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20520A - 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20520A
CN108320520A CN201810121331.9A CN201810121331A CN108320520A CN 108320520 A CN108320520 A CN 108320520A CN 201810121331 A CN201810121331 A CN 201810121331A CN 108320520 A CN108320520 A CN 1083205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er information
mobile terminal
vehicle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213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昊
陈雷
郭胜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ELL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ELL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ELL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ELL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12133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205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20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05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7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identifying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点位的识别装置获取经过车辆的身份并查询经过车辆身份对应驾驶人员绑定移动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通过通信监测获取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进行比对,比对在获取对应第一标识信息时间或获取对应第二标识信息时间的第一阈值时间范围内的对应标识信息,判断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是否具有可匹配的第二标识信息以确定对应车辆是否授权驾驶。本发明实现了对重点车辆驾驶人员的有效管理,弥补了交通监管的漏洞。

Description

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也随之迅速增加,给公众出行带来了方便,但也给交通运行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涉车违法事件频频发生,给社会的稳定发展增加了不确定因素。目前,对交通的管理主要是针对车辆本身,比如通过交通用摄像机读取车辆的铁制车牌获得车辆的身份,结合雷达、电感线圈等技术,实现对超速、闯红灯等现象的及时查处。但是却缺乏对车辆内的驾乘人员实现有效识别,采用交通用摄像机进行识别受制于交通用摄像机本身的清晰度及外界环境光线的影响,成本高且识别准确度较差,不能满足实际对驾乘人员有效识别管理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对重点车辆的驾驶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交通监管不全面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点位的识别装置获取经过车辆的身份并查询经过车辆身份对应驾驶人员绑定移动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
通过通信监测获取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进行比对,比对在获取对应第一标识信息时间或获取对应第二标识信息时间的第一阈值时间范围内的对应标识信息,判断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是否具有可匹配的第二标识信息以确定对应车辆是否授权驾驶。
作为本发明上述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的进一步改进,通过设置在对应点位的无线AP 接收wifi探测帧以实现对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通信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为移动终端的mac地址。
作为本发明上述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的进一步改进,通过基站定位或卫星定位实现对移动终端的通信监测,在对应点位设置相应的电子围栏,在对应移动终端进入到所述电子围栏内时触发获取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
作为本发明上述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的进一步改进,经过车辆身份对应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通过授权设置进行修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通过点位的识别装置获取经过车辆的身份并查询经过车辆身份对应驾驶人员绑定移动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通过通信监测获取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
比对匹配单元,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进行比对,比对在获取对应第一标识信息时间或获取对应第二标识信息时间的第一阈值时间范围内的对应标识信息,判断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是否具有可匹配的第二标识信息以确定对应车辆是否授权驾驶。
作为本发明上述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获取单元通过设置在对应点位的无线AP 接收wifi探测帧以实现对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通信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为移动终端的mac地址。
作为本发明上述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获取单元通过基站定位或卫星定位实现对移动终端的通信监测,在对应点位设置相应的电子围栏,在对应移动终端进入到所述电子围栏内时触发获取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
作为本发明上述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比对匹配单元通过第一缓存单元存储第一标识信息,通过第二缓存单元存储第二标识信息,所述第一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分别与第二缓存单元存储的第二标识信息进行比对以寻找可匹配的第二标识信息和/或第二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分别与第一缓存单元存储的第一标识信息进行比对以寻找可匹配的第一标识信息。
作为本发明上述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比对匹配单元在匹配成功时,分别标记所述第一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及所述第二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为已匹配;在匹配失败时,标记所述第一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为已失配。
作为本发明上述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对经过车辆身份对应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通过授权设置进行修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点位的识别装置识别到经过车辆的身份,根据车辆的身份确定授权的驾驶人员对应移动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并通过通信监测获得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相对于同一点位获得的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进行比对匹配以确定对应车辆是否授权驾驶。本发明实现了对重点车辆驾驶人员的有效管理,弥补了交通监管的漏洞。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现移动终端通信监测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存单元与第二缓存单元比对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能使用相同的标号或标记,但这些并不代表结构或功能上的绝对联系关系。并且,各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第一”、“第二”等也并不代表结构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这些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流程图。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通过点位的识别装置获取经过车辆的身份并查询经过车辆身份对应驾驶人员绑定移动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为了实现对交通的管理,会在各个点位(包括十字路口、关键路段、高速公路出入口等)安装有识别装置,通过识别装置可以识别到经过车辆的身份等信息,同时也可以记录相应的识别时间作为相应车辆的经过时间。识别装置可以是交通用摄像机,交通用摄像机可以对车辆上的铁制车牌进行光学字符识别获得车牌号信息,在更多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识别经过车辆的颜色、类型、品牌等信息。优选地,识别装置可以是射频识别读写器,相较于交通用摄像机对应的视频识别,不受环境光线等的影响,准确率更高。射频识别读写器是通过读取车辆前挡风玻璃上安装的机动车电子标识反馈的信息以获得车辆的身份等,射频识别读写器与机动车电子标识之间通过射频信号实现交互。相应地,也可以记录对应识别时间作为车辆的经过时间。
当车辆从点位经过时,点位安装的识别装置会把所有经过点位的车辆身份识别出来,通过车辆的身份可以获取到各种关于特定身份的车辆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车辆的身份可以了解到相应车辆是不是重点管理的车辆,车辆是否由授权特定的驾驶人员驾驶车辆。比如为了保证重点车辆的安全管理,货车苏A12345授权只有人员甲才可以驾驶,此时可以根据事先的授权设置,将货车苏A12345指定特定的驾驶人员为甲,具体还可以包括甲的身份信息、个人照片等。进一步,还会维护驾驶人员随身携带的手机对应的标识信息,标识信息可以是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物理地址)信息,在以下详述中标识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用于表示特定移动终端的信息类型。对应的标识信息与对应的驾驶人员信息进行绑定,可以用于定位特定的移动终端,而根据对应车辆的身份就可以查询到相关的驾驶人员绑定移动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在射频识别读写器识别车辆身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关于驾驶人员绑定移动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可以直接写入对应车辆上机动车电子标识内,当对应车辆进入对应点位,可以直接通过射频识别读写器读取机动车电子标识反馈的信息以查询经过车辆身份对应驾驶人员绑定移动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经过车辆身份对应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通过授权设置进行修改,即授权使用特定车辆的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信息可以通过登记、重新提交等方式进行修改。具体地,被授权使用重点车辆的驾驶人员在车辆、驾驶证登记或年检时,对其相关的手机第一标识信息进行登记,与相应的车辆进行绑定。进一步,在登记移动终端mac地址作为第一标识信息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办理重点车辆对应的机动车电子标识发卡或年检时,要求驾驶人员使用其随身携带的常用手机,连接桌面发卡设备集成的无线AP(Access Point,访问接入点,例如无线路由器等)提供的wifi网络,无线AP通过与驾驶人员的手机之间通信以记录其手机的mac地址,与对应身份的车辆进行绑定,优选地,绑定的mac地址直接通过桌面发卡设备将其信息写入到相应的机动车电子标识内。而当对应车辆更换授权的驾驶人员或者授权的驾驶人员更换手机的时候,也可以根据相应的授权设置对其相应的移动终端第一标识信息进行修改,比如可以包括一个用于重点车辆信息管理的接入平台,相关权限的人员可以登录相应的平台,对特定车辆绑定的信息进行修改提交。
步骤S2、通过通信监测获取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如图2所示,设置在对应点位的射频识别读写器10与每个经过的车辆进行射频识别通信,车辆上安装的机动车电子标识会将相应的身份信息等反馈给射频识别读写器10以获取到经过车辆的身份及识别时间。此时经过车辆中的移动终端(手机等)也会受到相应的监测,对车辆的驾乘人员进行识别,基于的是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基本每人都会拥有一台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目前不仅可以实现电话、短信等功能,还可以像电脑一样连入网络实现各种上网功能,具有定位模块实现定位等,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一个人的身份符号,承载着大量的个人信息及消费功能,因此每个人都会把手机随身携带。
具体可以通过通信监测获取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如图3所示,对移动终端实现通信监测可以基于无线AP、基站、卫星等。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通信监测方式是利用智能手机的连入网络通常是通过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技术标准来实现的,而支持wifi上网已经是每个手机的标准配置。而手机实现wifi上网是需要通过手机内部的wifi模块与无线AP(Access Point,访问接入点,例如无线路由器等)进行访问接入,而这个过程存在一个扫描的过程。当手机通过wifi接入无线网络时,主要包括主动扫描和被动扫描两种方式,而主动扫描的方式就是手机会向无线AP主动发送探测帧(probe request帧),其中包括mac(Media Access Control,物理地址)地址、帧类型、信号强度等,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可连接的无线AP,从而实现自动连接无线网络。无线AP在接收到探测帧之后就会相应地反馈应答帧(probe response帧),如果可以连接,手机就可以根据应答帧的信息发起接入过程以实现连接对应无线AP的无线网络。而本实施方式中正是利用这种手机主动发送探测帧的特点,搜集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mac地址,因为mac地址具有唯一性,可以用于表示特定的移动终端用户,作为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相应的无线 AP可以集成到识别装置中,与识别装置的主控处理器连接,主控处理器接收无线AP 搜集到的所有移动终端(可能包括经过对应点位的路人或车辆上人员随身携带的手机等)的mac地址、接收时间等。通过设置在对应点位的无线AP接收wifi探测帧以实现对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通信监测,以获取到 wifi探测帧中的mac地址作为移动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相应的接收时间即可以作为移动终端经过对应点位的时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手机等移动终端无论在通话或待机过程中,都需要与附近的基站进行通信以保持注册状态,具体可以通过基于不同基站相应的导频信号到达时间及到达时间差,测量基站与手机的距离,从而结合基站的坐标采用三角公式估计算法等确定出移动终端的位置坐标。通过基站定位实现对移动终端的通信监测,不断获得移动终端的更新位置,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对应点位设置相应的电子围栏,电子围栏为设置的一个虚拟区域,相对于对应点位的附近范围,当确定移动终端的位置坐标处于电子围栏的区域范围内时,确定移动终端已经经过对应的点位,此时可以触发获取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及经过时间,其中标识信息可以是手机在基站注册的信息,包括 sim 卡(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内容等,经过时间可以以触发获取的时间为准。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中,目前的智能手机都包括有定位模块,具体可以是(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定位、北斗定位等。定位模块通过卫星定位实现对移动终端的通信监测,具体利用手机中的定位模块与卫星通信进行交互,从而获得自己的位置坐标,通过位置共享可以确定移动终端的更新位置,类似上述设置的电子围栏,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置坐标,通过与电子围栏信息的判断确定移动终端是否经过对应的点位,在确定进入时触发获取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及经过时间,其中标识信息可以是共享位置的帐号等,经过时间同理可以是触发获取的时间。
在更多的实施方式中,可以结合上述的多个方式实现对移动终端通信监测以确定是否经过对应点位及对应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等。当重点车辆经过对应点位时,重点车辆中的驾驶人员也会同时经过对应点位,此时驾驶人员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第二标识信息就会通过通信监测获得,通过与识别车辆身份查询到的第一标识信息进行比对,就可以确定对应身份车辆的驾驶人员是否在授权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和步骤S2不具有绝对的先后关系,在相应的实施方式中,识别装置识别车辆的身份和通过通信监测获取第二标识信息可以是同时进行的,对应车辆身份的识别时间有可能早于获取对应车辆上移动终端对应第二标识信息的时间,但也可能识别装置较晚识别到对应车辆的身份。
步骤S3、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比对匹配以确定对应车辆是否授权驾驶。相对于同一个点位来讲,将会不断地有车辆通过对应点位,因此确定的第一标识信息及第二标识信息也会存在很多,找出对应第一标识信息与对应第二标识信息的匹配关系,是判断第一标识信息对应车辆是否在授权范围内实施驾驶行为的关键,这需要在众多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中进行比对。比如,任取第一标识信息中的一个对应第一标识信息,分别与第二标识信息进行逐一比对,当对应第一标识信息找到与其相同的第二标识信息,说明匹配成功,未找到,说明匹配失败。优选地,基于上述通信监测方式的不同,第二标识信息对应的信息类型也有所不同,比如在接收wifi探测帧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标识信息就是mac地址,因此在比对时应该保证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对应的信息类型一致。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比对在获取对应第一标识信息时间或获取对应第二标识信息时间的第一阈值时间范围内的对应标识信息,第一阈值的设置是为了解决射频识别读写器识别车辆身份和通信监测获取第二标识信息所具有的时间差问题,即对应第一标识信息和对应第二标识信息常常不在同一时间获得,第一阈值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设置为15秒或30秒。因此在确定与对应第一标识信息是否具有可匹配的第二标识信息时,可以以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为键值,比对在获取对应第一标识信息时间的第一阈值时间范围内获得的第二标识信息,或者以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为键值,比对在获取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时间的第一阈值时间范围内获得的第一标识信息。例如,通过射频识别读写器读取到苏A12345的车辆身份,在14:30:00根据识别到的身份确定到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为A,此时就可以与获取时间在14:29:45-14:30:15的时间范围内的第二标识信息进行比对,当第二标识信息中也存在一个为A的标识信息,就可以通过逐一比对的方式确定到可匹配的第二标识信息,从而确定苏A12345 的车辆是在授权范围内进行驾驶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第一缓存单元及第二缓存单元,第一缓存单元用于接收存储对应点位确定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缓存单元用于接收存储对应点位确定的第二标识信息。如图4所示,第一缓存单元与第二缓存单元按照一定机制进行交叉比对,具体地,第一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分别与第二缓存单元存储的第二标识信息进行比对以寻找可匹配的第二标识信息和/或第二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分别与第一缓存单元存储的第一标识信息进行比对以寻找可匹配的第一标识信息。优选地,第一缓存单元和第二缓存单元中存储的标识信息是按照获取时间排列的,第一缓存单元对应设置有第一比对进程,第二缓存单元对应设置有第二比对进程。以第一比对进程为例,在第一缓存单元中逐一对相应的第一标识信息进行分析,与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进行比对的对象是第二缓存单元中存储的第二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的范围是获取时间在对应第一标识信息获取时间的第一阈值范围内,如果第一标识信息是14:30:00获取到的,那么比对的第二标识信息可以是获取时间在14:29:45-14:30:15之间的,通过比对确定与对应第一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二标识信息进行匹配,第二比对进程同理是对第二缓存单元中的第二标识信息进行逐一分析。
另外,在匹配成功时,分别标记所述第一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及所述第二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为已匹配;在匹配失败时,标记所述第一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为已失配。第一缓存单元与第二缓存单元进行匹配的过程是循环的方式对缓存单元中的第一标识信息或第二标识信息进行逐一比对匹配。采用标记的实施方式目的在于,可以在循环交叉比对时,不做重复的比对,尤其针对第一比对进程和第二比对进程同时工作时,可以减少两者的冲突,同时及时将匹配的结果做进一步的处理。标记可以通过修改相应的标志位来实现,当再一次分析相应的第一标识信息或第二标识信息,可以首先判断相应的标志位,如果已经标记就跳过进行其他的比对匹配。在更多的实施方式中,标记实际上可以通过将确定为已匹配或已失配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从相应的缓存单元中删除,或者转移到其他存储单元中。匹配成功,说明对应身份的车辆是由授权的驾驶人员驾驶。而匹配失败是对所有第一阈值范围内的相应标识信息比对结束后,没有找到可匹配的结果,其主要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如果存在未匹配到第二标识信息的第一标识信息,可以确定第一标识信息对应身份的车辆由授权以外的驾驶人员驾驶,此时可以向相关管理部门发送报警信息。第二种情况,如果存在未匹配到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二标识信息,确定第二标识信息对应移动终端为重点车辆授权驾驶人员以外的人持有的移动终端,比如可能是经过点位的行人持有的移动终端,亦或者是未经授权驾驶人员管理的普通私家车通过点位获取到的,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忽略处理。
在更多的实施方式中,可以相对于同一点位通过判断在同一时间段内车辆与移动终端位置坐标或位置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匹配,具体以接收wifi探测帧的实施方式为例,通过对应点位的无线AP接收到的wifi探测帧不仅包括mac地址,还包括信号强度信息(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信号强度信息可以计算出发送wifi探测帧的移动终端到无线AP的距离,从而分析移动终端的大致位置及位置变化,而基于射频识别的特点,射频识别读写器也可以获得机动车电子标识反馈信息包含的信号强度信息,也可以分析对应车辆的大致位置及位置变化。因此,可以基于通过射频识别读写器获取经过对应点位车辆反馈的第一信号强度和通过接收wifi探测帧获取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第二信号强度,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的对应关系,确定对应身份车辆及移动终端位置或位置变化在获取时间范围内具有一致性特点的进行匹配。上述通过信号强度信息来辅助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定位,第一信号强度可以确定对应车辆与识别装置的距离,第二信号强度可以确定对应移动终端与无线AP的距离,由于识别装置和无线AP是在一起的,优选地无线AP是集成在射频识别装置中的,因此可以实现相应的匹配,保证匹配的效率和准确性。同理,基站定位、卫星定位本身就可以获得对应移动终端的精确位置及位置变化,因此也可以结合上述通过射频识别读写器确定对应车辆的位置及位置变化进行相应的匹配。
在实际的应用中,机动车电子标识在射频识别读写器的识别范围,会重复不断地向射频识别读写器反馈信息,而通过通信监测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也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因此当车辆经过点位时,对应点位会获取到很多重复的车辆身份信息及第二标识信息,如果每一个重复信息都要逐个查询、比对匹配,就会带来很大的处理负担,且无意义。相应地,设置第二阈值,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与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匹配成功以后,在所述第二阈值时间内,停止将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或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进行再次匹配。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当在第二阈值范围内,重复获取同一车辆的身份信息,就可以只对首次获取的车辆身份进行处理,可以只把首次获取的车辆身份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放入第一缓存单元,通过通信监测获取到的第二标识信息同理也是对首次接收到的第二标识信息后的第二阈值时间范围的同一第二标识信息不做进一步处理。第二阈值的设置是事先确定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需要考虑同一车辆经过点位后再次经过同一点位的影响。
如图5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系统示意图。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系统包括第一获取单元U1、第二获取单元U2及比对匹配单元U3。第一获取单元U1和第二获取单元U2可以并列独立地获取相应的标识信息,当获取到相应的标识信息,可以把标识信息直接传输给统一的服务器中进行处理,亦或者在前端直接比对匹配。
第一获取单元U1用于通过点位的识别装置获取经过车辆的身份并查询经过车辆身份对应驾驶人员绑定移动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如上所述,识别装置是安装在对应点位上的交通用摄像机或者射频识别读写器,利用各自的识别技术对经过车辆的身份进行识别,从而获得车辆的车牌号等表示车辆身份的信息。通过车辆身份可以查询到对应驾驶人员绑定移动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上述第一标识信息是事先通过授权绑定存储的相关信息,通过查询可以获得授权对应的信息。具体地,第一获取单元U1可以对经过车辆身份对应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通过授权设置进行修改,这样可以设置相应的第一标识信息,可以在对应车辆出现变更授权驾驶人员或授权驾驶人员更换移动终端的情况下,对相应的第一标识信息进行修改。
第二获取单元U2用于通过通信监测获取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具体通信监测的方式可以通过无线AP、基站、卫星等实现,在识别装置中集成无线AP的实施方式,无线AP可以接收附近范围内的移动终端发送的wifi探测帧,最重要的是接收到驾驶人员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发射的wifi探测帧,wifi探测帧中包括移动终端的mac地址等。通过搜集上述信息,可以获得经过车辆的身份及车辆上驾驶人员的移动终端对应的mac地址,从而实现相应的管理。即第二获取单元U2通过设置在对应点位的无线AP 接收wifi探测帧以实现对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通信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为移动终端的mac地址。第二获取单元U2还可以通过基站定位或卫星定位实现对移动终端的通信监测,在对应点位设置相应的电子围栏,在对应移动终端进入到所述电子围栏内时触发获取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照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的实施方式。
比对匹配单元U3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进行比对,比对在获取对应第一标识信息时间或获取对应第二标识信息时间的第一阈值时间范围内的对应标识信息,判断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是否具有可匹配的第二标识信息以确定对应车辆是否授权驾驶。如上所述,虽然通过点位的识别装置及通信监测搜集到相关信息,但是也混杂了很多其他识别信息,因此需要通过比对进行匹配。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比对匹配单元U3通过第一缓存单元存储第一标识信息,通过第二缓存单元存储第二标识信息,所述第一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分别与第二缓存单元存储的第二标识信息进行比对以寻找可匹配的第二标识信息和/或第二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分别与第一缓存单元存储的第一标识信息进行比对以寻找可匹配的第一标识信息。
第一缓存单元与第二缓存单元之间可以互相交叉比对,但为了减少对已比对信息的重复比对,比对匹配单元U3在匹配成功时,分别标记所述第一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及所述第二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为已匹配;在匹配失败时,标记所述第一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为已失配。
为了减少对重复识别信息的比对处理负担,比对匹配单元U3还设置第二阈值,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与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匹配成功以后,在所述第二阈值时间内,停止将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或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进行再次匹配。需要说明的是,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照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本申请所公开的方法技术方案,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由控制单元执行的软件模块或二者组合,即一个或多个步骤和/或一个或多个步骤组合,既可以对应于计算机程序流程的各个软件模块,亦可以对应于各个硬件模块,例如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适当组合。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上述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由微控制单元执行,依赖于所需要的配置,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一个或多个微控制单元,包括但不限于微控制单元、微控制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控制单元)或其任意组合。该软件存储在存储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读取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闪存等)或其任意组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点位的识别装置识别到经过车辆的身份,根据车辆的身份确定授权的驾驶人员对应移动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并通过通信监测获得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相对于同一点位获得的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进行比对匹配以确定对应车辆是否授权驾驶。本发明实现了对重点车辆驾驶人员的有效管理,弥补了交通监管的漏洞。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点位的识别装置获取经过车辆的身份并查询经过车辆身份对应驾驶人员绑定移动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
通过通信监测获取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进行比对,比对在获取对应第一标识信息时间或获取对应第二标识信息时间的第一阈值时间范围内的对应标识信息,判断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是否具有可匹配的第二标识信息以确定对应车辆是否授权驾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在对应点位的无线AP 接收wifi探测帧以实现对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通信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为移动终端的mac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基站定位或卫星定位实现对移动终端的通信监测,在对应点位设置相应的电子围栏,在对应移动终端进入到所述电子围栏内时触发获取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车辆身份对应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通过授权设置进行修改。
5.一种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通过点位的识别装置获取经过车辆的身份并查询经过车辆身份对应驾驶人员绑定移动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通过通信监测获取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
比对匹配单元,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进行比对,比对在获取对应第一标识信息时间或获取对应第二标识信息时间的第一阈值时间范围内的对应标识信息,判断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是否具有可匹配的第二标识信息以确定对应车辆是否授权驾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通过设置在对应点位的无线AP 接收wifi探测帧以实现对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通信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为移动终端的mac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通过基站定位或卫星定位实现对移动终端的通信监测,在对应点位设置相应的电子围栏,在对应移动终端进入到所述电子围栏内时触发获取经过对应点位移动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匹配单元通过第一缓存单元存储第一标识信息,通过第二缓存单元存储第二标识信息,所述第一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分别与第二缓存单元存储的第二标识信息进行比对以寻找可匹配的第二标识信息和/或第二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分别与第一缓存单元存储的第一标识信息进行比对以寻找可匹配的第一标识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匹配单元在匹配成功时,分别标记所述第一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及所述第二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为已匹配;在匹配失败时,标记所述第一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缓存单元中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为已失配。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对经过车辆身份对应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通过授权设置进行修改。
CN201810121331.9A 2018-02-07 2018-02-07 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83205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1331.9A CN108320520A (zh) 2018-02-07 2018-02-07 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1331.9A CN108320520A (zh) 2018-02-07 2018-02-07 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0520A true CN108320520A (zh) 2018-07-24

Family

ID=62903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21331.9A Pending CN108320520A (zh) 2018-02-07 2018-02-07 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20520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5406A (zh) * 2018-08-01 2019-01-22 福州市晋安区绿奇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逃票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10662169A (zh) * 2019-09-25 2020-01-07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10874931A (zh) * 2018-08-29 2020-03-10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识别车辆车牌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874935A (zh) * 2018-08-29 2020-03-10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识别车辆车牌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1526485A (zh) * 2020-03-30 2020-08-11 廊坊博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2.4g射频卡的电动自行车防盗追踪系统
CN112349104A (zh) * 2020-09-27 2021-02-09 北京博研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警车车载设备跟踪车辆驾驶人身份的系统及方法
CN113056890A (zh) * 2018-10-15 2021-06-29 丰田自动车北美公司 基于车辆的地理围栏系统
CN113870555A (zh) * 2021-09-08 2021-12-31 南京静态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 基于手机imsi码与电子车牌的人车协同识别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2372A (en) * 1998-09-17 2000-11-07 Wright; John E. Tractor/trailer having bar code thereon and a GPS receiver for tracking and logging purposes
CN1971656A (zh) * 2006-12-21 2007-05-30 李毅 一种能对机动车和驾驶员进行可靠管理的电子检测系统
CN103914945A (zh) * 2014-03-25 2014-07-09 刘业兴 一种机动车驾驶人监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5448101A (zh) * 2015-12-17 2016-03-30 艾伯资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对车辆和驾驶人员进行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05678611A (zh) * 2016-03-03 2016-06-15 北京东方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租车中实现司机、司机端设备、车辆相互绑定的方法
CN107545737A (zh) * 2017-09-07 2018-01-05 河南中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2372A (en) * 1998-09-17 2000-11-07 Wright; John E. Tractor/trailer having bar code thereon and a GPS receiver for tracking and logging purposes
CN1971656A (zh) * 2006-12-21 2007-05-30 李毅 一种能对机动车和驾驶员进行可靠管理的电子检测系统
CN103914945A (zh) * 2014-03-25 2014-07-09 刘业兴 一种机动车驾驶人监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5448101A (zh) * 2015-12-17 2016-03-30 艾伯资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对车辆和驾驶人员进行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05678611A (zh) * 2016-03-03 2016-06-15 北京东方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租车中实现司机、司机端设备、车辆相互绑定的方法
CN107545737A (zh) * 2017-09-07 2018-01-05 河南中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5406A (zh) * 2018-08-01 2019-01-22 福州市晋安区绿奇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逃票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10874931A (zh) * 2018-08-29 2020-03-10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识别车辆车牌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874935A (zh) * 2018-08-29 2020-03-10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识别车辆车牌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874931B (zh) * 2018-08-29 2021-06-15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识别车辆车牌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874935B (zh) * 2018-08-29 2021-09-17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识别车辆车牌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3056890A (zh) * 2018-10-15 2021-06-29 丰田自动车北美公司 基于车辆的地理围栏系统
CN110662169A (zh) * 2019-09-25 2020-01-07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10662169B (zh) * 2019-09-25 2021-04-27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11526485A (zh) * 2020-03-30 2020-08-11 廊坊博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2.4g射频卡的电动自行车防盗追踪系统
CN112349104A (zh) * 2020-09-27 2021-02-09 北京博研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警车车载设备跟踪车辆驾驶人身份的系统及方法
CN113870555A (zh) * 2021-09-08 2021-12-31 南京静态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 基于手机imsi码与电子车牌的人车协同识别方法
CN113870555B (zh) * 2021-09-08 2023-11-03 南京静态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 基于手机imsi码与电子车牌的人车协同识别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0520A (zh) 重点车辆驾驶人员比对方法及系统
CN108200536A (zh) 行驶车辆驾乘人员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7835500B (zh) 使用移动设备识别车辆
US20230101059A1 (en) Vehicle communications via wireless access vehicular environment
US10771945B2 (en) Tracking and theft-recovery system for mobile assets
CN100580736C (zh) 一种道路车辆身份的自动稽查方法
CN201207221Y (zh) 一种道路车辆身份的自动稽查系统
CN108924759B (zh) 识别移动发生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70108859A1 (en) Vehicle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7316465A (zh) 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车主联络方法及系统
CN104717721A (zh) WiFi接入系统
CN107749168A (zh) 一种套牌车识别方法和识别系统
US8219132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6981199B (zh) 专用车辆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CN110610566A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访客管理与防非法入侵系统及方法
CN104392627A (zh) 一种智能交通监控系统
CN104464354A (zh) 一种电子站牌
CN205230122U (zh) 一种基于识别码的车辆信息识别系统
CN110674901A (zh) 一种机动车违章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KR101825816B1 (ko) 택시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5321349A (zh) 一种电子车牌网络监控方法和系统
KR20090090221A (ko) 수배차량단속 시스템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07256634A (zh) 一种基于汽车电子标识提示违法车辆的方法及系统
JP2002260164A (ja) 車両識別方式
CN111163168A (zh) 一种综合运维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