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1854B - 叶片调节机构和空气循环器 - Google Patents

叶片调节机构和空气循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61854B
CN108361854B CN201810478431.7A CN201810478431A CN108361854B CN 108361854 B CN108361854 B CN 108361854B CN 201810478431 A CN201810478431 A CN 201810478431A CN 108361854 B CN108361854 B CN 1083618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djusting
blade
air outlet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784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61854A (zh
Inventor
张焕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7843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618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61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1854A/zh
Priority to EP18918600.0A priority patent/EP3779294B1/en
Priority to US17/042,889 priority patent/US11231048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8/121117 priority patent/WO201921865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61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18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2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sliding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叶片调节机构和空气循环器,空气循环器包括外壳,外壳形成有出风口,叶片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与外壳固定连接,固定支架形成有滑动空间;至少两调整件,每一调整件的部分均容置于滑动空间内,并与固定支架滑动连接,每一调整件临近出风口的端部设有第一调整槽;至少两第一导风板,第一导风板的部分伸入出风口,并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一第一导风板背离出风口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一第一调整槽;驱动两调整件相对远离运动或相对靠近运动,第一调整槽带动第一导风板转动,使出风口集中吹风或发散吹风。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使出风口具备集中吹风和发散吹风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叶片调节机构和空气循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循环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叶片调节机构和具有该叶片调节机构的空气循环器。
背景技术
空气循环器的外壳一般形成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外壳的内部安装有贯流风机,贯流风机将空气从进气口吸入,通过贯流风机转动后造成风压产生离心式风力,再经过内部导风壁将风力传导,再由出气口吹出。由于贯流风轮一般为圆筒状,因此,使用空气循环器获得的是立体状的气流墙。现有的空气循环器导风叶与出风口相互固定,只能通过摇头机构使整机或风道在一定角度内活动,但无法对出风口的风进行集中吹风或发散吹风,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叶片调节机构,旨在使出风口具备集中吹风和发散吹风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叶片调节机构,应用于空气循环器,所述空气循环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有出风口,所述叶片调节机构包括: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形成有滑动空间;
至少两调整件,每一所述调整件的部分均容置于所述滑动空间内,并与所述固定支架滑动连接,每一所述调整件临近所述出风口的端部设有第一调整槽;
至少两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部分伸入所述出风口,并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一所述第一导风板背离所述出风口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一所述第一调整槽;
驱动两所述调整件相对远离运动或相对靠近运动,所述第一调整槽带动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使所述出风口集中吹风或发散吹风。
可选地,每一所述第一导风板均包括:
叶片,所述叶片容置于所述出风口;
转接调节件,所述转接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叶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转接调节件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一调整槽。
可选地,所述转接调节件背离所述叶片的端部和所述固定支架二者中的一个具有插接孔,二者中的另一个具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插接于所述插接孔,以使所述转接调节件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转接调节件包括自所述叶片一端延伸的第一转接轴和自所述第一转接轴的外侧面延伸的第一调节杆,所述插接孔设于所述第一转接轴,并沿所述第一转接轴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调节杆背离所述第一转接轴的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调整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轴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接轴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轴容置于所述第一调整槽,所述第二转接轴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调整槽的槽壁抵接。
可选地,至少一所述调整件邻近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侧还设有至少一第二调整槽;
所述叶片调节机构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两所述第一导风板之间,并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导风板的部分伸入所述出风口,且一所述第二导风板背离所述出风口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一所述第二调整槽,驱动两所述调整件相对远离运动或相对靠近运动,所述第二调整槽带动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使所述出风口集中吹风或发散吹风。
可选地,所述第一调整槽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二调整槽的延伸长度;
且所述第一导风板伸入至所述第一调整槽的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导风板伸入至所述第二调整槽的部分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主框体、连接部和安装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主框体,所述插接柱设于所述安装部,所述主框体形成所述滑动空间。
可选地,所述滑动空间的内壁和所述调整件二者中的一个具有导向槽,二者中的另一个具有可适配容置于所述导向槽的凸块,所述凸块于所述导向槽内滑动,限位所述调整件相对所述固定支架的滑动方向。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外侧还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叶片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件,该连接件穿过安装孔,将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调整件包括主体板和自所述主体板表面延伸的多个第一侧板和多个第二侧板,所述主体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部分均容置于所述滑动空间,两所述第一侧板形成一所述第一调整槽,两所述第二侧板形成一所述第二调整槽。
可选地,所述调整件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连接一所述第一调整槽的两侧板;
且/或,所述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
可选地,所述主体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还设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伸出所述滑动空间。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气循环器,包括外壳、贯流风轮和位于所述贯流风轮上方的叶片调节机构,所述外壳形成有出风口,所述贯流风轮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该叶片调节机构包括: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形成有滑动空间;
至少两调整件,每一所述调整件的部分均容置于所述滑动空间内,并与所述固定支架滑动连接,每一所述调整件临近所述出风口的端部设有第一调整槽;
至少两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部分伸入所述出风口,并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一所述第一导风板背离所述出风口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一所述第一调整槽;
驱动两所述调整件相对远离运动或相对靠近运动,所述第一调整槽带动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使所述出风口集中吹风或发散吹风。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外壳设置出风口,并在外壳设置固定支架、第一导风板和调整件,并将第一导风板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且将一第一导风板背离出风口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在第一调整槽内,当需要使出风口集中出风时,驱动调整件在滑动空间内相互远离运动,从而使第一调整槽一侧的槽壁推动第一导风板容置于第一调整槽的部分运动,另一侧的槽壁对第一导风板容置于第一调整槽的部分限位,以使第一导风板绕固定支架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导风板伸入出风口的部分相对出风口聚拢,即可使出风口集中吹风;当需要使出风口发散出风时,驱动调整件在滑动空间内相互靠近运动,从而使第一调整槽一侧的槽壁推动第一导风板容置于第一调整槽的部分运动,另一侧的槽壁对第一导风板容置于第一调整槽的部分限位,以使第一导风板绕固定支架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导风板伸入出风口的部分相对出风口张开,即可使出风口发散吹风。如此,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使出风口具备集中吹风和发散吹风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空气循环器的集中出风状态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气循环器的集中出风状态下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气循环器的发散出风状态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气循环器的发散出风状态下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叶片调节机构的固定支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叶片调节机构的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调整件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叶片调节机构的调整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叶片调节机构 50 第一导风板
10 固定支架 51 叶片
11 主框体 53 转接调整件
111 滑动空间 531 第一转接轴
13 连接部 5311 插接孔
131 插接柱 533 调节件
1311 安装孔 5331 第一杆体
15 安装部 5333 第二转接轴
153 凸起部 70 第二导风板
30 调整件 71 第二调节杆
31 第一调整槽 711 第二杆体
33 第二调整槽 713 第三转接轴
35 主体板 200 空气循环器
351 操作部 210 外壳
37 第一侧板 211 出风口
38 加强板 230 贯流风轮
39 第二侧板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叶片调节机构100。
参照图1至图7,本发明技术方案提出的叶片调节机构100应用于空气循环器200,所述空气循环器200包括外壳210,所述外壳210形成有出风口211,所述叶片调节机构100包括:
固定支架10,所述固定支架10与所述外壳21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10形成有滑动空间111;
至少两调整件30,每一所述调整件30的部分均容置于所述滑动空间111内,并与所述固定支架10滑动连接,每一所述调整件30临近所述出风口211的端部设有第一调整槽31;
至少两第一导风板50,所述第一导风板50的部分伸入所述出风口211,并与所述固定支架10转动连接,一所述第一导风板50背离所述出风口211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一所述第一调整槽31;
驱动两所述调整件30相对远离运动或相对靠近运动,所述第一调整槽31带动所述第一导风板50转动,使所述出风口211集中吹风或发散吹风。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外壳210设置出风口211,并在外壳210设置固定支架10、第一导风板50和调整件30,并将第一导风板50与固定支架10转动连接,且将一第一导风板50背离出风口211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在第一调整槽31内,当需要使出风口211集中出风时,驱动调整件30在滑动空间111内相互远离运动,从而使第一调整槽31一侧的槽壁推动第一导风板50容置于第一调整槽31的部分运动,另一侧的槽壁对第一导风板50容置于第一调整槽31的部分限位,以使第一导风板50绕固定支架10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导风板50伸入出风口211的部分相对出风口211聚拢,即可使出风口211集中吹风;当需要使出风口211发散出风时,驱动调整件30在滑动空间111内相互靠近运动,从而使第一调整槽31一侧的槽壁推动第一导风板50容置于第一调整槽31的部分运动,另一侧的槽壁对第一导风板50容置于第一调整槽31的部分限位,以使第一导风板50绕固定支架10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导风板50伸入出风口211的部分相对出风口211张开,即可使出风口211发散吹风。如此,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使出风口211具备集中吹风和发散吹风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外壳210的大致呈圆筒状设置,其材质可以采用硬质塑料或轻质合金,只要能使外壳210具备一定的支撑功能即可,并且其内部形成有安装空间,可以理解的是,空气循环器200的部分部件安装于该安装空间内。该出风口211将空气循环器200的安装空间与外部空间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211大致呈扇形设置,可以理解的是,该出风口211包括相对的进风侧和出风侧,气流从进风侧进入,从出风侧流出,并流出出风口211,该第一导风板50背离所述出风口211的部分为位于进风侧的部分,以及该出风口211的开口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并且其形状也可以根据空气循环器200的出风要求进行设定。
以及,该固定支架10邻近出风口211安装固定,如此设置方便固定支架10与第一导风板50的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该固定支架10可以与外壳210一体成型设置,或者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将二者相互连接,具体的,可以采用卡接件卡合或者使用扣合件将二者固定,当然,该固定支架10和外壳210还可以是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方式,具体的可以采用焊接固定等固定方式,只要能使二者较好的连接即可。
参照图6,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第一导风板50均包括:
叶片51,所述叶片51容置于所述出风口211;
转接调节件533,所述转接调节件533的一端与所述叶片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10转动连接,所述转接调节件533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一调整槽31。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将叶片51容置于出风口211,也即,第一导风板50主要通过叶片51实现对气流的聚拢或分散。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导风板50可以为各种截面的形状,例如:空气动力学的翼型形状、矩形形状、弯曲形状等,只要方便出风即可,并且该第一导风板50集中吹风时,叶片51位于进风侧的侧面可以将出风口211朝向进风侧的边缘包络,从而使更多的空气被引导到中心开口处,进而实现更好的集中吹风效果,以及,该第一导风板50发散吹风时,叶片51位于出风侧的侧面可以将出风口211的内侧壁与叶片51之间的缝隙堵塞,从而使更多的空气被引导到中心开口处,从而实现空气的流速更高,从而具备更好的发散出风(广角出风)的效果。
转接调节件533用于将叶片51与固定支架10转动连接,并在调整件30驱动其时,带动叶片51旋转从而实现出风口211的集中出风和发散出风功能,设置转接调节件533使叶片51的响应更好。
参照图5、图6,进一步地,所述转接调节件533背离所述叶片51的端部和所述固定支架10二者中的一个具有插接孔5311,二者中的另一个具有插接柱131,所述插接柱131插接于所述插接孔5311,以使所述转接调节件533与所述固定支架10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插接孔5311和插接柱131的方式实现转接调节件533和固定支架10转动连接,如此设置,使叶片51和固定支架10结构简单,并且具备较好的转接功能,降低生产成本。当然,还可以采用设置一固定副和一转动副,固定副和转动副之间通过滚珠或轴承等连接而实现转动。
参照图3、图6,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接调节件533包括自所述叶片51一端延伸的第一转接轴531和自所述第一转接轴531的外侧面延伸的第一调节杆,所述插接孔5311设于所述第一转接轴531,并沿所述第一转接轴531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调节杆背离所述第一转接轴531的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调整槽31。在本实施例中,将插接孔5311设于第一转接轴531,并使插接孔5311沿第一转接轴531的轴向延伸,如此设置方便加工并且可使转接调节件533与固定支架10的连接紧凑,节省空间,且使二者的转动连接效果较好。设置第一调节杆可以增加叶片51的旋转角度,从而使出风口211具备更好的集中出风或发散出风的效果,以及,根据杠杆原理中的费距离省力原则,方便用户使用较小的力驱动调整件30,从而达到相应的集中出风或发散出风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杆包括第一杆体5331和第二转接轴5333,所述第一杆体53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轴53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接轴5333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轴5333容置于所述第一调整槽31,所述第二转接轴5333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调整槽31的槽壁抵接。设置第一杆体5331用于连接第一转接轴531和第二转接轴5333,并且延长第一调节杆的长度,提高转接控制效果。设置第二转接轴5333使第一调节杆可以在第一调整槽31内滑动并转动,从而使调整件30运动时,最好地带动转接第一调节杆运动,进而实现最好地控制效果。并且将第二转接轴5333的外侧面抵接第一调整槽31的槽壁可以减少不良的传动,更方便调整件30带动转接调节件533运动。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二转接轴5333的轴体的直径可以根据第一调整槽31的宽度进行设定,只要方便运动即可。
参照图1、图3、图6、图7,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至少一所述调整件30邻近所述第一导风板50的一侧还设有至少一第二调整槽33;
所述叶片调节机构100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导风板70,所述第二导风板70位于两所述第一导风板50之间,并与所述固定支架10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导风板70的部分伸入所述出风口211,且一所述第二导风板70背离所述出风口211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一所述第二调整槽33,驱动两所述调整件30相对远离运动或相对靠近运动,所述第二调整槽33带动所述第二导风板70转动,使所述出风口211集中吹风或发散吹风。
在本实施例中,调整件30的侧面还包括第二调整槽33,该第二调整槽33邻近第一调整槽31设置,并且叶片调节机构100还包括第二导风板70,设置第二导风板70可以辅助第一导风板50导风,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二导风板70位于两第一导风板50中轴线的一侧或者位于两第一导风板50的中轴线上;
当该第二导风板70位于两第一导风板50中轴线的一侧,也即,该第二导风板70邻近一第一导风板50,远离另一第一导风板50设置,该第二导风板70背离出风口211的部分(即位于出风口211的进风侧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与一调整件30的第二调整槽33,前述的调整件30为与该第二导风板70邻近的第一导风板50连接的调整件30。即,位于中轴线同侧的第一导风板50、第二导风板70与相同的调整件30连接,如此设置,方便第二导风板70辅助导风,进一步提高出风口211集中出风和发散出风的效果。
当该第二导风板70位于两第一导风板50的中轴线时,其可任意与一调整件30连接,只要方便调整件30被驱动时,带动其相对出风口211张开或聚拢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使出风口211集中出风时,驱动调整件30在滑动空间111内相互远离运动,从而使第二调整槽33一侧的槽壁推动第二导风板70容置于第二调整槽33的部分运动,另一侧的槽壁对第二导风板70容置于第二调整槽33的部分限位,以使第二导风板70绕固定支架10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导风板70伸入出风口211的部分相对出风口211聚拢,即可使出风口211集中吹风;当需要使出风口211发散出风时,驱动调整件30在滑动空间111内相互靠近运动,从而使第二调整槽33一侧的槽壁推动第二导风板70容置于第二调整槽33的部分运动,另一侧的槽壁对第二导风板70容置于第二调整槽33的部分限位,以使第二导风板70绕固定支架10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导风板70伸入出风口211的部分相对出风口211张开,即可使出风口211发散吹风。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风板70的结构与第一导风板50近似,同样具备叶片51和转接调节件533,该叶片51与第一导风板50的叶片51一致,该第二导风板70的转接调节件533包括第二调节杆71,该第二调节杆71包括第二杆体711和第三转接轴713,该第二杆体711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导风板70的叶片51,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转接轴713的外侧面,第二杆体711和第三转接轴713的长度和径向上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中,第二杆体711长度大于第一杆体5331长度,第三转接轴713的径向长度小于第二转接轴5333的径向长度,如此设置可以使第一导风板50和第二导风板70的联动调节出风口211的集中出风和发散出风效果更佳。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槽31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二调整槽33的延伸长度;
且所述第一导风板50伸入至所述第一调整槽31的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导风板70伸入至所述第二调整槽33的部分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风板50的张开角度决定出风口211发散吹风的角度,将第一调整槽31长度设置短于第二调整槽33,可以使调整件30运动时,带动第一导风板50的转动角度大于第二导风板70从而实现更好的发散出风和集中出风。并且第一导风板50伸入至第一调整槽31的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二导风板70伸入至第二调整槽33的部分的长度,由于杠杆运动原理,杠杆长度短的,在相同的位移下,另一侧的杠杆位移量大,从而进一步提升第一导风板50的转动角度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导风板70可以为多个,为了使第一导风板50和第二导风板70的出风效果较好,所以位于中轴线同侧的第二导风板70的转动角度应当一致,从而使流出出风口211的空气不会互相干扰,提高出风效果。
参照图5,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10包括主框体11、连接部13和安装部15,所述连接部13连接所述安装部15和所述主框体11,所述插接柱131设于所述安装部15,所述主框体11形成所述滑动空间111。主框体11大致呈矩形框体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调整件30的运动方向为主框体11的长边方向,如此设置可以使调整件30的运动范围更大,从而使第一导风板50和第二导风板70的转动角度更大,方便出风口211实现集中出风和发散出风的效果。以及,该插接柱131设于安装部15朝向第一导风板50的侧面,在固定支架10设置插接柱131方便加工成型,具体的,可以采用模具成型的方式生产固定支架10。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空间111的内壁和所述调整件30二者中的一个具有导向槽,二者中的另一个具有可适配容置于所述导向槽的凸块,所述凸块于所述导向槽内滑动,限位所述调整件30相对所述固定支架10的滑动方向。通过导向槽和凸块可以较好的将调整件30的运动限位于滑动空间111内,从而更好的驱动第一导风板50和第二导风板70转动,当然,还可以通过在主框体11的外沿设置限位柱,从而将调整件30的移动方向限制与滑动空间111,以及或者将调整件30和固定支架10通过滑轨或者齿条连接,只要方便对调整件30导向即可。
参照图1、图3、图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13的外侧还包括凸起部153,所述凸起部153设有安装孔1311,所述叶片调节机构100还包括连接件,该连接件穿过安装孔1311,将所述固定支架10与所述外壳21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将固定支架10和外壳210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理解的是,外壳210设有同样适配连接件的安装孔1311,具体的,该连接件可以为螺接件,该安装孔1311可以为螺接孔,固定支架10和外壳210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如此设置方便安装,并且能较好的为第一导风板50和第二导风板70提供支撑,方便使用。
参照图7,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件30包括主体板35和自所述主体板35表面延伸的多个第一侧板37和多个第二侧板39,所述主体板35、所述第一侧板37和第二侧板39的部分均容置于所述滑动空间111,两所述第一侧板37形成一所述第一调整槽31,两所述第二侧板39形成一所述第二调整槽33。在本实施例中,调整件30可以采用模具成型的方式加工,并且通过第一侧板37形成第一调整槽31,通过第二侧板39形成第二调整槽33,可以使第一导风板50和第二导风板70很好的被驱动,并且节省原料,方便用户使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调整槽31的数量和第二调整槽33的数量与第一导风板50的数量和第二=导风板的数量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件30还包括加强板38,所述加强板38连接一所述第一调整槽31的两侧板;
且/或,所述加强板38连接所述第一侧板37和所述第二侧板39。加强板38用于提高第一调整槽31的强度,从而使第一调整槽31的两槽壁更好的驱动第二转接轴5333,进而方便导风板于出风口211内张开或聚拢。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二调整槽33内也可以设置加强板38,从而增加第二调整槽33的强度。以及,在第一侧板37和第二侧板39间设置加强板38,可以使第一调整槽31与第二调整槽33的强度更高,进而提高调整件30的强度,方便用户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板35背离所述第一侧板37的表面还设有操作部351,所述操作部351伸出所述滑动空间111。通过驱动操作部351即可使第一调整槽31和第二调整槽33运动,从而方便用户推动调整件30。可以理解的是,该操作部351的延伸方向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设定,只要方便用户使用即可。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气循环器200,该空气循环器200包括外壳210、贯流风轮230和位于所述贯流风轮230上方的叶片调节机构100,所述外壳210形成有出风口211,所述贯流风轮230与所述外壳210固定连接,该叶片调节机构100包括:
固定支架10,所述固定支架10与所述外壳21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10形成有滑动空间111;
至少两调整件30,每一所述调整件30的部分均容置于所述滑动空间111内,并与所述固定支架10滑动连接,每一所述调整件30临近所述出风口211的端部设有第一调整槽31;
至少两第一导风板50,所述第一导风板50的部分伸入所述出风口211,并与所述固定支架10转动连接,一所述第一导风板50背离所述出风口211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一所述第一调整槽31;
驱动两所述调整件30相对远离运动或相对靠近运动,所述第一调整槽31带动所述第一导风板50转动,使所述出风口211集中吹风或发散吹风。由于本空气循环器2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该空气循环器200可以为空调,塔扇,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叶片调节机构,应用于空气循环器,所述空气循环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调节机构包括: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形成有滑动空间;
至少两调整件,每一所述调整件的部分均容置于所述滑动空间内,并与所述固定支架滑动连接,每一所述调整件临近所述出风口的端部设有第一调整槽;
至少两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部分伸入所述出风口,并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一所述第一导风板背离所述出风口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一所述第一调整槽;
驱动两所述调整件相对远离运动或相对靠近运动,所述第一调整槽带动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使所述出风口集中吹风或发散吹风;
至少一所述调整件邻近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侧还设有至少一第二调整槽;
所述叶片调节机构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两所述第一导风板之间,并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导风板的部分伸入所述出风口,且一所述第二导风板背离所述出风口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一所述第二调整槽,驱动两所述调整件相对远离运动或相对靠近运动,所述第二调整槽带动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使所述出风口集中吹风或发散吹风;
每一所述第一导风板均包括:
叶片,所述叶片容置于所述出风口;
转接调节件,所述转接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叶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转接调节件的部分可活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一调整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调节件背离所述叶片的端部和所述固定支架二者中的一个具有插接孔,二者中的另一个具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插接于所述插接孔,以使所述转接调节件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调节件包括自所述叶片一端延伸的第一转接轴和自所述第一转接轴的外侧面延伸的第一调节杆,所述插接孔设于所述第一转接轴,并沿所述第一转接轴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调节杆背离所述第一转接轴的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调整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轴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接轴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轴容置于所述第一调整槽,所述第二转接轴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调整槽的槽壁抵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叶片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槽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二调整槽的延伸长度;
且所述第一导风板伸入至所述第一调整槽的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导风板伸入至所述第二调整槽的部分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叶片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主框体、连接部和安装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主框体,所述安装部设有插接柱,所述主框体形成所述滑动空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叶片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空间的内壁和所述调整件二者中的一个具有导向槽,二者中的另一个具有可适配容置于所述导向槽的凸块,所述凸块于所述导向槽内滑动,限位所述调整件相对所述固定支架的滑动方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叶片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还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叶片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件,该连接件穿过安装孔,将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所述的叶片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包括主体板和自所述主体板表面延伸的多个第一侧板和多个第二侧板,所述主体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部分均容置于所述滑动空间,两所述第一侧板形成一所述第一调整槽,两所述第二侧板形成一所述第二调整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叶片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连接一所述第一调整槽的两侧板;
且/或,所述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叶片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还设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伸出所述滑动空间。
12.一种空气循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贯流风轮和位于所述贯流风轮上方的叶片调节机构,所述贯流风轮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该叶片调节机构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叶片调节机构。
CN201810478431.7A 2018-05-16 2018-05-16 叶片调节机构和空气循环器 Active CN1083618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8431.7A CN108361854B (zh) 2018-05-16 2018-05-16 叶片调节机构和空气循环器
EP18918600.0A EP3779294B1 (en) 2018-05-16 2018-12-14 Blade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air circulator
US17/042,889 US11231048B2 (en) 2018-05-16 2018-12-14 Blade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air circulator
PCT/CN2018/121117 WO2019218658A1 (zh) 2018-05-16 2018-12-14 叶片调节机构和空气循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8431.7A CN108361854B (zh) 2018-05-16 2018-05-16 叶片调节机构和空气循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1854A CN108361854A (zh) 2018-08-03
CN108361854B true CN108361854B (zh) 2023-08-01

Family

ID=63011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78431.7A Active CN108361854B (zh) 2018-05-16 2018-05-16 叶片调节机构和空气循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618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31048B2 (en) 2018-05-16 2022-01-25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fg Co., Ltd. Blade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air circulator
CN209801636U (zh) * 2018-12-28 2019-12-17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及具有该导风组件的空调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50573A (ja) * 1999-06-10 2000-12-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微生物濃度濃縮装置
CN107250684A (zh) * 2015-03-05 2017-10-13 沃尔纳多航空有限公司 带有脉纹件控制系统的空气循环器
CN206846919U (zh) * 2017-06-13 2018-0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207113012U (zh) * 2017-06-13 2018-03-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面板和空调柜机
CN208398219U (zh) * 2018-05-16 2019-01-18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叶片调节机构和空气循环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50573A (ja) * 1999-06-10 2000-12-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微生物濃度濃縮装置
CN107250684A (zh) * 2015-03-05 2017-10-13 沃尔纳多航空有限公司 带有脉纹件控制系统的空气循环器
CN206846919U (zh) * 2017-06-13 2018-0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207113012U (zh) * 2017-06-13 2018-03-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面板和空调柜机
CN208398219U (zh) * 2018-05-16 2019-01-18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叶片调节机构和空气循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1854A (zh) 2018-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7970B (zh) 导风装置、空调柜机及其送风方法
US11371533B2 (en) Blade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air circulator
CN106196305B (zh) 导风装置、空调柜机及其送风方法
CN108361854B (zh) 叶片调节机构和空气循环器
AU2016100001A4 (en) Blower
CN107036162B (zh) 一种两侧出风的壁挂式空调
CN106403231A (zh)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08361853B (zh) 叶片调节机构和空气循环器
KR20150004991A (ko) 풍향조절장치
CN113203196A (zh) 空调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壁挂式室内机
CN210861360U (zh) 空调器
CN21117706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558507U (zh)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13757796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906660U (zh) 吹风机
CN210688646U (zh) 导风部件和空调室内机
US11231048B2 (en) Blade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air circulator
CN109882435B (zh) 净化器和风扇的两用机
CN210118842U (zh) 空调器
CN208398219U (zh) 叶片调节机构和空气循环器
CN210861367U (zh) 空调器
CN213480384U (zh) 风管机
CN216592184U (zh) 导风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3480547U (zh) 空调器的导风装置及空调器
CN21351412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