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3191B - 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63191B CN108363191B CN201711329437.XA CN201711329437A CN108363191B CN 108363191 B CN108363191 B CN 108363191B CN 201711329437 A CN201711329437 A CN 201711329437A CN 108363191 B CN108363191 B CN 1083631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optical system
- imaging optical
- positive
- ima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3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0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06010010071 Co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our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广角、不依赖于环境温度的变化可以维持高分辨率的小型的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配置有前组、光圈、后组,所述前组具有在最靠近被拍摄体侧配置的第一透镜、在比该第一透镜更靠近像面侧依次配置的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是负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是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且像面侧的面为凸面的正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面侧的面与所述第三透镜的被拍摄体侧的面在光轴上具有空气间隔,在各透镜的有效直径范围外两个透镜以彼此接触的方式相邻配置。并且,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有该成像光学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尤其是,涉及采用了CCD或CMOS等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适宜的广角的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有在车辆中安装摄像装置,将摄像装置获取的图像显示在图像显示装置中来进行各种驾驶辅助的驾驶辅助系统。作为这种驾驶辅助系统,例如,已知有将车辆后方的图像显示在图像显示装置中的后视监视器,将如从车辆的上方俯视车辆周围的图像显示在图像显示装置中的环视监视器等。并且,行车记录仪也得到了普及。
并且,近年来为了实现自动驾驶,利用图像感测技术的碰撞预防制动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车间距离自动控制系统等各种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得到了普及。就这些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而言,基于摄像装置获取的图像数据来检测车辆周围的障碍物、行车道位置、车间距离等。
对于这种摄像装置的成像光学系统有各种要求。例如,随着近年来的固体摄像元件的高像素化,对于在车载用摄像装置中配备的分辨率高、明亮的光学系统也提出了要求。
并且,为了用更少的摄像装置监控车辆的周围,对于视角大的光学系统也提出了要求。增大视角时,周边光量会降低。但为了实现自动驾驶,在图像的周边部也需要高精度地进行图像识别。因此,对于广角且在图像的周边部不会光量降低的光学系统提出了要求。
进而,车载用摄像装置的使用环境温度变化大。车载用摄像装置的成像光学系统多采用焦点位置固定的固定焦点透镜。就固定焦点透镜而言,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导致焦点迁移时画质会降低,因而对于在高温环境、低温环境都可以维持高分辨率的成像光学系统提出了要求。
再者,就车载用摄像装置的成像光学系统而言,在满足上述各种要求的同时,对于小型轻量化、低成本也提出了要求。此外,这些课题在室外等场所使用的监控用摄像装置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也同样存在。
作为可以在这种车载用的摄像装置等中采用的成像光学系统,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记载的光学系统。就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记载的光学系统而言,通过采用正投影方式、或进一步在图像周边部生成歪曲,实现了广角、且抑制了图像周边的光量降低问题的明亮的光学系统。此外,图像周边部生成的歪曲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进行校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335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5597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3545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记载的光学系统实现了F值为1.6、明亮的光学系统,但透镜片数多达7片,在小型轻量化、低成本化方面存在着不足。
专利文献2记载的光学系统的F值为2.8,在亮度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并且,构成该光学系统的透镜片数多达9片,在小型轻量化、低成本化方面也存在着不足。
专利文献3记载的光学系统实现了F值为2.0、明亮的光学系统。并且,透镜片数为6片,实现了小型轻量化。但就该光学系统而言,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焦点迁移,在高温时或低温时难以维持常温时的成像性能。在可能会出现焦点迁移的问题上,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公开的光学系统是相同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广角、不依赖于环境温度的变化可以维持高分辨率的小型的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是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配置有前组、光圈、后组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组具有在最靠近被拍摄体侧配置的第一透镜、在比该第一透镜更靠近像面侧依次配置的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是负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是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且像面侧的面为凸面的正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面侧的面与所述第三透镜的被拍摄体侧的面在光轴上具有空气间隔,在各透镜的有效直径范围外两个透镜以彼此接触的方式相邻配置。
并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特征是具有上述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及位于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像面侧并将该成像光学系统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广角、不依赖于环境温度的变化可以维持高分辨率的小型的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5是实施例2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6是实施例2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8是实施例3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9是实施例3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11是实施例4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12是实施例4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14是实施例5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15是实施例5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17是实施例6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18是实施例6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20是实施例7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21是实施例7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23是实施例8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24是实施例8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26是实施例9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27是实施例9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符号的说明
G1前组、G2后组、S孔径光圈、IRCF红外线截止滤光片、I像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的实施方式。以下说明的该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是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1、成像光学系统
1-1、成像光学系统的构成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是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配置有前组、光圈、后组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组具有在最靠近被拍摄体侧配置的第一透镜、在比该第一透镜更靠近像面侧依次配置的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是负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是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且像面侧的面为凸面的正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面侧的面与所述第三透镜的被拍摄体侧的面在光轴上具有空气间隔,在各透镜的有效直径范围外两个透镜以彼此接触的方式相邻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第一透镜为负透镜,因而易于扩大视角。并且,第二透镜的像面侧的面与第三透镜的被拍摄体侧的面在光轴上具有空气间隔,在各透镜的有效直径范围外两个透镜以彼此接触的方式相邻配置,因而无需用粘合剂等接合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可以抑制环境温度的变化导致粘合剂剥落等引起的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轴偏离后成像性降低的问题。因此,不依赖于环境温度的变化易于维持高分辨率。进而,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各透镜的有效直径范围外以彼此接触的方式相邻配置,从而组装该成像光学系统时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光轴合准变得容易,可以抑制第三透镜的移轴,防止分辨率的降低。再者,不需要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间的间隔环,因而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此外,各透镜的有效直径范围外是指被称之为透镜的周缘部等的部分,例如,就第二透镜的情形而言,是指该成像光学系统中通过第二透镜的像面侧的面的光束的最大径的外侧,就第三透镜的情形而言,是指该成像光学系统中通过第三透镜的被拍摄体侧的面的光束的最大径的外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通过采用上述构成,可以提供广角、不依赖于环境温度的变化可以维持高分辨率的小型的成像光学系统。首先,说明本发明的光学系统的构成,条件式相关的事项随后说明。
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由多片透镜构成。前组由比光圈更靠近被拍摄体侧配置的透镜构成,后组由比光圈更靠近像面侧配置的透镜构成。以下,说明前组及后组的优选构成例子。
(1)前组
前组只要具有上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对于其具体的透镜构成就没有特别的限定。
将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配置在前组的最靠近被拍摄体侧时,在像面的周边部虽然易于产生负的歪曲,但可以抑制周边光量的降低。并且,像面周边部的负的歪曲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进行校正。并且,第一透镜优选为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的负透镜。由此,在增大周边光量同时可以抑制像面弯曲,实现高分辨率。因此,更易于实现像面整体明亮的光学系统。
第二透镜是在比第一透镜更靠近像面侧配置的正透镜。该第二透镜的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像面侧的面为凸面,并与第三透镜间在光轴上具有空气间隔,因而可以良好地校正彗形像差及像面弯曲,易于实现分辨率高的成像光学系统。
第三透镜可以是正透镜或负透镜,但出于抑制彗形像差、得到分辨率更高的成像光学系统的观点,该第三透镜更优选为正透镜。此时,作为正透镜的该第三透镜的像面侧优选向像面侧呈凸状。
此外,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可以在比第一透镜更靠近像面侧配置,在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也可以配置其他的透镜。
其中,出于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小型轻量化及低成本化的观点,构成前组的透镜优选少的片数,更优选由4片以下的透镜构成。就前组而言,例如,实质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负透镜的上述第一透镜、作为正透镜的上述第二透镜和上述第三透镜的3片透镜构成时,在维持高分辨率的同时可以谋求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小型轻量化及低成本化,因而是最优选的。
(2)后组
对于后组的具体构成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出于进一步加大该成像光学系统的视角的观点,后组优选整体上具有正折射力。后组具有正折射力时,由于上述第一透镜是负透镜,除了易于形成所谓的逆焦式透镜、可以更为有效地拉长后焦来进行透镜镜筒的设计以外,还可以有效地进行各种像差的校正。
此时,后组中最靠近被拍摄体侧配置的透镜优选为正透镜,出于抑制球面像差的观点,后组中最靠近光圈配置的正透镜的被拍摄体侧优选为向被拍摄体侧呈凸状。
出于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小型轻量化及低成本化的观点,构成后组的透镜优选少的片数,更优选由4片以下的透镜构成。此时,通过具有至少1片负透镜,可以良好地进行像差校正等。
例如,后组实质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最靠近光圈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和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的3片透镜构成时,在维持高分辨率的同时可以谋求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小型轻量化及低成本化,因而是最优选的。
前组及后组相加构成该成像光学系统的透镜片数多于6片时,利于得到分辨率高的成像光学系统,但难以实现小型轻量化及低成本化。构成该成像光学系统的透镜片数少于6片时,难以得到高分辨率的成像光学系统。
此外,对于构成前组及后组的透镜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出于如抑制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导致的焦点迁移、防止成像性能降低的观点,构成前组及后组的透镜均优选为玻璃制。
并且,就接合透镜的情形而言,由于透镜成分与透镜成分间的粘合剂的线膨胀系数与各透镜成分的线膨胀系数的差,环境温度变化时易于导致粘合剂的剥落。因此,环境温度的变化易于导致成像性能的降低。出于该观点,前组及后组优选都不具有接合透镜。
1-2、条件式
以下,说明该成像光学系统需要满足的条件、或优选满足的条件。
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1)1.05<(|L2R2|+d23)/|L3R1|<2.49
其中,
L2R2:第二透镜的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L3R1:第三透镜的被拍摄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d23: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
1-2-1、条件式1
满足条件式1时,可以良好地校正轴向色像差,可以得到分辨率更高的成像光学系统。并且,满足条件式1时,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处于适宜的范围内,组装该成像光学系统时,在上述透镜周缘部将第三透镜抵接在第二透镜上时,可以避免第二透镜的像面侧的面与第三透镜的被拍摄体侧的面在有效直径的范围内接触,损伤透镜面的情况。
相对于此,条件式1的数值为下限值以下时,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变得过小,组装该成像光学系统时,第二透镜的像面侧的面与第三透镜的被拍摄体侧的面会在有效直径的范围内接触,导致透镜面受损、分辨率降低,因而不优选。并且,条件式1的数值为上限值以上时,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变得过大,产生色像差、分辨率降低,因而不优选。
出于获得上述效果的观点,条件式1的下限值优选为1.07,更优选为1.10,进一步优选为1.14。并且,条件式1的上限值优选为2.10,更优选为1.80,进一步优选为1.40。
1-2-2、条件式2及条件式3
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中,前组除了上述第二透镜以外还具有至少1片正透镜时,优选满足条件式2及条件式3。条件式2及条件式3是分别指定了该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阿贝数最小的正透镜的阿贝数、及该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阿贝数最大的正透镜的阿贝数的式子。
(2)ν2<47
(3)ν3>65
其中,
ν2:所述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阿贝数最小的正透镜的阿贝数
ν3:所述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阿贝数最大的正透镜的阿贝数
前组为具有满足条件式2的正透镜和满足条件式3的正透镜的构成时,可以良好地校正轴向色像差,得到分辨率更高的成像光学系统。不满足条件式2或条件式3时,难以良好地校正轴向色像差。
出于获得该效果的观点,条件式2的上限值更优选为45,进一步优选为43,更进一步优选为41。此外,采用由阿贝数低于上述上限值的玻璃材料构成的正透镜时,在前组具有由满足条件式3的玻璃材料构成的正透镜的前提下可以得到上述效果。因此,无需特别指定该条件式2的下限值,例如,下限可以为10,也可以为16。
同样,出于获得上述效果的观点,条件式3的下限值更优选为67,进一步优选为69,更进一步优选为71。并且,与条件式2的情形相同,采用由阿贝数大于上述下限值的玻璃材料构成的正透镜时,在前组具有由满足条件式2的玻璃材料构成的正透镜的前提下可以得到上述效果。因此,无需特别指定该条件式3的上限值,例如,上限值可以为100,也可以为96。
1-2-3、条件式4
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中,前组除了上述第二透镜以外还具有至少1片正透镜时,优选满足条件式4。条件式4是分别规定了该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折射率最大的正透镜的折射率、及该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折射率最小的正透镜的折射率的式子。
(4)0.15<N2-N3
其中,
N2: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折射率最大的正透镜的折射率
N3: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折射率最小的正透镜的折射率
前组为具有2片以上的正透镜的构成时,通过满足该条件式4,可以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得到分辨率更高的成像光学系统。条件式4的数值为下限值以下时,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折射率最大的正透镜的折射率变得过小,该正透镜的被拍摄体侧的面与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的差变大。因此,入射到该正透镜的外周部(有效直径的范围内)的光线的折射角变大、球面像差变大后导致分辨率降低,因而不优选。
出于获得该效果的观点,条件式4的下限值更优选为0.20,进一步优选为0.22,更进一步优选为0.24。该条件式4的数值大于下限值时,可以获得上述效果。因此,无需指定该上限值,例如,可以为0.68、0.52,也可以为0.45。
这里,条件式2中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阿贝数最小的正透镜优选为条件式4中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折射率最大的正透镜。并且,条件式3中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阿贝数最大的正透镜优选为条件式4中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折射率最小的正透镜。
1-2-4、条件式5
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中,前组的构成为具有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及上述最靠近光圈配置的第三透镜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5)1.3<|f12/f|<9.5
其中,
f: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焦距
f12:第二透镜的焦距
满足条件式5时,可以良好地校正像散和倍率色像差,得到分辨率更高的成像光学系统。条件式5的数值为下限值以下时,上述第二透镜的折射力变得过大,像散的校正变得困难,分辨率降低。另一方面,条件式5的数值为上限值以上时,上述第二透镜的折射力变得过小,倍率色像差的校正变得困难,分辨率降低。
出于获得上述效果的观点,条件式5的下限值更优选为1.4,进一步优选为1.5。并且,条件式5的上限值更优选为6.2,进一步优选为5.5,更进一步优选为4.7。
1-2-6、条件式6
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6)2.2<|f13/f|<8.9
其中,
f: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焦距
f13:第三透镜的焦距
满足条件式6时,可以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和彗形像差,得到分辨率更高的成像光学系统。条件式6的数值为下限值以下时,上述第三透镜的折射力变得过大,球面像差的校正变得困难,分辨率降低。另一方面,条件式6的数值为上限值以上时,上述第三透镜的折射力变得过小,彗形像差的校正变得困难,分辨率降低。
出于获得上述效果的观点,条件式6的下限值更优选为3.1,进一步优选为4.2。并且,条件式6的上限值更优选为7.8,进一步优选为7.5。
2、摄像装置
其次,说明本发明的摄像装置。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及位于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像面侧并将该成像光学系统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本发明中,对于摄像元件等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CCD(Charge CoupledDevice)传感器、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传感器等固体摄像元件等。对于该固体摄像元件的像高、分辨率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以下的情形是优选的。
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中,摄像元件的像高优选为5.5mm以下,更优选为5.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mm以下。其中,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中,对于摄像元件的像高没有特别的限定,根据成像光学系统的最大像高可以采用适宜并恰当的像高,摄像元件的像高大于5.5mm的也适用于本发明。
并且,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中,摄像元件的像素间距优选为2.0μm以上,更优选为2.2μm以上。其中,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中,对于摄像元件的像素间距没有特别的限定,摄像元件的像素间距小于2.0μm的也适用于本发明。
就上述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而言,出于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观点,优选上述的固体摄像元件。并且,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视角大、周边光量高,不依赖于环境温度变化可以维持高分辨率,因而适用于在各种驾驶辅助系统的车载用摄像装置、或监控用的摄像装置等室内室外的车辆等移动物或建筑物等中安装设置来经常使用的安装设置型的摄像装置。
其次,举出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例。以下列举的各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是用于上述摄像装置(光学装置)的成像光学系统,尤其适用于车载用的摄像装置等安装设置型的摄像装置。并且,各透镜的剖面图中,面向图面左侧为被拍摄体侧,右侧为像面侧。
实施例1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
实施例1的成像光学系统依次配置有前组G1、光圈(孔径光圈)S和后组G2,被拍摄体像成像在CCD传感器、CMOS传感器等摄像元件的像面I。此外,图1中,“IRCF”是红外线截止滤光片。这些在其他实施例的各透镜剖面图中也相同,以下省略说明。
该成像光学系统实质由6片透镜构成。具体而言,前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和作为正透镜的第三透镜构成。并且,后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和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构成。
就上述第一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并且,就第二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且像面侧的面为凸面。这些面的形状如后述的表1、表2所示。
2)数值实施例
其次,说明采用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表1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面数据。表1中,“NS”表示从被拍摄体侧数起的透镜面的序号,即面编号,“R”表示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表示透镜面在光轴上的间隔,“Nd”为对于d线(波长λ=587.56nm)的折射率,“Vd”表示对于d线的阿贝数。并且,面编号后附带的星号“*”表示该透镜面为非球面。并且,“R”栏记载的“INF”意味着“∞(无穷大)”。
表2示出了非球面数据。非球面数据表示的是用下述式定义非球面时的圆锥系数、各次方的非球面系数。
其中,X表示自光轴面顶起的非球面形状凹下量(以像面的方向为正方向),H表示从光轴到透镜外径方向的距离,R表示近轴曲率半径,ε表示圆锥系数(EP),A、B、C、D、E、F分别表示2次方、4次方、6次方、8次方、10次方、12次方的非球面系数。并且,表2中“E-a”表示“×10-a”。
并且,表3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各原数据。表3中,“F”是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焦距,“Fno”是该成像光学系统的F值,“2w”是该成像光学系统的视角。
并且,表2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上述各条件式1~条件式6的数值。各表相关的事项在其他实施例所示的各表中也相同,以下省略说明。
并且,图2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面向该图面自左侧起依次为球面像差(mm)、像散(mm)、歪曲像差(%)。
球面像差图中,纵轴表示F值(图中,表示为FNO),实线为对于d线(波长587.56nm)、长虚线为对于C线(波长656.27nm)、短虚线为对于F线(波长486.13nm)的特性。
像散图中,纵轴表示像高(Y),实线为对于d线(波长587.56nm)的弧矢像面(S)、点线为对于d线的子午像面(T)的特性。
歪曲像差图中,纵轴表示像高(Y),实线表示对于d线(波长587.56nm)的特性。
并且,图3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各横向像差图表示的是0.70FA及0.00FA时的彗形像差。此外,FA是最大像高。并且,各横向像差图中,横轴表示光瞳面上的自主光线起的距离,实线表示d线(波长587.56nm)、长虚线表示C线(波长656.27nm)、短虚线表示F线(波长486.13nm)。这些像差图相关的事项在其他实施例所示的各图中也相同,以下省略说明。
并且,实施例1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上述第三透镜及上述第四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至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3、dn4)(单位:10-6/K)分别如下所示。此外,前组及后组中分别最靠近光圈配置的作为正透镜的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具有以上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时,环境温度变化时也易于抑制焦点迁移,维持高分辨率。这些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也相同。
dn3=-5.9
dn4=3.4
表1
NS | R | D | Nd | Vd | |
1* | 13.657 | 1.740 | 1.8602 | 40.10 | |
2* | 3.671 | 1.201 | |||
3 | -205.730 | 2.231 | 1.8902 | 40.14 | |
4 | -6.173 | 0.210 | |||
5 | -4.656 | 2.870 | 1.4997 | 81.56 | |
6 | -4.229 | 0.200 | |||
7 | INF | 0.300 | 1.5202 | 64.20 | |
8 | INF | 0.200 | |||
9 | INF | 0.203 | (孔径光圈) | ||
10 | 4.327 | 2.021 | 1.7347 | 54.67 | |
11 | 9.237 | 0.489 | |||
12 | -15.529 | 0.500 | 1.9433 | 18.90 | |
13 | 11.577 | 1.185 | |||
14* | 4.229 | 3.050 | 1.4997 | 81.56 | |
15* | -50.000 | 1.284 |
表2
0(EP) | 2(A) | 4(B) | 6(C) | 8(D) | 10(E) | |
1* | 1.0000 | 0.00000.E+00 | -6.45365E-03 | 2.99623E-05 | 4.26551E-05 | -2.54478E-06 |
2* | 1.0003 | 0.00000.E+00 | -1.02473E-02 | 3.79030E-04 | 1.66967E-04 | -3.66855E-05 |
14* | 0.9998 | 0.00000.E+00 | -4.69220E-03 | 2.22324E-05 | -3.98537E-05 | 4.88482E-06 |
15* | 1.0000 | 0.00000.E+00 | -6.43639E-03 | 2.55966E-04 | -1.14533E-05 | -1.11192E-06 |
表3
F | 5.08 |
Fno | 1.8 |
2w | 100° |
实施例2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
实施例2的成像光学系统依次配置有前组G1、光圈(孔径光圈)S和后组G2,被拍摄体像成像在摄像元件的像面I。前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和作为正透镜的第三透镜构成。并且,后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和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构成,该成像光学系统实质由6片透镜构成。
就上述第一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并且,就第二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且像面侧的面为凸面。这些面形状如后述的表4、表5所示。
2)数值实施例
其次,说明采用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表4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面数据,表5示出了非球面数据,表6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各原始数据。并且,表2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上述各条件式1~条件式6的数值。
并且,图5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6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并且,实施例2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上述第三透镜及上述第四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3、dn4)分别如下所示。
dn3=-0.7
dn4=3.4
表4
NS | R | D | Nd | Vd | |
1* | 6.787 | 1.740 | 1.8602 | 40.10 | |
2* | 2.912 | 1.392 | |||
3 | -50.448 | 2.595 | 1.8114 | 46.50 | |
4 | -5.635 | 0.100 | |||
5 | -4.977 | 3.500 | 1.5972 | 67.00 | |
6 | -4.919 | 0.200 | |||
7 | INF | 0.300 | 1.5202 | 64.20 | |
8 | INF | 0.200 | |||
9 | INF | 0.200 | (孔径光圈) | ||
10 | 5.051 | 2.504 | 1.7347 | 54.67 | |
11 | 63.098 | 0.161 | |||
12 | -28.219 | 0.500 | 1.9433 | 18.90 | |
13 | 9.335 | 1.167 | |||
14* | 7.507 | 3.050 | 1.4997 | 81.56 | |
15* | -50.000 | 1.137 |
表5
0(EP) | 2(A) | 4(B) | 6(C) | 8(D) | 10(E) | |
1* | 1.0000 | 0.00000.E+00 | -4.94580E-03 | -2.69182E-04 | 4.28220E-05 | -1.93541E-06 |
2* | 0.9923 | 0.00000.E+00 | -1.06863E-02 | -6.04014E-04 | 1.33549E-04 | -9.25373E-06 |
14* | 1.0000 | 0.00000.E+00 | -3.05737E-03 | -1.18909E-04 | 3.74533E-05 | -9.47207E-06 |
15* | 1.0000 | 0.00000.E+00 | -7.38002E-03 | 6.80730E-05 | 6.14196E-05 | -8.02456E-06 |
表6
F | 5.08 |
Fno | 1.8 |
2w | 100° |
实施例3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
实施例3的成像光学系统依次配置有前组G1、光圈(孔径光圈)S和后组G2,被拍摄体像成像在摄像元件的像面I。前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和作为正透镜的第三透镜构成。并且,后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和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构成,该成像光学系统实质由6片透镜构成。
就上述第一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并且,就第二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且像面侧的面为凸面。这些面形状如后述的表7、表8所示。
2)数值实施例
其次,说明采用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表7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面数据,表8示出了非球面数据,表9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各原始数据。并且,表2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上述各条件式1~条件式6的数值。
并且,图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9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并且,实施例3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上述第三透镜及上述第四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3、dn4)分别如下所示。
dn3=-5.9
dn4=3.4
表7
NS | R | D | Nd | Vd | |
1* | 6.970 | 1.740 | 1.8602 | 40.10 | |
2* | 3.007 | 1.443 | |||
3 | -95.399 | 3.432 | 1.8902 | 40.14 | |
4 | -23.754 | 0.100 | |||
5 | -14.859 | 3.500 | 1.4997 | 81.56 | |
6 | -4.795 | 0.200 | |||
7 | INF | 0.300 | 1.5202 | 64.20 | |
8 | INF | 0.200 | |||
9 | INF | 0.200 | (孔径光圈) | ||
10 | 4.975 | 3.089 | 1.7347 | 54.67 | |
11 | -426.331 | 0.564 | |||
12 | -13.861 | 0.500 | 1.9433 | 18.90 | |
13 | 13.210 | 0.684 | |||
14* | 8.853 | 3.050 | 1.4997 | 81.56 | |
15* | -50.000 | 1.167 |
表8
0(EP) | 2(A) | 4(B) | 6(C) | 8(D) | 10(E) | |
1* | 1.0000 | 0.00000.E+00 | -4.01291E-03 | -2.64771E-04 | 3.79974E-05 | -1.65521E-06 |
2* | 0.9945 | 0.00000.E+00 | -8.26351E-03 | -7.36188E-04 | 1.62718E-04 | -1.36222E-05 |
14* | 1.0000 | 0.00000.E+00 | -4.94258E-03 | 4.84176E-05 | -1.70627E-05 | -8.82412E-06 |
15* | 1.0000 | 0.00000.E+00 | -8.99196E-03 | 3.24328E-04 | 2.21461E-05 | -6.00684E-06 |
表9
F | 5.08 |
Fno | 1.8 |
2w | 100° |
实施例4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
实施例4的成像光学系统依次配置有前组G1、光圈(孔径光圈)S和后组G2,被拍摄体像成像在摄像元件的像面I。前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和作为正透镜的第三透镜构成。并且,后组由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和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构成,该成像光学系统实质由6片透镜构成。
就上述第一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并且,就第二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且像面侧的面为凸面。这些面形状如后述的表10、表11所示。
2)数值实施例
其次,说明采用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表10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面数据,表11示出了非球面数据,表12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各原始数据。并且,表2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上述各条件式1~条件式6的数值。
并且,图11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12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并且,实施例4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上述第三透镜及上述第四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3、dn4)分别如下所示。
dn3=-5.9
dn4=3.4
表10
NS | R | D | Nd | Vd | |
1* | 6.686 | 1.740 | 1.8602 | 40.10 | |
2* | 3.068 | 1.596 | |||
3 | -15.882 | 3.311 | 1.8902 | 40.14 | |
4 | -6.043 | 0.134 | |||
5 | -5.092 | 3.500 | 1.4997 | 81.56 | |
6 | -5.074 | 0.200 | |||
7 | INF | 0.300 | 1.5202 | 64.20 | |
8 | INF | 0.200 | |||
9 | INF | 0.200 | (孔径光圈) | ||
10 | 5.368 | 2.465 | 1.7347 | 54.67 | |
11 | -70.480 | 0.100 | |||
12 | -25.443 | 0.500 | 1.9433 | 18.90 | |
13 | 11.515 | 1.728 | |||
14* | 9.392 | 3.050 | 1.4997 | 81.56 | |
15* | -50.000 | 1.439 |
表11
0(EP) | 2(A) | 4(B) | 6(C) | 8(D) | 10(E) | |
1* | 1.0001 | 0.00000.E+00 | -3.93802E-03 | -2.57553E-04 | 3.34767E-05 | -1.36904E-06 |
2* | 0.9950 | 0.00000.E+00 | -8.28597E-03 | -7.25313E-04 | 1.47341E-04 | -1.20663E-05 |
14* | 1.0000 | 0.00000.E+00 | -3.65451E-03 | 1.35044E-04 | -4.92061E-05 | 2.43433E-06 |
15* | 1.0000 | 0.00000.E+00 | -7.56626E-03 | 2.68306E-04 | 7.35749E-06 | -2.64098E-06 |
表12
F | 5.08 |
Fno | 1.8 |
2w | 100° |
实施例5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
实施例5的成像光学系统依次配置有前组G1、光圈(孔径光圈)S和后组G2,被拍摄体像成像在摄像元件的像面I。前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和作为正透镜的第三透镜构成。并且,后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和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构成,该成像光学系统实质由6片透镜构成。
就上述第一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并且,就第二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且像面侧的面为凸面。这些面形状如后述的表13、表14所示。
2)数值实施例
其次,说明采用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表13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面数据,表14示出了非球面数据,表15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各原始数据。并且,表2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上述各条件式1~条件式6的数值。
并且,图14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15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并且,实施例5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上述第三透镜及上述第四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3、dn4)分别如下所示。
dn3=-6.5
dn4=1.1
表13
NS | R | D | Nd | Vd | |
1* | 21.530 | 1.740 | 1.8602 | 40.10 | |
2* | 3.712 | 1.419 | |||
3 | -16.550 | 3.500 | 1.8902 | 40.14 | |
4 | -8.303 | 0.170 | |||
5 | -5.898 | 3.500 | 1.5964 | 68.62 | |
6 | -5.419 | 0.282 | |||
7 | INF | 0.300 | 1.5202 | 64.20 | |
8 | INF | 0.282 | |||
9 | INF | 0.200 | (孔径光圈) | ||
10 | 4.882 | 2.239 | 1.6830 | 55.34 | |
11 | 8.754 | 0.692 | |||
12 | 9.303 | 0.500 | 1.9433 | 18.90 | |
13 | 4.440 | 0.100 | |||
14* | 3.329 | 3.050 | 1.4997 | 81.56 | |
15* | -50.000 | 3.261 |
表14
0(EP) | 2(A) | 4(B) | 6(C) | 8(D) | 10(E) | |
1* | 1.0000 | 0.00000.E+00 | -1.47227E-03 | 6.16362E-06 | 4.04822E-06 | -1.86530E-07 |
2* | 1.0004 | 0.00000.E+00 | -7.94275E-04 | -3.88472E-05 | 1.19137E-05 | 5.41074E-06 |
14* | 0.9994 | 0.00000.E+00 | -2.10286E-03 | -7.18939E-05 | -2.68837E-05 | 3.57071E-06 |
15* | 1.0000 | 0.00000.E+00 | 4.38142E-03 | -1.17163E-04 | 1.11356E-04 | -1.27020E-05 |
表15
F | 3.90 |
Fno | 1.8 |
2w | 100° |
实施例6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16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
实施例6的成像光学系统依次配置有前组G1、光圈(孔径光圈)S和后组G2,被拍摄体像成像在摄像元件的像面I。前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和作为正透镜的第三透镜构成。并且,后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和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构成,该成像光学系统实质由6片透镜构成。
就上述第一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并且,就第二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且像面侧的面为凸面。这些面形状如后述的表16、表17所示。
2)数值实施例
其次,说明采用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表16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面数据,表17示出了非球面数据,表1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各原始数据。并且,表2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上述各条件式1~条件式6的数值。
并且,图17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1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并且,实施例6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上述第三透镜及上述第四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3、dn4)分别如下所示。
dn3=-6.5
dn4=-0.7
表16
NS | R | D | Nd | Vd | |
1* | 9.509 | 1.740 | 1.8602 | 40.10 | |
2* | 3.031 | 1.446 | |||
3 | -52.028 | 3.500 | 1.8902 | 40.14 | |
4 | -7.629 | 0.188 | |||
5 | -5.552 | 3.500 | 1.5964 | 68.62 | |
6 | -5.235 | 0.381 | |||
7 | INF | 0.300 | 1.5202 | 64.20 | |
8 | INF | 0.381 | |||
9 | INF | 0.200 | (孔径光圈) | ||
10 | 4.655 | 2.905 | 1.5972 | 67.00 | |
11 | 192.574 | 0.100 | |||
12 | -81.486 | 0.500 | 1.9433 | 18.90 | |
13 | 9.536 | 0.654 | |||
14* | 6.822 | 3.050 | 1.4997 | 81.56 | |
15* | -50.000 | 2.152 |
表17
0(EP) | 2(A) | 4(B) | 6(C) | 8(D) | 10(E) | |
1* | 1.0000 | 0.00000.E+00 | -4.25012E-03 | 1.37994E-05 | 1.32310E-05 | -6.92779E-07 |
2* | 0.9960 | 0.00000.E+00 | -8.49553E-03 | 1.16551E-06 | -7.13923E-06 | 4.72384E-06 |
14* | 1.0000 | 0.00000.E+00 | -3.05456E-03 | -7.22176E-05 | 1.22484E-05 | -7.51632E-06 |
15* | 1.0000 | 0.00000.E+00 | -4.87813E-04 | -3.29962E-04 | 9.81833E-05 | -1.35595E-05 |
表18
F | 4.50 |
Fno | 1.8 |
2w | 100° |
实施例7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19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
实施例7的成像光学系统依次配置有前组G1、光圈(孔径光圈)S和后组G2,被拍摄体像成像在摄像元件的像面I。前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和作为正透镜的第三透镜构成。并且,后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正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和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构成,该成像光学系统实质由7片透镜构成。此外,实施例7的成像光学系统与实施例1~实施例6的成像光学系统不同,在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具有正透镜。
就上述第一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并且,就第二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且像面侧的面为凸面。这些面形状如后述的表19、表20所示。
2)数值实施例
其次,说明采用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表19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面数据,表20示出了非球面数据,表21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各原始数据。并且,表2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上述各条件式1~条件式6的数值。
并且,图20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21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并且,实施例7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上述第三透镜及上述第四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3、dn4)分别如下所示。
dn3=-5.1
dn4=1.3
表19
NS | R | D | Nd | Vd | |
1* | 5.640 | 1.740 | 1.8602 | 40.10 | |
2* | 3.098 | 1.556 | |||
3 | -13.247 | 2.306 | 1.8902 | 40.14 | |
4 | -7.358 | 0.188 | |||
5 | -5.514 | 3.500 | 1.5534 | 75.50 | |
6 | -5.075 | 0.200 | |||
7 | INF | 0.300 | 1.5202 | 64.20 | |
8 | INF | 0.200 | |||
9 | INF | 0.200 | (孔径光圈) | ||
10* | 9.000 | 1.603 | 1.6229 | 49.81 | |
11* | 11.300 | 0.100 | |||
12 | 6.963 | 2.400 | 1.7347 | 54.67 | |
13 | -21.644 | 0.100 | |||
14 | -21.527 | 0.500 | 1.9433 | 18.90 | |
15 | 14.555 | 1.717 | |||
16* | 8.696 | 3.050 | 1.4997 | 81.56 | |
17* | -50.000 | 1.337 |
表20
0(EP) | 2(A) | 4(B) | 6(C) | 8(D) | 10(E) | |
1* | 1.0000 | 0.00000.E+00 | -4.03086E-03 | -3.66975E-04 | 3.64113E-05 | -1.22005E-06 |
2* | 0.9952 | 0.00000.E+00 | -9.02596E-03 | -1.03569E-03 | 2.15861E-04 | -2.02773E-05 |
10* | 0.1831 | 0.00000.E+00 | -2.00653E-04 | 6.51269E-05 | -8.73532E-06 | 1.15832E-06 |
11* | -6.5322 | 0.00000.E+00 | 3.08336E-04 | 1.96986E-04 | -3.71088E-05 | 4.12609E-06 |
16* | 1.0000 | 0.00000.E+00 | -2.60523E-03 | 1.69409E-04 | -3.14939E-05 | 1.90125E-06 |
17* | 1.0000 | 0.00000.E+00 | -1.13814E-02 | 8.37072E-04 | -4.48937E-05 | 1.29632E-06 |
表21
F | 5.80 |
Fno | 1.8 |
2w | 100° |
实施例8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2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
实施例8的成像光学系统依次配置有前组G1、光圈(孔径光圈)S和后组G2,被拍摄体像成像在摄像元件的像面I。前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负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和作为正透镜的第三透镜构成。并且,后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和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构成,该成像光学系统实质由7片透镜构成。此外,实施例8的成像光学系统与实施例1~实施例6的成像光学系统不同,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具有负透镜。
就上述第一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并且,就第二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且像面侧的面为凸面。这些面形状如后述的表22、表23所示。
2)数值实施例
其次,说明采用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表22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面数据,表23示出了非球面数据,表24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各原始数据。并且,表2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上述各条件式1~条件式6的数值。
并且,图23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24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并且,实施例8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上述第三透镜及上述第四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3、dn4)分别如下所示。
dn3=-5.9
dn4=-0.7
表22
NS | R | D | Nd | Vd | |
1* | 5.432 | 1.600 | 1.8602 | 40.10 | |
2* | 3.668 | 1.329 | |||
3 | 10.350 | 0.600 | 1.8902 | 40.14 | |
4 | 2.774 | 1.378 | |||
5 | -100.000 | 1.944 | 1.8902 | 40.14 | |
6 | -5.376 | 0.158 | |||
7 | -4.195 | 3.219 | 1.4997 | 81.56 | |
8 | -4.115 | 1.127 | |||
9 | INF | 0.300 | 1.5202 | 64.20 | |
10 | INF | 0.992 | |||
11 | INF | 0.200 | (孔径光圈) | ||
12 | 5.258 | 2.138 | 1.5972 | 67.00 | |
13 | -10.526 | 0.200 | |||
14 | -12.727 | 0.500 | 1.9433 | 18.90 | |
15 | 26.468 | 1.282 | |||
16* | 5.465 | 3.050 | 1.4997 | 81.56 | |
17* | -50.000 | 0.965 |
表23
0(EP) | 2(A) | 4(B) | 6(C) | 8(D) | 10(E) | |
1* | 0.9992 | 0.00000.E+00 | 1.04165E-03 | -9.43101E-05 | -3.63248E-06 | -4.72679E-08 |
2* | 0.9853 | 0.00000.E+00 | 2.53979E-03 | -3.46631E-04 | -7.90744E-05 | 6.39228E-06 |
16* | 1.0000 | 0.00000.E+00 | -9.78376E-04 | -3.81339E-04 | 7.13930E-05 | -1.36307E-05 |
17* | 1.0000 | 0.00000.E+00 | 1.26226E-02 | -1.98355E-03 | 3.41551E-04 | -3.95259E-05 |
表24
F | 3.40 |
Fno | 1.8 |
2w | 100° |
实施例9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2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
实施例9的成像光学系统依次配置有前组G1、光圈(孔径光圈)S和后组G2,被拍摄体像成像在摄像元件的像面I。前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负透镜的第一透镜、负透镜、作为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和作为正透镜第三透镜构成。并且,后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正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和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构成,该成像光学系统实质由8片透镜构成。此外,实施例9的成像光学系统与实施例1~实施例6的成像光学系统不同,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具有负透镜,在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具有正透镜。
就上述第一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并且,就第二透镜而言,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且像面侧的面为凸面。这些面形状如后述的表25、表26所示。
2)数值实施例
其次,说明采用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表25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面数据,表26示出了非球面数据,表27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各原始数据。并且,表28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上述各条件式1~条件式6的数值。
并且,图26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图27示出了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并且,实施例9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上述第三透镜及上述第四透镜对于d线的在温度20℃到40℃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3、dn4)分别如下所示。
dn3=-6.7
dn4=-0.7
表25
NS | R | D | Nd | Vd | |
1* | 4.829 | 1.600 | 1.8602 | 40.10 | |
2* | 3.286 | 1.231 | |||
3 | 9.688 | 0.600 | 1.8902 | 40.14 | |
4 | 4.077 | 1.038 | |||
5 | -1225.422 | 2.500 | 2.1314 | 17.02 | |
6 | -51.772 | 0.100 | |||
7 | -19.927 | 3.387 | 1.4389 | 95.10 | |
8 | -4.312 | 0.316 | |||
9 | INF | 0.300 | 1.5202 | 64.20 | |
10 | INF | 0.311 | |||
11 | INF | 0.200 | (孔径光圈) | ||
12* | 7.020 | 1.216 | 1.5957 | 67.02 | |
13* | -25.821 | 0.100 | |||
14 | 5.614 | 1.728 | 1.6221 | 63.39 | |
15 | 6.735 | 0.100 | |||
16 | 6.738 | 0.500 | 1.9433 | 18.90 | |
17 | 3.792 | 1.641 | |||
18* | 7.895 | 3.050 | 1.4997 | 81.56 | |
19* | -50.000 | 0.800 |
表26
0(EP) | 2(A) | 4(B) | 6(C) | 8(D) | 10(E) | |
1* | 0.9998 | 0.00000.E+00 | -2.19656E-03 | -6.18310E-05 | -1.31833E-05 | 1.07229E-06 |
2* | 0.9989 | 0.00000.E+00 | --4.07664E-03 | -1.15428E-04 | -7.37260E-05 | 1.05050E-05 |
12* | 4.3030 | 0.00000.E+00 | -1.89643E-03 | 3.90706E-05 | -1.49112E-05 | 7.04410E-07 |
13* | -0.4993 | 0.00000.E+00 | -5.39579E-04 | 2.06996E-04 | -3.13719E-05 | 2.65982E-06 |
18* | 1.0000 | 0.00000.E+00 | -7.13015E-04 | -4.40977E-07 | -1.31852E-05 | 9.15047E-07 |
19* | 1.0000 | 0.00000.E+00 | -7.52891E-03 | 3.18791E-04 | -1.77834E-05 | 7.24259E-07 |
表27
F | 5.08 |
Fno | 1.8 |
2w | 100° |
表28
条件式 |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实施例5 | 实施例6 | 实施例7 | 实施例8 | 实施例9 | |
(1) | 1.05<(|L2R2|+d23)/|L3R1|<2.49 | 1.35 | 1.15 | 1.61 | 1.21 | 1.44 | 1.41 | 1.37 | 1.32 | 2.39 |
(2) | v2<47 | 40.1 | 46.5 | 40.1 | 40.1 | 40.1 | 40.1 | 40.1 | 40.1 | 17.0 |
(3) | v3>65 | 81.6 | 67.0 | 81.6 | 80.6 | 68.6 | 68.6 | 75.5 | 81.6 | 95.1 |
(4) | 0.15<N2-N3 | 0.38 | 0.21 | 0.38 | 0.38 | 0.29 | 0.29 | 0.33 | 0.38 | 0.67 |
(5) | 1.3<|f12/f|<9.5 | 1.4 | 1.5 | 6.8 | 1.9 | 4.0 | 2.2 | 2.7 | 1.9 | 9.4 |
(6) | 2.2<|f13/f|<8.9 | 5.6 | 5.9 | 2.5 | 8.6 | 7.7 | 6.8 | 5.2 | 8.8 | 2.3 |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广角、不依赖于环境温度的变化可以维持高分辨率的小型的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Claims (9)
1.一种成像光学系统,该成像光学系统是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配置有前组、光圈、后组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组具有在最靠近被拍摄体侧配置的第一透镜、在比该第一透镜更靠近像面侧依次配置的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是负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是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且像面侧的面为凸面的正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正透镜且所述第三透镜的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的像面侧的面与所述第三透镜的被拍摄体侧的面在光轴上具有空气间隔,在各透镜的有效直径范围外两个透镜以彼此接触的方式相邻配置。
2.一种成像光学系统,该成像光学系统是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配置有前组、光圈、后组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构成,
所述第一透镜是负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是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且像面侧的面为凸面的正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的像面侧的面与所述第三透镜的被拍摄体侧的面在光轴上具有空气间隔,在各透镜的有效直径范围外两个透镜以彼此接触的方式相邻配置,
所述后组由自被拍摄体侧起依次排列的作为正透镜的第四透镜、作为负透镜的第五透镜和作为正透镜的第六透镜构成,
该成像光学系统实质由上述6片透镜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透镜及所述第三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1)1.05<(|L2R2|+d23)/|L3R1|<2.49
其中,L2R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L3R1为所述第三透镜的被拍摄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d23为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被拍摄体侧的面为凸面,且为凸的屈光度随着远离光轴变弱的非球面。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中,所述前组除了所述第二透镜以外还具有至少1片正透镜,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及条件式3,
(2)ν2<47
(3)ν3>65
其中,ν2为所述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阿贝数最小的正透镜的阿贝数,ν3为所述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阿贝数最大的正透镜的阿贝数。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中,所述前组除了所述第二透镜以外还具有至少1片正透镜,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
(4)0.15<N2-N3
其中,N2为所述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折射率最大的正透镜的折射率,N3为所述前组具有的正透镜中对于d线的折射率最小的正透镜的折射率。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中,该成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5)1.3<|f12/f|<9.5
其中,f为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焦距,f1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中,该成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6)2.2<|f13/f|<8.9
其中,f为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焦距,f1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
9.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摄像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及位于该成像光学系统的像面侧并将该成像光学系统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12125A JP6815210B2 (ja) | 2017-01-26 | 2017-01-26 | 結像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
JP2017-012125 | 2017-01-2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63191A CN108363191A (zh) | 2018-08-03 |
CN108363191B true CN108363191B (zh) | 2021-09-07 |
Family
ID=63009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329437.XA Active CN108363191B (zh) | 2017-01-26 | 2017-12-13 | 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815210B2 (zh) |
CN (1) | CN10836319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31604B (zh) * | 2018-08-14 | 2020-11-17 |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JP6542457B1 (ja) * | 2018-08-14 | 2019-07-10 | エーエーシ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 | 撮像光学レンズ |
CN108957699B (zh) * | 2018-08-14 | 2020-11-17 |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JP6543400B1 (ja) * | 2018-08-14 | 2019-07-10 | エーエーシ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 | 撮像光学レンズ |
CN109633866B (zh) * | 2019-01-29 | 2024-05-24 |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红外共焦广角镜头光学系统 |
CN112285879A (zh) * | 2019-07-23 | 2021-01-29 | 江西凤凰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低成本大孔径成像镜头 |
CN110908088B (zh) * | 2019-12-27 | 2021-07-30 |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US20220236520A1 (en) * | 2021-01-22 | 2022-07-28 | Yukihisa Yokoyama | Image-capturing optical system, camera incorporating the same, and stereo camera incorporating the same |
JP2022114767A (ja) | 2021-01-27 | 2022-08-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光学系、撮像装置、車載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装置 |
GB2622997A (en) | 2021-06-29 | 2024-04-03 | Canon Kk | Imaging system |
DE112022003283T5 (de) | 2021-06-29 | 2024-07-2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Optisches System, Bildaufnahmegerät und Bildaufnahmesystem |
CN114019656B (zh) * | 2021-11-15 | 2023-07-28 | 江西凤凰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小型广角高低温日夜共焦镜头 |
CN114236753B (zh) * | 2021-11-26 | 2024-10-15 | 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定焦光学成像系统及其成像方法 |
CN114137700A (zh) * | 2021-12-02 | 2022-03-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 |
CN114236789B (zh) * | 2021-12-14 | 2023-06-16 | 南阳利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清微投影镜头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26522A (ja) * | 2002-08-01 | 2004-04-22 | Nikon Corp | 魚眼レンズ |
CN1646965A (zh) * | 2002-04-05 | 2005-07-27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变焦透镜和使用该变焦透镜的电子摄像装置 |
CN101377562A (zh) * | 2007-08-30 | 2009-03-0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透镜系统 |
JP2010271468A (ja) * | 2009-05-20 | 2010-12-02 | Hoya Corp | ズームレンズ系 |
JP2012198568A (ja) * | 2012-06-19 | 2012-10-18 | Olympus Corp | 折り曲げ結像光学系 |
CN104133283A (zh) * | 2012-09-14 | 2014-11-05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成像镜头 |
CN107422461A (zh) * | 2017-09-22 | 2017-12-01 |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 监控镜头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344767A (ja) * | 2002-05-29 | 2003-12-03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撮像装置 |
-
2017
- 2017-01-26 JP JP2017012125A patent/JP6815210B2/ja active Active
- 2017-12-13 CN CN201711329437.XA patent/CN10836319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46965A (zh) * | 2002-04-05 | 2005-07-27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变焦透镜和使用该变焦透镜的电子摄像装置 |
JP2004126522A (ja) * | 2002-08-01 | 2004-04-22 | Nikon Corp | 魚眼レンズ |
CN101377562A (zh) * | 2007-08-30 | 2009-03-0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透镜系统 |
JP2010271468A (ja) * | 2009-05-20 | 2010-12-02 | Hoya Corp | ズームレンズ系 |
JP2012198568A (ja) * | 2012-06-19 | 2012-10-18 | Olympus Corp | 折り曲げ結像光学系 |
CN104133283A (zh) * | 2012-09-14 | 2014-11-05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成像镜头 |
CN107422461A (zh) * | 2017-09-22 | 2017-12-01 |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 监控镜头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63191A (zh) | 2018-08-03 |
JP2018120125A (ja) | 2018-08-02 |
JP6815210B2 (ja) | 2021-0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63191B (zh) | 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 |
CN108363160B (zh) | 成像光学系统及摄像装置 | |
US10627605B2 (en) | Photograph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9261674B2 (en) | Wide-angle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 |
JP6048882B2 (ja) | 撮像レンズ | |
US9323031B2 (en) |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 |
JP5620607B2 (ja)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 |
US11899182B2 (en) | Imaging lens system and imaging device comprising seven lenses of −−++−+-refractive powers | |
CN112166362B (zh) |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 |
JP6684033B2 (ja) | 撮像レンズ | |
US9405095B2 (en) |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 |
JP2016212134A (ja)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 |
JP6634273B2 (ja)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 |
US10281690B2 (en) | Imaging optical system, stereo camera device and car-mounted camera device | |
JP2018141825A (ja) | 撮像レンズ | |
JP2017102182A (ja)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 |
JP2019045665A (ja) | 撮像レンズ | |
CN104583833A (zh) | 摄像透镜以及具备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 |
US9726867B2 (en) | Variable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and imaging apparatus | |
US9857567B2 (en) |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 |
US8917456B2 (en) | Medium telephoto lens and imaging device | |
US9423596B2 (en) | Retrofocus-type wide angle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 |
CN112835185A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