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97600A - 一种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97600A
CN108197600A CN201810078817.9A CN201810078817A CN108197600A CN 108197600 A CN108197600 A CN 108197600A CN 201810078817 A CN201810078817 A CN 201810078817A CN 108197600 A CN108197600 A CN 108197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ming
drive shaft
baffle
accurac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788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帆
陈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hen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hen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hen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hen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7881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976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97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760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1Control of illumin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06V40/166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using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包括第一电机、驱动轴、连接板、连接轴、调光机构和擦拭机构,调光机构包括驱动组件、转动组件和两个调光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绕线盘、四个限位板和两个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连接线和连接杆,转动组件包括转轮、转动板、传动杆、摄像头、两个转动单元和两个连杆,该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通过调光机构在摄像头转动的同时调节光线强度,从而将摄像头的受光强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提高了该人脸识别装置的识别精度,通过擦拭机构擦除摄像头上的灰尘,使得摄像头的清晰度提高,从而提高了摄像头的摄像精度,使得该人脸识别装置的实用性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系统以人脸识别技术为核心,是一项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是当今国际科技领域攻关的高精尖技术。它广泛采用区域特征分析算法,融合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生物统计学原理于一体,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从视频中提取人像特征点,利用生物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人脸识别装置则是基于人脸识别系统的用于安防、身份认证的装置。
现有的人脸识别装置在识别过程中,通过摄像头的转动,对人脸进行环形扫描,而在环形扫描时,光线的变化将导致摄像头受光不同,从而降低了现有的人脸识别装置的识别精度,不仅如此,摄像头在转动过程中容易附着灰尘,导致检测数据的精确度下降,从而降低了现有的人脸识别装置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包括第一电机、驱动轴、连接板、连接轴、调光机构和擦拭机构,所述驱动轴竖向设置,所述第一电机与驱动轴的顶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底端与连接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位于驱动轴的上方,所述连接板套设在驱动轴上,所述调光机构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擦拭机构设置在连接轴上;
所述调光机构包括驱动组件、转动组件和两个调光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位于连接板的上方,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连接轴上,所述转动组件位于连接板内,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驱动轴的底端,所述调光组件位于连接板的下方,两个调光组件分别设置在连接轴的两侧,所述连接板与调光组件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绕线盘、四个限位板和两个驱动单元,所述绕线盘套设在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上设有四个条形凸块,四个条形凸块周向均匀分布在驱动轴的外周上,所述条形凸块与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绕线盘内设有四个第一凹槽,所述条形凸块与第一凹槽一一对应,所述条形凸块与第一凹槽相匹配,所述限位板与条形凸块一一对应,所述限位板水平固定在条形凸块的底端的远离驱动轴的一侧,两个驱动单元分别设置在驱动轴的两侧;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连接线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竖向设置,所述连接线的一端卷绕在绕线盘上,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调光组件连接;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轮、转动板、传动杆、摄像头、两个转动单元和两个连杆,所述转轮位于连接板内的顶部,所述转轮套设在驱动轴上,两个转动单元分别设置在转轮的两侧,所述转动单元与调光组件一一对应,所述转轮和调光组件均与转动单元连接,所述转动板竖向设置在连接板的下方,所述转动板的水平截面和传动杆的水平截面均为弧形,所述转动板套设在传动杆上,两个连杆的一端均与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杆的远离驱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摄像头固定在转动板上;
所述调光组件包括两个限位杆、六个横杆和六个调光单元,两个限位杆分别设置在连接轴的两侧,所述限位杆竖向设置,所述限位杆的顶端与连接板抵靠,所述限位杆上设有六个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与横杆一一对应,六个横杆自上而下均匀分布在限位杆的远离连接轴的一侧,所述横杆的一端设置在条形孔内,所述横杆与条形孔滑动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与调光单元一一对应,所述调光单元设置在横杆上;
所述调光单元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第二挡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设有条形口,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条形口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挡板与条形口相匹配,所述第二挡板套设在横杆上;
所述擦拭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半齿轮、移动框、固定板、毛刷、两个齿条和两个限位组件,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连接轴上,所述第二电机与半齿轮传动连接,两个限位组件分别设置在半齿轮的两侧,所述限位组件与移动框连接,两个齿条分别固定在移动框内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半齿轮位于两个齿条之间,所述半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固定板位于两个限位组件之间,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组件连接,所述毛刷固定在固定板上。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智能化程度,从而降低人力需求,所述连接板上还设有PLC和无线信号收发模块,所述PLC与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驱动调光组件,所述转动单元包括驱动杆、从动杆、支撑杆和竖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转轮铰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从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从动杆的另一端与竖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另一端与六个第一挡板中的靠近连接板的第一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从动杆的中心处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移动框移动时的稳定性,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环和两个定位杆,所述限位环套设在移动框上,所述限位环与移动框滑动连接,两个定位杆分别位于移动框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与限位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限位杆转动时的稳定性,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有两个弧形槽,所述限位杆的顶端设置在弧形槽内,所述限位杆与弧形槽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毛刷对摄像头擦拭,所述摄像头与毛刷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第二挡板恢复时的流畅度,所述条形口内至少设有两个弹簧,各弹簧均匀分布在条形口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挡板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挡板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半齿轮与齿条之间传动时的流畅度,所述半齿轮与齿条之间涂有润滑油。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第一电机的驱动精度,所述第一电机为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为了延长半齿轮的使用寿命,所述半齿轮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通过调光机构在摄像头转动的同时调节光线强度,从而将摄像头的受光强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提高了该人脸识别装置的识别精度,与现有的调光机构相比,该调光机构的调光组件和摄像头同步转动,使得调光机构的调节精度更高,通过擦拭机构擦除摄像头上的灰尘,使得摄像头的清晰度提高,从而提高了摄像头的摄像精度,使得该人脸识别装置的实用性大大提高,与现有的擦拭机构相比,该擦拭机构通过限位组件限制移动框的转动,使得该擦拭机构更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的转动组件、调光组件与连接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的擦拭机构与连接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的绕线盘、限位板与条形凸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与弹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电机,2.驱动轴,3.连接板,4.连接轴,5.绕线盘,6.限位板,7.连接线,8.连接杆,9.转轮,10.转动板,11.传动杆,12.摄像头,13.连杆,14.限位杆,15.横杆,16.第一挡板,17.第二挡板,18.第二电机,19.半齿轮,20.移动框,21.固定板,22.毛刷,23.齿条,24.驱动杆,25.从动杆,26.竖杆,27.限位环,28.定位杆,2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驱动轴2、连接板3、连接轴4、调光机构和擦拭机构,所述驱动轴2竖向设置,所述第一电机1与驱动轴2的顶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2的底端与连接轴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位于驱动轴2的上方,所述连接板3套设在驱动轴2上,所述调光机构设置在连接板3上,所述擦拭机构设置在连接轴4上;
通过调光机构在摄像头12转动的同时调节光线强度,从而将摄像头12的受光强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提高了该人脸识别装置的识别精度,与现有的调光机构相比,该调光机构的调光组件和摄像头12同步转动,使得调光机构的调节精度更高,通过擦拭机构擦除摄像头12上的灰尘,使得摄像头12的清晰度提高,从而提高了摄像头12的摄像精度,使得该人脸识别装置的实用性大大提高,与现有的擦拭机构相比,该擦拭机构通过限位组件限制移动框20的转动,使得该擦拭机构更稳定。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调光机构包括驱动组件、转动组件和两个调光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位于连接板3的上方,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连接轴4上,所述转动组件位于连接板3内,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驱动轴2的底端,所述调光组件位于连接板3的下方,两个调光组件分别设置在连接轴4的两侧,所述连接板3与调光组件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绕线盘5、四个限位板6和两个驱动单元,所述绕线盘5套设在驱动轴2上,所述驱动轴2上设有四个条形凸块,四个条形凸块周向均匀分布在驱动轴2的外周上,所述条形凸块与驱动轴2固定连接,所述绕线盘5内设有四个第一凹槽,所述条形凸块与第一凹槽一一对应,所述条形凸块与第一凹槽相匹配,所述限位板6与条形凸块一一对应,所述限位板6水平固定在条形凸块的底端的远离驱动轴2的一侧,两个驱动单元分别设置在驱动轴2的两侧;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连接线7和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竖向设置,所述连接线7的一端卷绕在绕线盘5上,所述连接线7的另一端与连接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8与调光组件连接;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轮9、转动板10、传动杆11、摄像头12、两个转动单元和两个连杆13,所述转轮9位于连接板3内的顶部,所述转轮套设在驱动轴2上,两个转动单元分别设置在转轮9的两侧,所述转动单元与调光组件一一对应,所述转轮9和调光组件均与转动单元连接,所述转动板10竖向设置在连接板3的下方,所述转动板10的水平截面和传动杆11的水平截面均为弧形,所述转动板10套设在传动杆11上,两个连杆13的一端均与驱动轴2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杆13的远离驱动轴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摄像头12固定在转动板10上;
所述调光组件包括两个限位杆14、六个横杆15和六个调光单元,两个限位杆14分别设置在连接轴4的两侧,所述限位杆14竖向设置,所述限位杆14的顶端与连接板3抵靠,所述限位杆14上设有六个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与横杆15一一对应,六个横杆15自上而下均匀分布在限位杆14的远离连接轴4的一侧,所述横杆15的一端设置在条形孔内,所述横杆15与条形孔滑动连接,所述横杆15的另一端与连接杆8固定连接,所述横杆15与调光单元一一对应,所述调光单元设置在横杆15上;
所述调光单元包括第一挡板16和第二挡板17,所述第一挡板16位于第二挡板17的上方,所述第一挡板16的底部设有条形口,所述第二挡板17位于条形口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挡板17与条形口相匹配,所述第二挡板17套设在横杆15上;
实际上,转动板10和调光单元分别位于驱动轴2的前后两侧,使得调光单元保持在转动板10的对面。
第一电机1转动,使得驱动轴2转动,通过条形凸块带动绕线盘5转动,使得绕线盘5收缩连接线7,从而使得连接杆8上升,使得横杆15沿着条形孔上升,带动第二挡板17上升,使得光线从第一挡板16和第二挡板17之间穿过,从而调整透过的光线的量,同时,驱动轴2转动时,带动转轮9转动,通过转动单元带动两个最上方的第一挡板16转动,从而在转动板10转动的同时,带动两个调光单元转动,防止光线对摄像头12直射。
如图3所示,所述擦拭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8、半齿轮19、移动框20、固定板21、毛刷22、两个齿条23和两个限位组件,所述第二电机18固定在连接轴4上,所述第二电机18与半齿轮19传动连接,两个限位组件分别设置在半齿轮19的两侧,所述限位组件与移动框20连接,两个齿条23分别固定在移动框20内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半齿轮19位于两个齿条23之间,所述半齿轮19与齿条23啮合,所述固定板21位于两个限位组件之间,所述固定板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组件连接,所述毛刷22固定在固定板21上;
第二电机18驱动半齿轮19转动,半齿轮19通过两个齿条23带动移动框20沿着限位组件滑动,从而带动毛刷22左右移动,当摄像头12移动至毛刷处,PLC控制第二电机18开始工作,从而通过毛刷22对摄像头12进行擦拭。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智能化程度,从而降低人力需求,所述连接板3上还设有PLC和无线信号收发模块,所述PLC与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18均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驱动调光组件,所述转动单元包括驱动杆24、从动杆25、支撑杆和竖杆26,所述驱动杆24的一端与转轮9铰接,所述驱动杆24的另一端与从动杆25的一端铰接,所述从动杆25的另一端与竖杆2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竖杆26的另一端与六个第一挡板16中的靠近连接板3的第一挡板1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从动杆25的中心处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转轮9在转动时,通过驱动杆24带动从动杆25绕着支撑杆转动,从而通过竖杆26带动两个调光组件转动,由于驱动轴2的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均能带动两个调光组件转动,从而便于驱动调光组件。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移动框20移动时的稳定性,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环27和两个定位杆28,所述限位环27套设在移动框20上,所述限位环27与移动框20滑动连接,两个定位杆28分别位于移动框20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定位杆28的一端与连接轴4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28的另一端与限位环27固定连接,限位环27限制了移动框20的转动,从而提高了移动框20移动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限位杆14转动时的稳定性,所述连接板3的底部设有两个弧形槽,所述限位杆14的顶端设置在弧形槽内,所述限位杆14与弧形槽滑动连接,限位杆14沿着弧形槽滑动,减少了限位杆14转动时的晃动,从而提高了限位杆14转动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毛刷22对摄像头12擦拭,所述摄像头12与毛刷2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如图5所示,所述条形口内至少设有两个弹簧29,各弹簧29均匀分布在条形口内,所述弹簧29的一端与第一挡板16连接,所述弹簧29的另一端与第二挡板17连接,第二挡板17上升时,弹簧29压缩,储存形变能,当第二挡板17下降时,弹簧29释放形变能,使得第二挡板17在自身重力和弹簧29的合力作用下下降,从而提高了第二挡板17恢复时的流畅度。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半齿轮19与齿条23之间传动时的流畅度,所述半齿轮19与齿条23之间涂有润滑油,能够减少半齿轮19与齿条2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半齿轮19与齿条23之间传动时的流畅度。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第一电机1的驱动精度,所述第一电机1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可以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从而提高第一电机1的驱动精度。
作为优选,为了延长半齿轮19的使用寿命,所述半齿轮19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够有效地减缓半齿轮19的腐蚀速率,从而延长半齿轮19的使用寿命。
第一电机1驱动驱动轴2转动,通过驱动组件带动第二挡板17升降,通过转动组件驱动两个调光组件和摄像头12同步转动,实现调节光线强度的目的,从而将摄像头12的受光强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提高了该人脸识别装置的识别精度,当摄像头12转动至人脑的后方时,通过擦拭机构擦除摄像头12上的灰尘,使得摄像头12的清晰度提高,从而提高了摄像头12的摄像精度,使得该人脸识别装置的实用性大大提高,若不需要调整第二挡板17与第一挡板16之间的缝隙时,绕线盘5受外部驱动上移,使得第一凹槽与条形凸块脱离,而后,绕线盘5受外部驱动转过锐角角度,使得绕线盘5上的第一凹槽与条形凸块交错设置,避免绕线盘5下降,此时,驱动轴2转动将不带动绕线盘5转动,使得第二挡板17与第一挡板16密闭,使得驱动轴2的转动只带动两个调光组件和摄像头12转动,满足不同的遮光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通过调光机构在摄像头12转动的同时调节光线强度,从而将摄像头12的受光强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提高了该人脸识别装置的识别精度,与现有的调光机构相比,该调光机构的调光组件和摄像头12同步转动,使得调光机构的调节精度更高,通过擦拭机构擦除摄像头12上的灰尘,使得摄像头12的清晰度提高,从而提高了摄像头12的摄像精度,使得该人脸识别装置的实用性大大提高,与现有的擦拭机构相比,该擦拭机构通过限位组件限制移动框20的转动,使得该擦拭机构更稳定。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1)、驱动轴(2)、连接板(3)、连接轴(4)、调光机构和擦拭机构,所述驱动轴(2)竖向设置,所述第一电机(1)与驱动轴(2)的顶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2)的底端与连接轴(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位于驱动轴(2)的上方,所述连接板(3)套设在驱动轴(2)上,所述调光机构设置在连接板(3)上,所述擦拭机构设置在连接轴(4)上;
所述调光机构包括驱动组件、转动组件和两个调光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位于连接板(3)的上方,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连接轴(4)上,所述转动组件位于连接板(3)内,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驱动轴(2)的底端,所述调光组件位于连接板(3)的下方,两个调光组件分别设置在连接轴(4)的两侧,所述连接板(3)与调光组件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绕线盘(5)、四个限位板(6)和两个驱动单元,所述绕线盘(5)套设在驱动轴(2)上,所述驱动轴(2)上设有四个条形凸块,四个条形凸块周向均匀分布在驱动轴(2)的外周上,所述条形凸块与驱动轴(2)固定连接,所述绕线盘(5)内设有四个第一凹槽,所述条形凸块与第一凹槽一一对应,所述条形凸块与第一凹槽相匹配,所述限位板(6)与条形凸块一一对应,所述限位板(6)水平固定在条形凸块的底端的远离驱动轴(2)的一侧,两个驱动单元分别设置在驱动轴(2)的两侧;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连接线(7)和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竖向设置,所述连接线(7)的一端卷绕在绕线盘(5)上,所述连接线(7)的另一端与连接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8)与调光组件连接;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轮(9)、转动板(10)、传动杆(11)、摄像头(12)、两个转动单元和两个连杆(13),所述转轮(9)位于连接板(3)内的顶部,所述转轮套设在驱动轴(2)上,两个转动单元分别设置在转轮(9)的两侧,所述转动单元与调光组件一一对应,所述转轮(9)和调光组件均与转动单元连接,所述转动板(10)竖向设置在连接板(3)的下方,所述转动板(10)的水平截面和传动杆(11)的水平截面均为弧形,所述转动板(10)套设在传动杆(11)上,两个连杆(13)的一端均与驱动轴(2)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杆(13)的远离驱动轴(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摄像头(12)固定在转动板(10)上;
所述调光组件包括两个限位杆(14)、六个横杆(15)和六个调光单元,两个限位杆(14)分别设置在连接轴(4)的两侧,所述限位杆(14)竖向设置,所述限位杆(14)的顶端与连接板(3)抵靠,所述限位杆(14)上设有六个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与横杆(15)一一对应,六个横杆(15)自上而下均匀分布在限位杆(14)的远离连接轴(4)的一侧,所述横杆(15)的一端设置在条形孔内,所述横杆(15)与条形孔滑动连接,所述横杆(15)的另一端与连接杆(8)固定连接,所述横杆(15)与调光单元一一对应,所述调光单元设置在横杆(15)上;
所述调光单元包括第一挡板(16)和第二挡板(17),所述第一挡板(16)位于第二挡板(17)的上方,所述第一挡板(16)的底部设有条形口,所述第二挡板(17)位于条形口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挡板(17)与条形口相匹配,所述第二挡板(17)套设在横杆(15)上;
所述擦拭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8)、半齿轮(19)、移动框(20)、固定板(21)、毛刷(22)、两个齿条(23)和两个限位组件,所述第二电机(18)固定在连接轴(4)上,所述第二电机(18)与半齿轮(19)传动连接,两个限位组件分别设置在半齿轮(19)的两侧,所述限位组件与移动框(20)连接,两个齿条(23)分别固定在移动框(20)内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半齿轮(19)位于两个齿条(23)之间,所述半齿轮(19)与齿条(23)啮合,所述固定板(21)位于两个限位组件之间,所述固定板(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组件连接,所述毛刷(22)固定在固定板(2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上还设有PLC和无线信号收发模块,所述PLC与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18)均与PLC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单元包括驱动杆(24)、从动杆(25)、支撑杆和竖杆(26),所述驱动杆(24)的一端与转轮(9)铰接,所述驱动杆(24)的另一端与从动杆(25)的一端铰接,所述从动杆(25)的另一端与竖杆(2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竖杆(26)的另一端与六个第一挡板(16)中的靠近连接板(3)的第一挡板(1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从动杆(25)的中心处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环(27)和两个定位杆(28),所述限位环(27)套设在移动框(20)上,所述限位环(27)与移动框(20)滑动连接,两个定位杆(28)分别位于移动框(20)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定位杆(28)的一端与连接轴(4)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28)的另一端与限位环(27)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的底部设有两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限位杆(14)一一对应,所述限位杆(14)的顶端设置在弧形槽内,所述限位杆(14)与弧形槽滑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12)和毛刷(2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口内至少设有两个弹簧(29),各弹簧(29)均匀分布在条形口内,所述弹簧(29)的一端与第一挡板(16)连接,所述弹簧(29)的另一端与第二挡板(17)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齿轮(19)与齿条(23)之间涂有润滑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为伺服电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齿轮(19)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
CN201810078817.9A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 Withdrawn CN1081976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78817.9A CN108197600A (zh)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78817.9A CN108197600A (zh)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7600A true CN108197600A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91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78817.9A Withdrawn CN108197600A (zh)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9760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1624A (zh) * 2018-06-28 2018-11-23 深圳市贝优通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便捷的拉力测量仪
CN108921990A (zh) * 2018-06-25 2018-11-30 合肥迪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仓库用互联网智能安防装置
CN110648451A (zh) * 2019-09-20 2020-01-03 江苏叁拾柒号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无人售货机及其操作系统
CN110738780A (zh) * 2019-10-29 2020-01-31 深圳市律远汇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考勤系统的高精度人脸识别装置
CN112413291A (zh) * 2020-10-21 2021-02-26 方微微 一种人脸识别用提高识别速度的智能制造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1990A (zh) * 2018-06-25 2018-11-30 合肥迪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仓库用互联网智能安防装置
CN108871624A (zh) * 2018-06-28 2018-11-23 深圳市贝优通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便捷的拉力测量仪
CN108871624B (zh) * 2018-06-28 2020-12-08 广东星磁检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便捷的拉力测量仪
CN110648451A (zh) * 2019-09-20 2020-01-03 江苏叁拾柒号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无人售货机及其操作系统
CN110648451B (zh) * 2019-09-20 2021-06-08 江苏叁拾柒号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无人售货机及其操作系统
CN110738780A (zh) * 2019-10-29 2020-01-31 深圳市律远汇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考勤系统的高精度人脸识别装置
CN112413291A (zh) * 2020-10-21 2021-02-26 方微微 一种人脸识别用提高识别速度的智能制造设备
CN112413291B (zh) * 2020-10-21 2022-08-12 珠海耀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用提高识别速度的智能制造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97600A (zh) 一种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
CN207976891U (zh) 一种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装置
CN215764146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轨道交通环境监控装置
CN113182269A (zh) 一种高清光学镜片超声波清洗方法
CN108629332A (zh) 一种识别效果好的人脸识别atm机
CN210665472U (zh) 可调式全角度拍摄机构
CN216119214U (zh) 一种组合调节式光学成像教学装置
CN211980072U (zh) 一种颜色调节的led背光节能拼接屏
CN108312511A (zh) 一种六自由度并联3d打印机
CN208230538U (zh) 一种提高钛合金夹持稳定性的钛合金辊轧用固定装置
CN208206045U (zh) 一种基于图像特征点的文物索引装置
CN209980547U (zh) 一种用于视觉系统vi设计培训用模型对比装置
CN208596475U (zh) 一种应用文教学装置
CN112273939A (zh) 一种数字经济图表展示装置
CN215259004U (zh) 一种电子商务教学用展示装置
CN214147142U (zh) 一种智能工业相机多角度调节云台结构
CN220025037U (zh) 一种人体三维扫描机构
CN219712922U (zh) Atos相机移动滑轨
CN220773398U (zh) 一种方便补光的摄影棚
CN215061140U (zh) 一种用于教育教学的投影仪组件
CN215984601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环境监测设备
CN213982738U (zh) 一种教育用电子黑板的调节装置
CN215981757U (zh) 一种带3d投影的智能光栅通道
CN220851510U (zh) 一种智慧校园的人脸识别装置
CN220102589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脸识别采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