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5741A - 电池组和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和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5741A
CN108475741A CN201680079294.9A CN201680079294A CN108475741A CN 108475741 A CN108475741 A CN 108475741A CN 201680079294 A CN201680079294 A CN 201680079294A CN 108475741 A CN108475741 A CN 108475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battery pack
adhesive portion
capping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92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5741B (zh
Inventor
本桥季之
小野仁
高松由和
平瀬贵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ell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alsonic Kans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lsonic Kansei Corp filed Critical Calsonic Kans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475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5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5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5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71Lids or covers for the racks or secondary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池组,通过使电池单体向保持体和壳体的粘接固定容易且牢固,准确地进行各电极端子的定位,从而使可靠性提高。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具备:电池单体(150),其具有盖面(151)和与盖面(151)相对的罐底面(155);保持体(120),其保持电池单体(150);壳体(110),其与保持体(120)卡合而与保持体(120)一起将电池单体(150)收容;第1粘接部(170),其将电池单体(150)和保持体(120)粘接;以及第2粘接部(180),其将电池单体(150)和壳体(110)粘接,第1粘接部(170)设置于盖面(151)内的端部与保持体(120)的相对应的部分之间,第2粘接部(180)设置于罐底面(155)内的大致中央部与壳体(110)的相对应的部分之间。

Description

电池组和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主张2016年1月19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6-008231的优先权,为了参照,将这些在先申请的公开整体引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和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将多个电池收容于壳体等构件而成的电池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通过将多个锂离子电池单体配置于框架构件来构成的电池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4-5044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搭载于车辆等的电池组中,需要将电池组内的电池单体固定于壳体,以使其零部件不因行驶中的振动等而破损。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池组中,也示出有将模块内的各电池单体配置并固定于框架构件的方法。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电池单体的固定方法中,利用带和框架罩等固定各电池单体,但并没有考虑到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在内的各电极端子的准确的定位。一般而言,在电极端子的位置未准确地确定或者电池单体的固定不充分的情况下,各电极端子的位置会因车辆行驶中的振动而相对地偏离,有可能对将电池单体彼此连接的单体间汇流条施加过剩的应力。
鉴于该观点而做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和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使电池组内的各电池单体向保持体和壳体的粘接固定容易且牢固,准确地进行各电极端子的定位,从而使可靠性提高。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特征在于,
该电池组具备:
电池单体,其具有盖面和与该盖面相对的罐底面;
保持体,其保持所述电池单体;
壳体,其与所述保持体卡合而与所述保持体一起将所述电池单体收容;
第1粘接部,其将所述电池单体和所述保持体粘接;以及
第2粘接部,其将所述电池单体和所述壳体粘接,
所述第1粘接部设置于所述盖面内的端部与所述保持体的相对应的部分之间,所述第2粘接部设置于所述罐底面内的大致中央部与所述壳体的相对应的部分之间。
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是一种在保持体和壳体收容具有盖面和与该盖面相对的罐底面的电池单体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包括:
利用第1粘接部将所述电池单体和保持体粘接的工序;
利用第2粘接部将所述电池单体和壳体粘接的工序;
以及使所述保持体和所述壳体卡合的工序,
所述第1粘接部设置于所述盖面内的端部与所述保持体的相对应的部分之间,所述第2粘接部设置于所述罐底面内的大致中央部与所述壳体的相对应的部分之间。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和电池组的制造方法,通过使电池组内的各电池单体向保持体和壳体的粘接固定牢固,准确地进行各电极端子的定位,从而提高其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包括图1所示的电池组的电源系统的概略的功能框图。
图3是以透明的状态表示图1的电池组的下部壳体和单体保持件的电池组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图1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1的下部壳体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图5的下部壳体的俯视图。
图7是图1的单体保持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表示将图7的单体保持件安装到图5的下部壳体后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安装到单体保持件的单体间汇流条的放大外观立体图。
图10A是沿着图8的A-A截面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电池组中的电池单体与下部壳体和单体保持件之间的粘接位置的图。
图10B是沿着图8的B-B截面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电池组中的电池单体与下部壳体和单体保持件之间的粘接位置的图。
图10C是沿着图8的A-A截面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电池组中的电池单体与下部壳体和单体保持件之间的粘接位置的变形例的图。
图10D是沿着图8的B-B截面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电池组中的电池单体与下部壳体和单体保持件之间的粘接位置的变形例的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单体保持件的卡合爪与下部壳体的卡合孔之间的卡合前后的状态的图。
图12是图1的辅机底座的外观立体图。
图13是从一侧面观察图1的辅机底座的情况的侧视图。
图14是表示安装有各零部件和汇流条的状态的辅机底座的外观立体图。
图15是表示以螺母固定有各零部件和汇流条的状态的辅机底座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电池组整体的装配的情形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电池模块组与辅机模块组之间的组装的情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而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外观立体图,是表示将电池组的上部壳体拆掉后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不过,在图1中,针对各零部件的描写,局部简单化来表示。对于各零部件的详细情况,要参照图5~图15。电池组100具备:下部壳体110,其收容电池单体;单体保持件120,其将收容到下部壳体110的电池单体保持在供上部壳体安装的一侧(以下,也称为“上表面侧”);辅机底座200,其安装于单体保持件120的上表面侧;各种零部件,其安装于辅机底座200;以及在图1中未图示的上部壳体,其用于保护各种零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组100具备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210、继电器220、电流传感器230、以及熔丝240作为安装于辅机底座200的各种零部件。另外,电池组100具备在安装有上部壳体的状态下向上部壳体的外部突出的SSG端子250、LOAD端子260和GND端子270这3个端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组100作为搭载于具备内燃机的车辆、或能够以内燃机和电动机这两者的动力行驶的混合车辆等车辆使用的电池组来进行说明,但电池组100的用途并不限于车辆用。
图2是表示包括图1所示的电池组100的电源系统的概略的功能框图。电源系统400具备电池组100、交流发电机410、起动器420、第2二次电池430、负荷440、开关450、以及控制部460。电池组100包括收容于下部壳体110的第1二次电池130。第1二次电池130、交流发电机410、起动器420、第2二次电池430以及负荷440被并联连接。
电池组100具备MOSFET210、继电器220、电流传感器230、熔丝240、第1二次电池130、以及电池控制器(LBC)140。继电器220、电流传感器230、熔丝240、以及第1二次电池130依次被串联连接。另外,MOSFET210与第2二次电池430和负荷440串联连接。
在电池组100中,SSG端子250与交流发电机410连接。在电池组100中,LOAD端子260与负荷440连接。另外,GND端子270为了接地而使用。
继电器220作为将第1二次电池130与电源系统400中的除了电池组100之外的各构成要素并联连接或断开的开关发挥功能。
电流传感器230具有适当的构造,以适当的方式对向包括第1二次电池130在内的电路流动的电流进行测定。
熔丝240由熔断器主体、收容保持熔断器主体的绝缘树脂制的外壳、覆盖外壳的绝缘树脂制的罩构成,在产生了过电流的情况熔断。
如在图3中以透明的状态表示下部壳体110和单体保持件120那样,第1二次电池130由收容于下部壳体110的电池单体150的组件构成。构成第1二次电池130的各电池单体150是例如锂离子电池或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第1二次电池130的正极侧与熔丝240连接,负极侧经由GND端子270接地。
MOSFET210作为将第2二次电池430和负荷440与电源系统400中的其他构成要素并联连接或断开的开关发挥功能。
LBC140与第1二次电池130连接,对第1二次电池130的状态进行推定。LBC140对例如第1二次电池130的充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等进行推定。
交流发电机410是发电机,与车辆的发动机机械连接。交流发电机410利用发动机的驱动进行发电。交流发电机410利用发动机的驱动而发电的电力被调节器调整输出电压,能够向电池组100所具备的第1二次电池130、第2二次电池430、以及负荷440供给。另外,交流发电机410能够在车辆的减速时等利用再生进行发电。交流发电机410所再生发电的电力被使用于第1二次电池130和第2二次电池430的充电。
起动器420构成为包括例如自动起动器。起动器420受到来自第1二次电池130和第2二次电池430中的至少一个的供电而使车辆的发动机启动。
第2二次电池430由例如铅蓄电池构成。第2二次电池430向负荷440供给电力。
负荷440包括例如设置到车辆的音频系统、空调系统、以及导航系统等,并消耗所供给的电力而动作。负荷440在发动机驱动的停止中从第1二次电池130接受供电而动作,在发动机驱动中从交流发电机410和第2二次电池430接受供电而动作。
开关450与起动器420串联连接。开关450使起动器420与其他构成要素并联连接或断开。
控制部460对电源系统400的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部460由例如车辆的ECU(电子控制单元,Electric Control Unit或发动机控制单元,Engine Control Unit)构成。控制部460对开关450、MOSFET210以及继电器220的动作分别进行控制,进行基于交流发电机410、第1二次电池130和第2二次电池430的供电、以及进行第1二次电池130和第2二次电池430的充电。
接着,参照图4~图17对电池组100的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图1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不过,在图4中,与图1同样地,使各零部件的描写局部简单化。图5是下部壳体110的外观立体图。图6是下部壳体110的俯视图。另外,图7是单体保持件120的外观立体图。图7的(a)是单体保持件120的来自上表面侧的外观立体图。图7的(b)是单体保持件120的来自与上表面侧相反的一侧(以下,也称为“下表面侧”)的外观立体图。图8是表示将单体保持件120安装到下部壳体110后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9是安装到单体保持件120的单体间汇流条160的放大外观立体图。图10A~图10D是示意性地表示电池组100中的电池单体150与下部壳体110和单体保持件120之间的粘接位置的图。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单体保持件120的卡合爪128与下部壳体110的卡合孔115之间的卡合前后的状态的图。图12是辅机底座200的外观立体图。图13是从一侧面观察辅机底座200的情况的侧视图。图13的(a)是仅辅机底座200的侧视图。图13的(b)是将继电器220等各零部件载置到辅机底座200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4是表示安装有各零部件和汇流条的状态的辅机底座200的外观立体图。图15是表示以螺母290固定有各零部件和汇流条的状态的辅机底座200的俯视图。图16是表示电池组整体的装配的情形的图。图17是用于说明电池模块组与辅机模块组之间的组装的情形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是通过在将电池模块组和辅机模块组装配了之后、将电池模块组和辅机模块组组装、并将上部壳体固定来装配的。
电池模块组是通过将电池单体150、收容电池单体150的下部壳体110、保持电池单体150的单体保持件120、单体间汇流条160、总正端子汇流条164、总负端子汇流条165、以及LBC140组装而构成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组100所具备的电池单体150是大致长方体形状。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收容5个电池单体150,但电池组100能够收容的电池单体150的数量并不限于5个。电池组100能够收容的电池单体150的数量根据电池单体150的最大输出和车辆等被驱动设备要消耗的电力等适当决定。
如图5所示,下部壳体110是具有能够从上表面侧收容电池单体150的空间110a的壳体。也就是说,下部壳体110具有底面111和4个侧面112a、112b、112c、112d。下部壳体110在底面111的相反侧(也就是说,上表面侧)具有开口113。在下部壳体110中,侧面112a和112c相对,侧面112b和112d相对。以下,在不区别4个侧面112a、112b、112c、112d的情况下,统一记载为侧面112。侧面112的高度比收容于下部壳体110的电池单体150的高度低。
侧面112b和112d在下部壳体110的外侧(也就是说,空间110a的相反侧)设置有用于将电池组100安装于车辆的安装机构114。安装机构114根据相对于车辆的安装方法适当决定形状、侧面112b和112d上的位置。
另外,侧面112在开口113侧具有与单体保持件120之间的卡合用的卡合孔115。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侧面112在开口113侧的中央和两端附近具有3个卡合孔115。
底面111在下部壳体110的内侧(也就是说,空间110a侧)设置有用于表示要收容的电池单体150的位置、并且防止已收容的电池单体150的错位的引导件116。引导件116也具有维持电池单体150彼此的空间的功能。此外,也可以在由引导件116形成的电池单体150间的空间插入例如绝缘片材等。
引导件116的高度比侧面112的高度低。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件116与侧面112b和112d平行地以等间隔设置有4个。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部壳体110沿着由引导件116划分成5个的底面111的各区域收容以从侧面112b层叠到侧面112d的方式配置的5个电池单体150。
一般而言,在下部壳体110的制造中,与具备安装机构114的侧面112b和112d相比,不具备安装机构114的侧面112a和112c难以产生尺寸误差。因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将电池单体150以沿着侧面112a和112c的方向层叠的方式配置,收容到下部壳体110的电池单体150在下部壳体110内难以沿着层叠方向偏离。
此外,引导件116的位置和大小等根据下部壳体110所收容的电池单体150的形状和数量等适当决定。另外,下部壳体110与本发明的壳体相对应。
电池单体150在大致长方体形状的1个盖面151上具有正极端子152和负极端子153。另外,电池单体150具有:罐底面155,其与盖面151相对;以及4个侧面156a、156b、156c和156d,其与盖面151和罐底面155垂直。在电池单体150中,侧面156a和156c相对,侧面156b和156d相对。4个侧面156a、156b、156c、156d在电池单体150收容到下部壳体110的状态下分别配置于与下部壳体110的4个侧面112a、112b、112c、112d相对应的位置。以下,在不区别4个侧面156a、156b、156c、156d的情况下,统一记载为侧面156。盖面151、罐底面155以及侧面156是具有长边和短边的长方形状。正极端子152和负极端子153设置于盖面151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附近。正极端子152和负极端子153包括例如平型端子、筒状端子、或别的恰当的种类的端子。另外,在盖面151的中央设置有安全阀154,在因经年劣化或热失控等在电池单体150内部产生气体、电池单体150内部的压力成为预定以上的情况下,为了将气体向外部排出而打开该安全阀154。电池单体150以盖面151从开口113突出的方式、也就是说以盖面151成为上表面侧的方式收容于下部壳体110。如图4所示,在下部壳体110内,电池单体150以彼此相邻的电池单体150的正极端子152与负极端子153之间的配置成为相反方向的方式收容于下部壳体110内。
在电池单体150的盖面151侧、也就是说下部壳体110的开口113侧安装有单体保持件120。
单体保持件120在俯视时是大致长方形,具备:外周框121,其具有预定的高度;以及保持盖122,其在外周框121的内侧,在单体保持件120与下部壳体110卡合了的状态下从上表面侧保持电池单体150。保持盖122从上表面侧保持被收容到下部壳体110的电池单体150的盖面151。
外周框121具有4个侧面121a、121b、121c、121d。4个侧面121a、121b、121c、121d在外周框121和下部壳体110卡合了的状态下分别配置于与下部壳体110的4个侧面112a、112b、112c、112d相对应的位置。
外周框121在侧面121b、121d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孔形成部123,该螺纹孔形成部123具有用于利用螺钉固定将辅机底座200固定于单体保持件120的螺纹孔123a。外周框121以从侧面121b和121d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螺纹孔形成部123中,螺纹孔123a以能够将螺钉从上表面插入的方式形成。
另外,外周框121在侧面121b、121d的上表面侧具有用于将安装到辅机底座200的汇流条(也就是说,随后论述的总正铜汇流条285和总负铜汇流条286)螺纹固定于单体保持件120的螺纹孔123b。优选螺纹孔123b设置于随后论述的总正端子汇流条164和总负端子汇流条165所安装的开口124a的附近。
保持盖122在单体保持件120与下部壳体110之间的卡合状态下的与电池单体150的正极端子152和负极端子153相对应的位置具有开口124a。也就是说,如图8所示,在单体保持件120与下部壳体110之间的卡合状态下,电池单体150的正极端子152和负极端子153成为从开口124a露出到保持盖122的上表面侧的状态。
另外,保持盖122在单体保持件120与下部壳体110之间的卡合状态下的与电池单体150的安全阀154相对应的位置具有开口124b。也就是说,如图8所示,在单体保持件120与下部壳体110之间的卡合状态下,从安全阀154排出来的气体被从开口124b向电池单体150的外部排出。此外,单体保持件120与本发明的保持体相对应。
从开口124a露出而排列成一列的正极端子152和负极端子153除了与熔丝240连接的正极端子152和与GND端子270连接的负极端子153之外,相邻的端子彼此由单体间汇流条160电连接。单体间汇流条160由例如铝等导电性的金属形成。单体间汇流条160具有凸部161,该凸部161用于避免该单体间汇流条160安装于单体保持件120而与正极端子152和负极端子153连接起来的状态下的、单体间汇流条160与保持盖122的框架部分122a干涉,该框架部分122a位于开口124a之间。也就是说,单体间汇流条160在侧视时具有:两个端子连接部162,其与正极端子152和负极端子153连接;以及凸部161,其将两个端子连接部162连接,并从端子连接部162突出到上表面侧。
例如,如图9所示,端子连接部162在中央具有焊接用开口162a。单体间汇流条160以及随后论述的总正端子汇流条164和总负端子汇流条165在焊接用开口162a的周缘部利用堆焊与电池单体150的各端子连接。
另外,各端子连接部162具有在安装到单体保持件120的状态下向开口124b侧突出的电压传感器安装端子163。各电压传感器安装端子163具有螺纹孔163a。在单体间汇流条160中,在将单体间汇流条160的端子连接部162与正极端子152或负极端子153连接起来的情况下,各电压传感器安装端子163以配置于随后论述的螺纹孔形成部126上的方式形成。螺纹孔163a在电压传感器安装端子163配置到螺纹孔形成部126上的状态下与在螺纹孔形成部126形成的螺纹孔126a重叠。利用LBC140的螺纹固定,螺纹孔126a和螺纹孔163a被对准而被螺纹固定。电压传感器安装端子163与电压传感器连接,该电压传感器安装端子163是为了对端子间的电压进行检测而使用的。
另外,在与熔丝240连接的正极端子152连接有总正端子汇流条164。在与GND端子270连接的负极端子153连接有总负端子汇流条165。总正端子汇流条164和总负端子汇流条165由例如铝等导电性的金属形成。总正端子汇流条164和总负端子汇流条165具有:1个端子连接部162;以及外部连接部166,其用于分别与辅机底座200所具备的总正铜汇流条285和总负铜汇流条286连接。外部连接部166成为夹持外周框121的内侧的面和外侧的面那样的、相对于端子连接部162突出到上表面侧的凸形状。尤其是,如图16所示,外部连接部166沿着从外周框121的内侧的面跨外侧的面地形成的汇流条支承部123c安装。另外,外部连接部166在安装到外周框121的状态下在与螺纹孔123b相对应的位置具有螺纹孔166a。此外,总正端子汇流条164和总负端子汇流条165的端子连接部162也在安装到单体保持件120状态下具有向开口124b侧突出的电压传感器安装端子163。
保持盖122在安装于单体保持件120的单体间汇流条160彼此之间、以及单体间汇流条160与总正端子汇流条164或总负端子汇流条165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汇流条彼此的电连接、并且进行汇流条的定位的加强筋125。加强筋125向保持盖122的上表面侧突出。
另外,保持盖122在上表面侧设置有用于固定LBC140的螺纹孔形成部126。螺纹孔形成部126在保持盖122的上表面侧形成于开口124a与开口124b之间。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盖122具备10个螺纹孔形成部126。螺纹孔形成部126是大致圆柱形状,在中央设置有螺纹孔126a。LBC140载置于单体保持件120的上表面侧,使用在螺纹孔形成部126形成的螺纹孔126a而从上表面侧螺纹固定于单体保持件120。
另外,保持盖122在下表面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收容于下部壳体110的电池单体150的错位的肋127。肋127与侧面121b和121d平行地以等间隔设置有4个。也就是说,保持盖122的肋127设置于在单体保持件120和下部壳体110卡合了的状态下与下部壳体110的引导件116相对应的方向和位置。
外周框121在整周上具有预定的高度的卡合插入部121e。卡合插入部121e的厚度比外周框121的其他部位的厚度薄。因此,在外周框121的外侧的面上,卡合插入部121e相对于外周框121的其他部位凹陷。如图11的(b)所示,卡合插入部121e在使单体保持件120与下部壳体110卡合之际在下部壳体110的开口113侧插入下部壳体110的内侧。
在各侧面121a、121b、121c、121d中,卡合插入部121e在中央和两端附近设置有3个卡合爪128。卡合爪128设置于与下部壳体110的卡合孔115相对应的位置。在使单体保持件120和下部壳体110卡合之际,单体保持件120的卡合爪128嵌入下部壳体110的卡合孔115而被卡合。由此,单体保持件120和下部壳体110被卡合。此外,卡合孔115和卡合爪128的位置和数量并不限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示的例子,能够决定成适当的位置和数量。而且,卡合爪128和卡合孔115也可以分别未必设置于单体保持件120侧和下部壳体110侧,也可以分别更换而在单体保持件120侧设置卡合孔,在下部壳体110侧设置卡合爪。
另外,外周框121在侧面121a和121c的上表面侧且螺纹孔123b的附近设置有卡合孔129a。卡合孔129a以从外周框121向外部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在俯视时成为大致长方形状的孔。卡合孔129a在将单体保持件120和辅机底座200组装之际使用。
另外,外周框121在各侧面121a、121b、121c、121d的中央附近的上表面侧设置有卡合孔129b。卡合孔129b以从外周框121向外部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在俯视时成为大致长方形形状的孔。卡合孔129b在将单体保持件120和上部壳体组装之际使用。此外,卡合孔129b未必设置于各侧面121a、121b、121c、121d的中央附近,只要是能够将随后论述的上部壳体卡合的位置,也可以设置于任意的位置。
在此,对电池模块组的装配进行说明。首先,在电池单体150涂敷粘接剂。粘接剂是能够将电池单体150与下部壳体110和单体保持件120粘接的任意的粘接剂,能够使用例如环氧系粘接剂。粘接剂优选若固化、则具有弹性的粘接剂。在将单体保持件120和下部壳体110卡合了之际,在下部壳体110内,电池单体150的位置被固定即可,因此,粘接剂未必涂敷于电池单体150的整体,也可以涂敷于电池单体150的一部分。例如,粘接剂在电池单体150中在将电池单体150插入到下部壳体110之际涂敷于与底面111接触的面(也就是说,罐底面155)、以及在利用单体保持件120从上表面侧保持电池单体150之际与保持盖122接触的面(也就是说,盖面151)。尤其是,盖面151具有正极端子152、负极端子153、以及安全阀154。因此,也可以以粘接剂没有涂敷于这些正极端子152、负极端子153以及安全阀154的方式仅在例如盖面151的端部、特别是长度方向的周缘涂敷粘接剂。此外,粘接剂既可以未必涂敷于电池单体150侧,也可以涂敷于下部壳体110或单体保持件120的相对应的部分。以下,作为一个例子,设想通过沿着盖面151的相对的两个长边将粘接剂涂敷成线状、将电池单体150和单体保持件120粘接固定的情况来进行说明。另外,设想通过将粘接剂呈线状涂敷于罐底面155的中央部、将电池单体150和下部壳体110粘接固定的情况来进行说明。
图10A是示意性地表示在电池单体150中将粘接剂涂敷到在将电池单体150插入到下部壳体110之际与底面111接触的面、利用单体保持件120从上表面侧保持电池单体150之际与保持盖122接触的面(也就是说,盖面151)的情况下的、粘接位置的图。图10A是图8的A-A线处的剖视图。图10A仅表示层叠起来的5个电池单体150中的、特别是中央的电池单体150及其周边。另外,在图10A中,粘接剂所涂敷的区域由网格表示。在该情况下,如图10A所示那样,电池单体150在由对保持盖122与肋127之间的交叉部分的周边区域进行填充的粘接剂构成的粘接部170处与单体保持件120粘接。电池单体150在由对底面111与罐底面155之间的区域进行填充的粘接剂构成的粘接部180处与下部壳体110粘接。此外,粘接部170和180分别与本发明的第1粘接部和第2粘接部相对应。
此外,向电池单体150与下部壳体110的底面111之间涂敷的并不限于粘接剂。也可以在电池单体150与底面111之间涂敷其他填充剂。填充剂特别优选具有弹性。通过将具有弹性的填充剂向电池单体150与底面111之间涂敷,填充剂吸收具备电池组100的车辆的行驶时产生的振动。因此,振动难以向电池单体150传递。
接着,在使单体保持件120上下翻转后的状态下,使电池单体150的盖面151朝下而按照肋127将电池单体150向单体保持件120的保持盖122的下表面侧插入。此时,沿着盖面151内的相对的两个长边涂敷成线状的粘接剂与单体保持件120的保持盖122的下表面侧抵接。在粘接剂固化之前,使电池单体150的缘与保持盖122的下表面侧和肋127对准而相对于单体保持件120进行正极端子152和负极端子153的定位。之后,通过使粘接剂固化,电池单体150和单体保持件120被粘接。
然后,在使下部壳体110上下翻转后的状态下,以被插入有电池单体150的单体保持件120覆盖下部壳体110的方式使下部壳体110与单体保持件120卡合。此时,呈线状涂敷到罐底面155内的中央部的粘接剂与下部壳体110的底面111抵接。在粘接剂固化之前,沿着由引导件116划分开的底面111的各区域收容电池单体150。另外,如图11的(a)和(b)所示,使单体保持件120的卡合爪128与下部壳体110的卡合孔115卡合。单体保持件120和下部壳体110卡合后的状态的情形的一个例子表示在图8中。
此外,电池单体150的粘接顺序并不限于上述顺序。也可以是,例如,不使下部壳体110和单体保持件120上下翻转,将电池单体150插入下部壳体110的空间110a,从其上使单体保持件120与下部壳体110卡合。
然后,利用堆焊将单体间汇流条160、总正端子汇流条164以及总负端子汇流条165安装于从保持盖122的开口124a露出的电池单体150的各端子。而且,将LBC140安装于保持盖122。通过以上步骤,电池模块组的装配完成。如上所述,LBC140利用例如螺纹固定安装于保持盖122。
在此,再次参照图10A,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沿着盖面151内的相对的两个长边涂敷成线状的粘接剂因与单体保持件120的保持盖122的下表面侧抵接之际的压力而从盖面151溢出。其结果,粘接剂达到电池单体150的侧面156b、156d的一部分。即、粘接剂不仅向盖面151与保持盖122的下表面侧之间的区域的一部分填充,粘接剂也向侧面156b、156d与肋127之间的区域的一部分填充。由此,构成粘接部170,电池单体150不仅被沿着铅垂方向粘接固定于单体保持件120,也被沿着水平方向粘接固定于单体保持件120。利用达到该侧面156b、156d与肋127之间的区域的一部分的粘接剂,电池单体150沿着水平方向的粘接固定进一步变得牢固。因而,能够利用固化后的粘接剂吸收车辆行驶时的电池单体150向该方向的振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设置到盖面151侧的粘接部170的厚度比设置到罐底面155侧的粘接部180的厚度薄。由此,在使电池单体150的缘与单体保持件120的保持盖122的下表面侧和肋127对准之际,能够更准确地相对于单体保持件120进行正极端子152和负极端子153的定位。
呈线状涂敷到罐底面155的中央部的粘接剂因与下部壳体110的底面111抵接之际的压力而对罐底面155与底面111之间的区域进行填充。由此,构成粘接部180,电池单体150被粘接固定于下部壳体11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设置到罐底面155侧的粘接部180的厚度比设置到盖面151侧的粘接部170的厚度厚。由此,各电池单体150向下部壳体110的粘接固定进一步变得牢固。另外,在将下部壳体110粘接于电池单体150之际,能够根据各电池单体150的罐底面155与下部壳体110的底面111之间的距离的偏差利用粘接剂对各区域进行填充。即、能够对各电池单体150与下部壳体110之际的粘接固定位置赋予自由度。
而且,通过使下表面侧的粘接部180的厚度比上表面侧的粘接部170的厚度厚,在使下部壳体110卡合于单体保持件120之际,由于该下部壳体110的压入,电池单体150使构成粘接部180的粘接剂压缩。通过将电池单体150粘接固定于下部壳体110,构成粘接部180的粘接剂从下表面侧支承电池单体150。固化后的粘接剂具有弹性,因此,吸收具备电池组100的车辆的行驶时产生的振动。由此,振动难以向电池单体150传递。因而,能够抑制由车辆行驶时的振动导致的各电极端子的相对的位置的偏离,避免对将电池单体150彼此连接的单体间汇流条160的过剩的应力,防止该单体间汇流条160的破损。
图10B是与图10A同样地示意性地表示各粘接位置的图,但与图10A不同,是图8的B-B线处的剖视图。另外,与图10A同样地,粘接剂所涂敷的区域由网格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沿着盖面151内的相对的两个长边涂敷成线状的粘接剂的涂敷长度比呈线状涂敷到罐底面155的中央部的粘接剂的涂敷长度长。因而,设置到盖面151侧的粘接部170的长度比设置到罐底面155侧的粘接部180的长度长。如上所述,其原因在于,由于粘接部170的厚度比粘接部180的厚度较薄,所以弥补因此降低的粘接强度。
接着,基于图10C和10D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出于方便说明,对具有与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的构成要素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另外,仅说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的点。
图10C是与图8相对应的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完成后的电池组100的A-A线处的剖视图。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沿着盖面151内的相对的两个长边涂敷成线状的粘接剂因电池单体150与单体保持件120的保持盖122的下表面侧抵接之际的压力而大幅度扩展。其结果,粘接剂达到电池单体150的盖面151以及侧面156b、156d的一部分。即、粘接剂向由电池单体150和保持盖122的下表面侧以及肋127包围的区域整体填充。由此,电池单体150沿着铅垂方向和水平方向更牢固地粘接固定于单体保持件120。
呈线状涂敷到罐底面155的中央部的粘接剂因电池单体150与下部壳体110的底面111抵接之际的压力而对罐底面155与底面111之间的区域整体进行填充。其结果,粘接剂达到由侧面156b、156d和引导件116包围的区域整体。由此,电池单体150沿着铅垂方向和水平方向更牢固地粘接固定于下部壳体110。
图10D是与图8相对应的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完成后的电池组100的B-B线处的剖视图。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沿着盖面151内的相对的两个长边涂敷成线状的粘接剂因电池单体150与单体保持件120的保持盖122的下表面侧抵接之际的压力而大幅度扩展。其结果,粘接剂达到电池单体150的盖面151以及侧面156a和156c的一部分。即、粘接剂被向由电池单体150和保持盖122的下表面侧、侧面121a、121c、以及肋127包围的区域整体填充。同样地,呈线状涂敷到罐底面155的中央部的粘接剂因电池单体150与下部壳体110的底面111抵接之际的压力而对电池单体150的罐底面155与底面111之间的区域整体进行填充。其结果,粘接剂达到由电池单体150的侧面156a、156c、下部壳体110的侧面112a、112c、以及引导件116包围的区域整体。由此,电池单体150沿着铅垂方向和水平方向更牢固地粘接固定于卡合后的单体保持件120和下部壳体110。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0的辅机模块组进行说明。辅机模块组是通过将辅机底座200、配置于辅机底座200上的MOSFET210、继电器220、电流传感器230以及熔丝240、用于将配置于辅机底座200上的各零部电连接的铜汇流条组装而构成的。
辅机底座200具有4个侧面200a、200b、200c、200d和载置面201。4个侧面200a、200b、200c、200d在辅机底座200被组装到电池模块组的状态下分别配置于与下部壳体110的4个侧面112a、112b、112c、112d(和单体保持件120的4个侧面121a、121b、121c、121d)相对应的位置。
在载置面201,在侧面200a的附近载置有电流传感器230,在侧面200b的附近载置有MOSFET210,在侧面200c的附近载置有继电器220,在侧面200d的附近载置有熔丝240。如图12所示,在载置面201上,根据载置MOSFET210、继电器220、电流传感器230以及熔丝240的位置形成有凹凸。与没有凹凸的情况相比较,载置面201利用凹凸提高了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载置面201的凹凸以如下方式形成:载置面201中的供继电器220载置的区域201c与供电流传感器230载置的区域201a、供MOSFET210载置的区域201b以及供熔丝240载置的区域201d相比较,在将电池组100装配起来之际区域201c处于较高的位置。另外,载置面201的凹凸以如下方式形成:供熔丝240载置的区域201d与区域201a、区域201b相比较,在将电池组100装配起来之际区域201d处于较高的位置。也就是说,载置面201的凹凸以如下方式形成:供电流传感器230载置的区域201a处于比区域201c、区域201d的位置低的位置。通过载置面201具有这样的凹凸,能够将熔丝240在辅机底座200中配置于比继电器220低的位置,并且比熔丝240厚的电流传感器230也配置于比继电器220的位置低的位置。
电流传感器230、MOSFET210、继电器220以及熔丝240分别在区域201a、201b、201c、201d中被由载置面201的凹凸形成的立壁或在载置面201形成的肋202定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12和图14所示,区域201c的周围的一部分被肋202包围。也就是说,继电器220被肋202定位。肋202也具有以螺母290将继电器220固定于辅机底座200之际的止转的功能。另外,肋202也具有防止随后论述的铜汇流条彼此的接触的绝缘的功能。
另外,MOSFET210、继电器220以及熔丝240被分别在区域201a、201b、201d的周围的一部分形成的立壁定位。载置面201中的立壁也具有由螺母290将MOSFET210、继电器220和熔丝240固定于辅机底座200之际的止转的功能。
另外,辅机底座200在载置面201设置有多个朝上的双头螺栓203。双头螺栓203是为了使电池模块组的电池单体150、MOSFET210、继电器220、电流传感器230、熔丝240相互电连接而使用的。另外,SSG端子250、LOAD端子260以及GND端子270也从载置面201朝上延伸,作为双头螺栓发挥功能。
各双头螺栓203、SSG端子250、LOAD端子260、以及GND端子270在具有凹凸的载置面201中设置于适当的高度。例如、各双头螺栓203在载置面201中设置于与分别载置于各区域201a、201b、201c、201d的电流传感器230、MOSFET210、继电器220以及熔丝240的各端子相应的高度。也就是说,各双头螺栓203的直径成为与设置到电流传感器230、MOSFET210、继电器220和熔丝240的各端子的连接用开口相应的大小。分别从上表面侧使双头螺栓203穿过端子的连接用开口,从而电流传感器230、MOSFET210、继电器220和熔丝240安装于辅机底座200。通过如此将各双头螺栓203的朝向设为朝上,易于进行各零部件向辅机底座200的安装,因此,辅机模块和电池组100的生产率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GND端子270设置于比SSG端子250和LOAD端子260的位置低的位置。如此,通过改变GND端子270的高度、SSG端子250和LOAD端子260的高度,GND端子270的识别性提高。因此,易于防止将电池组100向车辆搭载之际的误配线。
在此,对辅机底座200上的、使用了铜汇流条的各零部件的配线进行说明。如图14和图15所示,铜汇流条280~284以沿着辅机底座200的载置面201的凹凸的方式根据要配置的位置具有多样的形状。
熔丝240的端子240b经由铜汇流条280与电流传感器230的端子230a电连接。电流传感器230的另一端子230b经由铜汇流条281与继电器220的端子220a电连接。继电器220的另一端子220b经由铜汇流条282与MOSFET210的端子210a电连接。继电器220的端子220b还经由铜汇流条282、283与SSG端子250电连接。MOSFET210的另一端子210b经由铜汇流条284与LOAD端子260电连接。
在熔丝240的端子240a连接有用于与电池模块组的总正端子汇流条164电连接的总正铜汇流条285。另外,在GND端子270连接有用于与电池模块组的总负端子汇流条165电连接的总负铜汇流条286。总正铜汇流条285和总负铜汇流条286分别沿着侧面200b、200d向下表面侧延伸,其顶端在辅机底座200和单体保持件120被组装起来的状态下分别与总正端子汇流条164和总负端子汇流条165接触。由此,电连接被担保。总正铜汇流条285和总负铜汇流条286在其顶端的、在辅机底座200和单体保持件120被组装起来的状态下与设置到单体保持件120的螺纹孔123b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具有螺纹孔285a和286a。
铜汇流条280~284和总正铜汇流条285被从上表面侧与双头螺栓203螺纹配合的螺母290与MOSFET210、继电器220、电流传感器230以及熔丝240一起固定于辅机底座200。另外,通过使双头螺栓203穿过已设置到与端子220a和端子220b不同的位置的开口221而从上表面侧使螺母290与双头螺栓203螺纹配合,继电器220也被固定于辅机底座200。
此外,如上所述,各铜汇流条利用设置到辅机底座200的肋202以不彼此接触的方式配置。另外,设置到继电器220的端子220a和端子220b的分隔壁222也具有各铜汇流条以不接触的方式进行绝缘的功能。
辅机底座200在侧面200b、200d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孔形成部204,该螺纹孔形成部204具有用于利用螺纹固定将单体保持件120和辅机底座200固定的螺纹孔204a。螺纹孔204a设置于在单体保持件120和辅机底座200被组装起来的状态下与设置到单体保持件120的螺纹孔123a相对应的位置。
另外,辅机底座200在侧面200a的安装总正铜汇流条285的双头螺栓203的附近以及侧面200c的安装总负铜汇流条286的GND端子270的附近设置有卡合爪205。卡合爪205设置于在单体保持件120和辅机底座200被组装起来的状态下与卡合孔129a相对应的位置。卡合爪205从侧面200a、200c的外部侧沿着下表面方向延伸。卡合爪205的顶端部在侧视时成为楔形状。通过卡合爪205的顶端部嵌入卡合孔129a,卡合爪205和卡合孔129a卡合。
在此,对辅机模块组的装配进行说明。在辅机模块组的装配中,首先,各零部件(也就是说,MOSFET210、继电器220、电流传感器230以及熔丝240)和铜汇流条(也就是说,铜汇流条280~284、总正铜汇流条285以及总负铜汇流条286)穿过辅机底座200的载置面201的双头螺栓203、SSG端子250、LOAD端子260以及GND端子270地配置。并且,从上表面侧利用螺母290对双头螺栓203、SSG端子250、LOAD端子260以及GND端子270进行螺纹配合,来进行辅机模块组的装配。
接着,对上部壳体进行说明。如图16所示,上部壳体300具有在将电池组100装配起来之际用于分别使SSG端子250、LOAD端子260和GND端子270从上部壳体300向外部露出的3个开口310a、310b、310c。
另外,上部壳体300在4个侧面的下表面侧设置有用于与单体保持件120卡合的卡合爪320。卡合爪320设置于在单体保持件120和上部壳体300被组装起来的状态下与卡合孔129b相对应的位置。卡合爪320从各侧面的外部侧沿着下表面方向延伸。卡合爪320的顶端部在侧视时成为楔形状。通过卡合爪320的顶端部嵌入卡合孔129b,卡合爪320和卡合孔129b卡合。
另外,上部壳体300具备用于在单体保持件120和上部壳体300被组装起来的状态下保护总正铜汇流条285和总负铜汇流条286的汇流条保护部330。
接着,对电池组100整体的装配进行说明。首先,对电池模块组与辅机模块组的组装进行说明。电池模块组与辅机模块组的组装通过单体保持件120与辅机底座200的组装来实现。
通过使卡合爪205嵌入卡合于卡合孔129a,单体保持件120和辅机底座200被组装。另外,在辅机底座200载置到单体保持件120的状态下,使螺栓340从侧面200b、200d的外部侧贯穿螺纹孔285a或螺纹孔286a、以及螺纹孔166a而螺纹固定于螺纹孔123b,从而单体保持件120和辅机底座200被组装。也就是说,利用螺栓340并借助总正铜汇流条285和总负铜汇流条286,单体保持件120和辅机底座200被间接地组装。此时,沿着总正铜汇流条285和总负铜汇流条286设置的支承部206具有止转的功能。
如此,通过以由卡合进行的组装、以及由螺栓340进行的组装这两者的手段进行组装,与以一者进行组装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实现更坚固的组装。
另外,在将单体保持件120载置到辅机底座200的状态下,如图17所示,使螺栓350从上表面侧贯穿螺纹孔204a而与螺纹孔123a螺纹固定,从而单体保持件120和辅机底座200被组装。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组和辅机模块组如上述那样被组装,因此,在俯视时呈大致矩形的辅机底座200的四角,电池模块组和辅机模块组被固定。由此,能够实现坚固的组装。
接着,对上部壳体300的组装进行说明。上部壳体300通过使卡合爪320嵌入卡合于单体保持件120的卡合孔129b、来与单体保持件120卡合。如此一来,通过上部壳体300被卡合于单体保持件120,电池组100整体的装配完成。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池组;110、下部壳体;110a、空间;111、底面;112、112a、112b、112c、112d、121a、121b、121c、121d、156a、156b、156c、156d、200a、200b、200c、200d、侧面;113、124a、124b、221、310a、310b、310c、开口;114、安装机构;115、129a、129b、卡合孔;116、引导件;120、单体保持件;121、外周框;121e、卡合插入部;122、保持盖;122a、框架部分;123、126、204、螺纹孔形成部;123a、123b、126a、163a、166a、204a、285a、286a、螺纹孔;123c、汇流条支承部;125、加强筋;127、202、肋;128、205、320、卡合爪;130、第1二次电池;140、LBC(电池控制器);150、电池单体;151、盖面;152、210a、220a、230a、240a、端子;153、210b、220b、230b、240b、端子;154、安全阀;155、罐底面;160、单体间汇流条;161、凸部;162、端子连接部;162a、焊接用开口;163、电压传感器安装端子;164、总正端子汇流条;165、总负端子汇流条;166、外部连接部;170、180、粘接部;200、辅机底座;201、载置面;201a、201b、201c、201d、区域;203、双头螺栓;206、支承部;210、MOSFET;220、继电器;222、分隔壁;230、电流传感器;240、熔丝;250、SSG端子;260、LOAD端子;270、GND端子;280、281、282、283、284、铜汇流条;285、总正铜汇流条;286、总负铜汇流条;290、螺母;300、上部壳体;330、汇流条保护部;340、350、螺栓;400、电源系统;410、交流发电机;420、起动器;430、第2二次电池;440、负荷;450、开关;460、控制部。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组具备:
电池单体,其具有盖面和与该盖面相对的罐底面;
保持体,其保持所述电池单体;
壳体,其与所述保持体卡合而与所述保持体一起将所述电池单体收容;
第1粘接部,其将所述电池单体和所述保持体粘接;以及
第2粘接部,其将所述电池单体和所述壳体粘接,
所述第1粘接部设置于所述盖面内的端部与所述保持体的相对应的部分之间,所述第2粘接部设置于所述罐底面内的大致中央部与所述壳体的相对应的部分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粘接部和所述第2粘接部由涂敷到所述电池单体侧的粘接剂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粘接部的厚度比所述第1粘接部的厚度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粘接部的厚度比所述第1粘接部的厚度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粘接部和所述第2粘接部是线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粘接部的长度比所述第2粘接部的长度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粘接部设置于所述盖面和垂直于所述盖面的面内的一部分与所述保持体的相对应的部分之间,所述第2粘接部设置于所述罐底面和垂直于所述罐底面的面内的一部分与所述壳体的相对应的部分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粘接部设置于所述盖面和垂直于所述盖面的面内的一部分与所述保持体的相对应的部分之间,所述第2粘接部设置于所述罐底面和垂直于所述罐底面的面内的一部分与所述壳体的相对应的部分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粘接部设置于所述盖面和垂直于所述盖面的面内的一部分与所述保持体的相对应的部分之间,所述第2粘接部设置于所述罐底面和垂直于所述罐底面的面内的一部分与所述壳体的相对应的部分之间。
10.一种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其是在保持体和壳体收容具有盖面和与该盖面相对的罐底面的电池单体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包括:
利用第1粘接部将所述电池单体和保持体粘接的工序;
利用第2粘接部将所述电池单体和壳体粘接的工序;以及
使所述保持体和所述壳体卡合的工序,
所述第1粘接部设置于所述盖面内的端部与所述保持体的相对应的部分之间,所述第2粘接部设置于所述罐底面内的大致中央部与所述壳体的相对应的部分之间。
CN201680079294.9A 2016-01-19 2016-12-16 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84757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8231A JP6577375B2 (ja) 2016-01-19 2016-01-19 組電池及び組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16-008231 2016-01-19
PCT/JP2016/087651 WO2017126270A1 (ja) 2016-01-19 2016-12-16 組電池及び組電池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5741A true CN108475741A (zh) 2018-08-31
CN108475741B CN108475741B (zh) 2021-04-13

Family

ID=59362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9294.9A Active CN108475741B (zh) 2016-01-19 2016-12-16 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65835B2 (zh)
JP (1) JP6577375B2 (zh)
CN (1) CN108475741B (zh)
WO (1) WO201712627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5908A1 (zh) * 2019-04-26 2020-10-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CN113597708A (zh) * 2020-06-18 2021-11-02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泄压结构的电池包
CN114571035A (zh) * 2022-05-06 2022-06-03 苏州思萃熔接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端子自动堆焊装置
WO2022133862A1 (zh) * 2020-12-24 2022-06-30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及应用所述电池组的用电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2316A (zh) * 2016-05-20 2016-07-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箱
US10697417B2 (en) * 2017-10-06 2020-06-30 Briggs & Stratton Corporation Battery connections for battery start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KR102379665B1 (ko) * 2018-01-17 2022-03-25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WO2023106239A1 (ja) * 2021-12-10 2023-06-15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接着構造、電子機器および接着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97516A (ja) * 2013-03-29 2014-10-16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US8865338B2 (en) * 2009-03-31 2014-10-21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device
WO2015196046A1 (en) * 2014-06-20 2015-12-23 Robert Bosch Gmbh Battery module with cell fix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2110A (en) * 1993-03-19 1994-04-12 Motorola, Inc. Unitized battery package
JP2009277433A (ja) * 2008-05-13 2009-11-26 Toshiba Corp バッテリパック
JP5481309B2 (ja) * 2010-08-04 2014-04-23 株式会社東芝 二次電池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548476B2 (en) 2010-12-20 2017-01-17 Samsung Sdi Co., Ltd. Multi-cell battery module with integral cooling and assembly aids
CN103959506B (zh) * 2011-11-24 2016-09-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以及车辆
JP6578644B2 (ja) 2014-10-03 2019-09-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表示装置
EP3220443B1 (en) * 2014-11-10 2021-03-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ell modul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65338B2 (en) * 2009-03-31 2014-10-21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device
JP2014197516A (ja) * 2013-03-29 2014-10-16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WO2015196046A1 (en) * 2014-06-20 2015-12-23 Robert Bosch Gmbh Battery module with cell fixation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5908A1 (zh) * 2019-04-26 2020-10-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CN113597708A (zh) * 2020-06-18 2021-11-02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泄压结构的电池包
WO2022133862A1 (zh) * 2020-12-24 2022-06-30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及应用所述电池组的用电装置
CN115136402A (zh) * 2020-12-24 2022-09-30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及应用所述电池组的用电装置
CN115136402B (zh) * 2020-12-24 2023-12-05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及应用所述电池组的用电装置
CN114571035A (zh) * 2022-05-06 2022-06-03 苏州思萃熔接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端子自动堆焊装置
CN114571035B (zh) * 2022-05-06 2022-07-08 苏州思萃熔接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端子自动堆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30318A (ja) 2017-07-27
US20190020006A1 (en) 2019-01-17
JP6577375B2 (ja) 2019-09-18
WO2017126270A1 (ja) 2017-07-27
CN108475741B (zh) 2021-04-13
US10665835B2 (en) 202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5741A (zh) 电池组和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CN107452906B (zh) 车载用电池模块
JP3695435B2 (ja) ラミネート外装扁平型電池
EP2736097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module of the same
US20150072205A1 (en) Battery assembly having single electrode terminal connection part
KR100973314B1 (ko) 보호회로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배터리 팩
JP2015002140A (ja) 電池ユニット
WO2018008478A1 (ja) 組電池及び電源装置
JP2012523094A (ja) ガルバニセルの電極ジオメトリ
KR20140004643A (ko) 전기화학 에너지 저장 장치의 전극 스택의 어셈블리
CN108604652A (zh) 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和电池组
US11509024B2 (en) Method for arranging a contact element, contact element and battery stack
JP6730033B2 (ja) 組電池
JP7047978B2 (ja) 二次電池、電池パック、電子機器、電動工具及び電動車両
US20190259995A1 (en) Assembled Battery
US10263291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prismatic battery cell
JP7359286B2 (ja) 電池パック、電動工具および電動車両
EP4195389A1 (en) Power storage device
JP5987462B2 (ja) 電池ユニット
US9620750B2 (en) High-voltage storage device
JP2021068567A (ja) 蓄電装置
CN217823188U (zh)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JP2018006275A (ja) 組電池
JP2017130312A (ja) 組電池
JP2018006277A (ja) 組電池及び電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