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31508B - 供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31508B
CN108431508B CN201680072089.XA CN201680072089A CN108431508B CN 108431508 B CN108431508 B CN 108431508B CN 201680072089 A CN201680072089 A CN 201680072089A CN 108431508 B CN108431508 B CN 1084315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tructure
nozzle channel
air
supply device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20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31508A (zh
Inventor
J.海恩奥瓦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me Solutions Oy
Original Assignee
Alme Solution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me Solutions Oy filed Critical Alme Solutions Oy
Publication of CN108431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1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31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15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1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in which secondary air is induced by injector action of the primary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6Arrangements for air-circulation by means of induction, e.g. by fluid coupling or thermal effe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气装置(20),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包括至少一个喷嘴(23)的喷嘴通道结构(21);以及混合腔室(24)。喷嘴通道结构(21)被设置在距装置的底部(26)一定距离处,从而在装置的底部(26)与喷嘴通道结构(21)之间形成循环空间。一次空气被引导到喷嘴结构(21)并进一步到混合腔室(24)作为至少一个一次气流。一次气流夹带二次空气以流动到混合腔室(24),并且二次空气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循环空间流动到混合腔室(24),其中,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被设置成在流出供气装置(20)之前在混合腔室(24)中混合。本发明进一步涉及被设置成在供气装置(20)中使用的喷嘴通道结构(21)。

Description

供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气装置,该供气装置包括将供应气流引导到房间中的喷嘴通道结构。供应气流包括一次空气(primary air)和二次空气(secondary air)。一次气流夹带来自房间的二次气流以便流动到供气装置并进一步返回房间。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供气装置的喷嘴通道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房间的温度控制,通常向房间提供供气装置,其中从中央通风系统供应的一次空气从供气装置内的喷嘴吹送以便在排放通道中与由供应气流夹带的来自房间的二次气流混合。由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形成的空气混合物从供气装置被引导到房间中作为供应气流。从房间夹带的二次空气经由温度控制装置进入供气装置,该温度控制装置使得能够对二次空气进行温度控制。这种供气装置控制房间的内部热条件。
在一些情形中,代替被引导通过温度控制装置或者除了被引导通过温度控制装置之外,二次空气被引导通过过滤器到以便从室内空气去除杂质。过滤器导致流动阻力,这对于供气装置的功能是不利的。流动阻力减少了二次气流的量,其中当供气装置包括温度控制装置时,被过滤的二次气流对于室内空气的品质或者室内空气的温度不具有显著影响。换言之,供气装置的过滤器限制流动通过过滤器的二次空气,从而导致杂质去除和包括温度控制装置的供气装置的温度控制效率的过度降低。
通过增加中央通风系统的一次气流,有可能增加二次气流并因此增强空气净化和/或冷却或加热的温度控制。然而,尤其地,增加一次气流会增加能量消耗并且可能会导致需要更大的通道以用于中央通风系统的气流。增加一次气流也会增加通风系统的尺寸,例如,空气管道和/或空气处理单元的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颖的喷嘴通道结构,其增加供气装置的空气循环效率(二次气流(升/秒(l/s))/一次气流(l/s))。喷嘴通道结构被设置成被固定在距供气装置的底部一定距离处,从而在供气装置的底部与喷嘴通道结构之间形成用于二次气流的循环空间。喷嘴通道结构进一步被设置成被固定在距供气装置的侧面一定距离处,从而还在供气装置的该侧面与喷嘴通道结构之间形成用于二次气流的循环空间。该侧面是供气装置的外侧。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包括该新颖的喷嘴通道结构的供气装置。
根据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气装置,其包括包含至少一个喷嘴的喷嘴通道结构;以及混合腔室。喷嘴通道结构被设置在距供气装置的底部一定距离处,从而在供气装置的底部与喷嘴通道结构之间形成循环空间。一次空气被引导到喷嘴通道结构并且从喷嘴通道结构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喷嘴被引导到混合腔室作为至少一个一次气流。所述至少一个一次气流夹带来自供气装置外的二次空气以通过所述循环空间流动到混合腔室,并且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被设置成在流出所述供气装置之前在混合腔室中混合。
根据实施例,喷嘴通道结构包括多个喷嘴。根据实施例,喷嘴通道结构包括狭缝喷嘴。根据实施例,一次空气从中央通风系统或通过使用单独的风扇被引导到喷嘴通道结构。根据实施例,喷嘴通道结构是周边封闭的管道系统。根据实施例,喷嘴通道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单独的管道区段。根据实施例,喷嘴通道结构由具有笔直形状的管道形成。根据实施例,喷嘴通道结构包括单独的管道。根据实施例,供气装置进一步包括过滤器。
根据第二实施例,提供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气装置,其中供气装置进一步包括温度控制装置以用于冷却或加热二次空气,二次空气被引导通过温度控制装置到混合腔室中。
根据实施例,供气装置包括具有单独的混合腔室的两个或更多个喷嘴通道结构。根据实施例,喷嘴通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喷嘴,并且其中,喷嘴通道结构被设置成被紧固在距供气装置的底部一定距离处,以用于在供气装置的底部与喷嘴通道结构之间形成循环空间,并且其中,一次空气被引导到喷嘴通道结构并且从喷嘴通道结构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喷嘴被引导到混合腔室作为至少一个一次气流,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一次气流夹带来自供气装置外的二次空气以流动到供气装置的混合腔室,并且其中,所述二次空气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循环空间流动到混合腔室。根据实施例,喷嘴通道结构包括多个喷嘴。根据实施例,喷嘴通道结构包括狭缝喷嘴。根据实施例,喷嘴通道结构是周边封闭的管道系统。根据实施例,喷嘴通道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单独的管道区段。根据实施例,喷嘴通道结构由具有笔直形状的管道形成。根据实施例,喷嘴通道结构包括单独的管道。根据实施例,喷嘴通道结构或者喷嘴通道结构的一部分在供气装置内的位置是可调节的。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供气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2示出了包括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嘴通道结构的供气装置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包括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嘴通道结构的供气装置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包括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嘴通道结构的供气装置的一次气流壁;
图5a-f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嘴通道结构;
图6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供气装置的横截面图和供气装置内的示例性空气循环路线;
图7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两个喷嘴通道结构的供气装置的一部分的简化横截面图;
图8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简化供气装置;以及
图9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中的简化供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且被设置成被固定到天花板或墙壁的供气装置所基于的原理是包括喷嘴通道结构。术语供气装置在本文中也涵盖了局部排气通风装置。用于供应一次空气的供气装置的喷嘴通道结构可以被提供为周边封闭的管道系统、提供为形成管道系统的单独的管道或者提供为包括至少两个单独的管道区段的管道系统。该区段可以例如通过连接部件被连接在一起,或者管道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单独的管道区段,在此情形中封闭管道系统被一个或多个分隔壁划分成至少两个单独的管道区段。喷嘴通道结构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当供气装置被固定到房间的天花板或墙壁并且从下方观察时,其可以具有例如带有或不带有圆角的中空矩形、环形、中空椭圆形的形状或者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喷嘴通道结构包括多个喷嘴,所述喷嘴是带有或不带有套环的被设置在喷嘴通道结构的周边上彼此相距一定距离的穿孔。喷嘴的数量、喷嘴的直径和形状、喷嘴相对于喷嘴通道结构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的纵线的位置和/或喷嘴之间的距离可以被选择成适合于供气装置的目的。还可能的是,同一喷嘴通道结构的喷嘴穿孔的位置或直径或形状或者喷嘴之间的距离变化。还可能的是,存在一个长喷嘴而不是多个喷嘴,例如,狭缝喷嘴。喷嘴通道结构可以例如由金属或者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喷嘴通道结构的管道或部分可以具有不同横截面。喷嘴通道结构的一个或多个管道或一个或多个部分的横截面可以是非成角的,或者喷嘴通道结构的至少下侧、即朝向地板的一个或多个管道或一个或多个部分的下部部分可以是非成角的。当喷嘴通道结构的一个或多个管道或一个或多个部分的下部部分是非成角的时,则横截面是至少部分地非成角的。非成角意味着在结构的横截面中或者在喷嘴通道结构的一个或多个管道或者一个或多个部分的下部部分的横截面中不存在角。在供气装置内的流动的空气转向喷嘴通道结构的管道或部分的表面,并且沿着该表面朝向喷嘴流动。这是由于康达效应(coanda phenomenon)导致的。在结构中的角可能导致流动的空气从表面分离。流动的分离可能会减少二次空气的夹带,这继而可能会降低空气循环效率。喷嘴通道结构的一个或多个管道或者一个或多个部分的非成角横截面可以是例如圆形的,或者是椭圆形或液滴形状等等。然而,喷嘴通道结构的一个或多个管道或者一个或多个部分的横截面也可以是矩形的。此外,一个喷嘴通道结构的管道/部分的横截面可以变化。例如,喷嘴通道结构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可以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同一喷嘴通道结构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部分可以具有圆形形状。喷嘴通道结构可以由一致的通道或具有整体轮廓的通道模块形成,该通道模块被构造成例如一个接一个地紧固,以使得每个喷嘴通道模块构成喷嘴通道结构的一部分。
在供气装置内,喷嘴通道结构被设置在距供气装置的底部一定距离处。供气装置的底部是供气装置的这样的部分,在供气装置被固定到天花板时该部分是供气装置的上部部分,或者当供气装置被固定到墙壁时该部分朝向天花板。当喷嘴通道结构被设置在距供气装置的底部一定距离处时,其通过使得二次空气能够从一次气流的第一侧(中央侧)通过在供气装置的底部和喷嘴通道结构之间的循环空间循环到一次气流的另一侧来增加二次空气的夹带,其中所述另一侧在一次气流与供气装置的排放通道的外壁之间。从供气装置的喷嘴通道结构的空气喷嘴供应到被调节的房间的空气被称为一次空气。空气可以例如从中央通风系统或者从同一房间、从一些其他空间/房间或者从户外通过使用单独的风扇被供应到被调节的房间。但是,二次空气被吸回到供气装置中以便与一次空气混合。根据本发明的装置通过增加二次气流的夹带来增加二次气流,从而如果供气装置还装备有过滤器和/或温度控制装置的话则增强对房间中的空气的净化或温度控制。过滤器导致流动阻力,这减少二次气流的量。如果二次空气的量减少,则被过滤的二次气流可能对室内空气的品质或者温度不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喷嘴通道结构,可以增加二次空气的量,并且室内空气的品质和/或温度能够保持在有效水平上。
图1示出了被设置成被安装在房间的天花板或墙壁中的现有技术供气装置10的横截面图。一次空气经由供气管道11从装置10的外部(通常从中央通风系统)被引导到供气装置10的供气腔室12。一次空气以相对高的速率从供气腔室12被引导通过空气喷嘴13到达位于供气装置10内的混合腔室14中。被吹送到混合腔室14中的一次气流夹带从房间通过循环空气开口15到供气装置10并进一步到混合腔室14的二次空气16。从邻近的喷嘴13流动的一次空气在混合腔室14中形成一次气流壁17。
在这种供气装置10中,大体上仅该壁的气流的朝向循环空气开口15的内侧夹带二次空气16,因为二次空气16不穿过壁17或者仅少量二次空气16穿过壁17以便被壁的另一侧夹带,即被气流的朝向供气装置10的外壁的侧夹带。越靠近喷嘴,二次空气16越难穿过一次气流壁17。在混合腔室14中,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16将被混合。一次气流和二次气流的混合物从混合腔室14流动到房间中。
当大体上仅在一次气流壁的一侧上进行夹带时,空气循环效率不如当在气流的一个以上侧上进行夹带时那样有效率。术语空气循环效率指的是二次空气(l/s)/一次空气(l/s)。
图2示出了供气装置20的简化透视图,供气装置20包括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嘴通道结构21并且被设置成被安装在房间的天花板或墙壁中。一次空气可以经由供气管道(图2中未示出)从供气装置20的外部(通常从中央通风系统)被引导到供气装置20的供气腔室22。一次空气可以从供气腔室22经由一个或多个供气开口(图3中示出)被引导到喷嘴通道结构21。一次空气可以例如经由被设置到中空矩形形状的喷嘴通道结构21的至少一个角的供气开口被引导到喷嘴通道结构21。供气开口也可以被设置到喷嘴通道结构21的至少一个其他部分。然而,还有可能供气装置不包括供气腔室,而一次空气经由供气管道被直接引导到喷嘴通道结构。
一次空气可以从喷嘴通道结构21被引导通过喷嘴通道结构21的空气喷嘴23到位于供气装置20内的混合腔室24中。被吹送到混合腔室24中的一次气流可以夹带从房间通过循环空气开口25到供气装置20中并进一步到混合腔室24中的二次空气。从邻近的喷嘴23流动的一次空气可以形成一次气流壁。通常在上文已经提到的现有技术方案中,仅该壁的气流的朝向循环空气开口25的内侧夹带二次空气,因为二次空气不穿过该壁或者仅少量二次空气穿过该壁以便被该壁的另一侧夹带,即被气流的朝向供气装置20的外壁的侧夹带。越靠近喷嘴23,二次空气越难穿过一次气流壁23。然而,使用被附接到距供气装置20的底部26一定距离处的喷嘴通道结构21允许二次空气找到其路径,即还通过在喷嘴通道结构21的上部部分与供气装置20的底部26之间的循环空间循环到一次气流壁的另一侧。在混合腔室24中,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将被混合。一次气流和二次气流的混合物从混合腔室24流动到房间。
图3示出了供气装置30的简化透视图,供气装置30包括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嘴通道结构31并且被设置成被安装在房间的天花板或墙壁中。喷嘴通道结构31也被附接到距供气装置30的底部一定距离处。供气装置30还包括过滤器36。一次空气可以经由供气管道37被引导到供气装置30中。在供气装置30的内,一次空气被引导到供气腔室32中。一次空气从供气腔室32经由一个或多个供气开口38被引导到包括多个空气喷嘴(未示出)的喷嘴通道结构31。一次空气从喷嘴通道结构31被引导通过喷嘴通道结构31的空气喷嘴到供气装置30的混合腔室34中。被吹送到混合腔室34中的一次气流夹带从房间通过循环空气开口35到供气装置30中的二次空气。在供气装置30内,二次空气在其至混合腔室34的途中流动通过过滤器36。在二次空气在混合腔室34中与一次空气混合之前,二次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循环通过在喷嘴通道结构31与装置30的底部之间的循环空间。一次气流和被过滤的二次空气的混合物从混合腔室34流动到房间中。
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供气装置可以额外地或替代地包括单独的过滤器或者过滤器装置。并且当流动到混合腔室中时,二次空气可以经由过滤器和/或温度控制装置(例如热交换器)通过。二次气流能够全部或部分地被引导通过过滤器。有利地,过滤器的横截面区域覆盖整个二次气流。还有可能以这样的方式将过滤器设置到混合腔室,使得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二者均在进入房间之前被引导通过过滤器。在对应方式中,二次气流可以整体进行温度控制,或者仅二次气流的一部分穿过温度控制装置。替代性地,供气装置可以装备有热交换器旁路板,其中能够根据负载来调节温度控制需求。在温度控制装置内可能存在水流。对气流的温度控制需求可以变化,并且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控制装置的水流的量或温度来做出调节。供气装置也可以仅用于净化空气,其中该装置不包括温度控制装置。过滤器或者过滤器装置可以被设置在循环空气开口和二次气流被引导通过的混合腔室之间。过滤器或者过滤器装置可以是电粒子过滤器、静电沉淀器、由驻极体材料制成的织物过滤器、电织物过滤器、气体过滤器或者任何其他合适的过滤器。如果过滤器是电粒子过滤器,则供气装置进一步包括被放置在二次气流中在过滤器之前的电离器,该电离器被设置成借助于通过电晕放电所产生的离子使二次气流的气载杂质粒子带电。
应注意的是,当在一次气流壁的两侧上进行夹带(例如在图2和图3的供气装置20、30中)时,空气循环效率更大。术语空气循环效率指的是二次空气(l/s)/一次空气(l/s)。空气循环效率例如在应由供气装置净化一定量的空气的情形中是重要的。例如,在不具有喷嘴通道结构的情形中,供气装置可以具有为2的循环效率值,并且在具有喷嘴通道结构的情形中具有为5的循环效率值。当使用喷嘴通道结构时,空气循环效率可以是两倍以上。
图4示出了由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嘴通道结构42提供的一次气流壁40。喷嘴通道结构42的邻近的喷嘴41通过以相对高的速率引导一次空气通过空气喷嘴41来提供气流壁40。
图5a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嘴通道结构。喷嘴通道结构50具有矩形的形状并且其包括在矩形每侧处的多个喷嘴51。喷嘴相对于喷嘴通道结构50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的纵线的位置可以变化。在该实施例中,喷嘴相对于喷嘴通道结构53的一个侧面/部分的纵线52的位置变化。图5b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嘴通道结构。该喷嘴通道结构50具有带圆角的矩形的形状并且其包括多个喷嘴51。图5c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嘴通道结构。该喷嘴通道结构50具有环形的形状并且其包括多个喷嘴51。图5d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嘴通道结构。该喷嘴通道结构50具有椭圆形的形状并且其包括多个喷嘴51。图5a-5d中的每个喷嘴通道结构50均包括一个或多个供气开口。经由一个或多个供气开口,一次空气从供气腔室或者直接从供气管道被引导到喷嘴通道结构50。
图5e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嘴通道结构。该喷嘴通道结构50具有不连接到彼此的单独的管道54。每个管道包括一个或多个供气开口。经由一个或多个供气开口,一次空气从供气腔室或者直接从供气管道被引导到喷嘴通道结构50的每个管道54。该喷嘴通道结构还包括多个喷嘴51。管道54可以具有一个开口的端部或者两个端部可以均是开口的。管道54可以通过转角件被连接在一起,以使得空气能够从一个管道54流动到至少一个另一管道54,或者管道54可以是使得其不连接到彼此的。
图5f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喷嘴通道结构。该喷嘴通道结构50由具有笔直形状的管道54形成。该喷嘴通道结构50包括狭缝喷嘴51。
应注意的是,除了形状之外,喷嘴通道结构的横截面也可以变化。横截面可以是三角形的、圆矩形的、椭圆形的或者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
图6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供气装置60的横截面图。图6还示出了供气装置60内的空气循环的示例性路线。一次空气61经由供气管道(未示出)被引导到供气装置60中。在供气装置60的内,一次空气61被引导到供气腔室62中。一次空气61从供气腔室62被引导到包括多个空气喷嘴64的喷嘴通道结构63。一次空气61从喷嘴通道结构63被引导通过空气喷嘴64到混合腔室65。被吹到混合腔室65中的一次空气61夹带从房间通过循环空气开口67到供气装置60中的二次空气66a、66b。供气装置60包括过滤器68a,当流动到混合腔室65时二次空气66a、66b流动通过过滤器68a。在混合腔室65内,二次空气66b的第二部分还可以通过在供气装置60的底部和喷嘴通道结构63之间的循环空间69循环到由喷嘴64提供的气流的另一侧。二次空气66a中的第一部分可以不循环通过循环空间69,而是被直接夹带。也流动到由喷嘴64提供的气流的另一侧的可能性增加了夹带且因此增加了二次空气66a、66b的量。一次空气61和被过滤的二次空气66a、66b的混合物从混合腔室65流动到房间中。增加二次空气66a、66b的量会改善循环效率,因此如果使用过滤器的话这会改善从室内空气去除杂质,且/或如果供气装置装备有热交换器(例如,加热或冷却线圈)的话这会改善对室内空气的温度控制、加热或冷却。图6的包括在供气装置60的底部之间的循环空间69的部分也被放大示出。还示出了用于可以被设置到循环空气开口67的过滤器68a的第一替代性过滤器位置68b、以及用于可以被设置到混合腔室65的过滤器68a的第二替代性过滤器位置68c。
图7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两个(即,第一和第二)喷嘴通道结构的供气装置70的一部分的简化横截面图。喷嘴通道结构71a、71b被设置成彼此上下堆叠,并且喷嘴通道结构71a、71b二者均包括彼此上下堆叠的自身的混合腔室74a、74b,以使得在混合腔室74a、74b之间存在分隔壁73。同样,这些喷嘴通道结构71a、71b可以具有任何形状,例如圆矩形等等。它们甚至可以具有不同形状。然而,一个供气装置可以包括上下堆叠的多于两个的喷嘴通道结构。
第一喷嘴通道结构71a同样被附接在距供气装置70的底部一定距离处,并且第二喷嘴通道结构71b被附接在距分隔壁73一定距离处以用于形成循环空间。供气装置70还包括过滤器76。一次空气可以经由供气管道被引导到供气装置70中。在供气装置70中,一次空气被引导到供气腔室72中。一次空气从供气腔室72经由一个或多个供气开口被引导到包括多个空气喷嘴的喷嘴通道结构71a、71b。一次空气从喷嘴通道结构71a、71b被引导通过喷嘴通道结构71a、71b的空气喷嘴到供气装置70的混合腔室74a、74b内,作为一次气流75a、75b。被吹送到混合腔室74a、74b中的一次气流75a、75b夹带从房间通过循环空气开口到供气装置70中的二次空气77a、77b。在供气装置70内,二次空气77a、77b在其至混合腔室74a、74b的途中流动通过过滤器76。在二次空气74a、74b在混合腔室74a、74b中与一次气流75a、75b的一次空气混合之前,二次空气74a、74b的至少一部分循环通过在第一喷嘴通道结构71a与装置70的底部之间的循环空间,或者另一部分通过在第二喷嘴通道结构71b与分隔壁73之间的循环空间。一次空气与被过滤的二次空气的混合物从混合腔室74a、74b流动到房间中。
根据本发明的包括第一和第二喷嘴通道结构的该结构通过增加对二次空气的夹带而更多地增大了二次气流,从而增强了对房间中空气的净化或温度控制。
图8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简化供气装置。一次空气81经由供气管道82被引导到供气装置80中。一次空气81在供气装置80中被引导到包括多个空气喷嘴84的喷嘴通道结构83。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喷嘴通道结构83被形成为供气管道82的延续部分或者被形成为被连接到供气管道82的单独部分。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喷嘴通道结构83由具有笔直形状的管道形成。一次空气81从喷嘴通道结构83被引导通过空气喷嘴84到混合腔室85。被吹送到混合腔室85中的一次空气81夹带从房间通过循环空气开口88到供气装置80中的二次空气86a、86b。在混合腔室85中,二次空气86b的第二部分可以循环通过在供气装置80的壁与喷嘴通道结构83之间的循环空间87。二次空气86a的第一部分可以不循环通过循环空间87,而是直接被夹带。可以通过使用风扇或中央通风系统经由供气管道82将一次空气81引导到供气装置80。
图9示出了使用中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供气装置。供气装置90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被用作局部排气通风装置。一次空气91被引导到供气装置90中。一次空气91在供气装置90中被引导到包括多个空气喷嘴的喷嘴通道结构93。一次空气91从喷嘴通道结构93被引导通过空气喷嘴到混合腔室95。被吹送到混合腔室95中的一次空气91夹带从房间92通过循环空气开口98到供气装置90中的二次空气96a、96b。在混合腔室95中,二次空气96b的第二部分可以循环通过在供气装置90的底部94与嘴通道结构93之间的循环空间97。二次空气96a的第一部分可以不循环通过循环空间97,而是直接被夹带。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供气装置90被用于局部地去除气体或气味99。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局部排气通风装置或者供气装置也可以被固定到单独的支撑结构而不是天花板或墙壁。
应注意的是,有可能设置一个或多个风扇来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喷嘴通道结构直接提供空气而不存在供气管道。
还有可能通过改变喷嘴的吹送方向来调节喷嘴通道结构的一次空气的吹送方向。供气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其壳体的侧面上的一个或多个开口,以使得被转向朝向供气装置的外壁吹送的一次空气可以与其已经夹带的二次空气一起通过这些开口吹出。还有可能调节喷嘴通道结构或喷嘴通道结构的一部分或者喷嘴通道结构中的一个(当包括多于一个喷嘴通道结构时)相对于供气装置的底部和/或壁的位置。换言之,喷嘴通道结构或喷嘴通道结构的一部分在供气装置内的位置是可调节的。
还应注意的是,有可能对于除了空气之外的气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喷嘴结构。
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并非仅局限于上文提出的实施例,而是能够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修改。

Claims (14)

1.一种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包括:
喷嘴通道结构(21),所述喷嘴通道结构是包括至少一个管道的管道系统,所述管道包括至少一个喷嘴(23),所述至少一个喷嘴被提供为不带有套环的至少一个穿孔;供气腔室(32, 22);以及混合腔室(24),
其中,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被设置在距所述供气装置(20)的底部和侧面一定距离处,以使得在所述底部与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之间、以及在所述侧面与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之间形成循环空间(69),其中,所述供气装置的底部是供气装置的这样的部分:在供气装置被固定到天花板时所述部分朝向天花板,或者当供气装置被固定到墙壁时所述部分朝向墙壁,并且其中,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包括至少两个供气开口,一次空气经由所述供气开口从所述供气腔室(22)被引导到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其中,一次空气经由所述供气腔室(32)且进一步从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喷嘴(23)被引导到所述混合腔室(24)作为被引导到房间中的一次气流,并且其中,所述一次气流夹带来自所述供气装置(20)外的二次空气以流动到所述混合腔室(24),并且其中,所述二次空气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循环空间(69)流动到所述混合腔室(24),并且其中,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的至少一个管道的横截面是非成角的,使得所述二次空气沿所述至少一个管道的表面朝向所述至少一个喷嘴(23)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装置,其中,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包括多个喷嘴(23)或者狭缝喷嘴(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装置,其中,所述一次空气从中央通风系统或通过使用单独的风扇被引导到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气装置,其中,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是周边封闭的管道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气装置,其中,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包括至少两个单独的管道区段或单独的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气装置,其中,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由具有笔直形状的管道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气装置,其中,所述供气装置(20)进一步包括过滤器(36)。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气装置,其中,所述供气装置(20)进一步包括温度控制装置以用于冷却或加热所述二次空气,其中,所述二次空气被引导通过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到所述混合腔室(24)中。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气装置,其中,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具有单独的混合腔室(74a, 74b)的两个或更多个喷嘴通道结构(71a, 71b)。
10.一种用于供气装置的喷嘴通道结构,其中,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是包括至少一个管道的管道系统,所述管道包括至少一个喷嘴(23),所述至少一个喷嘴(23)被提供为不带有套环的至少一个穿孔,并且其中,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被设置成被紧固在距所述供气装置(20)的底部和侧面一定距离处,以使得在所述底部与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之间、以及在所述侧面与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之间形成循环空间(69),其中,所述供气装置的底部是供气装置的这样的部分:在供气装置被固定到天花板时所述部分朝向天花板,或者当供气装置被固定到墙壁时所述部分朝向墙壁,并且其中,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包括至少两个供气开口,一次空气经由所述供气开口从供气腔室(22)被引导到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其中,一次空气经由所述供气腔室(32)且进一步从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喷嘴被引导到混合腔室(24)作为被引导到房间中的一次气流,并且其中,所述一次气流夹带来自所述供气装置(20)外的二次空气以流动到所述混合腔室(24),并且其中,所述二次空气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循环空间(69)流动到所述混合腔室(24);并且其中,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的至少一个管道的横截面是非成角的,使得所述二次空气沿所述至少一个管道的表面朝向所述至少一个喷嘴(23)流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嘴通道结构,其中,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包括多个喷嘴(23)或狭缝喷嘴(5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嘴通道结构,其中,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是周边封闭的管道系统。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嘴通道结构,其中,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包括至少两个单独的管道区段或单独的管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嘴通道结构,其中,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或者所述喷嘴通道结构(21)的一部分的位置能够在所述供气装置(20)内相对于所述供气装置(20)的底部或者壁具有不同的位置。
CN201680072089.XA 2015-12-09 2016-12-09 供气装置 Active CN1084315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155928A FI127646B (en) 2015-12-09 2015-12-09 Supply Unit
FI20155928 2015-12-09
PCT/FI2016/050862 WO2017098088A1 (en) 2015-12-09 2016-12-09 A supply air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31508A CN108431508A (zh) 2018-08-21
CN108431508B true CN108431508B (zh) 2021-02-02

Family

ID=59013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2089.XA Active CN108431508B (zh) 2015-12-09 2016-12-09 供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387329B1 (zh)
CN (1) CN108431508B (zh)
FI (1) FI127646B (zh)
WO (1) WO20170980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7492A1 (en) 2020-12-01 2022-06-09 Airlabs Bv Air cleaning device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04275C (zh) *
GB1349961A (en) * 1970-04-28 1974-04-10 Gartner & Co J Building ventilation system
DE3114528A1 (de) * 1981-04-10 1982-10-28 Paul Pollrich GmbH & Co, 4050 Mönchengladbach Luftverteilgeraet zur temperierung
US4711162A (en) * 1984-10-30 1987-12-08 Flakt, Ab Method of ventilating rooms
GB2413378A (en) * 2004-04-23 2005-10-26 Halton Oy An air supply terminal device
CN1987226A (zh) * 2005-12-19 2007-06-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1730824A (zh) * 2007-04-03 2010-06-09 芬兰技术研究中心 供气装置和用于在供气装置中净化气体的方法
CN102677371A (zh) * 2012-06-12 2012-09-19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加速气流的主喷嘴及其供气系统
CN102933913A (zh) * 2010-04-23 2013-02-13 凯普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散流器以及空气循环系统
CN103347544A (zh) * 2010-11-18 2013-10-09 Oy霍尔顿集团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设备方法和系统
CN203478435U (zh) * 2013-09-18 2014-03-12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全气候湿度自动调节诱导式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44466A (en) * 1937-03-13 1939-01-17 B F Sturtevant Co Heat exchange unit
DK89697C (da) * 1956-04-25 1960-09-12 Bahco Ab Anordning ved luftkonditioneringsanlæg.
DE3241268C1 (de) * 1982-11-09 1984-01-19 Maurmann Ingenieurbüro GmbH, 5628 Heiligenhaus Deckenluftauslaß für Klimaanlagen
FI119126B (fi) * 2004-06-18 2008-07-31 Halton Oy Tuloilmalait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04275C (zh) *
GB1349961A (en) * 1970-04-28 1974-04-10 Gartner & Co J Building ventilation system
DE3114528A1 (de) * 1981-04-10 1982-10-28 Paul Pollrich GmbH & Co, 4050 Mönchengladbach Luftverteilgeraet zur temperierung
US4711162A (en) * 1984-10-30 1987-12-08 Flakt, Ab Method of ventilating rooms
GB2413378A (en) * 2004-04-23 2005-10-26 Halton Oy An air supply terminal device
CN1987226A (zh) * 2005-12-19 2007-06-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1730824A (zh) * 2007-04-03 2010-06-09 芬兰技术研究中心 供气装置和用于在供气装置中净化气体的方法
CN102933913A (zh) * 2010-04-23 2013-02-13 凯普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散流器以及空气循环系统
CN103347544A (zh) * 2010-11-18 2013-10-09 Oy霍尔顿集团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设备方法和系统
CN102677371A (zh) * 2012-06-12 2012-09-19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加速气流的主喷嘴及其供气系统
CN203478435U (zh) * 2013-09-18 2014-03-12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全气候湿度自动调节诱导式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87329C0 (en) 2023-07-26
WO2017098088A1 (en) 2017-06-15
EP3387329A1 (en) 2018-10-17
FI127646B (en) 2018-11-15
EP3387329B1 (en) 2023-07-26
FI20155928A (fi) 2017-06-10
EP3387329A4 (en) 2019-08-07
CN108431508A (zh) 2018-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91703B2 (en) Supply air device and method for purification of air in a supply air device
KR20180051650A (ko) 정상 흐름 구조체 및 정상 흐름 구조체를 갖는 환기 장치
JP6603874B2 (ja) 送風装置および送風機能付空気清浄装置
US20090311951A1 (en) Entrainment air flow control and filtration devices
JP2017172358A (ja) 送風装置および送風機能付空気清浄装置
CN108431508B (zh) 供气装置
JP2018003596A (ja) 送風装置
JP2018135765A (ja) 送風装置および空気清浄機能付送風装置
JP5916344B2 (ja) 吹出口装置
SK7860Y1 (sk) Zariadenie na ventiláciu a/alebo filtráciu vzduchu, najmä v priemyselných halách
KR101368551B1 (ko) 원 스팬용 바닥 설치 공조기
JPH0666439A (ja) クリーンルーム及びエアサプライユニット
JP6498012B2 (ja) 乾燥機の送風ダクト
JP2022167258A (ja) 空気浄化ユニット
CN108779924B (zh) 供应空气的装置
KR102278182B1 (ko) 공기조화기
JP7386387B2 (ja) 送風装置
JP5120168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4562786A (zh) 空气净化装置及包括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净化系统
KR20160142575A (ko) 공기순환기능을 갖는 공조용 디퓨져
JP2023058361A (ja) 空調ユニット及び空調方法
JP2014122774A (ja) 空調システム
JP2001074273A (ja) 空気調和装置
FI104388B (fi) Ilmastointijärjestely
JP2020060366A (ja) クリーンルーム装置および空気循環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