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22023B - 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及建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及建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22023B
CN108222023B CN201810198070.0A CN201810198070A CN108222023B CN 108222023 B CN108222023 B CN 108222023B CN 201810198070 A CN201810198070 A CN 201810198070A CN 108222023 B CN108222023 B CN 1082220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teel
supports
sec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980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22023A (zh
Inventor
李仁民
陶晶晶
王涛
刘飞
王许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outh & East Geotech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outh & East Geotech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outh & East Geotech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outh & East Geotech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980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220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22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2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22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2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其包括上层支撑、位于上层支撑下方的下层支撑、层间联接部以及支持部,上层支撑和下层支撑支持在支持部上;所述上层支撑包括至少两个平行延伸的第一支撑,在第一支撑间设置有第一联系杆;每个第一支撑包括两根第一水平撑,在两根第一水平撑之间有第一横撑;第一支撑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基坑内的第一围檩上;下层支撑与上层支撑结构类似;层间联接部包括连接在第一支撑与所对应的第二支撑之间的立撑和斜撑。本发明中的钢支撑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较大的截面,增大了钢支撑的弯曲模量,提高了钢支撑的弯曲强度,保证了开挖面积较大的基坑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本申请还公开了上述钢支撑的建造方法。

Description

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及建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基坑的围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以及该钢支撑的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地下施工时,为保证施工的安全和效率,一般需要在基坑周围设置基坑围护,并在基坑围护内设置围檩和支撑梁,保证地下施工中的安全。
在基坑中设置多道支撑,为防止支撑之间相互影响以及提高支撑的架设速度,一般每道支撑独立架设在围檩上,各道支撑之间没有连接关系,但是在开挖面积较大且无法分步开挖的大型基坑中,由于相对的基坑边缘之间的距离较远,所设置的支撑的长度也较长,在基坑的开挖过程中,支撑较易发生弯曲,使支撑失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首先提出了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该钢支撑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较大的截面,增大了钢支撑的弯曲模量,提高了钢支撑的弯曲强度,保证了开挖面积较大的基坑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其布置在基坑内,其包括上层支撑、位于上层支撑下方的下层支撑、层间联接部以及支持部,上层支撑和下层支撑支持在支持部上;
所述上层支撑包括布置在第一水平面上的至少两个平行延伸的第一支撑,在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间设置有第一联系杆;每个第一支撑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水平撑,在两根第一水平撑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撑;第一支撑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基坑内的第一围檩上;
所述下层支撑包括布置在第二水平面上的至少两个平行延伸的第二支撑,在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间设置有第二联系杆;每个第二支撑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二水平撑,在两根第二水平撑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撑;第二支撑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基坑内的第二围檩上;
对应于每个第一支撑均设置有一个第二支撑,第二支撑位于所对应的第一支撑的正下方;
所述层间联接部包括连接在第一支撑与所对应的第二支撑之间的立撑和斜撑;
所述支持部包括下沉在基坑内的立柱和固定在立柱上的支持件;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均设置在支持件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联系杆包括与第一支撑的延伸方向垂直的第一直连杆,以及与第一直连杆成一角度布置的第一斜连杆;所述第二联系杆包括与第二支撑的延伸方向垂直的第二直连杆,以及与第二直连杆成一角度布置的第二斜连杆。
在该发明中,上层支撑通过第一水平撑连接在第一围檩上,下层支撑通过第二水平撑连接在第二围檩上,上层支撑与下层支撑各自独立地支撑在相应的围檩上,避免了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时,两者相互影响。
上层支撑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撑,并在相邻的第一支撑之间设置了第一联系杆,使整个上层支撑形成了网状结构,当某一第一支撑受到外力后,通过第一联系杆可以传递到其它第一支撑,使整个上层支撑共同抵御该外力,从而减少某个第一支撑的形变,提高了上层支撑对外力的抵抗能力。避免某个第一支撑在受到较大外力时产生较大变形,进而影响整个支护系统的安全性。下层支撑由于具有与上层支撑类似的结构,也具有同样的功能。
进一步,上下相互对应的第一支撑与第二支撑为一组支撑,对应于每组支撑均设置有一组立柱,每组立柱包括若干根立柱;所述支持件包括第一支持件和第二支持件,其中第一支持件用于支持第一支撑,第二支持件用于支持第二支撑;
第一支持件包括固定在立柱上的第一钢牛腿和水平设置在第一钢牛腿上的第一担梁,第一支撑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担梁上;第二支持件包括固定在立柱上的第二钢牛腿和水平设置在第二钢牛腿上的第二担梁,第二支撑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担梁上;
每根第一担梁至少支持在两根分布在两组立柱中的立柱上的第一钢牛腿上;每根第二担梁至少支持在两根分布在两组立柱中的立柱上的第二钢牛腿上。
优选地,每组立柱中的若干根立柱沿第一支撑的延伸方向布置。
设置担梁后,由于担梁至少支持在两柱立柱上的钢牛腿上,因此每根担梁至少可以同时支撑两个第一支撑或第二支撑,支撑在相同担梁上的第一支撑具有相同的标高,提高了钢支撑结构的规则度,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不同的第一支撑能够提供相同的抵抗力,来抵抗外部土体的压力。同样,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不同的第二支撑能够提供相同的抵抗力,来抵抗外部土体的压力。
在本申请中,第一支撑与第二支撑分别采用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一担梁与第二担梁上,使第一支撑与第二支撑在受力变形的过程中,能够沿第一担梁与第二担梁产生相对的位移,以消除外部压力。
进一步,第一支撑与第二支撑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每组立柱中的若干根立柱沿第一方向布置;相邻两组立柱中的立柱沿第二方向布置,第一担梁与第二担梁沿第二方向布置;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上述设计可以使第一支撑与第二支撑的安装更加方便,同时可以保证不同第一支撑在竖直方向具有相同的支撑点,使不同的第一支撑在受力后能够产生较为一致的形变,同样,不同的第二支撑在受力后也能够产生较为一致的形变。
进一步,在每个第一支撑中,在立柱的设置有第一担梁的相反侧,设置有一抵靠在立柱上的第一横撑;在每个第二支撑中,在立柱的设置有第二担梁的相反侧,设置有一抵靠在立柱上的第二横撑。利用抵靠在立柱上的第一横梁,使第一支撑能够稳定地支撑在担梁上,同时保持了第一支撑在第二方向上的移动,使第一支撑能够产生一定的形变,以消除外来压力。同样,第一支撑能够稳定地支撑在担梁上,同时保持了第一支撑在第二方向上的移动,使第二支撑能够产生一定的形变,以消除外来压力。
为实现上述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的快速安装,本申请还提出了该钢支撑的一种建造方法,在该建造方法中,
所述第一支撑包括若干节顺序连接的支撑模块,每一节支撑模块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H型钢,在两根第一H型钢之间安装有所述第一横撑,相邻的两节支撑模块的第一H型钢连接在一起,当所述若干节支撑模块连接为一第一支撑时,相互连接的第一H型钢形成第一水平撑;第一H型钢的翼缘水平设置;
所述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沿设定位置下沉围护桩和立柱,使同一组中的若干立柱沿第一方向布置;
(2)在围护桩所圈围的空间内,开挖土方直至上层支撑的施工标高,暂停土方的挖掘,然后在围护桩的内侧安装第一围檩,在立柱上安装第一钢牛腿,在第一钢牛腿上架设第一担梁,所有第一担梁沿同一水平面布置;
(3)架设上层支撑,首先架设第一支撑,然后在相邻的第一支撑之间安装第一联系杆,其中,架设第一支撑的步骤包括:
(31)将第一节支撑模块安装到相应的第一担梁上,然后将第一节支撑模块的一端连接到第一围檩上;
(32)在第一节支撑模块的另一端安装临时轨道,使临时轨道的轨道面连通第一节支撑模块的第一H型钢的上侧翼缘的上侧面,然后将第二节支撑模块放置到第一节支撑模块的第一H型钢的上侧翼缘的上侧面,推动第二节支撑模块移动,使第二节支撑模块移动到临时轨道上,然后将第二节支撑模块抬升,使第二节支撑模块脱离临时轨道;
拆除临时轨道,将第二节支撑模块下降并放置到相应的第一担梁上,将第二节支撑模块的一端连接到第一节支撑模块的另一端;
(33)依照步骤(32),依次安装支撑模块,直到完成倒数二节支撑模块的安装;
(34)安装最后一节支撑模块,最后一节支撑模块的一端连接在倒数二节支撑模块上,最后一节支撑模块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围檩上;
(35)依照步骤(31)至(34),完成所有的第一支撑的架设;
(4)继续开挖土方直至下层支撑的施工标高,暂停土方的挖掘,然后在围护桩的内侧安装第二围檩,在立柱上安装第二钢牛腿,在第二钢牛腿上架设第二担梁,所有第二担梁沿同一水平面布置;
(5)安装下层支撑及层间联接部:
(5.1)安装下层支撑:
在第二担梁上依次架设第二支撑,将第二支撑的两端固定在第二围檩上,在相邻的第二支撑之间安装第二联系杆,完成下层支撑的安装;
(5.2)安装层间联接部:
依次安装立撑和斜撑;
步骤(5.1)与(5.2)不分先后;
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的建造完成。
优选地,所述临时轨道为具有凹槽的槽钢、H钢或工字钢,凹槽的槽口朝上,凹槽的内底面形成所述轨道面。
在该建造方法中,将第一支撑分为若干节支撑模块,这些支撑模块可以采用标准模块,也可以在工地临时组装完成,由于采用多节支撑模块,可以有效地节约第一支撑在基坑内的组装时间。在目前,由于基坑的宽度较大,无法采用吊车等吊装设备对支撑模块进行吊装,因此一般只将靠近基坑边缘的部分第一支撑制成边缘支撑模块,对于边缘支撑模块采用吊装设备进行一次吊装,而对于位于基坑中间部分的第一支撑只能现场拼装的方式进行,即将构成第一支撑的部件运至基坑内,然后由施工人员将这些部件安装到位,采用这种方式安装第一支撑时,效率较低。在本建造方法中,采用铺设临时轨道的方法,将完成组装的支撑模块通过临时轨道先移动到安装位置的上方,然后再拆除临时轨道,由于将大量的组装工作预先完成,有效地提高了第一支撑的安装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整个钢支撑的安装效率。
由于有第一支撑的阻隔,第二支撑无法采用第一支撑的安装方法,在安装第二支撑时,仍旧采用传统的现场拼接方式,即将已制作完成的部件运到现场,采用逐段拼装的方式完成整个第一支撑的安装。
进一步,为方便支撑模块的移动,在步骤(32)中,在支撑模块上安装有用于在临时轨道上行走的滚轮。
进一步,为避免支撑模块在移动过程中,其移动方向发生偏移,在已完成安装的支撑模块的第一H型钢上安装有用于防止准备安装的支撑模块偏移的限位条。
为提高安装效率,在基坑的边缘上安装有用于牵引支撑模块移动的牵引装置。设置牵引装置后,利用牵引装置可以有效地提高支撑模块的移动速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对支撑模块位置调整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的俯视简图。
图2是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3是支持部的结构简图。
图4是完成立柱和第一担梁安装后的俯视简图。
图5是完成第一节支撑模块安装后的俯视简图。
图6是完成第二节支撑模块安装后的俯视简图。
图7是一个第一支撑安装完成后的俯视简图。
图8是上层支撑安装完成后的俯视简图。
图9是完成立柱和第一担梁安装后的立面示意图。
图10是完成第一节支撑模块安装后的立面示意图。
图11是在第一节支撑模块上放置第二节支撑模块后的立面示意图。
图12是第二节支撑模块移动到安装位置上方后的立面示意图。
图13是第二节支撑模块被抬升后的立面示意图。
图14是第二节支撑模块安装到位后的立面示意图。
图15是上层支撑与下层支撑安装完成后的立面示意图。
图16是在第一节支撑模块上安装有角钢的示意图。
图17是在在第一节支撑模块上安装有槽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将水平面的两个方向分别称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正交,在图1中,示例性的用X轴表示第一方向,Y轴表示第二方向;本文中,将朝向基坑内部的方向称为内侧,围护桩的内侧就是指围护桩的朝向基坑内部方向的一侧。
实施例1
一种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请同时参阅图1、图2和图3,该钢支撑设置在基坑300内,该基坑300由围护墙81所圈围,在本实施例中,围护墙81由钢板桩811所形成,即围护桩采用钢板桩811,在围护墙81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围檩82和第二围檩83,即第一围檩82和第二围檩83安装在钢板桩的内侧。第一围檩82和第二围檩83均由双拼的H型钢所形成。
钢支撑包括上层支撑100、位于上层支撑下方的下层支撑200、层间联接部以及支持部30,层间联接部连接在上层支撑100和下层支撑200之间,上层支撑100和下层支撑200均支持在支持部30上。
上层支撑100包括布置在第一水平面上的四个沿第一方向平行延伸的第一支撑10,在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10间设置有第一联系杆;每个第一支撑10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水平撑11,在两根第一水平撑1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撑12;第一支撑10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基坑内的第一围檩82上。其中第一水平撑11由H型钢制作,且H型钢的翼缘沿水平方向布置。第一横撑12同样也采用H型钢制作,且H型钢的翼缘也沿水平方向布置。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联系杆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直连杆15,以及与第一直连杆15成一角度布置的第一斜连杆16。第一斜连杆16呈八字形布置在第一直连杆15的两侧,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斜连杆16与第一直连杆15之间的夹角为30°,可以理解,第一斜连杆16与第一直连杆15之间的夹角还可以为其它角度,例如25°、35°或40°。第一直连杆15与第一斜连杆16同样采用H型钢制作,为增强钢支撑的水平方向的强度,在第二方向上,第一直连杆15与所连接的第一支撑10中的一根第一横撑沿一直线布置。
下层支撑200包括布置在第二水平面上的四个沿第一方向平行延伸的第二支撑20,在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20间设置有第二联系杆;每个第二支撑20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二水平撑21,在两根第二水平撑2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撑22;第二支撑20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基坑内的第二围檩83上。其中第二水平撑21由H型钢制作,且H型钢的翼缘沿水平方向布置。第二横撑22同样也采用H型钢制作,且H型钢的翼缘也沿水平方向布置。第二直连杆与第二斜连杆同样采用H型钢制作,为增强钢支撑的水平方向的强度,在第二方向上,第二直连杆与所连接的第二支撑中的一根第二横撑沿一直线布置。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联系杆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直连杆,以及与第二直连杆成一角度布置的第二斜连杆。第二联系杆的布置方式与第一联系杆的布置方式相同,具体可参阅上述的第一联系杆的布置方式,不再赘述。
对应于每个第一支撑均设置有一个第二支撑,第二支撑位于所对应的第一支撑的正下方。
层间联接部包括连接在第一支撑10与所对应的第二支撑20之间的立撑41和斜撑42。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立撑41的两端和斜撑42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在第一水平撑11与第二水平撑21上,立撑41和斜撑42均采用H型钢制作。
上下相互对应的第一支撑10与第二支撑20为一组支撑,对应于每组支撑均设置有一组立柱,每组立柱包括若干根立柱31,每组立柱中的若干根立柱沿第一方向布置。相邻两组立柱中的立柱沿第二方向布置。
支持部30包括下沉在基坑内的立柱31和固定在立柱31上的支持件;第一支撑10和第二支撑20均设置在支持件上。
支持件包括第一支持件和第二支持件,其中第一支持件用于支持第一支撑10,第二支持件用于支持第二支撑20。
第一支持件包括固定在立柱31上的第一钢牛腿35和水平设置在第一钢牛腿36上的第一担梁32,第一支撑10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担梁32上。在本实施例中,四个第一支撑10分为两组,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成为一组,对应每组第一支撑设置有一组第一担梁32,每根第一担梁32的两端固定在两根立柱上的第一钢牛腿35上。第一担梁32沿第二方向布置。
第二支持件包括固定在立柱31上的第二钢牛腿36和水平设置在第二钢牛腿35上的第二担梁33,第二支撑20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担梁33上。在本实施例中,四个第二支撑20分为两组,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成为一组,对应每组第二支撑设置有一组第二担梁33,每根第二担梁33的两端固定在两根立柱上的第二钢牛腿36上。第二担梁33沿第二方向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担梁32与第二担梁33均采用H型钢制作。
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支撑与第二支撑的不同数量,每根第一担梁32与第二担梁33还可以支撑在三根、四根,乃至更多根立柱上;或者,每根第一担梁32或第二担梁33布置在沿第二方向排列成一列的所有立柱上。
为减少钢支撑在第一方向上的变形,同时也为第一支撑10和第二支撑20能够稳定支撑在立柱上,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个第一支撑中,在立柱的设置有第一担梁的相反侧,设置有一抵靠在立柱上的第一横撑;在每个第二支撑中,在立柱的设置有第二担梁的相反侧,设置有一抵靠在立柱上的第二横撑。
在本实施例中,为增强第一支撑10与第一围檩82,以及第二支撑20与第二围檩83之间的连接强度,在每个第一支撑10的水平方向的两侧各安装有一第一倾斜撑13,在每个第二支撑20的水平方向的两侧各安装有一第二倾斜撑2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中的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的建造方法进行说明,
在实施例1中,第一支撑10包括若干节顺序连接的支撑模块,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支撑10均包括六节支撑模块,将六节支撑模块按序依次称为第一节支撑模块101、第二节支撑模块102、第三节支撑模块103、第四节支撑模块104、第五节支撑模块105、第六节支撑模块106。
每一节支撑模块均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H型钢111、112,在两根第一H型钢之间安装有所述第一横撑12,相邻的两节支撑模块的第一H型钢连接在一起,当所述若干节支撑模块连接为一第一支撑10时,相互连接的第一H型钢形成第一水平撑11;第一H型钢111、112的翼缘水平设置。
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参阅图4,沿设定位置下沉作为围护桩的钢板桩811和立柱31,使同一组中的若干立柱沿第一方向布置。
(2)请参阅图4和图9,在围护桩所圈围的空间内,开挖土方直至上层支撑100的施工标高,暂停土方的挖掘,然后在围护桩的内侧安装第一围檩82,在立柱31上安装第一钢牛腿35,在第一钢牛腿35上架设第一担梁32,所有第一担梁32沿同一水平面布置。
(3)架设上层支撑100:首先架设第一支撑10,然后在相邻的第一支撑10之间安装第一联系杆,其中,架设第一支撑10的步骤包括:
(31)请参阅图5和图10,将第一节支撑模块101安装到相应的第一担梁32上,然后将第一节支撑模块101的一端连接到第一围檩82上。在本实施例中,是采用吊车将第一节支撑模块吊装到位。
(32)请继续参阅图10,在第一节支撑模块101的另一端安装临时轨道53,使临时轨道53的轨道面54连通第一节支撑模块101的第一H型钢的上侧翼缘的上侧面1011。
请参阅图11,然后将第二节支撑模块102放置到第一节支撑模块101的第一H型钢的上侧翼缘的上侧面1011,请参阅图12,推动第二节支撑模块102移动,使第二节支撑模块102移动到临时轨道53上,请参阅图13,然后将第二节支撑模102块抬升,使第二节支撑模块102脱离临时轨道53。
在本实施例中,临时轨道53采用槽钢制作,使槽钢的槽口朝上,槽钢的槽内的底面形成轨道面45,为使第二节支撑模块在移动时比较平稳,轨道面54与第一H型钢的上侧翼缘的上侧面1011等高。同时为了比较轻松地移动第二节支撑模块,在第二节支撑模块的底部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在临时轨道上行走的滚轮57。可以理解,在不影响第二节支撑模块安装的情况下,滚轮也可以固定安装在第二节支撑模块的底部。可以理解临时轨道还可以采用具有槽口的H型钢或工字钢。
请继续参阅图13,拆除临时轨道53,请参阅图6和图14,将第二节支撑模块下降并放置到相应的第一担梁上,将第二节支撑模块102的一端连接到第一节支撑模块101的另一端。
(33)请参阅图7,依照步骤(32),依次安装支撑模块,直到完成倒数二节支撑模块,即第五节支撑模块105的安装。
(34)请参阅图7,安装最后一节支撑模块,即第六支撑节模块106,第六节支撑模块106的一端连接在第五节支撑模块105上,第六节支撑模块106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围檩上。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六节支撑模块106采用吊车将其吊装到位。可以理解,第六节支持模块106也可以采用第二节支撑模块102的安装方式进行安装。
(35)请参阅图8,依照步骤(31)至(34),完成所有的第一支撑的架设。
当完成两个相邻的第一支撑的架设后,即在该两个相邻的第一支撑之间安装包括第一直连杆15和第一斜连杆16在内的第一联系杆,完成上层支撑的架设;在图8中,为简化附图,图8中未显示第一联系杆,安装有第一联系杆的第一支撑的简图可以参考图1。
可以理解,第一联系杆的安装可以在完成所有的第一支撑的架设后再行安装。
(4)请参阅图15,继续开挖土方直至下层支撑200的施工标高,暂停土方的挖掘,然后在围护桩的内侧安装第二围檩83,在立柱31上安装第二钢牛腿36,在第二钢牛腿36上架设第二担梁33,所有第二担梁沿同一水平面布置。
(5)安装下层支撑及层间联接部:
(5.1)安装下层支撑:
请继续参阅图15,在第二担梁上架设第二支撑20,将第二支撑20的两端固定在第二围檩83上,安装第二联系杆,完成下层支撑的安装。
在安装第二支撑20时,由于第一支撑的阻隔,第二支撑的安装仍采用传统的安装方法,具体为,从第二围檩的一侧开始,沿第一方向依次安装第二H型钢211、212,然后在第二H型钢211与第二H型钢212之间安装第二横梁22,直到完成整个第二支撑,顺次完成所有的第二支撑,并同步完成第二直连杆与第二斜连杆的安装,从而完成整个下层支撑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为加快第二支撑的组装速度,第二支撑从围檩的相对的两侧同时开始组装,在第二支撑的大致中间位置进行对接。当然,第二支撑也可以从围檩的一侧逐步组装直到围檩的另一侧。
(5.2)安装层间联接部:
在完成一个第二支撑的架设后,即开始安装相应的立撑41和斜撑42。可以理解,立撑41和斜撑42的安装可以在完成所有的第二支撑后在进行安装。
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先安装立撑41和斜撑42,再安装第二支撑。
为防止第二节支撑模块在移动时发生较大的偏移,在本实施例中,在已完成安装的支撑模块的第一H型钢上安装有用于防止准备安装的支撑模块偏移的限位条,限位条在两根第一H型钢上各布置有一根,滚轮布置在两根限位条之间。可以理解,滚轮也可以布置在两根限位条的外侧。请参阅图16,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条采用角钢62制作,在第一节支撑模块101的两根第一H型钢111、112的上侧的翼缘上采用螺栓固定有角钢62,角钢62向上延伸的边可以限制滚轮57在移动时发生偏移,滚轮57被限制在两根角钢62之间,在安装其它节支撑模块时也可以采用该方法。可以理解,滚轮也可以被限制在两根角钢62的外侧。
在其它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7,还可以在第一节支撑模块101的两根第一H型钢111、112的上侧的翼缘上采用螺栓固定安装槽钢63,并使槽钢63的槽口朝上,槽钢63的侧边64形成为限位条,滚轮61被限制在槽钢63的槽内进行移动。
为方便移动和调整支撑模块,在本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在基坑的两侧边缘各安装有一个用于牵引支撑模块移动的牵引装置,为方便描述,将两个牵引装置分别称为第一牵引装置51和第二牵引装置52。可以理解,在能够精确控制的条件,牵引装置可以仅在支撑模块的移动方向上的一侧安装牵引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如果仅保留一个牵引装置,可以仅保留第一牵引装置51。在本实施例中,牵引装置采用卷扬机。可以立即,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具有牵引功能的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立柱31的顶端面311与第一横撑12的上方的翼缘的上侧面等高,可以理解,在不影响支撑模块安装的情况下,立柱的顶端面可以向上超过第一支撑10的顶高。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担梁32上安装有支撑块55,临时轨道53安装在支撑块55上。可以理解,上述支撑块也可以安装在基坑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第二节支撑模块以及其它模块抬升时,采用支撑在基坑的底部的千斤顶56,千斤顶的顶部抵靠在第二横撑上。可以理解,还可以采用小型的标准门吊或自制的简易门吊等门吊装置,当采用门吊装置时,可以在门吊的横梁上安装爪钩,该爪钩可以卡持在第一H型钢的翼缘上,从而将支撑模块吊起。

Claims (8)

1.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的建造方法,该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布置在基坑内,特征在于,该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包括上层支撑、位于上层支撑下方的下层支撑、层间联接部以及支持部,上层支撑和下层支撑支持在支持部上;
所述上层支撑包括布置在第一水平面上的至少两个平行延伸的第一支撑,在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间设置有第一联系杆;每个第一支撑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水平撑,在两根第一水平撑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撑;第一支撑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基坑内的第一围檩上;
所述下层支撑包括布置在第二水平面上的至少两个平行延伸的第二支撑,在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间设置有第二联系杆;每个第二支撑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二水平撑,在两根第二水平撑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撑;第二支撑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基坑内的第二围檩上;
对应于每个第一支撑均设置有一个第二支撑,第二支撑位于所对应的第一支撑的正下方;
所述层间联接部包括连接在第一支撑与所对应的第二支撑之间的立撑和斜撑;
所述支持部包括下沉在基坑内的立柱和固定在立柱上的支持件;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均设置在支持件上;
上下相互对应的第一支撑与第二支撑为一组支撑,对应于每组支撑均设置有一组立柱,每组立柱包括若干根立柱;
所述支持件包括第一支持件和第二支持件,其中第一支持件用于支持第一支撑,第二支持件用于支持第二支撑;
第一支持件包括固定在立柱上的第一钢牛腿和水平设置在第一钢牛腿上的第一担梁,第一支撑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担梁上;
第二支持件包括固定在立柱上的第二钢牛腿和水平设置在第二钢牛腿上的第二担梁,第二支撑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担梁上;
每根第一担梁至少支持在两根分布在两组立柱中的立柱上的第一钢牛腿上;
每根第二担梁至少支持在两根分布在两组立柱中的立柱上的第二钢牛腿上;
所述第一支撑包括若干节顺序连接的支撑模块,每一节支撑模块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H型钢,在两根第一H型钢之间安装有所述第一横撑,相邻的两节支撑模块的第一H型钢连接在一起,当所述若干节支撑模块连接为一第一支撑时,相互连接的第一H型钢形成第一水平撑;第一H型钢的翼缘水平设置;
所述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沿设定位置下沉围护桩和立柱,使同一组中的若干立柱沿第一方向布置;
(2)在围护桩所圈围的空间内,开挖土方直至上层支撑的施工标高,暂停土方的挖掘,然后在围护桩的内侧安装第一围檩,在立柱上安装第一钢牛腿,在第一钢牛腿上架设第一担梁,所有第一担梁沿同一水平面布置;
(3)架设上层支撑:首先架设第一支撑,然后在相邻的第一支撑之间安装第一联系杆,其中,架设第一支撑的步骤包括:
(31)将第一节支撑模块安装到相应的第一担梁上,然后将第一节支撑模块的一端连接到第一围檩上;
(32)在第一节支撑模块的另一端安装临时轨道,使临时轨道的轨道面连通第一节支撑模块的第一H型钢的上侧翼缘的上侧面,然后将第二节支撑模块放置到第一节支撑模块的第一H型钢的上侧翼缘的上侧面,推动第二节支撑模块移动,使第二节支撑模块移动到临时轨道上,然后将第二节支撑模块抬升,使第二节支撑模块脱离临时轨道;
拆除临时轨道,将第二节支撑模块下降并放置到相应的第一担梁上,将第二节支撑模块的一端连接到第一节支撑模块的另一端;
(33)依照步骤(32),依次安装支撑模块,直到完成倒数二节支撑模块的安装;
(34)安装最后一节支撑模块,最后一节支撑模块的一端连接在倒数二节支撑模块上,最后一节支撑模块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围檩上;
(35)依照步骤(31)至(34),完成所有的第一支撑的架设;
(4)继续开挖土方直至下层支撑的施工标高,暂停土方的挖掘,然后在围护桩的内侧安装第二围檩,在立柱上安装第二钢牛腿,在第二钢牛腿上架设第二担梁,所有第二担梁沿同一水平面布置;
(5)安装下层支撑及层间联接部:
(5.1)安装下层支撑:
在第二担梁上依次架设第二支撑,将第二支撑的两端固定在第二围檩上,在相邻的第二支撑之间安装第二联系杆,完成下层支撑的安装;
(5.2)安装层间联接部:
依次安装立撑和斜撑;
步骤(5.1)与(5.2)不分先后;
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的建造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联系杆包括与第一支撑的延伸方向垂直的第一直连杆,以及与第一直连杆成一角度布置的第一斜连杆;所述第二联系杆包括与第二支撑的延伸方向垂直的第二直连杆,以及与第二直连杆成一角度布置的第二斜连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支撑与第二支撑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每组立柱中的若干根立柱沿第一方向布置;相邻两组立柱中的立柱沿第二方向布置,第一担梁与第二担梁沿第二方向布置;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每个第一支撑中,在立柱的设置有第一担梁的相反侧,设置有一抵靠在立柱上的第一横撑;
在每个第二支撑中,在立柱的设置有第二担梁的相反侧,设置有一抵靠在立柱上的第二横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2)中,在支撑模块上安装有用于在临时轨道上行走的滚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轨道为具有凹槽的槽钢、H钢或工字钢,凹槽的槽口朝上,凹槽的内底面形成所述轨道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已完成安装的支撑模块的第一H型钢上安装有用于防止准备安装的支撑模块偏移的限位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坑的边缘上安装有用于牵引支撑模块移动的牵引装置。
CN201810198070.0A 2018-03-12 2018-03-12 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及建造方法 Active CN1082220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8070.0A CN108222023B (zh) 2018-03-12 2018-03-12 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及建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8070.0A CN108222023B (zh) 2018-03-12 2018-03-12 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及建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22023A CN108222023A (zh) 2018-06-29
CN108222023B true CN108222023B (zh) 2024-04-05

Family

ID=62658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98070.0A Active CN108222023B (zh) 2018-03-12 2018-03-12 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及建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220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6741B (zh) * 2018-08-17 2020-08-11 江苏东合南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钢支撑中的下层钢支撑的拆除方法
CN109183807B (zh) * 2018-09-17 2024-01-26 江苏东合南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移动钢支撑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67496B1 (ko) * 2010-02-19 2010-07-07 (주)바로건설기술 지하 구조물 구축장치
CN203361170U (zh) * 2013-07-11 2013-12-25 东通岩土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基坑围护用的支撑立柱桩
CN105220697A (zh) * 2015-11-06 2016-01-06 无锡市大筑岩土技术有限公司 型钢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支撑及其施工方法
CN206090577U (zh) * 2016-08-23 2017-04-12 辽宁紫竹桩基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钢板桩支护组合焊接桁架内支撑
CN106968257A (zh) * 2017-03-09 2017-07-2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超大深基坑混凝土‑装配式型钢混合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07974124U (zh) * 2018-03-12 2018-10-16 江苏东合南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67496B1 (ko) * 2010-02-19 2010-07-07 (주)바로건설기술 지하 구조물 구축장치
CN203361170U (zh) * 2013-07-11 2013-12-25 东通岩土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基坑围护用的支撑立柱桩
CN105220697A (zh) * 2015-11-06 2016-01-06 无锡市大筑岩土技术有限公司 型钢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支撑及其施工方法
CN206090577U (zh) * 2016-08-23 2017-04-12 辽宁紫竹桩基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钢板桩支护组合焊接桁架内支撑
CN106968257A (zh) * 2017-03-09 2017-07-2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超大深基坑混凝土‑装配式型钢混合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07974124U (zh) * 2018-03-12 2018-10-16 江苏东合南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22023A (zh) 2018-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63413B2 (ja) 橋梁桁の架設工法
CN111851468B (zh) 地下水泥土钢墙连续插放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法
CN108222023B (zh) 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及建造方法
CN211340800U (zh) 一种超深基坑土方开挖平台结构
CN112240025A (zh) 车站基坑工程盖挖施工方法
JP4317322B2 (ja) アーチ支持構造
KR20120119570A (ko) 가변형 간이 흙막이 구조
CN202595747U (zh) 用于u形混凝土板桩沉桩的型钢导向架
CN207974124U (zh) 双层基坑组合式钢支撑
JP6059176B2 (ja) 仮設高架桟橋組立て用の移動昇降足場
CN216586578U (zh) 一种地基内支撑结构
RU2010133362A (ru)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свайных мостовых оснований на акватории
CN111852516B (zh) 用于隧道洞口棚洞钢架的限位顶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4775622A (zh) 紧邻建构筑物施工空间受限异形深基坑施工方法
CN109205475B (zh) 隧洞内桁架联系梁式门机装拆装置及方法
CN113047587B (zh) 一种用于软土地基施工的可升降操作平台及搭建方法
CN114215072B (zh) 升降式基坑施工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114000525B (zh) 水中系梁施工方法
RU2783828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крепления земляных сооружений
CN115387586B (zh) 基坑逆作施工升降平台及施工方法
CN221052585U (zh) 全砂层地质超大直径复合桩钢管的安装系统
CN117230716B (zh) 一种人行桥与既有建筑连接人行匝道施工方法
CN214116593U (zh) 一种用于桩基施工的组合圆型木模板
CN217629966U (zh) 一种临地铁的大跨度半逆作法基坑内支撑结构
CN216239925U (zh) 深长竖井永临结合式z形建造踏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