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1473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1473A
CN108281473A CN201810179233.0A CN201810179233A CN108281473A CN 108281473 A CN108281473 A CN 108281473A CN 201810179233 A CN201810179233 A CN 201810179233A CN 108281473 A CN108281473 A CN 108281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patterns
openings
insulating layer
flexible substr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792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81473B (zh
Inventor
金泰雄
具贤祐
薛英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281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1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81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14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H01L27/124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for preventing breakage, peeling or short circuit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4Insulating layers formed between TFT elements and OLED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在一方面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基底,能够在第一方向上弯曲;以及绝缘层,包括第一开口图案,第一开口图案位于柔性基底上并且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5月20日、申请号为201410213778.4、题为“显示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所描述的技术总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包括柔性基底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由于它们独特的特性近来已经引起关注。
OLED显示器与液晶显示器(LCD)相比具有自发射特性并且不需要单独的光源。因此,OLED显示器能减小厚度并减轻重量。此外,OLED显示器包括诸如低功耗、高亮度和快速响应速度的高品质特性。
通常,OLED显示器包括基底、形成在基底上的多个薄膜晶体管、形成在薄膜晶体管的布线之间的多个绝缘层以及连接到薄膜晶体管的OLED。
近来,已经开发出柔性OLED显示器,柔性OLED显示器通常包括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柔性基底,使得OLED显示器能够弯曲。
在本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为了有助于对所描述的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本背景技术部分可能包括不构成在本国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一个发明方面是包括柔性基底的显示装置,其中,当柔性基底弯曲时,在绝缘层中产生的应力被最小化。
另一方面是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基底,能够在第一方向上弯曲;以及绝缘层,包括位于柔性基底上并且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开口图案。
所述第一开口图案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开口图案,所述第一开口图案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彼此分隔开。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柔性基底上并且被构造为显示图像的多个像素,并且所述第一开口图案形成在相邻的像素之间。
像素可以包括:OLED,位于柔性基底上;第一薄膜晶体管,连接到OLED;以及至少一个另外的薄膜晶体管,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
OLED可以包括:第一电极,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有机发光层,位于第一电极上;以及第二电极,位于有机发光层上。
第一薄膜晶体管可以包括:第一有源层,位于柔性基底上;第一栅电极,位于第一有源层上;以及第一源电极和第一漏电极,均连接到第一有源层。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扫描线,在柔性基底上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扫描线,与第一扫描线分隔开并且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初始化电源力线,与第二扫描线分隔开并且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发光控制线,与初始化电力源线分隔开并且沿着第二方向延伸;数据线,在柔性基底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以及驱动电力源线,与数据线分隔开并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另外的薄膜晶体管可以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连接到第一扫描线的第二栅电极并且被构造为将数据线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包括连接到第一扫描线的第三栅电极并且被构造为将第一漏电极连接到第一栅电极;第四薄膜晶体管,包括连接到第二扫描线的第四栅电极并且被构造为将初始化电力线连接到第一栅电极;第五薄膜晶体管,包括连接到发光控制线的第五栅电极并且被构造为将驱动电力线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以及第六薄膜晶体管,包括连接到发光控制线的第六栅电极并且被构造为将第一薄膜晶体管连接到OLED。
绝缘层还可以包括位于柔性基底和第一有源层之间的第一子绝缘层。
第一开口图案可以形成在第一子绝缘层中。
绝缘层还可以包括覆盖第一有源层的第二子绝缘层。
第一开口图案可以形成在第二子绝缘层中。
第一开口图案可以形成在第一子绝缘层和第二子绝缘层中。
绝缘层还可以包括覆盖第一栅电极的第三子绝缘层中。
第一开口图案可以形成在第三子绝缘层中。
第一开口图案可以形成在第二子绝缘层和第三子绝缘层中。
第一开口图案可以形成在第一子绝缘层、第二子绝缘层和第三子绝缘层中。
像素可以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形状,并且第二方向可以基本上与像素的长边平行。
像素可以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形状,并且第二方向可以基本上与像素的短边平行。
绝缘层还可以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且与第一开口图案交叉的第二开口图案,并且柔性基底能在第二方向上弯曲。
第一开口图案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开口图案,第二开口图案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开口图案,第一开口图案可在第一方向上彼此分隔开,第二开口图案可以在第二方向上彼此分隔开。
第一开口图案和第二开口图案可以以基本上网状形成。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位于柔性基底上的多个像素,其中,多个像素中的每个像素被第一开口图案和第二开口图案之间的交叉部围绕。
柔性基底可以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形状,并且第一方向可以基本上与柔性基底的长边或短边平行。
绝缘层可以由无机材料形成。
无机材料可以包括氮化物或氧化物。
绝缘层可以由有机材料形成。
有机材料可以包括聚苯撑或聚硅氧烷。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包括柔性基底的显示装置可以使当柔性基底弯曲时在绝缘层中产生的应力最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图。
图2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像素的布局图。
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像素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像素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像素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像素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像素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像素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所描述的技术,在附图中示出了所描述的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的,在不脱离所描述的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所有情况下,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修改。
为了清楚地描述所要描述的技术,将从具体实施方式中省略所描述的技术的与该描述不相关的元件。在整个说明书中,用同样的附图标记指示同样的元件。
另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同样的附图标记指示具有同样构造的相同元件,所以代表性地描述了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在其它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将仅描述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不同的构造。
此外,为了理解和便于描述,可能夸大了在附图中示出的每个构造的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但是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此。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可能夸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因此,为了理解和便于描述,可以夸大一些层和区域的厚度。将理解的是,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底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如在此使用的术语“连接”也包括术语“电连接”。
此外,除非明确地做出相反描述,否则词语“包括”和诸如“包含”或“具有”的变型将被理解为意味着包括所陈述的元件,但是不排除任何其他元件。另外,在说明书中,词语“在……上”指的是位于物体上或物体的下方,而不一定指相对于重力基于装置的方位位于物体的上侧上。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图。
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0包括柔性基底SUB、栅极驱动器GD1、栅极布线GW、发光控制驱动器GD2、数据驱动器DD、数据布线DW、像素PE以及绝缘层CIL。
柔性基底SUB具有基本上平面矩形的形状,并可以在与柔性基底SUB的长度(或长边)平行的第一方向上弯曲。柔性基底SUB可以包括诸如聚酰亚胺的聚合物材料、金属材料或无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然而,柔性基底的材料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包括可弯曲的任何材料。柔性基底SUB可以具有基本上膜的形式。
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0的柔性基底SUB描述为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形状。然而,根据一些实施例,柔性基底可以具有基本上任意二维形状(诸如圆形、三角形、椭圆形、多边形或闭环形),并且柔性基底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弯曲。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柔性基底SUB在第一方向上弯曲,然而,根据一些实施例,柔性基底在与柔性基底的宽度(或短边)平行的第二方向上弯曲。即,矩形的柔性基底SUB弯曲的方向可以是与柔性基底SUB的长度或宽度平行的方向。
栅极驱动器GD1响应于从诸如时序控制器的外部控制电路(未示出)接收的控制信号来将扫描信号顺序地施加到栅极布线GW中包括的第一扫描线SC1至SCn-1和第二扫描线SC2至SCn中的每条线。然后,通过扫描信号来选择像素PE以顺序地接收数据信号。这里,像素PE可以是能显示图像的最小单元。
栅极布线GW形成在柔性基底SUB上,并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栅极布线GW包括下面将详细描述的第一扫描线SC1至SCn-1、发光控制线E1至En、第二扫描线SC2至SCn、初始化电力线Vinit以及第二电容器电极CE2。第一扫描线SC1至SCn-1连接到栅极驱动器GD1并且从栅极驱动器GD1接收扫描信号。发光控制线E1至En连接到发光控制驱动器GD2并且从发光控制驱动器GD2接收发光控制信号。第二扫描线SC2至SCn连接到栅极驱动器GD1并且从栅极驱动器GD1接收扫描信号。初始化电力线Vinit连接到栅极驱动器GD1并且从栅极驱动器GD1接收初始化电力。第二电容器电极CE2与第一扫描线SC1至SCn-1分隔开并且沿着第二方向延伸。
如上所述,初始化电力线Vinit、第一扫描线SC1至SCn-1、第二电容器电极CE2、第二扫描线SC2至SCn以及发光控制线E1至En彼此分隔开并且沿着第二方向延伸。此外,初始化电力线Vinit、第一扫描线SC1至SCn-1、第二电容器电极CE2、第二扫描线SC2至SCn以及发光控制线E1至En中的每个可位于同一层上并且由相同材料形成,并且可以通过诸如光刻的单个工艺形成。
可选择地,根据一些实施例,初始化电力线Vinit、第一扫描线SC1至SCn-1、第二电容器电极CE2、第二扫描线SC2至SCn以及发光控制线E1至En中的每个可位于不同的层上并且由不同材料形成,并且可以通过诸如重复的光刻的多个工艺形成。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初始化电力线Vinit从栅极驱动器GD1接收初始化电力,然而,根据一些实施例,初始化电力线Vinit可以连接到另一额外的元件以从该额外的元件接收初始化电力。
发光控制驱动器GD2响应于从外部装置(诸如时序控制器)接收的控制信号将发光控制信号顺序地施加到发光控制线E1至En。然后,通过发光控制信号来控制像素PE的发光。
即,发光控制信号控制像素PE的发光时序。然而,可以基于像素PE的内部结构而省略发光控制驱动器GD2。
数据驱动器DD响应于从外部装置(诸如时序控制器)接收的控制信号将数据信号施加到数据线DA1至DAm。将施加到数据线DA1至DAm的数据信号施加到通过扫描信号选择的像素PE。然后,像素PE被充电至与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并且发射具有与充入的电压对应的亮度的光。
数据布线DW位于栅极布线GW的上方并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数据布线DW包括数据线DA1至DAm以及驱动电力线ELVDDL。数据线DA1至DAm连接到数据驱动器DD并且从数据驱动器DD接收数据信号。驱动电力线ELVDDL连接到外部的第一电源ELVDD(下面将描述),并且从第一电源ELVDD接收驱动电力。
像素PE位于柔性基底SUB上栅极布线GW和数据布线DW交叉的区域中。像素PE包括OLED,所述OLED发射具有与驱动电流(与数据信号对应)对应的亮度的光。像素PE还包括用于控制在OLED中流动的驱动电流的多个薄膜晶体管,以及一个或更多个电容器。多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或更多个电容器连接到栅极布线GW和数据布线DW,并且OLED连接到多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或更多个电容器。OLED连接在第一电源ELVDD和第二电源ELVSS之间。多个像素PE沿着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以基本上矩阵的形式设置并形成。像素PE显示图像。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每个像素PE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形状;然而,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像素PE可以具有基本上任意二维形状,诸如圆形、三角形、多边形或闭环形。
绝缘层CIL位于柔性基底SUB上,并且形成在像素PE的组成元件之间以基本上防止组成元件之间的短路。绝缘层CIL包括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开口图案OP1。提供多个第一开口图案OP1,且多个第一开口图案OP1在柔性基底SUB弯曲的第一方向上彼此分隔开。第一开口图案OP1形成在相邻的像素PE之间并且沿着第二方向延伸。
可选择地,根据一些实施例,形成像素,使得像素的长边与第二方向基本平行,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开口图案可以沿着与像素的长边基本平行的第二方向延伸。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和图3详细地描述像素PE和绝缘层CIL。
图2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像素的布局图。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如图2和图3所示,像素PE包括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连接在第一电源ELVDD和第二电源ELVSS之间;六个薄膜晶体管,连接在OLED和第一电源ELVDD之间以控制提供到OLED的驱动电力;以及两个电容器。
OLED包括第一电极E1、位于第一电极E1上的有机发光层OL以及位于有机发光层OL上的第二电极E2。第一电极E1(OLED的阳极)通过像素电路连接到驱动电力线ELVDDL,第二电极E2(OLED的阴极)连接到第二电源ELVSS。当通过像素电路从第一电源ELVDD给OLED提供驱动电力并且从第二电源ELVSS给OLED提供公共电力时,有机发光层OL发射具有与流过OLED的驱动电流相对应的亮度的光。有机发光层OL可以包括诸如红光发射材料、蓝光发射材料、绿光发射材料或白光发射材料的发光材料,或者可以通过堆叠能发射红光、蓝光、绿光或白光的多个发光层形成。有机发光层OL可以包括分别发射红光、绿光和蓝光的红色、绿色和蓝色有机发光层。红色、绿色和蓝色有机发光层分别形成在红色、绿色和蓝色像素中以实现彩色图像。另外,在红色、绿色和蓝色像素的每个像素中的有机发光层OL可以通过堆叠红色、绿色和蓝色有机发光层中的所有层并且在每个像素的上方形成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器来形成,以实现彩色图像。作为另一个示例,在红色、绿色和蓝色像素的每个像素中形成能发射白光的白色有机发光层,并且在这些像素上方形成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器,以实现彩色图像。在利用白色有机发光层和滤色器来实现彩色图像的情况下,不必使用用于在相应像素上沉积红色、绿色和蓝色有机发光层的沉积掩模。作为另一个示例,理所当然的方式是白色有机发光层可以由一层有机发光层形成,并且包括在其中通过堆叠多个有机发光层来发射白光的构造。例如,白色有机发光层还可以包括以下构造:其中至少一个黄色有机发光层与至少一个蓝色有机发光层结合以发射白光的构造;其中至少一个青色有机发光层与至少一个红色有机发光层结合以发射白光的构造;或者其中至少一个品红色有机发光层与至少一个绿色有机发光层结合以发射白光的构造,等等。
像素电路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1和诸如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四薄膜晶体管T4、第五薄膜晶体管T5、第六薄膜晶体管T6的至少一个第二薄膜晶体管,以及第一电容器C1和第二电容器C2。
第一薄膜晶体管T1连接在驱动电力线ELVDDL和OLED的第一电极E1之间,并且在像素PE的发光时段期间,从第一电源ELVDD给OLED提供与数据信号对应的驱动电力。即,第一薄膜晶体管T1用作像素PE的驱动晶体管。第一薄膜晶体管T1包括第一有源层CA1、第一栅电极G1、第一源电极S1和第一漏电极D1。
第一有源层CA1位于柔性基底SUB上,并且位于第一源电极S1和第一漏电极D1之间以将驱动电力线ELVDDL连接到OLED的第一电极E1。第一有源层CA1可以由非晶硅(a-Si)、多晶硅或氧化物半导体等形成。形成第一有源层CA1的氧化物半导体可以包括基于钛(Ti)、铪(Hf)、锆(Zr)、铝(Al)、钽(Ta)、锗(Ge)、锌(Zn)、镓(Ga)、锡(Sn)或铟(In)的氧化物中的任一种或者其复合氧化物,例如,氧化锌(ZnO)、氧化铟镓锌(InGaZnO4)、氧化铟锌(Zn-In-O)、氧化锡锌(Zn-Sn-O)、氧化铟镓(In-Ga-O)、氧化铟锡(In-Sn-O)、氧化铟锆(In-Zr-O)、氧化铟锆锌(In-Zr-Zn-O)、氧化铟锆锡(In-Zr-Sn-O)、氧化铟锆镓(In-Zr-Ga-O)、氧化铟铝(In-Al-O)、氧化铟锌铝(In-Zn-Al-O)、氧化铟锡铝(In-Sn-Al-O)、氧化铟铝镓(In-Al-Ga-O)、氧化铟钽(In-Ta-O)、氧化铟钽锌(In-Ta-Zn-O)、氧化铟钽锡(In-Ta-Sn-O)、氧化铟钽镓(In-Ta-Ga-O)、氧化铟锗(In-Ge-O)、氧化铟锗锌(In-Ge-Zn-O)、氧化铟锗锡(In-Ge-Sn-O)、氧化铟锗镓(In-Ge-Ga-O)、氧化钛铟锌(Ti-In-Zn-O)和氧化铪铟锌(Hf-In-Zn-O)。
第一有源层CA1与第二有源层CA2、第三有源层CA3、第四有源层CA4、第五有源层CA5、第六有源层CA6位于同一层。即,第一有源层CA1至第六有源层CA6可以通过利用单个工艺(诸如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形成。第一有源层CA1沿着第二方向延伸,但是不限于此,第一有源层CA1可以沿着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交叉的任意方向延伸。
第一栅电极G1位于第一有源层CA1上,并且连接到第一电容器C1的第一电容器电极CE1、第二电容器C2、第三薄膜晶体管T3和第四薄膜晶体管T4中的每个。
第一源电极S1连接到第一有源层CA1的一端并且连接到第二薄膜晶体管T2和第五薄膜晶体管T5中的每个。
第一漏电极D1连接到第一有源层CA1的另一端并且连接到第三薄膜晶体管T3和第六薄膜晶体管T6中的每个。OLED的第一电极E1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1至第六薄膜晶体管T6。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源电极S1和第一漏电极D1与第一有源层CA1位于同一层上,然而,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源电极S1和第一漏电极D1与第一有源层CA1位于不同的层上,并且通过接触孔连接到第一有源层。在这些情况下,第一有源层可以包括其中掺杂有杂质的源区和漏区以及在源区和漏区之间形成的沟道区。
绝缘层CIL基本上防止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第一有源层CA1和第一栅电极G1之间的短路,并且也基本上防止第一栅电极G1和OLED的第一电极E1之间的短路。绝缘层CIL包括第一子绝缘层IL1、第二子绝缘层IL2、第三子绝缘层IL3以及第一开口图案OP1。
第一子绝缘层IL1位于柔性基底SUB和第一有源层CA1之间,并且基本上防止湿气通过柔性基底SUB渗透到第一有源层CA1。可以形成一层或更多层第一子绝缘层IL1。第一子绝缘层IL1可包括诸如氮化硅或氧化硅的无机材料。
第二子绝缘层IL2覆盖第一有源层CA1并且位于第一有源层CA1和第一栅电极G1之间。第二子绝缘层IL2基本上防止第一有源层CA1和第一栅电极G1之间的短路。可以形成一层或更多层第二子绝缘层IL2。第二子绝缘层IL2可包括诸如氮化硅或氧化硅的无机材料。
第三子绝缘层IL3覆盖第一栅电极G1并且基本上防止栅极布线GW(与第一栅电极G1位于同一层上)和数据布线DW(诸如位于栅极布线GW上的驱动电力线ELVDDL)之间的短路。可以形成一层或更多层第三子绝缘层IL3。第三子绝缘层IL3可包括诸如氮化硅或氧化硅的无机材料。
即,绝缘层CIL可以包括诸如氮化硅或氧化硅的无机材料。
第一开口图案OP1形成在绝缘层CIL中,如上所述,更具体地讲,形成在第一子绝缘层IL1、第二子绝缘层IL2和第三子绝缘层IL3的每层中。
如上所述,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0中,绝缘层CIL包括在相邻的像素PE之间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开口图案OP1,使得各列中的像素PE通过设置在像素PE之间的第一开口图案OP1来彼此分隔开,并且沿着第二方向形成的像素PE在柔性基底SUB上基本上为岛状。沿着第二方向形成的一列中的像素PE在柔性基底SUB上基本上为岛状,从而当柔性基底SUB在第一方向上弯曲时,施加到一列中的像素PE的应力被最小化。
即,即使绝缘层CIL可以由脆性无机材料形成,由于绝缘层CIL包括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开口图案OP1,因此,因柔性基底SUB在第一方向上弯曲时产生的应力而对绝缘层CIL造成的损坏或者因绝缘层CIL中产生的应力而对像素PE的组成元件造成的损坏可被最小化。
如上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基底SUB和绝缘层CIL,所述绝缘层CIL包括第一开口图案OP1以使施加到绝缘层CIL的应力最小化。因此,因施加到绝缘层CIL的应力而造成的对栅极布线GW、数据布线DW和像素PE的损坏被最小化。
绝缘层CIL基本上防止了下面将详细描述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2至第六薄膜晶体管T6的每个薄膜晶体管的组成元件之间的短路。
第二薄膜晶体管T2将数据线DA1至DAm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1并且包括连接到第二扫描线SC2至SCn的第二栅电极G2。当从第二扫描线SC2至SCn接收扫描信号时,第二薄膜晶体管T2将从数据线DA1至DAm接收的数据信号传输到像素PE。即,第二薄膜晶体管T2用作像素PE的开关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T2将数据线DA1至DAm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二薄膜晶体管T2还包括位于与第二栅电极G2对应的位置的第二有源层CA2。
第三薄膜晶体管T3将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第一漏电极D1连接到第一栅电极G1,并且包括连接到第二扫描线SC2至SCn的第三栅电极G3。当将数据信号施加到像素PE以补偿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阈值电压时,第三薄膜晶体管T3使第一薄膜晶体管T1以二极管方式连接。即,第三薄膜晶体管T3用作像素PE的补偿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T3将第一漏电极D1连接到第一栅电极G1并且包括位于与第三栅电极G3对应的位置的第三有源层CA3。
第四薄膜晶体管T4将初始化电力线Vinit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第一栅电极G1并且包括连接到第一扫描线SC1至SCn-1的第四栅电极G4。当从第一扫描线SC1至SCn-1接收扫描信号时,第四薄膜晶体管T4通过将从初始化电力线Vinit接收的初始化电力传输到像素PE来初始化第一薄膜晶体管T1。在数据编入时段之前的初始化时段期间,将扫描信号施加到第一扫描线,从而在数据编入时段期间(即,将数据信号输入到像素PE期间)将数据信号平稳地施加到像素PE。即,第四薄膜晶体管T4用作像素PE的开关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T4将初始化电力线Vinit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第一栅电极G1并且包括位于与第四栅电极G4对应的位置的第四有源层CA4。
第五薄膜晶体管T5将驱动电力线ELVDDL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1并且包括连接到发光控制线E1至En的第五栅电极G5。第五薄膜晶体管T5在像素PE的非发光时段期间基本上防止驱动电力线ELVDDL和第一薄膜晶体管T1之间的连接,并且在像素PE的发光时段期间将驱动电力线ELVDDL电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1。即,第五薄膜晶体管T5用作像素PE的开关晶体管。第五薄膜晶体管T5将驱动电力线ELVDDL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1并且包括位于与第五栅电极G5对应的位置的第五有源层CA5。
第六薄膜晶体管T6将第一薄膜晶体管T1连接到OLED的第一电极E1,并且包括连接到发光控制线E1至En的第六栅电极G6。第六薄膜晶体管T6在像素PE的非发光时段期间基本上防止第一薄膜晶体管T1和OLED之间的连接,并且在像素PE的发光时段期间将第一薄膜晶体管T1连接到OLED。即,第六薄膜晶体管T6用作像素PE的开关晶体管。第六薄膜晶体管T6将第一薄膜晶体管T1连接到OLED的第一电极E1并且包括位于与第六栅电极G6对应的位置的第六有源层CA6。
第一电极E1穿过绝缘层CIL和另一绝缘层IL连接到第六薄膜晶体管T6的漏电极。
另外,第一栅电极G1至第六栅电极G6可以与栅极布线GW位于相同的层上或不同的层中,并且可以通过使用单个工艺(诸如光刻)与栅极布线GW基本上同时形成。
第一电容器C1存储在数据编入时段期间施加到像素PE的数据信号,并且在一帧中存储该数据信号。第一电容器C1形成在驱动电力线ELVDDL和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第一栅电极G1之间。即,第一电容器C1用作存储电容器。
第一电容器C1位于柔性基底SUB上并且包括第一电容器电极CE1和第二电容器电极CE2,其中,第一电容器电极CE1和第二电容器电极CE2彼此面对且第一子绝缘层IL1设置在它们之间。
第一电容器电极CE1通过第四薄膜晶体管T4连接到初始化电力线Vinit并且位于与第一有源层CA1至第六有源层CA6相同的层上。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电容器电极可以位于与第一有源层CA1至第六有源层CA6不同的层。
第二电容器电极CE2连接到驱动电力线ELVDDL,并且与栅极布线GW位于同一层。第二电容器电极CE2跨过相邻的像素PE并且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如图2中所示。
第二电容器C2的目的是补偿由于显示装置1000中的负载而导致的电压的下降,并且第二电容器C2形成在第一电容器C1的第一电容器电极CE1和第二扫描线SC2至SCn之间。即,第二电容器C2补偿当前扫描信号的电压电平的变化(该变化通常会发生在停止施加当前扫描信号时)。
第二电容器C2通过耦合作用增加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第一栅电极G1的电压,以用作补偿由于显示装置1000中的负载而导致的电压下降的升压电容器。
在下文中,将描述上述像素PE的操作。
首先,在设置为初始化时段的第一时段中,将具有低电平的前一扫描信号施加到第一扫描线SC1至SCn-1。然后,第四薄膜晶体管T4响应于前一扫描信号而导通,并且通过第四薄膜晶体管T4将来自初始化电力线Vinit的初始化电力施加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1,从而使第一薄膜晶体管T1初始化。
接着,在设置为数据编入时段的第二时段中,将具有低电平的当前扫描信号施加到第二扫描线SC2至SCn。然后,第二薄膜晶体管T2和第三薄膜晶体管T3响应于当前扫描信号而导通。
然后,第一薄膜晶体管T1导通并且通过第三薄膜晶体管T3以二极管方式连接。因此,第一薄膜晶体管T1在前面的第一时段期间被初始化,使得第一薄膜晶体管T1以二极管方式连接。
因此,从数据线DA1至DAm接收的数据信号经过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一薄膜晶体管T1和第三薄膜晶体管T3,从而将与数据信号和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阈值电压之间的差对应的电压存储在第一电容器C1中。
然后,当停止施加当前扫描信号,扫描信号的电压电平改变为高电平时,施加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第一栅电极G1的电压响应于当前扫描信号的电压变化范围通过第二电容器C2的耦合作用而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施加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第一栅电极G1的电压通过第一电容器C1和第二电容器C2之间的电荷共享而改变,使得施加到第一栅电极G1的电压的变化与第一电容器C1和第二电容器C2之间的电荷共享成比例地与当前扫描信号的电压变化一起变化。
然后,在设置为发光时段的第三时段中,将发光控制信号施加到发光控制线E1至En。然后,第五薄膜晶体管T5和第六薄膜晶体管T6在第三时段中通过具有低电平的发光控制信号导通。因此,驱动电流从第一电源ELVDD经过驱动电力线ELVDDL通过第五薄膜晶体管T5、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六薄膜晶体管T6以及OLED被施加到第二电源ELVSS。
驱动电流由第一薄膜晶体管T1控制,并且第一薄膜晶体管T1产生具有与施加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第一栅电极G1的电压对应的水平的驱动电流。在这种情况下,在如前所述的第二时段中,将与数据信号和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阈值电压之间的差对应的电压存储在第一电容器C1中,从而在第三时段中补偿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阈值电压。
如上所述,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0中,绝缘层CIL包括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开口图案OP1,从而使各列中的像素PE利用设置在像素之间的第一开口图案OP1彼此分隔开。另外,每列中的像素PE沿着第二方向形成,并且具有在柔性基底SUB上的基本上岛的形式,使得当柔性基底SUB在第一方向上弯曲时,施加到一列中的像素PE的应力被最小化。即,即使当绝缘层CIL由脆性无机材料形成时,绝缘层CIL包括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开口图案OP1,使得因柔性基底SUB在第一方向上弯曲时产生的应力而对绝缘层CIL造成的损坏或者因绝缘层CIL中产生的应力而对像素PE的组成元件造成的损坏被最小化。
如上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基底SUB和绝缘层CIL,所述绝缘层CIL包括第一开口图案OP1以使施加到绝缘层CIL的应力最小化。因此,所描述的技术提供显示装置1000,其中,当柔性基底SUB弯曲时,由于施加到绝缘层CIL的应力而对栅极布线GW、数据布线DW和像素PE造成的损坏被最小化。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4描述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在下文中,将仅描述本实施例的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另外,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使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组成元件。
图4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像素的部分的剖视图。
如图4所示,第一开口图案OP1形成在绝缘层CIL中,更具体的讲,第一开口图案OP1形成在第二子绝缘层IL2和第三子绝缘层IL3中。
如上所述,在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2中,形成在绝缘层CIL中的第一开口图案OP1仅形成在第二子绝缘层IL2和第三子绝缘层IL3中,从而当柔性基底SUB在第一方向上弯曲时,在绝缘层CIL中产生的应力被最小化,从而使因绝缘层CIL中产生的应力而对绝缘层CIL造成的损坏或对像素PE的组成元件造成的损坏最小化。
另外,在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2中,形成在绝缘层CIL中的第一开口图案OP1仅形成在第二子绝缘层IL2和第三子绝缘层IL3中,使得由于第一子绝缘层IL1,所以能基本上防止湿气从环境中通过柔性基底SUB渗透到OLED。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5描述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在下文中,将仅描述本实施例的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另外,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使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组成元件。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像素的部分的剖视图。
如图5所示,第一开口图案OP1形成在绝缘层CIL中,更具体的讲,第一开口图案OP1仅形成在第三子绝缘层IL3中。
如上所述,在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3中,形成在绝缘层CIL中的第一开口图案OP1仅形成在第三子绝缘层IL3中,从而当柔性基底SUB在第一方向上弯曲时,在绝缘层CIL中产生的应力被最小化,从而使因绝缘层CIL中产生的应力而对绝缘层CIL造成的损坏或对像素PE的组成元件造成的损坏最小化。
另外,在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3中,形成在绝缘层CIL中的第一开口图案OP1仅形成在第三子绝缘层IL3中,使得由于第一子绝缘层IL1和第二子绝缘层IL2,所以能基本上防止湿气从环境中通过柔性基底SUB渗透到OLED。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6描述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在下文中,将仅描述本实施例的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另外,在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使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组成元件。
图6是示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像素的部分的剖视图。
如图6所示,第一开口图案OP1形成在绝缘层CIL中,更具体的讲,第一开口图案OP1形成在第一子绝缘层IL1和第二子绝缘层IL2中。
如上所述,在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4中,形成在绝缘层CIL中的第一开口图案OP1仅形成在第一子绝缘层IL1和第二子绝缘层IL2中,从而当柔性基底SUB在第一方向上弯曲时,在绝缘层CIL中产生的应力被最小化,从而使因绝缘层CIL中产生的应力而对绝缘层CIL造成的损坏或对像素PE的组成元件造成的损坏最小化。
另外,在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4中,形成在绝缘层CIL中的第一开口图案OP1仅形成在第一子绝缘层IL1和第二子绝缘层IL2中,使得由于第三子绝缘层IL3,所以能基本上防止湿气从环境中通过柔性基底SUB渗透到OLED。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7描述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在下文中,将仅描述本实施例的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另外,在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使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组成元件。
图7是示出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像素的部分的剖视图。
如图7所示,第一开口图案OP1形成在绝缘层CIL中,更具体的讲,第一开口图案OP1仅形成在第二子绝缘层IL2中。
如上所述,在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5中,形成在绝缘层CIL中的第一开口图案OP1仅形成在第二子绝缘层IL2中,从而当柔性基底SUB在第一方向上弯曲时,在绝缘层CIL中产生的应力被最小化,从而使因绝缘层CIL中产生的应力而对绝缘层CIL造成的损坏或对像素PE的组成元件造成的损坏最小化。
另外,在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5中,形成在绝缘层CIL中的第一开口图案OP1仅形成在第二子绝缘层IL2中,使得由于第一子绝缘层IL1和第三子绝缘层IL3,所以能基本上防止湿气从环境中通过柔性基底SUB渗透到OLED。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8描述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在下文中,将仅描述本实施例的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另外,在第六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使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组成元件。
图8是示出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像素的部分的剖视图。
如图8所示,第一开口图案OP1形成在绝缘层CIL中,更具体的讲,第一开口图案OP1形成在第一子绝缘层IL1中。
如上所述,在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6中,形成在绝缘层CIL中的第一开口图案OP1仅形成在第一子绝缘层IL1中,从而当柔性基底SUB在第一方向上弯曲时,在绝缘层CIL中产生的应力被最小化,从而使因绝缘层CIL中产生的应力而对绝缘层CIL造成的损坏或对像素PE的组成元件造成的损坏最小化。
另外,在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6中,形成在绝缘层CIL中的第一开口图案OP1仅形成在第一子绝缘层IL1中,使得由于第二子绝缘层IL2和第三子绝缘层IL3,所以能基本上防止湿气从环境中通过柔性基底SUB渗透到OLED。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9描述根据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在下文中,将仅描述本实施例的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另外,在第七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使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组成元件。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像素的部分的剖视图。
如图9所示,绝缘层OIL的第一子绝缘层IL1、第二子绝缘层IL2和第三子绝缘IL3中的至少一层包括有机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聚苯撑或聚硅氧烷)。即,绝缘层OIL包括有机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聚苯撑或聚硅氧烷)
如上所述,在根据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7中,绝缘层OIL包括当弯曲时与无机材料相比产生较小应力的有机材料,使得当柔性基底SUB在第一方向上弯曲时,在绝缘层OIL中产生的应力被最小化,从而使因绝缘层OIL中产生的应力而对绝缘层OIL造成的损坏或对像素PE的组成元件造成的损坏最小化。
即,绝缘层OIL包括第一开口图案OP1和有机材料,使得因柔性基底SUB弯曲时产生的应力而形成的缺陷被最小化。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0描述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在下文中,将仅描述本实施例的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另外,在第八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使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组成元件。
图10是示出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图。
如图10所示,显示装置1008的绝缘层CIL位于柔性基底SUB上,并且包括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开口图案OP1。绝缘层CIL还包括与第一开口图案OP1交叉并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开口图案OP2。柔性基底SUB能够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弯曲。
多个第一开口图案OP1形成,并且在柔性基底SUB可以弯曲的第一方向上彼此分隔开。第一开口图案OP1形成在相邻的像素PE之间,并且沿着与像素PE的短边平行的第二方向延伸。
多个第二开口图案OP2形成,并且在柔性基底SUB可以弯曲的第二方向上彼此分隔开。第二开口图案OP2形成在相邻的像素PE之间,并且沿着与像素PE的长边平行的第一方向延伸。
第一开口图案OP1和第二开口图案OP2以基本上网状形成,并且像素PE中的每个像素被第一开口图案OP1和第二开口图案OP2之间的交叉部围绕。
如上所述,在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8中,绝缘层CIL包括围绕像素PE中的每个像素的第一开口图案OP1和第二开口图案OP2,使得像素PE中的每个像素在柔性基底SUB上基本上为岛状。像素PE中的每个像素具有基本上的岛状,使得当柔性基底SUB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弯曲时,绝缘层CIL施加到多个像素PE中的每个像素的应力被最小化。
即,即使绝缘层CIL可由脆性无机材料形成,绝缘层CIL包括第一开口图案OP1和第二开口图案OP2,使得因柔性基底SUB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弯曲时产生的应力而对绝缘层CIL造成的损坏或者因绝缘层CIL中产生的应力而对像素PE的组成元件造成的损坏被最小化。
如上所述,绝缘层CIL包括第一开口图案OP1和第二开口图案OP2,以使柔性基底SUB弯曲时施加到绝缘层CIL的应力最小化。因此,由于施加到绝缘层CIL的应力而对栅极布线GW、数据布线DW和像素PE造成的损坏被最小化。
虽然已经结合目前被认为是实际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内容描述了所描述的技术,但是将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相反,其意图覆盖包括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

Claims (26)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柔性基底,被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弯曲;
至少两个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并包括第一开口图案,所述第一开口图案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绝缘层包括彼此分隔开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图案置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图案上,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绝缘层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图案接触所述柔性基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绝缘层的厚度大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绝缘层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绝缘层包括有机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绝缘层包括聚酰亚胺、聚苯撑或聚硅氧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绝缘层包括无机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绝缘层包括与所述第一开口图案对应的凹槽或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凹槽或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凹槽或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绝缘层上方的至少一条布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至少一条布线上方的至少一个第三绝缘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绝缘层包括有机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布线设置为靠近所述第一开口图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布线不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图案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图案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分隔开的多个第一子开口图案。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图案包括在所述柔性基底的深度方向上叠置的多个第二子开口图案。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数据驱动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数据驱动器与所述第一开口图案平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图案从所述柔性基底的一个边缘延伸到所述柔性基底的另一个边缘。
19.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柔性基底,被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弯曲;
至少两个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并包括第一开口图案,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绝缘层包括彼此分隔开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图案置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
至少一个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图案上;以及
布线,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绝缘层上,
其中,所述布线不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图案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图案包括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彼此分隔开的多个第一子开口图案。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布线。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布线设置为靠近所述第一开口图案。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绝缘层包括无机材料。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绝缘层包括有机材料。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绝缘层包括聚酰亚胺、聚苯撑或聚硅氧烷。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绝缘层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图案接触所述柔性基底。
CN201810179233.0A 2013-08-12 2014-05-20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82814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95579 2013-08-12
KR1020130095579A KR102099865B1 (ko) 2013-08-12 2013-08-12 표시 장치
CN201410213788.4A CN104377310B (zh) 2013-08-12 2014-05-20 显示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13788.4A Division CN104377310B (zh) 2013-08-12 2014-05-20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1473A true CN108281473A (zh) 2018-07-13
CN108281473B CN108281473B (zh) 2022-07-15

Family

ID=5244785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79233.0A Active CN108281473B (zh) 2013-08-12 2014-05-20 显示装置
CN201410213788.4A Active CN104377310B (zh) 2013-08-12 2014-05-20 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13788.4A Active CN104377310B (zh) 2013-08-12 2014-05-20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6) US9437830B2 (zh)
KR (1) KR102099865B1 (zh)
CN (2) CN10828147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5128A (zh) * 2019-05-24 2019-08-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US11600794B2 (en) 2013-08-12 2023-03-0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86644B1 (ko) * 2013-12-31 2020-03-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10347702B2 (en) * 2014-10-22 2019-07-09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and flexi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KR102405257B1 (ko) 2015-01-28 2022-06-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4952914A (zh) * 2015-04-30 2015-09-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物半导体薄膜、薄膜晶体管、制备方法及装置
KR102465384B1 (ko) 2015-07-23 2022-1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262563B2 (en) * 2015-09-30 2019-04-16 Cheng-Chang TransFlex Display Corp. LED display
KR102456061B1 (ko) * 2015-10-08 2022-10-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439506B1 (ko) 2015-10-16 2022-09-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6453792B2 (ja) * 2016-02-26 2019-01-1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617379B1 (ko) * 2016-05-02 2023-12-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632616B1 (ko) 2016-06-27 2024-02-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657577B1 (ko) 2016-08-22 2024-04-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447864B1 (ko) * 2017-09-29 2022-09-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562900B1 (ko) 2018-02-02 2023-08-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가요성 표시장치 및 터치감지 표시장치
KR102534800B1 (ko) * 2018-02-13 2023-05-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롤러블 표시 장치
CN110444546B (zh) * 2018-05-04 2021-12-07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背板及其制造方法
WO2020133443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触控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触控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80157A1 (en) * 2004-06-16 2005-12-2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Novel conductor geometry for electronic circuits fabricated on flexible substrates
US20060028130A1 (en) * 2004-08-05 2006-02-09 Jae-Bon Koo 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060157711A1 (en) * 2005-01-19 2006-07-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panel
JP2009088239A (ja) * 2007-09-28 2009-04-23 Sharp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504947A (zh) * 2008-02-08 2009-08-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半导体器件、电光装置、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KR20110072269A (ko) * 2009-12-22 2011-06-29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20110175097A1 (en) * 2010-01-21 2011-07-21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2280445A (zh) * 2010-06-09 2011-12-14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130200375A1 (en) * 2012-02-08 2013-08-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5567A (zh) * 1997-10-27 1999-05-05 光州电子株式会社 腌菜罐驱动控制装置和其方法
CN100530754C (zh) * 1999-09-03 2009-08-19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装置
JP3544920B2 (ja) 2000-06-28 2004-07-21 株式会社半導体先端テクノロジーズ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441433B1 (ko) 2001-04-12 2004-07-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평판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3997888B2 (ja) 2002-10-25 2007-10-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KR100604774B1 (ko) 2004-06-25 2006-07-3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EP1998375A3 (en) * 2005-09-29 2012-01-1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oxide semiconductor lay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7524713B2 (en) * 2005-11-09 2009-04-2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KR100688792B1 (ko) * 2006-01-27 2007-03-0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평판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5106823B2 (ja) * 2006-10-31 2012-12-26 京セラ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KR20090002543U (ko) * 2007-09-10 2009-03-1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토크 측정장치
US7816856B2 (en) 2009-02-25 2010-10-19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Flexible oled display with chiplets
CN102640268B (zh) 2010-03-04 2016-03-23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半导体元件基板的制造方法
JP5505032B2 (ja) * 2010-03-30 2014-05-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駆動基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US8647919B2 (en) * 2010-09-13 2014-02-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739526B1 (ko) * 2010-10-28 2017-05-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120110777A (ko) 2011-03-30 2012-10-10 금호전기주식회사 오엘이디 장치
KR101800892B1 (ko) 2011-04-28 2017-11-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 기판
KR101838736B1 (ko) * 2011-12-20 2018-03-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테이프 배선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칩 온 필름 패키지
KR20130128940A (ko) * 2012-05-18 2013-11-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965257B1 (ko) * 2012-10-08 2019-04-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시블 표시 장치
US9601557B2 (en) * 2012-11-16 2017-03-21 Apple Inc. Flexible display
KR102097150B1 (ko) * 2013-02-01 2020-04-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기판, 플렉서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플렉서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KR102222680B1 (ko) * 2013-02-01 2021-03-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기판, 플렉서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플렉서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US9740035B2 (en) * 2013-02-15 2017-08-22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066087B1 (ko) * 2013-05-28 2020-01-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2077525B1 (ko) * 2013-07-30 2020-02-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099865B1 (ko) 2013-08-12 2020-04-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80157A1 (en) * 2004-06-16 2005-12-2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Novel conductor geometry for electronic circuits fabricated on flexible substrates
US20060028130A1 (en) * 2004-08-05 2006-02-09 Jae-Bon Koo 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060157711A1 (en) * 2005-01-19 2006-07-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panel
JP2009088239A (ja) * 2007-09-28 2009-04-23 Sharp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504947A (zh) * 2008-02-08 2009-08-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半导体器件、电光装置、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KR20110072269A (ko) * 2009-12-22 2011-06-29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20110175097A1 (en) * 2010-01-21 2011-07-21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2280445A (zh) * 2010-06-09 2011-12-14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130200375A1 (en) * 2012-02-08 2013-08-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00794B2 (en) 2013-08-12 2023-03-0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US11991919B2 (en) 2013-08-12 2024-05-2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10085128A (zh) * 2019-05-24 2019-08-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10085128B (zh) * 2019-05-24 2022-05-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49617A1 (en) 2021-08-12
US10497886B2 (en) 2019-12-03
CN104377310B (zh) 2018-04-06
US11600794B2 (en) 2023-03-07
US9437830B2 (en) 2016-09-06
US20200106033A1 (en) 2020-04-02
US9722195B2 (en) 2017-08-01
CN104377310A (zh) 2015-02-25
KR20150019129A (ko) 2015-02-25
US20230209985A1 (en) 2023-06-29
US20160372691A1 (en) 2016-12-22
US20150041769A1 (en) 2015-02-12
US11991919B2 (en) 2024-05-21
US20170309846A1 (en) 2017-10-26
CN108281473B (zh) 2022-07-15
KR102099865B1 (ko) 2020-04-13
US10998513B2 (en) 202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7310B (zh) 显示装置
JP6585686B2 (ja)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CN110034132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491117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TWI712168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CN107919378A (zh) 具有发射层的显示装置
CN105551436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10246864A (zh) 显示装置
CN110034239A (zh) 显示装置
CN105895026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TWI624037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CN109064974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显示设备的像素电路
CN109904337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TW201405797A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及其製造方法
CN107302060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KR20140042553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8511459A (zh) 半导体装置
WO2020084898A1 (ja) 表示装置
TW202040548A (zh) 顯示裝置
CN108258132A (zh)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KR102115474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362095B1 (ko) 표시 장치
KR102292516B1 (ko) 표시 장치
KR102201106B1 (ko) 표시 장치
TW202418974A (zh) 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