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0798A - 安装构造以及增压器 - Google Patents

安装构造以及增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50798A
CN108350798A CN201680067972.XA CN201680067972A CN108350798A CN 108350798 A CN108350798 A CN 108350798A CN 201680067972 A CN201680067972 A CN 201680067972A CN 108350798 A CN108350798 A CN 1083507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meter portion
mentioned
axis
diamet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79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50798B (zh
Inventor
采浦宽
文野谦治
大东佑
大东佑一
金田真
金田真一
濑川健
濑川健一
手塚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H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HI Corp filed Critical IH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350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0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50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07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6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mounting compressor rotors on 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5/00Blades; Blade-carrying members; Heating, heat-insulating, cooling or antivibration means on the blades or the members
    • F01D5/02Blade-carrying members, e.g. rotors
    • F01D5/025Fixing blade carrying members on 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relating to, driven charging or scavenging pump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B33/00 - F02B37/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5Shafts or bearings, or assemblies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053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20/00Application
    • F05D2220/40Application in turbochar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30/00Manufacture
    • F05D2230/60Assembly methods
    • F05D2230/64Assembly methods using positioning or alignment devices for aligning or centring, e.g. p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40/00Components
    • F05D2240/20R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40/00Components
    • F05D2240/60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60/00Function
    • F05D2260/30Retaining components in desired mutual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安装构造(20)具备:压缩机叶轮(10)(叶轮),其具有形成有轴(8)插通的贯通孔(10b)的主体部(10a)和设于主体部(10a)的外周面(10c)的多个叶片(10g),形成有主体部(10a)中的相比多个叶片(10g)向轴(8)的一端(8a)侧突出的凸起部(10h);轴(8)中的与贯通孔(10b)的内周面在轴(8)的径向上分隔地对置的小径部(8b);轴(8)中的相比小径部(8b)位于轴(8)的另一端侧且外径比小径部(8b)大的第一大径部(8c);以及轴(8)中的相比小径部(8b)位于轴(8)的一端(8a)侧且外径比小径部(8b)大并位于凸起部(10h)的径向内侧的第二大径部(8d)和贯通孔(10b)的设于凸起部(10h)的径向内侧且内径比贯通孔(10b)的与第一大径部(8c)在径向上对置的部位的内径小的小内径部的一方或者双方。

Description

安装构造以及增压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将叶轮安装于轴的安装构造以及增压器。
背景技术
现今,公知有轴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轴承壳体的增压器。在轴的一端设有涡轮机叶轮,并在另一端设有压缩机叶轮。增压器与发动机连接。涡轮机叶轮利用从发动机排出的排气而旋转。压缩机叶轮通过涡轮机叶轮的旋转而经由轴旋转。增压器伴随压缩机叶轮的旋转而压缩空气并向发动机送出压缩后的空气。
压缩机叶轮构成为包括主体部和多个叶片。多个叶片设于主体部的外周面。在压缩机叶轮的主体部形成贯通孔。轴插通于贯通孔。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在轴的插通于贯通孔的部位,隔着小径部而形成有两个大径部。利用两个大径部来将轴定心为与贯通孔同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083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压缩机叶轮这样的结构中,若叶轮同轴一起旋转,则多个叶片对主体部作用离心力而使贯通孔扩张。其结果,大径部从贯通孔的内周面分隔。而且,叶轮相对于轴的偏心变大而有不平衡增加的担忧。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不平衡的增加的安装构造以及增压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安装构造具备:叶轮,其具有形成有轴插通的贯通孔的主体部和设于主体部的外周面的多个叶片,并且上述叶轮形成有主体部中的上述多个叶片向轴的一端侧突出的凸起部;轴的小径部,该小径部与贯通孔的内周面在轴的径向上分隔地对置;轴的第一大径部,该第一大径部相比小径部位于轴的另一端侧,并且外径比上述小径部大;以及轴的第二大径部以及贯通孔的小内径部的一方或者双方,其中,该第二大径部相比小径部位于轴的一端侧,外径比小径部大,并且位于凸起部的径向内侧,上述小内径部设于上述凸起部的径向内侧,并且内径比贯通孔中的与第一大径部在径向上对置的部位的内径小。
也可以构成为,第二大径部相比第一大径部在轴的轴向上更长地延伸。
也可以构成为,贯通孔与第一大径部过盈配合,贯通孔与第二大径部过渡配合。
也可以构成为,具备轴的第三大径部,该第三大径部位于第一大径部与第二大径部之间,并且外径比小径部大。
也可以构成为,主体部的相比多个叶片位于轴的另一端侧的背面部以外径随着朝向轴的另一端侧而变小的朝向倾斜,第一大径部位于背面部的径向内侧。
也可以构成为,小径部位于主体部中的在轴的径向上延伸至最外侧的最外径部的径向内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增压器具备上述安装构造。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公开,能够抑制不平衡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增压器的简要剖视图。
图2的(a)示出在轴安装压缩机叶轮前的状态。图2的(b)示出在轴安装压缩机叶轮后的状态。
图3是用于说明第一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4的(a)是用于说明第二变形例的第一图。图4的(b)是用于说明第二变形例的第二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实施方式所示的尺寸、材料、其它具体的数值等只不过是用于使理解变得容易的示例,除特别限定的情况之外,不对本公开进行限定。此外,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对实际上具有同一功能、结构的要件标注同一符号,从而省略重复的说明。并且,省略与本公开没有直接关系的要件的图示。
图1是增压器C的简要剖视图。以下,将图1所示的箭头L方向作为增压器C的左侧、并将箭头R方向作为增压器C的右侧来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增压器C具备增压器主体1。增压器主体1具备轴承壳体2(壳体)。在轴承壳体2的左侧利用紧固机构3连结涡轮机壳体4。在轴承壳体2的右侧利用紧固螺栓5连结压缩机壳体6。轴承壳体2、涡轮机壳体4、压缩机壳体6成为一体。
在轴承壳体2的涡轮机壳体4附近的外周面设有突起2a。突起2a沿轴承壳体2的径向突出。并且,在涡轮机壳体4的轴承壳体2附近的外周面设有突起4a。突起4a沿涡轮机壳体4的径向突出。轴承壳体2和涡轮机壳体4利用紧固机构3对突起2a、4a进行带紧固来安装。紧固机构3例如由夹持突起2a、4a的G联接器构成。
在轴承壳体2形成有轴承孔2b。轴承孔2b在增压器C的左右方向贯通。轴8由设于轴承孔2b的轴承7(图1中,作为一个例子而示出半浮动轴承)而被旋转自如以轴支承。在轴8的左端部设有涡轮机叶轮9。涡轮机叶轮9旋转自如地收纳在涡轮机壳体4内。并且,在轴8的右端部设有压缩机叶轮10(叶轮)。压缩机叶轮10旋转自如地收纳在压缩机壳体6内。
在压缩机壳体6形成有吸气口11。吸气口11在增压器C的右侧开口。吸气口11与未图示的空气净化器连接。并且,如上所述,在利用紧固螺栓5连结有轴承壳体2和压缩机壳体6的状态下,形成扩压流路12。扩压流路12由轴承壳体2与压缩机壳体6的对置面形成。扩压流路12将空气进行升压。扩压流路12呈环状。扩压流路12在上述的径向内侧经由压缩机叶轮10与吸气口11连通。
并且,在压缩机壳体6设有压缩机涡旋流路13。压缩机涡旋流路13呈环状。压缩机涡旋流路13相比扩压流路12位于轴8的径向外侧。压缩机涡旋流路13与未图示的发动机的吸气口连通。压缩机涡旋流路13也与扩压流路12连通。因此,若压缩机叶轮10旋转,则从吸气口11向压缩机壳体6内吸入空气。该被吸入了的空气在流通于压缩机叶轮10的叶片之间的过程中因离心力的作用被增速。增压增速后的空气在扩压流路12以及压缩机涡旋流路13中升压。升压后的空气被引导至发动机的吸气口。
在涡轮机壳体4形成有排气口14。排气口14在增压器C的左侧开口。喷出口14与未图示的排出气体净化装置连接。并且,在涡轮机壳体4设有流路15和涡轮机涡旋流路16。涡轮机涡旋流路16呈环状。涡轮机涡旋流路16位于比流路15更靠涡轮机叶轮9的径向外侧。涡轮机涡旋流路16与未图示的气体流入口连通。向气体流入口引导从未图示的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排出的排出气体。涡轮机涡旋流路16也与上述的流路15连通。因此,从气体流入口被引导至涡轮机涡旋流路16的排出气体经由流路15以及涡轮机叶轮9而向排气口14引导。向排气口14引导的排出气体在其流通过程中使涡轮机叶轮9旋转。
而且,涡轮机叶轮9的旋转力经由轴8向压缩机叶轮10传递。如上所述,空气因压缩机叶轮10的旋转力而升压,之后向发动机的吸气口引导。
图2的(a)示出在轴8安装压缩机叶轮10前的状态。图2的(b)示出在轴8安装压缩机叶轮10后的状态。如图2的(a)、图2的(b)所示,安装构造20除包括轴8、压缩机叶轮10之外,还构成为包括挡油部件21、螺母22。
挡油部件21具有主体部21a。主体部21a呈圆筒形状。轴8的一端8a插通于主体部21a。在对图1所示的轴承7润滑后的润滑油的一部分沿轴8而流向轴8的一端8a侧。流动至轴8的一端8a侧的润滑油在到达压缩机叶轮10之前先到达挡油部件21的主体部21a。挡油部件21利用离心力使润滑油向径向外侧飞散。飞散后的润滑油从设于轴承壳体2的排油口2c(参照图1)向外部排出。这样,挡油部件21具有抑制润滑油向压缩机叶轮10侧漏出的功能。
并且,压缩机叶轮10具有主体部10a。主体部10a呈环状。在主体部10a形成贯通孔10b。轴8插通于贯通孔10b。如图2的(b)所示,在主体部10a的外周面10c形成正面部10d。正面部10d以外径趋向轴8的一端8a侧而变小的朝向倾斜。在主体部10a的外周面10c中的与正面部10d相反一侧形成背面部10e。背面部10e例如以外径趋向轴8的另一端侧(图2中,左侧)而变小的朝向倾斜。背面部10e例如也可以与轴8的轴向垂直地延伸。在正面部10d与背面部10e之间形成有最外径部10f。最外径部10f沿轴8的轴向延伸。最外径部10f从正面部10d延伸至背面部10e。最外径部10f在主体部10a中在轴8的径向上延伸至最外侧。
在主体部10a的正面部10d设有多个叶片10g。多个叶片10g从正面部10d中的最外径部10f侧的端部朝向轴8的一端8a侧延伸。多个叶片10g在正面部10d的周向上相互分隔地配设多个。多个叶片10g构成为包括多个短叶片10g1和多个长叶片10g2。多个长叶片10g2比短叶片10g1向轴8的轴向的一端8a侧更长地延伸。以下,在简单地称作多个叶片10g的情况下,包括多个短叶片10g1和多个长叶片10g2双方。
凸起部10h是主体部10a的比多个叶片10g(比短叶片10g1、长叶片10g2的任一个都)更向轴8的一端8a侧突出的部位。即,在凸起部10h的径向外侧未配设多个叶片10g。
并且,在轴8设有小径部8b、第一大径部8c、第二大径部8d、台阶面8e。第一大径部8c形成于轴8的比小径部8b更靠轴8的另一端侧的位置。第二大径部8d形成于轴8的比小径部8b更靠轴8的一端8a侧的位置。
即,在第一大径部8c与第二大径部8d之间形成有小径部8b。第一大径部8c以及第二大径部8d的外径均比小径部8b大。第二大径部8d比第一大径部8c在轴8的轴向上更长地延伸。
台阶面8e相比第一大径部8c形成于动轴8的另一端侧的位置。台阶面8e由轴8的外径差形成。台阶面8e在轴8的径向上延伸。台阶面8e与轴8的一端8a侧面对。
接着,对在轴8安装压缩机叶轮10的顺序进行说明。首先,从图2的(a)所示的状态开始,将轴8在挡油部件21的主体部21a插通直至主体部21a的在图2中的左侧的左端部抵接于台阶面8e的位置。
将轴8在主体部10a的贯通孔10b插通直至挡油部件21的主体部21a的与左端部相反一侧的右端部与压缩机叶轮10的主体部10a的在图2中的左侧的左端部抵接的位置。
在轴8的一端8a侧设有螺纹部8f。螺纹部8f形成有螺纹槽。在轴8插通于主体部21a以及主体部10a的状态下,螺纹部8f从主体部10a突出。在螺纹部8f的突出部位螺纹结合螺母22。螺母22紧固于螺纹部8f,从而在轴8的台阶面8e与螺母22之间产生轴向力。如图2的(b)所示,利用轴向力将挡油部件21以及压缩机叶轮10安装于轴8。
此时,小径部8b相对于主体部10a的贯通孔10b的内周面在轴8的径向上分隔地对置。即,在小径部8b与贯通孔10b的内周面之间在轴8的径向上设有间隙。
另一方面,贯通孔10b与第一大径部8c是过盈配合的尺寸关系。贯通孔10b与第二大径部8d是过渡配合的尺寸关系。具体而言,第一大径部8c的外径比贯通孔10b的内径大。对压缩机叶轮10进行加热等来将第一大径部8c加热嵌合(热装)于贯通孔10b。
并且,第二大径部8d的外径的尺寸公差的上限值比贯通孔10b的内径的尺寸公差的下限值大。第二大径部8d的外径的尺寸公差的下限值比贯通孔10b的内径的尺寸公差的上限值小。即,第二大径部8d和贯通孔10b的内周面在尺寸公差的范围内有能够产生过盈量的情况和能够产生缝隙的情况。考虑第二大径部8d的外径比贯通孔10b的内径大的情况、相同的情况、或者比贯通孔10b的内径小的情况。
此处,贯通孔10b中的从与第一大径部8c在径向上对置的部位起至与第二大径部8d在径向上对置的部位为止的内径大致相等。第一大径部8c侧是过盈配合,第二大径部8d侧是过渡配合。大致第一大径部8c的直径比第二大径部8d的直径稍大的情况较多。因此,将第二大径部8d配置于轴8的一端侧8a,从而容易将轴8从一端8a侧插通到贯通孔10b。提高组装的作业性。
此处,设置直径比第一大径部8c、第二大径部8d小且容易弹性变形的小径部8b。预先利用由螺母22得到的紧固来使轴8伸长。其结果,产生稳定的轴向力。
并且,如上所述,在轴8设有两个大径部(第一大径部8c、第二大径部8d)。因此,大径部被贯通孔10b的内周面导向。边维持压缩机叶轮10与轴8同轴的位置关系,边向压缩机叶轮10插入轴8。并且,两个大径部隔着小径部8b而分隔。与两个大径部邻接的情况相比,在组装作业时,可有效地抑制压缩机叶轮10相对于轴8的轴心的倾斜。
若压缩机叶轮10高速旋转,则压缩机叶轮10的贯通孔10b因离心力而扩张。其结果,大径部从贯通孔10b的内周面分隔。在贯通孔10b的内周面与轴8之间产生间隙。相应地,有压缩机叶轮10相对于轴8的轴心偏心的可能性。其结果,因压缩机叶轮10单体所具有的不平衡的旋转方向的相位而有旋转体的不平衡增加的担忧。此处,旋转体例如在轴8一体地安装涡轮机叶轮9、挡油部件21、以及压缩机叶轮10来构成。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大径部8d配置于凸起部10h的径向内侧。在凸起部10h的径向外侧未设置多个叶片10g。凸起部10h难以受到旋转时的叶片10g的离心力的影响。因此,贯通孔10b中的位于凸起部10h的径向内侧的区域的内周面基本不太会扩张。可抑制压缩机叶轮10相对于轴8的轴心的偏心量。可抑制上述的旋转体的不平衡的增加。
并且,第一大径部8c配置于压缩机叶轮10的主体部10a的背面部10e的径向内侧。就贯通孔10b中的位于最外径部10f的径向内侧的部位而言,向最外径部10f的径向内侧延伸的质量较大。贯通孔10b中的位于最外径部10f的径向内侧的部位受到较大的离心力而容易扩大。背面部10e以外径随着从最外径部10f朝向轴8的另一端侧而变小的朝向倾斜的方式形成。背面部10e与最外径部10f相比,向径向外侧延伸的质量较小。即,在贯通孔10b中的位于背面部10e的径向内侧的区域,内周面的扩径得以缓和。因此,可抑制压缩机叶轮10相对于轴8的轴心的偏心量。从而可抑制旋转体的不平衡增加。
并且,第一大径部8c与贯通孔10b过盈配合。利用摩擦力将压缩机叶轮10安装于轴8。在过盈配合前,第一大径部8c的外径比贯通孔10b的内径大。即便贯通孔10b因离心力而扩张,对于过盈量大小而言,第一大径部8c也追随贯通孔10b而扩径。可抑制第一大径部8c从贯通孔10b的内周面分隔。因此,即使因高速旋转而对压缩机叶轮10作用较大的离心力,也可抑制因第一大径部8c与贯通孔10b的内周面的分隔而产生间隙的情况。可抑制压缩机叶轮10相对于轴8的轴心的偏心量。直至高速旋转区域都可抑制旋转体的不平衡增加。
并且,第二大径部8d比第一大径部8c在轴8的轴向上更长地延伸。即使第二大径部8d与贯通孔10b的尺寸关系为过渡配合,第二大径部8d也容易被贯通孔10b的内周面导向。并且,在组装作业时,稳定地维持压缩机叶轮10与轴8同轴的位置关系。
并且,第一大径部8c的轴向长度为从背面部10e起未到达位于最外径部10f的径向内侧的部位的长度。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考虑在轴8组装压缩机叶轮10的作业性和旋转体的不平衡的抑制效果等,来适当设定第一大径部8c的轴向长度。例如,第一大径部8c也可以包括位于最外径部10f的径向内侧的区域地向轴8的轴向的一端8a侧延伸。并且,第一大径部8c也可以将从背面部10e向轴8的轴向的一端8a侧分隔的位置作为起点地沿轴向形成。即,第一大径部8c形成为至少包括位于背面部10e的径向内侧的区域的一部分,由此两个大径部充分分隔地配置。因此,在组装作业时、轴8的旋转时,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压缩机叶轮10相对于轴8的轴心的倾斜。
并且,小径部8b位于最外径部10f的径向内侧。贯通孔10b中的位于最外径部10f的径向内侧的部位受到较大的离心力而容易扩大。在本实施方式中,小径部8b位于最外径部10f的径向内侧。在最外径部10f的径向内侧,不采取嵌合构造。即,第一大径部8c以及第二大径部8d以避开最外径部10f的径向内侧的方式配置。在该情况下,贯通孔10b的内周面中的与第一大径部8c以及第二大径部8d在径向上对置的部位难以扩径。可能够抑制不平衡的增加。
图3是用于说明第一变形例的说明图。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轴8形成两个大径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第一变形例中,在轴38设有三个大径部。
例如,在轴38中的第一大径部38c与第二大径部38d之间设有第三大径部38g。第三大径部38g也可以形成于多个叶片10g的径向内侧处的轴38的一端38a侧。此处,大径部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三个。可以根据压缩机叶轮10的轴向长度等来适当设定。大径部的个数例如也可以是四个。并且,设于第一大径部38c与第二大径部38d之间的大径部的位置并不限定于轴38的一端38a侧。大径部也可以适当形成于第一大径部38c与第二大径部38d之间的任意位置。大径部例如也可以形成于轴38的另一端侧。但在大径部形成于轴38的一端38a侧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贯通孔10b中的因离心力而产生的扩径较小的区域配置大径部。并且,例如,第三大径部38g也可以与第二大径部38d相同地设为与贯通孔10b过渡配合的尺寸。在该情况下,可抑制在轴38组装压缩机叶轮10的作业性的恶化。
这样,即使设置第三大径部38g,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可抑制压缩机叶轮10的偏心量。例如,第二大径部38d、第三大径部38g也可以分别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大径部8d相比轴向的长度更短。
并且,轴38的小径部隔着第三大径部38g而设置两个(挡油部件21侧是第一小径部38b1,轴38的一端38a侧是第二小径部38b2)。第一小径部38b1和第二小径部38b2的在轴38的轴向上的长度的合计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小径部8b的在轴8的轴向上的长度大致相等。
在该情况下,若因由螺母22得到的紧固而对轴8作用拉伸应力,则第一小径部38b1和第二小径部38b2的弹性变形量的合计成为与小径部8b相同的程度。与小径部8b相同地,在螺母22与台阶面38e之间产生稳定的轴向力。
图4的(a)是用于说明第二变形例的第一图。图4的(b)是用于说明第二变形例的第二图。如图4的(a)所示,在第二变形例中,在压缩机叶轮40(叶轮)的贯通孔40b中的凸起部40h的径向内侧例如设有小内径部40i。
小内径部40i的内径比贯通孔40b的与第一大径部8c在径向上对置的部位40j的内径小。小内径部40i是设于贯通孔40b的内周面的突起。小内径部40i相比压缩机叶轮40的叶片40g位于轴8的一端8a侧。
并且,在从贯通孔40b的与第一大径部8c在径向上对置的部位40j起至小内径部40i为止的贯通孔40b的内周面形成台阶面40k。台阶面40k例如位于第二大径部8d的径向外侧。但台阶面40k也可以相比第二大径部8d位于第一大径部8c侧。台阶面40k大致在轴8的径向上延伸。
在第二变形例中,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凸起部40h难以受到叶片40g的离心力的影响。可抑制压缩机叶轮40相对于轴8的轴心的偏心量。可抑制旋转体的不平衡的增加。
并且,如图4的(b)所示,当在轴8组装压缩机叶轮40时,轴8从贯通孔40b的与小内径部40i相反一侧插通。即,第二大径部8d也从与小内径部40i相反一侧插通。在第二变形例中,例如,第二大径部8d的外径比第一大径部8c的外径小。第二大径部8d的外径成为与小内径部40i的内径对应的尺寸。即,第二大径部8d与上述的部位40j的径向间隙比第二大径部8d与小内径部40i的径向间隙大。例如在加热压缩机叶轮40之后插入轴8的情况下,若贯通孔40b与第二大径部8d接触,则热量从压缩机叶轮40向第二大径部8d侧散逸。若设置与第二大径部8d的径向间隙较大的部位40j,则可抑制贯通孔40b与第二大径部8d的接触。可抑制贯通孔40b的收缩。即,使轴8插通于贯通孔40b时的阻力变小。提高组装时的作业性。并且,第一大径部8c与部位40j、第二大径部8d与小内径部40i双方也可以是过盈配合。在该情况下,也可抑制贯通孔40b与第二大径部8d的接触。容易在贯通孔40b插通轴8。并且,也可以在台阶面40k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与小内径部40i之间的边界设有倾斜面、弯曲面。在该情况下,倾斜面、弯曲面成为导向件,从而第二大径部8d容易插入小内径部40i。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当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则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畴内能够想到各种变更例或者修改例,这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了解到它们也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对在增压器C设置安装构造2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若在轴8、38安装叶轮,则也可以将安装构造20设于其它旋转机械。也就是说,上述的安装构造20能够应用于增压器C以外的所有旋转机械。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对第二大径部8d、38d比第一大径部8c、38c在轴8、38的轴向上更长地延伸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第二大径部8d、38d与第一大径部8c、38c相比在轴8、38的轴向上的长度也可以相同或较短。此处,轴8、38的表面的摩擦系数的大小根据产品不同而产生偏差。轴8、38的表面的摩擦系数的大小对使轴8、38插通于贯通孔10b时的阻力(摩擦阻力)产生影响。使第二大径部8d、38d的在轴8、38的轴向上的长度为第一大径部8c、38c的在轴8、38的轴向上的长度以下,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在组装作业时,能够将使轴8、38插通于贯通孔10b时的阻力的偏差抑制为较小。
并且,在上述的第一变形例中,对第三大径部38g形成于多个叶片10g的径向内侧处的轴38的一端38a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第三大径部38g也可以形成于第一大径部38c与第二大径部38d之间的任意位置。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对主体部10a的背面部10e以外径随着朝向轴8、38的另一端侧而变小的朝向倾斜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并对第一大径部8c、38c位于背面部10e的径向内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背面部10e例如也可以在轴8、38的径向上延伸。并且,第一大径部8c、38c也可以在轴8、38的轴向上从背面部10e的径向内侧偏离。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对小径部8b、第一小径部38b1位于主体部10a的最外径部10f的径向内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小径部8b、第一小径部38b1也可以在轴8、38的轴向上从主体部10a的最外径部10f的径向内侧偏离。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对多个叶片10g、40g构成为包括多个短叶片10g1和多个长叶片10g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多个叶片10g、40g的在轴8、38的轴向上的长度也可以是一种。
并且,在上述的第二变形例中,对在贯通孔40b的内周面形成有台阶面40k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形成锥形面,该锥形面的内径从贯通孔40b中的与第一大径部8c在径向上对置的部位40j起至小内径部40i为止渐减。通过设置台阶面40k,贯通孔40b的加工变得容易。可降低加工成本。
并且,在上述的第二变形例中,对在轴8设有第二大径部8d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若压缩机叶轮40的小内径部40i是与小径部8b嵌合的尺寸,则也可以不设置第二大径部8d。即,小径部8b也可以延伸至轴8的轴向的一端8a侧,并成为与小内径部40i嵌合的关系。在该情况下,也与上述的第二变形例相同,例如在加热压缩机叶轮40之后插入轴8的情况下,可抑制贯通孔40b与第二大径部8d的接触。可抑制贯通孔40b的收缩。可抑制压缩机叶轮40相对于轴8的轴心的偏心量。可抑制旋转体的不平衡的增加。但通过设置外径与小内径部8b大的第二大径部8d,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仅高精度地加工轴8的与位于凸起部40h的径向内侧的内周面嵌合的第二大径部8d即可。可缩短加工时间。
并且,针对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第一变形例,例如也可以如设置小内径部40i那样地应用第二变形例的结构。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能够应用于将叶轮安装于轴的安装构造以及增压器。
符号的说明
C—增压器,8—轴,8a—一端,8b—小径部,8c—第一大径部,8d—第二大径部,10—压缩机叶轮(叶轮),10a—主体部,10b—贯通孔,10c—外周面,10e—背面部,10f—最外径部,10g—叶片,10h—凸起部,20—安装构造,38—轴,38a—一端,38c—第一大径部,38d—第二大径部,38g—第三大径部,40—压缩机叶轮(叶轮),40b—贯通孔,40g—叶片,40h—凸起部,40i—小内径部,40j—部位。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叶轮,其具有主体部和多个叶片,上述主体部形成有轴插通的贯通孔,上述多个叶片设于上述主体部的外周面,上述叶轮形成有上述主体部中的相比上述多个叶片向上述轴的一端侧突出的凸起部;
上述轴的小径部,该小径部与上述贯通孔的内周面在上述轴的径向上分隔地对置;
上述轴的第一大径部,该第一大径部相比上述小径部位于上述轴的另一端侧,并且外径比上述小径部大;以及
上述贯通孔的小内径部上述小内径部设于上述凸起部的径向内侧,并且内径比上述贯通孔中的与上述第一大径部在径向上对置的部位的内径小。
2.(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上述轴的第二大径部,该第二大径部相比上述小径部位于上述轴的一端侧,外径比上述小径部大,并且位于上述凸起部的径向内侧。
3.(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大径部相比上述第一大径部在上述轴的轴向上更长地延伸。
4.(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贯通孔与上述第一大径部过盈配合,上述贯通孔与上述第二大径部过渡配合。
5.(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上述轴的第三大径部,上述第三大径部位于上述第一大径部与上述第二大径部之间,并且外径比上述小径部大。
6.(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中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体部的相比上述多个叶片位于上述轴的另一端侧的背面部以外径随着朝向上述轴的另一端侧而变小的朝向倾斜,
上述第一大径部位于上述背面部的径向内侧。
7.(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小径部位于上述主体部的在上述轴的径向上延伸至最外侧的最外径部的径向内侧。
8.(追加)一种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安装构造。

Claims (7)

1.一种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叶轮,其具有主体部和多个叶片,上述主体部形成有轴插通的贯通孔,上述多个叶片设于上述主体部的外周面,上述叶轮形成有上述主体部中的相比上述多个叶片向上述轴的一端侧突出的凸起部;
上述轴的小径部,该小径部与上述贯通孔的内周面在上述轴的径向上分隔地对置;
上述轴的第一大径部,该第一大径部相比上述小径部位于上述轴的另一端侧,并且外径比上述小径部大;以及
上述轴的第二大径部以及上述贯通孔的小内径部的一方或者双方,上述第二大径部相比上述小径部位于上述轴的一端侧,外径比上述小径部大,并且位于上述凸起部的径向内侧,上述小内径部设于上述凸起部的径向内侧,并且内径比上述贯通孔中的与上述第一大径部在径向上对置的部位的内径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大径部相比上述第一大径部在上述轴的轴向上更长地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贯通孔与上述第一大径部过盈配合,上述贯通孔与上述第二大径部过渡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中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上述轴的第三大径部,上述第三大径部位于上述第一大径部与上述第二大径部之间,并且外径比上述小径部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体部的相比上述多个叶片位于上述轴的另一端侧的背面部以外径随着朝向上述轴的另一端侧而变小的朝向倾斜,
上述第一大径部位于上述背面部的径向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中所述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小径部位于上述主体部的在上述轴的径向上延伸至最外侧的最外径部的径向内侧。
7.一种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安装构造。
CN201680067972.XA 2015-12-01 2016-11-21 安装构造以及增压器 Active CN1083507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4689 2015-12-01
JP2015234689 2015-12-01
PCT/JP2016/084474 WO2017094546A1 (ja) 2015-12-01 2016-11-21 取付構造、および、過給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0798A true CN108350798A (zh) 2018-07-31
CN108350798B CN108350798B (zh) 2020-05-26

Family

ID=58796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7972.XA Active CN108350798B (zh) 2015-12-01 2016-11-21 安装构造以及增压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53367B2 (zh)
JP (1) JP6566043B2 (zh)
CN (1) CN108350798B (zh)
DE (1) DE112016005491T5 (zh)
WO (1) WO201709454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3324A (zh) * 2019-03-25 2019-07-23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单级径向透平膨胀机的轴向力平衡装置及设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21007176T5 (de) 2021-06-16 2024-01-04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 Turbocharger, Ltd. Montagestruktur von kompressorrad und auflade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37702A (en) * 1976-05-13 1977-11-17 Maschf Augsburg Nuernberg Ag Impellers for hydraulic machines
JPS5874830A (ja) * 1981-08-18 1983-05-06 ベ−・ベ−・ツエ−・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ブラウン・ボヴエリ・ウント・コンパニイ タ−ビンと圧縮機との間に配置された軸受部を有する排ガスタ−ボス−パ−チヤ−ジヤ−
CN101187315A (zh) * 2001-05-10 2008-05-28 株式会社秋田精密冲压 排气引导器组件、耐热部件及可变翼成形原材的制造方法
JP2011122536A (ja) * 2009-12-11 2011-06-23 Ihi Corp ロータ軸及び過給機
CN103089397A (zh) * 2011-11-08 2013-05-08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具有凹陷部的压缩机轮轴
WO2015146765A1 (ja) * 2014-03-26 2015-10-01 株式会社Ihi インペラ締結構造及びターボ圧縮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79805A (en) 1968-07-05 1971-05-25 Gen Electric Method of forming interference fits by heat treatment
JPS58124002A (ja) * 1982-01-20 1983-07-23 Toyota Motor Corp タ−ボチヤ−ジヤのインペラ組み付け方法
US4884942A (en) * 1986-06-30 1989-12-05 Atlas Copco Aktiebolag Thrust monitoring and balancing apparatus
JPH01159131U (zh) * 1988-04-23 1989-11-02
US6368077B1 (en) * 2000-05-10 2002-04-0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Turbocharger shaft dual phase seal
US6364634B1 (en) * 2000-09-29 2002-04-0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Turbocharger rotor with alignment couplings
JP2002242937A (ja) 2001-02-16 2002-08-28 Nsk Ltd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用転がり軸受の保持器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ーボチャージャ用回転支持装置
US6478553B1 (en) * 2001-04-24 2002-11-1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High thrust turbocharger rotor with ball bearings
US6896479B2 (en) * 2003-04-08 2005-05-24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Turbocharger rotor
JP4432638B2 (ja) 2004-06-24 2010-03-17 株式会社Ihi ターボ過給機、ターボ過給機の組立て方法およびタービン・コンプレッサ組立て装置
US8740465B2 (en) * 2005-08-11 2014-06-03 Robert D. McKeirnan, Jr. Bearing system
WO2008042698A1 (en) * 2006-09-29 2008-04-10 Borg Warner Inc. Sealing system between bearing and compressor housing
JP5012730B2 (ja) 2008-08-12 2012-08-29 株式会社Ihi インペラ取付構造及び過給機
DE102009060056A1 (de) 2009-12-22 2011-06-30 BorgWarner Inc., Mich. Wellenverband eines Abgasturboladers
KR20150103132A (ko) * 2013-01-08 2015-09-09 보르그워너 인코퍼레이티드 터보차저의 베어링 하우징을 위한 오일 드레인
JP6159418B2 (ja) * 2013-12-11 2017-07-0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体及び該回転体の製造方法
DE102014213641A1 (de) 2014-01-17 2015-08-06 Borgwarner Inc. Verfahren zur Verbindung eines Verdichterrades mit einer Welle einer Aufladeeinrichtung
US9598961B2 (en) * 2014-07-14 2017-03-21 Siemens Energy, Inc. Gas turbine spindle bolt structure with reduced fretting fatigue
US9708925B2 (en) * 2014-12-17 2017-07-1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djustable-trim centrifugal compressor, and turbocharger having same
US10233936B2 (en) * 2016-03-25 2019-03-19 Garrett Transportation I Inc. Turbocharger compressor wheel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37702A (en) * 1976-05-13 1977-11-17 Maschf Augsburg Nuernberg Ag Impellers for hydraulic machines
JPS5874830A (ja) * 1981-08-18 1983-05-06 ベ−・ベ−・ツエ−・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ブラウン・ボヴエリ・ウント・コンパニイ タ−ビンと圧縮機との間に配置された軸受部を有する排ガスタ−ボス−パ−チヤ−ジヤ−
CN101187315A (zh) * 2001-05-10 2008-05-28 株式会社秋田精密冲压 排气引导器组件、耐热部件及可变翼成形原材的制造方法
JP2011122536A (ja) * 2009-12-11 2011-06-23 Ihi Corp ロータ軸及び過給機
CN103089397A (zh) * 2011-11-08 2013-05-08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具有凹陷部的压缩机轮轴
WO2015146765A1 (ja) * 2014-03-26 2015-10-01 株式会社Ihi インペラ締結構造及びターボ圧縮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3324A (zh) * 2019-03-25 2019-07-23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单级径向透平膨胀机的轴向力平衡装置及设计方法
CN110043324B (zh) * 2019-03-25 2023-11-28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单级径向透平膨胀机的轴向力平衡装置及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094546A1 (ja) 2018-09-13
US10753367B2 (en) 2020-08-25
US20180266432A1 (en) 2018-09-20
JP6566043B2 (ja) 2019-08-28
WO2017094546A1 (ja) 2017-06-08
CN108350798B (zh) 2020-05-26
DE112016005491T5 (de) 2018-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40749B2 (ja) 燃焼機関用過給装置
JP5305659B2 (ja) 多段コンプレッサ及びそのハウジング
JP4084848B2 (ja) 繊維パルプ懸濁液を汲み上げるポンプ
EP3730798A1 (en) Intermediate intake-type diaphragm and centrifugal rotating machine
US10119546B2 (en) Rotary machine
CN107208658A (zh) 离心压缩机及增压器
CN108699961A (zh) 增压器
CN107850080B (zh) 具有级间密封安排的离心式压缩机
CN108350798A (zh) 安装构造以及增压器
CN108699957A (zh) 喷嘴驱动机构、增压器、以及可变容量型增压器
CN109690050A (zh) 轴承构造及增压器
CN106661954A (zh) 燃气涡轮发动机中的级间密封壳体优化系统
CN105443447A (zh) 电子泵
CN105814293A (zh) 可变喷嘴单元以及可变容量型增压器
US1097729A (en) Centrifugal air-compressor.
CN109923292A (zh) 轴承构造及增压器
CN107923439B (zh) 轴承构造以及增压器
JP2017180237A (ja) 遠心圧縮機
CN108626173A (zh) 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
CN110520631A (zh) 可变静叶及压缩机
CN102953982B (zh) 叶片泵
CN109804148A (zh) 可变喷嘴单元以及增压器
CN108019362A (zh) 具有非对称第二级入口管的双级压缩机
EP3575570B1 (en) Supercharger
CN105443397A (zh) 电子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