叔丁基-邻氯苯甲酸苯酯;2-对甲基苯甲亚胺-4-叔丁基-正戊酸苯酯;
2-苯甲亚胺-4-甲基-6-甲基-异丁酸苯酯;2-苯乙亚胺-4-甲基-环己甲酸苯酯;2-正戊亚胺-4-乙基-正十二酸苯酯;2-异戊亚胺-4-甲基-邻氯苯甲酸苯酯;2-正丁亚胺-4-甲基-6-甲基-苯氧甲酸苯酯;2-正庚亚胺-4-甲基-五氟苯甲酸苯酯;2-正己亚胺-4-甲基-对三氟甲基苯甲酸苯酯。
2-正己亚胺-苯氧甲酸苯酯;2-正己亚胺-4-甲基-苯氧甲酸苯酯;2-正己亚胺-4-乙基-苯氧甲酸苯酯;2-正己亚胺-4-叔丁基-苯氧甲酸苯酯;2-正己亚胺-4-甲基-6-甲基-苯氧甲酸苯酯;2-正己亚胺-4-氯-苯氧甲酸苯酯;2-异戊亚胺-对甲基苯氧甲酸苯酯;2-正丁亚胺-间氯苯氧甲酸苯酯;2-正辛亚胺-对甲氧基苯氧甲酸苯酯;2-正丁亚胺-正辛氧甲酸苯酯;2-正丁亚胺-4-甲基-正辛氧甲酸苯酯;2-正丁亚胺-4-叔丁基-正辛氧甲酸苯酯;2-正丁亚胺-4-氯-正辛氧甲酸苯酯;2-正丁亚胺-4-甲基-6-甲基-正辛氧甲酸苯酯;2-正丁亚胺-正丁氧甲酸苯酯;2-正己亚胺-异戊氧甲酸苯酯;2-正丁亚胺-乙氧甲酸苯酯;2-正丁亚胺-4-甲基-乙氧甲酸苯酯;2-正丁亚胺-4-叔丁基-乙氧甲酸苯酯;2-正丁亚胺-4-氯-乙氧甲酸苯酯;2-正丁亚胺-4-甲基-6-甲基-乙氧甲酸苯酯;2-正丁亚胺-乙氧甲酸苯酯;2-正己亚胺-乙氧甲酸苯酯;2-异丙亚胺-乙氧甲酸苯酯。
本发明的2-取代氨基-苯酯可以通过各种反应合成,为了说明但并不限制合成方法,比如将取代的或未取代的邻氨基苯酚与酰氯或氯甲酸酯反应,可得到当RII为H时的通式(II)的化合物:
当RII不为H时的通式(II)的化合物可通过下式所示方法得到,即先将取代的或未取代的邻氨基苯酚的酚羟基用硅烷保护,后与RII的溴代物或碘代物反应,之后再羟基去保护反应,最后与酰氯或氯甲酸酯反应得到。该方法尤其适合制备当RII为芳基、取代芳基、杂环、叔丁基等基团的通式(II)的化合物:
当通式(II)的化合物的R5和R5’为不同时,也可采用下列方法制备:
通式(III)化合物作为通式(II)化合物的一个优选,可通过将取代的或未取代的邻氨基苯酚先与醛或酮反应,经过还原反应后再与酰氯或氯甲酸酯反应得到:
再或者将取代的或未取代的邻氨基苯酚与先与醛或酮反应,再与酰氯或氯甲酸酯等反应,可得到通式(IV)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包含钛化合物、镁化合物、选自上述中的至少一种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所述镁化合物的前体选自至少一种:XnMg(OR)2-n,MgCl2·mROH,R2-nMgXn,MgCl2/SiO2,MgCl2/Al2O3,或卤化镁和醇钛的混合物,式中m为0.1-6的数,0≦n≦2,X为卤素,R是C1-C20的烃基;所述钛化合物的通式为TiXN(OR)4-N,式中R为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X为卤素,N=1-4。
本发明的镁化合物优选采用烃氧基镁化合物。
本发明的镁化合物另一优选采用二卤化镁的醇合物。
本发明的钛化合物包括四氯化钛、四溴化钛、四碘化钛或烷基卤化钛,烷基卤化钛如甲氧基三氯化钛、乙氧基三氯化钛、丙氧基三氯化钛、正丁氧基三氯化钛、二甲氧基二氯化钛、二乙氧基二氯化钛、二丙氧基二氯化钛、二正丁氧基二氯化钛、三甲氧基氯化钛、三乙氧基氯化钛、三丙氧基氯化钛或三正丁氧基氯化钛。这些卤化钛中可以应用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其中优选采用四氯化钛。
本发明的固体催化剂组分的制备可以按照几种方法来进行。
按照其中一种方法,用TiCl4或烃氧基钛的芳烃(例如甲苯、二甲苯等)溶液可以在-25-0℃与诸如二烷氧基镁或二芳氧基镁之类的二烃氧基镁化合物反应,并在80-130℃进行卤化。用TiCl4的芳烃溶液进行的处理可以重复一次或多次,且在多次这样的处理中一次或分批加入上述的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或上述的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例如可参照US5077357中所公开的含钛固体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依次加入乙氧基镁、四乙氧基钛、邻甲酚、乙醇和氯苯,搅拌;将TiCl4/氯苯溶液快速加入上述液体中,升温待完全溶解后,继续升温至特定温度;利用N2鼓泡带走乙醇反应物后继续搅拌一定时间,再采用热氯苯洗涤一次,异辛烷洗涤两次,然后N2吹干可得载体。或者按照另一例子:依次将TiCl4、四乙氧基钛、乙氧基镁和邻甲酚加入氯苯中,搅拌;加入乙醇,高温下待乙氧基镁溶解后继续搅拌3h;趁热过滤然后采用温氯苯洗涤一次,异辛烷洗涤一次,最后N2干燥。
按照另一种方法,镁的醇化物或氯代醇化物和在溶液中含有上述的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的过量的TiCl4在80-135℃的温度下反应。按照优选的方法,可将通式为TiXn(OR)4-n的钛化合物,式中R为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X为卤素,n=1-4;优选TiCl4,与从通式为MgCl2·mROH的加合物反应而制备固体催化剂组分,式中m为0.1-6的数,优选2-3.5,且R是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加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适宜地制成球状:在不与加合物混溶的惰性烃存在下,将醇和氯化镁混合,使该乳液迅速急冷,从而使加合物以球形颗粒的形式固化。按照该过程制备的球形MgCl2·mROH加合物的例子描述可见于US4399054和US4469648中。如此得到的加合物可以直接与钛化合物反应,或者其可以预先经过热控制的脱醇作用(80-130℃)以得到一种加合物,其中醇的摩尔数一般低于3,优选在0.1-2.5之间。可以通过将加合物(脱醇的或其本身)悬浮在冷的TiCl4(一般-25-0℃)中来进行与钛化合物的反应;将混合物加热至80-13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0.5-2小时。用TiCl4进行的处理可以进行一次或者多次。在用TiCl4处理期间可以加入通式(Ⅰ)的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进行处理,这种处理可以重复一次或者多次。
制备本发明固体催化剂组分的另一种方法包括,将无水氯化镁和上述的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在二氯化镁发生活化的条件下一起研磨。如此得到的产物可以在80-130℃的温度下用过量的TiCl4处理一次或多次。处理后用烃类溶剂洗涤直至不含氯离子。按照进一步的方法,将通过对无水状态的二氯化镁、钛化合物和上述的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进行共研磨而得到的产物,采用诸如1,2-二氯乙烷、氯苯、二氯甲烷之类的卤代烃进行处理。该处理在40℃至卤代烃沸点之间的温度下进行1-4个小时。然后通常用己烷之类的惰性烃类溶剂来洗涤得到产物。
按照另一种方法,将二氯化镁按照熟知的方法进行预活化,然后在约80-135℃的温度下用过量的TiCl4处理,其中在溶液中含有上述的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用TiCl4处理多次并用己烷对固体进行清洗以除去任何为反应的TiCl4
进一步的方法包括,还可参照CN1208045中所公开的含钛固体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先在低温下在一种选自醇、酚、酮、醛、醚、胺、吡啶和酯的化合物存在下使液体镁化合物和液体钛化合物接触,沉淀出固体,接触时的温度一般为-70-200℃,优选为-30-130℃,接触过程中用通式(Ⅰ)的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处理。
本发明的固体催化剂组分的另一种方法包括:将镁化合物溶解于由有机环氧化合物、有机膦化合物和惰性稀释剂(所述惰性稀释剂为戊烷、己烷、庚烷、辛烷、癸烷、苯、甲苯、二甲苯及其衍生物或以上任意种化合物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优选甲苯、庚烷或己烷)组成的溶剂体系中,形成均匀溶液后与钛化合物混合,在助析出剂的存在下,析出固体物;此固体物用上述的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处理,使其负载于固体物上,必要时,再用四卤化钛和惰性稀释剂处理而得到,其中助析出剂为有机酸酐、有机酸、醚、酮中的一种。所述各组分以每摩尔卤化镁计,有机环氧化合物为0.2-10摩尔,有机膦化合物为0.1-3摩尔,助析出剂为0-1.0摩尔,Ti化合物为0.5-150摩尔。
本发明的固体催化剂组分,还可以采用在SiO2、氧化铝等无机氧化物或多孔树脂上负载的镁化合物作为载体制备,再通过熟知的方法进行活化,然后在约80-135℃的温度下用过量的TiCl4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加入有上述的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
上述的反应导致形成呈活性形态的卤化镁(一般的晶体卤化镁结构规整,能负载的Ti很少,因而催化活性低,要制备高活性的负载催化剂,卤化镁必须经过活化处理。活化处理方法包括用物理和/或化学的方法将其制成微晶,以便活性中心负载于卤化镁表面、边缘和缺陷处,该处理过的适宜于负载Ti的卤化镁微晶即为“活性卤化镁”)。除这些反应外,文献中也公知有其他的方法使由不同于卤化镁的化合物起始物质形成呈活性形态的卤化镁。
在任何的制备方法中,上述给电子体化合物可以以其本身直接加入或通过可选的方式进行,例如通过采用适当前体来原位制得,该适当前体能在理想的给电子体化合物中例如依靠诸如酯化、酯交换等等已知的化学反应来完成转换。通常,相对于MgCl2而言,以0.01-5,优选0.05-2.0的摩尔比来使用上述给电子体化合物。
在任何的制备方法中,上述的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可以一批或分批地、以任意顺序任意组合在制备过程中同时或分别添加。
本发明的固体催化剂组分通过按已知方法与有机铝化合物的反应来转化成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特别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烯烃CH2=CHR聚合的催化剂,其中R为氢或含1-12个碳原子的烃基基团,该催化剂包括以下物质反应的产物:
(a)本发明所述固体催化剂组分:含有Mg、Ti和卤素、选自上述中的至少一种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
(b)至少一种通式为AlRnX(3-n)的有机铝化合物,式中R为氢、碳原子数1-20的烃基;X为卤素,n为0≤n≤3的整数;和,任选地,
(c)至少一种外给电子体化合物。
优选地,烷基铝化合物(b)选自诸如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丁基铝、三正己基铝、三辛基铝之类的三烷基化合物。还有可能使用三烷基铝与烷基铝卤化物、烷基铝氢化物或诸如AlEt2Cl和Al2Et3Cl3之类的烷基铝倍半氯化物的混合物,还可以使用烷基铝氧烷。
对于需要很好的等规度的应用,可使用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外给电子体化合物选自通式为RnSi(OR1)4-n的硅氧烷化合物,式中R和R1为C1-C18的烃基,任选还有杂原子;n为0≤n≤3的整数。
所述硅氧烷化合物具体可为:三甲基甲氧基硅烷、三甲基乙氧基硅烷、三正丙基甲氧基硅烷、三正丙基乙氧基硅烷、三正丁基甲氧基硅烷、三异丁基乙氧基硅烷、三环己基甲基硅烷、三环己基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正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正丙基二乙氧基硅烷、二异丙基二乙氧基硅烷、二正丁基二乙氧基硅烷、二异丁基二乙氧基硅烷、二叔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叔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正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叔丁基二乙氧基硅烷、二正丁基二乙氧基硅烷、正丁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2-乙基己基)二甲氧基硅烷、二(2-乙基己基)二乙氧基硅烷、二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环己基二乙氧基硅烷、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环戊基二乙氧基硅烷、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环己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环戊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环戊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环戊基异丙基二乙氧基硅烷、环戊基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正丙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正丙基二乙氧基硅烷、环己基正丁基二乙氧基硅烷、戊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戊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戊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戊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环己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环己基二乙基甲氧基硅烷、环己基二乙基甲氧基硅烷、环己基二乙基乙氧基硅烷、2-乙基己基三甲氧基硅烷、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二乙氧基硅烷、2-乙基己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正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正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异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正丁基三甲氧基硅烷、异丁基三甲氧基硅烷、叔丁基三甲氧基硅烷、正丁基三乙氧基硅烷、环己基三甲氧基硅烷、环己基三乙氧基硅烷、环戊基三甲氧基硅烷、环戊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2-乙基己基三甲氧基硅烷、2-乙基己基三乙氧基硅烷、戊基三甲氧基硅烷、戊基三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环己基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环戊基二乙氧基硅烷、环己基环戊基二丙氧基硅烷、3-甲基环己基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4-甲基环己基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3,5-二甲基环己基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3-甲基环己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二(3-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4-甲基环己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二(4-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3,5-二甲基环己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二(3,5-二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四丙氧基硅烷、四丁氧基硅烷。在这些有机硅化合物中首选:二正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正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叔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正丁基二乙氧基硅烷、叔丁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环己基二乙氧基硅烷、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环己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环戊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环戊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环戊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环戊基二乙氧基硅烷、3-甲基环己基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4-甲基环己基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和3,5-二甲基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等。这些化合物C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
优选的硅化合物的例子有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正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叔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2-乙基哌啶基-2-叔丁基二甲氧基硅烷和(1,1,1-三氟-2-丙基)-2-乙基哌啶基二甲氧基硅烷和(1,1,1-三氟-2-丙基)-甲基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三甲氧基硅烷;叔丁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叔己基三甲氧基硅烷。
本发明的催化剂可用于烯烃CH2=CHR(共)聚合中,所述的烯烃是乙烯、丙烯、1-丁烯、4-甲基-1-戊烯、1-己烯和1-辛烯。
为了应用本发明中的催化剂进行烯烃聚合,均聚和共聚都可以应用上述通过组分a、b、c所制备的催化剂。通常组分b与组分a的摩尔比为1-1000mol每mol含在组分a中的钛原子,优选为50-800mol每mol含在组分a中的钛原子;组分c与组分a的摩尔比为0.002-10,优选为0.01-2,最好为0.01-0.5。
各组分的加料顺序是任意的,以组分b最先加入到聚合系统中,然后加入组分c,最后加入组分a为佳。
本发明中的聚合工艺可以在有溶剂或没有溶剂的情况下进行。烯烃单体可以是气相或液相。进一步加入氢气可作为分子量调节剂。当然聚合也可以在没有分子量调节剂的情况下进行。聚合温度不要高于200℃,优选20-100℃,更优选40-80℃的温度。聚合压力不要超过10MPa,优选1-5MPa。连续聚合或分批聚合工艺都可以应用。而且聚合反应可以分一步、两步或多步进行。
应用本发明所述催化剂进行均聚或共聚的烯烃包括,直链烯烃: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壬烯、1-癸烯;支链烯烃如:3-甲基-1-丁烯和4-甲基-1-戊烯;二烯烃如:丁二烯、乙烯基环戊烯和乙烯基环己烯。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最好应用于聚乙烯和聚丙烯中。这些烯烃可以单独或多种混合使用。
应用本发明催化剂组分a、b、c所进行的烯烃的聚合(这里指主体聚合),推荐进行预聚合来增加催化剂的活性聚合物的等规度、粒子性能等。该预聚合工艺同样可以用于苯乙烯均聚。
在预聚合工艺中各组分和单体的加料顺序是任意的。优选是先将组分b加入到含有惰性或将要进行聚合的烯烃气中,然后在加入组分a后加入要聚合的一种或多种烯烃。在应用有机硅烷的烯烃预聚合的过程中,建议将组分b加入到惰性气体或要进行聚合的烯烃气体的预聚合系统中,然后加入组分c,然后加入组分a,最后再加入烯烃。
本发明采用所述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分别应用到乙氧基镁体系、氯化镁醇合物体系和氯化镁溶解析出体系等催化剂制备体系中,所得的催化剂的活性高,所得聚丙烯具有高全同立构规整度和可调的分子量分布,可得到宽分子量分布的聚丙烯。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系列结构多变,可以通过分别或同时调整骨架苯环上的R1-R4、氨基上的取代基和酯基上的取代基来调节以此为内给电子体制备的催化剂的综合性能。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可通过选用不同取代基的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或者改变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在催化剂组分中的含量来进行调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有利于对本发明及其优点、效果更好的了解,但所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中列举的化合物仅作为示例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其他属于本发明范畴但未在实施例中提及的化合物。
聚合物等规度的测定
采用庚烷抽提法测定(庚烷沸腾抽提6小时)。两克干燥的聚合物样品,放在抽提器中用沸腾庚烷抽提6小时后,将剩余物干燥至恒重所得的聚合物重量(g)与2的比值即为等规度。
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采用PL-220型凝胶渗透色谱,以三氯苯为溶剂在150℃下测定(标样:聚苯乙烯,流速1.0mL/min,柱子:3xPlgel 10um M1Xed-B 300x7.5nm)。
表1
表2
表3
聚合
以固体催化剂作为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组分来进行聚合评价:
在5L不锈钢反应釜经氮气充分置换后,加入5mL浓度为0.5mol/L的三乙基铝己烷溶液和1mL浓度为0.1mol/L的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CMMS)己烷溶液及制备的催化剂10mg,然后加入10mL己烷冲洗加料管线,再加入2L(标准状态下)氢气,和2.5L精制丙烯,控制反应在20℃预聚5分钟,升温至70℃,在此温度下聚合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釜降温并停搅拌排出反应产物,经干燥得到聚合物。
固体催化剂组分的制备
实施例中制备催化剂的操作均在高纯氮气保护下进行。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在500ml经氮气充分置换的带有搅拌的5口烧瓶中,加入10g二乙氧基镁和80mL甲苯制备悬浮液,然后维持在-10℃滴加四氯化钛20mL,滴加完毕后将系统缓慢升温至10℃后滴加四氯化钛60mL,之后再缓慢升温至90℃,加入3.5g 2-苯甲酰胺-苯甲酸苯酯,然后继续升温至120℃恒温2小时,然后将液体压滤干净,滤去液体,所得的固体用120mL四氯化钛在125℃洗涤3次。所得的固体用150mL己烷在60℃洗涤2次,室温洗涤2次,滤去液体并干燥,得到固体粉末即为固体催化剂组分。固体催化剂组分的钛含量、内给电子体含量和聚合数据见表4。
实施例2-49
固体催化剂组分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不同之处为将2-苯甲酰胺-苯甲酸苯酯分别按顺序替换为表1-表3中的化合物。
实施例50
在500ml经氮气充分置换的带有搅拌的5口烧瓶中,在-15℃加入10gMgCl2·3C2H5OH微球和150mL四氯化钛制备悬浮液,然后维持在-15℃1小时,缓慢升温到80℃,加入3g 2-[N-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然后继续升温至110℃恒温1小时,然后将液体压滤干净,滤去液体,所得的固体用120mL四氯化钛在125℃洗涤3次。所得的固体用150mL己烷在60℃洗涤4次,滤去液体并干燥,即得到固体催化剂组分。
实施例51
无水氯化镁8g、38mL癸烷和35mL的2-乙基己醇在130℃下反应2小时以形成均匀溶液。溶液中加入1.7g邻苯二甲酸酐,混合物在130℃下搅拌1小时,以使邻苯二甲酸酐完全溶解在均匀溶液中。得到的均匀溶液冷却到室温,并在1小时内滴加到保持在-20℃的200mL四氯化钛中;滴加完后混合溶液在4小时内加热到110℃,当温度达到110℃时加入3g 2-[N-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混合物在上述温度下搅拌2小时。反应2小时后,通过热过滤收集固体部分。固体部分悬浮在275mL四氯化钛中,在110℃条件下反应2小时。反应后,通过热过滤收集固体物部分,在110℃下用癸烷和己烷进行充分洗涤,抽干后得固体催化剂组分。
实施例52
在500ml经氮气充分置换的带有搅拌的5口烧瓶中,室温加入10g无水氯化镁、150mL甲苯、17mL环氧氯丙烷和16mL磷酸三丁酯,搅拌下升温至50℃,并维持2小时,固体完全溶解,然后加入2.40g邻苯二甲酸酐,再维持1小时。将溶液冷却至-25℃,在1小时内滴加四氯化钛110mL,缓慢升温至80℃,在升温过程中,逐步洗出固体物。加入3g 2-[N-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在80℃下维持1小时。过滤后200mL甲苯洗涤两次,然后加入120mL甲苯和80mL四氯化钛,继续升温到110℃,恒温2小时,然后将液体压滤干净,再重复处理一次。滤去液体,所得的固体用100mL二氯乙烷洗涤1次,己烷洗涤4次,干燥后得到固体催化剂组分。
比较例1
固体催化剂组分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不同之处为将2-苯甲酰胺-苯甲酸苯酯替换为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比较例2
固体催化剂组分制备方法如实施例47,不同之处为将2-[N-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替换为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比较例3
固体催化剂组分制备方法如实施例48,不同之处为将2-[N-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替换为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比较例4
固体催化剂组分制备方法如实施例49,不同之处为将2-[N-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替换为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表4
DNBP为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表4聚合结果显示,采用选自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采用四种不同的催化剂制备工艺所制得的催化剂,用于丙烯聚合时,具有优良的活性。相同的制备工艺下,大部分采用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为内给电子体的催化剂比采用邻苯二甲酸酯的活性高,所得聚丙烯的分子量分布整体比邻苯二甲酸酯催化剂所得的聚丙烯显著更宽,且由于化合物中取代基和官能团的不同聚合物分子量分布有所差异,可以根据需要选取符合特定分子量分布指标的某个或某些化合物来调节聚合物产品的分子量分布。
比较例5
固体催化剂组分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不同之处为将3.5g 2-苯甲酰胺-苯甲酸苯酯替换为4g 9,9-双甲氧甲基芴。
比较例6
固体催化剂组分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不同之处为将3.5g 2-苯甲酰胺-苯甲酸苯酯替换为4g 2,3-二异丙基琥珀酸二乙酯。
实施例53
固体催化剂组分制备方法如实施例36,不同之处为将3.5g 2-[N-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换为2.5g 2-[N-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
实施例54
固体催化剂组分制备方法如实施例36,不同之处为将3.5g 2-[N-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换为4g 2-[N-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
实施例55
固体催化剂组分制备方法如实施例36,不同之处为将3.5g 2-[N-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换为5g 2-[N-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
表5
表5聚合结果显示,采用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制备的催化剂活性高,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显著比9,9-双甲氧甲基芴(1,3-二醚类给电子体中的代表性化合物)更宽,最高可约达其3倍。当2-[N-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在催化剂组分中的含量增加时,所得聚丙烯的分子量分布呈逐渐变宽的趋势,说明可通过调节催化剂组分中的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含量来调节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当2-[N-苯甲酰-N-苄基]-4-叔丁基-苯甲酸苯酯含量较高时,所得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可比以2,3-二异丙基琥珀酸二乙酯(琥珀酸质类给电子体中的代表性化合物,以可生产宽分子量分布聚合物为特点)为内给电子体的催化剂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更宽,且活性高于后者。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为对具体的实施例加以说明,并非意在对本发明进行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均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理解相同。还须明确的是,除在本文中有明确的定义外,诸如字典中通常定义的术语应该解释为在本说明书以及相关技术的语境中可具有一致的意思,而不应解释的理想化或过分形式化。

Claims (10)

1.适用于生产宽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包含Mg、Ti、卤素和至少一种给电子体,该给电子体为选自通式(Ⅰ)中的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
其中,R1、R2、R3和R4相同或不同,为H;卤素;C1-C20的烃基,可含有选自N、O、S、P、Si和卤素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R1、R2、R3和R4其中的两个或多个可相互键合成环;R5为C1-C20的烃基,可含有选自N、O、S、P、Si和卤素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作为碳原子或者氢原子或者二者的取代基;RI和RII相同或不同,为H;C1-C20的烃基,可含有选自N、O、S、P、Si和卤素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可含有不饱和键;RI和RII可键合成环或不饱和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通式(Ⅰ)中,R1、R2、R3和R4相同或不同,为H;卤素;C1-C2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环烷基、烯基、酯基、苯基、烷基苯基、苯基烷基、茚基、苄基、卤代或被N、O、S、P、Si杂原子取代的烷基、环烷基、苯基、烷基苯基、苯基烷基、茚基、苄基;或是选自杂环芳基取代基;R1、R2、R3和R4其中的两个或多个可相互键合成环状结构,其是饱和的或者不饱和的;R5为C1-C2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环烷基、烯基、酯基、苯基、烷基苯基、苯基烷基、茚基、苄基、卤代或被N、O、S、P、Si杂原子取代的烷基、环烷基、苯基、烷基苯基、苯基烷基、茚基、苄基;或是选自杂环芳基取代基;RI和RII相同或不同,为H;C1-C2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环烷基、烯基、酯基、苯基、烷基苯基、苯基烷基、茚基、苄基、卤代或被N、O、S、P、Si杂原子取代的烷基、环烷基、苯基、烷基苯基、苯基烷基、茚基、苄基;或是选自杂环芳基取代基;RI和RII可键合成环或不饱和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给电子体选自通式(II)的化合物:
其中,基团R1-R4和RII具有和通式(I)相同的含义;R5’和R5相同或不同,为C1-C20的烃基,可含有选自N、O、S、P、Si和卤素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作为碳原子或者氢原子或者二者的取代基,优选为C1-C2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环烷基、烯基、酯基、苯基、烷基苯基、苯基烷基、茚基、苄基、卤代或被N、O、S、P、Si杂原子取代的烷基、环烷基、苯基、烷基苯基、苯基烷基、茚基、苄基;或是选自杂环芳基取代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给电子体选自通式(III)的化合物:
其中,基团R1-R5具有和通式(I)相同的含义,R5’具有和通式(II)相同的含义,R6和R6’相同或不同,选自H;C1-C20的烃基,可含有选自N、O、S、P、Si和卤素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作为碳原子或者氢原子或者二者的取代基,优选为C1-C2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环烷基、烯基、酯基、苯基、烷基苯基、苯基烷基、茚基、苄基、卤代或被N、O、S、P、Si杂原子取代的烷基、环烷基、苯基、烷基苯基、苯基烷基、茚基、苄基;或是选自杂环芳基取代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给电子体选自通式(IV)的化合物:
其中,基团R1-R5具有和通式(I)相同的含义;R6和R6’和通式(III)相同的含义。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包含钛化合物、镁化合物和选自所述2-取代氨基-苯酯化合物的反应产物,所述镁化合物的前体选自至少一种:XnMg(OR)2-n,MgCl2·mROH,R2-nMgXn,MgCl2/SiO2,MgCl2/Al2O3,或卤化镁和醇钛的混合物,式中m为0.1-6的数,0≦n≦2,X为卤素,R是氢或C1-C20的烃基;所述钛化合物的通式为TiXN(OR)4-N,式中R为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X为卤素,N=1-4。
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镁化合物和钛化合物与选自所述的2-取代氨基-苯酯内给电子体化合物接触,从而得到固体催化剂组分。
8.一种用于烯烃CH2=CHR聚合的催化剂,其中R为氢或含1-12个碳原子的烃基基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物质反应的产物:
(a)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
(b)至少一种通式为AlRnX(3-n)的有机铝化合物,式中R为氢、碳原子数1-20的烃基;X为卤素,n为0≤n≤3的整数;和,任选地,
(c)至少一种选自通式为RnSi(OR1)4-n的硅氧烷化合物作为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式中R和R1为C1-C18的烃基,任选还有杂原子;n为0≤n≤3的整数。
9.用于烯烃CH2=CHR聚合的方法,包括均聚、预聚和共聚,其中R为氢或含1-12个碳原子的烃基基团,在权利要求8所述的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烯烃为直链烯烃、支链烯烃或二烯烃;所述直链烯烃选自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壬烯、1-癸烯;支链烯烃如:3-甲基-1-丁烯和4-甲基-1-戊烯;二烯烃如:丁二烯、乙烯基环戊烯和乙烯基环己烯。
CN201710140601.6A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适用于生产宽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及其应用 Active CN1085170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0601.6A CN108517021B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适用于生产宽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及其应用
PCT/CN2018/077870 WO2018161854A1 (zh) 2017-03-10 2018-03-02 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及其应用
US16/566,719 US11136421B2 (en) 2017-03-10 2019-09-10 Solid catalyst component for use in olefin polymerisation, catalyst,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0601.6A CN108517021B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适用于生产宽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7021A true CN108517021A (zh) 2018-09-11
CN108517021B CN108517021B (zh) 2020-10-27

Family

ID=63432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40601.6A Active CN108517021B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适用于生产宽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1702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13401A1 (en) * 2012-07-14 2014-01-23 Indian Oil Corporation Limited Ziegler-natta catalyst systems comprising a 1,2-phenylenedioate as internal donor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CN105566532A (zh) * 2014-10-17 2016-05-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组分、制备方法及其催化剂
WO2016184884A1 (en) * 2015-05-19 2016-11-24 Basell Poliolefine Italia S.R.L. Catalyst components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CN108349873A (zh) * 2015-09-22 2018-07-31 Sabic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取代的酰胺基苯甲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所获得的化合物以及所述化合物作为用于聚合烯烃的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内给电子体的用途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13401A1 (en) * 2012-07-14 2014-01-23 Indian Oil Corporation Limited Ziegler-natta catalyst systems comprising a 1,2-phenylenedioate as internal donor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CN105566532A (zh) * 2014-10-17 2016-05-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组分、制备方法及其催化剂
WO2016184884A1 (en) * 2015-05-19 2016-11-24 Basell Poliolefine Italia S.R.L. Catalyst components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CN108349873A (zh) * 2015-09-22 2018-07-31 Sabic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取代的酰胺基苯甲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所获得的化合物以及所述化合物作为用于聚合烯烃的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内给电子体的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7021B (zh) 202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96345B2 (ja) α-オレフィン重合用固体触媒成分、α-オレフィン重合用固体触媒成分の製造方法、α-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及びそれを用いたα-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7629153B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6164111B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体系
CN104558282B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与应用
CN104045748B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
CN105940019B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体系
CN106471018A (zh) 用于烯烃的聚合的原催化剂
WO2007036135A1 (fr) Composant actif d’un catalyseur, son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et catalyseur comprenant ledit composant actif
CN104109212B (zh) 烯烃聚合用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
CN107629156A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6317275B (zh) 制备纤维用聚烯烃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催化剂体系和应用及烯烃聚合方法
CN109111539A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
RU2757372C2 (ru) Компонент катализатора для полимеризации олефина, катализатор и их применение
CN107868152A (zh)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及其应用
JP2007532717A (ja) オレフィン重合プロ触媒(procatalyst)組成物及び調製方法
CN108517022A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和应用
CN105218721B (zh) 一种抗冲聚丙烯的制备方法
JP2003503589A (ja) マグネシウム−ジルコニウムアルコキシド錯体およびそれらから製造される重合触媒
CN104017113B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和含该催化剂组分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8570120A (zh) 含有邻苯二胺类化合物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和催化剂及其应用
KR20210013113A (ko) 올레핀 중합용 촉매 성분,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촉매
CN108517021A (zh) 一种适用于生产宽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5085727B (zh)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
CN104177520B (zh) 用于制备烯烃聚合物的固体催化剂组分
CN107868150B (zh)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