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8978B - 具有偏心衬套的模具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铆接位置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偏心衬套的模具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铆接位置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8978B
CN108348978B CN201680063689.XA CN201680063689A CN108348978B CN 108348978 B CN108348978 B CN 108348978B CN 201680063689 A CN201680063689 A CN 201680063689A CN 108348978 B CN108348978 B CN 1083489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centric bush
die
groove portion
punch
formed pu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36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48978A (zh
Inventor
丰丸阳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Takatsuka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Takatsuk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Takatsuka filed Critical Mitsui Takatsuka
Publication of CN108348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89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489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89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02Punching blanks or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btaining scrap; Not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24Perforating, i.e. punching holes
    • B21D28/34Perforating tools; Die h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9/00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order to connect objects or parts, e.g. coating with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plating; Tube expanders
    • B21D39/03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order to connect objects or parts, e.g. coating with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plating; Tube expanders of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fo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装置(10),其具有:上模(12),其具有弯曲冲头(11);下模(15),其具有形成有模孔(13)的冲模(14),该模孔(13)与弯曲冲头(11)成对配置;以及脱模板(17),其与上模(12)一起升降,从而在冲裁加工时将被冲裁材料(16)压抵在下模(15)并将弯曲冲头(11)的前端部引导至模孔(13),在脱模板(17)安装有偏心衬套(18),其使弯曲冲头(11)的前端部贯穿并使弯曲冲头(11)的前端部的轴心位置与模孔(13)的轴心位置重合。

Description

具有偏心衬套的模具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铆接位置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偏心衬套的模具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铆接位置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5(A)所示,已知通过使用弯曲冲头83和模孔84在被冲裁材料80上形成铆接接合部85。铆接接合部85具有形成在被冲裁材料80的下表面侧的铆接突起86和形成在上表面侧的铆接凹部87。当形成铆接接合部85时,被冲裁材料80由脱模板81压抵在下模的冲模82上,同时将弯曲冲头83的前端侧引导到冲模82的模孔84。此时,如果弯曲冲头83的轴心位置与模孔84的轴心位置之间存在轴偏离,则铆接突起86的轴心位置与铆接凹部87的轴心位置之间也会发生同样的轴偏离。此外,轴偏离由轴偏离的方向和轴偏离的幅度δ来定义。
如图5(B)所示,从被冲裁材料80冲裁出设置有铆接接合部85的铁芯片88,通过铆接接合部85将铁芯片88沿上下方向进行铆接层叠而形成叠层铁芯89。如果下侧的铁芯片88和上侧的铁芯片88之间产生相当于轴偏离的偏差,则会出现叠层铁芯89的轴心发生倾斜(叠层铁芯89倾斜)的问题。
因此,根据专利文献1等已经提出了一种模具,通过对内径冲裁的冲头和冲模分别经由偏心衬套来保持,从而调节冲头和冲模各自的轴心。通过该模具,能够高精度地冲裁出转子叠层铁芯的内径部与外径部的同轴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10-277668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叠层铁芯89的倾斜角度和倾斜方向只有通过叠层铁芯片88而形成叠层铁芯89才能知道。此外,叠层铁芯89的倾斜角度取决于在铆接接合部85中产生的轴偏离幅度δ的距离总和,并且倾斜方向与轴偏离的方向一致。
因此,如果想将专利文献1所述的模具中的冲头的轴心位置调整方法用于弯曲冲头83的轴心位置的调整,必须事先准备使弯曲冲头83的轴心位置向各个方向仅移动各种距离的偏心衬套。因此,出现了制造偏心衬套花费时间和费用的问题,以及必须保管所制造的大量偏心衬套的问题。而且,由于在模具内设置有多个弯曲冲头83,因此也出现了使用偏心衬套调整弯曲冲头83的轴心位置的操作变得非常复杂的问题。
另外,考虑到:通过调整脱模板81的位置来修正弯曲冲头83的前端部的引导位置,来消除弯曲冲头83的前端部的轴心位置与模孔84的轴心位置之间的轴偏离。但是,如果存在有多个弯曲冲头83,由于各弯曲冲头83的轴偏离不同,所以如果调整脱模板81的位置,则成为对全部的弯曲冲头83中进行相同内容的轴偏离修正操作,非优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偏心衬套的模具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铆接位置调整方法,该偏心衬套能够相对于模孔而容易且高精度地调整弯曲冲头前端部的轴心位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模具装置,其包括:
上模,其具有弯曲冲头;
下模,其具有形成有模孔的冲模,该模孔与所述弯曲冲头成对配置;以及
脱模板,其与所述上模一起升降,从而在冲裁加工时将被冲裁材料压抵在所述下模并将所述弯曲冲头的前端部引导至所述模孔,
在所述脱模板安装有修正所述弯曲冲头的前端部的轴心位置与所述模孔的轴心位置的轴偏离的偏心衬套,并且通过使所述弯曲冲头的前端部贯穿所述偏心衬套,从而使所述弯曲冲头的前端部朝向与所述轴偏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本发明的铆接位置调整方法是一种铆接接合部的铆接位置调整方法,
将弯曲冲头设置于上模,将形成有模孔的冲模设置于下模,该模孔与该弯曲冲头成对配置,在冲裁加工时,通过将与所述上模一起升降的脱模板压抵在被冲裁材料,从而将所述被冲裁材料压抵在所述下模而形成铆接接合部时,对被引导至所述模孔的所述弯曲冲头的前端部的轴心位置进行调整,其中,
通过使所述弯曲冲头的前端部贯穿于在所述脱模板安装的偏心衬套,从而使所述弯曲冲头的前端部向与所述轴偏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修正所述弯曲冲头的前端部的轴心位置与所述模孔的轴心位置的轴偏离。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模具装置和铆接位置调整方法中,对于已发生轴偏离的弯曲冲头可以根据轴偏离对弯曲冲头的前端部的位置进行调整,并能够修正弯曲冲头的前端部的轴心位置与模孔的轴心位置的轴偏离。由此,可以防止铆接位置的偏离,并且可以制造形状精度高的铆接层叠体。
附图说明
图1(A)是通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被形成于被冲裁材料的铆接接合部的说明图,(B)是示出由铆接接合部所导致的铆接层叠状态的说明图。
图2(A)是该模具装置的偏心衬套的说明图,(B)是形成于脱模板的安装部的说明图,(C)是示出偏心衬套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
图3(A)是发生了轴偏离的层叠体的俯视图,(B)是为了修正轴偏离而安装于脱模板的偏心衬套的说明图。
图4(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的偏心衬套的说明图,(B)是形成于脱模板的安装部的说明图,(C)是示出偏心衬套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
图5(A)是在弯曲冲头的轴心位置与模孔的轴心位置之间产生轴偏离的状态下,形成于被冲裁材料上的铆接接合部的说明图,(B)是示出由产生了轴偏离的弯曲冲头和模孔形成的铆接接合部所导致的铆接层叠状态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模具装置;
11:弯曲冲头;
12:上模;
13:模孔;
14:冲模;
15:下模;
16:被冲裁材料;
17:脱模板;
18:偏心衬套;
19:冲头接板;
20:铆接接合部;
21:铆接突起;
22:铆接凹部;
23:冲裁片;
24:层叠体;
25:引导部;
26:第一槽部;
27:安装部;
28:贯通部;
29:第二槽部;
30:定位销;
31:冲裁片;
32:层叠体;
33:偏心衬套;
34、35:第一槽部;
36:引导部;
37:脱模板;
38:安装部;
39、40、41、42:第二槽部;
43、44、45、46、47、48、49、50:贯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具体体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帮助理解本发明。
如图1(A)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10包括:上模12,其具有弯曲冲头11;下模15,其具有形成有模孔13的冲模14,该模孔13与弯曲冲头11成对配置;以及脱模板17。脱模板17与上模12一起升降。脱模板17在冲裁加工时将被冲裁材料16压抵在下模15(冲模14),并将弯曲冲头11的前端部引导至模孔13。
在脱模板17上安装有偏心衬套18。弯曲冲头11的前端部贯穿偏心衬套18。偏心衬套18根据在弯曲冲头11的轴心位置与模孔13的轴心位置之间产生的轴偏离而使弯曲冲头11的前端部沿与轴偏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使弯曲冲头11的前端部的轴心位置与模孔13的轴心位置一致。此外,附图标记19是设置于上模12并保持弯曲冲头11的冲头接板。
通过该偏心衬套18,能够使弯曲冲头11的前端部的轴心位置与模孔13的轴心位置一致。如图1(A)所示,当在被冲裁材料16形成铆接接合部20时,能够使形成在被冲裁材料16的下侧(冲模14侧)的铆接突起21的轴心位置,与形成于被冲裁材料16的上侧(脱模板17侧)的铆接凹部22的轴心位置一致(能够防止轴偏离)。由此,如图1(B)所示,在将从被冲裁材料16形成的冲裁片23经由铆接接合部20沿上下方向铆接层叠而形成层叠体24时,下侧的冲裁片23与上侧的冲裁片23之间不会发生偏离,层叠体24的轴心不会发生倾斜。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偏心衬套18为圆柱形状。如图2(A)所示,在偏心衬套18的内部的偏心位置形成有引导部25。例如,引导部25形成在相对于偏心衬套13的轴心位置沿任意方向在3~10μm的范围内偏心的位置。引导部25沿轴向(图2(A)的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延伸。弯曲冲头11的前端部可贯穿引导部25。引导部25的截面形状为与弯曲冲头11的截面形状相似的形状。
另外,在偏心衬套18形成有第一槽部26。第一槽部2 6形成于:相对于引导部25偏心衬套18的外周部的预设的周向角度位置。例如,以从偏心衬套18的轴心连结引导部25的轴心的直线与偏心衬套18的外周轮廓线相交的点(以下称为外周部的0度位置)为起点,在将外周轮廓线八等分的周向角度位置(0度位置、45度位置、90度位置、135度位置、180度位置、225度位置、270度位置和315度位置)的任一处,沿轴向形成有第一槽部26。
如图2(B)所示,脱模板17具有可嵌入偏心衬套18的安装部27。在安装部27的外周部的所设定的周向角度位置(能够利用设置于模具装置10的坐标系来确定位置)形成有单一的第二槽部29。第二槽部29沿轴向延伸。第二槽部29与第一槽部26对置,并且由第一槽部26和第二槽部29形成截面为圆形的贯通部28(参见图2(C))。在贯通部28嵌入有定位销30,该定位销30固定安装部27内的偏心衬套18的第一槽部26(在安装部27内与第二槽部29对置的第一槽部26)的周向角度位置。
预先制作第一槽部26分别形成于0度位置、45度位置、90度位置、135度位置、180度位置、225度位置、270度位置和315度位置的八种偏心衬套18。在这八种偏心衬套18的任一种都是引导部25形成于在3~10μm的范围内偏心的位置。
从这八个种类中选择一个偏心衬套18。偏心衬套18的第一槽部26以与安装部27的第二槽部29对置的方式,将所选择的偏心衬套18嵌入安装部27内。由此,能够使引导部25相对于安装部27的轴心位置在八个方向中的目标方向在3~10μm的范围偏心。
此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0度位置是指从偏心衬套18的轴心向引导部25的中心延伸的假想直线与偏心衬套18的外周缘交叉的位置。以该位置为基准沿逆时针方向对其他的角度位置进行设定。
例如,图2(C)中,
如(a)所示,当形成于0度位置的第一槽部26与第二槽部29对置时,能够使引导部25从偏心衬套18的轴心位置朝向第二槽部29侧(因此,朝向0度方向)偏心。
如(b)所示,当形成于45度位置的第一槽部26与第二槽部29对置时,能够使引导部25相对于0度方向在顺时针倾斜45度的方向上偏心。
如(c)所示,当形成于90度位置的第一槽部26与第二槽部29对置时,能够使引导部25相对于0度方向在顺时针倾斜90度的方向上偏心。
如(d)所示,当形成于135度位置的第一槽部26与第二槽部29对置时,能够使引导部25相对于0度方向在顺时针倾斜135度的方向上偏心。
如(e)所示,当形成于180度位置的第一槽部26与第二槽部29对置时,能够使引导部25相对于0度方向在倾斜180度的方向上偏心。
如(f)所示,当形成于225度位置的第一槽部26与第二槽部29对置时,能够使引导部25相对于0度方向在顺时针倾斜225度的方向上偏心。
如(g)所示,当形成于270度位置的第一槽部26与第二槽部29对置时,能够使引导部25相对于0度方向在顺时针倾斜270度的方向上偏心。
如(h)所示,当形成于315度位置的第一槽部26与第二槽部29对置时,能够使引导部25相对于0度方向在顺时针倾斜315度的方向上偏心。
接下来,对由使用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10的偏心衬套18所进行铆接位置调整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模具装置10的上模12设置弯曲冲头11。在下模15上设置形成有模孔13的冲模14,该模孔13与弯曲冲头11成对配置。通过与上模12一起升降的脱模板17,在冲裁加工时,将被冲裁材料压抵在下模15。在进行该冲裁加工时,弯曲冲头11的前端部被引导至模孔13而形成铆接接合部20。进而,如图3(A)所示,一边从形成有铆接接合部20的被冲裁材料形成冲裁片31,一边通过铆接接合部20进行铆接接合来制造层叠体。
接着,将得到的层叠体32载置在测量台(未图示)上。一边将与层叠体32并排放置在测量台上的支架(未图示)以层叠体32为中心在圆周上改变位置,一边使可升降地安装于支架的未图示的千分表(测量层叠体32的轴心倾斜度的测量仪器的一个例子)的前端部与层叠体32的侧面抵接,来确定层叠体32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然后,从层叠体32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计算出在冲裁片31的铆接接合部20中产生的轴偏离的方向和偏离幅度。
根据在铆接接合部20中产生的轴偏离的方向,从多个偏心衬套18中选择最适合修正轴偏离的一个偏心衬套18。更具体地说,选择当偏心衬套18的第一槽部26与脱模板17的第二槽部29对置时,偏心衬套18的偏心方向与在铆接接合部20中产生的轴偏离相反的方向最接近的偏心衬套18。另外,此时,也可以同时考虑并选择相对于偏心衬套18的轴心位置的偏心量与在铆接接合部20中产生的轴偏离的偏离幅度最接近的偏心衬套18。此外,最靠近某方向A的方向是指包括与该方向A一致的方向。最接近某个偏离幅度B是指包括与其偏离幅度B一致的情况。
并且,如图3(B)所示,将所选择的偏心衬套18嵌入脱模板17的安装部27。定位销30嵌入到第一槽部26和第二槽部29对置而形成的贯通部28。以这种方式,对安装部27内的偏心衬套18的第一槽部26的周向角度位置进行固定。由此,即使在弯曲冲头11的轴心位置与模孔13的轴心位置之间存在轴偏离,也能够对弯曲冲头11的前端部的轴心位置与模孔13的轴心位置之间的轴偏离进行修正。如果也考虑到轴偏离的偏离幅度来选择偏心衬套18的话,则不仅弯曲冲头11的前端部的轴心位置与模孔13的轴心位置之间的轴偏离的方向,而且也能够修正其偏离幅度,精度进一步提高。
如图4(A)和4(B)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10相比,不同点在于:在偏心衬套33形成有两个第一槽部34、35;脱模板37的安装部38的外周部形成有四个第二槽部39、40、41、42。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其描述。
第一槽部34、35在将偏心衬套33的轴心和引导部36的轴心连结的直线与偏心衬套33的外周轮廓线相交的位置,夹着偏心衬套33的轴心对置地形成。引导部36偏心地设置在第一槽部35侧。
另外,第二槽部39形成于安装部38的外周部。以该第二槽部39所设置的位置为0度位置,第二槽部40形成于逆时针方向90度的周向角度位置。以第二槽部39所设置的位置为0度位置,第二槽部41形成于逆时针方向135度的周向角度位置。以第二槽部39所设置的位置为0度位置,第二槽部42形成于逆时针方向225度的周向角度位置。
图4(C)中,
如(a)所示,当定位销30嵌入到第一槽部34和第二槽部39对置而形成的贯通部43时,能够使引导部36向相对于偏心衬套33的轴心位置远离定位销30的方向,即,向相对于从偏心衬套33的轴心位置朝向第二槽部39的中心位置的方向(以下称为0度方向)的相反方向(180度方向)偏心。
如(b)所示,当定位销30嵌入到第一槽部35和第二槽部40对置而形成的贯通部44时,能够使引导部36向相对于从偏心衬套33的轴心位置朝向定位销30侧的方向(相对于0度方向沿逆时针倾斜90度的方向)偏心。
如(c)所示,当定位销30嵌入到第一槽部35和第二槽部42对置而形成的贯通部45时,能够使引导部36向相对于从偏心衬套33的轴心位置朝向定位销30侧的方向(相对于0度方向沿顺时针倾斜135度的方向)偏心。
如(d)所示,当定位销30嵌入到第一槽部34和第二槽部41对置而形成的贯通部46时,能够使引导部36向相对于从偏心衬套33的轴心位置远离定位销30的方向(相对于0度方向沿顺时针倾斜45度的方向)偏心。
如(e)所示,当定位销30嵌入到第一槽部35和第二槽部39对置而形成的贯通部47时,能够使引导部36向从偏心衬套33的轴心位置朝向定位销30侧的方向(0度方向)偏心。
如(f)所示,当定位销30嵌入到第一槽部34和第二槽部40对置而形成的贯通部48时,能够使引导部36向相对于偏心衬套33的轴心位置远离定位销30的方向(相对于0度方向沿顺时针倾斜90度的方向)偏心。
如(g)所示,当定位销30嵌入到第一槽部35和第二槽部41对置而形成的贯通部49时,能够使引导部36向从偏心衬套33的轴心位置朝向定位销30的方向(相对于0度方向沿逆时针倾斜135度的方向)偏心。
如(h)所示,当定位销30嵌入到第一槽部34和第二槽部42对置而形成的贯通部50时,能够使引导部36向相对于偏心衬套33的轴心位置远离定位销30的方向(相对于0度方向沿逆时针倾斜45度的方向)偏心。
如上所述,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具装置中,能够使用一个偏心衬套33使引导部36从偏心衬套33的轴心位置朝向八个方向偏心。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铆接位置调整方法中,预先制作多种偏心衬套33,该偏心衬套33中,引导部36相对于轴心位置的偏心量在3~10μm的范围内变化,确定所形成的层叠体的铆接接合部产生的轴偏离的方向,从多种偏心衬套33之中,选择一种偏心衬套33,使得相对于轴心位置的引导部36的偏心量与产生于铆接接合部处的轴偏离的方向最接近。另外,也可以确定轴偏离的方向的同时确定偏离幅度。在这种情况下,从多种偏心衬套33中,选择一种偏心衬套33,使得相对于轴心位置的引导部36的偏心量,与产生于铆接接合部的轴偏离的方向和幅度最接近。
接着,在将偏心衬套33嵌入安装部38时,以偏心衬套33的引导部36的偏心方向成为与在铆接接合部所产生的轴偏离相反的方向最接近的方向的方式,确定第一槽部34、35和第二槽部39~42的组合。然后,根据确定的组合将定位销30嵌入由第一槽部34和35和第二槽部39~42所形成的贯通部43~50。由此,即使在弯曲冲头11的轴心位置与模孔13的轴心位置之间存在轴偏离,也能够使弯曲冲头11的前端部的轴心位置与模孔13的轴心位置一致。
以上,尽管已经参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任何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配置,并且还包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事项的范围内能够考虑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和变形例。此外,本实施方式以及其他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各自所包含的构件的组合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一槽部形成在将外周轮廓线分割成8等分(N=8)的周向角度位置的任一个,但是也可以形成于等分成8以上的整数份(从制造的角度,优选为等分成8以上的偶数份)的周向角度位置。通过增加N,能够对弯曲冲头的前端部的轴心位置与模孔的轴心位置之间的轴偏离的方向进行高精度修正。此外,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以圆柱形状对偏心衬套进行了说明,但其也可以是四棱柱形状。
本申请基于2015年12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5-256876),并且其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模具装置和铆接位置调整方法,能够防止铆接位置的偏离并且能够制造形状精度高的铆接层叠体。

Claims (8)

1.一种模具装置,其包括:
上模,其具有弯曲冲头;
下模,其具有形成有模孔的冲模,该模孔与所述弯曲冲头成对配置;以及
脱模板,其与所述上模一起升降,从而在冲裁加工时将被冲裁材料压抵在所述下模并将所述弯曲冲头的前端部引导至所述模孔,
在所述脱模板安装有修正所述弯曲冲头的前端部的轴心位置与所述模孔的轴心位置的轴偏离的偏心衬套,并且通过使所述弯曲冲头的前端部贯穿所述偏心衬套,从而使所述弯曲冲头的前端部朝向与所述轴偏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所述偏心衬套为圆柱形状,
在所述偏心衬套的内部的偏心位置,以沿轴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所述弯曲冲头的前端部所贯穿的引导部,
在所述偏心衬套的外周部的任意周向角度位置,以沿轴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第一槽部,
所述脱模板具有可嵌入所述偏心衬套的安装部,
在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部设置有第二槽部,该第二槽部与所述第一槽部成对配置而形成截面为圆形的贯通部,
在所述贯通部嵌入有定位销,该定位销固定所述安装部内的所述偏心衬套的所述第一槽部的周向角度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部设置于:相对于所述偏心衬套的轴心位置在任意方向在3~10μm的范围内偏心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N为8以上的整数时,
在以从所述偏心衬套的轴心向所述引导部的轴心延伸的假想直线与所述偏心衬套的外周轮廓线相交的点为起点、将所述外周轮廓线N等分时的周向角度位置的任一处,形成有所述第一槽部,
单一的所述第二槽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在将所述偏心衬套的轴心和所述引导部的轴心连结的直线与所述偏心衬套的外周轮廓线相交的位置,以夹着该偏心衬套的轴心对置的方式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一槽部,
四个所述第二槽部之中,一个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部的任意周向角度位置,其他三个形成于:相对于所述一个的所述第二槽部,90度、135度、以及225度的周向角度位置。
6.一种铆接位置调整方法,
其是铆接接合部的铆接位置调整方法,将弯曲冲头设置于上模,将形成有模孔的冲模设置于下模,该模孔与该弯曲冲头成对配置,在冲裁加工时,通过将与所述上模一起升降的脱模板压抵在被冲裁材料,从而将所述被冲裁材料压抵在所述下模而形成铆接接合部时,对被引导至所述模孔的所述弯曲冲头前端部的轴心位置进行调整,其中,
通过使所述弯曲冲头的前端部贯穿于在所述脱模板安装的偏心衬套,从而使所述弯曲冲头的前端部向与轴偏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修正所述弯曲冲头前端部的轴心位置与所述模孔的轴心位置的轴偏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铆接位置调整方法,其中,
在圆柱形状的所述偏心衬套的内部偏心位置形成有所述弯曲冲头的前端部所贯穿的、沿轴向延伸的引导部,在所述偏心衬套的外周部的任意周向角度位置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槽部,
在所述脱模板设置有可嵌入所述偏心衬套的安装部,
在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部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槽部,该第二槽部与所述第一槽部成对配置而形成截面为圆形的贯通部,
将定位销嵌入所述贯通部,该定位销固定所述安装部内的所述偏心衬套的所述第一槽部的周向角度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铆接位置调整方法,其中,
所述偏心衬套的外周部之中,在以从所述偏心衬套的轴心向所述引导部的轴心延伸的假想直线与所述偏心衬套的外周轮廓线相交的点为起点时互相不同的周向角度位置,准备设置有所述第一槽部的多种所述偏心衬套,
确定所述铆接接合部所产生的轴偏离的方向,
根据所确定的轴偏离的方向,从多种所述偏心衬套选择特定的所述偏心衬套。
CN201680063689.XA 2015-12-28 2016-11-11 具有偏心衬套的模具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铆接位置调整方法 Active CN1083489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56876A JP6719207B2 (ja) 2015-12-28 2015-12-28 偏心ブッシュを備えた金型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かしめ位置調整方法
JP2015-256876 2015-12-28
PCT/JP2016/083599 WO2017115563A1 (ja) 2015-12-28 2016-11-11 偏心ブッシュを備えた金型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かしめ位置調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8978A CN108348978A (zh) 2018-07-31
CN108348978B true CN108348978B (zh) 2019-10-22

Family

ID=59224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3689.XA Active CN108348978B (zh) 2015-12-28 2016-11-11 具有偏心衬套的模具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铆接位置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19207B2 (zh)
CN (1) CN108348978B (zh)
WO (1) WO20171155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6883A (zh) * 2018-02-12 2018-07-06 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冲头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冲头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27728A (en) * 1987-07-24 1989-01-30 Kuroda Precision Ind Ltd Punching die device
JP2767062B2 (ja) * 1989-06-08 1998-06-18 アイチーエマソン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機鉄心の打ち抜き方法及び打ち抜き型
JPH10243614A (ja) * 1997-02-26 1998-09-11 Kuroda Precision Ind Ltd 積層鉄心製造用順送り金型装置
JP3841235B2 (ja) * 1997-04-02 2006-11-01 黒田精工株式会社 回転子製造用順送り金型
JP2011235331A (ja) * 2010-05-12 2011-11-24 Toyota Boshoku Corp 打抜き積層装置及び打抜き積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19288A (ja) 2017-07-06
CN108348978A (zh) 2018-07-31
WO2017115563A1 (ja) 2017-07-06
JP6719207B2 (ja) 2020-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49700B (zh) 机械系统、包括其的喷射泵或阀动器及其制造方法
JP6162656B2 (ja) 回転子積層鉄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20073350A1 (en) Bossed disc-like membe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bossed disc-like member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KR101861947B1 (ko) 성형 금형 및 언더컷 성형 방법
CN205231904U (zh) 马达
CN108348978B (zh) 具有偏心衬套的模具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铆接位置调整方法
US20120029888A1 (en) Topography shaping apparatus for forming surfaces of low friction coefficient
JP2017201857A (ja)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のバランス修正方法
CN108290217A (zh) 具有轴向受控变形的烧结压机以及相应方法
JP2016196014A (ja) プレス加工装置
CN107534374B (zh) 线性致动器的制造方法以及线性致动器
CN108972716A (zh) 一种纸管切割工装
US20180281063A1 (en) Punching Tool of a Sintering Press and Method Therefor
SA517381025B1 (ar) تشكيل مادة رقاقة
CN105324194A (zh) 冲压成型品及其制造方法
CN207961235U (zh) 一种曲面弹性挡圈
JP2015000416A (ja) パンチ金型
CN107461412A (zh) 支承布置结构
EP3988252B1 (en) Positioning device for a positioning system
CN107222067A (zh) 层叠铁芯的制造方法和层叠铁芯的制造装置
Pankratov et al. Technology of manufacturing of multiple core stamp tools by plastic deformation
RU245791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нтактного заневоливания пружин
JP2020045925A (ja) すべり軸受
WO2018066181A1 (ja) 成形材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成形材
JP2018021666A (ja) 偏心ピ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