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3855A - 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电子照相用构件及其生产方法、和定影设备 - Google Patents

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电子照相用构件及其生产方法、和定影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73855A
CN108373855A CN201810090723.3A CN201810090723A CN108373855A CN 108373855 A CN108373855 A CN 108373855A CN 201810090723 A CN201810090723 A CN 201810090723A CN 108373855 A CN108373855 A CN 108373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layer
curable liquid
addition curable
liquid silastic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907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73855B (zh
Inventor
阿部胜也
松中胜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2463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7683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373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38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738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38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8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08K3/042Graphene or derivatives, e.g. graphene oxid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03G15/2057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relating to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heat element and layer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1Conductive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5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particle size in gener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电子照相用构件及其生产方法、和定影设备。提供一种电子照相用构件,该构件包括通过将石墨颗粒分散在硅橡胶中形成的并且具有高的沿厚度方向的热导率的弹性层。该电子照相用构件具有基体和在基体上的弹性层,其中弹性层包括包含石墨颗粒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的固化产物,石墨颗粒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油量为80cm3/100g至150cm3/100g,弹性层的沿厚度方向的热导率为1.1W/(m·K)至5.0W/(m·K),和弹性层的拉伸模量为0.1MPa至4.0MPa。

Description

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电子照相用构件及其生产方 法、和定影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复印机或打印机等电子照相设备的定影设备中所使用的电子照相用构件,所述构件的生产方法以及定影设备。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所述电子照相用构件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设备中,为了使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使用包括加热构件和配置为面向加热构件的加压构件的定影设备(热定影设备)。
通常,在用于电子照相系统的定影设备中,将作为形成如一对辊和辊、一对膜和辊、一对带和带、或一对带和辊等的电子照相用构件的成对的旋转体配置为能够与记录介质压接。然后,将保持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如纸等记录介质引入至在这些旋转体之间形成的压接部位,并且将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加热以使调色剂熔融。由此,使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
此处,与保持在记录介质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接触并且加热未定影调色剂的构件称为加热构件,以及配置为面向加热构件并且与加热构件一起形成定影辊隙的构件称为加压构件。加热构件的实例根据构件的形态包括定影辊、定影膜和定影带。用作加热构件的电子照相用构件可以具有包含硅橡胶的弹性层(参见日本专利No.5471350)。对于此类电子照相用构件,优选提高弹性层的热导率。
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使得包含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的固化产物(cured product)的弹性层的热导率可以提高的各种热导性填料的研究。结果,本发明人发现,例如,与如氧化铝等热导性填料相比,石墨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弹性层的热导率。即,与氧化铝相比,即使当以相对少的含量使用时,石墨也可以赋予弹性层高的热导率。然而,通常难以使通过将石墨引入至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中形成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充分固化。本发明的发明人认识到,在为了提高包含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的固化产物的弹性层的热导率的目的而使用石墨的情况下,需要开发用于使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稳定地固化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旨在提供电子照相用构件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电子照相用构件包括其中石墨(石墨颗粒)分散在硅橡胶中的弹性层,所述弹性层具有高的沿厚度方向的热导率。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充分的固化性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旨在提供一种有助于高品质电子照相图像的形成的定影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照相用构件,其包括基体和在所述基体上的弹性层,所述弹性层包括包含石墨颗粒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的固化产物,所述石墨颗粒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油量为80cm3/100g至150cm3/100g,所述弹性层的沿厚度方向的热导率为1.1W/(m·K)至5.0W/(m·K),以及所述弹性层的拉伸模量为0.1MPa至4.0MPa。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其包括具有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具有结合至硅的活性氢的有机聚硅氧烷、催化剂和石墨颗粒,所述石墨颗粒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油量为80cm3/100g至150cm3/100g,以及所述具有结合至硅的活性氢的有机聚硅氧烷的重均分子量为5,500至65,000。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具有基体和在所述基体上的弹性层的电子照相用构件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在基体上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的涂膜固化,由此形成所述弹性层。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定影设备,其具有加热构件和配置为面向所述加热构件的加压构件,其中所述加热构件为上述电子照相用构件。
参照附图从以下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具有环形带形状的电子照相用构件的截面图。
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具有辊形状的电子照相用构件的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用构件的弹性层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层压氟树脂表面层的过程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定影设备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发明人对为何存在其中包含石墨颗粒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无法充分固化的情况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明人确认,随着所使用的石墨颗粒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油量越大,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的固化越显著地受到抑制。从此类实验结果,本发明人推测,由于以下原因使得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的固化的抑制发生。即,推测由于用作交联剂的具有结合至硅原子的活性氢原子的有机聚硅氧烷吸收至石墨颗粒的孔(pores)内,因此氢化硅烷化反应无法充分地进行,所以固化受到抑制。因此,本发明人对以下假设进行研究:当使交联剂的分子量大时,难以将交联剂吸收至石墨颗粒的孔内。结果,本发明人发现,通过使交联剂的分子量大,甚至包含具有高的DBP吸油量的石墨颗粒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也能充分地固化,从而完成本发明。
同时,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08-113713公开了涉及包含如炭黑或石墨等碳系导电性赋予剂的导电硅橡胶组合物的发明。还记载了在通过将大量碳系导电性赋予剂引入至硅橡胶中获得的导电硅橡胶组合物中,固化性降低。然而,由于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08-113713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具体使用的碳系导电性赋予剂仅为炭黑,因此没有关于石墨的具体公开或暗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包含作为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的交联剂的具有结合至硅原子的活性氢原子的有机聚硅氧烷,该有机聚硅氧烷的重均分子量为5,500至65,000。由此,即使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包含例如具有如80至150cm3/100g等高的DBP吸油量值的石墨颗粒,石墨颗粒对交联剂的吸收也受到抑制。结果,使得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的固化的抑制难以发生。此外,具有高的DBP吸油量的石墨颗粒可以有效地提高特别是硅橡胶的热导率。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可以生产具有进一步提高的热导率的硅橡胶。而且,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可以生产包括具有进一步提高的热导率的弹性层的电子照相用构件。
在下文中,将详细说明本发明。
(1)电子照相用构件的构成
将使用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用构件。
图1A和图1B是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用构件的示意性轮廓截面图。图1A示出具有环形带形状的电子照相用构件(以下,也称为“电子照相用带”)的实例。图1B示出具有辊形状的电子照相用构件(以下,也称为“电子照相用辊”)的实例。
图1A中所示的电子照相用带具有环形带形状的基体(基材)1,和覆盖基体1的外周面的弹性层2。此外,图1B中所示的电子照相用辊具有圆筒状或圆柱状的基体1,和覆盖基体的外周面的弹性层2。这些电子照相用构件在弹性层2的外周面上也可以具有表面层(脱模层)4。该电子照相用构件在弹性层2和表面层4之间也可以具有粘接剂层3。图2是关于图1A和图1B的电子照相用构件的弹性层的沿圆周方向的截面,即沿与电子照相用构件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的示意图。弹性层包含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的固化产物,并且该固化产物包含作为基质的固化硅橡胶(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的固化产物2a),以及分散在基质中的石墨颗粒2b。
(2)弹性层
弹性层可以通过使至少包含石墨颗粒和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组分)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组合物)固化而形成。即,弹性层可以为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的固化产物(cured product)(固化产物(solidifiedproduct)),并且可以至少包含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的固化产物2a和石墨颗粒2b。
同时,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可以包含具有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作为交联剂的具有结合至硅的活性氢的有机聚硅氧烷、以及催化剂(例如,铂化合物)。
电子照相用构件(定影辊、定影膜或定影带等)可以用作加热构件和加压构件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在电子照相用构件用作加热构件的情况下,弹性层用作在定影时为了追随纸表面的凹凸而赋予弹性的层。此外,在电子照相用构件用作加压构件的情况下,弹性层用作为了确保定影时的辊隙宽度而赋予弹性的层。在表现这些功能时,期望使用未固化的硅橡胶作为用于形成弹性层的基材。未固化的硅橡胶大致分为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和混炼型硅橡胶(millable type silicone rubbers);然而,在本发明中,从石墨颗粒或填料可以容易地分散在其中的观点,使用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
在以下描述中,将说明用于弹性层的生产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
(2-1)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
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包含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和石墨颗粒。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可以进一步包含将在下面描述的填料。
随后,将详细说明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中包含的各种组分。
(2-1-1)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
如上所述,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可以包含:(a)具有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b)具有结合至硅的活性氢的有机聚硅氧烷,和(c)作为氢化硅烷化(加成固化)催化剂的铂化合物。在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中这些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组分(包括铂化合物)的含量,从赋予电子照相用构件弹性的观点,优选为50体积%以上,并且更优选为70体积%以上。
组分(a):具有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
关于具有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以下,可以称为“组分(a)”),具有如乙烯基等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任意的有机聚硅氧烷都可以使用。例如,分别由以下结构式1至结构式3表示的化合物可以用作组分(a)。
·具有选自由式R1R1SiO表示的中间单元和式R1R2SiO表示的中间单元组成的组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中间单元,以及式R1R1R2SiO1/2表示的分子末端的直链状有机聚硅氧烷(参见以下结构式1)。
结构式1
在结构式1中,R1各自独立地表示不包含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一价未取代或取代的烃基;R2各自独立地表示不饱和脂肪族基团;以及m和n各自独立地表示0以上的整数,条件是m+n表示1以上的整数。
·具有选自由式R3SiO3/2表示的中间单元和式SiO4/2表示的中间单元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中间单元,以及由式R3R3R4SiO1/2表示的分子末端的分支状有机聚硅氧烷(参见以下结构式2)。
结构式2
在结构式2中,R3各自独立地表示不包含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一价未取代或取代的烃基;R4各自独立地表示不饱和脂肪族基团;Y表示有机聚硅氧烷;以及p和q各自独立地表示0以上的整数,条件是p+q表示1以上的整数。
·具有由式R5R5R5SiO1/2表示的分子末端、由式R5R6SiO表示的中间单元,以及任选地由式R5R5SiO表示的中间单元的直链状有机聚硅氧烷(参见以下结构式3)。
结构式3
在结构式3中,R5各自独立地表示不包含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一价未取代或取代的烃基;R6各自独立地表示不饱和脂肪族基团;r表示0以上的整数;以及s表示3以上的整数。
关于不包含不饱和脂肪族基团并且结合至硅原子的一价未取代或取代的烃基,在结构式1至3中分别由R1、R3和R5表示的烃基,例如,可以提及以下。
·未取代的烃基
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或己基);或芳基(例如苯基)。
·取代的烃基
例如,氯甲基、3-氯丙基、3,3,3-三氟丙基、3-氰基丙基或3-甲氧基丙基。
此处,从合成和处理容易并且可以容易地进行生产的观点,优选的是R1、R3和R5全部表示甲基。即,作为组分(a),适宜地使用其中甲基结合至构成主链的硅原子的有机聚硅氧烷。
此外,关于结合至硅原子的不饱和脂肪族基团,在结构式1至3中分别由R2、R4和R6表示的不饱和脂肪族基团,实例包括乙烯基、烯丙基、3-丁烯基、4-戊烯基和5-己烯基。此处,从合成或处理容易和便宜并且交联反应可以容易地进行的观点,优选的是R2、R4和R6全部表示乙烯基。
此处,关于结构式2中由Y表示的有机聚硅氧烷,可以提及由结构式2表示的其它分支状有机聚硅氧烷作为实例。在这种情况下,由结构式2表示的分支状有机聚硅氧烷可以具有其中与由结构式2表示的相似的多个分支状有机聚硅氧烷经由氧原子结合(硅氧烷键)的结构。
适宜使用的组分(a)的具体实例可以是具有其中甲基直接结合至构成主链的硅氧烷键的硅原子,并且不饱和脂肪族基团引入至侧链或分子末端的结构的有机聚硅氧烷。更具体的实例包括分别由以下结构式4和结构式5表示的有机聚硅氧烷。其中,由结构式5表示的在分子末端具有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是更优选的,因为该化合物可以容易地合成并且便宜。
结构式4
在结构式4中,R6各自独立地表示不饱和脂肪族基团;r表示0以上的整数;以及s表示3以上的整数。
结构式5
在结构式5中,R2各自独立地表示不饱和脂肪族基团;以及m表示正整数。
关于组分(a),可以单独使用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例如,由结构式4表示的有机聚硅氧烷和由结构式5表示的有机聚硅氧烷的混合物可以用作组分(a)。
从获得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的更容易的成形性的观点,组分(a)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例如20,000至80,000,并且在25℃的温度下的运动粘度优选为例如1,000至30,000mm2/sec。
组分(a)的重均分子量可以作为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量并且相对于聚苯乙烯标准计算的重均分子量来测量。
此处,组分(a)的重均分子量可以使用在以下条件下通过GPC测量分子量分布的方法来测量。
使柱在温度为40℃的加热室内稳定,并且在该温度下使作为溶剂的甲苯以1mL/分钟的流速流经柱。将100μL以0.3质量%的样品浓度(组分(a)的浓度)制备的组分(a)的甲苯样品溶液注入至柱,并且进行样品的分子量的测量。在测量样品的分子量时,由使用各种单分散聚苯乙烯标准样品(商品名:TSKgel标准聚苯乙烯“0005202”至“0005211”,由TosohCorp.制造)制得的校准曲线的对数值与保留时间之间的关系来计算样品的分子量分布。作为GPC设备,使用GPC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仪(商品名:HLC8220,由Tosoh Corp.制造),以及作为检测器,使用差示折射率检测器(商品名:RI-8020,由Tosoh Corp.制造)。关于柱,组合使用三个商购可得的聚苯乙烯凝胶柱(商品名:SHODEX GPC LF-804,由Showa Denko K.K.制造)。
此外,具有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的运动粘度η(mm2/sec)可以使用通过例如旋转式粘度计(商品名:RV1,由Eko Instruments Co.,Ltd.制造)等测量的粘度(粘稠度(consistency))μ(mPa·s)由以下计算式1来计算。
计算式1
η=μ/ρ
此处,ρ表示密度,并且在有机聚硅氧烷的情况下,在常温和常压(例如,温度为25℃和压力为1013hPa)下,ρ为0.97g/cm3
关于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在组分(a)中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量,相对于组分(a)中的1mol硅原子优选为0.1mol%至2.0mol%。更优选地,该量相对于1mol硅原子为0.2mol%至1.0mol%。
组分(b):具有结合至硅的活性氢的有机聚硅氧烷(交联剂)
具有结合至硅的活性氢的有机聚硅氧烷(以下,可以称为组分(b))用作交联剂,作为铂化合物的催化作用的结果,组分(b)通过与组分(a)中的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氢化硅烷化反应形成交联结构。
关于组分(b),具有Si-H键的任意的有机聚硅氧烷都可以使用;然而,例如,可以适宜地使用满足以下条件的有机聚硅氧烷。同时,关于组分(b),可以单独使用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的混合物)。
·从通过与具有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的反应形成交联结构的观点,其中结合至硅原子的氢原子的个数在1个分子中平均为3以上的化合物。
·其中结合至硅原子的有机基团例如是如上所述的一价未取代或取代的烃基的化合物。同时,从合成和处理容易的观点,该有机基团优选为甲基。
·硅氧烷骨架(-Si-O-Si-)可以是直链状骨架、分支状骨架、和环状骨架中的任意一种;然而,从合成容易的观点,优选直链状硅氧烷骨架。
·Si-H键可以存在于分子中的任意的硅氧烷单元中。
组分(b)的具体实例包括由以下结构式6表示的直链状有机聚硅氧烷和由以下结构式7表示的环状的交联剂硅酮聚合物(silicone polymer)。
结构式6
在结构式6中,R7各自独立地表示不包含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一价未取代或取代的烃基;t表示0以上的整数;以及u表示3以上的整数。
结构式7
在结构式7中,R8各自独立地表示不包含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一价未取代或取代的烃基;v表示0以上的整数;以及w表示3以上的整数。
如上关于结构式1至3所述,R7和R8可以全部表示结合至硅原子的不包含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一价未取代或取代的烃基。特别地,尤其是,从合成或处理容易并且获得优异的耐热性的观点,优选的是关于结构式6中的R7和结构式7中的R8,R7或R8的50%以上表示甲基,并且更优选的是所有的R7和R8表示甲基。
关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组分(b)的重均分子量为5,500至65,000。如果组分(b)的重均分子量小于5,500,则组分(b)变得容易被石墨颗粒吸收,并且难以充分地抑制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的固化的抑制。此外,如果组分(b)的重均分子量大于65,000,则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的运动粘度变得太高,从而成形性会劣化。组分(b)的重均分子量更优选为6,000至60,000。
组分(b)的重均分子量可以通过与用于上述组分(a)的重均分子量的相同的方法来测量。
此外,组分(b)的在25℃的运动粘度优选为例如130mm2/sec至9,000mm2/sec。
为了计算运动粘度,测量上述计算式(1)中的粘度(粘稠度)μ。计算式(1)中的粘度μ的测量方法的实例包括以下方法。即,首先,在上述旋转式粘度计的样品板上,涂布如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组合物等待测量粘度的样品。然后,将旋转板以105μm的间隙放置在样品板上,以将涂布在样品板上的样品夹持在旋转板和样品板之间。接着,通过使旋转板旋转向夹持的样品施加剪切力,并且测量样品的粘度。控制剪切速度使得以0.2s-1的速度从0s-1增加至20s-1,然后以0.2s-1的速度从20s-1降低至0s-1。在测量期间的测量值中,最大值用作代表值。
关于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优选的是在组分(b)中结合至硅的活性氢基团的量,相对于组分(b)中的1mol硅原子为1mol%至10mol%。
(c)催化剂
关于氢化硅烷化(加成固化)催化剂,例如可以使用铂化合物。关于该铂化合物,例如可以使用以下化合物:铂羰基环乙烯基甲基硅氧烷配合物乙烯基甲基环硅氧烷和铂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配合物等。
(2-1-2)石墨颗粒
关于石墨的颗粒,人造石墨的颗粒和天然石墨的颗粒都可以使用。关于天然石墨的颗粒,可以使用通过将天然形成的石墨粉碎成微粒获得的产物。此外,人造石墨是通过将作为原料的焦炭粉碎、随后将所得物成形为棒状等并且将所得物在高温下石墨化而获得的产物。可以使用通过将如此石墨化的人造石墨粉碎并且将粉碎产物分级而获得的产物。同时,石墨具有六边形板状晶体,并且还具有层状结构。石墨颗粒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
(i)吸油量特征
通过根据JIS K6217-4:2008(橡胶用炭黑-基本特征-第4章:用于求得吸油量的方法(包括压缩材料))中规定的方法测量的DBP吸油量来示出石墨颗粒的吸油量特征。
作为具体的测量方法,例如可以提及以下方法。即,首先,使用吸油量测量设备(商品名:S410C,由Asahi Souken Co.,Ltd.制造)测量20g石墨颗粒,并且将该石墨颗粒引入至设备的混合室中。在混合室中,石墨颗粒通过电机驱动旋转叶片以125转/分钟的速度混合,以恒定的滴加速度向其滴加DBP以被石墨颗粒吸收,并且可以测量此时的扭矩。此时测量的扭矩经时增大;然而,当石墨颗粒不能进一步吸收DBP时,石墨颗粒的周围覆盖有DBP,并且扭矩迅速降低。将扭矩降低至最大扭矩的70%的时间点判定为终点,并且由此时的DBP的滴加量计算石墨颗粒的DBP吸油量(cm3/100g)。
如图2所示的弹性层的情况,在石墨颗粒以分散状态包含在硅橡胶中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在石墨颗粒与硅橡胶分离之后测量DBP吸油量。即,期望将包含石墨颗粒的硅橡胶在氮气气氛中加热至500℃以上的高温,将硅橡胶钙化并且除去,从而分离出石墨颗粒,并且测量石墨颗粒的DBP吸油量。
关于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关于石墨颗粒,引入DBP吸油量为80cm3/100g至150cm3/100g的石墨颗粒。DBP吸油量在80至150cm3/100g的范围内的石墨颗粒,即使在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中石墨颗粒的含量为例如如30体积%以下等少量,也可以赋予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的固化产物高的热导率(例如1.1W/(m·K)以上)。此外,即使使用具有如此高的DBP吸油量的石墨颗粒,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也不容易引起固化的抑制,这是因为通过将作为交联剂的组分(b)的重均分子量调整至5,500至65,000的值,组分(b)不容易引入至石墨颗粒中。
(ii)含量(填充量)
在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中石墨颗粒的含量相对于硅橡胶混合物的总量(100体积%)优选调整至13体积%至30体积%。当石墨颗粒的含量为13体积%以上时,可以容易地形成具有高的热导率的弹性层。当石墨颗粒的含量为30体积%以下时,可以容易地形成具有适当硬度的弹性层,并且很可能对硅橡胶施加适当的应力。
此外,当使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固化并且由此生产为例如弹性层时,优选的是由于上述原因,如下调整石墨颗粒的含量(填充量)。即,在弹性层中石墨颗粒的含量相对于弹性层的总体积优选为13体积%至30体积%。
在弹性层中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的固化产物和石墨颗粒的各自含量可以使用热重分析仪(例如,TGA/SDTA851e(商品名),由Mettler Toledo International,Inc.制造)来测量。
具体地,使用刀片等从电子照相用构件切出相当于约20至50mg弹性层的部分作为样品,并且使用由氧化铝制成的盘测量该含量。
首先,将放置在由氧化铝制成的盘上的样品引入至样品室中;并且样品室的温度在氮气气氛中以20℃/min的升温速度从室温(25℃)升高至1,100℃。然后,将样品在氮气气氛中在1,100℃维持恒定30分钟,由此将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固化产物)热分解。随后,在温度维持在1,100℃的同时,石墨颗粒在高温氧气气氛中燃烧。从此时减少的测量质量,可以分别检查样品中包含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固化产物)和石墨颗粒的质量比。由测量结果(质量)和密度计算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固化产物)和石墨颗粒的各自体积,并且可以计算在弹性层中这些组分的含量。
(iii)平均粒径
石墨颗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3μm至40μm。当平均粒径为3μm以上时,即使为了提高热导率的目的而以大量添加石墨颗粒,也可以容易地抑制固化前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的粘度的增大。此外,当平均粒径为40μm以下时,可以容易地抑制电子照相用构件的橡胶表面的粗糙化和具有粒状感和不均匀的图像品质。
此外,更优选的是从粘度的观点,将石墨颗粒的平均粒径调整为5μm以上,并且从硬度均匀性的观点,将平均粒径调整为30μm以下。
石墨颗粒的平均粒径可以使用激光衍射/散射型粒径分布分析仪(商品名:MT3100II,MicrotracBEL Corp.)来测量。此处,石墨颗粒的平均粒径是指所谓的中值粒径。同时,中值粒径是指当进行粒径分布分析时,在显示体积平均粒径作为累积分布的图中,在50%的积累处可获得的粒径。
(2-1-3)填料
为了增强耐热性或耐久性的目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除了石墨颗粒之外还可以包括氧化钛、铁氧化物或二氧化硅等作为填料。在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中填料的种类和含量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适当地选择和调整。
(2-2)弹性层的厚度
关于电子照相用带,从赋予传热性和弹性的观点,优选将弹性层的厚度调整为0.1mm至1.0mm的值。此外,关于电子照相用辊,从赋予传热性和弹性的观点,优选将弹性层的厚度调整为2.0mm至5.0mm的值,并且更优选为2.5mm至4.0mm的值。
(2-3)弹性层的沿厚度方向的热导率
将弹性层的沿厚度方向的热导率(λ)调整为1.1W/(m·K)至5.0W/(m·K)的值。当将热导率调整为1.1W/(m·K)以上时,从电子照相用构件中的弹性层的背面至正面的传热可以更有效地实现。此处,电子照相用构件的正面是指与调色剂接触的表面。更期望具有更高的热导率;然而,从弹性层的硬度或强度的观点,实际上可以实现的热导率为5.0W/(m·K)以下。以下将描述热导率的测量方法。
(2-4)弹性层的拉伸模量
将弹性层的拉伸模量设定为0.1MPa至4.0MPa的值。当拉伸模量为0.1MPa以上时,可以认为构成弹性层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已经充分固化。当拉伸模量为4.0MPa以下时,可以赋予电子照相用构件弹性。以下将描述拉伸模量的测量方法。
(2-5)弹性层的形成方法
弹性层可以通过如环涂法、刮涂法、喷嘴涂布法和金属模制法等方法形成(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1-62380和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2-213432)。当通过使用这些方法将基体上承载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加热并且交联时,可以在基体上形成弹性层。同时,在使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固化时也可以使用紫外线照射。
(3)基体(基材)
关于电子照相用带,使用具有环形带形状的基体。关于材料,可以使用如镍合金或不锈钢等金属;或如聚酰亚胺等树脂。在基体的外周面上,可以设置用于赋予增强基体与弹性层之间的粘接性的功能的粘接剂层。即,在基体的外周面上设置弹性层,并且可以在弹性层与基体之间设置如粘接剂层等其它层。在基体的内周面上,可以设置用于抑制由与加热器接触引起的磨损的保护层,或用于增强基体与加热器之间的滑动性的滑动层。
关于电子照相用辊,使用圆柱状或圆筒状基体。关于材料,可以使用如铝或铁等金属、合金或如聚酰亚胺等耐热性树脂。
(4)电子照相用构件的表面层(脱模层)
关于作为脱模层的表面层,为了使调色剂难以附着至电子照相用构件的表面,优选例如在其中引入氟树脂。氟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以下: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聚四氟乙烯(PTFE)和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
此外,为了将热性质控制在不损害成形性或脱模性的范围内的目的,也可以将填料引入至表面层中。
优选将表面层的厚度调整至10μm至100μm的值。当表面层的厚度为10μm以上时,容易获得充分的耐久性。当该厚度为100μm以下时,当表面层层压在弹性层上时表面层维持弹性层的弹性,并且可以容易地抑制电子照相用构件(例如,加热构件)的表面硬度变得太高。
(4-1)表面层的形成方法
表面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并且例如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即,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将氟树脂成形为管状,并且在弹性层和氟树脂之间插入粘接剂层的情况下,在弹性层上覆盖成形的氟树脂的方法;以及直接用氟树脂的微粒或使用通过将微粒分散在溶剂中获得的涂料涂布弹性层的表面,随后干燥并且熔融在其上的微粒,然后烧制微粒的方法。在下面的描述中,将更详细地说明这些方法。
(4-1-1)通过用氟树脂管覆盖的表面层的形成
将氟树脂管的内表面预先进行钠处理、准分子激光处理或氨处理等以使表面活性化,由此可以增强粘接性。
图3是用于说明在氟树脂管6和弹性层之间插入粘接剂层的情况下,用作为表面层的氟树脂管6覆盖弹性层2的过程的实例的示意图。
具体地,在上述弹性层2的表面上施涂粘接剂,由此形成粘接剂层5。下面将详细描述粘接剂。用作为表面层的氟树脂管6覆盖该粘接剂层5的外表面,从而氟树脂管6层压在其上。
关于粘接剂,优选使用其中引入自粘接组分的加成固化型硅橡胶。关于该硅橡胶,具体地,可以使用包含在分子链中具有多个以乙烯基为代表的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氢有机聚硅氧烷;以及作为交联催化剂的铂化合物的硅橡胶。该硅橡胶通过加成反应而固化。关于由此类加成固化型硅橡胶形成的粘接剂,可以使用那些现有的粘接剂。
同时,在基体1是能够保持形状的芯棒的情况下不需要下述保持;然而,当使用用于带状电子照相用构件的如树脂带或金属套筒等具有薄的厚度的基体1时,为了防止加工时的变形,期望将基体1外部安装在芯上并保持在其上。
用氟树脂管6覆盖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然而,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使用粘接剂作为润滑剂用氟树脂管6覆盖的方法,或向外侧扩展氟树脂管6并且用扩展的氟树脂管覆盖的方法等。
在覆盖之后,残留在弹性层2和氟树脂管6之间的任意过量的粘接剂可以通过使用未示出的装置拉出(pull out)而除去。拉出后的粘接剂层5的厚度优选为20μm以下。当粘接剂层5的厚度为20μm以下时,可以容易地抑制电子照相用构件的硬度的增大。在电子照相用构件用作加热构件的情况下,粘接剂层具有令人满意的对纸表面的凹凸的追随性,并且甚至在电子照相用构件用作加压构件的情况下,在定影时辊隙宽度也不会变窄,并且可以容易地获得令人满意的定影图像。接着,将该组件在如电炉等加热单元中加热预定的时间,由此使粘接剂层5固化,并且根据需要将两端部加工成期望的长度。因此,可以获得本发明的电子照相用构件。
(4-1-2)使用氟树脂涂布的表面层的形成
对于用表面层形成用的氟树脂涂布的过程,可以使用如用氟树脂微粒的静电涂布和用氟树脂涂料的喷涂等方法。
在使用静电涂布法的情况下,首先,用氟树脂微粒对模具的内表面进行静电涂布,并且将模具加热至氟树脂的熔点以上的温度。因此,在模具的内表面上形成氟树脂的薄膜。随后,将内表面粘接处理,将基体插入模具中,并且在基体和氟树脂之间注入弹性层材料。在使弹性层材料固化之后,将弹性层与氟树脂一起从模具脱模,由此可以获得本发明的电子照相用构件。
在使用喷涂的情况下,使用氟树脂的涂料。在氟树脂涂料中,氟树脂的微粒形成其中使用表面活性剂等将微粒分散在溶剂中的所谓的分散液。氟树脂分散液也是商购可得的,并且可以容易地购买。将该分散液供给至喷涂机、在空气等的气压下喷雾成雾状。如果需要,具有根据需要用底漆等粘接处理的弹性层的构件配置在面向喷涂机的位置处,并且在该构件以恒定速度旋转的同时,喷涂机沿基体的轴向平行移动。由此,可以在弹性层的表面上均匀地形成氟树脂涂料的涂膜。当使用如电炉等加热单元将具有如此形成在其上的氟树脂涂膜的构件加热至氟树脂涂膜的熔点以上的温度时,可以形成氟树脂表面层。
(5)电子照相用构件的生产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用构件可以通过以下过程来形成:在基体的外周面上,即,直接在基体的表面上或设置在基体的表面上的其它层的表面上,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的涂膜,将该涂膜中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固化,由此形成弹性层。此外,如果需要,还可以根据需要包括表面层(脱模层)或滑动层的形成过程。
(6)定影设备
将具体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定影设备。
图4是根据定影设备的实施方案的截面图。该定影设备是所谓的按需型热定影设备,并且是使用陶瓷加热器作为加热源的膜加热型的热定影设备。在下面的说明中,将按需型热定影设备取作实例,并且将说明其构成的概要。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定影设备并不旨在限于这种形式,并且该定影设备也可应用于使用卤素加热器作为热源的热辊型定影设备,或通过经由线圈导电使构件本身产生热量的感应加热(IH)系统的定影设备。
在图4中,膜引导构件401是具有大致半圆弧状的横截面的沟状构件,并且具有其中将与加压用旋转体404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指定为宽度方向的横长形状。
加热器402是在沿着在膜引导构件401的下表面的大致中央处的宽度方向形成的沟内容纳并且保持的横长加热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用带403外部安装在装配有加热器402的膜引导构件401上。同时,加热器402和电子照相用带403是根据图4的定影设备的加热单元的构成元件,并且加热器402是用于加热用作旨在与调色剂直接接触并且加热调色剂的加热构件的电子照相用带403的构件。此外,加热器402以与电子照相用带403(具有环形带形状)的基体(的内周面)接触的方式配置在电子照相用带403的内侧。
膜引导构件401例如是由如聚苯硫醚(PPS)或液晶聚合物等耐热性树脂形成的成形品。
加热器402具有例如在陶瓷板上设置有发热电阻体的构成。加热器402具有由氧化铝制成的横长薄板状加热器基板402a;和线状或细带状的由Ag/Pd制成的通电发热体(electric heat generator)(发热电阻体)402c,所述通电发热体沿着加热器基板402a的长度方向形成并且设置在加热器基板402a的表面侧(膜滑动表面侧)上。此外,加热器402具有覆盖并保护通电发热体402c的由玻璃制成的薄的表面保护层402d。加热器基板402a的背面侧与热敏电阻(测温元件)402b接触。可以控制加热器402,使得通过向通电发热体402c供给电力使温度迅速升高,然后通过包括测温元件402b的电力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维持预定的定影温度。定影温度是加热构件(电子照相用带)的表面的目标温度,并且根据打印速度、纸的种类、加热构件的构成和调色剂的种类适当地设定。一般的定影温度为150℃至200℃。
加压用旋转体(加压构件)404配置在加热器402的下方以面向加热器402,并且在加压用旋转体404与加热器402之间插入有电子照相用带(加热构件)403的情况下,使加压用旋转体404与加热器402压接。加压用旋转体404由基体404a、弹性层404b和表面层404c构成。
在加压用旋转体404与加热器402之间插入有电子照相用带403的情况下,加压用旋转体404通过预定的加压机制(图中未示出)对加热器402的表面保护层402d加压。加压用旋转体404的弹性层404b取决于加压力而弹性变形,并且具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T的热定影所需的预定宽度的辊隙部N形成在加压用旋转体404的表面和电子照相用带403的表面之间。加压力根据作为产品的对象的纸的种类、尺寸、调色剂的种类以及定影设备的构成适当地设定。通常,将加压力设定为约10kgf(98N)至70kgf(686N)的值。当将作为待加热的材料的记录材料P引入至辊隙部N中,并且夹持并输送记录材料P时,记录材料P被加热。当驱动源M的驱动力介由未图示的齿轮(动力传递机构)传递时,驱动加压用旋转体404使得以预定的圆周速度沿箭头b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关于电子照相用带403,当在图像形成时驱动加压用旋转体404使得沿箭头b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电子照相用带403追随加压用旋转体404的旋转,并且沿箭头a的方向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可以获得包括包含分散在硅橡胶中的石墨(石墨颗粒)并且具有高的沿厚度方向的热导率的弹性层的电子照相用构件。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可以获得具有充分的固化性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案,可以获得可以形成高品质电子照相图像的定影设备。
实施例
以下,将使用实施例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1)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的制备
准备100质量份在两末端具有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硅酮聚合物(重均分子量:28,000,运动粘度:1,000mm2/sec;以下,称为“Vi-1”)作为组分(a)。该硅酮聚合物是其中结构式5中的R2为乙烯基,并且引入至两末端的乙烯基的量相对于Vi-1中的硅原子的比例为0.5mol%的硅酮聚合物。
随后,计量11.0质量份作为组分(b)的具有结合至硅的活性氢基团的硅酮聚合物(重均分子量:60,000,运动粘度:9,000mm2/sec;以下,称为“SiH-1”),并且添加至Vi-1。同时,作为组分(b)的该硅酮聚合物是其中结构式6中的R7为甲基,并且结合至硅原子的活性氢基团的量相对于SiH-1的硅原子的比例为6.0mol%的硅酮聚合物。
此外,将0.15质量份氢化硅烷化催化剂(铂催化剂:铂-羰基环乙烯基甲基硅氧烷配合物在乙烯基甲基环硅氧烷中的2.0质量%溶液)添加至组分(a)和组分(b)的混合物,并且将所得混合物充分混合。因此,获得基础聚合物(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
向该基础聚合物中,引入63质量份石墨颗粒a(商品名:UF-G30,由Showa DenkoK.K.制造,平均粒径:10μm,DBP吸油量:87cm3/100g),并且将所得混合物充分混合。因此,获得引入有20体积%石墨颗粒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
(2)定影带的制作
接着,使用由此获得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如下制作定影带。
作为基体,准备内径为55mm、宽度为420mm、厚度为65μm的由电铸镍制成的环形套筒。在一系列的生产过程期间,通过在套筒内部插入芯来处理环形套筒。
首先,将底漆(商品名:DY39-051A/B,由Dow Corning-Toray Co.,Ltd.制造)大致均匀地施涂在基体的外周面上,将溶剂干燥,然后在160℃的电炉中进行烧制处理30分钟。
在底漆处理过的基体上,通过环涂法将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施涂至450μm的厚度。将其上施涂有硅橡胶混合物的该环形带在160℃的电炉中加热1分钟(一次固化),然后在设定为200℃的电炉中加热4小时,由此使硅橡胶混合物固化(二次固化)。
接着,在由此获得的环形带的表面沿圆周方向以20mm/sec的移动速度旋转的同时,使用在与表面相距10mm处设置的紫外线灯对二次固化后的硅橡胶混合物表面进行紫外线照射。关于紫外线灯,使用低压汞紫外线灯(商品名:GLQ500US/11,由Toshiba Lightingand Technology Corp.(之前: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制造),并且通过在空气气氛中在100℃下进行照射5分钟形成弹性层。
接着,将环形带冷却至室温,然后将加成固化型硅橡胶粘接剂(商品名:SE1819CVA/B,由Dow Corning Toray Co.,Ltd.制造)大致均匀地施涂在该环形带的弹性层的表面上至20μm的厚度。
接着,将内径为54mm和厚度为40μm的氟树脂管(商品名KURAFLON-LT,由KuraboIndustries,Ltd.制造)层压在该粘接剂上。随后,通过从氟树脂管的上方均匀地拉出带表面,将任意过量的粘接剂从弹性层和氟树脂管之间拉出,使得过量的粘接剂变得充分地薄。
将由此获得的环形带在设定为200℃的电炉中加热1小时,由此使粘接剂固化,从而将氟树脂管(表面层)固定在弹性层上。将由此获得的环形带的两端部切断,获得宽度为348mm的定影带。
(3)定影带的特征的评价(弹性层的热导率和拉伸模量)
首先,通过与定影带的生产方法相同的方法在基体上进行底漆处理,然后通过环涂法形成厚度为450μm的弹性层(二次固化后的弹性层)。
(3-1)弹性层的沿厚度方向的热导率
弹性层的沿厚度方向的热导率(λ)通过以下计算式2来计算。
计算式2
λ=α×Cp×ρ
其中,在计算式2中,λ表示弹性层的沿厚度方向的热导率(W/(m·K));α表示沿厚度方向的热扩散系数(mm2/sec);Cp表示定压比热(J/(g·K));以及ρ表示真密度(g/cm3)。
此处,弹性层的沿厚度方向的热扩散系数、定压比热和真密度的各值通过以下方法求得。
·热扩散系数(α)
弹性层的沿厚度方向的热扩散系数使用周期加热法热性质分析仪(商品名:FTC-1,由Ulvac-Riko,Inc.制造)在室温(25℃)的条件下来测量。关于样品片,将通过从450μm的弹性层除去表面层侧的100μm部分和基体侧的100μm部分获得的弹性层的250μm部分,用切割机切成面积为8×12mm和厚度为250μm的样品片。制作总计五个样品片。对于每个样品,总计进行五次测量,并且五个样品的平均值为0.88mm2/sec。
·定压比热(Cp)
弹性层的定压比热使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商品名:DSC823e,由MettlerToledo International,Inc.制造)来测量。
具体地,将铝盘用作样品盘和参照盘。首先,作为空白测量,通过如下程序进行测量:将两个空白状态的盘在15℃的恒定温度下保持10分钟,随后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215℃,并且将盘在215℃的恒定温度下保持10分钟。接着,将具有已知定压比热的10mg合成蓝宝石用作基准材料,并且通过相同的程序进行测量。接着,从弹性层部分切出与参照蓝宝石的量相同量的10mg测量样品,随后将测量样品安装在样品盘上,然后通过相同的程序进行测量。这些测量结果使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所附属的比热分析软件程序来分析,并且由5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计算25℃下的定压比热(Cp)。弹性层的定压比热为1.03J/(g·K)。
·真密度(ρ)
弹性层的真密度使用干式自动密度计(商品名:ACUPIC 1330-01,由ShimadzuCorp.制造)来测量。
具体地,使用体积为10cm3的样品池,并且以填充池容积的80%的方式从弹性层切出样品,并且将其引入至样品池中。测量该样品的质量,然后将该池安装在设备内的测量单元中。使用氦气作为测量用气体将系统吹扫十次,并且测量容积十次。由样品的质量和由此测量的容积计算真密度(ρ)。弹性层的真密度为1.24g/cm3
(3-2)弹性层的拉伸模量
为了检查弹性层充分固化,测量弹性层的拉伸模量。
具体地,使用冲孔工具将弹性层切成哑铃形,由此将样品切成长度为20mm、宽度为4mm和厚度为300μm的尺寸。接着,将由此切出的弹性层安装在运动粘弹性分析仪(商品名:STROGRAPH EII,由UBM plc制造)的拉伸模量测量用附件上,并且测量拉伸模量(MPa)。
(4)定影带的评价
将通过(2)中所述的方法获得的定影带作为加热构件安装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商品名:IMAGEPRESS C800,由Canon,Inc.制造)的定影设备单元中。将该定影设备单元安装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中。使用该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将A4尺寸的纸(商品名:HIGHLY WHITE PAPER GF-C081,基重:81g/m2,由Canon,Inc.制造)配置为纵向供给(短边平行于定影带的长度方向),并且连续打印1,000张评价图像。关于评价图像,使用在A4尺寸的纸的整个表面上以100%的浓度形成有青色调色剂和品红色调色剂区域的图像。通过目视观察第1,000张评价图像。此外,在连续打印1,000张评价图像完成的时间点,通过目视观察定影带。根据以下基准评价观察结果。
(评价基准)
等级A:在第1,000张图像中没有识别到归因于定影不良的缺陷。此外,在连续打印1,000张评价图像之后的定影带中,没有识别到弹性层从基体的剥离或弹性层的破损。
等级B:在第1,000张图像中识别到归因于定影不良的缺陷。可选择地,在连续打印1,000张评价图像之后的定影带中,识别到弹性层从基体的剥离或弹性层的破损。
[实施例2至11和比较例1至4]
除了使用满足表1所示的对种类、物理性质和填充量的要求的所有组分具有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硅酮聚合物(Vi)、具有结合至硅的活性氢基团的硅酮聚合物(SiH)和石墨颗粒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中使用的相同的方法生产定影带。对于由此获得的定影带,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3)和(4)的评价。结果分别示于表1中。此处,在比较例1至4中,因为由于固化不良而导致弹性层没有充分固化,因此在所有情况下均没有测量沿厚度方向的热导率和拉伸模量。此外,根据比较例1至4的定影带没有进行评价(4)。
同时,表1中所示的具有结合至硅的活性氢基团的硅酮聚合物(SiH)的重均分子量、运动粘度和相对于成分SiH中的硅原子的活性氢基团的量如下。
·SiH-2:(重均分子量:6,000,运动粘度:130mm2/sec,相对于硅原子的活性氢基团的量:引入7.5mol%)
·SiH-3:(重均分子量:2,000,运动粘度:35mm2/sec,相对于硅原子的活性氢基团的量:引入27.5mol%)
这些硅酮聚合物是其中结构式6中的R7是甲基的硅酮聚合物。
关于实施例4至11和比较例2至4,分别使用下述的石墨颗粒。
·实施例4至6和比较例2:石墨颗粒b(商品名:SNE-10G,由SEC Carbon,Ltd.制造,平均粒径:11μm,DBP吸油量:140cm3/100g)
·实施例7至9和比较例3:石墨颗粒c(商品名:SNO-5,由SEC Carbon,Ltd.制造,平均粒径:5μm,DBP吸油量:105cm3/100g)
·实施例10和11以及比较例4:石墨颗粒d(商品名:SGP-10,由SEC Carbon,Ltd.制造,平均粒径:10μm,DBP吸油量:83cm3/100g)
虽然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此类改进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8)

1.一种电子照相用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体和在所述基体上的弹性层,
所述弹性层包括包含石墨颗粒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的固化产物,
所述石墨颗粒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油量为80cm3/100g至150cm3/100g,
所述弹性层的沿厚度方向的热导率为1.1W/(m·K)至5.0W/(m·K),和
所述弹性层的拉伸模量为0.1MPa至4.0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用构件,其中在所述弹性层中所述石墨颗粒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弹性层的总体积为13体积%至30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用构件,其中所述石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μm至4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用构件,其具有环形带形状,
其中
所述基体具有环形带形状,并且所述弹性层位于具有环形带形状的所述基体的外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照相用构件,其中所述弹性层的厚度为0.1mm至1.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照相用构件,其在所述弹性层的外周面上还具有表面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照相用构件,其中所述表面层的厚度为10μm至100μm。
8.一种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具有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具有结合至硅的活性氢的有机聚硅氧烷、催化剂和石墨颗粒,
所述石墨颗粒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油量为80cm3/100g至150cm3/100g,和
所述具有结合至硅的活性氢的有机聚硅氧烷的重均分子量为5,500至65,0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其中在所述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中所述石墨颗粒的含量为13体积%至30体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其中所述石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μm至4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其中所述具有结合至硅的活性氢的有机聚硅氧烷的重均分子量为6,000至60,000。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其中所述具有结合至硅的活性氢的有机聚硅氧烷的在25℃下的运动粘度为130mm2/sec至9,000mm2/sec。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其中在所述具有结合至硅的活性氢的有机聚硅氧烷中结合至硅的活性氢的量相对于1mol硅为1mol%至10mol%。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其中所述具有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至80,000。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其中所述具有不饱和脂肪族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的在25℃的温度下的运动粘度为1,000至30,000mm2/sec。
16.一种电子照相用构件的生产方法,所述电子照相用构件具有基体和在所述基体上的弹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使在所述基体上的根据权利要求8至15任一项所述的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的涂膜固化,由此形成所述弹性层。
17.一种定影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加热构件和配置为面向所述加热构件的加压构件,
其中所述加热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用构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定影设备,其中与所述基体的内周面接触配置加热器。
CN201810090723.3A 2017-01-30 2018-01-30 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电子照相用构件及其生产方法、和定影设备 Active CN1083738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14477 2017-01-30
JP2017-014477 2017-01-30
JP2017-246304 2017-12-22
JP2017246304A JP6976838B2 (ja) 2017-01-30 2017-12-22 付加硬化型液状シリコーンゴム混合物、電子写真用部材と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定着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3855A true CN108373855A (zh) 2018-08-07
CN108373855B CN108373855B (zh) 2020-10-16

Family

ID=62980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90723.3A Active CN108373855B (zh) 2017-01-30 2018-01-30 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电子照相用构件及其生产方法、和定影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228644B2 (zh)
CN (1) CN10837385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5888A (zh) * 2017-01-30 2018-08-07 佳能株式会社 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电子照相用构件及其生产方法、和定影设备
CN112086660A (zh) * 2020-09-27 2020-12-15 上海文施绿极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模块型边框膜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4351B2 (ja) 2018-06-07 2022-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部材および熱定着装置
JP7321771B2 (ja) 2018-06-07 2023-08-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部材及び熱定着装置
US11573515B2 (en) 2021-04-19 2023-02-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ixing member and heat fixing apparatus
CN114228137B (zh) * 2021-12-02 2022-10-21 浙江大学 一种使用瓶刷状硅橡胶为离型膜的光固化3d打印装置与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07553A (ja) * 2009-11-20 2011-06-02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事務機用定着ロール又はベルト用高熱伝導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並びに定着ロール及び定着ベル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12627B2 (ja) 1994-10-18 2000-11-27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導電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JP2001062380A (ja) 1999-08-31 2001-03-13 Canon Inc 円筒体表面への高粘度塗布液塗布方法、その方法により作製された定着ローラおよびその定着ローラの製造方法
JP2002213432A (ja) 2001-01-22 2002-07-31 Sumitomo Electric Fine Polymer Inc 被覆ローラまたは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92218A (ja) 2004-03-31 2005-10-20 Arai Pump Mfg Co Ltd 定着器用ローラ
JP2006307233A (ja) 2006-06-19 2006-11-09 Shin Etsu Chem Co Ltd 半導電性シリコーンゴムの製造方法
JP5465127B2 (ja) * 2010-08-06 2014-04-09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機器用無端ベルト
JP5972148B2 (ja) 2011-12-09 2016-08-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部材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BR112015012685A2 (pt) 2012-12-19 2017-07-11 Canon Kk membro de fixação eletrofotográfico, aparelho de fixação e aparelho de formação de imagem eletrofotográfico
JP2014142611A (ja) 2012-12-26 2014-08-07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用定着部材、定着装置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EP2940531A4 (en) * 2012-12-26 2016-08-10 Canon Kk ADHESION DEVIC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GENERATING DEVICE
JP6238654B2 (ja) 2013-09-10 2017-1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加圧回転体、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加熱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加圧回転体の製造方法
JP2015121650A (ja) 2013-12-24 2015-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354545B2 (en) * 2013-12-26 2016-05-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developing metho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forming method
JP6570339B2 (ja) 2014-07-16 2019-09-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用部材及び加圧ローラ
US9665049B2 (en) 2015-02-26 2017-05-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mbe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embe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JP6706437B2 (ja) * 2016-01-14 2020-06-10 シンジ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定着部材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07553A (ja) * 2009-11-20 2011-06-02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事務機用定着ロール又はベルト用高熱伝導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並びに定着ロール及び定着ベルト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侃社等: "LDPE/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5888A (zh) * 2017-01-30 2018-08-07 佳能株式会社 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电子照相用构件及其生产方法、和定影设备
CN112086660A (zh) * 2020-09-27 2020-12-15 上海文施绿极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模块型边框膜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3855B (zh) 2020-10-16
US10228644B2 (en) 2019-03-12
US20180217538A1 (en) 2018-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3855A (zh) 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电子照相用构件及其生产方法、和定影设备
CN104871093B (zh) 电子照相用定影构件、定影设备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CN108375888B (zh) 加成固化型液体硅橡胶混合物、电子照相用构件及其生产方法、和定影设备
CN107664944A (zh) 定影构件、定影设备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CN105074582B (zh) 电子照相用定影构件、定影设备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JP7247026B2 (ja) 定着部材、及び熱定着装置
JP7467725B2 (ja) 定着部材の製造方法
US10859956B2 (en) Fixing member and heat fixing device
US10890869B2 (en) Fixing member, heat fix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0579952A (zh) 定影构件和热定影设备
CN106662834B (zh) 加压构件和定影装置
JP6976838B2 (ja) 付加硬化型液状シリコーンゴム混合物、電子写真用部材と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定着装置
JP6407074B2 (ja) 定着部材、定着部材の製造方法、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230195015A1 (en) Fixing membe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fixing devic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ation device, and addition curing liquid silicone rubber mixture
CN107490945A (zh) 定影部件、定影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8165807A (ja) 定着用部材、および定着装置
JP5984557B2 (ja) 電子写真用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22042481A (ja) 電子写真用定着部材、定着装置、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付加硬化型液状シリコーンゴム混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