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5173B - 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75173B
CN108375173B CN201810168198.2A CN201810168198A CN108375173B CN 108375173 B CN108375173 B CN 108375173B CN 201810168198 A CN201810168198 A CN 201810168198A CN 108375173 B CN108375173 B CN 1083751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onditioner
swing
interval
contro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681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75173A (zh
Inventor
李磊磊
张吉雪
马丽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681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751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75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5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75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51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的控制方法、空调器,涉及空调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用户手动调节空调器导风板的角度来进行风向控制而无法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自适应调节的问题。具体方案为:根据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判定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风向控制信息用于控制空调器中导风板的摆动方向,其中送风方向判定信息包括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以及在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信息;控制空调器中导风板按照风向控制信息进行摆动。

Description

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空调能够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升温和降温,从而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内工作或休息环境。
现有空调器中的室内机在实现对室内升温或降温的功能时,一般需要用户通过遥控器或手动的方式调节空调器导风板的角度对室内进行送风来实现,例如,有时用户可能希望导风板自由摆动,以便从不同角度大范围地送风;或者有时用户可能希望导风板角度固定,以便小范围地送风;或者有时用户可能希望空调风可以朝向人送风或避开人送风,或者有时用户可能希望在空调在不同运行状态下以不同送风方式来送风,在此情况下都需要用户手动调节室内机的出风模式以及导风板的角度,而无法自动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适应性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的控制方法、空调器,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用户通过遥控器或手动的方式调节空调器导风板的角度来进行风向控制而无法自动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适应性调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判定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所述风向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中导风板的摆动方向,其中所述送风方向判定信息包括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以及在所述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信息;控制所述空调器中导风板按照风向控制信息进行摆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的控制方法,根据空调器的运行状态、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信息等送风方向判定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由此控制空调器中导风板按照风向控制信息进行摆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方案中空调器的导风板能够自动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适应性调节,无需用户进行复杂的功能操作选择,实现了空调器导风板的智能化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用户通过遥控器或手动的方式调节空调器导风板的角度来进行风向控制而无法自动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适应性调节的问题。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安装在所述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摆动的驱动模块,以及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判定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所述风向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中导风板的摆动方向,其中所述送风方向判定信息包括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以及在所述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信息;控制所述空调器中导风板按照风向控制信息进行摆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同样可以达到上述效果,即空调器的导风板自动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适应性调节,无需用户进行复杂的功能操作选择,实现了空调器导风板的智能化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的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水平导风板的摆动区间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垂直导风板的摆动区间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传感器检测所对应的红外人体感应热矩阵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当前风量等级为最大风量等级的情况下控制导风板摆动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当前风量等级为最小风量等级的情况下根据感测的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与温度阈值范围的比较结果来控制导风板的摆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根据有人区域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与流动性阈值的比较结果和/或有人区域的数量与有人区域数量阈值的比较结果来控制导风板的摆动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或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于任意类型的空调器中,空调器可以分为分体式、整体式(窗机)等,无论是对于哪种类型的空调器,本发明实施例将需要安装于室内的部分称为室内机。例如,整体式空调器可以认为仅包含室内机;分体式空调器为包含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空调器,按照其室内机的安装位置又可以分为壁挂式空调器和柜式空调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的空调器,也可以是该空调器中用于控制导风板的摆动方向的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可以包含控制板,例如对于分体式空调器而言,可以是室内机中的控制板(也称室内机主控板)。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根据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判定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
其中,风向控制信息用于控制空调器中导风板的摆动方向,送风方向判定信息包括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以及在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信息。其中,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是指空调器被用户设定的运行状态,例如,用户通过遥控器(或线控器)、室内机上的操作面板等输入控制指令,而在空调器上设置的运行状态。在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信息包含人员在监测范围内的位置分布,进一步的,还可以包含人数等分布情况。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导风板包括水平导风板和/或垂直导风板,也就是说,导风板可以仅包括水平导风板,也可以仅包括垂直导风板,或者可以同时包括水平导风板和垂直导风板。当然,导风板包括水平导风板和/或垂直导风板,还可以包括下述情况:a)水平导风板在上下方向上进行摆动,而垂直导风板不摆动;或者b)垂直导风板在左右方向上进行摆动,而水平导风板不摆动;或者c)水平导风板在上下方向上进行摆动且垂直导风板在左右方向上进行摆动。水平导风板的摆动范围包括至少两个出风范围从上到下逐渐变化的上下摆动区间,垂直导风板的摆动范围包括至少两个出风范围从左到右逐渐变化的左右摆动区间。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从空调器室内机的一侧角度来看,水平导风板的全闭位置置于空调器室内机的上端,水平导风板的上下摆动范围分为1~7段,即从上到下依次为1段、2段……7段,对应地,水平导风板可在位置1与位置7之间摆动,当水平导风板位于位置1时,空调器的出风面积最小,送风距离最远;当水平导风板位于位置7时,空调器的出风面积最大,送风距离最近。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水平导风板的全闭位置置于空调器室内机的上端,但这只是示例性的,水平导风板的全闭位置还可以置于空调器室内机的上端。
示例性的,水平导风板的摆动范围包括三个出风范围从上到下逐渐变化的摆动区间,即上下摆动区间a、上下摆动区间b、上下摆动区间c,将这三个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分别定义为远方、中方、近方,如图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摆动区间包括上述段中的至少一个。示例性的,当水平导风板在1~3段摆动时,对应的送风范围可定义为远方;当水平导风板在4段固定时,对应的送风范围可定义为中方;当水平导风板在5~7段摆动时,对应的送风范围可定义为近方。也就是说,对于水平导风板而言,其摆动的角度代表了风吹的远近程度,例如1~3段对应远方,其中1段对应的送风范围比3段对应的送风范围要远。除了上述定义方式之外,还可以有其他定义方式,例如,当水平导风板在1~3段摆动时,对应的送风范围可定义为远方;当水平导风板在3~5段摆动时,对应的送风范围可定义为中方;当水平导风板在5~7段摆动时,对应的送风范围可定义为近方。也就是说,在对上下摆动区间和对应的送风范围定义时,相邻的摆动区间之间可以有重叠,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当然,还可以有如下定义方式:当水平导风板在1段固定时,对应的送风范围可定义为远方;当水平导风板在4段固定时,对应的送风范围可定义为中方;当水平导风板在7段固定时,对应的送风范围可定义为近方。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从空调器室内机的角度来看,垂直导风板的左右摆动范围分为1~7段,从左到右依次为1段、2段……7段。
示例性的,垂直导风板的摆动范围包括三个出风范围从左到右逐渐变化的摆动区间,即左右摆动区间a、左右摆动区间b、左右摆动区间c,这三个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可以分别定义为左方、中方、右方,如图4所示。具体的,当垂直导风板在1~3段摆动时,对应的送风范围可定义为左方;当垂直导风板在4段固定时,对应的送风范围可定义为中方;当垂直导风板在5~7段摆动时,对应的送风范围可定义为右方。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定义方式之外,还可以有其他定义方式,例如,可以定义为:当垂直导风板在1~3段摆动时,对应的送风范围可定义为左方;当垂直导风板在3~5段摆动时,对应的送风范围可定义为中方;当垂直导风板在5~7段摆动时,对应的送风范围可定义为右方。也就是说,在对左右摆动区间和对应的送风范围定义时,相邻的摆动区间之间可以有重叠,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当然,还可以有如下定义方式:当垂直导风板在1段固定时,对应的送风范围可定义为左方;当垂直导风板在4段固定时,对应的送风范围可定义为中方;当垂直导风板在7段固定时,对应的送风范围可定义为右方。
示例性的,在导风板包括水平导风板和垂直导风板的情况下,还可以将水平导风板和垂直导风板的摆动区间进行组合,得到左远方、左中方、左近方、中远方、中近方、右远方、右中方、右近方的送风范围,如表1所示。
水平导风板摆动区间 垂直导风板摆动区间 送风范围
1~3段 1~3段 左远方
4段 1~3段 左中方
5~7段 1~3段 左近方
1~3段 4段 中远方
4段 4段 中中方
5~7段 4段 中近方
1~3段 5~7段 右远方
4段 5~7段 右中方
5~7段 5~7段 右近方
表1
其中,水平导风板在1~3段摆动且垂直导风板在1~3段摆动时,对应的送风范围为左远方。水平导风板在4段固定且垂直导风板在1~3段摆动时,对应的送风范围为左中方。水平导风板在5~7段摆动且垂直导风板在1~3段摆动时,对应的送风范围为左近方。并且,以类似方式定义了中远方、中中方、中近方、右远方、右中方、右近方,如表1所示。其中,表1中关于左远方、左中方、左近方、中远方、中中方、中近方、右远方、右中方、右近方的定义仅作为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定义方式之外,还可以有其他定义方式,如下面的表2和表3所示,建立了水平导风板和垂直导风板的摆动区间与送风范围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组合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水平导风板摆动区间 垂直导风板摆动区间 送风范围
1~3段 1~3段 左远方
3~5段 1~3段 左中方
5~7段 1~3段 左近方
1~3段 3~5段 中远方
3~5段 3~5段 中中方
5~7段 3~5段 中近方
1~3段 5~7段 右远方
3~5段 5~7段 右中方
5~7段 5~7段 右近方
表2
其中,水平导风板在1~3段摆动且垂直导风板在1~3段摆动时,对应的送风范围为左远方。水平导风板在3~5段摆动且垂直导风板在1~3段摆动时,对应的送风范围为左中方。水平导风板在5~7段摆动且垂直导风板在1~3段摆动时,对应的送风范围为左近方。并且以类似方式定义了中远方、中中方、中近方、右远方、右中方、右近方,如表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摆动区间和对应的送风范围定义时,相邻的摆动区间之间可以有重叠,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水平导风板摆动区间 垂直导风板摆动区间 送风范围
1段 1~3段 左远方
4段 1~3段 左中方
7段 1~3段 左近方
1段 4段 中远方
4段 4段 中中方
7段 4段 中近方
1段 5~7段 右远方
4段 5~7段 右中方
7段 5~7段 右近方
表3
其中,水平导风板在1段固定且垂直导风板在1~3段摆动时,对应的送风范围为左远方。水平导风板在4段固定且垂直导风板在1~3段摆动时,对应的送风范围为左中方。水平导风板在7段固定且垂直导风板在1~3段摆动时,对应的送风范围为左近方。并且以类似方式定义了中远方、中中方、中近方、右远方、右中方、右近方,如表3所示。
综上,通过建立水平导风板和/或垂直导风板的摆动区间与送风范围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可以在获知室内人员所在位置(对应可知送风范围)的情况下,根据水平导风板和/或垂直导风板的摆动区间与送风范围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控制水平导风板和/或垂直导风板在对应的摆动区间进行摆动,以适应性地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送风。
通过市场调研空调器用户对导风板的需求调研,对导风板摆动有以下需求分析:
1、大风量出风时,导风板避开人送风;
2、小风量出风,且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相差较大时,导风板可朝人送风;
3、小风量出风,且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相差较小时,导风板避开人送风;
4、禁止风向直吹人头部;
5、按照大部分人希望头冷脚热的期望环境,可制冷时出风接近吊顶,制热时出风接近地面;
6、室内人员较少时,导风板角度固定;
7、室内人员较多时,导风板反复摆动;
8、室内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时,导风板反复摆动。
基于以上空调器用户对导风板的需求分析,根据人感感知的室内人员数量、位置及流动性数据,以及室内机的出风及环境温度等条件,可得出导风板自适应控制的算法。上述对导风板的摆动的需求分析仅作为示例进行说明,还可以存在对导风板摆动的其他需求,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101中,风向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控制信息和/或第二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控制空调器中水平导风板在上下摆动区间摆动,第二控制信息用于控制空调器中垂直导风板在左右摆动区间摆动。
示例性的,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控制空调器中水平导风板在上下摆动区间a、上下摆动区间b、上下摆动区间c这三个摆动区间进行摆动。示例性的,第二控制信息用于控制空调器中垂直导风板在左右摆动区间a、左右摆动区间b、左右摆动区间c这三个摆动区间进行摆动。基于为空调器中水平导风板设置的上下摆动区间,以及为空调器垂直导风板设置的左右摆动区间,步骤101可采用方式一实现。
方式一、根据空调器运行的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以及人员分布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
示例性的,可以基于用户对空调器的送风需求,确定风向控制信息。例如,大多数用户期望空调器的送风范围能够获得头部送冷风和脚部送热风的效果,可以基于此来确定风向控制信息,进而控制送风范围。具体的,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可以控制送风范围为近方,即送出的热风接近地面;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可以控制送风范围为远方,即送出的冷风接近吊顶。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根据空调器运行的制热模式、以及人员分布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包括:在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包括运行制热模式、以及人员分布信息表征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在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和/或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内的情况下,获取第二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和/或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其中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和上下第二摆动区间为两个相邻的上下摆动区间,且第二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位于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的下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可以是上下摆动区间a、上下摆动区间b、上下摆动区间c中的任一者。同样,所述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可以是左右摆动区间a、左右摆动区间b、左右摆动区间c中的任一者。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位于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的下方,其中所述下方仅代表一个大致方位,具体参数应当根据实际测量确定。示例性的,参考图3,如果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为中方,则第二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位于中方送风范围的下侧,也就是说,第二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为近方。
示例性的,对于用户希望在制热模式下送出的热风能吹到用户脚部附近位置的情况,可控制水平导风板在(人体位置+1)对应段固定或摆动以及垂直导风板在(人体位置)对应段固定或摆动,以使得送出的热风朝向用户脚部附近位置送风。其中,人体位置由人体感应传感器检测得到;上述“人体位置+1”中“+1”只代表一个趋势,具体增加多少应根据实际测量来确定。示例性的,在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人员分布在左中方送风范围内(已知人体位置位于左中方)的情况下,可控制水平导风板在(中方+1)对应段固定以及垂直导风板在(左方)对应段固定,具体而言,可控制水平导风板在例如7段固定,使得朝向近方送风,送风接近地面,而并非直接朝向中方送风;并控制垂直导风板在例如1~3段摆动,使得朝向左方送风。由此通过控制水平导风板和垂直导风板的摆动,使得朝向左近方送风,实现了在制热模式下朝向用户脚部附近位置送热风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根据空调器运行的制冷模式、以及人员分布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包括:在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包括运行制冷模式、以及人员分布信息表征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在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和/或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内的情况下,获取第三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和/或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其中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和第三上下摆动区间为两个相邻的上下摆动区间,且第三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位于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的上方。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第一上下摆动区间、第三上下摆动区间、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如上所述也并非特指,此处不再赘述。
还需要注意的是,如上所述,第三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位于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的上方,其中所述上方仅代表一个大致方位,具体参数应当根据实际测量确定。示例性的,参考图3,如果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为中方,则第三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位于中方送风范围的上侧,即第三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为远方。
示例性的,对于用户希望在制冷模式下送出的冷风能吹到用户头部附近位置的情况,可控制水平导风板在(人体位置-1)对应段固定或摆动并且垂直导风板在(人体位置)对应段固定或摆动,以使得送出的冷风朝向用户头部附近位置送风。其中,人体位置由人体感应传感器检测得到;上述“人体位置-1”中“-1”只代表一个趋势,具体减少多少应根据实际测量来确定。示例性的,在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人员分布在左中方送风范围内(已知人体位置位于左中方)的情况下,可控制水平导风板在(中方-1)对应段固定或摆动以及垂直导风板在(左方)对应段固定或摆动,具体而言,可控制水平导风板在例如1段固定,使得朝向远方送风,送风接近吊顶,而非直接朝向中方送风;并控制垂直导风板在例如1~3段摆动,使得朝向左方送风。由此通过控制水平导风板和垂直导风板的摆动,使得朝向左远方送风,进而实现了在制冷模式下朝向用户头部附近位置送冷风的效果。
示例性的,上述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信息可以由传感器进行检测得到,优选的,该传感器可以是红外人体感应传感器。红外人体感应传感器可以感应热辐射,通过检测红外线量值来计算相应区域的温度,在检测房间内的环境温度的情况下,根据各点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异得出温度差异数组,进而可以得到人员位置分布、人员数量、以及人员流动性等信息。传感器的微控制单元(MCU,Microcontroller Unit)处理人员位置分布、人员数量、以及人员流动性等信息,并通过例如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Universal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信发送给室内机主控板。其中,该传感器与室内机主控板连接。
其中,人员位置分布是指人员在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位置分布。示例性的,人员位置分布由红外人体感应传感器生成的红外人体感应热矩阵来表示。示例性的,红外人体感应热矩阵为4*5的矩阵,如图5所示。图5中是顺着传感器的方向看所得到的红外人体感应热矩阵,其中,标有位置参数0~19的各个区域代表室内各个位置,位置参数0~4对应的区域离传感器的距离最远,位置参数15~19对应的区域离传感器最近。示例性的,区域0、1代表左远方,区域5、6、10、11代表左中方,区域15、16代表左近方;区域2代表中远方,7、12代表中中方,区域17代表中近方;区域3、4代表右远方,区域8、9、13、14代表右中方,区域18、19代表右近方。上述区域划分方式仅作为示例,具体的区域划分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人员数量并不一定是实际人数的概念,而是指有人区域数量。具体的,如上所述,室内的各个位置相对于传感器都设置有相对的位置参数(例如矩阵中每个元素对应一个位置),室内的当前环境温度可近似认为不发生变化,但是当有人进入室内或有人移动时,由于人体温度通常为37℃,此时人体所在位置的环境温度将会发生突变,如果人体所在位置处的环境温度突变的量值即温差在预设的温度阈值范围内,则可认为相应位置处存在一个有人区域(即在该位置处有人)。例如,假设当前环境温度为20℃,预设的温度阈值范围为[0℃,37℃],当有人进入室内时,人体所在区域处的环境温度突变的量值为17℃,在预设的温度阈值范围内,则认为该区域处有一个人。示例性的,有人区域可以用“1”表示,代表矩阵中该区域为有人状态,并且用“0”表示无人区域,代表矩阵中该区域为无人状态,假设矩阵中两个元素为1,则表示可以认为监控范围内有两个人。当然,这里的0和1仅仅是一种示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其它标识来表示,这里并不做限定。
人员流动性是指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有人区域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如果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有人区域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大于流动性阈值,则认为人员流动性大,如果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有人区域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小于流动性阈值,则认为人员流动性小。示例性的,假设预设时间段为5分钟且流动性阈值为3次,如果室内有人区域在5分钟内的变化量大于3次,则认为室内人员流动性大。
在方式一的基础上,步骤101中,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还可以包括当前风量等级。示例性的,风量等级一般包括弱风档和强风档,更具体的,风量等级可以包括超静、低风、中风、高风、超强风,其中超静对应最小风量等级,超强风对应最大风量等级。此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方式二和方式三。
方式二、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步骤101具体可以包括:在当前风量等级为最大风量等级的情况下,可以按照方式一执行根据空调器运行的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以及人员分布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示例性的,参考图6,在当前风量等级为最大风量等级且室内人员分布在左中方的情况下,则制冷模式下控制水平导风板朝远方送风以及垂直导风板朝左方送风,即总体上朝向左远方送风,在制热模式下控制水平导风板朝近方送风以及垂直导风板朝左方送风,即总体上朝向左近方送风。当然,在当前风量等级不是最大风量等级的情况下,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通过遥控器或手动的方式对空调器的导风板的摆动角度进行调节。
方式三、
在方式二的基础上,步骤101中,送风方向判定信息除了包括根据所述空调器运行的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以及所述人员分布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之外,还可以包括感测的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并且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可以包括当前风量等级。其中,设定温度可以是空调器中的默认设置温度,也可以由用户根据需求进行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步骤101具体可以包括:在当前风量等级为最小风量等级、感测的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在温度阈值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按照方式一执行根据空调器运行的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以及人员分布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步骤101具体还可以包括:在当前风量等级为最小风量等级、感测的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在温度阈值范围外、以及人员分布信息表征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在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和/或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内的情况下,获取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和/或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
示例性的,参考图7,在当前风量等级为最小风量等级、且感测的室内环境温度Ti=24℃,设定温度Ts=30℃,温度阈值范围为[-5,5],且人员分布在左中方的情况下,感测的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Ti-Ts=24℃-30℃=-6℃,在温度阈值范围[-5,5]外,则控制水平导风板朝中方送风以及垂直导风板朝左方送风,即总体上朝向左中方送风,从而实现在温差相对较大的情况下朝向人送风。在当前风量等级为最小风量等级、且感测的室内环境温度Ti=28℃,设定温度Ts=30℃,温度阈值范围为[-5,5],且人员分布在左中方的情况下,感测的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Ti-Ts=28℃-30℃=-2℃,在温度阈值范围[-5,5]内,则制冷模式下控制导风板朝向左远方送风,制热模式下控制导风板朝向左近方送风,从而实现在温差相对较小的情况下避开人送风。由此,可以根据感测的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控制导风板的摆动,以便在温差相对较大的情况下朝向人送风,在温差相对较小的情况下避开人送风,适应性地根据用户需求为用户送风,更好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02、控制空调器中导风板按照风向控制信息进行摆动。
具体的,如果风向控制信息包含第一控制信息,则室内机主控板根据第一控制信息控制空调器中水平导风板在上下摆动区间进行摆动。如果风向控制信息包含第二控制信息,则室内主控板根据第二控制信息控制空调器中垂直导风板在左右摆动区间进行摆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在人员分布信息表征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有人区域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大于流动性阈值、和/或人员分布信息表征有人区域的数量大于有人区域数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板在其自身摆动范围内连续反复摆动。示例性的,如果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有人区域在5分钟内变化大于3次,则控制空调器的水平导风板和/或垂直导风板在其自身摆动范围内连续反复摆动,例如,控制水平导风板从上下摆动区间a摆动到上下摆动区间b,再摆动到上下摆动区间c,接着从上下摆动区间b摆动到上下摆动区间b,再摆动到上下摆动区间a,使得水平导风板以此方式连续反复摆动。假设有人区域数量阈值为1,如果人员分布信息表征有人区域的数量为2,也就是说有人区域数量大于1,则控制空调器的水平导风板和/或垂直导风板以上述方式在其自身摆动范围内连续反复摆动。上述提及的流动性阈值和有人区域数量阈值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人员分布信息表征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有人区域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流动性阈值、和/或人员分布信息表征有人区域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有人区域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可以按照方式一执行根据空调器运行的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以及人员分布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
示例性的,参考图8,当室内有人区域数量为1且人分布在左中方时,则制冷模式下控制导风板朝左远方送风,制热模式下朝左近方送风。当室内有人区域为2时,则控制水平导风板和垂直导风板均在其自身摆动范围内连续反复摆动。当室内有人区域5分钟内的变化量小于3次且人分布在左中方时,则制冷模式下控制导风板朝左远方送风,制热模式下朝左近方送风。当室内有人区域5分钟内的变化量大于3次时,则控制水平导风板和垂直导风板均在其自身摆动范围内连续反复摆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能够根据人员位置分布、人员数量和人员流动性,基于用户对空调器的送风需求,使空调器导风板的摆动适应性地调节,在人员数量较多和/或人员流动性较大的情况下,空调器的导风板会自动在其摆动范围内连续反复摆动,无需用户进行手动操作,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上文提及的“大于”可以认为是“大于”或者“大于或等于”,而“小于”可以认为是“小于”或者“小于或等于”,也就是说,对于等于的情况,可以归为大于的情况,也可以归为小于的情况。例如,对于人员分布信息表征有人区域的数量等于有人区域数量阈值而言,可以将这种情况认为是属于有人区域的数量大于有人区域数量阈值的情况,也可以将这种情况认为是属于有人区域的数量小于有人区域数量阈值的情况。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该方法还包括:持续预定时间段内未检测到室内区域内有人时,控制空调器处于待机模式。在待机模式时,空调器中的压缩机不工作。示例性的,在例如2小时的持续预定时间段内没有检测到室内区域有人的情况下,空调器会自动进入待机模式,从而可以实现空调器的智能化控制,避免了不必要的耗电。
示例性的,上述的持续预定时间段是在空调器室内机中预先进行设定好的,该预定时间包括但不限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80分钟。具体的可以通过空调器室内机进行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的控制方法,根据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判定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风向控制信息用于控制空调器中导风板的摆动方向,其中送风方向判定信息包括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以及在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信息;控制空调器中导风板按照风向控制信息进行摆动。本方案中基于室内人员位置分布、人员数量、以及人员流动性等信息,根据用户对空调器的送风需求,自适应调节空调器导风板的摆动,无需人为手动调节,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参考图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9包括:安装在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91,用于驱动导风板91摆动的驱动模块92,以及与驱动模块92连接的控制模块93,该控制模块93可以用于:根据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判定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风向控制信息用于控制空调器中导风板的摆动方向,其中送风方向判定信息包括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以及在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信息;控制空调器中导风板按照风向控制信息进行摆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导风板91包括水平导风板,水平导风板的摆动范围包括至少两个出风范围从上到下逐渐变化的上下摆动区间;和/或,导风板91包括垂直导风板,垂直导风板的摆动范围包括至少两个出风范围从左到右逐渐变化的左右摆动区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风向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控制信息和/或第二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控制空调器中水平导风板在上下摆动区间摆动,第二控制信息用于控制空调器中垂直导风板在左右摆动区间摆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根据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判定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可以包括:根据空调器运行的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以及人员分布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
示例性的,控制模块93可以用于:在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包括运行制热模式、以及人员分布信息表征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在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和/或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内的情况下,获取第二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和/或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其中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和上下第二摆动区间为两个相邻的上下摆动区间,且第二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位于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的下方。
又示例性的,控制模块93可以用于:在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包括运行制冷模式、以及人员分布信息表征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在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和/或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内的情况下,获取第三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和/或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其中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和第三上下摆动区间为两个相邻的上下摆动区间,且第三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位于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的上方。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包括当前风量等级,示例性的,控制模块93可以用于:在当前风量等级为最大风量等级的情况下,执行根据空调器运行的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以及人员分布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送风方向判定信息还可以包括感测的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并且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包括当前风量等级。
示例性的,控制模块93可以用于:在当前风量等级为最小风量等级、感测的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在温度阈值范围内的情况下,执行根据空调器运行的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以及人员分布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
又示例性的,控制模块93还可以用于:在当前风量等级为最小风量等级、感测的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在温度阈值范围外、以及人员分布信息表征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在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和/或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内的情况下,获取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和/或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控制模块93还可以用于:在人员分布信息表征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有人区域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大于流动性阈值、和/或人员分布信息表征有人区域的数量大于有人区域数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板在其自身摆动范围内连续反复摆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功能描述均可以援引到对应的各功能模块中,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可以达到与上述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的控制方法相同的效果。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或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或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或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例如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物理单元中,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单元中,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物理单元中;还可以是一个功能单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单元配合实现。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判定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所述风向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中导风板的摆动方向,其中所述送风方向判定信息包括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以及在所述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信息;所述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信息由传感器检测得到;
控制所述空调器中导风板按照风向控制信息进行摆动;
在所述人员分布信息表征所述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有人区域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大于流动性阈值、和/或所述人员分布信息表征有人区域的数量大于有人区域数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板在其自身摆动范围内连续反复摆动;
所述导风板包括水平导风板,所述水平导风板的摆动范围包括至少两个出风范围从上到下逐渐变化的上下摆动区间;和/或,所述导风板包括垂直导风板,所述垂直导风板的摆动范围包括至少两个出风范围从左到右逐渐变化的左右摆动区间;
所述风向控制信息包括:第一控制信息和/或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中水平导风板在所述上下摆动区间摆动,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中垂直导风板在所述左右摆动区间摆动;
根据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判定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空调器运行的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以及所述人员分布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
其中,根据所述空调器运行的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以及所述人员分布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包括:
在所述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包括运行制热模式、以及所述人员分布信息表征所述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在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和/或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内的情况下,获取第二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和/或所述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和所述第二上下摆动区间为两个相邻的上下摆动区间,且所述第二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位于所述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的下方;
和/或,
在所述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包括运行制冷模式、以及所述人员分布信息表征所述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在所述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和/或所述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内的情况下,获取第三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和/或所述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其中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和所述第三上下摆动区间为两个相邻的上下摆动区间,且所述第三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位于所述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包括当前风量等级,
根据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判定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包括:
在所述当前风量等级为最大风量等级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空调器运行的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以及所述人员分布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方向判定信息还包括感测的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所述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包括当前风量等级;
根据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判定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包括:在所述当前风量等级为最小风量等级、感测的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在温度阈值范围内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空调器运行的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以及所述人员分布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判定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还包括:
在所述当前风量等级为最小风量等级、感测的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差在温度阈值范围外、以及所述人员分布信息表征所述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在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和/或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内的情况下,获取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和/或所述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
5.一种空调器,包括:安装在所述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摆动的驱动模块,以及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判定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所述风向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中导风板的摆动方向,其中所述送风方向判定信息包括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以及在所述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信息;控制所述空调器中导风板按照风向控制信息进行摆动;在所述人员分布信息表征所述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有人区域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量大于流动性阈值、和/或所述人员分布信息表征有人区域的数量大于有人区域数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板在其自身摆动范围内连续反复摆动,所述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信息由传感器检测得到;
所述导风板包括水平导风板,所述水平导风板的摆动范围包括至少两个出风范围从上到下逐渐变化的上下摆动区间;和/或,所述导风板包括垂直导风板,所述垂直导风板的摆动范围包括至少两个出风范围从左到右逐渐变化的左右摆动区间;
所述风向控制信息包括:第一控制信息和/或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中水平导风板在所述上下摆动区间摆动,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中垂直导风板在所述左右摆动区间摆动;
根据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判定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空调器运行的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以及所述人员分布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
其中,根据所述空调器运行的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以及所述人员分布信息确定风向控制信息包括:
在所述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包括运行制热模式、以及所述人员分布信息表征所述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在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和/或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内的情况下,获取第二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和/或所述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和所述第二上下摆动区间为两个相邻的上下摆动区间,且所述第二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位于所述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的下方;
和/或,
在所述空调器被设定的运行状态包括运行制冷模式、以及所述人员分布信息表征所述空调器的监测范围内的人员分布在所述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和/或所述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内的情况下,获取第三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一控制信息和/或所述第一左右摆动区间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其中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和所述第三上下摆动区间为两个相邻的上下摆动区间,且所述第三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位于所述第一上下摆动区间对应的送风范围的上方。
CN201810168198.2A 2018-02-28 2018-02-28 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Active CN1083751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8198.2A CN108375173B (zh) 2018-02-28 2018-02-28 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8198.2A CN108375173B (zh) 2018-02-28 2018-02-28 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5173A CN108375173A (zh) 2018-08-07
CN108375173B true CN108375173B (zh) 2021-03-23

Family

ID=63018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8198.2A Active CN108375173B (zh) 2018-02-28 2018-02-28 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751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2673A (zh) * 2018-11-08 2019-03-08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1637600B (zh) * 2019-03-01 2022-04-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参数优化方法
CN109974230B (zh) * 2019-03-12 2021-03-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17586B (zh) * 2019-04-17 2021-06-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08506B (zh) * 2019-10-09 2021-09-2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板多向摆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0749069B (zh) * 2019-10-31 2022-04-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CN111043722A (zh) * 2019-12-30 2020-04-2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256284B (zh) * 2020-01-16 2021-10-2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扫风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1426033B (zh) * 2020-03-02 2022-11-18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2628855A (zh) * 2020-12-12 2021-04-09 安徽美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立式空调及其送风方法
CN112984626B (zh) * 2021-03-29 2022-07-22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及柜式空调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73826B2 (ja) * 2010-08-10 2014-04-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5819271B2 (ja) * 2012-09-03 2015-11-18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6052037B (zh) * 2016-06-28 2021-01-05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摆风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6885351A (zh) * 2017-04-20 2017-06-23 广东高村空调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5173A (zh) 2018-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5173B (zh) 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US10625193B2 (en) Intelligent air-conditioning controlling system and intelligent controlling method for the same
AU2008205868B2 (en) Air conditioning blow-out panel,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and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CN108826601B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人体感应器
US937720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room based on occupancy
EP2407728A2 (en) Air conditioner
WO2019034123A1 (zh) 一种智能空调器控制方法及智能空调器
JP5749612B2 (ja) 室内環境調整システム
CN110529988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空调和存储介质
KR101915364B1 (ko) 다기종 실내 환경 기기의 통합 제어 방법
CN109708262B (zh) 一种多媒体教室空调控制方法
CN106679079A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
CN103162376B (zh) 空调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912960A (zh)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442483B (zh) 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10878981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61174A (zh) 一种空调遥控器、空调及其温度调控方法
CN108119987A (zh) 一种室内温度调节控制方法
CN104833040A (zh) 空调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及温控器
JP2015094489A (ja) 空気調和機
KR102690333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CN109725609B (zh) 一种智能空调系统
CN205939566U (zh) 空调控制系统和空调
CN109506348B (zh) 一种空调导风板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KR102171069B1 (ko) 환기정보표시 창호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