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6252A - 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终端壳体以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终端壳体以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6252A
CN108476252A CN201780005038.XA CN201780005038A CN108476252A CN 108476252 A CN108476252 A CN 108476252A CN 201780005038 A CN201780005038 A CN 201780005038A CN 108476252 A CN108476252 A CN 108476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layer
appearance
processing method
met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50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6252B (zh
Inventor
张少辉
岳永保
冉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76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62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62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62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终端壳体以及终端设备。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去除溢胶。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包括:在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上形成保护层,该保护层的材料为耐酸耐碱型材料;对形成有保护层的该金属壳本体进行加工处理,形成镂空结构;采用纳米注塑工艺,在该镂空结构中形成塑胶层;对溢胶进行打磨,以去除溢胶;去除该保护层。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终端壳体以及终端设备的生产制造。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终端壳体以及终端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2月22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611199874.X、发明名称为“一种去除纳米注塑溢胶的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终端壳体以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移动终端设备,金属壳体由于其优良的手感和质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偏爱和追捧;同时,由于天线和信号泄漏的需要,以及耳机孔、USB孔等设置的需要,通常需要在金属壳体外观面上做镂空结构,例如天线隔断槽、耳机孔和USB孔,并在该镂空结构中形成塑胶层。目前,最常用的技术是纳米注塑技术(Nano Molding Technology,NMT),纳米注塑技术完美的实现了金属与塑胶的高强度结合,但同时注塑成型过程中容易在这些镂空结构的边缘形成溢胶,影响外观面的美观。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或者去除溢胶,主要采用如下两种技术方案,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在采用纳米注塑工艺在镂空结构中形成塑胶层之前,在这些镂空结构的边缘预留出一定的加工余量,这样,在注塑成型之后,铣削去除多余的金属,并打磨抛光金属表面。在此过程中,由于预留一定的加工余量,使得在进行注塑成型时所使用的金属壳重量大,并且,在注塑成型之后需要铣削去除的金属量大,成本较高。在另一个技术方案中,先加工形成具有镂空结构的金属壳,再直接通过纳米注塑工艺在该镂空结构中形成塑胶层,而后,采用打磨抛光的方法将溢胶去除,但是,对于纳米注塑工艺来说,在对该金属壳进行纳米微孔处理之后,塑胶与金属制品的结合力较强,使得在去除溢胶时打磨抛光效率低,成本高,且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终端壳体以及包含该壳体的终端设备,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去除溢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包括:在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上形成保护层,该保护层的材料为耐酸耐碱型材料;对形成有保护层的该金属壳本体进行加工处理,形成镂空结构;采用纳米注塑工艺,在该镂空结构中形成塑胶层;对塑胶层的溢胶进行打磨,以去除溢胶;去除该保护层。能够在该镂空结构中形成塑胶层时,通过保护层对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进行保护,大大降低了溢胶与金属的结合强度,有利于溢胶的去除,从而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去除溢胶。
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保护层的材料包括油漆、油墨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去除该保护层,包括:将该保护层打磨去除,或者,用溶剂将该保护层溶解去除。
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采用纳米注塑工艺,在该镂空结构中形成塑胶层,包括:对该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进行纳米微孔处理,并在该镂空结构的内表面形成粘合层;该粘合层的材料包括粘合剂;在该镂空结构中注入塑胶,形成塑胶层。
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去除该保护层后,该加工方法还包括:对该外观面进行表面处理。
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该外观面进行表面处理,包括:对该外观面进行喷砂、阳极化处理。
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镂空结构包括:天线隔断槽、耳机孔、USB孔和扬声器孔中的至少一个。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包括:在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的预设区域形成保护层,该保护层为耐酸耐碱型材料;对形成有保护层的外观面进行氧化处理,以在该外观面的未被保护层覆盖的区域表面形成氧化膜层,并对该氧化膜层进行着色和封孔处理,以将该外观面的未被该保护层覆盖的区域染成第一颜色,形成第一颜色层;去除该保护层。能够在对形成有保护层的外观面进行氧化处理形成吸附孔,并通过该吸附孔吸附染料或者色素进行染色时,通过该保护层对外观面上的预设区域表面进行保护,使得该外观面的未被该保护层覆盖的区域表面的第一颜色层较为牢固,而形成在该保护层表面上的颜色容易脱落,从而使得所形成的第一颜色层的轮廓清晰、分明,所以,能够在同一外观面上形成具有不同颜色的外观装饰效果,使得外观面更加美观,整洁。
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保护层的材料为油墨、油漆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去除该保护层,包括:将该保护层打磨去除,或者,用溶剂将该保护层溶解去除。
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去除该保护层之后,该加工方法还包括:对形成有第一颜色层的外观面进行氧化处理,以在该外观面的未被该第一颜色层覆盖的区域表面形成氧化膜层,并对该氧化膜层进行着色和封孔处理,以在该外观面的未被该第一颜色层覆盖的区域染成第二颜色,形成第二颜色层。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包括:S1、在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的指定区域形成第一保护层,该第一保护层为耐酸耐碱型材料;S2、对形成有该第一保护层的外观面进行氧化处理,以在该外观面的未被该第一保护层覆盖的区域表面形成氧化膜层,并对该氧化膜层进行着色和封孔处理,以将该外观面的未被该第一保护层覆盖的区域染成第一颜色,形成第一颜色层;S3、去除该第一保护层,使该外观面的指定区域的金属表面外露;S4、在金属表面外露区域的指定区域表面形成第二保护层,该第二保护层为耐酸耐碱型材料;S5、对形成有该第二保护层的外观面进行氧化处理,以在该金属表面外露区域的未被该第二保护层覆盖的区域表面形成氧化膜层,并对该氧化膜层进行着色和封孔处理,以将该预设区域的未被该第二保护层覆盖的区域染成第二颜色,形成第二颜色层;S6、去除该第二保护层;S7、重复上述步骤S4、步骤S5和步骤S6,直至在该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上形成 至少三种不同颜色的装饰效果。在此过程中,通过对该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的预设区域进行保护,并对外观面的未被第一保护层覆盖的区域进行氧化处理并进行染色,而后再对该指定区域的表面分区域逐一进行保护,并对未保护的区域进行氧化处理并染色,使得各个区域的轮廓清晰、分明,从而能够在同一外观面上形成具有多种不同颜色的装饰效果,使得外观面更加美观、整洁;同时,通过氧化处理并染色所形成的各个颜色层较为牢固,不易脱落。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壳体,采用如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提供的加工方法加工获得。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如上提供的终端壳体。
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或者上网本。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任一种终端壳体,均采用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加工获得,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在金属壳本体上形成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图2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图2加工天线隔断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图4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镂空结构包括耳机孔、USB孔和扬声器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图5在镂空结构中形成塑胶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图7的去除该保护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在外观面的预设区域形成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图11的在该外观面的未被该保护层覆盖的区域形成第一颜色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图12的去除该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图13的形成第二颜色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再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1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在外观面的指定区域形成第一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图17的形成第一颜色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图18的去除第一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图19的在金属表面外露区域的指定区域形成第二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图20的在金属表面外露区域的未被该第二保护层覆 盖的区域形成第二颜色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图21的去除该第二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图22的形成第三颜色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保护层-2;镂空结构-3;塑胶层-4;外观面的预设区域-A;外观面的未被保护层覆盖的区域-B;第一颜色层-1';第二颜色层-2';外观面的指定区域-A';外观面的未被第一保护层覆盖的区域-B';金属表面外露区域的指定区域-A1';第一保护层-21;金属表面外露区域的未被第二保护层覆盖的区域-A2';第二保护层-22;第三颜色层-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参见图1,包括:
S101、参见图2与图3,在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上形成保护层2,该保护层2的材料为耐酸耐碱型材料。
其中,金属壳本体是指通过金属材料加工获得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壳体,在这里,由于在S102是对该金属壳本体进行加工处理,形成镂空结构,因此,这里的金属壳本体是指未设置镂空结构的金属壳。该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顾名思义是从外观上可以观察到的表面。该保护层2是对该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起保护作用的表面覆层。
为了对该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进行保护,该保护层2首先不与金属发生反应,其次,该保护层2的性能较为稳定,因此,该保护层2的材料为耐酸耐碱型材料。
在实际应用中,油墨、油漆具有优良的耐酸耐碱性能,因此,示例性的,该保护层2的材料可以包括油墨、油漆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对在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上形成保护层2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可以通过印刷、喷涂、丝印等方式将该保护层2形成在该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上。
S102、参见图4-6,对形成有该保护层2的该金属壳本体进行加工处理,形成镂空结构3。
该镂空结构3是指穿透该金属壳本体以及保护层2所形成的结构,这样,该镂空结构3所在位置处的保护层2和金属壳本体均被铣削去除。以手机壳体上加工的镂空结构3为天线隔断槽(如图5所示)为例,该天线隔断槽位置处的保护层2和金属壳本体被去除,因此,形成具有金属内表面的天线隔断槽。
其中,对该镂空结构3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示例性的,该镂空结构3可以包括天线隔断槽、耳机孔、USB孔和扬声器孔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如图6所示为该镂空结构3包括耳机孔、USB孔和扬声器孔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可以通过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对形成有保护层的该金属壳本体进行加工,以形成该镂空结构3。
S103、参见图7,采用纳米注塑工艺,在该镂空结构3中形成塑胶层4。
该步骤,具体包括:对该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进行纳米微孔处理,并在该镂空结构3的内表面形成粘合层;该粘合层的材料包括粘合剂;在该镂空结构3中注入塑胶,形成塑胶层4。
其中,针对不同的镂空结构3,所对应的塑胶层4的结构也有所不同,示例性的,当该镂空结构3为天线隔断槽时,该塑胶层3填满该天线隔断槽;当该镂空结构3为耳机孔或者USB孔时,该塑胶层4为形成在该耳机孔或者USB孔内表面的一薄层。针对不同结构的塑胶层4,可以通过不同的注塑工艺形成,示例性的,当需要在耳机孔内表面形成塑胶层4时,先采用注塑工艺将塑胶填充满该耳机孔,而后采用铣削工艺去除部分塑胶,形成具有塑胶内表面的耳机插孔。
其中,可以通过酸腐蚀对该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进行纳米微孔处理,这时,由于镂空结构3所在位置处的保护层2被去除,而其余外观面仍然被该保护层2覆盖,因此,在对该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进行纳米微孔处理时,该保护层2能够对其所覆盖的外观面起到保护作用,仅在该镂空结构3所露出来的金属内表面形成纳米微孔,这样,在该镂空结构3所露出来的金属内表面形成粘合层,并在该镂空结构3中注入塑胶,形成塑胶层4时,塑胶能够进入纳米微孔中与金属表面紧密结合,而其余外观面被保护层2所遮盖,大大降低了塑胶与其余外观面的结合能力,所以,溢胶容易去除。
S104、继续参见图7,对塑胶层4的溢胶5进行打磨,以去除溢胶5。
由于溢胶5形成在该保护层的表面,大大降低了溢胶与金属的结合能力,因此,打磨去除的效率较高,去除效果较好。
S105、去除该保护层2,获得如图8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该步骤,具体包括:将该保护层2打磨去除,或者,用溶剂将该保护层2溶解去除。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在打磨去除溢胶的同时,对保护层2进行打磨,将保护层2也一同去除,也可以在对溢胶进行打磨去除之后,再用溶剂将该保护层2溶解去除。
其中,当用溶剂将该保护层2溶解去除时,可以根据所选用的保护层2的材料来选择溶剂。示例性的,当该保护层为油墨,且该油墨的主要成分为高质丙烯酸树脂时,可以采用甲苯或者二甲苯将该油墨溶解去除。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去除该保护层2后,该加工方法还包括:S106、对该外观面进行表面处理。
其中,对该外观面1进行表面处理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该外观面进行表面处理,以获得所需要的外观装饰效果。
示例性的,对该外观面进行表面处理,包括:对该外观面进行喷砂、阳极化处理。
喷砂的原理是利用高速砂流的冲击来清理,粗化工件表面,从而使材料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提高了工件的抗疲劳性,并且增强工件表面涂料的附着性,延长了涂料的耐久性,也有利于涂料的流平和装饰。
阳极化处理是指金属材料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外施阳极电流使其表面形成氧化膜的一种材料保护技术。金属材料或制品经过表面阳极化处理后,其耐蚀性、硬度、耐磨性、绝缘性、耐热性等均有大幅度提高,因此阳极化处理可以作为金属壳最终的处理工艺。
另外,由于阳极化处理所获得阳极氧化层具有多孔结构,容易吸附染料和有色物质,因而可在其表面进行染色,提高其装饰性。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喷砂对该外观面进行表面处理时,可以对形成该塑胶层4的区域进行遮挡,在对该外观面进行阳极化处理时,由于该塑胶层4的材料绝缘,因此,并不涉及对该塑胶层4的保护和遮挡。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对该外观面1进行表面处理还可以包括镭雕,可以在该外观面1上形成文字和图案中的至少一个。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通过在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上形成保护层2,再对形成有保护层2的该金属壳本体进行加工处理,形成镂空结构3,在该镂空结构3中形成塑胶层4时,其余外观面被该保护层2覆盖,大大降低了溢胶与金属的结合强度,有利于溢胶的去除,从而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去除溢胶。
实施例二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参见图10,包括:
S201、参见图11,在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的预设区域A形成保护层2,该保护层2为耐酸耐碱型材料。
其中,金属壳本体是指通过金属材料加工获得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壳体。该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顾名思义是从外观上可以观察到的表面。该保护层2是对该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起保护作用的覆层。
其中,对该外观面的预设区域A的形状和覆盖范围不做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对该预设区域A的形状和覆盖范围进行确定,由于在步骤S202中,是在该外观面1的未被该保护层2覆盖的区域形成第一颜色层,也就是在该外观面的预设区域A以外的其余区域形成第一颜色层,因此,该预设区域可以为形成图形标记的区域,也可以为该外观面上形成图形标记以外的其余区域,当该预设区域为形成图形标记的区域时,该预设区域的形状和覆盖范围由该图形标记的形状和覆盖范围来确定。该图形标记可以为字母、文字和图形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中,如图11所示,该预设区域A为形成图形标记的区域。
为了对该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进行保护,该保护层2首先不与金属发生反应,其次,该保护层2的性能较为稳定,因此,该保护层2的材料为耐酸耐碱型材料。
在实际应用中,油墨、油漆具有优良的耐酸耐碱性能,因此,示例性的,该保护层2的材料可以包括油墨、油漆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对该保护层2具体方式不做限定,可以通过印刷、喷涂、丝印等方式在该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的预设区域A形成保护层2。
示例性的,当通过喷涂的方式在该金属壳体本体的外观面1的预设区域A形成保护层2时,可以用遮挡物对该金属壳本体上的其余外观面进行遮挡,避免保护层2喷涂在其余外观面上。
S202、参见图12,对形成有该保护层2的外观面进行氧化处理,以在该外观面1的未被该保护层2覆盖的区域B表面形成氧化膜层,并对该氧化膜层进行着色和封孔处理,以将该外观面1的未被该保护层2覆盖的区域B染成第一颜色,形成第一颜色层1'。
其中,氧化处理可以为化学处理,也可以为阳极化处理,通过在该外观面1的未被该保护层2覆盖的区域B表面形成氧化膜层,能够在该外观面的未被该保护层2覆盖 的区域B表面形成多孔结构,有利于染料和有色物质的吸附,同时,该预设区域A的表面被该保护层2所遮盖,不容易吸附染料和有色物质,即使染上第一颜色层1'也很容易脱落;因此,所形成的第一颜色层的轮廓清晰、分明,能够与其他区域形成明显的对比效果,从而能够在该外观面1上形成具有不同颜色的装饰效果,使外观面1更加美观,整洁。
阳极处理是指金属材料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外施阳极电流使其表面形成氧化膜的一种材料保护技术。
化学氧化所形成的氧化膜层与阳极化处理所形成的氧化膜层相比,膜薄得多,抗蚀性和硬度比较低,而且不易着色,着色后的耐光性差。目前,阳极化处理为使用最多的氧化处理方式,其所形成的颜色耐蚀性和耐久性均有大幅度提高。
S203、去除该保护层2,获得如图13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该步骤,具体包括:将该保护层2打磨去除,或者,用溶剂将该保护层2溶解去除。
其中,在用溶剂将该保护层2溶解去除时,可以根据所选用的该保护层2的材料来选择溶剂,例如,当该保护层2为油墨时,可以根据常识选用对油墨溶解性能良好的有机溶剂将该保护层溶解去除,也可以根据实验选取对油墨溶解性能良好的有机溶剂。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通过在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的预设区域A形成保护层2,并对形成有该保护层2的外观面进行氧化处理,以在该外观面1的未被该保护层2覆盖的区域B表面形成氧化膜层,并对该氧化膜层进行着色和封孔处理,以在该外观面的未被该保护层覆盖的区域染成第一颜色而形成第一颜色层1',再去除该保护层,能够在该外观面上形成轮廓分明的第一颜色层1',因此,当在该外观面上形成第一颜色的图案对外观面进行装饰时,该图案的轮廓清晰、分明,使得该外观面更加美观、整洁。
需要说明的是,当该预设区域A为形成图形标记的区域时,去除该保护层之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该预设区域A进行表面处理(例如:拉丝、镭雕、电镀、印刷、阳极化处理等),使得该图形标记与该外观面上的其余区域(为第一颜色)形成对比效果,来对外观面1进行装饰;而当预设区域A为该外观面1上图形标记以外的其余区域时,去除该保护层之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该预设区域A表面处理(例如:拉丝、镭雕、电镀、印刷、阳极化处理等),以获得壳体成品。
实施例三
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图14所示,去除该保护层之后,该加工方法还包括:S204、参见图15,对形成有该第一颜色层1'的外观面1进行氧化处理,以在该外观面1的未被该第一颜色层1'覆盖的区域表面形成氧化膜层,并对该氧化膜层进行着色和封孔处理,以在该外观面1的未被该第一颜色层1'覆盖的区域染成第二颜色,形成第二颜色层2'。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该外观面的未被该第一颜色层1'覆盖的区域”是指该预设区域A。
通过对形成有第一颜色层1'的外观面1进行氧化处理,能够将该外观面1的未被该第一颜色层1'覆盖的区域表面氧化为多孔结构,利用多孔结构吸附染料和有色物质,能够进一步提高该外观面1的耐磨性,并提高染料的附着性能,避免脱色。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通过在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的预设区域A形成保护层2,并对形成有该保护层2的外观面1进行氧化处理,以在该外观面的未被该保护层2覆盖的区域表面形成氧化膜层,并对该氧化膜层进行着色和封孔处理,以在该外观面的未被该保护层覆盖的区域染成第一颜色而形成第一颜色层1',再去除该保护层2,使得该外观面1上未覆盖该第一颜色层1'的区域表面的金属露出,将外观面上未覆盖该第一颜色层1'的区域表面氧化为氧化膜层,并对该氧化膜层进行着色和封孔处理,以在该外观面1上未被该第一颜色层1'覆盖的区域染成第二颜色,形成第二颜色层2',这样,所形成的第一颜色层1'和第二颜色层2'的轮廓清晰、分明,能够形成明显的对比效果,从而能够在该外观面1上形成具有不同颜色的装饰效果,使得该外观面更加美观、整洁。
实施例四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如图16所示,包括:
S1、参见图17,在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的指定区域A'形成第一保护层21,该第一保护层21为耐酸耐碱型材料。
其中,该金属壳本体是指通过金属材料加工获得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壳体。该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顾名思义是从外观上可以观察到的表面。示例性的,当该金属壳本体为手机壳体时,该外观面1就是指手机壳体的外表面。该第一保护层21是对该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起保护作用的覆层。
为了对该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进行保护,该第一保护层21首先不与金属发生反应,其次,该第一保护层21的性能较为稳定,因此,该第一保护层21的材料为耐酸耐碱型材料。
在实际应用中,油墨、油漆具有优良的耐酸耐碱性能,因此,示例性的,该第一保护层21的材料可以包括油墨、油漆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对该第一保护层21具体方式不做限定,可以通过印刷、喷涂、丝印等方式在该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1的指定区域A'形成第一保护层21。
示例性的,当通过喷涂的方式在该金属壳体本体的外观面1的指定区域A'形成第一保护层21时,可以用遮挡物对该金属壳本体上的其余外观面进行遮挡,避免该第一保护层21喷涂在其余外观面上。
S2、参见图18,对形成有该第一保护层21的外观面1进行氧化处理,以在该外观面1的未被该第一保护层21覆盖的区域B'表面形成氧化膜层,并对该氧化膜层进行着色和封孔处理,以将该外观面1的未被该第一保护层21覆盖的区域B'染成第一颜色,形成第一颜色层1'。
其中,该步骤与实施例二中步骤S202的具体操作方法基本相同,都是将未被保护层覆盖的区域表面染成第一颜色,在此不再赘述。
S3、去除该第一保护层21,使该外观面1的指定区域A'的金属表面外露,获得如图19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该步骤与实施例二中步骤S203的具体操作方法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4、参见图20,在金属表面外露区域的指定区域(用A1'来表示)形成第二保护层22,该第二保护层22为耐酸耐碱型材料。
其中,该第二保护层22与第一保护层21的形成方式和材料类似,具体可参见如上对第一保护层21的描述。
S5、参见图21,对形成有该第二保护层22的外观面1进行氧化处理,以在该金属表面外露区域的未被该第二保护层22覆盖的区域(用A2'来表示)表面形成氧化膜层,并对该氧化膜层进行着色和封孔处理,以将该金属表面外露区域的未被该第二保护层22覆盖的区域A2'染成第二颜色,形成第二颜色层2'。
具体操作方法可参见如实施例二中步骤S202。
S6、去除该第二保护层22,获得如图22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S7、重复上述步骤S4、步骤S5和步骤S6,直至在该外观面1上形成具有至少三种颜色的装饰效果。
示例性的,参见图23,为在该外观面上形成具有三种颜色的装饰效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在去除该第二保护层22之后,直接对该外观面1进行氧化处理,这时,金属表面外露区域是指A1'所表示的区域,能够在金属表面外露区域A1'的表面形成氧化膜层,并对该氧化膜层进行着色和封孔处理,以将该金属表面外露区域A1'染成第三颜色,形成第三颜色层3'。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通过在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的指定区域A’形成第一保护层21,并对形成有该第一保护层21的外观面进行氧化处理,以在该外观面的未被该第一保护层21覆盖的区域B'表面形成氧化膜层,并对该氧化膜层进行着色和封孔处理,以在该外观面1的未被第一保护层21覆盖的区域B'染成第一颜色而形成第一颜色层1',再去除该第一保护层21,使得该指定区域A'表面的金属外露形成金属表面外露区域,这时,在该金属表面外露区域的指定区域A1'形成第二保护层22,并对形成有第二保护层22的外观面进行氧化处理,以在该金属表面外露区域的未被该第二保护层22覆盖的区域A2'表面形成氧化膜层,并对该氧化膜层进行着色和封孔处理,以在该金属表面外露区域的未被第二保护层22覆盖的区域A2'染成第二颜色而形成第二颜色层2',这时,去除该第二保护层22,使得该指定区域A1'表面的金属外露,形成金属表面外露区域A1',并继续在金属表面外露区域A1'的指定区域形成保护层,并进行氧化与染色处理,直至在同一外观面上形成具有不同颜色的外观装饰效果,这样能够使各个颜色层所构成的轮廓清晰、分明,从而使得该外观面更加美观、整洁。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壳体,采用如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或者实施例三提供的加工方法加工获得。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壳体,当该终端壳体采用如实施例一提供的加工方法加工获得时,通过在该终端壳体的外观面上形成保护层,再对形成有保护层的该终端壳体进行加工形成镂空结构,并通过纳米注塑工艺在该镂空结构中注入塑胶,该保护层能够对该外观面上处形成镂空结构所在区域外的部分进行遮盖,这样,能够低成 本、高效率地去除溢胶,并且所获得的该终端壳体的外观面更加美观、整洁。当该终端壳体采用如实施例二或者实施例三提供的加工方法加工获得时,通过在该终端壳体的外观面的预设区域形成保护层,再对形成有保护层的该终端壳体进行氧化处理,能够在该外观面的未被该保护层覆盖的区域表面形成多孔结构,并对其进行染色,使得该外观面的未被该保护层覆盖的区域表面对染料的吸着力较强,而该预设区域的表面被该保护层所遮盖,这样,能够在同一表面形成具有不同颜色的外观装饰效果,使得该外观面更加美观,整洁。当该终端壳体采用如实施例四提供的加工方法加工获得时,通过在该终端壳体的外观面的指定区域形成第一保护层,再对形成有第一保护层的该终端壳体进行氧化处理,能够在该外观面的未被该第一保护层覆盖的区域表面形成多孔结构,并对其进行染色,使得该外观面的未被该第一保护层覆盖的区域表面形成第一颜色层,而该外观面的指定区域被该第一保护层所遮盖,这样,能够在去除该第一保护层之后,在金属外露区域的指定区域继续形成第二保护层,并依照以上步骤在该金属外露区域的未被该第二保护层覆盖的区域表面形成第二颜色层,这样不断重复以上步骤,能够在同一表面形成具有不同颜色的外观装饰效果,使得该外观面更加美观、整洁。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如上提供的终端壳体。
其中,对该终端设备的种类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该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或者上网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 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上形成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耐酸耐碱型材料;
    对形成有所述保护层的所述金属壳本体进行加工处理,形成镂空结构;
    采用纳米注塑工艺,在所述镂空结构中形成塑胶层;
    对塑胶层的溢胶进行打磨,以去除溢胶;
    去除所述保护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材料包括油漆、油墨中的至少一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所述保护层,包括:
    通过打磨抛光工艺去除所述保护层,或者,用溶剂将所述保护层溶解去除。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纳米注塑工艺,在所述镂空结构中形成塑胶层,包括:
    对所述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进行纳米微孔处理,并在所述镂空结构的内表面形成粘合层;所述粘合层的材料包括粘合剂;
    在所述镂空结构中注入塑胶,形成塑胶层。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所述保护层后,所述加工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外观面进行表面处理。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外观面进行表面处理,包括:
    对所述外观面进行喷砂、阳极化处理。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结构包括:天线隔断槽、耳机孔、USB孔和扬声器孔中的至少一个。
  8. 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金属壳本体的外观面的预设区域形成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耐酸耐碱型材料;
    对形成有所述保护层的外观面进行氧化处理,以在所述外观面的未被所述保护层覆盖的区域表面形成氧化膜层,并对所述氧化膜层进行着色和封孔处理,以将所述外观面的未被所述保护层覆盖的区域染成第一颜色,形成第一颜色层;
    去除所述保护层。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油墨、油漆中的至少一种。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所述保护层,包括:
    通过打磨抛光工艺去除所述保护层,或者,用溶剂将所述保护层溶解去除。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所述保护层之后,所述加工方法还包括:
    对形成有所述第一颜色层的外观面进行氧化处理,以在所述外观面的未被所述第一颜色层覆盖的区域表面形成氧化膜层,并对所述氧化膜层进行着色和封孔处理,以将所述外观面的未被所述第一颜色层覆盖的区域染成第二颜色,形成第二颜色层。
  12. 一种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或者8-11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法加工获得。
  13.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壳体。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或者上网本。
CN201780005038.XA 2016-12-22 2017-03-03 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终端壳体以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084762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99874X 2016-12-22
CN201611199874 2016-12-22
PCT/CN2017/075636 WO2018113099A1 (zh) 2016-12-22 2017-03-03 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终端壳体以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6252A true CN108476252A (zh) 2018-08-31
CN108476252B CN108476252B (zh) 2021-09-10

Family

ID=62624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5038.XA Active CN108476252B (zh) 2016-12-22 2017-03-03 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终端壳体以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76252B (zh)
WO (1) WO201811309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7567A (zh) * 2019-08-14 2021-02-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保护壳的加工方法及装置
CN114478001A (zh) * 2020-10-23 2022-05-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8285B (zh) * 2020-04-08 2023-02-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5180943B (zh) * 2021-04-06 2023-04-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陶瓷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629981B (zh) * 2022-02-14 2023-10-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75732A (ja) * 1983-03-25 1984-10-04 Toshiba Corp トランスフア・モ−ルド用金型
CN101610645A (zh) * 2008-06-17 2009-12-23 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软硬板的制作方法
CN102194910A (zh) * 2011-04-26 2011-09-21 江苏正信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组件防粘胶结构及其清胶方法
CN104539753A (zh) * 2014-11-06 2015-04-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电池壳及其成型工艺
CN105904171A (zh) * 2016-04-11 2016-08-31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73019B (en) * 2003-07-25 2007-02-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A method of transfer patter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75732A (ja) * 1983-03-25 1984-10-04 Toshiba Corp トランスフア・モ−ルド用金型
CN101610645A (zh) * 2008-06-17 2009-12-23 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软硬板的制作方法
CN102194910A (zh) * 2011-04-26 2011-09-21 江苏正信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组件防粘胶结构及其清胶方法
CN104539753A (zh) * 2014-11-06 2015-04-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电池壳及其成型工艺
CN105904171A (zh) * 2016-04-11 2016-08-31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7567A (zh) * 2019-08-14 2021-02-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保护壳的加工方法及装置
CN114478001A (zh) * 2020-10-23 2022-05-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6252B (zh) 2021-09-10
WO2018113099A1 (zh) 2018-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6252A (zh) 一种终端壳体的加工方法、终端壳体以及终端设备
KR102055330B1 (ko) 케이스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10931800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ousing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4066293B (zh) 电子装置机壳与其制作方法
US20110120901A1 (en) Device housing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3648767B (zh) 具有防指纹特性的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7175461A (zh) 一种后盖的加工方法、后盖及移动终端
US20120251779A1 (en) Housing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US20100247859A1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injection-molded product
EP2374592A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injection-molded product
CN108990328A (zh)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07548255A (zh) 一种终端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8800A (zh) 一种电子产品高效节能激光图文处理工艺
CN100389003C (zh) 一种镜面铝制品加工方法
KR20130111755A (ko) 케이스 프레임 제조 방법
CN103253066A (zh) 外观装饰效果处理方法及其产品
EP3041383B1 (en) Cover memb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999841A (zh) 手机外壳及手机外壳表面加工工艺
CN108101386A (zh) 一种移动终端盖板刻蚀方法及移动终端盖板
KR20160081453A (ko) 휴대 단말기용 금속 외장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1093017A (zh) 摄像头装饰件的加工方法、摄像头装饰件和电子设备
CN108556548A (zh) 电子设备、金属中框及其表面处理方法
KR20180059152A (ko) 그라데이션 장식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1112029A (zh) 多色工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61686B (zh) 一种手机模型产品的外表面的镀铬效果的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2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Applicant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