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7891A - 用于人员运送设备的监控装置、检查方法以及人员运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人员运送设备的监控装置、检查方法以及人员运送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67891A CN108367891A CN201680074809.6A CN201680074809A CN108367891A CN 108367891 A CN108367891 A CN 108367891A CN 201680074809 A CN201680074809 A CN 201680074809A CN 108367891 A CN108367891 A CN 1083678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nsor
- microprocessor
- control unit
- signal
- activation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22—Operation of door or gate contac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66B5/0031—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for safety reas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46—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87—Devices facilitating maintenance, repair or inspection tasks
- B66B5/0093—Testing of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监控人员运送设备的监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8);控制单元(10);总线(9);至少一个与总线(9)连接的总线节点(30),总线节点包括第一微型处理器(4)和监视单元(5);通信机构,通信机构设置在控制单元(10)中、第一微型处理器(4)中以及监视单元(5)中并且借助通信机构能够将数据至少从控制单元(10)传送至监视单元(5)以及从第一微型处理器(4)传送至控制单元(10),在第一微型处理器(4)中设置有第一程序模块,借助第一程序模块能够对通过传输线路(6)与第一微型处理器(4)的输入端连接的传感器(8)的状态变化加以探测,并且能够将相应的状态通知即时地发送至控制单元(10)。根据本发明,监视单元(5)具有第二程序模块,第二程序模块以如下方式设计,使得在从控制单元(10)获得指示之后,能够向总线节点(30)内的耦联点(31,...,49)发送激活信号,借助激活信号能够模拟传感器(8)的状态变化,其中,激活信号与传感器信号相叠加和/或耦合输入到与传感器(8)连接的供电线路(72)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人员运送设备的、特别是用于自动扶梯、移动步道或升降梯设备的监控装置;一种针对监控装置的检查方法以及一种具有这种监控装置的人员运送设备。
背景技术
前述类型的人员运送设备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对人员运送设备的对于运行关键的信号进行处理,并且在顾及到对于运行关键的信号的情况下控制驱动马达。对于运行关键的信号例如出自不同的传感器、脉冲发生器、编码器等,以及出自用户界面,用于能够通过用户界面完成输入。
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计算单元、系统内存和带有控制程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控制程序对于控制和/或调节人员运送设备是需要的。另外,这种控制装置为了维护人员运送设备和进行诊断而可以包括必要的界面和输入模块,并且具有供电电源。
人员运送设备一般还包括安全系统,其实现了:借助传感器对人员运送设备的不允许的或有争议的状态进行检测,并且必要时启动适当的措施,诸如关停设备。通常设置有安全回路,其中,多个安全元件或传感器、诸如安全触点和安全开关布置在一个串联电路中。传感器例如监控:竖井门或轿厢门是否打开。人员运送设备可以仅当安全回路进而还有所有整合于其中的安全触点都闭合的情况下,才能够运行。一些传感器由门操作。其他传感器,例如行驶超越开关通过设备的运动的部件来操作或触发。安全回路与人员运送设备的驱动装置或制动单元保持连接,以便一旦安全回路开路时,中断行驶运行。
相反,具有安全回路的安全系统具有不同的缺陷。基于连接件的长度,可能在安全回路中出现不希望的高电压降。各个安全触点相对容易发生故障,因此可能出现不必要的紧急停车。此外,安全回路无法实现专门的诊断;因为当安全回路打开时,不能确定:哪个传感器或开关引起开路。因此,提出:人员运送设备不配备有安全回路,而是配备有包括了总线系统的监控装置。
WO201/3020806A1介绍了一种带有控制单元和至少一个总线节点的监控装置。这种总线节点具有第一微型处理器和第二微型处理器。控制单元和总线节点通过总线进行通信。另外,第一微型处理器和第二微型处理器通过信号线路无中断地连接。用于检查总线节点的测试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从控制单元将给定信号传输给第一微型处理器,第一微型处理器将信号传输给第二微型处理器,第二微型处理器为控制单元提供信号。最后,控制单元验证:所提供的信号是否与控制单元所预期的信号相符。
WO03/107295A1示出配备有总线系统的监控装置,利用监控装置能够对外围器件、例如升降梯设备的部件的状态加以监控。为此,总线系统具有总线、与总线连接的中央控制单元以及具有多个外围器件。每个器件都处在总线节点上并且借助总线与控制单元相通信。在每个时间点上,外围器件占据确定的状态。控制单元通过总线周期性地调用每个外围器件的状态。
但是,通过总线对外围器件的状态周期性的调用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控制单元主动调用每个外围器件,所以总线对于每次调用和每个外围器件都传输两个信号或数据包,调用信号和应答信号。在相对短的调用周期中,恰好在对于安全关键的外围器件数目很大的情况下,在控制单元与外围器件之间交换大量信号。这意味着,控制单元必须具有高计算能力,以便处理所有信号。此外,总线负荷巨大并且为了传输所有状态调用而提供很高的信号传输能力。与之相应地,控制单元以及总线很昂贵。基于有限的容量,能够整合到总线系统中的总线节点的数目还大大受限。
WO2010/097404A1公开了一种监控装置,具有控制单元、总线和与之连接的总线节点,监控装置分别具有第一微型处理器,第一微型处理器对传感器的状态加以监控,当传感器发生状态改变时,即时将状态变化通知通过总线传递给控制单元。基于从总线节点到控制单元对状态变化的即时通知,在这种监控装置中,可以取消在总线节点处对传感器状态的调用。总线上的数据往来大大减少。只要总线节点与对人员运送设备的一部分(例如竖井盖(竖井盖仅当维护时打开))的状态加以监控的传感器连接,状态不一定每几秒地被调用,而是一旦进行维护时,即时通知。
由于停用间歇相对较长,相反在每个总线节点中设置有监视模块,监视模块在第一或第二微型处理器中实现。为了监视总线节点,控制单元以相对较大的时间间隔将指示通过总线传输给监视模块,以中断从传感器到第一微型处理器的信号传输,使得第一微型处理器探测到状态改变并且将状态通知发送给控制单元。为了能够实现状态改变,将开关插入到传感器与第一微型处理器之间的传输线路中,借助该开关能够中断信号传输。可替换地,开关布置在与传感器连接的供电线路中,使得供电能够中断。通过操作这样安装的开关,能够在传感器中引发状态改变。
相反,这种解决方案的不利之处在于,由于装入额外的开关产生相对较大的电路耗费。开关本身有是故障来源,其在有缺陷的情况下同样可能引起故障状态。基于可能出现的传输损耗,还不希望的是,将开关引入传输线路中。对开关的操作还需要时间,这通常是不希望的。另外,需要关注的是,为了操作开关,如果通过总线对总线节点馈电,需要可能在所需范围内不存在的能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用于人员运送设备的监控装置、针对监控装置的检查方法和具有这种监控装置的人员运送设备。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的监控装置、根据权利要求10的用于监控装置的检查方法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5的人员运送设备来实现。
用于监控人员运送设备的监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控制单元、总线、至少一个与总线连接的总线节点,总线节点具有第一微型处理器和监视单元,监视单元在第一微型处理器或第二微型处理器中实现。另外,在控制单元中、在第一微型处理器中以及在监视单元中,设置有通信机构,借助通信机构能够将数据至少从控制单元传输至监视单元,并且从微型处理器传输至控制单元。在第一微型处理器中,还设置有第一程序模块,借助第一程序模块能够对通过传输线路与第一微型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的传感器的状态变化进行探测,并且能够将相应的状态变化即时传输给控制单元。
根据本发明,监视单元包括第二程序模块,第二程序模块以如下方式构造,使得在获得从控制单元到耦联点的指示之后,能够在总线节点内部传输激活信号,其中,激活信号与传感器信号相叠加和/或耦合输入到与传感器连接的供电线路中。由此,传感器的状态变化能够得到模拟,而不中断呈信号和/或供电线路形式的线路。对于信号线路,应当认为是各种呈物理线缆形式的线路或者说导线,其能够传输数字或模拟信号。
在监控装置中,不通过控制单元对从第一微型处理器接收的状态信号进行连续调用。只要第一微型处理器功能强大,就足以在传感器出现状态变化时,将状态通知传输给控制单元,其中,这种状态变化例如表示人员运送设备潜在的危险状态。由此,减少了需要传输以及需要处理的信号的数目。也就可以使用比较成本低廉的总线系统。
相反,为了检查监控装置毫无问题的运行,控制单元以较大的时间间隔向总线节点发出指示,借助该指示来模拟传感器的状态变化并且激发状态通知。
一旦控制单元在发送指示之后没有从相关的总线节点收到状态通知的话,出发点可以为:至少是第一微型处理器或者在第一或第二微型处理器中实现或者说执行的监控单元或者在其他构件中出现功能故障并且状态监控不再可靠。
在从控制单元获得指示(例如带相关总线节点的地址的电报或数据框架)之后,监控单元触发一个或多个激活信号,并且将其传输至总线节点内的耦联点。
传感器以如下方式设计,在其输出端上输出数字传感器信号,如识别编码和/或模拟传感器信号,模拟传感器信号在第一微型处理器中就出现状态变化的方面加以监控。传感器的状态变化例如是当前编码、逻辑信号、交流电压信号、串联或并联的数据电流的消失或改变或者是电平的显著变化。
监视单元以如下方式设计,在其输出端上输出数字激活信号和/或模拟激活信号,如直流电压脉冲、逻辑信号、交流电压脉冲、优选为处于500Hz至2000Hz的频率范围内的交流电压信号。
通过激活信号短时地作用于耦联点(方式为:激活信号与传感器信号相叠加和/或耦合输入与传感器连接的供电线路中),使得在第一微型处理器的输入端上引起传感器信号的状态变化,然后将这种状态变化通知控制单元。
由此,通过短促的激活信号实现了迅速而且高效地执行对总线节点的检查。控制单元能够按次序对所有总线节点进行寻址并且促使那里的监视单元发出激活信号,以便引起所希望的状态变化。开关的装入不一定需要,开关必须断开和再次闭合,并且例如由于震颤、老化、氧化而引发干扰或者也可能干脆坏掉。
因此,对总线节点的检查能够以较小的耗费、以最短的时间而且无风险地简便实施。
耦联点例如在传感器的输出级内或者在第一微型处理器的输入级内或者在传感器的输出级与第一微型传感器的输入级之间布置。由此,激活信号与传感器信号相叠加,由此,对传感器的状态变化加以模拟。
耦联点也可以布置在传感器的输入端上或者传感器内部,只要在那里出现电信号即可。在输入端上或者传感器内部,激活信号典型地发挥最大作用。这种电信号也可以称为传感器信号。
另外,激活信号也可以耦合输入到与传感器连接的供电线路中。由此,也可以引发传感器的不稳定性,其作为状态变化被感知。
至少一个耦联点能够以不同方式来实施,并且进而与相应的需求相匹配。由此,耦联点进而还有根据本发明的监控装置非常灵活。
至少一个耦联点可以设计为电流连接部或者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电容耦联的耦合电容器或者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电感耦联的线圈。因此,激活信号的耦合输入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
只要传感器将数据或编码传递给第一微型处理器,也可以借助激活信号来实现数据变化或编码变化。例如,使至少一个数据位发生变化,从而第一微型处理器识别到数据变化或状态变化并且将这一情况通知控制单元。
耦联点能够有利地设计为逻辑电路,在其中将数字传感器信号和数字激活信号相互关联。逻辑电路优选是逆变器,其能够借助激活信号进行转换。例如,针对传感器信号的每个数据位存在异或门(EXOR TOR)。该数据位被加载到异或门的一个输入端,激活信号被加载到异或门的另一输入端。通过将激活信号从逻辑上的“0”转换成逻辑上的“1”,能够选择性地使传感器信号逆变。
只要在控制单元中针对每个网络节点都对应有识别编码和相对于其逆变的数据组,并且识别编码或其逆变的数值被传输给控制单元的话,控制单元就可以确认,从哪个总线节点产生状态通知,并且状态通知是由总线节点中的实际的状态变化还是模拟的状态变化所触发。
监控装置适合于监控任意传感器。特别有利的是,能够使用包括了至少一个携带编码的元件和至少一个读取编码的元件的传感器,使得读取编码的元件能够无接触地从携带编码的元件读取识别编码,并且能够发送至第一微型处理器。耦联点能够有利地布置在读取编码的元件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上。
携带编码的元件和读取编码的元件优选分别具有感应环,其中,读取编码的元件借助两个感应环无接触地对携带编码的元件供给电磁能,并且携带编码的元件将其识别编码借助两个感应环无接触地传输至读取编码的元件。在此,激活信号能够有利地以电流或电感的方式耦合输入到两个感应环之一中。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人员运送设备中,将至少一个携带编码的元件和至少一个读取编码的元件与总线节点相对应。读取编码的元件从携带编码的元件无接触地读取识别编码,并且将信号发送给第一微型处理器。
优选的是,携带编码的元件和读取编码的元件分别具有感应环。读取编码的元件借助两个感应环对携带编码的元件无接触式地供给电磁能。携带编码的元件将其识别编码借助两个感应环无接触式地传输至读取编码的元件。
在这种设计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监控装置实现了对设备部件无接触式的状态监控。具有携带编码的元件和读取编码的元件的传感器在运行中几乎不会损耗,由此,能够降低维护成本并且能够提高监控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本发明借助附图详细阐释。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控制单元10的监控装置,控制单元通过总线9与总线节点30连接,在总线节点中,传感器8通过耦联点31与第一微型处理器4的输入端连接,激活信号能够从监视单元或第二微型处理器5耦合输入到该耦联点中;
图2示出图1中的监控装置,其具有耦联点32,该耦联点布置在传感器8的供电线路71、72内部;
图3示出图1中的监控装置,其中,传感器8的输出信号经传输线路11、11’输送给第一微型处理器4和第二微型处理器5,该传输线路分别设有耦联点33、34;
图4示出图2中的监控装置,其中,传感器8的输出信号借助传输线路12、12输送给第一微型处理器4和第二微型处理器5,并且耦联点35被设置在传感器8的供电线路71中。
图5示出图4中的监控装置,其中,由第一微型处理器4操控的第一耦联点36和由第二微型处理器5操控的第二耦联点37设置在传感器8的供电线路71、72中;
图6示出带有第一传感器8a和第二传感器8b的根据本发明的监控装置,第一传感器通过第一监控线路14与第一微型处理器4连接,第二传感器通过第二传输线路15与第二微型处理器5连接,监控装置还具有处在第一传输线路14中的第一耦联点38和处在第二传输线路15中的第二耦联点39,将来自第二微型处理器5的激活信号输送给第一耦联点,将来自第一微型处理器4的激活信号输送给第二耦联点;
图7示出图6中的监控装置,具有处在第一传感器8a的供电线路中的第一耦联点40和处在第二传感器8b的供电线路中的第二耦联点41;
图8示出图7中的监控装置,具有针对两个传感器8a、8b共用的供电装置,和处在共同的供电线路中的仅一个耦联点42,该耦联点能够由两个微型处理器4、5加载激活信号;
图9示出图8中的监控装置,其中,两个传感器8a、8b通过共用的传输线路20与第一微型处理器4连接,具有处在两个传感器8a、8b的共用的传输线路20中的第一耦联点43和处在共用的供电线路中第二耦联点44,这两个耦联点能够由第二微型处理器5加载激活信号;
图10示出图6中的监控装置,其中,两个传感器8a、8b分别通过第一传输线路21与第一微型处理器4连接,以及通过第二传输线路22与第二微型处理器5连接,具有处在第一传输线路21中的第一耦联点45,和处在第二传输线路22中的第二耦联点46,第一耦联点能够由第二微型处理器5加载激活信号,第二耦联点能够由第一微型处理器4加载激活信号;
图11示出图10中的监控装置,具有仅一个处在两个传感器8a、8b的共同的供电线路中的耦联点47,该耦联点能够由两个微型处理器4、5加载激活信号;以及
图12示出图11中的监控装置,具有处在第一传感器8a的供电线路中的第一耦联点48和处在第二传感器8b的供电线路中的第二耦联点49,第一耦联点能够由第二微型处理器5加载激活信号,第二耦联点能够由第一处理器4加载激活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监控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监控装置能够有利地用在人员运送设备中。监控装置包括控制单元10,控制单元通过总线9与至少一个总线节点30通信。控制单元10、总线9和至少一个总线节点30形成总线系统,在总线系统内,每个总线节点30具有单义明确的、能够识别的地址。借助该地址,能够将信号、特别是控制指令从控制单元10有针对性地传输至确定的总线节点30。同样可以在控制单元10中经输入的信号单义地分配给纵向节点30。
也就是可以在总线节点30与控制单元10之间将数据沿双向通过总线9馈给。凭借该数据能够向控制单元10告知由传感器8检测到的状态变化。随着状态变化的出现,分别将相应的通知即时从节点30传输至控制单元。因此,控制单元10不一定进行周期性的调用,以便获取所出现的状态变化,而是从总线节点30即时获悉。只要不出现状态变化的话,也不需要通过总线9传送相应的数据。因此,通过总线9的数据往来明显减少。控制单元10仅为了监视总线节点30而规律地或者说定期地向总线节点30发出指示,以便激发产生通知的状态变化。通过发出指示和收到相应的状态变化通知,能够对总线节点与整个总线系统的整体性规律地或者说定期地检查。
总线节点30为此具有第一微型处理器4,借助第一微型处理器能够将状态变化通知传输给控制单元10。另外,设置有呈第二微型处理器5的设计方案的监视单元,监视单元从控制单元10接收控制指令或指示,借助控制指令或指示来触发检查。为了能够满足所提到的目的,在两个微型处理器4和5中设置有相应的程序模块和通信机构。
两个微型处理器4、5能够以物理的方式还有虚拟的方式来配置。在两个以物理方式配置的微型处理器4、5中,例如将两个微型处理器4、5布置在芯片上。在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两个微型处理器4、5能够分别在自己的芯片上实现。但是也能够以物理的方式仅存在一个微型处理器4。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微型处理器5或监视单元能够以虚拟的方式借助软件在以物理形式存在的第一微型处理器4上得到配置。
借助总线节点30,能够监控任意的传感器。在这些实施例中,示出传感器8,传感器8包括携带编码的元件1和读取编码的元件3。优选的是,携带编码的元件1是RFID标签1,读取编码的元件3是RFID读取器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其他技术可行方案,以便在携带编码的元件1与读取编码的元件3之间实现无接触式传输识别编码。于是,例如也可以将携带编码或读取编码的元件1、3的组合可替换地用作条形码载体和激光扫描器、扩音器和麦克风、磁体带和霍尔传感器、磁体和霍尔传感器或者光源和光传感器。
RFID标签1还有RFID读取器3分别具有感应环2.1、2.2。RFID读取器3借助感应环2.1、2.2对RFID标签1供给电磁能。为此,RFID读取器3与电流源或电压源Vcc连接。只要RFID标签1被供能,RFID标签1就借助感应环2.1、2.2将存储在RFID标签1上的识别编码传输给RFID读取器3。RFID标签1的供能Vcc仅当RFID标签1布置在与RFID读取器3的临界间距以下的空间附近并且RFID标签1的感应环2.1能够通过RFID读取器3的感应环2.2来激励时,才得以确保。RFID标签1的供能装置仅当处于与RFID读取器3的临界间距以下时才发挥功能。当超出临界间距时,RFID标签1得到的能量不足以维持对RFID读取器3上的识别编码的获取。
RFID读取器3将所接收到的识别编码通过数据线路6传输至第一微型处理器4,第一微型处理器将识别编码与存储在识别编码的存储单元上的列表相比较。在这种比较中,微型处理器4根据所存储的规则、根据识别编码来计算状态数值。状态数值可以是正值或者负值。例如当没有识别编码或者错的识别编码传输给微型处理器4时,生成负的状态数值。
当存在负值时,微型处理器4将状态变化通知经过总线9发送至控制单元10。状态变化通知至少包括总线节点30的地址以及优选还有被探测的RFID标签1的识别编码。有赖于所传达的地址,控制单元10能够定位负的状态数值的原因并且启动相应反应。
总线节点30例如监控竖井门的状态。RFID标签1和RFID读取器3以如下方式布置在竖井门的区域中,使得当竖井门闭合时,RFID标签1与RFID读取器3之间的距离处在临界间距以下。微型处理器4从RFID读取器3接收识别编码,并且产生正的状态数值。如果竖井门打开,那么RFID标签1与RFID读取器3超出临界间距。因为在这时RFID标签1不再由RFID读取器3供给电能,所以RFID标签1调整对其识别编码的发送,并且微型处理器4产生负的状态数值。与之相应地,微型处理器4将状态变化通知发送给控制单元10。控制单元10借助总线节点30定位出打开的竖井门10。如果竖井门不被允许地保持打开的话,例如当没有升降梯轿厢处在竖井门区域中时,控制单元10做出反应,以便将升降梯设备送入安全的状态中。
由此,借助总线节点30的RFID标签1与RFID读取器3,能够监控任意部件的状态,诸如人员运送设备的、特别是自动扶梯或升降梯的门闩锁件、天花板闩锁件、急停开关、或者行驶开关。
另外,可以应用其他传感器8,这些传感器根据其他物理原理工作,并且将其状态变化以其他方式告知控制单元10。本发明特别是与对于所提到的总线系统所用的数据传输协议无关。同样地,本发明也不限于对传感器信号进行评估的方案,传感器信号能够与任意的基准数值和阈值相比较,以便发现状态变化。识别编码从传感器8向第一微型处理器4的传输是有利的,但不是一定需要。
总线节点30的安全运行主要依赖于微型处理器4的功能正常性。因此,总线节点30规则地由控制单元10测试,以便当传感器8出现状态变化时,对微型处理器4的即时的发送表现进行检查。
为了检查根据图1的总线节点30,控制单元10将控制指令或指示经总线9发送至监视单元5或第二微型处理器5,以便触发或模拟传感器8的状态变化,该状态变化促使第一微型处理器4发送状态变化通知。
在总线节点30的电路结构中,为此设置有耦联点31,能够将激活信号以电流的方式、电容的方式或电感的方式耦合输入到耦联点中。激活信号由监视单元、例如由第二微型处理器5产生,并且通过连接线路51传输至耦联点31,该耦联点在图1的构型中布置传输线路6中,传输线路将传感器8的输出端与第一微型处理器4的输入端连接。以点状线示出第二连接线路52,通过第二连接线路能够将激活信号传送到传感器8中,直至达到第二耦联线圈2.2(耦联点未示出)。在第一耦联点31中,由传感器8发出的信号与激活信号相叠加。例如,识别编码作为脉冲序列按顺序通过传输线路6传输。通过激活信号来改变脉冲序列的至少一个数据位或者说数据字节,因此,所预期的识别信号不会出现在第一微型处理器4中,并且发现状态变化。
第一耦联点31也可以构造为电路逻辑件,电路逻辑件在第一输入端上输送传感器信号,在第二输入端上输送激活信号。例如识别编码的数据位被输送给每个异或门(EXORTOR)的第一输入端,在异或门的第二输入端上加载激活信号。一旦激活信号被设定为逻辑上的“1”时,识别编码借助异或逻辑件逆变。因此,第一微型处理器4可以替代识别编码将经逆变的识别编码传输给控制单元10。因此,控制单元10分别识别:总线节点30是否告知了即时的或模拟的状态变化。
检查针对每个总线节点30在时间上反复进行。因为在检查期间,控制单元10不能识别到关于被检查的总线节点30的状态的真实信息,所以检查时间被保持得尽可能短,并且检查仅以需要的频率进行。检查的频度主要是根据整体系统的故障概率来适配,整体系统的工作越可靠,其越少地被测试,由此,总是确保升降梯部件的可靠的状态监控。一般,检查至少一天一次地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执行检查,因为删除识别编码的一个数据位或者对传感器信号进行短促的脉冲式的干扰就足以模拟出状态变化。开关的开路和闭合以及与开关连接的问题得以避免。
于是,监控装置的、特别是总线节点30的其他实施例得到介绍。因为总线节点30的基本构造和总线部件1至5的工作原理在这些实施例中是相类似的,所以基本上仅阐释不同的总线节点30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方面的差异。
图2示出图1中的监控装置,具有处在传感器8的供电线路71、72中的耦联点32。通过由第二微型处理器5经连接线路53将激活信号加载到供电线路71、72中,传感器8的功能短时地受到干扰,因此,出现在第一微型处理器4中能够识别到的状态变化。这种干扰又可以以脉冲的形式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耗费来实现。
图3示出监控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在这种实施例中,传感器8的输出信号借助与第一耦联点33连接的第一传输线路11传送至第一微型处理器4,并且借助与第二耦联点34连接的第二传输线路11’传送至第二微型处理器5。传感器8的输出信号或经传送的识别编码可以借助两个微型处理器4、5冗余地评估。也就是如果两个微型处理器4、5中的至少一个产生负的状态数值时,将状态变化通知从总线节点30传输至控制单元10。这种构造方案的优点是对传感器信号、例如识别编码冗余的而且进而非常可靠的评估。
为了检查总线节点30,激活信号能够从第一微型处理器4传送至第二耦联点34,以及从第二微型处理器5传送至第一耦联点33。在对两个微型处理器4、5中的之一进行检查期间,触发激活信号的微型处理器4、5还读取RFID标签1的真实的识别编码。相比于前面介绍的实施例,总线节点30还是保持能够识别实际的状态变化,并且将状态变化通知发送至控制单元10。因此,控制单元10可以当出现两个状态变化通知时,在模拟的和实际的状态变化之间做出区分。
图4和图5示出监控装置的第四和第五实施例。根据该实施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传输线路12、12’或13、13’传输给两个微型处理器,用以进行冗余评估。
在第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0为了检查总线节点30而将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微型处理器5,以便触发将激活信号发送给连入供电线路72中的耦联点35。
通过将激活信号载入供电线路71、72中,传感器8受到短时干扰,因此,出现状态变化,这种状态变化在第一微型处理器4中得到识别。这种干扰又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耗费实现。
在第五实施例中,由第一微型处理器4操控的第一耦联点36和由第二微型处理器5操控的第二耦联点37设置在传感器8的供电线路71、72中。在传感器8发生状态变化时,例如在识别编码信号消失时,第一还有第二微型处理器4、5将状态变化通知发送给控制单元10。
在根据图6至12的实施例中,输出信号从两个传感器8a、8b经不同的传输线路传输给微型处理器4、5中的至少一个。用于检查总线节点的耦联点在电路结构30内布置在不同的部位上。传感器8a、8b具有相应的携带编码的元件1a、1b和读取编码的元件3a、3b以及感应环2.1a、2.2a、2.1b、2.2b。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图1至图5中的实施例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读取编码的元件3a、3b通过这里未详细示出的供电线路,类似于根据图1至图5的前述实施例的供电线路71、72地馈电。
具有两个传感器8a、8b的总线节点30可以要么对人员运送设备的元件的状态进行冗余监控,要么对人员运送设备的两个在空间上相邻的元件的状态加以监控。例如,在升降梯设备中,借助两个传感器对竖井门的状态进行冗余监控,或者一方面对竖井门的状态加以监控,而另一方面对警报按钮的状态加以监控。
在图6中的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8a经第一传输线路14与第一微型处理器4连接,第二传感器8b经第二传输线路15与第二微型处理器5连接。在第一传输线路14中,设置有第一耦联点38,能够将出自第二微型处理器5的激活信号输送至第一耦联点。在第二传输线路中设置有第二耦联点39,将出自第一微型处理器4的激活信号输送至第二耦联点。
图7示出图6中的监控装置,具有处在第一传感器8a的供电线路中的第一耦联点40和处在第二传感器8b的供电线路中的第二耦联点41,第一耦联点能够由第二微型处理器5操控,第二耦联点能够由第一微型处理器4操控。因此,传感器8a和8b的状态变化通过妨碍供电来引发。第一传感器8a通过第一传输线路16与第一微型处理器4连接,第二传感器8b通过第二传输线路17与第二微型处理器5连接。
相反,在根据图8的实施例中,两个微型处理器4、5将激活信号发送至唯一的耦联点42,该耦联点设置在针对两个传感器8a、8b共同的供电线路中。第一传感器8a通过第一传输线路18与第一微型传感器4连接,第二传感器8b通过第二传输线路19与第二微型处理器5连接。
图9示出一种实施例,其中,出自两个传感器8a、8b的输出信号通过共同的传输线路20传输至第一微型处理器4。第二微型处理器5对第一微型处理器4的功能正常性进行测试,方式为,第二微型处理器将激活信号发送至连入传输线路20的耦联点43。在可替换的结构中,通过第二连接线路(参见点状线)得到操控的耦联点44设置在传感器8a、8b的共同的供电线路中。
在图10至图12中同样示出监控装置的实施例,其具有两个传感器8a、8b,这两个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冗余地引导至第一和第二微型处理器4、5。
图10示出图6中的监控装置,其中,两个传感器8a、8b分别通过第一传输线路21与第一微型处理器4连接,以及通过第二传输线路22与第二微型处理器5连接。能够由第二微型处理器5加载激活信号的第一耦联点45设置在第一传输线路21中,能够由第一微型处理器4加载激活信号的第二耦联点46设置在第二传输线路22中。
图11示出图10中的监控装置,具有仅一个耦联点47,其布置在两个传感器8a、8b的共同的供电线路中并且能够由两个微型处理器4、5加载激活信号。另外,第一传感器8a和第二传感器8b分别通过第一传输线路23与第一微型处理器4连接,以及通过第二传输线路24与第二微型处理器5连接。
图12示出图11中的监控装置,具有处在第一传感器8a的供电线路中的、能够由第二微型处理器5加载激活信号的第一耦联点48和具有处在第二传感器8b的供电线路中的、能够由第一微型处理器4加载激活信号的第二耦联点49。因此,状态变化能够个别地、即时地或交替地在两个传感器8a、8b上受激产生。第一传感器8a和第二传感器8b还分别通过第一传输线路25与第一微型处理器4连接,以及通过第二传输线路26与第二微型处理器5连接。
为了实现最大的灵活度,两个微型处理器4和5优选彼此独立地与控制单元10通信,并且为此优选具有不同的地址。因此,控制元件10可以按顺序对其中一个和另一个微型处理器4或5进行检查,而另外一个微型处理器5或4对所属的传感器8b或8a加以监控。
如果应用提供其他可行方案的其他传感器,用以产生状态变化的话,电路能够相应地匹配。
Claims (15)
1.一种用于人员运送设备的监控装置,具有:至少一个传感器(8);控制单元(10);总线(9);至少一个与总线(9)连接的总线节点(30),总线节点包括第一微型处理器(4)和监视单元(5);通信机构,通信机构设置在控制单元(10)中、第一微型处理器(4)中以及监视单元(5)中并且借助通信机构能够将数据至少从控制单元(10)传送至监视单元(5)以及从第一微型处理器(4)传送至控制单元(10);以及处在第一微型处理器(4)中的第一程序模块,借助第一程序模块能够对通过传输线路(6)与第一微型处理器(4)的输入端连接的传感器(8)的状态变化加以探测,并且能够将相应的状态通知即时地发送至控制单元(10),其中,监视单元(5)具有第二程序模块,第二程序模块以如下方式设计:使得在从控制单元(10)获得指示之后,能够向总线节点(30)内的耦联点(31,...,49)发送激活信号,借助激活信号能够模拟传感器(8)的状态变化,其特征在于,激活信号与传感器信号相叠加和/或耦合输入到与传感器(8)连接的供电线路(7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监视单元在第一微型处理器(4)中或者在第二微型处理器(5)中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传感器(8)以如下方式设计:在传感器的输出端上,输出数字的传感器信号,诸如识别编码和/或模拟的传感器信号,传感器信号在第一微型处理器(4)中就状态变化的出现方面能够得到监控。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监视单元(5)以如下方式设计:使得在监视单元的输出端上输出数字的激活信号和/或模拟的激活信号,诸如:直流电压脉冲、逻辑信号、交流电信号、优选为处在500Hz至2000Hz的频率范围内的交流电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耦联点(31,...,49):
a)布置在传感器(8)的输出级内部或者第一微型处理器(4)的输入级内部或者传感器(8)的输出级与第一微型处理器(4)的输入级之间;或者
b)布置在传感器(8)的输入端上或者传感器(8)的内部;或者
c)布置在与传感器(8)连接的供电线路(71、72)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耦联点(31,...,49)具有用于电流耦联的电流连接、至少一个用于电容耦联的耦合电容器或者至少一个用于电感耦联激活信号的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耦联点(31,...,49)是逻辑电路,在逻辑电路中,数字的传感器信号和数字的激活信号能够相互关联,其中,逻辑电路优选是逆变器,逆变器能够借助激活信号进行转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传感器(8)包括至少一个携带编码的元件(1)和至少一个读取编码的元件(3),读取编码的元件(3)以无接触的方式从携带编码的元件(19)读取识别编码,并且读取编码的元件(3)将信号发送至第一微型处理器(4),耦联点(31,...,49)优选布置在读取编码的元件(3)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携带编码的元件(1)和读取编码的元件(3)分别具有感应环(2.1、2.2),读取编码的元件(3)对携带编码的元件(1)借助两个感应环(2.1、2.2)以无接触的方式供给电磁能,携带编码的元件(1)将其识别编码借助两个感应环(2.1、2.2)无接触地传输到读取编码的元件(3)。
10.一种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控装置的检查方法,所述监控装置具有至少一个传感器(8);控制单元(10);带有至少一个总线节点(30)的总线(9),总线节点包括第一微型处理器(4)和监视单元(5);通信机构,通信机构设置在控制单元(10)中、第一微型处理器(4)中以及监视单元(5)中并且借助通信机构能够将数据至少从控制单元(10)传送至监视单元(5)以及受第一程序模块控制地从第一微型处理器(4)传送至控制单元(10),其中,由第一程序模块对通过传输线路(6)与第一微型处理器(4)的输入端连接的传感器(8)的状态变化加以探测,并且将相应的状态通知即时地发送至控制单元(10),其中,监视单元(5)具有第二程序模块,第二程序模块以如下方式设计:使得在从控制单元(10)获得指示之后,能够向总线节点(30)内的耦联点(31,...,49)发送激活信号,借助激活信号能够模拟传感器(8)的状态变化,其特征在于,激活信号与传感器信号相叠加和/或耦合输入到与传感器(8)连接的供电线路(72)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监视单元(5)向耦联点(31,...,49)输出数字的激活信号和/或模拟的激活信号,耦联点:
a)布置在传感器(8)的输出级内部或者第一微型处理器(4)的输入级内部或者传感器(8)的输出级与第一微型处理器(4)的输入级之间;或者
b)布置在传感器(8)的输入端上或者传感器(8)的内部;或者
c)布置在与传感器(8)连接的供电线路(71、72)的内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激活信号通过电流连接、至少一个耦联电容器或者至少一个线圈耦合输入到耦联点(31,...,49)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耦联点(31,...,49)是逻辑电路,在逻辑电路中,数字的传感器信号和数字的激活信号相互关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耦联点(31)是逆变器,逆变器能够借助激活信号进行转换。
15.一种人员运送设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15201447.8 | 2015-12-21 | ||
EP15201447 | 2015-12-21 | ||
PCT/EP2016/080965 WO2017108525A1 (de) | 2015-12-21 | 2016-12-14 | Überwach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personentransportanlage, prüfverfahren und personentransportanlag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67891A true CN108367891A (zh) | 2018-08-03 |
CN108367891B CN108367891B (zh) | 2020-03-06 |
Family
ID=54936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74809.6A Active CN108367891B (zh) | 2015-12-21 | 2016-12-14 | 用于人员运送设备的监控装置、检查方法以及人员运送设备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65088B2 (zh) |
EP (1) | EP3393954B1 (zh) |
CN (1) | CN108367891B (zh) |
AU (1) | AU2016376176B2 (zh) |
ES (1) | ES2783349T3 (zh) |
HK (1) | HK1251538A1 (zh) |
WO (1) | WO2017108525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17631A (zh) * | 2018-08-10 | 2020-02-21 | 奥的斯电梯公司 | 用于使用rfid监测电梯门的运动的装置和方法 |
CN113168616A (zh) * | 2018-12-12 | 2021-07-23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用于更换人员运送设备中的构件的方法以及在此需要使用的装置 |
CN113581948A (zh) * | 2020-04-30 | 2021-11-02 | 通力股份公司 | 电梯系统 |
CN113939467A (zh) * | 2019-06-21 | 2022-01-14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用于连接人员运送设备的控制装置的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08525A1 (de) * | 2015-12-21 | 2017-06-29 | Inventio Ag | Überwach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personentransportanlage, prüfverfahren und personentransportanlage |
WO2019206644A1 (de) * | 2018-04-24 | 2019-10-31 | Inventio Ag | Positionsbestimm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einer kabinenposition einer aufzugkabine |
DE102022129327A1 (de) | 2022-11-07 | 2024-05-08 | Elgo Batscale Ag | Sensorsystem für eine Aufzugsanlage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43425A (zh) * | 2001-09-18 | 2004-11-03 | �����ذ¹ɷݹ�˾ | 监视系统 |
CN1616335A (zh) * | 2003-11-11 | 2005-05-18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电梯设备和电梯设备的监视系统 |
WO2010097404A1 (de) * | 2009-02-25 | 2010-09-02 | Inventio Ag | Aufzug mit einem überwachungssystem |
CN102016732A (zh) * | 2008-04-28 | 2011-04-13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用于切换建筑物中的用电设备的方法 |
CN102795519A (zh) * | 2011-05-27 | 2012-11-28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远程监控装置 |
WO2013020806A1 (de) * | 2011-08-11 | 2013-02-14 | Inventio Ag | Testverfahren einer aufzugsanlage und eine überwachungseinrichtung zum durchführen des testverfahren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841084B1 (fr) | 2002-06-13 | 2004-12-17 | Systemig Sa | Dispositif de telereleve d'etats, et applications |
DK1638880T4 (da) * | 2003-06-30 | 2013-10-14 | Inventio Ag | Sikkerhedssystem til et elevatoranlæg |
MY159057A (en) | 2007-07-17 | 2016-12-15 | Inventio Ag |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lift system |
FI122474B (fi) * | 2010-12-01 | 2012-02-15 | Kone Corp | Hissin turvakytkentä sekä menetelmä hissin turvakytkennän toiminnallisen poikkeaman tunnistamiseksi |
WO2017108525A1 (de) * | 2015-12-21 | 2017-06-29 | Inventio Ag | Überwach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personentransportanlage, prüfverfahren und personentransportanlage |
US10961082B2 (en) * | 2018-01-02 | 2021-03-30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inspection using automated sequencing of camera presets |
EP3825706B1 (en) * | 2019-11-25 | 2023-09-27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ctronic test nodes for automatic check of a safety chain |
-
2016
- 2016-12-14 WO PCT/EP2016/080965 patent/WO2017108525A1/de unknown
- 2016-12-14 US US16/062,132 patent/US11365088B2/en active Active
- 2016-12-14 CN CN201680074809.6A patent/CN108367891B/zh active Active
- 2016-12-14 AU AU2016376176A patent/AU2016376176B2/en active Active
- 2016-12-14 ES ES16809421T patent/ES2783349T3/es active Active
- 2016-12-14 EP EP16809421.7A patent/EP3393954B1/de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8-27 HK HK18110981.0A patent/HK1251538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43425A (zh) * | 2001-09-18 | 2004-11-03 | �����ذ¹ɷݹ�˾ | 监视系统 |
CN1616335A (zh) * | 2003-11-11 | 2005-05-18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电梯设备和电梯设备的监视系统 |
CN102016732A (zh) * | 2008-04-28 | 2011-04-13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用于切换建筑物中的用电设备的方法 |
WO2010097404A1 (de) * | 2009-02-25 | 2010-09-02 | Inventio Ag | Aufzug mit einem überwachungssystem |
CN102795519A (zh) * | 2011-05-27 | 2012-11-28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远程监控装置 |
WO2013020806A1 (de) * | 2011-08-11 | 2013-02-14 | Inventio Ag | Testverfahren einer aufzugsanlage und eine überwachungseinrichtung zum durchführen des testverfahrens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17631A (zh) * | 2018-08-10 | 2020-02-21 | 奥的斯电梯公司 | 用于使用rfid监测电梯门的运动的装置和方法 |
CN113168616A (zh) * | 2018-12-12 | 2021-07-23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用于更换人员运送设备中的构件的方法以及在此需要使用的装置 |
CN113939467A (zh) * | 2019-06-21 | 2022-01-14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用于连接人员运送设备的控制装置的装置 |
CN113939467B (zh) * | 2019-06-21 | 2024-03-15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用于连接人员运送设备的控制装置的装置 |
CN113581948A (zh) * | 2020-04-30 | 2021-11-02 | 通力股份公司 | 电梯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80370764A1 (en) | 2018-12-27 |
HK1251538A1 (zh) | 2019-02-01 |
AU2016376176A1 (en) | 2018-07-12 |
AU2016376176B2 (en) | 2019-10-03 |
US11365088B2 (en) | 2022-06-21 |
EP3393954B1 (de) | 2020-02-05 |
ES2783349T3 (es) | 2020-09-17 |
CN108367891B (zh) | 2020-03-06 |
WO2017108525A1 (de) | 2017-06-29 |
EP3393954A1 (de) | 2018-10-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67891A (zh) | 用于人员运送设备的监控装置、检查方法以及人员运送设备 | |
US8807284B2 (en) | Elevator with a monitoring system | |
US9916950B2 (en) | Single-channel safety output | |
CA2707169C (en) | Wireless takover of wired alarm system components | |
CN105764825B (zh) | 安全相关升降机串行通信技术 | |
CN103339572B (zh) | 用于故障安全地切断耗电器的安全开关设备 | |
CA2823833C (en) | Function-monitoring of a safety element | |
CN104854013B (zh) | 用于人员运送设备的监控装置 | |
US20150377968A1 (en) | Battery-assisted safety circuit monitoring system | |
CN100571036C (zh) | 可靠监控可相对移动的两部件的闭合位置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8529376A (zh) | 一种电梯轿厢智能化人体感应判断方法 | |
US10099893B2 (en) | Hoistway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0672896A (zh) | 一种泛在互联网下的电表箱防窃电系统 | |
CN103154413B (zh) | 用于在壁与固定在该壁上的翼扇之间无接触传输电能和/或电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110268455A1 (en) | Modular Safety Switching Device System With Optical Link | |
CN104599097B (zh) | 一种运钞袋电子签封监控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14082166A1 (en) | Signaling circuit and method to detect zone status | |
CN205680255U (zh) | 一种具有开箱告警功能的插接箱 | |
JP6124866B2 (ja) | 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 |
CN207115689U (zh) | 闸道装置 | |
KR101033995B1 (ko) | 자가 진단 기능을 가지는 보안시스템 | |
JP7345986B2 (ja) | リモート入出力装置及び管理システム | |
CN206969931U (zh) | 电梯门锁异常状态监测与保护电路 | |
CN106781222A (zh) | 一种用于磁共振装置的报警系统 | |
JP2016048452A (ja) | 警備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153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