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80762A - 铆压装置及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铆压装置及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80762A
CN108380762A CN201810526195.1A CN201810526195A CN108380762A CN 108380762 A CN108380762 A CN 108380762A CN 201810526195 A CN201810526195 A CN 201810526195A CN 108380762 A CN108380762 A CN 108380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ting
feeding
station
blanking
t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261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80762B (zh
Inventor
刘少伟
王战庆
黄英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Um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Um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Um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Um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2619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80762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81052619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83807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80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0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807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07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9/00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order to connect objects or parts, e.g. coating with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plating; Tube expa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02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 B21D43/04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mechan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 B21D43/14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mechan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by turning devices, e.g. turn-t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5/00Ejecting or stripping-off devices arranged in machines or tools dealt with in this subclass
    • B21D45/06Stripping-off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铆压装置及生产线,涉及自动化装配设备领域。铆压装置包括第一上料组件、第二上料组件、铆压组件、下料组件及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分别与第一上料组件、第二上料组件、铆压转盘及下料组件传动连接;铆压组件被构造为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能够间歇转动并带动多个铆压工装移动,以使其中四个铆压工装同时分别到达第一上料工位、第二上料工位、铆压工位及下料工位,同时,第一上料组件放置第一结构件至铆压工装;第二上料组件放置第二结构件铆压工装;铆压机构铆压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以形成铆压结构件;下料组件由铆压工装夹取铆压结构件。该铆压装置铆压速度快,产量高,解决了人工操作危险程度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铆压装置及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装配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铆压装置及生产线。
背景技术
铆压的连接方式因其具有连接点牢固可靠、没有原料消耗和不需要辅助材料及连接区域没有热应力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生产中产品零部件之间的连接。
现有的铆压作业中,其冲压铆压方式为:人工上料;控制铆压设备进行铆压,人工下料,这方式通过人工完成上料和下料动作,其危险高,且产量低。
有鉴于此,研发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铆压装置及生产线的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铆压装置,该铆压装置铆压速度快,产量高,解决了人工操作危险程度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线,该装配线铆压速度快,产量高,解决了人工操作危险程度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铆压装置,用于铆压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以形成铆压结构件,所述铆压装置包括第一上料组件、第二上料组件、铆压组件、下料组件及驱动组件;
所述铆压组件包括铆压机构、铆压转盘及多个铆压工装,多个所述铆压工装均安装于所述铆压转盘,围绕所述铆压转盘依次设有第一上料工位、第二上料工位、铆压工位及下料工位;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相互传动连接的主驱动件和驱动联动杆,所述驱动联动杆分别与所述第一上料组件、所述第二上料组件、所述铆压转盘及所述下料组件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上料组件被构造为在所述驱动联动杆的带动下,且所述铆压工装移动至所述第一上料工位时,所述第一上料组件放置所述第一结构件至所述铆压工装;
所述第二上料组件被构造为在所述驱动联动杆的带动下,且在所述铆压工装移动至所述第二上料工位时,放置所述第二结构件所述铆压工装;
所述铆压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铆压工装移动至所述铆压工位时,铆压所述第一结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件以形成所述铆压结构件;
所述下料组件被构造为在所述驱动联动杆的带动下,且所述铆压工装移动至所述下料工位时,所述下料组件由所述铆压工装夹取所述铆压结构件;
所述铆压转盘被构造为在所述驱动联动杆的带动下能够间歇转动并带动多个所述铆压工装移动,以使其中四个所述铆压工装同时分别到达所述第一上料工位、所述第二上料工位、所述铆压工位及所述下料工位。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料组件包括第一上料转盘、第一上料下落限制件及第一上料槽轮机构;
所述第一上料转盘上开设有多个第一上料容置通孔,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结构件,所述第一上料下落限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料转盘下方,用于抵持所述第一上料容置通孔内的所述第一结构件,且所述第一上料下落限制件上开设一第一上料下落孔,用于供所述第一结构件通过,所述第一上料槽轮机构与所述第一上料转盘连接,并与所述主驱动件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上料槽轮机构被构造为在一所述铆压工装移动至所述第一上料工位时,带动所述第一上料转盘转动,以使其中一个所述上料容置孔与所述第一上料下落孔对应,以使所述第一结构件下落至所述铆压工装。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料组件还包括第一上料管,所述第一上料管靠近所述第一上料转盘设置,且所述第一上料管的下端开口与所述第一上料管的远离所述第一上料下落限制件的一面抵持;
所述第一上料槽轮机构被构造为在一所述铆压工装移动至所述第一上料工位时,带动所述第一上料转盘转动,以使所述第一上料管的下端开口与所述第一上料容置通孔对应,使得所述第一结构件由所述第一上料管滑落至所述上料容置通。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上料组件包括第二上料升降凸轮机构和第二上料夹取件,所述第二上料升降凸轮机构与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连接,且与所述驱动联动杆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上料升降凸轮被构造为在一所述铆压工装移动至所述第二上料工位时,所述第二上料升降凸轮机构在所述驱动联动杆的带动下,带动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先靠近再远离所述铆压工装,且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被配置在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靠近所述铆压工装时,放置所述第二结构件至所述铆压工装。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上料组件还包括第二上料旋转件,且包括两个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两个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分别通过所述第二上料旋转件连接于所述第二上料升降凸轮机构;
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靠近所述铆压工装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用于放置所述第二结构件至所述铆压工装,另一个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用于夹取外部供给的所述第二结构件;
所述第二上料旋转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远离所述铆压工装时带动两个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旋转,以使两个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交换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铆压工装包括铆压支撑件和铆压连接块,所述铆压连接块连接于所述铆压转盘,所述铆压支撑件用于承载所述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所述铆压连接块套装于所述铆压支撑件,且所述铆压支撑件能够相对于所述铆压连接块滑动;
所述铆压组件还包括铆压升降凸轮机构和铆压承载台,所述铆压升降凸轮机构与所述驱动联动杆传动连接,铆压承载台设置于所述铆压工位,在所述第二上料工位和所述铆压工位之间还设有铆压抬升工位;
所述铆压升降凸轮机构被构造为在所述驱动联动杆的带动下,且在一所述铆压工装转动经过所述铆压抬升工位时,抵持所述铆压支撑件,以使所述铆压支撑件的远离所述第一结构件的一端与所述铆压承载台位于同一平面。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下料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下料升降凸轮机构和下料夹取件,所述下料升降凸轮机构与所述驱动联动杆传动连接;
所述下料升降凸轮被构造为在一所述铆压工装移动至所述下料工位时,在所述驱动联动杆的带动下,带动所述下料夹取件先靠近再远离所述铆压工装,且所述下料夹取件被配置在所述下料夹取件靠近所述铆压工装时,由所述铆压工装夹取所述铆压结构件。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下料组件还包括下料识别器、下料切换驱动件及下料通道,所述下料切换驱动件与所述下料识别器电连接,所述下料识别器设置于所述铆压工位与所述下料工位之间,用于识别所述铆压结构件,并生成成品信息,所述下料通道设有成品通道和次品通道,所述下料切换驱动件能够依据所述成成品信息带动所述下料通道移动,以使所述成品通道的开口或者所述次品通道的开口与所述下料夹取件对应。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铆压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主控制器和三个位置检测传感器,三个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所述主驱动件及铆压机构均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料工位与所述第二上料工位之间、所述第二上料工位与所述铆压工位之间及所述下料工位与所述第一上料工位之间,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所述铆压工装的承载信息,所述主控制器被配置为依据所述承载信息控制所述主驱动件和所述铆压机构停止运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线,包括所述的铆压装置和供料装置,所述铆压装置包括第一上料组件、第二上料组件、铆压组件、下料组件及驱动组件;所述铆压组件包括铆压机构、铆压转盘及多个铆压工装,多个所述铆压工装均安装于所述铆压转盘,围绕所述铆压转盘依次设有第一上料工位、第二上料工位、铆压工位及下料工位;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相互传动连接的主驱动件和驱动联动杆,所述驱动联动杆分别与所述第一上料组件、所述第二上料组件、所述铆压转盘及所述下料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上料组件被构造为在所述驱动联动杆的带动下,且所述铆压工装移动至所述第一上料工位时,所述第一上料组件放置所述第一结构件至所述铆压工装;所述第二上料组件被构造为在所述驱动联动杆的带动下,且在所述铆压工装移动至所述第二上料工位时,放置所述第二结构件所述铆压工装;所述铆压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铆压工装移动至所述铆压工位时,铆压所述第一结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件以形成所述铆压结构件;所述下料组件被构造为在所述驱动联动杆的带动下,且所述铆压工装移动至所述下料工位时,所述下料组件由所述铆压工装夹取所述铆压结构件;所述铆压转盘被构造为在所述驱动联动杆的带动下能够间歇转动并带动多个所述铆压工装移动,以使其中四个所述铆压工装同时分别到达所述第一上料工位、所述第二上料工位、所述铆压工位及所述下料工位。所述供料装置靠近所述第一上料组件和所述第二上料组件设置,用于分别向所述第一上料组件和所述第二上料组件传送所述第一结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件。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及生产线的有益效果是:
驱动联动杆分别与第一上料组件、第二上料组件、铆压转盘及下料组件传动连接,以使多个铆压工装的其中四个铆压工装同时分别到达第一上料工位、第二上料工位、铆压工位及下料工位,且第一上料工位上的由第一上料组件放置第一结构件的动作、第二上料工位上的由第二上料组件放置第二结构件的动作、铆压工位上铆压机构铆压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并形成铆压结构件的动作,以及下料工位上由下料组件夹取铆压结构件的动作均是同时进行,极大提高了铆压装置的铆压速率,且第一上料组件、第二上料组件、铆压转盘及下料组件传动连接均由驱动联动杆驱动,实现了联动运作,其速度快,且稳定性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应用于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的第一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的第二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的铆压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的铆压工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的下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的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生产线;20-供料装置;10-铆压装置;11-第一上料组件;111-第一上料转盘;1111-第一上料容置通孔;112-第一上料下落限制件;1121-第一上料下落孔;113-第一上料槽轮机构;114-第一上料管;12-第二上料组件;121-第二上料升降凸轮机构;122-第二上料夹取件;123-第二上料旋转件;13-铆压组件;131-铆压机构;132-铆压转盘;133-铆压工装;1331-铆压支撑件;1332-铆压连接块;134-铆压升降凸轮机构;135-铆压承载台;14-下料组件;141-下料升降凸轮机构;142-下料夹取件;143-下料旋转件;144-下料识别器;145-下料切换驱动件;146-下料通道;1461-成品通道;1462-次品通道;15-驱动组件;151-主驱动件;152-驱动联动杆;16-控制组件;161-主控制器;162-位置检测传感器;17-铆压机架;18-铆压上罩;191-第一上料工位;192-第二上料工位;193-铆压抬升工位;194-铆压工位;195-下料工位;51-第一结构件;52-第二结构件;53-铆压结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现有的铆压作业中,其冲压铆压方式为:人工上料;控制铆压设备进行铆压,人工下料,这方式通过人工完成上料和下料动作,其危险高,且产量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铆压装置及生产线,生产线采用铆压装置完成铆压作业,该铆压装置铆压速度快,产量高,解决了人工操作危险程度高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该铆压装置也可以独立使用。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10应用于生产线100的结构示意图。
生产线100包括铆压装置10和供料装置20,供料装置20靠近第一上料组件11和第二上料组件12设置,用于分别向第一上料组件11和第二上料组件12传送第一结构件51和第二结构件52,铆压装置10用于铆压第一结构件51和第二结构件52以形成铆压结构件53,且该铆压装置10铆压速度快,产量高,解决了人工操作危险程度高的问题。
以下将具体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10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1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10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铆压装置10包括第一上料组件11、第二上料组件12、铆压组件13、下料组件14及驱动组件15;其中,第一上料组件11用于向铆压组件13放置第一结构件51;第二上料组件12用于向铆压组件13放置第二结构件52;铆压组件13用于铆压第一结构件51和第二结构件52以形成铆压结构件53;下料组件14用于由铆压组件13夹取铆压结构件5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上料组件11、第二上料组件12、铆压组件13及下料组件14所进行各自的上述动作均是同时进行的,使得铆压装置10能够具有较高的铆压速率。
具体的来说,铆压装置10还包括铆压机架17,第一上料组件11、第二上料组件12、铆压组件13、下料组件14及驱动组件15均连接于铆压机架17。
其中,铆压组件13包括铆压机构131、铆压转盘132及多个铆压工装133,铆压机构131安装于铆压机架17,多个铆压工装133均安装于铆压转盘132,铆压转盘132与铆压机架17转动连接,且围绕铆压转盘132依次设有第一上料工位191、第二上料工位192、铆压工位194及下料工位195,铆压转盘132能够带动多个铆压工装133在第一上料工位191、第二上料工位192、铆压工位194及下料工位195之间切换。
驱动组件15包括相互传动连接的主驱动件151和驱动联动杆152,且均安装于铆压机架17,驱动联动杆152分别与第一上料组件11、第二上料组件12、铆压转盘132及下料组件14传动连接;
第一上料组件11被构造为在驱动联动杆152的带动下,且一铆压工装133移动至第一上料工位191时,第一上料组件11放置第一结构件51至第一上料工位191上的铆压工装133;
第二上料组件12被构造为在驱动联动杆152的带动下,且在铆压工装133移动至第二上料工位192时,放置第二结构件52至第二上料工位192上的铆压工装133。
铆压机构131被配置为在铆压工装133移动至铆压工位194时,铆压第一结构件51和第二结构件52以形成铆压结构件53;由于铆压机构131在进行铆压作业时内部冲击较大,为减少内部冲击,铆压机构131并未配置为与驱动联动杆152、第一上料组件11、第二上料组件12、铆压转盘132及下料组件14传动连接,以提高铆压装置10的运行平稳性。
下料组件14被构造为在驱动联动杆152的带动下,且铆压工装133移动至下料工位195时,下料组件14由下料工位195上的铆压工装133上夹取铆压结构件53;
此外,铆压转盘132还被构造为在驱动联动杆152的带动下能够间歇转动并带动多个铆压工装133移动,以使其中四个铆压工装133同时分别到达第一上料工位191、第二上料工位192、铆压工位194及下料工位195,也就是说第一上料工位191上的由第一上料组件11放置第一结构件51的动作、第二上料工位192上的由第二上料组件12放置第二结构件52的动作、铆压工位194上铆压机构131铆压第一结构件51和第二结构件52并形成铆压结构件53的动作,以及下料工位195上由下料组件14夹取铆压结构件53的动作均是同时进行,极大提高了铆压装置10的铆压速率,且第一上料组件11、第二上料组件12、铆压转盘132及下料组件14传动连接均由驱动联动杆152驱动,实现了联动运作,其速度快,且稳定性高。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联动杆152与第一上料组件11、第二上料组件12、铆压转盘132及下料组件14传动连接的传动方式均可以为链传动,链传动属于啮合传动,其传动扭矩大,传动速度高,且传动稳定可靠,传动比准确。便于提高铆压装置10的铆压速度和运行稳定性。
此外,铆压转盘132通过分割器与驱动联动杆152传动连接,分割器又称间歇分割器或者凸轮分割器,分割器是实现间歇运动的机构,具有分度精度高、运转平稳、传递扭矩大、定位时自锁、结构紧凑、体积小、噪音低、高速性能好、寿命长等显著特点。
可以理解的是,铆压装置10还包括铆压上罩18,铆压上罩18安装于铆压机架17,并将第一上料组件11、第二上料组件12、铆压转盘132及下料组件14盖住,以减少灰尘等杂质落入,提高铆压装置10的运行稳定性和铆压质量,且减少铆压装置10的伤人的可能性。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10的第一上料组件11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上料组件11包括均与铆压机架17连接的第一上料转盘111、第一上料下落限制件112及第一上料槽轮机构113;
在第一上料转盘11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上料容置通孔1111,用于接收来自供料装置20传送的第一结构件51并容置第一结构件51,第一上料转盘111转动并在第一上料容置通孔1111转动至供料装置20的位置时,第一结构件51将自动落入第一上料容置通孔1111;第一上料下落限制件112设置于第一上料转盘111下方,用于抵持第一上料容置通孔1111内的第一结构件51,即,使用第一上料下落限制件112抵持于第一上料转盘111下方,以封住第一上料容置通孔1111下方,并且,第一上料下落限制件112上还开设一第一上料下落孔1121,用于供第一结构件51通过,即,第一结构件51能够在第一上料下落孔1121与第一上料容置孔对齐时下落,第一上料槽轮机构113与第一上料转盘111连接,并与主驱动件151传动连接;
第一上料槽轮机构113被构造为在一铆压工装133移动至第一上料工位191时,带动第一上料转盘111转动,以使其中一个上料容置孔与第一上料下落孔1121对应,以使第一结构件51下落至第一上料工位191上的铆压工装133,并且此时,第一上料转盘111转动并带动第一上料容置通孔1111转动到了供料装置20的位置,且第一结构件51将自动落入第一上料容置孔第一上料容置通孔1111,完成已第一结构件51的装料。
请继续参阅图4,第一上料组件11还包括第一上料管114,第一上料管114靠近第一上料转盘111设置,且第一上料管114的下端开口与第一上料管114的远离第一上料下落限制件112的一面抵持,第一上料管114的另一端连接于供料装置20;
第一上料槽轮机构113被构造为在一铆压工装133移动至第一上料工位191时,带动第一上料转盘111转动,以使第一上料管114的下端开口与第一上料容置通孔1111对应,使得第一结构件51由第一上料管114滑落至上料容置通。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10的第二上料组件1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二上料组件12包括第二上料升降凸轮机构121和第二上料夹取件122,第二上料升降凸轮机构121与铆压机架17滑动连接,第二上料升降凸轮机构121与第二上料夹取件122连接,且与驱动联动杆152传动连接;
第二上料升降凸轮被构造为在一铆压工装133移动至第二上料工位192时,第二上料升降凸轮机构121在驱动联动杆152的带动下,带动第二上料夹取件122先靠近再远离铆压工装133,且第二上料夹取件122被配置在第二上料夹取件122靠近铆压工装133时,放置第二结构件52至第二上料工位192上的铆压工装133。
请继续参阅图5,进一步地,第二上料组件12还包括第二上料旋转件123,且包括两个第二上料夹取件122,两个第二上料夹取件122分别通过第二上料旋转件123连接于第二上料升降凸轮机构121;
在其中一个第二上料夹取件122靠近铆压工装133时,其中一个第二上料夹取件122用于放置第二结构件52至铆压工装133,另一个第二上料夹取件122用于夹取外部或者供料装置20供给的第二结构件52;
第二上料旋转件123被配置为在第二上料夹取件122远离铆压工装133时带动两个第二上料夹取件122旋转,以使两个第二上料夹取件122交换位置;
以使得在第二上料工位192上的第二上料夹取件122上夹有第二结构件52,另一第二上料夹取件122位于外部或者工料装置上,且未夹有第二结构件52,而在又在一铆压工装133移动至第二上料工位192时,交换位置后的两个第二上料夹取件122,在第二上料升降凸轮机构121在驱动联动杆152的带动下,带动两个第二上料夹取件122先靠近再远离铆压工装133,且靠近铆压工装133时,一第二上料夹取件122放置第二结构件52至第二上料工位192上的铆压工装133,另一个第二上料夹取件122用于夹取外部或者供料装置20供给的第二结构件52,且远离铆压工装133时,第二上料旋转件123带动两个第二上料夹取件122旋转,以使两个第二上料夹取件122交换位置,重复上述动作,以同时完成由外部或者供料装置20夹取第二结构件52的动作和完成放置第二结构件52至第二上料工位192上的铆压工装133的动作,此设计使得夹取和放置动作同时进行,提高了铆压装置10的铆压速度。
请参阅图6和图7,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10的铆压组件1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10的铆压工装13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铆压工装133包括铆压支撑件1331和铆压连接块1332,铆压连接块1332连接于铆压转盘132,铆压支撑件1331用于承载第一结构件51和第二结构件52,铆压连接块1332套装于铆压支撑件1331,且铆压支撑件1331能够相对于铆压连接块1332滑动;
铆压组件13还包括铆压升降凸轮机构134和铆压承载台135,铆压升降凸轮机构134与铆压机架17滑动连接,并与驱动联动杆152传动连接,铆压承载台135连接与铆压机架17,并设置于铆压工位194,在第二上料工位192和铆压工位194之间还设有铆压抬升工位193;
铆压升降凸轮机构134被构造为在驱动联动杆152的带动下,且在一铆压工装133转动经过铆压抬升工位193时,抵持铆压支撑件1331,以使铆压支撑件1331的远离第一结构件51的一端与铆压承载台135位于同一平面。
通过设计铆压抬升工位193和铆压工装133,使得铆压机构131在对铆压工装133进行铆压时,其铆压工装133的承载部件为铆压承载台135,减少铆压时对铆压转盘132的冲击力,提高铆压装置10的运行稳定性。
请参阅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10的下料组件14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下料组件14包括相互连接的下料升降凸轮机构141和下料夹取件142,下料升降凸轮机构141与铆压机架17滑动连接,并与驱动联动杆152传动连接;
下料升降凸轮被构造为在一铆压工装133移动至下料工位195时,在驱动联动杆152的带动下,带动下料夹取件142先靠近再远离铆压工装133,且下料夹取件142被配置在下料夹取件142靠近铆压工装133时,由铆压工装133夹取铆压结构件53。
请继续参阅图8,进一步地,下料组件14还包括下料旋转件143,且包括两个下料夹取件142,两个下料夹取件142分别通过下料旋转件143连接于下料升降凸轮机构141;
在其中一个下料夹取件142靠近铆压工装133时,其中一个下料夹取件142用于夹取铆压结构件53,另一个下料件用于放置铆压结构件53至外部或者其他部件;
且,下料旋转件143还被配置为在下料夹取件142远离铆压工装133时带动两个下料夹取件142旋转,以使两个下料夹取件142交换位置;
以使得在下料工位195上的下料夹取件142上未夹有铆压结构件53,另一下料夹取件142位于外部或者其他部件上,且夹有铆压结构件53,而在又在一铆压工装133移动至下料工位195时,交换位置后的两个下料夹取件142,在下料升降凸轮机构141在驱动联动杆152的带动下,带动两个下料夹取件142先靠近再远离铆压工装133,且靠近铆压工装133时,一下料夹取件142由下料工位195上的铆压工装133夹取铆压工装133,另一个下料夹取件142用于放置铆压结构件53至外部或者其他部件,且远离铆压工装133时,下料旋转件143带动两个下料夹取件142旋转,以使两个下料夹取件142交换位置,重复上述动作,以同时完成由放置铆压结构件53至外部或者其他部件的动作和完成由下料工位195上的铆压工装133夹取铆压结构件53的动作,此设计使得夹取和放置动作同时进行,提高了铆压装置10的铆压速度。
请继续参阅图8,下料组件14还包括下料识别器144、下料切换驱动件145及下料通道146,下料切换驱动件145与下料识别器144电连接,下料识别器144设置于铆压工位194与下料工位195之间,用于识别铆压结构件53,并生成成品信息,下料通道146设有成品通道1461和次品通道1462,下料切换驱动件145能够依据成成品信息带动下料通道146移动,以使成品通道1461的开口或者次品通道1462的开口与下料夹取件142对应,在成品信息表征下料识别器144对应的铆压工装133上的铆压件为次品时,下料切换驱动件145能够带动下料通道146移动,以使次品通道1462的开口与下料夹取件142对应,使得由下料组件14夹取的铆压结构件53落入次品通道1462,而在成品信息表征下料识别器144对应的铆压工装133上的铆压件为成品时,下料切换驱动件145能够带动下料通道146移动,以使成品通道1461的开口与下料夹取件142对应,使得由下料组件14夹取的铆压结构件53落入成品通道1461。
请参阅图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10的控制组件16的结构示意图。
铆压装置10还包括控制组件16,控制组件16包括主控制器161和三个位置检测传感器162,三个位置检测传感器162、主驱动件151及铆压机构131均与主控制器161电连接,且分别设置于第一上料工位191与第二上料工位192之间、第二上料工位192与铆压工位194之间及下料工位195与第一上料工位191之间,位置检测传感器162分别用于检测铆压工装133的承载信息,该承载信息分别表示第一上料工位191与第二上料工位192之间的铆压工装133上是否承载第一结构件51、第二上料工位192与铆压工位194之间的铆压工装133上是否承载第二结构件52,以及下料工位195与第一上料工位191之间的铆压工装133上是否承载铆压结构件53,主控制器161被配置为依据承载信息控制主驱动件151和铆压机构131停止运作。
以在第一上料工位191与第二上料工位192之间的铆压工装133上没有承载第一结构件51、第二上料工位192与铆压工位194之间的铆压工装133上没有承载第二结构件52或者下料工位195与第一上料工位191之间的铆压工装133上没有承载铆压结构件53的情况出现时,控制主驱动件151和铆压机构131停止运作,提高铆压装置10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主控制器161也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语音处理器以及视频处理器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逻辑框图。主控制器161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如PLC(Programmable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单片机等。当然,主控制器161也可以是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采用开关、继电器及按钮等控制电器的组合,实现接收信号,并做出线路的切换或者开关等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10及生产线100的工作原理是:
驱动联动杆152分别与第一上料组件11、第二上料组件12、铆压转盘132及下料组件14传动连接,以使多个铆压工装133的其中四个铆压工装133同时分别到达第一上料工位191、第二上料工位192、铆压工位194及下料工位195,且第一上料工位191上的由第一上料组件11放置第一结构件51的动作、第二上料工位192上的由第二上料组件12放置第二结构件52的动作、铆压工位194上铆压机构131铆压第一结构件51和第二结构件52并形成铆压结构件53的动作,以及下料工位195上由下料组件14夹取铆压结构件53的动作均是同时进行,极大提高了铆压装置10的铆压速率,且第一上料组件11、第二上料组件12、铆压转盘132及下料组件14传动连接均由驱动联动杆152驱动,实现了联动运作,其速度快,且稳定性高。
综上所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10,该铆压装置10铆压速度快,产量高,解决了人工操作危险程度高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发明也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铆压装置,用于铆压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以形成铆压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装置包括第一上料组件、第二上料组件、铆压组件、下料组件及驱动组件;
所述铆压组件包括铆压机构、铆压转盘及多个铆压工装,多个所述铆压工装均安装于所述铆压转盘,围绕所述铆压转盘依次设有第一上料工位、第二上料工位、铆压工位及下料工位;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相互传动连接的主驱动件和驱动联动杆,所述驱动联动杆分别与所述第一上料组件、所述第二上料组件、所述铆压转盘及所述下料组件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上料组件被构造为在所述驱动联动杆的带动下,且所述铆压工装移动至所述第一上料工位时,所述第一上料组件放置所述第一结构件至所述铆压工装;
所述第二上料组件被构造为在所述驱动联动杆的带动下,且在所述铆压工装移动至所述第二上料工位时,放置所述第二结构件所述铆压工装;
所述铆压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铆压工装移动至所述铆压工位时,铆压所述第一结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件以形成所述铆压结构件;
所述下料组件被构造为在所述驱动联动杆的带动下,且所述铆压工装移动至所述下料工位时,所述下料组件由所述铆压工装夹取所述铆压结构件;
所述铆压转盘被构造为在所述驱动联动杆的带动下能够间歇转动并带动多个所述铆压工装移动,以使其中四个所述铆压工装同时分别到达所述第一上料工位、所述第二上料工位、所述铆压工位及所述下料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组件包括第一上料转盘、第一上料下落限制件及第一上料槽轮机构;
所述第一上料转盘上开设有多个第一上料容置通孔,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结构件,所述第一上料下落限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料转盘下方,用于抵持所述第一上料容置通孔内的所述第一结构件,且所述第一上料下落限制件上开设一第一上料下落孔,用于供所述第一结构件通过,所述第一上料槽轮机构与所述第一上料转盘连接,并与所述主驱动件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上料槽轮机构被构造为在一所述铆压工装移动至所述第一上料工位时,带动所述第一上料转盘转动,以使其中一个所述上料容置孔与所述第一上料下落孔对应,以使所述第一结构件下落至所述铆压工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组件还包括第一上料管,所述第一上料管靠近所述第一上料转盘设置,且所述第一上料管的下端开口与所述第一上料管的远离所述第一上料下落限制件的一面抵持;
所述第一上料槽轮机构被构造为在一所述铆压工装移动至所述第一上料工位时,带动所述第一上料转盘转动,以使所述第一上料管的下端开口与所述第一上料容置通孔对应,使得所述第一结构件由所述第一上料管滑落至所述上料容置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组件包括第二上料升降凸轮机构和第二上料夹取件,所述第二上料升降凸轮机构与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连接,且与所述驱动联动杆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上料升降凸轮被构造为在一所述铆压工装移动至所述第二上料工位时,所述第二上料升降凸轮机构在所述驱动联动杆的带动下,带动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先靠近再远离所述铆压工装,且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被配置在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靠近所述铆压工装时,放置所述第二结构件至所述铆压工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组件还包括第二上料旋转件,且包括两个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两个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分别通过所述第二上料旋转件连接于所述第二上料升降凸轮机构;
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靠近所述铆压工装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用于放置所述第二结构件至所述铆压工装,另一个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用于夹取外部供给的所述第二结构件;
所述第二上料旋转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远离所述铆压工装时带动两个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旋转,以使两个所述第二上料夹取件交换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工装包括铆压支撑件和铆压连接块,所述铆压连接块连接于所述铆压转盘,所述铆压支撑件用于承载所述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所述铆压连接块套装于所述铆压支撑件,且所述铆压支撑件能够相对于所述铆压连接块滑动;
所述铆压组件还包括铆压升降凸轮机构和铆压承载台,所述铆压升降凸轮机构与所述驱动联动杆传动连接,铆压承载台设置于所述铆压工位,在所述第二上料工位和所述铆压工位之间还设有铆压抬升工位;
所述铆压升降凸轮机构被构造为在所述驱动联动杆的带动下,且在一所述铆压工装转动经过所述铆压抬升工位时,抵持所述铆压支撑件,以使所述铆压支撑件的远离所述第一结构件的一端与所述铆压承载台位于同一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下料升降凸轮机构和下料夹取件,所述下料升降凸轮机构与所述驱动联动杆传动连接;
所述下料升降凸轮被构造为在一所述铆压工装移动至所述下料工位时,在所述驱动联动杆的带动下,带动所述下料夹取件先靠近再远离所述铆压工装,且所述下料夹取件被配置在所述下料夹取件靠近所述铆压工装时,由所述铆压工装夹取所述铆压结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还包括下料识别器、下料切换驱动件及下料通道,所述下料切换驱动件与所述下料识别器电连接,所述下料识别器设置于所述铆压工位与所述下料工位之间,用于识别所述铆压结构件,并生成成品信息,所述下料通道设有成品通道和次品通道,所述下料切换驱动件能够依据所述成成品信息带动所述下料通道移动,以使所述成品通道的开口或者所述次品通道的开口与所述下料夹取件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主控制器和三个位置检测传感器,三个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所述主驱动件及铆压机构均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料工位与所述第二上料工位之间、所述第二上料工位与所述铆压工位之间及所述下料工位与所述第一上料工位之间,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所述铆压工装的承载信息,所述主控制器被配置为依据所述承载信息控制所述主驱动件和所述铆压机构停止运作。
10.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铆压装置,所述供料装置靠近所述第一上料组件和所述第二上料组件设置,用于分别向所述第一上料组件和所述第二上料组件传送所述第一结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件。
CN201810526195.1A 2018-05-28 铆压装置及生产线 Active CN1083807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6195.1A CN108380762B (zh) 2018-05-28 铆压装置及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6195.1A CN108380762B (zh) 2018-05-28 铆压装置及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0762A true CN108380762A (zh) 2018-08-10
CN108380762B CN108380762B (zh) 2024-06-04

Family

I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0952A (zh) * 2021-08-26 2021-11-23 宁波益诺生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测试器自动压铆检漏设备
CN114178849A (zh) * 2021-12-31 2022-03-15 成都中科卓尔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底火压装生产系统
CN114505671A (zh) * 2022-04-20 2022-05-17 杭州日设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环调整器组装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21043Y1 (ko) * 2000-10-27 2001-04-16 문인환 마이크로 스위치터미널용 접점의 리벳팅장치
CN202052870U (zh) * 2010-12-22 2011-11-30 旭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静触点铆接机
CN203459876U (zh) * 2013-08-07 2014-03-05 高密市同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车型芯杆、密封垫自动装配机
CN203900285U (zh) * 2014-06-25 2014-10-29 昆山联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自动铆接装置
CN106040884A (zh) * 2016-07-30 2016-10-26 张朋 一种自动铆接设备
CN206029206U (zh) * 2016-08-24 2017-03-22 中山市龙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按压式组装的装置
CN206997575U (zh) * 2017-07-17 2018-02-13 淮南泰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扭力螺母封盖的自动转盘压力机
CN208643880U (zh) * 2018-05-28 2019-03-26 厦门攸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铆压装置及生产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21043Y1 (ko) * 2000-10-27 2001-04-16 문인환 마이크로 스위치터미널용 접점의 리벳팅장치
CN202052870U (zh) * 2010-12-22 2011-11-30 旭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静触点铆接机
CN203459876U (zh) * 2013-08-07 2014-03-05 高密市同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车型芯杆、密封垫自动装配机
CN203900285U (zh) * 2014-06-25 2014-10-29 昆山联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自动铆接装置
CN106040884A (zh) * 2016-07-30 2016-10-26 张朋 一种自动铆接设备
CN206029206U (zh) * 2016-08-24 2017-03-22 中山市龙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按压式组装的装置
CN206997575U (zh) * 2017-07-17 2018-02-13 淮南泰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扭力螺母封盖的自动转盘压力机
CN208643880U (zh) * 2018-05-28 2019-03-26 厦门攸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铆压装置及生产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0952A (zh) * 2021-08-26 2021-11-23 宁波益诺生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测试器自动压铆检漏设备
CN114178849A (zh) * 2021-12-31 2022-03-15 成都中科卓尔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底火压装生产系统
CN114505671A (zh) * 2022-04-20 2022-05-17 杭州日设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环调整器组装机
CN114505671B (zh) * 2022-04-20 2022-07-19 杭州日设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环调整器组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33962B (zh) 多功能多工位旋转式工作台
CN103337216B (zh) 一种机光电气液一体化柔性生产综合实训系统
CN203706958U (zh) 弹簧式微动开关自动组装机
CN103681041A (zh) 弹簧式微动开关自动组装机
CN105514760A (zh) 小五孔插座自动组装机
CN105880998A (zh) 一种高效智能锁螺丝设备
CN205248150U (zh) 墙壁控制开关自动组装机
JP2010540944A (ja) 循環軌道に沿って案内される複数の回転運搬台を有する電子部品、特にic用の取扱装置
CN104163272A (zh) 一种自动化贴标机
CN108767150A (zh) 动力锂电池模组pack线圆柱形电芯全自动装配线
CN113579670A (zh) 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检测自动化装配装置
CN211768866U (zh) 一种输送装置和加工设备
CN108380762A (zh) 铆压装置及生产线
CN208643880U (zh) 铆压装置及生产线
CN208729103U (zh) 一种手机壳产品自动化装配设备
CN208437934U (zh) 一种开关编码器的成品组装机构
CN108817906A (zh) 一种管状电机微动开关组装设备
CN209267383U (zh) 一种小电机组件自动装配系统
CN204980088U (zh) 自动检测系统用多工位循环转运装置
CN210756315U (zh) 转盘式开关组装机
CN217017188U (zh) 一种单向阀组装设备
CN214489569U (zh) 一种熔断器装配机
CN112857621B (zh) 一种新型温度传感器高低温测试装置
CN207541492U (zh) 一种柔性生产线实训系统
CN110323651B (zh) 一种全自动端子组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