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21031B - 电磁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21031B
CN108321031B CN201711335293.9A CN201711335293A CN108321031B CN 108321031 B CN108321031 B CN 108321031B CN 201711335293 A CN201711335293 A CN 201711335293A CN 108321031 B CN108321031 B CN 1083210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terminal
contact
plate
terminal plat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352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21031A (zh
Inventor
中康弘
高谷幸悦
足立日出央
田嶋友树
樱井裕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21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1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21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1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tact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磁接触器具有:主触点机构(3),其具有彼此隔开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触头(23)和第二固定触头(24)以及与这些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二固定触头可接触/分离地设置的可动触头(25),对可动触头赋予抵抗通电时的电磁斥力的洛伦兹力;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其与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二固定触头的从收纳主触点机构的收纳盒(2A)突出的突出部分别连接,在第一主端子板和第二主端子板设置有在可动触头与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二固定触头接触时所流通的主电流的方向相同、且配置于所述收纳盒的宽度范围内的平行的对置板部(4Aa、4Ba),由两个对置板部产生与流经可动触头的电流交叉的共同磁场。

Description

电磁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电流路的开闭的电磁接触器。
背景技术
这种电磁接触器构成为,具有主电路触点机构,该主电路触点机构具有隔开间隔配置的一对固定触头和与该一对固定触头可接触/分离地配置的可动触头。在可动触头与一对固定触头间接触的闭合状态下,向一方的固定触头输入的直流电力经由可动触头从另一方的固定触头输出。
关于这种电磁接触器已知的是,在使一对固定触头与可动触头接触而成为闭合状态时,由于通电电流而在可动触头的断开方向产生电磁斥力。
为了抑制该电磁斥力,考虑将与任一方的固定触头连接的导体与可动触头平行地配置,使在该导体产生的磁场为与流经可动触头的电流交叉的方向,对可动触头作用抑制电磁斥力的洛伦兹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59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在与一对固定触头的一方连接的导体形成1或2个与可动触头平行地延伸的板部,以流经该板部的电流与流经可动触头的电流成为反方向的方式使可动触头产生抵抗电磁斥力的洛伦兹力。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提供的是继电器,不仅使用的通电电流量少,而且在与一方的固定触头连接的导体形成有与可动触头平行的1或2个板部。此时,在使板部为1个时,形成用于产生洛伦兹力的磁场的电流量为继电器的通电电流量,但因为磁场以板部为中心为同心圆状,所以横穿动子的磁通相对于动子的平面倾斜,洛伦兹力的方向相对于动子的与定子接触的方向错位,存在抵抗电磁斥力的力减少的课题。
与之相对,在隔着动子设置平行的2个板部时,因为在2个板部沿同一方向流通电流,所以能够使横穿动子的磁通为相对于动子的接触/分离方向和动子的电流方向正交的方向,使洛伦兹力的方向为动子的与定子接触的方向。但是,此时,流经2个板部的电流成为继电器的通电量的1/2,因此,该分磁场的强度会减半,并且因为隔着动子在其两侧配置2个板部,所以触点机构的宽度变宽,存在不能应对小型化需求的课题。
进而,因为磁场的强度跟板部与动子的距离成反比,所以距离增大时,磁场的强度也会减少。
因此,本发明着眼于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现有例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产生抵抗电磁斥力的洛伦兹力并且实现小型化的电磁接触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的电磁接触器包括:主触点机构,其具有彼此隔开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二固定触头以及与这些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二固定触头可接触/分离地设置的可动触头,对可动触头施加抵抗通电时的电磁斥力的洛伦兹力;和第一主端子板和第二主端子板,其与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二固定触头的从收纳主触点机构的收纳盒突出的突出部分别连接,第一主端子板和第二主端子板设置有在可动触头与所述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二固定触头接触时所流通的主电流的方向相同、且与将第一固定触头的突出部和第二固定触头的突出部之间连结的线平行的对置板部,由两个对置板部产生与流经可动触头的电流交叉的共同磁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使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二固定触头从收纳主触点机构的收纳盒突出,在这些突出部配置第一主端子板和第二主端子板,因此不需要隔着可动触头配置第一主端子板和第二主端子板。因此,能够将第一主端子板和第二主端子板靠近地配置,能够缩窄收纳盒的宽度,并且能够增大流经第一主端子板和第二主端子板的电流产生的磁场的强度。而且,能够在使可动触头与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二固定触头接触的方向产生大的洛伦兹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接触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拆下了图1的盒体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1的IV-IV线上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拆下了收纳盒的状态的主触点机构和主端子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主端子板产生的磁场的产生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接触器的俯视图。
图8是图7的侧视图。
图9是图8的IX-IX线上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第一主端子板和第二主端子板的安装前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1是表示第一主端子板和第二主端子板的变形例的与图2同样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在以下附图的记载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但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图,应留意厚度和平面尺寸的关系、各层的厚度比率等与现实的情况不同。因此,具体的厚度或尺寸应参照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另外,附图相互之间当然也包含相互的尺寸关系或比例不同的部分。
另外,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示例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将构成部件的材质、形状、构造、配置等特定于下述内容。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权利要求项规定的技术范围内可以增加各种变更。
以下,对本发明的电磁接触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电磁接触器1具有由绝缘树脂材料形成的长方体状的盒体2。该盒体2被分割成主触点机构收纳盒2A和电磁铁收纳盒2B。在主触点机构收纳盒2A,在内部配置有图3和图4所示的主触点机构3,在与电磁铁收纳盒2B相反的一侧的端子板设置面配置有成对的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
在电磁铁收纳盒2B,在内部配置有图3和图4所示的电磁铁单元5,在侧面形成有线圈端子6。
主触点机构3具有触点收纳部11。该触点收纳部11具有金属制的方筒体12和封闭该方筒体12的上端的平板状的例如陶瓷性的绝缘板13。方筒体12在下端部具有向外方突出的凸缘部12a。该凸缘部12a与构成触点收纳部11的后述的上部磁轭14的上表面密封接合。在绝缘板13,保持规定间隔地形成有一对贯通孔13a、13b。
另外,如图4所示,在触点收纳部11的方筒体12的内周面配置有形成为有底方筒状的绝缘筒体15。在绝缘筒体15的底板部形成有可动柱塞收纳凹部15a,并且,在该可动柱塞收纳凹部15a的中央部形成有供后述的连结轴37插通的插通孔15b。
如图4所示,主触点机构3具有:保持规定间隔地固定于绝缘板13的成对的第一固定触头23和第二固定触头24;相对于这些第一固定触头23和第二固定触头24可接触/分离地配置的可动触头25。
在此,第一固定触头23具有:从上表面侧插通于在绝缘板13形成的贯通孔13a的由导电体金属形成的外部导体部23A;和在绝缘板13的下表面侧与该外部导体部23A连结的侧视为C字状的由导电性金属形成的内部导体部23B。
外部导体部23A具有在上表面开口的阴螺纹部23Aa。
内部导体部23B具有:沿着绝缘板13的下表面向外侧(右侧)延伸的上板部23a;从上板部23a的外侧端部向下方延伸的中间板部23b;和从中间板部23b的下端部与上板部23a平行地向内侧延伸的下板部23c。下板部23c在可动触头25的下方延伸,在其上表面具有可动触头25的第一触点部所接触的第一触点部23d。
另一方面,第二固定触头24也以与第一固定触头23面对称的方式配置,与第一固定触头23同样,具有由导电体金属形成的外部导体部24A,和在绝缘板13的下表面侧与该外部导体部24A连结的侧视为C字状的由导电性金属形成的内部导体部24B。
外部导体24A具有在上表面开口的阴螺纹部24Aa。
内部导体部24B具有:沿着绝缘板13的下表面向外侧(左侧)延伸的上板部24a;从上板部24a的外侧端部向下方延伸的中间板部24b;和从中间板部24b的下端部与上板部24a平行地向内侧延伸的下板部24c。下板部24c在可动触头25的下方延伸,与其上表面具有可动触头25的第一触点部所接触的第二触点部24d。
另外,以覆盖第一固定触头23的中间板部23b的内侧面和第二固定触头24的中间板部24b的内侧面的方式,安装有俯视为コ字状的磁性体板28。由此,能够屏蔽由于流经中间板部23b、24b的电流产生的磁场。
进而,在第一固定触头23安装有限制电弧产生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缘罩26。在第二固定触头24也安装有限制电弧产生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缘罩27。由此,在第一固定触头23的内周面仅露出下板部23c的上表面侧的第一触点部23d。另外,在第二固定触头24的内周面仅露出下板部24c的上表面侧的第二触点部24d。
可动触头25是以导电性金属作为材料的在图1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导电板。该可动触头25以在第一固定触头23和第二固定触头24内配置两端部的方式配设。该可动触头25被在电磁铁单元5的后述的可动柱塞35固定的连结轴37支承。在可动触头25的中央部形成有供连结轴37插通的贯通孔。
在连结轴37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向外方突出地形成有凸缘部37a。可动触头25以从连结轴37的上方插通其贯通孔的方式被载置在凸缘部37a上。从连结轴37的上方对接触弹簧39使连结轴37插通其中,对弹簧座38从连结轴37的上方使连结轴37插通其中,利用弹簧座38承接接触弹簧39的上端,使得用接触弹簧39赋予规定的接触压。
该可动触头25在释放位置成为两端的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分别与第一固定触头23的第一触点部23d和第二固定触头24的第二触点部24d各自保持规定间隔地分离的状态。另外,可动触头25在吸合位置时两端的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分别以接触弹簧39产生的规定的接触压与第一固定触头23的第一触点部23d和第二固定触头24的第二触点部24d各自接触。
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电磁铁单元5具有侧视为U字形状的下部磁轭31,在该下部磁轭31的底板部的中央部配置有固定柱塞32。在固定柱塞32的外侧配置有卷轴33。在该卷轴33卷绕有由于通电而产生电磁力的线圈34。
另外,在下部磁轭31的成为开放端的上端固定有板状的上部磁轭14。在该上部磁轭14的中央部形成有可动柱塞贯通孔14a。
另外,在配置于卷轴33的中央圆筒部33a内的固定柱塞32的上部配置有形成为有底筒状的盖16,设置于该盖16的开放端的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16a与上部磁轭14的下表面密封接合。由此,形成将触点收纳部11和盖16经由上部磁轭14的可动柱塞贯通孔14a连通的成为密封空间的主触点机构3。
在该盖16的内部,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收纳可动柱塞35。该可动柱塞35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地收纳于盖16的内部的圆筒部35a;和设置于该圆筒部35a的上端的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周缘部35c。可动柱塞35的圆筒部35a在上下方向上插通在上部磁轭14的可动柱塞贯通孔14a中,可动柱塞35的周缘部35c具有比可动柱塞贯通孔14a大的外径,配置在上部磁轭14的上方的绝缘筒体15的可动柱塞收纳凹部15a内。
在可动柱塞35的圆筒部35a形成有从其下端面向上方延伸的复位弹簧收纳凹部35b。在盖16的底部与复位弹簧收纳凹部35b的上端面之间配设有将可动柱塞35向上方施力的复位弹簧36。
另外,如图4所示,在上部磁轭14的上表面,以包围可动柱塞35的周缘部35c的方式固定有外形为方形且具有圆形的中心开口且形成为环状的永磁体17。永磁体17以在上下方向即厚度方向上例如使上端侧为N极、使下端侧为S极的方式磁化。
在永磁体17的上表面固定有与永磁体17为相同外形且具有比可动柱塞35的周缘部35c小的内径的贯通孔18a的辅助轭18。连结轴37在上下方向上插通在贯通孔18a中。
在主触点机构3的密封空间内封入有例如氢等电弧消弧用气体。
另外,第一固定触头23和第二固定触头24中,外部导体部23A和24A的从绝缘板13向上方突出的前端,通过图4中点划线所示的形成于主触点机构收纳盒2A的顶板41的插通孔41a、41b,稍突出于上表面的端子板配置面42。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端子板配置面42,在前后方向的端部分别形成有绝缘侧壁43和44。另外,在端子板配置面42形成有将绝缘侧壁43和44之间分割成两个第一收纳部45A和第二收纳部45B的内部绝缘壁46。内部绝缘壁46具有形成于外部导体部23A的前端与外部导体部24A的前端之间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宽幅的中间绝缘壁46a。
另外,内部绝缘壁46具有从中间绝缘壁46a的前端侧与绝缘侧壁43相对地向右方延伸的窄幅的绝缘壁46b,和从该绝缘壁46b的右端与中间绝缘壁46a相对地向后方延伸至绝缘侧壁44的绝缘壁46c。进而,内部绝缘壁46具有从中间绝缘壁46a的后端侧与绝缘侧壁44相对地向左方延伸的窄幅的绝缘壁46d,和从该绝缘壁46d的左端与中间绝缘壁46a相对地向前方延伸至绝缘侧壁43的绝缘壁46e。
绝缘侧壁43、44和内部绝缘壁46的高度例如被设定为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的厚度的2倍程度,确保第一主端子板4A与第二主端子板4B间的绝缘距离。
在被内部绝缘壁46分割出的第一收纳部45A安装有第一主端子板4A,在第二收纳部45B安装有第二主端子板4B。
如图2所示,第一主端子板4A包括:配置于绝缘侧壁44与跟其相对的绝缘壁46d之间的成为对置板部的中间板部4Aa;从该中间板部4Aa的右端向前方延伸的安装板部4Ab;和从中间板部4Aa的左端向前方延伸且在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向左方延伸的L字状的外部连接板部4Ac。
该第一主端子板4A的安装板部4Ab通过固定螺纹件47A固定于第一固定触头23的外部导体部23A的上端。此时,在由第一主端子板4A的中间板部4Aa、安装板部4Ab和外部连接板部4Ac构成的凹部4Ad内卡合由中间绝缘壁46a、绝缘壁46d和46e构成的凸部46f。
如图2所示,第二主端子板4B包括:配置于绝缘侧壁43与跟其相对的绝缘壁46b之间的成为对置板部的中间板部4Ba;从该中间板部4Ba的左端向后方延伸的安装板部4Bb;和从中间板部4Ba的右端向后方延伸且在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向右方延伸的L字状的外部连接板部4Bc。
该第二主端子板4B的安装板部4Bb通过固定螺纹件47B固定于第二固定触头24的外部导体部24A的上端。此时,在由第二主端子板4B的中间板部4Ba、安装板部4Bb和外部连接板部4Bc构成的凹部4Bd内卡含由中间绝缘壁46a、绝缘壁46b和46c构成的凸部46g。
接着,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接触器1的动作。
首先,在电磁接触器1的主触点机构收纳盒2A的第一收纳部45A和第二收纳部45B安装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该安装是,从主触点机构收纳盒2A的被开放的上方在由绝缘侧壁43、44和内部绝缘壁46形成的第一收纳部45A和第二收纳部45B安装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
将第一主端子板4A的安装板部4Ab利用固定螺纹件47A固定,将第二主端子板4B的安装板部4Bb利用固定螺纹件47B固定于第二固定触头24的外部导体部24A。在该状态下,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由绝缘侧壁43和44和内部绝缘壁46夹着,阻止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的移动。
在该状态下,将第一主端子板4A的外部连接板部4Ac的前端与例如供给大电流的电力供给源连接,将第二主端子板4B的外部连接板部4Bc的前端与负载连接。
此时,在电磁铁单元5的线圈34为非通电状态时,成为不由电磁铁单元5产生使可动柱塞35下降的励磁力的释放状态。
在该释放状态,可动柱塞35被复位弹簧36向远离上部磁轭14的上方向施力。同时,永磁体17的磁力产生的吸引力作用于辅助轭18,吸引可动柱塞35的周缘部35c。因此,可动柱塞35的周缘部35c的上表面与辅助轭18的下表面接触。
因此,经由连结轴37与可动柱塞35连结的主触点机构3的可动触头25的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如图4所示,相对于第一固定触头23的第一触点部23d、第二固定触头24的第二触点部24d在上方隔开规定距离。因此,第一固定触头23与第二固定触头24之间的电流路处于切断状态,主触点机构3成为断开状态。
如果从该释放状态起对电磁铁单元5的线圈34通电,则由该电磁铁单元5产生励磁力,抵抗复位弹簧36施加的力和永磁体17的吸引力而向下方推压可动柱塞35。该可动柱塞35的下降由于周缘部35c的下表面接触上部磁轭14的上表面而停止。
这样,通过可动柱塞35的下降,经由连结轴37与可动柱塞35连结的可动触头25也下降,主触点机构3的可动触头25的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的各个触点部相对于第一固定触头23的第一触点部23d和第二固定触头24的第二触点部24d的各个触点部以接触弹簧39的接触压接触。
因此,电力供给源的大电流通过第一主端子板4A、第一固定触头23、可动触头25、第二固定触头24和第二主端子板4B向负载供给,主触点机构3成为闭合状态。
当成为该闭合状态时,通过流经第一固定触头23和第二固定触头24以及可动触头25的电流,在第一固定触头23的第一触点部23d和第二固定触头24的第二触点部24d与可动触头25之间产生使可动触头25向断开方向移动的电磁斥力。
但是,第一固定触头23和第二固定触头24具有C字状的内部导体部23B和24B。因此,流经内部导体部23B和24B的上板部23a和24a的电流的方向和在与上板部23a和24a相对的可动触头25中流通的电流的方向成为反方向,能够在可动触头25产生抵抗电磁斥力的洛伦兹力。
而且,在包围主触点机构3的上部的主触点机构收纳盒2A的上表面,隔着内部绝缘壁46相对配置有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流经第一主端子板4A的中间板部4Aa的输入侧电流的方向和流经与其对置的第二主端子板4B的中间板部4Ba的输出侧电流的方向为相同方向。流经这些中间板部4Aa和4Ba的电流的方向也与流经第一固定触头23的上板部23a和第二固定触头24的上板部24a的电流的方向一致。
因此,在中间板部4Aa和4Bb之间,流经两者的电流产生的内侧的磁场被抵消,但外侧的磁场彼此结合,如图6所示产生包围中间板部4Aa和4Ba的顺时针的共同的外部磁场MF。
该外部磁场MF成为与流经可动触头25的电流正交的方向,并且沿着可动触头25的板面平行。由此,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触头23和第二固定触头24之间的可动触头25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产生基于弗莱明左手定则的将可动触头25按压于第一触点部23d和第二触点部24d的洛伦兹力。此时,不是像上述的现有例那样使电流分流,而是由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产生磁场,因此与使电流分流的情况相比,能够成为大的磁通密度的大小。
由此,对可动触头25,除了作用基于第一固定触头23和第二固定触头的抵抗电磁斥力的洛伦兹力之外,还作用基于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的抵抗电磁斥力的洛伦兹力,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过电流耐量性能。
在从主触点机构3的闭合状态起切断对负载的电流供给时,停止对电磁铁单元5的线圈34的通电。
当停止对线圈34的通电时,由电磁铁单元5使可动柱塞35向下方移动的励磁力消失,由此可动柱塞35由于复位弹簧36施加的力而上升,随着周缘部35c接近辅助轭18而永磁体17的吸引力增加。
通过该可动柱塞35的上升,经由连结轴37连结的可动触头25上升。随之,在由接触弹簧39赋予了接触压时,可动触头25的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各自与第一固定触头23的第一触点部23d和第二固定触头24的第二触点部24d分别接触。之后,在接触弹簧39的接触压消失的时刻,可动触头25成为从第一固定触头23和第二固定触头24向上方离开的断开状态。
当成为这样的断开状态时,在可动触头25的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与第一固定触头23的第一触点部23d和第二固定触头24的第二触点部24d之间产生电弧,因电弧而继续电流的通电状态。
在可动触头25的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与第一固定触头23的第一触点部23d和第二固定触头24的第二触点部24d之间产生的电弧,根据这些电弧的电流的流动与由未图示的电弧消弧用永磁体产生的磁通的关系,而被依据弗莱明左手定则产生的洛伦兹力拉伸,并且被封入于主触点机构3的电弧消弧用气体冷却而消弧。
这样,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主触点机构3的闭合状态,相对于可动触头25,由第一固定触头23和第二固定触头24能够产生抵抗基于通电电流的断开方向的电磁斥力的洛伦兹力,并且由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也能够产生抵抗基于通电电流的断开方向的电磁斥力的洛伦兹力。由此,能够增大抵抗闭合状态中的向可动触头的断开方向的电磁斥力的洛伦兹力。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电磁接触器1的过电流耐量性能。
另外,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被配置于与可动触头25的配置面不同的面,且隔着内部绝缘壁46对置。因此,能够将两者间的距离缩小为必要最小限度,能够增大包围中间板部4Aa和4Ba的外部磁场的磁通密度的大小。
进而,因为能够缩短中间板部4Aa和4Ba间的距离,所以能够将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收纳于主触点机构收纳盒2A的宽度范围内。因此,能够不使电磁接触器1的外形大型化地提高过电流耐量性能。而且,通过将外部连接板部4Ac和4Bc形成为L字状,能够将外部连接板部4Ac和4Bc配置在穿过第一固定触头23的外部导体部23A和第二固定触头24的外部导体部24A的中心的线上。
另外,当第一主端子板4A的中间板部4Aa与第二主端子板4B的中间板部4Ba的距离变长时,即使由中间板部4Aa形成的磁场和由中间板部4Ba形成的磁场相互分离或相互连结,外部磁场的磁通密度的大小也会减小。因此,相对于可动触头25不能产生抵抗电磁斥力的洛伦兹力或者即使能够产生也会是较小的洛伦兹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缩短第一主端子板4A的中间板部4Aa与第二主端子板4B的中间板部4Ba的距离,而对可动触头25作用抵抗闭合状态的电磁斥力的大的洛伦兹力。
接着,参照图7~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代替从上方进行第一主端子板和第二主端子板的安装的情况,而从侧面方向进行安装。
即,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7~图10所示,将主触点机构收纳盒2A的绝缘侧壁43、44和内部绝缘壁46的高度设定为在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的厚度加上第一固定触头23和第二固定触头24的外部导体部23A和24A的从主端子板配置面的突出量的值以上。
绝缘侧壁43、44和内部绝缘壁46的上端由作为覆盖板的顶板51封闭,除去第一主端子板4A的中间板部4Aa所对应的部分地形成主端子板插入部52A,并且除去绝缘侧壁44的第二主端子板4B的中间板部4Ba所对应的部分地形成主端子板插入部52B。
在顶板51形成有向第一固定触头23和第二固定触头24的外部导体部23A和24A插入固定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的固定螺纹件47A和47B的贯通孔51a和51b。
此外,优选对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的安装板部4Ab和4Bb的与中间板部4Aa和4Bb相反一侧的端面的下端部实施C倒角而形成倒角部,且对第一固定触头23的外部导体部23A和第二固定触头24的外部导体部24A的上端面也实施C倒角而形成倒角部。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上述以外的结构,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将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以使中间板部4Aa和4Ba为离开主触点机构收纳盒2A的外侧、使凹部为接近主触点机构收纳盒2A的内侧的状态,与主触点机构收纳盒2A的主端子板插入部52A和52B相对。
在该状态下,将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从主端子板插入部52A和52B插入内部,使安装板部4Ab和4Bb与第一固定触头23的外部导体部23A和第二固定触头24的外部导体部24A上接触。
此时,形成于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的安装板部4Ab和4Bb的C倒角部和形成于第一固定触头23的外部导体部23A和第二固定触头24的外部导体部24A的倒角部首先接触。因此,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的安装板部4Ab和4Bb在第一固定触头23的外部导体部23A和第二固定触头24的外部导体部24A的上表面上被顺畅地引导。
使形成于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的安装板部4Ab和4Bb的螺纹插通孔4Ae和4Be到达第一固定触头23和第二固定触头24的外部导体部23A和24A的阴螺纹23Aa和24Aa位置。在该状态下,在形成于主触点机构收纳盒2A的顶板41的贯通孔51a和51b内插入固定螺纹件47A和47B,将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固定于外部导体部23A和24A。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的中间板部4Aa和4Ba不像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那样被绝缘侧壁43和44支承这一点不同。但是,关于第一主端子板4A,安装板部4Ab由中间绝缘壁46a、绝缘壁46b和46c包围,由于在凹部内卡合有内部绝缘壁46的凸部的关系,移动被限制。另外,关于第二主端子板4B,安装板部4Bb也由中间绝缘壁46a、绝缘壁46d和46e包围,由于在凹部内卡合有内部绝缘壁46的凸部的关系,移动被限制。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电磁接触器1的闭合状态,能够通过第一固定触头23的内部导体部23B和第二固定触头24的内部导体部24B对可动触头25作用抵抗断开方向的电磁斥力的洛伦兹力。
此外,能够通过第一主端子板4A的中间板部4Aa和第二主端子板4B的中间板部4Ba对可动触头25作用抵抗断开方向的电磁斥力的洛伦兹力。
由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因为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被顶板51覆盖而不露出到外部,所以不会发生导体与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间接触而产生短路的情况。
此外,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第一主端子板4A和第二主端子板4B的形状,由中间板部4Aa和4Ba、安装板部4Ab和4Bb、L字状的外部连接板部4Ac和4Bc形成U字状部的情况。但是,第一主端子板4A和4B不限于上述结构,如图11所示,也可以在中间板部4Aa和4Ba的延伸线上形成外部连接板部4Ac和4Bc并作为整体形成为L字状。此时,优选在中间板部4Aa和4Ba与外部连接板部4Ac和4Bc之间形成收纳内部绝缘壁46的凸部46f和46g的浅的凹部4Ad和4Bd。
另外,在上述第一和第二的实施方式中,对将第一主端子板4A与直流电源连接,将第二主端子板4B与负载连接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第二主端子板4B与直流电源连接,将第一主端子板4A与负载连接。
附图标记说明
1……电磁接触器、2……盒、2A……主触点机构收纳盒、2B……电磁铁收纳盒、3……主触点机构、4A……第一主端子板、4Aa……中间板部(对置板部)、4B……第二主端子板、4Ba……中间板部(对置板部)、5……电磁铁单元、11……触点收纳部、13……绝缘板、23……第一固定触头、23A……外部导体部、23B……内部导体部、24……第二固定触头、24A……外部导体部、24B……内部导体部、25……可动触头、35……可动柱塞、37……连结轴、41……顶板、42……端子板配置面、43、44……绝缘侧壁、45A……第一收纳部、45B……第二收纳部、46……内部绝缘壁、46a……中间绝缘壁、46b~46e……绝缘壁、46f、46g……凸部、51……顶板(覆盖板)、52A、52B……主端子板插入部。

Claims (6)

1.一种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触点机构,其具有彼此隔开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二固定触头以及与这些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二固定触头可接触/分离地设置的可动触头,对所述可动触头施加抵抗通电时的电磁斥力的洛伦兹力;
第一主端子板,其与所述第一固定触头的从收纳所述主触点机构的收纳盒突出的所述第一固定触头的突出部连接;和
第二主端子板,其与所述第二固定触头的从收纳所述主触点机构的收纳盒突出的所述第二固定触头的突出部连接,
所述第一主端子板设置有第一对置板部,所述第二主端子板设置有第二对置板部,所述第一对置板部和所述第二对置板部在所述可动触头与所述第一固定触头和所述第二固定触头接触时所流通的主电流的方向相同、且平行地配置于所述收纳盒的宽度范围内,由所述第一对置板部和所述第二对置板部产生与流经可动触头的电流交叉的共同磁场,
所述第一主端子板包括:沿着所述收纳盒的一方的侧缘的所述第一对置板部;第一安装板部,其从该第一对置板部的一端向内侧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固定触头的从所述收纳盒突出的突出部连接;和第一外部连接板部,其从所述第一对置板部的另一端向所述收纳盒的外侧延伸,
所述第二主端子板包括:沿着所述收纳盒的另一方的侧缘的所述第二对置板部;第二安装板部,其从该第二对置板部的一端向内侧延伸,且与所述第二固定触头的从所述收纳盒突出的突出部连接;和第二外部连接板部,其从所述第二对置板部的另一端向收纳盒的外侧延伸,
在所述第一主端子板和所述第二主端子板的相对面之间配置有形成于所述收纳盒的内部绝缘壁,
所述内部绝缘壁具有形成在所述第一固定触头的突出部与所述第二固定触头的突出部之间的、在所述第一主端子板的所述第一对置板部与所述第二主端子板的所述第二对置板部的相对方向上延伸的宽幅的中间绝缘壁,而且,所述内部绝缘壁具有:从所述中间绝缘壁的所述相对方向上的所述第二主端子板侧的端部沿着所述第一主端子板的所述第一安装板部的外周形成的窄幅的绝缘壁;和从所述中间绝缘壁的所述相对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主端子板侧的端部沿着所述第二主端子板的第二安装板部的外周形成的窄幅的绝缘壁,
所述第一主端子板在所述第一对置板部、所述第一安装板部和所述第一外部连接板部的内侧面形成有与所述内部绝缘壁卡合的凹部,所述第二主端子板在所述第二对置板部、所述第二安装板部和所述第二外部连接板部的内侧面形成有与所述内部绝缘壁卡合的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端子板的所述第一对置板部和所述第二主端子板的所述第二对置板部的外侧缘配置于与将所述收纳盒的所述第一固定触头的突出部和所述第二固定触头的突出部之间连结的线平行的绝缘侧壁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内部绝缘壁和形成于所述收纳盒的外侧缘的绝缘侧壁形成收纳所述第一主端子板的第一收纳部和收纳第二主端子板的第二收纳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收纳部和所述第二收纳部的与所述主触点机构相反的一侧开放,成为供所述第一主端子板和所述第二主端子板插入的插入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内部绝缘壁和覆盖该内部绝缘壁的与所述主触点机构相反的一侧的覆盖板形成收纳所述第一主端子板的第一收纳部和收纳第二主端子板的第二收纳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收纳部和第二收纳部的所述收纳盒的侧缘侧开放,成为供所述第一主端子板和所述第二主端子板插入的插入部。
CN201711335293.9A 2017-01-16 2017-12-01 电磁接触器 Active CN1083210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04828 2017-01-16
JP2017004828A JP6841047B2 (ja) 2017-01-16 2017-01-16 電磁接触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1031A CN108321031A (zh) 2018-07-24
CN108321031B true CN108321031B (zh) 2020-04-10

Family

ID=62892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35293.9A Active CN108321031B (zh) 2017-01-16 2017-12-01 电磁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841047B2 (zh)
CN (1) CN1083210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97461B2 (ja) * 2017-09-27 2021-06-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続ユニット
EP3719825A1 (en) * 2017-11-27 2020-10-0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ntact device,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electric apparatus
JP1623421S (zh) * 2018-05-18 2020-01-27
JP7077890B2 (ja) * 2018-09-14 2022-05-31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接点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JP1637320S (zh) * 2018-11-12 2020-07-20
JP7451910B2 (ja) * 2019-09-18 2024-03-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7259670B2 (ja) * 2019-09-19 2023-04-18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EP4235726A3 (en) * 2019-12-02 2023-10-04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Electric device
JP2022135744A (ja) * 2021-03-05 2022-09-1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00577B2 (ja) * 2010-12-14 2014-10-01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接点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JP5585550B2 (ja) * 2011-07-18 2014-09-10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継電器
JP5793048B2 (ja) * 2011-10-07 2015-10-14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KR200489019Y1 (ko) * 2015-07-02 2019-04-17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전자접촉기
WO2017183305A1 (ja) * 2016-04-22 2017-10-2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点開閉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磁継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1031A (zh) 2018-07-24
JP2018116766A (ja) 2018-07-26
JP6841047B2 (ja) 2021-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1031B (zh) 电磁接触器
US9373467B2 (e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JP5876270B2 (ja) 電磁接触器
JP5684649B2 (ja) 電磁接触器
US8994482B2 (e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JP5965218B2 (ja) 電磁接触器
KR20150016487A (ko) 전자 접촉기
KR20140025458A (ko) 전자 접촉기
CN104704594A (zh) 电磁接触器
US11942297B2 (en) Relay
CN104704597A (zh) 电磁开闭器
JP5710984B2 (ja) 電磁接触器
WO2012157175A1 (ja) 電磁接触器の消弧室組立方法
CN111418039A (zh) 触点装置、电磁继电器以及电气设备
WO2016038769A1 (ja) 電磁接触器
KR20180113453A (ko) 전자기 릴레이
JP2013246872A (ja) 接点装置
WO2019103063A1 (ja) 接点モジュール、接点装置、電磁継電器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機器
CN111406302A (zh) 触点装置以及电磁继电器
CN110911234B (zh) 触点机构及使用该触点机构的电磁接触器
JP2012104359A (ja) 接点装置
JP2012104361A (ja) 接点装置
JP7259669B2 (ja) 電磁接触器
JP2012104363A (ja) 接点装置
JP2012104365A (ja) 接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