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06102A -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506102A CN108506102A CN201810160158.3A CN201810160158A CN108506102A CN 108506102 A CN108506102 A CN 108506102A CN 201810160158 A CN201810160158 A CN 201810160158A CN 108506102 A CN108506102 A CN 1085061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ression ratio
- target
- egr
- engine
- internal combus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0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562 laser obscuration tim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134 recircul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828 fuel ta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15/00—Varying compression ratio
- F02D15/04—Varying compression ratio by alteration of volume of compression space without changing piston strok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4—Engines with variable distances between pistons at top dead-centre positions and cylinder heads
- F02B75/041—Engines with variable distances between pistons at top dead-centre positions and cylinder heads by means of cylinder or cylinderhead position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025—Controlling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non-liquid fuels, pluralities of fuels, or non-fuel substances added to the combustible mixtures
- F02D41/0047—Controlling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 F02D41/005—Controlling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according to engine operating condi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025—Controlling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non-liquid fuels, pluralities of fuels, or non-fuel substances added to the combustible mixtures
- F02D41/0047—Controlling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 F02D41/0065—Specific aspects of external EGR control
- F02D41/0072—Estimating, calculating or determining the EGR rate, amount or flow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025—Controlling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non-liquid fuels, pluralities of fuels, or non-fuel substances added to the combustible mixtures
- F02D41/0047—Controlling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 F02D41/0077—Control of the EGR valve or actuator, e.g. duty cycle, closed loop control of posi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1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 F02D41/1401—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or regulation method
- F02D41/1402—Adaptive contro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15/00—Varying compression ratio
- F02D15/02—Varying compression ratio by alteration or displacement of piston strok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00/00—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 F02D2200/02—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the parameters being related to the engine
- F02D2200/10—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engine output, e.g. engine torque or engine speed
- F02D2200/1002—Output torqu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700/00—Mechanical control of speed or power of a single cylinder piston engine
- F02D2700/03—Controlling by changing the compression ratio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200)控制的内燃机(100)具备:内燃机本体(1);可变压缩比机构(A),构成为能够变更内燃机本体(1)的机械压缩比;及进气装置(3),构成为使从内燃机本体(1)的燃烧室(11)排出的排气向内燃机本体(1)的进气通路(30)回流,控制装置(200)具备以使机械压缩比成为目标压缩比的方式控制可变压缩比机构(A)的压缩比控制部。在内燃机低负荷侧的预定的运转区域中进行排气的回流时,压缩比控制部将目标压缩比设定为比未进行排气的回流时低的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JP2003-314318A中,作为以往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公开了一种 构成为在内燃机高负荷侧降低压缩比而使排气回流,在内燃机低负荷侧升 高压缩比而使排气回流的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在内燃机负荷从在内燃机低负荷侧使排气回流的状态起进一步下降 时,为了确保燃烧的稳定性,需要使EGR阀全闭来停止排气的回流。然 而,即使在使EGR阀全闭之后,在一段时间内,残留于比EGR阀靠下游 侧的EGR通路的排气也会向各气缸导入。因而,在前述的以往的内燃机 的控制装置中,在从使排气回流的状态起停止了排气的回流时,燃烧可能会过渡性地变得不稳定。
本发明着眼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抑制在使排气的回流 停止时燃烧变得不稳定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某方案,用于对如下内燃机进行控 制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具备构成为以使机械压缩比成为目标压缩比的方式 控制可变压缩比机构的压缩比控制部,该内燃机具备:内燃机本体;可变 压缩比机构,构成为能够变更内燃机本体的机械压缩比;及进气装置,构 成为能够使从内燃机本体的燃烧室排出的排气向内燃机本体的进气通路回 流。并且压缩比控制部构成为,在内燃机低负荷侧的预定的运转区域中进行排气的回流时,将所述目标压缩比设定为比未进行排气的回流时低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案,能够抑制在停止了排气的回流时燃烧变得不稳 定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内燃机及控制内燃机的电子控制单元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内燃机的内燃机本体的剖视图。
图3是可变压缩比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A是对可变压缩比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4B是对可变压缩比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4C是对可变压缩比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根据内燃机负荷而示出某内燃机转速下的本实施方式中的 EGR气体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n和EGR非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ff的图。
图6是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比控制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基于内燃机运转状态来算出目标EGR率tRe的目标EGR 率算出映射。
图8是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比控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时 间图。
图9是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比控制的内容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比控制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1是对EGR气体非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ff的修正方法进行说 明的图。
图12是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比控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时 间图。
图13是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比控制进行说明的图。
图14是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进气门关闭正时控制的 动作进行说明的时间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以下的 说明中,对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内燃机100及控制内燃机100的电 子控制单元200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内燃机100的内燃机本体1的剖视 图。
内燃机100具备具有多个气缸10的内燃机本体1、燃料供给装置2、 进气装置3及排气装置4。
内燃机本体1在形成于各气缸10的燃烧室11内(参照图2)使燃料 燃烧而产生用于驱动例如车辆等的动力。在内燃机本体1以面对各气缸10 的燃烧室11的方式针对每个气缸设置1个火花塞15。
另外,如图2所示,在内燃机本体1针对每个气缸设置一对进气门81 和一对排气门91,并且设置用于对进气门81进行开闭驱动的进气门传动 装置8和用于对排气门91进行开闭驱动的排气门传动装置9。本实施方式 中的进气门传动装置8构成为,利用进气凸轮轴82驱动进气门81开闭, 通过在进气凸轮轴82的一端部设置通过油压控制来变更进气凸轮轴82相 对于曲轴14的相对相位角的可变气门机构B,能够将进气门81的开闭正 时控制成任意的正时。
在各气缸10的内部收纳接受燃烧压力而在各气缸10的内部往复运动 的活塞12。活塞12经由连杆13而与曲轴14连结,由曲轴将活塞12的往 复运动变换为旋转运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内燃机本体1在气缸体2与曲轴箱4的连结部 具备可变压缩比机构A。本实施方式中的可变压缩比机构A通过使气缸体 2与曲轴箱4的气缸轴线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来变更活塞12位于压缩上 止点时的燃烧室11的容积。在气缸体2与曲轴箱4的连结部安装有用于检 测气缸体2与曲轴箱4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相对位置传感器211,从该相对 位置传感器211输出表示气缸体2与曲轴箱4的间隔的变化的输出信号。 相对位置传感器211的输出信号经由对应的AD变换器207向电子控制单 元200输入。电子控制单元200基于相对位置传感器211的输出信号来检 测内燃机本体1的机械压缩比。关于可变压缩比机构A的详情,将参照图 3至图4C在后面进行描述。
返回图1,燃料供给装置2具备电子控制式的燃料喷射阀20、输送管 21、供给泵22、燃料箱23及压送管24。
燃料喷射阀20以与火花塞15相邻的方式配置于燃烧室11的中央顶 部,且以面对各气缸10的燃烧室11的方式在各气缸10设置1个。燃料喷 射阀20的开阀时间(喷射量)及开阀正时(喷射正时)通过来自电子控制 单元200的控制信号来变更,当燃料喷射阀20开阀时,从燃料喷射阀20 向燃烧室11内直接喷射燃料。
输送管21经由压送管24而与燃料箱23连接。在压送管24的中途设 置用于将贮藏于燃料箱23的燃料加压并向输送管21供给的供给泵22。输 送管21暂时贮藏从供给泵22压送来的高压燃料。当燃料喷射阀20开阀时, 贮藏于输送管21的高压燃料从燃料喷射阀20向燃烧室11内直接喷射。
供给泵22构成为能够变更排出量,供给泵22的排出量通过来自电子 控制单元200的控制信号来变更。通过控制供给泵22的排出量来控制输送 管21内的燃料压力、即燃料喷射阀20的喷射压。
进气装置3是用于向燃烧室11内引导进气的装置,构成为能够变更向 燃烧室11内吸入的进气的状态(进气压、进气温、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废气再循环)气体量)。进气装置3具备进气通路30、进气 歧管31及EGR通路32。
进气通路30的一端连接于空气滤清器34,另一端连接于进气歧管31 的进气收集器31a。在进气通路30上,从上游起依次设置空气流量计212、 排气涡轮增压器7的压缩机71、中冷器35及节气门36。
空气流量计212检测在进气通路30内流动并最终向各气缸10内吸入 的空气的流量(以下称作“进气量”)。
压缩机71具备压缩机壳体71a和配置在压缩机壳体71a内的压缩机叶 轮71b。压缩机叶轮71b由安装在同轴上的排气涡轮增压器7的涡轮72b 进行驱动而旋转,将流入到压缩机壳体71a内的进气压缩并排出。
中冷器35是用于利用例如行驶风、冷却水等来将由压缩机71压缩而 成为了高温的进气冷却的热交换器。
节气门36通过使进气通路30的通路截面积变化来调整向进气收集器 31a导入的进气量。节气门36由节气门致动器36a进行驱动而开闭,由节 气门传感器213检测其开度(节气门开度)。
进气歧管31与形成于内燃机本体1的进气口16(参照图2)连接,将 从进气通路30流入的进气经由进气口16向各气缸10均等地分配。在进气 歧管31的进气收集器31a设置用于检测向缸内吸入的进气的压力(进气压) 的进气压传感器214和用于检测向缸内吸入的进气的温度(进气温)的进 气温传感器215。
EGR通路32是用于将排气通路42与进气通路30连通,使得能够利 用压力差使从各气缸10排出的排气的一部分返回到进气通路30,并使返 回到进气通路30的排气最终向各气缸10回流的通路。以下,将流入到EGR 通路32的排气称作“EGR气体”。在EGR通路32上,从上游起依次设 置EGR冷却器37和EGR阀38。
EGR冷却器37是用于利用例如行驶风、冷却水等来将外部EGR气 体冷却的热交换器。
EGR阀38是能够连续地或阶段地调整开度的电磁阀,其开度根据内 燃机运转状态而由电子控制单元200控制。通过控制EGR阀38的开度来 调节向进气收集器31a回流的外部EGR气体的流量。
排气装置4是用于从缸内排出排气的装置,具备排气歧管41、排气通 路42及排气后处理装置43。
排气歧管41与形成于内燃机本体1的排气口17(参照图2)连接,将 从各气缸10排出的排气汇合而向排气通路42导入。
在排气通路42上,从上游起依次设置排气涡轮增压器7的涡轮机72 和排气后处理装置43。
涡轮机72具备涡轮机壳体72a和配置在涡轮机壳体72a内的涡轮72b。 涡轮72b由流入到涡轮机壳体72a内的排气的能量进行驱动而旋转,驱动 安装在同轴上的压缩机叶轮71b。
排气后处理装置43是用于将排气净化后向外气排出的装置,具备净化 有害物质的各种排气净化催化剂、捕集有害物质的过滤器等。
电子控制单元200由数字计算机构成,具备通过双向性总线201而彼 此连接的ROM(只读存储器)202、RAM(随机存取存储器)203、CPU (微处理器)204、输入端口205及输出端口206。
除了前述的相对位置传感器211、节气门传感器212、空气流量计213、 进气压传感器214、进气温传感器215等的输出信号之外,来自用于检测 对内燃机本体1进行冷却的冷却水的温度(以下称作“冷却水温”)的水温 传感器216等的输出信号也经由对应的各AD变换器207向输入端口205 输入。另外,产生与加速器踏板220的踩踏量(以下称作“加速器踩踏量”) 成比例的输出电压的负荷传感器217的输出电压经由对应的AD变换器 207向输入端口205输入。另外,作为用于算出内燃机转速等的信号,在 内燃机本体1的曲轴14每旋转例如15°时产生输出脉冲的曲轴角传感器 218的输出信号向输入端口205输入。这样,向输入端口205输入控制内 燃机100所需的各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输出端口206经由对应的驱动电路208而与燃料喷射阀20、火花塞15、 可变压缩比机构A、可变气门机构B等各控制部件电连接。
电子控制单元200基于输入到输入端口205的各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将用于控制各控制部件的控制信号从输出端口206输出来控制内燃机100。
图3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可变压缩比机构A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3所示,在气缸体2的两侧壁的下方形成有彼此隔开间隔的多个 突出部50,在各突出部50形成有截面为圆形的凸轮插入孔51。另一方面, 在曲轴箱4的上壁面上形成有彼此隔开间隔而分别向对应的突出部50之间 嵌合的多个突出部52,在该各突出部52也分别形成有截面为圆形的凸轮 插入孔53。
另外,可变压缩比机构A具备一对凸轮轴54、55,在各凸轮轴54、 55上固定有隔开预定的间隔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向各凸轮插入孔53内插 入的圆形凸轮58。这些圆形凸轮58与各凸轮轴54、55的旋转轴线共轴。 另一方面,在各圆形凸轮58的两侧延伸出相对于各凸轮轴54、55的旋转 轴线偏心配置的偏心轴57(参照图4A~图4C),在该偏心轴57上以偏心且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有另外的圆形凸轮56。如图3所示,这些圆形凸轮 56配置于各圆形凸轮58的两侧,这些圆形凸轮5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入 在对应的各凸轮插入孔51内。
在各凸轮轴54、55的一端部安装有与设置于控制轴60的一对蜗杆61、 62分别啮合的蜗轮63、64。一对蜗杆61、62的螺旋方向相反,以使得能 够使各凸轮轴54、55分别向相反方向旋转。控制轴60通过马达65而旋转, 通过使马达65旋转来使各凸轮轴54、55分别向相反方向旋转,而如图4A 至图4C所示那样变更活塞12位于压缩上止点时的燃烧室11的容积。在 凸轮轴55安装有产生表示凸轮轴55的旋转角度的输出信号的凸轮旋转角 度传感器221,凸轮旋转角度传感器221的输出信号经由对应的AD变换 器207向电子控制单元200输入。以下,参照图4A至图4C对可变压缩比 机构A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4A至图4C是对可变压缩比机构A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4A是由可变压缩比机构A使活塞12位于压缩上止点时的燃烧室 11的容积成为最大的状态、即使机械压缩比成为最小的状态的图。图4B 是由可变压缩比机构A使活塞12位于压缩上止点时的燃烧室11的容积处 于最大与最少之间的状态、即使机械压缩比处于最小与最大之间的状态的 图。图4C是由可变压缩比机构A使活塞12位于压缩上止点时的燃烧室 11的容积成为最少的状态、即使机械压缩比成为最大的状态的图。
若从图4A所示的状态起使固定在各凸轮轴54、55上的圆形凸轮58 如图4A中的箭头所示那样彼此向相反方向旋转,则偏心轴57会向彼此分 离的方向移动,因此,圆形凸轮56在凸轮插入孔51内向与圆形凸轮58 相反的方向旋转。由此,如图4B所示,偏心轴57的位置从高的位置成为 中间高度位置。若接着进一步使圆形凸轮58向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则如 图4C所示,偏心轴57成为最低的位置。
此外,在图4A至图4C中示出了各个状态下的圆形凸轮58的中心a、 偏心轴57的中心b及圆形凸轮56的中心c的位置关系。
将图4A至图4C进行比较可知,曲轴箱4与气缸体2的相对位置根据 圆形凸轮58的中心a与圆形凸轮56的中心c的距离而定,圆形凸轮58 的中心a与圆形凸轮56的中心c的距离越大,则气缸体2越从曲轴箱4 向分离侧移动。即,本实施方式中的可变压缩比机构A利用使用了旋转的 凸轮的曲轴机构来使曲轴箱4与气缸体2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当气缸体 2从曲轴箱4离开时,活塞12位于压缩上止点时的燃烧室11的容积增大。 这样,通过使各凸轮轴54、55旋转,能够变更活塞12位于压缩上止点时 的燃烧室11的容积。
此外,图2及图3所示的可变压缩比机构A示出一例,例如也可以构 成为,具备:上连杆,其一端经由活塞销连结于活塞;下连杆,其连结于 上连杆的另一端及曲轴的曲轴销;控制轴,其与曲轴大致平行地配置;及 控制连杆,其一端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连结于控制轴,并且另一端连结于下 连杆,通过利用马达使控制轴旋转来使活塞上止点位置变化,能够变更机 械压缩比。
在此,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具备可变压缩比机构A且具备构成为能够 使EGR气体向各气缸10回流的进气装置3的内燃机100的情况下,通过 使EGR气体向各气缸10回流,能够使燃烧室11内的氧浓度下降而降低 燃烧温度。因而,在使EGR气体向各气缸10回流的EGR气体导入时, 与不使EGR气体向各气缸10回流的EGR气体非导入时相比,能够抑制 爆震的发生。
因此,通过使EGR气体向各气缸10回流,能够在与EGR气体非导 入时相比提高了机械压缩比的状态下进行内燃机本体1的运转。由此,能 够改善热效率进而改善燃耗。另外,通过使EGR气体回流,通过节气门 36的空气(新气)的流量相应地减少,因此,为了将必要量的空气向各气 缸10供给,需要增大节气门开度。因而,能够减少泵损失,所以能够进一 步改善热效率而改善燃耗。
另一方面,当使EGR气体向各气缸10回流时,具有因燃烧室11内 的氧浓度的下降而导致燃烧变得不稳定的倾向。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燃料喷射量相对少而燃烧容易变得不稳定 的内燃机低负荷侧的一部分运转区域中,停止EGR气体的回流。
因此,在内燃机运转状态变化而从使EGR气体向各气缸10回流的运 转区域(以下称作“EGR气体导入区域”)转移到内燃机低负荷侧的不使 EGR气体向各气缸10回流的运转区域(以下称作“EGR气体非导入区域”) 的情况下,以使EGR开度成为零(全闭)的方式控制EGR阀。然而,即 使在使EGR阀38成为全闭之后,残留在比EGR阀38靠下游侧的EGR 通路32中的EGR气体也会在一段期间内向各气缸10导入。因而,在从 EGR气体导入区域转移到内燃机低负荷侧的EGR气体非导入区域时,会 在EGR气体非导入区域中过渡性地将不需要的EGR气体向各气缸10导 入,燃烧变得不稳定而在最坏的情况下有可能失火。
在此,作为使燃烧稳定的方法,可举出提高机械压缩比。这是因为, 通过提高机械压缩比,能够使点火正时(压缩上止点附近)的燃烧室11 内的混合气的温度上升而改善混合气的着火性,并且也能够加快燃烧速度。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从EGR气体导入区域转移到内燃 机低负荷侧的EGR气体非导入区域时的燃烧稳定性,以如下方式控制可 变压缩比机构A:在EGR气体导入时故意不将机械压缩比提高至最大值, 而是以抑制了爆震的发生的条件将EGR率设定为比较低的值,在EGR气 体非导入时能够提高机械压缩比。由此,在从EGR气体导入区域转移到内燃机低负荷侧的EGR气体非导入区域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机械压缩比, 因此,即使在内燃机低负荷侧的EGR气体非导入区域中过渡性地将EGR 气体导入了各气缸10,也能够抑制燃烧变得不稳定。
图5是根据内燃机负荷而示出某内燃机转速下的本实施方式中的 EGR气体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实线Y1)tεon和EGR非导入时的目标 压缩比(虚线)tεoff的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燃机负荷小 于预定的第1负荷KL1的区域及内燃机负荷为预定的第2负荷KL2以上 的区域成为了EGR气体非导入区域,内燃机负荷为第1负荷KL1以上且 小于第2负荷KL2的区域成为了EGR气体导入区域。
此外,图5的单点划线X1表示在从在EGR气体导入区域中以某内燃 机转速实施内燃机负荷恒定的稳定运转的状态(EGR率被控制成目标 EGR率的状态)起内燃机负荷变化而转移到EGR气体非导入区域时,通 过将机械压缩比提高至最大压缩比εmax能够抑制燃烧变得不稳定从而防 止失火的EGR气体导入时的上限压缩比(以下称作“失火防止上限压缩比”)εlim。
如图5所示,在内燃机低负荷侧的运转区域中,EGR气体导入时的目 标压缩比tεon被设为失火防止上限压缩比εlim,EGR气体非导入时的目 标压缩比tεoff被设为最大压缩比εmax。即,在内燃机低负荷侧的运转区 域中,EGR气体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n被设定为比EGR气体非导入时 的目标压缩比tεoff小的值。由此,在从EGR气体导入区域转移到内燃机低负荷侧的EGR气体非导入区域时能够提高机械压缩比,所以能够抑制 燃烧变得不稳定。
另一方面,在内燃机高负荷侧的运转区域中,为了防止爆震的发生, 需要配合内燃机负荷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机械压缩比。因而,在内燃机高负 荷侧的运转区域中,随着内燃机负荷增大,EGR气体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 tεon从失火防止上限压缩比εlim逐渐下降,EGR气体非导入时的目标压 缩比tεoff也从最大压缩比εmax逐渐下降。此时,如前所述,EGR气体导 入时与EGR气体非导入时相比能够抑制爆震的发生,因此,能够在使机 械压缩比比EGR气体非导入时高的状态下进行内燃机本体1的运转。因 而,在内燃机高负荷侧的运转区域中,EGR气体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 on被设定为比EGR气体非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ff大的值。
图6是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比控制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在步骤S1中,电子控制单元200读入由负荷传感器217检测到的内 燃机负荷和基于曲轴角传感器218的输出信号算出的内燃机转速,检测内 燃机运转状态。另外,电子控制单元200读入由水温传感器216检测到的 冷却水温。
在步骤S2中,电子控制单元200判定冷却水温是否为预定的EGR气 体导入允许水温Tth以上。若冷却水温为EGR气体导入允许水温Tth以 上,则电子控制单元200进入步骤S3的处理。另一方面,若冷却水温低 于EGR气体导入允许水温Tth,则电子控制单元200进入步骤S8的处理。
在步骤S3中,电子控制单元200判定运转区域是否处于EGR气体导 入区域内,即内燃机负荷是否为第1负荷KL1以上且小于第2负荷KL2。 若运转区域处于EGR气体导入区域内,则电子控制单元200进入步骤S4 的处理。另一方面,若运转区域处于EGR气体非导入区域内,则电子控 制单元200进入步骤S8的处理。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用于这样判 定运转区域是否处于EGR气体导入区域内的阈值即第1负荷KL1及第2 负荷KL2的值设为恒定(固定值),但例如也可以根据内燃机转速使第1 负荷KL1和/或第2负荷KL2的值变化。
在步骤S4中,电子控制单元200参照预先通过实验等制成的图7的 目标EGR率算出映射,基于内燃机运转状态算出目标EGR率tRe[%]。
在步骤S5中,电子控制单元200以使EGR率成为目标EGR率tRe 的方式控制EGR阀38的开度。
在步骤S6中,电子控制单元200参照前述的图5的表,基于内燃机 负荷算出EGR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n。此外,图5的表针对各内燃机 转速准备有多个,电子控制单元200在从中选择了与内燃机转速相应的最 佳的表的基础上,基于内燃机负荷来算出EGR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n。
在步骤S7中,电子控制单元200以使机械压缩比成为EGR导入时的 目标压缩比tεon的方式控制可变压缩比机构A。
在步骤S8中,电子控制单元200将目标EGR率设为0[%]。
在步骤S9中,电子控制单元200以使EGR率成为目标EGR率tRe 的方式,即以使EGR阀38的开度成为全闭的方式控制EGR阀38。
在步骤S10中,电子控制单元200参照前述的图5的表(与内燃机转 速相应的最佳的表),基于内燃机负荷来算出EGR非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 tεoff。
在步骤S11中,电子控制单元200以使机械压缩比成为EGR非导入 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ff的方式控制可变压缩比机构A。
图8是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比控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时间图。
图8所示例子中,从时刻t0到时刻t5,冷却水温Tw低于EGR气体 导入允许水温Tth。因而,从时刻t0到时刻t5,电子控制单元200将目标 EGR率tRe设定为0[%]而使EGR阀38成为全闭,并以使机械压缩比成 为EGR气体非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ff的方式控制可变压缩比机构A。
具体而言,从时刻t0到时刻t1,在EGR气体非导入区域中进行内燃 机负荷恒定的稳定运转。因而,电子控制单元200基于内燃机负荷算出 EGR非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ff。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EGR气体非导 入区域中的EGR非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ff被设定为最大压缩比εmax, 因此从时刻t0到时刻t1,机械压缩比被控制成最大压缩比εmax。
当在时刻t1为了加速而进一步踩下加速器踏板时,内燃机负荷增大而 向内燃机高负荷侧的EGR气体导入区域转移,但直到时刻t5为止,基于 内燃机负荷算出EGR气体非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ff。其结果,在时刻 t2以后,由于伴随于内燃机负荷的增大而EGR气体非导入时的目标压缩 比tεoff从最大压缩比εmax下降,所以电子控制单元200以使机械压缩比 成为该下降后的EGR气体非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ff的方式控制可变压 缩比机构A。
然后,在时刻t3加速结束而加速器踏板被释放,内燃机负荷逐渐减少, 伴随于此,机械压缩比恢复至最大压缩比εmax,从时刻t4到时刻t6,在 内燃机低负荷侧的EGR气体导入区域中进行内燃机负荷恒定的稳态运转。
此时,直到时刻t5为止,由于冷却水温Tw低于EGR气体导入允许 水温Tth,所以基于内燃机负荷算出EGR气体非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 off,机械压缩比维持为最大压缩比εmax。
然后,当在时刻t5冷却水温Tw成为EGR气体导入允许水温Tth以 上时,由于正在内燃机低负荷侧的EGR气体导入区域中进行内燃机本体1 的运转,所以电子控制单元200根据内燃机运转状态算出目标EGR率tRe, 以使EGR率成为目标EGR率tRe的方式控制EGR阀38。
另外,电子控制单元200基于内燃机负荷算出EGR气体导入时的目 标压缩比tεon。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燃机低负荷侧的EGR气体导入区域 中的EGR气体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n被设定为比最大压缩比εmax低的 失火防止上限压缩比εlim。因而,电子控制单元200在时刻t5以使机械压 缩比成为失火防止上限压缩比εlim的方式控制可变压缩比机构A,使机械压缩比从最大压缩比εmax下降至失火防止上限压缩比εlim。
在此,在内燃机低负荷侧的EGR气体导入区域中,若假设在使机械 压缩比高于失火上限压缩比εlim的状态下进行内燃机本体1的运转,则 能够与机械压缩比的高出量相应地增多回流的EGR气体的流量(即,能 够将目标EGR率tRe设定为高的值)。因而,能够谋求泵损失的降低,所 以从燃耗的观点来看,也可认为在内燃机低负荷侧的EGR气体导入区域 中优选使机械压缩比高于失火上限压缩比εlim。
然而,在时刻t6,为了减速而释放加速器踏板,内燃机负荷进一步下 降,当在时刻t7转移到EGR气体非导入区域转移后,目标EGR率tRe 被设定为0[%],EGR阀38成为全闭。此时,在使EGR阀38成为全闭之 后,残留在比EGR阀38靠下游侧的EGR通路32中的EGR气体也会在 一段时间内向各气缸10导入。即,在实际的EGR率(以下称作“实际 EGR率”)收敛为目标EGR率tRe之前会产生时间延迟。因而,在从时 刻t7到时刻t8的期间,会在EGR气体非导入区域中过渡性地向各气缸 10导入EGR气体,燃烧变得不稳定。
因此,若在内燃机低负荷侧的EGR气体导入区域中在使机械压缩比 高于失火上限压缩比εlim的状态下进行内燃机本体1的运转,则在转移 到内燃机低负荷侧的EGR气体非导入区域时,用于确保燃烧的稳定性的 手段没有了,在最坏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发生失火。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EGR气体导入区域中将机械压缩比限制 至失火上限压缩比εlim,使得在时刻t7从EGR气体导入区域转移到内燃 机低负荷侧的EGR气体非导入区域时,能够使机械压缩比升高至最大压 缩比εmax。由此,能够确保从EGR气体导入区域转移到EGR气体非导入 区域时的燃烧的稳定性。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电子控制单元200(控制装置)控制的 内燃机具备:内燃机本体;可变压缩比机构,构成为能够变更内燃机本体 的机械压缩比;及进气装置3,构成为能够使从内燃机本体的燃烧室排出 的排气向内燃机本体的进气通路回流,电子控制单元200具备以使机械压 缩比成为目标压缩比的方式控制可变压缩比机构的压缩比控制部。
并且,压缩比控制部构成为,在内燃机低负荷侧的预定的运转区域中 进行排气的回流时,将目标压缩比设定为比未进行排气的回流时低的值。
由此,在从在内燃机低负荷侧使排气回流的状态起停止了排气的回流 时,目标压缩比从相对低的值被变更为高的值,由可变压缩机构A提高机 械压缩比。因而,在停止排气的回流之后,也能防止因过渡性地向各气缸 10导入的残留于EGR通路32的EGR气体而导致燃烧变得不稳定。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比控制部还构成为,在内燃机高负荷侧的 预定的运转区域中进行排气的回流时,将目标压缩比设定为比未进行排气 的回流时高的值。
由此,在比较容易发生爆震的内燃机高负荷侧的运转区域中能够进行 排气的回流而抑制爆震的发生,且能够使机械压缩比比停止了排气的回流 时高来进行内燃机本体1的运转。这样,通过使机械压缩比停止了排气的 回流时高,能够与停止了排气的回流时相比改善热效率进而改善燃耗。另 外,由于也能够降低泵损失,所以能够进一步改善热效率而改善燃耗。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比控制 的内容在基于实际EGR率rRe来修正EGR气体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 on这一点上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以下,以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9是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比控制的内容进行说明的图。
在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参照针对各内燃机转速而设置的图5的表, 基于内燃机负荷来算出EGR气体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n或EGR气体 非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ff。并且,在内燃机低负荷侧,为了防止减速时 的失火,将EGR气体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n限制为失火防止上限压缩 比εlim。
在此,在图5及图9中,单点划线X1所示的失火防止上限压缩比εlim是在某内燃机转速下从在EGR气体导入区域中实施内燃机负荷恒定的稳 态运转的状态(实际EGR率被控制成目标EGR率的状态)起内燃机负荷 发生变化而转移到内燃机低负荷侧的EGR气体非导入区域时,通过将机 械压缩比提高至最大压缩比εmax能够防止失火的EGR气体导入时的机械压缩比的上限值。
在从内燃机低负荷侧或内燃机高负荷侧的EGR气体非导入区域转移 到EGR气体导入区域时,EGR阀38打开而向各气缸10导入EGR气体, 但在实际EGR率rRe增加而收敛于目标EGR率tRe之前会产生时间延迟。 因而,在实际EGR率rRe收敛于目标EGR率tRe以前的期间,过渡性地 向各气缸10导入的EGR气体的量比目标量少。另外,存在于比EGR阀 38靠下游侧的EGR通路32的EGR气体的量也与稳态运转时相比变少。
因而,在实际EGR率rRe增加而收敛于目标EGR率tRe以前的期间, 即使内燃机负荷进一步下降而转移到了内燃机低负荷侧的EGR气体非导 入区域,与稳态运转时相比,过渡性地向各气缸10导入的EGR气体的量 也变少。即,在直到实际EGR率rRe增加而收敛于目标EGR率tRe为止 的过渡时,成为与从实际EGR率rRe收敛于目标EGR率tRe之后的稳态 运转时转移到内燃机低负荷侧的EGR气体非导入区域时相比难以失火的 状态。
因此,如图9的单点划线X2所示,在从内燃机低负荷侧或内燃机高 负荷侧的EGR气体非导入区域向EGR气体导入区域转移,实际EGR率 rRe增加而收敛于目标EGR率tRe以前的期间,失火防止上限压缩比εlim比单点划线X1所示的稳态运转时的失火防止上限压缩比εlim高。并且, 随着实际EGR率rRe增加而向目标EGR率tRe逐渐收敛,过渡性地增加 的失火防止上限压缩比εlim向单点划线X1所示的稳态运转时的失火防止 上限压缩比εlim逐渐收敛。
另外,在图5及图9中,实线Y1所示的EGR气体导入时的目标压缩 比tεon是在某内燃机转速下实施内燃机负荷恒定的稳态运转的状态下能 够避免爆震和失火且燃耗成为最好的最佳的机械压缩比。
如前所述,在从EGR气体非导入区域转移到EGR气体导入区域时, 在实际EGR率rRe收敛于目标EGR率tRe以前的期间,过渡性地向各气 缸10导入的EGR气体的量比目标量少。因而,在实际EGR率rRe增加 而收敛于目标EGR率tRe以前的过渡时,成为与实际EGR率rRe收敛于 目标EGR率tRe之后的稳态运转时相比容易发生爆震的缸内环境。
因此,如图9的实线Y2所示,在从EGR气体非导入区域向EGR气 体导入区域转移,实际EGR率rRe增加而收敛于目标EGR率tRe以前的 期间,最佳的机械压缩比在内燃机高负荷侧过渡性地变为比由实线Y1表 示的稳态运转时的EGR气体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n低。另外,在内燃 机低负荷侧,如单点划线X2所示,失火防止上限压缩比εlim升高,所以 最佳的机械压缩比过渡性地变为比由实线Y1表示的稳态运转时的EGR气 体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n高。并且,随着实际EGR率rRe增加而向目 标EGR率tRe逐渐收敛,最佳的机械压缩比向实线Y1所示的EGR气体 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n逐渐收敛。
这样,在从EGR气体非导入区域向EGR气体导入区域转移,实际 EGR率rRe增加而收敛于目标EGR率tRe以前的期间,根据实际EGR 率,避免爆震和失火且燃耗成为最好的最佳的机械压缩比过渡性地发生变 化。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实际EGR率rRe增加而收敛于目标EGR 率tRe以前的期间,基于实际EGR率rRe来修正EGR气体导入时的目标 压缩比tεon。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比控制进行说明。
图10是对电子控制单元200所实施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比控制进行 说明的流程图。此外,图10的步骤S1至步骤S11的处理进行与第1实施 方式同样的处理,所以在此省略说明。
在步骤S21中,电子控制单元200判定是否是从EGR气体非导入区 域向EGR气体导入区域转移,实际EGR率rRe增加而收敛于目标EGR 率tRe以前的过渡时。
具体而言,电子控制单元200推定过渡时的实际EGR率rRe,判定 从目标EGR率tRe减去实际EGR率rRe而得到的差值ΔRe是否为预定 值α以上。此外,实际EGR率rRe的推定方法从公知的各种方法中适当 选择即可,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内燃机运转状态、进气压等来推定实 际EGR率rRe。另外,预定值α是如果差值ΔRe小于预定值α则能够判 定为实际EGR率rRe收敛于目标EGR率tRe的值、即能够判定为实际 EGR率rRe与目标EGR率tRe之差足够小而处于稳态运转时的值,且是 能够任意设定的值。若差值ΔRe为预定值α以上,则电子控制单元200 进入步骤S23的处理。另一方面,若差值ΔRe小于预定值α,则电子控制 单元200进入步骤S6的处理。
在步骤S22中,电子控制单元200基于实际EGR率rRe来算出EGR 气体导入时的修正目标压缩比tεon’。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控制单元200 基于实际EGR率rRe对前述的图5的表进行修正,参照该修正后的表而 基于内燃机负荷算出EGR气体导入时的修正目标压缩比tεon’。
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在EGR阀38刚开阀之后的实际EGR率rRe 为零[%]时,电子控制单元200以使EGR气体导入时的修正目标压缩比t εon’成为EGR气体非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ff的方式修正图5的表。
然后,以在实际EGR率rRe成为目标EGR率tRe时修正结束的方式 (以使EGR气体导入时的修正目标压缩比tεon’成为稳态运转时的EGR 气体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n的方式),伴随于实际EGR率rRe的增加 而如图11的箭头Z所示那样对图5的表进行修正。
即,在实际EGR率rRe收敛于目标EGR率tRe以前的期间,在内燃 机低负荷侧,以实际EGR率rRe越低则EGR气体导入时的修正目标压缩 比tεon’越比稳态运转时的EGR气体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n高的方式 修正图5的表。另外,在内燃机高负荷侧,以实际EGR率rRe越低则EGR 气体导入时的修正目标压缩比tεon’越比稳态运转时的EGR气体导入时 的目标压缩比tεon低的方式修正图5的表。
在步骤S23中,电子控制单元200以使机械压缩比成为EGR气体导 入时的修正目标压缩比tεon’的方式控制可变压缩比机构A。
图12是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比控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时间图,特别 是如图13所示那样内燃机负荷从内燃机高负荷侧的EGR气体非导入区域 的第4负荷KL4下降至EGR气体导入区域的第3负荷KL3时的时间图。
从时刻t0到时刻t1,为了加速而深深踩下加速器踏板,在内燃机高负 荷侧的EGR气体非导入区域中进行内燃机负荷恒定(第4负荷KL4)的 稳态运转。
在时刻t1,加速结束而加速器踏板被释放,内燃机负荷逐渐减少,当 在时刻t2内燃机负荷低于第2负荷KL2时,电子控制单元200根据内燃 机运转状态算出目标EGR率tRe,以使实际EGR率rRe成为目标EGR 率tRe的方式控制EGR阀38。由此,EGR阀38打开,在时刻t2以后, 实际EGR率rRe逐渐朝向目标EGR率tRe上升,在时刻t5,实际EGR 率rRe收敛于目标EGR率tRe。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该时刻t2到时刻t5的期间,基于实际EGR率 来算出EGR气体导入时的修正目标压缩比tεon’。
具体而言,从时刻t2到时刻t3,实际EGR率rRe为零,所以EGR 气体导入时的修正目标压缩比tεon’与EGR气体非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 tεoff一致,如图12及图13所示,EGR气体导入时的修正目标压缩比t εon’被设定为ε1。然后,伴随于实际EGR率的增加,EGR气体导入时的修正目标压缩比tεon’例如依次被设定为ε2、ε5、ε4、ε3,以使机 械压缩比成为所设定的EGR气体导入时的修正目标压缩比tεon’的方式 控制可变压缩比机构A。
此时,在时刻t4由失火防止上限压缩比εlim限制机械压缩比的上限 以前,EGR气体导入时的修正目标压缩比tεon’逐渐增加。然后,在时 刻t4以后,EGR气体导入时的修正目标压缩比tεon’逐渐下降。
然后,在实际EGR率rRe收敛于目标EGR率tRe的时刻t5以后, 以使机械压缩比成为稳态运转时的EGR气体导入时的目标压缩比tεon的 方式控制可变压缩比机构A。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控制单元200(控制装置)还具备: 排气回流控制部,以使EGR率(排气的回流率)成为目标EGR率(目标 回流率)tRe的方式控制进气装置3;及实际回流率推定部,推定实际EGR 率(实际的回流率)rRe。并且,压缩比控制部构成为,在开始排气的回 流时,在实际EGR率rRe增加而收敛于目标EGR率tRe以前的期间,基 于实际EGR率rRe对目标压缩比进行修正。
具体而言,压缩比控制部构成为,实际EGR率rRe越比目标EGR率 tRe低时,在内燃机低负荷侧的预定的运转区域中以目标压缩比越高的方 式进行修正,在所述内燃机高负荷侧的预定的运转区域中以目标压缩比越 低的方式进行修正。
由此,在从EGR气体非导入区域向EGR气体导入区域转移,实际 EGR率rRe增加而收敛于目标EGR率tRe以前的过渡时,能够将机械压 缩比控制成能避免爆震和失火且燃耗最好的最佳的机械压缩比。
此外,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进一步以使进气门关闭正时(以 下称作“IVC”)成为与内燃机运转状态相应的目标IVC的方式控制可变 气门机构B的情况下,通过基于实际EGR率rRe修正目标IVC,能够得 到以下那样的效果。
即,在基于内燃机运转状态算出目标IVC并以使IVC成为目标IVC 的方式控制可变气门机构B的情况下,在稳态运转时(实际EGR率rRe 被控制成目标EGR率tRe时)进气量最佳的IVC被设定为目标IVC。
因而,在从EGR气体非导入区域转移到EGR气体导入区域时,如果 在实际EGR率rRe收敛于目标EGR率tRe之前将IVC控制成实际EGR 率rRe收敛于目标EGR率tRe之后的稳态运转时的目标IVC,则EGR 气体量会过渡性地不足。其结果,与EGR气体的未导入量相应地,进气 量(新气量)过剩,可能会过渡性地产生爆震。
这样,在根据内燃机运转状态分别控制可变压缩比机构A及可变气门 机构B时,在从EGR气体非导入区域向EGR气体导入区域转移,实际 EGR率rRe增加而收敛于目标EGR率tRe以前的过渡时,即使基于实际 EGR率rRe仅修正机械压缩比的目标值,也可能会产生爆震。
另外,在从EGR气体导入区域转移到EGR气体非导入区域时,如果 在实际EGR率rRe下降而收敛于目标EGR率tRe(=零)之前将IVC控 制成实际EGR率rRe收敛于目标EGR率tRe之后的稳态运转时的目标 IVC,则EGR气体量会过渡性地成为过剩。其结果,与过剩地导入的EGR 气体的量相应地,进气量(新气量)不足,内燃机输出可能会下降。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实际EGR率rRe对目标IVC进行修正, 分别协调地控制可变压缩比机构A及可变气门机构B。由此,能够抑制这 样的爆震的发生和内燃机输出的下降。
图14是对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进气门关闭正时控制的动作进行 说明的时间图。在图14中,进气门关闭正时的动作以外与图12的时间图 的动作是同样的。
如前所述,在基于内燃机运转状态算出目标IVC并以使实际IVC成 为目标IVC的方式控制可变气门机构B的情况下,在机械压缩比及实际 EGR率rRe分别被控制成目标值的状态下进气量最佳的IVC被设定为目 标IVC。
因而,如图14(F)的虚线P所示,在时刻t2从EGR气体非导入区 域转移到EGR气体导入区域时,如果在时刻t5实际EGR率rRe收敛于 目标EGR率tRe之前的时间点(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是时刻t3)将实际 IVC控制成实际EGR率rRe收敛于目标EGR率tRe之后的稳态运转时的 最佳的目标IVC,则会与EGR气体的未导入量相应地,进气量(新气量) 过剩,可能会过渡性地产生爆震。
因此,如图14(F)的实线所示,通过根据实际EGR率rRe来控制 IVC,能够控制成与实际EGR率rRe及机械压缩比相应的IVC,由此能 够抑制爆震。具体而言,在过渡时(时刻t2~时刻t5)实际EGR率低时, 为了使进气量减少与稳态运转时导入的EGR气体量相当的量,而以使从 进气下止点的延迟量变大的方式设定目标IVC。然后,随着实际EGR率 向目标EGR率收敛,以使从进气下止点的延迟量逐渐变小的方式修正目 标IVC。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不过示 出了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并非旨在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于上述 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
Claims (4)
1.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内燃机,该内燃机具备:
内燃机本体;
可变压缩比机构,构成为能够变更所述内燃机本体的机械压缩比;及
进气装置,构成为能够使从所述内燃机本体的燃烧室排出的排气向所述内燃机本体的进气通路回流,
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具备压缩比控制部,该压缩比控制部构成为以使所述机械压缩比成为目标压缩比的方式控制所述可变压缩比机构,
所述压缩比控制部构成为,在内燃机低负荷侧的预定的运转区域中进行排气的回流时,将所述目标压缩比设定为比未进行排气的回流时低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压缩比控制部构成为,在内燃机高负荷侧的预定的运转区域中进行排气的回流时,将所述目标压缩比设定为比未进行排气的回流时高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还具备:
排气回流控制部,构成为以使排气的回流率成为目标回流率的方式控制所述进气装置;及
实际回流率推定部,构成为推定排气的实际的回流率,
所述压缩比控制部构成为,在开始排气的回流时,在排气的回流率增加而收敛于所述目标回流率以前的期间,基于实际的回流率对所述目标压缩比进行修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压缩比控制部构成为,实际的回流率越比所述目标回流率低时,在所述内燃机低负荷侧的预定的运转区域中以所述目标压缩比越高的方式进行修正,在所述内燃机高负荷侧的预定的运转区域中以所述目标压缩比越低的方式进行修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37322A JP6583313B2 (ja) | 2017-02-28 | 2017-02-28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JP2017-037322 | 2017-02-2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06102A true CN108506102A (zh) | 2018-09-07 |
Family
ID=63112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60158.3A Pending CN108506102A (zh) | 2017-02-28 | 2018-02-26 |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975778B2 (zh) |
JP (1) | JP6583313B2 (zh) |
CN (1) | CN108506102A (zh) |
DE (1) | DE10201810446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691498B2 (ja) * | 2017-03-17 | 2020-04-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CN110621860B (zh) * | 2017-05-01 | 2020-10-27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内燃机的控制方法以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
US10415493B2 (en) * | 2017-10-19 | 2019-09-1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engine |
CN115045764B (zh) * | 2022-06-23 | 2024-06-14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压缩比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314318A (ja) * | 2002-04-19 | 2003-11-06 | Nissan Motor Co Ltd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CN1774567A (zh) * | 2004-01-21 | 2006-05-17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可变压缩比内燃机 |
CN102301110A (zh) * | 2009-02-12 | 2011-12-28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火花点火式内燃机 |
JP2012225199A (ja) * | 2011-04-15 | 2012-11-15 | Toyota Motor Corp | 火花点火式内燃機関 |
CN103206304A (zh) * | 2013-03-28 | 2013-07-17 | 优华劳斯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对置活塞对置气缸自由活塞式发动机的进气系统 |
DE102012221743A1 (de) * | 2012-11-28 | 2014-05-28 | Robert Bosch Gmbh |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
JP2016050537A (ja) * | 2014-09-01 | 2016-04-11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可変圧縮比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
WO2016167186A1 (ja) * | 2015-04-17 | 2016-10-20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圧縮比調整装置 |
CN106224093A (zh) * | 2016-07-28 | 2016-12-14 | 中北大学 | 一种液力调节式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380540B1 (en) * | 2007-01-29 | 2008-06-03 | Caterpillar Inc. | Dynamic control of a 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engine |
JP5930126B2 (ja) * | 2013-05-22 | 2016-06-08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
-
2017
- 2017-02-28 JP JP2017037322A patent/JP6583313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2-26 US US15/905,042 patent/US10975778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2-26 CN CN201810160158.3A patent/CN108506102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2-27 DE DE102018104463.1A patent/DE102018104463A1/de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314318A (ja) * | 2002-04-19 | 2003-11-06 | Nissan Motor Co Ltd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CN1774567A (zh) * | 2004-01-21 | 2006-05-17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可变压缩比内燃机 |
CN102301110A (zh) * | 2009-02-12 | 2011-12-28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火花点火式内燃机 |
JP2012225199A (ja) * | 2011-04-15 | 2012-11-15 | Toyota Motor Corp | 火花点火式内燃機関 |
DE102012221743A1 (de) * | 2012-11-28 | 2014-05-28 | Robert Bosch Gmbh |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
CN103206304A (zh) * | 2013-03-28 | 2013-07-17 | 优华劳斯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对置活塞对置气缸自由活塞式发动机的进气系统 |
JP2016050537A (ja) * | 2014-09-01 | 2016-04-11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可変圧縮比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
WO2016167186A1 (ja) * | 2015-04-17 | 2016-10-20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圧縮比調整装置 |
CN106224093A (zh) * | 2016-07-28 | 2016-12-14 | 中北大学 | 一种液力调节式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80245522A1 (en) | 2018-08-30 |
JP2018141442A (ja) | 2018-09-13 |
DE102018104463A1 (de) | 2018-08-30 |
US10975778B2 (en) | 2021-04-13 |
JP6583313B2 (ja) | 2019-10-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310747B2 (ja) | 火花点火式内燃機関 | |
JP5557959B2 (ja) | 内燃機関及びその作動方法 | |
CN108331676B (zh) | 内燃机系统和内燃机的控制方法 | |
US20170292462A1 (en) | Control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CN108730059B (zh) | 内燃机 | |
US10995692B2 (en)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CN108506102A (zh) |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 |
US10337446B2 (en) |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US9926888B2 (en)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CN108071505B (zh) |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 |
US20180266365A1 (en) | Exhaust gas control apparatu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CN108730052B (zh) |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 |
JP5126424B1 (ja)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
CN110259589B (zh) |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 |
JP5669600B2 (ja)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
JP5776629B2 (ja) | 内燃機関 | |
US20180313278A1 (en)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JP2005240750A (ja) | 過給機付き内燃機関のバルブ特性制御装置 | |
JP2010144527A (ja) |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
JP2021131043A (ja) | 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
JP2004092619A (ja)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
JP2005188334A (ja) | エンジン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 |
JP5888604B2 (ja)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
JP2009108694A (ja)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
EP2570645B1 (en) |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