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56348A -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56348A
CN108156348A CN201711430287.1A CN201711430287A CN108156348A CN 108156348 A CN108156348 A CN 108156348A CN 201711430287 A CN201711430287 A CN 201711430287A CN 108156348 A CN108156348 A CN 1081563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cable
scanner
sheet glass
flat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302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56348B (zh
Inventor
小川直纯
河本益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156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63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563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63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3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with photodetectors arranged in a substantially linear array
    • H04N1/031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with photodetectors arranged in a substantially linear array the photodetectors having a one-to-one and optically positive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scanned picture elements, e.g. linear contact sensors
    • H04N1/0318Integral pick-up heads, i.e. self-contained heads whose basic elements are a light-source, a lens array and a photodetector array which are supported by a single-piece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3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signals between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 apparatus, e.g. arrangements of signal lines or cab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5Holders for originals or exposure plat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9Mounting or support of components or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17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 G03G2215/00177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for scanning
    • G03G2215/0018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for scanning concerning the original's state of motion
    • G03G2215/00194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for scanning concerning the original's state of motion original either moving or at rest
    • G03G2215/00198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for scanning concerning the original's state of motion original either moving or at rest where one single scanning surface is use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2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 H04N2201/02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2201/0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deleted
    • H04N2201/03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deleted deleted
    • H04N2201/03104Integral pick-up heads, i.e. self-contained heads whose basic elements are a light source, a lens and a photodetector supported by a single-piece frame
    • H04N2201/0315Details of integral hea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2201/03154Additional internal supporting or reinforcing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2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 H04N2201/02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2201/0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deleted
    • H04N2201/03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deleted deleted
    • H04N2201/03104Integral pick-up heads, i.e. self-contained heads whose basic elements are a light source, a lens and a photodetector supported by a single-piece frame
    • H04N2201/0315Details of integral hea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2201/03179Frame

Abstract

图像读取装置具备承片玻璃、框架、扫描仪、扁平线缆、以及保持部件。扫描仪具有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读取机构,在框架内的与承片玻璃的载置原稿的上表面为相反侧的下表面侧沿副扫描方向往复移动。扁平线缆以平坦面的宽度方向沿着与承片玻璃的下表面正交的方向的方式在框架内延伸设置。保持部件与扫描仪成为一体往复移动,从框架的主面侧保持扁平线缆的一部分。根据该图像读取装置,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来防止扁平线缆与承片玻璃接触的情况。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通过使具有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读取部的扫描仪沿副扫描方向往复移动,来读取载置在承片玻璃上的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在该图像读取装置中,由于与扫描仪的往复移动对应地,连接于扫描仪的线缆频繁地弯折,因而将耐受弯折的扁平线缆用于与扫描仪的连接。
发明内容
扁平线缆存在因与扫描仪的往复移动对应的变形而与承片玻璃接触的情况。特别是如果扁平线缆的平坦面与承片玻璃接触,那么该平坦面贴在承片玻璃上,存在承片玻璃变脏的风险。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通过简单的构成来防止扁平线缆与承片玻璃接触。
一方面,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承片玻璃、框架、扫描仪、扁平线缆、以及保持部件。所述承片玻璃载置读取对象的原稿。所述框架为箱形,支撑所述承片玻璃。所述扫描仪具有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读取机构,在所述框架内的与所述承片玻璃的载置原稿的上表面为相反侧的下表面侧沿副扫描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扁平线缆是具有平状的平坦面的扁平线缆,一端连接于设在所述扫描仪上的线缆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框架,且以所述平坦面的宽度方向沿着与所述承片玻璃的所述下表面正交的方向的方式在所述框架内延伸设置。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扫描仪成为一体往复移动,从所述框架的所述主面侧保持所述扁平线缆的一部分。
另外,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将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的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的图像形成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来防止扁平线缆与承片玻璃接触。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内部构成的功能框图,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读取部的立体图。
图4(A)以及图4(B)是示出在一般的图像读取装置中扁平线缆变形的情形的图。
图5(A)以及图5(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滑动部件的构成的图。
图6是表示图3所示的扫描仪位于起始位置的状态开始,扫描仪移动到设有框体固定部的一侧的状态的图。
图7(A)是从上方看图3所示的读取部的图,图7(B)是从上方看图6所示的读取部的图,图7(C)是表示扫描仪从图7(B)表示的位置移动了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图3、图6中示出的扁平线缆的详细构成的图。
图9是示出扁平线缆的构成的变形例的图。
图10是示出扁平线缆的构成的变形例的图。
图11(A)是从设有线缆口的侧面侧看图3、图6所示的扫描仪的图,图11(B)是从上方看在图3、图6中示出的扫描仪的图。
图12是表示变形例3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滑动部件的构成的图。
图13(A)是示出变形例4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滑动部件的构成的图,图13(B)是示出变形例4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读取部的构成的图。
图14(A)是示出变形例5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读取部的构成的图,图14(B)是示出扫描仪从图14(A)所示的状态移动了的状态的图。
图15是表示变形例6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读取部的构成的图。
图16(A)~图16(C)是表示变形例6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扁平线缆的构成的图。
图17是表示变形例7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读取部的构成的图。
图18是从侧面看变形例7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扫描仪的图。
图19(A)以及图19(B)是从上方看变形例7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扫描仪的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读取部的构成的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扁平线缆的构成的图。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扁平线缆的构成的图。
图23是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中,从上方看扫描仪位于起始位置时的读取部的图。
图24是示出存储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存储部中的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内部构成的功能框图,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大致由装置本体80、以及在装置本体80的上方配置的图像读取装置10构成。
在构成装置本体80外部轮廓的框体81的内部,容纳有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部12、供纸部13等。图像形成部12具感光鼓(未图示)、带电装置(未图示)、曝光装置(未图示)、以及显影装置(未图示)等,通过带电、曝光、显影这些工序,在感光鼓上形成图像读取装置10读取的原稿的色粉图像。之后,图像形成部12将该色粉图像转印到从供纸部13供应的记录纸上,并将实施了定影处理的记录纸排出到排出托盘82中。
在装置本体80的框体81的前面,配置有操作部83。操作部83具备用于指示图像读取任务的执行的开始键等多个操作键831、以及通过包含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Display)或者是有机EL(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器而构成的显示部832。
另外,如图2所示,在框体81的内部,还容纳有存储部14、控制单元100。存储部14是HDD(硬盘驱动器(HardDisk Drive))等大容量的存储装置,存储通过图像读取装置10进行的原稿的读取而生成的图像数据、各种程序等。控制单元100由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以及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等构成。控制单元100通过由上述CPU来执行存储在上述ROM或者是存储部14等中的程序来作为控制部100、原稿尺寸检测部102、以及接受部103起作用。
控制部101具有对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的图像形成动作、图像读取装置10进行的图像读取动作进行控制的功能。原稿尺寸检测部102具有检测载置在后述承片玻璃32(参照图3)上的原稿的尺寸的功能。接受部103具有基于利用操作部83等的使用者操作等,接受图像形成指示、图像读取指示等各种指示的功能。
如图1所示,图像读取装置10具备读取部30、以及在读取部30的上方配置的原稿传输部20。原稿传输部20朝承片玻璃32传输载置在原稿载置台21上的原稿。传输到承片玻璃32的原稿在预先规定的原稿读取位置处由后述扫描仪40(参照图3)读取,之后被向原稿排出部22排出。
另外,原稿传输部20相对于承片玻璃32的主面开闭自如地设置,还发挥作为按压载置在承片玻璃32上的原稿的原稿按压部件的作用。
图3是示出读取部30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读取部30具备箱形的框体31(框架,壳体)。在框体31的上表面31A(在原稿传输部20关闭的状态下与原稿传输部20相向的面)设有开口,承片玻璃32安装于该开口。
在承片玻璃32的与载置原稿的上表面为相反侧的下表面侧,设有扫描仪40。扫描仪40具有由沿主扫描方向(图中的Y方向)延伸的CIS(接触图像传感器(Contact ImageSensor))方式的读取传感器构成的读取机构32。由于CIS方式的的读取传感器的景深浅,所以读取机构43通过未图示的滑动件与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紧贴。扫描仪40在该状态下通过包括马达、齿轮的未图示的驱动部来在框体31内沿副扫描方向(图中的X方向)往复移动。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扫描仪40位于预先规定的起始位置(图中的负X方向侧的端部)的情况。如果接受部103接受原稿的读取指示,那么扫描仪40在控制部101进行的控制之下,从起始位置沿图中的正X方向移动,并读取载置在承片玻璃32上的原稿。然后,如果原稿的读取完成,那么扫描仪40沿图中的负X方向移动并返回起始位置的位置。
读取机构43由发光部(未图示)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图像传感器等受光部(未图示)构成,发光部由红色LED、绿色LED、蓝色LED的多个LED等构成。扫描仪40通过发光部,一边切换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光一边朝读取对象的原稿照射光,并且通过受光部来接受由原稿反射的反射光。受光部将接受的光转换成电信号,获取主扫描方向的1个线的量的图像数据。
扫描仪40经由扁平线缆33与控制单元100电连接,控制单元100包含对扫描仪40进行的图像读取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01。在扫描仪40的侧面之中,位于设有后述框体固定部34的一侧(图中的正X方向侧)的侧面40A,设有沿与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线缆口44。更具体而言,线缆口44设于侧面40A的主扫描方向的一侧(正Y方向)的端部。扁平线缆33的一端连接于该线缆口44,扫描仪40获取到的图像数据经由扁平线缆33传递至控制部101。在控制部101中,对从扫描仪40传递来的图像数据,实施数字信号化、黑斑校正、伽马校正、色差校正、MTF(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校正以及扫描仪颜色校正等各种图像处理。然后,通过该图像处理生成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部14等中。
此外,扁平线缆33不仅是上述图像数据,还传递驱动扫描仪40的电力、控制扫描仪40的图像读取动作的控制信号等。
扁平线缆33是用树脂皮膜覆盖以一定间隔排列的多个芯线的带状的线缆。扁平线缆33具有即使在变形了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电气特性的特性,作为与往复移动的扫描仪40连接的线缆,是优选的。在扁平线缆33一端设有嵌入线缆口44的插座,而在另一端设有嵌入在控制单元100设置的排针(未图示)的插座。
在框体31的侧面之中,和扫描仪40的起始位置沿副扫描方向位于相反侧(图中的正X方向)端部的侧面31C,设有将扁平线缆33的另一端固定于框体31的框体固定部34(框架固定部)。框体固定部34例如为夹子保持件,以扁平线缆33的平坦面的宽度方向沿着与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正交的方向的方式固定扁平线缆33的另一端。
在此,在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的一般的图像读取装置中,通过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线缆口44'以及框体固定部34',在扁平线缆33'的平坦面与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平行的状态下,扁平线缆33'在框体31'内延伸设置。在该情况下,根据扫描仪40'的位置,存在扁平线缆33'画出大的圆弧向上方(图中的正Z方向)凸起地弯曲,扁平线缆33'的一部分与承片玻璃32'接触的情况。
特别是在扫描仪40'从图4(A)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图4(B)所示的位置,扫描仪40'变得位于框体固定部34'上方的情况下,扁平线缆33'的一端和另一端接近,因而扁平线缆33'的一部分容易与承片玻璃32'接触。如果扁平线缆33'与承片玻璃32'接触,那么扁平线缆33'贴在承片玻璃32'上,存在承片玻璃32'变脏的风险。
相对于此,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0中,使扁平线缆33,以平坦面的宽度方向沿着与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正交的方向的方式在框体31内延伸设置。由此,即使在随着扫描仪40的移动,扁平线缆33变形的情况下,扁平线缆33也不会与承片玻璃32接触。
另外,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0中,设有滑动部件50,滑动部件50用于引导扁平线缆33在框体31内的变形。以下,说明该滑动部件50的详细的构成。
如图3所示,在框体31的下表面31B,形成有由从下表面31B凹陷的槽构成的滑动路径70。滑动路径70以朝图中的负Y方向侧以及图中的负X方向侧画出弧的方式形成。换言之,滑动路径70以朝在扫描仪40的侧面40A中与设有线缆口44的主扫描方向的一侧(图中的正Y方向)相反的另一侧,以及副扫描方向上的设有起始位置的一侧画出弧的方式形成。沿着该滑动路径70,滑动部件50以能够在框体31的下表面31B上滑动移动的方式设置。
图5(A)以及图5(B)是示出滑动部件50的构成的图。如这些附图所示,滑动部件50包含平板状的基部51,该基部51具有椭圆状的平面。该基部51在与框体31的下表面31B相向的面的中央部,形成有朝框体31的下表面31B侧(图中的负Z方向)突出的半球状的嵌入部56。通过该嵌入部56嵌入滑动路径70的槽中,滑动部件50能够沿滑动路径70滑动移动。
另外,在基部51的与形成了嵌入部56的面为相反侧的面上,形成有朝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侧(图中的正Y方向)突出的卡止部52、卡挂部53、以及贯穿插入部54。
卡止部52由相向配置的柱状的第一壁部521和第二壁部522构成。在第一壁部521和第二壁部522之间,夹着扁平线缆33之中的,位于从连接于线缆口44的一端延伸的第一延伸部331和从通过框体固定部34固定的另一端延伸的第二延伸部333之间的弯曲部332。第一壁部521和第二壁部522分别在相向的面上设有多个突起,通过该突起来夹持弯曲部332并卡止扁平线缆33。在扁平线缆33与扫描仪40的往复移动对应地变形的情况下,从扁平线缆33的弯曲部332对卡止部52传递力。通过该传递至卡止部52的力,滑动部件50沿滑动路径70滑动移动。
卡挂部53形成在与形成了嵌入部56的面为相反侧的面的中央部,也就是说,与嵌入部56隔着基部51相反侧的位置。卡挂部53为圆柱状的部件,扁平线缆33的弯曲部332卡挂在其周面上。
贯穿插入部54由相向配置的柱状的第三壁部541和第四壁部542构成。第三壁部541和第四壁部542隔开扁平线缆33的厚度以上的长度的间隔并列设置,在其间贯穿插入有与弯曲部332相比位于另一端侧的扁平线缆33。
在此,由于嵌入滑动路径70的槽中的嵌入部56的形状形成为半球状,因而滑动部件50能够沿滑动路径70滑动移动,并且为能够将嵌入部56作为中心变更在沿着框体31的下表面31B的方向上的朝向的状态。也就是说,通过与扫描仪40的往复移动对应地从扁平线缆33的弯曲部332传递到卡止部52的力,滑动部件50在框体31的下表面31B上滑动移动,并且变更在沿着下表面31B的方向上的朝向。
图6是示出从图3所示的扫描仪40位于起始位置的状态开始,扫描仪40移动到设有框体固定部34的一侧(图中的正X方向)的状态的图。如本图所示,当扫描仪40从图3所示的起始位置开始沿图中的正X方向移动时,扁平线缆33与扫描仪40的向正X方向的移动对应地向正X方向移动。扁平线缆33由于具有一定的杨氏模量(弯曲强度),因而在上述移动时,从扁平线缆33的弯曲部332对卡止部52传递向正X方向的力。通过该力,如图6所示,滑动部件50沿着滑动路径70,从图3所示的位置向图中的负Y方向侧以及图中的负X方向侧移动。另外,通过从上述扁平线缆33的弯曲部332传递到卡止部52的向正X方向的力,滑动部件50将嵌入部56作为中心沿框体31的下表面31B转动。由此,滑动部件50的朝向变更为如图6所示的朝向。
使用图7(A)~图7(C)进一步进行说明。图7(A)是从上方(正Z方向)看图3所示的图的图,图7(B)是从上方看图6所示的图的图。另外,图7(C)是示出了从图7(B)所示的状态开始,扫描仪40进一步向设有框体固定部34的一侧(图中的正X方向)移动了的状态的图。如图7(C)所示,当扫描仪40从图7(B)所示的位置进一步向图中的正X方向移动时,扁平线缆33向正X方向移动,从扁平线缆33的弯曲部332对卡止部52传递向正X方向的力。通过该力,如图7(C)所示,滑动部件50沿着滑动路径70,从图7(B)所示的位置向图中的负Y方向侧以及图中的负X方向侧进一步移动。另外,通过从上述扁平线缆33的弯曲部332传递到卡止部52的向正X方向的力,滑动部件50将嵌入部56作为中心沿框体31的下表面31B进一步转动。
如上所述,随着扫描仪40的移动来变更滑动部件50的位置以及朝向。由此,引导扁平线缆33在框体31内的变形(朝向以及弯曲的方式)。例如,在如图7(C)所示的状态那样,扫描仪40接近了框体固定部34的情况下,以扁平线缆33向图中的负Y方向侧较大地凸起并弯曲的方式,引导扁平线缆33的变形。由此,即使在扫描仪40接近了框体固定部34的情况下,扁平线缆33也不会与框体31接触。
在不设置如上所述的滑动部件50的情况下,存在随着扫描仪40的移动,扁平线缆33在框体31内沿不适当的方向弯曲等的情况。例如,在图3、图6中扁平线缆33向图中的正Y方向侧凸起地弯曲的情况下,扁平线缆33与框体31的侧面接触。在该情况下,存在扁平线缆33缠在一起等,妨碍扫描仪40的移动的风险。在这一点上,根据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0,由于能够将扁平线缆33在框体31内的变形沿适当的方向进行引导,因而能够避免因为扁平线缆33与框体31的侧面接触而妨碍扫描仪40的移动等事态。
<变形例1>
图8是表示图3、图6中示出的扁平线缆33的详细构成的图。如本图所示,在扁平线缆33,形成有平坦面的一部分沿与平坦面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334、335。通过形成该突出部334、335,扁平线缆33的相对于平坦面的宽度方向的杨氏模量变高,能够以平坦面的宽度方向沿着与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正交的方向的方式配置扁平线缆33。
突出部334、335能够通过利用金属模等使扁平线缆33的树脂皮膜变形来形成。另外,扁平线缆33所包含的多个芯线避开突出部334、335,沿平坦面的宽度方向(图中的Z方向)并列设置。也就是说,在图8中,虽然在扁平线缆33的宽度方向上的上部以及下部并列设置有芯线,但是在中央部没有并列设置芯线。
另外,突出部334形成在扁平线缆33的第一延伸部331上,突出部335形成在扁平线缆33的第二延伸部333之中的从弯曲部332隔开了预先规定的长度以上的区域中。换言之,在弯曲部333以及第二延伸部333之中的距离弯曲部332未满预先规定长度的区域中,没有形成突出部,没有实施用于提高杨氏模量的强化处理。
通过不在第二延伸部333的全部的区域形成突出部335,而是仅仅在第二延伸部333之中的与弯曲部332距离预先规定的长度以上的区域形成突出部335,在扫描仪40最为向设有框体固定部34的一侧(图中的正X方向)移动了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滑动部件50移动到滑动路径70的设有框体固定部34的一侧(图中的正X方向)的端部的情况下,突出部335也不会与贯穿插入部54接触。由此,能够避免在扁平线缆33形成的突出部335与滑动部件50的贯穿插入部54接触,妨碍滑动部件50的滑动移动的事态。
另外,图9是示出了扁平线缆33的又一变形例的构成的图。如本图所示,还可以将突出部334以及突出部335,以在弯曲部332弯曲且扁平线缆33倍折叠的状态下从扁平线缆33突出的方向相同的方式设置。而且,还可以将突出部335形成得比突出部334大。由此,在弯曲部332弯曲且扁平线缆33折叠的状态下,突出部334位于在突出部335的相反侧形成的凹部内,突出部334以及突出部335重合。由此,能够将扁平线缆33容纳在更为狭窄的区域内。
图10是示出了扁平线缆33的又一变形例的构成的图。如本图所示,可以将平坦面的一部分沿与平坦面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多个突出部334A~334C、335A~335C沿扁平线缆33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
由此,对突出部334A和突出部334B之间的区域R1、突出部334B和突出部334C之间的区域R2、突出部335A和突出部335B之间的区域R3、以及突出部335B和突出部335C之间的区域R4,没有实施用于提高杨氏模量的强化处理。因此,由于在这些R1~R4的区域中也能够弯曲,因而能够使扁平线缆33以更为自由的形态变形。
另外,扁平线缆33所包含的多个芯线避开上述突出部334A~334C、335A~335C,沿平坦面的宽度方向(图中的Z方向)并列设置。也就是说,除了在图10中扁平线缆33的宽度方向上的上部以及下部之外,在上述R1~R4的区域也并列设置有芯线。
<变形例2>
图11(A)是从设有线缆口44的侧面40A侧看图3、图6所示的扫描仪40的图,图11(B)是从上方看在图3、图6中示出的扫描仪40的图。如这些附图所示,在设有线缆口44的扫描仪40的侧面40A,设有从线缆口44的下方(图中的负Z方向)的位置朝副扫描方向突出的保持部件25。保持部件25包含底壁部27、从底壁部27的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朝上方(图中的正Z方向)突出的第一壁部26以及第二壁部28。第一壁部26和第二壁部28相互隔开扁平线缆33的厚度以上的长度的间隔并列设置,在其间贯穿插入有连接于线缆口44的扁平线缆33的第一延伸部331。此时,第一延伸部331的框体31的下表面31B侧(图中的负Z方向侧)的侧面与保持部件25的底壁部27抵接。如此,通过上述第一壁部26、第二壁部28、以及底壁部27,从框体31的下表面31B侧保持第一延伸部331。由此,能够避免平坦面的宽度方向从与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正交的方向弯曲,扁平线缆33与框体31的下表面31B接触的事态。
<变形例3>
图12是表示变形例3所涉及的滑动部件50的构成的图。在变形例3所涉及的滑动部件50中,在基部51的上方(图中的正Z方向)设置有上壁部58,在基部51与上壁部58之间设有卡止部52、卡挂部53、以及贯穿插入部54这些各个部件。而且,在上壁部58的与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相向的面,形成有多个向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侧突出的半球状的抵接部件57。滑动部件50在这些多个抵接部件57与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抵接的状态,并且,嵌入部56嵌入在滑动路径70的槽中的状态下,在框体31内滑动移动。通过设置与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抵接的抵接部件57,能够使滑动部件50以更为稳定的姿势滑动移动。
<变形例4>
图13(A)是表示变形例4所涉及的滑动部件50的构成的图。如本图所示,在变形例4所涉及的滑动部件50中,在基部51的与框体31的下表面31B相向的面,形成有朝框体31的下表面31B侧(图中的负Z方向)突出的半球状的两个嵌入部58A、58B。另外,图13(B)是表示变形例4所涉及的读取部30的构成的图。在变形例4所涉及的读取部30中,在框体31的下表面31B,形成有相互并列设置的两个滑动路径71、72。滑动路径71、72都以朝图中的负Y方向侧以及图中的负X方向侧画出弧的方式形成。滑动部件50的嵌入部58A嵌入该滑动路径71中,滑动部件50的嵌入部58B嵌入滑动路径72中。
虽然通过与扫描仪40的往复移动对应地从扁平线缆33的弯曲部332传递到卡止部52的力,滑动部件50的在沿着下表面31B的方向上的朝向变更,但是通过如上所述地沿着两个滑动路径71、72使滑动部件50滑动移动,能够将滑动部件50的朝向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例如,不可能发生由于从扁平线缆33传递的力,滑动部件50旋转了一周以上,扁平线缆33缠在一起等事态。另外,能够使滑动部件50以更为稳定的姿势滑动移动。
<变形例5>
图14(A)是表示变形例5所涉及的读取部30的构成的图。如本图所示,变形例5所涉及的读取部30的扁平线缆的形状与上述实施方式1不同。变形例5所涉及的读取部30的扁平线缆36包含从连接于线缆口44的一端延伸的第一延伸部361、从通过框体固定部34固定的另一端延伸的第二延伸部362、以及将第一延伸部361和第二延伸部362连接的弯曲部363。而且,在扁平线缆36中的第一延伸部361形成有突出部364,在第二延伸部362形成有突出部365。另一方面,在弯曲部363没有形成突出部,没有实施用于提高杨氏模量的强化处理。
如图14(A)所示,没有实施强化处理而能够弯曲的弯曲部363的区域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比较窄,因而当扫描仪40沿图中的正X方向移动时,如图14(B)所示,扁平线缆36变形为大致V字状。因此,能够避免扁平线缆36画出大的圆弧向图中的负Y方向凸起并弯曲,扁平线缆33的一部分与框体31的侧面接触的事态。
此外,虽然以上说明了通过形成突出部364、365来进行用于提高杨氏模量的强化处理的情况,但是不公开不一定被限定为此种情况。例如,还可以通过在扁平线缆36之中的第一延伸部361和第二延伸部362贴设具有一定弹性的片部件(强化部件)来提高杨氏模量。
<变形例6>
图15是表示变形例6所涉及的读取部30的构成的图。如本图所示,在变形例6所涉及的读取部30中,在扫描仪40的侧面40A,形成有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线缆口47。另外,在框体31的侧面之中,和扫描仪40的起始位置沿副扫描方向位于相反侧(图中的正X方向)端部的侧面31C,设有将扁平线缆37的另一端以平坦面的宽度方向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方式固定于框体31的框体固定部38(框架固定部)。
通过上述线缆口47以及框体固定部38,在扁平线缆37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处,平坦面的宽度方向沿着主扫描方向。另一方面,在扁平线缆37的中央部处,为了避免扁平线缆37与承片玻璃32接触的情况,优选地,平坦面的宽度方向沿着与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正交的方向。因此,在变形例6所涉及的读取部30中,使扁平线缆37的形状为图16(C)所示的形状。也就是说,扁平线缆37在包含连接于线缆口47的一端的端部376,形成有第一弯折部377,该第一弯折部377以平坦面的宽度方向从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方向朝向沿着与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正交的方向的方向的方式弯折。另外,扁平线缆37在包含通过框体固定部38固定的另一端的端部378,形成有第二弯折部379,该第二弯折部379以平坦面的宽度方向从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方向朝向沿着与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正交的方向的方向的方式弯折。
第一弯折部377是通过将第一延伸部371的端部沿着图16(A)所示的虚线S1沿箭头方向弯折,之后,沿着图16(B)所示的虚线S3沿箭头方向弯折而形成的。另外,第二弯折部379是通过将与第一延伸部371经由弯曲部373连接的第二延伸部372的端部沿着图16(A)所示的虚线S2沿箭头方向弯折,之后,沿着图16(B)所示的虚线S4沿箭头方向弯折而形成的。
如此,根据变形例6所涉及的读取部30,能够避免在一般的图像读取装置中采用的那样的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线缆口、框体固定部的过程中,扁平线缆37与承片玻璃32接触的情况。
<变形例7>
图17是表示变形例7所涉及的读取部30的构成的图。如本图所示,在变形例7所涉及的读取部30中,在扫描仪40的图中的负X方向侧的侧面40B中的主扫描方向的一侧(图中的正Y方向)的端部上,形成有线缆口48,该线缆口48沿与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正交的方向延伸,且连接有扁平线缆35的一端。另外,在框体31的侧面31D设有框体固定部39,通过该框体固定部39将扁平线缆35的另一端固定于框体31。通过上述线缆口48以及框体固定部39,扁平线缆35以其平坦面的宽度方向沿着与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正交的方向的方式在框体31内延伸设置。具体而言,扁平线缆35形成从一端向副扫描方向的一侧(图中的负X方向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351、与第一延伸部351连续,且从副扫描方向的一侧折回到相反侧的另一侧(图中的正X方向)的弯曲部352、以及与弯曲部352连续,且向副扫描方向的另一侧延伸,另一端固定于框体固定部39的第二延伸部353。
在此,在扫描仪40的主扫描方向的一侧(图中的正Y方向),设有从框体31的下表面31B侧对扁平线缆35的第二延伸部353的一部分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件90。保持部件90固定于扫描仪40的侧面,与扫描仪40成为一体在框体31内往复移动。图18是从正X方向侧看扫描仪40的侧面图。如本图所示,保持部件90包含底壁部93、从底壁部93向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侧突出的第一壁部90以及第二壁部92。第一壁部91和第二壁部92隔开扁平线缆35的厚度以上的长度的间隔并列设置,在其间贯穿插入有扁平线缆35中的第二延伸部353。此时,第二延伸部353的框体31的下表面31B侧(图中的负Z方向侧)的侧面与保持部件90的底壁部93抵接。如此,通过上述第一壁部91、第二壁部92、以及底壁部93,从框体31的下表面31B侧保持第二延伸部353。由此,能够避免平坦面的宽度方向从与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正交的方向弯曲,扁平线缆35与框体31的下表面31B接触的事态。
另外,保持部件90还发挥对扁平线缆35的变形进行引导的作用。图19(A)示出了扫描仪40位于起始位置时的读取部30。在从该状态开始,扫描仪40向图中的正X方向移动了的情况下,扁平线缆35如图19(B)所示地变形。由于第二延伸部353没有贯穿插入在保持部件90的第一壁部91和第二壁部92之间,故扁平线缆35难以与框体31的侧面31D接触。在不设置保持部件90的情况下,由于扁平线缆35在扁平线缆35与框体31的侧面31D接触的状态下变形,因而在框体31的侧面31D和扁平线缆35之间产生摩擦力,存在通过该摩擦力而妨碍扫描仪40的往复移动的风险。在这一点上,根据变形例7所涉及的读取部30,由于扁平线缆35难以与框体31的侧面31D接触,且在框体31的侧面31D与扁平线缆35之间也不产生上述摩擦力,因而不会妨碍扫描仪40的往复移动。
另外,虽然保持部件90和已经说明的一样,固定于扫描仪40的侧面,与扫描仪40成为一体在框体31内往复移动,但是该往复移动的范围为框体31内的承片玻璃32下方(图中的负Z方向)的范围。换言之,保持部件90以不位于框体31内的上表面31A的下方的位置的方式设置。由此,保持部件90不会从上方(图中的正Z方向)遮挡框体31的上表面31A,能够通过承片玻璃32来进行目视确认。
在此,在扁平线缆35从保持部件90脱离了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维护。在这一点上,由于如上所述,保持部件90设于能够从上方进行目视确认的位置,因而用户容易发现保持部件90从扁平线缆35脱离额情况等。
<实施方式2>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读取部30的构成的图。另外,图21以及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扁平线缆36的构成的图。
如图21所示,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读取部30中,在扁平线缆36的与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相向的边,形成有将扁平线缆36的覆膜的一部分切缺掉之后的多个切缺部61A~61J。通过该切缺部61A~61J,包在扁平线缆36内的多个芯线之中的一部分芯线露出。而且,如图22所示,在切缺部61A~61J之中的一部分切缺部中,多个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在使检测方向朝向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侧的状态下设置。具体而言,在切缺部61A~61J之中的,切缺部61B、61E、61G、61H、61I、以及61J中,设有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另一方面,在没有设置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的切缺部61A、61C、61D、以及61F,分别设有保护盖62A~62D。保护盖62A~62D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等构成,发挥对从切缺部露出的芯线进行保护的作用。
详细情况之后说明,根据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的位置,能够检测原稿的尺寸不同。另外,根据图像读取装置的种类,欲检测的原稿的尺寸不同。因此,在制造图像读取装置10时,需要与欲检测的原稿的尺寸对应地改变配置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的位置。在这一点上,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在形成在扁平线缆36上的切缺部61A~61J之中,位于期望位置的切缺部设置原稿检测传感器60,在位于除此之外的位置的切缺部设置保护盖62。由此,即使不对图像读取装置的每个种类设置不同的扁平线缆36,也能够在期望的位置设置原稿检测传感器60,以使其检测期望尺寸的原稿尺寸。此外,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都具有相同的构成,之后在不特别区分说明的情况下,省略“A”、“F”等,作为原稿检测传感器60进行说明。
原稿检测传感器60是所谓反射型的传感器,具有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发光元件例如是发出红外光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其主出射方向朝承片玻璃32配置,以朝载置在承片玻璃32上的原稿出射红外光。另外,受光元件是光敏二极管、光敏晶体管等受光元件,其主受光方向朝承片玻璃32配置,以接受由堆载在承片玻璃32上的原稿反射的红外光。
原稿检测传感器60分别在切缺部61A~61J中,与包在扁平线缆36内的多个芯线中的任意芯线电连接。从原稿检测传感器60输出的检测信号经由包在扁平线缆36内的芯线传递至控制单元100。从原稿检测传感器60输出的检测信号是表示受光元件接受的红外光的强度的信号。控制单元100的原稿尺寸检测部102,在检测信号表示的红外光的强度为预先规定的强度以上的情况下,检测到在原稿检测传感器60的上方存在原稿,发光元件出射的红外线被原稿反射的情况。而且,原稿尺寸检测部102基于从多个原稿检测传感器60输出的各个检测信号,检测在各个原稿检测传感器60的上方是否存在原稿,并决定载置在承片玻璃32上的原稿的尺寸。
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分别以位于承片玻璃32的预先规定的位置下方的方式设于扁平线缆36。图23是从上方看扫描仪40位于起始位置时的读取部30的图。在本图中,虚线表示载置在承片玻璃32上的各种原稿的尺寸。原稿尺寸检测部102在扫描仪40位于起始位置时,基于从多个原稿检测传感器60输出的检测信号,决定载置在承片玻璃32上的原稿的尺寸。
在此,如图24所示,在存储部14中,存储有原稿尺寸检测表。原稿尺寸检测表T1示出了当扫描仪40位于起始位置时的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的检测信号的输出和原稿尺寸的关系。原稿尺寸检测部102依照该原稿尺寸检测表T1,决定载置在承片玻璃32上的原稿的尺寸。例如,在从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中的所有的传感器输出了大意为在上方存在原稿的检测信号的情况下,原稿尺寸检测部102检测到在承片玻璃32上载置有A3尺寸的原稿。另外,例如,在从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D这些传感器输出了大意为在上方存在原稿的检测信号,从原稿检测传感器60E、60F这些传感器输出了大意为不存在原稿的检测信号的情况下,原稿尺寸检测部102检测到在承片玻璃32上载置有A4(纵向)尺寸的原稿。如此,原稿尺寸检测部102能够基于从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输出的检测信号,检测从A3尺寸到B5尺寸的各种原稿尺寸的原稿。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0,通过将原稿检测传感器60设于扁平线缆36,能够利用扁平线缆36将从原稿检测传感器60输出的检测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100,因而能够简化装置内的布线构造。另外,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0中,由于以平坦面的宽度方向沿着与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正交的方向的方式配置扁平线缆36,因而能够在将检测方向朝向承片玻璃32的下表面侧的状态下设置原稿检测传感器。
<变形例>
如图24所示,在存储部14中,存储有多个原稿尺寸检测表T1~T3。原稿尺寸检测表T2示出了当扫描仪40位于与起始位置间隔了预先规定的距离的第一位置时的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的检测信号的输出和原稿尺寸的关系。另外,原稿尺寸检测表T2示出了当扫描仪40位于与起始位置间隔了预先规定的距离的第二位置时的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的检测信号的输出和原稿尺寸的关系。
原稿尺寸检测部102首先基于当扫描仪40位于起始位置时从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输出的检测信号来确定原稿尺寸。此时,根据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的检测信号的输出值,存在无法确定原稿尺寸的情况。例如,在从原稿检测传感器60A~原稿检测传感器60D输出了大意为在上方存在原稿的检测信号,从原稿检测传感器60E~60F输出了大意为在上方不存在原稿的检测信号的情况下,即使参照原稿尺寸检测表T1,也无法确定原稿尺寸。在该情况下,原稿尺寸检测部102使扫描仪40从起始位置移动至预先规定的第一位置。如果扫描仪40从起始位置移动到预先规定的第一位置,那么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的各位置也变化。原稿尺寸检测部102能够基于从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输出的各种检测信号,参照原稿尺寸检测表T2,确定原稿尺寸。由于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的各个位置从扫描仪40位于起始位置时开始变化,因而能够确定当扫描仪40位于起始位置时无法确定的特殊尺寸的原稿。
另外,原稿尺寸检测部102在无法基于当扫描仪40位于预先规定的第一位置时从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输出的检测信号确定原稿尺寸的情况下,原稿尺寸检测部102使扫描仪40进一步移动以使其移动至预先规定的第二位置。而且,原稿尺寸检测部102能够基于当扫描仪40位于预先规定的第二位置时从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输出的各种检测信号,参照原稿尺寸检测表T3,确定原稿尺寸。
如上所述,在变形例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0中,在原稿尺寸检测部102无法基于当扫描仪40位于起始位置时从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输出的检测信号来确定原稿的尺寸的情况下,使扫描仪40从起始位置移动至预先规定的位置。而且,原稿尺寸检测部102除了当扫描仪40位于起始位置时从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输出的检测信号之外,还基于当扫描仪位于预先规定的位置时从原稿检测传感器60A~60F输出的检测信号,决定载置在承片玻璃32上的原稿的尺寸。由此,能够更加详细地确定原稿的尺寸。
<补充>
还可以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构成以及在上述变形例中示出的构成组合。例如,可以将图16(C)所示的变形例6所涉及的扁平线缆的构成用于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可以将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中说明的控制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非瞬时性的记录介质,例如,硬盘、CD-ROM、DVD-ROM、半导体存储器等中。

Claims (10)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箱形的框架,其支撑所述承片玻璃;扫描仪,其具有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读取机构,在所述框架内的与所述承片玻璃的载置原稿的上表面为相反侧的下表面侧沿副扫描方向往复移动;
扁平线缆,其是具有平状的平坦面的扁平线缆,一端连接于设在所述扫描仪上的线缆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框架,且以所述平坦面的宽度方向沿着与所述承片玻璃的所述下表面正交的方向的方式在所述框架内延伸设置;以及
保持部件,其与所述扫描仪成为一体往复移动,从所述框架的所述主面侧保持所述扁平线缆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口设置在与连接了所述扁平线缆的所述另一端的所述框架的位置在副扫描方向上位于相反侧的所述扫描仪的侧面,且该侧面的主扫描方向的一侧的端部;
所述扁平线缆包含从所述一端向副扫描方向的一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续,从副扫描方向的所述一侧向相反侧的另一侧折回的弯曲部、以及与所述弯曲部连续,向副扫描方向的所述另一侧延伸且所述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框架的第二延伸部;
所述保持部件设于所述扫描仪的主扫描方向的所述一侧,保持所述扁平线缆的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包含与所述扁平线缆的所述主面侧接触的底壁部、从所述底壁部朝所述承片玻璃的所述下表面侧突出的第一壁部以及第二壁部,所述第一壁部以及第二壁部相互隔开所述扁平线缆的厚度以上的长度的间隔并列设置,所述扁平线缆的所述第二延伸部贯穿插入在所述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口设置在连接了所述扁平线缆的所述另一端的所述框架的位置侧的所述扫描仪的侧面;所述扁平线缆包含从所述一端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从所述另一端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以及将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的弯曲部;所述保持部件设于所述扫描仪的所述线缆口侧,保持所述扁平线缆的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口沿着与所述承片玻璃的所述下表面正交的方向延伸,在所述框架的与所述承片玻璃正交的侧面,设有框架固定部,所述框架固定部以所述平坦面的宽度方向沿着与所述承片玻璃的所述下表面正交的方向的方式固定所述扁平线缆的所述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所述承片玻璃的下方,且在俯视时能够通过所述承片玻璃目视确认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扁平线缆的所述第一延伸部以及所述第二延伸部,形成有所述平坦面的一部分朝与所述平坦面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的下表面设有滑动路径,所述滑动路径以朝在所述扫描仪的侧面中与设有所述线缆口的主扫描方向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以及副扫描方向上的设有起始位置的一侧画出弧的方式形成,具备沿着所述滑动路径移动,用于对所述扁平线缆的在所述框架内的变形进行引导的滑动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线缆具备检测原稿的多个原稿检测传感器,所述多个原稿检测传感器分别以位于所述承片玻璃的预先规定的位置的下方的方式设于所述扁平线缆,具备当所述扫描仪位于起始位置时,基于从所述多个原稿检测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决定载置在所述承片玻璃上的原稿的尺寸的原稿尺寸检测部。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将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的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的图像形成部。
CN201711430287.1A 2016-12-28 2017-12-26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81563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56868 2016-12-28
JP2016256868A JP6686875B2 (ja) 2016-12-28 2016-12-28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6348A true CN108156348A (zh) 2018-06-12
CN108156348B CN108156348B (zh) 2020-08-18

Family

ID=62462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30287.1A Active CN108156348B (zh) 2016-12-28 2017-12-26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77761B2 (zh)
JP (1) JP6686875B2 (zh)
CN (1) CN1081563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20738B2 (ja) * 2016-12-28 2019-12-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96030B2 (ja) * 2019-03-28 2023-06-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8938A (zh) * 2000-03-31 2001-10-24 佳能株式会社 图象读取装置
CN101727046A (zh) * 2008-10-31 2010-06-09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4243760A (zh) * 2013-06-21 2014-12-24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31965B2 (en) * 2005-02-28 2009-12-1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recording device having movable carriage to which flexible flat cable and flexible ink supply tubes are connected
JP2013206826A (ja) * 2012-03-29 2013-10-07 Brother Ind Ltd 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及び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15141349A (ja) * 2014-01-29 2015-08-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17698B2 (ja) * 2016-12-28 2019-12-1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8938A (zh) * 2000-03-31 2001-10-24 佳能株式会社 图象读取装置
CN101727046A (zh) * 2008-10-31 2010-06-09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4243760A (zh) * 2013-06-21 2014-12-24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83945A1 (en) 2018-06-28
CN108156348B (zh) 2020-08-18
US10277761B2 (en) 2019-04-30
JP6686875B2 (ja) 2020-04-22
JP2018110309A (ja) 2018-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6182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restricts excessive pivotal movement of image reading unit
US10264150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that inhibits flat cable from contacting contact glas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908006B2 (ja) 駆動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1514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493317B2 (en) Paper feed apparatus,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paper feed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paper feed apparatus
CN108156348A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070236756A1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499074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US10291806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having a flat cable that transmits/receives a signal to/from the scan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023164B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8666622U (zh) 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812945B2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外部領域判定方法
US9402007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20195044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41349A (ja) 画像読取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953226B2 (en) Image reading and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n open/closing detection portion wherein a sensor detects the movable member moving in the guide ho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pen/closed state of the cover
JP2018110306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00413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20190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188979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208856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19896A (ja) スキャン動作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