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23235A - 触头及使用了该触头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触头及使用了该触头的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23235A
CN108123235A CN201711214825.3A CN201711214825A CN108123235A CN 108123235 A CN108123235 A CN 108123235A CN 201711214825 A CN201711214825 A CN 201711214825A CN 108123235 A CN108123235 A CN 108123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tact
substrate
elastic
p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148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23235B (zh
Inventor
镰谷裕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123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3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23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32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26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conductive flat strip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wires or component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确保预定的接触压并且抑制插入时的基板表面的刮屑、基板连接端子的磨损的触头及使用了该触头的连接器。该触头(2)在可动接触体(4)具备操作用弹性部(7)、与基板接触的压入用抵接部(71)、以及经由操作用弹性部(7)而被支撑板部(3)支撑的弹性接触片部(8),基板与压入用抵接部(71)接触,操作用弹性部(7)变形,并且弹性接触片部(8)与基板平行地移动,从而将弹性接触片部(8)从形成于被支撑板部(3)的侧缘支撑的固定导向部(5、5)的接触限制部(91)释放,并使其在所期望的连接位置与基板接触。

Description

触头及使用了该触头的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板与电线等的连接使用的触头及使用了该触头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基板与电线等的连接使用所谓的卡缘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卡缘连接器具备形成有供基板端部插入的基板插入部的外壳、以及在基板插入部内以使接触部突出的方式保持于外壳的多个触头,通过向基板插入部插入基板端部,从而触头利用预定的接触压与配置于基板端部的基板连接端子接触,经由触头,电连接基板和电线等。
在现有的这种卡缘连接器中,一般使用具有前端侧向插入方向伸出而成的悬臂弹簧状的弹性接触片的触头,当开始插入基板端部时,基板接触触头,从该状态开始,基板和触头相互滑动,并且插入到预定的位置,因此基板端部表面被触头刮划,存在以下问题:其刮屑附着于基板连接端子与触头之间,成为导致导通不良的原因。
另外,在插入基板时,考虑尺寸公差、晃动,因为以触头的接触部接触基板连接端子的状态滑动固定距离,所以,在反复进行拆装的情况下,存在基板连接端子磨损的问题。
因此,研发出以下技术:如图7所示,这种卡缘连接器使用的触头10具备配置于基板插入方向进深侧的操作用接触部101、以及配置于比操作用接触部101靠近前侧、而且与基板B分离的位置或者大致不产生接触压的位置的主接触部102,基板端缘接触操作用接触部101,通过下推操作用接触部101,从而主接触部102向基板B侧移动,以预定的接触压与基板连接端子接触。
在使用了该触头10的情况下,在基板B的插入初始阶段,基板端部和触头10不接触或者即使接触,接触压也小,因此能够抑制伴随着基板B与触头10的滑动的基板B的刮屑、基板连接端子的磨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9222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考虑嵌合时的松动、公差,需要操作用接触部相对于基板端部表面滑动固定距离,并且主接触部相对于基板连接端子滑动固定距离,因此基板端部表面被两接触部刮划,不能消除其刮屑成为导通不良的原因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鉴于这种现有问题而做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预定的接触压并且能够抑制插入时的基板表面的刮屑、基板连接端子的磨损的触头及使用了该触痛的连接器。
如上所述,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方案1记载的发明为一种触头,其特征在于,具备:与连接对象物相互相对滑动的支撑板部;被该支撑板部支撑的可动接触体;以及被上述支撑板部支撑的固定导向部,上述可动接触体具备:与上述连接对象物接触的压入用抵接部;与该压入用抵接部的压入联动而变形的操作用弹性部;以及经由该操作用弹性部而被上述支撑板部支撑的弹性接触片部,在上述固定导向部具备向从上述连接对象物离开的方向按压上述弹性接触片部的接触限制部,上述压入用抵接部被上述连接对象物压入,上述操作用弹性部变形,并且上述弹性接触片部与连接对象物平行地移动,从而将上述弹性接触片部从上述接触限制部释放,并使其在所期望的连接位置与上述连接对象物接触。
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的结构的基础上,上述弹性接触片部具备从其侧缘突出的导向凸片,上述固定导向部配置于上述弹性接触片的侧方,而且形成有供上述导向凸片插入的导向用切口部,上述接触限制部形成于该导向用切口部的连接对象物侧内缘的连接对象物移动方向近前侧。
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或2的结构的基础上,上述操作用弹性部具备形成为向连接对象物侧鼓出的山形或弧状的鼓出弹簧体,该鼓出弹簧体的顶部从上述固定导向部的连接对象物侧缘突出,该鼓出弹簧体的顶部形成上述压入用抵接部。
方案4是一种连接器,其具备:具有供基板插入的基板插入部的外壳;以及沿上述基板插入部的内侧面部配置,且与上述基板表面的基板连接端子接触的触头,上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上述触头具备:固定于上述外壳的支撑板部;被该支撑板部支撑的可动接触体;以及被上述支撑板部支撑的固定导向部,上述可动接触体具备:与上述连接对象物接触的压入用抵接部;与该压入用抵接部的压入联动而变形的操作用弹性部;以及经由上述操作用弹性部而被上述支撑板部支撑的弹性接触片部,在上述固定导向部具备向从上述基板离开的方向按压上述弹性接触片部的接触限制部,上述压入用抵接部被上述基板压入,上述操作用弹性部变形,上述弹性接触片部与连接对象物平行地移动,从而将上述弹性接触片部从上述接触限制部释放,并使其在所期望的连接位置与上述基板接触。
方案5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方案4的结构的基础上,上述弹性接触片部具备从其侧缘突出的导向凸片,上述固定导向部配置于上述弹性接触片的侧方,而且形成供上述导向凸片插入的导向用切口部,上述接触限制部形成于该导向用切口部的基板侧内缘的基板插入方向近前侧。
方案6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方案4或5的结构的基础上,上述操作用弹性部一端被支撑于上述支撑板部且在另一端支撑有上述弹性接触片部,并形成为向基板侧鼓出的山形或弧状,而且其顶部突出至上述基板插入部内,该顶部形成上述压入用抵接部。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本发明的触头及使用了该触头的连接器如上所述地具备:与连接对象物相互相对滑动的支撑板部;被该支撑板部支撑的可动接触体;以及被上述支撑板部支撑的固定导向部,上述可动接触体具备:供上述连接对象物接触的压入用抵接部;与该压入用抵接部的压入联动而变形的操作用弹性部;以及经由该操作用弹性部而被上述支撑板部支撑的弹性接触片部,在上述固定导向部具备向背离上述连接对象物的方向按压上述弹性接触片部的接触限制部,上述压入用抵接部被上述连接对象物压入,上述操作用弹性部变形,并且上述弹性接触片部与连接对象物平行地移动,从而从上述接触限制部释放上述弹性接触片部,在所期望的连接位置与上述连接对象物接触,由此,连接对象物的连接动作时,弹性接触片部平行移动,能够防止伴随滑动的连接对象物的削屑的发生、连接对象物的磨损。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弹性接触片部具备从其侧缘突出的导向凸片,上述固定导向部配置于上述弹性接触片的侧方而且形成供上述导向凸片插入的导向用切口部,上述接触限制部形成于该导向用切口部的连接对象物侧内缘的连接对象物移动方向近前侧,从而能够与可动接触体的滑动联动而将导向凸片切换为向背离基板的方向按压弹性接触片的位置和放开弹性接触片的位置。
而且,在本发明中,上述操作用弹性部具备向连接对象物侧鼓出的形成为山形或弧状的鼓出弹簧体,该鼓出弹簧体的顶部从上述固定导向部的连接对象物侧缘突出,该鼓出弹簧体的顶部形成上述压入用抵接部,从而与基板相互不滑动,能够将基板的按压力传递至操作用弹性部,能够合适地使可动接触体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触头的连接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触头的俯视图。
图3(a)是上图的基板接触部的局部放大俯视图,(b)是其右侧视图,(c)是其左侧视图。
图4(a)是用于说明上图的触头的基板插入初始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右侧视图,(b)是其俯视图。
图5(a)是用于说明上图的触头的基板插入中途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右侧视图,(b)是其俯视图。
图6(a)是用于说明上图的触头的基板插入到预定位置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右侧视图,(b)是其俯视图。
图7是表示现有的触头的侧视图,(a)是表示基板插入初始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其插入到预定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中:
A—连接器、B—基板、C—电线、1—外壳、11—基板插入部、12—触头插入孔、2—触头、3—支撑板部、31—可动基端部、4—可动接触体、5—固定导向部、6—连接端子部、7—操作用弹性部、71—压入用抵接部、72—支撑基端部、73—弹性支撑部、74—鼓出弹簧体、8—弹性接触片部、81—基端侧弹性片部、82—接点部、83—前端侧弹性片部、84—导向凸片、9—导向用切口部、91—接触限制部、92—释放用凹部、93—引导倾斜部。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1~图6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触头及使用了该触头的连接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以卡缘连接器为例进行说明,图中符号A是卡缘连接器(以下,称为连接器),符号B是与连接器A连接的基板,符号C是与基板B连接的电线。
该连接器A具备具有供基板B的端部插入的基板插入部11的外壳1以及沿基板插入部11的内侧面配置的多个触头2、2…,通过将基板B的端部插入基板插入部11,从而使触头2、2…在预定的连接位置与基板B表面的基板连接端子接触,基板B和电线C经由触头2、2…而电连接。
如图1所示,外壳1由绝缘性树脂形成为长方体状,在其前表面侧开设有狭缝孔状的基板插入部11。
另外,在外壳1上,沿基板插入部11的内侧面形成有触头插入孔,触头2、2…从外壳1的背面侧向该触头插入孔插入。
如图2、图3所示,触头2、2…通过对导电性金属板材进行冲孔、弯曲加工而一体形成,且具备:与作为连接对象物的基板B相互在滑行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支撑板部3;被支撑板部3支撑的可动接触体4;以及被支撑板部3不能移动地支撑的固定导向部5、5。
支撑板部3形成为与作为连接对象物的基板B平行地配置的板状,在其一端一体形成压接有电线C的连接端子部6。此外,连接端子部6的形态不限于本实施例,根据连接的对象的形态,可适当变更形态。
另外,在支撑板部3,在基板B插入方向进深侧一体形成支撑可动接触体4的基端的可动基端部31,在基板B插入方向近前侧,一体地支撑有一对固定导向部5、5,该一对固定导向部5、5配置为从基板B两侧缘立起。
可动基端部31形成为从支撑板部3的后端侧缘立起的板状,在其上缘一体地支撑可动接触体4的基端。
可动接触体4具备供作为连接对象物的基板B接触的压入用抵接部71、与压入用抵接部71的压入联动地发生变形的操作用弹性部7、以及经由操作用弹性部7而被支撑板部3支撑的弹性接触片部8,通过操作用弹性部7与作为对象连接物的基板B联动地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弹性接触片部8滑动。
操作用弹性部7具备被可动基端部31的上缘支撑的支撑基端部72、从支撑基端部72的基板B插入方向近前侧端向斜下伸出的弹性支撑部73、以及一端被弹性支撑部73的下端支撑的向基板B侧鼓出的山形状的鼓出弹簧体74,在鼓出弹簧体74的另一端支撑有弹性接触片部8的基端。
就弹性支撑部73而言,一端支撑于可动基端部31,形成向斜下伸出的悬臂弹簧状,并与鼓出弹簧体74联动而在基板B插入方向上弯曲。
鼓出弹簧体74具备斜片部741和承受片部742,斜片部741从弹性支撑部73的下端向作为连接对象物的基板B侧伸出,承受片部742从斜片部741的上端经圆弧状的顶部而折弯,且配置成相对于支撑板部3呈大致直角,利用斜片部741、顶部以及承受片部742而形成向基板B侧鼓出的山形状,能够在基板B插入方向上弯曲。
另外,该鼓出弹簧体74形成为顶部突出至比固定导向部5、5的基板B侧缘靠外侧、而且突出至基板插入部11内,顶部形成压入用抵接部71。
弹性接触片部8具备从操作用弹性部7即鼓出弹簧体74的一端沿斜方向伸出的细长板状的基端侧弹性片部81、以及与基端侧弹性片部81连续且在前端一体形成有圆弧状的接点部82的前端侧弹性片部83,接点部82侧上升,形成能够向从基板B离开的方向弯曲的悬臂弹簧状。
该弹性接触片部8一体具备从其侧缘即基端侧弹性片部81的侧缘向外突出的导向凸片84、84。
各固定导向部5、5分别形成为从支撑板部3的侧缘立起的矩形板状,隔着弹性接触片部8而相互对置。
在该固定导向部5、5具备接触限制部91,在未插入基板B时,向从连接对象物离开的方向按压弹性接触片部8。
另外,在固定导向部5、5形成供导向凸片84、84插入的导向用切口部9,沿该导向用切口部9引导导向凸片84、84。
就导向用切口部9而言,在其基板B侧内缘的基板B插入方向近前侧形成接触限制部91,在其进深侧形成与接触限制部91连续并向基板B侧凹陷的释放用凹部92,基板B侧内缘形成台阶状。
而且,导向凸片84、84相对于导向用切口部9的相对位置随着可动接触体4(弹性接触片部8)的滑动而在接触限制部91和释放用凹部92之间切换。
接触限制部91形成于固定导向部5的距离基板B侧缘预定距离L1的位置,向从基板B离开的方向按压导向凸片84、84该距离L1的量,使弹性接触片部8弯曲至接点部82比固定导向部5、5的基板B侧缘靠内侧的位置,即,与基板B不接触的位置。
释放用凹部92在接触限制部91侧的内侧缘具备引导倾斜部93,导向凸片84被引导倾斜部93引导而在接触限制部91与释放用凹部92之间相对移动。
另外,释放用凹部92的基板B侧内缘与固定导向部5、5的基板B侧缘之间的距离L2较短,导向凸片84、84通过向释放用凹部92侧移动,从而从接触限制部91释放,弹性接触片部8弹性返回,接点部82突出至比固定导向部5、5的基板B侧缘靠外侧。
在使用了该触头2、2…的连接器A中,在基板B未插入时的情况下,可动接触体4处于初始位置,导向凸片84、84被接触限制部91按压,弹性接触片部8处于向从基板B离开的方向弯曲的状态,即预载状态。
在该预载状态下,弹性接触片部8的接点部82位于比固定导向部5、5的基板B侧缘靠内侧,处于比基板插入部11的内底面低的位置。
另一方面,当向基板插入部11插入基板B时,在插入初始阶段,如图4所示,在基板B接触压入用抵接部71前,依然处于预载状态,因此弹性接触片部8不会接触基板B表面,基板B和触头2、2…不滑动。
然后,当进一步插入基板B时,如图5所示,压入用抵接部71被基板B压入,与之联动,操作用弹性部7即鼓出弹簧体74及弹性支撑部73向滑行方向弯曲,可动接触体4开始与基板B平行地向插入方向进深侧移动。
然后,当将基板B插入至预定的位置时,与之平行地,可动接触体4进一步向进深侧移动,导向凸片84、84的位置被引导倾斜部93引导而相对移动至释放用凹部92的位置,从接触限制部91释放弹性接触片部8。
从接触限制部91释放出的弹性接触片部8从弯曲的状态弹性返回,前端的接点部82向基板B侧移动,以预定的接触压接触基板B表面的基板连接端子。
此外,在使用了该触头2、2…的连接器A中,当从基板插入部11拔出基板B时,去除作用于压入用抵接部71的力,操作用弹性部7从弯曲的状态弹性返回,并且对操作用弹性部7施力,可动接触体4返回到初始位置。
此时,导向凸片84、84被引导倾斜部93引导,相对移动至接触限制部91的位置,导向凸片84、84被接触限制部91按压,弹性接触片部8向从基板B离开的方向弯曲,返回初始状态。
在这样构成的触头2、2…及使用了该触头的连接器A中,在插拔基板B时,弹性接触片部8与基板B联动地平行移动,而且在基板B插入到预定位置前,弹性接触片部8因接触限制部91而处于向从基板B离开的方向弯曲的状态,因此相对于基板B,触头2、2…不滑动,能够防止伴随滑动的刮屑的发生、基板B表面的磨损。
另外,在该触头2、2…及使用了该触头的连接器A中,在插拔基板B时,压入用抵接部71与基板B接触,但是基板B和压入用抵接部71相互不滑动,因此不存在伴随滑动的刮屑的发生、基板B表面的磨损。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以具有鼓出弹簧体74的操作用弹性部7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操作用弹性部7的形态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例如,也可以为俯视山形状、俯视圆弧状或者俯视蜿蜒状。该情况下,将压入用抵接部71与操作用弹性部7形成为一体。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将接触限制部91形成于导向用切口部9的基板B侧内缘,该导向用切口部9形成于固定导向部5、5,虽然对该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接触限制部91的形态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将固定导向部5、5的一部向内侧折弯或者切起而形成。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对将操作用弹性部7配置于比弹性接触片部8靠对象物插入方向进深侧的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操作用弹性部7配置于比弹性接触片部8靠近前侧,或者平行配置,例如,也可以为以下构造等:设置与固定导向部5对置,而且在连接对象物的插拔方向上能够移动的可动导向部,使弹性接触片部支撑于该可动导向部的后端部支撑,并且经由将前缘部形成为俯视山形状的操作用弹性部支撑于支撑板部3。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以卡缘连接器A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触头2、2…也能够应用于其它以基板B以外为对象连接物的连接器A等。

Claims (6)

1.一种触头,其特征在于,具备:
与连接对象物相互相对滑动移动的支撑板部;
被该支撑板部支撑的可动接触体;以及
被上述支撑板部支撑的固定导向部,
上述可动接触体具备:与上述连接对象物接触的压入用抵接部;与该压入用抵接部的压入联动而变形的操作用弹性部;以及经由该操作用弹性部而被上述支撑板部支撑的弹性接触片部,
在上述固定导向部具备向从上述连接对象物离开的方向按压上述弹性接触片部的接触限制部,
上述压入用抵接部被压入上述连接对象物,上述操作用弹性部变形并且上述弹性接触片部与连接对象物平行地移动,从而将上述弹性接触片部从上述接触限制部释放,并使其在所期望的连接位置与上述连接对象物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接触片部具备从其侧缘突出的导向凸片,
上述固定导向部配置于上述弹性接触片的侧方,而且形成有供上述导向凸片插入的导向用切口部,上述接触限制部形成于该导向用切口部的连接对象物侧内缘的连接对象物移动方向近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用弹性部具备形成为向连接对象物侧鼓出的山形或弧状的鼓出弹簧体,
该鼓出弹簧体的顶部从上述固定导向部的连接对象物侧缘突出,
该鼓出弹簧体的顶部形成上述压入用抵接部。
4.一种连接器,其具备:具有供基板插入的基板插入部的外壳;以及沿上述基板插入部的内侧面部配置,且与上述基板表面的基板连接端子接触的触头,上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上述触头具备:固定于上述外壳的支撑板部;被该支撑板部支撑的可动接触体;以及被上述支撑板部支撑的固定导向部,
上述可动接触体具备:与上述连接对象物接触的压入用抵接部;与该压入用抵接部的压入联动而变形的操作用弹性部;以及经由上述操作用弹性部而被上述支撑板部支撑的弹性接触片部,
在上述固定导向部具备向从上述基板离开的方向按压上述弹性接触片部的接触限制部,
上述压入用抵接部被压入上述基板,上述操作用弹性部变形,上述弹性接触片部与连接对象物平行地移动,从而将上述弹性接触片部从上述接触限制部释放,并使其在所期望的连接位置与上述基板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接触片部具备从其侧缘突出的导向凸片,
上述固定导向部配置于上述弹性接触片的侧方,而且形成有供上述导向凸片插入的导向用切口部,上述接触限制部形成于该导向用切口部的基板侧内缘的基板插入方向近前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用弹性部一端被支撑于上述支撑板部且在另一端支撑有上述弹性接触片部,并形成为向基板侧鼓出的山形或弧状,而且其顶部突出至上述基板插入部内,该顶部形成上述压入用抵接部。
CN201711214825.3A 2016-11-28 2017-11-28 触头及使用了该触头的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1232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9923A JP6741200B2 (ja) 2016-11-28 2016-11-28 コンタクト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コネクタ
JP2016-229923 2016-1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23235A true CN108123235A (zh) 2018-06-05
CN108123235B CN108123235B (zh) 2021-03-23

Family

ID=62228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1482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123235B (zh) 2016-11-28 2017-11-28 触头及使用了该触头的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41200B2 (zh)
CN (1) CN10812323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93831B1 (en) * 1998-04-16 2001-09-25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Electric connector
CN101212096A (zh) * 2006-12-28 2008-07-02 Smk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1409992A (zh) * 2007-10-10 2009-04-15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弹片总成及利用该弹片总成将弹片焊接至电路板的方法
CN101714716A (zh) * 2008-10-07 2010-05-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端子
CN102460839A (zh) * 2009-06-10 2012-05-16 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3972695A (zh) * 2013-01-29 2014-08-06 Smk株式会社 电池连接器
CN106058569A (zh) * 2015-04-01 2016-10-26 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以及基板间连接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60477U (ja) * 1982-04-22 1983-10-26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コネクタ
GB8319019D0 (en) * 1983-07-14 1983-08-17 Amp Gmbh Electrical edge connector
JPS62173177U (zh) * 1986-04-24 1987-11-04
JPH0523436U (ja) * 1991-07-05 1993-03-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雌型端子
DE102006009074B4 (de) * 2006-02-28 2016-02-25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mit vorgespannter Kontaktlamell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93831B1 (en) * 1998-04-16 2001-09-25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Electric connector
CN101212096A (zh) * 2006-12-28 2008-07-02 Smk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1409992A (zh) * 2007-10-10 2009-04-15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弹片总成及利用该弹片总成将弹片焊接至电路板的方法
CN101714716A (zh) * 2008-10-07 2010-05-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端子
CN102460839A (zh) * 2009-06-10 2012-05-16 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3972695A (zh) * 2013-01-29 2014-08-06 Smk株式会社 电池连接器
CN106058569A (zh) * 2015-04-01 2016-10-26 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以及基板间连接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88314A (ja) 2018-06-07
JP6741200B2 (ja) 2020-08-19
CN108123235B (zh) 202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32620B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at type conductor
CN101944192B (zh) 电子卡
CN107453076A (zh) 连接器
US7771244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457595B1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端子
JP2007005295A (ja) 二重接点機能のばね接点端子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TWM343263U (en) Electrical contact
JP2020024851A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
US2008005094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moveably contact
KR20020045557A (ko) 이방향 변위를 나타내는 스위치
CN103579793A (zh) 卡连接器组合及其散热方法
CN110546820B (zh) 阴端子
TWM393087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09093566A1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1044405A (ja) コネクタ
JP2011129271A (ja) 端子金具
CN108123235A (zh) 触头及使用了该触头的连接器
JP2009037970A (ja) ソケット及びコネクタ
CN105981231B (zh) 连接器
JP2008235163A (ja) コネクタ
KR20110016367A (ko) 아이씨 카드용 커넥터
CN205790481U (zh) 一种卡座连接器
TW201431208A (zh) 卡緣連接器
CN108123244A (zh) 连接器
JP4910895B2 (ja)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3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8