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9542A - 具有线缆保持器的光学组件 - Google Patents
具有线缆保持器的光学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39542A CN108139542A CN201680059315.0A CN201680059315A CN108139542A CN 108139542 A CN108139542 A CN 108139542A CN 201680059315 A CN201680059315 A CN 201680059315A CN 108139542 A CN108139542 A CN 1081395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 cable
- optical waveguide
- waveguide
- attachment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73—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 G02B6/3885—Multicore or multichannel optical connectors, i.e. one single ferrule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fibre, e.g. ribbon typ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2—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lens focusing means positioned between opposed fibre en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6—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form or shape
- G02B6/383—Hermaphroditic connectors, i.e. two identical plugs mating with one another, each plug having both male and female diametrically opposed engaging par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34—Means for centering or aligning the light guide within the ferrule
- G02B6/3838—Means for centering or aligning the light guide within the ferrule using grooves for light guides
- G02B6/3839—Means for centering or aligning the light guide within the ferrule using grooves for light guides for a plurality of light guid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87—Anchoring optical cables to connector housings, e.g. strain relief featur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87—Anchoring optical cables to connector housings, e.g. strain relief features
- G02B6/3888—Protection from over-extension or over-compress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87—Anchoring optical cables to connector housings, e.g. strain relief features
- G02B6/38875—Protection from bending or twis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缆子组件,所述光缆子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波导、至少光耦合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所述至少光耦合单元包括永久性地附接到所述光波导的第一附接区域,所述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包括永久性地附接到所述光波导并适于安装在壳体中的第二附接区域。所述光波导在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长度允许当所述光波导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时的弯曲,所述弯曲在所述光耦合单元的预定角度处提供预定的配合弹簧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整体涉及光学连接器组件和与光学连接器组件相关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光学连接器可用于多种应用的光学通信,包括:电信网络、局域网、数据中心链接以及计算机设备中的内部链接。关注将光学通信扩展到小型消费电子设备诸如膝上型电脑甚至手机内的应用程序。扩展光束可用于这些系统的连接器中,以提供对灰尘和其他形式的污染较不敏感的光学连接,并且使得可放宽对准容差。通常,扩展光束是直径大于相关光波导的芯(通常为光纤,例如用于多模式通信系统的多模式光纤)的光束。如果在连接点处存在扩展光束,那么连接器一般被认为是扩束连接器。扩展光束通常是通过来自光源或光纤的光束发散而获得的。在许多情况下,发散光束由光学元件诸如透镜或反射镜处理成近似准直的扩展光束。扩展光束然后经由另一个透镜或反射镜使光束聚焦来接收。
发明内容
一些实施方案涉及光缆子组件。该子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波导、包括永久性地附接到光波导的第一附接区域的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该线缆保持器包括永久性地附接到光波导并且适于安装在壳体中的第二附接区域。光波导在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长度被配置为允许当光波导安装在壳体中时的弯曲,该弯曲在光耦合单元的预定角度处提供预定的配合弹簧力。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光缆子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波导、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以及线缆保持器,所述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永久性地附接到光波导并适于从光波导接收光信号并在其中传播所接收的光信号,所述线缆保持器永久性地附接到多个光波导并且适于接合连接器壳体中对应的保持器安装架。当子组件安装在壳体中时,线缆保持器和保持器安装架的接合提供了子组件与线缆保持器和光耦合单元之间的壳体的唯一附接。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光缆子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波导、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所述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包括用于接收并且永久性地附接到多个光波导的第一附接区域。该线缆保持器包括用于接收并且附接到光波导的第二附接区域。线缆保持器的尺寸被设计为与连接器壳体的保持器安装架耦接,使得第二附接区域在连接器壳体内的位置是固定的。光耦合单元和第一附接区域被配置为在连接器壳体内相对于第二附接区域的固定位置移动。在第一附接区域相对于第二附接区域移动时,光波导在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长度允许光波导在壳体内弯曲。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光缆子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波导、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所述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包括用于接收并且永久性地附接到多个光波导的第一附接区域,所述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包括用于接收并且附接到多个光波导的第二附接区域。线缆保持器的尺寸被设计为与连接器壳体的保持器安装架耦接,使得第二附接区域在连接器壳体内的位置是固定的。多个光波导在光缆子组件的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长度大于当光缆子组件安装在连接器壳体中之后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直线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光学连接器壳体具有配合端部、与配合端部相对的非配合端部以及在配合端部和非配合端部之间延伸的通道。该通道的尺寸被设计为接收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波导的光缆子组件,所述一个或多个光波导附接到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并且附接到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保持器安装架被配置为将线缆保持器接收在壳体中,使得光缆子组件的位置通过保持器安装架固定在壳体内。该通道的尺寸被设计为约束光波导在保持器安装架和配合端部之间的壳体内弯曲。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光连接器组件包括光缆子组件和壳体。光缆子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波导、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所述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包括用于接收并且永久性地附接到光波导的第一附接区域,所述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包括用于接收并且附接到光波导的第二附接区域。壳体包括至少一个通道,该通道的尺寸被设计为接收光缆子组件和至少一个保持器安装架。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器安装架被配置为与线缆保持器耦接,使得第二附接区域的位置固定在壳体内。通道的尺寸被设计为约束光波导在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壳体内弯曲。
一些实施方案涉及制造光缆子组件的方法。一个或多个光波导被附接在光耦合单元的第一附接区域处,该第一附接区域被配置为接收并且永久性地附接到光波导。该光波导附接到线缆保持器,该线缆保持器包括用于接收并且附接到光波导的第二附接区域。光波导在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长度允许光波导的弯曲,该弯曲在光耦合单元的预定角度处提供预定的配合弹簧力。
一些实施方案提供制造光学连接器组件的方法。通过将一个或多个光波导附接在光耦合单元的第一附接区域并且将所述光波导附接在线缆保持器的第二附接区域来组装光缆子组件。将该光缆子组件插入壳体中。将线缆保持器耦接到壳体中的保持器安装架,该线缆保持器在保持器安装架中的耦接将光缆组件的位置固定在壳体内。将光波导插入壳体的通道中,该通道的尺寸被设计为约束光波导在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壳体内弯曲。
一些实施方案涉及制造光学连接器组件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组装光缆子组件:将一个或多个光波导附接在光耦合单元的第一附接区域处;将光波导附接在线缆保持器的第二附接区域处;以及将光缆子组件插入壳体中。将光缆子组件插入壳体中包括:将线缆保持器耦接到壳体中的保持器安装架,保持器与保持器安装架的耦接将光缆组件的位置固定在壳体内;以及将光波导插入壳体内的通道中。光波导在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长度大于当光缆子组件安装在连接器壳体中之后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距离。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光学套管包括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和一个或多个基准点。每个光学元件被配置为位于套管内光线传播的光路上。一个或多个基准点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光学套管被配置为接收一个或多个光波导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征结构,每个特征结构对应于不同的光波导和一个或多个基准点,所述一个或多个基准点对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特征结构。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光缆子组件100;
图2A和图2B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聚焦在光重定向构件上的光缆子组件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文所述的实施方案的两个光缆子组件的侧视图,示出了在光耦合单元附接区域处附接到光波导上的配合光耦合单元;
图4A、图4B和图4C提供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光学连接器组件的多个部分的若干视图;
图5示出了包括安装在内部壳体中的四个光缆子组件的内部壳体的实施方案;
图6A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具有保持器安装架的内部壳体,该保持器安装架包括置于共享通道内的一组四个栓;
图6B示出了光缆子组件已安装后的图6A的内部壳体;
图7A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具有保持器安装架的内部壳体,每个保持器安装架包括置于共享通道内的一组两个栓;
图7B示出了处于图7A的内部壳体内的配合位置的光缆子组件的位置;
图8A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便于光缆子组件的制造而制备的夹具的示例;
图8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制造光学连接器组件的过程;
图9A、图9B和图9C分别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线缆保持器的横向截面图、透视图和纵向截面图;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一体单件式线缆保持器的变型的横剖视图;
图11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一体单件式线缆保持器的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11B示出了包括图11A的线缆保持器的光缆子组件;
图11C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附接到多个光波导的单个线缆保持器;
图12、图13和图14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的多件式结构的线缆保持器;
图15A和图15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具有单件式结构的线缆保持器的闭合和打开视图,该单件式结构具有可相对于彼此移动的两个部分;
图16A和图16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包括C形夹头件的保持器;
图17A、图17B和图17C提供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夹头型线缆保持器的示例;
图18A和图18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包括夹头件和锥形件的夹头型保持器;
图19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包括便于将各个光波导对准的表面特征结构的线缆保持器;
图20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具有圆形出射表面的线缆保持器;
图2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包括键控栓线缆保持器的光缆子组件;
图22和图2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具有置于线缆保持器的可变宽度的粘合剂附接空间内的光波导的光缆子组件的部分;
图24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包括防护罩的光缆子组件的横截面图;
图24B和图24C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包括线缆保持器的光缆子组件,该缆线保持器被成形为使得光波导在线缆保持器内弯曲;
图25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其中线缆保持器包括在防护罩内延伸的延伸部的实施方案;
图26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配合光学连接器组件,该配合光学连接器组件在外部壳体上具有在光耦合单元上延伸的凸形护盖和凹形护盖;
图27提供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包括单独的可移除护盖的配合阴阳连接器组件的侧视图;
图28提供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具有铰接护盖的配合阴阳连接器组件的侧视图;
图29A和图29B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的具有弹簧致动的可伸缩盖的阴阳连接器组件的侧视图;
图30和图32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的设置在LCU的第一主表面上的各种特征结构;
图31和图33示出了设置在图30和图32所示的LCU的第二主表面上的各种特征结构;
图34和图36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的设置在LCU的第一主表面上的各种特征结构;
图35和图37示出了设置在图34和图36所示的LCU的第二主表面上的各种特征结构;
图38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的设置在LCU的表面上的各种特征结构;
图39示出了根据其他实施方案的设置在LCU的表面上的各种特征结构;
图40A示出了不包含本公开的颗粒污染物捕集特征结构的两个LCU之间的配合界面;
图40B示出了不包含本公开的颗粒污染物捕集特征结构的两个LCU之间的配合界面处的颗粒污染物;
图40C示出了由本公开的设置在两个LCU之间的配合界面处的颗粒污染物捕集特征结构捕获的颗粒污染物;
图41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的LCU,该LCU包含具有居中式排布结构的复合沟槽;
图42示出了图41所示的复合沟槽的各种细节,该沟槽被配置为接收光波导;
图43示出了图41所示的沟槽的纵向过渡区段;
图44是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的LCU附接区域的俯视图,该LCU附接区域包括前向粘合剂腔体;
图45是图44所示的LCU附接区域的侧视图;
图46是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的LCU附接区域的俯视图,该LCU附接区域包括横向粘合剂腔体;
图47是图46所示的LCU附接区域的侧视图;
图48为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的LCU附接区域的俯视图,该LCU附接区域包括共享前向粘合贮存器;
图49至图55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的将波导安装在LCU附接区域的复合沟槽中的过程;
图56示出了在将波导安装在复合沟槽中时可能发生的对准错误;
图57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的具有凹陷底表面和边沿区的沟槽,该沟槽便于减少图56所示的对准错误;
图58至图60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的具有两个隔开区段的沟槽,该隔开区段包括角对准区段和包括居中式表面的纵向过渡区段;
图61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的LCU,该LCU结合具有定位排布结构的复合沟槽;并且
图6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具有基准点的光学套管。
附图未必按照比例绘制。附图中使用的相似数字指示相似的部件。然而,应当理解,在给定附图中使用数字指示部件并非旨在限制另一附图中用相同数字标记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述的实施方案涉及光缆子组件、光学连接器和相关方法。许多应用中使用的光缆和光学连接器可利用一个波导或多个平行波导阵列(通常4、8或12个或更多平行波导)。各个波导通常由带有保护性缓冲涂层的玻璃制成,并且平行波导由护套封闭。包括多个波导缆线和连接器的光缆和光学连接器可用于将光波导连接到光波导或连接到光电部件,以用于在线互连和/或印刷电路板(PCB)连接,例如背板连接。
一种类型的连接器是扩束连接器,其中光被耦合在波束中的波导之间,该波束的直径大于相关联的光波导的芯的直径并且通常略小于波导到波导的间距。波导可包括光纤,例如用于多模式通信系统的多模式光纤。这些扩束光学连接器可具有非接触式光学耦合,并且与传统的光学连接器相比需要降低的机械精度。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光缆子组件100。光缆子组件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波导110和光耦合单元120(本文中也称为光学套管)。术语光波导在本文中用于指传播信号光的光学元件。光波导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包层的芯,其中芯和包层被配置为例如通过全内反射在芯内传播光。光波导可为例如单模式或多模式波导、单芯纤维、多芯光纤或聚合物波导。波导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横截面形状,例如圆形、方形、矩形等。
在下文更详细讨论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光缆子组件包括缆线保持器 130。光学波导在光耦合单元(LCU)附接区域108处永久性地附接到光耦合单元120。在包括线缆保持器130的实施方案中,光波导110在保持器附接区域131处附接到保持器130。
光耦合单元120被配置为例如以阴阳同体方式与其他光耦合单元配合。图1中所示的光耦合单元120包括机械配合舌状物116和光重定向构件1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机械配合舌状物116可具有沿舌状部分长度的至少一部分的锥形宽度,如图所示。机械配合舌状物116可从连接器壳体 (图1中未示出)的前部向外延伸。
光耦合单元(LCU)附接区域108包括多个沟槽114,每个沟槽被配置为容纳光波导110的不同光波导。沟槽被配置为接收光波导,并且每个光波导110在光耦合单元附接区域108处例如使用粘合剂永久性地附接到相应的沟槽114。
图2A和图2B是聚焦在光重定向构件上的LCU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2A示出了若干光波导204与光耦合单元220的附接。光纤204在其永久附接到的沟槽214中对齐。光纤204的出口端被设置成便于能够将光纤发出的光引导到光重定向构件212的输入侧或输入面。光重定向构件212包括光重定向元件213的阵列,其中至少一个光重定向元件用于将每个光学波导204附接到光耦合单元220。例如,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每个光重定向元件213包括棱镜、透镜和折射表面中的一一者或多者。光重定向构件212 包括光重定向元件213的阵列,其中一个光重定向元件用于光波导(光纤)204的每个光波导。
图2B是LCU的仅包括一个光重定向元件213、一个波导对准构件 (例如,沟槽214)和一个光纤204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在该图示中,光纤 204在沟槽214中对准并且可永久性地附接到该沟槽。在附接点处,纤维缓冲涂层和保护套(如果有的话)已被剥去,以允许仅裸露的光纤对准地安置并永久性地固定到沟槽214。光重定向元件213包括光输入侧222,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光波导(光纤)204的输入光,该第一光波导(光纤)置于第一波导对准构件214中并被对准。光重定向元件213还包括光重定向侧 224,该光重定向侧可包括弯曲表面,用于沿输入方向接收来自输入侧的光并沿不同的重定向方向重定向接收到的光。光重定向元件213还包括输出侧226,该输出侧接收来自光重定向元件213的光重定向侧224的光,并且将接收到的光作为输出光沿输出方向朝配合光耦合单元的光重定向构件传输。
图3示出了两个光缆子组件301和302的侧视图,示出了在光耦合单元附接区域313、323处附接到光波导311、321的配合光耦合单元310和 320。线缆保持器331、332可任选地在保持器附接区域341、342处附接到光波导311、321。光耦合单元310、320可相对于配合方向以预定的配合角度α取向。光耦合单元附接区域313、323与保持器附接区域341、342(或其他附接区域,例如在连接器壳体中)之间的光波导311、321中的弯曲 312、322提供了预定量的弹簧力以将光耦合单元310、320保持在配合位置。
有关光耦合单元、光缆子组件和光学连接器的特征结构和操作的附加信息在2012年10月5日提交的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申请61/710,077中有所讨论,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图4A至图4C提供了光学连接器组件401的多个部分的若干视图。光学连接器组件401包括可保持一个或多个光缆子组件402的内部壳体419 (在图4B和图4C中示出)。内部壳体419和一个或多个光缆子组件402 的一部分置于外部壳体418内(如图4A所示)。图4B和图4C示出了放置在内部壳体419内的一个光缆子组件402,然而,在该示例中,内部壳体 419能够保持两个光缆子组件。一般来讲,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可被配置为保持任何方便数量的光缆子组件。
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419、418分别具有配合端部451和非配合端部 452。一个或多个通道461、462设置在内部壳体419的配合端部451和非配合端部452之间。每个通道461、462的尺寸被设计为接收和包含光缆子组件的一部分。光缆子组件402被示出在通道461内。在保持器安装架411 和配合端部451之间的通道461、462的壁461a、461b、462a、462b可被配置为当光缆子组件402处于非配合位置时支撑光缆子组件402。在保持器安装架411和非配合端部452之间的通道461、462的壁461c、461d、462c、 462d可被配置为当光缆子组件402处于非配合位置或配合位置时支撑光缆子组件402。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内部壳体内的通道可具有任何形状,并且与图4A 至4C所示的示例性通道461、462相比,可具有相对于由内部壳体占据的空间更小或更大的空间。通道的空间足以允许光缆子组件的光波导产生提供配合弹簧力的预定弯曲。如图4C所示,当光耦合单元471与配合光学连接器组件481的光耦合单元491配合时,弯曲部490在光耦合单元471的配合角度处提供弹簧力,该配合角度维持光耦合单元471与配合光耦合单元 491的光学通信。
通道461、462的壁461a、461b、461c、461d、462a、462b、462c、 462d可具有任何方便的形状,并且在图4C中示出为内部壳体的前向区段 455a(保持器安装架411、412和配合端部451之间)的弯曲壁。通道 461、462的弯曲壁461a、461b、462a、462b容纳光波导405的z方向轻微弯曲部490。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当光耦合单元471与配合光耦合单元配合时,光耦合单元471和光波导405“悬浮”在内部壳体419内,使得光波导 405或光耦合单元471均不接触内部壳体419的前向区段455a中的通道461 的弯曲壁464a、464b或其他表面。
内部壳体419任选地包括在配合端部451处的一个或多个支撑特征结构485,该支撑特征结构支撑光波导405和/或光耦合单元471,使得光耦合单元471处于配合位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配合位置可相对于光学连接器组件401的配合方向成角度,如图4A所示。光耦合单元471在其与另一个光耦合单元配合之前处于配合位置,然后(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光耦合单元处于“漂浮”配合位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处于配合位置时,光耦合单元471漂浮在支撑特征结构485b之上和支撑特征结构485a之下。在图4A至图4C所示的示例中,支撑特征结构485包括从通道461、462向外延伸的双支撑臂。
内部壳体419包括通道461、462中的保持器安装架411、412。保持器安装架411被配置为与光缆子组件402的缆线保持器421耦接。如箭头 455a所示,内部壳体419的包括保持器安装架411、412和配合端部451的区段在本文中被称为内部壳体419的前向区段。在图4A至图4C所示的实施方案中,配合端部451包括光耦合单元支撑特征结构485a、485b。如箭头455b所示,内部壳体419的在保持器安装架411、412正后方延伸且包括非配合端部452的区段在本文中被称为内部壳体419的后向区段455b。当光缆子组件402处于配合位置时,将线缆保持器421耦接到内部壳体419 内的保持器安装架411固定了光缆子组合件402的保持器附接区域403在内部壳体419内的位置,或者至少固定保持器附接区域403在内部壳体419的前向区段455a内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缆线保持器421安装在保持器安装架411中并且光缆子组件402处于非配合位置时,线缆保持器421可存在一些移动 (例如,沿着图4B中所示的x和/或z轴)。当光缆子组件402与兼容的光缆子组件配合并处于配合位置时,光缆子组件402的保持器附接区域403 的位置通过缆线保持器421与保持器安装架411的相互作用而固定。固定保持器附接区域403的位置提供了用于在光波导中产生弹簧力,使得处于配合位置的光耦合单元471能够漂浮。光耦合单元和光波导通过配合连接器组件481的配合光缆子组件482的光波导487和光波导405的弹簧力远离通道壁461a、461b和/或支撑件485而保持(如图4C所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线缆保持器421与保持器安装架411耦接时,保持器附接区域403可以是固定光缆子组件402位置的光缆子组件402与内部壳体419的唯一附接点。在配合位置中,线缆保持器421和保持器安装架411支撑光缆子组件402并将光缆子组件402附接到内部壳体419,从而固定保持器附接区域403在内部壳体419内的位置。
如图4B所示,保持器安装架411、412可以是通道461、462中的狭槽,其尺寸被设计为将线缆保持器421、422保持在内部壳体419内。响应于配合LCU施加的力,光缆子组件402的光波导405在通道461中以图4A 至图4C的取向例如向下弯曲。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光缆子组件402被安装在内部壳体419中时,封闭在缆线保持器411内的光波导的区段可相对于内部壳体419的配合方向以一定角度设置。
图5示出了包括安装在内部壳体519中的四个光缆子组件502的内部壳体519的实施方案。在该实施方案中,线缆保持器521安装在置于内部壳体519的非配合端部552附近的互补保持器安装架511中。每个光缆子组件502包括置于内部壳体519外部的应变消除防护罩545。在该实施方案中,每个光缆子组件502的缆线保持器521被布置在应变消除防护罩545 和光耦合单元571之间。线缆保持器521包括延伸到应变消除防护罩545 内的延伸部561a。在该示例中,线缆保持器521和互补保持器安装架511 被布置为使得光波导的在线缆保持器521内的区段被设置成与光学连接器的配合方向大致平行。
缆线保持器和保持器安装架可采用各种互补形状。图4A至图4C和图 5示出了作为狭槽的保持器安装架,其中线缆保持器的尺寸被设计为安装在狭槽内。图6A、图6B和图7A和图7B示出了具有保持器安装架611、711 的内部壳体619、719的x-z平面横剖视图,这些保持器安装架包括在通道 661、761内侧向(沿y轴线)延伸的多组栓612、712。在这些实施方案中,光缆子组件605、705被置于由多个光缆子组件605、705共享的内部壳体619、719的通道661、761内。线缆保持器621、721具有适配栓 612、712的孔622或狭槽722,使得当光缆子组件605、705安装在内部壳体619、719内时,保持器附接区域603、703至少当光耦合单元671、771 处于配合位置时处于内部壳体的通道661、761内的固定位置。
图6A示出了具有保持器安装架611的内部壳体619,每个保持器安装架包括置于共享通道661内的一组四个栓612。光缆子组件605的缆线保持器621包括适配栓612的孔622。图6B示出了光缆子组件605已安装后的内部壳体619。光耦合单元支撑特征结构685包括内部壳体619的通道661 的侧壁中的压痕,其尺寸被设计为接收光耦合单元671并且至少当光耦合单元671处于配合位置时支撑光耦合单元671。内部壳体619中可提供其他支撑特征结构(未示出)以用于定位光缆组件。
图7A示出了具有保持器安装架711的内部壳体719,每个保持器安装架包括置于共享通道761内的一组两个栓712。光缆子组件705的缆线保持器721(在图7B中示出)包括适配栓712的狭槽722。图7A示出了光缆子组件705插入前的保持器安装架711。图7B示出了安装在内部壳体719的共享通道761中的光缆子组件705。也如图6A和图6B所示,图7A和图 7B所示的光耦合单元支撑特征结构785包括内部壳体719的通道761的侧壁中的压痕,其尺寸被设计为接收光耦合单元771。
图6A、图6B、图7A和图7B示出了包括孔或狭槽的线缆保持器以及包括栓的保持器安装架,然而,应当理解,也可反向实施,其中线缆保持器包括栓并且孔或狭槽置于壳体中。
光缆子组件可通过在光耦合单元的附接区域处附接一个或多个光波导而形成,该光耦合单元附接区域被配置为接收并且永久性地附接到光波导。光学波导也附连到线缆保持器,该线缆保持器包括用于接收和附接到光波导的保持器附接区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光波导附接到线缆保持器包括:通过主要地沿平行于波导阵列的平面的方向和与波导轴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运动而将波导(例如,波导的线性阵列)插入线缆保持器的通道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光波导附接到线缆保持器包括:通过主要地沿垂直于波导阵列的平面的方向和与波导轴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运动而将波导 (例如,波导的线性阵列)插入线缆保持器的通道中。
光耦合单元附接区域和保持器附接区域之间的光波导的长度被配置为允许光波导产生在光耦合单元的预定角度和位置处提供预定的配合弹簧力的弯曲。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光缆子组件包括可附接到光波导的防护罩,使得缆线保持器置于光耦合单元和防护罩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防护罩可被配置为以为光缆提供应力消除的方式附接到光缆。
图8A示出了为了便于制造光缆子组件801而制备的夹具800的示例,包括保持器821在光波导803上的精确定位。光耦合单元871通过光纤与具有V形沟槽的光耦合单元的光学特征架构对准或者其他适当的手段首先附接到光波导803的端部。将线缆保持器821插入到夹具800中的插座811 中,并且将附接有光耦合单元871的光波导803插入到夹具800中的沟槽 802和线缆保持器821中的沟槽或其他特征结构822中。轻微地轴向拉动光波导803,直到光耦合单元871抵靠在夹具800中的机械止动件872上。然后将粘合剂施加到线缆保持器821的内部,从而将波导803附接到线缆保持器82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线缆保持器可首先附接到光波导。然后,光波导可在附接到光耦合单元之前被剥离和裂开到一个精确的长度。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缆线保持器在距裂开端部的精确距离处附接前,光波导可首先被剥离和裂开。随后可附接光耦合单元。
线缆保持器可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附接到光波导,包括使用粘合剂粘合到光波导的护套和/或光波导缓冲器、使用粘合剂粘合到已移除护套和缓冲器的区段中的裸露光纤、将保持器机械夹持或夹紧到光波导上、熔接或焊接到光纤的金属化区段或上述技术的任意组合。在线缆保持器组装到连接器壳体中之前,可将应变消除防护罩附接到线缆保持器。
图8B、图4B和图4A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制造光学连接器组件的过程。在制造光缆子组件801之后,例如如上所述,光耦合单元附接区域809和保持器附接区域822之间的光波导的长度为L,如图8B所示。如虚线899所示,光缆子组件801被安装到连接器内部壳体819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光缆子组件801被配置为安装在壳体819中并随后该壳体移除而不损坏内部壳体819或子组件801。保持器821耦接到壳体819中的互补保持器安装架811,使得至少当光缆子组件801处于配合位置时与互补保持器安装架811耦接的线缆保持器821固定光缆子组件801在壳体819内的位置。将光波导803插入内部壳体819的通道861中,其中通道861被成形用于限制光波导在光耦合单元附接区域809与保持器附接区域822之间的壳体819内弯曲。如图4B和图4A所示,在将光缆子组件402插入壳体 419中之后,光耦合单元附接区域409与保持器附接区域403之间的直线距离d由于在光缆子组件402被安装在连接器内部壳体419中时光波导405发生弯曲而小于L。在光缆子组件402被安装在连接器内部壳体419中之后,外部壳体420被设置在内部壳体419上,如图4A所示。
线缆保持器和互补保持器安装架可呈现多种形状,其中的一些由图9 至图25示出。图9A至图9C分别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线缆保持器 900的横向截面图、透视图和纵向截面图。在图9A至图9C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线缆保持器900包括具有附接表面902的块901,光波导905通过粘合剂层906粘合在该附接表面上。如图9A至图9C所示,粘合剂层906可置于块表面902和光波导905之间。在该示例以及使用粘合剂将光波导附接到线缆保持器的其他示例中,可将粘合剂施加到护套、缓冲涂层和/或光波导的包层上。在一些构形中,可将粘合剂施加在光波导上和/或沿着光波导的侧面。图9A至图9C提供了一体单件式线缆保持器的示例。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了一体单件式线缆保持器的另一种版本的横剖视图。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线缆保持器1000包括U形件1001,该U形件具有侧壁1007和侧壁1007之间的附接表面1002。在图10A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光波导1005通过置于附接表面1002与光波导1005之间的粘合剂层1006附接到附接表面1002。在图10B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粘合剂1006置于光波导1005之上和之下,例如,基本上填充U形件1001的内部。
图11A是一体单件式线缆保持器1100的实施方案的透视图,图11B 示出了包括线缆保持器1100的光缆子组件1190。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线缆保持器1100包括C形件1101,该C形件具有附接表面1103a、1103b。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光学波导1105可被粘附地附接到附接表面1103a、 1103b中的一者或两者。C形件1101可具有内空间1107,该内空间被成形为便于在光波导1105和内部附接表面1103a、1103b中的一者或两者之间放置粘合剂。
图11B示出了光缆子组件1190,该光缆子组件包括在光耦合单元附接区域1192处附接到光波导1105的光耦合单元1191。光波导1105在保持器附接区域1103处附接到线缆保持器1100。如图11B所示,线缆保持器1100可附接到各个光波导1105a-11051的缓冲涂层1106。包围光波导1105 的护套1194已被剥离,但在图11B中仍然可见。在另选实施方案中,保持器1100可附接到光波导的护套而不是缓冲涂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护套和缓冲涂层两者可被剥离并且保持器被附接到各个光波导1105a-11051的包层。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11C所示,单线缆保持器1150可被配置用于附接到两个或更多个波导或波导阵列1161、1162。
如果保持器附接到光波导的护套,那么波导可以在护套内和/或在它们各自的缓冲涂层内轴向移动。如果护套被剥离并且保持器被附接到缓冲涂层,那么光波导的轴向移动相对于其中保持器被附接到护套的实施方案减小。将保持器附接到光波导的包层提供了波导的最少量的轴向移动,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是理想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线缆保持器可以是具有单独的件的多件式结构,如图12至14所示。图12示出了线缆保持器1200的x-y平面中的横截面,该线缆保持器包括两个单独的件,所述两个单独的件包括具有面向光波导 1205的表面1202的第一件1201和具有面向光波导1205的表面1212的第二件1211。第一件和第二件1201、1211被配置为附接在一起,使得光波导 1205设置在第一件1201与第二件1211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件 1201和第二件1211可作为夹持装置一起操作,使得光波导1205通过第一件和第二件1201、1211的光波导1205和表面1202、1212之间的摩擦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件1201和第二件1210可通过机械紧固件1220(例如,一个或多个螺钉、铆钉、夹子等)附接在一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件和第二件1202、1212可以粘合性地附接在一起。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光波导1205可以粘附于第一件和第二件1201、1211 的一个或两个表面1202、12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件和/或第二件可通过设置在第一件和第二件上的闩锁部件(图12中未示出)附接在一起,并且被配置为将第一件和第二件闩锁在一起。
图13提供了包括两个单独的件的线缆保持器1300的另一个示例,所述两个单独的件包括第一U形件1301和第二板形件1311。如图13的x-y 横截面图所示,第一件和第二件1301、1311可通过机械紧固件1320、粘合剂1306、闩锁部件(图13中未示出)等中的一者或多者附接在一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光波导1305可在第一件1301和第二件1311附接在一起之前,以类似于上文结合图10A或图10B所述的方式粘合性地附接到U形件 1301。
如图14的x-y横截面图所示,线缆保持器可包括两个单独的U形件 1401、1411。在该实施方案中,线缆保持器1400包括第一U形件1401和第二U形件1411,其中第二U形件1411装配在第一U形件1401内。第一件和第二件1401、1411可附接在一起并且由于扣合接合或压配接合而夹紧并保持光波导1405,从而在第一件1401的侧面的内表面1403与第二件 1411的侧面的外表面1413之间提供摩擦。可以通过在受压而与光波导接触的U形件内添加适形的(例如,弹性体)垫或垫圈1407来改进对光纤的夹紧。适形的结构可允许更安全的夹紧而不会损坏波导或引起微弯损耗。另选地或除此之外,第一件和第二件1401、1411可通过机械紧固件1420、通过粘合剂1406或通过闩锁部件(图14中未示出)附接在一起。在一些构形中,光波导1405可以粘附于第一件1401的附接表面1402和/或第二件 1411的附接表面1412。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如图15A和图15B的横截面图所示,线缆保持器 1500可具有单件式构造,其具有可相对于彼此移动的两个部分。图15A和图15B分别以x-y横截面示出了铰接的线缆保持器1500的闭合视图和打开视图,该铰接的线缆保持器包括通过铰链1550连接的第一部分1501和第二部分1511,该铰链允许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1501、1511相对于彼此移动。该铰链可包括“活动铰链”,该活动铰链包括由与保持件相同的材料制成的薄的柔性铰链。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在受压而与光波导接触的U形件内添加适形的(例如,弹性体)垫或垫圈来改进对光纤的夹紧。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闭合位置中,光波导1505通过摩擦被夹持在并保持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1501、1511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线缆保持器1500包括互补的闩锁部件1507a、1507b,例如在线缆保持器的与铰链 1550相对的一例上,如图15A和图15B所示,以便于将光波导1505夹持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1501、1511之间。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光波导1505 可以粘附于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1501、151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16A、图16B、图17A、图17B、图17C和图18所示,保持器可包括具有指状物的夹头,所述指状物被配置为当夹头被推入狭槽或套筒中时夹紧光波导。为了确保与玻璃波导强有力的机械粘结,夹头和夹头槽或套筒的形状可以是锥形的,使得当夹头插入内部壳体时,夹头被压紧,使夹头夹持光波导。可以通过在受压而与光波导接触的U形件内添加适形的(例如,弹性体)垫或垫圈来改进对光纤的夹紧。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16A和图16B所示,保持器1621包括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夹头指状物1691、1692的C形夹头件1601,所述夹头指状物可在力F下沿z方向挠曲。光波导1605定位在夹头件1601内,并且夹头指状物1691、1692沿y方向横向延伸穿过波导1605。保持器安装架(如图 16B所示)是形成在内部壳体1619的通道1661中的锥形狭槽1611(图 16B中仅示出了内部壳体1619的一部分),使得当线缆保持器1621插入到保持器安装架1611中时,狭槽1611的内表面1611a、1611b在指状物 1691、1692的外表面1621a、1621b上施加力,使得指状物1691、1692朝向光波导1605挠曲并将该光波导夹紧在指状物1691、1692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光波导1605可以通过粘合剂或其他手段附加地固定到线缆保持器1621。
图17A至图17C提供了夹头型线缆保持器1700的另一个示例。图 17A提供了保持器1700的x-z侧视图,图17B示出了保持器1700的y-z端视图,并且图17C示出了设置在内部壳体1719中的狭槽1711中的保持器 1700的x-z侧视图。
保持器1700包括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指状物1791、1792的夹头件 1701,所述指状物可在力F下沿z方向挠曲。光波导1705定位在夹头件1701内,使得指状物1791、1792在沿波导1705的x方向上纵向延伸。保持器安装架(如图17C所示)是形成在内部壳体1719的通道中的狭槽 1711(图17C中仅示出了通道和内部壳体1719的一部分),使得当线缆保持器1700插入到保持器安装架1711中时,狭槽1711的内表面1711a、 1711b在线缆保持器1700的指状物1791、1792的外表面1721a、1721b上施加力,使得指状物1791、1792朝向光波导1705挠曲并将该光波导夹紧在指状物1791、1792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光波导1705可以通过粘合剂附加地固定到线缆保持器1700。
在夹头型保持器的又一个示例中,图18A和图18B中所示的保持器 1800包括锥形夹头件1801和锥形套筒件1811。夹头件1801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被配置为在力F下挠曲的指状物1802、1803。光波导1805穿过夹头件 1801并穿过套筒件1811插入,如图18A所示,它们最初是分开的。当夹头件1801插入锥形套筒1811中时,如图18B所示,套筒1811在指状物1802、1803上施加力,使得指状物1802、1803朝向光波导1805挠曲并将该光波导夹紧在指状物1802、1803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光波导1805 可以通过粘合剂另选地或附加地固定到夹头件1801。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套筒的内侧可以是锥形的,或者套筒的内侧和夹头的外侧都可以是锥形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例如,其中保持器被配置为通过摩擦夹紧装置附接到光波导,光波导可以沿着x轴纵向滑过保持器,直到达到光波导的适当长度。当达到适当的长度时,光波导通过保持器的夹紧作用固定地附接到保持器。最初允许光波导滑动直到保持器夹持并夹紧波导,从而固定保持器在波导上的位置,这可便于在某些情况下制造光缆子组件和/或光学连接器组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线缆保持器可包括便于各个光波导对准的表面特征结构。图19中示出了具有表面特征结构的线缆保持器的一个示例。图19 示出了保持器1900的横截面y-z视图,该保持器包括具有附接表面1902的块1901,该附接表面用于附接到未在图19中示出的光波导。附接表面 1902包括沟槽1907,例如U形、V形和/或Y形沟槽,其中每个沟槽1907 的尺寸被设计为容纳一个光波导。沟槽1907便于将各个光波导在保持器 1900中对准。光波导1905可被保持器夹紧并且/或者粘附于保持器190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线缆保持器的一个或两个端部的一个或两个出射表面可具有特定形状,例如圆形、方形、斜面等。可使用圆形或斜面出射表面来容纳光波导中的弯曲部。图20示出了包括光耦合单元2010、一个或多个光波导2020和线缆保持器2030的光缆子组件2000的x-z平面中的横截面。线缆保持器2030包括保持器件2001,该保持器件具有第一端部2001a和第二端部2001b。在第一端部2001a处,保持器件2001具有带圆形边缘的第一出射表面2011和带圆边的第二出射表面1612。保持器件1601 的第二端部1601b处的第一表面和出射表面2021、2022具有方形边缘。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20的特征结构2005所示,线缆保持器件(或多个件)可包括为粘合剂提供粘结空间的沟槽或凹陷特征结构。如图20所示的粘结空间2005,例如,可用于本文所述的依赖于粘合剂粘结将光波导固定到保持器的任何线缆保持器。这些粘结空间可通过增加粘结区域的表面积和/或通过在粘合剂和线缆保持器之间建立机械性互锁来提高与线缆保持器的粘合剂粘结的强度。粘结空间也可用于控制多余粘合剂的流动,并防止多余粘合剂污染线缆保持器的外表面进而妨碍线缆保持器预期适配到保持器安装架中。
图21示出了光缆子组件2100,该光缆子组件包括光耦合单元2110、多根光纤2105和键控线缆保持器2130。线缆保持器2130包括具有第一侧面或部分2101、第二侧面或部分2111的栓(例如,圆柱形栓),其中第一侧面2101包括键2102。光波导2105附接在第一侧面2101和第二侧面 2111之间。光波导2105可通过粘合剂2106和/或摩擦夹紧装置而保持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2101、2111之间的线缆保持器2130中。当使用粘合剂时,线缆保持器2130包括粘合剂槽2117,该粘合剂槽位于保持器侧面或部分2101、2111之间,其中光波导2105粘附于线缆保持器1230。线缆保持器2130被配置为适配到内部壳体的互补键槽中(图21中未示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线缆保持器可用作应变消除件和光波导保持器。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线缆保持器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线缆保持器的第一区域是应变消除区段,其附接到多个光波导的护套。线缆保持器的第二区域附接到光波导的包层和/或缓冲涂层。为了便于附接到护套和包层和/ 或缓冲涂层两者上,如图22和图23所示的一些实施方案包括粘合剂附接空间,其中线缆保持器的粘附于光波导的件或部分之间的粘合剂附接空间的宽度(沿着z轴)可改变。图22中示出了可变宽度附接空间2217的示例。图22示出了包括光波导2205和线缆保持器2230的光缆子组件2200的一部分。光波导2205设置在线缆保持器2230的可变宽度的粘合剂附接空间2217内。粘合剂附接空间包括具有宽度s1的第一区域2217a和具有宽度 s2的第二区域2217b,其中s1小于s2。
粘合剂附接空间2217的第一区域2217a被配置为粘附于光波导2205 的第一区域2205a,该第一区域具有从光波导2205剥去的护套2208。在光波导2205的第一区域2205a中,光波导2205的缓冲涂层2207被暴露,并且粘合剂2206设置在缓冲涂层2207与线缆保持器2230的粘合剂附接空间 2217的内表面2217a、2217b之间。在粘合剂附接空间2217的开口2217c 处的粘合剂附接空间2217的高度s1为相对窄的,其控制光波导2205在开口2217c处的角度。
粘合剂附接空间2217的第二区域2217b(应变消除区)被配置为粘附于光波导2205的第二区域2205b。在光波导2205的第二区域2205b中,光波导2205的护套2208尚未从光波导2205剥去。在光波导2205的第二区域 2205b中,粘合剂2206设置在光波导2205的护套2208与线缆保持器2230 的粘合剂附接空间2217的内表面2218a、2218b之间。
在其他实施方案(未示出)中,粘合剂附接空间2217的宽度基本上不变。
图23中示出了具有由可变高度附接空间2317促进的应变消除区段的线缆保持器的另一个示例。图23示出了包括光波导2305和线缆保持器 2330的光缆子组件2300的一部分。光波导2305设置在线缆保持器2330的可变宽度的粘合剂附接空间2317内。粘合剂附接空间包括具有高度s3的第一区域2317a和具有高度s4的第二区域2317b(应变消除区段),其中s4大于s3。
粘合剂附接空间2317的第一区域2317a粘附于光波导的移除了护套的区,以及/或者附接到光波导的剥去了护套2308和缓冲涂层2307两者从而暴露出光波导2305的包层2309的区。在第一区域2317a中,粘合剂2306 设置在光波导2305的缓冲涂层2307和/或包层2309与线缆保持器2330的粘合剂附接空间2317的内表面2317a、2317b之间。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将线缆保持器2330粘结到光波导的包层2309可提供更可靠的粘结,并且/或者可减少各个光波导在其缓冲涂层2307和/或光波导的护套2308内的纵向移动量。
粘合剂附接空间2317的第二(应变消除)区域2317b被配置为粘附于光波导2305的护套完整的区域。在第二区域2317b中,粘合剂2306设置在光波导2305的护套2308与线缆保持器2330的粘合剂附接空间2317的内表面2317a、2317b之间。
在其他实施方案(未示出)中,粘合剂附接空间2317的宽度基本上不变。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光缆子组件包括覆盖光波导的一部分的防护罩。防护罩通常位于连接器壳体外部,在连接器壳体的非配合端部处或附近。线缆保持器位于防护罩和光耦合单元之间。防护罩可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柔性材料保护光波导免于因过度挠曲而破裂或损坏。
图24A是光缆子组件2400的横截面图,所述光缆子组件包括光耦合单元2410、一个或多个光波导2420、线缆保持器2430和防护罩2440。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防护罩2440和线缆保持器2430沿着光波导2420间隔开。每个光波导2420具有包围光学芯的包层2409,其中缓冲涂层2407设置在包层2409上。护套2408设置在光波导2420上。在光波导2420的一些区段2420a、2420b中,护套2408、缓冲涂层2407或两者被剥离,以便于在光耦合单元附接区域2411和/或保持器附接区域2431处附接光波导 242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光缆子组件可包括成形或成角度的线缆保持器,使得光波导在保持器内弯曲或成角度。图24B示出了光缆子组件2490,该光缆子组件包括光耦合单元2491、防护罩2494和设置在光耦合单元2491 和防护罩2494之间的线缆保持器2493。线缆保持器2493被成形为使得光波导2492在线缆保持器2493内包括弯曲部2495。
图24C示出了光缆子组件,该光缆子组件包括光耦合单元2481、防护罩2484和设置在光耦合单元2481和防护罩2484之间的线缆保持器2483。线缆保持器2483被成形为使得线缆保持器2483内的光波导2482的部分 2485成角度。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25所示,防护罩和线缆保持器可以重叠并且 /或者可以附接在一起。图25示出了其中线缆保持器2530包括延伸部2531 的实施方案,该延伸部延伸穿过内部壳体的通道2561,在内部连接器壳体 2519的外部以及防护罩2540的内部。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光学连接器组件可包括护盖以保护光耦合单元免受损坏或污染。图26至图29示出了几种护盖构形。图26示出了配合光学连接器组件2601、2602,该配合光学连接器组件在外部壳体上具有在光耦合单元2671上延伸的凸形护盖2610和凹形护盖2620。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护盖固定在连接器上,并且在配合期间不移动,例如,凹形护盖不相对于阴性连接器移动。
图27提供了具有内部壳体2719、2729和外部壳体2718、2728的配合阴阳连接器组件2701、2702的侧视图。光耦合单元2771、2772被示出为设置在内部壳体2719、2729内。每个连接器组件2701、2702包括单独的可移除护盖2703、2704,该单独的可移除护盖设置在外部壳体2718、2728 的配合端部上方。护盖2603、2704被配置为在连接器组件2701、2702配合之前手动移除。
图28提供了具有内部壳体2819、2829和外部壳体2818、2828的配合阴阳连接器组件2801、2802的侧视图。光耦合单元2871、2872被示出为设置在内部壳体2819、2829内。每个连接器组件2801、2802包括通过铰链2705、2706耦接到外部壳体2718、2728的护盖2803、2804。在连接器组件2801、2802配合之前,护盖2803、2805经由铰链2805、2806移动以暴露光耦合单元2871、2872。
图29A和图29B示出了具有弹簧致动的可伸缩护盖的阴阳连接器组件 2901、2902的侧视图。图29A示出了连接器组件2901的护盖2903在配合之前的位置。图29B示出了护盖2903、2904在配合之后的位置。阴阳连接器组件2901、2902具有内部壳体2919、2929和外部壳体2918、2928。光耦合单元2971、2972被示出为设置在内部壳体2919、2929内。每个连接器组件2901、2902包括由弹簧2905、2906致动的可伸缩护盖2903、 2904。当连接器组件2901、2902配合时,护盖2903、2905被推回,压缩弹簧2905、2906。
扩束光学互连装置,诸如单模式光耦合单元,对大约0.1度的角度误差敏感。例如,本公开的光耦合单元之间的平坦界面可为约3mm长。如果单个50μm直径的尘埃粒子被捕获在两个配合的光耦合单元之间的界面中,则尘埃粒子将产生1度或更大的角度误差,从而降低光传输效率。实施方案涉及透光表面,诸如光耦合单元的配合表面,其包含一系列沟槽、柱形件或其他特征结构或图案,所述沟槽、柱形件或其他特征结构或图案被配置为当配合表面与配合光耦合单元的对应配合表面接触时捕集颗粒污染物,诸如粉尘。为了使透光表面之间的配合对粉尘不太敏感,可以向透光表面的平坦区段增加一系列在其间有沟槽的小凸台(或其间有间距的柱形件),以使得存在供粉尘或其他颗粒污染物落入的地方。尽管以下讨论涉及一个或多个光耦合单元,但应该理解,可以设想任一个或多个透光表面。
现在转到图30至图34,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的包含了用于捕集颗粒污染物的特征结构的LCU 3000的不同视图。图30和图32中所示的 LCU 3000包括其上设置有LCU附接区域3002的第一主表面3001。LCU 3000还包括侧壁3022和后壁3024。LCU附接区域3002被示出为定位在侧壁3022之间并且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取向的多个基本上平行的第一沟槽3010。在第一沟槽3010中每一者的端部处设置光重定向构件3004。第一沟槽3010被配置为接收光波导(未示出)。第一主表面3001还包括从LCU 附接区域3002向外突出的配合舌状物3012。配合舌状物3012包括第一表面3013和反向的第二表面3015。邻近LCU附接区域3002的是后壁 3024,该后壁包括耦接构件3014。耦接构件3014被配置为接收配合光耦合单元的配合舌状物3012。
图31和图33示出了LCU3000的设置在第二主表面3021上的各种特征结构,第二主表面3021与图30和图32中所示的第一主表面3001反向。第二主表面3021被配置为LCU 3000的配合表面。第二主表面3021包括配合舌状物3012的第二表面3015,其在图31和图33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基本上为平坦的。第二主表面3021还包括多个基本上平行的第二沟槽3020以及设置在第二沟槽3020与配合舌状物3012的第二表面3015之间的光透射窗口3016。第二沟槽3020沿着与第一沟槽3010的第一方向不同的方向取向,所述第一沟槽设置在第一主表面3001上的LCU附接区域3002处。第二沟槽3020沿着与配合方向DM不同的方向取向。第二沟槽3020具有与第一沟槽3010不同的节距。
在图31和图33所示的实施方案中,配合舌状物3012的第二表面3015 基本上为平坦的。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配合舌状物3012的第二表面3015 包括多个基本上平行的第二沟槽3020。配合舌状物3012的第二表面3015 上的第二沟槽3020沿着与配合方向DM不同的方向取向。
如上文所讨论的,第二主表面3021被配置为LCU 3000的配合表面。具体地讲,第二主表面3021适于在沿配合方向DM移动(参见图31)时抵靠配合光耦合单元的配合表面滑动。侧壁3022的内表面具有被配置为接收配合光耦合单元的配合舌状物3012形状的形状。在图31和图33所示的实施方案中,侧壁3022的内表面具有与配合光耦合单元的配合舌状物3012的曲率匹配的曲率。应该理解,除了弯曲的特征结构之外,侧壁3022的内表面也可以是多边形或者包括多边形特征结构。
在图31和图33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光透射窗口3016凹入第二主表面 3021中。更具体地讲,光透射窗口3016凹入配合舌状物3012的第二表面 3015下方以及第二沟槽3020的凸台3023下方。将光透射窗口3016凹入第二主表面3021防止了当LCU 3000连接至配合光耦合单元时与配合光耦合单元的配合舌状物3012的潜在破坏性接触。
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第二主表面3021上的第二沟槽3020被配置为捕集第二主表面3021和配合光耦合单元的配合表面之间的颗粒污染物(例如,粉尘)。例如,当配合光耦合单元的配合舌状物3012被耦接构件3014 接收时,配合光耦合单元的配合舌状物3012上或第二沟槽3020的凸台 3023上的任何颗粒污染物被推入第二沟槽3020的凹陷部并且由其捕集。将颗粒污染物捕集在第二沟槽3020的凹陷部内防止了在配合一对光耦合单元时发生上文所述的角度误差。
在图31和图33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二主表面3021上的第二沟槽 3020被取向成横交于第一主表面3001上的第一沟槽3010的第一方向。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沟槽3020被取向成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沟槽3010的第一方向。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二沟槽3020可被取向成相对于第一沟槽 3010的第一方向成约45°的角度。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第二沟槽3020可被取向成相对干第一沟槽3010的第一方向成约30°至60°之间的角度。尽管第二沟槽3020在图31和图33中示出为基本上平行且笔直的,但第二沟槽 3020可具有某种程度的曲率,同时保持基本上平行的关系。例如,第二沟槽3020可具有大致人字形形状或其他弯曲形状。
第二沟槽3020可具有包括多边形表面和/或曲线表面的横截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沟槽3020具有V形横截面。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二沟槽3020具有U形横截面。第二沟槽3020包括一系列凸台3023和邻近凸台3023之间的凹陷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凸台3023具有比凹陷部的宽度小的宽度。例如,凸台3023的宽度可小于凹陷部宽度的约一半。还例如,凸台3023的宽度可小于凹陷部宽度的约四分之一。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凸台3023具有比凹陷部的宽度大的宽度。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凸台 3023的宽度小于约75μm。凸台3023可以与任何配合表面共面,诸如不具有凸台的配合表面。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凸台3023比凹陷部窄,并且存在凸台3023在两个配合部件上平行的线性图案,则凸台3023可落入凹陷部并卡住。因此,如果凸台3023是线性的并且不够平行,则凸台不会造成卡住。
图34至图37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的在第二主表面3021上具有沟槽构形的LCU3000。图34和图36中所示的LCU 3000包括具有图30和图 32所示的许多特征结构的第一主表面3001。图34和图36中所示的LCU 3000包括具有与图31和图33所示的特征结构不同的特征结构的第二主表面3021。更具体地讲,并且参考图35和图37,配合舌状物3012的第二表面3015包括多个基本上平行的第二沟槽3020。在该实施方案中,第二主表面3021包括第一区域3030和第二区域3032,该第一区域包括至少一些第二沟槽3020,并且该第二区域包括至少一些第二沟槽3020,其中第二区域 3032包括配合舌状物3012的第二表面3015。
第二主表面3021上的第二沟槽3020被取向成沿着与LCU附接区域 3002的第一沟槽3010的第一方向不同的方向。在图35和图37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二沟槽3020被取向成相对于第一沟槽3010的第一方向成约45°的角度。通常,第二沟槽3020可被取向成相对于第一沟槽3010的第一方向成约30°至60°之间的角度。第二沟槽3020的对角取向用于减少在光耦合单元配合期间可能发生的抖动,其中第二沟槽3020垂直于配合方向DM取向。尽管第二沟槽3020在图35和图37中示出为基本上平行且笔直的,但第二沟槽3020可具有某种程度的曲率,同时保持基本上平行的关系。
在图35和图37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光透射窗口3016位于第一区域 3030和第二区域3032之间。光透射窗口3016的上表面与第一区域3030和第二区域3032中的第二沟槽3020的凸台3023齐平。将光透射窗口3016定位成与第二沟槽3020的凸台3023齐平,以便于在将LCU 3000连接到配合光耦合单元时从光透射窗口3016中清除任何颗粒污染物。例如,当连接一对光耦合单元时,配合光耦合单元的配合舌状物3012的区3032上的第二沟槽3020可滑动地接触LCU 3000的光透射窗口3016,由此将任何颗粒污染物推离光透射窗口3016。
因为光透射窗口3016与配合光耦合单元的配合舌状物3012接触,所以希望光透射窗口3016具有增强的硬度。更具体地讲,光透射窗口3016 可具有比第二沟槽3020的凸台3023的硬度大的硬度。例如,光透射窗口 3016可包括硬度大于第二沟槽3020的凸台3023的硬度的涂层。例如,光透射窗口3016上的涂层可以是抗反射涂层。
图38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的在第二主表面3021上具有小柱形件 3025的图案的LCU 3000。图38中所示的LCU 3000包括具有前面图中所示的许多特征结构(例如,被配置为接收一个或多个光波导的一个或多个沟槽)的第一主表面(未示出)。图38中所示的LCU3000包括具有从第二主表面3021垂直延伸的一大片小柱形件3025的第二主表面3021。柱形件3025的顶表面限定凸台。柱形件3025之间的间距允许粉尘和其他颗粒污染物被捕集在柱形件3025之间的凹陷部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柱形件 3025布置成行和列。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柱形件3025按交错模式或其他分布布置。配合舌状物3012的第二表面3015优选为平坦的,该第二表面成为配合LCU的柱形件的配合表面。
图39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的在第二主表面3021上具有华夫饼图案3027的LCU3000。图39中所示的LCU 3000包括具有前面图中所示的许多特征结构的第一主表面(未示出)。图39中所示的LCU 3000包括第二主表面3021,该第二主表面具有在第二主表面3021上延伸的除了光透射窗口3016之外的华夫饼图案302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华夫饼图案3027可覆盖第二主表面3021的不包括配合舌状物3012和光透射窗口3016的区域。华夫饼图案301的凸台(凸起部分)被布置用于接触设置在配合LCU 上的华夫饼图案或平坦表面的对应凸台或平坦表面。图39的华夫饼图案 3017具有矩形图案。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使用诸如六边形图案、菱形图案或不规则图案的图案。
图40A至图40C示出沿着配合界面3030的两个LCU 3000A和LCU 3000B之间的耦接。配合界面3030包括LCU 3000A的配合舌状物表面 3012A和LCU 3000B的配合表面3003B之间的第一配合界面3030A。配合界面3030还包括LCU 3000B的配合舌状物表面3012B和LCU3000A的配合表面3003A之间的第二配合界面3030B。在图40A中,两个LCU 3000A 和LCU3000B的配合界面3030不包括本公开的颗粒污染物捕集特征结构。在配合界面3030处不存在颗粒污染物时,光学透明部分3016A和 3016B处于适当的光学对准。
图40B示出了被捕获在LCU 3000A的配合表面3003A和LCU 3000B 的舌状物配合表面3012B之间的第二配合界面3030B处的尘埃粒子3032。如先前所论述,被捕获在两个配合的LCU 3000A和LCU 3000B之间的界面 3030中的单个50μm直径的尘埃粒子的存在可以在光学界面3016A/3016B 处产生1度或更大的角度误差。
图40C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的各自包含颗粒污染物捕集特征结构的两个光耦合单元3000A和3000B之间的耦接。图40C示出了在LCU 3000A和LCU 3000B之间的第二配合界面3030B处捕集在第二沟槽3020A 中一者内的尘埃粒子3032A。更具体地讲,尘埃粒子3032A在LCU 3000A 的配合表面3003A和LCU 3000B的配合舌状物表面3012B之间的第二配合界面3030B处被捕集在沟槽3020A中一者的凹陷部内。
图40C还示出了在LCU 3000A和LCU 3000B之间的第一配合界面 3030A处捕集在第二沟槽3020B中一者内的尘埃粒子3032B。更具体地讲,尘埃粒子3032B在LCU 3000B的配合表面3003B和LCU 3000A的配合舌状物表面3012A之间的第一配合界面3030A处被捕集在沟槽3020B中一者的凹陷部内。因为尘埃粒子3032A和3032B被捕获在颗粒污染物捕集特征结构内,所以在LCU 3000A和LCU 3000B之间的光学界面 3016A/3016B处保持适当光学对准。
通常使用V形沟槽(例如,V沟槽)将光波导或光纤附接到光学或光电装置。使用夹持机构迫使波导进入沟槽(通常为90°角的V形沟槽)底部。通常,施用折射率匹配的粘合剂以将波导永久性地保持在V沟槽中。该方案具有若干挑战。夹持机构必须提供足够的力将波导弯曲,以将其安置在沟槽中并与沟槽对准,还要具有足够的适应性以接触波导带的每个波导。夹持机构还必须允许在其没有变得粘结至波导的情况下施用粘合剂。在V沟槽上方设置夹持机构使得难以观察波导的位置或使用光固化粘合剂。使用具有平坦底部和竖直侧壁的U形沟槽(例如,U沟槽)具有若干挑战。先前未解决关于易于捕集波导以及与沟槽宽度所需的空隙相关的定位错误的问题。
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具有一个或多个沟槽的光耦合单元,所述沟槽被配置为接收并且永久性地附接到一个或多个光波导。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沟槽的一部分提供近似竖直的侧壁,该近似竖直的侧壁允许光波导横向弯曲至正确位置。沟槽顶部可形成得更宽,从而提供有助于将光波导捕集到沟槽中的大致Y形横截面(例如,Y沟槽)。如先前所论述,光波导可为单模式光波导、多模式光波导,或者单模式或多模式光波导的阵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波导为单模式或多模式聚合物光波导。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沟槽的一部分提供近似竖直的侧壁,该近似竖直的侧壁允许光波导横向弯曲至正确位置。沟槽的该部分可制成为比光波导的直径略宽,以提供用于初始捕集光波导的空隙。一旦与沟槽底部接触并且与其大致平行,光波导的端部轴向滑动至沟槽的宽度逐渐变窄至小于光波导的直径的位置。光波导顶端止于此处,并且被正确定位。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沟槽在顶部处可被形成为更宽,以提供有助于将光波导捕集到沟槽中的大致Y形横截面。
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可提供优于传统方法的若干优点。例如,如同V形沟槽一样,Y形沟槽可在与光耦合单元的光重定向构件(例如,镜面透镜)相同的模具插件中模制。波导可以容易且非常快速地定位在Y形沟槽中。波导无需在沟槽上方使用夹持装置便可精确定位(参见图49至图 55),这允许直接观察沟槽中的波导并且使用光固化粘合剂来快速可靠地将波导附接在Y形沟槽中。
图41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的LCU 4100的一部分。图41所示的 LCU 4100包括单个LCU附接区域4102。尽管图41示出了单个LCU附接区域4102,但应当理解,在LCU 4100上可提供用于接收并且永久性地附接至多个光波导的多个附接区域4102。LCU附接区域4102包括具有入口 4111的Y形沟槽4110、末端4113,以及在入口4111与末端4113之间延伸的中心平面4112(参见图42)。如图42所示的中心平面4112是将Y形沟槽4110的底表面4125平分并且从底表面4125垂直延伸的平面。Y形沟槽 4110被配置为接收光波导,诸如图42中所示的大致圆柱形的波导4105。
LCU 4100包括光重定向构件4104以及在光重定向构件4104与末端 4113之间的中间区段410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末端4113包括光学清晰的构件诸如透镜,或者其由光学透明材料形成。中间区段4108由光学透明材料形成。光重定向构件4104包括输出侧面4106,光透过该输出侧面离开 (或进入)光定向构件4104。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并且参考图41和图42,Y形沟槽4110是由大致 U形下部4120与伸展上部形成的复合沟槽,该伸展上部使得该复合沟槽大致为Y形。应当理解,出于方便而非限制的目的,修饰术语沟槽的术语U 和Y用于表示这些沟槽的近似形状。
如图42最佳所示,Y形沟槽4110由第一区域4120′、第二区域 4130′、开口4140和底表面4125限定。第一区域4120′限定在底表面4125 与第二区域4130′之间。第一区域4120′包括隔开间距S的大致平行的侧壁 4122。侧壁4122在竖直方向上可具有一度或几度(例如,小于约10度) 的拔模角,并且因此可被认为彼此大致平行。例如,侧壁4122可垂直于底表面4125,相差约5度以内。侧壁4122可具有略微向外的斜度或拔模角,以便制造期间侧壁4122的脱模。在这种情况下,大致竖直的侧壁4122形成拔模角α,其中平面4112从底表面4125垂直延伸。
第二区域4130′置于第一区域4120′和开口4140之间。开口4140限定在Y形沟槽4110的顶表面4127之间。开口4140的宽度W大于侧壁4122 之间的间距S。从图42可看出,第一区域4120′限定了Y-Y形沟槽4110的 U形下部4120,并且第二区域4130′限定了扩展上部4130。
第二区域4130′包括从Y形沟槽4110的中心平面4112向外延伸的侧壁 4132。在图42中,侧壁4132包括可考虑为倒角侧壁的线性侧壁。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侧壁4132(例如通过具有一些角度的曲率)可为非线性。侧壁4132在第一区域4120′和开口4140之间延伸,并且侧壁4132之间的间距从第一区域4120′向开口4140逐渐增加。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开口4140的宽度W大于第一区域4120′的间距S 一定距离,所述距离等于间距S的约一半。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开口4140 的宽度W大于间距S一定距离,所述距离大于间距S的一半。第一区域 4120′的侧壁4122的高度可大于波导4105高度的约50%。例如,第一区域 4120′的侧壁4120的高度可介于光波导4105高度的约50%至75%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区域4120′的侧壁4122的高度可大于约62.5至65μm 但小于光波导4105的高度。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一区域4120′的侧壁 4122的高度可大于约75μm但小于光波导4105的高度。在图42所示的实施方案中,Y形沟槽4110的总高度约等于波导4105(例如,约125μm)的高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Y形沟槽4110的总高度可小于或大于波导4105的高度。覆盖层4135(可选)可被配置为覆盖波导4105以及LCU 4100的沟槽4110。
如从图42所见,在最接近光波导4105的区域中的第一区域4120′的侧壁4122之间的间距比波导的宽度多出预定空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预定空隙可小于约1μm。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预定空隙可介于约1至3μm之间。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预定空隙可介于约1至5μm之间。例如,光波导 4105可具有约125μm的宽度,并且第一区域4120′的侧壁4122之间间隔的间距可包括约1至5μm的空隙。
在采用包括多模式纤维的波导4105的实施方案中,预定空隙可介于约 1至5μm之间。例如,预定空隙可等于包括多模式纤维的光波导4105宽度的约0.8%至4%。在采用包括单模式纤维的波导4105的实施方案中,预定空隙可介于约0至2μm之间。例如,预定空隙可等于包括单模式纤维的光波导4105宽度的约0至1.6%。在一些情况下,空隙可小于0,使得当将波导4105置于Y形沟槽4110中时使Y形沟槽(例如,经由过盈配合)发生形变。
图42和图43所示的波导4105包括由包层4109围绕的芯4107。重要的是,当使用光学(折射率匹配的)粘结材料将波导4105永久粘结在Y形沟槽4110内时,芯4107可与光重定向构件(参见图41所示的4104)光学对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Y形沟槽4110包括居中式排布结构,当波导 4105安装在Y形沟槽4110中时,波导4105被该居中式排布结构强行横向导向到Y形沟槽4110的中心平面4112。除了使芯4107沿Y形沟槽4110 的中心平面4112居中外,居中式排布结构还用作止动件,该止动件限制波导4105在Y形沟槽4110内的轴向移位。如此,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复合 Y形沟槽4110包括,与U形沟槽单独结合或与Y形沟槽结合的居中式排布结构。
图41和图43示出了结合了居中式排布结构的Y形沟槽4110,该居中式排布结构由包括第一端部4115′和第二端部4115″的纵向过渡区段4115限定。第一端部4115′具有与第一区域4120′的侧壁4122之间的间距S相等的宽度。第二端部4115″具有小于光波导4105宽度的宽度。例如,通过在过渡区段4115内将侧壁向内对准,过渡区段4115内的侧壁间距逐渐减小。过渡区段4115包括居中式侧壁4126,该居中式侧壁始于侧壁4122的末端并且朝向Y形沟槽4110的中心平面向内突出。居中式侧壁4126可视为Y 形沟槽4110的倒角侧壁。侧壁4122与过渡区段4115的居中式侧壁4126可包括大致平坦的侧壁表面或不平坦的侧壁表面。
居中式侧壁4126与侧壁4122形成介于约5至45度之间的角度β。相对于Y形沟槽4110的总长度,纵向过渡区段4115不需要太长。例如,Y 形沟槽4110的长度可介于200μm至2000μm之间,并且居中式侧壁4126 可从侧壁4122延伸约2μm至50μm的距离。居中式侧壁4126可具有与侧壁4122相同的高度。
随着波导4105在Y形沟槽4110内朝向光重定向构件4104轴向移位,波导4105的末端4103与居中式侧壁4126接触,并且被导向至Y形沟槽 4110的中心平面,使得波导4105的中心轴线在Y形沟槽4110内居中。间隙4129限定在居中式侧壁4126的末端之间。间隙4129足够宽以允许自波导4105的芯4107发出的光不受阻碍地通过。居中式侧壁4126的长度和间隙4129的宽度的尺寸被设计为优选地适应波导4105的芯和包层的尺寸。通过居中式排布结构使波导4105的末端4103适当地在Y形沟槽4110内居中,包层4109与居中式侧壁4126接触,并且芯4107与间隙4129的中心对准。应当理解,图43所示的居中式排布结构能够在U形沟槽或复合U形沟槽(诸如Y形沟槽)中实现。
图44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案、LCU 4100的LCU附接区域4102的顶视图。图44所示的LCU附接区域4102示出了在Y形沟槽4110内居中的波导4105的末端4103。图44所示的Y形沟槽4110的实施方案包括在入口4111与Y形沟槽4110的纵向过渡区段4115之间的对准特征结构。该对准特征结构包括沟槽侧壁4122的突起区段4124。相向突起区段4124之间的间距略微大于波导4105的宽度并且小于相向侧壁4122之间的间距。当波导端部4103定位在Y形沟槽4110的过渡区段4115中时,对准特征结构的突起区段4124用以提供波导4105相对于Y形沟槽4110的中心平面的角对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由突起区段4124形成的对准特征结构位于或接近沟槽入口4111。
在图44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示出了波导4105的末端4103的边缘,该边缘略微嵌入过渡区段4115的居中式壁4126。在该实施方案中,波导 4105的包层4109由比用于形成居中式壁4126的材料硬的材料(例如,玻璃)形成。当波导4105的末端4103在其居中位置上抵靠在居中式壁4126 上时,居中式壁4126中的形变4128可通过向波导4105施加轴向导向力形成。当施加光学粘结材料以将波导4105永久粘结在Y形沟槽4110内时,形变4128助于使波导4105适当地在Y形沟槽4110内居中。
图44所示的Y形沟槽4110的实施方案包含被限定在Y形沟槽4110 的侧壁4122与波导4105的外围之间的粘结区域4123。粘结区域4123可由粘结材料(例如,光学粘结材料)填充,当该粘结材料固化时,将波导 4105永久粘结在Y形沟槽4110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粘结区域4123在波导4105、平坦底表面4125与侧壁4122之间限定体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沿侧壁4122的一部分可在底表面4125与侧壁4122相交处形成凹入部或谷,以增加Y形沟槽4110内捕集的粘结材料的体积。
图44还示出了被配置为接收一定体积的光学粘结材料的前向粘合剂腔体4131,当该光学粘结材料固化时,用以增加波导4105的末端4103与 LCU附接区域4102之间的粘结强度(例如,完整性)。例如,前向粘合剂腔体4131可被配置为接收除粘合剂之外的一定体积的材料,诸如折射率凝胶或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粘合剂腔体4131被配置为透射来自波导4105 端部的光。如图45所示,前向粘合剂腔体4131可包括凹入部4131′,该凹入部形成为LCU附接区域4102的底表面4125。凹入部4131′用以增加前向粘合剂腔体4131中用于接收光学粘结材料的总体积,从而增强波导4105 的末端4103与LCU附接区域4102之间的粘结强度/完整性。图45还示出了位于位置4133的Y形沟槽4110的入口4111,沟槽110的底表面4125在该入口处从斜坡过渡至平坦。
图46示出了图44所示的粘结区域4123和前向粘合剂腔体4131,并且还示出了从Y形沟槽4110的每个侧壁4122横向延伸的横向粘合剂腔体 4121。横向粘合剂腔体4121可为粘结区域4123的延伸部分。横向粘合剂腔体4121在波导4105的末端103的侧面附近提供了用于接收额外粘结材料的体积,这增加了Y形沟槽4110和波导4105之间的粘结强度/完整性。如图47所示,横向粘合剂腔体4121可包括凹入部4121′,该凹入部形成 LCU附接区域4102的底表面4125。凹入部4121′用以增加横向粘合剂腔体 4121中用于接收光学粘结材料的总体积,从而增强波导4105和Y形沟槽 4110之间的粘结强度/完整性。例如,横向粘合剂腔体4121可被配置为接收除粘合剂之外的一定体积的材料,诸如折射率凝胶或油。
图48示出了包括多个沟槽4110的LCU附接区域4102,每个沟槽均具有置于其中的波导4105。在图48中,示出了两个沟槽4110与各自的波导 4105,这些波导在沟槽4110内的居中位置上与居中式表面4126接触。图 48示出了位于邻近前向粘合剂腔体4131的位置的粘合剂贮存器4131″。粘合剂贮存器4131″属于LCU附接区域4102的一部分,该粘合剂贮存器由两个或多个前向粘合剂腔体4131共享。就这一点而言,粘合剂贮存器4131″流体地耦接至两个或多个前向粘合剂腔体4131。粘合剂贮存器4131″在波导4105的末端4103附近提供了用于接收额外粘结材料的体积,增加了波导4105与LCU附接区域4102之间的粘结强度/完整性。例如,粘合剂贮存器4131″可被配置为接收除粘合剂之外的一定体积的材料,诸如折射率凝胶或油。
图49至图55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案,在LCU附接区域4102的Y 形沟槽4110中安装波导4105的过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使用带有数字相机的显微镜监控安装过程,以提供类似于如图49和图50所示的视图 (例如,顶视图、侧视图)。波导4105将要定位的Y形沟槽4110被示为从包围波导4105的缓冲层4116延伸。缓冲层4106通常为用以保护波导 4105的聚合物护套。
波导4105首先以末端4103小角度(例如,5°至20°)朝下的方式定位在Y形沟槽4110的扩展区(例如,上区)上方。图49和图50示出了典型示例,在该示例中,波导4105最初未对准至Y形沟槽4110内。Y形沟槽 4110的上扩展区包括倾斜侧表面4132,该倾斜侧表面用以捕集波导4105,并将波导4105收集至Y形沟槽4110的U形沟槽区(例如,下区)。随着将波导4105的末端4103下降,末端4103接触Y形沟槽区一例的捕集侧壁 4132,该捕集侧壁将末端4103导入Y形沟槽4110的底区(例如,U形沟槽区),从而迫使波导4105弯曲和/或横向移动。
随着波导4105下降至Y形沟槽4110中(参见图51),通过Y形沟槽 4110的底表面4125将末端4103向上弯曲。同时,Y形沟槽4110继续使波导4105弯曲和/或横向移动,使得波导4105由Y形沟槽4110的U形沟槽区近乎竖直的侧壁4122限制(参见图52)。如图53所示,当波导4105大致水平时(即,与Y形沟槽4110的底表面4125正切),波导4105被推入 Y形沟槽4110的纵向过渡区段4115(参见图54),直到末端4103接触居中式表面4126(参见图55)。居中式表面4126按需要横向推动波导4105 的末端4103直到末端4103与Y形沟槽4110两侧的居中式表面4126接触,由此使波导4105的末端4103在Y形沟槽4110内精确居中,如图55 最佳所示。
随着居中式表面4126使波导4105居中,该波导的最终角度通常为水平,并且可通过任何合适的机械手段控制,任选地通过侧视图的光学检测导向,如图53所示的视图。图56示出了当波导4105下降过多使得其接触到Y形沟槽4110的底表面4125的后边缘4125′时可发生的对准错误。在此情形中,波导4105的末端4103上翘至Y形沟槽4110外。通过使Y形沟槽4110的底表面4125的大部分凹陷,仅在Y形沟槽4110的末端4113处保留相对短的边沿区4125″,来极大地降低了此类未对准(图57)。
如图57最佳所示,相对于临近Y形沟槽4110的末端4113的边沿区 4125″,底表面的大部分4125″′凹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Y形沟槽4110的底表面4125的凹陷区段4125″′可从Y形沟槽4110的入口4111朝向末端 4113延伸并且覆盖底表面4125约二分之一以上的表面积。例如,凹陷区段 4125″′可从Y形沟槽4110的入口4111延伸至距离末端4113的一段距离内,该距离小于由Y形沟槽4110接收的波导4105的高度的约两倍。通常,凹陷区段4125″′的至少一部分将由固化的光学粘合剂填充,使得波导 4105被良好支撑。
包括下U形沟槽以及扩展的上沟槽的复合Y形沟槽4110可由热塑性塑料(例如,Ultem)注模制造。这种材料具有远大于玻璃光纤热膨胀系数的热膨胀系数。因此,存在由热偏移引起应力的担心,诸如在计算机机箱中操作是可发生。由于包含Y形沟槽4110的部分翘曲或甚至由于用于粘结波导4105的粘合剂失效,这些应力可能导致光学未对准。为使这种应力最小化,需要使由粘合剂填充的Y形沟槽4110的长度最小化。然而,需要足够的沟槽长度限制波导4105的角度。Y形沟槽4110的所需长度取决于光学系统的角度容差以及Y形沟槽4110所包括的附加宽度,该附加宽度提供用于波导4105的空隙。
图58至图23示出了具有两个单独区段4110a和4110b的Y形沟槽 4110。邻近波导4105的末端4103的短区段包括纵向过渡区段4115以及居中式表面4126。该区段4110a可由折射率匹配粘合剂填充。将单独区段 4110b置于距离区段4110b一定的足够距离(例如,0.5mm)处,使得其为波导4105提供准确的角对准但不填充粘合剂。这种设计在不损害角对准的情况下,使得与热膨胀(通过使粘结长度最小化)相关联的应力最小化。
图61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的LCU 6100的一部分。图61所示的 LCU 6100包括单个LCU连接区域6102。尽管图61示出了单个LCU附接区域6102,但应当理解,在LCU 6100上可提供用于接收并且永久性地附接至多个光波导的多个附接区域6102。LCU附接区域6102包括具有入口6111和末端6113的沟槽6110。沟槽6110被配置为接收光波导,诸如图42 所示的大致圆柱形波导4105。
LCU 6100包括光重定向构件(未在图61示出但可参见图41的4104) 以及在光重定向构件与末端6113之间的中间区段610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末端6113包括光学清晰的构件如透镜,或者其由光学透明材料形成。中间区段6108由光学透明材料形成。光重定向构件包括输出侧面,光透过该输出侧面离开(或进入)光定向构件。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沟槽6110为由大致U形的下部6123和扩展上部 6127、6132形成的复合沟槽,使得复合沟槽大致为Y形(Y形沟槽),如本文所详述。沟槽6110包括纵向过渡区段6115,该纵向过渡区段包括单个居中式侧壁6126。在纵向过渡区段6115内,侧壁6122和6122′之间的间距从与光波导6105加上空隙的宽度相等的宽度减小到小于光波导6105宽度的宽度。在图61所示的实施方案中,侧壁6122中的一者在入口6111和沟槽6110的末端6113之间大致平坦。相向侧壁6122′包括大致平行于侧壁 6122的侧壁部分并且过渡至在过渡区段6115中向内成角度的居中式侧壁 6126。居中式侧壁6126可视为沟槽6110的倒角侧壁。
在图61中,沟槽6110包括仅在沟槽6110的一个侧面上的居中式侧壁 6126。因此,单个居中式侧壁6126可视为定位侧壁6126。在组装期间,光波导6105沿平坦侧壁6122滑动直至定位侧壁6126将光波导6105压在沟槽 6110内的其安装位置,如图61所示。在这个位置上,定位侧壁6126阻止光波导6105的末端6103在沟槽6110内进一步纵向推进。图61所示的实施方案的一个优点在于,在组装期间可良好控制光波导6105的角度,因为该光波导可弯曲至平行于侧壁612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定位侧壁6126不需要钳住光波导6105,但只要在组装期间光波导6105可(诸如通过限定沟槽 6110的端部或一些其他障碍)被弯曲至抵靠在侧壁6122,该定位侧壁即可作为替代充当常规止动件。
图62示出了包括基准点1221-1224的光学套管6200(例如,模制光学套管、模制塑料光学套管)的一个侧面6201。套管6200被配置为接收一个或多个光波导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征结构。每个特征结构对应于不同的光波导。套管620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基准点,其中该一个或多个基准点对应于一个或多个特征结构。根据一些具体实施,光学套管6200的特征结构是被配置为位于套管内光线传播的光路上的光学元件,并且一个或多个基准点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
套管6200包括元件6203,例如被构造用于接收和固定光波导的沟槽,U形、V形或Y形沟槽。套管6200包括一个或多个光影响元件6205,该光影响元件被构造用于在光学套管6200内传播光时影响来自光波导的光的特征。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套管6200的每个光影响元件6205包括光重定向特征结构6205a,该光重定向特征结构可包括弯曲透镜6206和设置成靠近和/或至少部分地围绕透镜6206的平坦表面6207。光影响元件6205还包括设置在接收元件6203和光重定向特征6205a之间的中间表面6205b,例如平坦表面。光学套管6200包括多个接收和固定元件6203以及多个光影响元件6205,然而,一些单一的光学套管可包括单个接收和固定元件以及其间设置有中间表面的单个光影响元件。
光学套管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结构,包括特征结构6211,该特征结构被配置为控制套管6200沿第一横向轴121的平移。示例性光学套管 6200中示出的特征结构6211为前向止动件,其与配合套管的前向止动件接合,以设定光学套管的光影响元件与配合套管的光影响元件之间的配合距离。前向止动件6211在与配合套管的前向止动件接合时还控制光学套管 6200绕厚度轴123的旋转。
光学套管6200包括对准特征结构6212、6213,其中对准特征结构 6212为适配到配合套管的兼容插座中的销。对准特征结构6213为与配合套管的销适配的插座。销6212包括隔开的部分6212a和6212b。销6212和插座6213控制光学套管6200沿着第二横向轴622的平移,并且还可以控制光学套管6200围绕厚度轴623的旋转。销6212可被设计为使得仅销6212的侧面可与配合插座接触,从而在销6212的任一侧上提供横向止动件并且由此控制沿第二横向轴122的平移。销6212被设计成稍微窄于插座6213 以允许制造公差。任选地,适形的特征结构(未示出)可被设计到销和/或插座中以允许制造公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形的特征结构可提供灵活的对准。销或插座或两者都可安装有适形的侧面特征结构,以便于使销居中位于插座中。
在标题为“光学套管”(Optical Ferrules)、代理人案卷号为 76982US002的共同拥有且同时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S/N 62/240,069中提供了关于具有对准特征结构的光学套管的附加信息,该专利申请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在标题为“套管、对准框架和连接器”(Ferrules,Alignment Frames and Connectors)、代理人案卷号为75767US002的共同拥有且同时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S/N 62/240,066中提供了关于采用柔性对准特征结构的光学套管、框架和连接器的附加信息,该专利申请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光学套管6200的平坦配合表面6217控制套管6200沿着厚度轴123的平移以及套管6200沿着第一横向轴和第二横向轴121、122的旋转。光输出窗口6214设置在(例如,凹入到)平坦配合表面6217中。
光学套管和用于制造根据各种实施方案的光学套管的模具(包括本文所示的那些)包括模制特征结构,例如塑料模制特征结构,其被配置为提供光在套管内以及在套管和与套管对准的配合套管之间的传播。例如,光影响元件可包括透镜,例如曲面透镜,其被配置为重定向在套管中传播的光。如前所述,光学套管可包括平坦配合表面,该平坦配合表面具有对传播光是透明的光输出窗口,其中在光学套管中传播的光在被光输出窗口透射之后离开光学套管。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基准点可被模制到套管中,其中基准点对应于套管特征结构。例如,模具侧可由一个或多个工具制造,并且每个基准点可以是指示形成模具特征结构所使用的工具的位置的凹坑(或其他特征结构)。
一个基准点可对应于多个套管特征结构或者一个基准点可对应于单个套管特征结构。例如,在包括多个光影响元件的具体实施中,可使用多个基准点,其中每个基准点对应于光影响元件中的一个光影响元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62所示,两个或更多个基准点6221、6222可对应于光重定向特征结构6205a,例如,每个光重定向特征结构6205a可设置在两个基准点6221、6222之间。
根据一些具体实施,至少一个基准点可对应于至少单个接收元件。在包括多个接收元件的具体实施中,可使用多个基准点,其中每个基准点对应于接收元件中的一个接收元件。例如,如图62所示,两个或更多个基准点6223、6224可对应于接收元件6203中的一个接收元件,例如,每个接收元件6203可设置在两个基准点6223、6224之间。对应于一个特征结构 (或特征结构类型)的基准点与对应于另一个特征结构(或特征结构类型)的基准点可具有相同的形状或者可以形状不同。
关于可结合本文所述的方法使用的套管、对准框架和连接器的附加信息在以下共同拥有且同时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提供,所述专利申请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标题为“具有闩锁机构的连接器”(Connector with Latching Mechanism)、代理人案卷号为76663US002的美国专利申请S/N 62/239,998;
标题为“光学套管”(Optical Ferrules)、代理人案卷号为 76982US002的美国专利申请S/N 62/240,069;
标题为“套管、对准框架和连接器”(Ferrules,Alignment Frames andConnectors)、代理人案卷号为75767US002的美国专利申请S/N 62/240,066;
标题为“使用波导辅助对准的光学耦合装置”(Optical Coupling Device withWaveguide Assisted Registration)、代理人案卷号为 76660US002的美国专利申请S/N62/240,010;
标题为“减尘光学连接器”(Dust Mitigating Optical Connector)、代理人案卷号为76664US002的美国专利申请S/N 62/240,000;
标题为“光波导对准特征结构”(Optical Waveguide Registration Feature)、代理人案卷号为76661US002的美国专利申请S/N 62/240,009;
标题为“光学套管和光学套管模具”(Optical Ferrules and Optical FerruleMolds)、代理人案卷号为75985US002的美国专利申请 62/239,996;
标题为“具有波导不可及空间的光学套管”(Optical Ferrules with WaveguideInaccessible Space)、代理人案卷号为76778US002的美国专利申请62/240,002;
标题为“可配置模块式连接器”(Configurable Modular Connectors)、代理人案卷号为75907US002的美国专利申请62/104,196;
以及标题为“混合连接器”(Hybrid Connectors)、代理人案卷号为 76908US002的美国专利申请62/240,005。
本公开所述的项目包括:
项目1.一种光缆子组件,包括:
一个或多个光波导;
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该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包括第一附接区域,该第一附接区域永久性地附接到光波导;和
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该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包括第二附接区域,该第二附接区域永久性地附接到光波导并且适于安装在壳体中,光波导在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长度被配置为允许光波导安装在壳体中时的弯曲,该弯曲在光耦合单元的预定角度处提供预定的配合弹簧力。
项目2.根据项目1所述的子组件,其中光缆子组件适于安装在壳体中并且随后从壳体移除而不损坏壳体或光缆子组件。
项目3.根据项目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
一个或多个光波导包括多个波导阵列;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包括单个线缆保持器,该单个线缆保持器附接到所述多个波导阵列中的每个波导阵列。
项目4.根据项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粘合性地附接到光波导。
项目5.根据项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通过一个或多个机械紧固件附接到光波导。
项目6.根据项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附接到光波导的包层。
项目7.根据项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附接到光波导的缓冲涂层。
项目8.根据项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附接到所述多个光波导的护套。
项目9.根据项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粘合剂设置在多个光波导的外表面和线缆保持器的内表面之间。
项目10.根据项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包括为线缆保持器的内表面和所述多个光波导的外表面之间的粘合剂提供空间的特征结构。
项目11.根据项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包括指状物,该指状物被配置为响应于施加到指状物的力而夹紧所述多个光波导。
项目12.根据项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是单一部件。
项目13.根据项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是多件式部件。
项目14.根据项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包括第一件和第二件,并且光波导设置在第一件和第二件之间。
项目15.根据项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包括通道件和板件,并且光波导设置在所述通道件和所述板件之间。
项目16.根据项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包括第一通道件和第二通道件,并且光波导设置在第一通道件和第二通道件之间。
项目17.根据项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包括第一件和至少部分地配合在所述第一件内的第二件,并且光波导附接到第一件和第二件之间的线缆保持器。
项目18.根据项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还包括弹性体垫圈,当光波导设置在线缆保持器内时,该弹性体垫圈被压紧在光波导周围。
项目19.根据项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包括第一件和通过铰链附接到第一件的第二件。
项目20.根据项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包括第一件和第二件,其中光波导设置在第一件和第二件之间,该第一件和第二件包括互补的闩锁部件,该闩锁部件将第一件和第二件闩锁在一起。
项目21.根据项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包括被配置为将线缆保持器在壳体内取向的键。
项目22.根据项目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的内表面包括对准沟槽,每个对准沟槽的尺寸被设计为接收一个或多个光波导的光波导。
项目23.根据项目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并且保持器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一者或两者处具有斜面开口。
项目24.根据项目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用于光波导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端部具有用于光波导的第二开口,并且所述光波导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线缆保持器内弯曲。
项目25.根据项目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用于光波导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端部具有用于光波导的第二开口,并且所述光波导不垂直于线缆保持器的至少一个端部的主表面。
项目26.根据项目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还包括应变消除防护罩,其中所述线缆保持器设置在防护罩和光耦合单元之间。
项目27.根据项目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包括应变消除区段,该应变消除区段附接到所述多个光波导的护套上。
项目28.根据项目27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附接到所述多个光波导的光波导的包层。
项目29.根据项目27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附接到所述多个光波导的光波导的缓冲涂层。
项目30.根据项目27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附接到所述多个光波导的护套。
项目31.根据项目1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第一附接区域包括设置在附接区域处的一个或多个沟槽,每个沟槽被配置为接收光波导并且由以下限定:
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开口和底表面;
第一区域限定在底表面和第二区域之间,第一区域的横截面具有隔开一定间距的大致平行的侧壁;并且
所述第二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开口之间,其中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间距。
项目32.根据项目1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第一附接区域包括:
一个或多个沟槽,每个沟槽被配置为接收具有宽度的光波导;
每个沟槽具有第一区域和底表面,第一区域的横截面具有隔开一定间距的大致平行的侧壁;并且
每个沟槽具有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纵向过渡区段,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大于所述光波导的所述宽度的侧壁间距,并且所述第二端部具有小于所述光波导的所述宽度的侧壁间距。
项目33.根据项目1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第一附接区域包括:
一个或多个沟槽,每个沟槽被配置为接收具有宽度的光波导;
每个沟槽具有第一区域和底表面,第一区域的横截面具有隔开一定间距的大致平行的侧壁;并且
每个沟槽具有沿着纵向方向的两个或更多个区段,其中每个区段具有与邻接区段不同的侧壁间距,其中所述区段中的至少一个区段具有小于光波导宽度的侧壁间距。
项目34.根据项目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光耦合单元包括:
第一主表面,该第一主表面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取向的一个或多个基本上平行的第一沟槽,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光波导;和
第二主表面,用于可滑动地接触配合的光耦合单元,该第二主表面包括:
光透射窗口,用于穿过其中传播光学信号;和
第二沟槽和凸台的被配置为捕集第二沟槽中颗粒污染物的区域。
项目35.根据项目1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光耦合单元包括:
第一主表面,该第一主表面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取向的一个或多个基本上平行的第一沟槽,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光波导;和
第二主表面,用于可滑动地接触配合的光耦合单元,该第二主表面包括:
光透射窗口,用于穿过其中传播光学信号;和
第二沟槽和凸台的被配置为捕集第二沟槽中颗粒污染物的区域,第二沟槽彼此基本上平行并沿第一主表面上的不同于第一沟槽的第一方向的方向取向。
项目36.根据项目1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光耦合单元包括:
光透射窗口,用于穿过其中传播光学信号;
在沿第一方向取向的表面的第一区域上的多个基本上平行的第一沟槽;和
在沿第一方向取向的表面的第二区域上的多个基本上平行的第二沟槽;并且
第一主表面的第三区域设置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第三区域基本上没有沟槽。
项目37.根据项目1至项目36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
第一附接区域包括多个第一沟槽;并且
所述光耦合单元适于沿着配合方向与配合光耦合单元配合,该光耦合单元包括沿着与配合方向不同的第一方向取向的配合表面中的多个基本上平行的第二沟槽。
项目38.根据项目1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光耦合单元包括:
第一区段,该第一区段包括具有配合舌状物表面的配合舌状物;
第二区段,该第二区段包括:
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包括第一附接区域,该第一附接区域被配置为用于接收并且永久性地附接到光波导;和
第二配合表面,该第二配合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并且包括多个沟槽,所述沟槽被配置为在第二配合表面和配合光耦合单元的配合舌状物表面之间捕集颗粒污染物;
多个光重定向构件,该多个光重定向构件在光学耦合到光波导的第一表面上;和
光透射窗口,该光透射窗口位于沟槽和配合舌状物之间的第二配合表面上,该光透射窗口光学耦合到光重定向构件。
项目39.根据项目1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光耦合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弯曲表面,每个弯曲表面对应于不同的光波导,该弯曲表面被配置为改变来自光波导的光的发散度。
项目40.一种光缆子组件,包括:
一个或多个光波导;
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该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永久性地附接到光波导并且适于从光波导接收光信号并且在其中传播所接收的光信号;和
线缆保持器,该线缆保持器永久性地附接到多个光波导并且适于与连接器壳体中的对应保持器安装架接合,使得当子组件安装在壳体中时,所述线缆保持器和保持器安装架的接合提供了子组件与线缆保持器和光耦合单元之间的壳体的唯一附接。
项目41.一种光缆子组件,包括:
一个或多个光波导;
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该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包括第一附接区域,该第一附接区域用于接收并且永久性地附接到多个光波导;和
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该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包括第二附接区域,该第二附接区域用于接收并且附接到光波导,该线缆保持器的尺寸被设计为与连接器壳体的保持器安装架耦接,使得第二附接区域在连接器壳体内的位置是固定的,光耦合单元和第一附接区域被配置为相对于第二附接区域的固定位置在连接器壳体内移动,并且在第一附接区域相对于第二附接区域移动时,光波导在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长度允许光波导在壳体内弯曲。
项目42.根据项目41所述的子组件,其中:
保持器安装架包括狭槽,并且
由于线缆保持器上的狭槽所施加的力造成光波导的外表面和线缆保持器的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因此光缆保持器被配置为夹紧并附接到光波导。
项目43.根据项目41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为圆柱形形状,并且具有用于控制线缆保持器在壳体中的旋转位置的键,从而控制光波导的角度。
项目44.一种光缆子组件,包括:
一个或多个光波导;
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该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包括第一附接区域,该第一附接区域用于接收并且永久性地附接到多个光波导;和
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该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包括第二附接区域,该第二附接区域用于接收并且附接到所述多个光波导,该线缆保持器的尺寸被设计为与连接器壳体的保持器安装架耦接,使得第二附接区域在连接器壳体内的位置是固定的,多个光波导在光缆子组件的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长度大于光缆子组件安装在连接器壳体中之后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直线距离。
项目45.一种光学连接器壳体,包括:
配合端部;
非配合端部,该非配合端部与配合端部相对;和
通道,该通道在配合端部和非配合端部之间延伸,所述通道的尺寸被设计为接收光缆子组件,所述光缆子组件包括附接到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并且附接到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的一个或多个光波导;
保持器安装架,该保持器安装架被配置为将线缆保持器接收在壳体中,使得光缆子组件的位置通过保持器安装架固定在壳体内,所述通道的尺寸被设计为约束光波导在保持器安装架和配合端部之间的壳体内弯曲。
项目46.根据项目45的壳体,其中通道的侧面是弯曲的。
项目47.根据项目45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中通道的侧面被配置为当光耦合单元处于非配合位置时将光缆子组件支撑在壳体内。
项目48.根据项目45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还包括被配置为当光耦合单元处于非配合位置时支撑光耦合单元的特征结构。
项目49.根据项目45至48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还包括位于壳体的配合端部处的特征结构,所述特征结构被配置为当光耦合单元处于非配合位置时支撑光耦合单元附近的光波导。
项目50.根据项目45至49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中在壳体的配合端部处延伸的臂被配置为支撑光耦合单元。
项目51.根据项目45至50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中保持器安装架是狭槽。
项目52.根据项目45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中线缆保持器包括线缆保持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孔,并且保持器安装架包括适配在孔内的一个或多个栓。
项目53.根据项目45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中线缆保持器包括一个或多个栓,并且壳体的保持器安装架包括一个或多个孔,每个孔的尺寸被设计为接收所述栓中的一个栓。
项目54.根据项目45至53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中线缆保持器包括被配置为控制线缆保持器在保持器安装架中的旋转取向的键。
项目55.一种光学连接器组件,包括:
光缆子组件,包括:
一个或多个光波导;
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该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包括第一附接区域,该第一附接区域用于接收并且永久性地附接到光波导;和
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该线缆保持器包括第二附接区域,该第二附接区域用于接收并且附接到光波导;和
壳体,该壳体包括:
至少一个通道,该至少一个通道的尺寸被设计为接收光缆子组件;和
至少一个保持器安装架,该至少一个保持器安装架被配置为与线缆保持器耦接,使得第二附接区域的位置固定在壳体内,所述通道的尺寸被设计为约束光波导在第一附接区域与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壳体内弯曲。
项目56.根据项目55所述的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内的光波导的纵轴相对于连接器壳体的配合方向成角度。
项目57.根据项目55和5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具有用于光波导的第一开口,第二端部具有用于光波导的第二开口,并且线缆保持器具有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的纵轴,并且线缆保持器的纵轴基本上平行于连接器壳体的配合方向。
项目58.根据项目55至5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具有用于光波导的第一开口,第二端部具有用于光波导的第二开口,并且线缆保持器具有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的纵轴,并且线缆保持器的纵轴相对于连接器壳体的配合方向成角度。
项目59.根据项目55至5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完全设置在连接器壳体内。
项目60.根据项目55至5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线缆保持器部分地设置在连接器壳体内并且部分地设置在连接器壳体外。
项目61.一种制造光缆子组件的方法,包括:
将一个或多个光波导附接在光耦合单元的第一附接区域处,该第一附接区域被配置为接收并且永久性地附接到光波导;和
将光波导附接到线缆保持器,该线缆保持器包括用于接收并且附接到光波导的第二附接区域,光波导在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长度被配置为允许光波导的弯曲,该弯曲在光耦合单元的预定角度处提供预定的配合弹簧力。
项目62.根据项目6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光波导附接到线缆保持器包括:通过主要地沿平行于波导阵列的平面的方向和与波导轴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运动而将波导的线性阵列插入线缆保持器的通道中。
项目63.根据项目6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光波导附接到线缆保持器包括:通过主要地沿垂直于波导阵列的平面的方向和与波导轴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运动而将波导的线性阵列插入线缆保持器的通道中。
项目64.根据项目6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多个光波导附接到线缆保持器包括:将波导的线性阵列穿过线缆保持器的封闭通道。
项目65.根据项目61至6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应变消除防护罩附接在光缆保持器的与光耦合单元相对的一例上的光波导上。
项目66.根据项目6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线缆保持器组装到壳体中之前,应变消除防护罩附接到线缆保持器。
项目67.一种制造光学连接器的方法,包括:
组装光缆子组件,包括:
在光耦合单元的第一附接区域处附接一个或多个光波导;
将光波导附接在线缆保持器的第二附接区域处;
将光缆子组件插入壳体中,包括:
将线缆保持器耦接到壳体中的保持器安装架,该线缆保持器在保持器安装架中的耦接将光缆组件的位置固定在壳体内;以及
将光波导插入壳体的通道中,该通道的尺寸被设计为约束光波导在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壳体内弯曲。
项目68.一种制造光学连接器的方法,包括:
组装光缆子组件,包括:
在光耦合单元的第一附接区域处附接一个或多个光波导;
将光波导附接在线缆保持器的第二附接区域处;
将光缆子组件插入壳体中,包括:
将线缆保持器耦接到壳体中的保持器安装架,该保持器与保持器安装架的耦接将光缆组件的位置固定在壳体内;以及
将光波导插入壳体的通道中,光波导在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长度大于当光缆子组件安装在连接器壳体中之后第一附接区域和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距离。
项目69.一种光学套管,该光学套管包括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和一个或多个基准点,每个光学元件被配置为位于套管内光线传播的光路上,所述一个或多个基准点对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
项目70.根据项目69所述的光学套管,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包括多个光学元件,并且每个基准点对应于所述光学元件中的一个光学元件。
项目71.根据项目69至70中任一项上述的光学套管,其中多个基准点对应于所述光学元件中的每个光学元件。
项目72.根据项目71所述的光学套管,其中多个基准点包括至少两个基准点。
项目73.根据项目72所述的光学套管,其中光学元件设置在两个基准点之间。
项目74.一种光学套管,该光学套管被配置为接收一个或多个光波导并且包括:
一个或多个特征结构,每个特征结构对应于不同的光波导;和
一个或多个基准点,该一个或多个基准点对应于一个或多个特征结构。
项目75.根据项目74上述的光学套管,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特征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元件,该一个或多个元件被配置为接收并固定光波导。
项目76.根据项目75所述的光学套管,其中被配置为接收并固定光波导的元件包括沟槽。
项目77.根据项目74至7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套管,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特征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光重定向特征结构。
项目78.根据项目74至7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套管,其中一个基准点对应于多个特征结构。
项目79.根据项目74至7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套管,其中多个基准点对应于每个特征结构。
项目80.根据项目79所述的光学套管,其中多个基准点包括至少两个基准点。
项目81.根据项目80所述的光学套管,其中每个特征结构设置在至少两个基准点之间。
除非另外指明,否则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表达特征结构尺寸、量和物理特性的所有数字在所有情况下均应理解成由术语“约”修饰。因此,除非有相反的说明,否则在上述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列出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这些近似值可根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利用本文所公开的教导内容来寻求获得的期望性能而变化。由端点表述的数值范围的使用包括该范围内的所有数字(例如,1至5包括1、1.5、2、2.75、3、 3.80、4和5)以及该范围内的任何范围。
上述实施方案的各种变型和更改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应当理解,本公开不局限于本文所阐述的例示性实施方案。除非另外指明,否则读者应该假设一个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特征也可应用于所有其他公开的实施方案。应该理解,所有本文引用的美国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及其他专利和非专利文档都以其不与上述公开抵触的程度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
Claims (15)
1.一种光缆子组件,包括:
一个或多个光波导;
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所述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包括第一附接区域,所述第一附接区域永久性地附接到所述光波导;和
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所述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包括第二附接区域,所述第二附接区域永久性地附接到所述光波导并且适于安装在壳体中,所述光波导在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长度被配置为允许当所述光波导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时弯曲,所述弯曲在所述光耦合单元的预定角度处提供预定的配合弹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线缆保持器的内表面包括对准沟槽,每个对准沟槽的尺寸被设计为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光波导的光波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组件,还包括应变消除防护罩,其中所述线缆保持器设置在所述防护罩和所述光耦合单元之间。
4.一种光缆子组件,包括:
一个或多个光波导;
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所述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永久性地附接到所述光波导并且适于从所述光波导接收光信号并且在其中传播所接收的光信号;和
线缆保持器,所述线缆保持器永久性地附接到所述多个光波导并且适于与连接器壳体中的对应保持器安装架接合,使得当所述子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时,所述线缆保持器和所述保持器安装架的接合提供了所述子组件与所述线缆保持器和所述光耦合单元之间的所述壳体的唯一附接。
5.一种光缆子组件,包括:
一个或多个光波导;
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所述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包括第一附接区域,所述第一附接区域用于接收并且永久性地附接到所述多个光波导;和
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所述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包括第二附接区域,所述第二附接区域用于接收并且附接到所述光波导,所述线缆保持器的尺寸被设计为与连接器壳体的保持器安装架耦接,使得所述第二附接区域在所述连接器壳体内的位置是固定的,所述光耦合单元和所述第一附接区域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二附接区域的所述固定位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内移动,并且在所述第一附接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二附接区域移动时,所述光波导在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长度允许所述光波导在所述壳体内弯曲。
6.一种光缆子组件,包括:
一个或多个光波导;
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所述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包括第一附接区域,所述第一附接区域用于接收并且永久性地附接到所述多个光波导;和
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所述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包括第二附接区域,所述第二附接区域用于接收并且附接到所述多个光波导,所述线缆保持器的尺寸被设计为与连接器壳体的保持器安装架耦接,使得所述第二附接区域在所述连接器壳体内的位置是固定的,所述多个光波导在所述光缆子组件的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长度大于所述光缆子组件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之后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直线距离。
7.一种光学连接器壳体,包括:
配合端部;
非配合端部,所述非配合端部与配合端部相对;和
通道,所述通道在所述配合端部和所述非配合端部之间延伸,所述通道的尺寸被设计为接收光缆子组件,所述光缆子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波导,所述一个或多个光波导附接到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并且附接到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
保持器安装架,所述保持器安装架被配置为将所述线缆保持器接收在所述壳体中,使得所述光缆子组件的位置通过所述保持器安装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通道的尺寸被设计为约束所述光波导以在所述保持器安装架和所述配合端部之间的所述壳体内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其中在所述壳体的配合端部处延伸的臂被配置为支撑所述光耦合单元。
9.一种光学连接器组件,包括:
光缆子组件,所述光缆子组件包括:
一个或多个光波导;
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所述至少一个光耦合单元包括第一附接区域,所述第一附接区域用于接收并且永久性地附接到所述光波导;和
至少一个线缆保持器,所述线缆保持器包括第二附接区域,
所述第二附接区域用于接收并且附接到所述光波导;和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
至少一个通道,所述至少一个通道的尺寸被设计为接收所述光缆子组件;和
至少一个保持器安装架,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器安装架被配置为与所述线缆保持器耦接,使得第二附接区域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通道的尺寸被设计为约束所述光波导以在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所述壳体内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线缆保持器完全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内。
11.一种制造光缆子组件的方法,包括:
将一个或多个光波导附接在光耦合单元的第一附接区域处,所述第一附接区域被配置为接收并且永久性地附接到所述光波导;和
将所述光波导附接到线缆保持器,所述线缆保持器包括第二附接区域,所述第二附接区域用于接收并且附接到所述光波导,所述光波导在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长度被配置为允许所述光波导的弯曲,所述弯曲在所述光耦合单元的预定角度处提供预定的配合弹簧力。
12.一种制造光学连接器组件的方法,包括:
组装光缆子组件,包括:
在光耦合单元的第一附接区域处附接一个或多个光波导;
将所述光波导附接在线缆保持器的第二附接区域处;
将所述光缆子组件插入壳体中,包括:
将线缆保持器耦接到所述壳体中的保持器安装架,所述线缆保持器在所述保持器安装架中的耦接将光缆组件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以及
将所述光波导插入所述壳体的通道中,所述通道的尺寸被设计为约束所述光波导以在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所述壳体内弯曲。
13.一种制造光学连接器组件的方法,包括:
组装光缆子组件,包括:
在光耦合单元的第一附接区域处附接一个或多个光波导;
将所述光波导附接在线缆保持器的第二附接区域处;
将所述光缆子组件插入壳体中,包括:
将所述线缆保持器耦接到所述壳体中的保持器安装架,所述保持器与所述保持器安装架的所述耦接将所述光缆组件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以及
将所述光波导插入所述壳体的通道中,所述光波导在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长度大于当所述光缆子组件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之后所述第一附接区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区域之间的距离。
14.一种光学套管,所述光学套管包括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和一个或多个基准点,每个光学元件被配置为位于所述套管内光线传播的光路上,所述一个或多个基准点对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
15.一种光学套管,所述光学套管被配置为接收一个或多个光波导并且包括:
一个或多个特征结构,每个特征结构对应于不同的光波导;和
一个或多个基准点,所述一个或多个基准点对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特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562240008P | 2015-10-12 | 2015-10-12 | |
US62/240,008 | 2015-10-12 | ||
PCT/US2016/056327 WO2017066137A1 (en) | 2015-10-12 | 2016-10-11 | Optical assembly with cable retaine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39542A true CN108139542A (zh) | 2018-06-08 |
CN108139542B CN108139542B (zh) | 2021-06-15 |
Family
ID=57178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59315.0A Active CN108139542B (zh) | 2015-10-12 | 2016-10-11 | 具有线缆保持器的光学组件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10459173B2 (zh) |
JP (1) | JP7010228B2 (zh) |
KR (1) | KR20180067579A (zh) |
CN (1) | CN108139542B (zh) |
TW (1) | TW201728933A (zh) |
WO (1) | WO2017066137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45035A (zh) * | 2017-08-23 | 2019-03-08 | 弗莱克斯有限公司 | 波导组合件和对准设计及集成 |
CN112352174A (zh) * | 2018-06-29 | 2021-02-09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带有盒的光学组件 |
CN113871928A (zh) * | 2020-06-30 | 2021-12-31 | 光互通控股有限公司 | 易于接近的接线板 |
WO2023173286A1 (en) * | 2022-03-15 | 2023-09-21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Optical connector assemblies |
US12022245B2 (en) | 2020-06-30 | 2024-06-25 | Go!Foton Holdings, Inc. | Easy access patch panel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678112B2 (ja) * | 2014-03-19 | 2020-04-08 |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 光コネクタ |
WO2017066022A1 (en) * | 2015-10-12 | 2017-04-20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Optical waveguide positioning feature in a multiple waveguides connector |
WO2017066018A1 (en) | 2015-10-12 | 2017-04-20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Optical ferrules with waveguide inaccessible space |
US10754105B2 (en) | 2015-10-12 | 2020-08-25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Optical coupling device with waveguide assisted registration |
CN108139550B (zh) | 2015-10-12 | 2020-05-12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具有闩锁机构的连接器 |
KR20180067578A (ko) | 2015-10-12 | 2018-06-20 |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 먼지 경감 광 커넥터 |
US11086083B2 (en) | 2015-12-30 | 2021-08-10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Optical connector with dust ingress mitigating cover |
JP7127052B2 (ja) * | 2016-12-19 | 2022-08-29 | マサチューセッツ 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 オブ テクノロジー | 大気粒子状物質を監視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WO2018116135A1 (en) | 2016-12-23 | 2018-06-28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Configurable optical connector |
US10802225B2 (en) | 2018-01-08 | 2020-10-13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Inspection device for optical connector |
CN111971600B (zh) | 2018-03-22 | 2021-08-24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可堆叠光学套管和使用可堆叠光学套管的连接器 |
CN118426119A (zh) * | 2018-06-28 | 2024-08-02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光耦合元件和组件 |
CN112368620B (zh) | 2018-06-29 | 2022-07-26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具有复合止动件的光学套管 |
CN112352179B (zh) | 2018-06-29 | 2022-06-28 | 3M创新有限公司 | 用于在热膨胀或收缩期间保持光学套管对准的设备和方法 |
JP7213369B2 (ja) | 2019-03-26 | 2023-01-26 |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 光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
JP2022538175A (ja) | 2019-06-28 | 2022-08-31 |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 構造化表面及びそれを含む光フェルール |
CN114746786A (zh) * | 2019-12-02 | 2022-07-12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光学连接器组件 |
EP4202512A1 (en) * | 2020-08-21 | 2023-06-28 |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me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CN116868100A (zh) * | 2021-01-28 | 2023-10-10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具有失配光纤长度的光缆组件 |
WO2022162504A1 (en) * | 2021-01-28 | 2022-08-04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Optical cable assembly with mismatched fiber pitch |
WO2023170521A1 (en) * | 2022-03-08 | 2023-09-14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Optical connectors with polarization-maintaining fibers |
WO2024118318A1 (en) * | 2022-11-28 | 2024-06-06 |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 Fiber array unit with guide members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20997B1 (en) * | 1999-12-21 | 2001-11-20 | Agere Systems Optoelectronics Guardian Corp. | Self-aligning 1xN rotary optical switch |
US20020114582A1 (en) * | 2001-02-22 | 2002-08-22 |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
US6442306B1 (en) * | 1999-12-21 | 2002-08-27 | Agere Systems Guardian Corp. | Self-aligned fiber optic connector for NxM arrays |
US20040071407A1 (en) * | 2000-10-25 | 2004-04-15 | Henricus Vergeest | Optical ferrule-less connector |
CN1571935A (zh) * | 2001-10-19 | 2005-01-26 | 奥普蒂莱恩股份公司 | 光学子组件 |
CN1643421A (zh) * | 2002-03-19 | 2005-07-20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对齐光纤连接器的装置 |
CN103048741A (zh) * | 2011-10-17 | 2013-04-17 | 普泰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防尘功能的光纤连接器与光纤适配器 |
KR101410495B1 (ko) * | 2013-12-13 | 2014-06-25 | 오병윤 | 광커넥터 접속용 어댑터의 더스트 캡 |
CN103926657A (zh) * | 2013-01-15 | 2014-07-16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防尘装置、连接器组件以及对直通式快速连接器中的光纤进行定位的方法 |
WO2015038941A1 (en) * | 2013-09-16 | 2015-03-19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Optical communication assemblies |
CN104583825A (zh) * | 2012-05-31 | 2015-04-29 | 康宁光电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平移组件的光连接器和光耦合系统 |
WO2015126905A2 (en) * | 2014-02-18 | 2015-08-27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Optical ferrule and connector |
WO2015142551A1 (en) * | 2014-03-19 | 2015-09-24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Optical connect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438016A (en) | 1973-09-06 | 1976-06-03 | Plessey Co Ltd | Mounting of an optical filament in axial alignment with a second optical element |
US4148557A (en) | 1977-07-11 | 1979-04-10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Adjustable fiber optic connector |
ATE5497T1 (de) | 1979-08-15 | 1983-12-15 | Diamond S.A. | Lichtleiterkupplung. |
US4812006A (en) | 1983-11-23 | 1989-03-14 | Amphenol Corporation | Fiber optic connector with colley retention |
JPS6386606A (ja) | 1986-09-29 | 1988-04-18 | Nec Corp | カレントミラ−回路 |
JPS6386606U (zh) * | 1986-11-26 | 1988-06-06 | ||
JP2776312B2 (ja) | 1995-07-21 | 1998-07-16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光モジュール装置及び光コネクタ接続装置 |
US5933564A (en) * | 1995-11-22 | 1999-08-03 | Litton Systems, Inc. | Optical interconnection apparatus |
US6328479B1 (en) * | 1999-05-24 | 2001-12-11 | Stratos Lightwave, Inc. | Multi-terminator optical interconnect system |
JP2001054536A (ja) * | 1999-08-20 | 2001-02-27 | Uni Charm Corp | 模様シートを有する使い捨ておむ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6571048B1 (en) | 1999-10-22 | 2003-05-27 | Antec Corporation | Universal splitter for splitting ribbon fiber and buffer tubes |
WO2001033273A1 (fr) * | 1999-10-29 | 2001-05-10 |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 Corps de connecteur optique, connecteur optique utilisant ce corps et structure de connexion entre un connecteur optique et un composant optique utilisant le corps |
US6648520B2 (en) * | 2001-09-28 | 2003-11-18 |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 Fiber optic plug |
US6572275B2 (en) * | 2000-11-28 | 2003-06-03 |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 Optical connector |
US6910808B2 (en) * | 2002-02-14 | 2005-06-28 |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 Optical connector ferrule for supporting an optical fiber tape conductor, optical connector, method for assembling an optical connector and optical fiber inserting jig |
US6729773B1 (en) | 2002-11-01 | 2004-05-04 |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 Fiber optic flat ribbon cable strain relief |
US7001081B2 (en) * | 2003-05-22 | 2006-02-21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Strain relief boot with flexible extension for guiding fiber optic cable |
JP4181519B2 (ja) | 2004-03-23 | 2008-11-19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光合分波器 |
US7121732B2 (en) | 2004-10-25 | 2006-10-17 | Panduit Corp. | Collet assembly with ribbon fiber holder |
US7785019B2 (en) * | 2005-03-10 | 2010-08-31 |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 Multi-fiber fiber optic receptacle and plug assembly |
US7452138B2 (en) * | 2006-09-27 | 2008-11-18 | Fujikura Ltd. | Optical connector |
CN102211381A (zh) | 2010-04-02 | 2011-10-1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
US8977088B2 (en) * | 2010-07-30 | 2015-03-10 | Tyc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Interposer with alignment features |
US8620122B2 (en) * | 2010-09-10 | 2013-12-31 |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 Low-profil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module having two generally flat optical connector modules that slidingly engage one another |
US8469610B2 (en) * | 2011-01-18 | 2013-06-25 |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 Optical connection system with plug having optical turn |
US8534928B2 (en) * | 2011-11-28 | 2013-09-17 |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 Optical fiber assemblies, optical fiber organizer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optical fiber assemblies |
RU2629912C2 (ru) * | 2012-04-05 | 2017-09-04 | Нанопресижен Продактс, Инк. | Зажим для соединителя оптического волокна, имеющий гибкую структуру для фиксации расположенных в ряд выводов |
RU2606700C2 (ru) | 2012-04-27 | 2017-01-10 | 3М Инновейтив Пропертиз Компани | Волоконно-оптический коннектор |
JP6071277B2 (ja) * | 2012-06-29 | 2017-02-01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光ファイバーケーブル接続構造 |
KR102066445B1 (ko) * | 2012-10-05 | 2020-01-16 |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 광 커넥터 |
US10168492B2 (en) * | 2015-02-11 | 2019-01-01 |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 Optical coupling assemblies for coupling optical cables to silicon-based laser sources |
-
2016
- 2016-10-11 US US15/763,512 patent/US10459173B2/en active Active
- 2016-10-11 JP JP2018538530A patent/JP7010228B2/ja active Active
- 2016-10-11 KR KR1020187012794A patent/KR20180067579A/ko unknown
- 2016-10-11 TW TW105132790A patent/TW201728933A/zh unknown
- 2016-10-11 WO PCT/US2016/056327 patent/WO2017066137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10-11 CN CN201680059315.0A patent/CN108139542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9-23 US US16/578,654 patent/US10890724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12-17 US US17/247,586 patent/US11397297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6-21 US US17/844,909 patent/US1187451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20997B1 (en) * | 1999-12-21 | 2001-11-20 | Agere Systems Optoelectronics Guardian Corp. | Self-aligning 1xN rotary optical switch |
US6442306B1 (en) * | 1999-12-21 | 2002-08-27 | Agere Systems Guardian Corp. | Self-aligned fiber optic connector for NxM arrays |
US20040071407A1 (en) * | 2000-10-25 | 2004-04-15 | Henricus Vergeest | Optical ferrule-less connector |
US20020114582A1 (en) * | 2001-02-22 | 2002-08-22 |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
CN1571935A (zh) * | 2001-10-19 | 2005-01-26 | 奥普蒂莱恩股份公司 | 光学子组件 |
CN1643421A (zh) * | 2002-03-19 | 2005-07-20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对齐光纤连接器的装置 |
CN103048741A (zh) * | 2011-10-17 | 2013-04-17 | 普泰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防尘功能的光纤连接器与光纤适配器 |
CN104583825A (zh) * | 2012-05-31 | 2015-04-29 | 康宁光电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平移组件的光连接器和光耦合系统 |
CN103926657A (zh) * | 2013-01-15 | 2014-07-16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防尘装置、连接器组件以及对直通式快速连接器中的光纤进行定位的方法 |
WO2015038941A1 (en) * | 2013-09-16 | 2015-03-19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Optical communication assemblies |
KR101410495B1 (ko) * | 2013-12-13 | 2014-06-25 | 오병윤 | 광커넥터 접속용 어댑터의 더스트 캡 |
WO2015126905A2 (en) * | 2014-02-18 | 2015-08-27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Optical ferrule and connector |
WO2015142551A1 (en) * | 2014-03-19 | 2015-09-24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Optical connector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45035A (zh) * | 2017-08-23 | 2019-03-08 | 弗莱克斯有限公司 | 波导组合件和对准设计及集成 |
CN112352174A (zh) * | 2018-06-29 | 2021-02-09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带有盒的光学组件 |
CN114578492A (zh) * | 2018-06-29 | 2022-06-03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带有盒的光学组件 |
CN113871928A (zh) * | 2020-06-30 | 2021-12-31 | 光互通控股有限公司 | 易于接近的接线板 |
CN113871928B (zh) * | 2020-06-30 | 2024-04-05 | 光互通控股有限公司 | 易于接近的接线板 |
US12022245B2 (en) | 2020-06-30 | 2024-06-25 | Go!Foton Holdings, Inc. | Easy access patch panel |
WO2023173286A1 (en) * | 2022-03-15 | 2023-09-21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Optical connector assembli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874510B2 (en) | 2024-01-16 |
US11397297B2 (en) | 2022-07-26 |
US20210103106A1 (en) | 2021-04-08 |
US20200057209A1 (en) | 2020-02-20 |
TW201728933A (zh) | 2017-08-16 |
US20220317386A1 (en) | 2022-10-06 |
CN108139542B (zh) | 2021-06-15 |
WO2017066137A1 (en) | 2017-04-20 |
US10459173B2 (en) | 2019-10-29 |
JP2018534632A (ja) | 2018-11-22 |
US20180275355A1 (en) | 2018-09-27 |
KR20180067579A (ko) | 2018-06-20 |
JP7010228B2 (ja) | 2022-01-26 |
US10890724B2 (en) | 2021-0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39542A (zh) | 具有线缆保持器的光学组件 | |
CN108139547A (zh) | 多波导连接器中的光波导定位特征结构 | |
CN108351472A (zh) | 减尘光学连接器 | |
JP7282128B2 (ja) | 導波路アクセス不可能スペースを有する光フェルール | |
US6454464B1 (en) | Fiber optic connectors and transceiver test devices | |
CN103620461B (zh) | 具有一体扣合机构的套管组件 | |
JPH09503071A (ja) | モジュラー式多ファイバ用コネクタ | |
JP2015530626A (ja) | 光コネクター | |
WO2008133048A1 (ja) | 光ファイバ接続器及び光ケーブル | |
US6767136B1 (en) | Device having multiple optical fibers | |
TW201809768A (zh) | 波導端接模組及端接方法 | |
US20120294570A1 (en) | Optical fiber coupling connector | |
JP5690101B2 (ja) | 光ファイバ保持部材 | |
JP3364638B2 (ja) | 光コネクタ及び光コネクタと光ファイバの組立方法 | |
JP2004093950A (ja) | 光ファイバアレイ型フェルール及び光ファイバアレイ型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