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27649B - 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27649B
CN108327649B CN201710052098.9A CN201710052098A CN108327649B CN 108327649 B CN108327649 B CN 108327649B CN 201710052098 A CN201710052098 A CN 201710052098A CN 108327649 B CN108327649 B CN 1083276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display terminal
rotating assembly
hing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520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27649A (zh
Inventor
白胜
张晓茹
蔡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520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276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27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76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276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76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2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displays, e.g. cathodic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05Dashboar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12Seats or parts thereof
    • B60R2011/0015Back-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8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 B60R2011/0085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with adjustment by rotation in their operational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和车辆,所述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适于安装在车身上,且设置为至少部分可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转动组件,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与所述移动组件的所述至少部分相连,且设置为可绕第二方向旋转,车载显示终端适于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重合。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可以方便地大范围调节车载显示终端的显示角度,使用舒适性和安全性更佳。

Description

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和具有该支撑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很多车辆上都配有显示终端以提高车辆的娱乐性,相关技术中,车载显示终端固定安装在仪表板上,难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使用习惯,且车内的空间也限制了车载显示终端的位置调整,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于调节车载显示终端位置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适于安装在车身上,且设置为至少部分可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转动组件,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与所述移动组件的所述至少部分相连,且设置为可绕第二方向旋转,车载显示终端适于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重合。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可以方便地大范围调节车载显示终端的显示角度,使用舒适性和安全性更佳。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二转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相连,且设置为可绕第三方向旋转,所述车载显示终端适于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三转动组件,所述第三转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相连,且设置为可绕第一方向旋转,所述车载显示终端适于与所述第三转动组件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且所述第一方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机架单元、传动单元、伸缩驱动单元和辅助支撑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相互螺纹连接的螺杆和移动螺母,所述辅助支撑单元包括相互活动配合的导向部和活动部,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与所述移动螺母和所述活动部相连,所述伸缩驱动单元与所述螺杆动力耦合连接,所述螺杆和所述导向部安装在所述机架单元上。
具体地,所述机架单元包括: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沿第一方向间隔开,所述螺杆与所述导向部支撑在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之间。
具体地,所述传动单元还包括:轴承座、第一螺杆轴承和第二螺杆轴承,所述轴承座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一螺杆轴承为多个且安装在所述轴承座内,所述第二螺杆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螺杆支承在所述第一螺杆轴承和所述第二螺杆轴承内。
具体地,所述导向部为光杆且支撑在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之间,所述活动部为具有通孔的支撑座,所述导向部贯穿所述通孔。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铰支座,所述第一铰支座与所述移动组件的所述至少部分相连;第一铰接头,所述第一铰接头与所述第一铰支座绕所述第二方向铰接,所述车载显示终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头相连;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铰接头动力耦合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铰接头与所述第一铰支座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铰支点铰接相连,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为双向出轴的步进电机且设在两个所述第一铰支点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第二铰支座,所述第二铰支座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相连;第二铰接头,所述第二铰接头与所述第二铰支座绕所述第三方向铰接,所述车载显示终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头相连;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铰接头动力耦合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铰接头与所述第二铰支座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铰支点铰接相连,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为双向出轴的步进电机且设在两个所述第二铰支点之间。
具体地,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铰支座和第一铰接头,所述第一铰支座与所述移动组件的所述至少部分相连,所述第一铰接头与所述第一铰支座绕所述第二方向铰接,所述第二铰支座与所述第一铰接头形成为一体。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转动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适于安装在所述车载显示终端上;第三驱动单元,所述第三驱动单元与所述支架动力耦合连接;连接架,所述支架支承在所述连接架上且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相连。
具体地,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第二铰支座和第二铰接头,所述第二铰支座与所述移动组件的所述至少部分相连,所述第二铰接头与所述第二铰支座绕所述第三方向铰接,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第二铰接头形成为一体。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还包括: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在所述车载显示终端的背面;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位移传感器、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相连,且设置成在启动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前先启动所述移动组件。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如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支撑装置。
所述车辆与上述的支撑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车载显示终端);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6是图3中C-C处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铰接头与第二铰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支撑装置1000,
移动组件1,机架单元11,第一机架111,伸缩驱动单元12,传动单元13,螺杆131,紧固螺母132,轴承座133,第一螺杆轴承134,轴向限位轴套135,行程限位套136,螺母座137,移动螺母138,轴承限位套139,辅助支撑单元14,第一导向固定座141,活动部142,导向部143,端部限位套144,
第一转动组件2,第一铰支座21,第一驱动单元22,第一轴承23,第一铰接头24,
第二转动组件3,第二铰支座31,第二驱动单元32,第二轴承33,第二铰接头34,
第三转动组件4,连接架41,第三驱动单元42,旋转编码器43,支架44,弹性挡圈45,第三轴承46,第三轴套47,
位移传感器5,
车载显示终端20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首先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终端2000的支撑装置1000。
如图1-图7所示,车载显示终端2000的支撑装置1000包括移动组件1和第一转动组件2。
其中,移动组件1适于安装在车身上,比如移动组件1可以安装在仪表板或者前围骨架或者座椅靠背等位置,且移动组件1设置为至少部分可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转动组件2与移动组件1的至少部分相连,且第一转动组件2设置为可绕第二方向旋转,车载显示终端2000适于与第一转动组件2相连,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重合。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启动移动组件1可以调节车载显示终端2000到车身(仪表板)的间距,优选地,第一方向可以为车辆的前后方向,也就是X向。在移动组件1运动到车载显示终端2000远离车身时,开启第一转动组件2,可以调节车载显示终端2000的显示角度,以方便乘员使用,可以防止反光以及使车载显示终端2000的显示角度调节到较为舒适的观看的位置。由于车载显示终端2000远离车身,车载显示终端2000的转动范围大,且不会受到车身的干涉。
在无需调节车载显示终端2000的角度时,可以启动移动组件1,使车载显示终端2000尽可能地靠近车身,即车载显示终端2000可以始终保持在对应角度的最短的位置,从而提升支撑装置1000的稳定性、抗振性和安全性。
具体地,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撑装置1000的工作过程可以为:在初始状态下,移动组件1处于收缩状态,使车载显示终端2000凸出仪表板的距离最小,以保证系统足够的稳定性、抗振性及安全性;在需要进行角度调节时,移动组件1先行启动,运行至最大伸出状态,再启动第一转动组件2,待车载显示终端2000转动到指定位置后,移动组件1再次开启并进行回缩,当车载显示终端2000靠近车身时,移动组件1停止,从而使支撑装置1000保持在该角度下的最小收缩状态。
如图3和图6所示,支撑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位移传感器5和控制单元。位移传感器5可以设在车载显示终端2000的背面,用于检测与车身的距离,控制单元与位移传感器5、移动组件1和第一转动组件2相连,且控制单元设置成在启动第一转动组件2前先启动移动组件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终端2000的支撑装置1000,可以方便地大范围调节车载显示终端2000的显示角度,使用舒适性和安全性更佳。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撑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第二转动组件3和第三转动组件4。
其中,第二转动组件3与第一转动组件2相连,且第二转动组件3设置为可绕第三方向旋转,车载显示终端2000适于与第二转动组件3相连。第三转动组件4与第二转动组件3相连,且第三转动组件4设置为可绕第一方向旋转,车载显示终端2000适于与第三转动组件4相连。
也就是说,启动移动组件1时,第一转动组件2、第二转动组件3、第三转动组件4和车载显示终端2000一起沿第一方向移动;启动第一转动组件2时,第二转动组件3、第三转动组件4和车载显示终端2000一起绕第二方向转动;启动第二转动组件3时,第三转动组件4和车载显示终端2000一起绕第三方向转动;启动第三转动组件4时,车载显示终端2000绕第一方向转动。
也就是说,车载显示终端2000具有三个方向上的转动自由度和一个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可以极大地丰富车载显示终端2000的显示方向,防止反光等现象,方便车内的各个座椅的乘员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转动组件2和第二转动组件3需要配合移动组件1使用,以防止转动过程中发生干涉,第二转动组件3和移动组件1配合使用的方法与第一转动组件2和移动组件1配合使用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转动组件4可以独立使用,第三转动组件4可以用于车载显示终端2000的横屏、竖屏切换,以便于图片、视频等软体的等比例全屏显示。
优选地,参考图1,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两两垂直,且第一方向为X向,优选地,第二方向为Z向,第三方向为Y向,或者第二方向为Y向,第三方向为Z向,为了方便描述,下面仅以第一方向为X向,第二方向为Z向,第三方向为Y向为例。需要说明的是,X、Y、Z为车辆的通用方向,即X向为前后方向,Y向为左右方向,Z向为上下方向。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移动组件1、第一转动组件2、第二转动组件3和第三转动组件4的具体结构。
如图1-图5所示,车载显示终端2000的移动组件1包括:传动单元13、伸缩驱动单元12、辅助支撑单元14和机架单元11。
其中,传动单元13与第一转动组件2相连,伸缩驱动单元12与传动单元13相连,以可选择性地驱动第一转动组件2(连带车载显示终端2000)沿X向(前后方向)移动,伸缩驱动单元12用于提供驱动力,辅助支撑单元14包括导向部143和活动部142,活动部142与导向部143沿X向活动配合,且活动部142与第一转动组件2相连,机架单元11适于安装在车身上,比如机架单元11适于安装在仪表板上或前围骨架上,传动单元13和辅助支撑单元14均支撑在机架单元11上。
可以理解的是,伸缩驱动单元12启动时,伸缩驱动单元12输出的驱动力通过传动单元13驱动第一转动组件2之后的零部件沿X向移动,以调节车载显示终端2000到仪表板的距离。
第一转动组件2沿X向移动时,辅助支撑单元14的活动部142在导向部143上也沿X向移动,安装有车载显示终端2000的第一转动组件2被传动单元13和辅助支撑单元14共同支撑,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抗振性远大于单臂悬挂结构,且活动部142在导向部143上的移动方向与传动单元13的移动方向均为X向,辅助支撑单元14还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终端2000的移动组件1,可以方便地调节车载显示终端2000到仪表板的距离,且通过双支撑结构,移动组件1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抗振性更佳,运行更平稳。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机架单元11包括:第一机架111和第二机架,第一机架111和第二机架沿X向间隔开,且第一机架111在第二机架的前方,传动单元13支撑在第一机架111和第二机架之间,这样,传动单元13可以形成简支结构,辅助支撑单元14支撑在第一机架111和第二机架之间,这样,辅助支撑单元14可以形成简支结构。也就是说,移动组件1处于双支撑简支状态,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抗振性好,无需另外附设导轨,结构简单、紧凑、运行平稳、价格较低廉。
下面结合附体描述传动单元13和辅助支撑单元14的一些具体的结构形式。
如图2-图4所示,传动单元13可以包括螺杆131、紧固螺母132、轴承座133、第一螺杆轴承134、轴向限位轴套135、行程限位套136、螺母座137、移动螺母138、轴承限位套139、第二螺杆轴承。
其中,螺杆131的轴向可以为X向,螺杆131支承在第一机架111和第二机架之间。
具体地,如图4所示,轴承座133安装在第一机架111上,比如轴承座133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安装在第一机架111上,第一螺杆轴承134安装在轴承座133内,螺杆131(螺杆131的光杆段)支承在第一螺杆轴承134内,第一螺杆轴承134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螺杆轴承134之间设有轴向限位轴套135。这样,螺杆131的位于第一机架111的一端形成多点支承,固定牢固。
比如第一螺杆轴承134可以为两个,轴向限位轴套135夹设在两个第一螺杆轴承134之间,轴承座133内可以具有限位台阶,两个第一螺杆轴承134中的一个、轴向限位轴套135和两个第一螺杆轴承134中的另一个依次装配入轴承座133内,两个第一螺杆轴承134中的另一个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杆131上的紧固螺母132轴向限位,这样,第一螺杆轴承134的轴向限位稳固。
如图4所示,第二螺杆轴承安装在第二机架上,螺杆131(螺杆131的光杆段)支承在第二螺杆轴承内。具体地,螺杆131的端部设有螺杆131轴肩,轴承限位套139可以套设在螺杆131外,且与螺杆131间隙配合,轴承限位套139夹设在螺杆131轴肩与第二螺杆轴承之间,这样可以对第二螺杆轴承轴向限位。由此,螺杆131的位于第二机架的一端形成单点支承。轴承限位套139可以为聚甲醛树脂制成,利用聚甲醛树脂材料耐疲劳特性好、吸振性能佳的特点,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极限位的碰撞冲击及噪音。
也就是说,螺杆131可以通过三个轴承按照一端固定一端铰支的形式固定与机架单元11上,传动单元13的轴向和径向限位稳定牢固。
参考图4,螺杆131与伸缩驱动单元12动力耦合连接,移动螺母138与螺杆131螺纹连接,移动螺母138可以为聚甲醛树脂制成,螺杆131可以为不锈钢制成,充分地利用聚甲醛树脂材料自润滑、耐磨、吸振特性好的特点,使得传动单元13的润滑要求低、结构简单,工作运行平稳、定位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运行噪声极低,还可以避免系统低速下爬行。
参考图4,行程限位套136可以套设在螺杆131外,且行程限位套136与螺杆131过盈配合,比如行程限位套136可以压套在螺杆131外,且行程限位套136可以位于轴承座133与移动螺母138之间。行程限位套136用于限定移动螺母138沿螺杆131运动的行程,防止车载显示终端2000撞击到仪表板。行程限位套136可以为聚甲醛树脂制成,利用聚甲醛树脂材料耐疲劳特性好、吸振性能佳的特点,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极限位的碰撞冲击及噪音。
移动螺母138与第一转动组件2相连,具体地,移动螺母138过盈地嵌在螺母座137内,螺母座137与第一转动组件2相连,比如螺母座137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与第一转动组件2相连。移动螺母138可以为聚甲醛树脂制成,螺母座137可以为尼龙制成。依靠移动螺母138和螺母座137之间的过盈压紧力,可以来消除移动螺母138与螺杆131的螺纹间的径向间隙,提高了传动单元13的轴向刚度,进而保证了更好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比如伸缩驱动单元12可以为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花键结构与螺杆131动力耦合连接,伸缩驱动单元12启动时,螺杆131转动,移动螺母138在螺杆131上沿X向移动,并带动第一转动组件2之后的零部件和车载显示终端2000移动。
当然,传动单元13除了上述的螺杆131配合移动螺母138的形式外,还可以为其他形式,比如齿条机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辅助支撑单元14包括:第一导向固定座141、活动部142、导向部143、端部限位套144、第二导向固定座。
导向部143可以为光杆,导向部143与螺杆131平行设置,且导向部143支撑在第一机架111和第二机架之间,导向部143的一端通过第一导向固定座141安装在第一机架111上,导向部14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导向固定座安装在第二机架上。导向部143上还设有凸台,凸台位于第一导向固定座141与活动部142之间,导向部143的端部设有轴肩,端部限位套144夹设在轴肩与第二导向固定座之间。
活动部142为具有通孔的支撑座,导向部143贯穿通孔,导向部143为不锈钢制成,支撑座为聚甲醛树脂制成。由此,可以充分地利用聚甲醛树脂材料自润滑、耐磨、吸振特性好的特点,使得辅助支撑单元14的润滑要求低、结构简单,工作运行平稳、定位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运行噪声极低,还可以避免系统低速下爬行。
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转动组件2包括:第一铰支座21、第一铰接头24、第一驱动单元22和第一轴承23。
其中,第一铰支座21与移动组件1的至少部分相连,具体地,第一铰支座21与螺母座137和活动部142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一铰接头24与第一铰支座21绕第二方向铰接,车载显示终端2000与第一铰接头24相连,第一驱动单元22与第一铰接头24动力耦合连接,第一驱动单元22通过第一轴承23支承在第一铰支座21上。
在第一驱动单元22启动时,车载显示终端2000可以绕第二方向(Z向)转动,从而使车载显示终端2000可以适应驾驶员和副驾驶的使用。
具体地,参考图6,第一驱动单元22可以为步进电机,这样可以使第一转动组件2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同时可以通过步进电机的计步实现精确的角度控制,从而减少了编码器的使用。
第一铰接头24与第一铰支座21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铰支点铰接相连,两个第一铰支点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第一驱动单元22可以为双向出轴的步进电机,且第一驱动单元22设在两个第一铰支点之间,第一驱动单元22的两个输出轴各通过一个第一轴承23支承在第一铰支座21上,且第一驱动单元22的两个输出轴与第一铰接头24花键连接以传递扭矩,第一驱动单元22的两个输出轴的内半段可以设有外花键,第一铰接头24具有内花键,第一驱动单元22的两个输出轴的外半段为光杆,且与第一轴承23可转动地连接。这样,第一转动组件2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零件更少,便于减重,同时也利于后续外覆件的设计,使整体更美观、整洁。
如图1-图3所示,第二转动组件3包括:第二铰支座31、第二铰接头34、第二驱动单元32和第二轴承33。
其中,参考图7,第二铰支座31与第一转动组件2相连,比如第一转动组件2可以包括:第一铰支座21和第一铰接头24,第一铰支座21与移动组件1的至少部分相连,第一铰接头24与第一铰支座21绕第二方向铰接,第二铰支座31与第一铰接头24形成为一体。这样,第二转动组件3和第一转动组件2的结构更紧凑,零部件更少。
第二铰接头34与第二铰支座31绕第三方向铰接,车载显示终端2000与第二铰接头34相连,第二驱动单元32与第二铰接头34动力耦合连接,第二驱动单元32通过第二轴承33支承在第二铰支座31上。
在第二驱动单元32启动时,车载显示终端2000可以绕第三方向(Y向)转动,从而调节车载显示终端2000的俯仰角度,防止反光。
具体地,参考图2,第二驱动单元32为步进电机,这样可以使第二转动组件3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同时可以通过步进电机的计步实现精确的角度控制,从而减少了编码器的使用。
参考图2和图7,第二铰接头34与第二铰支座31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铰支点铰接相连,两个第二铰支点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第二驱动单元32可以为双向出轴的步进电机,且第二驱动单元32设在两个第二铰支点之间,第二驱动单元32的两个输出轴各通过一个第二轴承33支承在第二铰支座31上,且第二驱动单元32的两个输出轴与第二铰接头34花键连接以传递扭矩,第二驱动单元32的两个输出轴的内半段可以设有外花键,第二铰接头34具有内花键,第二驱动单元32的两个输出轴的外半段为光杆,且与第二轴承33可转动地连接。这样,第二转动组件3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零件更少,便于减重,同时也利于后续外覆件的设计,使整体更美观、整洁。
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三转动组件4包括:连接架41、第三驱动单元42、支架44、旋转编码器43、弹性挡圈45、第三轴承46和第三轴套47。
支架44适于安装在车载显示终端2000上,第三驱动单元42与支架44动力耦合连接,支架44支承在连接架41上,且支架44与第二转动组件3相连。
比如参考图6,支架44可以包括平板状的背板和管状的转动套,背板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安装在车载显示终端2000的背面,转动套的轴向为第一方向,转动套通过第三轴承46支承在连接架41内,且第三轴承46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三轴承46之间夹设有第三轴套47,两个第三轴承46的外端可以设有弹性挡圈45以实现轴向的端部限位,第三驱动单元42的输出轴可以与转动套通过花键连接以传递扭矩。
第三驱动单元42可以为行星齿轮减速电机,第三驱动单元42的输出端可以设有旋转编码器43,旋转编码器43用于控制旋转角度,并在90°到位后发出到位信号,控制单元在接收到该信号后控制第三驱动单元42停止,以实现车载显示终端2000的横竖屏切换和锁止。
在第二转动组件3包括:第二铰支座31和第二铰接头34的实施例中,第二铰支座31与移动组件1的至少部分相连,第二铰接头34与第二铰支座31绕第三方向铰接,如图2所示,连接架41与第二铰接头34形成为一体。这样,第三转动组件4和第二转动组件3的结构更紧凑,零部件更少。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辆。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车载显示终端2000的支撑装置10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形式的支撑装置1000,可以方便地大范围调节车载显示终端2000的显示角度,使用舒适性和安全性更佳。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适于安装在车身上,且设置为至少部分可沿第一方向移动;
第一转动组件,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与所述移动组件的所述至少部分相连,且设置为可绕第二方向旋转,车载显示终端适于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相连;其中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重合,所述至少部分的移动过程和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旋转过程分别为独立的运动过程,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机架单元、传动单元、伸缩驱动单元和辅助支撑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相互螺纹连接的螺杆和移动螺母,所述辅助支撑单元包括相互活动配合的导向部和活动部,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与所述移动螺母和所述活动部相连,所述伸缩驱动单元与所述螺杆动力耦合连接,所述螺杆和所述导向部安装在所述机架单元上,所述机架单元包括: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沿第一方向间隔开,所述螺杆与所述导向部支撑在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之间,所述导向部为光杆且支撑在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之间,所述活动部为具有通孔的支撑座,所述导向部贯穿所述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二转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相连,且设置为可绕第三方向旋转,所述车载显示终端适于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转动组件,所述第三转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相连,且设置为可绕第一方向旋转,所述车载显示终端适于与所述第三转动组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且所述第一方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还包括:轴承座、第一螺杆轴承和第二螺杆轴承,所述轴承座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一螺杆轴承为多个且安装在所述轴承座内,所述第二螺杆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螺杆支承在所述第一螺杆轴承和所述第二螺杆轴承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
第一铰支座,所述第一铰支座与所述移动组件的所述至少部分相连;
第一铰接头,所述第一铰接头与所述第一铰支座绕所述第二方向铰接,所述车载显示终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头相连;
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铰接头动力耦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头与所述第一铰支座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铰支点铰接相连,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为双向出轴的步进电机且设在两个所述第一铰支点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
第二铰支座,所述第二铰支座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相连;
第二铰接头,所述第二铰接头与所述第二铰支座绕所述第三方向铰接,所述车载显示终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头相连;
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铰接头动力耦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头与所述第二铰支座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铰支点铰接相连,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为双向出轴的步进电机且设在两个所述第二铰支点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铰支座和第一铰接头,所述第一铰支座与所述移动组件的所述至少部分相连,所述第一铰接头与所述第一铰支座绕所述第二方向铰接,所述第二铰支座与所述第一铰接头形成为一体。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动组件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适于安装在所述车载显示终端上;
第三驱动单元,所述第三驱动单元与所述支架动力耦合连接;
连接架,所述支架支承在所述连接架上且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第二铰支座和第二铰接头,所述第二铰支座与所述移动组件的所述至少部分相连,所述第二铰接头与所述第二铰支座绕所述第三方向铰接,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第二铰接头形成为一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在所述车载显示终端的背面;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位移传感器、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相连,且设置成在启动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前先启动所述移动组件。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
CN201710052098.9A 2017-01-20 2017-01-20 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和车辆 Active CN1083276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2098.9A CN108327649B (zh) 2017-01-20 2017-01-20 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2098.9A CN108327649B (zh) 2017-01-20 2017-01-20 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7649A CN108327649A (zh) 2018-07-27
CN108327649B true CN108327649B (zh) 2020-11-20

Family

ID=62922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52098.9A Active CN108327649B (zh) 2017-01-20 2017-01-20 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276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6418B (zh) * 2019-03-28 2022-06-1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和车辆
CN110843692A (zh) * 2019-10-09 2020-02-28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一种汽车ar hud六向调节机构
CN111976486A (zh) * 2020-08-28 2020-11-24 深圳市科莱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中控全方位移动方法及装置
CN114248696B (zh) * 2020-09-24 2024-03-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显示屏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3669572A (zh) * 2021-07-01 2021-11-19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车载屏幕的调节装置、车载显示装置和车辆
CN113771771A (zh) * 2021-10-28 2021-12-10 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调节机构
CN116061820A (zh) * 2021-11-01 2023-05-05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机械臂以及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24846B1 (ko) * 2005-02-18 2006-09-20 구본영 전동식으로 개폐되는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개폐 제어방법
CN201415646Y (zh) * 2009-05-13 2010-03-03 东莞市楚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影音系统用lcd伸缩控制机构
CN202163370U (zh) * 2011-08-10 2012-03-14 张志超 平板电脑车载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7649A (zh) 2018-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7649B (zh) 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和车辆
US11235798B2 (en) Adjusting drive for a steering column and steering column for a motor vehicle
US7303223B2 (en) Power seat slide device for vehicle
US20110239809A1 (en) Length-adjustable steering actuation unit for a motor vehicle with a support and a steering column
EP2114724B1 (en) Transmission for motorized track system
US5884532A (en) Adjustable pedal apparatus
US8376402B2 (en) Lower type motor driven column apparatus
US20170097071A1 (en) Steering column for a motor vehicle, threaded rod and spindle nut
US8434788B2 (en) Length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module for a motor vehicle
CN112703145B (zh) 转向柱和线控转向系统
CN110775148A (zh) 转向装置
US10625766B2 (en) Steering wheel for controlling steering movement of a vehicle
JP4277798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WO2007083536A1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KR101488016B1 (ko) 자동차 시트 슬라이딩 장치의 기어박스
JP7371409B2 (ja) 車両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8327648B (zh) 车载显示终端的伸缩装置和车辆
US20040249321A1 (en) Massage system,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stallation inside the backrest of a vehicle seat
JPH0577402B2 (zh)
US7216562B2 (en) Electrically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210416305U (zh) 座椅滑轨组件
CN115892189A (zh) 转向柱组件和车辆
US10005487B2 (en) Viscous dampers for steering columns of motor vehicles
CN213973712U (zh) 一种汽车座椅电动腰托驱动器
JP5412799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