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8651B - 生产纺织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产纺织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68651B
CN108368651B CN201780004220.3A CN201780004220A CN108368651B CN 108368651 B CN108368651 B CN 108368651B CN 201780004220 A CN201780004220 A CN 201780004220A CN 108368651 B CN108368651 B CN 1083686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textile
different
yarns
textile yar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42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68651A (zh
Inventor
E.科尔贝利尼
S.德贝斯
C.菲奥里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8368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8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686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86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27/00Woven pile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04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heating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so as to create a temperature gradient across their diameter, thereby imparting them latent asymmetrical shrinkage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44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D02G3/445Yarns or threads for use in floor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567Shapes or effects upon shrinkage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15/00Making 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by inserting loops into a base material
    • D05C15/04Tufting
    • D05C15/08Tufting machines
    • D05C15/26Tufting machines with provision for producing patterns
    • D05C15/34Tufting machines with provision for producing patterns by inserting loops of different nature or colour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17/00Embroidered or tufted products; Base fabric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mbroidered work; Inserts for producing surface irregularities in embroidered products
    • D05C17/02Tufted products
    • D05C17/026Tuft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ufted pile surface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D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D05B AND D05C, RELATING TO SEWING, EMBROIDERING AND TUFTING
    • D05D2305/00Operations on the work before or after sewing
    • D05D2305/22Physico-chemical treatments
    • D05D2305/26Heating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3/00Domestic or personal
    • D10B2503/04Floor or wall coverings; Carp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rpet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纺织品(I)、(II)的方法,所述纺织品(I)、(II)包括至少两种具有不同绒头高度的合成绒头线(P1)、(P2),从而形成预定的设计,其中合成绒头纱线(P1)、(P2)是按照生产工艺从相同的原材料通过挤出方式生产的,所述生产工艺的彼此不同之处仅在于相应挤出工艺的一个或多个工艺参数的设置不同,从而所述绒头纱线具有不同的收缩能力,并且其中对纺织品(I)、(II)进行热处理,该热处理导致绒头纱线(P1)、(P2)不同地收缩。本发明还涉及生产具有不同收缩能力的合成纺织纱线(P1)、(P2)的这种方法。

Description

生产纺织品的方法
技术领域
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纺织品(尤其是机织或簇绒地毯)的方法,所述纺织品包括由合成材料制成并具有彼此不同的绒头高度的第一和第二绒头线,从而这些绒头线因它们的不同绒头高度而形成预定的设计或预定的图案;还涉及一种按照该方法生产的纺织品。
另一方面,在采用上述段中提到的方法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从合成材料生产适合于用作绒头纱线的纺织纱线的方法,以及按照该方法生产的纺织纱线。
背景技术
适合于生产地毯的合成纱线例如是BCF纱(BCF=膨化变形长丝)或卷曲变形纱。合成纺织纱线通常通过挤出工艺生产。在这种情况下,独立的线丝由热塑性材料制成,例如聚丙烯、聚酯或聚酰胺,例如聚酰胺6。以这种方式生产的若干线丝结合形成一束线丝,以形成所谓的复丝。
在变形过程中,纱线可能被拉伸。为了使纱线更加蓬松,可对这种纱线进行变形处理。例如在卷绕纱线期间可在挤出生产线上第一次进行这种处理。
也可合并和捻合多束线丝,然后对它们进行热处理(“热定形”)以定形纱线。可在成形过程中或过程之后对纱线进行染色。在纱线与其它纱线结合以形成纺织品之前进行的挤出过程以及在挤出过程之中或过程之后对纱线进行的所有处理在本专利申请中以术语“生产工艺”表示。
为了使包含绒头线的纺织品的外观在美学角度上更加多样化和更有吸引力,可根据预定的设计或图案提供具有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绒头高度的绒头线。因此,例如能够在纺织品中形成具有彼此不同的绒头高度的区域。
在比利时专利BE1019155中说明的已知方法涉及在纺织期间供应具有相互不同的张力的第一组和第二组绒头经纱。结果,这些绒头经纱线的伸长率不同。在对双面织物裁切后,纱线最终处于无张力的状态,并且纱线的弹性变形停止。由于绒头经纱线具有相互不同的伸长率,因此它们彼此的最终绒头高度也不同。这种方法需要调节织机,以便能够供应具有两种不同张力的绒头纱线。
根据另一种已知的方法,一种地毯具有由收缩丙烯酸制成的绒头纱线(一种具有较大收缩能力的纱线)以及具有较小收缩系数的绒头纱线。通过使具有不同收缩能力的绒头纱线发生收缩的处理,它们最终具有不同的长度,导致不同的绒头高度。但是,收缩丙烯酸是一种昂贵的材料。这种纱线无法通过挤出方式生产,并且需要特定的生产工艺。拥有自己的挤出生产线的纺织品生产商无法自己生产收缩丙烯酸,因此不得不购买这种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纺织品的方法,所述纺织品包括由合成材料制成并具有彼此不同的绒头高度的第一和第二绒头线,从而绒头线因其不同的绒头高度而形成预定的设计或预定的图案,所述方法使用可按照一种简单的方法优选在相同设备中由较廉价的原料生产的绒头纱线。
这提供了在织物的整个表面上自由选择织物设计的可能性,其中还可对经纱方向进行改变,并且可在织机配置之后自由地确定设计,例如利用提花装置来确定。
此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使用由相同的原材料通过挤出方式生产的第一和第二合成纺织纱线进行绒头成形,其中第一和第二纺织纱线是通过挤出工艺生产的,该挤出工艺的彼此不同之处仅在于相应挤出工艺的一个或多个工艺参数的设置不同,从而第一和第二纺织纱线具有不同的收缩能力,其中第一和第二纺织纱线依次形成绒头,以在其收缩状态中根据预定的设计或图案在所需的位置产生所需的绒头高度,并且其中对纺织品进行热处理,该热处理导致第一和第二纺织纱线不同地收缩。
所述目的还通过提供一种从合成材料生产适合于用作绒头纱线的纺织纱线的方法实现的,其中按照生产工艺从相同的原材料通过挤出方式生产第一和第二纺织纱线,并且可选地对第一和第二纺织纱线进行后处理(例如热稳定化,可选地与捻合结合),所述生产工艺的彼此不同之处仅在于相应挤出工艺的一个或多个工艺参数的设置不同,从而第一和第二纺织纱线具有不同的收缩能力。以这种方式生产的第一和第二纺织纱线显然非常适合于在使用具有不同绒头高度的绒头纱线生产纺织品的过程中用作绒头纱线。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题是一组用于生产纺织品的合成纺织纱线,所述合成纺织纱线包括按照上述方法生产的具有不同收缩能力的第一和第二纺织纱线。特别是,这涉及一组用于生产上述纺织品的纺织纱线。
在本发明的生产纺织纱线的方法以及本发明的生产纺织品的方法中,第一和第二纺织纱线优选是按照挤出工艺从相同的原材料生产的,所述挤出工艺的彼此不同之处在于相应挤出工艺的一个或多个工艺参数的设置不同,而这些挤出工艺中的工艺部件是相同的。工艺部件是决定纱线特性的挤出生产线的部件。
本发明的合成纺织纱线可与生产纺织品的方法结合使用,不论采用哪种生产方法,所述纺织品都包括立绒线、绒线圈,线头或线丝。如上所述,所述纺织品可以是机织或簇绒地毯,但也可以是天鹅绒织物等。具有不同收缩能力的纺织纱线也可用于针织物中,以便随后能够通过后处理产生预定的效果。
改变工艺参数不仅可减小纱线的长度,而且可改变决定外观的其它属性。因此,通过减少卷曲,也可使纱线变得不太蓬松(因此也较细)。由于纱线变得不太饱满,因此色调也可能变化。在不太蓬松的纱线中,细丝包裹得较紧;纺织纱线不太透气。这些附加的收缩效果也会随着具有不同收缩能力的纺织纱线而有所不同,并因此导致收缩后的纺织纱线的不同外观,这进一步增加了纺织品中的变化。这些决定外观的特性之间的相互差异也可用于使预定的效果、设计或图案可见。对于某些应用,这些差异可能比绒头高度差异更重要。
具有不同收缩能力的纺织纱线优选带有区别标记,或者缠绕到具有不同外观或可通过其它方式区分的卷绕体上,从而能够区分具有不同收缩能力的纺织纱线,即使它们是相同的颜色。
具有不同收缩能力的纺织纱线还可具有不同的颜色。
本发明的具有不同收缩能力的合成纺织纱线的生产可通过简单的方式实现。在生产第一纺织纱线之后,可使用同一个生产工艺来生产第二纺织纱线,即,在改变纱线的挤出工艺的一个或多个工艺参数的设置之后进行。后处理工艺例如可在热定形生产线上进行。其它后处理例如是用于生产膨体纱的附加变形工艺,在该附加变形工艺之后进行冷却过程,以使纱线定形。
因此,可使用同一条挤出生产线依次生产具有不同收缩能力的纱线。这些依次进行的挤出工艺的差异优选仅在于其一个或多个工艺参数不同。如果需要的话,还可能需要一些小的机械修改,但在这种情况下,工艺部件不会被其它部件替代。这使得生产具有不同收缩能力的纱线非常简单且廉价。可使用具有相同布置形式(例如旋转板的布置)的同一条挤出生产线。只需更改一个工艺参数(或若干工艺参数)即可。几乎无需进行机械改造。而且,由于使用相同的原材料并且所生产的纱线优选也具有相同的颜色,因此无需在两个生产工艺之间清洁挤出生产线的部件。
可改变的参数(例如用于影响收缩能力)包括温度、空气流量、速度、牵引参数等。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法中,纱线在变形单元之前或之内承受的温度适合于实现不同的收缩能力。
通过改变变形单元之前的牵引辊的速度,也可实现不同的收缩能力。这种牵引辊的速度变化可与纱线在变形单元之前或之内承受的温度的变化相结合。
更具体地说,也可改变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变形单元之前的一对或多对牵引辊的温度;
-变形单元之前的一对或多对牵引辊的速度(较细的进入纱线与较粗的纱线);
-吹入变形单元中的热空气的温度;
-卷绕器(将挤出的纱线卷绕到卷绕体上)的速度。
由于挤出工艺的工艺参数不同,因此进行温度处理很重要,优选进行冷却,以使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并且导致不同收缩能力的纱线差异“定形”。
收缩性能按照DIN 53840进行测量。
在纺织机(例如织机或簇绒设备)上生产纺织品的过程中,纺织机例如可按产生无绒头高度差的纺织品的方式工作。只有在纺织品经过使纺织纱线收缩的热处理之后,才能实现绒头高度差异。这不需要改造纺织机。已配置为产生特定绒头高度差的机器可继续以这种方式工作,但是通过使本发明使用的纺织纱线不同地收缩,能够产生附加的绒头高度差或更明显的绒头高度差,而无需调整机器。
因此,在采用由相同的原材料制成的立绒线并且因绒头高度而不产生浮凸或仅产生有限的浮凸的方式生产的纺织品(例如机织或簇绒地毯)中,通过在后处理过程中按照预定的设计或图案产生绒头高度差异,最终能够产生浮凸或更明显的浮凸。因此,在使用具有不同绒头高度的若干绒头线生产的纺织品中,还能够增加不同绒头高度的数目或使它们更明显。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用具有不同绒头高度(至少两种不同的绒头高度)的绒头线以简单且廉价的方式产生纺织品,并且因而使预定的图形或图案可见。
由于绒头高度的差异,能够产生阴影效果。包括单色绒头线的地毯因具有不同绒头高度就属于这种情况。在单色绒头区中,实现了一种类似于由绒腿的倾斜方向产生的阴影效果的微妙设计或图案。本发明中产生的阴影效果不同于后者,因为绒腿总是直立的,并且效果不取决于视角。
本发明的纺织纱线尤其可用于生产簇绒地毯。通过这种方式,可引入比机器能够控制的绒头高度差异更多的绒头高度差异。
例如,即使机器配置为在整个地毯宽度上提供一致的绒头布局(即,没有绒头高度差异),也能按照本发明在簇绒地毯中实现绒头高度差异。
因此,能够提供具有彼此不同的收缩系数的两个或更多版本的同色纱线(例如白色高收缩纱线、白色低收缩纱线、蓝色高收缩纱线、蓝色低收缩纱线)。
可对纱线预先染色(即,在纱线的生产工艺中)。如果纺织纱线是由聚酯或聚酰胺制成的,那么也可以在以后对它们进行染色(即,在纱线和/或地毯生产之后)。
本发明可用于在织机上生产绒头织物。例如,这可以是一种双面纺织方法,其中采用地经纱和纬纱一上一下地同时纺织两片底布,并且可选地采用附加的张紧经纱,其中通过按照预定的设计或图案交织所需的绒头经纱(交替地在上片和下片底布中在一条或多条纬纱上纺织),可有选择性地形成绒头,并且其中绒头经纱在底布之间延伸,然后进行裁切,从而最终产生两片绒头织物。
采用这种方法,通常利用提花装置进行有选择性的绒头成形,利用该提花装置,在每次织造循环中使独立的绒头经纱线相对于引入纬纱的每层高度处于适当的位置。因此,当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时,能够使用具有不同收缩能力的绒头经纱,所述绒头经纱无法从外部区分,但是考虑到它们因其不同的收缩能力而最终具有的不同绒头高度,这些绒头经纱允许形成绒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利用这些最终的绒头高度差异形成所需的设计或图案。
通过在需要形成绒头的每个位置处(在沿纺织机的宽度观察时)在织物中提供具有不同收缩能力的绒头经纱,并允许具有不同收缩能力的绒头经纱在两片底布之间根据所需的图案形成绒头或者允许绒头经纱沿着相应的底布行进,能够产生在每个所需绒头形成位置具有与所用纱线的不同收缩能力对应的高度差的绒头织物。
尤其是,在挤出后的纱线通过其外观难以区分的情况下,能够识别纱线很重要。例如,可通过将不同纱线卷绕到具有不同外观(例如不同颜色)的卷绕体上来区分这些纱线。
但是,具有不同收缩能力的绒头经纱在非收缩状态下可能显现一种或多种外部差异。例如,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颜色。
具有不同收缩能力的纱线优选具有相同或非常相似的纱线特性。因此,每根线的线丝数量优选相同。
如上所述,由于在生产工艺中改变了工艺参数,因此对于不同的纺织纱线,在纱线生产工艺之后进行热处理时纱线经历的收缩(以“残余收缩”表示)彼此不同。最后,对整个纺织品进行热处理,在此期间,这种不同的收缩能力显现出来,并形成具有不同绒头高度的绒头线。这种热处理可具有使纱线收缩的唯一目的,但也可以是具有其它目的处理,并且这种热处理是用于对纺织品进行精饰的标准后处理工艺,例如在纺织品的背面施加塑料层。
热处理例如包括将纺织品放置在温度为120℃的烘炉中10分钟。在其它情况下,将纺织品加热到80°至130°并保持5至30分钟就足够了。另一种可能是在蒸汽炉中加热纺织品。显然,温度必须低于所用材料的熔点。
下面给出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以表明在生产卷曲聚丙烯纺织纱线时如何实现收缩能力的改变。
为此,要改变变形处理之前的牵引辊的常规温度,正如吹入变形单元中的热空气的温度一样。所有其它参数保持不变。
用于挤出的设备包括在变形处理之前的两对牵引辊,可以对这些牵引辊加热。按照本领域已知的方法从聚丙烯挤制纺织纱线。
然后采用变形工艺产生蜷曲纱,在此情况下,要达到19%卷曲量,这是BCF地毯纱线的常用卷曲量。
在此情况中,设定参数如下:
-第一对加热拉伸辊的温度:92℃
-第二对加热拉伸辊的温度:130℃
-变形单元中的热空气的温度:152℃
然后,改变变形工艺的某些参数,以达到10%卷曲量。改变的参数是:
-第一对加热拉伸辊的温度:100℃
-第二对加热拉伸辊的温度:115℃
-变形单元中的热空气的温度:在120℃和155℃之间(152℃到153℃是常规温度),优选在125℃和140℃之间,优选130℃。
改变其它参数也可能导致不同的收缩能力,例如热空气的量或热空气的压力、以及辊的速度。
例如,其它值(例如挤出机本身的温度或所得到的线丝的数量等)未被修改。
重要的是温度保持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聚合物的熔点(软化点和熔点)之间的范围内,优选离极限值足够远。
为了产生具有较低收缩能力的聚酰胺纺织纱线,变形单元中的热空气的温度可在130℃和180℃之间(175℃是常规温度),优选在140℃和160℃之间,优选150℃。
为了产生具有较低收缩能力的聚酯纺织纱线,变形单元中的热空气的温度可在125℃和175℃之间(170℃是常规温度),优选在135℃和155℃之间,优选140℃。
牵引辊的温度调整为使得纱线材料尽可能平稳地进入变形单元中。例如,对于聚酯,变形单元中的热空气与第二对加热牵引辊之间的温度差最低。
附图说明
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方法,在附图中:
·图1是一种双面地毯在双面织机上织造时的示意性局部截面图;和
·图2是图1的地毯之一在绒头经纱裁切后以及在导致用作绒头纱线的纺织纱线不同地收缩的热处理之后的示意性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双面织造时,使用纬纱和连续经纱系统的经纱一上一下地同时纺织两片底布(I)、(II)(参见图1)。在附图中示出了一个经纱系统的经纱。
使用纬纱(1)、接结经纱(3、4)和张紧经纱(7)织造上片底布(I)。使用纬纱(2)、接结经纱(5、6)和张紧经纱(8)织造下片底布(II)。
每个经纱系统还包括由具有不同收缩能力的纺织纱线制成的两种绒头经纱,即,绒头成形纺织纱线(P1)、(P2),按照通过绒头高度差异实现的所需设计,通过在上片织物(I)的纬纱(1)和下片织物(II)的纬纱(2)上交替地交织这些绒头经纱,能够形成绒头;而当这些绒头经纱随张紧经纱(7)、(8)以延伸方式行进时,不能在底布(I)、(II)之一中形成绒头并交织。
在每个引纬循环中,绒头成形纺织纱线(P1)、(P2)为此相对于同时引入纬纱(1)、(2)的两个高度布置。
通过裁切在底布之间行进的绒头成形纺织纱线(P1)、(P2),使两片织物彼此分开,并获得两片独立的绒头织物(I)、(II)。此时,这些绒头织物中没有绒头高度差。使用不同绒头成形纺织纱线(P1)、(P2)产生的绒腿仍然是相同的。
只有在绒头织物(I)、(II)经过热处理之后,使用不同绒头成形纺织纱线(P1)、(P2)产生的绒腿才具有不同的长度,并因而形成具有不同绒头高度的相应区域,如图2所示。

Claims (5)

1.生产纺织品(I)、(II)的方法,所述纺织品包括由合成材料制成并具有彼此不同的绒头高度的第一和第二绒头成形纺织纱线(P1)、(P2),从而纺织纱线因其不同绒头高度而形成预定的设计或预定的图案,其中第一和第二绒头成形纺织纱线(P1)、(P2)具有不同的收缩能力并形成绒头,以在收缩状态下按照预定的设计或图案在所需的位置产生所需的绒头高度,其中对纺织品(I)、(II)进行热处理,该热处理导致第一和第二绒头成形纺织纱线(P1)、(P2)不同地收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绒头成形纺织纱线(P1)、(P2)是采用包括相同工艺组分的同一挤出生产线在同一个变形单元中按照挤出工艺从相同的原材料通过挤出方式生产的,所述挤出工艺的彼此不同之处在于挤出生产线的变形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工艺参数的设置不同,从而第一和第二绒头成形纺织纱线(P1)、(P2)具有不同的收缩能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纺织品(I)、(I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三种不同的合成纺织纱线进行绒头成形,所述合成纺织纱线是采用包括相同工艺组分的同一挤出生产线在同一个变形单元中按照挤出工艺从相同的原材料通过挤出方式生产的,所述挤出工艺的彼此不同之处在于挤出生产线的变形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工艺参数的设置不同,从而这些纺织纱线具有彼此不同的收缩能力,这些纺织纱线形成绒头,从而在收缩状态下它们按照预定的设计或图案在所需的位置产生所需的绒头高度,并且对纺织品(I)、(II)进行热处理,该热处理导致不同的纺织纱线不同地收缩,从而产生至少三种不同的绒头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纺织品(I)、(I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变形单元之前设有至少一对牵引辊,并设有用于卷绕挤出纱线的卷绕器,并且所述挤出工艺的彼此不同之处还在于变化的设置:
-至少一对牵引辊的温度,和/或
-至少一对牵引辊的速度,和/或
-卷绕器的速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纺织品(I)、(I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绒头成形纺织纱线(P1)、(P2)由聚丙烯、聚酯或聚酰胺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纺织品(I)、(I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绒头成形纺织纱线(P1)、(P2)具有不同的颜色以及不同的收缩能力。
CN201780004220.3A 2016-01-15 2017-01-13 生产纺织品的方法 Active CN1083686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E2016/0010 2016-01-15
BE2016/0010A BE1023785B1 (nl) 2016-01-15 2016-01-15 Werkwijze voor het produceren van een textielproduct
PCT/IB2017/050183 WO2017122164A1 (en) 2016-01-15 2017-01-13 Method for producing a textile produc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8651A CN108368651A (zh) 2018-08-03
CN108368651B true CN108368651B (zh) 2021-08-03

Family

ID=55456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4220.3A Active CN108368651B (zh) 2016-01-15 2017-01-13 生产纺织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98420B2 (zh)
EP (1) EP3402916B1 (zh)
CN (1) CN108368651B (zh)
BE (1) BE1023785B1 (zh)
WO (1) WO20171221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39486B1 (en) * 2016-12-21 2021-06-23 Vandewiele NV Fabric and method of weaving a fabric, in particular a carpet
DE102019129183A1 (de) * 2019-10-29 2021-04-29 Carl Freudenberg Kg Dreidimensionales Reinigungstexti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CN113293484A (zh) * 2021-05-28 2021-08-24 江苏盛泰克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增加毛圈和绒毛固结牢度的织造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26755A (ja) * 1999-02-09 2000-08-15 Toray Ind Inc 立毛パイル織編物の製造方法
WO2004103055A3 (en) * 2003-05-15 2006-05-26 Milliken & Co Pile fabric
CN101275301A (zh) * 2008-05-07 2008-10-01 常熟市飞腾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阻燃异收缩纤维的工艺方法
CN201864843U (zh) * 2010-11-24 2011-06-15 徐州斯尔克差别化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一步法双组份异收缩超细旦混纤长丝的生产装置
CN102140700A (zh) * 2011-03-08 2011-08-03 东华大学 两重异收缩混纤丝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CN203947250U (zh) * 2014-04-29 2014-11-19 江苏开利地毯股份有限公司 热收缩立体地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1569471A4 (zh) * 1970-12-24 1973-04-30
US20060037154A1 (en) * 2004-08-19 2006-02-23 Goineau Andre M Multi-colored pile fabric and process
BE1019155A3 (nl) 2010-01-15 2012-04-03 Wiele Michel Van De Nv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weefsels met minstens twee verschillende poolhoogtes in een zelfde poolrij.
WO2012171590A1 (de) * 2011-06-16 2012-12-20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einem gekräuselten multifilen faden
US9828704B2 (en) * 2015-09-10 2017-11-28 Welspun India Limited Terry article with synthetic filament yarn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26755A (ja) * 1999-02-09 2000-08-15 Toray Ind Inc 立毛パイル織編物の製造方法
WO2004103055A3 (en) * 2003-05-15 2006-05-26 Milliken & Co Pile fabric
CN101275301A (zh) * 2008-05-07 2008-10-01 常熟市飞腾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阻燃异收缩纤维的工艺方法
CN201864843U (zh) * 2010-11-24 2011-06-15 徐州斯尔克差别化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一步法双组份异收缩超细旦混纤长丝的生产装置
CN102140700A (zh) * 2011-03-08 2011-08-03 东华大学 两重异收缩混纤丝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CN203947250U (zh) * 2014-04-29 2014-11-19 江苏开利地毯股份有限公司 热收缩立体地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E1023785A1 (nl) 2017-07-25
US11098420B2 (en) 2021-08-24
CN108368651A (zh) 2018-08-03
US20190024272A1 (en) 2019-01-24
EP3402916A1 (en) 2018-11-21
EP3402916B1 (en) 2021-08-25
WO2017122164A1 (en) 2017-07-20
BE1023785B1 (nl) 2017-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58415B1 (ko) 조절사 시스템을 갖는 신장성 직조물
US3460336A (en) Composite yarn structures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same
CN108368651B (zh) 生产纺织品的方法
TW581835B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yarn bundle for use as carpet or textile face yarn, apparatus for making textile effect yarn bundle from one carpet denier singles yarn and one oriented textile denier singles yarn, and textile effect yarn bundle
US6880320B2 (en) Color effect yarn and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WO2013074539A1 (en) Woven fabric made of twisted yarn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KR101607171B1 (ko) 멜란지효과가 우수한 입체무늬직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226839B1 (ko) 투톤 발현이 가능한 복합 가연사의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직물
US3543359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multicolored yarn
KR20030018387A (ko) 슬러브 형태를 갖는 코어얀, 그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KR20190014328A (ko) 파일조직의 직립성이 우수하고 미려한 외관을 갖는 벨벳 직물
KR20020003200A (ko) 제직 직물을 얻기 위한 방법
CN215947470U (zh) 尼龙6,6卷缩纤维
CN114990752B (zh) 收缩型毛纱包覆纱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织物及制备方法
KR960014768B1 (ko) 복합가연사 직물의 제조방법
JP3199587U (ja) 特殊仮撚加工糸および布帛
JPH0931783A (ja) 交互撚複合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布帛
KR20210101837A (ko) 독특한 무늬를 갖는 복합가연사직물 제조방법
JP3851796B2 (ja) 諸撚調加工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織編物
TWM650185U (zh) 具有凹凸圖紋的針織物
KR101430303B1 (ko) 고속방사 폴리에스테르 필라멘트를 이용한 심색성 및 신축성이 우수한 가연복합사의 제조방법
TWM621791U (zh) 具彈性、均勻皺褶且可染素色的平織布料
KR20000025765A (ko) 양방향 신축성직물의 제조방법
JPH0473224A (ja) 導電性多色嵩高糸の製造方法
JP2004149940A (ja) 流体複合加工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同加工糸を含む織編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