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0925B - 一种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0925B
CN108340925B CN201810201969.3A CN201810201969A CN108340925B CN 108340925 B CN108340925 B CN 108340925B CN 201810201969 A CN201810201969 A CN 201810201969A CN 108340925 B CN108340925 B CN 1083409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gate
room
customer service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019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40925A (zh
Inventor
李元元
孙春光
杨晓宇
江智鹏
刘稳
洪翔
周迪
樊吉羚
黄敏鹏
庄伟成
邓文杰
熊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0196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409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40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0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40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09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设备间不设置站台,而集中于客服站房与售票亭并排设置,进站闸机与出站闸机之间垂直设置无障碍通道,进站闸机、无障碍通道和站闸机三者大致呈Z字形;无障碍通道不占用进出站通道面积,进出站闸机流量提高且均匀,设备间不占用站台有效面积,站台区视线良好,从而完善了车站使用功能、方便乘客进出站及售检票的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缩短了建设周期以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新型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轨道交通发展迅速,智轨作为新兴的城市轨道交通,以其中运量、较好的舒适性吸引着众多城市争相建设,但其车站设备用房及售检票区的设置,对站台有效区的占有率极高,影响车站的使用功能及乘客候车的舒适度。
目前国内智轨交通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建设标准多参考现代有轨电车,而有轨电车建设相对来说则更偏向地铁标准,因此在车站设备布置方面要求较高,设备数量较多占地较大,售检票区规模较大,这与发展高效、节约型的智轨交通理念不符,一定程度阻碍其车站建设。
如图1所示,既有的轨道交通地面车站结构中存在如下不足:
1、客服站房的进出站闸机数量不平衡,为三进一出闸机,容易发生下车出站客流在站台上拥堵的情况;
2、进出站闸机与无障碍通道平行布置,虽然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但无障碍残障通道本身使用率较低,却占用了过多进出站通道面积,导致进出站闸机的流量和流速降低,容易造成迟滞和拥堵;
3、为满足设计要求的流量和流速缓解前述拥堵问题,通常需加大客服站房的宽度,但造成占地面积的增加、建造成本的上升;
4、由于站台布置有安全门,因此包括控制安全门机械运动的控制柜的设备间一般就近竖立于站台区的一端,占用了大量站台区有效面积,而且该设备间对站台上的乘客与待进站列车之间的视线、列车司机与站台之间的视线造成严重阻断,影响乘客对进站列车情况、司机对站台情况的直观感知和判断。
轨道交通地面车站还有一种既有结构,售票亭设置于客服站房中央,进站闸机和出站闸机位于两端,利用售票亭分隔进出站闸机,从而分离进出站乘客通道,但该结构的售票亭窗口距离进站闸机较远,无票乘客购票后需绕行进站,导致进站流线不够流畅,且客流量大时会导致购票乘客与出站乘客交叉拥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无障碍通道不占用进出站通道面积,进出站闸机流量提高且均匀,设备间不占用站台有效面积,站台区视线良好,从而完善了车站使用功能、方便乘客进出站及售检票的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缩短了建设周期以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包括站台、客服站房、坡道、地面乘客通道,所述站台、客服站房、坡道和地面乘客通道依次纵向连接,智轨列车按线路中心线运行于两侧地面;
所述客服站房内包括售票亭、设备间、进站闸机、无障碍通道和出站闸机,所述站台不设置设备间;
所述售票亭位于所述客服站房与所述坡道连接的一端,并位于所述客服站房的进站方向右侧;
所述设备间与所述售票亭集中并排布置,并位于所述售票亭沿进站方向的里侧;
所述进站闸机与所述出站闸机沿所述客服站房的横向延伸设置,沿其纵向方向前后错位设置,所述进站闸机位于所述售票亭一侧,并与所述售票亭存在间距,所述出站闸机位于所述售票亭的对面侧,所述进站闸机和所述出站闸机的闸位数相同;
所述进站闸机与所述出站闸机之间垂直设置所述无障碍通道,所述进站闸机、所述无障碍通道和所述出站闸机三者大致呈Z字形。
优选地,所述售票亭内包括内用卫生间。
优选地,所述客服站房、所述坡道和所述地面乘客通道的横向两侧处、沿纵向分别设置连续的栏杆。
优选地,所述客服站房还包括自动售检票机,所述自动售检票机位于所述客服站房与所述坡道连接的一端,并位于所述售票亭对面侧。
优选地,所述车站系统结构还包括车站雨棚,所述车站雨棚位于所述站台和所述客服站房的上方,由多个立柱支撑于地面。
优选地,所述站台的有效区域还设有屏蔽门,所述屏蔽门连接于所述设备间中的屏蔽门控制系统。
优选地,所述无障碍通道的宽度至少为1m。
优选地,所述售票亭的高度比所述设备间的高度高,所述设备间的高度至少为2.2m。
优选地,所述站台与所述客服站房的横向宽度相等,并都大于所述坡道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地面乘客通道的长度至少为10m。
上述优选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进出站闸机与无障碍通道整体呈Z字形,无障碍通道不占用进出站通道面积,进出站通道面积得以加大,根据流量Q=流速v×截面积S公式,进出站闸机流量提高且均匀,避免造成拥堵;
2、设备间集中于客服站房内而非站台区,根据数学计算原理和光学传播原理,设备间不占用站台有效面积,站台区视线良好;
3、根据车站系统结构内部的自然规律,总体上完善了车站使用功能、方便乘客进出站及售检票的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缩短了建设周期以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既有的轨道交通地面车站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站台 2、客服站房
3、坡道 4、地面乘客通道
5、售票亭 6、内用卫生间
7、设备间 8、进站闸机
9、无障碍通道 10、出站闸机
11、栏杆 12、自动售检票机
13、智轨车道边线 14、线路中心线
15、车站雨棚 16、屏蔽门
A、智轨站台宽度 B、线路中心线到站台距离
C、坡道宽度 D、售票亭宽度
E、设备间宽度 F、设备间到出站闸机距离
G、进出站闸机宽度 H、自动售检票及到出站闸机距离
J、自动售检票机占地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如图2-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包括站台1、客服站房2、坡道3、地面乘客通道4,站台1、客服站房2、坡道3和地面乘客通道4依次纵向连接,智轨列车按线路中心线14运行于两侧地面;站台1有效范围之外的客服站房2集中设置有售票亭5、设备间7、进站闸机8、无障碍通道9和出站闸机10,站台1不设置设备间。设备间集中于客服站房内而非站台区,根据数学计算原理,设备间不占用站台有效面积,通过现有的电气集成技术避免不必要的空间浪费,设备间对车站面积的占用进一步降低;根据光学传播原理,比如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站台区平坦无大件障碍物,站台区乘客和进站列车司机的视线良好,有利于乘客对进站列车情况、司机对站台情况的直观感知和判断。本发明的智轨车站结构可进行模块化处理,加快建造速度。
售票亭5位于客服站房2与坡道3连接的一端,使客服站房及进出站通道较为开阔,方便乘客进出站,并位于客服站房2的进站方向右侧,方便进站乘客购买车票。设备间7与售票亭5集中并排布置,并位于售票亭5沿进站方向的里侧,减少设备对有效站台面积的侵占。
进站闸机8与出站闸机10沿客服站房2的横向延伸设置,沿其纵向方向前后错位设置,进站闸机8位于售票亭5一侧,并与售票亭5保持规范要求的疏散距离,出站闸机10位于售票亭5的对面侧,满足乘客排队买票进站的顺序性,并且避免进出站客流造成交叉拥堵;进站闸机8和出站闸机10的闸位数相同,根据流量Q=流速v×截面积S公式,进出站闸机流量均匀。进站闸机8与出站闸机10之间垂直设置无障碍通道9,作为残障人士通道,进站闸机8、无障碍通道9和出站闸机10三者大致呈Z字形。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进出站闸机与无障碍通道的同一直线设置、或分隔设置,本发明的进出站闸机与无障碍通道整体呈Z字形,无障碍通道不占用进出站通道面积,进出站通道面积得以加大,根据流量Q=流速v×截面积S公式,进出站闸机流量提高,方便乘客进出站,避免造成拥堵。根据车站系统结构内部的自然规律,本发明总体上完善了车站使用功能、方便乘客进出站及售检票的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缩短了建设周期以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售票亭5内包括内用卫生间6,方便售票人员使用。客服站房2、坡道3和地面乘客通道4的横向两侧处、沿纵向分别设置连续的栏杆11。
客服站房2还包括自动售检票机12,自动售检票机12位于客服站房2与坡道3连接的一端,并位于售票亭5对面侧,满足购票人员分流的需要。
车站系统结构还包括车站雨棚15,车站雨棚15位于站台1和客服站房2的上方,由多个立柱支撑于地面。
站台1的有效区域还设有屏蔽门16,屏蔽门16连接于设备间7中的屏蔽门控制系统。设备间7还集成有电力、通信、信号等控制系统。
无障碍通道9的宽度至少为1m,优选为1m,进站闸机8距客服站房2纵向最里端的距离优选为2m。售票亭5的高度比设备间7的高度高,设备间7的高度至少为2.2m,优选为2.2m,横向宽度优选为1.3m,售票亭5高度至少为3.3m,优选为3.3m。站台1与客服站房2的横向宽度相等,并都大于坡道3的宽度。坡道3长度优选为6m,地面乘客通道4的长度至少为10m。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包括站台(1)、客服站房(2)、坡道(3)、地面乘客通道(4),所述站台(1)、客服站房(2)、坡道(3)和地面乘客通道(4)依次纵向连接,智轨列车按线路中心线(14)运行于两侧地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客服站房(2)内包括售票亭(5)、设备间(7)、进站闸机(8)、无障碍通道(9)和出站闸机(10),所述站台(1)不设置设备间;
所述售票亭(5)位于所述客服站房(2)与所述坡道(3)连接的一端,并位于所述客服站房(2)的进站方向右侧;
所述设备间(7)与所述售票亭(5)集中并排布置,并位于所述售票亭(5)沿进站方向的里侧;
所述进站闸机(8)与所述出站闸机(10)沿所述客服站房(2)的横向延伸设置,沿其纵向方向前后错位设置,所述进站闸机(8)位于所述售票亭(5)一侧,并与所述售票亭(5)存在间距,所述出站闸机(10)位于所述售票亭(5)的对面侧,所述进站闸机(8)和所述出站闸机(10)的闸位数相同;
所述进站闸机(8)与所述出站闸机(10)之间垂直设置所述无障碍通道(9),所述进站闸机(8)、所述无障碍通道(9)和所述出站闸机(10)三者呈Z字形;所述售票亭(5)内包括内用卫生间(6);
所述客服站房(2)、所述坡道(3)和所述地面乘客通道(4)的横向两侧处、沿纵向分别设置连续的栏杆(11) ;所述客服站房(2)还包括自动售检票机(12),所述自动售检票机(12)位于所述客服站房(2)与所述坡道(3)连接的一端,并位于所述售票亭(5)对面侧;所述车站系统结构还包括车站雨棚(15),所述车站雨棚(15)位于所述站台(1)和所述客服站房(2)的上方,由多个立柱支撑于地面;所述站台(1)的有效区域还设有屏蔽门(16),所述屏蔽门(16)连接于所述设备间(7)中的屏蔽门控制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障碍通道(9)的宽度至少为1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售票亭(5)的高度比所述设备间(7)的高度高,所述设备间(7)的高度至少为2.2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1)与所述客服站房(2)的横向宽度相等,并都大于所述坡道(3)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乘客通道(4)的长度至少为10m。
CN201810201969.3A 2018-03-12 2018-03-12 一种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 Active CN1083409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1969.3A CN108340925B (zh) 2018-03-12 2018-03-12 一种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1969.3A CN108340925B (zh) 2018-03-12 2018-03-12 一种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0925A CN108340925A (zh) 2018-07-31
CN108340925B true CN108340925B (zh) 2024-02-23

Family

ID=62956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01969.3A Active CN108340925B (zh) 2018-03-12 2018-03-12 一种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409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7675A (zh) * 2019-05-31 2019-08-0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地铁的无障碍通道闸机装置
CN111986368B (zh) * 2020-08-27 2022-09-27 景亮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414205A (fr) * 1910-03-29 1910-08-29 Andrew Macrobert Irving Perfectionnements aux gares terminus pour trains voyageurs
CN202831685U (zh) * 2012-09-28 2013-03-27 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障碍公交站台
CN203562024U (zh) * 2013-11-30 2014-04-23 四川久远新方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Brt快速公交系统闸机安全通行管理系统
CN204055768U (zh) * 2014-08-27 2014-12-31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站
CN207931716U (zh) * 2018-03-12 2018-10-0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414205A (fr) * 1910-03-29 1910-08-29 Andrew Macrobert Irving Perfectionnements aux gares terminus pour trains voyageurs
CN202831685U (zh) * 2012-09-28 2013-03-27 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障碍公交站台
CN203562024U (zh) * 2013-11-30 2014-04-23 四川久远新方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Brt快速公交系统闸机安全通行管理系统
CN204055768U (zh) * 2014-08-27 2014-12-31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站
CN207931716U (zh) * 2018-03-12 2018-10-0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RT快速公交的工程设计技术;孙瑞华;;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08);全文 *
关于改进车站值班室电务及信息设备放置、配线的建议;刘新田;;铁道通信信号;2007(09);全文 *
基于弱势群体的广州BRT系统无障碍设施改善研究;罗云辉;靳文舟;;公路与汽运;2015(01);第69-72页 *
天津市港城大道BRT车站建筑选型与设计;白子建;曹立松;;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01);全文 *
轨道交通车站无障碍设施的规划与设计;张传鸿;;地下工程与隧道;2004(04);全文 *
轨道交通车站检票闸机布局的仿真优化;王子甲;陈峰;罗诚;;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06);全文 *
重庆轨道交通车站自动售检票系统布置研究;刘真;;低碳世界;2017(0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0925A (zh) 2018-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46559B2 (en) Elevated bus rapid transit system
CN116884099A (zh) 一种自动售检票系统
CN108340925B (zh) 一种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
JPH0710004A (ja) 乗車状況案内管理システム
JP2001510416A (ja) 大量交通システムのための個人案内システム
KR20020059646A (ko) 도심 대중 교통 수단을 위한 대기 및 승하차용 정류장
CN114973429A (zh) 一种轨道列车自动售检票系统
CN101550667B (zh) 公交车与出租车上下客停靠站一体化设置的控制方法
KR102342236B1 (ko) 스마트 지하철 운행 관제 시스템
CN112258722A (zh) 地铁车厢载客情况预警与引导系统
CN110009544B (zh) 一种并联双通道公交站台的设置方法
CN111401643A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回路自适应的智能列车调度方法
CN114841415A (zh) 大型活动期间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及多级运输组织方法
WO2019179207A1 (zh) 一种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DE4308077A1 (de) Verkehrssystem
CN207931716U (zh) 一种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
CN115620526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机场陆侧交通管理系统及优化方法
KR20140086513A (ko) 슬림형 고가 경전철 정거장을 위한 본선 및 기능실 일체형 고가 구조물
CN212743514U (zh) 一种移动式换乘岛系统
CN115680016A (zh) 一种地面两层上跨过轨高架车站结构
CN214498526U (zh) 一种适用于悬挂式轨道交通的带连廊互通式车站系统
KR20100124391A (ko) 빗물 배출 통로를 구비한 도로 또는 철도 차량용 정거장
CN211201283U (zh) 一种新型智能公交站台
CN112660163B (zh) 双轨道交通线共用车辆段配线形式及其双岛式站台
CN111910961A (zh) 一种移动式换乘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