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9617B - 用于标签印模的印模底座和用于加标签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标签印模的印模底座和用于加标签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9617B
CN108349617B CN201680062768.9A CN201680062768A CN108349617B CN 108349617 B CN108349617 B CN 108349617B CN 201680062768 A CN201680062768 A CN 201680062768A CN 108349617 B CN108349617 B CN 1083496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pressure chamber
housing
stamp
impr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27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49617A (zh
Inventor
M.科托伊尔
W.维克托留斯
P.沃尔夫
R.迪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spera Werk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Espera Werk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spera Werke GmbH filed Critical Espera Werk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8349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9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49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96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26Devices for applying labels
    • B65C9/28Air-blast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26Devices for applying labels
    • B65C9/36Wipers; Pres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1/00Labelling flat essentially-rigid surfaces
    • B65C1/02Affixing labels to one flat surface of articles, e.g. of packages, of flat bands
    • B65C1/021Affixing labels to one flat surface of articles, e.g. of packages, of flat bands the label being applied by movement of the labelling head towards the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08Label feeding
    • B65C9/18Label feeding from strips, e.g. from rolls
    • B65C9/1865Label feeding from strips, e.g. from rolls the labels adhering on a backing strip
    • B65C9/1876Label feeding from strips, e.g. from rolls the labels adhering on a backing strip and being transferred by suction means
    • B65C9/1884Label feeding from strips, e.g. from rolls the labels adhering on a backing strip and being transferred by suction means the suction means being a movable vacuum arm or p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40Controls; Safety devices
    • B65C9/42Label feed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a sequence of laminating steps, e.g. by adding new layers at consecutive laminating stations
    • B32B37/025Transfer lamin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 Y10T156/1702For plural parts or plural areas of single part
    • Y10T156/1705Lamina transferred to base from adhered flexible web or sheet type carrier
    • Y10T156/1707Discrete spaced laminae on adhered carri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 Y10T156/1702For plural parts or plural areas of single part
    • Y10T156/1744Means bringing discrete articles into assembled relationshi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用于各个的包装(4)的加标签的装置(3)的标签印模(2)的印模底座(1),带有印模底座壳体(5),所述印模底座壳体从带有第一壳体开口(6a)的第一壳体端部(5a)沿延伸方向(E)延伸到带有第二壳体开口(6b)的第二壳体端部(5b),带有在所述印模底座壳体(5)中从所述第一壳体开口(6a)沿所述延伸方向(E)延伸的压力通道(7),带有封闭所述第二壳体开口(6b)的与所述印模底座壳体(5)连接的孔板(8),至少一个主喷嘴(9)沿伸延方向(V)延伸通过所述孔板,带有在所述印模底座壳体(5)中从所述孔板(8)相反于所述延伸方向(E)延伸的压力腔室(10),所述压力腔室正交于所述延伸方向(E)在所有侧上由印模底座壳体壁区段(11)限制,带有在所述印模底座壳体(5)中沿所述延伸方向(E)在所述压力通道(7)与所述压力腔室(10)之间延伸的连接区段(12),所述连接区段将所述压力通道(7)与所述压力腔室(10)连接,以及带有布置在所述压力腔室(10)中的控制元件(13),所述控制元件能够在两个引起所述压力腔室(10)的不同的穿流的端部位置(I、II)之间运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主喷嘴(9)将所述压力腔室(10)与所述印模底座壳体(5)的周围环境连接。为了简化操纵,本发明提出,通过正交于所述延伸方向(E)在所有侧上限制所述压力腔室(10)的印模底座壳体壁区段(11)延伸有至少一个副喷嘴(14),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将所述压力腔室(10)与所述印模底座壳体(5)的周围环境连接。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各个的包装(4)的加标签的装置(3)和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标签印模的印模底座和用于加标签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用于各个的包装的加标签的装置的标签印模的印模底座,
带有印模底座壳体,所述印模底座壳体从带有第一壳体开口的第一壳体端部沿延伸方向延伸到带有第二壳体开口的第二壳体端部,
带有在所述印模底座壳体中从所述第一壳体开口沿所述延伸方向延伸的压力通道,
带有封闭所述第二壳体开口的与所述印模底座壳体连接的孔板,至少一个主喷嘴沿伸延方向延伸通过所述孔板,
带有在所述印模底座壳体中从所述孔板相反于所述延伸方向延伸的压力腔室,所述压力腔室正交于所述延伸方向在所有侧上由印模底座壳体壁区段限制,
带有在所述印模底座壳体中沿所述延伸方向在所述压力通道与所述压力腔室之间延伸的连接区段,所述连接区段将所述压力通道与所述压力腔室连接,以及
带有布置在所述压力腔室中的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能够在两个引起所述压力腔室的不同的穿流的端部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主喷嘴将所述压力腔室与所述印模底座壳体的周围环境连接。
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各个的包装的加标签的装置,
带有用于沿着运输路径运输相应的包装的进给机构,
带有用于提供标签的标签给予机构,以及
带有带有标签印模的标签施加机构,所述标签印模具有印模柄杆和与所述印模柄杆连接的印模底座,
其中,所述标签印模能够在给予位置与施加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给予位置中,被给予的标签能够由所述印模底座吸取,在所述施加位置中,被吸取的标签能够被吹走到所述相应的包装上。
最后,本发明涉及用于在使用如之前定义的印模底座的情况下和/或在使用如之前定义的装置的情况下的各个的包装的加标签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相应的印模底座、相应的装置和相应的方法例如由JP2012-012069A已知。已知的印模底座在其内部中具有压力腔室,所述压力腔室在上侧通到压力通道中并且在下侧由与印模底座壳体连接的带有大量喷嘴的孔板限制。为了吸取标签,压力腔室能够经由压力通道以负压加载,由此使得标签在壳体下侧或孔板处被吸取。压力腔室能够还以过压加载,由此此后使得标签被吹走并且尤其传递到待加标签的包装上。印模底座也就是说构造为组合的吸取和吹走头部。
在组合的吸取和吹走头部的压力腔室的内部中布置有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能够在两个引起压力腔室的不同的穿流的端部位置之间转动。在不同的端部位置中,在孔板中的喷嘴在内侧以不同的方式、尤其以不同的数量被覆盖,由此在孔板中的喷嘴的总体的有效的横截面能够与不同的标签大小相匹配。
在现有技术中成问题的是,控制元件在压力腔室之内的位置在印模底座准备好使用之前总是首先必须被调整到一定的标签大小上。如果应该在其间将以其它的大小的标签由印模底座吸取和吹走,那么必要的是,将控制元件在压力腔室之内事先又进行调节。印模底座和具有带有这种印模底座的标签印模的相应的加标签装置的操纵因此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给出用于标签印模的印模底座和用于各个的包装的加标签的装置和方法,借此保证了较简单的操纵。
之前引出的和说明的任务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教导在用于用于各个的包装的加标签的装置的标签印模的印模底座(所述印模底座
-带有印模底座壳体,所述印模底座壳体从带有第一壳体开口的第一壳体端部沿(轴向的)延伸方向延伸到带有第二壳体开口的第二壳体端部,
-带有在所述印模底座壳体中从所述第一壳体开口沿所述延伸方向延伸的压力通道,
-带有封闭所述第二壳体开口的与所述印模底座壳体连接的孔板,至少一个主喷嘴沿伸延方向延伸通过所述孔板,
-带有在所述印模底座壳体中从所述孔板相反于所述延伸方向延伸的压力腔室,所述压力腔室正交于所述延伸方向、也就是说沿径向的方向在所有侧上由印模底座壳体壁区段限制,
-带有在所述印模底座壳体中沿所述延伸方向在所述压力通道与所述压力腔室之间延伸的连接区段,所述连接区段将所述压力通道与所述压力腔室连接,以及
-带有布置在所述压力腔室中的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能够在两个引起所述压力腔室的不同的穿流的端部位置之间、也就是说在第一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运动、尤其能够作为整体轴向移位,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主喷嘴将所述压力腔室与所述印模底座壳体的周围环境(外侧)(流体技术上、尤其气动地)连接)
中如下地解决,使得通过正交于所述延伸方向在所有侧上限制所述压力腔室的印模底座壳体壁区段延伸有至少一个副喷嘴,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将所述压力腔室与所述印模底座壳体的周围环境(外侧)(流体技术上、尤其气动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印模底座涉及组合的吸取和吹走头部,所述吸取和吹走头部也就是说备选地不仅能够在其下侧处吸取标签而且能够吹走之前吸取的标签。这种印模底座尤其是用于各个的包装的加标签的装置的标签印模的部件,如其在下面还进一步描述的那样。
根据本发明的印模底座具有如下优点,即以不同的大小的标签能够由印模底座操纵、也就是说吸取和吹走,而为此不必使印模底座在更换到其它的标签大小上之前由手调节。尤其,当应该更换到其它的标签大小时,控制元件不必每次单独(主动)调节。由此,根据本发明的构建和尤其至少一个副喷嘴在印模底座壳体的侧壁中的存在允许在吹走时使得大于印模底座在其下方的端部处、尤其在孔板的区域中的横截面的标签在其整个的表面上由从印模底座离开的压缩空气所涵盖。反之,在较小的标签的情况下,其表面例如仅仅由从主喷嘴离开的压缩空气所涵盖。
根据本发明的印模底座的另外的优点是,在吸取时,也就是说当压力腔室经由压力通道以负压加载时,控制元件封闭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由此,用于吸取和保持标签的抽吸压力仅仅必须经由主喷嘴来构建。由此,为了吸取仅仅必须构建相对小的负压,所述负压的绝对值尤其小于用于吹走的过压的绝对值。那么一旦压力腔室经由压力通道又以过压加载,则控制元件自动地沿延伸方向轴向地移位并且由此自动地又释放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从而在此后进行的压缩空气冲击时,空气不仅能够从主喷嘴中而且能够从副喷嘴中离开。
现在,在下面对根据本发明的印模底座的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描述,所述不同的设计方案还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由此,根据一种设计方案设置有多个主喷嘴和/或多个副喷嘴。
所述至少一个喷嘴或喷嘴中的多个分别尤其构造为管道形的通道、优选地开孔或朝印模底座壳体的外侧突出的管道(管道形的通道那么向外延长)。附加地或备选地还可想到的是,还在设置有仅仅一个主喷嘴和/或副喷嘴的情况中,使得其相应缝口形地构造。还能够设置有多个缝口形的主喷嘴和/或副喷嘴并且尤其将其与管道形的主喷嘴和/或副喷嘴组合。
尤其设置成,所述至少一个主喷嘴的横截面沿伸延方向或延伸方向扩大,其中,横截面扩大部优选地仅仅设置在向外指向的(下方的)喷嘴端部处(相邻于所述喷嘴端部)的端部区段中,以便在压力腔室中的负压的情况下在下方的喷嘴端部处实现抽吸压力的提高,由此保证标签的改善的粘附。但备选地,所述至少一个主喷嘴的喷嘴横截面还能够是恒定的或向外逐渐变细。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的喷嘴横截面也尤其是恒定的,但能够还向外逐渐变细或扩大。
根据又一设计方案设置成,所述至少一个主喷嘴沿延伸方向与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间隔开。间隔开意味着,所述至少一个主喷嘴和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的径向的投影(沿正交于延伸方向的方向的投影)没有相交。但还可想到的是,径向的投影相交,但其中,此后朝压力腔室指向的(内部的)喷嘴开口的相应的中间点处于彼此间隔开的平面中,其正交于延伸方向伸延。
根据又一设计方案设置成,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至少区段方式地、优选地完全地相对于延伸方向有角度地并且尤其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主喷嘴的伸延方向有角度地伸延。尤其,所述至少一个主喷嘴平行于延伸方向或相对于延伸方向以小于10°、优选地小于5°、特别优选地小于2°的角度伸延。附加地或备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相对于延伸方向以多于20°、优选地多于30°、特别优选地多于40°的角度伸延。
又根据另一设计方案设置成,每个副喷嘴的外侧的开口处于比相应的副喷嘴的内侧的开口靠近印模底座壳体的第二壳体端部。外侧的开口是指喷嘴在其与压力腔室背离的端部处的开口。相应地,内侧的开口是指在其面向压力腔室的端部处的开口。
相应在外侧的与内侧的开口之间延伸的通道在此尤其是直的和/或尤其具有均匀的横截面。以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副喷嘴在壳体壁或相应的印模底座壳体壁区段中特别简单地制造。在设置有多个副喷嘴的情况中优选的是,其以均匀的间距在印模底座壳体的周缘上分布并且尤其全部具有一样的间距和相对于在孔板中的主喷嘴的一样的取向。
根据又一另外的设计方案设置成,控制元件将压力腔室沿延伸方向划分成(上方的或印模柄杆侧的)第一压力腔室区段和(下方的或孔板侧的)第二压力腔室区段,其中,第一压力腔室区段处于控制元件与连接区段之间并且第二压力腔室区段处于控制元件与孔板之间。在此尤其可想到的是,第一压力腔室区段与第二压力腔室区段经由在控制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开口或经由在控制元件与正交于延伸方向在所有侧上限制压力腔室的印模底座壳体壁区段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开口(流体技术上或气动地)连接。附加地或备选地尤其设置成,第一压力腔室区段与连接区段经由在控制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开口或经由在控制元件与正交于延伸方向在所有侧上限制连接区段的另外的印模底座壳体壁区段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开口(流体技术上或气动地)连接。
根据另一设计方案,第一压力腔室区段与印模底座壳体的周围环境(外侧)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流体技术上或气动地)连接。
如已经表明的那样,根据又一设计方案设置成,控制元件和压力腔室如下地构造,使得控制元件在其第一端部位置中完全封闭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和/或在其第二端部位置中完全释放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在第一端部位置中,控制元件此后如下地布置在压力腔室中,使得仅仅所述至少一个主喷嘴或多个主喷嘴是起作用的,反之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或多个副喷嘴那么强制地不起作用。在这种状态中,抽吸流动能够通过主喷嘴导引到印模底座壳体中,通过所述抽吸流动使得标签能够在下侧在孔板的区域中被吸取。如果此后通过在印模底座壳体中并且尤其在压力腔室中产生过压使得控制元件在压力腔室中移位到第二端部位置中,则由此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或副喷嘴得到激活,从而压力流动不仅从副喷嘴中而且从主喷嘴中离开并且由此吹走标签。
根据又一另外的设计方案设置成,控制元件具有板形的区段,所述板形的区段在压力腔室中、尤其在第一压力腔室区段与第二压力腔室区段之间正交于延伸方向延伸。板形的区段是指如下区段,其上侧和下侧彼此平行伸延并且其厚度(轴向的延伸)小于其纵向延伸和/或横向延伸(径向的延伸)。在此尤其可想到的是,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开口布置在板形的区段中或在板形的区段与正交于延伸方向在所有侧上限制压力腔室的印模底座壳体壁区段之间。
优选地在此设置成,压力腔室具有与延伸方向正交的壁区段(在压力腔室的毗邻连接区段的端部处),所述壁区段带有朝孔板指向的壁面、尤其带有朝压力腔室指向的环绕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优选地由密封环形成,其中,在突出部处在第一端部位置中贴靠有控制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开口完全被释放。突出部或密封环从朝孔板指向的壁面中突出到如下程度,使得在控制元件的第一位置中,在控制元件的板形的区段的上侧与朝孔板指向的壁面之间保留有裂缝(扁平的空间)。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开口此后在上侧通到所述裂缝或扁平的空间中,其又尤其持久地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开口和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开口地持久地与压力通道(流体技术上或气动地)连接。以这种方式保证在吸取时当控制元件位于第一位置中时总是存在有从所述至少一个主喷嘴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开口、此后继续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开口到压力通道中的流体技术上的连接。
根据又一另外的设计方案设置成,控制元件具有凸缘形的区段,所述凸缘形的区段与板形的区段连接并且尤其从板形的区段沿延伸方向延伸到孔板。凸缘形的区段尤其正交于板形的区段延伸。凸缘形的区段尤其用于,当控制元件位于第一位置中时,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的可靠的(尤其空气密封的)封闭。所述封闭能够至少部分地还由板形的区段承担。由此尤其为此目的可想到的是,板形的区段和/或凸缘形的区段在内侧贴靠在正交于延伸方向在所有侧上限制压力腔室的印模底座壳体壁区段处并且尤其在第一端部位置中封闭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
根据又一设计方案设置成,控制元件具有柄杆形的空心的区段,所述空心的区段与板形的区段连接并且尤其从板形的区段相反于延伸方向面向压力通道延伸。柄杆形的区段尤其布置在板形的区段的上侧上,所述上侧背离带有凸缘形的区段的下侧。在此可想到的是,柄杆形的区段具有与板形的区段正交的柄杆壁,所述柄杆壁在其压力通道侧的端部处围绕(形成)与压力通道同轴的开口,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开口布置在柄杆壁中。同轴的开口的中间轴线在此尤其与压力通道和/或连接区段的中间轴线相一致。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开口的中间轴线此后优选地正交于同轴的开口的中间轴线和延伸方向伸延。
根据又一设计方案设置成,柄杆形的区段在内侧贴靠在连接区段中并且在所述连接区段中可运动、尤其可轴向地运动、优选地仅仅可轴向地运动地引导,其中,尤其在控制元件的第一端部位置和/或第二端部位置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开口完全被释放。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开口也就是说还在控制元件的第一端部位置中不是被覆盖,而是保证抽吸流动从主喷嘴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开口能够引导到压力通道中或相应地沿相反的方向能够引导。
根据另一设计方案设置成,所有主喷嘴的总横截面面积、也就是说所有各个的横截面面积的和
- 至少与所有副喷嘴的总横截面面积一样大或大于所有副喷嘴的总横截面面积,和/或
- 最高与所有第一连接开口和/或第二连接开口的总横截面面积一样大或小于所有第一连接开口和/或所有第二连接开口的总横截面面积。
附加地或备选地,所有第二连接开口的总横截面面积
- 最高与所有第一连接开口的总横截面面积一样大或小于所有第一连接开口的总横截面面积,和/或
- 最高与所述柄杆形的区段的朝压力通道指向的同轴的开口的横截面面积一样大或小于所述柄杆形的区段的朝压力通道指向的同轴的开口的横截面面积。
根据又一另外的设计方案设置成,连接区段在其面向孔板的端部处具有带有横截面扩大部的区段,其中,在控制元件的第一端部位置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开口通到带有横截面扩大部的区段中。在此,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开口的中间点和尤其整个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开口处于如下空间之内,所述空间径向地由带有横截面扩大部的区段限制。带有横截面扩大部的区段此后在从负压转换到过压时当控制元件仍位于第一端部位置中时如下地起作用,使得从压力通道到达到柄杆形的区段中的压力流动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开口径向地离开并且在带有横截面扩大部的区段处沿轴向的方向如下被转向,使得压力流动的主份额首先碰到控制元件的板形的区段的如下部分区段上,所述部分区段没有第一连接开口。由此,控制元件特别快地从第一端部位置位移到第二端部位置中,这有助于产生用于吹走标签的突然的压缩空气冲击。
带有横截面扩大部的区段尤其连续地扩大地并且优选地漏斗形地构造,也就是说,带有横截面扩大部的区段的内面沿延伸方向仅仅逐渐扩大并且没有如在直角的扩大部的情况下那样突然扩大。尤其,带有横截面扩大部的区段的内面相对于延伸方向以在30至60°的范围中、优选地在35至55°的范围中,特别优选地在40至50°的范围中的角度伸延并且例如相对于延伸方向以45°的角度伸延。在此,带有横截面扩大部的区段在带有横截面扩大部的区段与上方的壁区段之间形成过渡的缘边(所述缘边还能够涉及倒圆的缘边)处终止,所述上方的壁区段能够具有环绕的突出部或密封环。
根据又一另外的设计方案设置成,印模底座壳体两件式地构建,其中,第一壳体部件具有压力通道并且第二壳体部件具有连接区段、压力腔室和孔板,其中,尤其第一壳体部件与第二壳体部件空气密封地连接、优选地插接在一起。尤其,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彼此旋紧或沿轴向的方向力配合、例如磁地彼此连接。附加地或备选地,还可想到在这两个壳体部件之间的材料配合的和/或形状配合的连接。备选地还可想到的是,将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一起一件式(整体地由一个件构成)构造。孔板还能够连同第二壳体部件或印模底座壳体整体上实施成一件式。但还可想到的是,孔板作为单独的结构部件、尤其力配合地、但还形状配合和/或材料配合地与第二壳体部件连接。一件式的构造尤其还可想到用于控制元件,也就是说,板形的区段、凸缘形的区段和/或柄杆形的区段一起实施成一件式。此外还可想到的是,尤其在印模底座壳体连同孔板的一件式的实施方案中,将印模底座壳体与孔板和布置在其中的控制元件在共同的工序(单个的制造步骤)中尤其通过3D打印方法作为单元制造。
之前导出的任务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教导在用于各个的包装的加标签的装置(所述装置
- 带有用于沿着运输路径运输相应的包装的进给机构,
- 带有用于提供、尤其之前印刷的标签的标签给予机构,以及
- 带有带有标签印模的标签施加机构,所述标签印模具有印模柄杆和与所述印模柄杆连接的印模底座,
- 其中,所述标签印模能够在给予位置与施加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给予位置中,被给予的标签能够由所述印模底座吸取,在所述施加位置中,被吸取的标签能够被吹走到所述相应的包装上)
中如下地解决,使得所述印模底座如之前描述的那样构造。
标签印模尤其涉及线性能够移动的吹风印模,所述吹风印模平行于运输路径、尤其沿一个方向或两个彼此正交的方向线性能够移动,其中,标签印模此外能够正交于运输路径线性能够移动。此外,标签印模能够在一种设计方案中围绕垂直(沿竖直的方向)于运输路径伸延的轴线能够转动地支承。备选地,标签印模还能够实施为所谓的吹摆印模,所述吹摆印模能够摆动地支承,从而印模底座能够执行沿着运输路径的摇摆运动。附加地,吹摆印模还尤其水平地和竖直地能够移动。
印模如提及的那样具有印模柄杆,所述印模柄杆尤其实施为空心轴。印模柄杆尤其可脱开地与印模底座优选地经由快速张紧机构连接。附加地或备选地,印模底座壳体的第一壳体部件还能够与第二壳体部件例如也经由快速张紧机构可脱开地连接。快速张紧机构为了列举一些示例能够由在两个连接配对件(第一壳体部件/第二壳体部件;印模柄杆/印模底座)之间的磁的连接或螺纹连接或借助于径向地可运动的锁定插销的连接形成。例如,印模底座在其第一端部处具有与印模柄杆相对应的联接件,印模柄杆尤其能够引入到所述联接件中。在所述联接件中能够此后沿径向的方向面向印模底座的中间轴线地安置有弹簧力加载的锁定插销,所述锁定插销尤其具有倒圆的或成斜面的表面,从而印模柄杆在引入到联接件中时将插销首先径向地向外挤压并且接着在其终端位置中将插销接合到在印模柄杆中的与此相对应的凹处中。为了从印模底座处移除印模柄杆,能够使用一样的原理。这种连接还能够设置在第一与第二壳体部件之间。通过这种快速张紧机构能够在需求情况下将印模底座或其具有喷嘴的部分以简单的手段非常快速地更换。
最后,之前引出的和说明的任务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教导在用于在使用如之前定义的印模底座的情况下和/或在使用如之前定义的装置的情况下的各个的包装的加标签的方法中如下地解决,
- 使得标签由所述印模底座在其第二壳体端部处被吸取,方式为,所述印模底座在其第一壳体端部处以负压来加载,其中,通过所述负压在所述印模底座中相反于所述延伸方向产生抽吸流动,所述抽吸流动(自动地、也就是说没有附加措施且尤其没有用户的干预地)使得所述控制元件运动到其第一端部位置中,
- 使得所述标签此后在被吸取的状态中在保持所述负压的情况下由所述印模底座运输,以及
- 使得所述标签此后由所述印模底座在其第二壳体端部处被吹走(到包装上),方式为,所述印模底座在其第一壳体端部处以过压来加载,其中,通过所述过压在所述印模底座中沿所述延伸方向产生压力流动,所述压力流动(自动地、也就是说没有附加措施且尤其没有用户的干预地)使得所述控制元件运动到其第二端部位置中。
按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种设计方案设置成,在第一端部位置中,抽吸流动仅仅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主喷嘴进入到印模底座壳体中。尤其,抽吸流动从主喷嘴继续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开口、此后继续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开口伸延并且在继续的伸延中达到压力通道中。
附加地或备选地能够设置成,在第二端部位置中,压力流动不仅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主喷嘴而且(同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从印模底座壳体中离开。在压力流动从主喷嘴和副喷嘴中离开之前,所述压力流动尤其从压力通道首先被导引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开口。在此,那么压力流动的一部分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向外离开。压力流动的其余部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开口被导引到所述至少一个主喷嘴并且在该处离开到周围环境中。
附图说明
现在存在有大量的设计和改进根据本发明的印模底座、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可行性。就此而言,一方面参阅后置于并列的专利权利要求1、24和25的专利权利要求,另一方面结合附图参阅实施例的描述。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印模底座的侧视图,
图2示出源自图1的印模底座的剖面视图,以及
图3示出用于在使用源自图1和2的印模底座的情况下的各个的包装的加标签的装置的示意性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2中示出形式为用于用于使用在用于各个的包装4的加标签的装置3中的标签印模2的组合的吸取和吹走头部的印模底座1。印模底座1结合在装置3之内的标签印模2的功能在图3中示意性示出。
印模底座1具有印模底座壳体5,所述印模底座壳体围绕沿延伸方向E伸延的中间轴线对称、尤其旋转对称地构造。印模底座壳体5沿所提及的轴向的延伸方向E从带有第一壳体开口6a的第一壳体端部5a延伸到带有第二壳体开口6b的第二壳体端部5b。印模底座壳体5在此示例性两件式地构建并且由(上方的)第一壳体部件26和(下方的)第二壳体部件27构成,其中,这两个壳体部件26和27固定并且尤其空气密封地彼此通过力配合的插接在一起、在此通过磁力来连接。通过形式为磁的连接的这种快速张紧机构使得具有喷嘴9和14的第二壳体部件27在需求情况下简单地并且快速地能够与第一壳体部件26脱开。
在上方的壳体端部5a的区域中,印模底座1具有形式为多个径向地布置的、弹簧力加载的、在前侧倒圆的插销的另外的快速张紧机构33,由此,印模底座1能够与印模柄杆32如在图3中示出的那样以简单的方式插接在一起。
印模底座1的内部特别借助图2明显。
由此,印模底座壳体5具有压力通道7,所述压力通道从第一壳体开口6a沿延伸方向E延伸。
第二壳体开口6b通过孔板8完全被填充和由此被封闭,其中,通过孔板8有多个主喷嘴9沿伸延方向V延伸。
从孔板8、尤其从其内侧(上侧)出发,相反于延伸方向E地延伸有压力腔室10,所述压力腔室侧向地由环绕的印模底座壳体壁区段11限制。进一步向上、也就是说相反于延伸方向E地,压力腔室10由正交于延伸方向E伸延的壁区段19和将压力通道7与压力腔室10流体技术上连接的连接区段12限制。
在压力腔室10的内部中,控制元件13轴向地可运动地布置。控制元件13能够在第一端部位置I与第二端部位置II之间通过流入来往复运动。每个端部位置引起压力腔室10的其它的穿流。由此,在印模底座1的内部加载以负压时,控制元件13自动地也就是说单单通过作用于控制元件13上的抽吸力或流入来运动到第一端部位置I中。如果此后印模底座1的内部以过压加载,则由此使得控制元件13自动地也就是说也单单通过作用于控制元件13上的压力或流入来运动到第二端部位置II中。
侧向地包围压力腔室10的印模底座壳体壁区段11具有多个副喷嘴14,所述多个副喷嘴在周缘上以相同的间距布置并且将压力腔室10与印模底座壳体5的周围环境连接。如果控制元件13位于第一端部位置I中,则副喷嘴14由控制元件13在内侧覆盖并且由此解除激活。在这种状态中不发生副喷嘴14的穿流。反之如果控制元件13位于第二端部位置II中,则副喷嘴14完全被释放并且能够从压力腔室10中被穿流出来。
反之,布置在孔板8中的主喷嘴9在控制元件13的端部位置I和II中的每个中能够被穿流。
如图2此外示出的那样,副喷嘴14布置在印模底座壳体5在主喷嘴9之上的区段中。此外,副喷嘴14径向地在外部处于比主喷嘴9远。最后,副喷嘴14还具有与主喷嘴9不同的伸延(不同的伸延方向)。也就是说由此,主喷嘴9平行于延伸方向E伸延,反之,副喷嘴14具有倾斜的伸延,如下地,使得每个副喷嘴14的外侧的开口14a处于比副喷嘴14的相应的内侧的开口14b靠近第二壳体端部5b。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副喷嘴14相对于延伸方向E以在40至45°的范围中的角度伸延。
所有的喷嘴、不仅主喷嘴9而且副喷嘴14在此示例性涉及管道形的通道、尤其开孔。附加地或备选地,喷嘴9或14中的单个或所有还能够由向外延长的管道形成和/或缝口形地构造。
压力腔室10由控制元件13划分成(上方的)第一压力腔室区段15和(下方的)第二压力腔室区段16,其中,后者毗邻孔板8。控制元件13在此由板形的区段18、在下侧布置在所述板形的区段处的凸缘形的区段22和在上侧布置在所述板形的区段处的柄杆形的空心的区段23构成。在板形的区段18中以均匀的间距在周缘上分布地伸延有多个第一连接开口13a,所述多个第一连接开口通过板形的区段18从第一压力腔室区段15延伸到第二压力腔室区段16。凸缘形的区段22在一区段中径向地在环形布置的第一连接开口13a之外延伸。柄杆形的区段23径向地在环形布置的第一连接开口13a之内延伸。
凸缘形的区段22没有另外的开口并且用于在第一端部位置I中在内侧封闭副喷嘴14。
柄杆形的区段23具有多个以相同的间距在周缘上布置的、径向的第二连接开口13b、在此示例性地四个第二连接开口13b,以及在其上方的端部处具有与压力通道7同轴的开口13c。柄杆形的区段23在侧向地限制连接区段12的另外的印模底座壳体壁区段17中可运动地支承。相应地,控制元件13在内侧在印模底座壳体5中经由柄杆形的区段23和凸缘形的区段22来支撑。
连接区段12此外具有带有漏斗形的横截面扩大部的区段25,其中,区段25的横截面沿延伸方向连续扩大。带有横截面扩大部的区段25通到压力腔室10中并且尤其到第一压力腔室区段15中。在其下方的、面向孔板8的端部处,区段25过渡到壁区段19中,所述壁区段向上封闭压力腔室10。
壁区段19具有朝孔板8指向的壁面20,在所述壁面处设置有在此形式为密封环21的环绕的突出部21。密封环21在此用作间距保持件并且保证在控制元件13的上方的端部位置I中保留有狭长的空间或将裂缝保留在板形的区段18的上侧与壁区段19的壁面20之间。
在于图1和2中示出的实施例中此外示例性地设置成,所有主喷嘴9的总横截面面积、也就是说所有主喷嘴9的各个的横截面面积的和大于所有副喷嘴14的总横截面面积或各个的横截面面积的和。所有主喷嘴9的总横截面面积还小于一方面所有第一连接开口13a的且另一方面所有第二连接开口13b的总横截面面积。最后,所有第一连接开口13a的总横截面面积大于所有第二连接开口13b的总横截面面积,所有第二连接开口13b的总横截面面积又小于开口13c的总横截面面积。
在施加在印模底座壳体5的第一壳体开口6a处的负压的情况下,通过作用于控制元件13上的抽吸力使得控制元件13自动地置于上方的端部位置I中。在这种状态中,空气流动首先通过主喷嘴9引导到第二压力腔室区段16中,从该处通过第一连接开口13a到第一压力腔室区段15(所述第一压力腔室区段由扁平的空间区段形成,所述扁平的空间区段的高度由突出部21的高度确定)中,此后从此处到带有横截面扩大部的区段25中,此后继续通过第二连接开口13b到柄杆形的空心的区段23中并且从该处到压力通道7中并且经由第一壳体开口6a又从印模底座1中引导出来、尤其到空心的印模柄杆32中。
在相反的情况中,即在第一壳体开口6a处施加有过压,使得控制元件13通过作用于其的压力运动到第二端部位置II中。穿流此后从第一壳体开口6a经由压力通道7和连接区段17的上方的区段到柄杆形的空心的区段23中进行,此后从该处通过第二连接开口13b到此时相对于之前的位置显著扩大的第一压力腔室区段15中。在此,流动分成第一子流动,所述第一子流动从第一压力腔室区段15通过副喷嘴14沿第一方向离开到印模底座1的周围环境中。其余子流动(第二子流动)从第一压力腔室区段15中经由第一连接开口13a引导到现在减小的第二压力腔室区段16中并且从该处通过主喷嘴9沿其它的方向离开到印模底座1的周围环境中。
图3最后示出用于各个的包装4的加标签的装置3,所述装置
带有用于沿着运输路径X运输相应的包装4的进给机构28,
带有用于提供印刷的标签30的标签给予机构29,和
带有带有标签印模2的标签施加机构31,所述标签印模具有印模柄杆32和与所述印模柄杆连接的印模底座1,
其中,标签印模2能够在给予位置A与施加位置B之间运动,在所述给予位置中被给予的标签30能够由印模底座1吸取,在所述施加位置中被吸取的标签30能够被吹走到相应的包装4上。
相应的标签30在此在给予位置A中由之前描述的印模底座1仅仅通过主喷嘴9吸取(在这种位置中,控制元件13位于第一端部位置I中)。
接着,标签印模2沿在旁边引导经过的包装4的方向下降并且在包装4的上侧之前一点停止。在此,此后将过压经由印模柄杆32导引到印模底座1中,由此控制元件13运动到第二端部位置II中。这引起压缩空气冲击不仅从主喷嘴9中而且同时从副喷嘴14中地从印模底座1中离开,所述压缩空气冲击将标签30传递到包装4上。

Claims (40)

1.用于用于各个的包装(4)的加标签的装置(3)的标签印模(2)的印模底座(1),
-带有印模底座壳体(5),所述印模底座壳体从带有第一壳体开口(6a)的第一壳体端部(5a)沿延伸方向(E)延伸到带有第二壳体开口(6b)的第二壳体端部(5b),
-带有在所述印模底座壳体(5)中从所述第一壳体开口(6a)沿所述延伸方向(E)延伸的压力通道(7),
-带有封闭所述第二壳体开口(6b)的与所述印模底座壳体(5)连接的孔板(8),至少一个主喷嘴(9)沿伸延方向(V)延伸通过所述孔板,
-带有在所述印模底座壳体(5)中从所述孔板(8)相反于所述延伸方向(E)延伸的压力腔室(10),所述压力腔室正交于所述延伸方向(E)在所有侧上由印模底座壳体壁区段(11)限制,
-带有在所述印模底座壳体(5)中沿所述延伸方向(E)在所述压力通道(7)与所述压力腔室(10)之间延伸的连接区段(12),所述连接区段将所述压力通道(7)与所述压力腔室(10)连接,以及
-带有布置在所述压力腔室(10)中的控制元件(13),所述控制元件能够在两个引起所述压力腔室(10)的不同的穿流的端部位置(I、II)之间运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主喷嘴(9)将所述压力腔室(10)与所述印模底座壳体(5)的周围环境连接,
其特征在于,通过正交于所述延伸方向(E)在所有侧上限制所述压力腔室(10)的印模底座壳体壁区段(11)延伸有至少一个副喷嘴(14),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将所述压力腔室(10)与所述印模底座壳体(5)的周围环境连接,从而在吹走时使得大于所述印模底座(1)在其下方的端部处的横截面的标签由从所述印模底座(1)的至少一个副喷嘴(14)离开的压缩空气所涵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个主喷嘴(9)和/或副喷嘴(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嘴(9)和/或副喷嘴(14)中的一个或多个分别构造为管道形的通道或构造成缝口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主喷嘴(9)沿所述延伸方向(E)与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14)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14)至少区段方式地相对于所述延伸方向(E)有角度地伸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每个副喷嘴(14)的外侧的开口(14a)处于比相应的副喷嘴(14)的内侧的开口(14b)靠近所述印模底座壳体(5)的第二壳体端部(5b)。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13)将所述压力腔室(10)沿所述延伸方向(E)划分成第一压力腔室区段(15)和第二压力腔室区段(16),其中,所述第一压力腔室区段(15)处于所述控制元件(13)与所述连接区段(12)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压力腔室区段(16)处于所述控制元件(13)与所述孔板(8)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腔室区段(15)与所述第二压力腔室区段(16)经由在所述控制元件(13)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开口(13a)或经由在所述控制元件(13)与正交于所述延伸方向(E)在所有侧上限制所述压力腔室(10)的印模底座壳体壁区段(11)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开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腔室区段(15)与所述连接区段(12)经由在所述控制元件(13)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开口(13b)或经由在所述控制元件(13)与正交于所述延伸方向(E)在所有侧上限制所述连接区段(12)的另外的印模底座壳体壁区段(17)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开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腔室区段(15)与所述印模底座壳体(5)的周围环境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14)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13)和所述压力腔室(10)如下地构造,使得所述控制元件(13)在其第一端部位置(I)中完全封闭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14)和/或在其第二端部位置(II)中完全释放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14)。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13)具有板形的区段(18),所述板形的区段在所述压力腔室(10)中正交于所述延伸方向(E)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开口(13a)布置在所述板形的区段(18)中或布置在所述板形的区段(18)与正交于所述延伸方向(E)在所有侧上限制所述压力腔室(10)的印模底座壳体壁区段(11)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腔室(10)具有与所述延伸方向(E)正交的壁区段(19),所述壁区段带有朝所述孔板(8)指向的壁面(20)带有环绕的突出部(21),其中,在所述突出部(21)处在第一端部位置(I)中贴靠有所述控制元件(13),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开口(13a)完全被释放。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13)具有凸缘形的区段(22),所述凸缘形的区段与所述板形的区段(18)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形的区段(18)和/或所述凸缘形的区段(22)在内侧贴靠在正交于所述延伸方向(E)在所有侧上限制所述压力腔室(10)的印模底座壳体壁区段(11)处。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13)具有柄杆形的空心的区段(23),所述空心的区段与所述板形的区段(18)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柄杆形的区段(23)具有与所述板形的区段(18)正交的柄杆壁(24),所述柄杆壁在其压力通道侧的端部处围绕与所述压力通道(7)同轴的开口(13c),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开口(13b)布置在所述柄杆壁(24)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柄杆形的区段(23)在内侧贴靠在所述连接区段(12)中并且在所述连接区段中可运动地引导。
2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有主喷嘴(9)的总横截面面积
- 至少与所有副喷嘴(14)的总横截面面积一样大,和/或
- 最高与所有第一连接开口(13a)和/或第二连接开口(13b)的总横截面面积一样大。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有第二连接开口(13b)的总横截面面积
- 最高与所有第一连接开口(13a)的总横截面面积一样大,和/或
- 最高与所述柄杆形的区段(23)的同轴的开口(13c)的横截面面积一样大。
2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段(12)在其面向所述孔板(8)的端部处具有带有横截面扩大部的区段(25),其中,在所述控制元件(13)的第一端部位置(I)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开口(13b)通到带有所述横截面扩大部的区段(25)中。
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印模底座壳体(5)构建成两件式,其中,第一壳体部件(26)具有所述压力通道(7)并且第二壳体部件(27)具有所述连接区段(12)、所述压力腔室(10)和所述孔板(8)。
2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14)完全地相对于所述延伸方向(E)有角度地伸延。
2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14)至少区段方式地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主喷嘴(9)的伸延方向(V)有角度地伸延。
2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形的区段在所述压力腔室(10)中在所述第一压力腔室区段(15)与所述第二压力腔室区段(16)之间正交于所述延伸方向(E)延伸。
2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壁区段带有朝所述压力腔室(10)指向的环绕的突出部(21)。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21)由密封环(21)形成。
2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形的区段(22)从所述板形的区段(18)沿所述延伸方向(E)延伸到所述孔板(8)。
3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形的区段(18)和/或所述凸缘形的区段(22)在第一端部位置(I)中封闭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14)。
3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柄杆形的空心的区段(23)从所述板形的区段(18)相反于所述延伸方向(E)面向所述压力通道(7)延伸。
3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元件(13)的第一端部位置(I)和/或第二端部位置(II)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开口(13b)完全被释放。
33.根据权利要求中23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26)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27)空气密封地连接。
34.根据权利要求中33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26)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27)插接在一起。
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嘴(9)和/或副喷嘴(14)中的一个或多个分别构造为开孔或朝所述印模底座壳体(5)的外侧突出的管道。
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模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14)完全地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主喷嘴(9)的伸延方向(V)有角度地伸延。
37.用于各个的包装(4)的加标签的装置(3)
- 带有用于沿着运输路径(X)运输相应的包装(4)的进给机构(28),
- 带有用于提供标签(30)的标签给予机构(29),以及
- 带有带有标签印模(2)的标签施加机构(31),所述标签印模具有印模柄杆(32)和与所述印模柄杆连接的印模底座(1),
- 其中,所述标签印模(2)能够在给予位置(A)与施加位置(B)之间运动,在所述给予位置中被给予的标签(30)能够由所述印模底座(1)吸取,在所述施加位置中被吸取的标签(30)能够被吹走到所述相应的包装(4)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印模底座(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构造。
38.用于在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印模底座(1)的情况下或在使用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3)的情况下的各个的包装(4)的加标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 使标签(30)由所述印模底座(1)在其第二壳体端部(5b)处被吸取,方式为,所述印模底座(1)在其第一壳体端部(5a)处以负压来加载,其中,通过所述负压在所述印模底座(1)中相反于所述延伸方向(E)产生抽吸流动,所述抽吸流动使得所述控制元件(13)运动到其第一端部位置(I)中,
- 所述标签(30)此后在被吸取的状态中在保持所述负压的情况下由所述印模底座(1)运输,以及
- 所述标签(30)此后由所述印模底座(1)在其第二壳体端部(5b)处被吹走,方式为,所述印模底座(1)在其第一壳体端部(5a)处以过压来加载,其中,通过所述过压在所述印模底座(1)中沿所述延伸方向(E)产生压力流动,所述压力流动使得所述控制元件(13)运动到其第二端部位置(II)中。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端部位置(I)中,所述抽吸流动仅仅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主喷嘴(9)进入到所述印模底座壳体(5)中。
40.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端部位置(II)中,所述压力流动不仅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主喷嘴(9)而且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副喷嘴(14)从所述印模底座壳体(5)中离开。
CN201680062768.9A 2015-11-06 2016-07-20 用于标签印模的印模底座和用于加标签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83496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119139.3 2015-11-06
DE102015119139.3A DE102015119139A1 (de) 2015-11-06 2015-11-06 Stempelfuß für einen Etikettenstempel und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tikettieren von einzelnen Packungen
PCT/EP2016/067282 WO2017076523A1 (de) 2015-11-06 2016-07-20 Stempelfuss für einen etikettenstempel und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tikettier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9617A CN108349617A (zh) 2018-07-31
CN108349617B true CN108349617B (zh) 2021-06-08

Family

ID=56557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2768.9A Active CN108349617B (zh) 2015-11-06 2016-07-20 用于标签印模的印模底座和用于加标签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676229B2 (zh)
EP (1) EP3371064B1 (zh)
CN (1) CN108349617B (zh)
CA (1) CA3003051C (zh)
DE (1) DE102015119139A1 (zh)
DK (1) DK3371064T3 (zh)
ES (1) ES2803176T3 (zh)
PL (1) PL3371064T3 (zh)
WO (1) WO20170765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81123B (en) * 2018-11-30 2023-08-02 Dover Europe Sarl Applicato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1814765B1 (en) * 2019-04-23 2023-11-14 CMSI Technologies Method of printing a tag and attaching the tag to a bag
EP3854706A1 (en) 2020-01-27 2021-07-28 Dover Europe Sàrl A label application system
DE102020105073A1 (de) 2020-02-26 2021-08-26 Weber Marking Systems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alten und Abblasen von Etiketten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5705A (en) * 1974-03-12 1975-05-27 Compac Corp Label applicator with retention means for flexible air tubes
US5232540A (en) * 1991-09-30 1993-08-03 Ithaca Industries, Inc. Automatic labeling machine and method
US5750004A (en) * 1994-04-29 1998-05-12 Accu-Sort Systems, Inc. Label applicator
US6024149A (en) * 1996-02-21 2000-02-15 Bizerba Gmbh & Co. Kg Labeling apparatus
JP2000302112A (ja) * 1999-04-21 2000-10-31 Sekisui Plant Systems Co Ltd 角形容器へのラベル貼着装置
EP1640276A1 (en) * 1999-03-17 2006-03-29 Dibal, S.A. Mechanical label applicator
EP2298510A1 (de) * 2009-09-14 2011-03-23 Bizerba GmbH & Co. KG Roboter mit Delta-Kinematik
CN102658900A (zh) * 2012-05-04 2012-09-12 江南大学 一种取标贴标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83059A (en) * 1965-12-17 1969-12-09 Avery Products Corp Applicator for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bels
JPS5555925A (en) * 1978-10-13 1980-04-24 Kubota Ltd Label pasting device
NZ197335A (en) 1980-06-23 1985-03-20 P J Baumli Programmable platen for label applying system with valve pins controlling blowing and suction functions
JPS6034564Y2 (ja) * 1984-02-27 1985-10-15 株式会社クボタ ラベル貼着装置
JP5671853B2 (ja) 2010-06-30 2015-02-18 株式会社寺岡精工 ラベル貼付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5705A (en) * 1974-03-12 1975-05-27 Compac Corp Label applicator with retention means for flexible air tubes
US5232540A (en) * 1991-09-30 1993-08-03 Ithaca Industries, Inc. Automatic labeling machine and method
US5750004A (en) * 1994-04-29 1998-05-12 Accu-Sort Systems, Inc. Label applicator
US6024149A (en) * 1996-02-21 2000-02-15 Bizerba Gmbh & Co. Kg Labeling apparatus
EP1640276A1 (en) * 1999-03-17 2006-03-29 Dibal, S.A. Mechanical label applicator
JP2000302112A (ja) * 1999-04-21 2000-10-31 Sekisui Plant Systems Co Ltd 角形容器へのラベル貼着装置
EP2298510A1 (de) * 2009-09-14 2011-03-23 Bizerba GmbH & Co. KG Roboter mit Delta-Kinematik
CN102658900A (zh) * 2012-05-04 2012-09-12 江南大学 一种取标贴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003051A1 (en) 2017-05-11
US20180334279A1 (en) 2018-11-22
EP3371064A1 (de) 2018-09-12
DK3371064T3 (da) 2020-08-10
CN108349617A (zh) 2018-07-31
CA3003051C (en) 2023-06-27
PL3371064T3 (pl) 2020-11-16
ES2803176T3 (es) 2021-01-25
WO2017076523A1 (de) 2017-05-11
EP3371064B1 (de) 2020-05-20
DE102015119139A1 (de) 2017-05-11
US10676229B2 (en) 202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9617B (zh) 用于标签印模的印模底座和用于加标签的装置和方法
WO2005086225A1 (ja) 非接触保持装置および非接触保持搬送装置
KR20160093674A (ko) 유지 장치, 유지 시스템, 제어 방법 및 반송 장치
RU2018102736A (ru) Сопло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сортировки объектов
JP2006347719A (ja) 気体浮上ユニット及び気体浮上搬送装置
JP2009032981A (ja) 非接触搬送装置
US10556715B2 (en) Apparatus for labelling individual products
JP5921323B2 (ja) 搬送保持具及び搬送保持装置
US20150306774A1 (en) Non-contact transfer hand
WO2010119961A1 (ja) 液体吐出装置
KR20210093906A (ko) 기판 세정 방법, 처리 용기 세정 방법 및 기판 처리 장치
JP2016068164A (ja) 吸着ハンド
KR102315301B1 (ko) 반송 패드 및 웨이퍼의 반송 방법
JP2019042895A (ja) 吸引装置
JP6317106B2 (ja) 基板保持装置及び基板保持方法
TWM511495U (zh) 用來運送平板構件之輸送載具
ES2704127T3 (es) Dispositivo y procedimiento para el etiquetado de productos individuales
JP5040795B2 (ja) 非接触搬送装置
JPWO2015128994A1 (ja) はんだ供給装置、およびはんだ供給方法
JP2013166608A (ja) 浮上搬送装置および浮上搬送方法
JP2006181682A (ja) 吸着装置
JP5422680B2 (ja) 基板保持装置
JP2013094949A (ja) 非接触保持・搬送装置
JP3223246U (ja) 電子デバイスの吹き出し排出装置
KR101852073B1 (ko) 전자부품 분류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