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7089A - 一种音圈马达的载体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音圈马达的载体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77089A
CN108377089A CN201810260061.XA CN201810260061A CN108377089A CN 108377089 A CN108377089 A CN 108377089A CN 201810260061 A CN201810260061 A CN 201810260061A CN 108377089 A CN108377089 A CN 108377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shrapnel
notch
voice coil
coil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600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俊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ul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u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ul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u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600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770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77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708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02K41/0356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moving along a straight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一种音圈马达的载体组件,包括载体和下弹片;载体中开设通孔用于装配镜片;载体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一点胶槽,粘合定位上弹片;载体下端面设有多个定位柱及多个第二点胶槽,定位柱抵靠下盖,第二点胶槽粘合定位下弹片;载体外侧壁沿上下方向设有凹槽,且外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一限位块,外侧壁上朝外还凸设有多个防转挡块,相对音圈马达的轭铁定位。下弹片上设有与音圈马达的载体相连接的第一端及与音圈马达的下盖相连接的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通过弯折设置的下弹片弦丝相连;第一端设有一焊接焊盘,通过该焊接焊盘与绕制在载体上的线圈焊接定位;焊接焊盘包括焊接金手指及熔锡缺口,熔锡缺口包括连通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焊接金手指位于第一缺口中。

Description

一种音圈马达的载体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摄像头的音圈马达,具体涉及一种音圈马达的载体组件。所述微型摄像头可装配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薄型电子产品中。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摄像头音圈马达(VCM)设计中,载体是最关键的零部件之一。所述载体中设有上下通孔,用于装配摄像头的镜片;所述载体外周绕设有线圈,马达的轭铁中对应所述线圈设有磁石,构成当线圈通电时,载体能够因为电磁感应产生上下方向位移,从而实现摄像头的变焦、对焦;所述载体的上部或/和下部端面还定位有弹片,用于产生弹性,保证在线圈不通电时,载体能够恢复至初始的水平状态位置。
目前的载体多采用中心对称式设计,这样在生产组装时不用区分方向,比较方便快捷,但是也存在以下缺点:一、供应商在绕线时容易弄错方向,造成原材不良;二、在生产过程中摆放载体时,需要人工进行方向的区分,而由于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差异、工作疏忽等因素,且缺乏防呆机制,很容易使载体摆错方向,造成产线出现大量不良品,增加生产成本。
另外,目前载体上的线圈绕线多采用直绕式,对弹片的焊接要求很高,要求弹片焊盘的设计配合载体绕线样式。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弹片焊盘设计不合理,导致弹片在焊接后会出现脱焊、有小锡珠残留等不良现象,导致焊接不稳定。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发明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音圈马达的载体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音圈马达的载体组件,包括载体以及焊接定位于该载体下方的一下弹片;
所述载体中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通孔,用于装配摄像头的镜片;
所述载体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一点胶槽,各第一点胶槽凹设于所述上端面,通过焊接定位音圈马达的一上弹片;
所述载体的下端面上设有多个定位柱以及多个第二点胶槽;各定位柱凸设于所述下端面,抵靠定位音圈马达的一下盖;各第二点胶槽凹设于所述下端面,通过焊接定位所述下弹片;
其中,所述载体的外侧壁沿上下方向设有一处凹槽,并且所述外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一处限位块;另外,所述外侧壁上朝外还凸设有多个防转挡块,各防转挡块相对音圈马达的轭铁定位;
所述下弹片上设有与所述载体相连接的第一端,还设有与所述下盖相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通过弯折设置的弹片弦丝相连;所述第一端设有一扁平状焊接焊盘,该焊接焊盘贴合所述载体的下端面,并与绕制在载体上的线圈焊接定位;
其中,所述焊接焊盘包括熔锡缺口以及至少一焊接金手指,所述熔锡缺口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呈矩形,各所述焊接金手指平行间隔设置于该第一缺口中;所述第二缺口呈半圆形,其一侧通过一连接开口与所述第一缺口连通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凹槽的设置,构成载体的一边尺寸区别于其它三边,以达到视觉防呆的目的,同时还可用于自动化生产的视觉检测设备,克服人工放置载体的诸多不足。
2.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限位块的设置,以起到治具限位的作用,便于提高载体放置时的效率和准确。
3.上述方案中,各所述防转挡块沿圆周方向设于所述载体的四周;借此设计,可以对载体的结构强度起到一定加强,在音圈马达受到外力冲击时不至于损坏载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上述方案中,所述载体的下端面上凸设有预压凸块,作用于所述下弹片。构成当下弹片定位于所述载体的下端面以及所述下盖之间时,所述下弹片将通过预压凸块的顶起而产生一预变形;通过预变形将有助于线圈突然通电时,载体能够有一微小的位移量,不会对载体造成损伤。
5.上述方案中,所述载体的外侧壁上朝外凸设有绕线柱,该绕线柱用以定位音圈马达线圈的线端。
6.上述方案中,各所述第一点胶槽沿所述通孔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上端面上。
7.上述方案中,各所述定位柱以及各所述第二点胶槽均沿圆周方向设于所述下端面的四周。
8.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熔锡缺口的第一缺口以及所述焊接金手指的设计,可以增大焊接面积,有助于焊接金手指与线圈更好熔接,提高了焊接的稳定性,能够避免出现脱焊。
9.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熔锡缺口的设计,尤其是第二缺口的半圆形设计,可避免小锡珠残留,提高焊接质量。
10.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弹片为分段式,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分片体;两所述分片体沿所述载体通孔的中心点中心对称设置,且各所述分片体上均包含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
11.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弹片的第一端与所述下弹片的第二端上均设有多个定位孔。便于在治具,或载体、下盖上的定位。
12.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弹片的第二端设有下盖焊接焊盘,用于焊接定位所述下盖。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
一、载体中通过防呆机制的设计,一方面避免供应商在绕线时弄错方向,造成原材不良,另一方面避免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在摆放载体时需要进行方向的区分,费时费力且不可靠,可避免因载体摆错方向造成的产品不良,提高了生产良率。另外,还可通过视觉检测装置实现自动化放置载具,为产品的全自动化生产创造条件;
二、下弹片中优化了焊接焊盘,增加了焊接金手指与熔锡缺口;通过焊接金手指增大了焊接面积,有助于焊接金手指与线圈更好熔接,提高了焊接的稳定性,能够避免出现脱焊,另一方面通过熔锡缺口的设计可避免小锡珠残留;因此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及生产稳定性,提高良品率,且不用人工检查及重工,有效节省了人力和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视角立体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仰视视角立体图;
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图5中A处放大图。
以上附图中:1.载体;2.凹槽;3.通孔;4.上端面;5.第一点胶槽;7.下端面;8.定位柱;9.第二点胶槽;10.外侧壁;11.绕线柱;12.防转挡块;13.限位块;14.预压凸块;21.下弹片;22.第一端;23.第二端;24.下弹片弦丝;25.焊接焊盘;26.焊接金手指;27.熔锡缺口;28.第一缺口;29.第二缺口;30.分片体;31.定位孔;32.下盖焊接焊盘;33.连接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1~4所示,一种音圈马达的载体组件,包括载体1以及焊接定位于该载体1下方的一下弹片21。
所述载体1中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通孔3,所述通孔3中设有螺牙,用于装配摄像头的镜片。
所述载体1的上端面4上设有多个第一点胶槽5,各第一点胶槽5凹设于所述上端面4,通过焊接定位音圈马达的一上弹片(图中未绘出)。各所述第一点胶槽5沿所述通孔3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上端面4上。
所述载体1的下端面7上设有多个定位柱8以及多个第二点胶槽9;各定位柱8凸设于所述下端面7,抵靠定位音圈马达的一下盖(图中未绘出);各第二点胶槽9凹设于所述下端面7,通过焊接定位所述下弹片21。各所述定位柱8以及各所述第二点胶槽9均沿圆周方向设于所述下端面的四周。
其中,所述载体1的外侧壁10沿上下方向设有一处凹槽2,构成载体1的一边尺寸区别于其它三边,以达到视觉防呆的目的,同时还可用于自动化生产的视觉检测设备,克服人工放置载体1的诸多不足;
并且所述外侧壁10上还设有至少一处限位块13,以起到治具限位的作用,便于提高载体1放置时的效率和准确。
所述载体1的外侧壁10上朝外还凸设有多个防转挡块12,各防转挡块12相对音圈马达的轭铁(图中未绘出)定位,用于限制载体1在水平方向发生转动。各所述防转挡块12沿圆周方向设于所述载体1的四周;借此设计,可以对载体1的结构强度起到一定加强,在音圈马达受到外力冲击时不至于损坏载体1,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所述载体1的外侧壁10上朝外凸设有绕线柱11,该绕线柱11用以定位音圈马达线圈(图中未绘出)的线端。
其中,所述载体1的下端面7上还凸设有预压凸块14,作用于所述下弹片21。构成当下弹片21定位于所述载体1的下端面7以及所述下盖之间时,所述下弹片21将通过预压凸块14的顶起而产生一预变形;通过预变形将有助于线圈突然通电时,载体1能够有一微小的位移量,不会对载体1造成损伤。
如图5、6所示,所述下弹片21上设有与所述载体1相连接的第一端22,还设有与所述下盖相连接的第二端23;所述第一端22与所述第二端23之间通过弯折设置的下弹片弦丝24相连。
所述下弹片21的第一端22设有一扁平状焊接焊盘25,通过该焊接焊盘25贴合所述载体1的下端面7,并与绕制在所述载体1上的线圈焊接定位。
其中,所述焊接焊盘25包括熔锡缺口27以及至少一焊接金手指26,所述熔锡缺口27包括第一缺口28和第二缺口29;所述第一缺口28呈矩形,各所述焊接金手指26平行间隔设置于该第一缺口28中;所述第二缺口29呈半圆形,其一侧通过一连接开口33与所述第一缺口28连通设置。
借此设计,通过所述熔锡缺口25的第一缺口28以及所述焊接金手指26的设计,可以增大焊接面积,有助于焊接金手指26与线圈更好熔接,提高了焊接的稳定性,能够避免出现脱焊。通过所述熔锡缺口27的设计,尤其是第二缺口29的半圆形设计,可避免小锡珠残留,提高焊接质量。
其中,所述下弹片21为分段式,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分片体30;两所述分片体30沿所述载体1通孔3的中心点中心对称设置,且各所述分片体30上均包含所述第一端22及所述第二端23。
所述第一端22与所述第二端23上均设有多个定位孔31。便于在治具,或载体1、下盖上的定位。所述下弹片21的第二端22设有下盖焊接焊盘32,用于焊接定位所述下盖。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音圈马达的载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载体以及焊接定位于该载体下方的一下弹片;
所述载体中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通孔,用于装配摄像头的镜片;
所述载体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一点胶槽,各第一点胶槽凹设于所述上端面,通过焊接定位音圈马达的一上弹片;
所述载体的下端面上设有多个定位柱以及多个第二点胶槽;各定位柱凸设于所述下端面,抵靠定位音圈马达的一下盖;各第二点胶槽凹设于所述下端面,通过焊接定位所述下弹片;
其中,所述载体的外侧壁沿上下方向设有一处凹槽,并且所述外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一处限位块;另外,所述外侧壁上朝外还凸设有多个防转挡块,各防转挡块相对音圈马达的轭铁定位;
所述下弹片上设有与所述载体相连接的第一端,还设有与所述下盖相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通过弯折设置的弹片弦丝相连;所述第一端设有一扁平状焊接焊盘,该焊接焊盘贴合所述载体的下端面,并与绕制在载体上的线圈焊接定位;
其中,所述焊接焊盘包括熔锡缺口以及至少一焊接金手指,所述熔锡缺口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呈矩形,各所述焊接金手指平行间隔设置于该第一缺口中;所述第二缺口呈半圆形,其一侧通过一连接开口与所述第一缺口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下端面上凸设有预压凸块,作用于所述下弹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防转挡块沿圆周方向设于所述载体的四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外侧壁上朝外凸设有绕线柱,该绕线柱用以定位所述线圈的线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点胶槽沿所述通孔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上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定位柱以及各所述第二点胶槽均沿圆周方向设于所述下端面的四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片为分段式,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分片体;两所述分片体沿所述载体通孔的中心点中心对称设置,且各所述分片体上均包含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片的第一端与所述下弹片的第二端上均设有多个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片的第二端设有下盖焊接焊盘。
CN201810260061.XA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音圈马达的载体组件 Withdrawn CN1083770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60061.XA CN108377089A (zh)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音圈马达的载体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60061.XA CN108377089A (zh)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音圈马达的载体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7089A true CN108377089A (zh) 2018-08-07

Family

ID=63019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60061.XA Withdrawn CN108377089A (zh)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音圈马达的载体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77089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22994A (ko) * 2009-08-28 2011-03-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및 그 조립 방법
CN102810967A (zh) * 2011-05-31 2012-12-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
CN107329350A (zh) * 2017-08-23 2017-11-07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照相机镜头驱动装置
CN208158405U (zh) * 2018-03-27 2018-11-27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音圈马达的载体组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22994A (ko) * 2009-08-28 2011-03-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및 그 조립 방법
CN102810967A (zh) * 2011-05-31 2012-12-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
CN107329350A (zh) * 2017-08-23 2017-11-07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照相机镜头驱动装置
CN208158405U (zh) * 2018-03-27 2018-11-27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音圈马达的载体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93534U (zh) 一种电池模块
CN104400283B (zh) 钛合金骨架蒙皮结构件焊接装置
CN108461459A (zh) 一种负极对接双向整流二极管及其制造工艺
CN105364413B (zh) 一种筒体构件的制造方法
CN208158405U (zh) 一种音圈马达的载体组件
CN208158270U (zh) 一种具有防呆机制的音圈马达载体
CN1988070B (zh) 一种贴片式塑封电感的制作方法
CN108377089A (zh) 一种音圈马达的载体组件
CN204498232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烘烤固定治具
CN208158407U (zh) 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组件
CN103390490A (zh) 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CN108377087A (zh) 一种音圈马达
CN207602558U (zh) 一种插接功率模块封装装置
CN208158393U (zh) 一种音圈马达
CN208158398U (zh) 一种新型音圈马达载体
CN108390489A (zh) 一种具有防呆机制的音圈马达载体
CN108336887A (zh) 一种新型音圈马达载体
CN104191138A (zh) Smd焊接用的夹具
CN104439737A (zh) 一种u肋板单元的焊接方法
CN204167089U (zh) 一种电感焊接定位治具
CN204893320U (zh) 翻转焊接设备
CN210413165U (zh) 一种焊接自动化工装
CN208127189U (zh) 一种负极对接双向整流二极管
CN204130524U (zh) 一种新型单相整流桥
CN108322011A (zh) 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