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95077B - 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95077B
CN108395077B CN201810461732.9A CN201810461732A CN108395077B CN 108395077 B CN108395077 B CN 108395077B CN 201810461732 A CN201810461732 A CN 201810461732A CN 108395077 B CN108395077 B CN 1083950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forming
clamping
fixedly connected
bl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617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95077A (zh
Inventor
槐胜丰
丰崇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Minjie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Minjie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Minjie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Minjie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617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950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95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5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95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50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9/00Blowing glass; Production of hollow glass articles
    • C03B9/13Blowing glass; Production of hollow glass articles in gob feeder machines
    • C03B9/14Blowing glass; Production of hollow glass articles in gob feeder machines in "blow" machines or in "blow-and-blow" mach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成型机构和位于成型机构上方的上料同步加热机构,胚料通过上料同步加热机构由上至下进入成型机构进行成型;成型机构包含固连在机架上的工作平台、位于工作平台上方的模具固定座和成型头,成型头下方设置有加热火头,机架固连有成型头升降机构;上料同步加热机构包含一料箱、位于料箱下方的加热装置以及上料装置,料箱内装盛有柱状的胚料且具有一胚料出口,加热装置具有设定数量的接纳胚料的加热腔室,上料装置可将胚料转移至加热腔室内;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手工作业生产玻璃器皿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产品质量可靠稳定,生产效率高,外形更加统一。

Description

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
背景技术
玻璃器皿制品与其他材质的器皿比较,由于具有透明和富有光泽的独特性质及艺术价值,深受人们的欢迎。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玻璃器皿制品的需要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而且对其质量和档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玻璃器皿行业基础较差,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出口为主的玻璃器皿生产企业才得以迅速增加,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产品出口量逐年增长,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一批以外贸、生产一体化形式的玻璃器皿企业,为我国玻璃器皿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它们无论在市场方面还是在技术方面,都给玻璃器皿行业注入了活力。
面对今天玻璃器皿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从业于玻璃器皿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玻璃器皿的生产制造大部分还是依赖传统手工艺进行制造,工人截取一定长度的胚料,通过加热和吹制成型,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厂经常处于高温环境,工人办公环境恶劣;另外,传统手工生产效率不高,为了适应玻璃器皿的需求量只能增加工人的数量,但是熟练的工人往往比较紧缺,那么这就导致企业生产机动性较差,降低了企业竞争力,同时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企业往往会维持较多数量的熟练工,那么这就相应增加了企业的投入,增加企业负担。
另外,玻璃器皿在生产过程要将玻璃胚料加热到熔融状、然后旋转胚料并向其内部通入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通过模具进行成型,现有的工艺就是人工使用火枪对胚料进行加热,火枪的加热属于局部加热,那么就导致胚料加热不均匀,使得局部已经处于熔融状,而周围仍处于温度相对较低的状态,这样在吹制过程中胚料膨胀不均匀,相对的厚度也不均匀。
并且,传统的工艺中,胚料的拿取、加热以及至旋转吹制工序均为人工转运,这样增加的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转运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其意在解决传统玻璃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熟练工人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以及产品质量受工人影响较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成型机构和位于所述成型机构上方的上料同步加热机构,胚料通过上料同步加热机构由上至下进入成型机构进行成型;
所述成型机构包含固连在机架上的工作平台、位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方的模具固定座和成型头,所述成型头下方设置有加热火头,所述机架固连有成型头升降机构,所述成型头升降机构可带动成型头沿竖直方向线性移动;
这样就可以模拟传统手工吹制或拉制过程中两端相中间送料或向两端拉长的动作;
所述成型夹头包含两对称设置的半圆状颚式夹头、旋转轴以及开合驱动装置,两个所述颚式夹头铰接于旋转轴,其二者与旋转轴相铰接侧均为扇形齿结构,所述旋转轴为中空,所述开合驱动装置其输出轴端部两侧面对称设置有齿条状结构,开合驱动装置其输出轴穿过旋转轴后与两个所述颚式夹头上的扇形齿均形成齿啮合,两个所述颚式夹头可围合出一内腔,所述内腔具有一通气孔可与压力气源相连通,所述颚式夹头内可拆卸的连接有与其内腔相应的夹头密封件,两颚式夹头可以打开或夹紧这样就实现了胚料的装夹,颚式的开合结构简单、可靠、故障率低,同时其二者相扣合后形成一个圆柱状的内腔,夹头密封件在两颚式夹头夹紧胚料两端的时候保证其内腔与胚料之间形成封闭,这样就可以将压力气源顺利的吹送至胚料内;
所述成型架体上设置有同步传动装置,所述同步传动装置包含固连于成型架体的同步传动电机、花键轴、对称设置于花键轴且沿其滑动的同步传动滑套,所述同步传动滑套与旋转轴传动连接,在胚料成型为成品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相胚料内吹入压缩气体使其体积变大,另外依靠模具使依照模具成型为设计的外形,同时在这一成型过程中需要胚料适时的旋转,形成一个均匀的回转体结构,那么就需要两端的转速必须同步,避免胚料成型过程中出现扭曲。
所述上料同步加热机构包含一料箱、位于料箱下方的加热装置以及上料装置,料箱内装盛有柱状的胚料且具有一胚料出口,所述加热装置具有设定数量的接纳所述胚料的加热腔室,所述上料装置可将所述胚料转移至所述加热腔室内;
所述上料装置包含对夹式的夹料手、带动夹料手对夹的对夹驱动装置以及拖动夹料手转移胚料或使夹料手回复原位的拖动装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输出轴中部沿轴向开设有导气孔,其在颚式夹头侧连接有进气嘴,另一侧连接有进气接头,输出轴设置导气孔这就为颚式夹头扣合后内腔通入压缩气源提供一个流体通路。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旋转轴中空形成阶梯孔结构,所述输出轴具有与所述阶梯孔结构相应的阶梯轴段,所述阶梯孔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常将输出轴向远离颚式夹头方向弹压,输出轴向颚式夹头侧移动过程中,两颚式夹头相互远离为打开状态,当输出轴向远离颚式夹头侧移动过程中,两颚式夹头相互靠近为夹紧状态,那么设置弹簧的目的是提供一定的夹紧力,保证夹持稳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于旋转轴座,所述旋转轴座滑动连接于成型架体且与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所述同步传动滑套与所述旋转轴座旋转连接,旋转轴座为旋转轴提供支撑,同时旋转轴座保证传动滑套与旋转轴同步移动,保证传动稳定进行。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模具固定座下方设置有模具顶升机构,模具顶升机构输出端与模具固定座固连。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模具固定座下方固连有设定数量导向杆,所述工作平台固连有与所述导向杆相应的导向套,这样进一步使模具上下移动过程中平稳。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机架包含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分别固连有竖直设置的竖直导轨,所述成型架体上固连有与所述竖直导轨相应的竖直滑块,所述成型头升降机构包含多个与所述竖直导轨相应设置的升降机构,使成型头在竖直移动过程中更加平稳。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两个所述颚式夹头扣合面设置有C字状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对内腔形成半包围状,所述卡接槽在C字状两端点连接有一半环形第一凹槽,C字中部开设有一半环形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环绕所述通气孔,所述夹头密封件具有一半环形的第一密封部、一半环形的第二密封部以及将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相连接为整体的连接本体,所述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连接本体分别卡紧在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卡接槽内,这种卡接结构可以良好的将夹头密封件卡紧在颚式夹头内,并且使胚料夹紧,使其胚料端部处于内腔内,并使胚料与颚式夹头之间形成封闭空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连接本体分别卡紧在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卡接槽后其暴露面稍高出于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卡接槽,所述所述夹头密封件材质为硅胶,且其为一体成型,稍高出的目的在于两颚式夹头相夹合后形成良好的密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平台在成品出口侧设置有出料架,所述出料架向出口侧具有倾角,所述倾角可调节。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加热腔室依次设置有不少于一个且每个加热腔室的加热温度呈阶梯性升高。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夹料手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室的两侧,且夹料手在与加热腔室相应位置开设有V形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两个对夹的所述夹料手之间安装有常将两夹料手向对夹方向拉紧的拉簧。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加热装置包含对夹式的第一加热箱、第二加热箱以及带动第一加热箱、第二加热箱对夹或分离的加热箱驱动装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加热箱、第二加热箱以及夹料手的对夹平面相重合,且所述胚料出口长度方向中线落入该对夹平面,这样使胚料在由上至下移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竖直下落,使其可以顺利稳定的进入到下一加热腔室,无需再进行定位或对中调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加热箱、第二加热箱上开设有两两相应的半圆柱状的加热腔,第一加热箱、第二加热箱对夹后,两加热腔扣合,从而围合出接纳胚料的加热腔室,这样扣合式的结构更有利于胚料的转运,第一加热箱、第二加热箱扣合后对胚料进行加热,其打开后上料装置可以更加方便容易的将胚料进行转运。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加热箱、第二加热箱在加热腔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设置的胚料加热定位板,且其与所述胚料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下托料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胚料出口安装有可控的将胚料由胚料出口释放的放料机构。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放料机构包含一档杆以及一驱动所述档杆可选择性的阻断所述胚料出口的放料驱动装置。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该自动化玻璃器皿成型头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手工作业生产玻璃器皿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产品质量可靠稳定,生产效率高,外形更加统一,可以同时满足消费者对质量和数量的要求;同时,由于取代大部分人工,那么对于企业而言,用工压力大的问题也被解决,工厂的环境也大幅改善;
可以实现自动化的上料以及加热,加热腔的温度逐渐升高,上料装置将胚料由料箱转入加热腔内,随后将胚料逐个移入到下一个加热腔进行进一步的升温,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稳定性高,克服了传统胚料加热和转运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左视图;
图3是成型机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4是成型机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5是成型机构整体结构左视图;
图6是成型头结构俯视图;
图7是成型头结构主视图;
图8是颚式夹头主视图;
图9是颚式夹头左视图;
图10是颚式夹头仰视图;
图11是夹头密封件主视图;
图12是夹头密封件俯视图;
图13是夹头密封件右视图;
图14是输出轴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加热箱主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加热箱左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加热箱右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加热箱俯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的料箱主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的料箱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1-21,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包括机架100,所述机架100上设置有成型机构和位于所述成型机构上方的上料同步加热机构,胚料700通过上料同步加热机构由上至下进入成型机构进行成型;
成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100上的工作平台101,所述工作平台101 上方设置有模具固定座300和成型头200,模具固定座300上固连有模具固定组件310,模具固定组件包含模具固定板和固定螺丝,所述成型头200下方设置有加热火头320,模具固定连接于模具固定座300,胚料400位于模具内。
所述成型头200包含成型架体231、对称设置在模具固定座300两侧的成型夹头213、对称设置于成型架体231上的驱动装置以及驱动两个所述成型夹头同步转动的同步传动装置;
成型夹头213包含两对称设置的半圆状颚式夹头2131、旋转轴210以及开合驱动气缸220,两个所述颚式夹头2131铰接于旋转轴210,二者通过铰接轴 2132实现铰接,其二者与旋转轴210相铰接侧均为扇形齿2133,所述旋转轴210 为中空,所述开合驱动气缸220其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轴204,输出轴204端部两侧面对称设置有齿条状2043,输出轴204穿过旋转轴210后与两个所述颚式夹头2131上的扇形齿2133均形成齿啮合,两个所述颚式夹头2131可围合出一内腔,所述内腔具有一通气孔2138可与压力气源相连通;
所述输出轴204中部沿轴向开设有导气孔2042,其在颚式夹头2131侧连接有进气嘴212,另一侧连接有进气接头203;
所述颚式夹头2131内可拆卸的连接有与其内腔相应的夹头密封件214;
具体的,两个所述颚式夹头2131扣合面设置有C字状的卡接槽2137,所述卡接槽2137对内腔2134形成半包围状,所述卡接槽2137在C字状两端点连接有一半环形第一凹槽2135,C字中部开设有一半环形第二凹槽2136,所述第二凹槽2136环绕所述通气孔2138;
所述夹头密封件214具有一半环形的第一密封部2142、一半环形的第二密封部2143以及将第一密封部2142、第二密封部2143相连接为整体的连接本体 2141,所述第一密封部2142、第二密封部2143、连接本体2141分别卡紧在所述第一凹槽2134、第二凹槽2136以及卡接槽2137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部2142、第二密封部2143、连接本体2141分别卡紧在所述第一凹槽2134、第二凹槽2141以及卡接槽2137后其暴露面稍高出于所述第一凹槽2134、第二凹槽2141以及卡接槽2137,所述夹头密封件214材质为硅胶,且其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传动装置包含固连于成型架体231的同步传动电机234、花键轴235、对称设置于花键轴235且沿其滑动的同步传动滑套241,所述同步传动滑套241外周面安装有同步齿形带轮安装座238,同步齿形带轮安装座238 转动连接有同步齿形带轮239,同步齿形带轮239与花键轴235通过平键240进行传动连接或者花键传动连接,旋转轴210上固定连接有同步齿形从动带轮205,两传动带轮之间通过齿形传动带243实现同步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同步传动电机234为混合步进电机,同步传动电机234经过涡轮减速器233进行减速后与花键轴235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210中空形成阶梯孔211,穿入其内的输出轴204具有与所述阶梯孔结构相应的阶梯轴段2041,所述阶梯孔211内安装有弹簧230,弹簧230一端抵在阶梯孔211内,另一端抵在阶梯轴端2041的阶梯面,弹簧230 常将输出轴204向开合驱动气缸220方向弹压;所述开合驱动气缸220与输出轴204之间安装有开合气缸卡接头202,其两端均开设有内孔,所述开合气缸卡接头202一端内孔活动连接于开合驱动气缸220输出端,另一端内孔开设有与所述开合气缸卡接头202周面连通的连通槽,所述开合气缸卡接头202与输出轴204轴端相对,在弹簧230的作用下开合气缸卡接头202与输出轴204相抵紧,此时进气接头203位于这一内孔内,并将其暴露于连通槽的位置,这样便于连接压力气源。
所述旋转轴210转动连接于旋转轴座208内;具体的,所述旋转轴210外周面套设有两轴承216,旋转轴210上在两轴承216之间套设有限位轴套209,轴承216以及旋转轴210均安装在旋转轴座208内,旋转轴盖207将旋转轴210 以及轴承216限位在旋转轴座208内,旋转轴盖207通过轴盖紧固螺丝217与旋转轴座208固连,轴承216被与旋转轴210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206进行轴向限位。
进一步的,旋转轴座208与成型架体231安装面之间固连有进给导轨滑块 236,成型架体231上相应的安装有进给直线导轨237,驱动装置包含驱动伺服电机221、滚珠丝杆副242,驱动伺服电机221输出轴通过联轴器224与滚珠丝杆副242固定连接,滚珠丝杆副242内的丝杆螺母与旋转轴座210固定连接,驱动伺服电机221固定连接在驱动伺服电机安装座223上,紧固螺丝222将二者螺纹连接,这样驱动伺服电机221正反转就可带动两个成型夹头213相向或相背移动的;
优选的,所述进给导轨滑块236与旋转轴座208之间设置有轴座安装板237,旋转轴座208安装在轴座安装板237的一面,该面还安装有开合驱动气缸安装座201,进给导轨滑块236对称安装于轴座安装板237另一面,开合驱动气缸 220固定连接在开合驱动气缸安装座201上;
所述同步传动滑套241与旋转轴座208之间设置有轴承,以实现二者旋转连接,这样旋转轴座208在驱动装置带动移动的过程中,旋转轴座208与同步传动滑套241同步移动,从而保证其相对位置固定不变。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固定座300下方设置有模具顶升机构140,模具顶升机构输出端141与模具固定座300固连。
所述模具固定座300下方固连有设定数量导向杆130,所述工作平台103固连有与所述导向杆130相应的导向套131。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00包含第一立柱111和第二立柱112,第一立柱111 和第二立柱112分别固连有竖直设置的竖直导轨113,所述成型架体231上固连有与所述竖直导轨113相应的竖直滑块安装板225,竖直滑块安装板225通过连接螺栓226螺纹连接有竖直滑块,所述成型头升降机构150包含多个与所述竖直导轨113相应设置的升降机构151。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平台103在成品出口侧设置有出料架120,所述出料架 120向出口侧稍稍倾斜,出料架120包含出料架支架122,出料架支架122与出料架120通过角度调节螺栓121连接,旋松角度调节螺栓121便可转动出料架120调节其倾角。
需要说明的是,出料架支架122稍低于胚料成型后的器皿最低点高度,这样在顶升机构140带动模具固定座300下落时,成品的器皿就可以被支撑在出料架支架122上,而顺着出料架支架122进行出料。
上料同步加热机构,包括一料箱610、位于料箱610下方的加热装置以及上料装置,料箱610内装盛有柱状的胚料700且具有一胚料出口620,所述加热装置具有设定数量的接纳所述胚料700的加热腔室5055,所述上料装置可将所述胚料700转移至所述加热腔室5055内;
上料装置,包含对夹式的夹料手510、带动夹料手510对夹的对夹驱动装置530以及拖动夹料手510转移胚料700或使夹料手510回复原位的拖动装置。
加热装置,包含加热箱体505,加热箱体505具有设定数量的接纳所述胚料700的加热腔室5055;
加热腔室5055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4个且每个加热腔室5055的加热温度呈阶梯性升高,胚料由上至下逐个进入每个加热腔室5055,这样胚料700可以逐步升温,使胚料700升温稳定和均匀。
加热箱体505包含对夹式的第一加热箱5051、第二加热箱5052以及带动第一加热箱5051、第二加热箱5052对夹或分离的加热箱体驱动装置509;
第一加热箱5051、第二加热箱5052上开设有两两相应半圆柱状的第一加热腔5053、第二加热器5054,第一加热箱5051、第二加热箱5052对夹后,第一加热腔5053、第二加热器5054相扣合,从而围合出接纳胚料700的加热腔室 5055;
加热箱体驱动装置509对称设置在第一加热箱5051、第二加热箱5052的两侧,加热箱体驱动装置509包含第一薄型气缸5091和第二薄型气缸5092以及一箱体导向撑杆517,第一加热箱5051、第二加热箱5052均具有箱体支座532,第一薄型气缸5091和第二薄型气缸5092同轴安装且其二者的输出端相背设置,二者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箱体支座532、第二箱体支座533固定连接,箱体导向撑杆517与第一薄型气缸5091和第二薄型气缸5092平行并排设置,第一箱体支座532、第二箱体支座533上固连有直线轴承523,箱体导向撑杆517穿过直线轴承523,这样当第一薄型气缸5091和第二薄型气缸5092的输出端伸出或收回时,第一加热箱5051、第二加热箱5052就会沿箱体导向撑杆517轴向相向夹合或相背分开,箱体导向撑杆517通过撑杆支撑座507固定在架体上。
第一加热箱5051、第二加热箱5052在加热腔5055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设置的胚料加热定位板512,胚料加热定位板512使用螺栓固连于第一加热箱5051、第二加热箱5052的箱体上,且其与所述胚料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下托料架519。
上料装置,包含对夹式的夹料手510、带动夹料手510对夹的对夹驱动装置530以及拖动夹料手510转移胚料700或使夹料手510回复原位的拖动气缸 529。
具体的,所述夹料手510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室的两侧,两对夹的夹料手510为颚式结构,对夹驱动装置530包含单作用针型气缸535,单作用针型气缸535的缸体固定连接在夹料手座502上,其输出轴5351固定连接有一双面齿条506,两夹料手510分别固连有与所述双面齿条506相啮合的扇形齿501,二者通过螺钉520连接,扇形齿501通过销轴503转动连接在夹料手座502,销轴503通过一开口销504进行轴向限位,当单作用针型气缸的输出轴5351伸出时,夹料手510处于打开状态,当其收回时,夹料手510处于夹合状态。
每侧对夹的夹料手510上的对夹驱动装置530设置有两个,以保证夹料手夹合后具有良好和均匀的夹合力。
拖动气缸529的输出端5291与一夹料手座502固定连接,该夹料手座502 固连有一导向杆511后,通过该导向杆511与同侧另一夹料手座固定连接,这样就可以在拖动气缸529的输出端5291伸出或收回时带动夹料手510以及对夹驱动装置530同步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的,为保证夹料手510夹合时,其对夹料手510的夹持力足够以及稳定,在两个对夹的夹料手510之间安装有常将两夹料手510向对夹方向拉紧的拉簧516。
作为优选的,夹料手510在与加热腔室相应位置开设有V形槽511,该V 形槽511可以在两夹料手510夹合时,自动对胚料700进行对中,并且起到对胚料700定位的作用。
储料箱610包含第一侧板6101、第二侧板6102、第三侧板6103、第四侧板6104以及一底板609,底板609的一端与第二侧板610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侧板6101之间存在一长条状的胚料出口,该胚料出口620稍大于胚料700 的尺寸,使胚料可以顺利的从胚料出口620通过;
进一步的,胚料出口620安装有可控的将胚料由胚料出口释放的放料机构;
具体的,放料机构包含对称设置于底板609下方的放料气缸602和档杆607,与底板609固连的第一铰接轴601、第二铰接轴603,一固定连杆606将两档杆 607固连,固连位置靠近档杆607前端,档杆607后端与第二铰接轴603相铰接,放料气缸602缸体与第一铰接轴601铰接,其输出端与固定连杆606相铰接,放料气缸602打开后放料气缸602输出端与固定连杆相铰接处设置有一球面轴承607。
第二铰接轴603相错开第一铰接轴601,以使放料气缸602推动档杆607 隔断胚料出口达到最大行程时,放料气缸602与第二铰接轴603发生干涉。
具体的工作过程:
上料同步加热机构工作步骤,S1:初始状态,第一薄型气缸5091和第二薄型气缸5092的输出端伸出,第一加热箱5051、第二加热箱5052相夹合,拖动气缸529输出端为伸出状态,夹料手510处于最高点位于初始位置,单作用针型气缸535输出端为伸出状态,夹料手510相互分离打开,放料气缸602的输出端伸出,推动档杆607将胚料出口620阻断,胚料无法落下;
S2:料箱610放料,放料气缸602输出端收回,拉动档杆607向下翻转,使胚料出口620打开,胚料落至下托料架519上,下托料架519将胚料支撑;
S3:放料气缸602的输出端伸出,推动档杆607将胚料出口620阻断,胚料无法落下单作用针型气缸535输出端收回,夹料手510相互夹合,胚料夹入夹料手上的V形槽511内;
S4:第一薄型气缸5091和第二薄型气缸5092的输出端伸出,第一加热箱 5051、第二加热箱5052打开;
S5:拖动气缸529输出端收回,带动夹料手510下移,从而将下托料架519 上的胚料700下移一个位置;
S:6:第一薄型气缸5091和第二薄型气缸5092的输出端收回,第一加热箱 5051、第二加热箱5052夹合,胚料700接纳于加热腔室5055内;
S7:单作用针型气缸535输出端为伸出状态,夹料手510相互分离打开;
S8:拖动气缸529输出端伸出,夹料手510回到最高点,回到初始位置;
S9:循环步骤S2-S8;
成型机构工作步骤,S1:初始状态,开合驱动气缸220的输出端收回,颚式夹头2131相夹合,升降机构151的输出端收回,驱动伺服电机221停转,同步传动电机234停转,模具顶升机构140输出端收回;
S2:开合驱动气缸220的输出端伸出,将颚式夹头2131相互打开,升降机构 151的输出端伸出,将成型头200向加热箱顶升至与加热箱最下部(也就是第四个加热腔室5055)的加热腔室5055同轴的位置;
S:3:驱动伺服电机221正转,使两成型夹头213相对向移动,从而靠紧在胚料700两端;
S4:开合驱动气缸220的输出端收回,将颚式夹头2131相互夹合,从而颚式夹头2131将胚料夹紧;
S5:升降机构151的输出端收回,将成型头200拉回至初始位置;
S6:同步传动电机234驱动两颚式夹头2131同步转动,同时向胚料700内通入压力气源,模具顶升机构140输出端伸出,将模具顶升至设定的位置;
S7:控制器根据具体产品形状所对应的程序相应的控制驱动伺服电机221 的转速和转动圈数,从而控制胚料700在通入压缩空气后膨胀变粗或拉伸,配合模具进行成型,加热火头320适时的对成型过程中的胚料进行加热,使其成型过程保证恒定的温度;
S8:成型结束后,同步传动电机234停转,开合驱动气缸220的输出端伸出,将颚式夹头2131相互打开;
S9:驱动伺服电机221反转使两颚式夹头2131相背远离;
S10:模具顶升机构140输出端收回,将模具拉回至初始位置,成品的器皿被支撑在出料架支架122上,而顺着出料架支架122进行出料;
S11:循环步骤S1-S10。
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上料同步加热机构的加热箱内由上至下设置有4个加热腔室5055,步骤S2-S8循环4次,胚料700将进入第四个加热腔室5055;成型机构开始执行步骤S2;当成型机构步骤S4执行结束时,上料同步加热机构恰好第五次循环的步骤S4执行结束,也就是第一薄型气缸5091和第二薄型气缸 5092的输出端伸出,第一加热箱5051、第二加热箱5052打开,由于上料同步加热机构在执行结束四次循环之前,胚料还没有进入第四个加热腔室5055,那么成型机构暂时无法抓取到胚料,如此进一步优化了两机构之间的协调动作,避免成型机构多余的动作。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成型机构和位于所述成型机构上方的上料同步加热机构,胚料通过上料同步加热机构由上至下进入成型机构进行成型;
所述成型机构包含固连在机架上的工作平台、位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方的模具固定座和成型头,所述成型头下方设置有加热火头,所述机架固连有成型头升降机构,所述成型头升降机构可带动成型头沿竖直方向线性移动;
所述成型头包含成型架体、对称设置在模具固定座两侧的成型夹头、可分别带动两个所述成型夹头相向或相背移动的,且对称设置于成型架体上的驱动装置以及驱动两个所述成型夹头同步转动的同步传动装置;
所述成型夹头包含两对称设置的半圆状颚式夹头、旋转轴以及开合驱动装置,两个所述颚式夹头铰接于旋转轴,其二者与旋转轴相铰接侧均为扇形齿结构,所述旋转轴为中空,所述开合驱动装置其输出轴端部两侧面对称设置有齿条状结构,开合驱动装置其输出轴穿过旋转轴后与两个所述颚式夹头上的扇形齿均形成齿啮合,两个所述颚式夹头可围合出一内腔,所述内腔具有一通气孔可与压力气源相连通,所述颚式夹头内可拆卸的连接有与其内腔相应的夹头密封件;
两个所述颚式夹头扣合面设置有C字状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对内腔形成半包围状;
所述上料同步加热机构包含一料箱、位于料箱下方的加热装置以及上料装置,料箱内装盛有柱状的胚料且具有一胚料出口,所述加热装置具有接纳所述胚料的加热腔室,所述上料装置可将所述胚料转移至所述加热腔室内;
所述加热装置包含对夹式的第一加热箱、第二加热箱以及带动第一加热箱、第二加热箱对夹或分离的加热箱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加热箱、第二加热箱上开设有两两相应的半圆柱状的加热腔,第一加热箱、第二加热箱对夹后,两加热腔扣合,从而围合出接纳胚料的加热腔室;所述加热腔室依次设置有4个且每个加热腔室的加热温度呈阶梯性升高;
所述上料装置包含对夹式的夹料手、带动夹料手对夹的对夹驱动装置以及拖动夹料手转移胚料或使夹料手回复原位的拖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传动装置包含固连于成型架体的同步传动电机、花键轴、对称设置于花键轴且沿其滑动的同步传动滑套,所述同步传动滑套与旋转轴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固定座下方设置有模具顶升机构,模具顶升机构输出端与模具固定座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固定座下方固连有设定数量导向杆,所述工作平台固连有与所述导向杆相应的导向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含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分别固连有竖直导轨,所述成型架体上固连有与所述竖直导轨相应的竖直滑块,所述成型头升降机构包含多个与所述竖直导轨相应设置的升降机构;所述料箱、加热装置固连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其特征在于:两个对夹的所述夹料手之间安装有常将两夹料手向对夹方向拉紧的拉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箱、第二加热箱在加热腔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设置的胚料加热定位板,且其与所述胚料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下托料架,所述胚料出口安装有可控的将胚料由胚料出口释放的放料机构。
CN201810461732.9A 2018-05-15 2018-05-15 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 Active CN1083950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61732.9A CN108395077B (zh) 2018-05-15 2018-05-15 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61732.9A CN108395077B (zh) 2018-05-15 2018-05-15 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5077A CN108395077A (zh) 2018-08-14
CN108395077B true CN108395077B (zh) 2023-11-03

Family

ID=63101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61732.9A Active CN108395077B (zh) 2018-05-15 2018-05-15 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9507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7119B1 (en) * 1997-05-31 2002-12-24 Schott Glas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goblets, tumblers and similar hollow glasses,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 for carrying out said method
CN2581444Y (zh) * 2002-11-21 2003-10-22 株洲市德光设备制造厂 金卤灯电弧管吹泡机
CN206551146U (zh) * 2016-12-06 2017-10-13 重庆市豪迈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木材加工夹持装置
CN208414208U (zh) * 2018-05-15 2019-01-22 嘉兴敏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7119B1 (en) * 1997-05-31 2002-12-24 Schott Glas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goblets, tumblers and similar hollow glasses,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 for carrying out said method
CN2581444Y (zh) * 2002-11-21 2003-10-22 株洲市德光设备制造厂 金卤灯电弧管吹泡机
CN206551146U (zh) * 2016-12-06 2017-10-13 重庆市豪迈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木材加工夹持装置
CN208414208U (zh) * 2018-05-15 2019-01-22 嘉兴敏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5077A (zh) 2018-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65385U (zh) 双工位数控加工中心
CN112371767B (zh) 一种铝型材矫直机及使用该矫直机的铝型材加工工艺
CN208866915U (zh) 一种模具管件加工用抛光打磨机床
CN104973756B (zh) 玻璃拉管机
CN213803493U (zh) 自动化玻璃压机
CN103011570B (zh) 异型玻璃瓶加工设备
CN207494404U (zh) 胀管加工装置及具有其的胀管机
CN113998877A (zh) 一种钢化玻璃成型辅助装置
CN108395077B (zh) 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
CN205616771U (zh) 一种抱钳座位置可调的制瓶机抱钳机构
CN208414208U (zh) 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
CN112453321A (zh) 一种用于精密铸造的蜡模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CN209619182U (zh) 一种双层玻璃杯杯口封口装置
CN110540358B (zh) 一种一体成形球棒的设备
CN202968376U (zh) 异型玻璃瓶加工设备
CN208485793U (zh) 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成型头
CN108328908B (zh) 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成型头
CN203726843U (zh) 一种高透膜生产线
CN111606551A (zh) 一种ds-3型玻璃吹胎机
CN110642504A (zh) 一种节能效果好且稳定性强的垂直拉制机
CN204752520U (zh) 玻璃拉管机
CN108246903A (zh) 胀管加工装置及具有其的胀管机
CN108423973B (zh) 自动玻璃器皿成型机上料同步加热机构
CN216808589U (zh) 一种玻璃制品吹胎机
CN208814880U (zh) 一种带有三瓣式成型模具的制瓶机转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