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06127A - 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06127A CN108306127A CN201711461301.4A CN201711461301A CN108306127A CN 108306127 A CN108306127 A CN 108306127A CN 201711461301 A CN201711461301 A CN 201711461301A CN 108306127 A CN108306127 A CN 1083061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foot
- main part
- fixing piece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01R13/41—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by frictional grip in grommet, panel or bas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合,其包括:一电路板,具有至少一通孔对,通孔对包括具有相邻且间隔设置的一第一通孔和一第二通孔;一第一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的上侧;一第二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的下侧;至少一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具有一第一主体部和一第一脚部,第一主体部固持于第一连接器,第一脚部收容于第一通孔,第一脚部的中心线与第一主体部的中心线相互偏置;至少一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具有一第二主体部和一第二脚部,第二主体部固持于第二连接器,第二脚部收容于第二通孔,第二脚部的中心线与第二主体部的中心线相互偏置;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分别与通孔对上下对应设置,如此设置可提高连接器组合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组合,尤其是指一种包含两个连接器并通过固定件安装在同一电路板两侧的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电子元件日趋小型化。已知一种连接器组合,包含一电路板、二连接器及多个固定件,每一连接器通过多个固定件将安装在电路板的上下两侧,每一连接器具有沿一第一方向纵长延伸的一绝缘主体,绝缘主体的底部具有多个收容槽与多个让位槽,收容槽与让位槽成对地沿第一方向排布,多对收容槽与让位槽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且每一对收容槽与让位槽在一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电路板上具有与每一收容槽对应的一第一通孔,及与每一让位槽对应的一第二通孔,固定件包括一主体部及自主体部的一端中部延伸形成的一脚部,主体部固持于收容槽,对应其中一个连接器的脚部穿过第一通孔,且其末端收容于另一个连接器的让位槽,对应另一个连接器的脚部穿过第二通孔,且其末端收容于其中一个连接器的让位槽。对应每一成对的收容槽与让位槽的二固定件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使得该连接器组合的两个连接器在安装时能够互不干扰。
然而,该连接器组合中固定两个连接器于电路板的固定件需要完全地相互错开,导致收容固定件的绝缘主体的尺寸增大;其次,固定其中一个连接器于电路板一侧的固定件需要与位于电路板另一侧的连接器作配合,增加了该连接器组合的装配难度。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连接器组合,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空间、包含两个连接器并通过固定件安装在同一电路板相对两侧的连接器组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电路板,具有至少一通孔对,所述通孔对包括相邻且间隔设置的一第一通孔和一第二通孔;一第一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电路板的上侧;至少一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一第一主体部和一第一脚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固持于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脚部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脚部的竖直中心线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竖直中心线相互偏置;一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电路板的下侧;至少一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一第二主体部和一第二脚部,所述第二主体部固持于所述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脚部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脚部的竖直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竖直中心线相互偏置;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分别与所述通孔对上下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竖直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竖直中心线重合,以节省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竖直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竖直中心线位于所述第一脚部的竖直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脚部的竖直中心线之间,以节省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呈平板状,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一脚部共面设置,所述第二主体部和所述第二脚部共面设置,使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成型工艺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共面设置,以节省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脚部向外凸伸出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侧,且于所述第一脚部的上缘形成一第一肩部向上抵接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底面;所述第二脚部向外凸伸出所述第二脚部的侧缘,且于所述第一脚部的下缘形成一第二肩部向下抵接所述第二连接器的顶面,以增加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稳固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脚部由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侧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下缘具有一第一连料部用以与一第一料带连接;所述第二脚部由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一侧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上缘具有一第二连料部用以与一第二料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脚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和第二固定件在上下方向具有一间隙;所述第二脚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一固定件在上下方向具有一间隙,以避免对应固持于所述电路板一侧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固定件干涉所述电路板另一侧的所述连接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分别沿一纵长方向延伸,对应所述通孔对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在一横向方向上排布,所述横向方向垂直于所述纵长方向,以节省所述连接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固持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多个所述第二固定件固持于所述第二连接器;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和多个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在所述纵长方向上呈一排设置,如此可方便所述固定件安装于对应所述连接器。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固持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多个所述第二固定件固持于所述第二连接器;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和多个所述第二固定件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呈两排,且每一排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在所述纵长方向上交替设置,以防止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所述脚部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偏向一侧设置,使所述连接器紧紧安装于所述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分别具有一绝缘主体及设于所述绝缘主体的多个端子,所述绝缘主体具有沿所述纵长方向延伸的一插槽,多个所述端子设于所述插槽的相对两侧且用以与插设于所述插槽的电子卡形成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分别沿一纵长方向延伸,对应所述通孔对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在所述纵长方向上排布,以节省所述连接器组合在横向方向上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脚部的至少一侧缘凹设形成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脚部的至少一侧缘凹设形成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第二通孔,用以收容更多的焊料增加所述固定件的保持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脚部的竖直中心线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竖直中心线相互偏置,所述第二脚部的竖直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竖直中心线相互偏置,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分别与所述通孔对上下对应设置,使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投影能够至少部分重合,从而节省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整体在上下方向上对所述电路板的占用面积,提高所述连接器组合的空间利用率。
一种连接器组合,定义一第一方向,包括:一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对相邻设置的通孔;一第一连接器与一第二连接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两侧;至少一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固持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第一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延伸的一第一脚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一脚部的中心线相互偏置,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脚部的中心线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脚部收容于一对相邻设置的所述通孔的其中之一;至少一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固持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第二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延伸的一第二脚部,所述第二脚部收容于另一所述通孔;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对应于一对相邻设置的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对应于一对相邻设置的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脚部的中心线相互偏置,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脚部的中心线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呈平板状,与一对相邻设置的所述通孔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共面设置,以节省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脚部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中心线一侧,增加所述第一脚部和所述第二脚部之间的间距,以使所述电路板上对应收容所述第一脚部和所述第二脚部的一对相邻设置的所述通孔易于成形。
进一步地,所述二连接器的结构相同,节省模具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一脚部的中心线相互偏置,所述第一脚部和所述第二脚部对应收容于一对相邻设置的所述通孔,所述第一主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应一对相邻设置的所述通孔,使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投影能够至少部分重合,从而节省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整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所述电路板的占用面积,提高所述连接器组合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组合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的正视图;
图4为图2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3中沿线A-A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上下对应的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组合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路板1 | 第一通孔11 | 第二通孔12 | 第一连接器2 |
第一绝缘主体21 | 第一插槽211 | 第一收容槽212 | 第一耳扣22 |
第二连接器3 | 第二绝缘主体31 | 第二收容槽312 | 第二耳扣32 |
第一固定件4 | 第一主体部41 | 第一倒刺411 | 第一凹陷部412 |
第一连料部413 | 第一脚部42 | 第一肩部421 | 第一凹槽422 |
第二固定件5 | 第二主体部51 | 第二倒刺511 | 第二凹陷部512 |
第二连料部513 | 第二脚部52 | 第二肩部521 | 第二凹槽522 |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至图6,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组合的第一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电路板1、一第一连接器2、一第二连接器3、多个第一固定件4及多个第二固定件5。所述第一连接器2 从上往下安装于所述电路板1的上侧,所述第二连接器3从下往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1的下侧,所述第一固定件4固持于所述第一连接器2,且所述第一连接器2通过多个第一固定件4固定于所述电路板1,所述第二固定件5固持于所述第二连接器3,且所述第二连接器3通过多个第二固定件5固定于所述电路板1。所述连接器组合定义一纵向方向X、一横向方向Y和一第一方向,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Z,且所述纵长方向X、所述横向方向Y与所述上下方向Z两两相互垂直。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连接器2和所述第二连接器3均以DDR连接器作为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但并非将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局限于DDR连接器。
参阅图2,所述电路板1具有多个通孔对,每一所述通孔对包括相邻且间隔设置的一第一通孔11和一第二通孔12,每一所述通孔对中的所述第一通孔11与所述第二通孔12沿所述横向方向Y排布。
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一连接器2具有沿所述纵长方向X延伸的一第一绝缘主体21,所述第一绝缘主体21具有收容第一子卡(未图示)的一第一插槽211,所述第一插槽211自所述第一绝缘主体21的上表面向下凹设形成,所述第一插槽211的相对两侧设有多个第一端子(未标号),所述第一绝缘主体21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收容槽212。所述第一连接器2还包括枢接于所述第一绝缘主体21的二第一耳扣22,所述二第一耳扣22位于所述第一插槽211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连接器3具有沿所述纵长方向X延伸的一第二绝缘主体31,所述第二绝缘主体31具有收容第二子卡(未图示)的一第二插槽(未图示),所述第二插槽自所述第二绝缘主体31的下表面向上凹设形成,所述第二插槽的相对两侧设有多个第二端子(未标号),所述第二绝缘主体31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二收容槽312。所述第二连接器3还包括枢接于所述第二绝缘主体31的二第二耳扣32,所述二第二耳扣32位于所述第二插槽的相对两端。
参阅图3和图5,所述第一连接器2和所述第二连接器3的的结构相同,则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同一套模具生产所述第一连接器2和所述第二连接器3,从而节省开发模具的费用和时间。当所述第一连接器2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安装于所述电路板1时,两者相对所述电路板1呈180度对称。
参阅图5和图6,每一所述第一固定件4呈平板状,可由金属板材冲压制成,包括一第一主体部41和一第一脚部42,所述第一主体部41与所述第一脚部42共面设置,且所述第一主体部41的中心线L1与所述第一脚部42的中心线L2沿所述横向方向Y相互偏置,且所述第一脚部42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41的中心线L1的一侧,方便所述通孔对成形,所述第一主体部41的中心线L1和所述第一脚部42的中心线L2沿所述上下方向Z延伸。所述第一主体部41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212,所述第一脚部42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11。
参阅图5和图6,所述第一主体部41的两侧缘分别具有用以卡持所述第一收容槽212的一第一倒刺411。所述第一主体部41的上缘向下凹陷形成一第一凹陷部412,固设于所述第一插槽211两端的所述第一固定件4,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凹陷部412用以让位设于同一端的所述第一耳扣22,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器2在结构上更加紧凑,降低所述第一连接器2的高度。所述第一主体部41的下缘具有在冲压生产过程中连接料带(未图示)的一第一连料部413。
参阅图5和图6,所述第一脚部42由所述第一主体部41的下缘一侧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脚部42还向外凸伸出所述第一主体部41的一侧,且于所述第一脚部42的上缘形成一第一肩部421,所述第一肩部421向上抵接所述第一连接器2的底面,且所述第一肩部421与所述第一连接器2的底面平行,使所述第一肩部421贴合所述第一连接器2的底面,增强所述第一连接器2的稳固性。
参阅图5,所述第一脚部4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且与所述电路板1另一侧的所述第二连接器3和所述第二固定件5之间具有一间隙,即所述第一脚部4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后不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或所述第二固定件5接触,如此设置,既避免了所述第一固定件4对位于所述电路板1另一侧的所述第二连接器3造成任何不良的干涉,又减少了整个所述连接器组合的装配难度。所述第一脚部42的两侧缘上还分别凹设形成一第一凹槽422,所述第一凹槽422收容在所述第一通孔11内,所述第一凹槽422使得所述第一脚部42能够接触更多的焊料,增大所述第一固定件4对所述电路板1的保持力。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脚部42可只在其一侧缘设置所述第一凹槽422。
参阅图5和图6,所述第二固定件5呈平板状,可由金属板材冲压制成,包括一第二主体部51和一第二脚部52,所述第二主体部51与所述第二脚部52共面设置,且所述第二主体部51的中心线L3与所述第二脚部52的中心线L4沿所述横向方向Y相互偏置,所述第二脚部52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51的中心线L3的一侧,增加所述第二脚部52和所述第一脚部42的间距,以方便所述通孔对成型,所述第二主体部51的中心线L3和所述第二脚部52的中心线L4沿所述上下方向Z延伸。所述第二主体部51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312,所述第二脚部52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12。
参阅图5和图6,所述第二主体部51的两侧缘分别具有用以卡持所述第二收容槽312的一第二倒刺511。所述第二主体部51的下缘向上凹陷形成一第二凹陷部512,固设于所述第二插槽两端的所述第二固定件5,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凹陷部512用以让位设于同一端的所述第二耳扣32,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器3在结构上更加紧凑,降低所述第二连接器3的高度。所述第二主体部51的上缘具有在冲压生产过程中连接料带的一第二连料部513。
参阅图5和图6,所述第二脚部52由所述第二主体部51的上缘一侧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脚部52向外凸伸出所述第二主体部51的一侧,且于所述第二脚部52的下缘形成一第二肩部521,所述第二肩部521向下抵接所述第二连接器3的顶面,且所述第二肩部521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的顶面平行,使所述第二肩部521贴合所述第二连接器3的顶面,增强所述第二连接器3的稳固性。
参阅图5,所述第二脚部52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2,且与所述电路板1另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接器2和所述第一固定件4之间具有一间隙,即所述第二脚部52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2后不与所述第一连接器2或所述第一固定件4接触,既避免了所述第二固定件5对位于所述电路板1另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接器2造成任何不良的干涉,同时又减少了整个所述连接器组合的装配难度。所述第二脚部52的两侧缘上还分别凹设形成一第二凹槽522,所述第二凹槽522收容在所述第二通孔12内,所述第二凹槽522使得所述第二脚部52能够接触更多的焊料,增大所述第二固定件5对所述电路板1的保持力。
参阅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对应每一所述通孔对的所述第一固定件4和所述第二固定件5共面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4和所述第二固定件5的板面与所述纵长方向X垂直,以减少所述第一连接器2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在所述纵长方向X上的尺寸。所述第一主体部41的中心线L1与所述第二主体部51的中心线L3重合,并位于所述第一脚部42的中心线L2和第二脚部52的中心线L4之间,即所述第一主体部41的安装位置和所述第二主体部51的安装位置,在所述上下方向Z上重合,使所述连接器组合结构更加紧凑,减少整个所述连接器组合的尺寸大小。又因为所述第一脚部42在所述横向方向Y相对所述第一主体部41向所述电路板1的一侧偏置,所述第二主体部51在所述横向方向Y相对所述第二脚部52向所述电路板1的另一侧偏置,且所述第一脚部42和所述第二脚部52的偏置方向相反,避免所述第一固定件4和所述第二固定件5相互干涉、影响固持效果。
参阅图2,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4和多个所述第二固定件5分别在所述纵长方向X上呈一排设置,同时多个所述第一脚部42和多个所述第二脚部52对应也分别在所述纵长方向X上呈一排设置,所有的所述第一脚部42相对其对应的所述第一主体部41朝所述第一连接器2的同一侧偏置,相对地所有的所述第二脚部52相对其对应的所述第二主体部51朝所述第二连接器3的同一侧偏置,如此可方便所述第一固定件4和所述第二固定件5对应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器2和所述第二连接器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器2的两端及中部分别固持有所述第一固定件4,所述第二连接器3的两端及中部分别固持有所述第二固定件5。
参阅图1至图6,所述连接器组合组装时,将所述第一固定件4固持于所述第一连接器2,将所述第二固定件5固持于所述第二连接器3,然后,先把安装有所述第二固定件5的所述第二连接器3安装于所述电路板1上,使所述第二脚部52对应地插入所述第二通孔12内,并使用焊料将所述第二脚部52与所述电路板1固定;接着翻转所述电路板1,使所述第二连接器3处于所述电路板1的下方,再把安装有所述第一固定件4的所述第一连接器2安装于所述电路板1上,使所述第一脚部42对应地插入所述第一通孔11内,并使用焊料将所述第一脚部42与所述电路板1固定。
参阅图7,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组合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组合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所述连接器组合大致相同,只有局部结构存在不同,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脚部42和多个所述第二脚部52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呈两排设置,且每一排所述第一脚部42与所述第二脚部52在所述纵长方向X上交替设置,多个所述第一肩部421支撑所述第一连接器2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的两侧,多个所述第二肩部521支撑所述第二连接器3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的两侧,使所述第一连接器2和所述第二连接器3两侧卡板力比较均匀,进而使所述第一连接器2和所述第二连接器3紧贴所述电路板1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对中的所述第一通孔11与所述第二通孔12沿所述纵长方向X排布,所述第一固定件4和所述第二固定件5的板面与所述横向方向Y垂直,如此设置可减少所述第一连接器2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在所述纵长方向X上的尺寸。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器2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分别可配合使用一个或者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4与所述第二固定件5,例如一个时,所述第一固定件4、所述第二固定件5设于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器2、所述第二连接器3的中部,例如两个时,所述第一连接器2的两端可分别固持有一个所述第一固定件4,所述第二连接器3的两端可分别固持有一个所述第二固定件5。不论所述第一固定件4、所述第二固定件5设置为多少个,均能够将所述第一连接器2和所述第二连接器3牢固于所述电路板1上。在又一实施例中,仅所述第一主体部41与所述第一脚部42相互偏置,所述第一主体部41在所述上下方向Z上对应所述通孔对,或仅所述第二主体部51与所述第二脚部52相互偏置,所述第二主体部51在所述上下方向Z上对应所述通孔对,同样可使所述第一固定件4和所述第二固定件5在所述电路板1上的投影能够至少部分重合,从而节省所述第一固定件4和所述第二固定件5整体在所述上下方向Z上对所述电路板1的占用面积,提高所述连接器组合的空间利用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连接器组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所述第一脚部42的竖直中心线L2与所述第一主体部41的竖直中心线L1相互偏置,所述第二脚部52的竖直中心线L4与所述第二主体部51的竖直中心线L3相互偏置,所述第一主体部41和所述第二主体部51分别与其对应的所述通孔对上下对应设置,使所述第一固定件4和所述第二固定件5在所述电路板1上的投影能够至少部分重合,从而节省所述第一固定件4和所述第二固定件5整体在所述上下方向Z上对所述电路板1的占用面积,提高所述连接器组合的空间利用率。
(2)所述第一固定件4和所述第二固定件5共面设置,且所述第一固定件4和所述第二固定件5的板面与所述纵长方向X垂直,以减少所述第一连接器2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在所述纵长方向X上的尺寸。另外,所述第一主体部41的竖直中心线L1和所述第二主体部51的竖直中心线L3重合,即所述第一主体部41的安装位置与所述第二主体部51的安装位置在所述高度方向上重合,进一步使所述连接器组合结构紧凑,节省整个所述连接器组合所占用的空间。
(3)所述第一肩部421向上抵接所述第一连接器2的底面,且所述第一肩部421与所述第一连接器2的底面平行,使所述第一肩部421贴合所述第一连接器2的底面,增强所述第一连接器2的稳固性;所述第二肩部521向下抵接所述第二连接器3的顶面,且所述第二肩部521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的顶面平行,使所述第二肩部521贴合所述第二连接器3的顶面,增强所述第二连接器3的稳固性。
(4)所述第一脚部4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后不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或所述第二固定件5接触,避免了所述第一固定件4对所述电路板1另一侧的所述第二连接器3造成任何不良的干涉;所述第二脚部52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2后不与所述第一连接器2或所述第一固定件4接触,避免了所述第二固定件5对所述电路板1另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接器2造成任何不良的干涉。除此以外,如此设置还能够减少整个所述连接器组合的装配难度。
(5)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4固持于所述第一连接器2,多个所述第一脚部42对应收容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1,多个所述第二固定件5固持于所述第二连接器3,多个所述第二脚部52对应收容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12,其中多个所述第一脚部42和多个所述第二脚部52分别在所述纵长方向上呈一排设置,所有的所述第一脚部42相对其对应的所述第一主体部41朝所述第一连接器2的同一侧偏置,相对地所有的所述第二脚部52相对其对应的所述第二主体部51朝所述第二连接器3的同一侧偏置,方便所述第一固定件4和所述第二固定件5对应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器2和所述第二连接器3。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路板,具有至少一通孔对,所述通孔对包括相邻且间隔设置的一第一通孔和一第二通孔;
一第一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电路板的上侧;
至少一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一第一主体部和一第一脚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固持于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脚部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脚部的竖直中心线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竖直中心线相互偏置;
一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电路板的下侧;
至少一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一第二主体部和一第二脚部,所述第二主体部固持于所述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脚部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脚部的竖直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竖直中心线相互偏置;
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分别与所述通孔对上下对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竖直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竖直中心线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竖直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竖直中心线位于所述第一脚部的竖直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脚部的竖直中心线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呈平板状,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一脚部共面设置,所述第二主体部和所述第二脚部共面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共面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部向外凸伸出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侧,且于所述第一脚部的上缘形成一第一肩部向上抵接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底面;所述第二脚部向外凸伸出所述第二脚部的侧缘,且于所述第一脚部的下缘形成一第二肩部向下抵接所述第二连接器的顶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部由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侧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下缘具有一第一连料部用以与一第一料带连接;所述第二脚部由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一侧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上缘具有一第二连料部用以与一第二料带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和第二固定件在上下方向具有一间隙;所述第二脚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一固定件在上下方向具有一间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分别沿一纵长方向延伸,对应所述通孔对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在一横向方向上排布,所述横向方向垂直于所述纵长方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固持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多个所述第二固定件固持于所述第二连接器;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和多个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在所述纵长方向上呈一排设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固持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多个所述第二固定件固持于所述第二连接器;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和多个所述第二固定件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呈两排,且每一排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在所述纵长方向上交替设置。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分别具有一绝缘主体及设于所述绝缘主体的多个端子,所述绝缘主体具有沿所述纵长方向延伸的一插槽,多个所述端子设于所述插槽的相对两侧且用以与插设于所述插槽的电子卡形成电性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分别沿一纵长方向延伸,对应所述通孔对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在所述纵长方向上排布。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部的至少一侧缘凹设形成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脚部的至少一侧缘凹设形成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第二通孔。
15.一种连接器组合,定义一第一方向,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对相邻设置的通孔;
一第一连接器与一第二连接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两侧;
至少一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固持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第一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延伸的一第一脚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一脚部的中心线相互偏置,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脚部的中心线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脚部收容于一对相邻设置的所述通孔的其中之一;
至少一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固持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第二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延伸的一第二脚部,所述第二脚部收容于另一所述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应于一对相邻设置的所述通孔。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对应于一对相邻设置的所述通孔。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脚部的中心线相互偏置,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脚部的中心线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呈平板状,与一对相邻设置的所述通孔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共面设置。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部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中心线一侧。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结构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61301.4A CN108306127B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连接器组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61301.4A CN108306127B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连接器组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06127A true CN108306127A (zh) | 2018-07-20 |
CN108306127B CN108306127B (zh) | 2020-02-21 |
Family
ID=62867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61301.4A Active CN108306127B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连接器组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306127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274975A (ja) * | 1996-04-04 | 1997-10-21 | Fujitsu Takamizawa Component Kk | 基板実装型コネクタ |
CN1202793A (zh) * | 1997-05-03 | 1998-12-23 |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在印刷电路板两面安装两个连接器的配置结构 |
-
2017
- 2017-12-28 CN CN201711461301.4A patent/CN10830612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274975A (ja) * | 1996-04-04 | 1997-10-21 | Fujitsu Takamizawa Component Kk | 基板実装型コネクタ |
CN1202793A (zh) * | 1997-05-03 | 1998-12-23 |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在印刷电路板两面安装两个连接器的配置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06127B (zh) | 2020-0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97970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135087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9361094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8493643A (zh) | 电连接器及端子 | |
CN201985279U (zh) | 卡缘连接器及其连接器总成 | |
CN108615995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8429035A (zh) | 电连接器 | |
CN110071386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6461121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8281820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7658585A (zh) | 连接器 | |
CN201112669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2585983U (zh) | 电连接器组合 | |
CN104901047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9616795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081255U (zh) | 卡缘连接器 | |
CN108832342A (zh) | 一种usb type c连接器及其工艺 | |
CN108306127A (zh) | 连接器组合 | |
CN109687189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3915713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4934738A (zh) | 附带端子的印制电路板 | |
CN205546191U (zh) | 电端子头部组件 | |
CN204614994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0448113C (zh) | 具有电路板固持结构的电连接器 | |
CN201397920Y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