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41073A - 转子以及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转子以及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41073A
CN108141073A CN201680040916.7A CN201680040916A CN108141073A CN 108141073 A CN108141073 A CN 108141073A CN 201680040916 A CN201680040916 A CN 201680040916A CN 108141073 A CN108141073 A CN 1081410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hole
rotor
circumference
outside circum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09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41073B (zh
Inventor
中野爱子
坂上笃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141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1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41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10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 H02K1/276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having a flux concentration effec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一种转子(3),具有:转子铁芯(30),在周向(X)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沿轴向Y贯通的插入孔(7);以及磁铁(6),分别配设于插入孔(7),其中,插入孔(7)的孔内侧周面(81)与磁铁(6)的磁铁内侧周面(91)不接触而形成空间(51、52),在插入孔(7)的孔外侧周面(80)与磁铁(6)的磁铁外侧周面(90)之间形成有粘接层部(11、12),并且粘接层部(11、12)相接的插入孔(7)的孔外侧周面(80)以及磁铁(6)的磁铁外侧周面(90)形成为平面形状,空间(51、52)的径向(X)的宽度(T1、T3)形成为比粘接层部(11、12)的径向(X)的宽度(T2、T4)长。

Description

转子以及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抑制转矩性能的下降、稳定地保持磁铁的转子以及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被用作电动机及发电机的旋转电机中,要求小型、高速旋转以及高输出。作为用于实现小型、高速旋转以及高输出的旋转电机的1个方法,有如下方法:以将磁铁嵌入于转子的形状来活用磁阻转矩,与基于磁铁的磁转矩相配合,从而提高产生转矩。
但是,在要想达到旋转电机的小型、高速旋转以及高输出的情况下,存在产生转矩有可能会因嵌入于转子的磁铁的形状而大幅变化的问题。相对于此,以往,提出有如下结构:通过将磁铁的形状从矩形形状形成为向半径方向的内径侧凸的形状,从而活用磁阻转矩,使产生转矩提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61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以往的转子以及旋转电机中,磁铁的形状形成为向半径方向的内径侧凸的形状,实现了转矩的提高。但是,关于向半径方向的内径侧凸的磁铁的形状,存在如下问题:难以使磁铁成形,难以进行用于插入到磁铁插入孔的定位,难以在插入磁铁时保持磁铁,难以将粘接剂涂敷于磁铁。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转矩性能的下降并且稳定地保持磁铁的转子以及旋转电机。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转子具有:
转子铁芯,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沿轴向贯通的插入孔;以及
磁铁,分别配设于所述插入孔,
在所述转子中,
所述插入孔的孔内侧周面与所述磁铁的磁铁内侧周面不接触而形成空间,
在所述插入孔的孔外侧周面与所述磁铁的磁铁外侧周面之间形成有粘接层部,并且所述粘接层部相接的所述插入孔的孔外侧周面以及所述磁铁的磁铁外侧周面形成为平面形状,
所述空间的径向宽度形成为比所述粘接层部的径向宽度长。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具备:
如上所述构成的转子;
旋转轴,使所述转子铁芯旋转;以及
定子,与所述转子隔着气隙配设,并且具有线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转子以及旋转电机,能够抑制转矩性能的下降,并且稳定地保持磁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转子的结构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转子的结构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4是示出使用了图1所示的转子的旋转电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图3所示的旋转电机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和比较例的旋转电机的磁铁的利用率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转子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图7所示的转子的结构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9是示出图8所示的转子的结构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和比较例的旋转电机的磁铁的利用率的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转子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图11所示的转子的结构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13是示出图12所示的转子的结构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和比较例的旋转电机的磁铁的利用率的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转子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6是示出图15所示的转子的结构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17是示出图16所示的转子的结构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对本申请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转子的1/8模型的结构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转子的再一半的结构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4是示出使用了图1所示的转子的旋转电机的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旋转电机的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和比较例的旋转电机的磁铁的利用率的图。此外,仅在图2中附加用于理解构造物的阴影而示出。在其它图中,由同样的构造物构成,省略阴影而示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8极48槽的永磁式旋转电机1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旋转电机1的极数以及槽数能够适当地增减,在本实施方式以及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同样地构成,所以适当地省略其说明。
在图4以及图5中,旋转电机1包括定子2、转子3以及轴4。从旋转电机1的外周侧起,按照定子2、转子3、轴4的顺序配设。定子2被配设成具有与转子3的空隙即气隙5。该气隙5的径向X的间隔L形成为0.1mm~2.5mm。
定子2具有定子铁芯20和线圈21。定子铁芯20形成为圆环形。而且,定子铁芯20例如是在轴向Y上层叠多张电磁钢板而构成的。而且,大多使用0.1mm至1.0mm之间作为1张电磁钢板的厚度。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由电磁钢板构成定子铁芯20的例子,但不限于此,还能够由电磁钢板以外的构件构成,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同样地构成,所以适当地省略其说明。另外,缠绕于定子铁芯20的线圈21可以以分布卷绕或集中卷绕的任意卷绕方式来形成。
转子3形成为转子铁芯30固定于在轴心位置插通的轴4。转子3是转子铁芯30配置于定子2的内侧且具备永磁铁6的永磁式转子。而且,轴4通过例如冷缩配合(shrink fit)或者压入配合(press fit)等而固定于转子铁芯30。
接下来,在图1至图3中,对转子3的结构的详情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转子3包括:转子铁芯30,在周向Z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沿轴向Y贯通的插入孔7;各永磁铁6(以下将永磁铁表示为磁铁),分别配设于各插入孔7;以及轴4,用于使转子铁芯30旋转。
因而,各磁铁6形成为能够插入到各插入孔7的大小和形状。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在表示为磁铁6和插入孔7时,表示是指转子3中的所有磁铁6和插入孔7。
如图2所示,插入孔7在转子铁芯30的周向Z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并且在径向X上形成有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插入孔7在径向X上排列为两层的情况进行说明。插入孔7具有第一插入孔71和第二插入孔72这两层。另外,第一插入孔71在磁极中心轴上形成有第一桥部41,在该中心轴上,按照左右线对称的形状分割而形成有第一插入孔71A以及第一插入孔71B。而且,第二插入孔72在磁极中心轴上形成有第二桥部42,在该中心轴上,以左右线对称的形状分割而形成有第二插入孔72A以及第二插入孔72B。
而且,第一磁铁61A以及第一磁铁61B分别插入于第一插入孔71A以及第一插入孔71B,第二磁铁62A以及第二磁铁62B分别插入于第二插入孔72A以及第二插入孔72B。因而,第一磁铁61包括第一磁铁61A以及第一磁铁61B。而且,第二磁铁62包括第二磁铁62A以及第二磁铁62B。另外,关于各磁铁6,特别是如图3所示,相对于各插入孔7的磁极中心轴近的一侧的径向X的宽度H1形成为比相对于各插入孔7的磁极中心轴远的一侧的径向X的宽度H2长。
而且,如图3所示,在第一插入孔71的孔外侧周面80与第一磁铁61的磁铁外侧周面90之间形成并固定有第一粘接层部11。另外,在第二插入孔72的孔外侧周面80与第二磁铁62的磁铁外侧周面90之间形成并固定有第二粘接层部12。
而且,形成有该第一粘接层部11的、第一插入孔71的径向X的外侧的周向Z的侧面即孔外侧周面80分别形成为平面形。进而,形成有该第一粘接层部11的、第一磁铁61的径向X的外侧的周向Z的面即磁铁外侧周面90分别形成为平面形。另外同样地,形成有第二粘接层部12的、第二插入孔72的径向X的外侧的周向Z的侧面即孔外侧周面80分别形成为平面形。进而,形成有该第二粘接层部12的、第二磁铁62的径向X的外侧的周向Z的面即磁铁外侧周面90分别形成为平面形。
另外,各插入孔71、72的径向X的内侧的周向Z的侧面即孔内侧周面81分别形成为向转子3的径向X的内侧凸的圆弧面形状。另外,各磁铁61、62的径向X的内侧的周向Z的面即磁铁内侧周面91分别形成为向转子3的径向X的内侧凸的圆弧面形状。
而且,插入孔7以及磁铁6通过各粘接层部11、12被粘接,并且第一插入孔71的孔内侧周面81与第一磁铁61的磁铁内侧周面91不接触而设置有空间,形成有第一空隙部51。另外,第二插入孔72的孔内侧周面81与第二磁铁62的磁铁内侧周面91不接触而设置有空间,形成有第二空隙部52。
而且,第一空隙部51在径向X上的宽度T1形成为比第一粘接层部11在径向X上的宽度T2长。同样地,第二空隙部52在径向X上的宽度T3形成为比第二粘接层部12在径向X上的宽度T4长。具体而言,宽度T2、T4为0.03mm~0.15mm左右。另外,虽然宽度T1、T3长于宽度T2、T4,但形成为约1mm以下。
另外,在第一插入孔71A、71B的孔内侧周面81分别形成有第一突起部82,该第一突起部82向径向X的外侧突出,并且与第一磁铁61A、61B的周向Z的与形成有第一桥部41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周向侧端面93接触。在第一插入孔71的第一桥部41处形成有第二突起部83,该第二突起部83向第一插入孔71的第一磁铁61侧突出,并且与第一磁铁61接触。这些各突起部82、83发挥用于使插入于第一插入孔71的第一磁铁61在转子铁芯30的旋转时不移动的阻挡作用。
进而,第一插入孔71A、71B的孔周向侧端面84形成为圆弧形状。而且,在第一插入孔71A、71B具有未配置有第一磁铁61A、61B的空隙,该部分成为磁通屏蔽部8。
另外,在第二插入孔72A、72B的孔内侧周面81分别形成有第一突起部82,该第一突起部82向径向X的外侧突出,并且与第二磁铁62A、62B的周向Z的与形成有第二桥部4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周向侧端面93接触。在第二插入孔72的第二桥部42处形成有第二突起部83,该第二突起部83向第二插入孔72的第二磁铁62侧突出,并且与第二磁铁62接触。这些各突起部82、83发挥用于使插入于第二插入孔72的第二磁铁62在转子铁芯30的旋转时不移动的阻挡作用。
进而,第二插入孔72A、72B的孔周向侧端面84形成为圆弧形状。而且,在第二插入孔72A、72B具有未配置有第二磁铁62A、62B的空隙,该部分成为磁通屏蔽部8。
接下来,对如上所述构成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磁铁6的磁铁外侧周面90上涂敷粘接剂。此外,粘接剂只要是能够用于固定磁铁6和插入孔7的材料,就可以使用任意的材料。例如,涂敷0.03mm~0.15mm左右的厚度(相当于宽度T2、T4)。接下来,将磁铁6插入到插入孔7内。此时,以磁铁6的涂敷有粘接剂的一侧的磁铁外侧周面90沿着插入孔7的孔外侧周面80的方式插入,以避免粘接剂附着于所需部位以外的部位。
接下来,使磁铁6分别移动到径向X的外侧,将磁铁6上的粘接剂推压到孔外侧周面80,使粘接剂硬化。此外,只要是磁铁6或者插入孔7不会裂开或者缺损的条件,则可以在任意条件下实施该推压工序,将磁铁6推压到插入孔7的手段以及次数不被限定。而且,在磁铁6的磁铁外侧周面90与插入孔7的孔外侧周面80之间分别形成有第一粘接层部11以及第二粘接层部12。另外,磁铁6的周向侧端面93与第一突起部82以及第二突起部83分别接触。
此时,粘接有第一粘接层部11以及第二粘接层部12的、磁铁6的磁铁外侧周面90和插入孔7的孔外侧周面80形成为平面形,所以与分别形成为曲面形的情况相比,磁铁6的定位变得容易,磁铁6与插入孔7为面接触,所以能够牢固地稳定地紧固。进而,磁铁6的周向侧端面93与第一突起部82以及第二突起部83分别接触,所以磁铁6的位置变得稳定。
而且,此时,磁铁6的磁铁内侧周面91与插入孔7的孔内侧周面81不接触,而在磁铁6的磁铁内侧周面91与插入孔7的孔内侧周面81之间设置有空间,分别形成第一空隙部51以及第二空隙部52。
接下来,对使用如上所述制造出的转子3来组装旋转电机1的方法进行说明。对于定子2,冲压作为主要材料的电磁钢板而形成定子铁芯20。此外,定子铁芯20的形成方法不限于冲压电磁钢板。接下来,对组装为圆环形的线圈21安装绝缘片材,插入到定子铁芯20。此外,线圈21以及定子铁芯20的组装方法可以不限于该方法。接下来,将轴4固定于如上所述制造出的转子3的转子铁芯30。接下来,隔着气隙5将转子3插入到定子2而组装,制造旋转电机1。此外,旋转电机1的结构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同样地构成,所以省略其说明以及图示。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实施方式1,转子形成为:插入孔的孔内侧周面与磁铁的磁铁内侧周面不接触而形成空间,在插入孔的孔外侧周面与磁铁的磁铁外侧周面之间形成粘接层部,并且粘接层部相接的插入孔的孔外侧周面以及磁铁的磁铁外侧周面形成为平面形状,插入孔与磁铁的空间的径向宽度比粘接层部的径向宽度长,进而在具备该转子、使转子铁芯旋转的旋转轴以及与转子隔着气隙而配设且具有线圈的定子的旋转电机中,能够抑制转矩性能的下降,并且稳定地保持磁铁。
具体而言,图6示出作为比较例的转子和作为相当于本申请发明的转子的各自的磁铁的利用率,其中在作为比较例的转子中,形成为插入孔的孔内侧周面与磁铁的磁铁内侧周面的空间的径向宽度短于插入孔的孔外侧周面与磁铁的磁铁外侧周面之间的粘接层部的径向宽度,在作为相当于本申请发明的转子中,形成为插入孔的孔内侧周面与磁铁的磁铁内侧周面的空间的径向宽度比插入孔的孔外侧周面与磁铁的磁铁外侧周面之间的粘接层部的径向宽度长。磁铁的利用率的计算都在相同条件下实施。此外,本次示出了作为转矩的指标的磁铁的利用率的结果,该磁铁的利用率是磁铁的每单位面积的转矩的大小。从图6明确可知,本发明与比较例相比,磁铁的利用率大。由此能够确认,根据本发明,抑制磁铁的利用率的下降。
另外,由于磁铁形成为相对于插入孔的磁极中心轴近的一侧的径向宽度比相对于插入孔的磁极中心轴远的一侧的径向宽度长,所以能够增大磁铁的突极比,能够增大用于产生转矩的q轴电感Lq与d轴电感Ld之差,使转矩增加。
另外,由于在插入孔的孔内侧周面形成有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第一突起部,第一突起部形成为与磁铁的周向侧端面接触,所以在转子旋转时,即使磁铁脱落,磁铁也与第一突起部接触,所以能够缓和施加于转子铁芯的应力集中和提高位置精度。进而,能够降低磁铁的位置偏离导致的磁通的朝向的偏差。
另外,由于被桥部分割的插入孔相对于插入孔的磁极中心轴而左右对称地配置有磁铁,所以即使不是径向取向而是平行取向,也能够将取向集中于磁极的中心。在此的径向取向是指在磁铁的成形工序中施加磁场时以放射状施加取向磁场而成形的磁铁,平行取向是指在磁铁的成形工序中施加磁场时平行地施加取向磁场而成形的磁铁。为了均匀地调整取向磁场,平行取向比径向取向容易调整。
另外,由于在被桥部分割的插入孔的桥部处形成有第二突起部,该第二突起部向插入孔的磁铁侧突出,与磁铁接触,所以在转子旋转时,即使磁铁脱落,磁铁也与第二突起部接触,所以能够缓和施加于转子铁芯的应力集中以及提高位置精度。进而,能够降低磁铁的位置偏离导致的磁通的朝向的偏差。
另外,由于插入孔的孔周向侧端面形成为圆弧形状,所以能够缓和在转子旋转时施加于插入孔以外的转子铁芯的应力集中。
另外,由于插入孔在径向上形成有多层,所以能够应对多种多样的磁铁配置。
另外,由于在插入孔和磁铁的两端侧形成有磁通屏蔽部,所以能够减少旋转电机工作时的磁通泄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磁铁以及插入孔相对于磁极中心轴左右对称地各配置1个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关于配置的数量,只要相对于磁极中心轴左右对称,则即使是两个以上也能够同样地构成,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2.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转子的结构的俯视图。图8是示出图7所示的转子的1/8模型的结构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9是示出图8所示的转子的再一半的结构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和比较例的旋转电机的磁铁的利用率的图。此外,仅在图8中附加用于理解构造物的阴影而示出。在其它图中,由同样的构造物构成,省略阴影而示出。
在附图中,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部分,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2中,磁铁6的周向侧端面93与磁铁外侧周面90所成的角θ1以及θ2形成为90°。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能够同样地制造。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实施方式2,当然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因为磁铁的所述磁铁外侧周面与磁铁的周向侧端面所成的角形成为90°,所以易于保持磁铁的两周向侧端面,能够提高磁铁向插入孔的插入性以及插入时的磁铁的位置精度。另外,图10示出本发明的磁铁的磁铁外侧周面与磁铁的周向侧端面所成的角形成为90°的情况和作为比较例而形成为不同角度的情况下的各自的磁铁的利用率。磁铁的利用率的计算都在相同的条件下实施。从图10明确可知,本发明与比较例相比,磁铁的利用率大。由此,确认了根据本发明,抑制磁铁的利用率的下降。
实施方式3.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转子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2是示出图11所示的转子的1/8模型的结构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13是示出图11所示的转子的再一半的结构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和比较例的旋转电机的磁铁的利用率的图。此外,仅在图12中附加用于理解构造物的阴影而示出。在其它图中,由同样的构造物构成,省略阴影而示出。
在附图中,关于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3中,示出了在径向X上将插入孔7仅形成为1层的例子。其它结构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能够同样地制造。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实施方式3,能够起到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具体而言,图14示出作为比较例的转子和作为相当于本申请发明的转子中的各自的磁铁的利用率,其中,在作为比较例的转子中,插入孔在径向上仅形成为1层,且插入孔的孔内侧周面与磁铁的磁铁内侧周面的空间的径向宽度形成为比插入孔的孔外侧周面与磁铁的磁铁外侧周面之间的粘接层部的径向宽度短,在作为相当于本申请发明的转子中,插入孔的孔内侧周面与磁铁的磁铁内侧周面的空间的径向宽度形成为比插入孔的孔外侧周面与磁铁的磁铁外侧周面之间的粘接层部的径向宽度长。磁铁的利用率的计算都在相同的条件下实施。从图14明确可知,本发明与比较例相比,磁铁的利用率大。由此,确认了根据本发明,抑制磁铁的利用率的下降。
实施方式4.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转子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6是示出图15所示的转子的1/8模型的结构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17是示出图16所示的转子的再一半的结构的局部放大俯视图。此外,仅在图16中附加用于理解构造物的阴影而示出。在其它图中,由同样的构造物构成,省略阴影而示出。
在附图中,关于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4中,示出了将插入孔7在径向X上形成为3层的例子。其它结构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能够同样地制造。插入孔7具有第一插入孔71、第二插入孔72以及第三插入孔73这3层。另外,第三插入孔73在磁极中心轴上形成第三桥部43,在该中心轴上按照左右线对称的形状分割而形成有第三插入孔73A以及第三插入孔73B。
而且,第三磁铁63A以及第三磁铁63B分别插入于第三插入孔73A以及第三插入孔73B。因而,第三磁铁63包括第三磁铁63A以及第三磁铁63B。而且,如图17所示,在第三插入孔73的孔外侧周面80与第三磁铁63的磁铁外侧周面90之间形成并固定有第三粘接层部13。而且,形成有该第三粘接层部13的、第三插入孔73的径向X的外侧的周向Z的侧面即孔外侧周面80分别形成为平面形。进而,形成有该第三粘接层部13的、第三磁铁63的径向X的外侧的周向Z的面即磁铁外侧周面90分别形成为平面形。
另外,第三插入孔73的径向X的内侧的周向Z的侧面即孔内侧周面81分别形成为向转子3的径向X的内侧凸的圆弧面形状。另外,第三磁铁63的径向X的内侧的周向Z的面即磁铁内侧周面91分别形成为向转子3的径向X的内侧凸的圆弧面形状。
而且,第三插入孔73的孔内侧周面81与第三磁铁63的磁铁内侧周面91不接触而设置有空间,形成有第三空隙部53。而且,第三空隙部53在径向X上的宽度T5形成为比第三粘接层部13在径向X上的宽度T6长。具体而言,宽度T6为0.03mm~0.15mm左右。另外,虽然宽度T5比宽度T6长,但形成为约1mm以下。
另外,在第三插入孔73A、73B的孔内侧周面81分别形成有第一突起部82,该第一突起部82向径向X的外侧突出,并且与第三磁铁63A、63B的周向Z的形成有第三桥部43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周向侧端面93接触。在第三插入孔73的第三桥部43处形成有第二突起部83,该第二突起部83向第三插入孔73的第三磁铁63侧突出,并且与第三磁铁63接触。这些各突起部82、83发挥用于使插入于第三插入孔73的第三磁铁63在转子铁芯30的旋转时不移动的阻挡作用。
进而,第三插入孔73A、73B的孔周向侧端面84形成为圆弧形状。而且,在第三插入孔73A、73B具有未配置有第三磁铁63A、63B的空隙,该部分成为磁通屏蔽部8。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实施方式4,当然起到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通过将插入孔以及磁铁构成为3层,能够增大由磁铁的磁动势产生的磁转矩。
此外,本发明能够在其发明的范围内,对各实施方式自由地进行组合,或者对各实施方式适当地进行变形、省略。

Claims (10)

1.一种转子,具有:
转子铁芯,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沿轴向贯通的插入孔;以及
磁铁,分别配设于所述插入孔,
在所述转子中,
所述插入孔的孔内侧周面与所述磁铁的磁铁内侧周面不接触而形成空间,
在所述插入孔的孔外侧周面与所述磁铁的磁铁外侧周面之间形成有粘接层部,并且所述粘接层部相接的所述插入孔的孔外侧周面以及所述磁铁的磁铁外侧周面形成为平面形状,
所述空间的径向宽度形成为比所述粘接层部的径向宽度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插入孔的所述孔内侧周面以及所述磁铁的所述磁铁内侧周面形成为向径向的内侧凸的圆弧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磁铁的所述磁铁外侧周面与所述磁铁的周向侧端面所成的角形成为9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磁铁形成为相对于所述插入孔的磁极中心轴近的一侧的径向宽度比相对于所述插入孔的磁极中心轴远的一侧的径向宽度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其中,
在所述插入孔的所述孔内侧周面形成有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第一突起部,所述第一突起部形成为与所述磁铁的周向侧端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其中,
在具备被各所述插入孔中的桥部分割的插入孔的转子中,
在被所述桥部分割的所述插入孔中,相对于所述插入孔的磁极中心轴左右对称地配置有所述磁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其中,
在被所述桥部分割的所述插入孔的所述桥部形成有第二突起部,该第二突起部向所述插入孔的所述磁铁侧突出,与所述磁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插入孔的孔周向侧端面形成为圆弧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插入孔在径向上形成有多层。
10.一种旋转电机,具备:
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
旋转轴,使所述转子铁芯旋转;以及
定子,与所述转子隔着气隙而配设,并且具有线圈。
CN201680040916.7A 2015-10-09 2016-09-27 转子以及旋转电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1410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00640 2015-10-09
JP2015200640 2015-10-09
PCT/JP2016/078442 WO2017061305A1 (ja) 2015-10-09 2016-09-27 回転子および回転電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41073A true CN108141073A (zh) 2018-06-08
CN108141073B CN108141073B (zh) 2019-09-20

Family

ID=58487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091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141073B (zh) 2015-10-09 2016-09-27 转子以及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11534B2 (zh)
JP (1) JP6385588B2 (zh)
CN (1) CN108141073B (zh)
DE (1) DE112016004605T5 (zh)
WO (1) WO201706130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5931A (zh) * 2018-08-03 2020-12-08 株式会社东芝 旋转电机的转子
CN112448503A (zh) * 2019-08-28 2021-03-0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转子、马达以及驱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79140B2 (ja) * 2017-09-15 2021-06-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6634458B2 (ja) * 2018-01-11 2020-01-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
JP2020078200A (ja) * 2018-11-08 2020-05-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
JP7390203B2 (ja) * 2020-02-05 2023-12-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及び円弧磁石製造方法
JP2021175216A (ja) * 2020-04-21 2021-11-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67474A (ja) * 2006-09-06 2008-03-21 Mitsui High Tec Inc 回転子
JP2012130218A (ja) * 2010-12-17 2012-07-05 Aisin Seiki Co Ltd 回転電機
JP2012196062A (ja) * 2011-03-17 2012-10-11 Aisin Seiki Co Ltd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780038A (zh) * 2012-10-19 2014-05-07 株式会社东芝 永磁旋转电机
CN103975506A (zh) * 2011-11-29 2014-08-06 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固定用树脂组合物、转子、汽车和转子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9705579A (pt) * 1997-09-26 1999-05-11 Brasil Compressores Sa Rotor de motor elétrico e método de produção de rotor de motor elétrico
JP4856990B2 (ja) * 2006-03-13 2012-01-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ロ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動車両
US7847461B2 (en) * 2007-06-06 2010-12-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Multi-layer magnet arrangement in a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 for a motorized vehicle
US7902710B2 (en) * 2008-10-01 2011-03-08 Caterpillar Inc. Electric machine
US7902711B2 (en) * 2008-12-09 2011-03-0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 with segmented ferrite magnets
US8294320B2 (en) * 2010-02-17 2012-10-2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
JP5659031B2 (ja) * 2011-02-02 2015-01-28 株式会社東芝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
JP5730736B2 (ja) * 2011-10-04 2015-06-1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および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を備えた車両
JP6385715B2 (ja) 2013-05-21 2018-09-05 株式会社東芝 回転電機
JP2015027161A (ja) * 2013-07-25 2015-02-05 株式会社東芝 回転電機
JP6233355B2 (ja) * 2015-06-23 2017-11-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ロータ
JP6878064B2 (ja) * 2017-03-16 2021-05-26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回転電機用永久磁石、回転電機、回転電機用永久磁石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67474A (ja) * 2006-09-06 2008-03-21 Mitsui High Tec Inc 回転子
JP2012130218A (ja) * 2010-12-17 2012-07-05 Aisin Seiki Co Ltd 回転電機
JP2012196062A (ja) * 2011-03-17 2012-10-11 Aisin Seiki Co Ltd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975506A (zh) * 2011-11-29 2014-08-06 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固定用树脂组合物、转子、汽车和转子的制造方法
CN103780038A (zh) * 2012-10-19 2014-05-07 株式会社东芝 永磁旋转电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5931A (zh) * 2018-08-03 2020-12-08 株式会社东芝 旋转电机的转子
CN112055931B (zh) * 2018-08-03 2023-05-02 株式会社东芝 旋转电机的转子
CN112448503A (zh) * 2019-08-28 2021-03-0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转子、马达以及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6004605T5 (de) 2018-06-28
JP6385588B2 (ja) 2018-09-05
US20180183286A1 (en) 2018-06-28
US10411534B2 (en) 2019-09-10
JPWO2017061305A1 (ja) 2017-12-28
CN108141073B (zh) 2019-09-20
WO2017061305A1 (ja) 2017-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41073B (zh) 转子以及旋转电机
AU760209B2 (en) Permanent magnet rotor type electric motor
WO2020129938A1 (ja) 積層コア、コアブロック、回転電機およびコアブロックの製造方法
JP6274475B2 (ja) 回転子、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子の製造方法
CN103907267B (zh) 永久磁铁嵌入型电动机的转子、电动机、压缩机和空调机
TWI732384B (zh) 積層鐵芯及旋轉電機
US20150295462A1 (en) Rotor for a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4038056B2 (ja) 回転電機
TW202030958A (zh) 積層鐵芯及旋轉電機
EP2696472A2 (en) Rotor core and motor provided with that rotor core
JP2011130598A (ja)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永久磁石モータ、それに用いるロータ、及びその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CN210041478U (zh) 永磁转子
JP2012029494A (ja) 電動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12007984A1 (ja) アモルファスコア、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磁部材と回転電機、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38565A (ja)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それに用いる永久磁石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を用いた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WO2017195498A1 (ja) 回転子および回転電機
WO2017163886A1 (ja) 回転電機用電機子
JP2013009458A (ja) ロ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CN110266124B (zh) 定子铁芯及电机
JP2011223759A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7332405B (zh) 斜极转子的制造方法
JP2006136130A (ja)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それに用いる永久磁石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を用いた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US11784520B2 (en) Rotor structure of synchronous motor
TWI838252B (zh) 高磁通轉子
CN102761219B (zh) 旋转电机及转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