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62231A - 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62231A
CN108162231A CN201711379080.6A CN201711379080A CN108162231A CN 108162231 A CN108162231 A CN 108162231A CN 201711379080 A CN201711379080 A CN 201711379080A CN 108162231 A CN108162231 A CN 108162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top surface
roller
chest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790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柳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37908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622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62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622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7/00Mixing; Kneading
    • B29B7/74Mixing; Kneading using other mixers or combinations of mixers, e.g. of dissimilar mixers ; Plant
    • B29B7/7476Systems, i.e. flow charts or diagrams; Plants
    • B29B7/7495Systems, i.e. flow charts or diagrams; Plants for mixing rub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7/00Mixing; Kneading
    • B29B7/30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 B29B7/34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 B29B7/52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rollers or the like, e.g. calenders
    • B29B7/56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rollers or the like, e.g. calenders with co-operating rollers, e.g. with repeated action, i.e. the material leaving a set of rollers being reconducted to the same set or being conducted to a next s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7/00Mixing; Kneading
    • B29B7/30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 B29B7/34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 B29B7/52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with rollers or the like, e.g. cale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7/00Mixing; Kneading
    • B29B7/30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 B29B7/58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B7/6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for feeding, e.g. end guides for the incoming material
    • B29B7/60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for feeding, e.g. end guides for the incoming material specially adapted for feeding calender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7/00Mixing; Kneading
    • B29B7/30Mixing; Kneading continuous, with mechanical mixing or kneading devices
    • B29B7/58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B7/72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B7/724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for continuous roller mixers, e.g. calen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其结构包括机体、前辊筒、手轮调节盘、水箱、压料装置、后辊筒、减速机、连轴器、控制器、支撑杆、高效节能电机,机体的一侧顶面与高效节能电机的底面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高效节能电机设于支撑杆的正前方,支撑杆的底部与机体的顶面垂直连接,支撑杆的顶部与控制器的底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该开炼机设有压料机构,具有压料的功能,由高效节能电机提供动力,能够实现自动压料,无须人工将胶料强行捣入辊缝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正常生产,降低安全隐患,使得作业员的人身安全能够得到保证。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属于开炼机领域。
背景技术
橡胶轮胎行业的胶料塑炼所用到的设备一般为密炼机和开炼机,胶料在密炼机炼完之后的状态一般会成团状和堆状,并伴有很多大小、形状不规则的散碎胶料,此种状态的胶料堆积到开炼机的两辊筒间,经常出现难以进入两辊筒之间的辊缝中的情况,即通常所说的开炼机吃不进胶的情况,解决方式一般是人工将胶料强行捣入辊缝内。
但是现有技术采用人工将胶料强行捣入辊缝内,需花费很大精力和气力才能通过捣压进入辊缝内,具有不可控性,开炼机吃不进胶的情况以及处理该问题所需的时间都是不可控的,影响正常生产情况及生产效率,并且捣压时开炼机是处于运转状态,人工操作危险系数高,作业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人工将胶料强行捣入辊缝内,需花费很大精力和气力才能通过捣压进入辊缝内,具有不可控性,开炼机吃不进胶的情况以及处理该问题所需的时间都是不可控的,影响正常生产情况及生产效率,并且捣压时开炼机是处于运转状态,人工操作危险系数高,作业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其结构包括机体、前辊筒、手轮调节盘、水箱、压料装置、后辊筒、减速机、连轴器、控制器、支撑杆、高效节能电机,所述机体的一侧顶面与高效节能电机的底面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高效节能电机设于支撑杆的正前方,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机体的顶面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控制器的底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高效节能电机的靠近通过连轴器与减速机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连轴器设于高效节能电机与减速机之间,所述连轴器及减速机均与机体的一侧顶面相连接,所述减速机远离高效节能电机的一端传动连接于前辊筒,所述前辊筒平行设于后辊筒的正前方并且两者的两末端均与机体活动连接,所述后辊筒的两端还与压料装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压料装置设于前辊筒及后辊筒的上方并且其两侧底面与机体的另一侧顶面采用机械连接,所述机体远离减速机的另一侧面上安装有矩形结构的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上设有手轮调节盘,所述手轮调节盘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并且与机体相连接,所述手轮调节盘还与前辊筒活动连接;
所述压料装置由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滑轮组、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压料机构、箱子组成,所述箱子的内部以其垂直中心线为轴呈对称式分布设置,所述压料机构设于箱子的中心位置并且两者相连接,所述压料机构的顶面与旋转机构的底面贴合接触,所述旋转机构的一端连接于升降机构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通过滑轮组与第二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一传动机构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均与箱子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于后辊筒,所述压料机构位于后辊筒与前辊筒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有下从动轮、安装座、传动带、上从动轮、小齿轮、转轴、中齿轮、螺杆、规则螺纹、顶座,所述传动带的一端与下从动轮连接,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上从动轮,所述上从动轮贯穿于与之采用过盈配合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有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安装座,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套设有小齿轮并且两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小齿轮与中齿轮采用相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连接,所述中齿轮固定在与之相连接的螺杆的底部,所述螺杆的顶部与顶座活动连接,所述螺杆上均匀的布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规则螺纹,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连接于后辊筒,所述安装座与箱子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顶座与箱子的内顶面连接,所述规则螺纹与第二传动机构采用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有粗辊、大齿轮、小皮带轮、T型架、皮带、齿块、铰轴、环形杆、圆柱体、环形孔、扇形齿轮、大皮带轮、细辊、限位卡座、活动杆,所述粗辊贯穿于大齿轮的中心位置并且两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大齿轮的正前方设有贯穿在粗辊上的小皮带轮,所述小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大皮带轮相连接,所述大皮带轮的中心位置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细辊,所述细辊与T型架垂直连接,所述大皮带轮上固定有与之相互垂直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穿过环形孔与环形杆活动配合,所述环形孔开设在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环形杆上,所述环形杆的一端与扇形齿轮的一侧相连接并且两者通过铰轴与T型架进行铰链连接,所述扇形齿轮的另一侧与齿块相啮合,所述齿块呈纵向等距式的布设有六块及以上并且均固定在活动杆靠近扇形齿轮的一侧面上,所述T型架上有两个与之采用机械连接的限位卡座,所述限位卡座与活动杆活动连接,所述T型架远离升降机构的一端与箱子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粗辊连接于箱子的内端面,所述大齿轮与规则螺纹采用相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底部与滑轮组的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组包括有定滑轮、第一钢丝绳、静滑轮,所述定滑轮通过第一钢丝绳与静滑轮活动连接,所述定滑轮及静滑轮均设置有两个,所述静滑轮安装在T型架的另一侧面上下两端,所述定滑轮固定在升降机构靠近T型架的一侧面,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与活动杆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于升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通孔、内弹簧、支座、套筒、固定块、伸缩杆,所述支座上开设有与套筒相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支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套筒的顶部与支座的底面垂直连接,所述伸缩杆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顶面通过内弹簧与伸缩杆的顶面相连接,所述伸缩杆的远离第一钢丝绳的一侧底部固定有固定块,所述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内弹簧与伸缩杆的顶部连接,所述支座的顶面与箱子的内顶面相连接,所述定滑轮固定在套筒靠近T型架的一侧面,所述固定块与旋转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有辅助滑轮、顶轮、第二钢丝绳、旋转盘、支撑杆、旋转推板,所述辅助滑轮通过第二钢丝绳与顶轮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与旋转推板相连接,所述旋转推板固定在旋转盘上,所述旋转盘的中心位置贯穿有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与箱子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推板的一端面与压料机构活动接触,所述第二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于固定块,所述顶轮安装在箱子的内顶面,所述辅助滑轮设有三个并且固定在套筒远离大齿轮的一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压料机构包括有顶板、复位弹簧、活动压杆、三角压料板,所述顶板的底面通过活动压杆与三角压料板的顶面相连接,所述活动压杆垂直于相互平行的顶板、三角压料板,所述活动压杆呈等距式的布设有是两个及以上,所述复位弹簧贯穿于活动压杆并且两者间隙配合,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顶板底面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箱子。
进一步地,所述箱子包括有基体、活动口、通槽,所述基体的底面开设有活动口,所述活动口呈等距式布设有两个及以上,所述活动口呈圆形结构,所述活动口的外侧还设有通槽,所述活动口及通槽均与基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压杆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活动口,所述传动带悬空穿过通槽,所述三角压料板设于基体的正下方,所述顶板位于基体的内部,所述顶座与基体的内顶面连接,所述T型架远离升降机构的一端与基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粗辊连接于基体的内端面,所述支座的顶面与基体的内顶面相连接,所述顶轮安装在基体的内顶面,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基体。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在使用时,将需要开炼的材料放置前辊筒与后辊筒之间,通过控制器启动设置,使得高效节能电机在减速机的作用下使得前辊筒与后辊筒进行转动,转动的同时对材料进行开炼,后辊筒在转动的同时通过下从动轮、传动带而带动转轴进行转动,因小齿轮安装在转轴上,小齿轮与中齿轮相啮合,故,小齿轮在转轴的驱动下而带动中齿轮,因中齿轮贯穿在螺杆上,故螺杆随中齿轮进行联动,因螺杆上布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规则螺纹,规则螺纹又与大齿轮相啮合,故大齿轮随螺杆进行旋转运动,因大齿轮通过上皮带轮、皮带与下皮带轮连接,故大齿轮带动上皮带轮转动,并且在皮带的传动下使得下皮带轮转动,因下皮带轮上固定有圆柱体,圆柱体随下皮带轮进行旋转,相对于下皮带轮,圆柱体为静止状态,相对于环形杆,圆柱体是运动状态并且在环形槽区域内运动,圆柱体随下皮带轮运动时带动环形杆运动,因环形杆的一端通过铰轴与T型架铰链连接,故使得扇形齿轮以铰轴为中心进行弧形运动,因扇形齿轮与齿块相啮合,齿块又在活动杆上,故活动杆随扇形齿轮的运动而做上下运动,当圆柱体在最低点时,齿块受到限位卡座的限制,此时活动杆上升为最高转状态,当圆柱体在最高点时,齿块受到限位卡座的限制,此时活动杆下降为最低转状态,因活动杆下降时对第一钢丝绳产生拉力,第一钢丝绳的长度唯一,故使得了第一钢丝绳在静滑轮、定滑轮的辅助作用下,对伸缩杆的拉力增大,从而使得伸缩杆对内弹簧产生方向向上的推力,使得内弹簧由原状被压缩,同时伸缩杆向套筒内缩,因伸缩杆内缩,第二钢丝绳与固定块连接,而,第二钢丝绳的长度唯一,故第二钢丝绳对旋转推板的拉力减小,从而使得旋转推板在扭簧的作用下带动旋转盘在支撑杆上旋转,旋转时旋转推板对顶板产生压力,使得顶板下压,复位弹簧由原状被压缩,使得活动杆透过将三角压料板进行下压,从而达到三角压料板进行压料的目的,上述过程自动循环操作;
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该开炼机设有压料机构,具有压料的功能,由高效节能电机提供动力,能够实现自动压料,无须人工将胶料强行捣入辊缝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正常生产,降低安全隐患,使得作业员的人身安全能够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箱子的内部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箱子的内部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的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体-1、前辊筒-2、手轮调节盘-3、水箱-4、压料装置-5、后辊筒-6、减速机-7、连轴器-8、控制器-9、支撑杆-10、高效节能电机-11、第一传动机构-51、第二传动机构-52、滑轮组-53、升降机构-54、旋转机构-55、压料机构-56、箱子-57、下从动轮-5101、安装座-5102、传动带-5103、上从动轮-5104、小齿轮-5105、转轴-5106、中齿轮-5107、螺杆-5108、规则螺纹-5109、顶座-5110、粗辊-5201、大齿轮-5202、小皮带轮-5203、T型架-5204、皮带-5205、齿块-5206、铰轴-5207、环形杆-5208、圆柱体-5209、环形孔-5210、扇形齿轮-5211、大皮带轮-5212、细辊-5213、限位卡座-5214、活动杆-5215、定滑轮-5301、第一钢丝绳-5302、静滑轮-5303、通孔-5401、内弹簧-5402、支座-5403、套筒-5404、固定块-5405、伸缩杆-5406、辅助滑轮-5501、顶轮-5502、第二钢丝绳-5503、旋转盘-5504、支撑杆-5505、旋转推板-5506、顶板-5601、复位弹簧-5602、活动压杆-5603、三角压料板-5604、基体-5701、活动口-5702、通槽-5703,所述基体-5701的底面开设有活动口-57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机体1、前辊筒2、手轮调节盘3、水箱4、压料装置5、后辊筒6、减速机7、连轴器8、控制器9、支撑杆10、高效节能电机11,所述机体1的一侧顶面与高效节能电机11的底面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高效节能电机11设于支撑杆10的正前方,所述支撑杆10的底部与机体1的顶面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杆10的顶部与控制器9的底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高效节能电机11的靠近通过连轴器8与减速机7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连轴器8设于高效节能电机11与减速机7之间,所述连轴器8及减速机7均与机体1的一侧顶面相连接,所述减速机7远离高效节能电机11的一端传动连接于前辊筒2,所述前辊筒2平行设于后辊筒6的正前方并且两者的两末端均与机体1活动连接,所述后辊筒6的两端还与压料装置5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压料装置5设于前辊筒2及后辊筒6的上方并且其两侧底面与机体1的另一侧顶面采用机械连接,所述机体1远离减速机7的另一侧面上安装有矩形结构的水箱4,所述水箱4的一侧上设有手轮调节盘3,所述手轮调节盘3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并且与机体1相连接,所述手轮调节盘3还与前辊筒2活动连接;
所述压料装置5由第一传动机构51、第二传动机构52、滑轮组53、升降机构54、旋转机构55、压料机构56、箱子57组成,所述箱子57的内部以其垂直中心线为轴呈对称式分布设置,所述压料机构56设于箱子57的中心位置并且两者相连接,所述压料机构56的顶面与旋转机构55的底面贴合接触,所述旋转机构55的一端连接于升降机构54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54通过滑轮组53与第二传动机构52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2与第一传动机构51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51、第二传动机构52升降机构54、旋转机构55均与箱子57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51传动连接于后辊筒6,所述压料机构56位于后辊筒6与前辊筒2的正上方。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51包括有下从动轮5101、安装座5102、传动带5103、上从动轮5104、小齿轮5105、转轴5106、中齿轮5107、螺杆5108、规则螺纹5109、顶座5110,所述传动带5103的一端与下从动轮5101连接,所述传动带5103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上从动轮5104,所述上从动轮5104贯穿于与之采用过盈配合的转轴5106,所述转轴5106的一端贯穿有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安装座5102,所述转轴5106的另一端套设有小齿轮5105并且两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小齿轮5105与中齿轮5107采用相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连接,所述中齿轮5107固定在与之相连接的螺杆5108的底部,所述螺杆5108的顶部与顶座5110活动连接,所述螺杆5108上均匀的布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规则螺纹5109,所述传动带5103的另一端连接于后辊筒6,所述安装座5102与箱子57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顶座5110与箱子57的内顶面连接,所述规则螺纹5109与第二传动机构52采用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2包括有粗辊5201、大齿轮5202、小皮带轮5203、T型架5204、皮带5205、齿块5206、铰轴5207、环形杆5208、圆柱体5209、环形孔5210、扇形齿轮5211、大皮带轮5212、细辊5213、限位卡座5214、活动杆5215,所述粗辊5201贯穿于大齿轮5202的中心位置并且两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大齿轮5202的正前方设有贯穿在粗辊5201上的小皮带轮5203,所述小皮带轮5203通过皮带5205与大皮带轮5212相连接,所述大皮带轮5212的中心位置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细辊5213,所述细辊5213与T型架5204垂直连接,所述大皮带轮5212上固定有与之相互垂直的圆柱体5209,所述圆柱体5209穿过环形孔5210与环形杆5208活动配合,所述环形孔5210开设在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环形杆5208上,所述环形杆5208的一端与扇形齿轮5211的一侧相连接并且两者通过铰轴5207与T型架5204进行铰链连接,所述扇形齿轮5211的另一侧与齿块5206相啮合,所述齿块5206呈纵向等距式的布设有六块及以上并且均固定在活动杆5215靠近扇形齿轮5211的一侧面上,所述T型架5204上有两个与之采用机械连接的限位卡座5214,所述限位卡座5214与活动杆5215活动连接,所述T型架5204远离升降机构54的一端与箱子57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粗辊5201连接于箱子57的内端面,所述大齿轮5202与规则螺纹5109采用相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活动杆5215的底部与滑轮组53的相连接。
所述滑轮组53包括有定滑轮5301、第一钢丝绳5302、静滑轮5303,所述定滑轮5301通过第一钢丝绳5302与静滑轮5303活动连接,所述定滑轮5301及静滑轮5303均设置有两个,所述静滑轮5303安装在T型架5204的另一侧面上下两端,所述定滑轮5301固定在升降机构54靠近T型架5204的一侧面,所述第一钢丝绳5302的一端与活动杆5215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5302的另一端连接于升降机构54。
所述升降机构54包括有通孔5401、内弹簧5402、支座5403、套筒5404、固定块5405、伸缩杆5406,所述支座5403上开设有与套筒5404相通的通孔5401,所述通孔5401与支座540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套筒5404的顶部与支座5403的底面垂直连接,所述伸缩杆5406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套筒5404,所述套筒5404的内顶面通过内弹簧5402与伸缩杆5406的顶面相连接,所述伸缩杆5406的远离第一钢丝绳5302的一侧底部固定有固定块5405,所述第一钢丝绳5302的另一端穿过通孔5401、内弹簧5402与伸缩杆5406的顶部连接,所述支座5403的顶面与箱子57的内顶面相连接,所述定滑轮5301固定在套筒5404靠近T型架5204的一侧面,所述固定块5405与旋转机构55连接。
所述旋转机构55包括有辅助滑轮5501、顶轮5502、第二钢丝绳5503、旋转盘5504、支撑杆5505、旋转推板5506,所述辅助滑轮5501通过第二钢丝绳5503与顶轮550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钢丝绳5503的一端与旋转推板5506相连接,所述旋转推板5506固定在旋转盘5504上,所述旋转盘5504的中心位置贯穿有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支撑杆5505,所述支撑杆5505的两端与箱子57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推板5506的一端面与压料机构56活动接触,所述第二钢丝绳5503的另一端连接于固定块5405,所述顶轮5502安装在箱子57的内顶面,所述辅助滑轮5501设有三个并且固定在套筒5404远离大齿轮5202的一侧面。
所述压料机构56包括有顶板5601、复位弹簧5602、活动压杆5603、三角压料板5604,所述顶板5601的底面通过活动压杆5603与三角压料板5604的顶面相连接,所述活动压杆5603垂直于相互平行的顶板5601、三角压料板5604,所述活动压杆5603呈等距式的布设有是两个及以上,所述复位弹簧5602贯穿于活动压杆5603并且两者间隙配合,所述复位弹簧5602的一端与顶板5601底面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5602的另一端连接于箱子57。
所述箱子57包括有基体5701、活动口5702、通槽5703,所述基体5701的底面开设有活动口5702,所述活动口5702呈等距式布设有两个及以上,所述活动口5702呈圆形结构,所述活动口5702的外侧还设有通槽5703,所述活动口5702及通槽5703均与基体57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压杆5603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活动口5702,所述传动带5103悬空穿过通槽5703,所述三角压料板5604设于基体5701的正下方,所述顶板5601位于基体5701的内部,所述顶座5110与基体5701的内顶面连接,所述T型架5204远离升降机构54的一端与基体5701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粗辊5201连接于基体5701的内端面,所述支座5403的顶面与基体5701的内顶面相连接,所述顶轮5502安装在基体5701的内顶面,所述复位弹簧5602的另一端连接于基体5701。
本专利所说的传动带5103,是将原动机的电机或发动机旋转产生的动力,通过带轮由胶带传导到机械设备上,故又称之为动力带。它是机电设备的核心联结部件,种类异常繁多,用途极为广泛。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需要开炼的材料放置前辊筒2与后辊筒3之间,通过控制器9启动设置,使得高效节能电机11在减速机7的作用下使得前辊筒8与后辊筒6进行转动,转动的同时对材料进行开炼,后辊筒6在转动的同时通过下从动轮5101、传动带5103而带动转轴5106进行转动,因小齿轮5105安装在转轴5106上,小齿轮5105与中齿轮5107相啮合,故,小齿轮5105在转轴5106的驱动下而带动中齿轮5107,因中齿轮5107贯穿在螺杆5108上,故螺杆5108随中齿轮5107进行联动,因螺杆5108上布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规则螺纹5109,规则螺纹5109又与大齿轮5202相啮合,故大齿轮5202随螺杆5108进行旋转运动,因大齿轮5202通过上皮带轮5203、皮带5205与下皮带轮5212连接,故大齿轮520带动上皮带轮5203转动,并且在皮带5205的传动下使得下皮带轮5212转动,因下皮带轮5212上固定有圆柱体5209,圆柱体5209随下皮带轮5212进行旋转,相对于下皮带轮5212,圆柱体5209为静止状态,相对于环形杆5208,圆柱体5209是运动状态并且在环形槽5210区域内运动,圆柱体5209随下皮带轮5212运动时带动环形杆5208运动,因环形杆5208的一端通过铰轴5207与T型架5204铰链连接,故使得扇形齿轮5211以铰轴5207为中心进行弧形运动,因扇形齿轮5211与齿块5205相啮合,齿块520又在活动杆5215上,故活动杆5215随扇形齿轮5211的运动而做上下运动,当圆柱体5209在最低点时,齿5206块受到限位卡座5214的限制,此时活动杆5215上升为最高转状态,当圆柱体5209在最高点时,齿5206块受到限位卡座5214的限制,此时活动杆5215下降为最低转状态,因活动杆5215下降时对第一钢丝绳5302产生拉力,第一钢丝绳5302的长度唯一,故使得了第一钢丝绳5302在静滑轮5303、定滑轮5301的辅助作用下,对伸缩杆5405的拉力增大,从而使得伸缩杆5405对内弹簧5402产生方向向上的推力,使得内弹簧5402由原状被压缩,同时伸缩杆5405向套筒5404内缩,因伸缩杆5405内缩,第二钢丝绳5503与固定块5405连接,而,第二钢丝绳5503的长度唯一,故第二钢丝绳5503对旋转推板5506的拉力减小,从而使得旋转推板5506在扭簧的作用下带动旋转盘5504在支撑杆5505上旋转,旋转时旋转推板5506对顶板5601产生压力,使得顶板5601下压,复位弹簧5602由原状被压缩,使得活动杆5603透过5702将三角压料板5604进行下压,从而达到三角压料板5604进行压料的目的,上述过程自动循环操作。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采用人工将胶料强行捣入辊缝内,需花费很大精力和气力才能通过捣压进入辊缝内,具有不可控性,开炼机吃不进胶的情况以及处理该问题所需的时间都是不可控的,影响正常生产情况及生产效率,并且捣压时开炼机是处于运转状态,人工操作危险系数高,作业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具有压料的功能,由高效节能电机提供动力,能够实现自动压料,无须人工将胶料强行捣入辊缝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正常生产,降低安全隐患,使得作业员的人身安全能够得到保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其结构包括机体(1)、前辊筒(2)、手轮调节盘(3)、水箱(4)、压料装置(5)、后辊筒(6)、减速机(7)、连轴器(8)、控制器(9)、支撑杆(10)、高效节能电机(11),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体(1)的一侧顶面与高效节能电机(11)的底面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高效节能电机(11)设于支撑杆(10)的正前方,所述支撑杆(10)的底部与机体(1)的顶面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杆(10)的顶部与控制器(9)的底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高效节能电机(11)的靠近通过连轴器(8)与减速机(7)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连轴器(8)设于高效节能电机(11)与减速机(7)之间,所述连轴器(8)及减速机(7)均与机体(1)的一侧顶面相连接,所述减速机(7)远离高效节能电机(11)的一端传动连接于前辊筒(2),所述前辊筒(2)平行设于后辊筒(6)的正前方并且两者的两末端均与机体(1)活动连接,所述后辊筒(6)的两端还与压料装置(5)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压料装置(5)设于前辊筒(2)及后辊筒(6)的上方并且其两侧底面与机体(1)的另一侧顶面采用机械连接,所述机体(1)远离减速机(7)的另一侧面上安装有矩形结构的水箱(4),所述水箱(4)的一侧上设有手轮调节盘(3),所述手轮调节盘(3)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并且与机体(1)相连接,所述手轮调节盘(3)还与前辊筒(2)活动连接;
所述压料装置(5)由第一传动机构(51)、第二传动机构(52)、滑轮组(53)、升降机构(54)、旋转机构(55)、压料机构(56)、箱子(57)组成,所述箱子(57)的内部以其垂直中心线为轴呈对称式分布设置,所述压料机构(56)设于箱子(57)的中心位置并且两者相连接,所述压料机构(56)的顶面与旋转机构(55)的底面贴合接触,所述旋转机构(55)的一端连接于升降机构(54)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54)通过滑轮组(53)与第二传动机构(52)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2)与第一传动机构(51)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51)、第二传动机构(52)升降机构(54)、旋转机构(55)均与箱子(57)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51)传动连接于后辊筒(6),所述压料机构(56)位于后辊筒(6)与前辊筒(2)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51)包括有下从动轮(5101)、安装座(5102)、传动带(5103)、上从动轮(5104)、小齿轮(5105)、转轴(5106)、中齿轮(5107)、螺杆(5108)、规则螺纹(5109)、顶座(5110),所述传动带(5103)的一端与下从动轮(5101)连接,所述传动带(5103)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上从动轮(5104),所述上从动轮(5104)贯穿于与之采用过盈配合的转轴(5106),所述转轴(5106)的一端贯穿有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安装座(5102),所述转轴(5106)的另一端套设有小齿轮(5105)并且两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小齿轮(5105)与中齿轮(5107)采用相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连接,所述中齿轮(5107)固定在与之相连接的螺杆(5108)的底部,所述螺杆(5108)的顶部与顶座(5110)活动连接,所述螺杆(5108)上均匀的布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规则螺纹(5109),所述传动带(5103)的另一端连接于后辊筒(6),所述安装座(5102)与箱子(57)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顶座(5110)与箱子(57)的内顶面连接,所述规则螺纹(5109)与第二传动机构(52)采用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2)包括有粗辊(5201)、大齿轮(5202)、小皮带轮(5203)、T型架(5204)、皮带(5205)、齿块(5206)、铰轴(5207)、环形杆(5208)、圆柱体(5209)、环形孔(5210)、扇形齿轮(5211)、大皮带轮(5212)、细辊(5213)、限位卡座(5214)、活动杆(5215),所述粗辊(5201)贯穿于大齿轮(5202)的中心位置并且两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大齿轮(5202)的正前方设有贯穿在粗辊(5201)上的小皮带轮(5203),所述小皮带轮(5203)通过皮带(5205)与大皮带轮(5212)相连接,所述大皮带轮(5212)的中心位置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细辊(5213),所述细辊(5213)与T型架(5204)垂直连接,所述大皮带轮(5212)上固定有与之相互垂直的圆柱体(5209),所述圆柱体(5209)穿过环形孔(5210)与环形杆(5208)活动配合,所述环形孔(5210)开设在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环形杆(5208)上,所述环形杆(5208)的一端与扇形齿轮(5211)的一侧相连接并且两者通过铰轴(5207)与T型架(5204)进行铰链连接,所述扇形齿轮(5211)的另一侧与齿块(5206)相啮合,所述齿块(5206)呈纵向等距式的布设有六块及以上并且均固定在活动杆(5215)靠近扇形齿轮(5211)的一侧面上,所述T型架(5204)上有两个与之采用机械连接的限位卡座(5214),所述限位卡座(5214)与活动杆(5215)活动连接,所述T型架(5204)远离升降机构(54)的一端与箱子(57)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粗辊(5201)连接于箱子(57)的内端面,所述大齿轮(5202)与规则螺纹(5109)采用相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活动杆(5215)的底部与滑轮组(53)的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53)包括有定滑轮(5301)、第一钢丝绳(5302)、静滑轮(5303),所述定滑轮(5301)通过第一钢丝绳(5302)与静滑轮(5303)活动连接,所述定滑轮(5301)及静滑轮(5303)均设置有两个,所述静滑轮(5303)安装在T型架(5204)的另一侧面上下两端,所述定滑轮(5301)固定在升降机构(54)靠近T型架(5204)的一侧面,所述第一钢丝绳(5302)的一端与活动杆(5215)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5302)的另一端连接于升降机构(5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4)包括有通孔(5401)、内弹簧(5402)、支座(5403)、套筒(5404)、固定块(5405)、伸缩杆(5406),所述支座(5403)上开设有与套筒(5404)相通的通孔(5401),所述通孔(5401)与支座(540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套筒(5404)的顶部与支座(5403)的底面垂直连接,所述伸缩杆(5406)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套筒(5404),所述套筒(5404)的内顶面通过内弹簧(5402)与伸缩杆(5406)的顶面相连接,所述伸缩杆(5406)的远离第一钢丝绳(5302)的一侧底部固定有固定块(5405),所述第一钢丝绳(5302)的另一端穿过通孔(5401)、内弹簧(5402)与伸缩杆(5406)的顶部连接,所述支座(5403)的顶面与箱子(57)的内顶面相连接,所述定滑轮(5301)固定在套筒(5404)靠近T型架(5204)的一侧面,所述固定块(5405)与旋转机构(5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55)包括有辅助滑轮(5501)、顶轮(5502)、第二钢丝绳(5503)、旋转盘(5504)、支撑杆(5505)、旋转推板(5506),所述辅助滑轮(5501)通过第二钢丝绳(5503)与顶轮(550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钢丝绳(5503)的一端与旋转推板(5506)相连接,所述旋转推板(5506)固定在旋转盘(5504)上,所述旋转盘(5504)的中心位置贯穿有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支撑杆(5505),所述支撑杆(5505)的两端与箱子(57)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推板(5506)的一端面与压料机构(56)活动接触,所述第二钢丝绳(5503)的另一端连接于固定块(5405),所述顶轮(5502)安装在箱子(57)的内顶面,所述辅助滑轮(5501)设有三个并且固定在套筒(5404)远离大齿轮(5202)的一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机构(56)包括有顶板(5601)、复位弹簧(5602)、活动压杆(5603)、三角压料板(5604),所述顶板(5601)的底面通过活动压杆(5603)与三角压料板(5604)的顶面相连接,所述活动压杆(5603)垂直于相互平行的顶板(5601)、三角压料板(5604),所述活动压杆(5603)呈等距式的布设有是两个及以上,所述复位弹簧(5602)贯穿于活动压杆(5603)并且两者间隙配合,所述复位弹簧(5602)的一端与顶板(5601)底面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5602)的另一端连接于箱子(5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子(57)包括有基体(5701)、活动口(5702)、通槽(5703),所述基体(5701)的底面开设有活动口(5702),所述活动口(5702)呈等距式布设有两个及以上,所述活动口(5702)呈圆形结构,所述活动口(5702)的外侧还设有通槽(5703),所述活动口(5702)及通槽(5703)均与基体(57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压杆(5603)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活动口(5702),所述传动带(5103)悬空穿过通槽(5703),所述三角压料板(5604)设于基体(5701)的正下方,所述顶板(5601)位于基体(5701)的内部,所述顶座(5110)与基体(5701)的内顶面连接,所述T型架(5204)远离升降机构(54)的一端与基体(5701)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粗辊(5201)连接于基体(5701)的内端面,所述支座(5403)的顶面与基体(5701)的内顶面相连接,所述顶轮(5502)安装在基体(5701)的内顶面,所述复位弹簧(5602)的另一端连接于基体(5701)。
CN201711379080.6A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 Pending CN1081622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79080.6A CN108162231A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79080.6A CN108162231A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62231A true CN108162231A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22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79080.6A Pending CN108162231A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622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6044A (zh) * 2020-02-14 2020-05-22 刘林杰 一种可提高橡胶刚度的橡胶加工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77130Y (zh) * 2007-07-28 2008-06-25 常州市武进协昌机械有限公司 开放式炼胶机
CN203863866U (zh) * 2014-04-22 2014-10-08 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开炼机压料机构及开炼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77130Y (zh) * 2007-07-28 2008-06-25 常州市武进协昌机械有限公司 开放式炼胶机
CN203863866U (zh) * 2014-04-22 2014-10-08 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开炼机压料机构及开炼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6044A (zh) * 2020-02-14 2020-05-22 刘林杰 一种可提高橡胶刚度的橡胶加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13202Y (zh) 新型宽带砂光机
CN108081654A (zh) 一种纸板压平装置
CN206824236U (zh) 擦拭装置
CN203409141U (zh) 钢筋箍筋机
CN103008406A (zh) 双支撑型钢矫直机及其快速更换辊组
CN205617038U (zh) 一种恒压力高效卷布机
CN108162231A (zh) 一种新型高效开炼机
CN205870297U (zh) 一种循环式打蜡装置
CN107351587A (zh) 一种快速平稳上料的雕刻机
CN202785433U (zh) 一种起升机构的压绳装置
CN204198291U (zh) 一种带有制动装置的吊车
CN204182731U (zh) 三辊式卷板机
CN203030681U (zh) 双支撑型钢矫直机及其快速更换辊组
CN106002636A (zh) 一种循环式打蜡装置
CN206521067U (zh) 一种用于平板玻璃的90度旋转装置
CN207981884U (zh) 一种生产锯片用钢卷放卷装置
CN108046050A (zh) 一种纺织机械筒管夹紧装置
CN208814557U (zh) 一种滑轮组合提升结构
CN207121704U (zh) 单针机的调节机构
CN107128799A (zh) 一种起重用自动夹紧吊具
CN203853875U (zh) 自动磨削机
CN206218728U (zh) 一种自纠跑偏式输送装置
CN208495441U (zh) 一种汽车钢板落料线上用的开卷机上料装置
CN208600815U (zh) 一种用于钢铁板材切割机上料的钢铁板材输送装置
CN208305453U (zh) 一种橡胶软管生产用开炼机的压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