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6732A - 用于切换建筑物中的用电设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切换建筑物中的用电设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6732A
CN102016732A CN2008801288199A CN200880128819A CN102016732A CN 102016732 A CN102016732 A CN 102016732A CN 2008801288199 A CN2008801288199 A CN 2008801288199A CN 200880128819 A CN200880128819 A CN 200880128819A CN 102016732 A CN102016732 A CN 102016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node
control signal
consumer
sensor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88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16732B (zh
Inventor
伯哈德·格斯滕科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GERSOLL RAND SECURITY TECHNO
Inventio AG
Original Assignee
INGERSOLL RAND SECURITY TECHNO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GERSOLL RAND SECURITY TECHNO,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GERSOLL RAND SECURITY TECHNO
Publication of CN102016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6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16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6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8Safety,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168Identify connected programmer to allow control, program ent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2Arrangements for remote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substations or of equipment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切换建筑物(G)中的至少一个用电设备(1、1′、1″)的方法。用电设备(1、1′、1″)由至少一个供电装置(51、51′、51″)供电。通过至少一个开关(3)切换至少一个从供电装置(51、51′、51″)至用电设备(1、1′、1″)的接触器。开关(3)由至少一个第一网络节点(4)控制。第一网络节点(4)在至少一个无线电网络(40)中接收至少一个控制信号(S、S′)。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6′)探测至少一个用户的身份。由第二传感器(6′)针对识别到的用户的身份发生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号(S′)。第二控制信号(S′)由第二传感器(6′)通过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节点(4′)在无线电网络(40)中传递。

Description

用于切换建筑物中的用电设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切换建筑物中的至少一个用电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开关来切换用电设备在建筑物系统技术中是众所周知的。为此,切换至少一个从建筑物供电网向用电设备供电的接触器。比如通过手动开关接通或断开或调节建筑物中的照明。建筑物供电网和手动开关都固定安装在外部或内部的装饰物中。
为了提高功能性,DE4425876A1展示了一种具有集成的网络节点和网络节点的供电装置的插座。该网络节点通过建筑物供电网在总线系统中通讯且根据上层设置的中心切换插座的继电器。连接在插座上的用电设备因此由中心切换。建筑物供电网既用作对用电设备供给电流也用于在网络节点与中心之间通过总线系统通讯。
为了提供简单的、可与不同的实际情况相匹配的通讯标准,根据http://standards.ieee.org/getieee802/download/802.15.4-2003.pdf研发了近场通讯标准ZigBee(IEEE802.15.4),其中,通过独立于建筑物供电网的无线电网络传输用于切换用电设备的指令。虽然通过小于300米的较短的射程只能传输20至250Kb/s的较小数据量,近场通讯相对于DE4425876A1的教导还是具有优点,即随时间和地点变化的建筑物供电网的阻抗表现不会导致通讯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建筑物中用电设备的切换进行改进。
该目的通过本发明按照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部分实现。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切换建筑物中的至少一个用电设备的方法。由至少一个供电装置对用电设备供电。通过至少一个开关切换至少一个从供电装置至用电设备的接触器。开关又由至少一个第一网络节点控制。第一网络节点在至少一个无线电网络中接收至少一个控制信号。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探测至少一个用户的身份且针对识别到的用户身份发生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由第二传感器通过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节点在无线电网络中传递。
这具有有创造力的优点,即用电设备可针对用户进行切换。对于识别到的用户可以发生第二控制信号且在无线电网络中传递给用电设备。该方法允许简单且快速地安装,此外很少需要维修。
有利的是,检查探测到的用户身份。如果针对探测到的用户身份存在用户进入建筑物区域的进入权限,则发生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号。如果针对探测到的用户身份不存在用户进入建筑物区域的进入权限,则发生至少一个警报信号。
其优点在于,只针对具有进入权限的用户发生第二控制信号。
有利的是,第一网络节点切换作为第一用电设备的至少一个照明设备或切换作为第二用电设备的至少一个开门器或切换作为第三用电设备的至少一个摄像机。
有利的是,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二传感器由至少一个第二供电装置在能量上自给自足地供电。有利的是,第一网络节点和开关由至少一个供电装置在能量上自给自足地供电。有利的是,第二用电设备由至少一个供电装置在能量上自给自足地供电。
其优点在于,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二传感器或第一网络节点和开关或第二用电设备可以定位在对于由建筑物供电网持久地供电来说很难进入的位置。
有利的是,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二传感器由第二供电装置供电,该第二供电装置由至少一个建筑物供电网持久地供电。有利的是,第一网络节点和开关由至少一个第一供电装置供电。第一供电装置和至少一个用电设备的供电装置由至少一个建筑物供电网持久地供电。有利的是,由第一网络节点对无线电网络中的控制信号分配路径(geroutet)或进行中转(repeated)。
其优点在于,持久地被供电的第一网络节点实施针对不同网络的额外功能比如路由、中继等等。
有利的是,第一供电装置直接与建筑物供电网连接且被供电或第一供电装置直接与用电设备的供电装置连接且被供电。
有利的是,由第一传感器探测至少一个建筑物门的打开和关闭且针对探测到的至少一个建筑物门的打开和关闭发生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号。有利的是,由第一控制信号给出,是否建筑物门从背向至少一个第一用电设备一侧被打开或关闭和/或是否建筑物门从面向第一用电设备一侧被打开或关闭。
其优点在于,第一传感器给出了用户在建筑物中向哪个方向移动,这简化了待切换的用电设备的确定。
有利的是,当建筑物门从背向第一用电设备一侧打开或关闭时,第一控制信号为“开”。有利的是,当建筑物门从面向第一用电设备的一侧打开或关闭时,第一控制信号为“关”或“调节”。有利的是,开关通过第一控制信号切换第一用电设备。如果第一控制信号为“关”,则第一用电设备马上或以可自由调节的延迟被断开。如果第一控制信号为“调节”,则第一用电设备的亮度以至少一个可自由调节的分级减小以及在至少一个可自由调节的延迟之后断开。如果第一控制信号为“开”,则第一用电设备马上或以可自由调节的延迟被接通。
其优点在于,第一网络节点在时间上错开地转换第一控制信号,从而使用户离开的房间不会突然地,而是以亮度分级逐渐变暗。
有利的是,第一控制信号首先切换距离发生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传感器最近的第一用电设备,第一控制信号最后切换距离发生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传感器最远的第一用电设备。
有利的是,控制信号经过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节点直接传递到第一网络节点。有利的是,控制信号经过该第二网络节点传递到至少一个第三网络节点,且传递的控制信号从该第三网络节点传递到至少一个控制设备。
其优点在于,控制信号或者直接在第一网络节点处进行转换,或者之前由控制设备进行整理。如果正好要切换唯一的第一或第二用电设备,则实际上将控制信号直接传递到该第一或第二用电设备的第一网络节点上。
有利的是,针对传递到的第一控制信号确定至少一个第一用电设备。针对所确定的第一用电设备确定第一用电设备的开关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网络地址。传递到的第一控制信号和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网络地址被传递到第三网络节点。传递的第一控制信号从第三网络节点传递到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网络地址。
其优点在于,控制设备可以针对控制信号确定多个第一用电设备和对应的第一网络节点。
有利的是,针对传递的第一控制信号发生至少一个目的地信号,该目的地信号代表建筑物门。针对发生的目的地信号确定至少一个第一用电设备。确定至少一个从发生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传感器到由目的地信号表示的建筑物门的路径上的第一用电设备。针对所确定的第一用电设备确定第一用电设备的开关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网络地址。所传递的第一控制信号和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网络地址被传递到第三网络节点上。传递到的第一控制信号从第三网络节点传递到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网络地址。
其优点在于,控制设备针对第一控制信号发生目的地信号且因此确定从发生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传感器到由该目的地信号表示的建筑物中的建筑物门的路径。因此,可以为进入房间的进入门的第一控制信号作为目的地信号固定分配进入建筑物的进入门。因此,在离开房间时自动将所有直到建筑物的入口门的第一用电设备接通。
有利的是,针对传递到的第二控制信号检测至少一个用户进入建筑物区域的进入权限。如果对于传递到的第二控制信号存在用户进入建筑物区域的进入权限,则确定建筑物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用电设备。针对所确定的第一用电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一用电设备的开关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网络地址。所发生的第一控制信号和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网络地址被传递到第三网络节点。所发生的第一控制信号从第三网络节点传递到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网络地址。
其特别的优点在于,仅为具有进入权限的用户切换在建筑物入口监视区域中的第一用电设备。
如果针对传递的第二控制信号存在用户进入建筑物区域的进入权限,则有利地确定建筑物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用电设备。针对所确定的第二用电设备确定第二用电设备的开关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网络地址。传递的第二控制信号和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网络地址被传递到第三网络节点。传递的第二控制信号从第三网络节点传递到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网络地址。
有利的是,第二用电设备由开关通过第二控制信号置入开启状态。
其优点在于,只对于具有进入权限的用户才向第二用电设备的第一网络节点传递第二控制信号。
有利的是,如果针对传递的第二控制信号不存在用户进入建筑物区域的进入权限,发生至少一个警报信号。
有利的是,针对传递的第二控制信号发生至少一个目的地呼叫信号,该目的地呼叫信号代表目的地楼层。目的地呼叫信号被传递到至少一个电梯控制装置且至少一个用户在至少一个电梯轿厢中根据该目的地呼叫信号行驶到目的地楼层。确定目的地楼层上的至少一个第一用电设备。针对所确定的第一用电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一用电设备的开关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网络地址。发生的第一控制信号和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网络地址被传递到第三网络节点。发生的第一控制信号从第三网络节点传递到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网络地址。
其优点在于,由此通过第二控制信号自动地发生用于电梯设备的目的地呼叫。这样,可以为(出发楼层上的识别传感器针对其发生第二控制信号的)用户固定预设目的地楼层。比如被识别的用户早上自动地从停车场的出发楼层行驶到在目的地楼层中的办公室。
有利的是,针对传递的第二控制信号发生至少一个目的地信号。针对发生的目的地信号确定至少一个建筑物门。确定至少一个从发生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传感器到由目的地信号表示的建筑物门的行程时间。检测是否在行程时间终止之前已经传递了由目的地信号表示的建筑物门的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控制信号。如果没有传递此类第一控制信号,在从发生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传感器至由目的地信号表示的建筑物门的路径上确定至少一个第三用电设备。针对所确定的第三用电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号和第三用电设备的开关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网络地址。发生的第二控制信号和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网络地址被传递到第三网络节点。发生的第二控制信号从第三网络节点传递到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网络地址。第三用电设备由开关通过第二控制信号切换到“开”。由第三用电设备摄取至少一个从发生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传感器到由目的地信号表示的建筑物门的路径上的图像。所摄取的图像从第三用电设备被传递到第一网络节点。传递的图像从第一网络节点传递到第三网络节点。传递的图像从第三网络节点传递到控制设备。传递的图像从控制设备经过至少一个网络传递到至少一个远程中心。
有利的是,为第二控制信号提供至少一个之前制成的用户的基准图像。传递的图像与基准图像进行比较。如果在传递的图像上的用户被识别,确定是否该用户处于危险情况下。如果用户处于危险情况下,发生至少一个警报信号。
有利的是,将警报信号和发生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传感器的地点数据传递到至少一个远程中心和/或建筑物安全系统。有利的是,将警报信号和摄取图像的第三用电设备的地点数据传递到至少一个远程中心和/或建筑物安全系统。至少一个安全负责人被派往给出的第二传感器的地点或第三用电设备的地点。
有利的是,建筑物供电网的交流电压通过供电装置的至少一个整流器转换成混合电压。混合电压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第一供电装置的至少一个晶体管导通。至少一个电容器通过导通的混合电压部分被充电。
其优点在于,交流电压在没有感应负荷的情况下被整流。混合电压的一部分在整流器的输出端被接通且电容器被充电。第一供电装置提供在电容器中充电的电流。通常的整流器在使用平衡电流的具有铁芯的扼流圈的情况下对混合电压进行整流,而在此的整流是无感应地实现的。因此,第一供电装置的结构特别小且此外还具有较小的制造成本。
有利的是,至少一个开关调节器控制晶体管的闸门。有利的是,一旦整流器的输出端上的混合电压低于可自由定义的第一临界值,晶体管通过闸门被切换为导电。有利的是,一旦在整流器的输出端上的混合电压超过第一临界值,晶体管通过闸门被切换为不导电。有利的是,施加在开关调节器的至少一个第一输入端的混合电压通过至少一个比较仪与第一临界值进行比较。
其优点在于,第一临界值阻止了整流器的输出端上过高的混合电压可能损坏电路的部件。第一临界值具有安全功能且在混合电压过高时使晶体管不导电。
有利的是,由至少一个开关调节器控制晶体管的闸门。有利的是,一旦整流器的输出端上导通(durchgeleitete)的混合电压部分低于可自由定义的第一临界值,晶体管通过闸门被切换为导电。有利的是,一旦在整流器的输出端上导通的混合电压部分超过第一临界值,晶体管通过闸门被切换为不导电。有利的是,施加在开关调节器的至少一个第二输入端导通的混合电压部分通过至少一个比较仪与第一临界值进行比较。
其优点在于,晶体管根据供电装置的负荷被切换为导电。如果从充电的电容器中吸取大量电流,则混合电压的接通部分快速下降且晶体管被切换到导电状态。如果吸取很少或不吸取电流,则晶体管保持在不导电的状态下。第二临界值具有供给功能且保证了电容器的取决于负荷的充电。
有利的是,接通的晶体管在临界值定义的时间窗口内传导电流。有利的是,如果混合电压大于或等于电容器的直流电压,由接通的晶体管导通电流。
其优点在于,不会有电流回流到整流器。其优点还有,以较高的能效产生直流电压,其有利于环保。
有利的是,由至少一个分压器在1.5V至50V的范围内自由调节第一供电装置的直流电压。
有利的是,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一供电装置组成一个单元,其为了供电可与建筑物供电网电接触。有利的是,第一网络节点、开关和第一供电装置组成一个单元,其为了供电可与建筑物供电网电接触。
其优点在于,简单和节省空间地安装由第一网络节点、第一供电装置还有开关组成的单元。
有利的是,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其适用于实现用于切换至少一个用电设备的方法,其中,当向至少一个网络节点或至少一个控制设备或至少一个远程中心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中加载计算机程序-方法时执行至少一个方法步骤。
有利的是,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包括此类计算机程序产品。
有利的是,应用在切换至少一个用电设备的方法中的网络节点具有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从该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中可加载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到处理器中且可实施至少一个方法步骤。该网络节点具有至少一个天线且在无线电网络中传递或接收至少一个控制信号。至少一个第一供电装置对至少一个第一网络节点供电。开关和/或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一供电装置组成一个单元,其为了供电能够可与至少一个建筑物供电网电接触。
有利的是,应用在切换至少一个用电设备的方法中的控制设备具有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从该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中可加载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到处理器中且可实施至少一个方法步骤。该控制设备将至少一个呼叫、优选至少一个楼层呼叫或目的地呼叫传递给至少一个电梯控制装置。电梯控制装置在网络中与远程中心通讯。
有利的是,应用在切换至少一个用电设备的方法中的远程中心具有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从该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中可加载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到处理器中且可实施至少一个方法步骤。
有利的是,应用在切换至少一个用电设备的方法中的建筑物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该第一传感器由建筑物门旁的至少一个按键和/或在门配件上或在门配件中的至少一个按键组成。第一传感器由至少一个门配件的电子机械接触器组成。第一传感器探测门把手的运动和/或探测锁闭板中的门插销的卡入或锁闭板中门插销的脱开。
有利的是,应用在切换至少一个用电设备的方法中的电梯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该第二传感器设置在至少一个终端中。第二传感器是静止的呼叫输入设备,在其上用户用手在键盘上输入至少一个识别码。第二传感器是静止的识别设备,其从至少一个用户的移动呼叫输入设备接收至少一个识别码。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用于切换用电设备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供电装置的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切换作为用电设备的照明设备;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切换作为用电设备的照明设备;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切换作为用电设备的照明设备;
图5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切换作为用电设备的开门器;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切换作为用电设备的开门器;
图7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切换作为用电设备的开门器;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切换作为用电设备的摄像机;
图9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切换作为用电设备的摄像机;
图10是具有用于根据图2至9的用电设备的门传感器的建筑物门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
图11是具有用于根据图2至9的用电设备的门传感器的建筑物门的第二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
图12是具有用于根据图2至9的用电设备的识别传感器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
图13是具有用于根据图2至9的用电设备的识别传感器的第二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
图14是用于切换具有根据图10至13的传感器的根据图2至9的用电设备的方法的方法步骤的流程图;以及
图15是具有根据图2至9的用电设备以及根据图10至13的传感器的建筑物的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至9示出了本发明的用电设备的实施例。根据图2至4通过门传感器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传感器6或通过识别传感器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二传感器6′切换照明设备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用电设备1。根据图5至7通过识别传感器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二传感器6′切换开门器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用电设备1′。根据图8和9通过门传感器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传感器6切换摄像机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三用电设备1″。
用电设备1、1′、1″位于建筑物G内。建筑物G包括至少一个内室,内室可以是移动的或静止的,建筑物G还可以包括多个分开的内室。因此,建筑物G既可以是移动的内室,比如汽车、房车、车厢、电梯轿厢等等,建筑物G也可以是静止的内室,比如住宅、办公室、高楼、医院等等,建筑物G还可以是多个分开的内室,比如校园建筑物、机场、展览馆区等等。
建筑物G包括至少一个建筑物门8。建筑物门8是进入建筑物G中的房间的进入门和/或进入建筑物G的进入门。根据图10和11建筑物门8具有至少一个门板和门框。门板具有带门把手61和的门插销的门配件。门框具有锁闭板。
建筑物G包括至少一个建筑物供电网2。此处涉及通过电流向建筑物G以及由此还包括建筑物G中的用电设备1、1′、1″供电。建筑物供电网2按标准设计且比如针对三相电流具有频率为50Hz时大约380VAC或220VAC的电压且针对交流电在频率为40Hz至60Hz时具有90VAC至270VAC的电压。建筑物供电网2当然还可以针对直流电具有24VDC至42VDC的电压。建筑物供电网2在电导线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安装在建筑物G的内饰或外饰中。
图15示出了具有多个水平的楼层S1、S2、S3和一个在竖直的电梯竖井S4中的电梯设备A的建筑物G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在电梯竖井S4中至少一个电梯轿厢12通过至少一个承载装置13与至少一个对重14连接。为了使电梯轿厢12和对重14行驶,至少一个电梯驱动装置13通过摩擦将承载装置13置于移动中。至少一个用户通过至少一个电梯门10获得进入电梯轿厢12的入口。在每一个楼层S1、S2、S3上,电梯门10形成了楼层S1、S2、S3到电梯竖井S4的接口。电梯门10的打开和关闭通过至少一个通常设置在电梯轿厢12上且操纵至少一个电梯门11的门驱动装置16实现。在楼层停靠期间,轿厢门11可通过机械连接与电梯门10置于有效连接中,其方式为,轿厢门11与电梯门10的打开和关闭同时进行。在本发明的认知范围内,建筑物G当然可以包括多于三个楼层S1、S2、S3且电梯设备A可以包括在一个电梯竖井S4中的多于一个电梯轿厢12或在多个电梯竖井S4中的多个电梯轿厢12。
用户在终端9上输入针对电梯轿厢12的呼叫。根据图15将终端9设置在建筑物门8附近或电梯门10附近或电梯轿厢12内。终端9比如安装在建筑物壁上或电梯轿厢壁上或单独地竖立于建筑物门8或电梯门10前的厅中。呼叫可以是楼层呼叫、轿厢呼叫或目的地呼叫。终端9通过至少一个信号导线将呼叫传递到至少一个电梯控制装置17。在楼层呼叫的情况下,电梯轿厢12行驶到用户操作楼层呼叫的出发楼层,之后,用户在电梯轿厢12中操作向目的地楼层的轿厢呼叫。在目的地呼叫的情况下,用户在出发楼层上操作组合的楼层呼叫和轿厢呼叫,其中,用户仅输入目的地楼层。电梯轿厢12行驶到该出发楼层,从而行驶到目的地楼层,用户在电梯轿厢12内不必再操作轿厢呼叫。
根据图12和13,用于操作呼叫的终端9具有至少一个静止的、以键盘形式的呼叫输入设备90和/或至少一个静止的识别设备92。用户在静止的呼叫输入设备90上用手操作呼叫,其中,按压至少一个按键。比如用户用手以数字顺序的形式在键盘上输入目的地呼叫。用户在静止的输出设备91上得到操作的目的地呼叫的视觉和/或听觉上的确认。键盘还可以是触摸屏。静止的识别设备92具有用于电磁场的发送和接收单元且通过无线电频率与至少一个用户携带的移动呼叫输入装置10通讯。移动呼叫输入装置10比如是一种具有至少一个线圈、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的无线电射频识别(RFID)卡。发射和接收单元所采用的无线电频率为比如125kHz、13.56MHz、2.45GHz等等。移动呼叫输入装置10通过其线圈从识别设备92的电磁场中获取感应能且由此通过能量被激活。通过能量的激活自动地实现,只要移动呼叫输入装置10位于从几厘米至一米的电磁场的有效距离内。一旦移动呼叫输入装置10通过能量被激活,处理器读取在数据存储器中保存的识别码,该识别码通过线圈被发送到识别设备92。移动呼叫输入装置10通过能量的激活以及识别码向识别设备92的发送无接触地实现。为识别码分配预定义的目的地呼叫。用户在输出设备91上得到视觉和/或听觉上的分配的目的地呼叫的确认。用户可以在静止的呼叫输入设备90上改变或删除目的地呼叫。
电梯控制装置17可以设置在建筑物G中的任意地点。电梯控制装置17通常设置在电梯驱动装置13附近,根据图15电梯控制装置17设置在电梯竖井S4的顶部区域电梯驱动装置13附近。电梯控制装置17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和供电装置。从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向处理器加载以及执行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计算机程序-方法通过电梯驱动装置13控制电梯轿厢12的行驶、通过门驱动装置16控制电梯门10的打开和关闭以及控制在电梯轿厢12的照明设备的实施方式中的用电设备1的切换。电梯控制装置17接收终端9或控制设备7的至少一个呼叫。
下面阐述用电设备1、1′、1″的三个实施方式:
在照明设备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用电设备1是公知的、接电工作的光源,其持久地安装在建筑物G或电梯设备A的天花板、壁部或底板上。公知以及被证明的光源是白炽灯、氖光灯、LED等等。根据图15,在每一个楼层S1、S2、S3上安装多个照明设备以及在电梯轿厢12中安装一个照明设备。照明设备可通过至少一个开关3切换。开关3断开、闭合或调节至少一个从建筑物供电网2至照明设备的接触器。照明设备根据图3直接通过建筑物供电网2供电(比如在白炽灯的情况下)或者根据图2和4通过供电装置51供电(比如在氖光灯和LED的情况下)。照明设备的亮度如此设计,即在建筑物G中保证100Lux的最小亮度、优选400Lux的最小亮度。
建筑物门8的开门器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用电设备1′具有门插销,其可由电机在锁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伸出和缩回。根据图10,电机和门插销安装在门框的锁闭板中。根据图11,电机和门插销安装在门板的门配件中。在锁闭位置中,门插销伸出且锁闭建筑物门8。在打开位置中,门插销缩回且放开建筑物门8。通过轻轻按压建筑物门8,建筑物门从门框的锁闭板中脱出并且打开。由供电装置51′对电机供电。开关3断开或闭合从建筑物供电网2至开门器的供电装置51′的电接触。电机比如以42VDC的直流电驱动。根据图5如果很少操纵开门器,供电装置51′在能量方面是自给自足的,比如通过蓄电池、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风车等等。根据图6如果经常操纵开门器,则供电装置51′通过建筑物供电网2供电。根据图7如果存在24VDC或42VDC直流电的建筑物供电网2,对于开门器来说,供电装置51′和建筑物供电网2是等同的。在本发明的认知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取代通过接触器间接控制开门器当然还可以通过伸出和缩回门插销实现对开门器的直接控制。
在摄像机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三移动设备1″具有至少一个光学镜头和至少一个数字图像传感器。数字图像传感器是比如电荷耦合器件(CCD)传感器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摄像机获取可见光频谱中的图像。摄像机可以以每秒0至30个图像的频率获取静止图像或移动图像。摄像机具有比如1百万像素以及比如2Lux的敏感度。根据图15,在每个楼层S1、S2、S3上安装至少一个摄像机以及在电梯轿厢12中安装至少一个摄像机。摄像机由供电装置51″供电。开关3断开或闭合建筑物供电网2至摄像机的供电装置51″的接触器。摄像机比如由3VDC的直流电驱动。根据图8,供电装置51″通过建筑物供电网2供电。根据图9,第一网络节点4与摄像机共享一个共同的供电装置5、51″。与根据图5的用电设备1′类似,还可以在能量上自给自足地安装很少操纵的摄像机,比如通过蓄电池、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风车等等。
至少两个网络节点4、4′、4″在建筑物G中通过至少一个无线电网络40通讯。为此可采用有效距离至300米的公知的本地无线网络如具有比如800/900MHz或2.46GHz的频率的蓝牙(IEEE802.15.1)、紫蜂(IEEE802.15.4)或无线局域网(IEEE802.11)。在图2至9中,该通讯通过弯曲的三重圆弧表示。该无线网络40根据公知的和被证实的网络协议如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或紫蜂协议允许双向通讯。
网络节点4、4′、4″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天线。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可从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加载到处理器。计算机程序-方法控制网络节点4、4′、4″通过天线在无线电网络40中的通讯。每个网络节点4、4′、4″有一个尽可能明确的网络地址,比如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或以太网硬件地址(EHA)。第一网络节点4接收至少一个用于控制开关3的控制信号S、S′。第二网络节点4′传输至少一个传感器6、6′的控制信号S、S′。第三网络节点4″接收第二网络节点4′的控制信号S、S′且将控制信号S、S′传递到第一网络节点4。
第一网络节点4接收传输的控制信号S、S′且以此为根据切换开关3。开关3是比如继电器,其可通过至少一个来自第一网络节点4的信号导线控制。第一网络节点4的计算机程序-方法控制开关3的切换。根据图2、4、6和8,第一网络节点4与开关3在物理上分开设置,开关3是比如单独的继电器、开关保护装置等等。根据图3、5、7和9,第一网络节点4和开关3在物理上是一体成形的,第一网络节点4具有比如集成的继电器、开关保护装置等等。计算机程序-方法探测用电设备1、1′、1″的开关状态。计算机程序-方法将探测到的具有时间戳的用电设备1、1′、1″的开关状态保存在第一网络节点4的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中。因此,不仅可以评价当前的开关状态,而且还可以评价用电设备1、1′、1″之前的开关状态。计算机程序-方法将接通第一用电设备1的时间累加起来,或者将建筑物门8开门的次数累加起来。
多个供电装置5、5′、5″对网络节点4、4′、4″或至少一个传感器6、6′供电。第一网络节点4由第一供电装置5供电。第二网络节点4′和第一传感器6或第二传感器6′由第二供电装置5′供电。第三网络节点4″由第三供电装置5″供电。供电装置5、5′、5″提供在1.5VDC至50VDC的范围内的直流电。供电装置可以由建筑物供电网2供电,其还可以在能量上是自给自足的,比如通过蓄电池、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风车等等且几个月至几年不更换、不补充或不维修地提供足够的电流。根据图4、5和9,第一网络节点4的供电装置5与用电设备1、1′、1″的供电装置51、51′、51″是同一个供电装置。在本发明的认知范围内还可以实现多个、独立的供电装置5、51、51′、51″。
电的网络结点4的第一供电装置5由至少一个建筑物供电网2持久供电。被持久供电的第一网络节点4因此可以实施针对网络的额外功能比如路由(Routing)、中继(Repeating)等等。这在下面的情况下具有意义,即第二网络节点4′可能不会持久地由建筑物供电网2供电,且由第二网络节点4′传输的控制信号S、S′比如由于建筑物G中无线电网络40的有效距离小于用于接收控制信号S、S′的距离而必须通过路由器或中继器传递。这样,根据图4至9,控制信号S、S′由第二网络节点4′向控制设备7的第三网络节点4″传递。在建筑物G较大的情况下,该第三网络节点4″可以位于无线电网络40的有效距离之外。根据建筑物G构造类型(水泥、砌砖、木材等等)的不同,紫蜂-无线电网络的有效距离仅为几十米。
图1示出了第一供电装置5的实施例。至少一个整流器5.1从建筑物供电网2的三相电流侧或交流电流侧向直流电流侧提供电流。整流器5.1是一种具有至少一个二极管的非可控(ungesteuerter)的整流器。比如整流器5.1具有桥式电路或中点接地式全波整流或半波整流电路。在整流器5.1的输出端上施加具有交流部分和直流部分的混合电压。交流部分与支流部分的比例被称作脉动率(Welligkeit)。混合电压以该脉动率发出脉冲。整流器5.1的输出端通过电导体5.13与至少一个晶体管5.3的输入端连接。整流器5.1的输出端通过电导体5.12与至少一个开关调节器5.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晶体管5.3的至少一个输出端通过电导体5.32与开关调节器5.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开关调节器5.2通过闸门5.23控制晶体管5.3。接通的晶体管5.3在定义临界值的时间窗口内传导整流器5.1的电流。一旦开关调节器5.2的第一输入端上的混合电压低于可自由定义的第一临界值或一旦在开关调节器5.2的第二输入端上导通的混合电压部分低于可自由定义的第二临界值,晶体管5.3通过闸门5.23被切换成导电。相应地,一旦开关调节器5.2的第一输入端上的混合电压超过第一临界值或一旦在开关调节器5.2的第二输入端上导通的混合电压部分超过第二临界值,晶体管5.3通过闸门5.23被切换到不导电。施加在开关调节器5.2的第一输入端上的混合电压或施加在开关调节器5.2的第二输入端上的导通的混合电压部分分别通过比较仪与第一和第二临界值相比较。开关调节器5.2和晶体管5.3组成了可控的整流器,其在无感应负荷的情况下对混合电压进行整流。晶体管5.3的输出端通过电导体5.34与至少一个电容器5.4连接。电容器5.4通过导通的电流充电。电容器5.4因此储存电能且提供直流电压50。第一供电装置5的直流电压50可通过至少一个分压器5.5被自由调节到1.5VDC至50VDC的范围中。
下面描述传感器6、6′的两个实施方式:
第一传感器6被设置在建筑物门8内和/或建筑物门8上。根据图10,第一传感器6是建筑物门8附近的至少一个可便于用户观察的按键60。在建筑物门8关闭时,门插销卡入门框的锁闭板内。第一传感器6比如借助于电子-机械接触器探测按键60的操作且发生至少一个控制信号S。根据图11,第一传感器6集成在门配件中且因此从外部无法被用户发觉。在建筑物门8关闭的情况下,门插销卡入门框的锁闭板中。通过门把手61的运动,门插销从门框的锁闭板中脱出且建筑物门8打开。第一传感器6借助于电子-机械接触器探测门把手61的运动。在第一接触状态下,门插销卡入锁闭板中,在第二接触状态下,门插销从锁闭板中脱出。建筑物门8的打开因此相当于门把手61从第一接触状态向第二接触状态的运动。相应地,建筑物门8的锁闭相当于门把手61从第二接触状态向第一接触状态的运动。第一传感器6探测建筑物门8的开启和关闭且发生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号S。第一控制信号S给出建筑物门8是否从背向至少一个第一用电设备1一侧打开或关闭和/或是否建筑物门8从面向第一用电设备1一侧打开或关闭。
在本发明的认识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当然还可以将根据图10和11的第一传感器6的实施方式相互进行组合且将按键置入门配件上或置入门配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使用设置在建筑物门8的门框中或设置在建筑物门8附近的建筑物壁中的移动探测器作为第一传感器6。还可以将负载垫作为第一传感器6,其设置在建筑物门8前或附近的楼层底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物门8打开表示通过移动探测器探测到移动或通过负载垫探测到负载。相应地,建筑物门8关闭表示通过移动探测器探测不到移动或通过负载垫探测不到负载。还可以使多个第一传感器6相互组合且发生相应组合的控制信号。
第二传感器6′是识别传感器,其设置在建筑物G的至少一个终端9中。第二传感器6′探测至少一个用户的身份。在根据图12的识别传感器的实施方式中,识别传感器相当于静止的呼叫输入设备90且包括至少一个键盘。用户通过用手按压至少一个按键进行身份的识别。比如用户在键盘上用手输入数字顺序形式的识别码。在静止的输出设备91上用户获得了视觉上和/或听觉上的键入的识别码的确认。键盘还可以是对接触敏感的触摸屏。在根据图13的识别传感器的实施方式中,在终端9的壳体中设置至少一个静止的识别设备92。识别传感器相当于静止的识别设备92。静止的识别设备92从用户的至少一个移动的呼叫输入设备10中接收至少一个识别码。
终端9具有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从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加载到处理器中。在键盘上输入或由移动的呼叫输入设备10发射的识别码由通过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方法识别。针对识别到的用户身份发生第二控制信号S′。对用户身份的检测通过控制设备7和/或通过静止的识别设备92实现。根据图5和6,对传输的第二控制信号S′的检测通过控制设备7根据方法步骤C4和C5实现。根据图7,对探测到的识别码的检测通过静止的识别设备92实现。在两种情况下用户的传输的第二控制信号S′或用户的探测到识别码都与有进入权限的用户的列表进行比较。
在本发明的认知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当然还可以对第一传感器6和第二传感器6′的设置方式进行组合。因此,图15示出了设置在楼层S1、S2、S3左侧的建筑物门8和在建筑物门8附近的第一传感器6与第二传感器6′的组合。比如用户通过至少一个按键60输入识别码,根据用户对按键60的操作,第一传感器6发生第一控制信号S且第二传感器6′发生第二控制信号S′。
至少一个控制设备7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从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向处理器加载且执行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计算机程序-方法控制用电设备1、1′、1″的切换。控制设备还发生至少一个呼叫、比如楼层呼叫或目的地呼叫且将其通过至少一个信号导线传递到电梯控制装置17。控制设备7可以安置在专门的具有供电装置5″的壳体中。控制设备7也可以作为电梯控制装置17的插入部分且由电梯控制装置17的供电装置来供电。根据图4至9,控制设备7的供电装置5″与第三网络节点4″的供电装置5″是同一个供电装置。当然,在本发明的认知范围内为此还可以实现多个独立的供电装置。
控制设备7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网络41与至少一个远程中心27进行双向通讯。网络41可以用无线电网络或固定电话网络实现。控制设备7和远程中心27针对在无线电网络中的通讯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天线。公知的无线电网络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蓝牙(IEEE802.15.1)、紫蜂(IEEE802.15.4)或无线局域网(IEEE802.11)。公知的固定电话网络是线缆连接的以太网、电力线通信(PLC)等等。用于通讯的公知的网络协议是TCP/IP、UDP或IPX。为了在控制设备7与远程中心27之间进行通讯,在这两个地点可将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加载到至少一个处理器中且在处理器中执行。远程中心27可以是远程的维修中心,其远程地在建筑物G上以及在电梯设备A上实施维修和安全工作。远程中心27可以是静止的或移动的。远程中心27还可以由维修技术人员或被授权负责安全的人员代表,其利用移动的计算单元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等等在网络41中通讯。
图14示出了用于切换建筑物G中的用电设备1、1′、1″的方法的方法步骤的流程图,其中,
在方法步骤A1中,第一传感器6发生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号S且将其传递到第二网络节点4′。在方法步骤A2中,第二传感器6′发生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号S′且将其传递到第二网络节点4′。
在方法步骤B1中,第二网络节点4′将传递到的控制信号S、S′传递给第一网络节点4。在方法步骤B2中,第二网络节点4′将传递到的控制信号S、S′传递给第三网络节点4″。
在方法步骤C1中,第三网络节点4″将传递到的控制信号S、S′传递给控制设备7。在方法步骤C2至C8中,控制设备7为传递到的控制信号S、S′确定至少一个用电设备1、1′、1″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控制信号S、S′从第三网络节点4″向第一网络节点4传递。
在方法步骤D1中,第一网络节点4通过控制信号S、S′控制开关3。在方法步骤D2中,开关3通过控制信号S、S′切换用电设备1、1′、1″。如果建筑物门8从背向第一用电设备1一侧被打开或关闭,则第一控制信号S为“开”;如果建筑物门8从面向第一用电设备1一侧被打开或关闭,则第一控制信号S为“关”或“调节”。如果第一控制信号S为“关”,第一网络节点4可以马上或以可自由调节的延迟通过开关3断开第一用电设备1。如果第一控制信号S为“调节”,则第一网络节点4控制开关3的方式为,第一用电设备1的亮度以至少一个可自由调节的分级减小以及在至少一个可自由调节的延迟之后断开。如果第一控制信号S为“开”,第一网络节点4可以马上或以可自由调节的延迟通过开关3接通第一用电设备1。通过第一控制信号S首先切换以与发生第一控制信号S的第一传感器6的最短的路径距离设置的第一用电设备1,通过第一控制信号S最后切换以与发生第一控制信号S的第一传感器6的最远的路径距离设置的第一用电设备1。
根据图2、3和7,传感器6、6′的控制信号S、S′的传递直接在控制用电设备1、1′、1″的第一网络节点4上实现。根据图4、5、8和9,传感器6、6′的控制信号S、S′的传递通过控制设备7在控制用电设备1、1′、1″的第一网络节点4上实现。控制设备7此外还实施至少一个下列方法步骤C2至C8:
方法步骤C2:控制设备7为传递到的第一控制信号S确定在照明设备的实施方式中的至少一个用电设备1。控制设备7为确定的照明设备确定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控制设备7将传递到的第一控制信号S和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传递给第三网络节点4″。第三网络节点4″将传递到的第一控制信号S传递给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
方法步骤C3:为传递到的第一控制信号S发生至少一个目的地信号,该目的地信号代表建筑物门8。控制设备7为发送的目的地信号确定在照明设备的实施方式中的至少一个用电设备1。控制设备7还在从发生第一控制信号S的第一传感器6至通过目的地信号表示的建筑物门8的路径上确定至少一个照明设备。控制设备7为确定的照明设备确定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控制设备7将发生的第一控制信号S和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传递给第三网络节点4″。第三网络节点4″将传递到的第一控制信号S传递给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
方法步骤C4:控制设备7针对传递到的第二控制信号S′检测至少一个用户到建筑物区域的进入权限。如果针对传递的第二控制信号S′存在用户进入建筑物区域的进入权限,则控制设备7确定至少一个在开门器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用电设备1′。如果针对传递到的第二控制信号S′不存在用户进入建筑物区域的进入权限,则控制设备7发生至少一个警报信号。控制设备7针对确定的开门器确定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控制设备7将传递到的第一控制信号S和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传递给第三网络节点4″。第三网络节点4″将传递到的第一控制信号S传递到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警报和已经发生第二控制信号S′的第二传感器6′的地点数据以比如电话呼叫或短信服务(SMS)的形式被传递给远程中心27和/或建筑物安全系统。建筑物安全系统可以在现场澄清情况且授权至少一个安全负责人。比如安全负责人亲自根据第二传感器6′的地点数据赶往识别传感器的地点且寻找用户。如果其找到了用户,安全负责人检查用户的进入权限。
方法步骤C5:控制设备7针对传递到的第二控制信号S′检测至少一个用户到建筑物区域的进入权限。如果针对传递的第二控制信号S′存在用户进入建筑物区域的进入权限,则控制设备7确定至少一个在照明设备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用电设备1。控制设备7针对确定的照明设备发生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号S且确定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如果针对传递到的第二控制信号S′不存在用户进入建筑物区域的进入权限,则控制设备7发生至少一个警报信号。控制设备7将发生的第一控制信号S和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传递给第三网络节点4″。第三网络节点4″将发生的第一控制信号S传递到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
方法步骤C6:控制设备7针对传递到的第二控制信号S′发生至少一个目的地呼叫信号,该目的地呼叫信号代表一个楼层。控制设备7将目的地呼叫信号传递给电梯控制装置17且用户在至少一个电梯轿厢12中根据目的地呼叫信号行驶到目的地楼层。控制设备7确定至少一个在目的地楼层上的照明设备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用电设备1。控制设备7针对确定的照明设备发生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号S且确定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控制设备7将发生的第一控制信号S和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传递给第三网络节点4″。第三网络节点4″将发生的第一控制信号S传递给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
方法步骤C7:控制设备7针对传递到的第二控制信号S′发生至少一个目的地信号,该目的地信号代表一个建筑物门8。控制设备7针对发生的目的地信号确定至少一个在照明设备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用电设备1。控制设备7针对传递到的第二控制信号S和发生的目的地信号在从发生第一控制信号S的第一传感器6至通过目的地信号表示的建筑物门8的路径上确定至少一个照明设备。控制设备7针对确定的照明设备发生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号S且确定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控制设备7将发生的第一控制信号S和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传递给第三网络节点4″。第三网络节点4″将发生的第一控制信号S传递到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
方法步骤C8:控制设备7针对传递到的第二控制信号S′发生至少一个目的地信号,该目的地信号代表至少一个建筑物门8。控制设备7确定从发生第二控制信号S的第二传感器6′至通过该目的地信号表示的建筑物门8的至少一个行程时间。控制设备7检测是否在行程时间终止之前已经传递了由目的地信号代表的建筑物门8的第一传感器6的第一控制信号S。如果没有传递此类第一控制信号S,则控制设备7在摄像机的实施方式中在从发生第二控制信号S′的第二传感器6′至由目的地信号表示的建筑物门8的路径上确定至少一个第三用电设备1″。控制设备7针对所确定的摄像机发生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号且确定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控制设备7传递所发生的第二控制信号S′和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到第三网络节点4″。第三网络节点4″将发生的第二控制信号S′传递给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第一网络节点4通过第二控制信号S′控制摄像机的开关至“开”。摄像机拍摄至少一个从发生第二控制信号S′的第二传感器6′至由目的地信号代表的建筑物门8的路径的图像。摄像机将该图像传递给第一网络节点4。第一网络节点4将传递到的图像传递给第三网络节点4″。第三网络节点4″将传递到的图像传递给控制设备7。控制设备7通过网络41将传递到的图像和第三用电设备1″的地点数据传递给至少一个远程中心27。远程中心27将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且对其进行评价。该评价比如是,检查是否用户(为其发生了第二控制信号S′)在图像上可被识别。这可以通过与对用户进行过成像的基准图像的对比实现。该比较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方法和/或通过技术人员实现。计算机程序-方法由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加载到至少一个远程中心27的处理器中且由处理器执行。如果用户在图像上可识别,且如果用户明显处于危险情况下,则发生至少一个警报。危险情况比如是,用户一动不动地躺在或坐在地板上。警报和第三用电设备1″的地点数据比如以电话呼叫或具有传递的图像附件的多媒体信息服务(彩信MMS)被传递给建筑物安全系统。建筑物安全系统可以在现场澄清危险情况且授权至少一个安全负责人。比如安全负责人亲自根据第三用电设备1″的地点数据赶往摄像机的地点且寻找用户。如果其找到了用户,安全负责人照顾用户的健康。在本发明的认知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当然还可以对该方法进行改动,使摄像机或摄像机的第一网络节点4或控制设备7的第三网络节点4″将传递到的图像和第三用电设备1″的地点信息传递给远程中心27。

Claims (59)

1.一种用于切换建筑物(G)中的至少一个用电设备(1、1′、1″)的方法;用电设备(1、1′、1″)由至少一个供电装置(51、51′、51″)供电;其中,通过至少一个开关(3)切换至少一个从供电装置(51、51′、51″)至用电设备(1、1′、1″)的接触器;开关(3)由至少一个第一网络节点(4)控制;第一网络节点(4)在至少一个无线电网络(40)中接收至少一个控制信号(S、S′),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6′)探测至少一个用户的身份;由第二传感器(6′)针对识别到的用户的身份发生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号(S′);以及第二控制信号(S′)由第二传感器(6′)通过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节点(4′)在无线电网络(40)中传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查探测到的用户的身份,如果针对探测到的用户的身份存在用户进入建筑物区域的进入权限,则发生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号(S′);如果针对探测到的用户的身份不存在用户进入建筑物区域的进入权限,则发生至少一个警报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网络节点(4)切换作为第一用电设备(1)的至少一个照明设备或由第一网络节点(4)切换作为第二用电设备(1′)的至少一个开门器或由第一网络节点(4)切换作为第三用电设备(1″)的至少一个摄像机。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网络节点(4′)和第二传感器(6′)由至少一个第二供电装置(5′)在能量上自给自足地供电。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网络节点(4′)和第二传感器(6′)由至少一个第二供电装置(5′)供电;第二供电装置(5′)由至少一个建筑物供电网(2)持久地供电。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络节点(4)和开关(3)由至少一个第一供电装置(5)在能量上自给自足地供电;第二用电设备(1′)由至少一个供电装置(51′)在能量上自给自足地供电。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络节点(4)和开关(3)由至少一个第一供电装置(5)供电;第一供电装置(5)和至少一个用电设备(1、1′、1″)的供电装置(51、51′、51″)由至少一个建筑物供电网(2)持久地供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供电装置(5)直接与建筑物供电网(2)连接且被供电,或者第一供电装置(5)直接与用电设备(1、1′、1″)的供电装置(51、51′、51″)连接且被供电。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网络节点对无线电网络(40)中的控制信号(S、S′)分配路径或进行中转。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传感器(6)探测至少一个建筑物门(8)的打开和关闭;由第一传感器(6)针对探测到的至少一个建筑物门(8)的打开和关闭发生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号(S)。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控制信号(S)给出,是否建筑物门(8)从背向至少一个第一用电设备(1)一侧被打开或关闭,和/或是否建筑物门(8)从面向第一用电设备(1)一侧被打开或关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建筑物门(8)从背向第一用电设备(1)一侧打开或关闭时,第一控制信号(S)为“开”;当建筑物门(8)从面向第一用电设备(1)的一侧打开或关闭时,第一控制信号(S)为“关”或“调节”。
13.如权利要求2、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信号(S、S′)通过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节点(4′)在无线电网络(40)中直接传递到第一网络节点(4)。
14.如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信号(S、S′)通过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节点(4′)在无线电网络(40)中传递到至少一个第三网络节点(4″),传递的控制信号(S、S′)从第三网络节点(4″)传递到至少一个控制设备(7)。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传递的第一控制信号(S)确定至少一个第一用电设备(1);针对所确定的第一用电设备(1)确定第一用电设备(1)的开关(3)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传递的第一控制信号(S)和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被传递到第三网络节点(4″);以及传递的第一控制信号(S)从第三网络节点(4″)传递到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传递的第一控制信号(S)发生至少一个目的地信号,目的地信号代表建筑物门(8);针对发生的目的地信号确定至少一个第一用电设备(1);确定至少一个从发生第一控制信号(S)的第一传感器(6)到由目的地信号表示的建筑物门(8)的路径上的第一用电设备(1);针对所确定的第一用电设备(1)确定第一用电设备(1)的开关(3)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传递的第一控制信号(S)和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被传递到第三网络节点(4″)上;以及传递的第一控制信号(S)从第三网络节点(4″)传递到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传递的第二控制信号(S′)检查至少一个用户进入建筑物区域的进入权限;如果对于传递的第二控制信号(S′)存在用户进入建筑物区域的进入权限,则确定建筑物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用电设备(1);针对所确定的第一用电设备(1)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号(S)和第一用电设备(1)的开关(3)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发生的第一控制信号(S)和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被传递到第三网络节点(4″);以及发生的第一控制信号(S)从第三网络节点(4″)传递到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传递的第二控制信号(S′)发生至少一个目的地呼叫信号,目的地呼叫信号代表目的地楼层;目的地呼叫信号被传递到至少一个电梯控制装置(17)且至少一个用户在至少一个电梯轿厢(12)中根据目的地呼叫信号行驶到目的地楼层;确定目的地楼层上的至少一个第一用电设备(1);针对所确定的第一用电设备(1)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控制信号(S)和第一用电设备(1)的开关(3)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发生的第一控制信号(S)和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被传递到第三网络节点(4″);以及发生的第一控制信号(S)由第三网络节点(4″)传递到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
19.如权利要求13、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开关(3)通过第一控制信号(S)切换第一用电设备(1);如果第一控制信号(S)为“关”,则第一用电设备(1)马上或以能够自由调节的延迟被断开;如果第一控制信号(S)为“调节”,则第一用电设备(1)的亮度以至少一个能够自由调节的分级减小以及在至少一个能够自由调节的延迟之后断开;如果第一控制信号(S)为“开”,则第一用电设备(1)马上或以能够自由调节的延迟被接通。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信号(S)首先切换距离发生第一控制信号(S)的第一传感器(6)最近的第一用电设备(1);第一控制信号(S)最后切换距离发生第一控制信号(S)的第一传感器(6)最远的第一用电设备(1)。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针对传递的第二控制信号(S′)存在用户进入建筑物区域的进入权限,则确定建筑物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用电设备(1′);针对所确定的第二用电设备(1′)确定第二用电设备(1′)的开关(3)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传递的第二控制信号(S′)和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被传递到第三网络节点(4″);传递的第二控制信号(S′)从第三网络节点(4″)传递到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用电设备(1′)由开关(3)通过第二控制信号(S′)置入开启状态。
23.如权利要求17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针对传递的第二控制信号(S′)不存在用户进入建筑物区域的进入权限,则发生至少一个警报信号。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传递的第二控制信号(S′)发生至少一个目的地信号;针对发生的目的地信号确定至少一个建筑物门(8);确定至少一个从发生第二控制信号(S′)的第二传感器(6′)到由目的地信号表示的建筑物门(8)的行程时间;检测是否在行程时间终止之前已经传递了由目的地信号表示的建筑物门(8)的第一传感器(6)的第一控制信号(S);如果没有传递这种第一控制信号(S),在从发生第二控制信号(S′)的第二传感器(6′)至由目的地信号表示的建筑物门(8)的路径上确定至少一个第三用电设备(1″);针对所确定的第三用电设备(1″)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号(S′)和第三用电设备(1″)的开关(3)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发生的第二控制信号(S′)和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被传递到第三网络节点(4″);发生的第二控制信号(S′)从第三网络节点(4″)传递到所确定的第一网络节点(4)的网络地址。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用电设备(1″)由开关(3)通过第二控制信号(S′)切换到“开”;由第三用电设备(1″)摄取至少一个从发生第二控制信号(S′)的第二传感器(6′)到由目的地信号表示的建筑物门(8)的路径上的图像;以及所摄取的图像由第三用电设备(1″)被传递到第一网络节点(4)。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递的图像由第一网络节点(4)传递到第三网络节点(4″);传递的图像由第三网络节点(4″)传递到控制设备(7);以及传递的图像由控制设备(7)经过至少一个网络(41)传递到至少一个远程中心(27)。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第二控制信号(S′)提供至少一个之前制成的用户的基准图像;将传递的图像与基准图像进行比较;如果在传递的图像上识别到用户,确定是否该用户处于危险情况下。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用户处于危险情况下,发生至少一个警报信号。
29.如权利要求2或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警报信号和发生第二控制信号(S′)的第二传感器(6′)的地点数据传递到至少一个远程中心(27)和/或建筑物安全系统。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警报信号和摄取图像的第三用电设备(1″)的地点数据被传递到至少一个远程中心(27)和/或建筑物安全系统。
31.如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安全负责人被派往给出的第二传感器(6′)的地点或第三用电设备(1″)的地点。
32.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筑物供电网(2)的交流电通过第一供电装置(5)的至少一个整流器(5.1)转换成混合电压;混合电压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第一供电装置(5)的至少一个晶体管(5.3)导通;以及至少一个电容器(5.4)通过导通的混合电压部分被充电。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开关调节器(5.2)控制晶体管(5.3)的闸门(5.23);一旦整流器(5.1)的输出端上的混合电压低于能够自由定义的第一临界值,晶体管(5.3)通过闸门(5.23)被切换为导电;一旦在整流器(5.1)的输出端上的混合电压超过第一临界值,晶体管(5.1)通过闸门(5.23)被切换为不导电。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在开关调节器(5.2)的至少一个第一输入端的混合电压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比较仪与第一临界值进行比较。
35.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一个开关调节器(5.2)控制晶体管(5.3)的闸门(5.23);一旦晶体管(5.3)的输出端上导通的混合电压部分低于能够自由定义的第二临界值,晶体管(5.3)通过闸门(5.23)被切换为导电;一旦在晶体管(5.3)的输出端上导通的混合电压部分超过第二临界值,晶体管(5.3)通过闸门(5.23)被切换为不导电。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在开关调节器(5.2)的至少一个第二输入端上的导通的混合电压部分通过至少一个第二比较仪与第二临界值进行比较。
37.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开关调节器(5.2)控制晶体管(5.3)的闸门(5.23);一旦整流器(5.1)的输出端上的混合电压低于能够自由定义的第一临界值,晶体管(5.3)通过闸门(5.23)被切换为导电;一旦整流器(5.1)的输出端上的混合电压超过第一临界值,晶体管(5.1)通过闸门(5.23)被切换为不导电;一旦晶体管(5.3)的输出端上的导通的混合电压部分低于能够自由定义的第二临界值,晶体管(5.3)通过闸门(5.23)被切换为导电;一旦在晶体管(5.3)的输出端上导通的混合电压部分超过第二临界值,晶体管(5.1)通过闸门(5.23)被切换为不导电。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在开关调节器(5.2)的至少一个第一输入端的混合电压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比较仪与第一临界值进行比较;施加在开关调节器(5.2)的至少一个第二输入端的混合电压的传导部分通过至少一个第二比较仪与第二临界值进行比较。
39.如权利要求32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通的晶体管(5.3)在临界值定义的时间窗口内传导电流。
40.如权利要求32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混合电压大于或等于电容器(5.4)的直流电压(50),由接通的晶体管(5.3)导通电流。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一个分压器(5.5)在1.5V至50V的范围内自由调节第一供电装置(5)的直流电压(50)。
42.如权利要求32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络节点(4)和第一供电装置(5)组成一个单元,所述单元为了供电与建筑物供电网(2)电接触。
43.如权利要求32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络节点(4)、开关(3)和第一供电装置(5)组成一个单元,所述单元为了供电与建筑物供电网(2)电接触。
4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所述计算机程序-方法适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切换至少一个用电设备(1、1′、1″)的方法,其实施方式在于,当向至少一个网络节点(4、4′、4″)或至少一个控制设备(7)或至少一个远程中心(27)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中加载计算机程序-方法时执行至少一个方法步骤。
45.一种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包括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46.一种网络节点(4、4′、4″),应用在如权利要求1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切换至少一个用电设备(1、1′、1″)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节点(4、4′、4″)具有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从所述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中能够加载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到所述处理器中且能够实施至少一个方法步骤。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网络节点(4、4′、4″),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节点(4、4′、4″)具有至少一个天线且在无线电网络(40)中传递或接收至少一个控制信号(S、S′)。
48.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网络节点(4、4′、4″),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供电装置(5)对至少一个第一网络节点(4)供电;第一网络节点(4)和第一供电装置(5)组成一个单元,所述单元为了供电能够与至少一个建筑物供电网(2)电接触。
49.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网络节点(4、4′、4″),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供电装置(5)对至少一个第一网络节点(4)和开关(3)供电;第一网络节点(4)、开关(3)和第一供电装置(5)组成一个单元,所述单元为了供电能够与至少一个建筑物供电网(2)电接触。
50.一种控制设备(7),应用在如权利要求1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切换至少一个用电设备(1、1′、1″)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7)具有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从所述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中能够加载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到所述处理器中且能够实施至少一个方法步骤。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控制设备(7),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7)将至少一个呼叫、优选至少一个楼层呼叫或目的地呼叫传递给至少一个电梯控制装置(17)。
52.如权利要求50或51所述的控制设备(7),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控制装置(7)在网络(41)中与远程中心(27)通讯。
53.一种远程中心(27),应用在如权利要求1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切换至少一个用电设备(1、1′、1″)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中心(27)具有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从所述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中能够加载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到所述处理器中且能够实施至少一个方法步骤。
54.一种建筑物门(8),应用在如权利要求1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切换至少一个用电设备(1、1′、1″)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第一传感器(6)由至少一个建筑物门(8)旁的按键构成和/或第一传感器(6)由在门配件上或在门配件中的至少一个按键构成。
55.一种建筑物门(8),应用在如权利要求1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切换至少一个用电设备(1、1′、1″)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第一传感器(6)由至少一个门配件的电子机械接触器组成。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建筑物门(8),其特征在于,第一传感器(6)探测门把手的运动和/或第一传感器(6)探测锁闭板中的门插销的卡入或门插销从锁闭板中的脱开。
57.一种电梯设备(A),应用在如权利要求1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切换至少一个用电设备(1、1′、1″)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第二传感器(6′)设置在至少一个终端(9)中。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电梯设备(A),其特征在于,第二传感器(6′)是静止的呼叫输入设备(90),在所述呼叫输入设备上用户用手在键盘上输入至少一个识别码。
59.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电梯设备(A),其特征在于,第二传感器(6′)是静止的识别设备(92),所述识别设备(92)从至少一个用户的移动的呼叫输入设备(10)接收至少一个识别码。
CN2008801288199A 2008-04-28 2008-04-28 用于切换具有电梯系统的建筑物中的用电设备的方法 Active CN1020167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08/055197 WO2009132694A1 (de) 2008-04-28 2008-04-28 Verfahren zum schalten von elektrischen verbrauchern in einem gebäud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6732A true CN102016732A (zh) 2011-04-13
CN102016732B CN102016732B (zh) 2013-06-05

Family

ID=40436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88199A Active CN102016732B (zh) 2008-04-28 2008-04-28 用于切换具有电梯系统的建筑物中的用电设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8688284B2 (zh)
EP (1) EP2271968A1 (zh)
CN (1) CN102016732B (zh)
BR (1) BRPI0822532A2 (zh)
CA (1) CA2722633C (zh)
WO (1) WO200913269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7891A (zh) * 2015-12-21 2018-08-03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人员运送设备的监控装置、检查方法以及人员运送设备
CN109642935A (zh) * 2016-08-05 2019-04-16 昕诺飞控股有限公司 建筑物自动化系统
CN111373452A (zh) * 2017-12-20 2020-07-03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具有无线电身份认证机制和口令检测机制的入口监控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88284B2 (en) 2008-04-28 2014-04-01 Inventio Ag Method for switching electrical consumers in a building comprising an elevator system
WO2011124131A1 (en) * 2010-04-08 2011-10-13 Kit Meng Chan Utility control system
DE102010042717B4 (de) * 2010-10-20 2021-12-23 Endress + Hauser Process Solutions Ag Anordnung umfassend eine erste und eine zweite Funkeinheit sowie ein Feldgerät und ein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selben
TWI440400B (zh) * 2011-10-18 2014-06-01 Lextar Electronics Corp 驅動電路與燈具
CN104767509A (zh) * 2015-03-10 2015-07-08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点双控切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DE102018205111B3 (de) * 2018-04-05 2019-05-02 Vega Grieshaber Kg Messgerät mit Energiemanagement
WO2021228367A1 (de) * 2020-05-11 2021-11-18 Dormakaba Schweiz Ag Schaltvorrichtu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23363A (en) * 1997-03-06 1999-07-13 Elbex Video Ltd. Apparatus for powering a television interphone monitor via a signal transmission line
US20020012323A1 (en) * 1999-03-18 2002-01-31 Petite Thomas 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a mobile user to notify an automated monitoring system of an emergency situation
US20040117675A1 (en) * 2002-12-03 2004-06-17 Brockhaus Ing. Helmut Electr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lectric device
CN101061444A (zh) * 2004-11-19 2007-10-24 依必安-派特穆尔芬根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启用电气系统的方法
CN101167080A (zh) * 2005-03-23 2008-04-23 株式会社Ihc 验证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3139A (en) * 1974-10-24 1977-05-10 Gene Samburg Security control and alarm system
US4149614A (en) * 1977-05-12 1979-04-17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Elevator system
US5387768A (en) * 1993-09-27 1995-02-07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passenger detector and door control system which masks portions of a hall image to determine motion and court passengers
DE4425876A1 (de) 1994-07-09 1996-01-11 Wolfgang Dipl Jur Reimann Intelligente Steckdose
JP3696999B2 (ja) * 1996-01-30 2005-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カメラ制御装置
US6774936B1 (en) * 1999-04-13 2004-08-10 Jun-Jeong Park Door videophone capable of rotating a camera
CA2397406C (en) * 2001-09-03 2009-07-07 Inventio Ag System for security control of persons/goods, and/or for transporting persons/goods, control device for commanding this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is system
US20050190053A1 (en) * 2003-01-24 2005-09-01 Diegane Dione Managing an occupant of a structure during an emergency event
TWI314304B (en) * 2003-05-05 2009-09-01 Inventio Ag System for security checking or transport of persons by a lift installation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this system
US7634555B1 (en) * 2003-05-16 2009-12-15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devices
DE102004040057A1 (de) * 2004-08-18 2006-03-09 Rauch, Jürgen, Dr.-Ing. Verkehrsleitsystem
US8125329B1 (en) * 2005-10-12 2012-02-28 Hirou Timothy L Identification system
US20080208401A1 (en) * 2006-03-20 2008-08-28 Ajith Kuttannair Kumar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software code for insuring continuous flow of information to an operator of a powered system
US7956735B2 (en) * 2006-05-15 2011-06-07 Cernium Corporation Automated, remotely-verified alarm system with intrusion and video surveillance and digital video recording
US7855639B2 (en) * 2007-06-25 2010-12-21 Motorola, Inc. Dynamic resource assignment and exit information for emergency responders
US20090195401A1 (en) * 2008-01-31 2009-08-06 Andrew Marone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rveillance system using sensor arrays
US9233622B2 (en) * 2008-03-11 2016-01-1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n amount of stored energy in a powered system
US8688284B2 (en) 2008-04-28 2014-04-01 Inventio Ag Method for switching electrical consumers in a building comprising an elevator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23363A (en) * 1997-03-06 1999-07-13 Elbex Video Ltd. Apparatus for powering a television interphone monitor via a signal transmission line
US20020012323A1 (en) * 1999-03-18 2002-01-31 Petite Thomas 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a mobile user to notify an automated monitoring system of an emergency situation
US20040117675A1 (en) * 2002-12-03 2004-06-17 Brockhaus Ing. Helmut Electr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lectric device
CN101061444A (zh) * 2004-11-19 2007-10-24 依必安-派特穆尔芬根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启用电气系统的方法
CN101167080A (zh) * 2005-03-23 2008-04-23 株式会社Ihc 验证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7891A (zh) * 2015-12-21 2018-08-03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人员运送设备的监控装置、检查方法以及人员运送设备
CN108367891B (zh) * 2015-12-21 2020-03-06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人员运送设备的监控装置、检查方法以及人员运送设备
US11365088B2 (en) 2015-12-21 2022-06-21 Inventio Ag Monitoring device for a passenger transport system, testing method and passenger transport system
CN109642935A (zh) * 2016-08-05 2019-04-16 昕诺飞控股有限公司 建筑物自动化系统
CN109642935B (zh) * 2016-08-05 2023-07-28 昕诺飞控股有限公司 建筑物自动化系统
CN111373452A (zh) * 2017-12-20 2020-07-03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具有无线电身份认证机制和口令检测机制的入口监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71968A1 (de) 2011-01-12
US20110130888A1 (en) 2011-06-02
BRPI0822532A2 (pt) 2015-06-23
CA2722633C (en) 2016-07-05
WO2009132694A1 (de) 2009-11-05
US9607456B2 (en) 2017-03-28
CA2722633A1 (en) 2009-11-05
CN102016732B (zh) 2013-06-05
US8688284B2 (en) 2014-04-01
US20140152819A1 (en) 2014-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6732A (zh) 用于切换建筑物中的用电设备的方法
CN106257964B (zh) Led电源和包含其的led照明装置
WO2009081908A1 (ja) 直流配電システム
CN102804568A (zh) 交流-直流两用开关
AU2020239622B2 (en) Hybrid floor terminal for an elevator system
CN110264600B (zh) 通过蓝牙通信实现电子门锁和取电开关联动控制的方法
JP2009159734A (ja) 直流配電システム
CN102201134B (zh) 酒店蓝牙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4615966U (zh) Poe智能互联的楼宇可视对讲系统
CN106712007A (zh) 无线智能开关
JP2009153339A (ja) 直流配電システム
JP2009159678A (ja) 配電システム
CN107608226A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WO2001037535A1 (en) Home network using 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s
KR20210031377A (ko) 직류 전력선 통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2377665B1 (ko) 멀티 접속구를 갖는 스마트 콘센트를 이용한 충전 제어시스템
CN203840369U (zh) 一种基于86盒多功能网关的门禁呼叫系统
CN101976065B (zh) 用于复杂网络控制的无线开关系统和无线开关
KR20220076548A (ko) 이동형충전기 전용 멀티 접속구를 갖는 스마트 콘센트를 이용한 충전 제어시스템
CN201450363U (zh) 家电远程控制器
WO2009132693A1 (de) Verfahren zum schalten von elektrischen verbrauchern in einem gebäude
CN204633933U (zh) 一种智能型小区楼宇对讲系统
CN213462422U (zh) 一种灯锁控制装置、智能装备柜和智能装备系统
TWI743914B (zh) 電源裝置、電源系統、電力供給方法、及程式
CN108873872A (zh) 一种智能通用无线开关控制模块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