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21069B - 聚乳酸短纤维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聚乳酸短纤维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21069B
CN108221069B CN201810324157.8A CN201810324157A CN108221069B CN 108221069 B CN108221069 B CN 108221069B CN 201810324157 A CN201810324157 A CN 201810324157A CN 108221069 B CN108221069 B CN 1082210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lowing
cylinder
circular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241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21069A (zh
Inventor
李文俊
王宁
刘薇
王维平
屈新波
樊慧斌
樊海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INGCHARM NEW MATERIAL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INGCHARM NEW MATERI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INGCHARM NEW MATERIALS CORP filed Critical SUZHOU KINGCHARM NEW MATERIALS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3241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210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21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1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210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10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8Melt spinning methods
    • D01D5/088Cooling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leaving the spinnerettes
    • D01D5/092Cooling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leaving the spinnerettes in shafts or chimne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Abstract

一种聚乳酸短纤维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属于合成纤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吹风冷却箱,其一侧配接冷却风进风管;导风筒,其一侧配接有导风筒引风接管,在导风筒的底部有导风筒封头;环吹风筒升降机构位于导风筒腔内且与导风筒封头固定,环吹风筒与导风筒腔腔壁配合且还与环吹风筒升降机构连接,环吹风筒腔与导风筒腔相通,在环吹风筒筒壁上设侧吹风孔,环吹风筒的顶部设环吹风筒筒盖,特点:还包括有吹风冷却仓风压调整机构,其在对应于环吹风筒筒盖与环吹风筒升降机构之间的位置设在环吹风筒腔内。根据需要对吹风冷却仓上部的冷却风的风量进行调整,避免纤维僵硬且还有利于聚乳酸熔体细流获得工艺所要求的均匀的环吹风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聚乳酸短纤维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成纤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乳酸短纤维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熔融纺丝如PA和/或PE之类的高聚物纺丝是将熔体从纺丝组件的结构体系的喷丝板的喷丝孔中挤出,挤出的熔体细流依次经冷却、拉伸,最后凝固成丝条,丝条作为后纺牵伸的原丝或其它用途。在高聚物纺丝熔体从前述喷丝板的喷丝孔中挤出直至由卷绕装置卷绕的纺丝过程中历经流动形变区、取向结晶区和塑性形变区。
如业界所知,由于刚从喷丝板上的成百、盈千乃至累万个喷丝孔(微孔)中挤出的细嫩而密集的熔体丝条因尚未固化成形而处于高温熔融状态并且熔体温度远高于周围空气温度,又由于此时的熔体丝条极为柔弱细嫩,因而需由冷却装置实施风冷却,使之均匀一致且稳定地经历流动变形区、取向结晶区和塑性形变区。
前述的冷却装置实质上为吹风冷却装置,由于吹风冷却装置的风速、风量、风温均匀性和一致性以及稳定性对纺丝纤维的质量、纤度、可牵伸性能和伸长率等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因而吹风冷却的风越均匀、越一致且越稳定,对熔体丝条的冷却效果越好,越能得到均匀一致的丝束,原丝质量越好,越利于后纺牵伸的生产,最终越能得到高品质的产品。
前述的吹风冷却装置可分为竖吹风冷却装置和横吹风冷却装置,目前普遍使用横吹风冷却装置,而该横吹风冷却装置又分为侧吹风冷却装置和环吹风冷却装置两种。侧吹风冷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经济廉价的长处,但由于侧吹风的风来自一个方向,因而靠近侧吹风冷却装置的出风口处的丝的冷却效果相对较好,但远离出风口处的丝的冷却效果往往难以达到业界之预期,具体而言,丝束不均匀,原丝档次低。鉴于目前的纺丝机大都将喷丝板呈圆形布置,因而普遍采用透风性、均匀性相对好的环吹风冷却装置。由于环吹风冷却能消除侧吹风冷却装置的前述不足,使丝与丝之间在空间上所处的固化成型条件基本相同,对于获得纤度一致的卷绕丝具有建树,因而受到业界的器重。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熔融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的技术信息,如CN202925169U(环吹风冷却装置)、CN105177738B(熔融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CN205398790U(一种新型纺丝环吹装置用环吹风筒)、CN202450199U(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环吹风冷却装置)、CN203923476U(一种环吹风冷却装置)、CN203890507U(用于化纤纺丝中的环吹风风筒装置)、CN205171027U(一种化纤纺丝环吹风装置)、CN203782284U(一种用于生涤纶短纤的环吹风装置)、CN205329220U(环吹风装置)、CN106192029A(聚乳酸短纤维超高速纤丝用的梯度式环吹风冷却装置)、CN2418138Y(高风速低阻尼环吹风装置)和CN102517659A(开放式下进风吹头环吹风装置)和CN102199796B(可调式环吹风冷却装置),等等。
如业界所知,目前使用的冷却装置普遍为整体吹风冷却装置,以中心冷却环吹风为例,冷却气流由下向上进入中心(冷却装置处在所需冷却的纤维的中心位置)吹风冷却仓,然后从四周圆环形网孔吹向丝条。这种冷却方式的欠缺在于:由于气流惯性,处在吹风冷却仓上方处的风力往往大于吹风冷却仓下方的风力,从而产生了靠近喷丝板处的所需冷却的纤维所受到的风力较大即较强,而处在吹风仓下方的所需冷却的纤维受到的风力相对较小(也可称较弱),这对纤维冷却是极为不利的。
进而如业界所知,由于聚乳酸纤维具有良好的环保性、抑菌和爽肤等长处,因而颇受人们青睐。但是聚乳酸纤维在熔纺过程中容易出现降解。尤其,聚乳酸纤维对环吹风冷却条件甚为苛刻,具体地讲,冷却对聚乳酸纤维物性指标的影响较其它石油基纤维更大。于是,如上面所述,吹风冷却仓上方风力过大,那么聚乳酸细旦纤维会发生骤冷,该骤冷哪怕是轻微的,也会导致聚乳酸纤维产生僵硬,使纤维的初始模量陡然增加,影响后道的加工并且影响聚乳酸纤维制品的质量。因此如何对已有技术中的环吹风冷却装置进行合理改进而得以避免因吹风冷却仓上部风力过大致使聚乳酸纤维骤冷并产生僵硬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于业界,并且期望予以解决,但是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可借鉴的技术启示,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吹风冷却仓的上部的风压依需调整而得以避免出自喷丝板的聚乳酸熔体细流遭骤冷引起纤维僵硬并且有利于使聚乳酸熔体细流获得均匀的环吹风冷却效果而得以保障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品的质量的聚乳酸短纤维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聚乳酸短纤维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包括一吹风冷却箱,该吹风冷却箱的箱腔构成为吹风冷却仓,在该吹风冷却箱的一侧配接有一冷却风进风管;一导风筒,在该导风筒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冷却风进风管的位置配接有一与导风筒的导风筒腔相通的用于将冷却风引入导风筒腔内的导风筒引风接管,该导风筒引风接管与冷却风进风管连接,在导风筒的底部固定有一用于对导风筒腔的下部封闭的导风筒封头;一环吹风筒升降机构和一环吹风筒,环吹风筒升降机构位于所述导风筒腔内并且以纵向状态与所述导风筒封头固定,环吹风筒上下移动地与所述导风筒腔的导风筒腔腔壁滑动配合并且还同时与环吹风筒升降机构连接,环吹风筒的环吹风筒腔与所述的导风筒腔相通,并且在环吹风筒的环吹风筒筒壁上开设有用于使环吹风筒腔与所述吹风冷却仓相通的侧吹风孔,而在环吹风筒的顶部配设有一环吹风筒筒盖,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对所述吹风冷却仓的上部的风压进行调整的吹风冷却仓风压调整机构,该吹风冷却仓风压调整机构在对应于所述环吹风筒筒盖与所述环吹风筒升降机构之间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的环吹风筒腔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吹风筒升降机构包括一作用缸固定座、一作用缸和一作用缸柱连接头,作用缸固定座与所述导风筒封头朝向所述导风筒腔的一侧固定,作用缸与作用缸固定座固定并且该作用缸的作用缸柱朝向上,作用缸柱连接头与作用缸柱的末端连接,所述的环吹风筒与作用缸柱连接头连接,在所述环吹风筒筒盖的中心位置配设有一中心杆连接螺母,所述吹风冷却仓风压调整机构对应于中心杆连接螺母与作用缸柱连接头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导风筒封头上开设有作用缸工作管路让位孔,所述的作用缸为气缸。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吹风筒的下端插置在一环吹风筒支承环,该环吹风筒支承环与所述导风筒的导风筒腔的导风筒腔腔壁的上部滑动配合,在环吹风筒支承环上开设有一第一连接杆孔和一第二连接杆孔,该第一连接杆孔以及第二连接杆孔围绕环吹风筒支承环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并且在第一连接杆孔以及第二连接杆孔之间设置有一连接杆,该连接杆的中部与所述作用缸柱连接头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作用缸柱连接头的上部构成有一球头腔,在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固定有一连接杆球头,该连接杆球头与球头腔相配合,在连接杆上并且在对应于球头腔的两侧腔口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用于将连接杆球头限定在球头腔内的连接杆球头限定套。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吹风冷却仓风压调整机构包括一中心杆和一风压调节套,中心杆的上端与所述的中心杆连接螺母连接,而中心杆的下端支承在所述作用缸柱连接头的顶部,风压调节套上下调整地固定在中心杆的中部,其中,在中心杆上设有刻度线。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风压调节套具有一下进风腔和一上出风腔,在下进风腔内固定有一风压调节套固定装置,该风压调节套固定装置上下调节地与所述中心杆的中部固定,在所述中心杆连接螺母的中央位置设有中心杆连接螺纹孔,而在所述作用缸柱连接头的顶部构成有一中心杆支承凹坑,所述中心杆的上端与中心杆连接螺纹孔螺纹连接,而中心杆的下端支承在中心杆支承凹坑内。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下进风腔的直径比所述上出风腔的直径小并且上出风腔呈下部的直径小而上部的直径大的圆锥台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风压调节套固定装置包括风压调节套固定座和风压调节套固定座连接杆,风压调节套固定座通过风压调节套固定座螺钉上下调整地与所述中心杆的中部固定,风压调节套固定座连接杆至少有彼此呈十字形交错的一对,该风压调节套固定座连接杆的两端与所述下进风腔的腔壁固定,而中部穿插在风压调节套固定座上。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环吹风筒的外壁上包覆有一过滤网,所述环吹风筒的上部构成有导流罩。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环吹风筒的环吹风筒腔内增设了吹风冷却仓风压调整机构,因而当该吹风冷却仓风压调整机构越向上调整时,位于吹风冷却仓风压调整机构的上部的环吹风筒腔的风压越大,由环吹风筒腔的上部进入吹风冷却箱的吹风冷却仓内的冷却风的风量相应越大,反之同例,于是可根据需要对吹风冷却仓上部的冷却风的风量进行调整,避免出自喷丝板的聚乳酸熔体细流遭骤冷而引起纤维僵硬并且还有利于聚乳酸熔体细流获得工艺所要求的均匀的环吹风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有可能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一吹风冷却箱1,该吹风冷却箱1的箱腔构成为吹风冷却仓11,在该吹风冷却箱1的一侧即右侧配接有一冷却风进风管12;示出了一导风筒2,在该导风筒2的一侧即右侧并且在对应于冷却风进风管12的位置配接有一与导风筒2的导风筒腔21相通的用于将冷却风引入导风筒腔21内的导风筒引风接管22,该导风筒引风接管22与冷却风进风管12法兰连接,在导风筒2的底部固定有一用于对导风筒腔21的下部封闭的导风筒封头23;示出了一环吹风筒升降机构3和一环吹风筒4,环吹风筒升降机构3位于前述导风筒腔21内并且以纵向状态与前述导风筒封头23固定,环吹风筒4上下移动地与前述导风筒腔21的导风筒腔腔壁滑动配合并且还同时与环吹风筒升降机构3连接,环吹风筒4的环吹风筒腔41与前述的导风筒腔21相通,并且在环吹风筒4的环吹风筒筒壁上开设有用于使环吹风筒腔41与前述吹风冷却仓11相通的侧吹风孔42,而在环吹风筒4的顶部配设有一环吹风筒筒盖43。
由图1和图2所示,在前冷却风进风管12的左端构成有一冷却风进风管法兰121,该冷却风进风管法兰121由冷却风进风管法兰固定螺钉1211与吹风冷却箱1的右箱壁的外侧固定;在前述导风筒引风接管22的右端构成有一导风筒引风接管法兰221,该导风筒引风接管法兰221通过导风筒引风接管法兰固定螺钉2211与吹风冷却箱1的右箱壁的内侧固定;在导风筒引风接管22的左端构成有一导风筒配接法兰222,该导风筒配接法兰222通过导风筒配接法兰螺钉2221与前述的导风筒封头23的导风筒封头法兰232固定连接并且还与前述的环吹风筒4的外壁形成滑动配合关系,也就是说环吹风筒4与该导风筒封头法兰232形成滑动配合关系。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环吹风冷却装置的结构体系中还包括有一用于对前述吹风冷却仓11的上部的风压进行调整的吹风冷却仓风压调整机构5,该吹风冷却仓风压调整机构5在对应于前述环吹风筒筒盖43与前述环吹风筒升降机构3之间的位置设置在前述的环吹风筒腔41内。
继续见图1和图2,前述环吹风筒升降机构3包括一作用缸固定座31、一作用缸32和一作用缸柱连接头33,作用缸固定座31通过作用缸固定座螺钉311与前述导风筒封头23朝向前述导风筒腔21的一侧固定,作用缸32通过作用缸固定螺钉322与作用缸固定座31固定并且该作用缸32的作用缸柱321朝向上,作用缸柱连接头33与作用缸柱321的末端连接.前述的环吹风筒4与作用缸柱连接头33连接,在前述环吹风筒筒盖43的中心位置配设有一中心杆连接螺母431,前述吹风冷却仓风压调整机构5对应于中心杆连接螺母431与作用缸柱连接头33之间。
由图1和图2所示,在前述导风筒封头23上开设有作用缸工作管路让位孔23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前述的作用缸32为气缸,因而驱使作用缸32工作即驱使气缸工作的气管管路途经作用缸工作管路让位孔231与作用缸32的作用缸第一进出气接口323以及作用缸第二进出气接口324连接。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出于规避本发明之目的而用油缸代替气缸,那么应当视为等同的技术手段而依然属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
继续见图1和图2,前述环吹风筒4的下端以插拔方式插置在一环吹风筒支承环44,该环吹风筒支承环44与前述导风筒2的导风筒腔21的导风筒腔腔壁的上部滑动配合,在环吹风筒支承环44上开设有一第一连接杆孔441和一第二连接杆孔442(图2示),该第一连接杆孔441以及第二连接杆孔442围绕环吹风筒支承环44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并且在第一连接杆孔441以及第二连接杆孔442之间设置有一连接杆45,该连接杆45的中部与前述作用缸柱连接头33相配合。
在前述作用缸柱连接头33的上部构成有一球头腔331,在前述连接杆45的中部固定有一连接杆球头451,该连接杆球头451与球头腔331相配合,在连接杆45上并且在对应于球头腔331的两侧腔口的位置各通过限定套螺钉4521设置有一用于将连接杆球头451限定在球头腔331内的连接杆球头限定套452。
继续见图1和图2,前述的吹风冷却仓风压调整机构5包括一中心杆51和一风压调节套52,中心杆51的上端在穿过下面还要提及的导流罩47后与前述的中心杆连接螺母431连接,而中心相去51的下端支承在前述作用缸柱连接头33的顶部,风压调节套52上下调整地固定在中心杆51的中部,其中,在中心杆51上设有刻度线511。在图中还示出了用于对作用缸柱连接头33锁定的作用缸柱连接头锁定螺母333。
由图1和图2所示,前述的风压调节套52具有一下进风腔521和一上出风腔522,在下进风腔521内固定有一风压调节套固定装置53,该风压调节套固定装置53上下调节地与前述中心杆51的中部固定,在前述中心杆连接螺母431的中央位置设有中心杆连接螺纹孔4311,而在前述作用缸柱连接头33的顶部构成有一中心杆支承凹坑332,前述中心杆51的上端与中心杆连接螺纹孔4311螺纹连接,而中心杆51的下端支承在中心杆支承凹坑332内。
由图1和图2所示,前述下进风腔521的直径比前述上出风腔522的直径小并且上出风腔522呈下部的直径小而上部的直径大的圆锥台的形状。
请重点见图1,前述的风压调节套固定装置53包括风压调节套固定座531和风压调节套固定座连接杆532,风压调节套固定座531通过风压调节套固定座螺钉5311上下调整地与前述中心杆51的中部固定,风压调节套固定座连接杆532至少有彼此呈十字形交错的一对,该风压调节套固定座连接杆532的两端与前述下进风腔521的腔壁固定,而中部穿插在风压调节套固定座531上。
优选地,在前述环吹风筒4的外壁上包覆有一过滤网46,前述环吹风筒4的上部构成有一导流罩47。
仍见图1和图2,在工作时,即当图中示出的喷丝板6喷丝时,聚乳酸熔体细流从喷丝板6的喷丝孔61中喷出。在该状态下由于前述环吹风筒升降机构3的工作已将前述环吹风筒4上行至呈图2所示的状态,具体是:作用缸32工作,作用缸柱321向缸体外伸展(即向上伸展),由作用缸柱321带动作用缸柱连接头33相应向上升起,在作用缸柱连接头33向上升起的同时带动环吹风筒4的结构体系的连接杆45以及带动吹风冷却仓风压调整机构5的结构体系的中心杆51向上位移,从而由连接杆45通过环吹风筒支承座44带动环吹风筒4向上位移,同时由中心杆51带动风压调节套52向上位移,直至中心杆连接螺母431(也可称“中心杆连接螺母柱”)的顶部触及喷丝板6的中央位置朝向下的一侧的定位孔62。出自喷丝孔61的聚乳酸熔体细流7向下流落,在该过程中,冷却风依次经冷却风进风管12、导风筒引风接管出风口223和导风筒2的导风筒腔21,进入导风筒腔21内的冷却风分成两股(也可称“分成两路”),一路从位于风压调节套52的下方的环吹风筒腔41的前述侧吹风孔42引出,经过滤网46吹向聚乳酸熔体细流,使其凝固成聚乳酸纤维,另一路从风压调节套52的下进风腔521引入并且从上出风腔522引出,再经位于环吹风筒腔41的上部的前述侧吹风孔42引出,经过滤网46吹向聚乳酸熔体细流。由前述说明并且结合图1和图2可知,由于吹风冷却仓风压调整机构5的风压调节套52的存在,因而实质上将环吹风筒腔41分为位于风压调节套52的上方的上腔和位于风压调节套52的下方的下腔。
如果将风压调节套52在中心杆51上的位置越向上调节,那么前述上腔内的风压越高,由对应于该上腔的侧吹风孔41吹出的气流越湍急,吹风冷却仓11的上部的风量便越大,反之亦然。基于此理,可通过调节风压调节套52在中心杆51上的位置来达到改变上腔的风压,进而改变吹风冷却仓11的上部的风量,从而避免因出自喷丝板6的喷丝孔61的聚乳酸熔体细流7因骤冷而影响质量。
前述风压调节套52是这样来实现在中心杆51上的上下调节的,首先由环吹风筒升降机构3按前述相反的工作过程,使作用缸32的作用缸柱321下行,中心杆连接螺母431的顶部离开定位孔62并呈图1所示的状态。接着由在线作业人员(优选由工艺工程师)旋离中心杆连接螺母431,使中心杆连接螺母431与中心杆51分离,将环吹风筒4连同中心杆51及其上的风压调节套52向上提拉,使环吹风筒4的下端与环吹风筒支承环44分离并移出导风筒2的导风筒腔21,接着旋松风压调节套固定座螺钉5311,将风压调节套52在中心杆51 上的位置进行调整,调整后通过风压调节套固定座螺钉5311锁定,最后按前述相反过程将环吹风筒4返回至与环吹风筒支承环44插配的状态以及将中心杆连接螺母431返回至与中心杆51螺纹连接的状态。之所以需要先撤去中心杆连接螺母431,是因为为了给环吹风筒4的移离腾出空间,否则会因空间过小而遭到喷丝板6的干涉。由于在前述中心杆51上设有刻度线511,因此在对风压调节套52调节时可以刻度线511作为参考。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7)

1.一种聚乳酸短纤维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包括一吹风冷却箱(1),该吹风冷却箱(1)的箱腔构成为吹风冷却仓(11),在该吹风冷却箱(1)的一侧配接有一冷却风进风管(12);一导风筒(2),在该导风筒(2)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冷却风进风管(12)的位置配接有一与导风筒(2)的导风筒腔(21)相通的用于将冷却风引入导风筒腔(21)内的导风筒引风接管(22),该导风筒引风接管(22)与冷却风进风管(12)连接,在导风筒(2)的底部固定有一用于对导风筒腔(21)的下部封闭的导风筒封头(23);一环吹风筒升降机构(3)和一环吹风筒(4),环吹风筒升降机构(3)位于所述导风筒腔(21)内并且以纵向状态与所述导风筒封头(23)固定,环吹风筒(4)上下移动地与所述导风筒腔(21)的导风筒腔腔壁滑动配合并且还同时与环吹风筒升降机构(3)连接,环吹风筒(4)的环吹风筒腔(41)与所述的导风筒腔(21)相通,并且在环吹风筒(4)的环吹风筒筒壁上开设有用于使环吹风筒腔(41)与所述吹风冷却仓(11)相通的侧吹风孔(42),而在环吹风筒(4)的顶部配设有一环吹风筒筒盖(4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对所述吹风冷却仓(11)的上部的风压进行调整的吹风冷却仓风压调整机构(5),该吹风冷却仓风压调整机构(5)在对应于所述环吹风筒筒盖(43)与所述环吹风筒升降机构(3)之间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的环吹风筒腔(41)内;所述环吹风筒升降机构(3)包括一作用缸固定座(31)、一作用缸(32)和一作用缸柱连接头(33),作用缸固定座(31)与所述导风筒封头(23)朝向所述导风筒腔(21)的一侧固定,作用缸(32)与作用缸固定座(31)固定并且该作用缸(32)的作用缸柱(321)朝向上,作用缸柱连接头(33)与作用缸柱(321)的末端连接,所述的环吹风筒(4)与作用缸柱连接头(33)连接,在所述环吹风筒筒盖(43)的中心位置配设有一中心杆连接螺母(431),所述吹风冷却仓风压调整机构(5)对应于中心杆连接螺母(431)与作用缸柱连接头(33)之间;在所述导风筒封头(23)上开设有作用缸工作管路让位孔(231),所述的作用缸(32)为气缸;所述环吹风筒(4)的下端插置在一环吹风筒支承环(44),该环吹风筒支承环(44)与所述导风筒(2)的导风筒腔(21)的导风筒腔腔壁的上部滑动配合,在环吹风筒支承环(44)上开设有一第一连接杆孔(441)和一第二连接杆孔(442),该第一连接杆孔(441)以及第二连接杆孔(442)围绕环吹风筒支承环(44)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并且在第一连接杆孔(441)以及第二连接杆孔(442)之间设置有一连接杆(45),该连接杆(45)的中部与所述作用缸柱连接头(33)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短纤维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作用缸柱连接头(33)的上部构成有一球头腔(331),在所述连接杆(45)的中部固定有一连接杆球头(451),该连接杆球头(451)与球头腔(331)相配合,在连接杆(45)上并且在对应于球头腔(331)的两侧腔口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用于将连接杆球头(451)限定在球头腔(331)内的连接杆球头限定套(4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短纤维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风冷却仓风压调整机构(5)包括一中心杆(51)和一风压调节套(52),中心杆(51)的上端与所述的中心杆连接螺母(431)连接,而中心杆(51)的下端支承在所述作用缸柱连接头(33)的顶部,风压调节套(52)上下调整地固定在中心杆(51)的中部,其中,在中心杆(51)上设有刻度线(5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乳酸短纤维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压调节套(52)具有一下进风腔(521)和一上出风腔(522),在下进风腔(521)内固定有一风压调节套固定装置(53),该风压调节套固定装置(53)上下调节地与所述中心杆(51)的中部固定,在所述中心杆连接螺母(431)的中央位置设有中心杆连接螺纹孔(4311),而在所述作用缸柱连接头(33)的顶部构成有一中心杆支承凹坑(332),所述中心杆(51)的上端与中心杆连接螺纹孔(4311)螺纹连接,而中心杆(51)的下端支承在中心杆支承凹坑(33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乳酸短纤维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进风腔(521)的直径比所述上出风腔(522)的直径小并且上出风腔(522)呈下部的直径小而上部的直径大的圆锥台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乳酸短纤维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压调节套固定装置(53)包括风压调节套固定座(531)和风压调节套固定座连接杆(532),风压调节套固定座(531)通过风压调节套固定座螺钉(5311)上下调整地与所述中心杆(51)的中部固定,风压调节套固定座连接杆(532)至少有彼此呈十字形交错的一对,该风压调节套固定座连接杆(532)的两端与所述下进风腔(521)的腔壁固定,而中部穿插在风压调节套固定座(53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短纤维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吹风筒(4)的外壁上包覆有一过滤网(46),所述环吹风筒(4)的上部构成有导流罩(47)。
CN201810324157.8A 2018-04-12 2018-04-12 聚乳酸短纤维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 Active CN1082210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24157.8A CN108221069B (zh) 2018-04-12 2018-04-12 聚乳酸短纤维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24157.8A CN108221069B (zh) 2018-04-12 2018-04-12 聚乳酸短纤维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21069A CN108221069A (zh) 2018-06-29
CN108221069B true CN108221069B (zh) 2023-03-10

Family

ID=62657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24157.8A Active CN108221069B (zh) 2018-04-12 2018-04-12 聚乳酸短纤维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210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0994A (zh) * 2020-06-16 2020-09-22 孟伟东 一种石墨烯-涤纶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5110166B (zh) * 2022-07-15 2024-04-12 浙江鑫时代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波斯纶生产的装置及生产工艺
CN116427039A (zh) * 2023-03-15 2023-07-14 浙江恒优化纤有限公司 多头纺涤纶混纤丝生产工艺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30553C2 (de) * 1979-07-27 1991-03-28 Franz Fourné Blasschacht zum Abkühlen schmelzgesponnener synthetischer Fäden
CN202809026U (zh) * 2012-09-12 2013-03-20 舟山市定海海信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环吹风装置
CN204138835U (zh) * 2014-11-13 2015-02-04 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中心内环吹风装置
CN105177738B (zh) * 2015-09-30 2017-09-22 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熔融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
CN206538515U (zh) * 2017-01-20 2017-10-03 长乐力恒锦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纺丝用环吹风冷却风窗
CN206941032U (zh) * 2017-04-26 2018-01-30 泰州市海仑化纤有限公司 纤维拉丝用冷却装置
CN208071858U (zh) * 2018-04-12 2018-11-09 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聚乳酸短纤维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21069A (zh) 2018-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21069B (zh) 聚乳酸短纤维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
CN1038954C (zh) 制备纤维素模件的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设备
CN107012522B (zh) 生产三维卷曲中空型涤纶复合短纤的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CN102851757A (zh) 一种纺粗旦丝的异形喷丝板
CN1474888A (zh) 纤维成型工艺
CN1930329B (zh) 用于熔纺和冷却的设备
CN100557094C (zh) 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纺丝的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CN106192029B (zh) 聚乳酸短纤维超高速纺丝用的梯度式环吹风冷却装置
CN106350874A (zh) 用于熔纺和冷却长丝束的装置
CN110983461A (zh) 一种化纤丝纺丝工艺
CN102605445A (zh) 一种制备聚乙烯醇纤维的中心吹风冷却凝固工艺方法
CN206385280U (zh) 一种能够伸缩冷却风甬道的环吹风装置
CN202139340U (zh) 一种纺粗旦丝的异形喷丝板
CN210886327U (zh) 一种用于生产丙纶丝的熔体纺丝机
CN208071858U (zh) 聚乳酸短纤维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
CN1275640A (zh) 涡流变形、松弛和/或热收缩定型的设备、相应方法和复丝
CN106968021B (zh) 一种高效纺丝装置
CN104947215A (zh) 一种用于大提花织物的熔体纺丝装置
CN101942703A (zh) 用于聚苯硫醚纤维大容量纺丝的纺丝喷丝板
CN110106565B (zh) 短纤维熔融纺丝用的u形环吹风冷却装置
CN201835014U (zh) 用于聚苯硫醚纤维大容量纺丝的纺丝喷丝板
CN208328178U (zh) 一种喷丝板装置
CN211284633U (zh) 一种升降式环吹风装置
JP2021105241A (ja) 合成糸を溶融紡糸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03683739U (zh) 内吹风冷却喷丝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