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9780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9780A
CN108139780A CN201680060976.5A CN201680060976A CN108139780A CN 108139780 A CN108139780 A CN 108139780A CN 201680060976 A CN201680060976 A CN 201680060976A CN 108139780 A CN108139780 A CN 108139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locking
framework
electronic equipment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09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39780B (zh
Inventor
森猛
真铜健
真铜健一
胜山雄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985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610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39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9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39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9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8Detecting or preventing theft or lo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4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detachable, e.g. for remote us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21Locks; La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电子设备包括具有输入部的第一单元和具有显示部的第二单元(102),且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102)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连结。第一单元具备能够收容第二单元(102)的规定的侧部的插口(130)。在插口(130)的左右的侧部中的一方侧部及第二单元(102)的左右的侧部中的一方侧部设置有能够供卡止构件的卡止突起(23b)插入的被卡止孔(130a)、(120a)。在插口(130)的左右的侧部中的另一方侧部及第二单元(102)的左右的侧部中的另一方侧部设置有连动卡止机构,该连动卡止机构在卡止构件的卡止突起(23b)插入到被卡止孔(130a)、(120a)时将第二单元(102)卡止于插口(130)。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能够装拆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能够载置笔记本型计算机(电子设备)的扩展坞(载置装置)。笔记本型计算机通常具有具备键盘及中央运算处理装置的第一框体以及具备显示部的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连结为能够以第一转动轴心为中心进行相对转动。专利文献1的扩展坞在壳体(框体)的上表面具备用于载置第一框体的载置部。在载置部设置有能够与笔记本型计算机的第一框体的底面的被卡止孔卡止的钩构件(卡止构件)。卡止构件通过对操作构件进行操作,而能够在卡止于被卡止孔的卡止状态与未被卡止的非卡止状态之间移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64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在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能够装拆的电子设备中提高防盗性能。
本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具有输入部的第一单元和具有显示部的第二单元,且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连结。第一单元具备能够收容第二单元的规定的侧部的插口。在插口的左右的侧部中的一方侧部及第二单元的左右的侧部中的一方侧部设置有能够供安全构件插入的插入孔。
在插口的左右的侧部中的另一方侧部及第二单元的左右的侧部中的另一方侧部设置有连动卡止机构,所述连动卡止机构在安全构件插入到插入孔时将第二单元卡止于插口。
在本公开的电子设备中,在安全构件插入到设置于插口及第二单元的一方的侧部上的插入孔时,能够将第二单元相对于插口在上述的左右的侧部这两方侧部进行卡止。因而,与在一方的侧部将第二单元卡止于插口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卡止的强度。另外,在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能够分离的电子设备中,能够提高防盗性能。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图1B是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以分离为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状态示出的立体图(从右侧部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C是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以分离为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状态示出的立体图(从左侧部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能够载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的载置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载置于载置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的被卡止孔的放大立体图(图1A的箭头D所示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5A是载置装置的卡止构件附近部分的侧视图。
图5B是载置装置的卡止构件附近部分的侧视图。
图6A是载置装置的卡止构件附近部分的主视图。
图6B是载置装置的卡止构件附近部分的主视图。
图7是图1A的7-7线处的第一单元的插口的剖视图。
图8是图1的7-7线处的第二单元的剖视图。
图9是图1C的箭头C所示的部分的侧视图。
图10是图1的7-7线处的剖视图(卡止突起未进入被卡止孔时)。
图11是图1的7-7线处的剖视图(卡止突起进入被卡止孔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但有时会省略不必要的详细说明。例如,有时会省略对已经周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或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变得不必要地冗长并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发明人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理解本公开而提供了附图及以下的说明,但这不意味着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主题限定于此。
(发明的背景)
如在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中说明过的那样,由于在笔记本型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中存储有各种重要的信息,因此要求防盗性能的提高。若能够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扩展坞中以卡止状态锁定,则能够使笔记本型计算机无法取下。
然而,近年来的笔记本型计算机有时构成为:在具有显示部的第二框体侧设置中央运算处理装置,且具有键盘的第一框体和具有显示部及中央运算处理装置的第二框体能够分离,能够将第二框体作为平板型计算机来利用。在向这样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电子设备)应用专利文献1的技术的情况下,第一框体虽相对于扩展坞固定,但存储有重要的信息的第二框体却能被取下。
相对于此,考虑通过对第二框体也应用与第一框体的卡止结构同样的卡止结构来使第二框体也无法取下这样的技术。然而,这种情况下,用户必须分别对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进行设为卡止状态的操作及解除该卡止状态的操作。
因此,本公开提供即便在载置于载置部的电子设备构成为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能够分离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防盗性能的电子设备。另外,本公开提供能够将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这两方一起卡止并解除卡止的电子设备。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1。
[1.结构]
[1-1.电子设备的结构]
图1A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图1B是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以分离为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状态示出的立体图(从右侧部侧观察的立体图)。图1C是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以分离为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状态示出的立体图(从左侧部侧观察的立体图)。
这里,如图1A所示,对说明电子设备的结构时的方向进行定义。需要说明的是,本定义只是为了便于说明电子设备的结构而进行的定义,但并不限定结构要素的绝对的配置条件等。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以后的图中,示出了基于上述的方向的定义的“前”、“后”、“上”、“下”、“左”、“右”。
如图1A所示,电子设备100具备第一单元101和第二单元102。第二单元102与第一单元101能够装拆,由此,电子设备100构成为所谓的可拆卸型计算机。图1A及图1B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图1A示出第二单元102装配于第一单元101的状态,图1B示出第二单元102从第一单元101取下的状态。
第二单元102是平板型计算机。第二单元102具有显示部121。显示部121例如是液晶显示面板。另外,显示部121是能够接受用户的触控操作的触控面板。第二单元102内置有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PU)、易失性存储装置(RAM)、非易失性存储装置(ROM、SSD等)、蓄电池等。在非易失性存储装置(ROM、SSD等)中存储有操作系统(OS)、各种应用程序、各种数据等。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PU)通过将OS、应用程序、各种数据读入来执行运算处理,由此实现各种功能。
第一单元101具备能够供用户进行输入处理的输入部,且能够供第二单元102装拆。第一单元101具备第一框体110、插口130和铰链部140。
第一框体110例如由镁合金等金属或树脂形成。在第一框体110的主面(装置厚度方向的表侧的面)设置有键盘111、触控板112及多个操作按钮113等来作为上述的输入部。
插口130能够收容第二单元102的第二框体120的上下方向的下侧的侧部120S(以下适当称作“下侧部120S”)。
铰链部140将第一框体110的后侧的侧部侧与插口130的下侧的侧部连结为第一框体110与插口130能够相对转动。铰链部140具有与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平行的转动轴心AX。铰链部140例如如图1A所示那样能够将第二单元102和第一单元101保持为呈例如90度左右的角度打开的状态。另外,铰链部140能够使第二单元102的第二框体120成为相对于第一单元101的第一框体110闭合的状态(第二框体120的主面与第一框体110的主面接近而对置且大致平行的状态)。
在插口130设置有在收容了第二框体120的下侧部120S的状态下与第二框体120的连接器(未图示)连接的连接器(未图示)。经由这些连接器,能够在第二单元102与第一单元101之间进行各种信号或电力的交换。例如,能够将从第一单元101的第一框体110的键盘111、触控板112、多个操作按钮113等输入部等输出的信号向第二单元102输出。第二单元102接收这些信号并能够基于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控制。因而,根据电子设备100,能够在第一单元101装配第二单元102而作为笔记本型计算机来利用。另外,能够以第二单元102单体作为平板型计算机来利用。
[1-2.载置装置]
[1-2-1.载置装置的概要]
图2是能够载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的载置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在载置装置载置有电子设备的状态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载置装置1是例如固定于机动车的仪表板来利用的装置。载置装置1如图2所示具有平的台状的形状,在载置装置1的框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供电子设备载置的载置部11。并且,在该载置部11如图3所示那样载置有电子设备100的状态下,使卡止构件23与电子设备100的第二框体120卡止,通过操作圆柱锁24来进行锁定,由此使电子设备100无法从载置装置1取下。
载置装置1向车辆的固定例如可以通过使用螺栓或螺钉等紧固构件来进行。基于紧固构件的固定可以在不容易从外部操作的位置处进行,或者以不使用专用的工具等就无法解除固定这样的形式来进行。由此,难以将载置装置1自身从车辆取下。需要说明的是,载置装置1也可以不固定于车辆而在固定于企业或家庭的结构物或桌子等的状态下被利用。
[1-2-2.载置装置的结构]
如图2所示,载置装置1具有台状的形状。在载置装置1的框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供电子设备100载置的载置部11。在载置部11的周围以断续地包围被载置的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框体110的侧部的方式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多个突部12。
在载置部11的宽度方向中央附近设置有施力突出构件13。施力突出构件13被框体12支承为能够在上端比载置部1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规定量的第一位置(图2所示的位置)与比载置部11的上表面向下方退避的第二位置之间沿着上下方向移动。施力突出构件13被弹簧构件(未图示)向第一位置侧(上方)施力。施力突出构件13和弹簧构件用于辅助用户在将作为重量物的电子设备从载置部11取下时向上方抬起电子设备。
在载置部11的右侧设置有将电子设备100在载置于载置部11的状态下卡止而进行固定的锁定机构20。
如图3所示,在载置装置1载置有电子设备100的状态下,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框体110被配置于载置部11的周围的多个突部12断续地包围。因此,在被载置的状态下,第一框体110向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换言之,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框体110能够相对于载置部11仅以规定的位置关系进行载置。
另外,构成为使后述的卡止构件23与载置于载置装置1的电子设备100的第二框体120的装置宽度方向的右侧的侧部卡止的结构。因此,在载置装置1上载置有电子设备100的状态下,在卡止构件23卡止于第二框体120时,通过卡止构件23来限制第二框体120向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的移动。另外,第二框体120的下侧部120S嵌入插口,下侧部120S的前后及左右被插口130覆盖。由此,第二框体120向装置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的移动也受到限制。因而,电子设备100向任意方向的移动都受到限制。
[1-2-3.锁定机构]
如图2所示,锁定机构20具有可动突出构件21、操作构件22、卡止构件23及圆柱锁24。另外,锁定机构20具有与可动突出构件21、操作构件22及圆柱锁24的动作相应地驱动卡止构件23的移动机构。在说明这些结构之前,首先对载置装置1的卡止构件23与电子设备100的第二框体120的卡止结构进行说明。
[1-2-4.载置装置的卡止构件与电子设备的第二框体的卡止结构]
图4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的被卡止孔的放大立体图(图1A的箭头D所示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如图4及上述的图1B所示,电子设备的第二框体120在右侧部的下部具有被卡止孔120a。另外,电子设备的第一框体110的插口130在右侧部的上部具有被卡止孔130a。第二框体120的被卡止孔120a与插口130的被卡止孔130a在将第二框体120装配于插口130的状态下从与铰链部140的转动轴心AX(参照图6)平行的方向观察时形成在重叠的位置。
图5A、5B是载置装置的卡止构件23附近部分的侧视图。图6A、6B是载置装置的卡止构件23附近部分的主视图。
卡止构件23通过框体2而构成为能够以沿着装置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轴37为中心进行转动。卡止构件23在载置装置1上载置有电子设备100的状态下能够在初始位置与被卡止孔侧方位置之间转动。第二轴37的转动轴心AY位于铰链部140的转动轴心AX的延长线上。即,第二轴37的转动轴心AY位于与铰链部140的转动轴心AX相同的轴心上。
另外,卡止构件23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第二轴37的转动轴心AY方向平行地移动。卡止构件23在从载置装置1的右侧面侧观察时被向如下方向施力,该方向是卡止构件23以第二轴37为中心逆时针转动的方向。
卡止构件23具有主体部23a、卡止突起23b及抵接部23c。
主体部23a具有在一端侧被第二轴37支承为能够转动的杆状的形状。
卡止突起23b是从主体部23a的装置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面向装置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突起。卡止突起23b具有能够与第二框体120的被卡止孔120a、130a卡止的形状及大小。
抵接部23c从主体部23a的装置宽度方向内侧且后侧的端部沿着装置宽度方向延伸。
在卡止构件23以第二轴37为中心转动时,抵接部23c与第二框体120的背面抵接,此时,卡止构件23的卡止突起23b位于第二框体120的被卡止孔120a、130a的装置宽度方向外侧。若在该状态下利用钥匙来使圆柱锁24转动成锁定状态,则抵接部23c向装置宽度方向内侧移动,而使卡止构件23的卡止突起23b与第二框体120的被卡止孔120a、130a卡止。
锁定机构20具有上述的可动突出构件21、操作构件22、卡止构件23、圆柱锁24及移动机构。
可动突出构件21设置为能够在形成于载置部11的上下贯通孔内在上方突出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上下移动。“上方突出位置”是指可动突出构件21的上端比载置部1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规定量的位置(图2所示的位置)。“退避位置”是指可动突出构件21比载置部11的上表面向下方退避的位置。可动突出构件21在后侧具有朝向后侧的纵壁部21a。
操作构件22设置成能够向前后方向移动。操作构件22是在使卡止构件23从被卡止孔侧方位置或其它位置向初始位置转动时、即返回初始位置时由用户进行操作的构件。“被卡止孔侧方位置”是图5B所示的卡止构件23的以第二轴37为中心的转动位置,是载置在载置部11上的电子设备100的第二框体120及插口130的被卡止孔120a、130a与卡止构件23的卡止突起23b在从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观察时重叠的位置。“被卡止孔侧方位置”根据电子设备100的第二框体120的转动位置而变化。在卡止构件23位于被卡止孔侧方位置时,若使该卡止构件23沿着装置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移动,则能够使卡止构件23的卡止突起23b与插口130的被卡止孔120a、130a卡止。“初始位置”是图5A所示的卡止构件23的以第二轴37为中心的转动位置,是卡止构件23以相对于上下方向呈大致90度的角度向第二轴37的后侧放倒的状态存在且无法进一步绕顺时针(从装置宽度方向的右侧观察左侧时)转动的位置。无法转动是由于可动突出构件21的纵壁部21a与后述的齿轮构件32的前端部抵接。
圆柱锁24是通过插入对应的钥匙而能够使轴部61旋转90度的锁。
移动机构具有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及第三移动机构。第一移动机构是基于可动突出构件21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而使卡止构件23向被卡止孔侧方位置移动的机构。第二移动机构是基于操作构件22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而使卡止构件23向初始位置移动的机构。第三移动机构是根据使用与圆柱锁24对应的钥匙的上锁操作而使卡止构件23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在被卡止孔侧方位置与卡止位置之间移动的机构。
1-3.第二单元的连动卡止机构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具有连动卡止机构,该连动卡止机构在卡止构件23的卡止突起23b插入到在插口130及第二单元102的右侧的侧部设置的被卡止孔130a、120a时,将第二单元102的左侧的侧部也相对于插口130的右侧的侧部卡止。以下详细进行说明。
图7是图1的7-7线处的第一单元101的插口130的剖视图。如图7及上述的图1B、图1C所示,第一单元101的插口130在右侧面部具有被卡止孔130a且在左侧面部具有被卡止孔130b。在左侧面部的被卡止孔130b的上端侧形成有向插口130的内部侧突出的被卡止突起130c。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被卡止突起130c,但在设有被卡止突起130c的情况下,被卡止孔130b并非是必须的。
图8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单元102的连动卡止机构的结构的图。图8表示图1的7-7线处的第二单元的剖面。
第二单元102的第二框体120具有外侧框体151和框体主体152。外侧框体151覆盖框体主体152的侧部。外侧框体151例如由树脂形成。第二框体120例如由镁合金形成。
第二单元102在左右的侧部的下侧分别具有被卡止孔120a。被卡止孔120a形成于构成第二框体120的外侧框体151。
另外,构成第二框体120的框体主体152的左右的侧部的下侧分别被切去而形成凹部152a、152b,在这些凹部152a、152b分别配置有摆动构件210和弹簧220。
另外,在框体主体152形成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槽部152c,在槽部152c配置有能够沿着左右方向移动的棒状构件230。
这里,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插口130构成为在第二单元102的任一主面朝前的状态下都能够收容第二单元102。因此,左右的摆动构件210及弹簧220具有左右对称的结构。因而,对一方的摆动构件210及弹簧220主要进行说明,而适当省略对另一方的摆动构件210及弹簧220的说明。这里,对左侧的摆动构件210及弹簧220进行说明。
摆动构件210具有基端部210a、抵接部210b、卡止爪210c、前端部210d及弹簧卡止突起210e。
形成于框体主体152的支承台部152d的支承轴221穿过基端部210a,由此,摆动构件210被支承轴221支承为能够以支承轴221为中心进行摆动。图8表示在弹簧220的作用力下摆动构件210位于基准位置的状态。
抵接部210b从基端部210a附近向被卡止孔120a侧延伸。在摆动构件210位于基准位置时,抵接部210b相对于被卡止孔120a在装置内部侧位于被卡止孔120a的附近。
卡止爪210c在抵接部210b的下方朝被卡止孔120a侧延伸。在摆动构件210位于基准位置时,卡止爪210c相对于被卡止孔120a在装置内部侧位于被卡止孔120a的附近。
左侧的摆动构件210的前端部210d与棒状构件230的左侧的端部抵接,右侧的摆动构件210的前端部210d与棒状构件230的右侧的端部抵接。
弹簧220具有基端部220a、第一弹簧部220b及第二弹簧部220c。弹簧220在基端部220a处固定于支承台部152d。第一弹簧部220b及第二弹簧部220c分别被从左右压靠到摆动构件210的弹簧卡止突起210e,而将摆动构件210的弹簧卡止突起210e从左右夹入。弹簧220以将摆动构件210的前端部210d按压到棒状构件230上的方式对摆动构件210施力。需要说明的是,左右的弹簧220的作用力相同或大致相同,由此,左右的摆动构件210在从左右夹持棒状构件230的状态下保持于图8所示的基准位置。
图10是图1的7-7线处的剖视图。图10示出在插口130中装配有第二单元102的状态下卡止构件23的卡止突起23b未进入被卡止孔120a的状态。
上述被卡止孔130a、120a的位置关系等被设定为,在插口130中装配有第二单元102的状态下,插口130的右侧的被卡止孔130a与第二单元102的右侧的被卡止孔120a相邻。另外,被卡止突起130c和被卡止孔120a的位置关系或形状被设定为,使插口130的左侧面部的被卡止突起130c进入第二单元102的左侧的被卡止孔120a内,且使被卡止突起130c的前端比左侧的摆动构件210的卡止爪210c的前端靠装置外部侧。这是为了,在向插口130装配第二单元102时使被卡止突起130c与摆动构件210的卡止爪210c不抵接,并且在仅是装配后的状态下使摆动构件210的卡止爪210c不与被卡止突起130c卡止。
图11是图1的7-7线处的剖视图。图11示出在插口130中装配有第二单元102的状态下卡止构件23的卡止突起23b进入被卡止孔130a、120a的状态。
摆动构件210的抵接部210b的位置被设定为,在插口130中装配有第二单元102的状态下载置装置1的卡止构件23的卡止突起23b经由被卡止孔120a进入时,卡止突起23b与摆动构件210的抵接部210b抵接。另外,被卡止突起130c和被卡止孔120a的位置关系被设定为,在卡止构件23的卡止突起23b向被卡止孔130a、120a进入规定量的状态下,插口130的左侧面部的被卡止突起130c进入第二单元102的左侧的被卡止孔120a内且左侧的摆动构件210的卡止爪210c与被卡止突起130c卡止。
[1-4.作用]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载置装置1上载置有电子设备100的状态下,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框体110由配置在载置部11的周围的多个突部12断续地包围。因此,在载置状态下,第一框体110向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
另外,在载置装置1上载置有电子设备100的状态下,若卡止构件23相对于第二框体120卡止,则通过卡止构件23来限制第二框体120向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的移动。此外,由于第二框体120的下侧部120S嵌入插口130,下侧部120S的前后及左右由插口130来覆盖,因此第二框体120向左右方向的移动也受到限制。
因而,在载置装置1上载置有电子设备100的状态下,若卡止构件23相对于第二框体120卡止,则无法使第一框体110及第二框体120这两方、即电子设备100整体从载置装置1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卡止构件23对第二框体120进行了卡止的状态下,通过利用钥匙来操作后述的圆柱锁24,由此将该卡止构件23向装置宽度方向的移动锁定。因而,无法凭借手动使卡止构件23变成非卡止状态。由此,用户以外的第三者无法从载置装置1取下并拿走电子设备,防盗性能得以提高。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电子设备100设置连动卡止机构200,由此能够获得以下的作用。参照图11来进行说明。即,在插口130中装配有第二单元102的状态下,若载置装置1的卡止构件23的卡止突起23b经由插口130及第二单元102的右侧的被卡止孔130a、120a进入,则卡止突起23b与右侧的摆动构件210的抵接部210b抵接。若卡止突起23b进一步向装置内部侧(左侧)进入,则右侧的摆动构件210的抵接部210b由卡止突起23b向第二单元102的装置内部侧按压。由此,右侧的摆动构件210逆时针摆动,其结果是,棒状构件230向左侧移动,进而使左侧的摆动构件210逆时针摆动。此时,左侧的摆动构件210的卡止爪210c向插口130的左侧面部的被卡止突起130c的下方移动。由此,第二单元102被卡止于插口130而无法将左侧的侧部向上方抬起。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第二单元102在右侧的侧部与插口130一起由卡止构件23的卡止突起23b卡止,由此无法将第二单元102的右侧的侧部侧相对于卡止构件23(载置装置1)及插口130(第一单元101)向上方抬起。另外,第二单元102在左侧的侧部卡止于插口130,由此无法将左侧的侧部侧相对于插口130(第一单元101)向上方抬起。即,使得第二单元102的左右的两方的侧部侧都相对于插口130无法向上方抬起。因此,防盗性能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本公开的电子设备100中,用户在将电子设备100相对于载置装置1卡止时,无需分别对第一单元101和第二单元102进行卡止操作。因而,用户的便利性得以提高。
另外,通过在左右的侧部进行卡止,由此能够提高卡止的强度。在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仅在一方的侧部进行卡止这样的结构中,在将另一方的侧部侧强力抬起时,卡止构件23的卡止突起23b可能会破损,这种情况下,能够将第二单元102取下。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中,不会产生这样的状况。
[2.效果等]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包括具有输入部的第一单元101及具有显示部的第二单元102,且第一单元101与第二单元102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连结。第一单元101具备能够收容第二单元102的规定的侧部的插口130。在插口130及第二单元102的左右的侧部中的一方侧部设置有能够供卡止构件23的卡止突起23b(安全构件)插入的被卡止孔130a、120a(插入孔)。
在插口130及第二单元102的左右的侧部中的另一方侧部设置有连动卡止机构200,连动卡止机构200在卡止构件23的卡止突起23b(安全构件)插入到被卡止孔130a、120a(插入孔)时将第二单元102卡止于插口130。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中,在卡止构件23的卡止突起23b(安全构件)插入到设于插口130及第二单元102的一方的侧部上的被卡止孔130a、120a(插入孔)时,能够将第二单元102相对于插口130在上述的左右的侧部这两方侧部进行卡止。因而,与在一方的侧部将第二单元102卡止于插口130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卡止的强度。另外,在第一单元101与第二单元102能够分离的电子设备中,能够提高防盗性能。
另外,在本公开的电子设备100中,用户在将电子设备100相对于载置装置1进行卡止时,无需分别对第一单元101和第二单元102进行卡止操作。因而,用户的便利性得以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动卡止机构200具有:被卡止突起130c(卡止部),其设置于插口130的左右的侧部中的另一方;棒状构件230,其设置于第二单元102,在卡止构件23的卡止突起23b(安全构件)插入到被卡止孔130a、120a(插入孔)时进行位移;以及卡止构件23,其在棒状构件230进行位移时与插口130的被卡止突起130c(卡止部)卡止。
由此,能够利用棒状构件230、卡止构件23而以简单的结构来实现连动卡止机构200。
(其它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作为在本申请中公开的技术例示,说明了实施方式1。然而,本公开中的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适用于适当进行了变更、置换、附加、省略等的实施方式。另外,也可以组合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各结构要素而得到新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摆动构件210的抵接部210b及卡止爪210c在摆动构件210中一体地形成。然而,也可以将摆动构件210的抵接部210b及卡止爪210c的部分与摆动构件210的其它部分分离设置。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是,在构成抵接部及卡止爪的构件与摆动构件之间设置能够沿着装置宽度方向施力的弹簧,从而能够变更构成抵接部及卡止爪的构件与摆动构件的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关系。这样,即便在例如载置装置的种类改变而导致卡止构件的卡止突起向第二单元的被卡止孔的进入量变大这样的情况下,在另一侧的卡止爪与框体的内表面抵接时,也不会出现摆动构件一边进行摆动一边将另一侧的卡止爪强力地压入框体的内表面的状况。由此,例如即便在载置装置的种类改变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卡止爪、连动卡止机构200发生破损。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卡止突起23b(安全构件),以载置装置1所具备的卡止突起23b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公开的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作为安全构件,也可以利用被称作所谓的防盗锁或安全电缆锁的构件所具备的卡止突起。
如上所述,作为本公开的技术例示,说明了实施方式。为此,提供了附图及详细的说明。
因而,在附图及详细的说明所记载的结构要素中,不仅包括解决课题所必须的结构要素,还可以为了例示上述技术而包括并非是解决课题所必须的结构要素。因此,不应当基于这些非必须的结构要素记载于附图或详细的说明这一点就直接认定这些非必须的结构要素是必须的。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是用于例示本公开的技术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技术方案的范围或其同等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置换、附加、省略等。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能够广泛应用于包括具有输入部的第一单元及具有显示部的第二单元且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连结的电子设备。
附图标记说明:
1 载置装置;
2 框体;
2a 弹簧卡止部;
2c 抵接部;
11 载置部;
12 突部;
13 施力突出构件;
20 锁定机构;
21 可动突出构件;
21a 纵壁部;
22 操作构件;
23 卡止构件;
23a 主体部;
23b 卡止突起;
23c 抵接部;
24 圆柱锁;
100 电子设备;
101 第一单元;
102 第二单元;
110 第一框体;
111 键盘;
112 触控板;
113 操作按钮;
120 第二框体;
120a 被卡止孔;
120S 下侧部;
121 显示部;
130 插口;
130a 被卡止孔;
130b 被卡止孔;
130c 被卡止突起;
140 铰链部;
151 外侧框体;
152 框体主体;
152a 凹部;
152b 凹部;
152c 槽部;
152d 支承台部;
200 连动卡止机构;
210 摆动构件;
210a 基端部;
210b 抵接部;
210c 卡止爪;
210d 前端部;
210e 弹簧卡止突起;
220 弹簧;
220a 基端部;
220b 第一弹簧部;
220c 第二弹簧部;
221 支承轴;
230 棒状构件;
AX 转动轴心;
AY 转动轴心。

Claims (2)

1.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具有输入部的第一单元及具有显示部的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连结,
其中,
所述第一单元具备能够收容所述第二单元的规定的侧部的插口,
在所述插口的左右的侧部中的一方侧部及所述第二单元的左右的侧部中的一方侧部设置有能够供安全构件插入的插入孔,
在所述插口的左右的侧部中的另一方侧部及所述第二单元的左右的侧部中的另一方侧部设置有连动卡止机构,在所述安全构件插入到所述插入孔时,所述连动卡止机构将所述第二单元卡止于所述插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连动卡止机构具有:
卡止部,其设置于所述插口的所述左右的侧部中的所述另一方侧部;
棒状构件,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单元,在所述安全构件插入到所述插入孔时进行位移;以及
卡止构件,其在所述棒状构件进行了位移时卡止于所述插口的卡止部。
CN201680060976.5A 2015-11-06 2016-08-03 电子设备 Active CN1081397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8533.7A CN114661094B (zh) 2015-11-06 2016-08-03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18853 2015-11-06
JP2015-218853 2015-11-06
PCT/JP2016/003572 WO2017077673A1 (ja) 2015-11-06 2016-08-03 電子機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8533.7A Division CN114661094B (zh) 2015-11-06 2016-08-03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9780A true CN108139780A (zh) 2018-06-08
CN108139780B CN108139780B (zh) 2022-04-12

Family

ID=586631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8533.7A Active CN114661094B (zh) 2015-11-06 2016-08-03 电子设备
CN201680060976.5A Active CN108139780B (zh) 2015-11-06 2016-08-03 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8533.7A Active CN114661094B (zh) 2015-11-06 2016-08-03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0990710B2 (zh)
JP (2) JP6820459B2 (zh)
CN (2) CN114661094B (zh)
WO (1) WO20170776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1094B (zh) 2015-11-06 2024-03-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US10067533B1 (en) * 2018-03-27 2018-09-04 Precision Mounting Technologies Ltd. Locking dock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0936020B2 (en) * 2018-08-24 2021-03-02 Compal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expansion device
TWI726731B (zh) * 2020-05-27 2021-05-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45039A (ja) * 1998-05-29 1999-12-14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機器の機能を拡張するための拡張装置
US20130286299A1 (en) * 2012-04-27 2013-10-3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30301201A1 (en) * 2012-05-10 2013-11-14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radle
JP2015046031A (ja) * 2013-08-28 2015-03-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4290A (en) * 1988-10-31 1992-09-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isplay unit attachment device
US5262759A (en) * 1992-07-27 1993-11-16 Cordata Incorporated Removable computer display interface
KR0163879B1 (ko) 1995-06-14 1998-12-15 김광호 노트북 컴퓨터용 도킹 스테이션의 록킹장치
US5751548A (en) * 1996-05-13 1998-05-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ocking station for a portable computer providing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computer's viewable screen in three different planes
JP3324531B2 (ja) 1998-10-30 2002-09-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2003241853A (ja) 2002-02-20 2003-08-29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CA2437537A1 (en) 2003-08-27 2005-02-27 Paul Hoang Docking mechanism for notebook-tablet computer
CN2842521Y (zh) * 2005-08-12 2006-11-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可拆卸的笔记本电脑
US7656652B2 (en) * 2005-11-09 2010-02-02 George Moser Portable computer with reconfigurable display
US20080165492A1 (en) * 2007-01-05 2008-07-10 Oqo, Inc. Docking assembly for a computer and method
JP4474568B2 (ja) * 2007-07-06 2010-06-09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回動可能な表示部のロック装置
WO2009098780A1 (ja) 2008-02-08 2009-08-13 Fujitsu Limited 情報機器用機能拡張ユニット
US9945159B2 (en) * 2010-04-28 2018-04-17 Jeffrey D. Carnevali Support device having variable security level
US8922994B2 (en) * 2012-09-21 2014-12-30 Lenovo (Singapore) Ltd. Pte. Locking mechanism
JP2014149663A (ja) * 2013-01-31 2014-08-21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
JP6143560B2 (ja) * 2013-05-30 2017-06-07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用のスタンド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5308532B (zh) * 2013-07-30 2019-04-12 英特尔公司 叠放可拆式平板
US20150177792A1 (en) * 2013-12-20 2015-06-2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
US9785198B2 (en) * 2014-06-26 2017-10-10 Intel Corporation Hinge configuration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JP6430181B2 (ja) * 2014-08-29 2018-11-28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および装置
CN114661094B (zh) 2015-11-06 2024-03-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45039A (ja) * 1998-05-29 1999-12-14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機器の機能を拡張するための拡張装置
US20130286299A1 (en) * 2012-04-27 2013-10-3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30301201A1 (en) * 2012-05-10 2013-11-14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radle
JP2015046031A (ja) * 2013-08-28 2015-03-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32543A1 (en) 2018-08-16
CN114661094A (zh) 2022-06-24
CN108139780B (zh) 2022-04-12
JPWO2017077673A1 (ja) 2018-09-13
US11768972B2 (en) 2023-09-26
JP6820459B2 (ja) 2021-01-27
US20210216670A1 (en) 2021-07-15
US11520943B2 (en) 2022-12-06
US10990710B2 (en) 2021-04-27
US20230054833A1 (en) 2023-02-23
JP2021051771A (ja) 2021-04-01
JP6948536B2 (ja) 2021-10-13
WO2017077673A1 (ja) 2017-05-11
CN114661094B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9780A (zh) 电子设备
US2017028569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9971385B2 (en) Lock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equipped with lock mechanism
US1009527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9735400B2 (en) Battery pack lock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0352396A (zh) 电子设备
CN110325944A (zh) 外部锁定装置
US10156868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JP7241307B2 (ja) 電子機器
WO2015097939A1 (ja) 電子機器の筐体、電子機器
US8925416B2 (en) Steering lock device
JP6693510B2 (ja) 載置装置
US10025353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CN209458239U (zh) 板体固定栓结构
JP5324535B2 (ja) 錠および扉構造
CN203160898U (zh) 边锁
US907092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JP2009211993A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