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9295A - 书写用具 - Google Patents

书写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9295A
CN108349295A CN201680062387.0A CN201680062387A CN108349295A CN 108349295 A CN108349295 A CN 108349295A CN 201680062387 A CN201680062387 A CN 201680062387A CN 108349295 A CN108349295 A CN 108349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pheral surface
rear portion
flat surface
beam barrel
writing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23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49295B (zh
Inventor
柳井雅子
吉川将史
松下欣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u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ku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ku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ku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49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9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49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92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3/00Nib h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3/00Holders or connectors for writing implements; Means for protecting the writing-points
    • B43K23/008Holders comprising finger gr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3/00Nib holders
    • B43K3/04Nib holders with retractable n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7/00Ball-point pens
    • B43K7/12Ball-point pens with retractable ball points

Landscapes

  • Pens And Brushes (AREA)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为了能够实现即使使用者不去徒然地手指用力、轴筒的朝向和/或姿势也稳定地容易进行书写的书写用具,而构成了如下书写用具,该书写用具的由使用者的手指所保持的轴筒具备:后部,该后部沿着轴心方向伸长;前部,该前部与所述后部的前方相连并沿着轴心方向伸长,在该前部的外周面中的使用者的手指所接触的部位,形成有为平坦面或大致平坦面状的凸曲面且相对于轴心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地扩张了的唯一的平坦面区域,该前部的外周面中的其他的部位为曲率比该平坦面区域的曲率大的曲面区域;以及顶端部,该顶端部与所述前部的前方相连且呈越向顶端越细的锥状,并使进行书写用的笔尖突出。

Description

书写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实现用于进行书写的功能的笔芯收纳于轴筒而成的书写用具。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书写用具的代表例,已知有圆珠笔和/或自动铅笔。圆珠笔为将在填充了墨水的容器的顶端部位安装了包有用于将墨水向纸等转印的圆珠(英文:ball)的书写机构部的替换芯(英文:refill)作为笔芯而收纳于轴筒的笔,该书写机构部从轴筒的顶端部突出。在自动铅笔中,将用于送出作为笔芯的铅笔芯的机构内置于轴筒内。
由使用者的手指所保持的轴筒的外周面的形状多为圆筒状,但也存在如昔日的铅笔那样剖视呈六边形形状的轴筒、和/或剖视呈三角形形状的轴筒(例如、参照下述非专利文献1)。另外,也有的在呈圆筒状的外形的轴筒的预定部位,形成有朝向该轴筒的轴心凹的凹陷(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38420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ボールペン/シャープペンシル/鉛筆シャープ”,コクヨ総合カタログ2015年版ステーショナリー編,コクヨ株式会社,平成26年12月,p.539-545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欲提供一种即使使用者不去徒然地手指用力、轴筒的朝向和/或姿势也稳定地容易进行书写的书写用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中,构成了如下书写用具,该书写用具的由使用者的手指所保持的轴筒具备:后部,该后部沿着轴心方向伸长;前部,该前部与所述后部的前方相连并沿着轴心方向伸长,在该前部的外周面中的使用者的手指所接触的部位,形成有为平坦面或大致平坦面状的凸曲面且相对于轴心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地扩张了的唯一的平坦面区域,该前部的外周面中的其他的部位为曲率比该平坦面区域的曲率大的曲面区域;以及顶端部,该顶端部与所述前部的前方相连且呈越向顶端越细的锥状,并使进行书写用的笔尖突出。
优选的是,所述前部的外周面中的平坦面区域与所述顶端部的外周面呈凸曲面状地连续。
并且,也允许使所述前部的外周面中的曲面区域,除了连接于所述平坦面区域的部分之外均与所述后部的外周面大致共面。在该情况下,能够制作出从轴筒中的后部到前部为止始终连续的外观,能够提高作为书写用具的格调、美观度。
或者,如果所述前部的外周面中的曲面区域设为比所述后部的外周面向外鼓出,则无论轴筒的后部的外径的大小如何,均容易将前部的外径设计为适合使用者的手指的最合适的大小。换言之,能够使前部比后部粗。
如果侧视下所述前部的外周面中的平坦面区域的轮廓与所述后部的外周面的轮廓呈同一直线状或大致同一直线状,则前部的平坦面区域相对于后部的外周面不大幅地凹陷、反过来说、后部的外周面不比前部的平坦面区域大幅地突出,由此在使用者容易自然地把持轴筒的基础上,由轴筒的后部造成的对使用者的食指的指根部分的压迫变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一种即使使用者不去徒然地手指用力、轴筒的朝向和/或姿势也稳定地容易进行书写的书写用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书写用具的立体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书写用具的俯视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书写用具的侧视图。
图4是该实施方式的书写用具的主视图。
图5是该实施方式的书写用具的A-A线剖视图。
图6是该实施方式的书写用具的B-B线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书写用具的立体图。
图8是该实施方式的书写用具的俯视图。
图9是该实施方式的书写用具的侧视图。
图10是该实施方式的书写用具的主视图。
图11是该实施方式的书写用具的C-C线剖视图。
图12是该实施方式的书写用具的D-D线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书写用具的使用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至图6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书写用具是后端按压(英文:knock)式的圆珠笔。本书写用具具备:笔芯,该笔芯实现用于进行书写的功能;轴筒1,该轴筒1在使用者进行书写时由使用者的手指所保持;以及按压机构,该按压机构通过配置于轴筒1的后端侧的按压棒3被进行按压操作从而使笔尖2即笔芯的顶端部位相对于轴筒1的前端(顶端)侧突出没入。轴筒1将这些笔芯和按压机构收纳于内部。
笔芯为在填充了墨水的容器的顶端部位安装了包有用于将墨水向纸等转印的圆珠的书写机构部2的替换芯。按压机构是承受按压棒3的按下而使作为笔尖的书写机构部2从轴筒1突出、并且承受按压棒3的再次按下而使从轴筒1突出了的书写机构部2没入轴筒1内的、以往以来公知的揿动式(日文:カーン式)按压机构。
轴筒1以分别为了能够在内部插通笔芯而沿着轴心L方向延伸的中空筒状的后轴11和前轴12为要素。在后轴11的前端部和前轴12的后端部中的一方设置有外螺纹,而在另一方设置有内螺纹孔,通过将该外螺纹螺纹接合于内螺纹孔从而将后轴11与前轴12结合而构成一体的轴筒1。前轴12为在筒状的基体121的外周覆盖了与使用者的手指直接接触的外装体122的部件。此外,也能够通过二色成形来同时成形基体121和外装体122。
本实施方式中的书写用具的轴筒1具有:后部13,该后部13沿着轴心L方向伸长;前部14,该前部14与后部13的前方相连并沿着轴心L方向伸长;以及顶端部15,该顶端部15与前部14的前方相连且为随着朝向前方而直径变小的越向顶端越细的锥状。后部13的大半由后轴11形成,而后部13的前端部分、前部14以及顶端部15由前轴12形成。笔芯的书写机构部2从该顶端部15突出。
后部13的外周面整体呈圆筒状。与此相对,在前部14的外周面存在单一的平坦面区域141、和作为平坦面区域141以外的区域的曲面区域142。平坦面区域141位于前部14的外周面中的使用者的手指所接触的部位,并呈相对于轴心L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地扩张了的大致平坦面状。尤其是,如图5的A-A线剖视图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平坦面区域141不是完全的平坦面、而是朝向外侧(从轴筒1(或书写用具)的轴心L背离的方向)稍微鼓出了的凸曲面。凸曲面是指如将该曲面上的任意的二点沿着该曲面以最短路径连结的线段位于比连结上述二点的直线靠外侧的位置或等于这样的直线的那样的曲面。总之,凸曲面是不存在朝向轴筒1的轴心L凹的凹陷的曲面。但是,也可以将平坦面区域141成形为完全的平坦面。
前部14的外周面的平坦面区域141与呈截头圆锥状的顶端部15的外周面一起以形成凸曲面的方式连续,在平坦面区域141与顶端部15的外周面的分界部分不存在朝向轴筒1的轴心L凹的凹陷。附带言之,在图3所示的侧视(从相对于如图2所示那样平坦面区域141看起来最大的俯视的方向正交的侧方看到的状态)下,平坦面区域141的轮廓141a与顶端部15的外周面的轮廓15a以形成凸曲线的方式连续。凸曲线是指如将该曲线上的任意的二点连结的该曲线的部分位于比连结上述二点的直线靠外侧的位置或等于这样的直线的那样的曲线。
而且,在图3所示的侧视下,前部14的外周面的平坦面区域141的轮廓141a呈相对于轴心L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的直线或大致直线状的凸曲线。即,将该轮廓线141a上的任意的二点沿着该轮廓线141a以最短路径连结的线段位于比连结上述二点的直线靠外侧的位置或等于这样的直线。也就是说,平坦面区域141在其内部不包含朝向轴筒1的轴心L凹的凹陷。而且,前部14的外周面的平坦面区域141的轮廓141a与后部13的外周面的轮廓13a呈大致一直线状,前者与后者的高度差很小。在图示例中,前部14的外周面的平坦面区域141的轮廓141a位于比后部13的外周面的轮廓13a极其稍微地靠内侧(靠近轴筒1的轴心L的一侧)的位置,这是为了使在图2所示的俯视下平坦面区域141的长圆状的周缘为漂亮的形状。但是,也可以以使得在侧视下前部14的外周面的平坦面区域141的轮廓141a与后部13的外周面的轮廓13a完全呈一直线状的方式,来成形平坦面区域141和后部13的外周面。
前部14的外周面的曲面区域142为曲率比平坦面区域141的曲率大的曲面。而且,如图6的B-B线剖视图所示,该曲面区域142除了连接于平坦面区域141的部分142a之外,均与后部13的外周面大致共面。即,曲面区域142为除了连接部分142a之外、其外径均与后部13的外周面的外径相等、且与后部13的外周面连续了的部分圆筒面。反过来,曲面区域142中的、连接于俯视区域的部分142a比后部13的外周面向外鼓出。这是用于一边使轴筒1的前部14的粗细与后部13的粗细一致一边扩大平坦面区域141的宽度尺寸的形状。另外,如图5所示那样,相对于轴筒1的轴心L正交的切断面与曲面区域142的交线(在剖视下与曲面区域142的外周面相当的轮廓),除了上述的连接部分142a之外呈正圆弧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了如下书写用具,该书写用具的由使用者的手指所保持的轴筒1具备:后部13,该后部13沿着轴心L方向伸长;前部14,该前部14与所述后部13的前方相连并沿着轴心L方向伸长,在该前部14的外周面中的使用者的手指所接触的部位,形成有为平坦面或大致平坦面状的凸曲面且相对于轴心L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地扩张了的唯一的平坦面区域141,该前部14的外周面中的其他的部位为曲率比该平坦面区域141的曲率大的曲面区域142;以及顶端部15,该顶端部15与所述前部14的前方相连且呈越向顶端越细的锥状,并使进行书写用的笔尖2突出。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13的(a)至(c)所示,成为对书写用具进行保持的使用者的大拇指、食指以及中指中的任一手指与轴筒1的前部14的平坦面区域141面接触而吻合(英文:fit)、剩余的二根手指与曲面区域142接触的状态。结果,即使使用者手指不用力,也能够使得轴筒1相对于使用者的手指的相对的朝向和/或姿势稳定地、以轻的力对轴筒1进行保持并进行书写。尽管如此,也难以给予使用者的手指如剖视呈六边形形状的昔日的铅笔那样、多个平坦面相交的棱线(边缘,edge)的部分咬入手指那样的尖锐的触感,能够实现舒服的书写。
能够以轻的力稳定地保持轴筒1的情况关系到减小书写时的笔压,能够有助于减轻使用者的手指和/或手腕的疲劳。而且,在填充于书写用具的替换芯的墨水为粘度比较低的墨水(例如、水性凝胶墨水和/或低粘度油性墨水)的情况下,能够与这样的墨水本来的书写感觉相得益彰地非常顺畅地进行书写。相反地,在填充有低粘度的墨水的书写用具中,担心若使用者徒然地手指用力地对轴筒1进行夹持而笔压增大,则反而会有损书写的顺畅度,但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轴筒1,由此可抑制不必要的笔压的增大,能够期待可维持书写的顺畅度。
所述前部14的外周面中的平坦面区域141与所述顶端部15的外周面呈凸曲面状地连续,在平坦面区域141与顶端部15的外周面的分界部分不存在凹陷,因此对于把持轴筒1的靠近顶端部15的部位的使用者而言,能够没有违和感地灵活地变更用手指来把持轴筒1的位置。因此,成为能够应对个人差异的便利性高的书写用具。
使所述前部14的外周面中的曲面区域142除了连接于所述平坦面区域141的部分142a之外均与所述后部13的外周面大致共面,因此能够制作出从轴筒1中的后部13到前部14为止始终直线地连续着的外观,能够提高作为书写用具的格调、美观度。
而且,侧视下所述前部14的外周面中的平坦面区域141的轮廓141a与所述后部13的外周面的轮廓13a呈同一直线状或大致同一直线状,因此前部14的平坦面区域141相对于后部13的外周面不大幅地凹陷、反过来说、后部13的外周面不比前部14的平坦面区域141大幅地突出,由此在使用者容易自然地把持轴筒1的基础上,由轴筒1的后部13造成的对使用者的食指的指根部分的压迫变小。
<第二实施方式>接下来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是将轴筒1的前部14的外形从第一实施方式进行了变更的实施方式。以后,关于本实施方式特有的构成进行叙述。关于笔芯和/或按压机构等,能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进一步而言为既有的书写用具)同样地构成,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书写用具为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按压式的圆珠笔。本书写用具的轴筒1也具有:后部13,该后部13沿着轴心L方向伸长;前部14,该前部14与后部13的前方相连并沿着轴心L方向伸长;以及顶端部15,该顶端部15与前部14的前方相连并为随着朝向前方而直径变小的越向顶端越细的锥状。后部13的大半由后轴11形成,但后部13的前端部分、前部14以及顶端部15由前轴12形成。作为笔芯的笔尖的书写机构部2从该顶端部15突出。
后部13的外周面整体呈圆筒状。与此相对,在前部14的外周面存在单一的平坦面区域141、和作为平坦面区域141以外的区域的曲面区域142。平坦面区域141位于前部14的外周面中的使用者的手指所接触的部位,并呈相对于轴心L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地扩张了的大致平坦面状。尤其是,如图11的C-C线剖视图所示,平坦面区域141不是完全的平坦面、而是朝向外侧稍微鼓出了的凸曲面。但是,也可以将平坦面区域141成形为完全的平坦面。
前部14的外周面的平坦面区域141与呈截头圆锥状的顶端部15的外周面一起以形成凸曲面的方式连续,在平坦面区域141与顶端部15的外周面的分界部分不存在朝向轴筒1的轴心L凹的凹陷。附带言之,在图9所示的侧视下,平坦面区域141的轮廓141a与顶端部15的外周面的轮廓15a以形成凸曲线的方式连续。
而且,在图9所示的侧视下,前部14的外周面的平坦面区域141的轮廓141a呈相对于轴心L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的直线或大致直线状的凸曲线。即,将该轮廓线141a上的任意的二点沿着该轮廓线141a以最短路径连结的线段位于比连结上述二点的直线靠外侧的位置或等于这样的直线。也就是说,平坦面区域141在其内部不包含朝向轴筒1的轴心L凹的凹陷。而且,前部14的外周面的平坦面区域141的轮廓141a与后部13的外周面的轮廓13a呈大致一直线状,前者与后者的高低差很小。在图示例中,前部14的外周面的平坦面区域141的轮廓141a位于比后部13的外周面的轮廓13a极其稍微地靠内侧的位置,这是为了使在图8所示的俯视下平坦面区域141的长圆状的周缘为漂亮的形状。但是,也可以以使得在侧视下前部14的外周面的平坦面区域141的轮廓141a与后部13的外周面的轮廓13a完全呈一直线状的方式,来成形平坦面区域141和后部13的外周面。
前部14的外周面的曲面区域142为曲率比平坦面区域141的曲率大的曲面。而且,如图12的D-D线剖视图所示,该曲面区域142比后部13的外周面向外鼓出,除了与顶端部15相连的前端部分之外,曲面区域142的外径比后部13的外周面的外径大。更具体而言,随着从与后部13的外周面相连的后端朝向前方而曲面区域142的直径逐渐变粗,在其中途成为最大直径。之后,越靠近顶端部15则曲面区域142的直径变得越细,在曲面区域142的前端曲面区域142的前端的直径与顶端部15的后端的直径相等。另外,如图11所示,相对于轴筒1(或者书写用具)的轴心L正交的切断面与曲面区域142的交线(在剖视下与曲面区域142的外周面相当的轮廓)呈正圆弧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了如下书写用具,该书写用具的由使用者的手指所保持的轴筒1具备:后部13,该后部13沿着轴心L方向伸长;前部14,该前部14与所述后部13的前方相连并沿着轴心L方向伸长,在该前部14的外周面中的使用者的手指所接触的部位,形成有为平坦面或大致平坦面状的凸曲面且相对于轴心L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地扩张了的唯一的平坦面区域141,该前部14的外周面中的其他的部位为曲率比该平坦面区域141的曲率大的曲面区域142;以及顶端部15,该顶端部15与所述前部14的前方相连且呈越向顶端越细的锥状,并使进行书写用的笔尖2突出。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13的(a)至(c)所示,成为对书写用具进行保持的使用者的大拇指、食指以及中指中的任一手指与轴筒1的前部14的平坦面区域141面接触而吻合、剩余的二根手指与曲面区域142接触的状态。结果,即使使用者手指不用力,也能够使得轴筒1相对于使用者的手指的相对的朝向和/或姿势稳定地、以轻的力对轴筒1进行保持并进行书写。尽管如此,也难以给予使用者的手指如剖视下呈六边形形状的昔日的铅笔那样、多个平坦面相交的棱线(边缘,edge)的部分咬入手指那样的尖锐的触感,能够实现舒服的书写。
能够以轻的力稳定地保持轴筒1的情况关系到减小书写时的笔压,能够有助于减轻使用者的手指和/或手腕的疲劳。而且,在填充于书写用具的替换芯的墨水为粘度比较低的墨水的情况下,能够与这样的墨水本来的书写感觉相得益彰地非常顺畅地进行书写。相反地,在填充有低粘度的墨水的书写用具中,担心若使用者徒然地手指用力地对轴筒1进行夹持而笔压增大,则反而会有损书写的顺畅度,但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轴筒1,由此可抑制不必要的笔压的增大,能够期待可维持书写的顺畅度。
所述前部14的外周面中的平坦面区域141与所述顶端部15的外周面呈凸曲面状地连续,在平坦面区域141与顶端部15的外周面的分界部分不存在凹陷,因此对于把持轴筒1的靠近顶端部15的部位的使用者而言,能够没有违和感地灵活地变更用手指来把持轴筒1的位置。因此,成为能够应对个人差异的便利性高的书写用具。
使所述前部14的外周面中的曲面区域142比所述后部13的外周面向外鼓出,因此,无论轴筒1的后部13的外径的大小如何,均能够不仅容易将前部14的外径设计为适合使用者的手指的最合适的大小,也能够使书写用具的外观设计成为崭新的设计。
而且,侧视下所述前部14的外周面中的平坦面区域141的轮廓141a与所述后部13的外周面的轮廓13a呈同一直线状或大致同一直线状,因此前部14的平坦面区域141相对于后部13的外周面不大幅地凹陷、反过来说、后部13的外周面不比前部14的平坦面区域141大幅地突出,由此在使用者容易自然地把持轴筒1的基础上,由轴筒1的后部13造成的对使用者的食指的指根部分的压迫变小。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上详细叙述了的实施方式。例如,书写用具的形态不限定于圆珠笔。换言之,笔芯不限于圆珠笔的替换芯。在书写用具为圆珠笔以外的种类的笔(例如签字笔等)的情况下,笔芯也在填充了墨水的容器的顶端部位设置有用于将墨水转印于纸等的机构,该机构成为笔尖。或者,在书写用具为自动铅笔的情况下,笔芯为铅笔芯,将用于将笔芯送出而使该笔芯从轴筒的顶端部突出的机构与笔芯一起收纳于轴筒。
另外,也可以是,在轴筒的前部的外表面中的平坦面区域和/或曲面区域,设置与使用者的手指的粗细和/或手指的关节的大小相比显著微细的、宽度和/或直径为1mm以下的凹凸、槽、孔等。
其他各部分的具体构成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将实现用于进行书写的功能的笔芯收纳于轴筒而成的书写用具。
附图标记说明
1…轴筒
13…后部
13…侧视下的后部的轮廓
14…前部
141…平坦面区域
141a…侧视下的平坦面区域的轮廓
142…曲线区域
142a…连接于平坦面区域的部分
15…顶端部
2…笔尖
L…轴心

Claims (5)

1.一种书写用具,该书写用具的由使用者的手指所保持的轴筒具备:
后部,该后部沿着轴心方向伸长;
前部,该前部与所述后部的前方相连并沿着轴心方向伸长,在该前部的外周面中的使用者的手指所接触的部位,形成有为平坦面或大致平坦面状的凸曲面且相对于轴心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地扩张了的唯一的平坦面区域,该前部的外周面中的其他的部位为曲率比该平坦面区域的曲率大的曲面区域;以及
顶端部,该顶端部与所述前部的前方相连且呈越向顶端越细的锥状,并使进行书写用的笔尖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写用具,
所述前部的外周面中的平坦面区域与所述顶端部的外周面呈凸曲面状地连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书写用具,
所述前部的外周面中的曲面区域,除了连接于所述平坦面区域的部分之外均与所述后部的外周面大致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书写用具,
所述前部的外周面中的曲面区域比所述后部的外周面向外鼓出。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书写用具,
侧视下所述前部的外周面中的平坦面区域的轮廓与所述后部的外周面的轮廓呈同一直线状或大致同一直线状。
CN201680062387.0A 2015-12-07 2016-10-17 书写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3492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8897A JP6657886B2 (ja) 2015-12-07 2015-12-07 筆記具
JP2015-238897 2015-12-07
PCT/JP2016/080695 WO2017098808A1 (ja) 2015-12-07 2016-10-17 筆記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9295A true CN108349295A (zh) 2018-07-31
CN108349295B CN108349295B (zh) 2020-07-17

Family

ID=59012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238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349295B (zh) 2015-12-07 2016-10-17 书写用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657886B2 (zh)
KR (1) KR102510201B1 (zh)
CN (1) CN108349295B (zh)
WO (1) WO2017098808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84114U (zh) * 1973-12-01 1975-07-18
JPS60178173U (ja) * 1984-05-08 1985-11-26 竹内 政野 筆記具
JPH11277971A (ja) * 1998-03-31 1999-10-12 Pilot Corp 軸筒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により製造した軸筒
CN2379313Y (zh) * 1998-08-28 2000-05-24 株式会社寿 书写用具
JP2002096594A (ja) * 2000-09-26 2002-04-02 Kotobuki:Kk 軸筒用グリップカバ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18497B2 (ja) 2003-11-06 2009-02-04 コクヨ株式会社 筆記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84114U (zh) * 1973-12-01 1975-07-18
JPS60178173U (ja) * 1984-05-08 1985-11-26 竹内 政野 筆記具
JPH11277971A (ja) * 1998-03-31 1999-10-12 Pilot Corp 軸筒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により製造した軸筒
CN2379313Y (zh) * 1998-08-28 2000-05-24 株式会社寿 书写用具
JP2002096594A (ja) * 2000-09-26 2002-04-02 Kotobuki:Kk 軸筒用グリップカバ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57886B2 (ja) 2020-03-04
CN108349295B (zh) 2020-07-17
KR102510201B1 (ko) 2023-03-16
KR20180090248A (ko) 2018-08-10
WO2017098808A1 (ja) 2017-06-15
JP2017105004A (ja) 2017-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63329B2 (ja)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ペンを搭載した筆記具
USD870811S1 (en) Writing instrument
CN108349295A (zh) 书写用具
CN104002588A (zh) 一种握笔姿势矫正笔
JP2006263462A5 (zh)
JP2018030287A (ja) 筆記具
CN201099089Y (zh) 矫姿笔
CN206327042U (zh) 一种笔杆及笔
CN103303030B (zh) 一种写字用笔
CN205686031U (zh) 左右手通用的正姿护套
CN201366874Y (zh) 自带照明多功能省力笔
KR200294752Y1 (ko) 삽지식 필기구
CN204596255U (zh) 一种盲童用书写笔
CN204222448U (zh) 防近视、抗疲劳、尖套为水晶头的抽墨两用钢笔
CN204914991U (zh) 一种握笔器
CN201058542Y (zh) 指环式系列手枪笔
CN201394978Y (zh) 异形笔
JP4848066B2 (ja) 筆記具
JPH0528068Y2 (zh)
CN207825780U (zh) 一种组合笔及其笔杆
CN206544404U (zh) 防近视笔套及防近视笔
KR101307857B1 (ko) 2단 볼펜
CN2523606Y (zh) 可预防和矫正握笔姿势的笔
CN203844464U (zh) 一种强制矫正握笔姿势的圆珠笔
JP3811822B2 (ja) 筆記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