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1297A - 保护盖和使用它的组件 - Google Patents

保护盖和使用它的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61297A
CN108461297A CN201810141425.2A CN201810141425A CN108461297A CN 108461297 A CN108461297 A CN 108461297A CN 201810141425 A CN201810141425 A CN 201810141425A CN 108461297 A CN108461297 A CN 108461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rotection cap
interarea
incorporating sec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414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61297B (zh
Inventor
土屋孝之
石井信治
松高俊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o Yud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o Yud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o Yud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o Yud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61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1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61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12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8Cases; Housings; Encapsulations; Mountings
    • H01G11/82Fixing or assembling a capacitive element in a housing, e.g. mounting electrodes, current collectors or terminal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04Hybrid capacitors
    • H01G11/06Hybrid capacitors with one of the electrodes allowing ions to be reversibly doped thereinto, e.g. lithium ion capacitors [L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14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adjusting or protecting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14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adjusting or protecting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 H01G11/16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adjusting or protecting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against electric overloads, e.g. including fu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54Electrolytes
    • H01G11/58Liquid electrolytes
    • H01G11/60Liquid electroly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olv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4Terminals, e.g. extens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8Cases; Housings; Encapsulations; Moun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02Mountings
    • H01G2/06Mount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a printed-circuit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14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adjusting or protecting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 H01G11/18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adjusting or protecting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against thermal overloads, e.g.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防止外部短路的蓄电器件用的保护盖和使用它的组件。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保护盖具有第一盖。上述保护盖是蓄电器件的保护盖,该蓄电器件能够配置在具有第一端子用贯通孔和第二端子用贯通孔的基板的一个主面上,并包括:具有与上述一个主面正交的第一端面的容器;从上述第一端面突出并折弯、分别贯通上述第一端子用贯通孔和上述第二端子用贯通孔且端部从上述基板的另一个主面引出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上述第一盖配置于上述基板的一个主面侧,与上述第一端面和上述一个主面一起形成收纳上述正极端子和上述负极端子的第一端子用收纳部。

Description

保护盖和使用它的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护锂离子电容器等的蓄电器件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保护盖和使用它的组件。
背景技术
能够反复进行充放电、具有高容量密度的锂离子电容器的锂离子电容器组件具有配线板和配置在该配线板上的锂离子电容器。锂离子电容器构成为,在例如圆筒形状的容器内收纳在正极层与负极层之间配置有隔膜的蓄电元件和电解液。从容器的一端面引出与正极层电连接的正极端子和与负极层电连接的负极端子。
在锂离子电容器中,由于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直接接触或经由导电性物体的电连接,锂离子电容器成为短路状态时,在锂离子电容器内流动过大的电流。结果是,容器内的温度、压力上升,根据情况有时压力阀会工作而放出内部的气体。压力阀工作了的锂离子电容器以后就不能够使用了。因此,在将锂离子电容器安装于配线板来组装组件的工序时、将组件组装于电子设备的工序时、在电子设备中组装了组件后等,为了不发生外部短路,必须维持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的绝缘状态。
例如,在将圆筒形状的锂离子电容器配置在配线板上而组装组件时,在配线板的一个主面上配置锂离子电容器,使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在设置于配线板的贯通孔贯通,在配线板的另一个主面引出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各自的端部来进行组装。为了防止在配线板的另一个主面引出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各自的端部由于彼此直接接触等而引起外部短路,在配线板的另一个主面以覆盖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方式例如贴有绝缘片。
根据组装有组件的电子设备,基于组件的设置空间的原因,有时将锂离子电容器以其长度方向与配线板平行的方式横倒地配置。在像这样使锂离子电容器横倒地配置在配线板上时,容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突出的一端面以与配线板正交的方式配置。因此,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被L字状地折弯,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端部在配线板的另一主面侧被引出(例如,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为了防止配置在带透镜的膜部件内的主电容器的一对引线端子间的短路,而在引线端子间设置突起。专利文献1中,主电容器的引线端子以在部件内露出的状态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586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结构中,在部件内端子露出,因此由于异物的混入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可能会短路。
鉴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使用横置型的锂离子电容器等的蓄电器件的组件中能够防止外部短路的保护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蓄电器件用的保护盖和使用它的组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保护盖具有第一盖。
上述保护盖是蓄电器件的保护盖,该蓄电器件能够配置在具有第一端子用贯通孔和第二端子用贯通孔的基板的一个主面上,并包括:具有与上述一个主面正交的第一端面的容器;从上述第一端面突出并折弯、分别贯通上述第一端子用贯通孔和上述第二端子用贯通孔且端部从上述基板的另一个主面引出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
上述第一盖配置于上述基板的一个主面侧,与上述第一端面和上述一个主面一起形成收纳上述正极端子和上述负极端子的第一端子用收纳部。
根据本发明的该结构,利用保护盖防止异物的混入,能够防止由于异物的混入引起的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的短路的发生。由此能够防止外部短路引起的蓄电器件内的温度和压力的上升的发生。
上述第一端子用收纳部也可以具有彼此被隔开的收纳上述正极端子的正极端子用收纳部和收纳上述负极端子的负极端子用收纳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维持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的绝缘状态,能够防止由于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的直接接触引起的短路、经由导电性的异物等的短路的发生。
上述第一盖也可以具有隔开上述正极端子用收纳部和上述负极端子用收纳部的分隔壁。
也可以还具有第二盖,该第二盖配置于上述另一个主面侧,与上述另一个主面一起形成收纳上述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第二端子用收纳部,且能够与上述第一盖卡合。
这样,可以由隔着基板彼此能够卡合的第一盖和第二盖构成保护盖。由第一盖收纳位于基板的一个主面侧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由第二盖收纳位于基板的另一个主面侧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各自的端部。
上述第二端子用收纳部也可以具有彼此被隔开的收纳上述正极端子的端部的正极端子用收纳部和收纳上述负极端子的端部的负极端子用收纳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隔开正极端子用收纳部和负极端子用收纳部,能够维持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的绝缘状态。
也可以是,上述第一盖具有卡合孔,上述第二盖具有突起部,该突起部贯通设置于上述基板的卡合用贯通孔,且具有与上述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爪。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成为第一盖和第二盖的卡合不易解除的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组件具有基板、蓄电器件和保护盖。
上述基板具有第一端子用贯通孔和第二端子用贯通孔。
上述蓄电器件配置在上述基板的一个主面上,并包括:具有在与上述基板平行的一轴方向上相对配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容器;在上述一轴方向上从上述第一端面突出,以与上述一轴方向正交的方式被折弯,端部贯通上述第一端子用贯通孔且从上述基板的另一个主面引出的正极端子;和在上述一轴方向上从上述第一端面突出,以与上述一轴方向正交的方式被折弯,端部贯通上述第二端子用贯通孔且从上述基板的另一个主面引出的负极端子。
上述保护盖具有第一盖,该第一盖配置于上述基板的一个主面侧,与上述第一端面和上述一个主面一起形成收纳上述正极端子和上述负极端子的第一端子用收纳部。
根据本发明的该结构,利用保护盖防止异物的混入,能够防止由于异物的混入引起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短路的发生,能够防止外部短路引起的蓄电器件内的温度和压力的上升的发生。由此能够稳定地提供没有外部短路导致的不良情况的组件。
上述第一端子用收纳部也可以具有彼此被隔开的收纳上述正极端子的正极端子用收纳部和收纳上述负极端子的负极端子用收纳部。
上述保护盖也可以还具有第二盖,该第二盖配置于上述另一个主面侧,与上述另一个主面一起形成收纳上述正极端子和上述负极端子的第二端子用收纳部,且能够与上述第一盖卡合。
上述第二端子用收纳部也可以具有彼此被隔开的收纳上述正极端子的端部的正极端子用收纳部和收纳上述负极端子的端部的负极端子用收纳部。
也可以是,上述基板具有卡合用贯通孔,上述第一盖具有卡合孔,上述第二盖具有突起部,该突起部贯通上述卡合用贯通孔和上述卡合孔,且具有与上述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爪。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成为第一盖和第二盖的卡合不易解除的结构,即使对组件施加外部冲击,第一盖和第二盖也不会容易地分离,能够维持利用保护盖防止异物混入的状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防止外部短路的锂离子电容器等蓄电器件用的保护盖和使用它的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组件的从上方看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组件的从下方看的立体图。
图3是上述组件的上面图。
图4是上述组件的正面图。
图5是图3的被线V-V′截断的上述组件的截面图。
图6是图3的被线VI-VI′截断的上述组件的示意截面图。
图7是表示上述组件的没有保护盖的状态的从上方看的立体图。
图8是从下方看图7所示的没有保护盖的状态的组件的立体图。
图9是从斜正面方向看构成组装于上述组件的保护盖的一部分的上部保护盖的立体图。
图10是从斜背面方向看图9所示的上部保护盖的立体图。
图11是从上方看构成组装于上述组件的保护盖的一部分的下部保护盖的立体图。
图12是从下方看图11所示的下部保护盖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下部保护盖的侧面图。
图14是图11所示的下部保护盖的上面图。
图15是从上方看第二实施方式的下部保护盖的立体图。
图16是从下方看图15所示的下部保护盖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组件的结构]
图1是从上方看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从下方看的立体图,图3是上面图,图4是正面图,图5是图3的被线V-V′截断的截面图,图6是图3的被线VI-VI′截断的示意截面图。在图5中,省略收纳在锂离子电容器的容器内的蓄电元件的图示,容器的截面用斜线图示。
另外,各图中X轴、Y轴和Z轴方向表示彼此正交的3轴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组件1构成为锂离子电容器组件。组件1包括配线板2、作为蓄电器件的锂离子电容器3和保护盖4。
作为基板的配线板2具有相对的第一主面(一个主面)23和第二主面(另一个主面)24。配线板2具有在其厚度方向上形成的第一卡合用贯通孔21和第二卡合用贯通孔22、第一端子用贯通孔25和第二端子用贯通孔26。另外,配线板2的大小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大小。
第一卡合用贯通孔21、第二卡合用贯通孔22、第一端子用贯通孔25和第二端子用贯通孔26沿X轴方向配置成一列。第一卡合用贯通孔21和第二卡合用贯通孔22以隔着相邻配置的第一端子用贯通孔25和第二端子用贯通孔26的方式配置于它们的两侧。
锂离子电容器3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34和第二端面35的形成为圆筒形状的容器33;和从第一端面34突出的正极端子31和负极端子32。
容器33包括:具有底部(对应于第二端面35)的圆筒状的容器主体33a;和在密闭该容器主体33a的第一端面34侧配置的盖33b。正极端子31比负极端子32长,正极端子31和负极端子32能够容易地识别。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将正极端子31和负极端子32长度图示为相同。
在容器33内收纳有蓄电元件和电解液。蓄电元件包括:正极层和正极集电体层叠而成的正极片;负极层和负极集电体层叠而成的负极片;将正极层与负极层之间隔开的隔膜。隔膜、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在厚度方向上层叠的片状的层叠体绕芯轴旋转地收纳于容器33内。
锂离子电容器3中,蓄电元件与含有锂盐的有机溶剂溶液的电解液一起封入在容器33内。正极层构成为含有活性碳、PAS(Polyacenic Semiconductor:聚并苯类有机半导体)等正极活性物质的片状。负极层构成为包含能够吸入锂离子的石墨、难石墨化碳、PAS等负极活性物质的片状。隔膜由在其厚度方向上离子能够通过的多孔质的纤维素类的基材等构成。作为正极集电体,能够使用铝、钛等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箔。作为负极集电体,能够使用铜、不锈钢、镍和它们的合金等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箔。
图7是从上方看没有保护盖4的状态的组件1的立体图,图8是从下方看的立体图。
正极端子31与正极集电体连接,负极端子32与负极集电体连接。如图7和图8所示,正极端子31和负极端子32从内侧向外侧贯通容器33的盖33b,分别被引出至容器33的外侧。
锂离子电容器3具有与沿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34和第二端面35的一轴方向(图上为Y轴方向)平行的长度方向,锂离子电容器3以其长度方向与配线板2的第一主面23平行的方式配置在第一主面23上。锂离子电容器3以锂离子电容器3的第一端面34和配线板2的第一主面23正交的方式在配线板2上横置地配置。另外,第一端面34和第一主面23正交的状态也包括2个面所成的角度稍偏离90°的状态的大致90°的状态。
正极端子31和负极端子32分别具有从第一端面34与锂离子电容器3的长度方向平行地突出,在途中大致直角地弯折而成的L字形状。在途中直角地弯折的正极端子31和负极端子32分别贯通分别设置在配线板2的第一端子用贯通孔25和第二端子用贯通孔26,端部从配线板2的第二主面24突出而被引出。
如图1~图6所示,保护盖4覆盖正极端子31和负极端子32来对其进行保护。保护盖4包括:配置在配线板2的第一主面23侧的作为第一盖的上部保护盖41;和配置在第二主面24侧的作为第二盖的下部保护盖42。上部保护盖41和下部保护盖42构成为能够经由配线板2卡合。
以下说明保护盖4的详细构造。
[保护盖的结构]
使用图6、图9~图14说明保护盖4的结构。
图6是说明正极端子31和负极端子32与保护盖4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为了方便,根据结构使比例尺有所不同。图9和图10分别是对上部保护盖41从斜正面方向看的立体图、从斜背面方向看的立体图。图11~14依次分别是对下部保护盖42从上方看的立体图、从下方看的立体图、侧面图、上面图。
如图6所示,保护盖4具有收纳正极端子31的正极端子用收纳部51和负极端子用收纳部52。正极端子用收纳部51包括被后述的上部保护盖41的分隔壁415划分形成的上部正极端子用收纳部511和由后述的下部保护盖42的第一凹部423形成的下部正极端子用收纳部512。负极端子用收纳部52包括被上部保护盖41的分隔壁划分形成的上部负极端子用收纳部521和由下部保护盖42的第二凹部424形成的下部负极端子用收纳部522。
这样,正极端子31和负极端子32利用保护盖4防止从外部的异物的混入,因此能够防止经由异物的短路。进而,正极端子31和负极端子32分别收纳于彼此隔离的正极端子用收纳部51和负极端子用收纳部52中,正极端子31和负极端子32的绝缘状态得到维持。由此,能够防止正极端子31和负极端子32直接接触引起的短路。
如图9和图10所示,上部保护盖41具有上部保护盖主体414、凸缘部413和分隔壁415。
上部保护盖主体414在组件1的形态中,具有与第一端面34和配线板2的第一主面23一起形成收纳正极端子31和负极端子32的第一端子用收纳部(收纳空间)61的顶面和侧面。
凸缘部413与上部保护盖主体414一体成形,具有从上部保护盖主体414的底边部伸出的形状。在凸缘部413设置有供后述的下部保护盖42的第一卡合爪4211a和第二卡合爪4221a所卡合的第一卡合孔411和第二卡合孔412。第一卡合孔411和第二卡合孔412以隔着上部保护盖主体414位于上部保护盖主体414的两侧的方式设置于凸缘部413。
分隔壁415是在保护盖4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具有长度方向的板状。分隔壁415以将上部保护盖主体414的第一端子用收纳部(收纳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收纳空间)61分为2部分的方式,配置在上部保护盖主体414内的中央部。通过分隔壁415形成彼此被隔离的上部正极端子用收纳部511和上部负极端子用收纳部521。第一端子用收纳部61具有彼此隔离的上部正极端子用收纳部511和上部负极端子用收纳部521。分隔壁415设置在正极端子31与负极端子32之间。
如图11~图14所示,下部保护盖42具有下部保护盖主体425、第一突起部421和第二突起部422。
下部保护盖主体425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在下部保护盖主体425的顶面侧,有底的第一凹部423和第二凹部424沿着下部保护盖主体425的长度方向设置。下部保护盖主体425的顶面在组件1的形态中隔着配线板2与上部保护盖41的凸缘部413相对地配置。
第一凹部423和第二凹部424在组件1的形态中与配线板2的第二主面24一起形成收纳正极端子31和负极端子32的第二端子用收纳部(收纳空间)62。第二端子用收纳部62具有彼此被隔离开的、收纳正极端子31的端部的作为正极端子用收纳部的第一凹部423和收纳负极端子32的端部的作为负极端子用收纳部的第二凹部424。由配线板2和第一凹部423形成收纳从配线板2的第二主面24侧突出的正极端子31的端部的下部正极端子用收纳部512。由配线板2和第二凹部424形成收纳从配线板2的第二主面24侧突出的负极端子32的端部的下部负极端子收纳部522。
第一突起部421和第二突起部422在下部保护盖主体42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从下部保护盖主体425的顶面侧沿Z轴方向突出地配置。突起部421和422与下部保护盖主体425一体成形。
第一突起部421包括第一柱部4212和具有第一卡合爪4211a的第一引导突起4211。第二突起部422包括第二柱部4222和具有第二卡合爪4221a的第二引导突起4221。
第一柱部4212和第二柱部4222分别具有与XY平面平行的截面总是为相同大小的半圆的半圆柱形状。
第一引导突起4211和第二引导突起4221具有在XY平面的圆形的截面形状沿着在组件1的组装工序时突起部421和422对卡合孔411和412的插入方向(图中Z轴的从负向正的方向)连续变小的圆锥台形状。
这样使第一突起部421(第二突起部422)的前端为表面具有锥形形状的第一引导突起4211(第二引导突起4221),由此在组件1的组装工序时,能够顺利地进行第一突起部421(第二突起部422)向设置于配线板2的第一卡合用贯通孔21(第二卡合用贯通孔22)和设置于上部保护盖41的第一卡合孔411(第二卡合孔412)的插入。
第一引导突起4211(第二引导突起4221)的圆形的底面的直径和第一柱部4212(第二柱部4222)的半圆形状的上表面的直径为相同大小。以第一引导突起4211(第二引导突起4221)的圆形的底面的圆弧的一部分和第一柱部4212(第二柱部4222)的半圆状的上表面的圆弧重叠的方式,第一柱部4212(第二柱部4222)和第一引导突起4211(第二引导突起4221)层叠而构成第一突起部421(第二突起部422)。
第一引导突起4211(第二引导突起4221)的从第一柱部4212(第二柱部4222)伸出的部分成为第一卡合爪4211a(第二结合爪4221a)。
保护盖4构成为,下部保护盖42的第一卡合爪4211a和第二结合爪4221a分别勾挂于在上部保护盖42的凸缘部413设置的第一卡合孔411和第二卡合孔412的开口端。
这样,第一突起部421(第二突起部422)的第一卡合爪4211a(第二卡合爪4221a)卡止于在上部保护盖41设置的第一卡合孔411(第二卡合孔412)的开口端,上部保护盖41和下部保护盖42卡合。由此,即使与第一突起部421和第二突起部422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附图中Z轴的从正向负的方向)的力施加于下部保护盖42,利用第一卡合爪4211a和第二卡合爪4221a,下部保护盖42卡止于上部保护盖41而移动被制限,因此不能够容易地使上部保护盖41和下部保护盖42分离,能够构成为卡合不易被解除的固定结构。
[组件的组装工序]
上述组件1的组装例如如下进行。
首先,将锂离子电容器3横置地配置在配线板2的第一主面23上。如图7和图8所示,以正极端子31和负极端子32的端部朝向配线板2的方式,使正极端子31和负极端子32折弯为L字状。接着,将正极端子31、负极端子32以从第一主面23侧分别通过第一端子用贯通孔25、第二端子用贯通孔26,并使正极端子31和负极端子32的端部从配线板2的第二主面24侧突出的方式引出。
接着,从配线板2的第二主面24侧使下部保护盖42的第一突起部421和第二突起部422分别贯通配线板2的第一卡合用贯通孔21和第二卡合用贯通孔22,将第一突起部421和第二突起部422的前端部引出至配线板2的第一主面23侧,将下部保护盖42配置在第二主面24侧。由此,从第二主面24突出的正极端子31的端部收纳在第一凹部423内,从第二主面24突出的负极端子32的端部收纳在第二凹部424内。
接着,将上部保护盖41配置在配线板2的第一主面23侧,并使得第一突起部421插入在上部保护盖41的第一卡合孔411中,第二突起部422插入在第二卡合孔412中。插入第一突起部421和第二突起部422,直至第一突起部421的卡合爪4211a和第二突起部422的卡合爪4221a分别勾挂于上部保护盖41的第一卡合孔411和第二卡合孔412的开口端,由此使上部保护盖41和下部保护盖42卡合来组装出组件1。
另外,组装的顺序并不限定于此。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覆盖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保护盖,因此能够利用保护盖防止异物的混入,能够防止由于异物的混入引起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发生短路。由此,能够防止外部短路引起的锂离子电容器内的温度和压力上升的发生。例如将组件组装于电子设备时,不会发生由于外部短路而安全阀工作导致锂离子电容器不能够使用的情况,能够稳定地提供不存在外部短路导致的不良情况的组件。
进而,保护盖构成为利用分隔壁和凹部使正极端子收纳部和负极端子收纳部被隔离开,因此能够防止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的直接接触,不会发生外部短路。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保护盖由隔着配线板分别配置在基板的一个主面和另一个主面的上部保护盖和下部保护盖构成。由此,在基板上横置锂离子电容器、将从锂离子电容器的一端面突出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折弯成L字状地配置时,能够利用上部保护盖保护位于配线板的一个主面侧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利用下部保护盖保护位于配线板的另一个主面侧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
此外,上部保护盖和下部保护盖以设置于一者的卡合爪勾挂地固定于另一者而卡合的方式构成,能够不容易分离。由此能够稳定地维持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绝缘状态。
<第二实施方式>
保护盖的形态不限定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构造。
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落下等的外部冲击施加于组件1时,保护盖4成为在2个突起部421和422承担负荷的结构。
与此不同,第二实施方式中采用在构成保护盖的一部分的下部保护盖,进一步设置嵌入于在配线板设置的凹部的突起部的结构。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外部冲击施加于组件时,嵌入凹部的突起部(后述的第三突起部1426)承受负荷,由此能够减少2个突起部421和422所受的外部冲击。
第一实施方式的组件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组件的不同点在于,下部保护盖42的构造不同,以及随之的配线板的构造不同。
以下,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
图15、图16分别是对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保护盖的一部分的下部保护盖从上方看的立体图、从下方看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组件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组件1基本结构相同,具有配线板、横置在该配线板上的锂离子电容器和保护L字状折弯的锂离子电容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保护盖。
本实施方式的保护盖具有上部保护盖和下部保护盖142。上部保护盖的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上部保护盖41相同。
下部保护盖142具有下部保护盖主体425、第一突起部421和第二突起部422以及第三突起部1426。
第三突起部1426在下部保护盖主体425的顶面的大致中央部从顶面侧突出地配置。第三突起部1426与下部保护盖主体425一体成型。第三突起部1426配置在第一凹部423与第二凹部424之间。第三突起部1426具有圆柱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
本实施方式的组件中,在配线板设置有能够供在下部保护盖142设置的第三突起部1426嵌入的凹部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组件的形态中,第三突起部1426嵌入设置于配线板的凹部内。由此,落下等的外部冲击施加于组件时,保护盖中第三突起部1426承受负荷,由此能够减少2个突起部421和422所受的外部冲击,提高抗外部冲击的强度。在配线板与第三突起部1426对应地设置的凹部可以是有底的,也可以是贯通孔。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一个嵌入设置于配线板的凹部内的第三突起部,但其数量并不限定于此,可以为多个。在设置有一个第三突起部时,以第三突起部1点为支点的下部保护盖的旋转产生的负载可能施加于第一突起部421和第二突起部422,对此,在设置有多个第三突起部时,下部保护盖以2点以上支承于配线板,能够抑制下部保护盖的旋转本身,因此能够减小对第一突起部421和第二突起部422施加的负载。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上部保护盖设置有卡合孔、在下部保护盖设置有卡合爪,但也可以在上部保护盖设置卡合爪,在下部保护盖设置卡合孔。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保护盖由上部保护盖和下部保护盖这两个部分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是,为了收纳位于配线板的配置有锂离子电容器的一个主面侧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仅在配线板的一个主面侧设置作为第一盖的保护盖。也可以采用对从另一个主面引出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各自的端部以覆盖它们的方式贴上绝缘带,从而对其进行保护,维持彼此的绝缘状态的结构。此时,例如能够采用在配置于配线板的一个主面的保护盖设置具有卡合爪的突起部,在配线板设置与该突起部对应的卡合孔,能够将保护盖和配线板卡合的结构。这样的结构中,保护盖的突起部贯通配线板的卡合孔,卡合爪在第二主面侧突出,卡合爪勾挂于配线板的卡合孔的开口端而卡止。
在横置型的锂离子电容器组件中,在配线板的配置锂离子电容器的主面侧(一个主面侧)配置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在另一个主面侧端部被引出地配置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相比,其露出量较多。像这样,至少在配线板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露出量较多的一侧的主面侧设置保护盖,利用保护盖收纳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由此减少外部短路的发生。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蓄电器件举出锂离子电容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应用于双电层电容器、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的在一端面配置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蓄电器件。
附图标记说明
1……组件
2……配线板(基板)
3……锂离子电容器(蓄电器件)
4……保护盖
21……第一卡合用贯通孔
22……第二卡合用贯通孔
23……第一主面(一个主面)
24……第二主面(另一个主面)
25……第一端子用贯通孔
26……第二端子用贯通孔
31……正极端子
32……负极端子
33……容器
34……第一端面
35……第二端面
41……上部保护盖(第一盖)
42……下部保护盖(第二盖)
51……正极端子用收纳部
52……负极端子用收纳部
61……第一端子用收纳部
62……第二端子用收纳部
411……第一卡合孔
412……第二卡合孔
413……凸缘部
415……分隔壁
421……第一突起部
422……第二突起部
423……第一凹部(正极端子用收纳部)
424……第二凹部(负极端子用收纳部)
511……上部正极端子用收纳部
512……下部正极端子用收纳部
521……上部负极端子用收纳部
522……下部负极端子用收纳部
4211a……第一卡合爪
4221a……第二卡合爪。

Claims (11)

1.一种蓄电器件的保护盖,该蓄电器件能够配置在具有第一端子用贯通孔和第二端子用贯通孔的基板的一个主面上,并包括:具有与所述一个主面正交的第一端面的容器;从所述第一端面突出并被折弯、能够分别贯通所述第一端子用贯通孔和所述第二端子用贯通孔且端部从所述基板的另一个主面引出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该保护盖的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盖包括第一盖,该第一盖能够配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一个主面一侧,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一个主面一起形成收纳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的第一端子用收纳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子用收纳部具有彼此被隔开的收纳所述正极端子的正极端子用收纳部和收纳所述负极端子的负极端子用收纳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盖具有隔开所述正极端子用收纳部和所述负极端子用收纳部的分隔壁。
4.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第二盖,该第二盖能够配置于所述另一个主面一侧,与所述另一个主面一起形成收纳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的第二端子用收纳部,且能够与所述第一盖卡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子用收纳部具有彼此被隔开的收纳所述正极端子的端部的正极端子用收纳部和收纳所述负极端子的端部的负极端子用收纳部。
6.如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盖具有卡合孔,
所述第二盖具有突起部,该突起部能够贯通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卡合用贯通孔,且具有与所述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爪。
7.一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第一端子用贯通孔和第二端子用贯通孔的基板;
配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个主面上的蓄电器件,其包括:具有在与所述基板平行的一轴方向上相对配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容器;在所述一轴方向上从所述第一端面突出并且以与所述一轴方向正交的方式被折弯的、端部贯通所述第一端子用贯通孔且从所述基板的另一个主面引出的正极端子;和在所述一轴方向上从所述第一端面突出并且以与所述一轴方向正交的方式被折弯的、端部贯通所述第二端子用贯通孔且从所述基板的另一个主面引出的负极端子;和
保护盖,其包括配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个主面一侧的第一盖,该第一盖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一个主面一起形成收纳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的第一端子用收纳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子用收纳部具有彼此被隔开的收纳所述正极端子的正极端子用收纳部和收纳所述负极端子的负极端子用收纳部。
9.如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盖还具有配置于所述另一个主面一侧的第二盖,该第二盖与所述另一个主面一起形成收纳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的第二端子用收纳部,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盖卡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子用收纳部具有彼此被隔开的收纳所述正极端子的端部的正极端子用收纳部和收纳所述负极端子的端部的负极端子用收纳部。
11.如权利要求9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具有卡合用贯通孔,
所述第一盖具有卡合孔,
所述第二盖具有突起部,该突起部能够贯通所述卡合用贯通孔和所述卡合孔,并且具有与所述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爪。
CN201810141425.2A 2017-02-17 2018-02-11 保护盖和使用它的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612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7988A JP6499213B2 (ja) 2017-02-17 2017-02-17 カバ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モジュール
JP2017-027988 2017-0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1297A true CN108461297A (zh) 2018-08-28
CN108461297B CN108461297B (zh) 2020-07-28

Family

ID=63166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142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61297B (zh) 2017-02-17 2018-02-11 保护盖和使用它的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04664B2 (zh)
JP (1) JP6499213B2 (zh)
CN (1) CN1084612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60984B2 (ja) * 2019-12-26 2021-1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及びその絶縁部材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42486B2 (zh) * 1980-11-12 1987-09-08 Olympus Optical Co
JPH02787U (zh) * 1988-06-13 1990-01-05
CN1230040A (zh) * 1998-03-19 1999-09-29 惠特克公司 有引线的电子元件的插座
CN2691091Y (zh) * 2004-01-19 2005-04-06 宋云景 缆线连接器
US6927337B2 (en) * 2001-02-21 2005-08-09 Denso Corporation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for use in automotive vehicle
CN201063402Y (zh) * 2007-07-16 2008-05-21 宁波晨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连接器
US8861225B2 (en) * 2009-03-10 2014-10-14 Yazaki Corporation Capacitor mounting construction
CN105129193A (zh) * 2012-03-26 2015-12-09 万代股份有限公司 物品收纳容器
CN106061319A (zh) * 2014-06-13 2016-10-26 夏普株式会社 护发方法及护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58947U (zh) * 1971-11-10 1973-07-26
JPS5428061U (zh) * 1977-07-29 1979-02-23
JPS59103472U (ja) * 1982-12-27 1984-07-1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基板への部品の取り付け構造
JPS6165491A (ja) * 1984-09-07 1986-04-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取付用スペ−サ
JPS61119371U (zh) * 1985-01-09 1986-07-28
JPS61127656U (zh) * 1985-01-29 1986-08-11
JPS6242486A (ja) * 1985-04-24 1987-02-24 日本フエンオ−ル株式会社 センサ−取付け具
JPS6452300U (zh) * 1987-09-29 1989-03-31
JPH01168951U (zh) * 1988-05-18 1989-11-29
JPH0897090A (ja) * 1994-09-27 1996-04-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解コンデンサ
JPH11233921A (ja) * 1997-12-10 1999-08-27 Toshiba Corp 電子部品実装基板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ガスメータ
JPH11258665A (ja) 1998-03-09 1999-09-2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US6555746B2 (en) * 2001-08-24 2003-04-29 Intel Corporation Horizontal component retention socket
US6717797B1 (en) * 2002-11-22 2004-04-06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s and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for a module box with integrated components
JP4625774B2 (ja) * 2006-02-17 2011-02-02 コーセル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短絡防止スペーサ
JP4995866B2 (ja) * 2009-05-20 2012-08-08 コーセル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取付構造とその取付方法
JP2014063930A (ja) * 2012-09-21 2014-04-10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電子制御装置
JP2014165466A (ja) * 2013-02-27 2014-09-08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電子部品のリード線の接続構造
JP6576886B2 (ja) * 2016-08-09 2019-09-18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基板用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池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42486B2 (zh) * 1980-11-12 1987-09-08 Olympus Optical Co
JPH02787U (zh) * 1988-06-13 1990-01-05
CN1230040A (zh) * 1998-03-19 1999-09-29 惠特克公司 有引线的电子元件的插座
US6927337B2 (en) * 2001-02-21 2005-08-09 Denso Corporation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for use in automotive vehicle
CN2691091Y (zh) * 2004-01-19 2005-04-06 宋云景 缆线连接器
CN201063402Y (zh) * 2007-07-16 2008-05-21 宁波晨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连接器
US8861225B2 (en) * 2009-03-10 2014-10-14 Yazaki Corporation Capacitor mounting construction
CN105129193A (zh) * 2012-03-26 2015-12-09 万代股份有限公司 物品收纳容器
CN106061319A (zh) * 2014-06-13 2016-10-26 夏普株式会社 护发方法及护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1297B (zh) 2020-07-28
JP6499213B2 (ja) 2019-04-10
US10504664B2 (en) 2019-12-10
JP2018133525A (ja) 2018-08-23
US20180240610A1 (en) 2018-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69018B2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バスバーホルダー
CN103493160B (zh) 蓄电组件
CN101769952B (zh) 二次电池模块的电压检测装置
JP2009231138A (ja) 電池パック
JP2019512863A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CN110114932A (zh) 电池模块以及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车辆
CN108666466A (zh) 电池模组
EP4053989A1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busbar,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JP2014229725A (ja) 蓄電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蓄電装置
JP2023113759A (ja) 蓄電デバイス及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KR20180129170A (ko) 배터리 모듈,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배터리 모듈 생산 방법
KR20190007745A (ko) 배터리 팩
CN110299500A (zh) 电池结构体
KR20180048101A (ko) 배터리 팩
CN108461297A (zh) 保护盖和使用它的组件
JP2022532769A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それ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自動車
CN114649648B (zh) 蓄电模块
JPWO2019004296A1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212751004U (zh) 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锂电池模组
WO2012077404A1 (ja) 電池パック
GB2544363A (en) Prismatic accumulator cell and accumulator pack
CN110289385A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109659162B (zh) 蓄电组件
JP5948087B2 (ja) 蓄電デバイス
JP6295562B2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