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31887B - 钢琴、钢琴的击弦机 - Google Patents

钢琴、钢琴的击弦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31887B
CN108431887B CN201680076480.7A CN201680076480A CN108431887B CN 108431887 B CN108431887 B CN 108431887B CN 201680076480 A CN201680076480 A CN 201680076480A CN 108431887 B CN108431887 B CN 1084318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mmer
hammer head
pseudo
piano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64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31887A (zh
Inventor
藤井幸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I PIANO SERVICE YK
Original Assignee
FUJII PIANO SERVICE Y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I PIANO SERVICE YK filed Critical FUJII PIANO SERVICE YK
Publication of CN108431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1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31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18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1/00General design of 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1/02General design of 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of upright piano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1/00General design of 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1/04General design of 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of grand piano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10C3/16Ac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10C3/16Actions
    • G10C3/18Hamm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使按下音区的分界线的键时发出的声音稳定而对立式钢琴及其击弦机进行改良。与作为立式钢琴的音区的边缘的槌头(35)的对象槌头(35A)邻接地,在音区(S)的外侧配置与槌头(35)相同地构成的不动的拟形槌头(35X)。

Description

钢琴、钢琴的击弦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琴的击弦机。
背景技术
钢琴具备多根弦,具备用来对各弦进行叩击发音的构造。这被广为人知地称作击弦机。
钢琴的击弦机,在演奏者按钢琴的键时,将其键的动作传递到槌头。当演奏者按钢琴的键时其运动被传递到槌头,槌头向弦前进,结果对弦进行叩击。由此使钢琴发音。钢琴的击弦机在漫长的历史中因各种各样的目的得到了改良,但是通过槌头叩击弦来发音这一钢琴的发音的原理在钢琴漫长的历史中都没有改变。
在钢琴中,多根弦按钢琴发音音阶的数量并列设置。键、槌头,及与它们连接的击弦机为了对各弦进行击打,分别与各弦相对应地按与弦相同的数量以并排的状态设置在钢琴上。基本上槌头在与两边相邻的槌头空开相同间隔的状态下,并排地排列。
钢琴大致可分为三角钢琴和立式钢琴。尽管这些的特性各有长短,但是在设置所需的空间小、重量轻、价格低方面,立式钢琴优异,在普及的台数方面,立式钢琴远高于三角钢琴。
虽如此,对于键的连击性、触感、音色等,一般情况下,立式钢琴逊色于三角钢琴,对于这一点,在钢琴业界中一般认为对立式钢琴仍然存在改良的余地。
那么,本发明的发明人注意到,不论在立式钢琴中还是在三角钢琴,通过按多个键中的几个特定的键发出的声音,其音色特别不好。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不论在立式钢琴中还是在三角钢琴中都存在音区(日文:セクション)的概念。
音区是指一连串连续的键(或者,包含键,及与该键关联的槌头的击弦机和弦)的块。
例如,立式钢琴,在其背面具备成为框体的一部分的框体板,而且,在其框体板的前方具备对框体板进行支撑的柱子。虽然框体板的横向的两端的柱子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是立在框体板中间的柱子,会在配置弦、击弦机时造成妨碍。因此,在该部分会影响击弦机的排列。
如上述那样,击弦机中包含的槌头,原则上要在与比邻的槌头空开相同间隔的状态下,并排地排列。但是,在对击弦机的排列造成影响的部分,槌头的间隔空开的大。其空开大间隔隔开的2个槌头,形成音区的分区。即,槌头正确的是在其间夹着几个空开大间隙的部分,按等间隔连续地排列。按等间隔连续地排列的一连串的槌头(或者,按等间隔连续地排列的一连串的槌头,及包含那些槌头的击弦机、与那些击弦机关联的键和弦)构成1个音区。
还有其它设置音区的理由。如上述那样,立式钢琴具有多根弦。弦并列地张挂在背面板的面前侧。弦,一般情况下为了得到其长度而斜向地张挂。一般情况下,从演奏者看,对着的左侧的低音部的规定根数的弦向右下方张挂、对着的右侧的高音部的其余的弦向左下方张挂。向右下方的弦与向左下方的弦在其下方交叉,向右下方的弦位于演奏者侧,这是一般的弦的配置。这样的弦的张挂方式被称作交叉弦,尽管是极普通的,但是,采用交叉弦,在弦交叉的部分也会对击弦机的排列产生影响,在该部分大多也产生音区的分界。
总之,在立式钢琴中,尽管也由立式钢琴的大小等情形决定,但大多存在3个到5个左右的音区。
同样,在三角钢琴中,也存在多个音区。在三角钢琴中,例如,也在加强用的梁、交叉弦进行交叉的部分产生音区的分界。三角钢琴中的音区的数量多的情况下为4个到5个。
在立式钢琴及三角钢琴中其音色特别不好的,是按下与位于音区的分界线的槌头对应的音区的分界线的键时发出的声音。
这一点,本发明的发明人也注意到了,其他人例如调音师中也有些人知道一些。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都必须进行调音,但早就知道,使调音师苦恼的是,不论怎样调,当按下立式钢琴、三角钢琴调音后的音区的分界线的键时发出的声音都不稳定。
但是,究其原因,至今没有明确解释,当然也没有提出其解决方法。
本发明的课题是,对钢琴及其击弦机进行改良,以使按下音区的分界线的键时发出的声音稳定。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通过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的立式钢琴的弦槌的超高速摄影,判明了按下音区的分界线的键时发出的声音不稳定的原因的至少一个事实。
其事实如下。
三角钢琴和立式钢琴的击弦机中包含的弦槌,都包括槌头和与槌头相连的槌柄而构成。槌柄将其根端与能够旋转的转击器凸轮相连,与转击器凸轮一起旋转。以往认为,弦槌以转击器凸轮的旋转的轴为中心,在预定的某个平面中旋转。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除了存在于音区的分界线处的槌头之外的槌头,确实如上述那样在预定的某个平面中旋转。但本发明的发明人确认到,存在于音区的分界线的槌头与其一侧的槌头空开少许间隙邻接,但是与其相反侧的槌头空开大的大的间隙,尤其在槌头朝向弦前进时,有时会从上述预定的某个平面脱离,使其前进方向弯向与其间空开大的间隙的槌头那侧。
弦槌对弦的撞击,确实与钢琴的发音相关。弦槌的横向中心是否叩击到弦上,与钢琴的发音的优劣极为相关。而且,朝向弦前进的弦槌不能描画理想的轨道,当然有时就意味着钢琴的发音变差。例如在钢琴的弦中,存在将并排的几根(例如3根)细弦合起来作为1根弦进行操作,由1个弦槌对那几根弦一起进行叩击的情形,但是,在那样的弦中,当弦槌从本来的轨道横向偏离时,有时一起进行叩击的几根弦中的例如1根即使在弦槌抵达琴弦时也不能如预定的那样被弦槌叩击到。
即,可以推测,位于音区的分界线的槌头的轨道的不稳定程度,是造成按下音区的分界线的键时发出的声音不稳定的至少1个原因。
但是,位于音区的分界线的槌头的轨道弯向与其间空开大的间隙的槌头那侧的理由在现阶段尚未详细解答。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对其理由做如下推测。当具有作为飞机机翼形状的翼状的截面形状的物体接近地面移动时,其物体与地面之间的空气流的变化使该物体受到影响的现象是已知的。例如,飞机随着接近地面而受到大的升力。在其影响如上述那样在与地面之间产生的情况下,该现象被称作地面效果,在其影响在与水面之间产生的情况下,该现象被称作水面效果,有时也统称为表面效果。本发明的发明人考虑,与此现象相同的情形在立式钢琴的槌头是否也会产生。
尽管还不能将立式钢琴的槌头的截面形状称作是翼状,但是,由弦槌木芯,和覆盖弦槌木芯的前端(击弦侧)的槌毡构成的槌头,形成被槌毡覆盖的部分具有比较宽的面积、整体厚度大致不变的板状的形状。另外,在本发明中,将弦槌木芯与槌毡合在一起定义为“槌头”。因此,其板状的槌头,也许其截面形状并不像翼状的场合那么大,但是,有可能从其它邻接的槌头受到与表面效果相同的影响。立式钢琴的槌头向弦前进的速度非常快,这也肯定了其可能性的存在。
即,在其间仅存在少许间隙的该一侧的槌头与位于音区的分界线的槌头相向侧的面之间,位于音区的分界线的槌头受到比较大的表面效果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其间存在大的间隙另一方的槌头与位于音区的分界线的槌头相向侧的面之间,位于音区的分界线的槌头不受到表面效果的影响,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可能性高。
而且,本发明的申请人考虑,与此相同的现象也产生在位于三角钢琴的音区的分界线的弦槌。
本发明的发明人考虑,通过对该表面效果造成影响的左右的不均衡进行纠正,就能够防止槌头向弦前进时从预定的某个平面脱离、其前进方向弯向与其间空开大的间隙的槌头那侧的现象,进而能够对立式钢琴、三角钢琴及那些的击弦机进行改良,以使按下音区的分界线的键时发出的声音稳定。
以下进行说明的发明,基于本发明的发明人获得的所述知识而提出。
根据以上的知识,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的发明是将键、包含槌头的击弦机及弦分为多个音区的钢琴的击弦机。这里所称的钢琴包括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的双方。
在该击弦机中,在作为位于上述音区的边缘的槌头中的至少1个的对象槌头的外侧,空开跟上述对象槌头所属的上述音区的上述对象弦槌与位于其内侧的槌头之间的间隙对应的间隙配置拟形(日文:ダミー)部件,所述拟形部件具有相向面,所述相向面是具有与上述槌头在侧面看的情况下的形状、大小大致相等的形状、大小的面,上述拟形部件被配置成,在侧面看的情况下上述相向面与上述对象槌头的外侧面的朝向及位置对应,且其相向面与上述对象槌头的外侧面平行。
位于音区的边界的槌头,简言之,成为其左右的一侧的面与其它的槌头相接近,其另一侧的面与其它的槌头不接近的状态。由于其不均衡,致使位于音区的边界的槌头,仅从与位于上述一侧的其它的槌头的音区的边界的槌头相向的面受到大的表面效果的影响,本发明的发明人认为这是位于音区的边界的槌头的轨道不稳定的原因。
本发明,总而言之,是要通过消除上述不均衡,从而消除位于音区的边界的槌头从与位于上述一侧的其它的槌头的音区的边界的槌头相向的面受到的表面效果,或者使位于音区的边界的槌头从其左右两侧受到的表面效果的影响均衡,由此,使位于音区的边界的槌头的轨道稳定。为此,在本发明中,在作为位于音区的边缘的槌头中的至少1个的对象槌头的外侧,设置具有相向面的拟形部件。此拟形部件具有的相向面,是具有与槌头在侧面看的情况下的形状、大小大致相等的形状、大小的面。而且,使拟形部件的相向面与对象槌头的外侧面在侧面看的情况下的朝向及位置对应,且使其相向面与对象槌头的外侧面平行。
由此,处于音区的边缘的槌头,其内侧(在本发明中,将处于音区的边缘的槌头所属的音区中心方向定义为位于音区的边缘的槌头的“内侧”)的面相向地对着位于其1个内侧的槌头的外侧面,而且其外侧的面相向地对着拟形部件的相向面。并且,位于其1个内侧的槌头的外侧面和拟形部件的相向面,相对于位于音区的边缘的槌头呈大致对称的关系。
因此,根据本发明,在位于音区的边缘的槌头向弦前进的情况下,此槌头的内侧面从位于1个内侧的槌头的外侧面受到的表面效果,和此槌头的外侧面从拟形部件的相向面受到的表面效果,与未处在音区的边缘的槌头的情形相同,是均衡的。即,根据基于本发明的钢琴的击弦机,可以取得是按下音区的分界线的键中的至少1个时发出的声音稳定的效果。
本发明可以对已有的例如已完成销售的钢琴安装拟形部件来实施。在此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为以下的击弦机的修理方法来把握。由该修理方法取得的效果与由上述击弦机取得的效果相同。
其修理方法的一例是将键、包含槌头的击弦机,及弦分为多个音区的钢琴的击弦机的修理方法,在作为上述位于音区的边缘的槌头中的至少1个的对象槌头的外侧,空开跟上述对象槌头所属的上述音区的上述对象槌头与位于其内侧的槌头之间的间隙对应的间隙安装拟形部件,上述拟形部件具有相向面,上述相向面是具有与上述槌头在侧面看的情况下的形状、大小大致相等的形状、大小的面;将上述拟形部件在侧面看的情况下使上述相向面与上述对象槌头的外侧面的朝向及位置对应,且使其相向面与上述对象槌头的外侧面平行。
另外,在本发明中,邻接地配置拟形部件的对象槌头,不是位于音区的边界的槌头的至少1个,而是位于音区的边缘的槌头的至少1个。在音区的边缘的槌头中也包括位于音区的边界的槌头,但是,也包括位于多个音区中的最外侧的音区(例如,在存在3个音区的情况下,除中央的音区之外的2个音区)的最外侧的槌头(即,位于钢琴的击弦机中包含的一连串的多个槌头中的两外侧的2个槌头),在本发明中,将这些合在一起作为会与那些相邻接地配置拟形部件的对象槌头进行处理。这是由于,在位于钢琴的击弦机中包含的一连串的多个槌头中的两外侧的2个槌头中,也会产生在其内侧存在其它的槌头但是在其外侧不存在其它的槌头的、与位于音区的边界的槌头相同的状况。
本发明提出了在作为位于音区的边缘的槌头中的至少1个的对象槌头的外侧设置拟形部件的方案,但是,当然也不排除将对象槌头设为多个,将位于它们的外侧或者位于音区的边界的全部的槌头作为对象槌头,将位于它们的外侧或位于音区的边缘的全部的槌头作为对象槌头,在它们的外侧设置拟形部件的情形。对象槌头越多,则由此取得的效果越好。
例如,上述对象槌头也可以是位于多个上述音区中的邻接的音区的边界的全部的上述槌头。而且,上述对象槌头也可以是位于多个上述音区中的最外侧的2个音区中的位于外侧的边缘的2个上述槌头。进而,对象槌头也可以是位于全部的音区的边缘的全部的槌头。
在本发明中,拟形部件的相向面的形状、大小是与槌头在侧面看的情况下的形状、大小大致相等的形状、大小。这里所称的“大致”的含义如下。
本来在钢琴中包含的多个槌头的大小、更加正确地说是安装在弦槌木芯上的槌毡的大小,从演奏者观察,通常越靠左侧的低音部越大,越靠右侧的高音部越小。因此,例如在由于成本的要求,仅制造一种拟形部件的情况下,拟形部件的形状、大小不与钢琴的击弦机中包含的全部的槌头的形状、大小完全一致。拟形部件的相向面,不需要跟它接近地配置的对象槌头的形状、大小完全一致,而且,并非必须与钢琴中包含的任一个槌头的侧面看的情况下的形状、大小完全一致。这就是上述“大致”的含义。
通常的钢琴,尽管相邻的槌头的大小不同,位于音区的边缘以外的槌头也不会因表面效果产生声音的不稳定。因此,只要能获得本发明的效果,“拟形部件的相向面的形状、大小是与槌头在侧面看的情况下的形状、大小大致相等的形状、大小”的技术特征就足够了。
拟形部件必须具备如上述那样的相向面,只要其具备,例如,也可以为板。此板的厚度,例如,可以比槌头的左右方向的厚度薄。
也可以为,上述拟形部件与上述槌头相同地构成,且不论按压哪个键都不运动。即,拟形部件可以是不动的槌头。也称作拟形槌头,通过使用这样的拟形部件,可以将作为本来钢琴的部件大量地廉价生产的槌头当做拟形部件使用,因此方便。
拟形部件可以固定在钢琴中的适当部分。
拟形部件,例如,在立式钢琴的情况下,可以固定在弦槌止档上,或者可以固定在总档上。拟形部件向弦槌止档、总档,或者立式钢琴的适当部分的固定不限于将拟形部件直接固定,也包括经其它的部件间接地固定的情形。
拟形部件,例如,在三角钢琴的情况下,可以固定在槌柄档上,或者固定在弦槌止档上。拟形部件向槌柄档、弦槌止档,或者三角钢琴的适当部分的固定不限于将拟形部件直接固定,也包括经其它的部件间接地固定的情形。
本发明的发明人,作为一个实施方式,还提出了产生与上述击弦机相同的效果、包括上述说明了的任一个击弦机的钢琴。
图面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立式钢琴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立式钢琴中包含的击弦机的侧面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立式钢琴中包含的击弦机的侧面图。
图4是将图1所示的立式钢琴中包含的柱子的周边的击弦机放大地表示的立体图。
图5是将以往的立式钢琴中包含的击弦机中的槌头的音区的边界部分放大地表示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立式钢琴中包含的击弦机的与图5所示的部分相同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立式钢琴中包含的拟形槌头向立式钢琴的固定方法的一例侧面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立式钢琴中包含的拟形槌头向立式钢琴的固定方法的其它例子的侧面图。
图9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安装在立式钢琴上的拟形板向立式钢琴安装的状态的一例的背面图。
图10是表示三角钢琴中包含的击弦机的侧面图。
图11是表示三角钢琴中包含的击弦机的侧面图。
图12是表示三角钢琴中包含的拟形槌头向三角钢琴的固定方法的一例的侧面图。
图13是表示三角钢琴中包含的拟形槌头向三角钢琴的固定方法的其它例子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第1及第2实施方式。在各实施方式中,有时省略相同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在此实施方式中,对立式钢琴进行说明。
不过,此实施方式中的立式钢琴,除了后述的拟形部件及用来将其固定在立式钢琴的构成之外,其构成全部与以往的立式钢琴相同。
为此,本来除了与上述以往的立式钢琴的不同点的构成之外,不需要对立式钢琴的构成进行说明,但是对立式钢琴的整体的构成进行大致说明。
以下,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式钢琴的构成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顺时针”或“逆时针”是指图2~图3中的顺时针或逆时针。
而且,在此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前后的概念依照朝向立式钢琴的演奏者的头部的前后。
图1是表示立式钢琴的大致轮廓的立体图。在此图中,拆下了用来隐藏立式钢琴的击弦机的作为装饰板的所谓前板。
如所熟知的那样,立式钢琴具备并排排列的多个键1。
而且,立式钢琴具有多根弦90。键1和弦90的数量为相同数量。多根弦90为了获取其长度而斜向地张挂。面向图时的左侧的规定根数的弦90面向图1项右下方张挂,面向图时的右侧的其余的弦90面向图1向左下方张挂。向右下方的弦90和向左下方的弦90在其下方交叉,向右下方的弦90位于图1中的面前侧。这样的弦90的张挂方式被称作交叉弦,是极普通的张挂方式。
图中35为槌头。槌头35的数量与键1及弦90相同,并排地排列。
从左侧开始顺次排列槌头35、键1,及弦90,从左侧开始顺序相同的槌头35、键1,及弦90彼此对应。例如,当按下最左边的键1时最左边的槌头35击打最左边的弦90,当按下从左开始第二个键1时从左开始第二个槌头35击打从左开始第二个弦90。
在立式钢琴的图1中的最内侧存在成为立式钢琴的框体的一部分的框体板101。在框体板101的演奏者侧也就是面前侧配置有响板,在响板的后面安装弦90。
在框体板101的后侧,立着对框体板101进行支撑的柱子102(图1、图4)。如图1所示,在左右的弦90交叉的部分,在一连串排列的槌头35之间出现间隙。而且,如图4所示,在存在柱子102的部分,在槌头35之间也出现间隙。这两个成为了此立式钢琴的音区S(音区S1~S3合在一起称作音区S)的边界。最终,此立式钢琴具备3个音区S1~S3。
由柱子102、弦90的交叉等的情形而产生音区S,在大多的立式钢琴中,其数量为3~5。在此实施方式中音区S为3个,但是不限于此。
各音区S中所属的槌头35的邻接的槌头35的内侧面与外侧面全部彼此平行。
而且,仅3个音区S中的、音区S1中所属的槌头35,其横向的中心的平面向图1中的左方倾斜。这是为了取得槌头35的配置的空间,最近的立式钢琴大半采取这样的构成。
图2~3表示立式钢琴的击弦机7。在这些图的各图中,仅代表性地表示了一组键1及弦90和与它们连接击弦机7(槌头35包含在击弦机中)。
键1的中央部可旋转地被支撑在立设在键盘木架3上的平衡销(未图示)上。当演奏者按下键1的在图2等中省略了其记载的、位于图2等的右侧外的省略了记载的后端时,键1的在图2等中位于左侧的前端,因键1的整体以平衡销为轴进行的杠杆运动而被被抬升。
在键盘木架3的左右端部分别形成支架(未图示)。在左右的这些支架之间架设固定着总档4。
在键1的前端部上方形成击弦机7。击弦机7作为对弦90进行击打的中心部件,具有联动杆8、转击器顶杆18、转击器凸轮25,及弦槌32。
联动杆8是向立式钢琴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部件,当键1的前端被抬升时其整体被抬升。转击器顶杆18是在侧面看大致为L字形的部件,当联动杆8被抬升时,与其一起向上方移动。联动杆8的上端的后述的推顶部将转击器凸轮25的后述的被推顶部从下推顶,由此使转击器凸轮25旋转,通过转击器凸轮25旋转,从而根端被固定在转击器凸轮25上的弦槌32旋转,这是弦槌32进行旋转的道理的要点。
以下详细叙述。
在上述总档4的下侧设置联动器轴架10。联动杆8在靠其前端的规定的部位可旋转地轴支在联动器轴架10上。在联动杆8的前端部设有勺钉9。
联动杆8在比联动器轴架10靠后侧的其下侧具有踵11,而且,在其上侧具有转击器顶杆轴架12。转击器顶杆轴架12能相对于联动杆8旋转,用来连接联动杆8与转击器顶杆18。联动杆8的踵11经固定在键1的前端的卡钮(日文:キャプスタンボタン)2载置在键1的前端部上。由此,当键1被抬升时,经卡钮2将联动杆8抬升。
在联动杆8的后端部,立设着托木杆14,在其前端安装托木15。
而且,在联动杆8的更后端部立设着攀带杆71。在攀带杆71与后述的制动头之间张挂着例如为绳或带的转击器攀带72,转击器攀带72在张挂的初期状态为松弛状态。
转击器顶杆18具有向后方突出的转击器顶杆尾部19,和从转击器顶杆尾部19的前端向上方向延伸的推顶部20,转击器顶杆尾部19与推顶部20在侧面看呈大致L字形。在转击器顶杆尾部19与推顶部20形成的角部,转击器顶杆18能进行旋转地轴支在转击器顶杆轴架12上。转击器顶杆弹簧13在上端和下端与转击器顶杆尾部19的后侧的端部和联动杆8的转击器顶杆轴架12后侧相连的状态下,设置在转击器顶杆尾部19的后侧的端部与联动杆8的转击器顶杆轴架12后侧的部分之间。
转击器顶杆弹簧13对转击器顶杆尾部19向上方施力,由此,对转击器顶杆18施加使其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力,通常为螺旋弹簧。
在转击器顶杆18的转击器顶杆尾部19的上方设有调节钮47。调节钮47支撑在与调节档48螺纹接合的调节螺丝49的前端。调节档48是在立式钢琴的横向的全长伸长的长条部件。调节档48通过螺旋叉(日文:フォークスクリュー)50固定安装在总档4上。
在转击器顶杆18的推顶部20的后方,具有作为在立式钢琴的横向的全长伸长的长条部件的转击器顶杆止档53。转击器顶杆止档53由转击器顶杆止档螺丝54固定安装在总档4上。转击器顶杆止档53在联动杆8上升时挡住顺时针旋转的转击器顶杆18的推顶部20,从而使转击器顶杆18的旋转中止。
弦槌32用来对弦90进行击打。弦槌32的构成与以往的弦槌32相同即可,在此实施方式就是这样。弦槌32在此实施方式中除了槌毡36之外由木制成,但不限于此。以下对弦槌32的构成进行简单描述。
弦槌32具有槌柄33与弦槌木芯34和槌毡36。弦槌木芯34是从槌柄33的上端向前方延伸的部件。槌毡36是直接对弦90进行撞击的部件,弦槌木芯34跨弦槌木芯34的前端的上下进行安装。弦槌木芯34与槌毡36合在一起为槌头35。
棒状体,更为详细来说,在此实施方式中作为截面圆形的棒状体的槌柄33的根端与转击器凸轮25相连,但不限于此。转击器凸轮25在其前侧面的下方的部分,可旋转地轴支在被设置在总档4的后侧上部的转击器轴架26上。由此,使转击器凸轮25可以旋转,包含与转击器凸轮25相连的槌柄33的弦槌32也可以旋转。转击器凸轮25在其下侧面具有被推顶部27。被推顶部27是在转击器顶杆18向上方向移动时被转击器顶杆18的推顶部20的上端从其下侧进行推顶的部分。由转击器顶杆18的推顶部20对被推顶件27进行推顶,从而使转击器凸轮25向逆时针旋转,随之旋转的弦槌32的槌头35对弦90进行击打。
在转击器凸轮25的被推顶部27粘贴着皮革制的表皮75。在转击器凸轮25的后侧面的上部,经制动杆28安装制动头29。通过制动头29与上述托木15组合,使转击器凸轮25的旋转停止。当转击器凸轮25处于初期位置时,制动头29从托木15离开,转击器凸轮25被转击器顶杆18推顶而向逆时针旋转,与此同时,联动杆8的后端向逆时针旋转,于是制动头29被托木15捕捉。其后联动杆8的整体一边向顺时针旋转一边下降,从而,当其后端一边向顺时针旋转一边大幅下降时,被托木15捕捉的制动头29迅速从托木15脱离而再次可以旋转。在转击器凸轮25的后侧面中的制动杆28的根部下方的部分也粘贴例如皮革制的表皮76。即,在转击器凸轮25中,在被推顶部27的后方侧且上方侧的面上粘贴表皮76。表皮75的后端与表皮76的下端连续,表皮75与表皮76结果成为一体。
在转击器凸轮25的前侧的面上设置转击器凸轮弹簧25A。转击器凸轮弹簧25A是用来对转击器凸轮25一直施加顺时针的力的弹簧。通过来自转击器凸轮弹簧25A的力,使当弦槌32向弦90旋转时与弦槌32一起逆时针旋转的转击器凸轮25迅速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击弦机7还具备制音器39。制音器39是用来使弦90的振动静止的机构。
制音器39具有制音杆40、制音钢丝43、制音头44。
制音杆40在其中央部可旋转地轴支在被固定在总档4的前侧上部的制音器轴架41上。制音杆40,其后侧面下端部与勺钉9的前端相向。制音头44经制音钢丝43安装在制音杆40的上端。制音头44从安装在制音杆40上的制音弹簧42受力而与弦90压接。
在槌柄33的后方具有弦槌止档55,在制音钢丝43的后方具有制音止档56。弦槌止档55与制音止档56分别架设固定在存在于立式钢琴的左右的上述支架之间。
接着,对此立式钢琴的使用方法,及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键1静止的状态进行说明(参照图2)。在键1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键1的后端处于上升到最高的位置,键1的前端处于下降到最低的位置。而且,联动杆8也处于下降到最低的位置。
转击器顶杆18的推顶部20的凸端进入转击器凸轮25的被推顶部27的下方并进行卡合。转击器顶杆尾部19从调节钮47离开。推顶部20与转击器顶杆止档53之间分离。
而且此时,与转击器凸轮25相连的制动头29处于下降到最低的位置,制动头29从托木15离开。槌柄33成为与弦槌止档55相接的状态,槌头35及弦槌木芯34处于从弦90离开最远的位置。而且,制音头44在制音弹簧42的力的作用下与弦90压接。
接着,对演奏者对键1进行按键,键1的后端部从静止状态的位置下降到被按下最深的位置的情形进行说明(参照图3)。
当演奏者将键1向下按时,键1向顺时针方向旋转,键1的前端部上升。于是键1的前端部经卡钮2顶推联动杆8的踵11,联动杆8一边以联动器轴架10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一边上升。
当联动杆8开始旋转时,设于联动杆8的后端的勺钉9立即将制音杆40的下端向前方按,随着制音杆40以制音器轴架41为中心向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制音头44从弦90分离。由此,弦90成为可振动的状态。
随着联动杆8的旋转和上升,转击器顶杆18与联动杆8一起上升。而且当转击器顶杆18上升时,转击器顶杆18的推顶部20的上端对转击器凸轮25的被推顶部27进行顶推。
在推顶部20的凸端对被推顶部27顶推之后,联动杆8仍继续上升和进行逆时针的旋转。在推顶部20的凸端对被推顶部27进行顶推之后,转击器顶杆尾部19碰到调节钮47。然后,联动杆8仍继续旋转和上升。于是,调节钮47从上方按压转击器顶杆尾部19,因此转击器顶杆18以转击器顶杆轴架12为中心向顺时针的方向旋转,推顶部20的凸端从被推顶部27下面向后方脱离,推顶部20与被推顶部27的卡合解除。这被称作释放(日文:レットオフ)。释放后的推顶部20与转击器顶杆止档53抵接,使其旋转停止。
转击器凸轮25,通过其被推顶部27被转击器顶杆18的推顶部20推顶的反作用,开始以转击器轴架26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随之,与转击器凸轮25相连的弦槌3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当弦槌32旋转时,槌头35向弦90前进。而且,槌头35对弦90进行击打。弦90通过槌头35的槌毡36碰撞而振动发声。
在弦槌木芯34对弦90进行击打后,弦槌32反转而向顺时针的方向旋转。而且,制动头29被托木15捕捉,弦槌32停止。此时,键1的后端从静止状态的位置下降到最低,键1的前端从静止状态的位置上升到最高。而且,推顶部20的凸端处于被推顶部27的上方,位于表皮76的后侧。
接着,对演奏者从键1离键,键1的后端部从被按下最深的位置上升的情形进行说明。
当演奏者从键1离键时,键1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键1的前端部开始下降。当键1的前端部下降时,联动杆8一边向顺时针的方向旋转一边下降。当联动杆8开始下降时,制动头29立即从托木15离开,使弦槌32可以旋转。
当键1的后端部从被按下最深的位置向静止状态的位置返回一定程度时,转击器顶杆尾部19仅与调节钮47相接,调节钮47从上方按压转击器顶杆尾部19力消失。于是,原本就一直对转击器顶杆18赋予逆时针的力、且其挠曲变大了的转击器顶杆弹簧13,对转击器顶杆18施加更大的使其向逆时针旋转的力。由此,转击器顶杆18再次向转击器凸轮25的被推顶部27的下方返回。
另一方面,弦槌32及与其相连的转击器凸轮25,通过转击器凸轮弹簧25A向转击器凸轮25施加的力和由转击器攀带72带的张力将制动头29拉回的力,向顺时针旋转而返回原来的位置。在弦槌32及转击器凸轮25返回原来的位置的前后,转击器顶杆18的推顶部20返回到转击器凸轮25的被推顶部27的下方,与它们再次卡合。
当推顶部20的凸端进入被推顶部27的下方,转击器顶杆18与转击器凸轮25卡合时,演奏者对离键后的键1再次进行按键,可借助联动杆8,由推顶部20对被推顶部27进行顶推。
即,通过对同一键1的后端按压而再次成为发声的状态。
以上说明的是极普通的立式钢琴的构成、其使用方法及动作。
此实施方式的立式钢琴,如上所述,具备拟形部件。对此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进行说明的拟形部件,可以是一开始(例如从销售前开始)就安装在立式钢琴上的,也可以是后来安装在成品(例如已完成销售)的立式钢琴上的。
图5是将立式钢琴的击弦机中的、槌头35中的音区的分界的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这不是此实施方式的立式钢琴,而是以往的极普通的立式钢琴的槌头35。
图5中左侧的2个以及能够看到半个左右的槌头35是上述音区S1中所属的槌头,图5中右侧的4个和能稍稍看到一点的槌头35是上述音区S2中所属的槌头。在图5所示的范围中,两音区S中包含的槌头中的、属于音区S1中的槌头35中最右边的称为位于音区S1的边缘的槌头35,属于音区S2中的槌头35中最左边的称为位于音区S2的边缘的槌头35。
另外,在图5所示的范围中,如上述那样存在位于2个音区S的边缘的槌头35,但是如所描述的那样在此实施方式中包含3个音区S。而且,在各音区S1~S3中位于边缘的槌头35各存在2个,因此,在此实施方式的立式钢琴中,合计存在6个位于音区S的边缘的槌头35。在此实施方式中,除了图5所示的位于音区S的边缘的2个槌头35之外,位于其它4个音区S的边缘的槌头35也在与其接近的状态下配置拟形部件,即本发明中所称的对象槌头35A。不过,位于音区S的边缘的槌头35中的应作为对象槌头35A的,为位于音区S的边缘的槌头35中的至少1个就足够。例如,可以仅将位于音区S的边界的4个槌头35作为对象槌头35A,也可以仅将位于立式钢琴的横向的两端的最外侧的2个槌头35作为对象槌头35A。
接着,在图6中表示基于此实施方式的立式钢琴的击弦机中的与图5中表示的部分相同的部分。图5与图6的不同之处是,在图6中,在音区S1、S2的对象槌头35A的外侧配置有外观与槌头35相同的拟形槌头35X。拟形槌头35X为本发明中所称的拟形部件的一例。
拟形槌头35X除了按任何键1都不运动之外,不仅外观而且其构成也与包括对象槌头35A在内的槌头35相同,包括与槌头35的弦槌木芯34相同地构成的拟形弦槌木芯34X,及与槌头35的槌毡36と同样地构成的拟形槌毡36X而构成(一并参照图7、图8)。
拟形槌头35X的厚度方向的两侧面在侧面看的情况下的形状、大小与槌头35在侧面看的情况下(从与槌头35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看槌头35的场合)的形状、大小大致相等。拟形槌头35X的内侧面相当于本发明中所称的相向面。即,拟形槌头35X的内侧面的形状、大小与槌头35在侧面看的情况下的形状、大小大致相等。
根据上述理由,这里所称的大致相等的含义,是指不是那么严密。本来在理想状态下,应该使拟形槌头35X的两侧面在侧面看的情况下的形状、大小与对象槌头35A的位于1个内侧的槌头35的侧面看的情况下的形状、大小相等。这是由于,那样的话,可以使对象槌头35A从对象槌头35A的位于1个内侧的槌头35的外侧面对其内侧面所受到的表面效果,与对象槌头35A从拟形槌头35X的内侧面受到的表面效果更加均衡。
而且,从拟形槌头35X的内侧面到对象槌头35A的外侧面的间隔,与从对象槌头35A的位于1个内侧的槌头35的外侧面到对象槌头35A的内侧面的间隔相等。
拟形槌头35X以维持上述那样的朝向及位置,而且与构成立式钢琴的击弦机等的各种部件不干涉作为条件,只要满足那些条件,可以以适当方法固定在立式钢琴中。拟形槌头35X,如上述那样,不与键1连动地运动,因此,关于如何固定在立式钢琴上,其自由度比较高。
拟形槌头35X,例如可以如图7所示,固定在弦槌止档55上。在此情况下,拟形槌头35X与拟形槌柄33X相连,经拟形槌柄33X与弦槌止档55相连,拟形槌柄33X的跟槌头35相连的槌柄33同样地构成,不同之处仅为长度比槌柄33短。拟形槌柄33X向弦槌止档55的固定怎么实现都可以,但是例如可以采用通过打入钉子或木钉,或者用粘接剂进行粘接等的众所周知的技术来进行该固定。不过,拟形槌柄33X仅用来将弦槌止档55与拟形槌头35X相连,因此,对于其长度以外的构成,与槌柄33不同也完全没关系。
而且,拟形槌头35X,如图8所示,可以固定在总档4上。在此情况下,拟形槌头35X与拟形槌柄33X相连,该拟形槌柄33X与跟槌头35相连的槌柄33同样地构成。拟形槌柄33X的根端与拟形转击器凸轮25X相连,拟形转击器凸轮25X与跟槌柄33的根端相连的转击器凸轮25相同地构成。而且,此拟形转击器凸轮25X固定在总档4上。在此,拟形转击器凸轮25X相对于总档4固定,使其不旋转。
拟形槌柄33X和拟形转击器凸轮25X所必须的功能,仅是将拟形槌头35X相对于总档4固定。因此,拟形槌柄33X及拟形转击器凸轮25X的构成没必要与槌柄33及转击器凸轮25构成一致。例如,在拟形转击器凸轮25X中,不存在为了使转击器凸轮25旋转而对转击器凸轮25赋予所需功能的各种部件。在此实施方式的拟形转击器凸轮25X中,例如,省略了转击器凸轮25具备的转击器凸轮弹簧25A、表皮75,但是不限于此。
将拟形转击器凸轮25X与总档4固定的方法,例如,可以依照将拟形槌柄33X向弦槌止档55进行固定的方法。
在如上述那样配置拟形槌头35X时,与拟形槌头35X邻接的对象槌头35A,成为使对象槌头35A从位于1个内侧的槌头35的外侧面对其内侧面所受到的表面效果,与对象槌头35A从拟形槌头35X的内侧面受到的表面效果均衡的状态。尽管不能保证该理由是否清楚明确,但是作为结果,位于各音区S的边缘的槌头35,在按下其对应的键1时,都能够在预定的某个平面中以接近理想轨道的轨道进行旋转运动。由此,基于此实施方式的立式钢琴的声音比通常的立式钢琴的声音好。
本发明的发明人将此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的拟形槌头35X安装在立式钢琴中,对超高速按下键1时的状态进行摄影。于是,确认到上述的效果。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拟形部件的一例,采用了拟形槌头35X。但是,拟形槌头35X中的产生上述效果的仅为其内侧面。因此,拟形部件,按极端的话说,仅具有拟形槌头35X的内侧面就足够了。
例如,拟形槌头35X可以置换为作为本发明的拟形部件的其它例子的以下的拟形板35Y(图9)。拟形板35Y是由木制、树脂制或金属制等适当的材料制作的单个板。在此情况下的拟形板35Y,其厚度比槌头35的厚度薄,且其厚度在整个部分固定不变,但是,拟形板35Y的左右方向的厚度不需要固定不变,而且,其厚度也不必与槌头35的厚度相同。但是,使拟形板35Y在其侧面看的情况下的形状、大小与侧面看的情况下的槌头35的形状、大小大致相等。通过把那样的拟形板35Y使其内侧面与拟形槌头35X的内侧面相同,并与对象槌头35A邻接地配置,也可以取得与将上述拟形槌头35X安装在立式钢琴上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如图9所示,使拟形板35Y的内侧面与跟它邻接的对象槌头35A的外侧面平行,且在对其在侧面进行观察的情况下,使其内侧面的朝向及位置与对象槌头35A的外侧面对应地配置。拟形板35Y的内侧面与对象槌头35A的外侧面的间隔,跟对象槌头35A的1个内侧的槌头35的外侧面与对象槌头35A的内侧面的间隔相等。
拟形板35Y向立式钢琴的固定的方法,依照拟形槌头35X向立式钢琴进行固定的方法即可。
另外,此实施方式的拟形槌头35X或拟形板35Y可以在已有的例如已完成销售的或者店铺中的立式钢琴的击弦机上进行追加。由此可以提高已有的立式钢琴的音色。
《第2实施方式》
在此实施方式中,对三角钢琴进行说明。
不过,在此实施方式中的三角钢琴,其构成除了后述的拟形部件及用来将其固定到三角钢琴的构成之外,全部与以往的三角钢琴相同。
为此,原本除了对上述与以往的三角钢琴的不同的构成之外,不必对三角钢琴的构成进行说明,但是,姑且对三角钢琴的整体的构成也进行说明。
此实施方式的三角钢琴如众所周知的那样,具备并排排列的多个键。各键分别包含于所对应的击弦机,与各键对应的弦由该键所属的击弦机中包含的后述的弦槌进行击打。
尽管图示省略,但是,在三角钢琴的弦中也广为人知地采用交叉弦的构成,由于存在交叉弦的弦进行交叉的部分、用来增加三角钢琴的框体的刚性的梁等,因此,键、击弦机,及弦与第1实施方式的立式钢琴的场合相同地划分为音区。音区的数量不做限定,为4或5个。
图10及图11中表示多个键910及与其组合的击弦机901中的一组键910及击弦机901。另外,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的概念依照第1实施方式。
击弦机901除了键910之外,都具有公知的联动杆920、振奏杆923、弦槌932。
多个键910在键盘木架(日文:筬)911上沿左右方向排列。在键910中央部穿设孔913,在其中插入平衡销912。键910在能以平衡销912作为支点向其前后方向进行杠杆运动的状态下通过平衡销912进行支撑。在键910的由平衡销912支撑的部分的前侧设有卡钉(日文:キャプスタンスクリュー)914。卡钉914,在键910的后方被演奏者按下而使键910的前方上升时,将后述的联动杆920向上方推顶。在键910的更前方设有托木915。托木915将击键后返回来的弦槌932的槌头935挡住。
联动杆920在其下端具备踵921。踵921与上述卡钉914的上面抵接。联动杆920通过销972轴支在联动器轴架963上,由此,可以以销972为轴转动。联动器轴架963与联动杆固定档964固定。联动杆固定档964为长条部件,架设在左右的支架962(图10与图11中仅图示了1个)之间,将三角钢琴横断地进行固定。
在联动杆920的前后方向的中间的上侧,设有支柱状的切克连接轴架(日文:レペティションレバーフレンジ)922。切克连接轴架922用来与振奏杆923相连,其上端通过销973与振奏杆923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分相连。振奏杆923能以销973为轴相对于切克连接轴架922转动。
在联动杆920的后端,连接着转击器顶杆924。转击器顶杆924是在侧面看为大致L字形的部件,其拐角的部分通过销974与联动杆920的后端相连。转击器顶杆924能以销974为轴相对于联动杆920转动。转击器顶杆924具有被称作大转击器顶杆的长推顶部925,和被称作小转击器顶杆的短转击器顶杆尾部926。推顶部925的上端部插入被形成在振奏杆923的后端侧、将振奏杆923上下方向贯通且沿振奏杆923的长度方向具有一定长度的细长孔(图示省略)中。在静止状态下,转击器顶杆924的推顶部925的上端贯通被设置在振奏杆923上的上述细长孔,并成为与后述的槌柄鼓轮939抵接的状态。
联动杆920、切克连接轴架922、振奏杆923及转击器顶杆924,它们整体构成以联动器轴架963为中心一体地转动的部件群。
弦槌932用来击打弦990。此实施方式中的三角钢琴的弦槌932的构成与以往的弦槌相同即可,此实施方式中也是这样。而且,三角钢琴的弦槌932的构成除了具有后述的弦槌鼓轮之外,与立式钢琴的弦槌相同。
弦槌932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立式钢琴的场合相同的槌柄933、弦槌木芯934,和槌毡936。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弦槌木芯934与槌毡936合在一起为槌头935。
上述槌柄鼓轮939安装在靠槌柄933的根端的部分的下侧。槌柄鼓轮939向图10、图11中的顺时针及逆时针的双方向旋转自如,用来当如后述那样转击器顶杆924的推顶部925将槌柄933向上方抬起时,将从推顶部925向槌柄933施加的力迅速释放。槌柄鼓轮939的宽度比设置在振奏杆923上的上述细长孔的宽度宽,当击弦机901在静止状态时,槌柄鼓轮939的下面在孔的两侧部分与振奏杆923的上面抵接。
槌柄933在其后端部安装在槌柄轴架965上。该安装用销975来进行。槌柄933可相对于销975为轴槌柄轴架965转动。槌柄轴架965固定在槌柄档966上。槌柄档966是架设固定在左右的支架962之间的长条部件。
包含槌柄933、槌头935及槌柄鼓轮939的弦槌932能够相对于槌柄轴架965以销975为中心一体地转动。
振奏杆923位于槌柄933的下方。当键910处在静止位置时,上述槌柄鼓轮939与振奏杆923的上侧碰接。
在槌柄933的前端侧的下方、且联动杆920的前端部的上方,形成弦槌止档967。弦槌止档967是通过架设在左右的支架962之间而固定在支架962上的长条部件。
弦990在槌头935的上方张设。
接着,对此三角钢琴的使用方法,及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键910处在静止位置的情况进行说明(参照图10)。
在键910的后端被按下之前的状态下,键910的前端处于下降到最低的位置。此时,联动杆920及振奏杆923的前端分别处于下降到最低的位置。
此时,联动杆920的踵921与卡钉914抵接而将卡钉914向下按压。
而且,槌柄鼓轮939由其下面与转击器顶杆924的推顶部925的上端和振奏杆923的上面抵接。
接着,用图11说明演奏者按下处于静止位置的键910的后端的场合。
当演奏者对处于静止位置的键910的后端进行按压时,键910的前端侧上升。于是,设置在键910的靠前部分的卡钉914将与其抵接的踵921从下进行推顶。由此,联动杆920的整体以销972为轴相对于联动器轴架963转动并上升。当联动杆920向逆时针边转动边上升时,随之设置在联动杆920上的切克连接轴架922边转动边上升,与切克连接轴架922相连的振奏杆923也边转动边上升。
于是,振奏杆923对槌柄鼓轮939进行推顶,转击器顶杆924的推顶部925对槌柄鼓轮939进行顶推。通过转击器顶杆924的推顶部925对槌柄鼓轮939的顶推,弦槌932以设于槌柄轴架965的销975为轴相对于槌柄轴架965转动。当演奏者继续按下键910时,转击器顶杆924以销974为轴相对于联动杆920顺时针转动,其結果是,转击器顶杆924的推顶部925如图11所示那样向后方偏移而从槌柄鼓轮939的下方脱离。槌柄鼓轮939协助转击器顶杆924的推顶部925从槌柄鼓轮939的下方迅速脱离。
其后,弦槌932仍在惯性作用下向上方的弦990顺时针转动。在弦槌932转动的过程中,槌柄鼓轮939从振奏杆923离开,弦槌932的动作从键910的动作分离。而且,槌头935对弦990进行击打(参照图11)。
在槌头935击打弦990之后,弦槌932立即反转,随重力边转动边下降。而且,槌柄鼓轮939与振奏杆923的上面碰接,槌柄鼓轮939将振奏杆923按下。其后,槌头935被托木915捕捉而停止。
当演奏者的手指从键910离开时,联动杆920、振奏杆923及弦槌932等的载荷从踵921作用到卡钉914,键910的后端部下降。托木915与键910的前端部一起下降,槌头935从托木915分离,弦槌932进一步下降。而且,在槌柄933与弦槌止档967瞬间碰触之后,弦槌932上升数mm后挺住,键910返回到静止位置。当槌柄933与弦槌止档967瞬间碰触时,弦槌932处于下降到最低的位置。
由此,击弦机901返回到图10所示的静止状态而可以对同一键910再次进行击键。
以上进行了说明的是极普通的三角钢琴的构成,及其使用方法和动作。
第2实施方式的三角钢琴,如上所述,具备拟形部件。对其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进行说明的拟形部件,可以从一开始(例如从销售之前开始)就安装在三角钢琴上,也可以之后对成品(例如已完成销售)的三角钢琴进行安装。
安装在第2实施方式的三角钢琴上的拟形部件,可以与安装在第1实施方式的立式钢琴上的拟形部件相同。
安装在第2实施方式的三角钢琴上的拟形部件,可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场合同样,与安装在三角钢琴上的弦槌932具备的槌头935相同地构成,成为与安装在三角钢琴上的弦槌932具备的其它的槌头935在侧面看的情况下的形状、大小大致相等地构成的拟形槌头935X。在此情况下,拟形槌头935X与第1实施方式的场合同样,具有拟形弦槌木芯934X,及拟形槌毡936X(参照图12、图13)。
而且,在第2实施方式的三角钢琴上安装有拟形部件的情况下,拟形部件可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场合同样,成为与安装在三角钢琴上的弦槌932具备的槌头935在侧面看的情况下的形状、大小大致相等地构成的,例如作为厚度比槌头935小的板的拟形板。
拟形槌头935X或拟形板,它们相对于其它的槌头935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跟第1实施方式中的拟形槌头35X或拟形板35Y与其它的槌头35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同样地,安装在三角钢琴上。
即,在第2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拟形槌头935X或拟形板也可以在与位于各音区的边缘的槌头935中的至少1个接近的状态下进行配置。此实施方式中的拟形槌头935X或拟形板配置在位于全部的音区的边缘的槌头935的那些槌头935所属的音区的外侧,但不限于此。
在拟形槌头935X或拟形板配置在位于音区的边缘的槌头935的那些槌头935所属的音区的外侧的情况下,成为拟形槌头935X或拟形板的内侧面与第1实施方式的场合同样地,与作为位于音区的边缘的槌头的对象槌头的外侧面在侧面看的情况下大致重合的位置关系。而且,从拟形槌头935X的内侧面到对象槌头的外侧面的间隔,与从对象槌头的位于1个内侧的槌头935的外侧面到对象槌头的内侧面的间隔相等。
拟形槌头935X或拟形板只要以适当的方法对三角钢琴进行固定即可。拟形槌头935X、拟形板都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那些一样,与任何键910都分离,不论按下哪个键910都不会动。因此,拟形槌头935X或拟形板对三角钢琴进行的固定,只要不对构成击弦机901的部件造成干涉即可,采用哪种方式都可以。
例如,可以如图12那样,将拟形槌头935X固定在三角钢琴上。在此情况下,拟形槌头935X经与其它的槌头具备的槌柄933相同地构成的拟形槌柄933X固定在槌柄档65上。另外,在此情况下的拟形槌柄933X中,不必设置槌柄鼓轮939。而且,拟形槌柄933X在其根端具备与其形成一体的相当于槌柄轴架965的部件,经其相当于槌柄轴架965的部件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固定在槌柄档966上。在此情况下的固定不论怎样都可以,但是,例如,可以通过打入钉子、木螺钉,或者使用粘接剂进行粘接等众所周知的技术来进行该固定。不过,拟形槌柄933X仅以将槌柄档966与拟形槌头935X相连为目的,因此并非一定要在其根端一体地设置与槌柄轴架965相当的部件,借助其它的部件,例如连拟形槌柄933X也不用就固定在槌柄档966上也完全没有关系。
而且,拟形槌头935X,可以如图13所示那样相对于弦槌止档967进行固定。在此情况下,拟形槌头935X例如经棒状的相连部件933X1与弦槌止档967固定。相连部件933X1与拟形槌头935X或弦槌止档967的固定方法,只要依照拟形槌柄933X与槌柄档966的固定方法适当进行即可。图13所示的相连部件933X1为曲柄,但是相连部件933X1的形状当然不限于此。
以上,用图12及图13对拟形槌头935X相对于三角钢琴的固定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按相同的方法将拟形板对三角钢琴进行固定。
附图标记说明
32 弦槌
33 槌柄
34 弦槌木芯
35 槌头
36 槌毡
35A 对象槌头
33X 拟形槌柄
34X 拟形弦槌木芯
35X 拟形槌头
36X 拟形槌毡
35Y 拟形板
932 弦槌
933 槌柄
934 弦槌木芯
935 槌头
936 槌毡
933X 拟形槌柄
934X 拟形弦槌木芯
935X 拟形槌头
936X 拟形槌毡

Claims (9)

1.一种击弦机,是钢琴的击弦机,所述钢琴将键、包含槌头的击弦机及弦分为多个音区,所述击弦机的特征在于:
在作为位于所述音区的边缘的槌头中的至少1个的对象槌头的外侧配置有拟形部件,所述拟形部件具有相向面,所述相向面是具有与所述槌头在侧面看的情况下的形状、大小大致相等的形状、大小的面,所述拟形部件被配置成所述相向面与所述对象槌头的外侧面相向地对着且所述相向面与所述对象槌头的外侧面平行,从所述拟形部件的内侧面到所述对象槌头的外侧面的间隔,与从所述对象槌头所属的所述音区的所述对象槌头的位于1个内侧的槌头的外侧面到所述对象槌头的内侧面的间隔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击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槌头是位于多个所述音区中的邻接的音区的边界的所述槌头的全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击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槌头是位于多个所述音区中的最外侧的2个音区中的位于外侧的边缘的2个所述槌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击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拟形部件是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击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拟形部件的外观及构成与所述槌头相同,且不论按压哪个键所述拟形部件都不运动。
6.如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击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琴为立式钢琴,
所述拟形部件被固定在弦槌止档或总档上。
7.如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击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琴为三角钢琴,
所述拟形部件固定在弦槌止档或槌柄档上。
8.一种钢琴,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击弦机。
9.一种击弦机的修理方法,所述击弦机是将键、包含槌头的击弦机及弦分为多个音区的钢琴的击弦机,其特征在于:
在作为位于所述音区的边缘的槌头中的至少1个的对象槌头的外侧安装拟形部件,所述拟形部件具有相向面,所述相向面是具有与所述槌头在侧面看的情况下的形状、大小大致相等的形状、大小的面,将所述拟形部件安装成所述相向面与所述对象槌头的外侧面相向地对着且所述相向面与所述对象槌头的外侧面平行,使从所述拟形部件的内侧面到所述对象槌头的外侧面的间隔,与从所述对象槌头所属的所述音区的所述对象槌头的位于1个内侧的槌头的外侧面到所述对象槌头的内侧面的间隔相等。
CN201680076480.7A 2015-11-17 2016-06-23 钢琴、钢琴的击弦机 Active CN1084318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24636 2015-11-17
JP2015224636A JP6646903B2 (ja) 2015-11-17 2015-11-17 ピアノ、ピアノのアクション
PCT/JP2016/068653 WO2017085957A1 (ja) 2015-11-17 2016-06-23 ピアノ、ピアノのアクショ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31887A CN108431887A (zh) 2018-08-21
CN108431887B true CN108431887B (zh) 2022-12-13

Family

ID=58718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6480.7A Active CN108431887B (zh) 2015-11-17 2016-06-23 钢琴、钢琴的击弦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46903B2 (zh)
CN (1) CN108431887B (zh)
WO (1) WO2017085957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09822A (en) * 1978-02-17 1979-08-28 Nippon Gakki Seizo Kk Center rail for pianos
JP2002182649A (ja) * 2000-10-06 2002-06-26 Yasuhiro Chiyouno アクション機構および当該アクション機構を有する鍵盤楽器
JP2015014661A (ja) * 2013-07-04 2015-01-22 基弘 小峰 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用ハンマ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打弦機構と該打弦機構を搭載した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09822A (en) * 1978-02-17 1979-08-28 Nippon Gakki Seizo Kk Center rail for pianos
JP2002182649A (ja) * 2000-10-06 2002-06-26 Yasuhiro Chiyouno アクション機構および当該アクション機構を有する鍵盤楽器
JP2015014661A (ja) * 2013-07-04 2015-01-22 基弘 小峰 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用ハンマ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打弦機構と該打弦機構を搭載した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90843A (ja) 2017-05-25
JP6646903B2 (ja) 2020-02-14
WO2017085957A1 (ja) 2017-05-26
CN108431887A (zh) 2018-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79074A1 (en) Keyboard musical instrument and action unit incorporated therein
US4970929A (en) Muffler for pianos
US6933435B2 (en) Easily installable optical position transducer and keyboard musical instrument having the same
US6248943B1 (en) Keyboard musical instrument having dummy hammer with well-regulated center of gravity for producing piano-like key touch without acoustic sound
EP2461319B1 (en) Action of upright piano
KR100413171B1 (ko) 분말 함유 합성 수지로 형성된 댐퍼 및 이것을 장착한건반 악기
US7141728B2 (en) Action part for piano
CN108431887B (zh) 钢琴、钢琴的击弦机
DE10312655B4 (de) Klavier
US8664497B2 (en) Double keyboard piano system
CN102201224A (zh) 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
US6194649B1 (en) Keyboard musical instrument equipped with partially repaireable change-over mechanism for changing hammer stopper
JP2007017470A (ja) 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のダンパーレバー
JPH0990938A (ja) ピアノ用ハンマーおよびその成形方法
JP2015014661A (ja) 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用ハンマ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打弦機構と該打弦機構を搭載した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
US6348645B1 (en) Damper for grand piano
JP6646904B2 (ja) ピアノ、ピアノのアクション
US7633001B2 (en) Keyboard-type tone plate percussion instrument
JP2011112951A (ja) グランドピアノのダンパー装置
WO2013094060A1 (ja) 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用ハンマ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打弦機構
JP2003263152A (ja) 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のアクション機構
JP2012053416A (ja) グランド型ピアノのダンパー
JP2007171341A (ja) グランドピアノのダンパー
WO2016084422A1 (ja) 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のアクション機構
JP2013186295A (ja) 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のセンターレ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