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27772A - 手推车 - Google Patents

手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27772A
CN108327772A CN201711237441.3A CN201711237441A CN108327772A CN 108327772 A CN108327772 A CN 108327772A CN 201711237441 A CN201711237441 A CN 201711237441A CN 108327772 A CN108327772 A CN 108327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hauling rope
component
outer sleeve
b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374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27772B (zh
Inventor
彭思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ell Brands Japan GK
Original Assignee
Aprica Childrens Produc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rica Childrens Products Inc filed Critical Aprica Childrens Produc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327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7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27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77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08Braking mechanisms; Locking devices against movement
    • B62B9/082Braking mechanisms; Locking devices against movement foot oper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左右同时刹车的刹车操作的响应性良好的手推车。所述手推车包括,本体框架、第一和第二车轮(20、30)、第一刹车构件(40)、第二刹车构件(80)、连接第一刹车构件和第二刹车构件并使两刹车构件连动地进行刹车動作的连接牵引索(70)、安装于第一车轮的车轴并将从一方脚部被拉出的连接牵引索沿着圆弧状引导面引导至第一刹车构件的牵引索引导构件。

Description

手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推车。
背景技术
作为包括左右车轮同时刹车的婴儿车的一例,例如有日本特开2005-14894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婴儿车。
上述专利文献1揭示一种婴儿车,其具有使第一和第二车轮同时停止的左右同时刹车机构,包括受到车轴支撑的第一和第二车轮、分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车轮的第一和第二车轮卡合装置、可连动地连接第一和第二车轮卡合装置的连接机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開2005-148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另一方面,提出有悬架功能,当行驶的路面上存在凹凸时,该悬架功能通过弹簧等吸收由于路面的凹凸等产生的振动,使该振动不会向本体框架传递。当将该功能用于左右同时刹车时,需要容许车体框架的上下移动,需要使可连动地连接第一和第二车轮卡合装置的连接机构具有一定的余地,因此,存在影响设置在左右的车轮的刹车操作的响应性的问题。
另外,一般来说,左右同时刹车的连接机构包括外部套管和从外部套管露出并连接车轮的刹车机构的内部牵引索。为了提高左右同时刹车的响应性,需要不下垂地牵引内部牵引索。但是,当将上述悬架功能使用于左右同时刹车时,如果内部牵引索没有下垂的部分,车体框架将无法向上下移动,无法发挥悬架功能。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左右同时刹车的刹车操作的响应性良好的手推车。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手推车包括:本体框架,其包含在宽度方向相互分开配置的一对脚部;第一和第二车轮,其旋转自如地被安装在一对脚部的下端;为了使第一车轮的旋转停止而设置的第一刹车构件,其在卡合第一车轮并使第一车轮的旋转停止的卡合位置和不卡合第一车轮的非卡合位置之间变位;为了使第二车轮的旋转停止而设置的第二刹车构件,其在卡合第二车轮并使第二车轮的旋转停止的卡合位置和不卡合第二车轮的非卡合位置之间变位;连接牵引索,其连接第一刹车构件和第二刹车构件,使两刹车构件连动地进行刹车动作;牵引索引导构件,其安装在第一车轮的车轴,将从一方脚部被拉出的连接牵引索沿着圆弧状引导面引导至第一刹车构件。
优选,连接牵引索包含外部套管和可在外部套管内滑动的内部牵引索,内部牵引索的两端从外部套管露出并连接第一和第二刹车构件,内部牵引索顺着牵引索引导构件的圆弧状引导面延伸。
优选,一对脚部包含被固定在该一对脚部的下端的固定构件,第一和第二车轮的车轴介由弹簧相对于固定构件可向上下方向移动地被保持,牵引索引导构件可与第一车轮的车轴一起向上下方向移动。作为第一和第二车轮的车轴的设置,当车轮为不具有脚轮的固定车轮时,车轴直接由固定在脚部的下端的固定构件保持,当车轮为具有回转构件的脚轮时,车轴由回转构件保持,间接地由固定构件保持。本发明包含上述两者。
优选,第一和第二车轮包含相对于固定构件可回转地被保持的回转构件,牵引索引导构件相对于回转构件可向上下方向移动地被保持。
优选,第一和第二车轮包含相对于固定构件可回转地被保持的回转构件,牵引索引导构件相对于回转构件可向上下方向移动地被保持,外部套管的两端可旋转地连接回转构件。
优选,本体框架包含连接一对脚部的宽度方向连接构件,连接牵引索沿着宽度方向连接构件延伸,连接牵引索包含连接于第一刹车构件的第一牵引索区域、连接于第二刹车构件的第二牵引索区域、沿着宽度方向连接构件设置并连接第一牵引索区域和第二牵引索区域的中继构件。
优选,连接牵引索包含外部套管、可在外部套管内滑动的内部牵引索,第一牵引索区域的外部套管的上方端可旋转地连接中继构件,第二牵引索区域的外部套管的上方端可旋转地连接中继构件。
优选,第一刹车构件包含用脚操作的操作部。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左右同时刹车的刹车操作的响应性良好的手推车。
有关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将参照附图在下述内容中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车的立体图;
图2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车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刹车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a)和图4(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牵引索引导构件的图,其中,图4(a)是主视图,图4(b)是剖面图;
图5(a)和图5(b)是表示在可行驶的状态下,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车轮的剖面图,其中,图5(a)是表示通常状态的图,图5(b)是表示车体框架相对于第一车轮向下方下沉的状态的图;
图6(a)和图6(b)是表示在刹车状态下,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车轮的剖面图,其中,图6(a)是表示通常状态的图,图6(b)是表示车体框架相对于第一车轮向下方下沉的状态的图;
图7(a)和图7(b)是表示在可行驶的状态下,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车轮的剖面图,其中,图7(a)是表示通常状态的图,图7(b)是表示车体框架相对于第二车轮向下方下沉的状态的图;
图8(a)和图8(b)是表示在刹车状态下,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车轮的剖面图,其中,图8(a)是表示通常状态的图,图8(b)是表示车体框架相对于第二车轮向下方下沉的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在可行驶的状态下,本实施方式中的中继构件的图;
图10是表示在刹车状态下,本实施方式中的中继构件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婴儿车
10、本体框架部
11、前脚
12、后脚
13、落座部支撑构件
14、15、宽度方向连接构件
16、推杆
17、枢轴
18、把手部
19、固定构件
19a、脚轮轴
20、第一车轮
21、轮胎
22、轮毂部
23、肋条
24、回转构件
24a、长孔
25、插入孔
30、第二车轮
40、第一刹车构件
41、操作构件
42、操作本体部
43、操作部
44、销孔
45、凸部
46、突起部
47、卡合部
51、安装构件
52、安装本体部
53、收纳部
54、销孔
55a、第一凹部
55b、第二凹部
57、弹簧
58、车轴孔
59、车轴
60、第一牵引索引导构件
61、引导构件本体
62、圆弧状引导面
63、收纳空间
64、突出部
65、车轴孔
70、连接牵引索
71、第一牵引索区域
72、第一外部套管
72a、72b、固定部
73、第一内部牵引索
73a、73b、固定部
74、第二牵引索区域
75、第二外部套管
75a、75b、固定部
76、第二内部牵引索
76a、76b、球体
80、第二刹车构件
81、旋转构件
82、旋转本体部
83、卡合孔
84、销孔
85、卡合构件
86、复位弹簧
88、105、贯通孔
89、突起部
91、连接构件
92、安装本体部
93、收纳部
94、弹簧
95、车轴孔
100、第二牵引索引导构件
101、引导构件本体
102、圆弧状引导面
103、收纳空间
104、突出部
105、车轴孔
110、中继构件
111、引导构件
112、第一定位部
113、第二定位部
114、凸部
115、移动构件
115a、115b、收纳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对图中相同或相当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不作反复的说明。
<有关婴儿车的大致结构>
首先,参照图1~3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手推车的婴儿车1的大致结构。图2示意地表示从背面侧(图1的箭头矢印II方向)观察的婴儿车1。图3表示第一刹车构件的分解立体图。婴儿车1是所谓的两面式,能够在背面推动和对面推动的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图1表示背面推动状态下的婴儿车1。
参照图1,婴儿车1包括本体框架部10、第一、第二车轮20、30、一对推杆16。本体框架部10包含一对前脚11、一对后脚12、一对落座部支撑构件13、连接一对前脚11的宽度方向连接构件14、连接一对后脚12的宽度方向连接构件15。
一对前脚11是在宽度方向上相互分开地配置的一对脚部。一对后脚12也是在宽度方向上相互分开地配置的一对脚部。一对脚部包含被固定在该一对脚部的下端的固定构件19。脚部和固定构件19为中空形状。宽度方向连接构件15也为中空形状。此外,“宽度方向”与左右方向的意义相同,表示与行驶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左右方向对应从婴儿车的后方(图2)观察的左右方向。
参照图2,第一车轮20是被旋转自如地安装在位于宽度方向右侧位置的前脚11和后脚12的下端的各2个的脚轮。第二车轮30是被旋转自如地安装在位于宽度方向左侧位置的前脚11和后脚12的下端的各2个的脚轮。也就是说,在背面推动状态下的行驶方向前方位置和行驶方向后方位置上,2个第一车轮20和2个第二车轮30在宽度方向上并列地配置。
参照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车轮20和第二车轮30包含可围绕固定构件19回转地被保持的回转构件24。回转构件24介由后脚12的固定构件19被安装在婴儿车1的后脚12。回转构件24具有贯通上下方向的插入孔25。如图3所示,通过沿着回转轴线La延伸的固定构件19的脚轮轴19a插入回转构件24的插入孔25,回转构件24和固定构件19可相互旋转地连接。回转构件24介由车轴59可旋转地支撑第一车轮20。
第一车轮20具有轮胎21、保持轮胎21的内周的轮毂部22、被固定在轮毂部22的多条肋条23。在本实施方式中,肋条23被固定于面向轮毂部22的回转构件24的一侧。肋条23以车轴59为中心、放射状地延伸,例如,设有5条。肋条23以其前端变细的方式倾斜。当后述的第一刹车构件40的一对突起部46位于相邻接的肋条23之间的位置时,第一车轮20的旋转被禁止。第二车轮30与第一车轮20相同。
参照图1,一对推杆16向上下方向延伸并介由枢轴17被安装于本体框架部10。一对推杆16的上端部通过把手部18彼此连接。推杆16以枢轴17为中心地可向前后方向转动,能够切换至图1所示的背面推动位置和未图示的对面推动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车1具有左右同时刹车,该左右同时刹车通过操作设置在第一车轮20的第一刹车构件40,能够使左右并列配置的两车轮20、30停止。以下详细说明有关像这样的婴儿车1的刹车机构。
<有关刹车机构>
进一步参照图4(a)~图9说明婴儿车1的刹车机构。图5(a)、图5(b)、图7(a)、图7(b)和图9是表示可行驶状态的图,图6(a)、图6(b)、图8(a)、图8(b)和图10是表示刹车状态的图。作为刹车机构,婴儿车1包括第一刹车构件40、第二刹车构件80、第一牵引索引导构件60、第二牵引索引导构件100、连接牵引索70。
参照图3、5、6,为了使第一车轮20的旋转停止而设置第一刹车构件40,第一刹车构件40在卡合第一车轮20并使车轮的旋转停止的卡合位置(图6(a)和图6(b))和不卡合第一车轮20的非卡合位置(图5(a)和图5(b))之间变位。第一刹车构件40包括操作构件41和可旋转地安装有操作构件41的安装构件51。
操作构件41具有操作本体部42、通过手或脚操作的操作部43、被设置在操作本体部42的销孔44、从操作本体部42分别朝向一对第一车轮20突出的一对突起部46。在操作本体部42设置有凸部45。在操作本体部42设置有与后述的连接牵引索70卡合的卡合部47。
如图5(a)和图5(b)所示,在一对突起部46分别不位于一对第一车轮20的肋条23之间的位置的非卡合位置的状态下,第一刹车构件40成为可行驶状态。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一对突起部46分别位于一对第一车轮20的肋条23之间位置的卡合位置的状态下,第一刹车构件40成为刹车状态。
安装构件51具有安装本体部52、收纳后述的弹簧57的收纳部53、被设置在安装本体部52的销孔54、车轴59贯通的车轴孔58。
在安装本体部52设置有第一凹部55a和第二凹部55b。第一凹部55a和第二凹部55b选择性地与设置在操作构件41的凸部45卡合。当第一凹部55a与凸部45卡合时,容许一对第一车轮20旋转,成为可行驶状态。当第二凹部55b与凸部45卡合时,一对突起部46分别位于一对第一车轮20的肋条23之间的位置,由此,禁止一对第一车轮20旋转,成为刹车状态。
收纳部53被设置在第一车轮20的车轴59贯通的车轴孔58的上方。第一车轮20的车轴59介由弹簧57间接地相对于固定构件19可向上下方向移动地被保持。由此,被收纳在收纳部53的弹簧57稳定地支撑载荷并吸收行驶时的振动或冲击。弹簧57的典型为压缩弹簧,但也能够使用各种构件。
销56贯通安装本体部52的销孔54和操作构件41的销孔44。由此,操作本体部42介由销56可旋转地被安装于安装本体部52,通过操作操作部43,使操作本体部42以销56为中心地进行旋转運動。
接着,进一步参考图4(a)和图4(b)说明被安装在第一车轮20的车轴59的第一牵引索引导构件60。
第一牵引索引导构件60是将从后脚12被拉出的连接牵引索70沿着圆弧状引导面62引导至第一刹车构件40的构件。圆弧状引导面62是例如形成在引导构件本体61下方的轨道,是后述的第一内部牵引索73顺其延伸的部分。在圆弧状引导面62的端部设置有后述收容连接牵引索70的第一外部套管72的端部的收纳空间63。
第一牵引索引导构件60具有第一车轮20的车轴59贯通的车轴孔65。如上所述,第一牵引索引导构件60被安装于第一车轮20的车轴59。车轴59贯通第一牵引索引导构件60的车轴孔65、安装构件51的车轴孔58、回转构件24的长孔24a。由此,第一牵引索引导构件60相对于回转构件24可向上下方向移动地被保持。进而,第一牵引索引导构件60能够与第一车轮20的车轴59一起向上下方向移动。
在第一牵引索引导构件60的车轴孔65上方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64。上述弹簧57以其上下端被夹在第一牵引索引导构件60的突出部64和回转构件24之间的方式配置。
通过以第一牵引索引导构件60的圆弧状引导面62引导后述的第一内部牵引索73,能够在适度拉伸的状态下保持第一内部牵引索73。进而,如图5(b)和图6(b)所示,当行驶路面存在凹凸时或体重较重的婴幼儿乘坐婴儿车时,即使在发挥悬架功能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圆弧状引导面62使第一内部牵引索73在适度的紧张状态下被引导,因此,第一内部牵引索73不会下垂,左右同时刹车的响应性良好。
参照图2、7、8说明第二刹车构件80。由于第二刹车构件80通过连接牵引索70与第一刹车构件40连接,因此,第二刹车构件80的变位与第一刹车构件40连动。
为了使第二车轮30的旋转停止而设置第二刹车构件80,第二刹车构件80在卡合第二车轮30并使车轮的旋转停止的卡合位置(图8(a)和图8(b))和不卡合车轮的非卡合位置(图7(a)和图7(b))之间变位。第二刹车构件80包括旋转构件81和可旋转地安装有旋转构件81的连接构件91。
如图2所示,旋转构件81具有以销87为中心而旋转运动的旋转本体部82和隔着旋转本体部82地设置在一对第二车轮30侧的一对卡合构件85。如图7(a)和图7(b)、图8(a)和图8(b)所示,旋转构件81包含销87贯通的销孔84和后述的连接牵引索70的第二内部牵引索76的一方端插入的卡合孔83。旋转本体部82和卡合构件85与第一刹车构件40的操作构件41的动作连动,以销87为中心进行旋转运动。
在旋转构件81和连接构件91之间配置有复位弹簧86。旋转构件81通过复位弹簧86向远离连接构件91的方向偏置。也就是说,复位弹簧86以使与旋转构件81连动地动作的卡合构件85偏向非卡合位置的方式偏置。
如图2所示,卡合构件85具有销87贯通的贯通孔88和朝向第二车轮30突出的突起部89。卡合构件85与旋转本体部82的动作连动地动作。如图7(a)和图7(b)所示,在一对突起部89分别不位于一对第二车轮30的肋条33之间位置的非卡合位置的状态下,第二刹车构件80成为可行驶状态。如图8(a)和图8(b)所示,在一对突起部89分别位于一对第二车轮30的肋条33之间位置的卡合位置的状态下,第二刹车构件80成为刹车状态。
连接构件91具有安装本体部92、收纳弹簧94的收纳部93、车轴95贯通的车轴孔(未图示)。如图2所示,安装本体部92位于旋转构件81和一对卡合构件85之间的边界位置。如图7(a)和图7(b)、图8(a)和图8(b)所示,收纳部93被设置在第二车轮30的车轴95贯通的车轴孔(未图示)的上方。第二车轮30的车轴95介由弹簧94相对于固定构件19可向上下方向移动地被保持。由此,被收纳在收纳部93的弹簧94吸收由于路面的凹凸等而产生的振动。
与设置在第一车轮20的车轴59的第一牵引索引导构件60相同地,第二牵引索引导构件100是将从后脚12被拉出的连接牵引索70沿着圆弧状引导面102引导至第二刹车构件80的构件。圆弧状引导面102是例如位于引导构件本体101的下方位置的轨道,是后述的第二内部牵引索76顺其延伸的部分。在圆弧状引导面102的端部设置有收容后述的连接牵引索70的第二外部套管75的端部的收纳空间103。
第二牵引索引导构件100具有第二车轮30的车轴95贯通的车轴孔105。第二牵引索引导构件100被安装在第二车轮30的车轴95。车轴95贯通第二牵引索引导构件100的贯通孔105、连接构件91的贯通孔(未图示)、回转构件24的长孔24a。由此,第二牵引索引导构件100相对于回转构件24可向上下方向移动地被保持。进而,第二牵引索引导构件100可与第二车轮30的车轴95同时向上下方向移动。
在第二牵引索引导构件100的车轴孔105的上方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104。上述弹簧94以被夹在突出部104和回转构件24之间的方式配置。
通过以第二牵引索引导构件100的圆弧状引导面102引导第二内部牵引索76,能够在适当紧张的状态下保持第二内部牵引索76。进而,像图7(b)和图8(b)那样,当行驶路面存在凹凸时或体重较重的婴幼儿乘坐婴儿车时,即使发挥悬架功能,也能够通过圆弧状引导面102使第二内部牵引索76在适度的紧张状态下被引导,因此,第二内部牵引索76不会下垂,左右同时刹车的响应性良好。
接着,说明连接第一刹车构件40和第二刹车构件80的连接牵引索70。
连接牵引索70是连接第一刹车构件40和第二刹车构件80并使两刹车构件40、80连动地进行刹车动作的构件。如图2所示,连接牵引索70被收容在固定构件19、后脚12的下端位置以及宽度方向连接构件15的内部。
连接牵引索70包含连接于第一刹车构件40的第一牵引索区域71、连接于第二刹车构件80的第二牵引索区域74、位于沿着宽度方向连接构件15的位置并连接第一牵引索区域71和第二牵引索区域74的中继构件110。
参照图3、5、9,第一牵引索区域71包括第一外部套管72、设置在第一刹车构件40侧并可在第一外部套管72内滑动的第一内部牵引索73。典型的第一外部套管72是呈细长形状延伸的筒状构件,确保第一内部牵引索73通过的路径。通过由第一外部套管72引导第一内部牵引索73,能够确保第一内部牵引索73通过的路径。
第一外部套管72从第一刹车构件40延伸至中继构件110,在其前端分别设置有固定部72a、72b。如图5(a)和图5(b)所示,位于第一刹车构件40侧位置的固定部72a可旋转地连接位于回转轴线La上的第一牵引索引导构件60的收纳空间63。第一牵引索引导构件60是相对于固定构件19回转的构件,但通过在回转轴线La上可旋转地设置固定部72a,能够使第一外部套管72不会产生扭曲。另外,如图9所示,位于宽度方向连接构件15侧位置的固定部72b可旋转地连接后述的中继构件110。
第一内部牵引索73的两端分别从第一外部套管72的固定部72a、72b露出并连接第一刹车构件40和中继构件110。具体来说,在第一内部牵引索73的前端分别设置有球体73a、73b。位于第一刹车构件40侧位置的球体73a可旋转地固定于操作构件41的卡合部47。如图9所示,位于宽度方向连接构件15侧位置的球体73b可旋转地卡合于后述的中继构件110的移动构件115。通过可旋转地固定球体73a、73b,即使在第一内部牵引索73扭曲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扭曲恢复原状。第一内部牵引索73顺着第一牵引索引导构件60的圆弧状引导面62延伸。
参照图7(a)、图7(b)、图8(a)、图8(b)和图10,第二牵引索区域74包括第二外部套管75、设置在第二刹车构件80侧并可在第二外部套管75内滑动的第二内部牵引索76。典型的第二外部套管75是呈细长形状地延伸的筒状构件,确保第二内部牵引索76通过的路径。通过由第二外部套管75引导第二内部牵引索76,确保第二内部牵引索76通过的路径。
第二外部套管75从第二刹车构件80延伸至中继构件110,在其前端分别设置有固定部75a、75b。如图7(a)和图7(b)所示,位于第二刹车构件80侧位置的固定部75a可旋转地连接位于回转轴线La上位置的第二牵引索引导构件100的收纳空间103。第二牵引索引导构件100是相对于固定构件19回转的构件,但通过在回转轴线La上可旋转地设置固定部75a,能够使第二外部套管75不会产生扭曲。另外,如图9所示,位于宽度方向连接构件15侧位置的固定部75b可旋转地连接后述的中继构件110。
第二内部牵引索76的两端分别从第二外部套管75的固定部75a、75b露出并连接第二刹车构件80和中继构件110。具体来说,在第二内部牵引索76的前端分别设置有球体76a、76b。位于第二刹车构件80侧位置的球体76a固定于旋转构件81的卡合孔83。如图10所示,位于宽度方向连接构件15侧位置的球体76b卡合后述的中继构件110的移动构件115。通过可旋转地固定球体76a、76b,即使在第二内部牵引索76扭曲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扭曲恢复原状。第二内部牵引索76顺着第二牵引索引导构件100的圆弧状引导面102延伸。
参照图9、10,中继构件110具有引导构件111和在引导构件111内可滑动地移动的移动构件115。在引导构件111内形成有决定第一外部套管72的固定部72b的位置的第一定位部112和决定第二外部套管75的固定部75b的位置的第二定位部113。
进而,引导构件111具有限制移动构件115在其内部移动的凸部114。移动构件115以其左右方向被夹在第一、第二定位部112、113之间的方式设置。在移动构件115的两端设置有收纳第一内部牵引索73的球体73b的收纳部115a和收纳第二内部牵引索76的固定部76b的收纳部115b。
<有关刹车机构的动作>
当对操作构件41进行操作时,第一刹车构件40从图5(a)和图5(b)所示的状态变位至图6(a)和图6(b)所示的状态,操作构件41的突起部46在第一车轮20的肋条23之间移动,成为刹车状态。与此同时,第一内部牵引索73从第一外部套管72的固定部72a被拉出,中继构件110从图9所示的状态变位至图10所示的状态。也就是说,由于中继构件110的移动构件115移动至右侧(第一外部套管72的固定部72b侧),固定于移动构件115的第二内部牵引索76也滑动移动至右侧,第一内部牵引索73被拉进第一外部套管72的固定部72b,第二内部牵引索76从第二外部套管75的固定部75b被拉出。
由此,第二内部牵引索76从第二外部套管75的固定部75a被拉进第二外部套管75,旋转构件81以销87为中心旋转移动。随着该第二内部牵引索76的变位,第二刹车构件80的旋转构件81从图7(a)和图7(b)所示的状态变位至图8(a)和图8(b)所示的状态,卡合构件85的突起部89在第二车轮30的肋条33之间移动,成为刹车状态。
当对操作构件41进行操作从而从图6(a)和图6(b)所示的状态回到图5(a)和图5(b)所示的状态时,第一刹车构件40的突起部46从第一车轮20的肋条23之间离开,成为可行驶状态。与此同时,第一内部牵引索73被拉回第一外部套管72的固定部72a内,中继构件110从图10所示的状态变位至图9所示的状态。中继构件110的移动构件115移动至左侧(第二外部套管75的固定部75b侧),被固定于移动构件115的固定部76b也滑动移动至左侧,第一内部牵引索73从第一外部套管72的固定部72b被拉出,第二内部牵引索76被拉进第二外部套管75的固定部75b。
由此,第二内部牵引索76从第二外部套管75的固定部75a被拉出,旋转构件81以销87为中心地进行旋转移动。由此,随着第二内部牵引索76的变位,第二刹车构件80的旋转构件81从图8(a)和图8(b)所示的状态变位至图7(a)和图7(b)所示的状态,卡合构件85的突起部89从第二车轮30的肋条33之间离开,成为可行驶状态。由此,通过操作操作构件41,能够使左右一对车轮20、30的双方都成为刹车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操作构件41的操作部43设置在第一车轮20之间,但对操作部43的位置不做特别的限定。也可将操作部43设置在把手部18,在这种情况下,也可通过牵引索等连接构件连接操作部43和刹车构件40、8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刹车机构设置在后脚12,但取代后脚12,也可将刹车机构设置在前脚11侧,也可在后脚12和前脚11都设置刹车机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第二刹车构件40、80分别设置第一、第二牵引索引导构件60、100。但是,至少在一方的刹车构件设置牵引索引导构件即可。
另外,说明了本实施方式的手推车为婴儿车1,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餐摇椅等育儿器具、老人手推车、购物车等。
本次揭示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特点仅为例示,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显示在权利要求而不是显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且包括与权利要求相同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8)

1.一种手推车,其包括:
本体框架,其包含在宽度方向相互分开配置的一对脚部;
第一和第二车轮,其旋转自如地被安装在所述一对脚部的下端;
为了使所述第一车轮的旋转停止而设置的第一刹车构件,其在卡合所述第一车轮并使所述第一车轮的旋转停止的卡合位置和不卡合所述第一车轮的非卡合位置之间变位;
为了使所述第二车轮的旋转停止而设置的第二刹车构件,其在卡合所述第二车轮并使所述第二车轮的旋转停止的卡合位置和不卡合所述第二车轮的非卡合位置之间变位;
连接牵引索,其连接所述第一刹车构件和所述第二刹车构件,使两刹车构件连动地进行刹车动作;
牵引索引导构件,其安装在所述第一车轮的车轴,将从一方所述脚部被拉出的所述连接牵引索沿着圆弧状引导面引导至所述第一刹车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车,其中,
所述连接牵引索包含外部套管和可在所述外部套管内滑动的内部牵引索,所述内部牵引索的两端从所述外部套管露出并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刹车构件,所述内部牵引索顺着所述牵引索引导构件的圆弧状引导面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推车,其中,
所述一对脚部包含被固定在该一对脚部的下端的固定构件,
所述第一和第二车轮的车轴介由弹簧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可向上下方向移动地被保持,所述牵引索引导构件可与所述第一车轮的车轴一起向上下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推车,其中,
所述第一和第二车轮包含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可回转地被保持的回转构件,所述牵引索引导构件相对于所述回转构件可向上下方向移动地被保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推车,其中,
所述第一和第二车轮包含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可回转地被保持的回转构件,所述牵引索引导构件相对于所述回转构件可向上下方向移动地被保持,所述外部套管的两端可旋转地连接所述回转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推车,其中,
所述本体框架包含连接所述一对脚部的宽度方向连接构件,
所述连接牵引索沿着所述宽度方向连接构件延伸,
所述连接牵引索包含连接于所述第一刹车构件的第一牵引索区域、连接于所述第二刹车构件的第二牵引索区域、沿着所述宽度方向连接构件设置并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索区域和所述第二牵引索区域的中继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推车,其中,
所述连接牵引索包含外部套管、可在所述外部套管内滑动的内部牵引索,所述第一牵引索区域的外部套管的上方端可旋转地连接所述中继构件,所述第二牵引索区域的外部套管的上方端可旋转地连接所述中继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2、4、5、7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推车,其中,
所述第一刹车构件包含用脚操作的操作部。
CN201711237441.3A 2017-01-17 2017-11-30 手推车 Active CN1083277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05663 2017-01-17
JP2017005663A JP6850134B2 (ja) 2017-01-17 2017-01-17 手押し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7772A true CN108327772A (zh) 2018-07-27
CN108327772B CN108327772B (zh) 2021-08-03

Family

ID=62922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37441.3A Active CN108327772B (zh) 2017-01-17 2017-11-30 手推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850134B2 (zh)
CN (1) CN10832777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6556A (zh) * 2019-01-02 2019-06-07 佳木斯大学 一种手术器械清洁消毒存放装置
CN109910988A (zh) * 2019-02-01 2019-06-21 古正煇 一种童车刹车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8539B (zh) * 2020-07-09 2024-10-15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婴儿车刹车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婴儿车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21453A (ja) * 2011-04-14 2012-11-12 Combi Corp 連係操作機構
US20140015228A1 (en) * 2012-07-10 2014-01-16 Combi Corporation Stroller
US20150021872A1 (en) * 2013-01-07 2015-01-22 Peter Rolicki Maneuverable strollers
CN105109538A (zh) * 2015-09-06 2015-12-02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推车
JP2016117362A (ja) * 2014-12-19 2016-06-30 コンビ株式会社 乳母車
CN205524418U (zh) * 2016-03-23 2016-08-31 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件分体设置的婴儿推车刹车机构
CN205589283U (zh) * 2016-02-29 2016-09-21 英属维京群岛商贯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婴儿车以及婴儿车刹车机构
CN106143580A (zh) * 2015-03-25 2016-11-23 王宣 儿童推车的万向轮刹车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13256Y2 (ja) * 1991-08-31 1996-10-02 株式会社田窪工業所 棚板と支脚の固定装置
JP3072882U (ja) * 2000-04-28 2000-11-02 株式会社三栄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組立式パソコン格納用ラック
JP4450551B2 (ja) * 2002-11-22 2010-04-14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ラック
JP3106660U (ja) * 2004-06-16 2005-01-20 建鴻 楊 接続具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21453A (ja) * 2011-04-14 2012-11-12 Combi Corp 連係操作機構
US20140015228A1 (en) * 2012-07-10 2014-01-16 Combi Corporation Stroller
US20150021872A1 (en) * 2013-01-07 2015-01-22 Peter Rolicki Maneuverable strollers
JP2016117362A (ja) * 2014-12-19 2016-06-30 コンビ株式会社 乳母車
CN106143580A (zh) * 2015-03-25 2016-11-23 王宣 儿童推车的万向轮刹车装置
CN105109538A (zh) * 2015-09-06 2015-12-02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推车
CN205589283U (zh) * 2016-02-29 2016-09-21 英属维京群岛商贯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婴儿车以及婴儿车刹车机构
CN205524418U (zh) * 2016-03-23 2016-08-31 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件分体设置的婴儿推车刹车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6556A (zh) * 2019-01-02 2019-06-07 佳木斯大学 一种手术器械清洁消毒存放装置
CN109910988A (zh) * 2019-02-01 2019-06-21 古正煇 一种童车刹车结构
CN109910988B (zh) * 2019-02-01 2021-06-01 古正煇 一种童车刹车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14795A (ja) 2018-07-26
CN108327772B (zh) 2021-08-03
JP6850134B2 (ja) 2021-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4197B (zh) Baby carriage
TWI513616B (zh) Baby carriage
CN108327772A (zh) 手推车
JP5506794B2 (ja) 手元ブレーキ付きキャスター
CN108407877A (zh) 车轮结构及包括该车轮结构的手推车
CN107000775B (zh) 婴儿车
CN205801211U (zh) 一种多功能童车
CN108502008A (zh) 婴儿车
JP6445249B2 (ja) 乳母車
CN108327773B (zh) 双轮及包括双轮的婴儿车
CN204077757U (zh) 推车及刹车装置
JP6471055B2 (ja) 前二輪型三輪車の前二輪固定機構
CA2486861A1 (en) Child's pushchair comprising steering wheel-locking means
NL1030331C2 (nl) Reminrichting, in het bijzonder voor een buggy of wandelwagen.
CN104260613B (zh) 田园搬运管理机后桥专用的带双向摆臂悬架机构
EP4442536A1 (en) Frame assembly for wheeled carriage, bike trailer, stroller, and multi-functional carriage
JPH0534294Y2 (zh)
CN217347567U (zh) 儿童汽车座椅
CN104176106A (zh) 推车及刹车装置
JP2000342632A (ja) 車椅子
JP2002225719A (ja) 買物用手押し車
JP2005212715A (ja) 運搬用台車の車輪制動装置
JP2017007607A (ja) 前二輪型三輪車のステアリング軸固定機構
KR20100101318A (ko) 고정이 가능한 카트의 회전바퀴
TW201906757A (zh) 能自動鎖定車輪的鎖定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Newell brand Japan contract Association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APRICA CHILDREN'S PRODUCTS G.K.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