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0260B - 电力线通信装置以及具备电力线通信装置的电子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线通信装置以及具备电力线通信装置的电子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70260B CN108370260B CN201680073193.0A CN201680073193A CN108370260B CN 108370260 B CN108370260 B CN 108370260B CN 201680073193 A CN201680073193 A CN 201680073193A CN 108370260 B CN108370260 B CN 10837026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 power line
- current
- circuit
- actu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3/548—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the power on the line being D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4/00—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4/02—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ulse modulation
- H04B14/026—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ulse modulation using pulse time characteristics modulation, e.g. width, position, interv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3/542—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the information being in digital for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64—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to transmission li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64—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to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8—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en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9—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L25/4902—Pulse width modulation;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04—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2203/5416—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by adding signals to the wave form of the power sour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29—Applications fo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 H04B2203/5445—Local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29—Applications fo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 H04B2203/5458—Monitor sensor; Alarm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电力线通信装置具有驱动模块以及通信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含致动器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致动器控制电路生成控制致动器的控制脉冲,在设定在基于通信时钟的通信周期内的动作期间,对控制脉冲的迁移时刻进行控制。驱动电路根据控制迁移时刻的控制脉冲,对从直流电源通过电力线供给的致动器的驱动电流进行控制。通信模块生成通信时钟,在设定于通信周期内的、与动作期间不同的信号发送期间,根据发送的数据对流过电力线的电流进行调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直流电源的电力线的电力线通信装置以及具备电力线通信装置的电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汽车领域,随着基于电子控制装置(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的车辆控制的高精度化和高功能化,为了各种车辆信息(包含车辆的周边信息)的取得和车辆各部的控制,设置多个传感器、致动器,它们与ECU的通信线的数量显著增加。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直流电源的电力线用作通信线的电力线通信装置的应用。在专利文献1中,在电力线的使用中设置通信阶段和供电阶段,按阶段将电力线用于通信和供电中的某一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062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对电力线的使用设置通信阶段和供电阶段,并使通信不受电供电的影响。但是,有时不允许与阶段对应地间断用于致动器的驱动的来自直流电源的供电。例如,在将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的电磁线圈、电动机用作致动器的情况下,无法使来自直流电源的供电间断。若间断供电,则无法实现致动器的所希望的控制。在PWM控制的致动器的情况下,需要向致动器供给PWM控制的电流的平均电流来作为所希望的驱动电流,但由于供电的间断而难以控制为所希望的驱动电流。
另一方面,电力线的电流受驱动致动器的电流的变化的影响而变动,因此该变动对使用电力线的通信造成例如产生错误这样的影响。
因此,当无法与阶段对应地间断从直流电源对电力线的供电的状态下,即希望实现使用持续供电的电力线的通信。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公开的电力线通信装置具有驱动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所述驱动模块包含致动器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所述致动器控制电路生成控制致动器的控制脉冲,在设定在基于通信时钟的通信周期内的动作期间,对控制脉冲的迁移时刻进行控制,所述驱动电路根据控制迁移时刻的控制脉冲,对从直流电源通过电力线供给的致动器的驱动电流进行控制;所述通信模块生成通信时钟,在设定于通信周期内的、与动作期间不同的信号发送期间,根据发送的数据对流过电力线的电流进行调制。
此外,公开了具备上述的电力线通信装置的电子控制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公开的电力线通信装置或电子控制装置,即使在无法与阶段对应地间断从直流电源对电力线的供电的状况(继续供电)下,能够实现使用了电力线的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电力线通信装置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例。
图2是表示动作时刻控制电路的控制动作的图。
图3是表示电流调制电路的动作的电流波形图。
图4是表示由接收识别电路进行的识别符号的识别方法的图。
图5是具备实施例2的电力线通信装置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例。
图6是致动器控制电路的结构例。
图7是动作时刻控制电路的结构例。
图8是表示动作时刻控制电路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9A是驱动电流迁移时刻检测电路的具体例。
图9B是表示驱动电流迁移时刻检测电路的动作的时序图的一例。
图10A是时刻控制电路的具体例。
图10B是表示时刻控制电路的动作的时序图的一例。
图11A是时刻控制电路的其他具体例。
图11B是表示其他时刻控制电路的动作的时序图的一例。
图12是电流解调电路的具体例。
图13是表示接收识别电路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4是概观控制站通信模块2与具备通信功能的致动器的通信的时序图。
图15是具备实施例3的电力线通信装置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例。
图16是具备实施例4的电力线通信装置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例。
图17是将多个ECU总线连接到电源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例。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实施方式,通过几个实施例公开了电力线通信装置以及具备电力线通信装置的电子控制装置。电力线通信装置具有驱动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所述驱动模块包含致动器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所述致动器控制电路生成控制致动器的控制脉冲,在设定在基于通信时钟的通信周期内的动作时间中,对控制脉冲的迁移时刻进行控制,所述驱动电路根据控制了迁移时刻的控制脉冲,控制从直流电源通过电力线供给的致动器的驱动电流;所述通信模块生成通信时钟,在设定于通信周期内的、与动作期间不同的信号发送期间,根据发送的数据,对流过电力线的电流进行调制。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持续从直流电源对电力线的供电的状况下,能够实现使用电力线的通信。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为了尽可能避免某电路包含其他电路这样的嵌套结构所伴随的用语的复杂性,使用模块这样的用语,但该使用并没有大意。
实施例1
图1是具备电力线通信装置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例。电子控制装置具有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1、控制站通信模块2、具备通信功能的致动器3、电力线总线4、以及电源(直流电源)5。ECU1和致动器3经由基于控制站通信模块2和具备通信功能的致动器3的通信模块31的电力线通信装置来进行通信。
控制站通信模块2具有:通信逻辑电路23、电压调制电路21和电流解调电路22,且各电路基于来自ECU1的通信时钟CK进行动作。通信逻辑电路23具有与ECU1的接口,检测与致动器3的通信数据的编码/解码、通信错误。通信逻辑电路23将来自ECU1的发送数据(用于控制致动器的控制指令的数据等)作为电压调制电路21的输入数据Dos进行输出。电压调制电路21将输入数据Dos变换成电压信号并使其重叠于电力线总线4。向通信模块31发送使电压信号重叠于电力线总线4的情况。
电流解调电路22具有电流检测电路221和接收识别电路222。电流检测电路221检测流过电力线总线4的电流,并将检测到的电流变换为电压信号。接收识别电路222由电流检测电路221输出的电压信号来识别接收数据Dir,并将识别出的接收数据输出至通信逻辑电路23。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ECU1与致动器3的通信为致动器3对从ECU1向致动器3的消息(发送数据)进行响应的消息响应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在ECU1发送消息的期间从致动器3没有响应,因此希望在该期间ECU1进行控制以便电流检测电路221不进行动作。
具备通信功能的致动器3具有:通信模块31、驱动模块32和致动器33。通信模块31具有:电流调制电路311,其将从驱动模块32朝向ECU1的发送数据变换为电流信号(根据发送数据对流过电力线路总线4的电流Ibus进行调制);电压解调电路312,其根据电力线总线4的电压信号对数据Rd进行解调;以及通信控制电路313,其控制与控制站通信模块2的通信、生成通信时钟CKA。驱动模块32具有控制致动器33的动作的致动器控制电路321和驱动致动器33的驱动电路322。致动器控制电路321具有其动作与通信控制电路313的通信时钟CKA同步的控制电路3211以及动作时刻控制电路3212。致动器33由驱动电路322进行驱动控制,该驱动电路322由致动器33的动作与通信时钟CKA同步的致动器控制电路321控制。
说明从具备通信功能的致动器3向控制站通信模块2的电流通信。
图2是表示动作时刻控制电路3212的控制动作的图。动作时刻控制电路3212在驱动电流Idrv的迁移时刻(向驱动电路322的驱动电流Idrv从断开(Low)向接通(High)的上升、或者从接通向断开的下降的迁移时刻)处于设在通信周期(基于通信控制电路313的通信时钟CKA的一个周期)内的(1)信号发送期间内的情况下,使迁移时刻向设于信号发送期间的前后的(2)迁移动作期间(图中为动作期间)移动。通过该时刻控制,电力线总线电流Ibus在通信周期的(1)信号发送周期内不会发生驱动电流的迁移,因此不会发生电流变动。
另外,在图2中虽然表示为使驱动电流Idrv的上升时刻在时间上向前偏移,但如后所述,将以相对于信号发送期间相对向前偏移的方式进行控制。此外,通过使驱动电流Idrv的迁移时刻以未达到信号发送期间的粒度偏移,从而控制致动器33的电流(驱动电流Idrv的平均电流)发生变化,但驱动电流Idrv变化的频率和通信频率通常有3~4位数的不同,因此可无视该变化。
图3是表示电流调制电路311的动作的电流波形图。基于电流调制电路311的调制根据发送数据的符号,使电流相对于预定的基准电流的迁移方向发生变化。具体而言,在信号发送期间内,当从致动器控制电路321经由通信控制电路313的数据DSA的符号为“1”时,电流调制电路311生成使发送电流波形相对于预定的基准电流发生正侧的迁移(+ΔIp)的发送电流波形,当数据DSA的符号为“0”时,电流调制电路311生成使发送电流波形相对于预定的基准电流发生负侧的迁移(-ΔIp)的发送电流波形,并使该发送电流波形与电力线总线电流Ibus重叠。
就控制站通信模块2而言,电流检测电路221检测电力线总线4的电流Ibus,并变化为与电力线总线电流的波形(相对于预定的基准电流向正侧或负侧迁移的电流波形)相似的电压波形。因此,电流检测电路221的输出波形也成为如图3所示的电流波形这样的电压波形。
图4是表示基于接收识别电路222的、根据电流检测电路221的输出波形来识别符号的识别方法的图。在信号发送期间内接收电压波形(电流检测电路221的输出波形)迁移的方向相对于预定的基准电压向正侧迁移(ΔVp>0)的情况下,接收识别电路222将接收数据Dir的符号识别为“1”,在相对于预定的基准电压向负侧迁移(ΔVp<0)的情况下,接收识别电路222将接收数据Dir的符号识别为“0”。另外,从接收识别电路222观察时,信号发送期间被认为是信号接收期间,但这里使用统一的术语。
根据本实施例,在持续从直流电源对电力线的供电的情状况下,可实现使用电力线的通信。具体而言,通过使致动器33的驱动电流Idrv的迁移时刻移动至设于通信周期中的动作期间,从而能够防止信号发送期间中的由致动器33的驱动控制引起的电流变动。其结果是,基于具备通信功能的致动器3和控制站通信模块2的电力线通信装置中的电流通信在通信期间内交换数据,由此不会发生通信错误。
实施例2
图5是具备本实施例的电力线通信装置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例。但省略了ECU1和电源5的图示。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致动器33应用了电磁线圈(solenoid coil)的电子控制装置。驱动电路322具有两个开关SW1和SW2。这两个开关通过来自动作时刻控制电路3212的动作时刻信号OPdrv来进行互补动作,开关SW1接通时开关SW2断开,开关SW1断开时开关SW2接通。通过相对于开关SW1的接通/断开周期的、开关SW1接通的时间宽度,即接通开关SW1的动作时刻信号OPdrv的脉冲宽度,来控制流过电磁线圈33的驱动电流Idrv的平均电流。即,通过动作时刻信号OPdrv对驱动电流Idrv进行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控制。接通开关SW1的动作时刻信号OPdrv如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那样,在通信周期内的动作期间控制由致动器控制电路321的控制电路3211生成的控制脉冲(OP)的迁移时刻。
控制脉冲(OP)的频率为数百Hz(开关SW1的接通/断开的切换频率)。因此,电磁线圈33的驱动电流Idrv以数百Hz变动。另一方面,在ECU1与具备通信功能的致动器3之间的通信中,使用数百kHz至数MHz的通信频率(通信时钟CK、CKA)。这样,控制脉冲(OP)的频率与通信频率有3-4位数的不同。因此,可忽略伴随控制脉冲(OP)的迁移时刻向通信周期内的动作期间的控制的驱动电流Idrv的平均电流的变动。
图6是着眼于控制脉冲OP的输出的致动器控制电路321的结构例。致动器控制电路321具有控制电路3211和动作时刻控制电路3212。控制电路3211具有:存储与来自ECU1的指令值(控制指令)对应的设定电流值的电流设定电路32111、监视流过电磁线圈33的电流值的电流监视电路32115、输出设定电流值与电流监视电路32115所监视到的流过电磁线圈33的电流值(电流监视结果)的差分的差分电路32112、生成PWM控制脉冲的三角波生成电路32114、以及差分电路32113。控制电路3211输出与差分电路32112的差分输出对应的脉冲宽度的控制脉冲OP,并控制为使设定电流值与电流监视结果一致。即,在设定电流值与电磁线圈33的电流值一致时,控制电路3211输出预定脉冲宽度的控制脉冲OP,当设定电流值较大时,控制电路3211输出比预定更大的控制脉冲OP。
另一方面,虽然未图示,但控制电路3211将发送数据发送至控制站通信模块2。发送数据为致动器33的控制状态数据,例如是电流监视结果。与通信时钟CKA同步地,从控制电路3211向通信控制电路313输出发送数据。
图7是动作时刻控制电路3212的结构例。图8是表示动作时刻控制电路3212的动作时序图。动作时刻控制电路3212具有时刻控制电路32121和驱动电流迁移时刻检测电路32122。时刻控制电路32121输入来自控制电路3211的控制脉冲OP和来自驱动电流迁移时刻检测电路32122的时刻控制信号a、b、c,并输出动作时刻信号Opdrv。驱动电流迁移时刻检测电路32122输入控制脉冲OP和通信时钟CKA,并将时刻控制信号a、b、c输出至时刻控制电路32121。
图8是表示动作时刻控制电路3212的动作的时序图。驱动电流迁移时刻检测电路32122将通信时钟CKA作为基本时钟CKA使用从CKA延迟φ1(例如60°)的时钟CK1、从CKA延迟φ2(例如120°)的时钟CK2、以及从CKA延迟φ3(例如240°)的时钟CK3。根据通信时钟CKA,如后所述,通过驱动电流迁移时刻检测电路32122来生成CK1~CK3的各时钟。
如上所述,将通信时钟CKA的1个周期称为通信周期。将通信周期分为4个窗口W1~W4。窗口W1是从(1)CKA的上升时刻至(2)CK1的上升时刻为止的期间。窗口W2是从(2)CK1的上升时刻至(3)CK2的上升时刻为止的期间。窗口W3是从(3)CK2的上升时刻至(4)CK3的上升时刻为止的期间。窗口W4是从(4)CK3的上升时刻至(5)CKA的下个周期的上升时刻(通信周期的结束时刻)为止的期间。
驱动电流迁移时刻检测电路32122检测各窗口的开始和结束的时刻(1)~(5)的控制脉冲OP(来自差分电路32113的输入)的电平(高或低)。在各窗口的开始时刻与结束时刻的控制脉冲OP的电平中存在差分(差分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存在控制脉冲OP的切换边缘(上升或下降的边缘)。
若在窗口W2中存在切换边缘,则驱动电流迁移时刻检测电路32122向时刻控制信号a输出高电平“1”,若在窗口W3中存在切换边缘,则驱动电流迁移时刻检测电路32122向时刻控制信号c输出高电平“1”,若在窗口W2和W3中不存在切换边缘,则驱动电流迁移时刻检测电路32122向时刻控制信号b输出高电平“1”。
图9A是驱动电流迁移时刻检测电路32122的具体例。图9B是驱动电流迁移时刻检测电路32122的、以在窗口W3中存在控制脉冲OP的切换边缘的情况为例的时序图。在图9A中,D1、D2、D3是用于根据通信时钟CKA来生成具有延迟时间的各时钟CK1~CK3的延迟电路。延迟电路D1具有相当于上述的相位φ1的延迟时间D1。延迟电路D2具有相当于上述的相位(φ2-φ1)的延迟时间D2。延迟电路D3具有相当于上述的相位(φ3-φ2-φ1)的延迟时间D3。换言之,如图9B所示,延迟时间D1是CK1相对于CKA的延迟时间,延迟时间D2是CK2相对于CK1的延迟时间,延迟时间D3是CK3相对于CK2的延迟时间。
锁存电路(图中,省略符号)分别在CK1、CK2、CK3的上升沿输出对控制脉冲OP进行锁存而得的信号S1、S2、S3。采样保持电路SH分别保持信号S1、S2的异或电路的输出S4以及信号S2、S3的异或电路的输出S5,并作为S6、S7而进行输出。异或电路的输出S4表示窗口W2中存在控制脉冲OP切换边缘,异或电路的输出S5表示在窗口W3中存在控制脉冲OP切换边缘。例如图9B所示那样,异或电路的输出S5被采样保持电路SH保持,向时刻控制信号c输出“1”(高)。
图10A是时刻控制电路32121的具体例。图10B是时刻控制电路32121的、以在窗口W3中存在控制脉冲OP的切换边缘的情况为例的时序图。时刻控制电路32121在驱动电流迁移时刻检测电路32122的时刻控制信号a为“1”时,相较于时刻控制信号b为“1”时,使控制脉冲OP的相位前进,在时刻控制信号c为“1”时,相较于时刻控制信号b为“1”时,使控制脉冲OP的相位延迟,并作为动作时刻信号OPdrv而输出。
延迟电路Dtc的延迟时间tc设定为通信时钟CKA的1个周期(通信周期)的时间。延迟电路Dts1的延迟时间ts1设定为窗口W2的窗口宽度。延迟电路Dts2的延迟时间ts2设定为窗口W3的窗口宽度。通过这样的设定,获得控制脉冲OP延迟了延迟时间tc后的OP1、控制脉冲OP延迟了延迟时间tc+ts1后的OP2、控制脉冲OP延迟延迟时间tc+ts1+ts2后的OP3。
动作时刻信号OPdrv在时刻控制信号a为“1”时,相较于时刻控制信号b为“1”时,仅提前延迟时间ts1。动作时刻信号OPdrv在时刻控制信号c为“1”时,相较于时刻控制信号b为“1”时,仅提前延迟时间ts2。因此,控制脉冲OP的切换边缘移动至上述的动作期间,而不存在于信号发送期间。
另外,对于控制脉冲OP,通过延迟电路Dtc将存在相当于通信周期的时间的延迟的OP1作为动作时刻信号OPdrv进行输出,因此在实施例1的图2中,将驱动电流Idrv的迁移时刻说明为恰好在时间上向前偏移,但对于下个信号发送期间控制成相对地向前偏移。
图11A是时刻控制电路32121的其他具体例。图11B是其他时刻控制电路32121的、以在窗口W3中存在控制脉冲OP的切换边缘的情况为例的时序图。在该例子中,动作时刻信号OPdrv相对于时刻控制信号b为“1”时,在时刻控制信号a为“1”时仅提前延迟时间ts1a,在时刻控制信号c为“1”时,输出仅延迟了延迟时间ts2a-ts1a的信号。在该结构中,通过将延迟时间ts1a设定为窗口W2的窗口宽度、将延迟时间Ts1a与延迟时间Ts2a的差分设定为窗口W3的窗口宽度,与图11A的时刻控制电路32121同样地动作。由于通过将图10A和图10B的说明合并来理解图11A和图11B,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12是电流解调电路22的具体例。如上所述,电流解调电路22具有电流检测电路221和接收识别电路222。电流检测电路221具有电阻2212和差动放大电路2211。差动放大电路2211对基于电力线总线电流Ibus的电阻2212的电压下降,也就是放大电阻2212两端的电压差(V2-V1)进行放大,并输出电压信号n1。接收识别电路222具有3个采样保持电路(SH)2221、2222、2224、差分电路2223和时钟生成电路2225。接收识别电路222识别电流检测电路221的输出电压信号n1,并变换为接收数据。
图13是表示接收识别电路222的动作的时序图。如图所示,电流检测电路221的输出电压信号n1通过采样保持电路2221、2222以信号发送期间内的2个相位的时钟分别保持电压信号n2、n3。接收识别电路222通过差分电路2223求出采样保持电路2221、2222的电压信号的差分n4,并将该差分电压信号n4通过相位φ4的时钟同步化并输出接收数据n5(Dir)。因此,接收识别电路222在信号发送期间的数据中与通信时钟(相位φ4)同步并对接收数据进行识别。
另外,虽然接收识别电路222的时钟生成电路2225的通信时钟CKA的图示被省略,但经由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电路和相位调整(延迟)来生成接收数据n5。
图14是概观控制站通信模块2与具备通信功能的致动器3的通信的时序图。若采用致动器3对从ECU1向致动器3发送的消息(发送数据)进行响应的消息响应方式的通信方式,则与从控制站通信模块2向具备通信功能的致动器3的下行通信对应地,生成从具备通信功能的致动器3向控制站通信模块2的上行通信。
就下行通信而言,在电压调制电路21中与来自ECU1的通信时钟CK同步并对发送数据Dos进行电压调制,并与电源电压vb重叠,作为Vbus被输入至通信模块31。在通信模块31中,电压解调电路312对Vbus进行电压解调,变换为数据Rd。数据Rd经由通信控制电路313被输出至驱动模块32。
另一方面,上行通信是与通信控制电路313生成的通信时钟CKA同步的电流通信。通信控制电路313将来自致动器控制电路321的数据作为发送数据DSA向电流调制电路311输出。电流调制电路311与发送数据DSA对应地生成发送电流波形,使该发送电流波形与电力线总线电流Ibus重叠。与电力线总线电流Ibus重叠后的发送电流波形被电流检测电路221和接收识别电路222识别符号,作为接收数据Dir输出至通信逻辑电路23。
此时,与控制电路的输出即控制脉冲OP对应的驱动电流Idrv的迁移时刻在由通信时钟CKA决定的通信周期内的动作期间(参照图2),由于动作时刻控制电路3212的动作时刻信号OPdrv而发生偏移,因此如图所示,与发送数据DSA对应的发送电流波形与通信时钟CKA同步地产生错误。
根据本实施例,在持续从直流电源对电力线的供电的情状况下,可实现使用电力线的通信。具体地,控制电路3211控制PWM控制脉冲宽度,并通过动作时刻控制电路3212进行控制,以便在信号发送期间不发生PWM控制脉冲的迁移。因此,致动器3与控制站通信模块2的电流通信在通信期间内交换数据,从而不会发生通信错误。
实施例3
图15是具备本实施例的电力线通信装置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例,是将实施例1的具备通信功能的致动器3的通信模块31置换为其他结构的例子。本实施例的通信模块31在两根电力线间连接有电容3141和电阻3142的串联电路(冲击激励(ringing)防止用串联电路)314。串联电路314抑制由电力线的电感成分产生的电力线总线电流Ibus的粘合现象。通过串联电路314抑制电力线总线电流Ibus的冲击激励现象,从而能够抑制驱动电流迁移时刻检测电路32122进行的驱动电流Idrv的上升或下降的迁移时刻的检测的误动作。
由于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持续从直流电源持续对电力线供电的状况下,仍能够实现使用电力线的通信,具备通信功能的致动器3和控制站通信模块2的电流通信由于在通信期间内交换数据,从而不会产生通信错误。
实施例4
图16是具备本实施例的电力线通信装置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例,是使实施例1的具备通信功能的致动器3包含传感器35的结构例,其中,传感器35连接于与驱动模块32共用电源Vb的检测模块34。具备通信功能的致动器3具有:通信模块31、驱动模块32和致动器33、检测模块34和传感器35。通信模块31与控制站通信模块2进行通信,并且在致动器33的驱动模块32与传感器34的检测模块34之间交换收发数据。
检测模块34具有传感器控制电路341和ADC(模拟/数字变换电路)342。传感器控制电路341基于经由通信模块31的传感器35的控制数据向ADC342输出传感器控制数据,并且向通信模块31输出通过ADC342变换为数字数据的来自传感器35的传感器数据。ADC342将来自传感器控制电路341的传感器控制数据变换为模拟信号并向传感器35输出,并且,将来自传感器35的模拟的传感器数据变换为数字数据并向传感器控制电路341输出。有时传感器35内置有ADC342。
通过通信模块31在与来自致动器控制电路321的发送数据同样的时刻(信号发送期间)发送传感器数据。
根据本实施例,在持续从直流电源对电力线的供电的状况下,可以实现使用电力线的通信。具体地,检测模块34和传感器35如驱动模块32和致动器33的PWM控制那样,通常不具有使电源Vb变动的因素。因此,只要是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那样控制基于通信模块31的电流通信的时刻即可。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致动器3与控制站通信模块2的电流通信也在通信期间内交换数据,由于不会产生通信错误。
实施例5
图17是作为多个ECU1a、1b与电源5总线连接的电子控制装置并应用了实施例1的结构例。各ECU1a、1b分别与电力线通信装置连接。例如,与ECU1a连接的电力线通信装置在与通信模块2a连接的电力线4a上包含具备通信功能的致动器3a和具备通信功能的致动器3b。与ECU1b连接的电力线通信装置也是同样的结构。例如在图16中,具备通信功能的传感器3b是除驱动模块32和致动器33外的具备通信功能的致动器3。
根据本实施例,在持续从直流电源对电力线的供电的状况下,可实现使用电力线的通信。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与实施例1同样地控制致动器3a、3c,因此具备通信功能的致动器和具备通信功能的传感器3a~3d各自与控制站通信模块2a、2b的电流通信在通信期间内交换数据,由此不会产生通信错误。
根据说明的实施方式,在持续从直流电源对电力线的供电的状况下,可以实现使用电力线的通信。
符号说明
1:ECU、2:控制站通信模块、3:致动器、4:电力线、5:电源、21:电压调制电路、22:电流解调电路、23:通信逻辑电路、221:电流检测电路、222:接收识别器、31:通信模块、32:驱动模块、33:致动器、34:检测模块、35:传感器、311:电流调制电路、312:电压解调电路、313:通信控制电路、314:冲击激励防止用串联电路321:致动器控制电路、322:驱动电路、3211:控制电路、3212:动作时刻控制电路、341:传感器控制电路、342:ADC。
Claims (13)
1.一种电力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力线通信装置具有:
驱动模块,其包含致动器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所述致动器控制电路生成控制致动器的控制脉冲,在设定在基于通信时钟的通信周期内的动作期间,对所述控制脉冲的迁移时刻进行控制,所述驱动电路根据被控制了所述迁移时刻的所述控制脉冲,对从直流电源通过电力线供给的所述致动器的驱动电流进行控制;以及
通信模块,其生成所述通信时钟,在设定在所述通信周期内的、与所述动作期间不同的信号发送期间,根据发送的数据对流过所述电力线的电流进行调制,
所述致动器控制电路包括对所述控制脉冲的所述迁移时刻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信号发送期间不发生所述控制脉冲的迁移的动作时刻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模块进行的对流过所述电力线的电流的调制是使所述电流的波形相对于预定基准电流的迁移方向进行迁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流相对于所述预定基准电流迁移在所述数据为1时是上升迁移,在所述数据为0时是下降迁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电力线通信装置具有:电流解调电路,其经由所述电力线与所述通信模块连接,对流过所述电力线的所述电流相对于所述预定基准电流的迁移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出的所述迁移的方向来识别所述数据的符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模块将冲击激励防止用串联电路连接至所述电力线。
6.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控制装置具有:
第1通信模块,其从ECU发送用于控制致动器的控制指令,并接收所述致动器的控制状态信息的数据;
驱动模块,其包含致动器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所述致动器控制电路生成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所述致动器的控制脉冲,在设定在基于通信时钟的通信周期内的动作期间,对所述控制脉冲的迁移时刻进行控制,所述驱动电路根据被控制了所述迁移时刻的所述控制脉冲,对从直流电源通过电力线供给的所述致动器的驱动电流进行控制;以及
第2通信模块,其经由所述电力线与所述第1通信模块连接并生成所述通信时钟,在设定于所述通信周期内的、与所述动作期间不同的信号发送期间,根据向所述第1通信模块发送的所述数据,对流过所述电力线的电流进行调制,
所述致动器控制电路包括对所述控制脉冲的所述迁移时刻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信号发送期间不发生所述控制脉冲的迁移的动作时刻控制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通信模块进行的对流过所述电力线的电流的调制是使所述电流的波形相对于预定基准电流的迁移方向进行迁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流相对于所述预定基准电流迁移在所述数据为1时是上升迁移,在所述数据为0时是下降迁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通信模块具有:电流解调电路,其检测出流过所述电力线的所述电流相对于所述预定基准电流的迁移,并根据检测出的所述迁移的方向来识别所述数据的符号。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通信模块对所述控制指令进行电压调制,并经由所述电力线进行发送。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通信模块将冲击激励防止用串联电路连接至所述电力线。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电子控制装置具有将来自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向所述第2通信模块输出的检测模块,
所述第2通信模块在所述信号发送期间根据向所述第1通信模块发送的所述传感器数据,对流过所述电力线的电流进行调制。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具有所述ECU、所述第1通信模块和所述第2通信模块的多个结构经由所述电力线连接至所述直流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6/050032 WO2017119054A1 (ja) | 2016-01-04 | 2016-01-04 | 電力線通信装置、および電力線通信装置を備えた電子制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70260A CN108370260A (zh) | 2018-08-03 |
CN108370260B true CN108370260B (zh) | 2021-04-30 |
Family
ID=59273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73193.0A Active CN108370260B (zh) | 2016-01-04 | 2016-01-04 | 电力线通信装置以及具备电力线通信装置的电子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498395B2 (zh) |
JP (1) | JP6518793B2 (zh) |
CN (1) | CN108370260B (zh) |
DE (1) | DE112016005568B4 (zh) |
WO (1) | WO201711905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6119548A1 (de) * | 2016-10-13 | 2018-04-19 | Endress+Hauser SE+Co. KG | Verfahren zur Datenübertragung zwischen einem Feldgerät der Automatisierungstechnik und einer Kommunikationsbox |
JP6593550B2 (ja) * | 2016-11-10 | 2019-10-23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車載通信システム |
JP6713427B2 (ja) * | 2017-03-27 | 2020-06-24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負荷駆動システムおよび負荷駆動方法 |
US10847979B2 (en) * | 2018-12-14 | 2020-11-24 | Zhuhai Jieli Technology Co., Ltd | Charg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9672477B (zh) * | 2019-01-29 | 2023-08-29 | 四川天源宏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脉冲密度调制的声阵列供电与命令下行复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KR20210082979A (ko) * | 2019-12-26 | 2021-07-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모바일 장치 및 상기 모바일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
US11552676B2 (en) | 2020-02-11 | 2023-01-1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obile device for performing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
FR3114680B1 (fr) * | 2020-09-30 | 2023-01-20 |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pour un appareil de commutation électrique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74801A (zh) * | 2003-06-02 | 2005-02-02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双线型数据通信方法和系统、控制器以及数据记录设备 |
CN102076077A (zh) * | 2009-11-24 | 2011-05-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同步控制方法、系统和基站 |
CN103840485A (zh) * | 2014-02-28 | 2014-06-04 | 山东大学 | 分布式并网逆变系统全局同步脉宽调制系统及方法 |
CN104782015A (zh) * | 2012-11-15 | 2015-07-15 | 弗罗纽斯国际有限公司 | 用于逆变器和电网监控单元之间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91898A (en) * | 1995-09-27 | 1997-11-25 | Immersion Human Interface Corp. | Safe and low cost computer peripherals with force feedback for consumer applications |
JP3262046B2 (ja) * | 1997-09-17 | 2002-03-0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ギヤ機構における歯打ち音の低減方法、動力出力装置およびこの動力出力装置を搭載したハイブリッド車輌 |
US6498698B1 (en) * | 1999-06-29 | 2002-12-24 |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 Servowriter employing method of unlatching actuator arm using VCM voltage limiting circuit to limit actuator arm velocity |
DE10248456A1 (de) | 2001-10-19 | 2003-06-18 | Denso Corp | Fahrzeugkommunikationssystem |
US6989645B2 (en) * | 2002-12-18 | 2006-01-24 | Sony Corporation | Robot apparatus, and load absorb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JP3994956B2 (ja) * | 2002-12-18 | 2007-10-2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ロボット装置、並びに負荷吸収装置及び負荷吸収方法 |
WO2006071641A2 (en) * | 2004-12-28 | 2006-07-06 | Optical Solutions, Inc. | Network interface device communication via power line |
JP4918998B2 (ja) | 2006-05-10 | 2012-04-18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通信装置 |
US8248762B2 (en) * | 2006-09-22 | 2012-08-21 | Siemens Industry, Inc. | Reliable asynchronous serial protocol between remote operated devices and input/output controller |
US7889476B2 (en) * | 2006-09-22 | 2011-02-15 | Siemens Industry, Inc. | Electronics for multipole remote operated relay |
JP2008259361A (ja) * | 2007-04-06 | 2008-10-23 | Mitsuba Corp | 電動車両用駆動装置 |
JP4600453B2 (ja) * | 2007-09-26 | 2010-12-1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送電制御装置、送電装置、受電装置、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電子機器、2次コイル位置検出方法および1次コイルの位置決め方法 |
US8428154B2 (en) * | 2008-05-29 | 2013-04-23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 harnes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DE102009041481A1 (de) | 2008-09-16 | 2010-04-29 | Denso Corporation, Kariya-City |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
JP4623190B2 (ja) | 2008-09-26 | 2011-02-0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差動通信装置 |
JP5515032B2 (ja) * | 2009-06-24 | 2014-06-11 | 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 | 雑音検出方法、雑音検出装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US8659183B2 (en) * | 2009-07-17 | 2014-02-25 | Rain Bird Corporation | Variable initialization time in the charging of energy reserves in an irrigation control system |
JP2012109943A (ja) | 2010-10-27 | 2012-06-07 | Kyoto Univ | 電力線通信システム |
EP2485406B1 (en) * | 2011-02-07 | 2017-03-15 | Sony Corporation |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ac power socket |
WO2012120906A1 (ja) * | 2011-03-10 | 2012-09-13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電力線通信装置、電力線通信システム、電力線通信方法、及び電力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
US8816830B2 (en) * | 2011-08-19 | 2014-08-26 | Legendaire Technology Co., Ltd. | Motor control system and the method of controlling motor |
US11199824B2 (en) * | 2012-01-17 | 2021-12-14 |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 Reducing controller updates in a control loop |
US9641122B2 (en) * | 2012-06-26 | 2017-05-02 |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 HVAC actuator with automatic end stop recalibration |
TWI504182B (zh) * | 2013-04-19 | 2015-10-11 | Hep Tech Co Ltd |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 signal using a power waveform |
US9374855B2 (en) * | 2013-10-24 | 2016-06-21 | Osram Sylvania Inc. |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for lighting systems |
JP6060878B2 (ja) * | 2013-11-20 | 2017-01-1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送受電部を備えた車両 |
US9191038B2 (en) * | 2013-12-24 | 2015-11-17 | Shimano Inc. | Wireless bicyc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bicyc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009100B2 (en) * | 2014-06-18 | 2018-06-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ssion of identifiers using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
US9739840B2 (en) * | 2015-02-12 | 2017-08-22 | Tri-Tec Manufacturing, LLC | Power detection system for valve actuators |
US10727782B2 (en) * | 2015-05-12 | 2020-07-28 | Dennis Peet | Schedule-based sun tracker for increasing directness of sun exposure upon a solar panel to improve energy production |
-
2016
- 2016-01-04 CN CN201680073193.0A patent/CN108370260B/zh active Active
- 2016-01-04 US US16/067,663 patent/US10498395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1-04 DE DE112016005568.4T patent/DE112016005568B4/de active Active
- 2016-01-04 WO PCT/JP2016/050032 patent/WO201711905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1-04 JP JP2017559953A patent/JP6518793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74801A (zh) * | 2003-06-02 | 2005-02-02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双线型数据通信方法和系统、控制器以及数据记录设备 |
CN102076077A (zh) * | 2009-11-24 | 2011-05-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同步控制方法、系统和基站 |
CN104782015A (zh) * | 2012-11-15 | 2015-07-15 | 弗罗纽斯国际有限公司 | 用于逆变器和电网监控单元之间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840485A (zh) * | 2014-02-28 | 2014-06-04 | 山东大学 | 分布式并网逆变系统全局同步脉宽调制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12016005568B4 (de) | 2021-10-21 |
DE112016005568T5 (de) | 2018-09-06 |
US20190007100A1 (en) | 2019-01-03 |
CN108370260A (zh) | 2018-08-03 |
WO2017119054A1 (ja) | 2017-07-13 |
JPWO2017119054A1 (ja) | 2018-08-02 |
US10498395B2 (en) | 2019-12-03 |
JP6518793B2 (ja) | 2019-05-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70260B (zh) | 电力线通信装置以及具备电力线通信装置的电子控制装置 | |
CN109417401B (zh) | 电子控制系统及使用其的汽车 | |
US9971731B2 (en) | Asynchronous transceiver for on-vehicle electronic device | |
US9928208B2 (en) | Methods to send extra information in-band on inter-integrated circuit (I2C) bus | |
US9093020B2 (en) | Mode conversion method, and display driving integrated circuit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using the method | |
JPH10135939A (ja) | データを伝送する方法及び制御システム | |
CN105938712B (zh) | 用于传输显示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 |
JP2002016621A (ja) | 制御・監視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 |
EP1434382B1 (en) | Serial data transferring apparatus | |
JP2005080256A (ja) | 制御・監視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 |
US10044494B2 (en) |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 |
CN103620961A (zh) | 用于校正占空比的装置 | |
JP2019212956A (ja) | 半導体装置 | |
TWI359610B (en) | Data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 |
JP2001352318A (ja) | 送信回路とその方法、受信回路とその方法およびデータ通信装置 | |
JP2017041693A (ja)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
KR101272886B1 (ko) | 클록 정보와 함께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JP4735198B2 (ja) | リレー駆動装置 | |
JP5388953B2 (ja) | 制御・監視信号リモート伝送システム | |
CN117528754B (zh) | 一种无线信道精确同步方法及系统 | |
CN102693707B (zh) | 显示装置与其驱动方法 | |
JP4926234B2 (ja) | 制御・監視信号伝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信号伝送方式 | |
CN117528754A (zh) | 一种无线信道精确同步方法及系统 | |
CN118054796A (zh) | 基于对称的差分非归零编码的接收解码电路及二总线通信方法 | |
US9236831B2 (en) | Method of operating a power supply and communication entity and an actuator which are intended to form part of a home-automation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