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4409A - 可变压缩比连杆 - Google Patents

可变压缩比连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4409A
CN108474409A CN201780007093.2A CN201780007093A CN108474409A CN 108474409 A CN108474409 A CN 108474409A CN 201780007093 A CN201780007093 A CN 201780007093A CN 108474409 A CN108474409 A CN 108474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hing
orientated
link body
shoulder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70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J·米勒
B·C·茵伍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derer - Moguer LLC
Federal Mogul LLC
Original Assignee
Federer - Moguer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derer - Moguer LLC filed Critical Federer - Moguer LLC
Publication of CN108474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4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4Engines with variable distances between pistons at top dead-centre positions and cylinder heads
    • F02B75/045Engines with variable distances between pistons at top dead-centre positions and cylinder heads by means of a variable connecting rod leng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00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adjustable for aligning or positioning
    • F16C23/10Bearings, parts of which are eccentrically adjustable with respect to each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7/00Connecting-rods or like links pivoted at both ends; Construction of connecting-rod heads
    • F16C7/06Adjustable connecting-ro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9/00Bearings for crankshafts or connecting-rods; Attachment of connecting-rods
    • F16C9/04Connecting-rod bearings; Attachment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00Pistons; Trunk pistons; Plungers
    • F16J1/10Connection to driving members
    • F16J1/14Connection to driving members with connecting-rods, i.e.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J1/16Connection to driving members with connecting-rods, i.e. pivotal connections with gudgeon-pin; Gudgeon-p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7/00Piston-ro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60/00Engines or pumps
    • F16C2360/22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包括连杆、轴衬和锁定销的组件,该组件能够在发动机中提供不同的压缩比。该轴衬设置在连杆的孔上。该轴衬的外表面包括凹口对,并且连杆主体的内表面包括用于容纳锁定销的相应凹口。该凹口以大于180°且不大于190°的角度相互间隔开。该锁定销在凹口处可移动,允许轴衬从低压缩位置旋转至高压缩位置,或反之亦然。该轴衬具有变化的厚度,并且因此当轴衬处于低压缩取向时,轴衬开口的中心轴线比轴衬处于高压缩取向时更靠近连杆主体的轴。

Description

可变压缩比连杆
有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美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要求2016年1月2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为62/281,489和2017年1月19日提交的美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15/409,928的优先权,并且将其全部内容作为参考文献并入此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内燃机和控制组件,其中发动机的压缩比可以变化。
背景技术
内燃机的运行性能尤其受到每个发动机汽缸中压缩比的影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压缩比是发动机汽缸中最大体积与最小体积之比。通常,具有较高压缩比的发动机比具有较低压缩比的发动机更有效地运行,而具有较低压缩比的发动机比具有较高压缩比的发动机产生更多的动力。由于在大多数发动机中,压缩比是固定数值,其只能通过广泛地修改内燃机的某些特性来改变,大多数发动机制造商在设计内燃机时,被迫面临在优化效率或动力或相互妥协之间做选择。
已经尝试在生产内燃机时使其具有可变的压缩比以,允许发动机以峰值效率运行并且当需要时能够产出增强的动力。然而,目前的可变压缩比系统控制起来很复杂,生产成本高,并且可能在发动机的寿命期内缺乏耐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连杆组件。该组件包括包含沿小端延伸的轴的连杆主体,并且该小端包括具有圆孔的内表面。轴衬设置在小端的圆孔中。该轴衬包括与小端的内表面滑动接触的外表面,并且该轴衬具有围绕中心轴线的圆形开口,用于容纳活塞销。当轴衬处于低压缩取向时,圆形开口的中心轴线比轴衬处于高压缩取向时更靠近连杆主体的轴。轴衬的外表面包括凹口对,并且连杆主体的内表面包括用于容纳锁定销的相应凹口。在轴衬的外表面上的凹口对以大于180°且不大于190°的角度相互间隔开。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用于内燃机的连杆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包含沿小端延伸的轴的连杆主体,该小端包括具有圆孔的内表面;并且在连杆小端的圆孔上配置轴衬,该轴衬包括与小端的内表面滑动接触的外表面,该轴衬具有围绕中心轴线的圆形开口用于容纳活塞销,当轴衬处于低压缩取向时,圆形开口的中心轴线比轴衬处于高压缩取向时更靠近连杆主体的轴,轴衬的外表面包括凹口对,连杆主体的内表面包括用于容纳锁定销的相应凹口,并且在轴衬的外表面上的凹口对以大于180°且不大于190°的角度相互间隔开。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调节发动机的压缩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连杆组件,该连杆组件包括连杆主体、轴衬和锁定销。该连杆主体包括延伸至小端的轴,并且该小端包括具有圆孔的内表面。该轴衬设置在连杆小端的圆孔上。该轴衬包括与小端的内表面滑动接触的外表面,该轴衬具有围绕中心轴线的圆形开口用于容纳活塞销,并且该轴衬的外表面包括凹口对。该连杆主体的内表面包括用于容纳锁定销的相应凹口,并且在轴衬的外表面上的凹口对以大于180°且不大于190°的角度相互间隔开。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移动连杆主体的凹口上的锁定销,其中轴衬相对于连接主体从低压缩位置旋转至高压缩位置,或从高压缩位置旋转至低压缩位置。当轴衬处于低压缩取向时,圆形开口的中心轴线比轴衬处于高压缩取向时更靠近连杆主体的轴。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容易理解,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具有处于高压缩取向的轴衬的连杆组件的局部透视图;
图2为图1中连杆组件的另一个局部透视图,其具有高压缩取向的轴衬并取自不同于图1的位置;
图3为具有处于高压缩取向的轴衬的图1中连杆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1中连杆组件的另一个局部剖视图,其具有高压缩取向的轴衬并取自不同于图3的位置;
图5为具有处于低压缩取向的轴衬的图1中连杆组件的局部透视图;
图6为图1中连杆组件的另一个局部透视图,其具有低压缩取向的轴衬并取自不同于图5的视角;
图7为具有处于低压缩取向的轴衬的图1中连杆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图1中连杆组件的另一个局部剖视图,其具有低压缩取向的轴衬并取自不同于图7的视角;
图9为图1中连杆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并且在中立位置示出了轴衬的销用于允许移动轴衬;
图10为图1中连杆组件的另一个局部剖视图,并在中立位置示出了轴衬的销;
图11为图1状态下连杆组件的横截面图;
图12为具有处于高压缩取向的轴衬的连杆组件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透视图;以及
图13为具有处于低压缩取向的轴衬的连杆组件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其中相同标记表示若干视图中相应的部件,图1中大体示出了用于改变内燃机的压缩比的改进连杆组件20的第一示例实施例。如图所示,连杆组件20包括连杆主体22,其通过活塞销(还称为肘销)沿轴23从用于连接到发动机的曲柄轴(未示出)的大端(未示出)延伸到连接到活塞住体(未示出)的小端24。连杆主体22优选由金属组成,例如钢、合金钢、铝、铝合金、镁、镁合金等。
连杆主体22的小端24包括具有大体圆孔26的内表面,其通过连杆体22从一侧贯穿至另一侧。轴衬28定位在圆孔26中和连杆主体22与活塞销之间。轴衬28包括轴衬主体30,其具有围绕中心轴线A的圆形开口32用于容纳活塞销。轴衬主体30的外表面与连杆主体22的小端24的内表面滑动接触。在图11的示例实施例中,轴衬主体30由单独制作和随后连接在一起的两工件组成。其中一个工件具有轴向延伸部分34和径向延伸部分、或凸缘36,并且另一个工件大体为环形。在装配过程中,第一个工件的轴向延伸部分34插入到连杆主体22的圆孔26中,并且在连杆主体22的另一侧与环形工件接触。然后,两工件焊接在一起(例如通过激光焊接)或压制在一起,从而在最终形式中,轴衬主体30是一个整体工件并且具有凸缘36、38,该凸缘在连杆主体22的相对侧径向向外延伸以将轴衬主体30牢固地连接到连杆主体22上。
如图1所示,在连杆主体22的小端24中,轴衬主体30的圆形开口32相对于圆孔26的位置是偏心的。轴衬主体30的圆形开口32相对于轴衬主体30的外表面的位置也是偏心的。也就是说,在轴衬主体30中圆形开口32的中心轴线A偏离连杆主体22中圆孔26的中心轴线。在示例实施例中,连杆主体30的厚度是沿圆形开口32周向变化的以偏心定位圆形开口32。
轴衬28在连杆主体22的圆孔26中可旋转以相对于曲柄轴改变活塞销和活塞主体的相对定位,并因此改变发动机中汽缸的压缩比。如图1-4所示,当轴衬28处于高压缩取向时,轴衬主体30的中心轴线A位于比连杆主体22的轴23更靠近连杆主体30的小端24的远端39的位置。当轴衬28位于高压缩取向时,由于连接连杆组件20的活塞位于远离曲柄轴的位置,而减少了燃烧室(未示出)的体积,因此发动机具有高压缩比。当轴衬28处于高压缩取向时,发动机的高压缩比使发动机的效率最大化,从而改善燃料经济性并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的排放。
另一方面,如图5-8所示,当轴衬28处于低压缩取向时,轴衬主体30的中心轴线A位于比连杆主体30的小端24的远端39更靠近连杆主体22的轴23的位置。当轴衬28位于低压缩取向时,发动机具有低压缩比,从而使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输出最大化。这样,轴衬28允许发动机在需要动力时产生高功率输出并且在剩余的时间内以非常高的效率运行。轴衬28可以设计成使用一系列不同的发动机,其包括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火花点火发动机、压燃式发动机、二冲程发动机和四冲程发动机。优选地,当活塞位于上止点约3.5mm位置时,轴衬设置成调节活塞主体的高度。
连杆组件20进一步包括锁定机构,其在需要时设置成将轴衬28锁定在高和低压缩取向中,并且当需要时,有选择地允许惯性驱动两取向之间的轴衬28以在使用期间改变发动机的压缩比。图1-11的示例实施例中,锁定机构包括锁定销40,其设置在连杆主体22的邻近圆孔26的凹口42中,并且在轴向方向从用于将轴衬28锁定在高压缩取向的第一位置(图3和4中示出)可滑动到用于将轴衬28锁定在低压缩取向的第二位置(图7和8中示出)。当锁定销40处于第一个和第二位置的其中之一时,将其容纳在轴衬主体30上的凸缘36、38之一的相应凹口42内,以防止轴衬28相对于连杆主体22旋转。但是,如图9和10所示,当锁定销40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时,允许轴衬28在高压缩和低压缩取向之间自由旋转。
图1-11的实施例的锁定机构还包括弹簧44,其将锁定销40偏压在第一位置以将轴衬28锁定在高压缩取向。在该实施例中,连杆主体22还包括通向凹口42的液压通道46以便输送加压的液压流体以克服弹簧44施加的偏向力,只要液压流体保持在加压状态,偏向力将锁定销40移动到第二位置,以便将轴衬28锁定在低压缩取向上。但是,应该理解的是一系列不同机构可以用于将轴衬锁定在高和低压缩取向之间。
连杆主体22和轴衬28的凸缘36、38包括限定高和低压缩取向的相互合作的旋转止动机构。连杆主体22包括一对周向间隔开的第一台肩48,并且轴衬28的凸缘36、38的其中一个包括一对周向间隔开的第二台肩50。优选地,第一和第二台肩48、50相互间隔开以允许轴衬28相对于连杆主体22以大于180°并且不大于190°的角度旋转。这允许在压缩循环期间将第一和第二台肩48、50相互锁定以减少锁定销40处的负载和磨损。定位第一和第二台肩48、50,从而当轴衬28处于高和低压缩取向时,在轴衬28上几乎不施加扭矩,并因此锁定销40承受最小的剪切力并具有高耐久性。在示例实施例中,第一台肩48位于轴23邻近连杆主体22的小端24的相对侧。第一台肩48的其中一个位于用于锁定销40的凹口42的一侧,并且另一个第一台肩48与凹口42间隔更远。在高压缩比取向情况下,如图1-4所示,轴衬28的第二台肩50的其中一个与同凹口42间隔开的连杆主体22的第一台肩48接合。在低压缩比取向情况下,如图5-11所示,轴衬28的第二台肩50的其中一个与位于凹口42一侧的连杆主体22的第一台肩48接合。
在运行过程中,当司机要求增加动力时,发动机的电控单元(ECU)激活液压泵(未示出)对连杆主体22中的液压流体46加压,并因此将锁定销40从第一位置移开。然后,由于活塞和连杆主体22从高压缩取向到低压缩取向的运动惯性,轴衬28相对于连杆主体22自动旋转,于是锁定销40能够移动到在轴衬28的凸缘36、38的其中一个上与凹口42接合的第二位置。当司机不再需要增加动力时,ECU减压液压流体,并且弹簧44将锁定销40推出第二位置。当锁定销40与凹口42脱离时,轴衬28通过惯性在连杆主体22的小端24中可自由旋转。一旦惯性将轴衬28旋转回到高压缩取向时,锁定销40由弹簧44推入第一位置以将轴衬28锁定在高压缩取向。
现在参考图12和13,连杆组件120的第二示例实施例大体使用相同的标记,由前缀“1”分开,表示与上述第一可行性实施例相对应的部件。第二可行性实施例与第一个可行性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两工件轴衬128包括第一圆柱形件154和第二个环形件156。环形件156固定在圆柱形件154的大致轴向中点,并包括向外延伸的凸缘158,该凸缘158具有在其相对端的台肩160,用于当轴衬128处于高和低压缩取向时与连杆主体122接触。环形件156包括凹口142,用于容纳锁定销140以在需要时将轴衬128锁定在高和低压缩取向中。如图12和1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连杆主体122的小端124包括从内表面延伸至外表面的狭槽162,并且在狭槽162中容纳环形件156。环形件156的外表面通常沿小端124的外表面或由小端124的外表面的向内设置,并且凸缘158设置在小端124的外表面的外侧。因此,当轴衬128处于高和低压缩取向时,凸缘158的台肩160的其中一个与邻近轴123的连杆主体122接触。例如,如图12所示,当轴衬128处于高压缩比取向时,凸缘158的一个台肩160在凹口142的一侧与连杆主体122接合;并且当轴衬128处于低压缩比取向时,凸缘158的另一个台肩160在与凹口142间隔开的位置与连杆主体122接合。
显然,鉴于上述启示,本发明的许多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并且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以不同于具体描述的方式实施。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连杆组件,包括:
连杆组件主体,其包括延伸到小端的轴;
包括具有圆孔的内表面的所述小端;
设置在所述小端的所述圆孔中的轴衬;
所述轴衬包括与所述小端的所述内表面滑动接触的外表面;
所述轴衬具有围绕中心轴线的圆形开口用于容纳活塞销;
当所述轴衬处于低压缩取向时,所述圆形开口的所述中心轴线比所述轴衬处于高压缩取向时更接近所述连杆主体的所述轴;
所述轴衬的所述外表面包括凹口对,并且所述连杆主体的所述内表面包括用于容纳锁定销的相应凹口;以及
在所述轴衬的所述外表面上的所述凹口对以大于180°并不大于190°的角度相互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衬由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工件组成,所述工件的第一个具有轴向延伸的部分和径向延伸的凸缘,所述工件的第二个包括具有环形的径向延伸的凸缘,并且所述凸缘在所述连杆主体的相对侧径向向外延伸以将所述轴衬连接到所述连杆主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衬的厚度沿所述圆形开口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用以将所述轴衬锁定在所述高和低压缩取向的所述锁定销,所述锁定销可在所述凹口中沿轴向从用于将所述轴衬锁定在所述高压缩取向的第一位置滑动到用于将所述轴衬锁定在所述低压缩取向的第二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锁定销处在所述第一个和第二位置之间时,所述轴衬能够在所述高压缩取向和所述低压缩取向之间自由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将所述锁定销偏压在所述第一位置以便将所述轴衬锁定在所述高压缩取向,并且所述连杆主体包括通向所述凹口的液压通道以便输送加压的液压流体以克服所述弹簧施加的偏向力,以将所述锁定销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以便将所述轴衬锁定在所述低压缩取向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主体包括一对周向间隔开的第一台肩,所述轴衬包括一对周向间隔开的第二台肩,所述连杆主体的所述第一台肩相互间隔开以允许所述轴衬相对于所述连杆主体以大于180°且不大于190°的角度旋转,所述轴衬的所述第二台肩相互间隔开以允许所述轴衬相对于所述连杆主体以大于180°且不大于190°的角度旋转,所述第一台肩位于所述轴的相对侧,邻近所述连杆主体的所述小端,并且所述连杆主体的所述第一台肩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凹口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轴衬处于所述高压缩比取向时,所述轴衬的所述第二台肩的其中一个与同所述凹口间隔开的所述连杆主体的所述第一台肩接合,并且当所述轴衬处于所述低压缩比取向时,所述轴衬的所述第二台肩的另一个与位于所述凹口的所述侧的所述连杆主体的所述第一台肩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主体沿所述轴从用于连接到发动机的曲柄轴的大端延伸至所述小端;
所述连杆主体由金属组成;
所述连杆主体的所述金属包括钢、铝和镁中至少一种;
所述连杆主体的所述圆孔是圆形的并且从所述连杆主体的一侧延伸到所述连杆主体的相对侧;
所述轴衬包括具有所述圆形开口的轴衬主体;
所述轴衬主体由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工件组成;
所述轴衬主体的所述工件的第一个具有轴向延伸部分和径向延伸的凸缘;
所述轴衬主体的所述工件的第二个包括径向延伸的环形凸缘;
所述凸缘在所述连杆主体的相对侧上径向向外延伸以将所述轴衬主体与所述连杆主体连接;
所述轴衬主体的所述中心轴线偏离所述连杆主体的所述圆孔的中心轴线;
所述轴衬主体的厚度沿所述圆形开口变化;
所述轴衬可在所述连杆主体的所述圆孔内旋转以相对于曲柄轴改变活塞销的相对定位;
所述连杆组件进一步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所述锁定销以将所述轴衬锁定在所述高和低压缩取向上,并且有选择地允许惯性驱动所述取向之间的所述轴衬用于改变发动机的压缩比;
所述锁定销可在所述凹口中沿轴向从用于锁定所述轴衬在所述高压缩取向的第一位置滑动到用于锁定所述轴衬在所述低压缩取向的第二位置;
当所述锁定销处在所述第一个和第二位置之间时,所述轴衬能够在高压缩取向和所述低压缩取向之间自由旋转;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将所述锁定销偏压到所述第一位置用于将所述轴衬锁定在所述高压缩取向;
所述连杆主体包括通向所述凹口的液压通道以便输送加压的液压流体以克服所述弹簧施加的偏向力,只要液压流体保持在加压状态,所述偏向力将所述锁定销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以便将所述轴衬锁定在所述低压缩取向上;
所述连杆主体包括一对周向间隔开的第一台肩;
所述轴衬主体的所述工件的所述第一个包括一对周向间隔开的第二台肩;
所述第一台肩相互间隔开以允许所述轴衬相对于所述连杆主体以大于180°并且不大于190°的角度旋转;
所述轴衬主体的所述第二台肩相互间隔开以允许所述轴衬相对于所述连杆主体以大于180°并且不大于190°的角度旋转;
所述第一台肩位于所述轴的相对侧,邻近所述连杆主体的所述小端;
所述连杆主体的所述第一台肩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凹口的一侧;
当所述轴衬处于所述高压缩比取向时,所述轴衬主体的所述第二台肩的其中一个与同所述凹口间隔开的所述连杆主体的所述第一台肩接合;并且
当所述轴衬处于所述低压缩比取向时,所述轴衬主体的所述第二台肩的另一个与位于所述凹口的所述侧的所述连杆主体的所述第一台肩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衬包括具有所述圆形开口的第一圆柱形件和固定在所述圆柱形件的第二环形件;
所述第二个环形件包括向外延伸的凸缘,其具有相对的台肩用于当所述轴衬处于所述高和低压缩取向时,与所述连杆主体接触;并且
所述第二环形件包括所述凹口对,所述凹口对以大于180°且不大于190°的角度相互隔开用于容纳所述锁定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主体的所述小端包括从所述内表面延伸至外表面的狭槽;
在所述狭槽处容纳所述轴衬的所述环形件;
所述环形件的所述凸缘设置在所述小端的所述外表面的外侧;并且
当所述轴衬处于所述高和低压缩取向时,所述凸缘的所述台肩的其中一个与邻近所述轴的所述连杆主体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轴衬处于所述高压缩比取向时,所述凸缘的所述台肩的其中一个在所述凹口的一侧与所述连杆主体接合,并且当所述轴衬处于所述低压缩比取向时,所述凸缘的所述台肩的另一个在同所述凹口间隔开的位置处与所述连杆主体接合。
13.用于内燃机的连杆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连杆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延伸至小端的轴,所述小端包括具有圆孔的内表面;并且在连杆小端的圆孔上设置轴衬,所述轴衬包括与小端的内表面滑动接触的外表面,所述轴衬具有围绕中心轴线的圆形开口用于容纳活塞销,当轴衬处于低压缩取向时,圆形开口的中心轴线比轴衬处于高压缩取向时更靠近连杆主体的轴,轴衬的外表面包括凹口对,连杆主体的内表面包括用于容纳锁定销的相应凹口,并且在轴衬的外表面上的凹口对以大于180°且不大于190°的角度相互隔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将两个工件连接在一起设置所述轴衬,其特征在于,第一个所述工件具有轴向延伸的部分和径向延伸的凸缘,并且第二个所述工件包括径向延伸的环形凸缘;并且
在所述连杆小端的圆孔上设置轴衬的步骤包括定位所述轴衬,从而所述凸缘在连杆主体的相对侧径向向外延伸以将轴衬连接到连杆主体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衬的厚度沿所述圆形开口变化。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包含锁定销的锁定机构以将轴衬锁定在高和低压缩取向上,所述锁定销在凹口处可以沿轴线方向从用于将轴衬锁定在高压缩取向的第一位置滑动至用于将轴衬锁定在低压缩取向的第二位置,并且,所述轴衬包括具有圆形开口的第一圆柱形件和固定在圆柱形件的第二环形件;
所述第二环形件包括向外延伸的凸缘,其具有相对的台肩用于当所述轴衬处于所述高和低压缩取向时,与所述连杆主体接触;并且
所述第二环形件包括所述凹口对,所述凹口对以大于180°且不大于190°的角度相互隔开用于容纳所述锁定销。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衬包括具有圆形开口的第一圆柱形件和固定在圆柱形件上的第二环形件,所述第二环形件包括向外延伸的凸缘,其具有相对的台肩用于当轴衬处于高和低压缩取向时,与连杆主体接触,所述第二环形件包括凹口对,所述凹口对以大于180°且不大于190°的角度相互间隔开用于容纳锁定销,并且其中连杆主体的小端包括从内表面延伸至外表面的狭槽;并且
其中将轴衬设置在连杆小端的圆孔上的步骤包括将轴衬的环形件设置在狭槽中,使得环形件的凸缘设置在小端的外表面的外侧上,并且当轴衬处于高和低压缩取向时,凸缘的其中一个台肩与邻近轴的连杆主体接触。
18.用于调节发动机的压缩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连杆主体、轴衬和锁定销;
所述连杆主体包括延伸至小端的轴,所述小端包括具有圆孔的内表面,
轴衬设置在连杆小端的圆孔上,所述轴衬包括与小端的内表面滑动接触的外表面,所述轴衬具有围绕中心轴线的圆形开口用于容纳活塞销,所述轴衬的外表面包括凹口对,并且连杆主体的内表面包括用于容纳锁定销的相应凹口,并且在轴衬的外表面上的凹口对以大于180°且不大于190°的角度相互间隔开;并且
移动连杆主体凹口上的锁定销,其中轴衬相对于连接主体从低压缩位置旋转至高压缩位置,或从高压缩位置旋转至低压缩位置,并且当轴衬处于低压缩取向时,圆形开口的中心轴线比轴衬处于高压缩取向时更靠近连杆主体的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杆主体的凹口上移动锁定销的步骤包括通过连杆主体的液压通道将加压的液压流体输送到凹口处以移动锁定销。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主体包括一对轴向间隔开的第一台肩,轴衬主体包括一对周向间隔开的第二台肩,所述第一台肩位于轴的相对侧,邻近连杆主体的小端,并且连杆主体的所述第一台肩的其中一个位于凹口的一侧;并且
旋转轴衬的步骤包括将轴衬主体的第二台肩的其中一个与同凹口间隔开的连杆主体的第一台肩接合,以将轴衬定位在高压缩比取向上,或将轴衬主体的第二台肩的另一个与位于凹口一侧的连杆主体的第一台肩接合,以将轴衬定位在低压缩比取向上。
CN201780007093.2A 2016-01-21 2017-01-20 可变压缩比连杆 Pending CN1084744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281489P 2016-01-21 2016-01-21
US62/281,489 2016-01-21
US15/409,928 US10247093B2 (en) 2016-01-21 2017-01-19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connecting rod
US15/409,928 2017-01-19
PCT/US2017/014213 WO2017127594A1 (en) 2016-01-21 2017-01-20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connecting rod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4409A true CN108474409A (zh) 2018-08-31

Family

ID=59360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7093.2A Pending CN108474409A (zh) 2016-01-21 2017-01-20 可变压缩比连杆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247093B2 (zh)
EP (1) EP3405687A1 (zh)
JP (1) JP2019504971A (zh)
KR (1) KR20180101402A (zh)
CN (1) CN108474409A (zh)
BR (1) BR112018014785A2 (zh)
WO (1) WO20171275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15305A (ko) 2018-08-03 2020-02-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가변 압축비 장치
KR20200015304A (ko) * 2018-08-03 2020-02-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가변 압축비 장치
DE102018122116B3 (de) 2018-09-11 2020-01-23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Pleuel für eine Hubkolbenbrennkraftmaschine mit variablem Verdichtungsverhältnis
KR20200082410A (ko) 2018-12-28 2020-07-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압축비 변경 가능한 커넥팅 로드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03425A1 (de) * 1995-02-03 1996-08-08 Iav Motor Gmbh Anordnung zum Verstellen einer Kolbenbolzenlagerung bei Kolbenmaschinen
US20090107465A1 (en) * 2007-10-31 2009-04-30 Berger Alvin H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engine with external actuation impulse
WO2013160535A1 (en) * 2012-04-25 2013-10-31 Wärtsilä Finland Oy A piston pin assembly
CN103790717A (zh) * 2014-01-26 2014-05-14 梁荣光 一种带有自锁结构的内燃机可变压缩比装置
EP2843209A1 (de) * 2013-08-27 2015-03-04 Dr. Ing. h.c. F. Porsche AG Verbrennungsmotor und Pleuelstan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66720A (en) * 1925-12-22 Jean edotjabd andbeatt
US2029169A (en) 1932-06-13 1936-01-28 Hironaka Yasusaburo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151853A (en) 1937-03-22 1939-03-28 Jonville Charley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S5838343A (ja) 1981-08-28 1983-03-05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可変圧縮比機構
JPS5891340A (ja) 1981-11-26 1983-05-31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可変圧縮比機構
JPS58172431A (ja) 1982-04-01 1983-10-11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可変圧縮比機構
JPS61291736A (ja) 1985-06-20 1986-12-22 Toyota Motor Corp 圧縮比可変機構の偏心ベアリングロツク機構
JPH0338424Y2 (zh) 1985-10-25 1991-08-14
JPS6312837A (ja) 1986-07-04 1988-01-20 Toyota Motor Corp 可変圧縮比装置を備えたタ−ボチヤ−ジヤ付内燃機関
JPH082441Y2 (ja) 1987-06-01 1996-01-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圧縮比切換装置
US4864975A (en) 1987-07-03 1989-09-12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mpression ratio-changing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JPH0226740U (zh) 1988-08-05 1990-02-21
JP3388501B2 (ja) * 1998-06-29 2003-03-24 大同メタル工業株式会社 すべり軸受
US7028647B2 (en) * 2004-01-09 2006-04-1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connecting rod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E102004051566B4 (de) * 2004-10-22 2008-06-12 SGF SüDDEUTSCHE GELENKSCHEIBENFABRIK GMBH & CO. KG Nachgiebige Buchsenanordnung
JP2007119819A (ja) * 2005-10-26 2007-05-17 Nissan Motor Co Ltd コンロッド用非調質鋼及びコンロッド
US20070289351A1 (en) * 2006-04-27 2007-12-20 Fatigue Technology, Inc. Wave relieving geometric features in structural members that are radially expandable into workpieces
US7546820B2 (en) * 2007-10-31 2009-06-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engine with lost motion coupling
US7685974B2 (en) 2007-10-31 2010-03-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engine with isolated actuator
US7533638B1 (en) 2007-10-31 2009-05-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engine with dedicated bumper
US8539928B2 (en) 2007-12-10 2013-09-24 Federal-Mogul World Wide, Inc. Piston assembly and connecting rod having a profiled wrist pin bore therefor
US8424445B2 (en) * 2009-06-02 2013-04-23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Connecting rod bore
KR101126234B1 (ko) 2009-11-10 2012-03-1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가변 압축비 장치
DE102011115415A1 (de) 2011-10-08 2013-04-11 Daimler Ag Verfahren zum variablen Einstellen eines Verdichtungsverhältnisses eines Brennraums einer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AU2013224681A1 (en) * 2012-09-28 2014-04-17 Redranger Pty Ltd Bushings for vehicle suspensio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03425A1 (de) * 1995-02-03 1996-08-08 Iav Motor Gmbh Anordnung zum Verstellen einer Kolbenbolzenlagerung bei Kolbenmaschinen
US20090107465A1 (en) * 2007-10-31 2009-04-30 Berger Alvin H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engine with external actuation impulse
WO2013160535A1 (en) * 2012-04-25 2013-10-31 Wärtsilä Finland Oy A piston pin assembly
EP2843209A1 (de) * 2013-08-27 2015-03-04 Dr. Ing. h.c. F. Porsche AG Verbrennungsmotor und Pleuelstange
CN103790717A (zh) * 2014-01-26 2014-05-14 梁荣光 一种带有自锁结构的内燃机可变压缩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11470A1 (en) 2017-07-27
JP2019504971A (ja) 2019-02-21
BR112018014785A2 (pt) 2018-12-11
EP3405687A1 (en) 2018-11-28
KR20180101402A (ko) 2018-09-12
US10247093B2 (en) 2019-04-02
WO2017127594A1 (en) 2017-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4409A (zh) 可变压缩比连杆
US10883421B2 (en) Actuator of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mechanism and actuator of link mechanism
JP4909280B2 (ja) 内燃機関用のコネクティングロッド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38808B2 (ja) 内燃機関のためのコネクティングロッドアセンブリを製造する方法
US20030111028A1 (e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phase angle between a first and a second crankshaft
JP2015503054A (ja) エンジン
US11111893B2 (en) Tappet assembly for use in a high-pressure fuel system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6923153B2 (en) Piston and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having phosphatized bushingless connecting rod and profiled piston pin
US20130118455A1 (en)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apparatus
CN109944686B (zh) 一种多缸三角转子发动机的偏心轴
CN110821667B (zh) 具有用于调节有效连杆长度的偏心轮调节装置的连杆
US8752523B2 (en) Piston assembly having offset bearing
US20210404430A1 (en) Tappet Assembly for Use in a High-Pressure Fuel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N218670169U (zh) 连杆部件及发动机
CN112443394B (zh) 用于机动车辆内燃机的活塞组件
CN104145125A (zh) 具有定位特征的连杆螺栓
WO2023066440A1 (en) A connecting rod and a piston for a high-pressure piston pump, and a high-pressure piston pump for pumping fuel
WO2019191751A1 (en) Lubrication feature for pin of two stroke piston assembly
EP3824170A1 (en) Reciprocating-piston assembly,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7269421A (zh) 轻量型动力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