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2819B - 电气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气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2819B
CN108292819B CN201680069760.5A CN201680069760A CN108292819B CN 108292819 B CN108292819 B CN 108292819B CN 201680069760 A CN201680069760 A CN 201680069760A CN 108292819 B CN108292819 B CN 1082928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omponent
chimeric
electrical connection
wir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97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92819A (zh
Inventor
宫村哲矢
田端正明
大森康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292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2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92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28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0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comprising a camming member
    • H01R13/62911U-shaped sliding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其能效率良好地进行相对转动的部件彼此之间的电气连接。电气连接装置具备:第1连接器(10),其与布线于第1部件(M1)的第1布线材(W1)连接并被固定于第1部件(M1);第2连接器(20),其与布线于第2部件(M2)的第2布线材(W2)连接并被安装于第2部件(M2);连接器保持部件(30),其与第2部件(M2)相连并能将第2连接器(20)脱离地对第2连接器(20)进行保持;以及嵌合操作部件(40),其保持于第1连接器(10)或第2连接器(20)。嵌合操作部件(40)通过在第1连接器(10)以及第2连接器(20)对置的状态下沿与嵌合方向交叉的操作方向被操作,从而使第1连接器(10)以及第2连接器(20)在嵌合方向嵌合且使第2连接器(20)从连接器保持部件(30)脱离。

Description

电气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其用于进行以能相对转动的方式相互连结的部件彼此之间的电气连接。
背景技术
以往,具备能相互嵌合的连接器的装置作为用于进行回路彼此之间电气连接的装置被广泛应用。各连接器包含连接器端子和连接器壳体,连接器端子借由电线等与预定的回路连接,连接器壳体对该连接器端子进行保持,通过所述各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彼此的嵌合,从而进行与各自的连接器连接的回路彼此的电气连接。
所述各连接器借由适当的安装部件安装于车辆等适当的部位而被使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构成电气连接装置的连接器,其借由固定用支架而安装于车身。
在安装有如上所述的连接器的部件中,存在例如像车身与车门、车身与门镜、转向轴与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转向轴的部件那样,以在预定范围内能相对地转动的方式相互连结的部件。在这样的相对转动被预先设定的一对部件分别布线有布线材,并且在各个布线材分别连接有连接器且该连接器彼此嵌合的情况下,为了就算嵌合在一起也能进行所述相对转动,必须将一方的连接器从安装有该连接器的部件切离而与另一方的连接器嵌合。这样的连接器的切离作业以及连接器彼此的嵌合作业均繁琐且必须通过人工作业进行。这将妨碍作业效率的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908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其能效率良好地进行以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进行相互连结的部件彼此之间的电气连接。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其用于进行第1布线材和第2布线材之间的电气连接,所述第1布线材布线于第1部件,所述第2布线材布线于第2部件,所述第2部件以相对于所述第1部件能绕预定的转动中心轴相对地转动的方式在沿所述转动中心轴的连结方向与所述第1部件连结,所述电气连接装置具备:第1连接器,其与所述第1布线材连接并被固定于所述第1部件;第2连接器,其与所述第2布线材连接且安装于所述第2部件,并且所述第2连接器通过在特定的嵌合方向与所述第1连接器嵌合而形成所述电气连接;连接器保持部件,其与所述第2部件相连,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件在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连结的状态下将所述第2连接器保持于所述第1连接器与所述第2连接器能在所述嵌合方向相互对置的位置,并且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件以容许通过对所述第2连接器施加所述嵌合方向的外力而使所述第2连接器在所述嵌合方向从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件脱离的方式对所述第2连接器进行保持;以及嵌合操作部件,其以能沿与所述嵌合方向交叉的操作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被保持于从所述第1连接器以及所述第2连接器中选择的保持连接器,所述嵌合操作部件具有连接器操作部,所述连接器操作部在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连结且所述第1连接器以及所述第2连接器在所述嵌合方向相互对置的状态下沿所述操作方向相对于所述保持连接器相对移动,从而在所述嵌合方向将所述第1连接器以及所述第2连接器中的位于所述保持连接器相反侧的被操作连接器拉向所述保持连接器侧而使所述第1连接器以及第2连接器彼此嵌合,并且使所述第2连接器从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件在所述嵌合方向脱离。
在此“所述第1连接器与所述第2连接器在所述嵌合方向相互对置”包含该第1连接器以及该第2连接器彼此在该嵌合方向相互分开且对置的状态以及该第1连接器以及该第2连接器的一部分彼此在该嵌合方向重叠的临时嵌合状态的双方的意思。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以及设置于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的周围的电气连接装置的立体图,且是示出处于所述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相互连结之前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所述电气连接装置的用于连接器保持部件与第2连接器卡合的结构的截面侧视图。
图3是示出处于所述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相互连结且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相互对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将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的嵌合操作部件的操作面与第2连接器的被操作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示出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5是将处于该嵌合操作部件从如图4所示的状态到所述嵌合操作部件的操作面与所述被操作部抵接的位置为止被操作的状态示出的截面主视图。
图6是示出处于从如图5所示的状态进一步进行所述嵌合操作部件的操作而完成所述第1连接器与所述第2连接器的嵌合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如图6所示的状态的截面主视图。
图8是将在与如图4所示的状态相当的状态且所述被操作部处于与图4所示的位置相比较高的位置的状态下的嵌合操作部件的操作面与第2连接器的被操作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示出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9是将该嵌合操作部件从如图8所示的状态到所述嵌合操作部件的操作面与所述被操作部抵接的位置为止被操作的状态示出的截面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连接装置是用于在多个第1布线材W1与多个第2布线材W2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多个第1布线材W1布线于第1部件M1,多个第2布线材W2布线于第2部件M2,第2部件M2以在预定范围内能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1部件M1连结,电气连接装置具备第1连接器10、第2连接器20、连接器保持部件30以及嵌合操作部件4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部件M1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柱状或圆筒状,所述第1部件M1的上端部构成嵌入部2,嵌入部2具有直径比其他部分的直径小的圆筒状外周面。所述第2部件M2形成为具有下端能供所述嵌入部2嵌入的圆筒状或者圆柱状。通过该嵌入部2向该第2部件M2的嵌入,从而所述第1部件M1以及所述第2部件M2以能绕与其中心轴相当的转动中心轴相对地转动的方式在沿所述转动中心轴的连结方向(在图1中用箭头Dc示出的方向)连结。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部件M1配置于下侧,所述第2部件M2配置于上侧,但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的配置并非限定于此。另外,该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的形状也并非限定于此。
所述第1连接器10与所述多个第1布线材W1的末端连接。该多个第1布线材W1例如沿所述第1部件M1的外周面进行布线。
所述第1连接器10具有图示省略的多个连接器端子(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阳型的连接器端子)和连接器壳体12。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与所述多个第1布线材W1的各个末端连接。所述连接器壳体12将所述各连接器端子的前端部分(阳型电气接触部)留出而对所述各连接器端子的后侧部分进行保持。所述连接器壳体12具有将所述各连接器端子的前端部分包围的罩11,该罩11以朝上(即朝向第2部件M2侧)的姿势被固定于所述第1部件M1的预定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固定在所述嵌入部2的附近的外周面上。第1连接器10在该第1部件M1上的固定可以在两者直接接触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通过所述第1连接器10借由支架等而与所述第1部件M1连结来进行固定。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连接器10作为保持所述嵌合操作部件40的保持连接器而发挥作用。具体地讲,该第1连接器10除了具有所述连接器壳体12之外,还具有一对嵌合操作部件保持部14,一对嵌合操作部件保持部14与所述连接器壳体12形成为一体。在后面,对所述嵌合操作部件40以及所述嵌合操作部件保持部14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第2连接器20与所述多个第2布线材W2的末端连接。与所述第1布线材W1相同,该多个第2布线材W2例如沿所述第2部件M1的外周面进行布线。
所述第2连接器20具有图示省略的多个连接器端子(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阴型的连接器端子)、连接器壳体22、盖24以及被保持部26。
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与所述多个第2布线材W2的各个末端连接。所述连接器壳体22以将所述各连接器端子的前端的阴型电气接触部向外部开放的方式对该连接器端子进行保持。所述连接器壳体22具有能嵌入所述连接器壳体12的罩11的内侧的外形,伴随着该嵌入,被保持于所述连接器壳体12的连接器端子与被保持于所述连接器壳体22的连接器端子相互嵌合而形成所述第1布线材W1与所述第2布线材W2的电气连接。即、第1连接器10以及第2连接器通过沿与所述连接器壳体22嵌入到所述罩11内的方向平行的嵌合方向相互嵌合,从而能进行所述第1布线材W1与所述第2布线材W2的电气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嵌合方向为上下方向、即与所述转动中心轴平行的方向。
所述连接器壳体22在当所述第1部件M1与所述第2部件M2连结时能与所述连接器壳体12在所述嵌合方向相互对置的安装位置,具体为在第2部件M2的下端部的外周面上的位置借由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件30安装于所述第2部件M2。
本发明所谓的“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在嵌合方向相互对置”包含如上所述的、该第1连接器以及该第2连接器彼此在该嵌合方向相互分开且对置的状态以及该第1连接器以及该第2连接器的一部分彼此在该嵌合方向重叠的临时嵌合状态的双方。在本实施方式中,“相互对置”指的是如图3以及图4所示的、所述第1连接器10的罩11的上端与所述第2连接器20的连接器壳体22的下端重叠的状态,即该连接器壳体22较浅地嵌合于该罩11内的临时嵌合状态。
所述盖24具有从上方覆盖所述连接器壳体22的形状。该盖24具有与所述第2部件M2的外周面对置的背面25,在该背面25上形成有所述被保持部26。该被保持部26是被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件30保持的部分。
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件30具有如下功能: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件30被固定于所述第2部件M2且以所述第2连接器20位于所述安装位置的方式对该第2连接器20的所述被保持部26进行保持的同时,通过对该第2连接器20施加所述嵌合方向的外力、即朝下的外力,从而在该嵌合方向容许该被保持部26从该连接器保持部件30脱离。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保持部件30形成为从所述第2部件M2的外周面向下方突出的舌片状。具体上,如图2所示,该连接器保持部件30具有基部32和保持部34,基部32从所述第2部件M2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保持部34从该基部32的外侧端向下方延伸,在保持部34的下端部形成有卡止用孔37,卡止用孔37通过沿所述径向贯通保持部34的下端部而形成。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保持部件可以作为相对于第2部件独立的部件而形成并利用焊接以及其他手段与该第2部件接合,也可以与该第2部件形成为一体,即与该第2部件一同构成单一部件而形成。
另一方面,所述被保持部26与所述盖24的背面25一起形成为划定插入空间的箱状。所述插入空间是朝上下开放的空间,并具有容许所述保持部34穿过该插入空间的上端而插入到该插入空间内的形状。所述被保持部26具有向所述插入空间内部分地突出的被卡止突起27,通过该被卡止突起27嵌入到插入于所述插入空间内的所述保持部34的卡止用孔37,从而所述被保持部26被所述保持部34保持。此外,通过从该状态对包含所述被保持部26的第2连接器20施加超过一定程度的朝下的外力,从而所述被卡止突起27从所述卡止用孔37向脱离方向、即下方脱离,由此所述被保持部26能从所述保持部34脱离。
所述嵌合操作部件40以能沿与所述嵌合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下方向)交叉的操作方向(在本实施方式的图4中用箭头Dp示出的与所述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且与所述第1部件M1以及第2部件M2的径向正交的水平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被所述保持连接器保持,即、被所述第1连接器10的嵌合操作部件保持部14保持。该嵌合操作部件40具有连接器操作部,该连接器操作部具有如下功能:该连接器操作部通过如上所述,在第1连接器以及第2连接器10、20处于在所述嵌合方向相互对置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以及图4所示的所述临时嵌合状态)下以所述嵌合操作部件40相对于所述第1连接器10沿所述操作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被操作,从而将位于所述保持连接器相反侧的被操作连接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2连接器20)沿所述嵌合方向拉向所述第1连接器10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下侧)以使得所述第1连接器以及第2连接器相互嵌合的同时,使所述第2连接器20从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件30向所述脱离方向脱离。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嵌合操作部件40具有一对侧壁42和端壁44,一对侧壁42和端壁44形成为一体。所述一对侧壁42以相互平行的直立姿势沿与所述操作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即操作宽度方向(在图4中为进深方向)排列,所述端壁44具有将该一对侧壁42的一方的端部(该操作方向的后侧端部;在图4中为右侧端部)彼此沿所述操作方向连结的形状。该嵌合操作部件40以从所述排列方向的两侧夹住所述第1连接器10的罩11的方式装配于所述连接器壳体12,在该装配状态下,该嵌合操作部件40能相对于该连接器壳体12沿所述操作方向(在图4中为左右方向)相对移动。
所述一对嵌合操作部件保持部14具有进一步以在所述各侧壁42的外侧的位置抱住所述各侧壁42的方式对所述各侧壁42进行保持的形状。具体地说,各嵌合操作部件保持部14具有底壁15和外侧壁16,底壁15和外侧壁16形成为一体。所述底壁15在对应的侧壁42的下侧的位置支承该侧壁42。所述外侧壁16以在与所述罩11的外侧面之间将所述侧壁42夹住的方式从所述底壁15的外侧端向上方延伸。即、该嵌合操作部件保持部14容许所述嵌合操作部件40的各侧壁42沿所述罩11的外侧面在所述操作方向上滑动的同时,在该嵌合操作部件40的侧壁42的外侧的位置对该嵌合操作部件40的侧壁42进行保持。
此外,所述嵌合操作部件保持部14具有分别在如图3以及图4所示的操作开始位置及图6以及如图7所示的操作结束位置(比操作开始位置靠操作方向下游侧的位置;在图4中为左侧的位置)能装卸地将所述嵌合操作部件40卡止的功能。换句话说,嵌合操作部件40具有能装卸地分别卡止于所述操作开始位置以及所述操作结束位置的功能。
具体地说,在所述侧壁42中的所述操作方向的前侧部分(在图4中为左侧部分)的下端形成有能朝上方挠曲移位的挠曲片45,在该挠曲片45的自由端部形成有朝下方突出的被卡止突起45a。相对于此,在所述嵌合操作部件保持部14的底壁15形成有第1卡止用孔15a以及第2卡止用孔15b,当所述嵌合操作部件40分别处于所述操作开始位置以及所述操作结束位置时,第1卡止用孔15a以及第2卡止用孔15b能接纳所述被卡止突起45a的嵌入。
所述被操作连接器、即第2连接器20具有一对被操作部28。各被操作部28从所述连接器壳体22的侧面中的朝向所述操作宽度方向(与所述操作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在图4中为进深方向)的一对侧面向该操作宽度方向朝外的方向突出。各被操作部28的位置设置于靠近各连接器壳体22的下端的位置且靠近被所述嵌合操作部件保持部14保持的嵌合操作部件40的所述端壁44的位置(在图4中为靠右的位置)。
在所述第1连接器10的连接器壳体12的罩11形成有与所述各被操作部28对应的嵌入槽13。各嵌入槽13具有当所述第2连接器20的连接器壳体22嵌入所述罩11的内侧时接纳所述被操作部28从上方嵌入的形状,具体为具有从罩11的上端向下方延伸的形状。所述被操作部28向该嵌入槽13的嵌入能够一边避免该被操作部28与所述罩11的干渉,一边使所述连接器壳体22嵌入于该罩11内。另外,所述各被操作部28的突出尺寸以在该被操作部28嵌入于所述嵌入槽13的状态下所述被操作部28的端部从所述罩11的外侧面进一步朝外突出的方式进行设定。
所述嵌合操作部件40的连接器操作部是随着所述嵌合操作部件40向所述操作方向的移动而与所述被操作部28抵接,从而强制地使该被操作部28沿嵌合方向移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压下)的部位。
具体地说,在该嵌合操作部件40的各侧壁42的内侧面形成有比其他内侧面向外侧凹陷而接纳所述被操作部28的端部(比所述罩11进一步向外侧突出的端部)的操作用槽46,利用操作用槽46的凹陷来形成有构成所述连接器操作部的操作面。
该操作用槽46具有插入口47和主体槽48。
所述插入口47形成于在所述嵌合操作部件40处于所述操作开始位置的状态下接纳所述被操作部28从上方插入的位置。具体地说,该插入口47形成于所述各侧壁42中的靠近所述操作方向的前侧端(在图4中为左侧端)的位置且位于该侧壁42的上端的位置,并且朝上方开口。
所述主体槽48具有如下形状:从位于所述插入口47的下方的开始端(操作方向前侧的端;在图4中为左端)向与所述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在图4中为朝右方)延伸的同时,上下方向的宽度随着朝向所述主体槽48的末端(操作方向后侧的端;在图4中为右端)而变窄。所述主体槽48的所述开始端的上下宽度设定为比所述被操作部28的直径充分大的尺寸。
该主体槽48的上端以及下端分别被上端面48a以及下端面48b划定。上下端面48a、48b均为随着朝向(相对于操作方向)所述侧壁42的操作方向后端(在图4中为右端)而变低的朝向倾斜。但是,所述上端面48a的倾角比下端面48b的倾角大,所述主体槽48的上下宽度随着朝向操作方向后端而变窄与该倾角之差对应的量。
所述嵌合操作部件40的所述操作面由所述主体槽48的所述上端面48a构成。即、通过该上端面48a在所述嵌合操作部件40从所述操作开始位置沿所述操作方向被操作的过程中与所述被操作部28抵接(图5),从该位置进一步进行对嵌合操作部件40的操作,从而所述被操作部28进一步将包含该被操作部28的整个第2连接器20压下。该上端面48a的位置以及倾角以该上端面48a通过上述方式起作用的方式进行设定。
接着,对该电气连接装置的使用要领以及作用进行说明。
1)第1连接器以及第2连接器10、20的设置
作为电气连接的前一阶段,在第1部件M1以及第2部件M2分别安装第1连接器10以及第2连接器20。
关于所述第1部件M1,在多个第1布线材W1的末端连接有所述第1连接器10的状态下,该多个第1布线材W1布线于所述第1部件M1的周围。此外,所述第1连接器10被固定于如图1等所示的正规的固定位置、即第1部件M1的上端的附近且该第1部件M1的外周面上的位置。
关于所述第2部件M2,在多个第2布线材W2的末端连接有所述第2连接器20的状态下,该多个第2布线材W2布线于所述第2部件M2的周围。此外,所述第2连接器20借由连接器保持部件30安装于如图1等所示的正规的安装位置,即第2部件M2的下端的附近且该第2部件M2的外周面上的位置。具体地讲,在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件30的基部32从所述第2部件M2的外周面突出且保持部34从该基部32的外侧端向下方延伸的状态下,通过以该保持部34插入到所述第2连接器20的被保持部26的内侧的插入空间的方式设置第2连接器20,且所述被保持部26的被卡止突起27嵌入于该保持部34的卡止用孔37,从而该被保持部26被该保持部34保持。
另外,在后述所示的第1连接器以及第2连接器10、20的嵌合完成阶段,就算第1连接器以及第2连接器10、20嵌合在一起,所述第2布线材W 2的长度赋予了能容许第2部件M2相对于第1部件M1在预定范围内转动的余长。
另外,在前一阶段中,嵌合操作部件40相对于保持连接器、即所述第1连接器10被保持于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的操作开始位置。具体地说,该嵌合操作部件40通过该被卡止突起45a嵌入嵌合操作部件保持部14的底壁15的第1卡止用孔15a,从而卡止于操作用槽46的插入口47与罩11的嵌入槽13一致的位置。
2)第1部件M1与第2部件M2的连结
如所述那样处于第1布线材W1被布线且第1连接器10被固定的状态的第1部件M1与处于第2布线材W2被布线且第2连接器20被安装的状态的第2部件M2彼此连结。具体地讲,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所述第1部件M1的上端具有小径的圆筒状外周面的嵌入部2嵌入所述第2部件M2的筒状的下端部,从而该第2部件M2相对于该第1部件M1以绕与两部件M1、M2的中心轴相当的转动中心轴相对地转动的方式连结。
在连结时,第2部件M2相对于第1部件M1的相对角度(所述转动的方向的角度)以所述第2连接器20相对于所述第1连接器10沿所述嵌合方向相互对置的方式进行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以及图4所示,以所述第2连接器20的连接器壳体22的下部随着所述第1部件M1以及第2部件M2的沿中心轴的方向的连结而较浅地嵌入所述第1连接器10的连接器壳体12的罩11内的方式对第2部件M2相对于第1部件M1的相对角度进行设定,即、以第1以及第2连接器10、20彼此沿与所述连结的方向平行的嵌合方向临时嵌合的方式对第2部件M2相对于第1部件M1的相对角度进行设定。
在该临时嵌合中,所述第2连接器20的被操作部28处于从连接器壳体22的侧面向操作宽度方向突出的状态,但是如图4所示那样,通过该被操作部28嵌入在罩11形成的嵌入槽13的同时,该被操作部28经由嵌合操作部件40的插入口47进入操作用槽46的开始端侧部分(在图4中为左侧部分),从而避免该被操作部28与该罩11以及该嵌合操作部件40之间的干渉。换句话说,就算所述被操作部28从所述连接器壳体20突出,所述嵌入槽13以及所述插入口47也能使该连接器壳体20与所述罩11临时嵌合。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1部件M1以及第2部件M2的连结完成的阶段,为了进行第1以及第2连接器10、20的临时嵌合,使第2部件M2相对于第1部件M1暂时不能相对转动。
3)通过嵌合操作部件40的操作而完成的第1以及第2连接器10、20彼此的嵌合以及第2连接器20从连接器保持部件30的脱离
在所述临时嵌合状态中,此外,嵌合操作部件40从所述操作开始位置到如图7所示的操作完成位置为止沿操作方向(在图4中用箭头Dp示出的方向)被操作,即、相对于第1连接器10沿所述操作方向相对移动,通过这种方式,从而使得第1连接器10与第2连接器20之间的正式嵌合(详细为第1连接器10的图示省略的连接器端子与第2连接器20的图示省略的连接器端子的正规的嵌合)以及第2连接器20从连接器保持部件30的脱离同时达成。
详细地说,通过在所述嵌合操作部件40从所述嵌合开始位置到所述嵌合完成位置为止的期间,如图5所示,该嵌合操作部件40的操作用槽46的上端面48a从斜上方与被操作部28抵接,即、以随着沿所述操作方向前进而变低的方式倾斜的操作面从斜上方与被操作部28抵接,从该状态到嵌合完成位置为止进一步操作所述嵌合操作部件40,从而所述上端面48a(操作面)将所述被操作部28压下,进而将包含操作部28的整个第2连接器20压下。通过该压下的力,从而使第2连接器20所包含的被保持部26的被卡止突起27与连接器保持部件30的卡止用孔37之间的卡合解除且该第2连接器20从该连接器保持部件30朝下方脱离的同时,完成所述第2连接器20与所述第1连接器10的沿上下方向(嵌合方向)的正式嵌合。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装置,通过仅使所述嵌合操作部件40从所述操作开始位置到所述操作完成位置为止沿操作方向移动的简单的操作,便能使第1连接器以及第2连接器10、20彼此的嵌合以及第2连接器20从连接器保持部件30的脱离的双方达成。就算所述第1连接以及第2连接器10、20彼此嵌合在一起,第2连接器20从该连接器保持部件30的脱离也能使第2部件M2相对于第1部件M1在预定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布线材W2的余长所容许的范围内)相对地转动。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装置具有如下优点:因为本装置是通过相对于操作方向倾斜的操作面(操作用槽46的上端面48a)与被操作部28的抵接而将该被操作部28压下(换句话说,向下侧拉被操作部28)的装置,所以在所述第1部件M1以及第2部件M2彼此的连结完成的阶段,就算在连结方向,被操作部28的位置稍微存在偏差,也能达成所述第1连接器以及第2连接器10、20彼此的嵌合以及第2连接器20从连接器保持部件30的脱离。
例如,就算在因为第1部件M1、M2彼此的不完善的连结、第1连接器10相对于第1部件M1的安装位置的误差、第2连接器20相对于第2部件M2的安装位置的误差以及由其他部件尺寸的误差及组装而导致的误差中的至少一方而使得所述被操作部28在第1部件M1以及第2部件M2的连结的完成阶段停留于如图8所示的位置,即、比如图4所示的位置靠上侧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从该状态沿操作方向操作嵌合操作部件40,从而通过操作面(上端面48a)在与该被操作部28的位置对应的时刻(比图4所示的情况早的时刻)与所述被操作部28抵接,且从该位置开始的进一步操作而能使该被操作部28沿嵌合方向移动。换句话说,能通过上端面48a与该被操作部28抵接时的时刻偏差来吸收所述被操作部28的位置在嵌合方向的偏差。由此,就算该被操作部20的位置存在偏差,也能达成第1连接器10以及第2连接器20彼此的嵌合以及第2连接器20从连接器保持部件30的脱离。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例如包含以下的实施方式。
1)关于嵌合方向
第1连接器以及第2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并不限定于与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的转动中心轴平行的方向。例如,该嵌合方向也可以设定为沿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相对转动的方向(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第1部件M1以及第2部件M2的外周面的接线方向或者与第1部件M1以及第2部件M2的外周面的接线方向接近的方向)。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因为通过第2部件相对于第1部件的相对转动而使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之间的嵌合方向的距离变大,所以难以进行位置对准。相对于此,如所述实施方式那样,具有如下优点:第1以及第2连接器的嵌合方向是与转动中心轴平行的方向,这能够使在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连结时的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的位置对准作业、也就是说使两连接器彼此沿所述嵌合方向对置的作业容易进行。
2)关于操作方向
只要嵌合操作部件的操作方向是与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可,可以未必是与该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其中,该操作方向所包含的所述嵌合方向的成分越小,则作为使嵌合所需要的操作力降低的增力机构的功能越增大。
3)关于保持连接器以及被操作连接器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第1连接器10是对嵌合操作部件40进行保持的保持连接器,第2连接器20是被该嵌合操作部件40操作的被操作连接器,但是相反地,也可以构成为第2连接器是对嵌合操作部件进行保持的保持连接器,第1连接器是被该嵌合操作部件操作的被操作连接器。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嵌合操作部件的实际动作不仅包含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器的操作方向的相对移动,也包含第2连接器向朝向第1连接器的嵌合方向进行的动作(换句话说,第2连接器从连接器保持部件向脱离方向脱离的动作),即、进行复合动作,由此,相应地,嵌合操作部件的操作变得复杂。相对于此,在将固定于第1部件的第1连接器作为保持连接器的情况下,存在如下优点:因为实际的所述嵌合操作部件的动作为只包含所述操作方向的简单的动作,所以该嵌合操作部件的操作变得更容易。
通过以上方式提供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其能效率良好地进行跨在以能相对地转动的方式相互连结的部件彼此之间的电气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其用于进行第1布线材和第2布线材之间的电气连接,所述第1布线材布线于第1部件,所述第2布线材布线于第2部件,所述第2部件以相对于所述第1部件能绕预定的转动中心轴相对地转动的方式在沿所述转动中心轴的连结方向与所述第1部件连结,所述电气连接装置具备:第1连接器,其与所述第1布线材连接并被固定于所述第1部件;第2连接器,其与所述第2布线材连接且安装于所述第2部件,并且所述第2连接器通过在特定的嵌合方向与所述第1连接器嵌合而形成所述电气连接;连接器保持部件,其与所述第2部件相连,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件在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连结的状态下在所述第1连接器与所述第2连接器能在所述嵌合方向相互对置的位置对所述第2连接器进行保持的同时,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件以通过对所述第2连接器施加所述嵌合方向的外力而在所述嵌合方向容许所述第2连接器从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件脱离的方式对所述第2连接器进行保持;以及嵌合操作部件,其以能沿与所述嵌合方向交叉的操作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被保持于从所述第1连接器以及所述第2连接器中选择的保持连接器,所述嵌合操作部件具有连接器操作部,所述连接器操作部在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连结且所述第1连接器以及所述第2连接器在所述嵌合方向相互对置的状态下沿所述操作方向相对于所述保持连接器相对移动,从而在所述嵌合方向将所述第1连接器以及所述第2连接器中的位于所述保持连接器相反侧的被操作连接器拉向所述保持连接器侧而使所述第1连接器以及第2连接器彼此嵌合,并且使所述第2连接器从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件在所述嵌合方向脱离。
在此“所述第1连接器与所述第2连接器在所述嵌合方向相互对置”包含该第1连接器以及该第2连接器彼此在该嵌合方向相互分开且对置的状态以及该第1连接器以及该第2连接器的一部分彼此在该嵌合方向重叠的临时嵌合状态的双方的意思。
根据该电气连接装置,通过在第1部件和第2部件彼此在所述连结方向连结且所述第1连接器和所述第2连接器在所述嵌合方向相互对置的状态下,仅进行使被保持于任一方的连接器、即保持连接器的嵌合操作部件相对于该保持连接器沿与所述嵌合方向交叉的操作方向相对移动的简单操作,便能同时进行第1连接器以及第2连接器彼此的嵌合以及第2连接器从连接器保持部件的脱离。即、仅通过进行所述嵌合操作部件的简单操作,便能同时实现通过第1以及第2连接器彼此的嵌合而进行的电气连接以及通过第2连接器从连接器保持部件脱离而容许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彼此相对转动的双方。
在电气连接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嵌合方向是与所述转动中心轴平行的方向。这使在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连结时的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的位置对准作业,即两连接器彼此在所述嵌合方向对置的作业变得容易。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所述被操作连接器具有被操作部,所述被操作部接受由所述连接器操作部所进行的操作,所述连接器操作部包含操作面,所述操作面以随着所述嵌合操作部件相对于所述保持连接器朝向所述操作方向的相对移动而与所述被操作部抵接且将所述被操作部拉向所述保持连接器侧的方式相对于所述操作方向倾斜。
在因为各部位的尺寸误差或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不完善的连结或其他原因而使得所述被操作部的位置稍微存在误差的情况下,该操作面能与被操作部抵接且被拉向嵌合方向。即、该操作面吸收所述被操作部的位置偏差而能实现第1以及第2连接器彼此的嵌合以及第2连接器从连接器保持部件的脱离。
所述保持连接器可以是所述第1连接器以及所述第2连接器中的任一方,但是优选为被固定于所述第1部件的所述第1连接器是所述保持连接器、即以容许所述嵌合操作部件向所述操作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对该嵌合操作部件进行保持的连接器。这与相对于连接器保持部件必须脱离的第2连接器是保持连接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所述嵌合操作部件的实际动作成为该方向与所述操作方向一致的简单动作,并通过这种方式而能够使该嵌合操作部件的操作更容易。

Claims (4)

1.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其用于进行第1布线材和第2布线材之间的电气连接,所述第1布线材布线于第1部件,所述第2布线材布线于第2部件,所述第2部件以相对于所述第1部件能绕预定的转动中心轴相对地转动的方式在沿所述转动中心轴的连结方向与所述第1部件连结,其中,
所述电气连接装置具备:
第1连接器以及第2连接器,所述第1连接器与所述第1布线材连接并被固定于所述第1部件,所述第2连接器与所述第2布线材连接且安装于所述第2部件,并且所述第2连接器通过在特定的嵌合方向与所述第1连接器嵌合而形成所述电气连接,所述第1连接器以及所述第2连接器中的一方设为保持连接器,另一方设为被操作连接器;
连接器保持部件,其与所述第2部件相连,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件在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连结的状态下将所述第2连接器保持于所述第1连接器与所述第2连接器在所述嵌合方向相互对置的位置,并且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件容许通过对所述第2连接器施加所述嵌合方向的外力而使所述第2连接器在所述嵌合方向从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件脱离;以及
嵌合操作部件,其以能沿与所述嵌合方向交叉的操作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被保持于从所述第1连接器以及所述第2连接器中选择的所述保持连接器,
所述嵌合操作部件具有连接器操作部,所述连接器操作部在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连结且所述第1连接器以及所述第2连接器在所述嵌合方向相互对置的状态下沿所述操作方向相对于所述保持连接器相对移动,从而在所述嵌合方向将所述被操作连接器拉向所述保持连接器侧,由此使所述第1连接器以及第2连接器彼此嵌合,并且使所述第2连接器从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件在所述嵌合方向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连接装置,其中,
所述嵌合方向是与所述转动中心轴平行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连接装置,其中,
所述被操作连接器具有被操作部,所述被操作部接受由所述连接器操作部所进行的操作,所述连接器操作部包含操作面,所述操作面以随着所述嵌合操作部件相对于所述保持连接器向所述操作方向的相对移动而与所述被操作部抵接且将所述被操作部拉向所述保持连接器侧的方式相对于所述操作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气连接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连接器是所述第1连接器,所述被操作连接器是所述第2连接器。
CN201680069760.5A 2015-12-03 2016-11-22 电气连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928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6502A JP6500761B2 (ja) 2015-12-03 2015-12-03 電気接続装置
JP2015-236502 2015-12-03
PCT/JP2016/084663 WO2017094570A1 (ja) 2015-12-03 2016-11-22 電気接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2819A CN108292819A (zh) 2018-07-17
CN108292819B true CN108292819B (zh) 2019-09-13

Family

ID=58797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976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92819B (zh) 2015-12-03 2016-11-22 电气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33251B2 (zh)
JP (1) JP6500761B2 (zh)
CN (1) CN108292819B (zh)
WO (1) WO20170945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13278B2 (ja) * 2017-02-10 2021-08-0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板状導電部材の接続構造及び板状導電路
FR3107997B1 (fr) * 2020-03-09 2022-02-18 Radiall Sa Connecteur à pièce d’interface montée en rotation dans le boitier et actionnable par outil pour le coulissement d’un capot de verrouillage à un connecteur complémentair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82586A (ja) * 1989-01-10 1990-07-17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構造
CN1119353A (zh) * 1994-02-25 1996-03-27 惠特克公司 带凸轮构件的连接器
JP2005190806A (ja) * 2003-12-25 2005-07-1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CN101267076A (zh) * 2007-03-15 2008-09-17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77116A (en) * 1968-08-08 1971-05-04 Molex Inc Lamp socket and terminal
JPH0737667A (ja) * 1993-07-22 1995-02-07 Alps Electric Co Ltd ケーブルリール
JPH0734593U (ja) * 1993-12-03 1995-06-2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一体成形されたロック機構を有するロールコネクタ
JPH0963733A (ja) * 1995-08-30 1997-03-07 Yazaki Corp 電気的接続装置用ロック機構
US5892659A (en) * 1995-12-12 1999-04-06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Retention system for solenoid coils
US6699070B1 (en) * 2002-08-08 2004-03-02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means for securely mounting the connector to an edge of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4252603B2 (ja) * 2007-01-31 2009-04-08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105194B2 (ja) * 2008-11-04 2012-12-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基板用コネクタ
FR2973170B1 (fr) * 2011-03-23 2013-04-05 Radiall Sa Connecteur multicontacts a monter sur un panneau
JP2014017135A (ja) * 2012-07-10 2014-01-30 Tyco Electronics Japan Kk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82586A (ja) * 1989-01-10 1990-07-17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構造
CN1119353A (zh) * 1994-02-25 1996-03-27 惠特克公司 带凸轮构件的连接器
JP2005190806A (ja) * 2003-12-25 2005-07-1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CN101267076A (zh) * 2007-03-15 2008-09-17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2819A (zh) 2018-07-17
JP6500761B2 (ja) 2019-04-17
WO2017094570A1 (ja) 2017-06-08
JP2017103144A (ja) 2017-06-08
US10333251B2 (en) 2019-06-25
US20180358747A1 (en) 2018-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3897B (zh) 电连接器
CN103797657B (zh) 电连接器
CN108292819B (zh) 电气连接装置
US20170077646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cpa
CN105576417B (zh) 连接器
JP2009503783A (ja) 接続支援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02007649B (zh) 防水构造及防水连接器
CN103855537B (zh) 电连接器以及点火器的连接装置
CN106797085B (zh) 连接器
CN103811929B (zh) 电连接器
CN106299869A (zh) 连接器
CN109004429A (zh) 杆式连接器
JP2015099683A (ja) コネクタ
EP1403979A1 (en) A connector assembling construction and assembling method
CN107017525A (zh) 电子元件的容纳确认构造、电气接线箱和线束
EP3120419B1 (en) Connector with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CN106797091B (zh) 连接器
CN104040800B (zh) 杆式连接器
CN206022695U (zh) 金属端子
CN107528143A (zh) 用于与基板接触的端子、使用了该端子的连接器以及具有该连接器的连接器装置
CN102906945A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9659731A (zh) 电连接器
CN104183957A (zh) 连接器
JP2005317357A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及びケース付き基板用コネクタ
JP5304606B2 (ja) ロック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3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