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1482A -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1482A
CN108471482A CN201810150934.1A CN201810150934A CN108471482A CN 108471482 A CN108471482 A CN 108471482A CN 201810150934 A CN201810150934 A CN 201810150934A CN 108471482 A CN108471482 A CN 108471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sid
processing uni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etting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509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1482B (zh
Inventor
细田泰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471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1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1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14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8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 H04N1/00315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with a radio transmission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16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an adaptation, e.g. in response to network ev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6Protecting data by securing the transmission between two devices or processes
    • G06F21/608Secure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1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involving the use of passwords, ID codes or the like, e.g. P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存储一组指令的存储器设备、执行所述指令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在信息处理装置在要与外部终端协作执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网络设置的第一模式下操作的条件下,当执行指令时,该指令使得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执行包括实施控制的操作,以利用满足预定格式的SSID启动用于无线通信的接入点;基于连接信息,至少遵照已从外部终端接收到所述连接信息的所述服务,来改变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网络相关的设置,在信息处理装置在与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下操作的条件下,使用未满足所述预定格式的SSID、通过未从外部设备接受连接信息的所述服务来启动接入点。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了多种目的启动软件接入点的信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越来越多的具有无线局域网(LAN)功能信息处理装置,例如多功能装置、打印机等。在这些信息处理装置中,存在有这样的信息处理装置:其具有装置自身作为接入点(AP)来操作的软件接入点功能,且不经过外部中继装置就能够与通信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交换信息(称为“直接无线通信”)。例如,日本JP特开2013-205982号公报描述了一种与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使用所建立的无线连接与移动终端交换音频数据和照相数据的信息处理装置。
另外,近年来,已知有能够与用户所具有的通信终端协作地执行信息处理设备的初始设置的信息处理装置。例如,已购买这些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通信终端来连接到信息处理装置所启动的软件AP,并执行信息处理装置的初始设置。
初始设置的示例为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网络的设置。多个物联网(IoT)宣传组正开始策划这样的系统:即通信终端和信息处理装置以此方式协作来执行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网络的设置。
例如,作为由Linux基金会推进的IoT标准的AllJoyn(注册商标)筹划了Onboarding服务作为利用通信终端执行无线网络设置的框架。在AllJoyn Onboarding服务中,诸如信息处理装置等接收无线网络设置以加入办公室网络或家庭网络中的设备被称为“Onboardee”。连接到onboardee提供的软件AP并发送无线网络设置到Onboardee的通信终端被称为“Onboarder”。Onboarder连接到Onboardee提供的软件AP,并发送无线网络设置到Onboardee。Onboardee基于从Onboarder接收的无线网络设置来执行连接目标的无线网络设置,并且因此能够连接到外部AP。
近年来,也存在有诸如打印机、多功能装置等具有移动通信功能从而利用直接无线通信从通信终端执行打印和复印的信息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存储一组指令的存储器设备,以及执行所述指令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要与外部终端协作执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网络设置的第一模式下操作的条件下,当执行指令时,所述指令使得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执行包括实施控制的操作,以利用满足预定格式的服务集标示符(SSID)启动用于无线通信的接入点;基于连接信息,至少遵照已从外部终端接收到所述连接信息的所述服务,来改变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网络相关的设置;并且,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与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下操作的条件下,使用未满足所述预定格式的SSID、通过未从外部设备接受连接信息的所述服务来启动接入点。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系统概况的图。
图2是例示通信终端的硬件配置的图。
图3是例示通信终端的软件配置的图。
图4是例示多功能外围设备(MFP)的硬件配置的图。
图5是例示MFP的软件配置的图。
图6是描述在MFP的操作单元上显示的画面的图。
图7是描述在通信终端的操作单元上显示的画面的图。
图8是例示MFP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9是例示MFP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0是例示MFP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1是描述在MFP的操作单元上显示的画面的图。
图12是例示MFP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3是例示MFP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4是描述在变型例中创建软件AP的规则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近年来,存在有诸如打印机、多功能装置等具有移动通信功能从而利用直接无线通信从通信终端执行打印和复印的信息处理装置。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利用来自通信终端的直接无线通信,能够进行诸如打印机、多功能装置等信息处理装置的网络设置。在此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将会为了多个不同目的使用软件AP,例如为了移动协作而使用直接无线通信的情况,为了网络设置而使用直接无线通信的情况等。
在为了初始设置而使用直接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需要启动符合初始设置标准的软件AP。例如,需要利用为符合该初始设置标准而设置的用于识别软件AP的服务集标识符(SSID)和加密形式来启动软件AP。在为了初始设置而使用AllJoyn Onboarding服务的情况下,充当Onboardee的信息处理设备需要起动SSID中含有“AJ”的软件AP。
在下文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了初始设置之外的其他目的而使用软件AP的情况(例如为了移动打印而使用直接无线通信的情况)下,提供这样的配置:即在不打扰用户的情况下能够启动与用于设置模式的格式的SSID不同的SSID的软件AP。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中的软件AP可以由用户改变。因此,提供这样的配置:即使在例如软件AP的SSID的设置被变为不含有“AJ”的设置的情况下,仍可以不打扰用户而恰当切换软件AP的SSID,从而能够进行符合Onboarding服务的初始设置。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执行本发明的实施例。应当注意,以下实施例并不根据权利要求限制本发明。另外,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组合并不全是本发明不可或缺的。
第一实施例
首先,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结构。根据本实施例的系统包括通信终端101、多功能外围设备(MFP)102以及接入点(AP)103。
通信终端101能够执行符合IEEE 802.11标准(下文称为“802.11标准”)的无线通信。通过用户输入用于连接到AP 103的SSID和安全密钥到通信终端101,通信终端101能够连接到AP 103提供的网络。
MFP 102是能够经由网络接收打印数据并打印的信息处理装置。通过用于连接到被设置为MFP 102的无线网络设置的AP 103的SSID和安全密钥,通信终端101和MFP 102经由AP 103执行无线通信。
在本实施例的下文中,经由外部AP 103执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终端101和MFP 102将被称为“基础设施无线通信”。通信终端101和MFP 102连接以经由外部AP 103执行无线通信的方式被称为“基础设施连接”。
基础设施连接状态下的通信终端101经由AP 103与MFP 102通信。通信终端101能够经由AP 103发送打印作业到MFP 102。已收到打印作业的MFP 102基于打印作业执行打印。
MFP 102也可以在AP模式下操作。当在AP模式下操作时,MFP 102作为软件AP来操作。MFP 102生成SSID和安全密钥,且表现得像AP那样。当MFP 102在AP模式下操作时,通信终端101能够连接到MFP 102提供的软件AP。
用户在通信终端101处输入SSID和安全密钥以连接到MFP 102提供的软件AP。通信终端101基于已输入的连接信息而连接到MFP 102提供的软件AP。连接到MFP 102提供的AP的通信终端101能够不通过AP 103等中继设备就直接执行MFP 102的无线通信。在本实施例的下文中,通信终端不通过AP 103等中继设备就直接执行与MFP 102的无线通信的形式被称为“直接无线通信”。
通信终端101能够利用直接无线通信与MFP 102通信。通信终端101能够执行MFP102所要连接到的外部AP的设置。通信终端101也能够不通过AP 103、通过使用直接无线通信连接到MFP 102来进行打印。因此,通信终端101能够利用通过基础设施连接的基础设施无线通信或是利用直接无线通信与MFP 102通信。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手机或平板个人计算机(PC)被作为通信终端的例子而被示例出,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智能手机和平板PC是能够执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终端的示例,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通信终端,例如台式PC等。
在本实施例中,尽管MFP被作为与通信终端协作执行初始设置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例子而被示例出,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可以应用于能够执行无线通信的各种设备。例子包括单一功能扫描器、打印机、3D打印机以及其他信息处理装置。进一步可以应用于电视、冰箱、照相机等信息处理装置。此外,可以应用于可佩带终端等的网络设置。
通信终端
接下来,将参照图2描述通信终端101的硬件配置。包含在控制单元110中的中央处理单元(CPU)111读出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12或存储单元114中的控制程序,并控制通信终端101。
控制单元110包括连接到总线的CPU 111、ROM 11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13、存储单元114、无线LAN接口117、操作单元接口115以及照相机接口118。
CPU 111是控制整个控制单元110的操作的处理器。RAM 113是易失性存储器,被用作用于加载存储在工作区域、ROM 112和存储单元114中的各种类型的程序的临时存储区域。
ROM 112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其存储通信终端101的启动程序等。存储单元114是与RAM 113相比容量更大的非易失性闪存。存储单元114存储通信终端101的控制程序。稍后描述的操作系统(OS)310和应用300也存储在存储单元114中。
当启动通信终端时,CPU 111执行存储在ROM 112中的启动程序。该启动程序时用于促使存储在存储单元114中的OS 310被读取并加载到RAM 113中。在执行了启动程序之后,接下来CPU 111执行加载到RAM 113的OS 310的程序,并控制通信终端101。CPU 111也将用于控制程序的操作的数据存储在RAM 113中,并执行其读取/书写。
注意,在通信终端101中,一个CPU执行稍后描述的流程图中示出的各种类型的处理,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模式。例如,可以进行这样的配置:多个CPU或微处理器(MPU)协作执行稍后描述的流程图中示出的各种类型的处理。可以利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硬件电路来执行一部分处理。
操作单元接口115连接操作单元116和控制单元110。操作单元116具有能够检测用户的触摸操作的触摸面板以及显示各类画面的显示面板。操作单元116用作显示信息的显示单元和接受用户指令的接受单元。操作单元116显示OS310和应用300提供的各类画面。通过使用手指等物体在操作单元116上执行触摸操作,用户也能够将期望的操作指令输入到通信终端101中。操作单元116也配设有硬件按键,其可被用户按下以输入操作指令到通信终端101中。
照相机接口118连接控制单元110和照相机119。照相机119根据来自用户的摄影指令拍摄图像。照相机119拍摄的照片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14的预定区域中。
无线LAN接口117提供用于执行符合802.11标准的无线通信的无线客户端功能。无线LAN接口117连接到外部AP,并执行符合802.11标准的无线通信。外部AP可以是在接入点模式下操作的MFP 102或者可以是AP 103。
通信终端101的软件配置
接下来,将参照图3描述通信终端101的软件配置。图3是通过CPU 111读出存储在ROM 112或存储单元114中的控制程序来实现的软件的功能框图。
OS 310是用于控制整个通信终端101的操作的基本软件。通信终端101中可以安装各种应用,包括稍后描述的应用300。OS 310在这些应用间交换信息,并能够根据从应用接收的指令来改变操作单元116上显示的画面。同样根据从应用接收的指令而控制无线LAN接口117的无线通信。在通过无线LAN接口117连接到AP后,OS 310将与AP相关的信息作为无线通信的历史存储在存储单元114中。用户能够在OS 310提供的关于无线设置的画面(未示出)中确认与AP相关的信息。应用300能够调用被配设为应用程序接口(API)或应用导向框架的功能,并能获得与OS 310管理的AP相关的信息。另外,通过OS 310调用被配设为应用程序接口(API)或应用导向框架的功能,稍后描述的应用300能够控制无线LAN接口117并搜索附近的AP。
应用300是安装在通信终端101中的应用。尽管在图3的例示中已略去,但是,除了应用300之外,用于各种目的的应用也能够安装在通信终端101中。应用300向通信终端101的用户提供用于对存在于通信终端101周边的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网络设置的功能。应用300也提供用于使得MFP等已被执行网络设置的信息处理装置执行打印的打印功能。MFP
接下来,将描述MFP 102。图4是例示MFP 102的硬件配置的框图。MFP 102具有读取图像的读取功能和在片材上打印图像的打印功能。
包括CPU 131的控制单元130控制整个MFP 102的操作。CPU 131读出存储在ROM132或存储单元134中的控制程序,并执行各种控制,例如打印控制和读取控制。ROM 132存储CPU 131能执行的控制程序。RAM 133是CPU 131的主存储器,被用作工作区域或是用于加载各类控制程序的命令的临时存储区域。存储单元134是存储打印数据、图像数据、各类程序以及各类设置信息的存储单元。
尽管根据本实施例的MFP 102利用一个存储设备(RAM 133)、通过一个CPU 131执行稍后描述的流程图中示出的各类处理,但也可以进行其他配置。例如,多个处理器、RAM、ROM和存储设备可以协作执行稍后描述的流程图中示出的各类处理。
操作单元接口135连接操作单元136和控制单元130。操作单元136配设有具有触摸面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单元、各类硬件按键等,并起到显示信息的显示单元和接受用户指令的接受单元的作用。
读取单元接口137连接读取单元138和控制单元130。读取单元138读取原稿并生成读取的图像。所生成的读取图像被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用于打印等。
打印单元接口139连接打印单元140和控制单元130。打印单元140基于外部接收的打印数据将图像打印在片材上。
控制单元130经由有线LAN接口141连接到网络(未示出)。有线LAN接口141将图像和信息发送给网络(未示出)上的信息处理装置,并接收来自有线LAN上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打印数据和信息。
此外,控制单元130具有无线LAN接口142。无线LAN接口142提供用于连接到外部AP并执行无线通信的无线客户端的功能,以及其中MFP 102起AP作用的软件AP的功能。在用于连接到AP 103的SSID和安全密钥被设置为MFP 102的无线网络设置之后,MFP 102能够经由AP 103执行无线通信。
在开启AP模式的情况下,启动软件AP。在用户已将AP模式设置为开启的情况下,CPU 131与无线LAN接口协作,以起到外部设备能够连接到的软件AP的作用。根据用户操作,在MFP 102的操作单元136上显示用于连接到软件AP的SSID和安全密钥。
MFP 102的软件配置
接下来,将参照图5描述MFP 102的软件配置。图5是例示CPU 131通过读取存储在ROM 132和存储单元134中的控制程序所实现的软件的功能以及存储单元134的数据存储区域的框图。OS 150是用于控制整个MFP 102的操作的基本软件。用户界面(UI)151是经由操作单元接口135控制显示在操作单元136上的画面的软件。软件AP 152是与无线LAN接口142协作并启动软件AP的软件。软件AP 152基于存储在软件AP设置155中的SSID、网络密钥以及加密类型设置来启动软件AP。软件AP设置155是存储单元134内的存储区域,存储启动软件AP的情况下的设置信息。
注意,根据本实施例的MFP 102能够启动一个软件AP。根据本实施例的MFP 102能够同时操作无线客户端的功能和软件AP的功能。就是说,尽管无线网络接口为一个,但是提供了两个逻辑网络接口,即作为软件AP使用的接口和连接到作为无线客户端的外部AP的接口。这里,为了描述方便,将用于在基础设施模式下与外部AP交换数据的接口称为“wlan0”。用于经由软件AP交换数据的接口将被称为“wlan1”。软件AP 152与无线LAN接口142协作地将接口“wlan1”作为软件AP来操作。
设置服务153是与外部设备合作执行MFP 102的设置的服务。设置服务153经由MFP102已启动的软件AP接收来自通信终端101等外部终端的设置值。另外,设置服务153基于接收到的设置值改变MFP 102的操作设置。例如,在接收到来自外部终端的、MFP 102应当连接到的外部AP的设置(无线网络的设置)之后,设置服务153将这些设置存储在无线LAN设置156中。无线LAN设置156是存储单元134内的区域,存储MFP 102连接到外部AP(例如AP 103)所必需的连接信息。MFP 102基于存储在无线LAN设置156中的连接信息执行至外部AP的无线连接。
打印服务154是用于外部接收打印数据并基于接收到的打印数据执行打印的服务。打印服务154经由有线LAN接口141和无线LAN接口142从外部设备处接收打印数据。在经由无线LAN接口142从外部设备处接收打印数据的情况下,打印服务154也能够经由作为“wlan1”运行的逻辑网络接口、通过直接无线通信接收打印数据。也能够经由作为“wlan0”运行的逻辑网络接收口、通过基础设施无线通信来接收打印数据。已收到打印数据的打印服务154基于接收到的打印数据,与打印单元140协作地将图像打印到片材上。
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MFP 102为了多个目的使用用于与外部设备的直接无线通信的软件AP。首先,存在有使用软件AP以利用直接无线通信从通信终端101处接收打印数据的情况。另一个使用软件AP的情况是在经由用户所拥有的通信终端101来交换执行MFP 102的网络的初始设置的信息。
在经由通信终端101执行MFP 102的网络的初始设置的情况下,设备必须根据按照公开标准或私有标准等提前设置的次序彼此交换信息。在此情况下,可能需要利用遵照预定格式的SSID来执行启动,从而设置应用侧能够轻松辨别出软件AP用于初始设置。例如,在遵照AllJoyn Onboarding服务预先限定的次序执行通信的情况下,需要启动SSID名称为“*_AJ”的软件AP。注意,星号键“*”用来指示可选文本串。在下文中,本实施例中的“*”将被用作指示可选文本串的符号。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用户操作,MFP 102设置服务可以被切换为开启和关闭。这是考虑到有的用户在MFP 102的设置完成之后想要将设置服务切换为关闭,从而不能从外部不恰当地改变设置。
这里,在尽管设置服务被设置为关闭但MFP 102已启动的软件AP的SSID的名称为“*_AJ”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问题。例如,在MFP 102的设置服务被关闭的情况下,MFP 102不能与设置应用协作。然而,从设置应用侧来看,似乎可设置MFP的软件AP在附近。这会使得用户混乱。例如,即使用户试图处理来自设置应用的设置,但与未启动设置服务的MFP 102的协作不起作用,可能会返回错误。
本实施例中考虑了上述问题,能够根据软件AP的使用目的进行软件AP的SSID的切换,而并不会困扰用户。具体地,在启动预定设置服务的同时,执行控制,使得要启动的软件AP的SSID为根据预定格式的SSID。在根据接收打印数据等于预定设置服务不同的目的启动软件AP的情况下,执行控制,使得SSID与预定格式不同。
首先,将描述软件AP的SSID和安全密钥的设置。图6例示了在MFP 102的操作单元136上显示的画面。主菜单画面160是用于选择MFP102具有的各种功能(例如复印功能和扫描功能)和设置菜单的菜单画面。在检测到用户已选择复印功能或扫描功能的按钮之后,MFP 102转换为用于执行MFP 102所具有的复印功能或扫描功能的画面。
另外,在检测到用户已选择设置按钮165后,MFP 102将操作单元136上显示的画面转换为用于选择设置项的设置画面(略去例示)。可以从设置画面执行各种设置,例如与打印相关的设置、与省电相关的设置与网络相关的设置等。因此,很难在同一个画面内执行全部设置。从而,针对各个设置项进行单个设置画面的转换。并对多个功能执行设置。MFP 102根据已选择按钮来经由未示出的设置画面执行与网络相关的设置,从而将操作单元136上显示的画面转换为与网络相关的设置画面162。
用户能够经由设置画面162执行有线LAN接口141和MFP 102具有的无线LAN接口142的设置。用户也能够选择软件AP设置按钮167以执行直接无线通信中使用的软件AP的设置。
通过选择软件AP设置按钮167,用户能够显示用于设置启动软件AP时的SSID和安全密钥的画面163。在启动用于打印的软件AP的情况和启动用于设置的软件AP的情况间共享经由画面163设置的连接信息。
在画面163中显示用于输入SSID和安全密钥的文本框168。通过选择文本框168区域并利用未示出的软件键盘,用户能够编辑SSID和安全密钥的设置。当选择了设置的密钥时,基于经由文本框168编辑的SSID和安全密钥,MFP 102改变MFP 102启动的软件AP的设置。
画面163也可被用来利用单次SSID和安全密钥执行设置169,利用个人SSID等执行设置170等。在利用单次SSID和安全密钥的设置被设置为开启之后,设置成为使得在MFP102启动软件AP时利用随机SSID和安全密钥启动软件AP。个人SSID是针对各个登录用户而不同的SSID和安全密钥,并被用于能够通过登录功能识别MFP 102的用户的情况。可以从存储于MFP 102或外部协作服务器中的用户数据库(略去例示)处获取个人SSID,或者可以基于存储在用户数据库中的个人信息自动生成个人SSID。在单次SSID使用和个人SSID使用均为关闭的情况下,基于经由文本框168编辑并存储的SSID和安全密钥启动软件AP。
接下来,将描述通信终端101和MFP 102协作执行MFP 102的设置的方法。作为设置的一个示例,本实施例中将描述执行MFP 102针对基础设施连接所使用的无线网络的设置的情况。在设置画面162中,用户选择启动设置服务按钮178,其带来设置服务的启动设置服务画面164。在画面164中能够执行启动或停止设置服务的操作。在启动设置服务的同时,MFP 102利用遵照预定格式(例如“*_设置模式”)的SSID来控制软件AP启动,在设置服务和用于设置服务的软件AP被启动之后,MFP 102处于能够与通信终端101的设置应用协作的状态。
利用通信终端101的无线网络设置
接下来将描述通信终端101侧的次序。图7是通信终端101的操作单元116上显示的设置画面的范例。画面701是设置应用300显示的操作菜单画面的示例。在画面701中选择按钮706使得能够搜索接入点。在选择按钮706的情况下,通信终端101搜索接入点,并显示用于选择作为设置对象的设备的画面702。这里,为了更容易发现通信终端101自身能够设置的对应设备,搜索中找到的、在SSID的前缀或后缀具有预定文本串的AP被提取并被显示。不具有预定文本串的SSID不被显示在画面702中。在本实施例中,SSID为“*_设置模式”的AP列表被显示。
通过从列表中选择MFP 102的AP并按下连接按钮707,用户能够在通信终端101和MFP 102之间建立连接。一旦连接建立,就显示用于选择针对打印装置的设置项目的画面703。用户选择按钮708来显示用于输入打印装置应当连接到的外部AP的信息的画面704。例如,用户输入AP 103的SSID和安全密钥并按下设置按钮709。尽管本实施例中例示了用户输入SSID和安全密钥的示例,但这并非限制性的。例如,通信终端101可以搜索并列出SSID的后缀不是“_设置模式”的附近的AP,并使得用户从中选择。可选择地,通信终端101可以显示其过去已连接到的AP的列表,并使得用户从中作出选择。
在检测到设置按钮709已被按下之后,通信终端101利用直接无线通信将MFP 102应当连接到的AP的信息发送给MFP 102。一旦发送完成,就显示表示设置完成的画面705。
另一方面,MFP 102使用从通信终端101接收到的无线LAN AP的信息,并执行其自身的无线网络的设置。例如,MFP 102将画面704中显示的SSID“AP 103”和安全密钥“76564321”作为连接目的地的无线网络设置存储在存储单元134内的无线LAN设置156中。当存储完成时,重设无线LAN接口142,并尝试基于新的网络设置至外部AP的连接。因此,基于从通信终端101接收到的无线网络设置,MFP 102能够加入到外部AP提供的无线网络中。
外部协作
返回到图6中的描述,以下将就接受来自通信终端101的打印数据时的画面进行描述。通过在主菜单画面160中按下从移动打印按钮166,用户能够显示画面161。从画面161可以执行启动和停止针对利用直接无线通信接受打印数据的打印协作所使用的通用软件AP的操作。在启动软件AP的同时,在画面161上显示用于访问软件AP(SSID和安全密钥)的信息。尽管在本实施例中例举了从MFP 102处接收打印数据的打印协作作为移动协作的示例,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例如,MFP 102能够执行将读取单元138读取原稿所获得的读取图像发送给通信终端101的扫描协作。此外,也可以执行将存储在MFP 102的共享存储箱中的文件和图像下载到通信终端101中的存储箱协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与针对设置服务的预定格式不同的SSID来控制要启动的软件AP,从而执行诸如打印协作、扫描协作、存储箱协作等外部协作的软件AP启动。
以下将参照图8至图10中的流程图描述根据使用软件AP的目的来切换软件AP的SSID而并不会困扰到用户的具体方法。通过CPU 131读出用于实现存储在ROM 132或存储单元134中的控制模块的程序、将程序加载到RAM 133并执行该程序,从而实现图8至图10中的流程图的操作(步骤)。注意,流程图中的处理由作为控制程序的OS 150、UI 151、软件AP152以及设置服务153协作地操作来实现。
图8是例示在用户按下画面164中的启动设置服务按钮171的情况下MFP 102的操作的流程图。在步骤S801中,在检测到用户在画面164中按下按钮171后,CPU 131开始设置服务的启动处理。在步骤S802中,CPU 131存储软件AP的当前状态。在软件AP未被启动的情况下,进行意为软件AP未被启动的存储。在软件AP已被启动的情况下,进行意为软件AP被启动的存储。在当前软件AP被启动的情况下,存储当前被启动的软件AP的设置(SSID、安全密钥、加密格式)。注意,步骤S802中的处理是存储信息以恢复启动设置服务之前软件AP的状态。
接下来,在步骤S803中,CPU 131利用以下技术中的一种获得或生成SSID和安全密钥。在软件AP被启动的情况下,获得已启动软件AP的SSID和安全密钥。另一方面,在软件AP被停止的情况下,基于软件AP的设置获得随后要被启动的软件AP的SSID和安全密钥。在针对单次SSID和个人SSID的使用设置被关闭的情况下,获得存储在存储单元134中的SSID和安全密钥的设置。另一方面,在针对单次SSID的使用设置被开启的情况下,CPU 131随机生成SSID和安全密钥。此外,在针对个人SSID的使用设置被开启的情况下,获得与已指示启动设置服务的用户的账户相关联得SSID和安全密钥。
在步骤S804中,CPU 131确定步骤S803中获得或生成的SSID是否满足预定格式。在满足预定格式的情况下,跳过步骤S805中的处理,流程推进至步骤S806。在未满足预定格式的情况下,流程推进至S805,在该步骤中,针对本实施例中是否满足“*_设置模式”的形式进行判断。CPU 131判断与先前存储的预定文本串模式“_设置模式”相匹配的文本串是否被包含在所获得的SSID中。在包含匹配文本串的情况下,针对文本串的位置是否在预定位置(本实施例中后缀)进行判断。在包含匹配文本串且文本串在预定位置的情况下,判定满足预定格式。在不包含匹配文本串、或者包含文本串但是文本串不在预定位置的情况下,判定不满足预定格式。尽管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了预定位置为后缀的配置,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例如,该预定位置可以是前缀。另外,尽管本实施例中例示了预定格式为“_设置模式”的配置,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取决于设置服务的标准,可以想到将在不同时间或以不同标准建立的标准合并的情况,并可允许多种格式,例如最初由单独格式的设置服务使用但稍后被合并的格式。在此情况下,CPU 131将能被设置服务使用的多个格式(SSID的命名规则)存储在存储单元144中,并判断是否满足多个格式中的任意一个。在满足格式中的一个的情况下,流程推进至S806,如果没有满足任何格式,则流程推进至S805。
在S805中,CPU 131基于获得的SSID生成满足预定格式的SSID。作为一个示例,在本实施例中实现控制,从而SSID满足“*_设置模式”的格式。例如,通过将“*_设置模式”添加到SSID的后缀,CPU 131生成满足预定格式的SSID。注意,在诸如已按照设置服务或设置应用符合的标准设置SSID的最大字符数等情况下,执行文本串操作,从而满足条件,并生成遵照标准的SSID。
在S806中,CPU 131启动设置服务。这里,启动设置服务意味着从不能外部使用设置服务153提供的设置功能的状态转换到能外部使用设置服务153提供的设置功能的状态。例如,CPU 131将停止状态下的设置服务转换为启动状态,从而能够外部使用设置服务153。注意,设置服务的启动并不限于此。例如,通过诸如数据包过滤或端口过滤等通信控制,CPU131使得是否可外部使用设置服务153的情况不同。在此情况下,设置服务153在启动状态下等待来自外部的通信。通过利用数据包过滤或端口过滤切换通信控制规则,CPU 131在能够外部使用设置服务提供的设置功能的状态和不能够外部使用设置服务提供的设置功能的状态之间切换。
在S807中,CPU 131利用满足预定格式的SSID启动软件AP。在已启动软件AP的情况下,CPU 131停止已启动的软件AP,并利用满足预定格式的SSID启动软件AP。
根据上文描述的图8中的一系列处理,可以利用满足预定格式的SSID启动软件AP。接下来,将参照图9描述在启动针对诸如打印协作、扫描协作、存储盒协作等外部协作的软件AP的情况下、利用与针对设置服务的预定格式不同的SSID启动软件AP的控制的情况。
图9是例示在为了外部协作已从画面161指示启动软件AP的情况下MFP 102的操作的流程图。在S901中,在已检测到用户在画面161中按下按钮173之后,CPU 131开始软件AP的启动处理。在S902中,CPU 131判断是否启动设置服务。在启动设置服务的情况下,流程推进至步骤S903,而在未启动设置服务的情况下,流程推进至S904。
在S903中,CPU 131将设置服务转换为不能从外部使用的状态。所启动的软件AP也被停止。
在S904中,CPU 131基于软件AP的设置获得或生成用于软件AP的SSID和安全密钥。在单次SSID和个人SSID的使用设置被关闭的情况下,获得存储在存储单元134中的SSID和安全密钥的设置。另一方面,在单次SSID的使用设置被开启的情况下,CPU 131随机生成SSID和安全密钥。此外,在个人SSID的使用设置被开启的情况下,获得与已指示启动设置服务的用户的账户相关联的SSID和安全密钥。在完成SSID和安全密钥的获取或生成之后,流程推进至S905。
在S905中,CPU 131确定所获得的SSID是否满足预定格式。在满足预定格式的情况下,流程推进至S906。在未满足预定格式的情况下,跳过S906中的处理,流程推进至S907。
在S906中,基于S904中获得的SSID,CPU 131生成未满足预定格式的SSID。例如,CPU 131删除SSID的后缀处包含的“_设置模式”,并生成未满足预定格式的SSID。
在S907中,CPU 131利用与预定格式不同的SSID来启动软件AP。根据这一系列处理,在用户给出启动要用于打印等的软件AP的指令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未满足用于设置服务的预定格式的SSID来启动软件AP。
以下将参照图10的流程图描述结束设置服务的情况下实现的控制。图10是例示在用户从画面164指示停止设置服务的情况下MFP 102的操作的流程图。在S1001中,CPU 131检测到用户已在画面164中按下按钮172,并开始设置服务的停止处理。在S1002中,CPU 131将设置服务转换到不能从外部使用的状态。CPU 131也停止所启动的软件AP。接下来,在S1003中,CPU 131获得在S802中已存储的、在启动设置服务之前的软件AP的状态。
在S1004中,基于S1003中获得的在开始设置服务之前的软件AP的状态,CPU 131判断软件AP是否已被启动。在存储了软件AP未被启动的事实的情况下,一系列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存储了软件AP被启动的事实作为软件AP的状态的情况下,流程推进至S1005。
在S1005中,CPU 131获得S802中存储的软件AP设置(SSID、安全密钥、加密格式)。在S1006中,CPU 131基于所获得的软件AP设置启动软件AP。可通过S1005中的处理恢复启动设置服务之前的软件AP的状态。
如上文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结合AP功能的使用目的,能够利用自动切换为恰当SSID的SSID来启动软件AP。因此,能够略去用户手动改变软件AP的设置的麻烦。实施控制,从而遵照与用户对其执行通过用户操作触发的启动操作的设置服务对应的标准来自动启动软件AP。因此,用户能够使用设置服务,而不用考虑诸如IoT标准或设置标准等规格。
另外,在设置服务未被启动的情况下,防止利用设置服务的SSID来启动软件AP。因此,可以避免用户困惑。
第二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中描述了如画面163中所示、不管使用软件AP的目的为何而提供共享软件AP的设置的控制。与此相比,在第二实施例中进行能够针对软件AP的各个使用目的而存储不同设置的配置。在第二实施例中也将对在接受软件AP的设置改变时针对软件AP的各使用目的存储恰当SSID的控制进行描述。
图11示出了MFP 102的操作单元136上显示的画面。画面181是代替第一实施例(图6)中的画面163而显示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软件AP设置画面的例示。根据正被选择的软件AP的设置按钮,MFP 102将操作单元136的显示从设置画面162转换为画面181。
在画面181中显示用于执行要用于外部协作的通用软件AP设置和用于执行设置服务专用软件AP设置的设置按钮185。用户可以选择设置按钮184和改变通用软件AP设置。MFP102经由画面182接受设置改变。在画面182中选择设置按钮186之后,MFP 102将经由画面182接受的设置应用为MFP 102的设置。用户也可以选择设置按钮185并执行设置服务专用软件AP设置。MFP 102经由画面183接受设置改变。在经由画面183选择设置按钮187之后,MFP 102将经由画面183接受的设置应用为MFP 102的设置。注意,通用软件AP设置和设置服务专用软件AP设置存储在存储单元134内的软件AP设置155中。
MFP 102根据启动软件AP的目的使用软件AP设置155中存储的不同设置。例如,在已经由图6中的画面161指示启动软件AP的情况下,使用通用软件AP设置来启动软件AP。另外,在要根据已经由图6中的画面164启动的设置服务来启动软件AP的情况下,利用用于设置服务的软件AP设置来启动软件AP。
接下来,将参照图12和图13中的流程图描述与第二实施例中软件AP的设置改变相关的控制。通过CPU 131读出用于实现存储在ROM 132或存储单元134中的控制模块的程序、将程序加载到RAM 133并执行该程序,来实现图12和图13的流程图的操作(步骤)。注意,流程图中的处理由作为控制程序的OS 150和UI 151协作操作来实现。
图12是例示在画面182中执行用于通用软件AP设置的操作时MFP 102的操作的流程图。在S1201中,CPU 131检测到用户已在画面182中按下设置按钮184,并开始用于打印的软件AP设置处理。在S1202中,CPU 131获得用户已经由画面182输入的SSID。
在S1203中,CPU 131确定所获得的SSID是否满足预定格式。在满足预定格式的情况下,流程推进至S1204。在未满足预定格式的情况下,跳过S1204中的处理,流程推进至S1205。
在S1204中,CPU 131基于S1202中获得的SSID生成未满足预定格式的SSID。例如,CPU 131删除SSID的后缀处包含的“_设置模式”,生成未满足预定格式的SSID,并将其反映在画面181中。注意,S1203和S1204的处理是作为例外执行的处理,以防止满足符合设置服务的标准的预定格式的SSID的设置变为通用软件AP的SSID。根据该处理,即使用户输入满足预定格式的SSID,SSID也能够被转换成未满足预定格式的SSID。
在S1205中,基于输入到画面181中的SSID和其他设置项目,CPU 131将通用软件AP设置存储在存储单元134的软件AP设置155中。在完成存储之后,完成至通用软件AP设置的改变。
注意,在步骤S1203中确定所获得的SSID满足预定格式的情况下,显示意为不能执行登录的错误通知,提示在此输入SSID。错误通知是将包含不能设置的文本串的意思以及相关文本串给用户的通知。根据该处理,除非SSID不包含相关文本串,否则就能够向用户通知不能执行登录的意思。
图13是例示在画面183中针对设置服务软件AP设置执行操作时的MFP 102的操作的流程图。在S1301中,CPU 131检测到用户已在画面181中按下设置按钮185,并开始针对设置服务专用软件AP设置的处理。在S1302中,CPU 131获得用户已经由画面183输入的SSID。在S1303中,CPU 131确定S1302中获得的SSID是否满足预定格式。在满足预定格式的情况下,跳过S1304中的处理,流程推进至S1305。在未满足预定格式的情况下,流程推进至S1304。
在S1304中,基于S1302中获得的SSID,CPU 131生成满足预定格式的SSID,并将其反映在画面183中。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个示例,CPU 131实施控制,从而SSID满足格式“_设置模式”。例如,CPU 131在SSID的后缀处添加“_设置模式”,并生成满足预定格式的SSID。注意,在诸如已按照设置服务或设置应用符合的标准设置SSID的最大字符数等情况下,执行文本串操作,从而满足条件,并生成遵照标准的SSID。注意,S1304的处理是作为用户支持而执行的处理,以便自动进行校正,从而SSID是满足符合设置服务的标准的预定格式的SSID。根据该处理,即使用户输入未满足预定格式的SSID,SSID也能够被转换成满足预定格式的SSID。
在S1305中,CPU 131将经由画面183接受的安全密钥和SSID作为设置服务软件AP存储在存储单元134的软件AP设置155中。在完成存储之后,完成至设置服务软件AP设置的改变。
在S1303中,在S1303中确定SSID未满足预定格式的情况下,进行意为不能进行登录的错误通知显示,从而提示用户再次输入SSID。
如上文所述,针对软件AP的各个目的存储不同的设置(SSID安全密钥和加密模式)。因此,根据启动软件AP的目的,能够利用不同的SSID启动软件AP。
在接受各种软件AP设置改变的情况下,确认改变后的SSID。这样能够防止设置变为不恰当的SSID。另外,在改变针对设置服务的SSID的设置的情况下,自动执行校正,从而SSID遵照设置服务的标准。因此,当启动设置服务时,能够利用遵循预定格式的SSID启动软件AP。
注意,本实施例中的设置服务是利用从通信终端101等外部终端接收到的设置值、与外部终端协作地执行MFP的设置的服务。服务是基于接收到的设置值改变MFP 102的设置的协作服务。
遵照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OCE)和AllSeen等团体促进的IoT标准(例如,IoTivity和AllJoyn),这些设置服务可以与外部终端协作。在此情况下,CPU 111实施控制,从而在启动设置服务时,SSID的软件AP遵照该IoT标准的规定。这也适用于与MFP的供应商独自提供的设置应用协作的设置服务。此外,这也适用于与经由云提供打印方案等的设置应用协作的设置服务。
变型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例示了满足“*_设置模式”的情况作为预定格式的示例,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例如,可以执行控制,从而通用软件AP的SSID是“*_打印机”。就是说,针对启动软件AP的各个目的,SSID可以不同。例如,在MFP 102对应于使用直接无线通信的多种服务的情况下,控制启动各个服务的软件AP已具有不同的SSID。
在此情况下,MFP 102基于先前定义的SSID生成规则改变针对各个服务启动的软件AP。图14是用于描述SSID生成规则的图。例如,生成规则使得启动软件AP的目的、相应服务、要添加到SSID的文本串、该文本串防止的位置(后缀或前缀)以相关方式存储。在启动软件AP的情况下,MFP 102获取以与启动目的和正被启动的服务相关联的方式存储的附加文本串和规则。能够利用为满足所获得的附加文本串和规则而生成的SSID来启动软件AP。
根据上文描述的实施例,能够根据软件AP的使用目的切换软件AP的SSID,而不会困扰到用户。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下列权利要求的范围赋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及功能。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正在要以与外部终端协作地执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网络设置的第一模式下操作的条件下,实施控制,以便利用满足预定格式的服务集标识符(SSID)启动用于无线通信的接入点,并启动用于接受与所述网络相关的设置的服务;
改变单元,被配置为:基于连接信息,至少遵照已从外部终端接收到所述连接信息的所述服务,来改变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网络相关的设置;以及
第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正在与所述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下操作的条件下,实施控制,以便使用未满足所述预定格式的SSID、通过未从外部设备接受连接信息的所述服务来启动接入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满足所述预定格式的SSID是满足与预定IoT标准中定义的软件接入点(AP)相关的规则的SSI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被配置为存储SSID的存储设备,其中,在接受所述第一模式中启动接入点的指令的条件下,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设备中的SSID,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实施控制以生成满足所述预定格式的SSID,并利用所生成的SSID启动所述接入点,以及,其中,在接受所述第二模式中启动接入点的指令的条件下,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设备中的SSID,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实施控制以生成未满足所述预定格式的SSID,并利用所生成的SSID启动所述接入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服务接收的连接信息是基于经由所述外部终端的操作单元的操作设置的连接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连接信息是用于连接到所述外部终端的所述操作单元上显示的多个接入点中的基于经由所述操作单元的用户操作而选择的接入点的连接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存储在所述存储设备中的SSID是否满足所述预定格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在所述SSID中包含与事先存储的预定文本串模式匹配的文本串的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满足所述预定格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接受单元,被配置为接受利用所述服务开始或者利用所述服务停止的用户指令,其中,根据所述接受单元已接受利用所述服务开始的用户指令,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启动满足所述预定格式的SSID的接入点和所述服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模式下启动接入点的情况下,存储所述接入点的当前状态,根据所述接受单元已接受停止使用所述服务的用户指令,停止所述第一模式下的所述接入点,并针对在已停止所述第一模式下的所述接入点之后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状态而实施控制。
10.一种包括信息处理装置和通信终端的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第一控制,其中,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正在要以与外部终端协作地执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网络设置的第一模式下操作的条件下,利用满足预定格式的SSID启动用于无线通信的接入点,并启动用于接受与所述网络相关的设置的服务;
基于连接信息,至少遵照已从外部终端接收到所述连接信息的所述服务,由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对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网络相关的设置的改变;以及
由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第二控制,其中,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正在与所述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下操作的条件下,使用未满足所述预定格式的SSID、通过未从外部设备接受连接信息的所述服务来启动接入点;
由所述通信终端执行的在所述通信终端的操作单元上显示一个或多个接入点;以及
由所述通信终端执行的、经由满足所述预定格式的SSID的接入点而将用于连接到所述显示中显示的多个接入点中的基于用户操作而选择的接入点的连接信息发送给所述信息处理装置。
1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控制,其中,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正在要以与外部终端协作地执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网络设置的第一模式下操作的条件下,利用满足预定格式的SSID启动用于无线通信的接入点,并启动用于接受与所述网络相关的设置的服务;
基于连接信息,至少遵照已从外部终端接收到所述连接信息的所述服务,对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网络相关的设置进行改变;以及
第二控制,其中,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正在与所述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下操作的条件下,使用未满足所述预定格式的SSID、通过未从外部设备接受连接信息的所述服务来启动接入点。
12.一种存储用于促使计算机执行信息处理方法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控制,其中,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正在要以与外部终端协作地执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网络设置的第一模式下操作的条件下,利用满足预定格式的SSID启动用于无线通信的接入点,并启动用于接受与所述网络相关的设置的服务;
基于连接信息,至少遵照已从外部终端接收到所述连接信息的所述服务,对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网络相关的设置进行改变;以及
第二控制,其中,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正在与所述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下操作的条件下,使用未满足所述预定格式的SSID、通过未从外部设备接受连接信息的所述服务来启动接入点。
CN201810150934.1A 2017-02-23 2018-02-13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4714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32443 2017-02-23
JP2017032443A JP6808536B2 (ja) 2017-02-23 2017-02-23 デバイス、デバイス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1482A true CN108471482A (zh) 2018-08-31
CN108471482B CN108471482B (zh) 2020-10-09

Family

ID=61655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0934.1A Active CN108471482B (zh) 2017-02-23 2018-02-13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81681B2 (zh)
EP (1) EP3367745B1 (zh)
JP (1) JP6808536B2 (zh)
CN (1) CN10847148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3308A (zh) * 2020-03-24 2021-09-28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40099A (zh) * 2019-06-12 2022-01-14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049720A (ja) * 2019-09-25 2021-04-01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US11900002B1 (en) * 2022-08-29 2024-02-13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target determination method i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52547A1 (en) * 2012-03-23 2013-09-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having nearfiel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eader, device having nearfiel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ag and method thereof to connect to ap
CN104052899A (zh) * 2013-03-14 2014-09-17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160048361A1 (en) * 2012-07-04 2016-02-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060303A (zh) * 2015-04-10 2016-10-26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55007A (zh) * 2015-08-10 2017-02-22 佳能株式会社 删除信息处理装置中存储的接入点的ssid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33788B2 (en) * 2010-10-22 2013-09-1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Wireless device network association
JP2013205982A (ja) 2012-03-27 2013-10-07 Canon Inc 携帯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JP6536226B2 (ja) * 2015-07-03 2019-07-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
US10356616B2 (en) * 2017-02-14 2019-07-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Identifying external devices using a wireless network associated with a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52547A1 (en) * 2012-03-23 2013-09-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having nearfiel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eader, device having nearfiel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ag and method thereof to connect to ap
US20160048361A1 (en) * 2012-07-04 2016-02-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052899A (zh) * 2013-03-14 2014-09-17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6060303A (zh) * 2015-04-10 2016-10-26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55007A (zh) * 2015-08-10 2017-02-22 佳能株式会社 删除信息处理装置中存储的接入点的ssid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0099A (zh) * 2019-06-12 2022-01-14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13940099B (zh) * 2019-06-12 2023-10-03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3453308A (zh) * 2020-03-24 2021-09-28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53308B (zh) * 2020-03-24 2024-04-19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991613B2 (en) 2020-03-24 2024-05-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establishes connection to 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nabling an access point,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67745B1 (en) 2020-04-08
US10581681B2 (en) 2020-03-03
CN108471482B (zh) 2020-10-09
US20180241628A1 (en) 2018-08-23
EP3367745A1 (en) 2018-08-29
JP6808536B2 (ja) 2021-01-06
JP2018137686A (ja) 2018-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1482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6060303B (zh)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6797651B2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2479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060304A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7277869A (zh)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CN106547496B (zh) 具有直接无线通信功能的通信装置和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7231602A (zh)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9706331B2 (en)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N107404595B (zh)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08141896A (zh)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JP2008213294A (ja) 外部端末と無線接続可能なプリンタ
CN106325782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8129770A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220119A (ja) 会議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データ管理方法
CN109302544B (zh) 图像形成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6878579A (zh)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6647839A (zh)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04541A (zh) 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8370609A (zh) 通信装置和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22047951A (ja)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21164065A (ja) 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6808351B2 (ja) 印刷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2009070207A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出力方法およびデータ出力プログラム
JP674478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