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3160B - 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63160B
CN108363160B CN201711248824.0A CN201711248824A CN108363160B CN 108363160 B CN108363160 B CN 108363160B CN 201711248824 A CN201711248824 A CN 201711248824A CN 108363160 B CN108363160 B CN 1083631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system
imaging optical
positive lens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488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63160A (zh
Inventor
定直高太郎
帯金靖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mr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mr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mr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mr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63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3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63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31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achieving an enlarged field of view, e.g. panoramic image cap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ans for compensating for changes in temperature or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thermal stabilis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2Catoptric systems, e.g. image erecting and reversing system
    • G02B17/023Catoptric systems, e.g. image erecting and reversing system for extending or folding an optical path, e.g. delay lin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24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 G02B23/26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using light gui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six components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广角且周边光量高、不依赖于环境温度的变化可以维持高分辨率的小型的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配置有前组、光圈、后组,其中,所述前组中最靠近所述光圈配置的透镜为正透镜,所述后组中最靠近所述光圈配置的透镜也为正透镜,并满足指定的条件式。并且,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有该成像光学系统。

Description

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尤其是,涉及采用了CCD、CMOS等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适用的广角的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有在车辆中安装摄像装置,将摄像装置获取的图像显示在图像显示装置中来进行各种驾驶辅助的驾驶辅助系统。作为这种驾驶辅助系统,例如,已知有将车辆后方的图像显示在图像显示装置中的后视监视器,将如从车辆的上方俯视车辆周围的图像显示在图像显示装置中的环视监视器等。并且,行车记录仪也得到了普及。
并且,近年来为了实现自动驾驶,利用图像感测技术的碰撞预防制动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车间距离自动控制系统等各种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得到了普及。就这些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而言,基于摄像装置获取的图像数据来检测车辆周围的障碍物、行车道位置、车间距离等。
对于这种摄像装置的成像光学系统有各种要求。例如,随着近年来的固体摄像元件的高像素化,对于在车载用摄像装置中配备的分辨率高、明亮的光学系统也提出了要求。
并且,为了用更少的摄像装置监控车辆的周围,对于视角大的光学系统也提出了要求。增大视角时,周边光量会降低。但为了实现自动驾驶,在图像的周边部也需要高精度地进行图像识别。因此,对于广角且在图像的周边部不会光量降低的光学系统提出了要求。
进而,车载用摄像装置的使用环境温度变化大。车载用摄像装置的成像光学系统多采用焦点位置固定的固定焦点透镜。就固定焦点透镜而言,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导致焦点迁移时画质会降低,因而对于在高温环境、低温环境都可以维持高分辨率的成像光学系统提出了要求。
再者,就车载用摄像装置的成像光学系统而言,在满足上述种种的要求的同时,对于小型轻量化、低成本也提出了要求。此外,这些课题在室外等场所使用的监控用摄像装置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也同样存在。
作为可以在这种车载用的摄像装置等中采用的成像光学系统,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记载的光学系统。就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记载的光学系统而言,通过采用正投影方式、或进一步在图像周边部生成歪曲,实现了广角、且抑制了图像周边的光量降低问题的明亮的光学系统。此外,图像周边部生成的歪曲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进行校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335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5597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3545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记载的光学系统虽然实现了F值为1.6的明亮的光学系统,但透镜片数多达7片,在小型轻量化、低成本化方面存在着不足。
专利文献2记载的光学系统的F值为2.8,因而在亮度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并且,构成该光学系统的透镜片数多达9片,在小型轻量化、低成本化方面同样存在着不足。
专利文献3记载的光学系统实现了F值为2.0的明亮的光学系统。并且,透镜片数为6片,也实现了小型轻量化。但就该光学系统而言,焦点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迁移,因而在高温时或低温时难以维持常温时的成像性能。在焦点迁移这一点上,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记载的光学系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广角且周边光量高、不依赖环境温度的变化可以维持高分辨率的小型的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配置有前组、光圈、后组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组中最靠近所述光圈配置的透镜为正透镜,所述后组中最靠近所述光圈配置的透镜也为正透镜,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及条件式2。
(1)0.20<|dn3/dn4|<9.60
(2)0.52<y/f·sin(θ1)<1.35
其中,dn3:所述前组中最靠近所述光圈配置的正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
dn4:所述后组中最靠近所述光圈配置的正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
f: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焦距
y:该成像光学系统的最大像高
θ1:该成像光学系统的最大半视角
并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及位于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像面侧并将该成像光学系统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广角且周边光量高、不依赖环境温度的变化可以维持高分辨率的小型的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5是实施例2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6是实施例2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8是实施例3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9是实施例3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11是实施例4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12是实施例4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14是实施例5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15是实施例5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17是实施例6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18是实施例6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20是实施例7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21是实施例7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23是实施例8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24是实施例8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26是实施例9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27是实施例9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符号的说明
G1前组、G2后组、S孔径光圈、IRCF红外线截止滤光片、I像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的实施方式。其中,以下说明的该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是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并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1、成像光学系统
1-1、成像光学系统的构成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是依次配置了前组、光圈、后组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前组中最靠近光圈配置的透镜为正透镜,后组中最靠近光圈配置的透镜也为正透镜,且满足后述的条件式1及条件式2。由此,在光圈的被拍摄体侧及像面侧,通过将最临接光圈配置的透镜设为正透镜,可以良好地进行球面像差的校正,实现分辨率高的成像光学系统。进而,通过满足下述条件式1及条件式2,可以提供广角且周边光量高、不依赖环境温度的变化可以维持高分辨率的小型的成像光学系统。首先,说明本发明的光学系统的构成,条件式的相关事项随后说明。
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由多片透镜构成。前组由比光圈更靠近被拍摄体侧配置的透镜构成。后组由比光圈更靠近像面侧配置的透镜构成。就前组及后组而言,只要最靠近光圈配置的透镜分别为正透镜,对于其具体的透镜构成就没有特别的限定。
并且,优选前组中最靠近被拍摄体侧的透镜为负透镜,后组在整体上具有正的折射力。通过这种折射力的配置,除了易于形成所谓的逆焦式透镜、且可以更为轻松有效地拉长后焦来进行透镜镜筒的设计以外,还可以有效地进行各种像差的校正。最靠近被拍摄体侧的透镜为负透镜时,易于在像面的周边部生成负的歪曲,但这些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进行校正。出于抑制彗形像差的观点,前组中最靠近光圈配置的正透镜的像面侧优选为向像面侧呈凸状,出于抑制球面像差的观点,后组中最靠近光圈配置的正透镜的被拍摄体侧优选为向被拍摄体侧呈凸状。以下,说明前组及后组的优选构成的例子。
(1)前组
作为前组,例如,在最靠近光圈配置的正透镜的被拍摄体侧优选具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就第一透镜而言,优选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的负透镜。并且,就第二透镜而言,优选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的正透镜。此时,在比第二透镜更靠近被拍摄体侧配置第一透镜。
前组为该构成时,在增大周边光量的同时可以抑制像面弯曲,从而实现高分辨率。并且,通过在比第二透镜更靠近被拍摄体侧配置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易于扩大视角。通过使该第一透镜的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可以抑制周边部的折射力变弱的问题,更易于扩大视角,同时可以使歪曲变大,进一步增大周边光量。因此,更易于实现像面整体明亮的光学系统。
并且,通过将在该第一透镜与最靠近光圈配置的正透镜之间配置的正透镜(第二透镜)的被拍摄体侧设为凹面,可以良好地进行彗形像差及像面弯曲的校正,易于实现分辨率高的成像光学系统。
此外,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可以配置一片以上的正或负的透镜,在第二透镜与最靠近光圈配置的正透镜之间可以配置一片以上的正或负的透镜。通过在比最靠近光圈配置的正透镜更靠近被拍摄体侧配置上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配置,可以得到上述效果。
出于实现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小型轻量化及低成本化的观点,构成前组的透镜优选片数少,更优选用4片以下的透镜来构成。就前组而言,例如,出于维持高分辨率、实现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小型轻量化及低成本化的观点,实质的构成最优选为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为作为负透镜的上述第一透镜、作为正透镜的上述第二透镜、最靠近光圈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三透镜的3片透镜。
(2)后组
作为后组,只要具有最靠近上述光圈配置的正透镜,对于其具体的透镜构成就没有特别的限定。出于实现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小型轻量化及低成本化的观点,构成后组的透镜优选片数少,更优选用4片以下的透镜来构成。此时,通过至少具备1片负透镜可以良好地进行像差校正等。
例如,作为后组,出于维持高分辨率、实现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小型轻量化及低成本化的观点,实质的构成最优选为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为最靠近光圈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的3片透镜。
构成该成像光学系统的透镜片数多于6片时,有利于得到分辨率高的成像光学系统,但难以实现小型轻量化及低成本化。透镜片数少于6片时,难以得到分辨率高的成像光学系统。并且,还难以抑制随着环境温度变化的焦点迁移,难以实现温度特性良好的成像光学系统。
此外,除了最靠近光圈配置的正透镜以外,对于构成前组及后组的透镜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出于抑制随着使用环境温度变化的焦点迁移的观点,构成前组及后组的透镜均优选为玻璃制。
1-2、条件式
其次,说明该成像光学系统必须满足的条件、或优选满足的条件。
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及条件式2。
(1)0.20<|dn3/dn4|<9.60
(2)0.52<y/f·sin(θ1)<1.35
上述条件式1及条件式2中,
dn3:前组中最靠近光圈配置的正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
dn4:后组中最靠近光圈配置的正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
f: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焦距
y:该成像光学系统的最大像高
θ1:该成像光学系统的最大半视角
此外,该成像光学系统的最大半视角相当于与该成像光学系统的最大像高相当的发自被拍摄体侧的主光线入射角度。
1-2-1、条件式1
使用环境温度变化时,前组及后组中分别最靠近光圈配置的透镜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易于对焦点迁移(焦点位置的变化)造成影响。因此,通过将前组及后组中分别最靠近光圈配置的透镜设为由满足条件式1的材料构成的透镜,在使用环境温度变化时也可以抑制焦点迁移,在高温环境或在低温环境也可以维持与常温同等的高分辨率。
条件式1的值为下限值以下时,后组中最靠近光圈配置的正透镜的玻璃材料对于d线的在上述温度范围内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变得过大,在高温环境或低温环境的焦点迁移变大,分辨率降低。并且,条件式1的值为上限值以上时,后组中最靠近光圈配置的正透镜的玻璃材料对于d线的在上述温度范围内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变得过小,此时,在高温环境或低温环境的焦点迁移也变大,分辨率也降低。
出于获得这些效果的观点,条件式1的下限值优选为0.60,更优选为1.00,进一步优选为1.40。并且,条件式1的上限值优选为9.30,更优选为8.50,进一步优选为6.20。
1-2-2、条件式2
条件式2是用于增大该成像光学系统的视角,以正投影方式或使歪曲更为加大,同时提高周边光量的条件。条件式2的数值为下限值以下时,歪曲变得过大,难以通过电子处理得到的图像数据来充分地校正歪曲。并且,条件式2的数值为上限值以上时,该成像光学系统的视角变小,且歪曲也变小,周边光量降低。
出于获得这些效果的观点,条件式2的下限值优选为0.58,更优选为0.64,进一步优选为0.70。并且,条件式2的上限值优选为1.28,更优选为1.20,进一步优选为1.12。
1-2-3、条件式3及条件式4
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中,前组中除了上述最靠近光圈配置的正透镜以外还具有至少一片正透镜时,优选满足条件式3及条件式4。条件式3及条件式4为分别规定了该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阿贝数最小的正透镜的阿贝数、及该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阿贝数最大的正透镜的阿贝数的式子。
(3)ν2<47
(4)ν3>65
其中,ν2:所述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阿贝数最小的正透镜的阿贝数
ν3:所述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阿贝数最大的正透镜的阿贝数
前组的构成为具有满足条件式3的正透镜和满足条件式4的正透镜时,可以良好地校正轴向色像差,得到分辨率更高的成像光学系统。不满足条件式3或条件式4时,难以良好地校正轴向色像差。
出于获得该效果的观点,条件式3的上限值更优选为45,进一步优选为43,更进一步优选为41。此外,采用由阿贝数小于上述上限值的玻璃材料构成的正透镜时,在前组具有由满足条件式4的玻璃材料构成的正透镜的前提下可以获得上述效果。因此,无需特别指定该条件式3的下限值,例如,下限值可以是10,也可以是16。
同样,出于获得上述效果的观点,条件式4的下限值更优选为67,进一步优选为69,更进一步优选为71。并且,与条件式3的情况相同,采用由阿贝数比上述下限值大的玻璃材料构成的正透镜时,在前组具有由满足条件式3的玻璃材料构成的正透镜的前提下可以获得上述效果。因此,无需特别指定该条件式4的上限值,例如,上限值可以是100,也可以是96。
1-2-4、条件式5
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中,前组除了上述最靠近光圈配置的正透镜以外还具有至少一片正透镜时,优选满足条件式5。条件式5为分别规定了该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折射率最大的正透镜的折射率、和该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折射率最小的正透镜的折射率的式子。
(5)0.15<N2-N3
其中,N2: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折射率最大的正透镜的折射率
N3: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折射率最小的正透镜的折射率
前组的构成为具有二片以上的正透镜时,通过满足该条件式5,可以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得到分辨率更高的成像光学系统。条件式5的数值为下限值以下时,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折射率最大的正透镜的折射率变得过小,该正透镜的被拍摄体侧的面与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差变大。因此,入射到该正透镜的周缘部的光线的折射角变大、球面像差变大后导致分辨率降低,因而不优选。
出于获得该效果的观点,条件式5的下限值更优选为0.20,进一步优选为0.22,更进一步优选为0.24。该条件式5的数值比下限值大时,可以获得上述效果。因此,无需特别指定该上限值,例如,可以是0.68,可以是0.52,也可以是0.45。
这里,条件式3中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阿贝数最小的正透镜优选为条件式5中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折射率最大的正透镜。并且,条件式4中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阿贝数最大的正透镜优选为条件式5中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折射率最小的正透镜。
1-2-5、条件式6
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中,前组的构成为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具有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上述最靠近光圈配置的第三透镜的时,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6。
(6)1.3<|f12/f|<9.5
其中,f: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焦距
f12:第二透镜的焦距
满足条件式6时,可以良好地校正像散和倍率色像差,得到分辨率更高的成像光学系统。条件式6的数值为下限值以下时,上述第二透镜的折射力变得过大,像散的校正变得困难,分辨率降低。另一方面,条件式6的数值为上限值以上时,上述第二透镜的折射力变得过小,倍率色像差的校正变得困难,分辨率降低。
出于获得上述效果的观点,条件式6的下限值更优选为1.4,进一步优选为1.5。并且,条件式6的上限值更优选为6.2,进一步优选为5.5,更进一步优选为4.7。
1-2-6、条件式7
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中,前组的构成为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具有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上述最靠近光圈配置的第三透镜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
(7)2.2<|f13/f|<8.9
其中,f: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焦距
f13:第三透镜的焦距
满足条件式7时,可以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和彗形像差,得到分辨率更高的成像光学系统。条件式7的数值为下限值以下时,上述第三透镜的折射力变得过大,球面像差的校正变得困难,分辨率降低。另一方面,条件式7的数值为上限值以上时,上述第三透镜的折射力变得过小,彗形像差的校正变得困难,分辨率降低。
出于获得上述效果的观点,条件式7的下限值更优选为3.1,进一步优选为4.2。并且,条件式7的上限值更优选为7.8,进一步优选为7.5。
2、摄像装置
其次,说明本发明的摄像装置。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及位于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像面侧并将该成像光学系统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本发明中,对于摄像元件等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CCD(Charge CoupledDevice)传感器、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传感器等固体摄像元件等。对于该固体摄像元件的像高、分辨率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以下的情形是优选的。
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中,摄像元件的像高优选为5.5mm以下,更优选为5.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mm以下。其中,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中,对于摄像元件的像高没有特别的限定,根据成像光学系统的最大像高可以采用适宜并恰当的像高,摄像元件的像高大于5.5mm的也适用于本发明。
并且,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中,摄像元件的像素间距优选为2.0μm以上,更优选为2.2μm以上。其中,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中,对于摄像元件的像素间距没有特别的限定,摄像元件的像素间距小于2.0μm的也适用于本发明。
就上述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而言,出于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观点,优选上述的固体摄像元件。并且,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视角大、周边光量高,不依赖于环境温度变化可以维持高分辨率,因而适用于在各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车载用摄像装置、或监控用的摄像装置等室内室外的车辆等移动物或建筑物等中安装设置来经常使用的安装设置型的摄像装置。
其次,举出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以下列举的各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是用于上述摄像装置(光学装置)的成像光学系统,尤其适用于车载用的摄像装置等安装设置型的摄像装置。并且,各透镜的剖面图中,面向附图左侧为被拍摄体侧,右侧为像面侧。
实施例1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
实施例1的成像光学系统依次配置有前组G1、光圈(孔径光圈)S及后组G2,被拍摄体像成像在CCD传感器、CMOS传感器等摄像元件的像面I。此外,图1中,“IRCF”是红外线截止滤光片。这些在其他实施例的各透镜剖面图中也相同,以下省略说明。
该成像光学系统实质由6片透镜构成。具体而言,前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及最靠近光圈S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三透镜构成。并且,后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最靠近光圈S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及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构成。
就上述第一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并且,就第二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这些面的形状如后述的表1、表2所示。
2)数值实施例
其次,说明采用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表1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面数据。表1中,“NS”表示从被拍摄体侧数起的透镜面的序号,即面编号,“R”表示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表示透镜面在光轴上的间隔,“Nd”为对于d线(波长λ=587.56nm)的折射率,“Vd”表示对于d线的阿贝数。并且,面编号后附带的星号“*”表示该透镜面为非球面。并且,“R”栏记载的“INF”意味着“∞(无穷大)”。
表2示出了非球面数据。非球面数据表示的是用下述式定义非球面时的圆锥系数、各次方的非球面系数。
Figure BDA0001491229960000131
其中,X表示自光轴面顶起的非球面形状凹下量(以像面的方向为正方向),H表示从光轴到透镜外径方向的距离,R表示近轴曲率半径,ε表示圆锥系数(EP),A、B、C、D、E、F分别表示2次方、4次方、6次方、8次方、10次方、12次方的非球面系数。并且,表2中“E-a”表示“×10-a”。
并且,表3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各原数据。表3中,“F”是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焦距,“Fno”是该成像光学系统的F值,“2w”是该成像光学系统的视角。
并且,表2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上述各条件式1~条件式7的数值。各表相关的事项在其他实施例所示的各表中也相同,以下省略说明。
并且,图2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面向该附图自左侧起依次为球面像差(mm)、像散(mm)、歪曲像差(%)。
球面像差图中,纵轴表示F值(图中,表示为FNO),实线为对于d线(波长587.56nm)、长虚线为对于C线(波长656.27nm)、短虚线为对于F线(波长486.13nm)的特性。
像散图中,纵轴表示像高(Y),实线为对于d线(波长587.56nm)的弧矢像面(S)、点线为对于d线的子午像面(T)的特性。
歪曲像差图中,纵轴表示像高(Y),实线表示对于d线(波长587.56nm)的特性。
并且,图3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各横向像差图表示的是0.70FA及0.00FA时的彗形像差。此外,FA是最大像高。并且,各横向像差图中,横轴表示光瞳面上的自主光线起的距离,实线表示d线(波长587.56nm)、长虚线表示C线(波长656.27nm)、短虚线表示F线(波长486.13nm)。这些像差图相关的事项在其他实施例所示的各图中也相同,以下省略说明。
并且,实施例1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上述第三透镜及上述第四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至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3、dn4)(单位:10-6/K)分别如下所示。
dn3=-5.9
dn4=3.4
表1
NS R D Nd Vd
1* 13.657 1.740 1.8602 40.10
2* 3.671 1.201
3 -205.730 2.231 1.8902 40.14
4 -6.173 0.210
5 -4.656 2.870 1.4997 81.56
6 -4.229 0.200
7 INF 0.300 1.5202 64.20
8 INF 0.200
9 INF 0.203 (孔径光圈)
10 4.327 2.021 1.7347 54.67
11 9.237 0.489
12 -15.529 0.500 1.9433 18.90
13 11.577 1.185
14* 4.229 3.050 1.4997 81.56
15* -50.000 1.284
表2
0(EP) 2(A) 4(B) 6(C) 8(D) 10(E)
1* 1.0000 0.00000.E+00 -6.45365E-03 2.99623E-05 4.26551E-05 -2.54478E-06
2* 1.0003 0.00000.E+00 -1.02473E-02 3.79030E-04 1.66967E-04 -3.66855E-05
14* 0.9998 0.00000.E+00 -4.69220E-03 2.22324E-05 -3.98537E-05 4.88482E-06
15* 1.0000 0.00000.E+00 -6.43639E-03 2.55966E-04 -1.14533E-05 -1.11192E-06
表3
F 5.08
Fno 1.8
2w 100°
实施例2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
实施例2的成像光学系统依次配置有前组G1、光圈(孔径光圈)S及后组G2,被拍摄体像成像在摄像元件的像面I。前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及最靠近光圈S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三透镜构成。并且,后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最靠近光圈S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及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构成,该成像光学系统实质由6片透镜构成。
就上述第一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并且,就第二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这些面形状如后述的表4、表5所示。
2)数值实施例
其次,说明采用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表4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面数据,表5示出了非球面数据,表6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各原数据。并且,表2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上述各条件式1~条件式7的数值。
并且,图5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6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并且,实施例2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上述第三透镜及上述第四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3、dn4)分别如下所示。
dn3=-0.7
dn4=3.4
表4
NS R D Nd Vd
1* 6.787 1.740 1.8602 40.10
2* 2.912 1.392
3 -50.448 2.595 1.8114 46.50
4 -5.635 0.100
5 -4.977 3.500 1.5972 67.00
6 -4.919 0.200
7 INF 0.300 1.5202 64.20
8 INF 0.200
9 INF 0.200 (孔径光圈)
10 5.051 2.504 1.7347 54.67
11 63.098 0.161
12 -28.219 0.500 1.9433 18.90
13 9.335 1.167
14* 7.507 3.050 1.4997 81.56
15* -50.000 1.137
表5
0(EP) 2(A) 4(B) 6(C) 8(D) 10(E)
1* 1.0000 0.00000.E+00 -4.94580E-03 -2.69182E-04 4.28220E-05 -1.93541E-06
2* 0.9923 0.00000.E+00 -1.06863E-02 -6.04014E-04 1.33549E-04 -9.25373E-06
14* 1.0000 0.00000.E+00 -3.05737E-03 -1.18909E-04 3.74533E-05 -9.47207E-06
15* 1.0000 0.00000.E+00 -7.38002E-03 6.80730E-05 6.14196E-05 -8.02456E-06
表6
F 5.08
Fno 1.8
2w 100°
实施例3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
实施例3的成像光学系统依次配置有前组G1、光圈(孔径光圈)S及后组G2,被拍摄体像成像在摄像元件的像面I。前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及最靠近光圈S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三透镜构成。并且,后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最靠近光圈S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及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构成,该成像光学系统实质由6片透镜构成。
就上述第一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并且,就第二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这些面形状如后述的表7、表8所示。
2)数值实施例
其次,说明采用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表7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面数据,表8示出了非球面数据,表9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各原数据。并且,表2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上述各条件式1~条件式7的数值。
并且,图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9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并且,实施例3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上述第三透镜及上述第四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3、dn4)分别如下所示。
dn3=-5.9
dn4=3.4
表7
NS R D Nd Vd
1* 6.970 1.740 1.8602 40.10
2* 3.007 1.443
3 -95.399 3.432 1.8902 40.14
4 -23.754 0.100
5 -14.859 3.500 1.4997 81.56
6 -4.795 0.200
7 INF 0.300 1.5202 64.20
8 INF 0.200
9 INF 0.200 (孔径光圈)
10 4.975 3.089 1.7347 54.67
11 -426.331 0.564
12 -13.861 0.500 1.9433 18.90
13 13.210 0.684
14* 8.853 3.050 1.4997 81.56
15* -50.000 1.167
表8
0(EP) 2(A) 4(B) 6(C) 8(D) 10(E)
1* 1.0000 0.00000.E+00 -4.01291E-03 -2.64771E-04 3.79974E-05 -1.65521E-06
2* 0.9945 0.00000.E+00 -8.26351E-03 -7.36188E-04 1.62718E-04 -1.36222E-05
14* 1.0000 0.00000.E+00 -4.94258E-03 4.84176E-05 -1.70627E-05 -8.82412E-06
15* 1.0000 0.00000.E+00 -8.99196E-03 3.24328E-04 2.21461E-05 -6.00684E-06
表9
F 5.08
Fno 1.8
2w 100°
实施例4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
实施例4的成像光学系统依次配置有前组G1、光圈(孔径光圈)S和后组G2,被拍摄体像成像在摄像元件的像面I。前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及最靠近光圈S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三透镜构成。并且,后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最靠近光圈S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及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构成,该成像光学系统实质由6片透镜构成。
就上述第一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并且,就第二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这些面形状如后述的表10、表11所示。
2)数值实施例
其次,说明采用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表10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面数据,表11示出了非球面数据,表12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各原数据。并且,表2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上述各条件式1~条件式7的数值。
并且,图11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12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并且,实施例4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上述第三透镜及上述第四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3、dn4)分别如下所示。
dn3=-5.9
dn4=3.4
表10
NS R D Nd Vd
1* 6.686 1.740 1.8602 40.10
2* 3.068 1.596
3 -15.882 3.311 1.8902 40.14
4 -6.043 0.134
5 -5.092 3.500 1.4997 81.56
6 -5.074 0.200
7 INF 0.300 1.5202 64.20
8 INF 0.200
9 INF 0.200 (孔径光圈)
10 5.368 2.465 1.7347 54.67
11 -70.480 0.100
12 -25.443 0.500 1.9433 18.90
13 11.515 1.728
14* 9.392 3.050 1.4997 81.56
15* -50.000 1.439
表11
0(EP) 2(A) 4(B) 6(C) 8(D) 10(E)
1* 1.0001 0.00000.E+00 -3.93802E-03 -2.57553E-04 3.34767E-05 -1.36904E-06
2* 0.9950 0.00000.E+00 -8.28597E-03 -7.25313E-04 1.47341E-04 -1.20663E-05
14* 1.0000 0.00000.E+00 -3.65451E-03 1.35044E-04 -4.92061E-05 2.43433E-06
15* 1.0000 0.00000.E+00 -7.56626E-03 2.68306E-04 7.35749E-06 -2.64098E-06
表12
F 5.08
Fno 1.8
2w 100°
实施例5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
实施例5的成像光学系统依次配置有前组G1、光圈(孔径光圈)S和后组G2,被拍摄体像成像在摄像元件的像面I。前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及最靠近光圈S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三透镜构成。并且,后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最靠近光圈S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及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构成,该成像光学系统实质由6片透镜构成。
就上述第一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并且,就第二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这些面形状如后述的表13、表14所示。
2)数值实施例
其次,说明采用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表13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面数据,表14示出了非球面数据,表15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各原数据。并且,表2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上述各条件式1~条件式7的数值。
并且,图14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15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并且,实施例5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上述第三透镜及上述第四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3、dn4)分别如下所示。
dn3=-6.5
dn4=1.1
表13
NS R D Nd Vd
1* 21.530 1.740 1.8602 40.10
2* 3.712 1.419
3 -16.550 3.500 1.8902 40.14
4 -8.303 0.170
5 -5.898 3.500 1.5964 68.62
6 -5.419 0.282
7 INF 0.300 1.5202 64.20
8 INF 0.282
9 INF 0.200 (孔径光圈)
10 4.882 2.239 1.6830 55.34
11 8.754 0.692
12 9.303 0.500 1.9433 18.90
13 4.440 0.100
14* 3.329 3.050 1.4997 81.56
15* -50.000 3.261
表14
0(EP) 2(A) 4(B) 6(C) 8(D) 10(E)
1* 1.0000 0.00000.E+00 -1.47227E-03 6.16362E-06 4.04822E-06 -1.86530E-07
2* 1.0004 0.00000.E+00 -7.94275E-04 -3.88472E-05 1.19137E-05 5.41074E-06
14* 0.9994 0.00000.E+00 -2.10286E-03 -7.18939E-05 -2.68837E-05 3.57071E-06
15* 1.0000 0.00000.E+00 4.38142E-03 -1.17163E-04 1.11356E-04 -1.27020E-05
表15
F 3.90
Fno 1.8
2w 100°
实施例6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16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
实施例6的成像光学系统依次配置有前组G1、光圈(孔径光圈)S和后组G2,被拍摄体像成像在摄像元件的像面I。前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及最靠近光圈S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三透镜构成。并且,后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最靠近光圈S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及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构成,该成像光学系统实质由6片透镜构成。
就上述第一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并且,就第二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这些面形状如后述的表16、表17所示。
2)数值实施例
其次,说明采用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表16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面数据,表17示出了非球面数据,表1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各原数据。并且,表2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上述各条件式1~条件式7的数值。
并且,图17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1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并且,实施例6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上述第三透镜及上述第四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3、dn4)分别如下所示。
dn3=-6.5
dn4=-0.7
表16
NS R D Nd Vd
1* 9.509 1.740 1.8602 40.10
2* 3.031 1.446
3 -52.028 3.500 1.8902 40.14
4 -7.629 0.188
5 -5.552 3.500 1.5964 68.62
6 -5.235 0.381
7 INF 0.300 1.5202 64.20
8 INF 0.381
9 INF 0.200 (孔径光圈)
10 4.655 2.905 1.5972 67.00
11 192.574 0.100
12 -81.486 0.500 1.9433 18.90
13 9.536 0.654
14* 6.822 3.050 1.4997 81.56
15* -50.000 2.152
表17
0(EP) 2(A) 4(B) 6(C) 8(D) 10(E)
1* 1.0000 0.00000.E+00 -4.25012E-03 1.37994E-05 1.32310E-05 -6.92779E-07
2* 0.9960 0.00000.E+00 -8.49553E-03 1.16551E-06 -7.13923E-06 4.72384E-06
14* 1.0000 0.00000.E+00 -3.05456E-03 -7.22176E-05 1.22484E-05 -7.51632E-06
15* 1.0000 0.00000.E+00 -4.87813E-04 -3.29962E-04 9.81833E-05 -1.35595E-05
表18
F 4.50
Fno 1.8
2w 100°
实施例7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19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
实施例7的成像光学系统依次配置有前组G1、光圈(孔径光圈)S和后组G2,被拍摄体像成像在摄像元件的像面I。前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及最靠近光圈S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三透镜构成。并且,后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最靠近光圈S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正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及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构成,该成像光学系统实质由7片透镜构成。此外,实施例7的成像光学系统与实施例1~实施例6的成像光学系统不同,在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具有正透镜。
就上述第一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并且,就第二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这些面形状如后述的表19、表20所示。
2)数值实施例
其次,说明采用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表19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面数据,表20示出了非球面数据,表21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各原数据。并且,表2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上述各条件式1~条件式7的数值。
并且,图20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21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并且,实施例7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上述第三透镜及上述第四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3、dn4)分别如下所示。
dn3=-5.1
dn4=1.3
表19
NS R D Nd Vd
1* 5.640 1.740 1.8602 40.10
2* 3.098 1.556
3 -13.247 2.306 1.8902 40.14
4 -7.358 0.188
5 -5.514 3.500 1.5534 75.50
6 -5.075 0.200
7 INF 0.300 1.5202 64.20
8 INF 0.200
9 INF 0.200 (孔径光圈)
10* 9.000 1.603 1.6229 49.81
11* 11.300 0.100
12 6.963 2.400 1.7347 54.67
13 -21.644 0.100
14 -21.527 0.500 1.9433 18.90
15 14.555 1.717
16* 8.696 3.050 1.4997 81.56
17* --50.000 1.337
表20
0(EP) 2(A) 4(B) 6(C) 8(D) 10(E)
1* 1.0000 0.00000.E+00 -4.03086E-03 -3.66975E-04 3.64113E-05 -1.22005E-06
2* 0.9952 0.00000.E+00 -9.02596E-03 -1.03569E-03 2.15861E-04 -2.02773E-05
10* 0.1831 0.00000.E+00 -2.00653E-04 6.51269E-05 -8.73532E-06 1.15832E-06
11* -6.5322 0.00000.E+00 3.08336E-04 1.96986E-04 -3.71088E-05 4.12609E-06
16* 1.0000 0.00000.E+00 -2.60523E-03 1.69409E-04 -3.14939E-05 1.90125E-06
17* 1.0000 0.00000.E+00 -1.13814E-02 8.37072E-04 -4.48937E-05 1.29632E-06
表21
F 5.80
Fno 1.8
2w 100°
实施例8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2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
实施例8的成像光学系统依次配置有前组G1、光圈(孔径光圈)S和后组G2,被拍摄体像成像在摄像元件的像面I。前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负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及最靠近光圈S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三透镜构成。并且,后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最靠近光圈S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构成,该成像光学系统实质由7片透镜构成。此外,实施例8的成像光学系统与实施例1~实施例6的成像光学系统不同,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具有负透镜。
就上述第一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并且,就第二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这些面形状如后述的表22、表23所示。
2)数值实施例
其次,说明采用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表22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面数据,表23示出了非球面数据,表24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各原数据。并且,表2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上述各条件式1~条件式7的数值。
并且,图23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24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并且,实施例8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上述第三透镜及上述第四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3、dn4)分别如下所示。
dn3=-5.9
dn4=-0.7
表22
NS R D Nd Vd
1* 5.432 1.600 1.8602 40.10
2* 3.668 1.329
3 10.350 0.600 1.8902 40.14
4 2.774 1.378
5 -100.000 1.944 1.8902 40.14
6 -5.376 0.158
7 -4.195 3.219 1.4997 81.56
8 -4.115 1.127
9 INF 0.300 1.5202 64.20
10 INF 0.992
11 INF 0.200 (孔径光圈)
12 5.258 2.138 1.5972 67.00
13 -10.526 0.200
14 -12.727 0.500 1.9433 18.90
15 26.468 1.282
16* 5.465 3.050 1.4997 81.56
17* -50.000 0.965
表23
0(EP) 2(A) 4(B) 6(C) 8(D) 10(E)
1* 0.9992 0.00000.E+00 1.04165E-03 -9.43101E-05 -3.63248E-06 -4.72679E-08
2* 0.9853 0.00000.E+00 2.53979E-03 -3.46631E-04 -7.90744E-05 6.39228E-06
16* 1.0000 0.00000.E+00 -9.78376E-04 -3.81339E-04 7.13930E-05 -1.36307E-05
17* 1.0000 0.00000.E+00 1.26226E-02 -1.98355E-03 3.41551E-04 -3.95259E-05
表24
F 3.40
Fno 1.8
2w 100°
实施例9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2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
实施例9的成像光学系统依次配置有前组G1、光圈(孔径光圈)S和后组G2,被拍摄体像成像在摄像元件的像面I。前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负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及最靠近光圈S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三透镜构成。并且,后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最靠近光圈S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正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构成,该成像光学系统实质由8片透镜构成。此外,实施例9的成像光学系统与实施例1~实施例6的成像光学系统不同,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具有负透镜,在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具有正透镜。
就上述第一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并且,就第二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这些面形状如后述的表25、表26所示。
2)数值实施例
其次,说明采用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表25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面数据,表26示出了非球面数据,表27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各原数据。并且,表2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上述各条件式1~条件式7的数值。
并且,图26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27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并且,实施例9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上述第三透镜及上述第四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3、dn4)分别如下所示。
dn3=-6.7
dn4=-0.7
表25
NS R D Nd Vd
1* 4.829 1.600 1.8602 40.10
2* 3.286 1.231
3 9.688 0.600 1.8902 40.14
4 4.077 1.038
5 -1225.422 2.500 2.1314 17.02
6 -51.772 0.100
7 -19.927 3.387 1.4389 95.10
8 -4.312 0.316
9 INF 0.300 1.5202 64.20
10 INF 0.311
11 INF 0.200 (孔径光圈)
12* 7.020 1.216 1.5957 67.02
13* -25.821 0.100
14 5.614 1.728 1.6221 63.39
15 6.735 0.100
16 6.738 0.500 1.9433 18.90
17 3.792 1.641
18* 7.895 3.050 1.4997 81.56
19* -50.000 0.800
表26
0(EP) 2(A) 4(B) 6(C) 8(D) 10(E)
1* 0.9998 0.00000.E+00 -2.19656E-03 -6.18310E-05 -1.31833E-05 1.07229E-06
2* 0.9989 0.00000.E+00 -4.07664E-03 -1.15428E-04 -7.37260E-05 1.05050E-05
12* 4.3030 0.00000.E+00 -1.89643E-03 3.90706E-05 -1.49112E-05 7.04410E-07
13* -0.4993 0.00000.E+00 -5.39579E-04 2.06996E-04 -3.13719E-05 2.65982E-06
18* 1.0000 0.00000.E+00 -7.13015E-04 -4.40977E-07 -1.31852E-05 9.15047E-07
19* 1.0000 0.00000.E+00 -7.52891E-03 3.18791E-04 -1.77834E-05 7.24259E-07
表27
F 5.08
Fno 1.8
2w 100°
表28
条件式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
(1) 0.2<|dn3/dn4|<9.6 1.73 0.21 1.73 1.73 5.91 9.28 3.92 8.42 9.57
(2) 0.52<y/f·sin(θ1)<1.35 0.78 0.78 0.78 0.78 1.03 0.91 0.69 1.18 0.79
(3) v2<47 40.1 46.5 40.1 40.1 40.1 40.1 40.1 40.1 17.0
(4) ν3>65 81.6 67.0 81.6 80.6 68.6 68.6 75.5 81.6 95.1
(5) 0.15<N2-N3 0.38 0.21 0.38 0.38 0.29 0.29 0.33 0.38 0.67
(6) 1.3<|f12/f|<9.5 1.4 1.5 6.8 1.9 4.0 2.2 2.7 1.9 9.4
(7) 2.2<|f13/f|<8.9 5.6 5.9 2.5 8.6 7.7 6.8 5.2 8.8 2.3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广角且周边光量高、不依赖于环境温度的变化可以维持高分辨率的小型的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Claims (7)

1.一种成像光学系统,该成像光学系统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配置有前组、光圈、后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组中最靠近所述光圈配置的透镜为正透镜,所述后组中最靠近所述光圈配置的透镜也为正透镜,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及条件式2,
所述前组在最靠近所述光圈配置的正透镜的被拍摄体侧具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的负透镜,且比所述第二透镜更靠近被摄体侧配置,所述第二透镜为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的正透镜,
(1)0.20<|dn3/dn4|<9.60
(2)0.52<y/[f·sin(θ1)]<1.35
其中,dn3:所述前组中最靠近所述光圈配置的正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
dn4:所述后组中最靠近所述光圈配置的正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
f: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焦距,
y:该成像光学系统的最大像高,
θ1:该成像光学系统的最大半视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中,所述前组除了最靠近所述光圈配置的正透镜以外还具有至少一片正透镜,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及条件式4,
(3)ν2<47
(4)ν3>65
其中,ν2:所述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阿贝数最小的正透镜的阿贝数,
ν3:所述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阿贝数最大的正透镜的阿贝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中,所述前组除了最靠近所述光圈配置的正透镜以外还具有至少一片正透镜,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5)0.15<N2-N3
其中,N2:所述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折射率最大的正透镜的折射率,
N3:所述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折射率最小的正透镜的折射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中,所述前组的构成为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有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及最靠近所述光圈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三透镜,
所述后组的构成为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有最靠近所述光圈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及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
该成像光学系统实质由上述6片透镜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中,该成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6)1.3<|f12/f|<9.5
其中,f: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焦距,
f12: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中,该成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
(7)2.2<|f13/f|<8.9
其中,f: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焦距,
f13: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
7.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及位于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像面侧并将该成像光学系统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CN201711248824.0A 2017-01-26 2017-12-01 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Active CN1083631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12124 2017-01-26
JP2017012124A JP6812251B2 (ja) 2017-01-26 2017-01-26 結像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3160A CN108363160A (zh) 2018-08-03
CN108363160B true CN108363160B (zh) 2021-09-07

Family

ID=62906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48824.0A Active CN108363160B (zh) 2017-01-26 2017-12-01 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21398B2 (zh)
JP (1) JP6812251B2 (zh)
CN (1) CN1083631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7258A1 (ja) * 2018-07-18 2020-01-2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レンズ系、撮像装置及び撮像システム
CN109031607B (zh) * 2018-08-14 2020-08-25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8983393B (zh) * 2018-08-14 2020-09-18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031610B (zh) * 2018-08-14 2020-08-25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407279B (zh) * 2018-12-12 2021-09-14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广角镜头及成像设备
KR20200084180A (ko) * 2019-01-02 2020-07-1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KR20210030007A (ko) 2019-09-09 2021-03-1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JP2021047345A (ja) * 2019-09-20 2021-03-25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KR102395178B1 (ko) 2019-12-17 2022-05-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JP7379236B2 (ja) * 2020-03-24 2023-11-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撮像光学系および撮像装置および車両
CN113253424A (zh) * 2021-04-30 2021-08-13 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5.4mm大孔径高清镜头及其成像方法
CN114137690B (zh) * 2021-10-09 2023-07-04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114617B (zh) * 2021-11-15 2024-07-09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114655B (zh) * 2021-11-18 2023-09-05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汽车
CN113900238B (zh) * 2021-12-10 2022-05-10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4415332B (zh) * 2021-12-23 2023-12-15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488474B (zh) * 2021-12-28 2023-09-05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汽车
CN114488478B (zh) * 2021-12-31 2023-07-04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624860B (zh) * 2022-01-21 2024-04-12 江西欧菲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03418A (ja) * 2010-03-25 2011-10-13 Panasonic Corp ズームレンズ
CN102385148A (zh) * 2010-08-31 2012-03-21 株式会社尼康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
CN202886721U (zh) * 2012-07-24 2013-04-17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广视角光学镜头组
JP2016133599A (ja) * 2015-01-19 2016-07-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結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54572A (ja) * 2003-05-28 2004-12-16 Minolta Co Ltd 撮像装置
JP4683212B2 (ja) 2005-12-02 2011-05-18 株式会社ニコン 魚眼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US8243371B2 (en) * 2010-03-05 2012-08-14 Hoya Corporation High zoom-ratio zoom lens system
JP5246229B2 (ja) * 2010-08-31 2013-07-24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ズームレンズ、光学機器及びズーム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TWI477808B (zh) * 2014-01-17 2015-03-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攝影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車用攝影裝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03418A (ja) * 2010-03-25 2011-10-13 Panasonic Corp ズームレンズ
CN102385148A (zh) * 2010-08-31 2012-03-21 株式会社尼康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
CN202886721U (zh) * 2012-07-24 2013-04-17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广视角光学镜头组
JP2016133599A (ja) * 2015-01-19 2016-07-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結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3160A (zh) 2018-08-03
JP6812251B2 (ja) 2021-01-13
US20180213151A1 (en) 2018-07-26
US10721398B2 (en) 2020-07-21
JP2018120124A (ja) 2018-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3160B (zh) 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CN108363191B (zh) 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US9261674B2 (en) Wide-angle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06094170B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JP6048882B2 (ja) 撮像レンズ
US9323031B2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11899182B2 (en) Imaging lens system and imaging device comprising seven lenses of −−++−+-refractive powers
JP5620607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6684033B2 (ja) 撮像レンズ
JP6634273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US10281690B2 (en) Imaging optical system, stereo camera device and car-mounted camera device
CN112166362A (zh)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JP2009092798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0107606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8013579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9045665A (ja) 撮像レンズ
JP2015172655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7102182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598729B2 (ja)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および車載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12882206A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汽车
US20150277089A1 (en) Retrofocus-type wide angle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2021128298A (ja)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CN112835185B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汽车
CN214375520U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载具
CN214375526U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