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8674A - 自动炒菜机及自动炒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动炒菜机及自动炒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78674A
CN108378674A CN201810127534.9A CN201810127534A CN108378674A CN 108378674 A CN108378674 A CN 108378674A CN 201810127534 A CN201810127534 A CN 201810127534A CN 108378674 A CN108378674 A CN 108378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ve
shell
heating compartment
bracket
cook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275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俊旭
杨威
刘洁
周锐
钟华星
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cro kitche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i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2753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786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78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867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3816 priority patent/WO2019154200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自动炒菜机及自动炒菜方法,其中,自动炒菜机包括外壳组件、外门组件、灶体和转动支撑装置,灶体由转动支撑装置转动支撑,转动支撑装置和灶体设置在外壳组件内,外门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壳组件上以打开及关闭外壳组件;灶体包括加热舱、托架、灶壳和灶门,托架用于托住容器锅,加热舱面向外门组件的一侧具有开口,灶壳设置在加热舱的外部,托架被配置为能够从开口进出加热舱,灶门与托架固定连接,托架完全进入加热舱时灶门封闭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灶体和转动支撑装置不再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结构简单可靠,灶体的打开与关闭便于人工操作,省去了起锅结构,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易维护性。

Description

自动炒菜机及自动炒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自动炒菜机及自动炒菜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1710245551.8和中国专利CN201710244509.4提出了加热熟化食物的机构,包括灶体总成、锅体和起锅结构,锅体为分体式锅,该分体式锅包括第一容器锅和第二容器锅;灶体总成包括用于放置第一容器锅的第一容器灶体和用于放置第二容器锅的第二容器灶体;第一容器灶体和第二容器灶体的敞口对合形成闭合的灶体总成。起锅结构包括:电机、传动装置以及使两个容器灶体发生绕轴转动的旋转装置;其中,电机、传动装置以及旋转装置依次传动连接,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旋转装置转动,使两个容器灶体完成打开的动作。
但这两篇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加热熟化食物的过程中,灶体处于高温状态,在高温条件下,控制器件、传感器容易损坏,导致起锅结构容易卡死,严重情况下甚至烧毁电机;若改成人工起锅,分体式的第一容器灶体和第二容器灶体的扣合与打开人工操作时难度较大;现有技术中起锅结构中的齿轮、电机、转动的灶体等直接裸露在外部环境中,存在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加热舱体积较大、加热组件的控制单元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失效,既存在安全隐患,也难以维护;食物被加热熟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烟,会污染环境,尤其不适用于室内环境,而传统的油烟净化装置是安装厨房的大型抽风装置,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而且不利于拆装、清洗,维护成本高,不适用于小型食物加热熟化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自动炒菜机及自动炒菜方法,其能够解决前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地,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炒菜机,包括外壳组件、外门组件、灶体和转动支撑装置,所述灶体由所述转动支撑装置转动支撑,所述转动支撑装置和所述灶体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内,所述外门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上以打开及关闭所述外壳组件;
所述灶体包括加热舱、托架、灶壳和灶门,所述托架用于托住容器锅,所述加热舱面向所述外门组件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灶壳设置在所述加热舱的外部,所述托架被配置为能够从所述开口进出所述加热舱,所述灶门与所述托架固定连接,所述托架完全进入所述加热舱时所述灶门封闭所述开口。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输入面板,用于输入食物身份信息;
所述外壳组件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中存储有每种所述食物身份信息对应的运行参数,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输入面板电性连接。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面板包括数字输入单元,所述食物身份信息包括数字编码。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组件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显示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舱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转动支撑装置包括主支撑架、转轴和驱动装置,所述转轴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主支撑架上,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主支撑架的两侧,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轴套接以带动所述灶体上下转动,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以带动所述转轴转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支撑装置还包括:
第一副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转轴;
第二副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驱动装置;
托板,所述托板固定在所述主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副支撑架、所述第二副支撑架均固定在所述托板上。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组件的内部具有隔离的第一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所述转动支撑装置中的至少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工作区,所述第二工作区设置有内套,所述灶体位于所述内套内。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舱包括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所述第一舱体和所述第二舱体扣在一起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容器锅的内腔,所述第一舱体和所述第二舱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舱体的舱壁中埋设有第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二舱体的舱壁中埋设有第二加热组件。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灶体包括复合手柄和锁具,所述复合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和拨片,所述拨片与所述灶门铰接,所述拨片与所述手柄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锁具用于在所述托架完全进入所述加热舱时将所述加热舱和所述托架锁定,所述拨片用于在所述手柄本体的带动下拨动所述锁具以打开所述锁具。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油烟净化装置,所述油烟净化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上,所述灶体具有用于将所述加热舱内的油烟排出的排油烟管。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烟净化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进风口;
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进风口;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扣合在一起形成闭合的内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出风口;
抽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内腔内。
一种自动炒菜方法,使用权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自动炒菜机,进行以下操作:
接收食物身份信息;
顺次开启外门组件和灶门,将盛有待熟化食物的容器锅放入与所述灶门固定连接的托架中,再顺次关闭所述灶门和所述外门组件;
启动转动支撑装置和加热舱,所述转动支撑装置带动所述灶体上下翻转,所述加热舱加热熟化所述容器锅内的食物。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自动炒菜机包括外壳组件、外门组件、灶体和转动支撑装置,灶体由转动支撑装置转动支撑,转动支撑装置和灶体设置在外壳组件内,外门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壳组件上以打开及关闭外壳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灶体和转动支撑装置不再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中,灶体包括加热舱、托架、灶壳和灶门,托架用于托住容器锅,加热舱面向外门组件的一侧具有开口,灶壳设置在加热舱的外部,托架被配置为能够从开口进出加热舱,灶门与托架固定连接,托架完全进入加热舱时灶门封闭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将第一容器灶体和第二容器灶体组成的分体式灶体改进成由灶壳、加热舱、托架和灶门组成的灶体,结构简单可靠,灶体的打开与关闭便于人工操作,省去了起锅结构,提高了灶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炒菜机第一斜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炒菜机第二斜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炒菜机隐藏外门组件和正面的外壳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复合手柄的灶体的斜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复合手柄的灶体的复合手柄区域的爆炸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复合手柄的灶体在灶门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复合手柄的灶体的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图8是图4中手柄本体所在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锁具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舱体的第一斜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舱体的第二斜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舱体的第一斜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舱体的第二斜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加热组件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托架与容器锅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动支撑装置与灶体的组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爆炸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动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剖视图;
图20是图18的爆炸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油烟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油烟净化装置的爆炸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00-灶体;201-灶壳;2011-上壳;2012-下壳;2013-背壳;202-灶门;203-连接轴;204-排油烟管;205-加热舱;2052-第一舱体;20521-第一底壁;20522-第一侧壁;20523-第一翻边;20524-第一管座;20525-第一埋设孔;2051-第二舱体;20511-第二底壁;20512-第二侧壁;20513-第三翻边;20514-第二翻边;20515-加强筋;20516-第二管座;20517-第二埋设孔;206-第二加热组件;207-第一加热组件;208-托架;2081-台阶;400-容器锅;100-转动支撑装置;101-主支撑架;1011-主支撑面板;1012-翻边;102-转轴;1021-第一轴孔;103-驱动装置;104-第一副支撑架;105-动力输入部;106-托板;107-动力输出部;108-轴承座;109-轴承;110-堵头;111-齿盘;112-感光开关;113-垫片;114-第二副支撑架;115-护套;500-外壳组件;510-散热窗;520-面壳;530-内套;600-外门组件;610-外门把手;700-输入面板;800-显示器;300-油烟净化装置;301-第二壳体;3011-第二通孔;302-第一壳体;3021-第一通孔;3022-进风口;3023-固定套;303-锁扣;3031-手柄;3032-拉环;3033-固定环;305-抽风装置;306-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本发明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发明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炒菜机10,请一并参阅图1-图3、图16所示,包括外壳组件500、外门组件600、灶体200和转动支撑装置100,灶体200由转动支撑装置100转动支撑,转动支撑装置100和灶体200设置在外壳组件500内,外门组件600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壳组件500上以打开及关闭外壳组件500。灶体200包括加热舱205、托架208、灶壳201和灶门202,托架208用于托住容器锅400,加热舱205面向外门组件600的一侧具有开口,灶壳201设置在加热舱205的外部,托架208被配置为能够从开口进出加热舱205,灶门202与托架208固定连接,托架208完全进入加热舱205时灶门202封闭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灶体200和转动支撑装置100不再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优选地,外壳组件500的外表面设置有输入面板700,用于输入食物身份信息。外壳组件500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中存储有每种食物身份信息对应的运行参数,控制组件与输入面板700电性连接。具体地,控制组件包括单片机、电路板、继电结构、缆线和电路开关等结构。
优选地,输入面板700包括数字输入单元,食物身份信息包括数字编码。具体地,每种数字编码对应一种食物,而控制组件中预先存储有每种食物对应的运行参数,例如加热温度、时间、转动速度等。
优选地,外壳组件500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显示器800。通过设置显示器800,便于用户确认输入的信息是否正确以及掌握自动炒菜机10的运动状态。
优选地,外壳组件500的内部具有隔离的第一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转动支撑装置100中的至少驱动装置103位于第一工作区,第二工作区设置有内套530,灶体200位于内套530内。由于转动装置100的主要器件和灶体200分别位于不同的工作区且相互隔离,能够避免灶体200加热熟化食物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汤汁等污染转动支撑支撑装置,也能避免油烟、汤汁影响转动支撑装置中电器元件的安全运行。进一步地,第二工作区设置有内套530,灶体200位于内套530内,能够将第二工作区内的其它部件(尤其是电器元件)与灶体分开,既避免了污染,又提高了安全性。
其中,作为一种优选的灶体200,其包括加热舱205、托架208、灶门202、复合手柄和锁具213。其中,托架208用于托住盛有待加热熟化食物的容器锅400,加热舱205的舱壁中埋设有加热组件,加热舱205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托架208和容器锅400的内腔,加热舱205的一侧具有开口。托架208被配置为能够从开口进出加热舱205,灶门202与托架208固定连接,托架208完全进入加热舱205时灶门202封闭开口。
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8所示,复合手柄包括手柄本体211和拨片212,拨片212与灶门202铰接,拨片212与手柄本体211固定连接,锁具213用于在托架208完全进入加热舱205时将加热舱205和托架208锁定,拨片212用于在手柄本体211的带动下拨动锁具213以打开锁具213。
其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拨片212,如图5所示,其主体为一平板,平板的其中一个侧部具有两个以上的环套,平板上具有用于穿设螺丝等紧固件的通孔,使得拨片212和手柄本体211可以利用螺丝固定连接。
优选地,灶体200还包括转接片214和铰接轴215,转接片214与灶门202固定连接,拨片212和转接片214均可转动地套设在铰接轴215上。其中,作为一种优选的转接片214,其主体也为一平板,平板的其中一个侧部具有两个以上的环套,平板上具有用于穿设螺丝等紧固件的通孔,使得转接片214和灶门202可以利用螺丝固定连接。相应地,拨片212和转接片214上的环套都可转动地套设在铰接轴215上,由于拨片212和转接片214都能绕铰接轴215转动,进而使得手柄本体211可以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锁具213,如图9所示,锁具213包括锁舌2132、锁壳2131和弹性块2133,弹性块2133用于驱动锁舌2132,用户按压弹性块2133时,锁舌2132在内部锁芯的控制下向锁壳2131缩回,用户松开弹性块2133时,弹性块2133自动复位,同时锁舌2132在内部锁芯的控制下向远离锁壳2131的方向伸出。本实施中,关于弹性块2133、锁舌2132和锁芯之间的具体结构及连接关系,可参考锁具213领域的现有技术,例如由弹簧拉动等,本实施例中不再进一步叙述。
锁壳2131固定在托架208上,加热舱205具有与锁舌2132配合的锁槽20526,弹性块2133穿过灶门202并能够与拨片212抵靠。由此,手柄本体211转动时,会带动拨片212转动,拨片212转动时,由于拨片212与弹性块2133抵靠,弹性块2133也随之移动,进而可以使锁舌2132缩回并离开锁槽20526。
本实施例中,转动手柄本体211即可拨动锁具213,使锁具213松开托架205和加热舱205,便于移动托架208。与现有技术中类似的抽屉式结构中手柄和锁的按钮是分离的结构相比,每次打开托架208和灶门202时不需要用不同的手指分别操作手柄本体211,转动手柄本体211即可开锁,拉手柄本体211即可打开灶门202并拉出托架208,减少了操作步骤,提升了用户体验。
优选地,如图11-图14所示,灶体200还包括灶壳201,灶壳201设置在加热舱205的外部,灶壳201可以保护加热舱205及电器元件。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加热舱205,加热舱205包括第一舱体2052和第二舱体2051,第一舱体2052和第二舱体2051扣在一起形成内腔,第一舱体2052和第二舱体2051之间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第一舱体2052位于容器锅400的上侧,第二舱体2051位于容器锅400的下侧,第一舱体2052和第二舱体2051上下扣合在一起并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连接,由于螺栓的可拆卸特性,使得第一舱体2052和第二舱体2051之间也可以拆卸,即第一舱体2052和第二舱体2051之间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容器灶体200和第二容器灶体200组成的分体式灶体200改进成由灶壳201、加热舱205、托架208和灶门202组成的灶体200,结构简单可靠,灶体200的打开与关闭便于人工操作,省去了起锅结构,提高了灶体200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容器锅400,该容器锅400包括具有导热特性且能够扣合在一起的第一本体401和第二本体402。其中,第一本体401和第二本体402的导热特性来自于其材料特性,例如可以由铝箔等金属材料制作第一本体401和第二本体402。除此之外,也可以是铝合金箔、铁箔或铁合金箔材质,或者为含铝或铁的复合层。铝具有导热性好的特点,是作为锅的优质材料,其做成的容器锅400成本较低,可以作为一次性材料。此外,为实现导热特性,除金属箔外,第一本体401和第二本体402也可以采用非金属材料,例如一些可抵抗200-400度高温的有机复合材料。当第一本体401和第二本体402扣合在一起时,形成闭合环境,能够保存食物,由于第一本体401和第二本体402具有导热特性,当容器锅400置于灶体200等加热环境中时,外界的热量能够迅速传递给第一本体401和第二本体402,利用第一本体401和第二本体402的高温将容器锅400内的食物熟化。
本实施例中,第一舱体2052的舱壁中埋设有第一加热组件207,第二舱体2051的舱壁中埋设有第二加热组件206。其中,第一加热组件207和第二加热组件206优选由电加热管制成,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类型,第二加热组件206的主体结构为U形管,其两端均具有相对于U形管垂直的弯折部,并从弯折部引出导线。由于第一舱体2052和第二舱体2051都能发热,使得容器锅400内食物的多侧能同时受热,由此,食物受热更均匀,熟化速度也更快,还能提升食物的口感,提升了用户体验。
作为一种优选的第一舱体2052,第一舱体2052包括第一底壁20521和第一侧壁20522。具体地,第一侧壁20522由第一底壁20521的外周垂直或者倾斜伸出,第一侧壁20522的首尾两端并不闭合,以形成加热舱205的开口的一部分。优选地,第一底壁20521的外表面具有第一管座20524,第一管座20524内设置有与第一加热组件207的形状匹配的第一管孔20525,使得第一加热组件207埋设在第一管座20524内,且第一加热组件207仅引出导线的端部伸出管口。与现有技术中将加热管设置在卡槽中相比,第一加热组件207不再直接暴露在环境中,减少了安全隐患,加热效率也更高。
作为一种优选的第二舱体2051,第二舱体2051包括第二底壁20511和第二侧壁20512。具体地,第二侧壁20512由第二底壁20511的外周垂直或者倾斜伸出,第二侧壁20512的首尾两端并不闭合,以形成加热舱205的开口的一部分。优选地,第二底壁20511的外表面具有第二管座20516,第二管座20516内设置有与第二加热组件206的形状匹配的第二管孔20517,使得第二加热组件206埋设在第二管座20516内,且第二加热组件206仅引出导线的端部伸出管口。与现有技术中将加热管设置在卡槽中相比,第二加热组件206不再直接暴露在环境中,减少了安全隐患,加热效率也更高。
本实施例中,灶壳201包括上壳2011、下壳2012和背壳2013,上壳2011设置在第二舱体2051的外部,下壳2012设置在第一舱体2052的外部。优选地,第二舱体2051的第二侧壁20512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上壳2011和下壳2012分别由安装孔固定。
优选地,第一底壁20521与设置在其外部的灶壳20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由于第一间隙的存在,可以在第一间隙内设置缆线、传感器等结构,而且能够利用间隙内的空气层阻挡热量扩散,减少热量损失,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相应地,第一底壁20521在开口处设置有遮挡第一间隙的第一翻边20523。
优选地,第二底壁20511与设置在其外部的灶壳20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由于第二间隙的存在,可以在第二间隙内设置缆线、传感器等结构,而且能够利用间隙内的空气层阻挡热量扩散,减少热量损失,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相应地,第二底壁20511在开口处设置有遮挡第二间隙的第二翻边20514。
优选地,第一加热组件207的功率大于第二加热组件206的功率。若灶体200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食物位于容器锅400的底部,此时第一舱体2052的加热功率较大,利于食物加热熟化,容器锅400顶部没有食物,此时第二舱体2051恰好加热功率较小,能够避免能源浪费,因此,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快速加热食物与节能之间的均衡。
优选地,第一舱体2052内固定有两条轨道,托架208的两侧各具有一条轨道,托架208由轨道滑动支撑。由此,可以推动托架208,使其带动容器锅400进入及离开加热舱205,便于用户往灶体200中放入容器锅400及从灶体200中取出容器锅400。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托架208,如图15所示,其为框架结构,其内圈为方形、圆形或其它与容器锅400的形状像匹配的通孔,其外圈为实体框架。优选地,如图15所示,托架208的两侧侧壁均具有台阶2081,当托架208安装在第一舱体2052内时,轨道位于台阶2081内。
优选地,加热舱20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03,连接轴203用于连接外部的转动支撑装置。具体地,连接轴203可与外部的转轴固定连接,这样灶体200便被支撑在转轴上,而且当转轴转动时,灶体200也随之转动。
优选地,灶体200具有排油烟管204,排油烟管204贯穿加热舱205和灶壳201。由于排油烟管204贯穿加热舱205和灶壳201,使得加热舱205的内腔和灶体200外部处于连通状态,在加热熟化食物的过程中,能够及时通过排油烟孔排出内腔内的高温油烟。
优选地,第二底壁20511的尺寸小于第一底壁20521的尺寸,第二侧壁20512的外缘设置有第三翻边20513,第一舱体2052和第二舱体2051扣合一起时,第三翻边20513与第一侧壁20522抵靠。通过上述设置,缩小了第二舱体2051的尺寸,利于使第二舱体2051小型化。
优选地,第二侧壁20512和第三翻边20513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筋20515。加强筋20515的设置,在使第二舱体2051小型化的同时,确保了第二舱体2051的结构强度。
优选地,托架208和加热舱205之间设置有锁具,用于固定及松开托架208和加热舱205。由于具有锁具,使得灶门202仅在用户需要的时候才打开,提高了灶体200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转动支撑装置100,该转动支撑装置100包括主支撑架101、转轴102和驱动装置103。
其中,请继续参阅图16-图20,作为一种优选的主支撑架101,其构造为板状支撑架,包括竖直设置主支撑面板1011,主支撑面板1011上具有用于安装转轴102的安装孔,灶体200和驱动装置103分别设置在主支撑面板1011的两侧。当转动支撑装置100与灶体200的组合结构的外部还具有外壳时,主支撑面板1011能够起到隔板的作用,将外壳内部隔成两个独立的区域,避免灶体200所在区域的油烟、汤汁等进入驱动装置103所在的区域。优选地,主支撑面板1011面向驱动装置103的一侧的外周具有一圈与主支撑面板1011垂直的翻边1012。由于设置有一圈翻边1012,一方面显著增强了支撑能力,另一方面便于安装固定。
本实施例中,转轴102可转动地穿设在主支撑架101上,转轴10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主支撑架101的两侧,转轴102的第一端连接灶体200并被配置为能带动灶体200上下转动。作为一种优选的转轴102,转轴102具有第一轴孔1021,第一轴孔1021贯穿转轴10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由此,可利用第一轴孔1021穿设线缆,便于给灶体200供电及传输信号。
优选地,转轴102的外部套设有轴承109,主支撑面板1011的其中一个安装孔内设置有轴承座108,轴承109的外圈固定在轴承座108内。进一步优选,轴承109的数量为两个,都位于轴承座108内,由于轴承109的数量为两个,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进一步优选,轴承座108一体地具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上具有多个通孔,转动支撑装置100还包括垫片113,垫片113位于主支撑面板1011的靠灶体200的一侧,垫片113为环形结构,垫片113上具有与连接法兰对应的通孔,可在二者的通孔内穿设螺栓等紧固件,以将轴承座108可靠地固定在主支撑面板1011上。本实施例中,垫片113以及轴承座108上连接法兰的设置,在不增加主支撑架101厚度、结构的前提下,使得转轴102能够可靠地被主支撑架101转动支撑。
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03传动连接转轴102的第二端,以带动转轴102上下转动。作为一种优选的驱动装置103,其包括顺次连接的电机、减速箱和动力输出部107。优选地,电机和减速箱为一体式结构,由此,仅需固定电机和减速箱中的其中一个,便可使二者均得到固定,简化了固定结构。
本实施例中,转轴102上套设有动力输入部105,动力输出部107和动力输入部105传动连接,使转轴102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
优选地,动力输出部107和动力输入部105均是轮式结构,动力输出部107的直径小于动力输入部105的直径。由于动力输出部107的直径小于动力输入部105的直径,在传递转动的过程中,转轴102的转速小于动力输出部107的转速。优选地,动力输出部107和动力输入部105之间由皮带、链条或者齿轮传动。
优选地,转动支撑装置100还包括托板106,托板106设置在主支撑面板1011的面向驱动装置103的一侧,托板106固定在主支撑架101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托板106,托板106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竖直段和水平段均为板状结构,且竖直段和水平段优选为一体式结构。竖直段具有与主支撑面板1011上的安装孔片匹配的通孔,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在主支撑面板1011上,水平段沿水平方向延伸,用于支撑其它部件。
优选地,竖直段为U形板结构,且竖直段的各部分均与水平段连为一体。通过上述设置竖直段和水平段之间的结构强度得到显著提升,可防止水平段承接重物后变形。
优选地,转动支撑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副支撑架104,用于支撑转轴102。作为一种优选的第一副支撑架104,第一副支撑架104为U形板结构,其包括三段顺次垂直连接的板,下段呈水平状态,固定在托板106上。中段呈竖直状态,中段支撑转轴102的第二端,上段呈水平状态。
优选地,转动支撑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副支撑架114,用于支撑驱动装置103。作为一种优选的第二副支撑架114,其为L形板结构,其下段呈水平状态,固定在托板106上,其上段呈竖直状态,驱动装置103固定在上段。
优选地,还包括角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转轴102的转动角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角度检测装置,角度检测装置包括齿盘111和感光开关112。齿盘111的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齿片(图中未示出),齿盘111同轴套设在转轴102上,感光开关112设置在第一副支撑架104的上段,且感光开关112的位置与齿片的位置相匹配,使得感光开关112能够采集齿片的转动圈数。示例性地,齿盘111为圆盘结构,齿盘111的外周向外突出形成一齿片,齿片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周期性地进入感光开关112的感应区,由此,可记录转轴102的转动圈数及检测转动每转动一圈是否到位。此外,还可以设置多个齿片,每个齿片之间具有预设的夹角,以精确测量转轴102的转动角度,本实施例中不再进一步叙述。
优选地,灶体200具有连接轴,连接轴套接在转轴102的第一端。示例性地,连接轴的直径小于转轴102的第一端的直径,二者套接时,连接轴伸入转轴102的第一端的,二者之间具有定位销(图中未示出)等定位结构,以防止二者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或者不必要的相对滑动。
优选地,转轴102的第二端设置有堵头110,堵头110封住第一轴孔1021,堵头110内穿设有导线。作为一种优选的堵头110,其具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上具有安装孔,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将连接法兰固定到第一副支撑架104上。堵头110的一端伸入转轴102的第一轴孔1021,且堵头110伸入第一轴孔1021内部分的外径小于第一轴孔1021在此区域的内径,二者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弹性护套115,以保护线缆,以及提高封堵效果。
本实施例中,主支撑架101以单臂支撑的方式支撑转轴102,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双臂支撑相比,能够避免驱动装置103与转轴102之间的径向力作用下转轴102倾斜,使得阻力增大的可能性降低,最终减小了电机和减速机构卡死损坏的几率,延长了寿命。而且,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装配时同轴度要求,结构更简化,节约了成本,也利于拆装、清洗。
优选地,如图2所示,自动炒菜机10还包括油烟净化装置300,油烟净化装置300设置在外壳组件500上,灶体200具有用于将加热舱205内的油烟排出的排油烟管204。如图20、图21所示,该油烟净化装置300包括第一壳体302、过滤装置306、第二壳体301和抽风装置305。
其中,第一壳体302与第二壳体301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扣合在一起形成闭合的内腔,抽风装置305设置在内腔内。第一壳体302和第二壳体301分别呈盒状结构,优选呈方盒状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谓的盒状结构是指,第一壳体302和第二壳体301朝向对方的一侧开口结构,其它侧则具有收敛的外壁。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02和第二壳体301的外形相匹配,二者可以扣合在一起形成闭合的内腔。
第一壳体302具有进风口3022,进风口3022设置在第一壳体302的底壁,含有油烟的空气可经该进风口3022进入油烟净化装置300。作为进风口3022的一种优选的形成方式,第一壳体302的底壁具有开口,开口内设置有固定套3023,固定套3023的一端伸出第一壳体302,另一端位于第一壳体302的内部,固定套3023的内孔形成进风口3022,过滤装置306设置在固定套3023的内孔中。本实施例中,由于固定套3023的一端伸出第一壳体302,可以利用固定套3023伸出第一壳体302一端容纳过滤装置306,由此可以减少过滤装置306在第一壳体302和第二壳体301闭合形成的内腔中占用的空间,利于将油烟净化装置300小型化,节省空间。由于固定套3023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壳体302的内部,一方面能够起到导流效果,另一方面可直接利用固定套3023固定抽风装置305,简化抽风装置305的固定结构。
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306设置在进风口3022。作为一种优选的过滤装置306,过滤装置306包括过滤棉,过滤棉的类型包括合成纤维过滤棉、无纺布过滤棉、玻璃纤维过滤棉或和活性炭过滤棉中的一种或多种。此外,过滤装置还包括吸水层、活性炭层等其它结构,因而具有良好的综合净化性能。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02和第二壳体301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出风口。抽风装置305使空气流动,含有油烟的空气从进风口3022进入油烟净化装置300,过滤装置306设置在第一壳体302的进风口3022,吸收空气中的油烟,使经过过滤装置306的空气得到净化,防止加热熟化食物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污染环境,更环保。与现有技术中的油烟机等设备相比,省去烟管等结构,结构更简化,体积更小,节约了制作成本。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第一壳体302和第二壳体301之间转动连接,使二者可以转动地打开及扣合。如图2所示,第一壳体302和第二壳体30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合页,合页的两个本体分别固定在第一壳体302和第二壳体301的侧壁上。第一壳体302和第二壳体301的之间设置有锁扣,用于锁紧及松开第一壳体302和第二壳体301的。
作为一种优选的锁扣303,锁扣303包括手柄3031、拉环3032和固定环3033,手柄303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壳体301上,拉环3032的一端可转动地在手柄3031上,固定环3033固定在第一壳体302上,手柄3031转动时,拉环3032的另一端能够进入及离开固定环3033。其中,手柄303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壳体301上的具体方式是,第二壳体301的侧壁设置有铰接座(图中未示出),铰接座和手柄3031之间穿设有铰接轴,由此手柄3031可以绕铰接轴转动。由于锁扣303可用于锁紧及松开第一壳体302和第二壳体301,可以便利地扣合及打开第一壳体302和第二壳体301,使得油烟净化装置300能够拆装,便于更换过滤装置和清洗,利于维护。
优选地,出风口包括第一壳体302的侧壁上多个按照预设规则排列的第一通孔3021。所谓的预设规则,是指预先设定的第一通孔3021的排列规则,例如,第一通孔3021具有多行,每行具有多个等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3021。
优选地,出风口还包括第二壳体301的侧壁上多个按照预设规则排列的第二通孔3011。所谓的预设规则,是指预先设定的第二通孔3011的排列规则,例如,第二通孔3011具有多行,每行具有多个等间隔设置的第二通孔3011。
优选地,第一壳体302和第二壳体301扣合时,第一壳体302的侧壁上设置第一通孔3021的区域与第二壳体301的侧壁上设置第二通孔3011的区域连为一体。由于第一通孔3021和第二通孔3011可连为一体,一方面利于引导气流,另一方面,与出风口仅位于一个壳体上相比,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在不影响油烟净化效率的基础上能够缩小油烟处理装置的体积,使其小型化。
优选地,第一壳体302的侧壁上设置第一通孔3021的区域与第二壳体301的侧壁上设置第二通孔3011的区域均向外突出。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起到以下有益效果:若过滤装置306老化未及时更换造成部分油烟从出风口渗出,由于第一壳体302的侧壁上设置第一通孔3021的区域与第二壳体301的侧壁上设置第二通孔3011的区域均向外突出,能够使油烟从出风口出来后直接掉落而不是沿第一壳体302和第二壳体301的侧壁下流,减少了对第一壳体302和第二壳体301的污染,而且也利于设置收集部件收集油烟。
作为一种优选的抽风装置305,抽风装置305包括涡轮风扇,其进气方向对着进风口,其出气方向对着出风口。当涡轮风扇启动时,能够引起空气流动,使含有油烟的空气进入进风口,被过滤装置306过滤净化。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炒菜方法,其使用本实施中的自动炒菜机,进行以下操作:
接收食物身份信息;
顺次开启外门组件500和灶门202,将盛有待熟化食物的容器锅400放入与灶门202固定连接的托架208中,再顺次关闭灶门202和外门组件500;
启动转动支撑装置100和加热舱500,转动支撑装置100带动灶体200上下翻转,加热舱205加热熟化容器锅400内的食物。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外门组件、灶体和转动支撑装置,所述灶体由所述转动支撑装置转动支撑,所述转动支撑装置和所述灶体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内,所述外门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上以打开及关闭所述外壳组件;
所述灶体包括加热舱、托架、灶壳和灶门,所述托架用于托住容器锅,所述加热舱面向所述外门组件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灶壳设置在所述加热舱的外部,所述托架被配置为能够从所述开口进出所述加热舱,所述灶门与所述托架固定连接,所述托架完全进入所述加热舱时所述灶门封闭所述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输入面板,用于输入食物身份信息;
所述外壳组件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中存储有每种所述食物身份信息对应的运行参数,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输入面板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面板包括数字输入单元,所述食物身份信息包括数字编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显示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舱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转动支撑装置包括主支撑架、转轴和驱动装置,所述转轴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主支撑架上,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主支撑架的两侧,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轴套接以带动所述灶体上下转动,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以带动所述转轴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撑装置还包括:
第一副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转轴;
第二副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驱动装置;
托板,所述托板固定在所述主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副支撑架、所述第二副支撑架均固定在所述托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部具有隔离的第一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所述转动支撑装置中的至少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工作区,所述第二工作区设置有内套,所述灶体位于所述内套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舱包括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所述第一舱体和所述第二舱体扣在一起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容器锅的内腔,所述第一舱体和所述第二舱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舱体的舱壁中埋设有第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二舱体的舱壁中埋设有第二加热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灶体包括复合手柄和锁具,所述复合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和拨片,所述拨片与所述灶门铰接,所述拨片与所述手柄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锁具用于在所述托架完全进入所述加热舱时将所述加热舱和所述托架锁定,所述拨片用于在所述手柄本体的带动下拨动所述锁具以打开所述锁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烟净化装置,所述油烟净化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上,所述灶体具有用于将所述加热舱内的油烟排出的排油烟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净化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进风口;
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进风口;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扣合在一起形成闭合的内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出风口;
抽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内腔内。
12.一种自动炒菜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炒菜机,进行以下操作:
接收食物身份信息;
顺次开启外门组件和灶门,将盛有待熟化食物的容器锅放入与所述灶门固定连接的托架中,再顺次关闭所述灶门和所述外门组件;
启动转动支撑装置和加热舱,所述转动支撑装置带动所述灶体上下翻转,所述加热舱加热熟化所述容器锅内的食物。
CN201810127534.9A 2018-02-08 2018-02-08 自动炒菜机及自动炒菜方法 Pending CN1083786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7534.9A CN108378674A (zh) 2018-02-08 2018-02-08 自动炒菜机及自动炒菜方法
PCT/CN2019/073816 WO2019154200A1 (zh) 2018-02-08 2019-01-30 自动炒菜机及自动炒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7534.9A CN108378674A (zh) 2018-02-08 2018-02-08 自动炒菜机及自动炒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8674A true CN108378674A (zh) 2018-08-10

Family

ID=63075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27534.9A Pending CN108378674A (zh) 2018-02-08 2018-02-08 自动炒菜机及自动炒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7867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1860A (zh) * 2018-12-25 2020-07-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炒菜机的铝箔盒
WO2022116504A1 (zh) * 2020-12-01 2022-06-09 深圳市饭立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炒菜机
WO2023019837A1 (zh) * 2021-08-19 2023-02-23 深圳市微厨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腔体、发热舱和炒菜机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5748A (zh) * 2004-01-02 2004-12-22 雄 许 炒菜机
CN201019495Y (zh) * 2007-04-07 2008-02-13 林修鹏 滚筒式电磁感应加热炒菜机
CN102319028A (zh) * 2011-04-28 2012-01-18 周林斌 烤炉
CN204500339U (zh) * 2015-03-24 2015-07-29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用于自动化橱柜的炒菜装置
CN204699997U (zh) * 2015-06-10 2015-10-14 曹建华 超声波洗锅装置及炒菜机
CN105559576A (zh) * 2014-10-17 2016-05-11 上海酒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大容量炊饭器
CN205267882U (zh) * 2015-11-20 2016-06-01 平顶山市圣康炊具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锅盖支架
CN106393137A (zh) * 2016-11-25 2017-02-15 王博赟 一种以旋转力矩驱动的颠锅方法
CN206007052U (zh) * 2016-06-26 2017-03-15 阳连艮 半开式空气炸锅
CN106859293A (zh) * 2017-04-14 2017-06-20 深圳市鲸仓科技有限公司 翻转式加热源及其与起锅结构或转动结构的组合结构
CN106901589A (zh) * 2017-04-14 2017-06-30 深圳市鲸仓科技有限公司 翻转式食物熟化方法以及食物熟化加热结构和系统
CN206499324U (zh) * 2016-09-06 2017-09-1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炒菜机
CN107334368A (zh) * 2017-09-05 2017-11-10 深圳市饭立得科技有限公司 食物加热熟化装置、方法及系统
CN208114485U (zh) * 2018-02-08 2018-11-20 深圳市饭立得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炒菜机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5748A (zh) * 2004-01-02 2004-12-22 雄 许 炒菜机
CN201019495Y (zh) * 2007-04-07 2008-02-13 林修鹏 滚筒式电磁感应加热炒菜机
CN102319028A (zh) * 2011-04-28 2012-01-18 周林斌 烤炉
CN105559576A (zh) * 2014-10-17 2016-05-11 上海酒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大容量炊饭器
CN204500339U (zh) * 2015-03-24 2015-07-29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用于自动化橱柜的炒菜装置
CN204699997U (zh) * 2015-06-10 2015-10-14 曹建华 超声波洗锅装置及炒菜机
CN205267882U (zh) * 2015-11-20 2016-06-01 平顶山市圣康炊具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锅盖支架
CN206007052U (zh) * 2016-06-26 2017-03-15 阳连艮 半开式空气炸锅
CN206499324U (zh) * 2016-09-06 2017-09-1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炒菜机
CN106393137A (zh) * 2016-11-25 2017-02-15 王博赟 一种以旋转力矩驱动的颠锅方法
CN106859293A (zh) * 2017-04-14 2017-06-20 深圳市鲸仓科技有限公司 翻转式加热源及其与起锅结构或转动结构的组合结构
CN106901589A (zh) * 2017-04-14 2017-06-30 深圳市鲸仓科技有限公司 翻转式食物熟化方法以及食物熟化加热结构和系统
CN107334368A (zh) * 2017-09-05 2017-11-10 深圳市饭立得科技有限公司 食物加热熟化装置、方法及系统
CN208114485U (zh) * 2018-02-08 2018-11-20 深圳市饭立得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炒菜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1860A (zh) * 2018-12-25 2020-07-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炒菜机的铝箔盒
CN111361860B (zh) * 2018-12-25 2022-06-28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炒菜机的铝箔盒
WO2022116504A1 (zh) * 2020-12-01 2022-06-09 深圳市饭立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炒菜机
WO2023019837A1 (zh) * 2021-08-19 2023-02-23 深圳市微厨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腔体、发热舱和炒菜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14485U (zh) 自动炒菜机
CN108378674A (zh) 自动炒菜机及自动炒菜方法
CN203234602U (zh) 高安全性空气炸锅
CN108209537A (zh) 加热熟化食物的方法及系统
CN110477766A (zh) 一种立式旋转便捷拆卸均质电烤箱
CN108679673A (zh) 一种带有烤箱的集成灶
CN110312389A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防emi门
CN208339364U (zh) 一种灶体
CN107296067A (zh) 一种天热果木香自动烤肉机
CN102018453A (zh) 具有除油烟装置的电烤箱
CN111839256B (zh) 一种烤箱
CN207849463U (zh) 具有复合手柄的灶体
CN207849505U (zh) 油烟净化装置与食物加热熟化装置
WO2019154200A1 (zh) 自动炒菜机及自动炒菜方法
CN210074561U (zh) 一种铠装移开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CN212630597U (zh) 一种散热良好的空气炸锅
CN220713701U (zh) 一种多功能烤炉
CN212698018U (zh) 一种可自动断电电吹风
CN210050847U (zh) 一种家庭厨房用吸油烟机
CN109974057A (zh) 油烟分离装置及电烤炉
CN216346846U (zh) 一种全封闭式高温杀病毒防护罩
CN114158956B (zh) 一种混合型双加热系统的节能环保烧烤炉
CN109528021A (zh) 一种自动烧烤炒菜机
CN218164985U (zh) 一种高效烤鱼机
CN217792648U (zh) 一种旋转电烤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15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105, unit 6, building a, Xuezi Liyuan, 10 Guanlong Road, Xinwei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micro kitch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uilding 6I, w2-a,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No. 27, Gaoxin South 4th Road,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FANLIDE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