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3540B - 一种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73540B CN108373540B CN201810227213.6A CN201810227213A CN108373540B CN 108373540 B CN108373540 B CN 108373540B CN 201810227213 A CN201810227213 A CN 201810227213A CN 108373540 B CN108373540 B CN 1083735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copolymer
- fluorine
- polyacrylic acid
- micelle
- amphiphil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02—Making solutions, dispersions, lattices or gels by other methods than by solution, emulsion or 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techniques
- C08J3/03—Making solutions, dispersions, lattices or gels by other methods than by solution, emulsion or 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techniques in aqueous media
- C08J3/07—Making solutions, dispersions, lattices or gels by other methods than by solution, emulsion or 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techniques in aqueous media from polymer solu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18—Introducing halogen atoms or halogen-containing group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16—Antifouling paints; Underwater paints
- C09D5/1656—Antifouling paints; Underwater pai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lm-forming substance
- C09D5/1662—Synthetic film-forming substance
- C09D5/1668—Vinyl-type polym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5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ther Resins Obtained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REA)
- Emulsifying, Dispersing, Foam-Producing Or Wetting Agent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方法为:将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与含氟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将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溶解到良溶剂中,形成稀溶液,然后在搅拌下向稀溶液中加入水,进行自组装;自组装完成后,去除良溶剂,得到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胶束。本发明反应条件相对温和,操作简单,便于调控,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三种特殊形貌的胶束,这些胶束具有较好的抗污能力,在医药、生物检测和智能器件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及所得形貌特殊的胶束和该胶束的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由于其组装机理的复杂性,一直备受广大学者关注,除此之外,其在医药、生物和电子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也一直在开发和研究当中。常见的制备聚合物胶束的方法有选择性溶剂诱导法、乳化溶剂挥发法。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不同嵌段与溶剂之间的热力学差异会导致微相分离,从而形成多种有序结构,如球形、柱状、蠕虫状、囊泡、层状胶束等。
对嵌段共聚物进行功能化修饰一直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兴趣所在,因为在嵌段共聚物的链段上引入特定的功能基团,可以改变链段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微相分离过程发生变化,从而在自组装过程中得到不同的胶束形态。目前,一般用疏水或疏油的基团修饰嵌段共聚物的一端或修饰分子链中的某个点,在自组装过程中产生两相分离得到胶束,这样得到的胶束形态比较单一,从而影响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该方法反应条件相对温和,操作简单,通过简单的酯化反应实现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的含氟改性,所得改性共聚物分子链柔性好,通过自组装可以得到形貌特殊的胶束产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得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胶束作为抗污产品有效成分的应用,该胶束抗污能力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与含氟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
(2)将步骤(1)所得的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溶解到良溶剂中,形成稀溶液,然后在搅拌下向稀溶液中加入水,进行自组装;
(3)自组装完成后,去除良溶剂,得到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胶束。
进一步的,本发明方法所得胶束为多面体状、单孔球状或碗状,优选为多面体状。通过各条件的调整,可以得到不同形貌的胶束产品。
进一步的,多面体胶束具有棱角,由多个不规则面组成。并且,在多面体状胶束上存在一个孔。
进一步的,步骤(1)中,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中的羧基与含氟醇中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从而使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的侧链上连接含氟碳链。所述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为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聚乙烯基吡啶-b-聚丙烯酸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b-聚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含氟醇为全氟丁醇、全氟己醇、全氟辛醇、1H,1H,2H,2H-全氟-1-癸醇、1H,1H,2H,2H-全氟-1-十二醇、1H,1H-全氟-1-十四醇和1H,1H,2H,2H-全氟-1-十八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和含氟醇均可以采用现有方法制备而得。当碳氟链长度大于10时,在其他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的碳氟链段在自组装过程中可以形成结晶,从而使自组装得到的是多面体状胶束;当碳氟链长度小于10时,所形成的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由于链段较短不能形成结晶,含氟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得到的是球形胶束和碗状胶束;
进一步的,所述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中,聚丙烯酸所占的体积分数在40%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含氟醇的用量可以调节聚合物中羧基的酯化率,进而调节产物的胶束形态。一般的,含氟醇中的羟基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的羧基的摩尔比为1:1-20:1。在其他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当摩尔比为5-10:1时得到单一的多面体状胶束的概率大,因此摩尔比优选为5-10:1。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中,酯化反应可以按照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方法进行。酯化反应在常温、气体保护下进行。反应时间一般为24-48h。保护性气体可以为氮气、氩气等惰性气体。酯化反应最佳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催化剂可以为N,N-二异丙基碳二酰亚胺和4-(N,N-二甲基氨基)吡啶嗡-4-甲苯磺酸酯的混合物,优选的,N,N-二异丙基碳二酰亚胺和4-(N,N-二甲基氨基)吡啶嗡-4-甲苯磺酸酯的摩尔比为1:1。N,N-二异丙基碳二酰亚胺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的羧基的摩尔比为4-6:1。
进一步的,步骤(1)中,酯化反应在有机介质下进行,有机介质是良溶剂和二氯甲烷的混合物。所述良溶剂为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步骤(1)中,反应完成后,先通过透析将未反应的含氟醇和其他副产物除去,然后挥干溶剂,得到纯净的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良溶剂为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在良溶剂中的质量浓度为0.01-0.1%。在其他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的浓度为0.02-0.06%时得到单一多面体胶束的概率较大,其他浓度得到单孔球形或碗状胶束或混合胶束的概率较大,因此浓度优选为0.02-0.06%。
进一步的,步骤(2)中,胶束自组装过程中,温度高于40℃时含氟链段不能结晶,无法形成多面体状,因此优选在室温下进行自组装。
进一步的,步骤(2)中,水与良溶剂的体积比为0.05-0.5:1,优选为0.1-0.3:1。
进一步的,步骤(2)中,自组装完成后,除去良溶剂,得到的胶束以水溶液的形式存在。优选采用透析的方式除去良溶剂,以保证胶束的稳定性。
本发明所得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胶束具有多面体状、单孔球状或碗状三种特殊形貌,该胶束能够滴在产品表面成膜,阻止细菌、灰尘等的附着,具有很好的抗污、抗菌作用,在医药、生物检测和智能器件、涂料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因此,按照上述方法得到的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胶束即该胶束作为抗污产品(优选为抗污膜)有效成分的应用也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以高活性的N,N-二异丙基碳二酰亚胺和4-(N,N-二甲基氨基)吡啶嗡-4-甲苯磺酸酯作为催化剂,将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与含氟醇在良溶剂和二氯甲烷的混合体系中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然后将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在溶剂中进行自组装得到不同形貌的胶束。该方法简便、易行,便于调控,形成的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具有两亲性,而且接枝的含氟链段具有结晶性、疏水疏油的性质,因此在自组装过程中其疏水嵌段、聚丙烯酸链段和含氟侧链会发生三相微相分离,在合适的条件下含氟链段可以结晶形成多面体状胶束。其他条件下,由于含氟链段疏水疏油的性质会自聚集,可以形成碗状和单孔球状胶束。本发明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三种特殊形貌的胶束,这些胶束具有较好的抗污能力,在医药、生物检测和智能器件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多面体状胶束,在抗菌、抗污方面性能优异。
附图说明
图1. 实施例1制备的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胶束的高倍透射显微镜照片。
图2. 实施例1制备的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胶束的扫描电镜的照片。
图3. 实施例2制备的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胶束的扫描电镜的照片。
图4. 实施例6制备的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胶束的扫描电镜的照片。
图5.纯硅片、实施例1制备的多面体胶束、实施例2制备的单孔球状胶束和实施例6制备的碗状胶束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后的扫描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下述实施例中,所用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含氟醇、N,N-二异丙基碳二酰亚胺均为从市场采购的商品。4-(N,N-二甲基氨基)吡啶嗡-4-甲苯磺酸酯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1
(1)合成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
称50mg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聚丙烯酸含量19.4%,分子量15000-3600g/mol,其中聚苯乙烯链段分子量为15000g/mol,聚丙烯酸链段分子量为3600g/mol)于三口瓶,加入10mL 1,4-二氧六环,完全溶解后,再向其中加入10mL二氯甲烷,在磁力搅拌下通氮气,然后加入83uL N,N-二异丙基碳二酰亚胺和157.5mg 4-(N,N-二甲基氨基)吡啶嗡-4-甲苯磺酸酯(N,N-二异丙基碳二酰亚胺:嵌段共聚物中的羧基的摩尔比为4:1,N,N-二异丙基碳二酰亚胺:4-(N,N-二甲基氨基)吡啶嗡-4-甲苯磺酸酯的摩尔比为1:1),继续搅拌30min,向体系中加入758.2mg 1H,1H,2H,2H-全氟-1-十二醇(醇的羟基与嵌段共聚物中的羧基的摩尔比为10:1),继续搅拌反应48h,得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将反应液装入透析袋中,在室温下用四氢呋喃透析除去未反应的小分子醇和其它副产物,然后挥干溶剂,得到纯度高的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
(2)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在稀溶液中自组装
将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溶解到THF中,形成质量浓度为0.05%的稀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向稀溶液中加入超纯水(超纯水与THF的体积比为0.3:1),继续搅拌2h进行自组装,自组装后将反应液加入透析袋中,在室温下用超纯水除去THF,得到产物。
图1为所得产物的高倍透射电镜照片,图2为所得产物的扫描电镜照片,综合两图可以看出,得到的胶束产物为多面体状,形貌单一,胶束平均尺寸为720nm。多面体胶束具有棱角,由多个不规则面组成,且胶束上带有一个孔。
实施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1)中,将1H,1H,2H,2H-全氟-1-十二醇的质量降为75.8mg(醇的羟基与嵌段共聚物中的羧基的摩尔比为1:1)。所得产物扫描电镜的照片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得胶束为单孔球形胶束,形貌单一,胶束平均尺寸为260nm。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1)中,将1H,1H,2H,2H-全氟-1-十二醇的质量增加为1.5g(醇的羟基与嵌段共聚物中的羧基的摩尔比为20:1)。经SEM检测,所得胶束为多面体状,胶束平均尺寸为400nm。
实施例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1)中,将1H,1H,2H,2H-全氟-1-十二醇的质量降低为379.1mg(醇的羟基与嵌段共聚物中的羧基的摩尔比为5:1)。经SEM检测,所得胶束为多面体状,形貌单一,胶束平均尺寸为350nm。
实施例5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2)中,将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THF溶液的质量浓度提高到0.1%,经SEM检测,所得产物为多面体状胶束和部分沉淀,胶束平均尺寸为830nm。
实施例6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2)中,将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THF溶液的质量浓度稀释到0.01%,所得产物扫描电镜的照片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得胶束为碗状胶束,胶束平均尺寸为870nm。
实施例7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2)中,将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THF溶液的质量浓度稀释到0.02%,经SEM检测,所得胶束为多面体状,形貌单一,胶束平均尺寸为680nm。
实施例8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2)中,将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THF溶液的质量浓度提高到0.08%,经SEM检测,所得胶束为多面体状和极少量沉淀,胶束平均尺寸为850nm。
实施例9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2)中,将超纯水与THF的体积比增加为0.5:1,经SEM检测,所得胶束为多面体状和少量胶束聚集体,胶束平均尺寸为800nm。
实施例10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2)中,将超纯水与THF的体积比降低到0.05:1,经SEM检测,所得胶束为多面体状和单孔球状的混合物,胶束平均尺寸为100nm。
实施例11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2)中,将超纯水与THF的体积比降低到0.1:1,经SEM检测,所得胶束为多面体状,形貌单一,胶束平均尺寸为200nm。
实施例1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2)中,将透析温度提高到50℃,经SEM检测,所得胶束为碗状,形貌单一,胶束平均尺寸为350nm。
实施例13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24h,经SEM检测,所得胶束为多面体状,形貌单一,胶束平均尺寸为750nm。
实施例1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1)中,将1H,1H,2H,2H-全氟-1-十二醇替换为1H,1H-全氟-1-十四醇,1H,1H-全氟-1-十四醇的用量为941.0mg,使醇的羟基与嵌段共聚物中的羧基的摩尔比为10:1,经SEM检测,所得胶束为多面体状,形貌单一,胶束平均尺寸为630nm。
实施例15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1)中,将1H,1H,2H,2H-全氟-1-十二醇替换为1H,1H,2H,2H-全氟-1-癸醇,1H,1H,2H,2H-全氟-1-癸醇的用量为623.5mg,使醇的羟基与嵌段共聚物中的羧基的摩尔比为10:1,经SEM检测,所得胶束为单孔球形,形貌单一,胶束平均尺寸为420nm。
实施例16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1)中,将1H,1H,2H,2H-全氟-1-十二醇替换为1H,1H,2H,2H-全氟-1-十八醇,使醇的羟基与嵌段共聚物中的羧基的摩尔比为10:1,经SEM检测,所得胶束为多面体状,形貌单一,胶束平均尺寸为800nm。
实施例17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1)中,将1H,1H,2H,2H-全氟-1-十二醇替换为全氟己醇,使醇的羟基与嵌段共聚物中的羧基的摩尔比为10:1,经SEM检测,所得胶束为碗状,形貌单一,胶束平均尺寸为720nm。
实施例18
按照实施例15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2)中,将超纯水与THF的体积比增加为0.5:1,经SEM检测,所得胶束为碗状,胶束平均尺寸为480nm。
实施例19
按照实施例17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2)中,将溶剂换为1,4-二氧六环时,经SEM检测,所得胶束为单孔球状,胶束平均尺寸为270nm。
实施例20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乙烯基吡啶-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1)中,所用嵌段共聚物为聚乙烯基吡啶-b-聚丙烯酸(聚丙烯酸含量16.3%,分子量18500-3600g/mol,其中聚乙烯基吡啶链段分子量为18500g/mol,聚丙烯酸链段分子量为3600g/mol),经SEM检测,所得胶束为多面体状,胶束平均尺寸为870nm。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2)中,将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THF溶液的质量浓度提高到0.2%,加水后形成絮状物,不能得到胶束。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1)中,酯化反应时间为10h。自组装后只能得到普通球形胶束。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含氟两亲性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胶束,不同的是:步骤(2)中,将超纯水与THF的体积比增加为0.7:1,加水后形成絮状物,不能得到胶束。
性能验证试验
将实施例1、2、6制得的多面体状胶束、单孔球状胶束和碗状胶束的水溶液分别滴加到1×1cm的硅片上,待干燥后,将各硅片放入含有108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BS溶液中培养4h,同时以纯硅片做阴性对照。4h后,用PBS溶液轻微清洗各硅片3遍后观察各硅片表面细菌的粘附情况,结果见图5。从图中可以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多面体状胶束表面几乎不黏附,在碗状胶束和单孔球状胶束表面有少量黏附且这两者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量相差不大,在纯硅片表面的黏附量最多。
Claims (15)
1.一种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与含氟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
(2)将步骤(1)所得的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溶解到良溶剂中,形成稀溶液,然后在搅拌下向稀溶液中加入水,进行自组装;
(3)自组装完成后,去除良溶剂,得到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胶束;
步骤(1)中,酯化反应的时间为24-48h;步骤(2)中,所述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在良溶剂中的质量浓度为0.01-0.1%,水与良溶剂的体积比为0.05-0.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胶束为多面体状、单孔球状或碗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胶束为多面体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多面体状胶束由多个不规则面组成,且在胶束上存在一个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为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聚乙烯基吡啶-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含氟醇为全氟丁醇、全氟己醇、全氟辛醇、1H,1H,2H,2H-全氟-1-癸醇、1H,1H,2H,2H-全氟-1-十二醇、1H,1H-全氟-1-十四醇和1H,1H,2H,2H-全氟-1-十八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含氟醇为1H,1H,2H,2H-全氟-1-十二醇、1H,1H-全氟-1-十四醇和1H,1H,2H,2H-全氟-1-十八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含氟醇中的羟基与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中的羧基的摩尔比为1:1-20: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含氟醇中的羟基与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中的羧基的摩尔比为5:1-10:1。
9.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酯化反应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催化剂为N,N-二异丙基碳二酰亚胺和4-(N,N-二甲基氨基)吡啶嗡-4-甲苯磺酸酯的混合物;N,N-二异丙基碳二酰亚胺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的羧基的摩尔比为4-6:1。
10.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酯化反应在常温、气体保护下进行;酯化反应的溶剂是良溶剂和二氯甲烷的混合物,所述良溶剂为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所述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在良溶剂中的质量浓度为0.02-0.06%;水与良溶剂的体积比为0.1-0.3:1。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自组装在室温下进行;所述良溶剂为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
13.按照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胶束。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胶束作为抗污产品有效成分的应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抗污产品为抗污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27213.6A CN108373540B (zh) | 2018-03-20 | 2018-03-20 | 一种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27213.6A CN108373540B (zh) | 2018-03-20 | 2018-03-20 | 一种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73540A CN108373540A (zh) | 2018-08-07 |
CN108373540B true CN108373540B (zh) | 2020-07-07 |
Family
ID=63019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27213.6A Active CN108373540B (zh) | 2018-03-20 | 2018-03-20 | 一种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37354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75312A (zh) * | 2018-08-30 | 2018-12-11 | 济南大学 | 一种形貌可控的三维纳米阵列形成过程的制备方法 |
CN112159537B (zh) * | 2020-09-29 | 2023-03-21 | 扬州迈尔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长度可控的液晶嵌段共聚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656651B (zh) * | 2022-03-17 | 2024-05-07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多臂星形聚合物组装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68281A (zh) * | 2009-12-28 | 2010-07-07 | 江南大学 | 不同pH条件下自组装形成不同胶束的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CN105153356A (zh) * | 2015-09-23 | 2015-12-16 |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 一种两亲性含氟嵌段共聚物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2018
- 2018-03-20 CN CN201810227213.6A patent/CN10837354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68281A (zh) * | 2009-12-28 | 2010-07-07 | 江南大学 | 不同pH条件下自组装形成不同胶束的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CN105153356A (zh) * | 2015-09-23 | 2015-12-16 |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 一种两亲性含氟嵌段共聚物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Formation of crew-cut aggregates of various morphologies from 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s in solution";zhang l et al.;《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19981031;第677-699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73540A (zh) | 2018-08-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73540B (zh) | 一种含氟两亲性聚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 |
Oliver et al. | Scalable fiber-like micelles and block co-micelles by polymerization-induced crystallization-driven self-assembly | |
KR100722381B1 (ko) | 지방족 폴리카보네이트 중합용 촉매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사용한 지방족 폴리카보네이트의 중합 방법 | |
CN110498946B (zh) | 形貌可控的多孔聚多巴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
CN102502667B (zh) | 一种大孔径、大窗口、三维连通的有序介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83494A (zh) | 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超浓乳液聚合的方法 | |
CN104151764A (zh) | 一种聚合物刷修饰的磁性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8395504B (zh) | 无皂乳液聚合制备双响应性聚合物Janus微球的方法 | |
CN103694379B (zh) | 一种具有光和pH响应特性的两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424481B (zh) | 一种纳米线聚合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55993B (zh) | 一种抗菌性薄膜的制备方法 | |
CN108424500B (zh) | 基于星型倍半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邻硝基苄酯嵌段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 |
CN110775981A (zh) | 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1205486B (zh) | 一种二维片状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269368B (zh) | 一种利用raft聚合诱导自组装制备表面微相分离纳米粒子的方法 | |
CN107118340B (zh) | 基于δ-戊内酯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2627826A (zh) | 一种核壳结构金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713157B (zh) | 一种具有pH响应的两亲性有机硅嵌段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9384869B (zh) | 含氟偶氮苯两亲性聚合物、可见光响应的聚合物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328273A (zh) | 一种水分散磁性高分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163592B (zh) | 路易斯酸碱对在聚合诱导自组装中的应用、纤维形貌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9384948A (zh) | 一种金属氧化物/聚合物微球粒子刷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694493B (zh) | 一种在聚乳酸表面形成强抗菌层的方法 | |
CN113754844A (zh) | 一种具有多种形貌的可降解高分子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04310B (zh) | 一种硅包覆聚合物纳米粒子的水相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