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1994B - 偏振板和偏振板的检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偏振板和偏振板的检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1994B
CN108291994B CN201680065891.6A CN201680065891A CN108291994B CN 108291994 B CN108291994 B CN 108291994B CN 201680065891 A CN201680065891 A CN 201680065891A CN 108291994 B CN108291994 B CN 1082919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dhesive layer
film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58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91994A (zh
Inventor
白石贵志
神野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291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1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91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1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偏振片难以产生裂纹的薄型的偏振板。进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抑制偏振片在反复高温和低温那样的环境下产生裂纹等外观不良的发生的偏振板。一种偏振板,其层叠有第一粘合剂层、包含纤维素酯系树脂的第一保护膜、厚度为10μm以下的偏振片、第二粘合剂层和第二保护膜,上述第二保护膜在上述第二保护膜的与上述第二粘合剂层相反一侧的表面和上述第二保护膜的上述第二粘合剂层一侧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具有伤痕,上述伤痕是长度为0.001μm~500μm、宽度为0.001μm~500μm且深度为0.001μm~10μm的伤痕以及深度为0.001μm~10μm且面积为0.001mm2~1.0mm2的伤痕中的至少一者。

Description

偏振板和偏振板的检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在各种各样的光学用途中使用的偏振板。此外,本发明涉及偏振板的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手机那样的移动终端从设计、便携性方面出发正在急速大画面化、轻薄化。为了以有限的厚度实现长时间的驱动,针对所使用的偏振板,也要求高亮度化、薄型化。
为了解决这样的期望,通常提出了将在偏振片的两面上贴合的由透明树脂形成的保护膜仅配置于单侧、并进一步贴合亮度增强膜的偏振板。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薄型且高亮度的偏振板,其按顺序层叠有由透明树脂形成的保护膜、在聚乙烯醇膜上吸附碘并取向的偏振片、压敏粘接剂层、亮度增强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394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偏振片的薄膜化推进的结果是,对于引用文献1所记载的偏振板而言,如果在反复高温和低温那样的环境下使用偏振板,则偏振片产生裂纹。
这样的偏振片的裂纹可能是由于例如在偏振板的制造过程中异物夹入保护膜的表面、在层叠保护膜时的异物夹入、以及因偏振板的处理等而在偏振板表面的端部附近产生的伤痕而产生的。
随着近年来的偏振板的薄型化,偏振片变得更容易发生裂纹,因此要求解决方案。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偏振片难以产生裂纹的薄型的偏振板。进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反复高温和低温那样的环境下使用也抑制了偏振片的裂纹、漏光(日文:光抜け)等外观不良的产生的偏振板。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包括下述方案。
[1]一种偏振板,其层叠有第一粘合剂层、包含纤维素酯系树脂的第一保护膜、厚度为10μm以下的偏振片、第二粘合剂层和第二保护膜,
上述第二保护膜在上述第二保护膜的与上述第二粘合剂层相反一侧的表面和上述第二保护膜的上述第二粘合剂层一侧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具有伤痕,上述伤痕是长度为0.001μm~500μm、宽度为0.001μm~500μm且深度为0.001μm~10μm的伤痕以及深度为0.001μm~10μm且面积为0.001mm2~1.0mm2的伤痕中的至少一者。
[2]根据[1]所述的偏振板,其中,按顺序层叠有上述第一粘合剂层、上述第一保护膜、上述偏振片、上述第二粘合剂层和上述第二保护膜。
[3]根据[1]或[2]所述的偏振板,其中,上述第二保护膜在上述第二保护膜的与上述第二粘合剂层相反一侧的表面上具有伤痕。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其中,上述第二保护膜是亮度增强膜。
[5]一种偏振板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偏振板层叠有第一粘合剂层、包含纤维素酯系树脂的第一保护膜、厚度为10μm以下的偏振片、第二粘合剂层和第二保护膜,所述检查方法包括:
(1)测定上述第二保护膜中的伤痕的最大尺寸的工序;以及
(2)将下述偏振板判断为合格品的工序:
上述第二保护膜中的伤痕的最大尺寸在上述第二保护膜的与上述第二粘合剂层相反一侧的表面和上述第二保护膜的上述第二粘合剂层一侧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为长度0.001μm~500μm、宽度0.001μm~500μm且深度0.001μm~10μm的偏振板、和/或
上述第二保护膜中的伤痕的最大尺寸在上述第二保护膜的与上述第二粘合剂层相反一侧的表面和上述第二保护膜的上述第二粘合剂层一侧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为深度0.001μm~10μm且面积为0.001mm2~1.0mm2的偏振板。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偏振板即使在反复高温和低温那样的环境下,也显示出良好的偏振特性,而不产生偏振片的漏光、裂纹等。
此外,本发明的偏振板是薄型、且强度、耐久性优异的偏振板。
附图说明
图1例示出本发明的偏振板中的优选层构成的概略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偏振板,使用适当的图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偏振板层叠有第一粘合剂层、第一保护膜、厚度为10μm以下的偏振片、第二粘合剂层和第二保护膜,它们的层叠顺序没有特别限定。在优选的方式中,如图1所示那样,本发明的偏振板100可以具有按顺序层叠有第一粘合剂层13、第一保护膜12、偏振片11、第二粘合剂层23、第二保护膜22的构成。
本发明中的偏振片是厚度为10μm以下、且具有将自然光等光变换为直线偏振光的功能的部件。偏振片优选具有8μm以下的厚度。此外,本发明中的偏振片通常具有2μm以上的厚度。
本发明中的第二保护膜在第二保护膜的与第二粘合剂层相反一侧的表面和/或第二保护膜的第二粘合剂层一侧的表面上具有伤痕,伤痕是长度为0.001μm~500μm、宽度为0.001μm~500μm且深度为0.001μm~10μm的伤痕以及深度为0.001μm~10μm且面积为0.001mm2~1.0mm2的伤痕中的至少一者。
通过使第二保护膜具有这样的尺寸的伤痕,即使在反复高温和低温那样的环境下,本发明的偏振板也能够示出良好的偏振特性,而不产生漏光、裂纹等。其理由尚不确定,第一保护膜通过包含纤维素酯系树脂,在反复高温和低温那样的环境下的第一保护膜的行为与偏振片的行为之差减小,能够减小对偏振片施加的力。进而,其理由可以认为在于,偏振板中的第二保护膜通过在其表面具有上述范围的伤痕,在反复高温和低温那样的环境下施加热冲击时,以伤痕为起点而容易使偏振板内部的应力散逸。另一方面,超出上述范围的伤痕其本身可能成为目视辨认性恶化的原因。
在此,本发明中的“伤痕”只要伤痕的尺寸包含在上述范围中,则形状没有限定。例如,包括线状的伤痕、多边形状的伤痕、曲线状的伤痕、多个伤痕分支的伤痕(例如擦伤状)、凹陷(例如圆柱、多棱柱、圆锥、多棱锥、锥状)等。
此外,本发明中的“伤痕”只要伤痕的尺寸包含在上述范围内,则伤痕的深度和宽度等尺寸可以变动。例如,可以在伤痕的某一部位具有6μm的深度且在伤痕的另一部位具有7μm的深度。
这样的伤痕的尺寸测量可以使用常规方法,可以举出例如利用激光的测量、利用显微镜的测量。
本发明所涉及的伤痕的尺寸是测定第二保护膜中存在的最大伤痕的尺寸的最大值。
此外,伤痕的面积是指与第二保护膜的平面平行的面内的面积。
即,伤痕的面积可以不考虑伤痕的深度,仅测定在第二保护膜的平面上观察到的伤痕的面积即可。此外,伤痕的面积可以使用常规方法算出。
伤痕存在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在膜表面的全部区域中随机存在伤痕。伤痕优选存在于第二保护膜的表面端部。
优选在第二保护膜的与第二粘合剂层相反一侧的表面上存在伤痕。
此时,伤痕例如具有长度为0.001μm~500μm、宽度为0.001μm~500μm且深度为0.001μm~10μm的尺寸。
此外,伤痕只要在第二保护膜的表面上存在至少1个即可,以每1mm2为0.0001个~0.001个的密度存在。例如,在65mm×130mm尺寸的偏振板的情况中,可以存在约0.8个~约8.5个伤痕。存在的伤痕数量如果超出这样的范围,则偏振板的雾度值变高,偏振板的光学特性可能变得不充分。
此外,关于在第二保护膜的深度方向上形成的伤痕的形状,可以是在相对于第二保护膜的平面为垂直的方向上形成,也可以是在相对于第二保护膜的平面为倾斜的方向上形成,也可以是组合它们得到的形状。
伤痕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利用例如在偏振板的制造过程中的异物向保护膜表面的夹入、在层叠保护膜时的异物的夹入、以及因偏振板的处理等而在偏振板表面的端部附近产生的伤痕。此外,可以在制造偏振板时对例如第二保护膜的表面端部设置规定的伤痕。此时,可以使用刮擦式硬度计等,在第二保护膜的表面端部设置伤痕。
本发明中的伤痕的尺寸只要包含在上述范围内,则可以是组合以下所述的尺寸而成的伤痕。
伤痕的长度优选为0.001μm~500μm、更优选为0.001μm~400μm。应予说明,在弯曲伤痕的情况中,伤痕的长度用该伤痕的长度的总计所示。
伤痕的宽度优选为0.001μm~500μm、更优选为0.001μm~400μm。
伤痕的深度为0.001μm~10μm、更优选为1μm~10μm。
例如,在凹状伤痕的情况中,具有0.01mm2~1.0mm2的面积、优选具有0.1mm2~0.50mm2的面积、更优选具有0.1mm2~0.25mm2的面积。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伤痕具有长度为0.001μm~500μm、宽度为0.001μm~500μm且深度为0.001μm~10μm的尺寸。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伤痕具有0.001μm~10μm的深度,且具有0.001mm2~1.0mm2的面积。
[偏振片]
本发明中的偏振片一般而言具有透光轴和吸收轴。这样的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被理解为在偏振片中使自然光透射时的透射光的振动方向。另一方面,偏振片的吸收轴垂直于偏振片的透光轴。应予说明,偏振片一般而言可以是拉伸膜,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与其拉伸方向一致。
本发明中,术语“与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表示与上述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形成平行或者大致平行(所成的角度为±7度以内)的方向。
偏振片可以为使单轴拉伸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吸附二色性色素并取向而得到的元件。
作为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使用将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皂化而得到的物质。作为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除了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即聚乙酸乙烯酯之外,还可以例示出乙酸乙烯酯和能够与其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作为能够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他单体,可以举出例如不饱和羧酸、烯烃、乙烯基醚、不饱和磺酸、具有铵基的丙烯酰胺等。
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可以为80摩尔%以上的范围、优选为9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95摩尔%以上的范围。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是部分改性的改性聚乙烯醇,可以举出例如将聚乙烯醇系树脂用乙烯和丙烯等烯烃;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巴豆酸等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的烷基酯和丙烯酰胺等改性得到的物质。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优选为100~10000、更优选为1500~8000、进一步优选为2000~5000。
偏振片可以通过例如下述方式制造:将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初始膜进行单轴拉伸,用二色性色素染色(染色处理),用硼酸水溶液处理(硼酸处理),水洗(水洗处理),最后干燥,从而制造。
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单轴拉伸可以在利用二色性色素染色前进行,也可以在利用二色性色素染色的同时进行,也可以在利用二色性色素染色后进行。在利用二色性色素染色后进行单轴拉伸的情况中,该单轴拉伸可以在硼酸处理前进行,也可以在硼酸处理中进行。此外当然,也可以在这些多个阶段中进行单轴拉伸。为了实施单轴拉伸,可以在圆周速度不同的辊之间通过来进行拉伸,也可以通过用热辊夹持的方法进行拉伸。此外,可以是在大气中进行拉伸的干式拉伸,也可以是在通过溶剂使其溶胀的状态下进行拉伸的湿式拉伸。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最终拉伸倍率通常为4倍~8倍左右。
染色处理中,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用二色性色素染色,在膜中吸附二色性色素。染色处理例如使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含有二色性色素的水溶液即可。作为二色性色素,具体而言,使用碘或二色性染料。
作为二色性色素而使用碘时,通常采用在含有碘和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浸渍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从而染色的方法。该水溶液中的碘含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通常为0.01重量份~0.5重量份左右,碘化钾的含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通常为0.5重量份~10重量份左右。该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20℃~40℃左右,此外,在该水溶液中浸渍的时间通常为30秒~300秒左右。
另一方面,作为二色性色素而使用二色性染料时,通常采用在包含水溶性二色性染料的水溶液中浸渍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从而染色的方法。该水溶液中的二色性染料的含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通常为1×10-3重量份~1×10-2重量份左右。该水溶液可以含有硫酸钠等无机盐。该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20℃~80℃左右,此外,在该水溶液中浸渍的时间通常为30秒~300秒左右。
硼酸处理例如使经染色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硼酸水溶液中从而进行。硼酸水溶液中的硼酸的含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通常为2重量份~15重量份左右、优选为5重量份~12重量份。作为二色性色素而使用碘时,该硼酸水溶液优选含有碘化钾。硼酸水溶液中的碘化钾的含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通常为2重量份~20重量份左右、优选为5重量份~15重量份。膜在硼酸水溶液中的浸渍时间通常为100秒~1200秒左右,优选为150秒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0秒以上,此外,优选为600秒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0秒以下。硼酸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50℃以上、优选为50℃~85℃。硼酸水溶液中,作为pH调节剂,可以添加硫酸、盐酸、乙酸、抗坏血酸等。
对硼酸处理后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通常实施水洗处理。
水洗处理例如使经硼酸处理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水中从而进行。水洗后实施干燥,得到偏振片。水洗处理中的水的温度通常为5℃~40℃左右,浸渍时间通常为2秒~120秒左右。其后进行的干燥通常使用热风干燥机、远红外线加热器来进行。其干燥温度通常为40℃~100℃,干燥时间通常为120秒~600秒左右。
[保护膜]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护膜与偏振片借助粘接剂层而贴合。粘接剂层的厚度例如为0.001μm~10μm。粘接剂层可以使用该技术领域中公知的物质。通过将第一保护膜与偏振片借助粘接剂层进行贴合,即使在反复高温和低温那样的环境下,也能够抑制偏振片的漏光、裂纹等。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包含纤维素酯系树脂的第一保护膜的与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在85℃相对湿度5%的条件下经过1小时后的尺寸变化率记作保护膜的尺寸变化率(85℃),
将保护膜的与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在30℃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经过0.5小时后的尺寸变化率记作保护膜的尺寸变化率(30℃)时,保护膜的尺寸变化率(85℃)与保护膜的尺寸变化率(30℃)之差的绝对值例如为0.00~0.50。
本发明中,在85℃相对湿度5%的条件下经过1小时后的尺寸变化率按照以下的式子测定。
例如,本发明中,有时将保护膜的与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在85℃相对湿度5%的条件下经过1小时后的尺寸变化率记载为保护膜的尺寸变化率(85℃)。
保护膜的尺寸变化率(85℃)=[(L0-L85)/L0]×100
[式中,L0是指与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的裁切出的膜的膜尺寸;
L85是指在85℃相对湿度5%的条件下经过1小时后的、与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膜尺寸。]
例如,在裁切膜时测定宽度方向的尺寸(L0)的情况下,在85℃相对湿度5%的条件下静置1小时后,也测定膜的宽度方向的尺寸(L85),算出尺寸变化率。此外,在制造偏振板后,测定从偏振板中去除偏振片等而得到的保护膜的与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尺寸(L0)的情况下,在85℃相对湿度5%的条件下静置1小时后,也测定与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尺寸(L85),算出尺寸变化率。
以这样的方式算出的尺寸变化率(85℃)可以示出正值(即收缩)或负值(即膨胀)中的任一者。包含尺寸变化率(85℃)为正值的纤维素酯系树脂的第一保护膜例如包含选自纤维素三乙酸酯和纤维素二乙酸酯中的纤维素酯系树脂等。
与上述同样地,本发明中,关于在30℃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经过0.5小时后的尺寸变化率的算出,对测定了尺寸变化率(85℃)后的膜按照以下的式子测定。
例如,本发明中,有时将保护膜的与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在30℃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经过0.5小时后的尺寸变化率记载为保护膜的尺寸变化率(30℃)。
尺寸变化率(30℃)=[(L030-L30)/L0]×100
[式中,L030是指与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的测定了尺寸变化率(85℃)后的膜尺寸;
L30是指在30℃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经过0.5小时后的、与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膜尺寸。]
例如,在测定尺寸变化率(85℃)后,在温度23℃、湿度55%下放置15分钟后,可以测定L030
以这样的方式算出的尺寸变化率(30℃)可以示出正值(即收缩)或负值(即膨胀)中的任一者。
本发明中的保护膜只要尺寸变化率(85℃)与尺寸变化率(30℃)之差的绝对值为本发明的范围内,则尺寸变化率(85℃)的符号与尺寸变化率(30℃)的符号可以同时为相同的符号(正、负或零),也可以是不同的符号。
本发明中,对于第一保护膜而言,第一保护膜的尺寸变化率(85℃)与第一保护膜的尺寸变化率(30℃)之差的绝对值优选为0.00~0.50。第一保护膜的尺寸变化率(85℃)与第一保护膜的尺寸变化率(30℃)之差的绝对值进一步优选为0.02~0.30。
本发明的偏振板通过使第一保护膜在这样的范围中具有尺寸变化率之差的绝对值,从而在高温条件、多湿条件下能够进一步抑制偏振片中产生的裂纹、漏光,进一步可以具有优异的耐久性。进而,具备具有这样的特性的保护膜的偏振板能够减薄偏振片,且即使在保护膜的表面产生伤痕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偏振片的裂纹。
第一保护膜包含纤维素酯系树脂。第二保护膜可以是由热塑性树脂形成的透明树脂膜。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以举出例如以聚丙烯系树脂为例的链状聚烯烃系树脂和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等聚烯烃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例如纤维素三乙酸酯和纤维素二乙酸酯等纤维素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中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或者它们中的至少2种以上的混合物等。此外,还可以使用构成上述树脂的至少2种以上的单体的共聚物。
环状聚烯烃系树脂通常是以环状烯烃作为聚合单元而聚合的树脂的总称,可以举出例如日本特开平1-24051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1488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122137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树脂。如果举出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的具体例,则是环状烯烃的开环(共)聚合物、环状烯烃的加成聚合物、乙烯和丙烯等链状烯烃与环状烯烃的共聚物(代表物为无规共聚物)、以及将它们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改性而得到的接枝聚合物、以及它们的氢化物等。其中,作为环状烯烃,优选使用采用降冰片烯、多环降冰片烯系单体等降冰片烯系单体而得到的降冰片烯系树脂。
环状聚烯烃系树脂中,市售有各种制品。作为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的市售品的例子,均按照商品名计,有由TOPAS ADVANCED POLYMERS GmbH生产且在日本由PolyplasticsCo.Ltd.销售的“TOPAS”(注册商标)、由JSR株式会社销售的“ARTON”(注册商标)、由ZEONCORPORATION销售的“ZEONOR”(注册商标)和“ZEONEX”(注册商标)、由三井化学株式会社销售的“APEL”(注册商标)等。
此外,可以将制膜的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膜的市售品用作保护膜。作为市售品的例子,均按照商品名计,有由JSR株式会社销售的“ARTON FILM”(“ARTON”为该公司的注册商标)、由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销售的“Escena”(注册商标)和“SCA40”、由ZEONCORPORATION销售的“ZEONOR FILM”(注册商标)等。
纤维素酯系树脂通常为纤维素与脂肪酸形成的酯。作为纤维素酯系树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纤维素三乙酸酯、纤维素二乙酸酯、纤维素三丙酸酯、纤维素二丙酸酯等。此外,还可以使用它们共聚而得到的物质、部分羟基被其他取代基修饰而得到的物质。这些之中,特别优选为纤维素三乙酸酯(三乙酰基纤维素:TAC)。纤维素三乙酸酯市售有许多制品,从获取容易性、成本的观点出发也是有利的。关于纤维素三乙酸酯的市售品的例子,均按照商品名计,有由Fujifilm Corporation销售的“FUJITAC(注册商标)TD80”、“FUJITAC(注册商标)TD80UF”、“FUJITAC(注册商标)TD80UZ”和“FUJITAC(注册商标)TD40UZ”、KONICAMINOLTA,INC.制的TAC膜“KC8UX2M”、“KC2UA”和“KC4UY”等。
聚甲基丙烯酸酯和聚丙烯酸酯(以下有时将聚甲基丙烯酸酯和聚丙烯酸酯总称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是容易从市场获取的。
作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或丙烯酸烷基酯的均聚物、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与丙烯酸烷基酯的共聚物等。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具体而言,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等,此外,作为丙烯酸烷基酯,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等。对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而言,可以使用作为通用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而市售的物质。作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可以使用被称为耐冲击(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物质。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通常是以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主体的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可以是1种甲基丙烯酸酯的均聚物,也可以是甲基丙烯酸酯与其他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等的共聚物。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该烷基的碳数通常为1~4左右。此外,还可以使用甲基丙烯酸环戊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类等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等甲基丙烯酸芳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基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环烷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等甲基丙烯酸芳烷基酯。
作为能够构成(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上述其他聚合性单体,可以举出例如丙烯酸酯、除了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之外的聚合性单体。作为丙烯酸酯,可以使用丙烯酸烷基酯,其具体例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等烷基的碳数为1~8的丙烯酸烷基酯。烷基的碳数优选为1~4。(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中,丙烯酸酯可以仅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除了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之外的聚合性单体,可以举出例如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单官能单体、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多官能单体,优选使用单官能单体。单官能单体的具体例包括: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卤代苯乙烯、羟基苯乙烯等苯乙烯系单体;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氰基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不饱和酸;N-甲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酰亚胺;甲基烯丙醇、烯丙醇等烯丙基醇;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乙烯、丙烯、4-甲基-1-戊烯、2-羟基甲基-1-丁烯、甲基乙烯基酮、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咔唑等其他单体。
此外,多官能单体的具体例包括: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等多元醇的聚不饱和羧酸酯;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肉桂酸烯丙酯等不饱和羧酸的烯基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马来酸二烯丙酯、三烯丙基氰脲酸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等多元酸的多烯基酯、二乙烯基苯等芳族多烯基化合物。除了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之外的聚合性单体可以仅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关于(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优选单体组成,以总单体量为基准计,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50重量%~100重量%、丙烯酸烷基酯为0重量%~50重量%、除此之外的聚合性单体为0重量%~50重量%,更优选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50重量%~99.9重量%、丙烯酸烷基酯为0.1重量%~50重量%、除此之外的聚合性单体为0重量%~49.9重量%。
此外,为了可以提高膜的耐久性,(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可以在高分子主链中具有环结构。环结构优选为环状酸酐结构、环状酰亚胺结构、内酯环结构等杂环结构。具体而言,可以举出戊二酸酐结构、丁二酸酐结构等环状酸酐结构;戊二酰亚胺结构、丁二酰亚胺结构等环状酰亚胺结构;丁内酯、戊内酯等内酯环结构。主链中的环结构的含量越大,则能够使(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越高。环状酸酐结构、环状酰亚胺结构可以通过下述方法等而导入:通过将马来酸酐、马来酰亚胺等具有环状结构的单体进行共聚从而导入的方法;在聚合后通过脱水·脱甲醇缩合反应而导入环状酸酐结构的方法;使氨基化合物反应从而导入环状酰亚胺结构的方法等。具有内酯环结构的树脂(聚合物)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得到:制备在高分子链中具有羟基和酯基的聚合物后,通过加热并根据需要在有机磷化合物那样的催化剂的存在下,使所得聚合物中的羟基和酯基进行环化缩合,从而形成内酯环结构。
在高分子链中具有羟基和酯基的聚合物可以通过例如将2-(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2-(羟基甲基)丙烯酸乙酯、2-(羟基甲基)丙烯酸异丙酯、2-(羟基甲基)丙烯酸正丁酯、2-(羟基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等具有羟基和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用作单体的一部分而得到。具有内酯环结构的聚合物的更具体的制备方法记载于例如日本特开2007-254726号公报。
通过使包含上述那样的单体的单体组合物进行自由基聚合,能够制备(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单体组合物根据需要可以包含溶剂、聚合引发剂。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可以包含除了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之外的其他树脂。该其他树脂的含有率优选为0重量%~70重量%、更优选为0重量%~5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重量%~30重量%。该树脂可以是例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聚(4-甲基-1-戊烯)等烯烃系聚合物;氯乙烯、氯化乙烯基树脂等含卤素系聚合物;聚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等苯乙烯系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由芳族二醇与芳族二羧酸形成的聚芳酯;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生物降解性聚酯;聚碳酸酯;尼龙6、尼龙66、尼龙610等聚酰胺;聚缩醛;聚苯醚;聚苯硫醚;聚醚醚酮;聚醚腈;聚砜;聚醚砜;聚氧苯甲酯;聚酰胺酰亚胺等。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从提高膜的耐冲击性、制膜性的观点出发,可以含有橡胶粒子。橡胶粒子可以为仅由示出橡胶弹性的层构成的粒子,也可以为具有示出橡胶弹性的层和其他层的多层结构的粒子。作为橡胶弹性体,可以举出例如烯烃系弹性聚合物、二烯系弹性聚合物、苯乙烯-二烯系弹性共聚物、丙烯酸系弹性聚合物等。其中,从耐光性和透明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丙烯酸系弹性聚合物。
丙烯酸系弹性聚合物可以是以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主体的、即以总单体量为基准计包含50重量%以上的源自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丙烯酸系弹性聚合物可以是丙烯酸烷基酯的均聚物,也可以是包含50重量%以上的源自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和50重量%以下的源自其他聚合性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作为构成丙烯酸系弹性聚合物的丙烯酸烷基酯,通常使用其烷基的碳数为4~8的物质。如果举出上述其他聚合性单体的例子,则有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苯乙烯、烷基苯乙烯等苯乙烯系单体;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不饱和腈等单官能单体,进而还有(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烯丙酯等不饱和羧酸的烯基酯;马来酸二烯丙酯等二元酸的二烯基酯;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二元醇的不饱和羧酸二酯等多官能单体。
包含丙烯酸系弹性聚合物的橡胶粒子优选为具有丙烯酸系弹性聚合物的层的多层结构的粒子。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在丙烯酸系弹性聚合物的层的外侧具有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主体的硬质聚合物层的2层结构;以及在丙烯酸系弹性聚合物的层的内侧具有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主体的硬质聚合物层的3层结构。
构成在丙烯酸系弹性聚合物的层的外侧或内侧形成的硬质聚合物层的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主体的聚合物中的单体组成的例子与作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例子而举出的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主体的聚合物的单体组成的例子相同,特别优选使用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主体的单体组成。
这样的多层结构的丙烯酸系橡胶弹性体粒子可以通过例如日本特公昭55-27576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制造。
从(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制膜性、膜的耐冲击性、膜表面的滑动性的观点出发,橡胶粒子中包含的至橡胶弹性体层(丙烯酸系弹性聚合物的层)为止的平均粒径优选处于10nm~350nm的范围。该平均粒径更优选为30nm以上、进一步为50nm以上,此外,更优选为300nm以下、进一步为280nm以下。
橡胶粒子中的至橡胶弹性体层(丙烯酸系弹性聚合物的层)为止的平均粒径如下所述地测定。即,将这样的橡胶粒子混合于(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中并制成膜,将其截面用氧化钌的水溶液染色时,仅橡胶弹性体层着色并观察为大致圆形,作为母层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不被染色。因此,从以这样的方式染色而得到的膜截面中,使用切片机等制备薄片,将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并且,随机挑选100个经染色的橡胶粒子,算出各自的粒径(至橡胶弹性体层为止的直径)后,将其数均值记作上述平均粒径。由于通过这样的方法进行测定,因此所得上述平均粒径为数均粒径。
在最外层为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体的硬质聚合物、且其中包入橡胶弹性体层(丙烯酸系弹性聚合物的层)的橡胶粒子的情况中,将其与母体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混合时,橡胶粒子的最外层与母体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掺混。因此,将其截面用氧化钌染色,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时,橡胶粒子以除了最外层之外的状态的粒子形式被观察。具体而言,在内层为丙烯酸系弹性聚合物、且外层为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主体的硬质聚合物的2层结构的橡胶粒子的情况下,内层的丙烯酸系弹性聚合物部分被染色,从而以单层结构的粒子的形式而被观察。此外,在最内层为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主体的硬质聚合物、中间层为丙烯酸系弹性聚合物、且最外层为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主体的硬质聚合物的3层结构的橡胶粒子的情况下,以最内层的粒子中心部分未被染色而仅中间层的丙烯酸系弹性聚合物部分被染色的2层结构的粒子形式而被观察。
从(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制膜性、膜的耐冲击性、膜表面的滑动性的观点出发,橡胶粒子以与构成(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优选以3重量%以上且60重量%以下的比例配合,更优选为45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重量%以下。橡胶弹性体粒子多于60重量%时,膜的尺寸变化变大,耐热性降低。另一方面,橡胶弹性体粒子少于3重量%时,膜的耐热性良好,但膜在制膜时的卷取性差,有时生产率降低。应予说明,本发明中,作为橡胶弹性体粒子,使用具有示出橡胶弹性的层以及其他层的多层结构的粒子时,将由示出橡胶弹性的层和其内侧的层形成的部分的重量作为橡胶弹性体粒子的重量。例如,使用上述3层结构的丙烯酸系橡胶弹性体粒子时,将中间层的丙烯酸系橡胶弹性聚合物部分与最内层的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主体的硬质聚合物部分的总重量作为橡胶弹性体粒子的重量。如果使上述3层结构的丙烯酸系橡胶弹性体粒子溶解于丙酮中,则中间层的丙烯酸系橡胶弹性聚合物部分与最内层的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主体的硬质聚合物部分作为不溶成分而残留,因此可以容易地求出中间层和最内层的总计在3层结构的丙烯酸系橡胶弹性体粒子中所占的重量比例。
在(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包含橡胶粒子的情况中,用于制作该膜的含有橡胶粒子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可以通过将(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和橡胶粒子利用熔融混炼等混合而得到,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首先制作橡胶粒子并在其存在下使成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原料的单体组合物进行聚合的方法而得到。
保护膜中可以含有通常的添加剂、例如紫外线吸收剂、有机系染料、颜料、无机系色素、抗氧化剂、抗静电剂、表面活性剂等。其中,紫外线吸收剂由于提高了耐候性,故而优选使用。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例子,可以举出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2-(5-甲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羟基-3,5-双(α,α-二甲基苯甲基)苯基]-2H-苯并三唑、2-(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2-(3-叔丁基-5-甲基-2-羟基苯基)-5-氯-2H-苯并三唑、2-(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5-氯-2H-苯并三唑、2-(3,5-二叔戊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2H-苯并三唑等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4'-氯二苯甲酮、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等2-羟基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水杨酸对叔丁基苯酯、水杨酸对辛基苯酯等水杨酸苯酯系紫外线吸收剂;2,4-二苯基-6-(2-羟基-4-甲氧基苯基)-1,3,5-三嗪、2,4-二苯基-6-(2-羟基-4-乙氧基苯基)-1,3,5-三嗪、2,4-二苯基-(2-羟基-4-丙氧基苯基)-1,3,5-三嗪、2,4-二苯基-(2-羟基-4-丁氧基苯基)-1,3,5-三嗪、2,4-二苯基-6-(2-羟基-4-丁氧基苯基)-1,3,5-三嗪、2,4-二苯基-6-(2-羟基-4-己氧基苯基)-1,3,5-三嗪、2,4-二苯基-6-(2-羟基-4-辛氧基苯基)-1,3,5-三嗪、2,4-二苯基-6-(2-羟基-4-十二烷氧基苯基)-1,3,5-三嗪、2,4-二苯基-6-(2-羟基-4-苯甲氧基苯基)-1,3,5-三嗪、2-(2-羟基-4-[1-辛氧基羰基乙氧基]苯基)-4,6-双(4-苯基苯基)-1,3,5-三嗪、4-双[2-羟基-4-丁氧基苯基]-6-(2,4-二丁氧基苯基)-1,3,5-三嗪、2-[4-[(2-羟基-3-(2'-乙基)己氧基]-2-羟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基)-5-羟基苯、2-[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基]-5-(辛氧基)苯酚、2-[2,6-二(2,4-二甲苯基)-1,3,5-三嗪-2-基]-5-辛氧基苯酚、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2-(2-乙基己酰基)乙氧基]苯酚、2,4,6-三(2-羟基-4-己氧基-3-甲氧基苯基)-1,3,5-三嗪等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等,根据需要可以使用这些中的2种以上。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作为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有CHEMIPRO KASEI公司制的“Kemisorb 102”(注册商标)、株式会社ADEKA制的“ADEKA STAB(注册商标)LA46”、“AEDKA STAB(注册商标)LAF70”、BASF公司制的“TINUVIN(注册商标)460”、“TINUVIN(注册商标)405”、“TINUVIN(注册商标)400”和“TINUVIN(注册商标)477”、SUN CHEMICAL CO.LTD.制的“CYASORB(注册商标)UV-1164”(以上均为商品名)等。作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株式会社ADEKA制的“ADEKA STAB LA31”和“ADEKA STABLA36”、SUMICA CHEMTEX CO.LTD.制的“Sumisorb(注册商标)200”、“Sumisorb(注册商标)250”、“Sumisorb(注册商标)300”、“Sumisorb(注册商标)340”和“Sumisorb(注册商标)350”、CHEMIPRO KASEI公司制的“Kemisorb 74”(注册商标)、“Kemisorb 79”(注册商标)和“Kemisorb 279”(注册商标)、BASF公司制的“TINUVIN(注册商标)99-2”、“TINUVIN(注册商标)900”和“TINUVIN(注册商标)928”(以上均为商品名)等。在(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中包含紫外线吸收剂时,其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系树脂100重量%通常为0.1重量%以上、优选为0.3重量%以上,此外,优选为3重量%以下。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的制作中,可以采用以往公知的制膜方法。(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可以具有多层结构,多层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可以使用采用进料区块的方法、采用多分歧管模具的方法等常规公知的各种方法。其中,从得到表面性状良好的膜的观点出发,优选下述方法:例如借助进料区块而层叠,从T型模具进行多层熔融挤出成型,使所得层叠膜状物的至少单面与辊或带接触从而制膜的方法。尤其是,从提高(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的表面平滑性和表面光泽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使上述多层熔融挤出成型而得到的层叠膜状物的两面与辊表面或带表面接触而膜化的方法。此时使用的辊或带中,关于与(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接触的辊表面或带表面,为了对(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表面赋予平滑性,优选该表面形成镜面。
关于(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可以对以上述方式制作的膜实施了拉伸处理。为了得到具有期望的光学特性、机械特性的膜,有时需要拉伸处理。作为拉伸处理,可以举出单轴拉伸、双轴拉伸等。作为拉伸方向,可以举出未拉伸膜的机械流动方向(MD)、与其正交的方向(TD)、与机械流动方向(MD)斜交的方向等。双轴拉伸可以是沿着2个拉伸方向同时拉伸的同时双轴拉伸,也可以是在沿着规定方向拉伸后再沿着另一方向拉伸的逐次双轴拉伸。
第二保护膜只要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则可以是兼具相位差膜和亮度增强膜等的光学功能的保护膜。例如,通过将由上述材料形成的透明树脂膜进行拉伸(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等)、或者在该膜上形成液晶层等,从而可以制成赋予了任意的相位差值的相位差膜。
第一保护膜和第二保护膜还可以在与偏振片相反一侧的表面上形成硬涂层、防眩层、防反射层、抗静电层和防污层等表面处理层(涂布层)。在保护膜表面上形成表面处理层的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
第一保护膜和第二保护膜可以为彼此相同的保护膜,也可以为不同的保护膜。作为保护膜不同的情况的例子,有:在构成保护膜的热塑性树脂的种类方面至少不同的组合;在保护膜有无光学功能或其种类方面至少不同的组合;在有无在表面形成的表面处理层或其种类方面至少不同的组合等。
第一保护膜和第二保护膜的厚度从偏振板的薄膜化的观点出发优选是薄的,但如果过薄,则强度降低从而加工性差。因此,第一保护膜和第二保护膜的厚度优选为5μm~90μm以下、更优选为6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30μm以下。
(粘合剂)
作为形成第一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的粘合剂,只要适当选择以往公知的物质即可,只要在偏振板所暴露的高温环境、湿热环境或者反复高温与低温那样的环境下具有不发生剥离等的程度的粘接性即可。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丙烯酸系粘合剂、硅酮系粘合剂、橡胶系粘合剂等,从透明性、耐候性、耐热性、加工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为丙烯酸系粘合剂。
此外,第一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可以使用同种的粘合剂,也可以使用不同种类的粘合剂。
在粘合剂中,根据需要可以适当配合增粘剂、增塑剂、玻璃纤维、玻璃微珠、金属粉、其他无机粉末等所形成的填充剂、颜料、着色剂、填充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硅烷偶联剂等各种添加剂。
粘合剂层通常通过将粘合剂的溶液(粘合剂)涂布在脱模片材上并干燥来形成。在脱模片材上的涂布可以采用例如反转涂布、凹版涂布等辊涂法、旋涂法、丝网涂布法、喷泉涂布法、浸涂法、喷雾法等。设置有粘合剂层的脱模片材通过将其转印的方法等而进行利用。粘合剂层的厚度通常为3μm~100μm左右、优选为5μm~50μm。
优选地,粘合剂层的23℃下的储存弹性模量优选为0.01MPa~1MPa。如果粘合剂层的储存弹性模量低于0.01MPa,则无法抑制高温试验时的偏振板的收缩,存在容易产生剥离等外观不良的倾向。此外,如果粘合剂层的储存弹性模量大于1MPa,则冷热冲击试验时粘合剂无法使玻璃与偏振板之间产生的应变缓和,存在容易在偏振板中产生裂纹的倾向。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粘合剂层的80℃下的储存弹性模量为0.01MPa~1MPa。
[偏振板的检查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偏振板的检查方法。本发明的检查方法是检查偏振板的方法,其中,所述偏振板层叠有第一粘合剂层、包含纤维素酯系树脂的第一保护膜、厚度为10μm以下的偏振片、第二粘合剂层和第二保护膜,所述检查方法包括:
(1)测定第二保护膜中的伤痕的最大尺寸的工序;以及
(2)将下述偏振板判断为合格品的工序:
上述第二保护膜中的伤痕的最大尺寸在上述第二保护膜的与上述第二粘合剂层相反一侧的表面和上述第二保护膜的上述第二粘合剂层一侧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为长度0.001μm~500μm、宽度0.001μm~500μm且深度0.001μm~10μm的偏振板、和/或
上述第二保护膜中的伤痕的最大尺寸在上述第二保护膜的与上述第二粘合剂层相反一侧的表面和上述第二保护膜的上述第二粘合剂层一侧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为深度0.001μm~10μm且面积为0.001mm2~1.0mm2的偏振板。
本发明的检查方法在(1)工序中测定伤痕的最大尺寸。
(1)工序中,可以具有伤痕的偏振板中的最大尺寸的测定使用常规方法进行,例如通过电子显微镜、激光显微镜进行。
在接下来的(2)工序中包括:针对上述(1)工序中测定了最大尺寸的偏振板,将下述偏振板判断为合格品的工序:
第二保护膜中的伤痕的最大尺寸在第二保护膜的与第二粘合剂层相反一侧的表面和第二保护膜的第二粘合剂层一侧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为长度0.001μm~500μm、宽度0.001μm~500μm且深度0.001μm~10μm的偏振板、和/或
第二保护膜中的伤痕的最大尺寸在第二保护膜的与第二粘合剂层相反一侧的表面和第二保护膜的第二粘合剂层一侧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为深度0.001μm~10μm且面积0.001mm2~1.0mm2的偏振板。
在此,第二保护膜中的伤痕的最大尺寸包含在上述范围内时,这样的偏振板被判断为合格品。本发明的检查方法中判断为合格品的偏振板可以使用而不被废弃。应予说明,伤痕的尺寸等可以具有上述优选的范围。
在上述工序(2)中被选作合格品的偏振板可以用于多种多样的光学用途。在工序(2)中被选作合格品的偏振板可以以该状态直接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施加进一步的加工。
经过这样的检查工序而得到的偏振板在反复高温和低温那样的环境下也能够示出良好的偏振特性,而不产生漏光、裂纹等。此外,可以贡献于偏振板的薄型化。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偏振板的检查方法,例如针对贴合面板后的偏振板也可以进行检查。进行贴合面板后的偏振板的检查时,例如在贴合面板时、贴合面板后以及粘贴背光单元时可能产生的伤痕和凹陷等只要具有规定的尺寸,则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伤痕中。
本发明进一步可以借助粘合剂层使本发明的偏振板贴合于液晶单元从而得到液晶面板。此外,可以借助粘合剂层将偏振板贴合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由此得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因这些例子而受到限定。例子中,表示含量或用量的%和份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以重量为基准。
[偏振片的制造]
将厚度为20μm的聚乙烯醇膜(平均聚合度为约2,400,皂化度为99.9摩尔%以上)通过干式拉伸而单轴拉伸至约5倍,进一步在保持张紧状态的情况下,浸渍于60℃的纯水中1分钟后,在碘/碘化钾/水的重量比为0.05/5/100的水溶液中、28℃下浸渍60秒。其后,在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8.5/8.5/100的水溶液中、72℃下浸渍300秒。接着,在26℃的纯水中洗涤20秒后,在65℃下干燥,得到在聚乙烯醇膜中吸附碘并取向的厚度为7μm的偏振片。
[第一粘合剂层]
使用在实施了脱模处理的厚度为3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离膜)的脱模处理面上层叠有厚度为20μm的丙烯酸系粘合剂层的市售的粘合剂片材。丙烯酸系粘合剂中未配合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从粘合剂片材去除剥离膜后的粘合剂层的储存弹性模量在23℃下为0.05MPa,在80℃下为0.04MPa。
[第二粘合剂层]
将向丙烯酸丁酯与丙烯酸的共聚物中添加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和异氰酸酯系交联剂而得到的有机溶剂溶液通过模涂机以干燥后的厚度达到5μm的方式涂布于实施了脱模处理的厚度为3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离膜)的脱模处理面上,使其干燥,得到层叠有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片材。从粘合剂片材去除剥离膜后的粘合剂层的储存弹性模量在23℃下为0.40MPa,在80℃下为0.18MPa。
[第三粘合剂层]
将向丙烯酸丁酯与丙烯酸的共聚物中添加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和异氰酸酯系交联剂而得到的有机溶剂溶液通过模涂机以干燥后的厚度达到5μm的方式涂布于实施了脱模处理的厚度为3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离膜)的脱模处理面上,使其干燥,得到粘合剂片材。从粘合剂片材去除剥离膜后的粘合剂层的储存弹性模量在23℃下为0.40MPa,在80℃下为0.18MPa。
[第一保护膜-1]
KONICA MINOLTA,INC.制的三乙酰基纤维素膜(厚度为20μm,波长590nm处的面内相位差值=1.2nm,波长590nm处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1.3nm)
[第一保护膜-2]
使用厚度为13μm的环烯烃树脂膜(ZEON CORPORATION制)。
波长590nm处的面内相位差值(Re(590))=0.8nm、波长590nm处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590))=3.4nm、波长483nm处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483))=3.5nm、波长755nm处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755))=2.8nm。
[第二保护膜]
使用厚度为26μm的亮度增强膜(3M公司制,商品名Advanced Polarized Film,Version 3)。
[水系粘接剂的制备]
相对于水100份,溶解羧基改性聚乙烯醇(KURARAY CO.,LTD制的KL-318)3份,向该水溶液中添加作为水溶性环氧化合物的聚酰胺环氧系添加剂(SUMICA CHEMTEX CO.LTD.制的Sumirez Resin(注册商标)650(30),固体成分浓度为30%的水溶液]1.5份,制成水系粘接剂。
[偏振板前体A的制作]
在上述偏振片的单面上,借助水系粘接剂,层叠第一保护膜-1。层叠后,在80℃下干燥5分钟,由此将第一保护膜与偏振片贴合。在偏振片的与贴合了第一保护膜的面相反一侧的表面上,贴合在剥离膜上层叠的第二粘合剂层。在第一保护膜的与贴合了偏振片的面相反一侧的表面上,贴合在剥离膜上层叠的第一粘合剂层。
应予说明,以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与保护膜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式贴合。
以这样的方式,制作了按顺序层叠有第一粘合剂层、保护膜、偏振片和第二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前体A-1。
同样地,将替代第一保护膜-1而使用第一保护膜-2制作的偏振板前体记作偏振板前体A-2。针对其他保护膜,以同样的方式制作偏振板前体。
[偏振板A的制作]
剥离上述偏振板前体中的第二粘合剂层上的剥离膜。使偏振板前体A中的第二粘合剂层与亮度增强膜进行贴合,得到按顺序层叠有第一粘合剂层、第一保护膜、偏振片、第二粘合剂层、亮度增强膜(第二保护膜)的偏振板A。例如,将使用第一保护膜-1(偏振板前体A-1)制成的偏振板记作偏振板A1。同样地,将使用第一保护膜-2(偏振板前体A-2)制作的具有这样的结构的偏振板记作偏振板A2。
将制作的偏振板裁切为100mm×60mm。剥离第一粘合剂层上的剥离膜,借助第一粘合剂层,在无碱玻璃(Corning Incorporated制,EAGLE XG(注册商标))上贴合偏振板。在距离贴合于该玻璃上的偏振板的端部为1.0mm的位置,通过刮擦式硬度计(德国ERICHSEN公司制,型号318、球直径为0.75mm)对偏振板的表面施加5N的载荷,从而赋予按压伤痕。即,在上述第二保护膜的与上述第二粘合剂层相反一侧的表面上赋予按压伤痕。按压伤痕的深度为2μm~5μm以下,直径为0.3mm(伤痕的面积为约0.071mm2)。
此外,还在距离贴合于玻璃上的另一偏振板的端部为1.0mm的位置,通过刮擦式硬度计对偏振板的表面施加10N和20N的载荷,分别制作试样。施加10N的载荷而制作的按压伤痕的深度为5μm~8μm,直径为0.4mm(伤痕的面积为约0.13mm2)。施加20N的载荷而制作的按压伤痕的深度为11μm~15μm,直径为0.6mm(伤痕的面积为约0.28mm2)。
针对施加5N、10N或20N的载荷而在表面具有按压伤痕的偏振板,实施温度85℃和-40℃(以各30分钟为1个循环)的冷热冲击环境试验(250个循环)。
[冷热冲击环境试验]
冷热冲击环境试验在将偏振板贴合于玻璃板上的状态下,使用冷热冲击试验装置[ESPEC Corp.销售的制品名“TSA-71L-A-3”],以高温条件(85℃)保持时间30分钟和低温条件(-40℃)保持时间30分钟作为1个循环而进行。应予说明,将温度变动时间设为1分钟,在温度变动时的温度变动时间0分钟时,不导入外气,设定在光学部件不发生结露的条件。该循环重复250个循环,实施试验。判定如下所述。结果示于表1。
[判定]
进行冷热冲击环境试验(循环数:250次)后,目视确认有无漏光。与试验前相比无变化且试验后在交叉棱镜下不发生漏光的记作“○”,在试验后在交叉棱镜下发生漏光的记作“×”。
[表1]
Figure BDA0001656767280000271
根据该结果可知,本发明的偏振板在冷热冲击环境试验中具有优异的效果。即,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反复高温和低温那样的环境下,本发明的偏振板也能够示出良好的偏振特性,而不产生漏光、裂纹等。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反复高温和低温那样的环境下,本发明的偏振板也能够示出良好的偏振特性,而不产生漏光、裂纹等。此外,本发明的偏振板是薄型、且强度、耐久性优异的偏振板。
附图标记说明
11 偏振片
12 第一保护膜
13 第一粘合剂层
22 第二保护膜
23 第二粘合剂层
100 偏振板

Claims (4)

1.一种偏振板,其按顺序层叠有第一粘合剂层、包含纤维素酯系树脂的第一保护膜、厚度为10μm以下的偏振片、第二粘合剂层和第二保护膜,
所述第二保护膜在所述第二保护膜的与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相反一侧的表面和所述第二保护膜的所述第二粘合剂层一侧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具有伤痕,
所述伤痕是长度为0.001μm~500μm、宽度为0.001μm~500μm且深度为0.001μm~10μm的伤痕以及深度为0.001μm~10μm且面积为0.001mm2~1.0mm2的伤痕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第一保护膜的85℃尺寸变化率与30℃尺寸变化率之差的绝对值为0.00~0.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其中,所述第二保护膜在所述第二保护膜的与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相反一侧的表面上具有伤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振板,其中,所述第二保护膜是亮度增强膜。
4.一种偏振板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偏振板层叠有第一粘合剂层、包含纤维素酯系树脂的第一保护膜、厚度为10μm以下的偏振片、第二粘合剂层和第二保护膜,所述检查方法包括:
(1)测定所述第二保护膜中的伤痕的最大尺寸的工序;以及
(2)将下述偏振板判断为合格品的工序:
所述第二保护膜中的伤痕的最大尺寸在所述第二保护膜的与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相反一侧的表面和所述第二保护膜的所述第二粘合剂层一侧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为长度0.001μm~500μm、宽度0.001μm~500μm且深度0.001μm~10μm的偏振板、和/或
所述第二保护膜中的伤痕的最大尺寸在所述第二保护膜的与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相反一侧的表面和所述第二保护膜的所述第二粘合剂层一侧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为深度0.001μm~10μm且面积0.001mm2~1.0mm2的偏振板。
CN201680065891.6A 2015-11-13 2016-11-04 偏振板和偏振板的检查方法 Active CN1082919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23444A JP6234419B2 (ja) 2015-11-13 2015-11-13 偏光板、および偏光板の検品方法
JP2015-223444 2015-11-13
PCT/JP2016/082786 WO2017082164A1 (ja) 2015-11-13 2016-11-04 偏光板、および偏光板の検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1994A CN108291994A (zh) 2018-07-17
CN108291994B true CN108291994B (zh) 2020-10-16

Family

ID=58695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5891.6A Active CN108291994B (zh) 2015-11-13 2016-11-04 偏振板和偏振板的检查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234419B2 (zh)
KR (1) KR20180081540A (zh)
CN (1) CN108291994B (zh)
TW (1) TWI701468B (zh)
WO (1) WO20170821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9472B (zh) * 2020-12-23 2022-05-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膜层保护结构及膜层贴附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05984A1 (fr) * 1996-08-05 1998-02-12 Teijin Limited Film oriente avec pores
JP2006021459A (ja) * 2004-07-09 2006-01-26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7045071A (ja) * 2005-08-11 2007-02-22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JP2007052333A (ja) * 2005-08-19 2007-03-0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表面凹凸形状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
JP2010039458A (ja) * 2008-07-11 2010-02-1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複合偏光板
JP2010064327A (ja) * 2008-09-10 2010-03-25 Fujifilm Corp フィルム、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164733A (ja) * 2009-01-15 2010-07-2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偏光子保護用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並びに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94184A (ko) * 2006-03-16 2007-09-20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고경도 하드코팅 필름, 이를 구비한 편광판 및 표시장치
JP2009075535A (ja) * 2007-08-27 2009-04-09 Nitto Denko Corp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235370B2 (ja) * 2014-02-19 2017-11-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05984A1 (fr) * 1996-08-05 1998-02-12 Teijin Limited Film oriente avec pores
JP2006021459A (ja) * 2004-07-09 2006-01-26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7045071A (ja) * 2005-08-11 2007-02-22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JP2007052333A (ja) * 2005-08-19 2007-03-0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表面凹凸形状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
JP2010039458A (ja) * 2008-07-11 2010-02-1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複合偏光板
JP2010064327A (ja) * 2008-09-10 2010-03-25 Fujifilm Corp フィルム、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164733A (ja) * 2009-01-15 2010-07-2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偏光子保護用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並びに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3542A (zh) 2017-07-01
WO2017082164A1 (ja) 2017-05-18
JP2017090783A (ja) 2017-05-25
CN108291994A (zh) 2018-07-17
JP6234419B2 (ja) 2017-11-22
KR20180081540A (ko) 2018-07-16
TWI701468B (zh) 202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8604B (zh) 偏振板、液晶显示装置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05467652B (zh) 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05467493B (zh) 偏振性层叠膜和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KR101918624B1 (ko) 단부면 가공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TW201618921A (zh) 偏光性積層膜或偏光板的製造方法
CN108291994B (zh) 偏振板和偏振板的检查方法
CN109154688B (zh) 偏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