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58585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58585A
CN107658585A CN201710720064.2A CN201710720064A CN107658585A CN 107658585 A CN107658585 A CN 107658585A CN 201710720064 A CN201710720064 A CN 201710720064A CN 107658585 A CN107658585 A CN 1076585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air
slot
weld part
longitudin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200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58585B (zh
Inventor
蔡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2006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585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58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58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58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585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5Printed circuits including an angle between each other
    • H01R12/737Printed circuits being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8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terminals for insertion into h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设有插槽的绝缘本体及设于绝缘本体的第一对端子与第二对端子,插槽同一侧在纵长方向上分布交错设置的第一对端子与第二对端子,第一对端子中的两个第一焊接部在纵长方向上以相反的方向偏离两个第一接触部,第二对端子中的两个第二焊接部在纵长方向上以相反的方向偏离两个第二接触部,且第一对端子的第一焊接部与第二对端子的第一焊接部在横向方向上分布于第一对端子的第一主体部的相对两侧,以及分布于第二对端子的第二主体部的相对两侧。这种成对端子的交错排布,有利于电路板上对应成对端子的导电孔分布,不易造成短路,而且有利于多种类型端子的分布,使连接器在传输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电气性能。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用来插设电子卡的卡缘类连接器。
背景技术
习知的一种连接器,其用于连接一电子卡与一电路板,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及设于绝缘本体的多个端子。绝缘本体具有沿纵长方向延伸的一插槽,插槽自绝缘本体的顶面向下凹设形成,插槽供电子卡插设,绝缘本体的底面面向电路板设置。
多个端子设于插槽的至少一侧,常见的是多个端子设于插槽的相对两侧。插槽同一侧的多个端子包括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且插槽同一侧的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在纵长方向上以单个交错排列。每一第一端子具有固持于绝缘本体的一第一主体部、设于第一主体部上端的一第一接触部及设于第一主体部下端的一第一焊接部,且第一接触部的中心线与第一焊接部的中心线位于垂直于纵长方向的同一竖直面内。每一第二端子具有固持于绝缘本体的一第二主体部、设于第二主体部上端的一第二接触部及设于第二主体部下端的一第二焊接部,且第二接触部的中心线与第二焊接部的中心线位于垂直于纵长方向的同一竖直面内。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分别在垂直于纵长方向的横向方向上凸伸入插槽,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分别露出绝缘本体的底面,电路板设有上下贯穿的多个导电孔,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均以穿孔方式插接于对应的导电孔。其中,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在横向方向上位于第一主体部的相对两侧及位于第二主体部的相对两侧。
由于尺寸限制,并且由于对连接器在电路板上越来越小的覆盖期望,多个端子紧密地设置在绝缘本体,这种紧密的端子排布影响连接器的电气性能,例如来自对应其他端子的干扰使信号退化,特别是具有较高传输速率的端子处,信号退化更加严重,且插槽同一侧的这种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单个交错排列,这种分布影响具有多种类型端子的连接器在传输过程中的电气性能。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使其具有较佳的端子焊接部排布,且具有较好的电气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用以安装于一电路板,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底面及沿纵长方向延伸的一插槽,所述底面用以面向所述电路板;至少一第一对端子及至少一第二对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且位于所述插槽的至少一侧,在所述插槽的至少一侧设有在纵长方向上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对端子与所述第二对端子,所述第一对端子中的每一个具有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一主体部及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上下两端的一第一接触部与一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对端子中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部在纵长方向上以相反的方向偏离两个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对端子中的每一个具有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二主体部及设于所述第二主体部上下两端的一第二接触部与一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对端子中的两个所述第二焊接部在纵长方向上以相反的方向偏离两个所述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别凸伸入所述插槽,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分别露出所述底面,且均以穿孔方式安装于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相对两侧及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所述插槽同一侧的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沿纵长方向呈一排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对端子与所述第二对端子均用以传输信号。
进一步,所述插槽同一侧分布有在纵长方向上交错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对端子与多个所述第二对端子。
进一步,所述第一对端子的所述第一焊接部及与所述第一对端子相邻所述第二对端子的所述第二焊接彼此呈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所述插槽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对端子及多个所述第二对端子,所述插槽两侧相对设置的其中一者为所述第一对端子,另一者为所述第二对端子,所述插槽两侧的所述第二焊接部相对所述第二主体部在横向方向上远离所述插槽设置。
进一步,所述插槽两侧的所述第一对端子、所述第二对端子分别呈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所述插槽两侧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对端子与所述第二对端子结构相同。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于所述插槽的至少一侧设有多个端子槽,所述端子槽贯穿所述底面,相邻两个所述端子槽之间具有一隔栏,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分别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端子槽,所述第一焊接部相对所述第一主体部朝向所述插槽偏移,所述第一焊接部与对应所述端子槽毗邻的所述隔栏上下对应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对端子的每一个具有自所述第一主体部依次延伸形成的一第一颈部、一第一偏折部及一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偏折部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焊接部相对所述第一颈部在纵长方向上朝同一方向偏移。
进一步,所述第一焊接部在纵长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颈部的中心线一侧。
进一步,所述第二对端子的每一个具有自所述第二主体部依次延伸形成的一第二颈部、一第二偏折部及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偏折部使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相对所述第二颈部在纵长方向上朝同一方向偏移。
进一步,所述第一对端子中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部在纵长方向上具有一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对端子中的两个所述第二焊接部在纵长方向上具有一第二距离,位于所述插槽同一侧且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在横向方向具有一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
进一步,位于所述插槽同一侧且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在纵长方向具有一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所述插槽同一侧在纵长方向上分布交错设置的所述第一对端子与所述第二对端子,所述第一对端子中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部在纵长方向上以相反的方向偏离两个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对端子中的两个所述第二焊接部在纵长方向上以相反的方向偏离两个所述第二接触部,且所述第一对端子的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二对端子的所述第一焊接部在横向方向上分布于所述第一对端子的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相对两侧,以及分布于所述第二对端子的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相对两侧,如此不仅可使成对分布的所述第一焊接部拉大彼此之间的间距以及使成对分布的所述第二焊接部拉大彼此之间的间距,有利于所述电路板上用以插接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的导电孔分布,不易造成短路,且所述第一对端子与所述第二对端子这种交错排布,有利于多种类型端子的分布,使所述连接器在传输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电气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连接器与一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插槽两侧部分第一对端子与第二对端子的立体排布图;
图4为图1中从横向方向看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连接器的底部朝上放置的立体图;
图6为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绝缘本体沿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连接器100 纵长方向X 横向方向Y 上下方向Z
绝缘本体1 顶面11 底面12 插槽13
侧壁14 端子槽15 隔栏16 防呆部17
支撑块18 第一对端子2 第一主体部21 第一弹性部22
第一接触部221 第一焊接部23 第一颈部24 第一偏折部25
第一连接部26 第二对端子3 第二主体部31 第二弹性部32
第二接触部321 第二焊接部33 第二颈部34 第二偏折部35
第二连接部36 第一中心线L1 第二中心线L2 第一距离D1
第二距离D2 第三距离D3 间隙H
电路板200 导电孔2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连接器100,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卡(未图示)与一电路板200,所述连接器100向下安装于所述电路板200,所述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至少一第一对端子2与至少一第二对端子3。所述连接器100定义纵长方向X、横向方向Y及上下方向Z,且三者彼此相互垂直。
请参阅图1、图5和图6,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一顶面11与一底面12,所述底面12用以面向所述电路板200设置。自所述顶面11向下凹设形成一插槽13用以插设所述电子卡,所述插槽13沿纵长方向X延伸。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位于所述插槽13两侧且在横向方向Y上相对设置的二侧壁14,每一所述侧壁14沿纵长方向X延伸,且每一所述侧壁14设有多个端子槽15,所述端子槽15贯穿所述顶面11与所述底面12,且所述端子槽15与所述插槽13在横向方向Y上连通,相邻两个所述端子槽15之间具有一隔栏16。所述绝缘本体1于所述插槽13的槽底向上凸伸形成一防呆部17,用以防止所述电子卡误插。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自所述底面12向下凸伸形成的多个支撑块18,所述支撑块18用以抵接所述电路板200,所述支撑块18主要分布在所述底面12的两端及对应所述防呆部17的大致中部位置。
请参阅图1、图3和图7,所述至少一第一对端子2与所述至少一第二对端子3设于所述插槽13的至少一侧,在所述插槽13的至少一侧设有在纵长方向X上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对端子2与所述第二对端子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槽13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对端子2与多个所述第二对端子3,所述插槽13两侧的所述第一对端子2与所述第二对端子3的数量分别相同,且所述插槽13同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一对端子2与多个所述第二对端子3在纵长方向X上交错设置,所述插槽13两侧的所述第一对端子2、所述第二对端子3分别呈中心对称设置,例如,位于其中一个所述侧壁14在纵长方向X上最左端的所述第一对端子2与另一个所述侧壁14在纵长方向X上最右端的所述第一对端子2呈中心对称,位于其中一个所述侧壁14在纵长方向X上最左端的所述第二对端子3与另一个所述侧壁14在纵长方向X上最右端的所述第二对端子3呈中心对称。每一所述第一对端子2对应收容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端子槽15,每一所述第二对端子3对应收容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端子槽15。在纵长方向X上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对端子2与所述第二对端子3可同时用以传输信号。
请参阅图3、图4和图6,所述第一对端子2中的每一个端子具有一第一主体部21、自所述第一主体部21上端向上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弹性部22及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21下端的一第一焊接部23,所述第一主体部21固持于对应的所述端子槽15,所述第一弹性部22具有一第一接触部221在横向方向Y上凸伸入所述插槽13,用以与所述电子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焊接部23露出所述底面12且以穿孔方式安装于所述电路板2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部221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主体部21的中心线位于垂直于纵长方向X的同一竖直面内。
请参阅图3、图4和图7,所述第一对端子2中的每一个端子还具有自所述第一主体部21依次延伸形成的一第一颈部24、一第一偏折部25及一第一连接部26,其中,所述第一颈部24自所述第一主体部21下端弯折且朝向所述插槽13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26同样朝向所述插槽13延伸形成,所述第一焊接部23自所述第一连接部26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偏折部25则使所述第一连接部26与所述第一焊接部23相对所述第一颈部24在纵长方向X上朝同一方向偏移。所述第一颈部24的中心线定义为第一中心线L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焊接部2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6大致位于垂直于纵长方向X的同一竖直面内,所述第一连接部26与所述第一焊接部23均在纵长方向X上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L1的一侧。所述第一对端子2中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部23在纵长方向X上以相反的方向偏离两个所述第一接触部221,即所述第一对端子2中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部23在纵长方向X上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一接触部221在纵长方向X上的距离,定义所述第一对端子2中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部23在纵长方向X上具有一第一距离D1。所述第一连接部26、所述第一焊接部23分别与对应所述端子槽15毗邻的所述隔栏16上下对应设置,即所述第一连接部26与所述第一焊接部23分别位于对应所述端子槽15毗邻的所述隔栏16的正下方。
请参阅图3、图4和图6,所述第二对端子3中的每一个端子具有一第二主体部31、自所述第二主体部31上端向上延伸形成的一第二弹性部32及设于所述第二主体部31下端的一第二焊接部33,所述第二主体部31固持于对应的所述端子槽15,所述第二弹性部32具有一第二接触部321在横向方向Y上凸伸入所述插槽13,用以与所述电子卡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焊接部33露出所述底面12且以穿孔方式安装于所述电路板2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触部321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主体部31的中心线位于垂直于纵长方向X的同一竖直面内。
请参阅图3、图4和图7,所述第二对端子3中的每一个端子还具有自所述第二主体部31依次延伸形成的一第二颈部34、一第二偏折部35及一第二连接部36,其中,所述第二颈部34自所述第二主体部31下端弯折且朝远离所述插槽13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26同样朝远离所述插槽13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焊接部33自所述第二连接部36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偏折部35使所述第二连接部36与所述第二焊接部33相对所述第二颈部34在纵长方向X上朝同一方向偏移。所述第二颈部34的中心线定义为第二中心线L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焊接部33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6大致位于垂直于纵长方向X的同一竖直面内,且所述第二连接部36与所述第二焊接部33均在纵长方向X上位于所述第二中心线L2的一侧。所述第二对端子3中的两个所述第二焊接部33在纵长方向X上以相反的方向偏离两个所述第二接触部321,即所述第二对端子3中的两个所述第二焊接部33在纵长方向X上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二接触部321在纵长方向X上的距离,定义所述第二对端子3中的两个所述第二焊接部33在纵长方向X上具有一第二距离D2。
请参阅图3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槽13同一侧的所述第一主体部21与所述第二主体部31沿纵长方向X呈一排设置,所述插槽13同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一焊接部23沿纵长方向X呈一排设置,所述插槽13同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二焊接部33也沿纵长方向X呈一排设置,且所述插槽13同一侧成对的所述第一焊接部23与成对的所述第二焊接部33在纵长方向X上交错设置,所述插槽13两侧成对的所述第一焊接部23在纵长方向X上交错设置。位于所述插槽13同一侧且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焊接部23与所述第二焊接部33在纵长方向X具有一间隙H,在横向方向Y上具有一第三距离D3,其中,所述第三距离D3大于所述第一距离D1与所述第二距离D2。
请参阅图1、图3和图7,所述插槽13同一侧且在纵长方向X上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对端子2与所述第二对端子3中,所述第一焊接部23与所述第二焊接部33在横向方向Y上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21的相对两侧,同时,所述第一焊接部23与所述第二焊接部33在横向方向Y上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31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对端子2的所述第一焊接部23及所述第二对端子3的所述第二焊接部33彼此呈中心对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端子2中所述第一主体部21以下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对端子3中所述第二主体部31以下的结构彼此呈中心对称设置。
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插槽13两侧相对设置的其中一者为所述第一对端子2,另一者为所述第二对端子3,且所述插槽13两侧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对端子2与所述第二对端子3结构相同。
请参阅图1和图6,所述电路板200上设有多个导电孔201,所述导电孔201上下贯穿所述电路板200,其中,多个所述导电孔201对应所述第一焊接部23与所述第二焊接部33,因此多个所述导电孔201在所述电路板200上呈四排设置,由于所述第三距离D3大于所述第一距离D1与所述第二距离D2,如此可使所述插槽13同一侧且在纵长方向X上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焊接部23与所述第二焊接部33之间具有较大的间距,有利于所述电路板200上所述导电孔201的设置,防止距离较近而发生短路。
请参阅图3和图6,所述第一连接部26、所述第二连接部36分别与所述底面12存在高度上的一形变空间(未图示),当所述连接器100对应向下安装于所述电路板200上时,所述第一焊接部23与所述第二焊接部33分别对应插接于对应的所述导电孔201,因所述形变空间的存在,因此在所述第一焊接部23与所述第二焊接部33插接于对应所述导电孔201的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力,使所述第一对端子2中的每一个端子与所述第二对端子3中的每一个端子分别具有一定向上的弹性变形,从而可弥补所述第一焊接部23与所述第二焊接部33在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时存在的误差等,所述第一焊接部23与所述第二焊接部33通过焊料(未图示),从而牢固焊接于所述电路板200,并使所述连接器100与所述电路板200之间形成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插槽13同一侧在纵长方向X上分布交错设置的所述第一对端子2与所述第二对端子3,所述第一对端子2中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部23在纵长方向X上以相反的方向偏离两个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所述第二对端子3中的两个所述第二焊接部33在纵长方向X上以相反的方向偏离两个所述第二接触部321,且所述第一对端子2的所述第一焊接部23与所述第二对端子3的所述第一焊接部23在横向方向Y上分布于所述第一对端子2的所述第一主体部21的相对两侧,以及分布于所述第二对端子3的所述第二主体部31的相对两侧,如此不仅可使成对分布的所述第一焊接部23拉大彼此之间的间距以及使成对分布的所述第二焊接部33拉大彼此之间的间距,有利于所述电路板200上用以插接所述第一焊接部23与所述第二焊接部33的所述导电孔201设置,不易造成短路,且所述第一对端子2与所述第二对端子3这种交错排布,有利于多种类型端子的分布,使所述连接器100在传输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电气性能。
2、所述插槽13同一侧的所述第一主体部21与所述第二主体部31沿纵长方向X呈一排设置,有利于所述插槽13同一侧的所述第一对端子2与所述第二对端子3一次性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
3、所述第一连接部26、所述第一焊接部23分别与对应所述端子槽15毗邻的所述隔栏16上下对应设置,即所述第一连接部26与所述第一焊接部23分别位于对应所述端子槽15毗邻的所述隔栏16的正下方,如此当所述连接器100在安装于所述电路板200的过程中,所述隔栏16对所述第一连接部26具有限位作用,防止所述第一对端子2中的每一端子在所述第一焊接部23处受力过大而过度变形。
4、所述插槽13两侧相对设置的其中一者为所述第一对端子2,另一者为所述第二对端子3,所述插槽13两侧的所述第二焊接部33相对所述第二主体部31在横向方向Y上远离所述插槽13设置,如此可使所述插槽13两侧中朝向所述插槽13方向偏移的所述第一焊接部23在纵长方向X上错开,有利于所述电路板200上的所述导电孔201设置,防止距离太近而发生短路。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连接器,用以安装于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具有一底面及沿纵长方向延伸的一插槽,所述底面用以面向所述电路板;
至少一第一对端子及至少一第二对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且位于所述插槽的至少一侧,在所述插槽的至少一侧设有在纵长方向上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对端子与所述第二对端子,所述第一对端子中的每一个具有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一主体部及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上下两端的一第一接触部与一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对端子中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部在纵长方向上以相反的方向偏离两个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对端子中的每一个具有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二主体部及设于所述第二主体部上下两端的一第二接触部与一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对端子中的两个所述第二焊接部在纵长方向上以相反的方向偏离两个所述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别凸伸入所述插槽,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分别露出所述底面,且均以穿孔方式安装于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在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相对两侧及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相对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同一侧的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沿纵长方向呈一排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端子与所述第二对端子均用以传输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同一侧分布有在纵长方向上交错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对端子与多个所述第二对端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端子的所述第一焊接部及与所述第一对端子相邻所述第二对端子的所述第二焊接彼此呈中心对称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对端子及多个所述第二对端子,所述插槽两侧相对设置的其中一者为所述第一对端子,另一者为所述第二对端子,所述插槽两侧的所述第二焊接部相对所述第二主体部在横向方向上远离所述插槽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两侧的所述第一对端子、所述第二对端子分别呈中心对称设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两侧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对端子与所述第二对端子结构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于所述插槽的至少一侧设有多个端子槽,所述端子槽贯穿所述底面,相邻两个所述端子槽之间具有一隔栏,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分别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端子槽,所述第一焊接部相对所述第一主体部朝向所述插槽偏移,所述第一焊接部与对应所述端子槽毗邻的所述隔栏上下对应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端子的每一个具有自所述第一主体部依次延伸形成的一第一颈部、一第一偏折部及一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偏折部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焊接部相对所述第一颈部在纵长方向上朝同一方向偏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部在纵长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颈部的中心线一侧。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端子的每一个具有自所述第二主体部依次延伸形成的一第二颈部、一第二偏折部及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偏折部使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相对所述第二颈部在纵长方向上朝同一方向偏移。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端子中的两个所述第一焊接部在纵长方向上具有一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对端子中的两个所述第二焊接部在纵长方向上具有一第二距离,位于所述插槽同一侧且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在横向方向具有一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插槽同一侧且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在纵长方向具有一间隙。
CN201710720064.2A 2017-08-21 2017-08-21 连接器 Active CN1076585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0064.2A CN107658585B (zh) 2017-08-21 2017-08-21 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0064.2A CN107658585B (zh) 2017-08-21 2017-08-21 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58585A true CN107658585A (zh) 2018-02-02
CN107658585B CN107658585B (zh) 2019-08-30

Family

ID=61128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20064.2A Active CN107658585B (zh) 2017-08-21 2017-08-21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5858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8553A (zh) * 2019-04-16 2019-06-14 深圳市兴万联电子有限公司 高速电连接器
TWI705619B (zh) * 2019-03-26 2020-09-21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連接器
CN112952427A (zh) * 2021-01-25 2021-06-1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US11626693B2 (en) 2021-01-25 2023-04-11 Lot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11929567B2 (en) 2021-02-02 2024-03-12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arrangement of soldering portions of terminals thereof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8862A (en) * 1988-12-05 1989-11-07 Amp Incorporated Connector for mating two bus bars
CN2488188Y (zh) * 2001-04-25 2002-04-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0947486Y (zh) * 2006-06-21 2007-09-12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端子
CN201590512U (zh) * 2009-11-05 2010-09-22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2009084U (zh) * 2011-01-24 2011-10-12 陈惟诚 表面安装上开式夹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8862A (en) * 1988-12-05 1989-11-07 Amp Incorporated Connector for mating two bus bars
CN2488188Y (zh) * 2001-04-25 2002-04-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0947486Y (zh) * 2006-06-21 2007-09-12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端子
CN201590512U (zh) * 2009-11-05 2010-09-22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2009084U (zh) * 2011-01-24 2011-10-12 陈惟诚 表面安装上开式夹制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5619B (zh) * 2019-03-26 2020-09-21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連接器
CN109888553A (zh) * 2019-04-16 2019-06-14 深圳市兴万联电子有限公司 高速电连接器
CN109888553B (zh) * 2019-04-16 2023-10-31 深圳市兴万联电子有限公司 高速电连接器
CN112952427A (zh) * 2021-01-25 2021-06-1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US11626693B2 (en) 2021-01-25 2023-04-11 Lot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11929567B2 (en) 2021-02-02 2024-03-12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arrangement of soldering portions of terminals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58585B (zh) 2019-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58585A (zh) 连接器
CN206595424U (zh) 连接器
CN101471515B (zh) 电连接器
CN201397970Y (zh) 电连接器
US8944849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wo ground bars connecting each other
CN105390838B (zh) 电连接器组装体
CN201430244Y (zh) 电连接器
CN201397973Y (zh) 电连接器
CN107799934A (zh) 电连接器
CN201608967U (zh) 串扰补偿组件、印刷电路板、模块插口和插座端子
CN201667411U (zh) 电连接器
CN207082660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7359448A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CN110943318B (zh) 电性模组
CN107681301A (zh) 电连接器
CN203071264U (zh) 引线框架、接触件组和连接器
CN110071386A (zh) 电连接器
CN102195188A (zh) 插座和连接器
CN101505025B (zh) 连接器
CN102810794A (zh) 电连接器及网络通信系统
CN104901047A (zh) 电连接器
CN205488839U (zh) Usb c型插座连接器
CN210111103U (zh)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104810646B (zh) 插头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2738635A (zh) 连接器及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